加强施工管理提高大坝建设速度

加强施工管理提高大坝建设速度

一、加强施工管理 提高建坝速度(论文文献综述)

林金波[1](2020)在《水利枢纽分期导截流数值模拟方法及应用研究》文中认为导截流是一项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其成败直接影响着水利枢纽工程的施工安全、施工工期和工程造价。因此,对导截流工程的研究一直是水利枢纽建设中十分重要的课题。分期导截流工程中,后期导流需要通过前期已建成坝体泄流建筑物进行泄流。泄流建筑物内水流流态可能为明渠流、有压流或明满流过渡,使得二维模型无法对分期导流工程进行计算模拟。三维模型虽然能够重现分期导截流工程中导流河道及泄流建筑物内流场,但泄流建筑物尺度通常较河道要小得多,这限制了模型的网格尺寸和时间步长,增加了时间消耗,使其计算耗时过长,不适合实际工程应用。施工截流龙口合龙过程中,随着戗堤的不断推进,水流边界条件剧烈变化使龙口处水力条件复杂,对施工截流过程的非恒定流数值模拟难度较大。现有数值模型无法对分期导截流工程导流流场及非恒定流的动态截流过程进行模拟分析。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本文基于耦合算法和动态边界条件,建立了能够对分期导截流工程截流戗堤实时动态推进过程进行计算的一、三维耦合分期导截流数值模型。模型中,通过求解三维RANS方程及标准k-ε模型模拟河道水流,同时求解一维过渡流方程模拟泄流建筑物内水流过流,从而减少网格数量,降低计算耗时,通过一定的耦合方法将一维模型与三维模型耦合求解。模型中通过动态插值算法在动态边界区进行实时插值计算,实现了截流戗堤动态推进的非恒定流模拟。将模型计算水位、流速及流量值与试验数据、解析解及MIKE和Fluent计算结果进行对比,验证了模型计算精度。分期导截流工程中的另一个重要问题是,进行后期导流时通常已建成部分坝体泄流建筑物,并通过坝体泄流建筑物宣泄部分或全部流量。泄流建筑物内水流流速较快,能量较高,自由表面变形较大,且存在自由表面破碎,需采取适当方法对下游消能措施进行必要研究,防止下泄水流对建筑物产生空蚀、振动及冲刷破坏。然而,泄水建筑物内流场复杂性较大,使得基于网格的欧拉方法需要复杂的自由表面捕捉方法来获得水流自由表面,有时还需要在渠道底部或消能区附近加密网格以提高计算结果准确性,造成模型求解困难,且效率较低。因此,本文在DualSPHysics开源代码中引入出入流边界条件,建立GPU加速的三维SPH泄流消能模型,实现了水利枢纽二期导截流工程泄流消能过程的恒定及非恒定流数值模拟研究。由于SPH方法的拉格朗日特性,该模型无需特殊处理既能够自动捕捉自由表面,从而方便地模拟水跃运动中的表面旋滚、自由表面破碎及水流掺气现象。明渠流、局部溃口溃坝及明渠水跃算例数值计算水位和流速值与解析解和试验数据吻合良好,验证了该模型出入流处理及复杂三维水流运动的求解能力。通过GPU加速度测试,模型GPU相对于并行CPU最大加速度可达12(约等于理论最大加速度)。利用一、三维耦合分期导截流模型对大藤峡水利枢纽一、二期施工导流工程泄流能力与二期截流方案进行研究对比。通过分析一期导流流场和测点流速、水位值,一期导流围堰修建后,上游来流绕过围堰从右岸束窄河床导入下游,围堰的修建造成上游水位的升高和下游水位的降低,右岸束窄河床内水流流速增大,使流场更加复杂,对围堰的冲击破坏作用增加。对于大藤峡水利枢纽二期截流工程,计算结果表明:戗堤轴线与水流方向成一定钝角时垂,龙口过流量更小、低孔分流比更大,龙口最大流速更低,故戗堤轴线应设计为与水流方向成一定角度;综合考虑戗堤龙口流速、上游水位高程及戗堤安全,截流时段应选在1 1月以后,流量小于2380 m3/s后进行截流,此时最终落差2.5m,龙口宽度在30-40m左右时龙口流速最大,约为6.6m/s。大藤峡二期导流工程宣泄水流能力较好,能够宣泄48h洪水,满足施工导流要求。本文基于一、三维耦合分期导截流模型的导流流场和截流方案对比研究,能够为类似实际水利枢纽分期导截流工程的合理设计以及确保施工安全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指导。采用GPU加速的SPH模型对大藤峡水利枢纽二期导截流工程已建坝体泄水建筑物下游消力池中消力坎对消能效果的影响进行研究分析,实现了 SPH模型在处理大尺度实际水利枢纽工程泄流消能问题中的应用,为类似水利枢纽工程泄流消能研究提供了新的解决思路。通过比较消力池内含消力坎和不含消力坎方案的速度场、跃趾位置和消能率,消力坎能够显着缩短消力池中高速水流区长度,提高消能效率。然后,将有限体积分期导截流模型与SPH泄流消能模型进行外部耦合,利用大范围有限体积模型获得局部SPH模型上下游耦合边界处的平均水位及流速值,作为SPH泄流消能模型的出入流边界条件,对大藤峡水利枢纽二期截流工程已建坝体泄流建筑物下游消力池内水流运动进行了恒定流模拟研究。有限体积与SPH耦合模型能够方便地对水利枢纽分期导截流工程进行大范围模拟计算,且在存在复杂的大变形水流运动部位能够进行三维无网格模拟,有利于对复杂水流运动的三维细节进行合理模拟分析。

