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依靠科技进步 走可持续发展道路(论文文献综述)
胡盾[1](2020)在《我国矿产资源富集区生态文明建设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十八大报告中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并且,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五位一体”的总布局中。矿产资源特别是矿产资源富集区的生态建设,对整个生态文明建设具有关键引领、示范作用。本论文以我国矿产资源富集区生态文明建设为研究对象,以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理论为基础,对生态文明建设相关理论进行了梳理,对矿产资源富集区的内涵及其相关概念进行了界定,对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历史经验做了总结,实事求是地剖析了在这个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其成因。在此基础上,结合新时代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及其生态文明建设的实际,提出了针对性的解决问题的路径、措施和对策。本论文的导论部分主要介绍了我国矿产资源富集区生态文明建设的目的与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内容与思路、重点难点和创新点等内容。研究的重点是分析了我国矿产资源富集区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其成因,同时探讨了其整体原则与实施路径。本论文在研究视角和研究思路方面有所创新,在研究视角方面,以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理论为指导,同时借鉴中国传统文化的生态思想与西方文化的生态文明思想,对我国矿产资源富集区生态文明建设进行系统性的分析和宏观审视。在研究思路方面,本论文在新时代背景下,提出矿产资源富集区生态文明建设研究与“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目标相一致原则及“五化协同”推进矿产资源富集区生态系统和谐性。本论文论述了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基础,介绍了生态文明的基本内涵、基本要求、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理念,阐述了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指导和资源借鉴。在此基础上,介绍了我国矿产资源富集区概念的基础上,总结了我国矿产资源富集区生态文明建设的历程、经验与存在的问题。概括了做好矿产资源富集区生态文明建设的顶层设计、推进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制度化法制化建设、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符合生态文明建设要求、注重发挥科技创新和制度建设的作用、重视矿产资源富集区生态环境保护的科学方法等经验;指出了生态承载力脆弱、产业结构失衡、矿产资源生态价值被遮蔽、生态文明意识缺失等方面问题。造成我国矿产资源富集区生态文明建设问题的主要原因是多方面的,比如矿产资源富集区的生态保护法律不完善、急功近利的追赶发展模式、环境责任意识薄弱淡化、利益主体多元的生态矛盾等方面进行阐发。矿产资源的生态利益是一种间接利益和公共利益,在追求经济和物质利益过程中,生态利益被放到了次要的地位,生态利益与其他诸利益产生了冲突,这是利益分化产生的深层生态矛盾。基于以上原因,我国矿产资源富集区生态文明建设要遵守以下原则与路径。首先,我国矿产资源富集区生态文明建设要处理好与“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五化”协同发展的关系。其次,要以绿色发展保护矿产资源富集区生态系统完整性,以科技创新维护其生态系统多样性,以制度完善保障其生态系统稳定性,以观念更新保持其生态系统可持续性,以利益整合守护其生态体系的和谐性。从而构建资源节约、清洁低碳的和谐生态系统,打造同生共兴、环境友好的和谐天人关系,推进素质提升、身心康健的和谐主体发展。应当指出的是,我国矿产资源富集区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了相当可观的成就和经验,但也要清醒地认识到面临的问题与挑战也是不容忽视的。我们应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目标,推动疫情后绿色复苏,构建“尊崇自然、清洁美丽”的“生态文明共同体”。提升人的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追求崇尚自然、天人和谐、健康科学、丰富自我的美好生活需要,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