黄一平[2](2020)在《文伏波与丹江口、葛洲坝工程建设研究》文中研究说明

杭朋磊[3](2020)在《黄土高原淤地坝系洪灾溃决风险评价》文中研究说明淤地坝是流域综合治理体系中的一道防线,通过“拦、蓄、淤”,既能将洪水泥沙就地拦蓄,有效防止水土流失,降低下游洪灾风险,又能形成坝地,充分利用水土资源。但随着运行时间延长,淤地坝运行风险增加,险情屡有发生,加之近年来气候变化影响下,突发性强降雨频发,进一步增加了淤地坝的洪水风险。本文以黄土高原韭园沟流域为研究对象,通过资料收集、水文统计、数值模拟等方法,对淤地坝系洪灾溃决过程进行模拟,揭示了韭园沟流域淤地坝系洪灾溃决风险。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水文演变规律分析揭示了流域水文变化规律及关系演变规律,不仅反映了韭园沟流域降雨及径流逐年降低的趋势,也揭示了淤地坝工程建设对减少流域水土流失具有显着的作用。结果表明:韭园沟流域多年平均降雨量为354.4mm,汛期降雨量占全年降雨量的89.1%,年内降雨分布极度不均;而汛期径流量仅占全年的56.3%,说明淤地坝工程等水保措施在汛期对洪水的拦截效果显着;1977年淤地坝系布局调整后,多年平均产沙量降低了约21倍,成效显着;韭园沟流域连续暴雨过程多集中在6h以内,因此年最大6h降雨频率分析可以反映韭园沟流域设计降雨特征。(2)淤地坝系溃决过程动态模拟,对淤地坝风险分析具有重要的意义,淤地坝系编码及分级可以明确淤地坝系拓扑关系,是淤地坝系洪灾溃决过程模拟的基础。结果表明:韭园沟流域淤地坝可分为9级;可以抵御20年、50年、500年一遇降雨的淤地坝分别为68.5%、45.2%、35.6%;在遭遇暴雨后,约19.2%的淤地坝在20min内溃决,约42.6%的淤地坝在3h内溃决,占溃决淤地坝的62.2%,多数病险淤地坝难于抵御连续3h的暴雨;说明降雨量的增加不仅增高流域溃坝数量,且加快淤地坝溃决时间,强降雨是淤地坝风险的主要来源之一。(3)淤地坝系洪灾淹没损失是定量评估淤地坝洪灾风险的重要指标之一。结果表明:5年、20年、100年、500年一遇降雨造成社会经济损失分别为:31.2万、51.0万、58.3万、66.5万元,造成生态环境损失分别为:19.0万、31.1万、35.6万、40.6万元;降雨量的增加导致损失量显着增大,使当地人民生活财产安全受到威胁,生态环境和谐受到破坏,其中龙王庙坝、韭园坝、马张咀坝、范山大坝、劳里峁坝、蒲家洼大坝、二郎岔1#坝损失较大,应作为重点防护对象。(4)淤地坝洪灾风险因子的提取、风险指标体系的构建及风险指标权重的计算是淤地坝系洪灾溃决风险评价的重要内容,是流域淤地坝系风险程度定量分析的必要过程。结果显示:淤地坝系洪灾风险可分为4项一级指标及12项二级指标;韭园沟流域24.7%的淤地坝综合风险为中度危险,72.6%的淤地坝综合风险为轻度危险,2.7%的淤地坝综合风险基本安全;对于各项一级风险,工程风险分布较为均匀,环境风险普遍偏大,损失风险较为集中,管理风险普遍较为严重;在后续的淤地坝除险加固及新建淤地坝时,应特别注重淤地坝的管理,加强淤地坝系风险应急预警能力,加快完善淤地坝管理体系,尤其在人群密集区域,应该采取有力措施,促进病险淤地坝风险分散与转移,切实保证人民生活及财产安全。

江杰东[4](2020)在《土工布加筋碎石土扩建垃圾挡坝安全稳定性分析》文中认为现代社会,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生活垃圾的产量也日益增长。现存的垃圾填埋场因兴建时对城市发展估算不足、经济效益不高及设计容量不足等原因,已经不能满足当今城市发展的需求。而城市用地资源日益紧张,重新选址新建垃圾填埋场困难重重。故在原有垃圾填埋场的基础上对垃圾挡坝进行拓建以增加垃圾填埋场库容是一种有效的方法。本文以土工布加筋碎石土拓建垃圾填埋场挡坝工程为背景,开展一系列大型现场直剪试验和压实度测试以获得拓建挡坝坝体材料的物理力学指标以为有限元数值模拟提供客观模型参数,通过Midas/GTS有限元软件模拟和分析在垃圾挡坝拓建过程中的关键技术问题。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为模拟碎石土拓建坝体填筑材料在工程原位状态的强度特性和变形特征,在工程区域内选择一紧邻填料挖方区的空旷地块进行硬化,从填料挖方区挖取足够方量的原状碎石土铺填于硬化地坪,采用与后续坝体拓建工程相同的压实设备和压实方式对碎石土填料进行分层压实,制成工程原位状态下的试验土堤,在土堤内部进行试样制备和大型直剪试验,以获得碎石土填料的工程原位状态下的抗剪强度指标。试验结果表明,碎石土填料在天然状态下的工程原位抗剪强度较高,其抗剪强度指标为黏聚力c=53.0k Pa,内摩擦角φ=26.4°。在现场大型原位直剪试验获得的碎石土填料抗剪强度参数的基础上,利用有限元软件对拓建坝体稳定性的关键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数值模拟结果表明:拓建坝体加筋土工布的间距对新旧复合坝体的整体变形产生重要影响,随着拓建坝体土工布间距的减小,新旧复合坝体的整体位移显着减小;在垃圾堆体中进行土工格栅加筋,可以有效减小垃圾堆体的位移;新旧坝体连接垫层的强度以及新旧坝体之间的连接锚杆布设均对新旧复合坝体的整体位移及安全稳定性系数产生较大影响,垫层强度越大坝体位移越小,安全系数越大;新旧坝体之间布设连接锚杆可减小复合坝体的位移并可有效抑制新旧坝体连接处塑性区的开展;垃圾堆体的抗剪强度参数随着填埋深度和龄期变化而显着改变,复合坝体的整体位移随垃圾堆体抗剪强度的减小而增大。结合工程实例,综合分析对比有限元计算结果与现场实测监测结果,对有限元数值模拟结果的适用性和有效性进行评估,以为填埋场长期运营过程中的稳定性进行有效预测,并可为类似工程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张良静[5](2020)在《基于熵-TOPSIS法的水电站坝址选择模型研究》文中指出随着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世界各国对于能源的需求与日俱增。水电作为一种清洁的可再生能源,未来在能源开发利用中仍占有重要地位,水电站项目的建设也将会持续发展。坝址选择作为水电站项目建设的良好开端,是水电工程在预可研阶段的重要工作内容。选址是否合理不仅会影响到坝型和工程的总体布置,还会给项目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造成一定的影响。因此,有必要对项目选址进行深入研究,为项目后期建设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打下良好的基础。在此研究中,本文借鉴了国内外学者对于项目选址方面的先进理念和方法,从水电站坝址选择的影响因素和适用方法模型等问题上展开论述。首先,充分了解了水电站坝址的有关理论知识,对水电站的分类、坝址的类型、选址的原则以及基本程序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对选址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初步的归纳总结,为之后水电站坝址评价指标的筛选打下了基础;其次,为了给水电站项目坝址选择模型的构建提供新的有效工具,在明确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原则的前提下,对影响水电站坝址选择的若干因素进行了详细的论述,设计了关于水电站坝址选择综合评价指标筛选专家咨询系统,最终筛选出覆盖层深厚、岩层断裂、渗透稳定性、工程总投资、经济效益费用比、植被覆盖率、用电市场需求度、施工难易度和交通运输情况等9项指标,建立了能够有效分析和评判水电站坝址选择最佳方案的评价指标体系,并给出了对指标进行预处理的相关方法和步骤;然后,为了寻找最佳坝址,不仅对熵权和TOPSIS法分别进行了分析,还对两种方法的有效集成进行了研究,构建了熵权-TOPSIS模型,对具体的计算方法和步骤进行了详细阐述,为坝址选择模型的构建提供了科学的依据;最后,以贵州省某水电站枢纽工程为例,对项目的工程概况、水文气象和工程地质等主要情况进行归纳总结,并结合前文所构建的水电站坝址评价指标体系,从项目的地质情况、经济效益、环境影响和施工条件等四大方面9项指标进行选址分析,利用熵权和TOPSIS选出了该项目的最佳坝址。此外,本文还构建综合评价结果雷达图,从不同的角度对选址进行了分析。

焦文婧[6](2020)在《三峡工程对长江中华鲟种群动态的影响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华鲟(Acipenser sinensis)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其繁殖和生存受到越来越大的关注。2003年,世界上最大的水电站三峡工程建成并开始运行,改变了产卵场的水温和水文节律,对中华鲟种群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虽然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国内广泛开展了关于中华鲟的相关研究,但目前为止仍然缺乏有关三峡工程对中华鲟种群生存和繁殖的系统的、长时间尺度的影响研究。为探究中华鲟种群资源不断衰退原因,本研究结合中华鲟种群动态的时间变化,重点分析了中华鲟种群衰退的主导因素,以及中华鲟种群对栖息地环境变化的响应。并利用二维水动力学模型模拟了三峡工程对中华鲟栖息地适合度变化及其繁殖的影响;利用漩涡模型和种群矩阵模型模拟预测了环境变动下中华鲟的种群动态。本研究结果可为进一步保护中华鲟种群资源提供理论基础和科学支撑。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中华鲟繁殖群体数量变动研究表明:人为活动对种群的影响在逐年加剧。而中华鲟繁殖群体资源量在加剧的人为活动影响下进一步下降,自2011年开始下降到50尾以下并仍逐年降低,根据50/500理论法则,种群将不能维持长时间的持续生存。(2)中华鲟栖息地研究表明:大坝运行至少需要达到10000 m3/s流量才能提供适合的中华鲟产卵环境,达到17000 m3/s时可为中华鲟提供最佳的产卵场条件。三峡工程蓄水引起中华鲟产卵场繁殖季节流量显着下降,导致中华鲟栖息地适宜性面积不断减小,限制了中华鲟的自然繁殖规模。栖息地适宜性的改变是2002年以后影响中华鲟繁殖的主要因素。因此,通过生态调度恢复中华鲟种群的栖息地适宜度是促进中华鲟种群恢复的重要手段。(3)中华鲟种群生存力研究表明:2010年以后,随着参与繁殖的雌鲟比例和雌雄性比的升高,种群增长率出现了升高的趋势。因此,雌雄性比的偏倚可能是中华鲟种群应对环境变化的生存对策。而对种群增长率影响最大的因素是雌鱼参与繁殖活动的比例,其次是捕捞影响,最后是雄雌性比。因此,通过生态调度提供最适的产卵场环境以达到最大数量的雌鱼参加繁殖活动是目前促进中华鲟种群自然恢复的最可行手段。(4)中华鲟种群瞬态动力学研究表明:中华鲟种群受到干扰后,种群动态在一定时期内波动,最终恢复到稳定水平。对于种群瞬态动力学而言,叠加的不确定因素延长了种群恢复到稳定水平的时间,2003年以后逐渐加剧的人为活动促使中华鲟种群变动幅度加剧。因此,三峡工程蓄水造成的中华鲟繁殖期产卵场流量变化以是造成中华鲟种群动态进一步下降的主要原因。干扰分析还表明增加20-30龄雌鲟个体数量或者促进这阶段雌鲟个体的生长是促进中华鲟恢复的最有效手段,而增加1-5龄的雌鲟个体则会促使种群进一步衰退。总之,三峡工程的运行使得中华鲟产卵场的适宜性下降,影响了中华鲟的繁殖活动。而三峡工程的影响叠加其他人为活动以及葛洲坝的影响,使得中华鲟种群恢复到稳定状态的时间延长,种群动态下降幅度增大,是近年中华鲟种群进一步衰退的主导因素。通过生态调度消除三峡工程运行的影响是维持中华鲟种群生存的最有效和最可行的手段。