马冲[2](2020)在《马克思主义科技创新观在新时代的创新发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强调科技创新事业在我国发展进程中的核心战略地位,对科技创新事业秉持高度重视的态度。马克思主义科技创新观在新时代的创新发展是在继承马克思主义科技创新观的基础上,在结合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程的过程中形成的关于科技创新的一系列新论断。马克思主义科技创新观在新时代的创新发展系统的梳理总结了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科技创新工作的经验。深刻揭示了科技创新是国家繁荣富强的必由之路和关键一招,也是当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科技创新方面的最新理论成果。为实现世界科技强国的目标提供不竭动力,为参与全球问题治理提供可行方案,为培养新时代创新型人才提供理论指导。有利于缓解科技创新供给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最大程度上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论文在已有的马克思主义科技创新观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将其分为五部分,系统阐述了新时代科技创新观的内涵、理论基础、现实依据、主要内容和时代价值,回答了为什么进行科技创新、科技创新依靠谁、为了谁、如何进行科技创新的问题。第一部分为绪论,将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等内容进行全面阐述;第二部分是其概念和内涵解读,是深刻把握马克思主义科技创新观在新时代创新发展的基础;第三部分阐述了其理论基础和现实依据,表明马克思主义科技创新观在新时代的创新发展是博大精深的、与时俱进的科学指南。是基于我国实际现实情况必须走的道路;第四部分深刻剖析了其主要内容,也是本文的重难点,并从五个角度对此进行分析,指出万众创新是主体力量、人文创新是价值原则、自主创新是道路选择、绿色创新是生态维度、协同创新是组织模式。第五部分从理论层面和实践层面分析了马克思主义科技创新观在新时代创新发展的时代价值。
于晓燕[3](2020)在《矿农协同生态体系构建与评价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中国改革开放以来40余年的经济快速增长造成煤炭资源过度开采、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等一系列问题。中国经济的高质量增长需要有效地改善由矿区内产业结构单一、产业发展碎片化、资源错配等原因造成的生产资源不足和浪费并存的局面。本文提出构建“矿农协同生态体系”,通过矿农协同的生态体系重建,实现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解决矿区内生态环境问题,实现矿区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并最终实现矿区生态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因而具有较强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矿农协同生态体系是一个复杂的巨系统,本文运用WSR系统方法论展开研究。首先,从“物理、事理和人理”的角度,运用代谢分析、矿农协同共生分析和实施主体动态博弈分析探寻矿农协同生态体系的构建机理;接着结合体系实际集成构建的方法,建立系统动力学模型,对体系构建演化过程模拟仿真;然后,在此基础上从体系构建完成程度、体系价值和实施主体管理行为三个方面建立体系评价方法;最后对新巨龙矿农协同生态体系实例进行全面考察和评价,进而提出体系发展的政府保障制度及企业发展策略。本文主要从矿农协同生态体系的构建机理、体系构建、评价方法和实例分析四个方面展开研究。(1)运用代谢机理进行“物理”分析,发现矿农协同是实现矿区资源代谢优化的有效方法,提出构建矿农协同生态体系,并明确体系的构建目标;建立Logistic协同共生模型进行“事理”分析,对矿农协同共生的平衡点求解,并对其稳定性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揭示矿农协同发展的内涵和实质;最后,通过运用微分方程建立实施主体动态博弈模型进行“人理”分析,求解实施主体合作博弈下的最优行为模式。(2)运用集成方法建立土地复垦利用子系统、水资源生态处理利用子系统、能源加工利用子系统、生态种养殖子系统、有机肥加工利用子系统,集成为矿农协同生态体系;在此基础上,建立各子系统和整体体系的系统动力学模型并进行仿真模拟,具体包括对子系统构建过程的仿真,明确各个构建环节对子系统构建的影响;对体系整体构建和运行进行仿真,明确各个子系统构建对体系整体构建的影响;对体系构建提升矿区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过程进行仿真,明确体系构建对矿区综合效益提升的影响。(3)从体系构建完成、体系综合价值和实施主体管理行为三个方面建立矿农协同生态体系的评价方法,用于体系构建的监测评价。首先,以体系构建的系统动力学模型仿真结果为基础,选取体系构建环节为评价指标并确定权重,运用Jaccard系数模型,对体系的构建完成程度进行评价。其次,借鉴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价方法,以多目标规划模型为基础,结合体系构建的实际情况选取指标,建立矿农协同生态体系价值评价方法,对体系构建给矿区带来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进行量化评价。最后,结合体系构建实施主体动态博弈分析的结论,运用QSIM方法对实施主体管理行为的不同实施方案进行模拟,对实施主体行为进行定性分析,并选取评价指标作为体系实施主体管理行为和决策评价的主要内容。三种评价方法为全面掌握和监测体系构建水平、价值水平,以及实施主体管理行为提供了实时评价方法,为及时发现体系构建中的问题,适时调整发展规划和方向,指导矿农协同生态体系发展实践提供了科学依据。(4)选取新巨龙矿农协同生态体系作为研究实例,对该体系构建现状、构建完成程度、综合价值和实施主体管理行为进行全面考察和评价。在体系构建评价中,通过模型应用计算获得Jaccard系数69.47%的结果,验证新巨龙已基本完成矿农协同体系构建,体系构建现实可行。在体系价值评价中,对新巨龙矿区2009-2019年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服务效益进行全面评价,数据表明近十年来,该体系的服务总值随着矿农协同生态体系建设的逐步完善不断提高,2019年达到19.21亿元,其中调节服务价值和支持性服务价值较高,体系构建为矿区带来了综合效益的持续增长。最后,对新巨龙体系构建实施主体管理行为进行评价,总结了体系实际构建中政府层面、企业层面以及实施主体协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发展矿农协同生态体系的政府保障制度和矿业企业实施策略建议。本文突破矿区末端治理,单一土地资源复垦的原有发展思路,提出构建矿农协同生态体系的新模式,为矿区发展提供了进行矿业生产同时,完成矿区资源优化配置和生态环境实时治理的新方法,本文研究方法及结论可为构建矿农协同生态体系,实现矿区可持续发展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
周茂竹[4](2020)在《西部地区产业结构优化、环境规制与生态效率》文中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产业结构不断升级,劳动、资金、技术等生产要素在产业间不断流动配置,经济产出不断增加,促进了经济的迅速发展,但是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等问题日益突出,这种以资源环境为代价换来的发展是不可持续的,给我们国家未来的经济发展以及资源环境都带来了沉重的负担,因此我国提出必须着力建设生态文明社会,走可持续发展道路。西部十二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占据着71%的国土面积和28%的总人口,其发展程度对我国的总体发展水平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推进,西部省市经济得到了快速提高,国内生产总值增速快,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不断提高,但工业污染体量大、自然资源无节制使用、资源利用效率低下、资源配置不合理、生态环境脆弱且负荷过重等问题,阻碍了西部区域的持续发展。面对日益严峻的环境污染,如何有效减少污染排放、促进资源合理配置、形成环境友好型产业结构,是政府亟需解决的问题。环境规制作为控制污染的主要措施,是促进生态效率提高的重要途径,然而在经历“十一五”“十二五”的节能减排措施,以及“十三五”以来继续实施的环保政策后,西部地区的环境形势仍然不容乐观。因此,西部地区的环境规制是否使环境质量有所起色,环境规制的实施是否影响了产业结构优化与区域生态效率的关系,需要进行深入研究。本文借鉴可持续发展理论、钱纳里工业化阶段理论、环境库兹涅茨假说、波特假说等理论,基于对产业结构优化、环境规制、生态效率内涵的分析,构建了产业结构优化对区域生态效率、环境规制对区域生态效率、环境规制调节效应的理论分析框架,同时采用产业结构层次系数和改进后的产业结构偏离度,对西部地区产业结构高级化和产业结构合理化进行测算,采用超效率SBM模型与Malmquist-Luenberger指数,分别从静态角度和动态角度对西部地区生态效率进行测度分析,运用2004-2017年西部地区11个省市(除西藏外)的面板数据构建面板Tobit模型,对产业结构优化、环境规制、区域生态效率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表明:(1)产业结构高级化对区域生态效率有显着促进作用。(2)产业结构合理化显着地促进了区域生态效率提高。(3)环境规制对区域生态效率有显着负向关系,表明目前西部地区的环境规制政策效果不佳,环境效应未能抵消对经济的负面影响,要切实改变先污染、后治理的局面。(4)产业结构高级化与环境规制的交互项显着为正,表明环境规制的正向调节作用显着成立,在环境规制作用下,产业结构高级化越有利于区域生态效率的提高。产业结构合理化与环境规制的交互项不显着,表明产业结构合理化与环境规制的协同作用不强,未能有效发挥作用提升区域生态效率。最后,本文根据理论分析及实证结论提出了以下对策建议:(1)优化产业结构,合理配置资源。(2)发展绿色技术,促进产业结构向生态友好型转变。(3)制定适度的环境规制,发挥与产业结构优化的协同作用。(4)加强区域统筹协调发展,持续生态文明建设。(5)加强对外合作,发展外向型经济。