武菲[7](2019)在《三峡工程决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三峡工程是目前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水利工程,举世瞩目。同时,它也是一项颇具争议的特殊的工程。从1918年孙中山首次提出开发三峡水力的设想,到1992年七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表决通过兴建三峡工程议案,三峡工程经历了漫长坎坷的决策过程。本文将以三峡工程的决策为切入点,以时间为主线,以重大历史事件为节点,系统梳理三峡工程决策的历史过程,探讨三峡工程上马曲折的历程背后的原因,厘清关于三峡工程的争论焦点所在,揭示中共做出工程决策的历史背景,并最终总结出三峡工程决策带给我们的经验与启示。论文主要运用文献研究法,利用大量未公开的档案资料、亲历者的回忆录、回忆文章,以及文献汇编等资料,呈现三峡工程决策的全过程。同时,尽可能全面地展现工程的支持者与反对者双方的观点,归纳其争论分歧的焦点所在。论文由绪论、正文五章和结语构成,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是民国时期开发三峡水力资源的初步设想与勘测(1918—1948)。主要论述孙中山首次提出的开发三峡水力资源的设想和恽震等人开展的对三峡水力资源的首次勘测、设计工作,以及国民政府开发三峡进行的一些早期工作。第二章是三峡工程的早期方案制定(1949—1977)。论述在这一时期三峡工程方案制定的过程,包括毛泽东、周恩来对三峡工程的指示和决策,制定三峡工程方案的经过,关于三峡工程的最早争论,以及作为三峡工程实战准备的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的开工建设。第三章是三峡工程的深入研究论证(1978—1988)。这一章主要论述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三峡工程的重新上马和重新开展论证工作的过程,以及这一时期关于三峡工程的争论。第四章是三峡工程的兴建决策(1989—1992)。这一章论述三峡工程在经历一系列争论后重新进入中央决策进程的经过,以及最终交付全国人大表决通过的过程。第五章是三峡工程的建设实施(1993—2009)。这一章主要论述三峡工程准备阶段进行的工作和工程建设期的决策及机构设置,以及三峡移民政策。最后是结语。总结三峡工程的决策历程留给我们的经验启示,并尝试针对决策中的不足之处提出进一步的优化措施。

尹俊文[8](2019)在《黄河下游装配式混凝土透水桩坝水动力学模拟研究》文中提出近年来,由于进入黄河下游的水沙骤减,黄河下游河道出现一系列新问题,主要表现为现有控导工程对河势控制不力、岸滩侵蚀严重。本文以黄河下游某河段为工程背景,设计了一种可快速施工的装配式混凝土透水桩坝,并利用MIKE21 FM构建该河段二维水动力学模型,完成设计混凝土透水桩坝与传统丁坝的对比分析。以上研究可为黄河下游河道治理提供一定参考价值。本文的主要工作如下:(1)通过对桩坝设计的关键参数进行研究,得知:桩坝的设计参数优选中,桩径、间距、入射角、布设排数对坝后断面流速均有一定影响。桩径的变化主要会增加坝轴线的长度,从而影响桩坝的迎溜和导溜效果,桩径越大,导溜效果越好,坝后流速越低,桩坝的缓流落淤效果越好;间距的变化对桩坝影响不显着,当桩径为1.2 m时,间距为0.6 m时为临界点,相应透水率为33.3%,间距超过0.6 m,坝后过流能力增加,坝后低流速区面积减小;入射角的变化可以显着改变桩坝附近流速分布,随着入射角的增加,桩坝系统的导溜效果不断加强;桩坝布置的排数增加可以显着地增加坝后低流速区的面积,同时降低流速,最高可达40%左右。(2)依据参数优选结果,分析计算桩坝主要技术指标,设计黄河下游装配式混凝土透水桩坝,研究结果证实:桩坝设计流量分别选择4000 m3/s的整治流量和800 m3/s的枯水常见流量,设计水位取相应流量对应水位;设计冲刷深度的选取以理论结合实际的方法,最终确定为15 m;嵌固深度经过计算,取10 m;设计桩径为1.2 m,设计桩净间距为0.6 m,相应透水率为33.3%。综合上述参数,设计混凝土透水桩坝为装配式结构,桩柱等距线性布置,桩柱之间设置潜坝加强非汛期河势控制,顶部设置有工程桥加强桩坝系统稳定性;设计施工方式选取目前技术成熟的钻孔沉桩,通过预制桩坝的方式增强桩坝承载力。(3)以黄河下游某河段为工程背景,利用2017年黄河下游实测地形资料、水文数据建立了MIKE21 FM二维水动力学模型并依托该模型研究了桩坝与丁坝对河流的不同作用效果。研究结果证实:丁坝与桩坝对河流水位、流速分布有一定影响,且丁坝的导流效果强于桩坝的导流效果,可能是由于本文未考虑边界条件变化,造成二者之间的差异不显着。此外,桩坝具有一系列传统丁坝不具有的优势,如基础稳定,可以快速施工,同时,生态的扰动相对较小,有利于底栖生物的生存与繁殖。

张汶海[9](2019)在《基于坝群影响与水文生态响应关系的河流生态流量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坝群集中建设改变了河流自然水文情势,导致河流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逐渐退化。金沙江中游流域水能资源丰富,随着干支流坝群加快建设,流域生态环境正面临严重威胁,其水文影响规律、水文生态响应关系以及生态流量需求确定成为亟待研究的重点内容。本文以金沙江中游流域为研究区域,构建一种适用于水库群影响流域的生态流量评估框架,提出了IHA(水文改变指标)计算所需数据量的评价方法,识别了坝群建设造成的水文累积效应及干流、支流的水文影响差异,建立了坝群河流关键水文因子和生态因子之间的量化响应关系,确立了关键水文因子的变动阈值,最后对金沙江中游河流群生态流量进行评价,识别出关键水文因子重点调节断面,并提出流域生态流量管理建议。主要研究结论如下:基于河流生态系统的相关理论,构建了水库群影响流域生态流量评估框架,通过识别坝群对水文影响重点影响区,构建水文-生态响应关系,确定典型生态指标健康阈值,提供了水库群影响流域生态流量需求建议,评估框架可为水库群影响流域的生态流量需求确定提供思路清晰、结果直观的指导。提出了IHA计算数据量的评价方法,界定了IHA计算数据量要求。利用该方法对金沙江中游流域1971~2015年期间IHA计算数据量进行评价,结果显示,流域干流IHA计算所需数据量达到10/90的可信度;流域支流IHA计算所需数据量达到30/80的可信度。识别了金沙江中游干、支流坝群集中建设前后的水文指标改变程度及差异。结果表明,流域干流攀枝花断面水文改变累积影响明显,水文高度改变占比达到62.5%,支流水文改变累积影响均达到中度或高度改变(>33%)。坝群单位建设特征因素下的水文改变度,干流明显低于支流。构建了金沙江中游水文-生态响应量化关系。通过主成分分析方法,结合生态学意义,选定了鱼类丰度、河岸带植被覆盖度为关键生态因子,分别确定了影响鱼类丰度和河岸带植被覆盖的3个关键水文因子,并建立了关键水文因子与生态因子变化百分比的量化响应关系。提出了流域生态流量水文因子的需求建议,通过干扰指数判别法确定河流生态系统两个典型生态指标的健康状况阈值,结合所构建的水文-生态响应量化关系,确定了两个典型不同健康水平下生态流量关键因子变动阈值,并以2016年为例给出了坝群生态流量重点调节断面及管理建议。