韩振[5](2020)在《中国畜牧业环境全要素生产率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国民经济水平的提高,居民膳食结构发生较大的变化,畜禽产品消费需求逐年增加的同时,畜禽养殖量增加所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部分地区的畜禽粪便难以得到合理有效的处理和利用,已成为当今最为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之一。畜禽养殖污染已严重威胁农产品的正常贸易、地区生态安全以及可持续发展道路。忽略环境问题,过于强调产值的畜牧业发展已使政府和居民损失了难以估计的经济成本和社会成本,环境问题、资源稀缺决定了各个国家的畜牧业不可能依赖于要素投入的无限扩张,而应以环境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为主要方向。现有的研究均未考虑空间相关性,一般假定所有决策单元处于同一生产前沿面,由此所得到的全要素生产率与真实情况存在偏差。本研究基于资源与环境经济学、农业可持续发展理论、新兴空间经济学理论和生产效率测度理论,运用SBM方向性距离函数和Metafrontier-Malmquist生产率指数的分析方法,在分析畜牧业产排污系数、环境全要素生产率和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对中国各地区2001-2017年的畜牧业环境全要素生产率进行了测算,并构建空间计量经济模型,分析影响畜牧业环境全要素生产率的主要因素,以期在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促进畜牧业快速发展。本文的研究结论如下:(1)2001-2017年全国的畜禽养殖污染强度指数均值呈现直线上涨趋势。2001-2017年全国的畜禽养殖污染强度指数均值为0.73,说明畜牧业排放的养殖污染远远超过环境的吸纳承载能力范围。2001年畜禽养殖污染强度指数均值最小,为0.55;2017年畜禽养殖污染强度指数均值最大,为0.85。可见,畜牧业超负荷的快速发展虽然满足了人类的膳食需求,但是也给环境造成了难以估计的影响。(2)畜牧业环境全要素生产率均值略高于传统畜牧业全要素生产率,初步验证了环境规制促进技术进步的“波特假说”;畜牧业环境全要素生产率和传统畜牧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主要依赖于技术进步水平的提高。对环境技术效率影响最大的分别是期望产出、固定资产投资、技术进步投入、劳动投入和非期望产出。从生产过程看,固定资产投资冗余率在投入变量中冗余值最高,这说明目前在畜牧业生产过程中,固定资产投资过高,应控制固定资产投入。(3)无论是基于共同前沿还是群组前沿,六大区域的环境全要素生产率和技术进步指数均值都大于1;综合来看,中国畜牧业开始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群组技术追赶空间较小。总体来说,中国的畜牧业发展水平较高,与共同前沿相比,两者之间的技术差距较小。(4)农民人均收入水平的提升有助于畜牧业环境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草原受灾面积、饲料资源潜力、规模化均抑制了畜牧业环境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人力资本的改善对于畜牧业环境全要素生产率来说,并没有起到显着的促进作用;环境治理投资、粪污循环处理的举措都有利于畜牧业环境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从而需要因地制宜综合运用多种手段提高中国畜牧业环境全要素生产率,使环境规制能持续不断发挥“波特效应”。根据研究结论,建议从激励生产技术创新、促进绿色技术转化、重视畜牧业人才培养、构建畜牧业智库体系、加强畜牧业污染源监测、完善地方环境法规体系等方面引导畜牧业市场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丛日杰[6](2020)在《中国区域碳排放对工业生态系统运行效率影响统计分析》文中研究说明全球气候变暖以及由此引发的极端气候增多等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各国不得不面对的事实。