李江,柳莹,黄涛[10](2018)在《新疆中型水库坝型与枢纽布置的关键技术应用实践》文中提出针对新疆高严寒、高地震、高海拔、深厚覆盖层、多泥沙、缺少水文资料、生态环境脆弱的独特筑坝环境条件,多个工程开展了大量的探索与实践。在坝型选择上形成了以当地材料坝中碾压式沥青心墙砂砾石坝、混凝土面板砂砾石坝为主的坝体结构型式,体现了砂砾石坝体变形较小、投资较省的特点。在枢纽布置上结合地形特点及地质条件形成了灵活多样的泄水建筑物消能型式,"两洞合一"、"多洞合一"等都有不同的应用。枢纽建设与水资源合理利用中,为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切实保护生态环境,大坝鱼类保护设施因地制宜,从早期的增殖站发展到现在的鱼道、升鱼机、集运鱼船等。智能化筑坝、水电站"以阀代井"、超深防渗墙、沥青心墙坝砾石骨料应用等若干关键技术的进步又促进了坝型选择与枢纽布置的优化,为类似环境条件下的筑坝技术提供了宝贵经验。

二、加强施工管理 提高建坝速度(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加强施工管理 提高建坝速度(论文提纲范文)

(1)水利枢纽分期导截流数值模拟方法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主要符号表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相关工作研究进展
        1.2.1 施工导截流数值模型
        1.2.2 分期导截流后期导流工程中泄水建筑物消能效果研究
    1.3 问题提出
    1.4 本文主要研究思路
2 一维与三维耦合有限体积模型
    2.1 一维有限体积模型
        2.1.1 控制方程
        2.1.2 方程离散
        2.1.3 模型验证
    2.2 三维有限体积模型
        2.2.1 控制方程
        2.2.2 边界条件
        2.2.3 方程离散
        2.2.4 模型验证
    2.3 模型耦合方法
    2.4 动态边界条件
    2.5 本章小结
3 基于DualSPHysics的三维SPH模型
    3.1 控制方程
    3.2 状态方程
    3.3 邻近粒子搜索
    3.4 固壁边界处理及开边界实现
    3.5 GPU并行计算
    3.6 模型验证
        3.6.1 明渠流
        3.6.2 局部溃口溃坝
        3.6.3 3D水跃
    3.7 本章小结
4 有限体积分期导截流模型实际水利枢纽工程验证
    4.1 物理模型制作
    4.2 物模试验率定
    4.3 数值模型天然河道糙率率定
    4.4 耦合模型验证
    4.5 本章小结
5 分期导截流模型水利枢纽导流能力与截流方案对比研究
    5.1 工程概况
    5.2 一期导流工程围堰束窄河床流场研究
        5.2.1 模型设置
        5.2.2 围堰束窄河床流场分析
    5.3 二期截流工程截流方案对比研究
        5.3.1 明满流过渡流量
        5.3.2 截流方案对比研究
        5.3.3 动态截流过程非恒定流模拟分析
    5.4 二期导流工程泄流能力研究
        5.4.1 模型设置
        5.4.2 泄流能力分析
    5.5 本章小结
6 SPH模型水利枢纽分期导截流工程泄流消能数值模拟研究
    6.1 SPH模型非恒定流泄流消能模拟研究
        6.1.1 模型布置
        6.1.2 计算结果分析
    6.2 SPH与有限体积耦合模型恒定流泄流消能模拟研究
        6.2.1 模型布置
        6.2.2 计算结果分析
    6.3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创新点
    7.3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项目及科研成果
致谢
作者简介

(3)黄土高原淤地坝系洪灾溃决风险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溃坝风险识别研究进展
        1.2.2 溃坝概率分析研究进展
        1.2.3 淤地坝风险评价研究进展
        1.2.4 存在问题与研究目标
    1.3 主要研究内容
        1.3.1 流域水文演变规律分析
        1.3.2 淤地坝系溃决过程动态模拟
        1.3.3 淤地坝系洪灾淹没损失计算
        1.3.4 淤地坝系洪灾溃决风险评价
    1.4 技术路线
2 研究区概况
    2.1 自然地理概况
    2.2 淤地坝工程建设概况
        2.2.1 试验示范阶段(1953-1963年)
        2.2.2 坝系发展阶段(1964-1977年)
        2.2.3 坝系骨干控制阶段(1978-1983年)
        2.2.4 相对稳定阶段发展(1984年以后)
    2.3 社会经济发展概况
3 韭园沟流域水文演变规律
    3.1 前言
    3.2 韭园沟流域水文变化规律
        3.2.1 降雨变化特征
        3.2.2 径流变化特征
        3.2.3 泥沙变化特征
    3.3 韭园沟流域水文关系演变规律
        3.3.1 降雨-径流关系
        3.3.2 径流-泥沙关系
        3.3.3 降雨-泥沙关系
    3.4 韭园沟设计降雨量计算
        3.4.1 年最大时段降雨量的提取
        3.4.2 统计参数趋势性检验
        3.4.3 统计参数突变点检验
        3.4.4 降雨序列频率分布
        3.4.5 统计参数设计值估计
    3.5 本章小结
4 淤地坝系溃决过程动态模拟
    4.1 前言
    4.2 流域编码及坝系分级方法
        4.2.1 水系提取及编码
        4.2.2 淤地坝系编码
        4.2.3 淤地坝分级方法
    4.3 淤地坝系网络拓扑模型
        4.3.1 淤地坝级联拓扑关系构建
        4.3.2 淤地坝间沟道长度构建
        4.3.3 淤地坝系网络拓扑模型
    4.4 淤地坝系溃决过程模拟
        4.4.1 数据基础
        4.4.2 淤地坝系溃决过程模拟
        4.4.3 淤地坝系溃决结果分析
    4.5 本章小结
5 淤地坝系洪灾淹没损失计算
    5.1 前言
    5.2 淤地坝溃决洪水淹没范围计算
        5.2.1 数据基础
        5.2.2 洪水淹没范围计算方法
        5.2.3 不同设计频率下的洪水淹没范围
    5.3 淹没损失分层网络
        5.3.1 数据基础
        5.3.2 淹没损失分层网络划分方法
        5.3.3 损失量计算方法
    5.4 淤地坝系洪灾淹没损失
    5.5 本章小结
6 淤地坝系洪灾风险分析与评价
    6.1 前言
    6.2 淤地坝风险评价指标体系
        6.2.1 工程风险(R_a)
        6.2.2 管理风险(R_b)
        6.2.3 环境风险(R_c)
        6.2.4 损失风险(R_d)
    6.3 基于模糊层次分析法(FAHP)的指标权重确定
        6.3.1 模糊一致判断矩阵的建立
        6.3.2 由模糊一致判断矩阵求指标权重
        6.3.3 淤地坝系洪灾风险评价指标权重
    6.4 淤地坝系风险分析与评价
        6.4.1 韭园沟流域淤地坝系洪灾风险计算
        6.4.2 韭园沟流域淤地坝系风险等级划分
        6.4.3 韭园沟流域淤地坝系风险分析与评价
    6.5 淤地坝系风险防控措施
        6.5.1 工程措施
        6.5.2 管理措施
        6.5.3 风险淤地坝修复加固措施
    6.6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总结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4)土工布加筋碎石土扩建垃圾挡坝安全稳定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2 拓建垃圾填埋场的主要形式
    1.3 加筋土结构的适用性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1 土工加筋结构的研究现状
        1.4.2 土工加筋结构的试验研究
        1.4.3 国内外垃圾填埋场扩建工程研究
        1.4.4 垃圾堆体强度特性研究
    1.5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方法
第二章 垃圾挡坝拓建坝体填料试验研究
    2.1 碎石土的现场大型直剪试验概述
        2.1.1 大型直剪试验展开的目的
        2.1.2 土石混合碎石土填料的现场大型直剪试验的适用性
    2.2 现场土石混合碎石土填料现场大型直剪试验
        2.2.1 试验设备
        2.2.2 试验土体的选定与制备
        2.2.3 试验方法
        2.2.4 试验特点
    2.3 试验结果
    2.4 不同拓建坝体填料的现场压实度测试
        2.4.1 试验目的
        2.4.2 试验方法
    2.5 试验段试验结果
        2.5.1 填料为粘性土
        2.5.2 填料为碎石土
        2.5.3 填料为级配碎石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有限元分析方法及三维有限元模型建立
    3.1 Midas/GTS概述
        3.1.1 Midas/GTS的基本介绍
        3.1.2 土工布的本构模型
        3.1.3 岩土体的本构模型
        3.1.4 模型中材料单元的选取
    3.2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3.2.1 有限元模型的计算范围
        3.2.2 模型假设与参数的选取
        3.2.3 网格划分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垃圾填埋场挡坝拓建工程有限元数值模拟
    4.1 拓建垃圾填埋场挡坝关键性影响因素有限元分析
    4.2 加筋对坝体的稳定性影响
    4.3 垃圾堆体加筋对坝体的稳定性影响
    4.4 新旧坝体连接垫层不同的强度对坝体的稳定性影响
    4.5 垃圾堆填体参数对坝体的稳定性影响
    4.6 锚杆对整体稳定性影响
    4.7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垃圾填埋场挡坝拓建工程实例分析
    5.1 工程概况
    5.2 工程地质
        5.2.1 人工填土层
        5.2.2 岩层
    5.3 垃圾强度的参数选取
    5.4 监测项目及方法
        5.4.1 监测项目
        5.4.2 坝体监测设施布置
        5.4.3 垃圾堆体监测设施布置
    5.5 监测结果对比分析
        5.5.1 坝体位移对比分析
        5.5.2 垃圾堆体位移对比分析
        5.5.3 深层侧向位移分析对比
    5.6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5)基于熵-TOPSIS法的水电站坝址选择模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水坝选址研究
        1.2.2 选址评价方法研究
        1.2.3 熵权和TOPSIS法应用研究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
第2章 水电站项目顼址选择理论分析
    2.1 水电站选址
        2.1.1 坝址概述
        2.1.2 选址目的及意义
        2.1.3 选址原则分析
        2.1.4 选址影响因素分析
    2.2 水坝选址的基本程序
        2.2.1 选址前准备工作
        2.2.2 现场踏勘调查研究
        2.2.3 影响因素评价与规划设计
        2.2.4 专家会审与决策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水电站坝址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3.1 构建坝址评价指标体系的原则及方法
        3.1.1 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3.1.2 评价指标筛选方法
    3.2 评价指标体系的分析与构建
        3.2.1 指标体系分析
        3.2.2 指标筛选与指标体系构建
    3.3 评价指标的预处理
        3.3.1 评价指标类型的一致化
        3.3.2 指标的无量纲化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水电站选址评价模型构建
    4.1 熵权法的基本理论
        4.1.1 熵的基本概念
        4.1.2 熵的原理及计算步骤
    4.2 TOPSIS法的相关理论
        4.2.1 TOPSIS法的概念
        4.2.2 TOPSIS的基本原理
    4.3 熵-TOPSIS理论的模型构建
        4.3.1 熵权和TOPSIS理论的集成
        4.3.2 EWM-TOPSIS模型的构建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实证研究
    5.1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5.2 工程概况
    5.3 待选坝址水文气象
        5.3.1 气象条件
        5.3.2 水文条件
    5.4 工程地质
        5.4.1 区域地质条件
        5.4.2 坝址工程区地质条件
        5.4.3 坝址地质比较
    5.5 坝址其他方面情况
    5.6 基于熵-TOPSIS法的坝址选择
        5.6.1 坝址指标权重的确定
        5.6.2 计算相对接近度
        5.6.3 TOPSIS值结果分析
    5.7 本章小结
第6章 研究成果和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A 指标筛选专家咨询系统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6)三峡工程对长江中华鲟种群动态的影响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引言
    1.2 中华鲟物种特征
        1.2.1 中华鲟的分布与栖息特性
        1.2.2 中华鲟繁殖生物学特性
        1.2.3 中华鲟历史产卵场分布及繁殖生态条件
        1.2.4 中华鲟影响因素
    1.3 研究背景和研究内容
        1.3.1 研究背景
        1.3.2 研究思路和技术路线
        1.3.3 研究内容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中华鲟种群数量研究进展
        2.1.1 中华鲟资源量研究进展
        2.1.2 中华鲟繁殖群体结构变化
        2.1.3 中华鲟种群性比年际变化
    2.2 中华鲟栖息地研究进展
        2.2.1 中华鲟栖息地特征研究进展
        2.2.2 中华鲟栖息地适宜性模型研究进展
    2.3 种群生态学研究进展
        2.3.1 种群生存力分析研究进展
        2.3.2 种群瞬态动力学研究进展
第3章 中华鲟繁殖群体数量变化
    3.1 引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野外调查
        3.2.2 历史数据收集
        3.2.3 数据处理
    3.3 结果和讨论
        3.3.1 中华鲟产卵规模的年际变动特征
        3.3.2 基于水声学探测的中华鲟繁殖群体资源量年际变化特征
        3.3.3 中华鲟产卵频次的时间变动特征
        3.3.4 中华鲟种群的世代变化
        3.3.5 人为活动对中华鲟种群的影响及其繁殖群体资源量预测
    3.4 小结
第4章 有效栖息地面积变化对中华鲟种群的影响
    4.1 引言
    4.2 材料和方法
        4.2.1 研究区域概况
        4.2.2 数据来源及处理
        4.2.3 River2D模型概况
        4.2.4 模型关键参数
        4.2.5 加权可利用面积WUA
        4.2.6 中华鲟栖息地适宜性曲线
    4.3 结果
        4.3.0 产卵场产卵日流量水位变化
        4.3.1 历史适宜产卵场面积计算
        4.3.2 WUA与流量的关系
    4.4 小结
第5章 三峡工程蓄水前后中华鲟种群生存力分析
    5.1 引言
    5.2 材料与方法
        5.2.1 模型简介
        5.2.2 参数来源
    5.3 结果和讨论
        5.3.1 模拟结果
        5.3.2 模型验证
        5.3.3 敏感性分析
    5.4 小结
第6章 中华鲟种群瞬态动力学分析
    6.1 引言
    6.2 材料与方法
        6.2.1 种群矩阵
        6.2.2 年龄结构
        6.2.3 模型及软件
        6.2.4 情景设置
    6.3 结果和讨论
        6.3.1 渐近动态和瞬态动力学
        6.3.2 扰动分析
    6.4 小结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中华鲟保护对策建议
        7.2.1 加强中华鲟栖息地的保护力度与生态调度
        7.2.2 加强水文要素等对中华鲟繁殖的影响机理研究
参考文献
概念术语目录
致谢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7)三峡工程决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的缘起
    二、学术史回顾
    三、研究方法与思路
    四、论文的创新之处与难点
第一章 民国时期开发三峡水力资源的初步设想与勘测(1918—1948)
    第一节 国人的三峡设想与首次勘测
        一、孙中山首次提出开发三峡水力资源设想
        二、首次勘测三峡水力资源
    第二节 美国人的三峡开发计划与夭折
        一、潘绥计划
        二、萨凡奇计划
        三、三峡工程的前期准备工作
        四、萨凡奇计划的中止
第二章 三峡工程的早期方案制定(1949—1977)
    第一节 毛泽东描绘三峡蓝图
        一、水利是工农业生产的中心环节
        二、“毕其功于一役”
        三、中苏合作开展查勘
    第二节 林李之争与三峡决策
        一、最初的争论
        二、南宁会议上的“御前争论”
        三、周恩来查勘三峡与成都会议
    第三节 三峡工程第一次筹建热潮
        一、“积极准备充分可靠”:三峡科研大协作
        二、200米蓄水位的初步设计工作
        三、“有利无弊”
    第四节 三峡工程的实战准备——葛洲坝水利枢纽的兴建
        一、葛洲坝水利枢纽的提出
        二、建设中的波折
第三章 三峡工程的深入研究论证(1978—1988)
    第一节 重提三峡工程
        一、坝址选择
        二、纷争再起
        三、邓小平的三峡之行
    第二节 三峡工程第二次筹建热潮
        一、三峡工程加速上马与“翻两番”战略目标
        二、审查通过150米蓄水位方案
        三、用改革的办法建设三峡
    第三节 关于工程近期能否上马的争论
        一、蓄水位之争
        二、党内外的争论
    第四节 三峡工程的重新论证
        一、开展重新论证
        二、论证中的论争
第四章 三峡工程的兴建决策(1989—1992)
    第一节 三峡工程重新进入决策进程
        一、历史的插曲:围绕《长江长江——三峡工程论争》一书的争论
        二、江泽民视察长江
        三、“水利是国民经济的命脉”
        四、三峡工程论证汇报会
        五、审查通过175 米蓄水位方案
    第二节 表决定案
        一、三峡宣传热
        二、全国人大表决通过三峡工程议案
第五章 三峡工程的建设实施(1993—2009)
    第一节 施工准备阶段
        一、开展前期准备工作与施工
        二、三峡工程正式开工
    第二节 工程建设期
        一、一期工程建设
        二、二期工程建设
        三、三期工程建设
    第三节 三峡移民政策
        一、实施优惠政策
        二、外迁移民安置
结语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8)黄河下游装配式混凝土透水桩坝水动力学模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进展
        1.2.1 治河思路的发展
        1.2.2 河道整治研究进展
        1.2.3 桩坝工程研究进展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2 桩坝设计参数优选
    2.1 数值模拟模型构建
        2.1.1 DHI MIKE21 简介
        2.1.2 水槽模型布置
        2.1.3 水动力学模型构建
    2.2 桩径与间距探讨
        2.2.1 不同桩径的桩坝流速分布
        2.2.2 不同间距的桩坝流速分布
    2.3 布设方式探讨
        2.3.1 不同入射角的桩坝流速分布
        2.3.2 不同排数的桩坝流速分布
    2.4 本章小结
3 装配式混凝土透水桩坝设计
    3.1 参数设计
        3.1.1 流量与坝顶高程
        3.1.2 桩径与间距
        3.1.3 入射角与布设方式
        3.1.4 冲刷深度
        3.1.5 嵌固深度及桩长
    3.2 结构设计
    3.3 施工方式选择
    3.4 设计桩坝适用条件
    3.5 本章小结
4 设计桩坝应用分析
    4.1 已建工程概况
    4.2 模型建立
        4.2.1 地形文件
        4.2.2 边界文件
    4.3 模型参数率定及敏感性分析
    4.4 设计桩坝与传统丁坝的对比分析
        4.4.1 水位对比分析
        4.4.2 流速对比分析
        4.4.3 效益对比分析
    4.5 本章小结
5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项目情况
致谢

(9)基于坝群影响与水文生态响应关系的河流生态流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坝群建设造成水文生态累积影响研究
        1.2.2 河流生态流量研究
        1.2.3 河流水文-生态响应关系研究
    1.3 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技术路线
第2章 水库群影响流域生态流量评估框架构建
    2.1 水库群影响流域生态流量评估框架主要理论基础
        2.1.1 河流连续、非连续体概念
        2.1.2 洪水脉冲概念
        2.1.3 河流生态系统健康概念
        2.1.4 自然水文情势概念
        2.1.5 多尺度水文-生态响应关系概念
        2.1.6 生态流量“弹性”目标管理概念
    2.2 水库群影响流域生态流量评估框架相关方法
        2.2.1 水文改变指标方法
        2.2.2 IHA数据量可信度评价方法
        2.2.3 河流水文过程模拟方法
        2.2.4 水文-生态响应关系构建方法
    2.3 水库群影响流域生态流量评估框架
    2.4 小结
第3章 金沙江中游流域水文变动与坝群影响识别
    3.1 流域概况
        3.1.1 地形地貌特征
        3.1.2 河流水系分布
        3.1.3 气候条件
        3.1.4 坝群建设情况
        3.1.5 社会经济状况
    3.2 流域水文时空变化特征分析
        3.2.1 径流和降水数据
        3.2.2 流域径流和降水总量变化趋势
        3.2.3 流域年平均径流深和平均降水量变化
        3.2.4 径流和降水年际的变差系数
    3.3 流域水文改变评估及结果
        3.3.1 IHA计算数据量评价结果与影响因素分析
        3.3.2 各支流坝群建设引起的水文改变影响分析
        3.3.3 流域坝群累积建设引起的水文改变影响分析
    3.4 坝群建设特征因素与水文因子变化的关系
        3.4.1 流域坝群数量与水文因子改变关系
        3.4.2 流域坝群累积高程与水文改变程度关系
        3.4.3 流域坝群装机容量与水文特征改变关系
        3.4.4 流域坝群平均间距与水文特征改变关系
        3.4.5 流域坝群累积库容与水文改变程度关系
    3.5 小结
第4章 流域水文-生态响应关系与生态流量需求确定
    4.1 水文生态数据准备
        4.1.1 水文生态数据采样点布置
        4.1.2 水文基础数据收集与径流模拟
        4.1.3 生态基础数据集
    4.2 关键生态水文因子组确定
        4.2.1 生态水文因子筛选
        4.2.2 关键水文因子组生态学意义
    4.3 水文生态变化量化响应关系构建
        4.3.1 河道内鱼类水文-生态量化响应关系
        4.3.2 河岸带植被水文-生态量化响应关系
    4.4 生态流量关键水文因子变动阈值
        4.4.1 生物学干扰指数分值计算方法
        4.4.2 河流生态系统健康典型指标阈值
        4.4.3 生态流量关键水文因子变化阈值
    4.5 基于水文-生态响应关系的流域生态流量需求确定
        4.5.1 河道内鱼类丰度保护的生态流量需求确定
        4.5.2 河岸带植被覆盖度保护的生态流量需求确定
    4.6 小结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5.1 主要结论
    5.2 研究的创新点
    5.3 研究不足及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10)新疆中型水库坝型与枢纽布置的关键技术应用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复杂建坝环境的考验
    1.1 高严寒地区建坝
    1.2 高地震地区建坝
    1.3 高海拔地区建坝
    1.4 深厚覆盖层上建坝
    1.5 多泥沙河流上建坝
    1.6 少水文资料河流上建坝
2 水库大坝建设的坝型选择
    2.1 碾压式沥青心墙坝
    2.2 面板堆石 (砂砾石) 坝
    2.3 黏土心墙坝
    2.4 混凝土坝
3 水库 (电站) 枢纽布置
    3.1 坝轴线布置
    3.2 泄水建筑物布置
    3.3 电站及厂区布置
4 关键技术的进展与实践
    4.1 基于灰色模型优选理论的坝型与枢纽布置研究
    4.2 沥青心墙坝筑坝技术
    4.3 面板堆石 (砂砾石) 坝筑坝技术
    4.4 高震区筑坝技术
    4.5 深厚覆盖层及古河槽处理技术
    4.6 大坝施工及智能压实控制技术
    4.7“以阀代井”技术
    4.8 生态环境保护技术
5 结论

四、加强施工管理 提高建坝速度(论文参考文献)

  • [1]水利枢纽分期导截流数值模拟方法及应用研究[D]. 林金波. 大连理工大学, 2020
  • [2]文伏波与丹江口、葛洲坝工程建设研究[D]. 黄一平. 福建师范大学, 2020
  • [3]黄土高原淤地坝系洪灾溃决风险评价[D]. 杭朋磊. 西安理工大学, 2020(01)
  • [4]土工布加筋碎石土扩建垃圾挡坝安全稳定性分析[D]. 江杰东. 广东工业大学, 2020(06)
  • [5]基于熵-TOPSIS法的水电站坝址选择模型研究[D]. 张良静.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2020(06)
  • [6]三峡工程对长江中华鲟种群动态的影响分析[D]. 焦文婧.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 2020(01)
  • [7]三峡工程决策研究[D]. 武菲. 中共中央党校, 2019(04)
  • [8]黄河下游装配式混凝土透水桩坝水动力学模拟研究[D]. 尹俊文. 大连理工大学, 2019(02)
  • [9]基于坝群影响与水文生态响应关系的河流生态流量研究[D]. 张汶海. 清华大学, 2019(02)
  • [10]新疆中型水库坝型与枢纽布置的关键技术应用实践[J]. 李江,柳莹,黄涛. 水利水电技术, 2018(12)

标签:;  ;  ;  ;  

加强施工管理提高大坝建设速度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