环境污染加剧和自然生态环境的破坏给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了严重的威胁。随着中国城镇化和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大量的化石能源消耗使得碳排放量不断增长。中国工业大而不强,数量扩张明显,增长质量不高,发展模式依旧是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低收益的模式。近年来,能源短缺、气候异常、环境污染已经严重影响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质量。中国必须严格控制温室气体的排放,实现经济社会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我国幅员辽阔,各个地区的经济发展不平衡,碳排放情况存在很大的差异性。本文采用《2006年IPCC国家温室气体清单指南》对1998-2018年我国区域碳排放总量、碳排放强度、人均碳排放量进行测算,利用空间统计学方法莫兰指数对区域集聚情况进行分析。同时,采用灰色综合关联分析法对各区域的碳排放影响因素进行比较,为制定和实施区域的差异化减排策略提供数据支持。工业部门是我国碳排放的重点行业,本文采用系统动力学方法从工业、能源、技术、碳排放、人口五个方面构建我国区域工业生态系统,深入研究工业生态系统的运行机制,对系统模型进行仿真模拟。将碳排放量数据引入到工业生态系统运行效率中,并对碳排放约束下我国工业生态系统的运行效率进行测算,为政府制定区域工业可持续发展策略,协调区域内经济、能源、环境等关系提供依据。对制定产业发展政策,优化产业结构,决策工业生态布局,实现碳减排目标起到重要的作用。在对国内外研究文献及基本理论进行论述的基础上运用空间统计分析方法、系统动力学理论、DEA方法等对区域碳排放及其对工业生态系统运行效率的影响进行深入研究。主要内容包括:第一章绪论,阐明选题的来源,选题的意义,论述论文主要内容及结构安排,并介绍论文的研究方法及创新点和不足之处;第二章对国内外区域碳排放、区域碳排放差异、区域工业生态系统构建等相关文献进行梳理;第三章对低碳经济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工业生态系统等相关理论进行综述;第四章利用2006年IPCC指南中的测算方法,对1998-2018年中国30个省市自治区的碳排放总量、碳排放强度、人均碳排放量进行估算,并利用五级划分表直观地对区域碳排放存在的差异及演变趋势进行展示,利用空间统计学方法对我国区域碳排放存在的空间相关性和空间布局特征进行分析,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对我国30个省份的碳排放影响因素的灰色关联度进行测算;第五章基于系统动力学理论,利用Vensim软件工具,建立我国区域工业生态系统动力模型,主要包括工业、能源、技术、碳排放、人口五个子系统。对变量进行仿真模拟,对我国未来的碳排放情况进行预测,同时针对不同的政策情景进行仿真;第六章构建区域工业生态系统运行效率评价指标体系,采用DEA方法中的BBC模型,将碳排放作为投入指标对运行效率进行测算,另外,依据我国2020年碳减排目标,将碳排放作为非期望产出,利用SBM模型对碳排放约束下的系统运行效率进行测算,对低碳约束下区域工业生态系统运行效率进行研究;第七章从多方面给出我国区域碳减排与工业生态系统发展的对策。第八章总结出文章的主要结论,提出下一步研究的方向和展望。本文得出的主要结论有:我国碳排放呈现阶段性特征,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1998-2001年,呈平稳增长态势,第二阶段为2002-2011年,呈现迅猛增长,第三阶段为2012-2018年,增长速度明显放缓。年均碳排放东部地区最高,其次是中部地区,西部地区最低。但增长率方面西部最高,中部增长率最低。中部地区的碳排放强度下降明显,正逐步缩小与东部地区的差距。各省份之间碳排放情况不平衡,差异性很大。人均碳排量较高的省份为东部经济发达地区和能源丰富的地区,而较低的省份多为经济发展落后的中西部地区。区域之间的碳排放强度差距在逐步缩小,有明显收敛趋势。通过空间统计学方法莫兰指数对1998-2018年我国区域的碳排放总量、碳排放强度、人均碳排放量进行计算都大于0,标准化检验值均为正,且均大于1.96,表明我国区域碳排放空间分布并非是随机状态,呈现出明显的空间集聚特征。1998-2008年之间碳排放总量与人均碳排放量空间集聚态势明显,并且集聚趋势在增强,但2008-2018年集聚趋势有所减弱。而碳排放强度自1998-2018年之间空间集聚态势明显,并且集聚趋势不断增强。同时,我国区域碳排放的情况呈现不断优化趋势,低低集聚区域逐渐增多,而高高区域都在不断减少。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建立灰色关联度模型,测算的得到不同区域碳排放影响因素的灰色关联度不同。基于系统动力学理论,利用Vensim软件工具,建立工业生态系统动力模型,主要包括工业、能源、技术、碳排放、人口五个子系统。对模型中的人口、GDP、工业增加值、能源消费总量、碳排放总量、碳排放强度、人均碳排量的历史检验误差都没有超过-10%到+10%,在可接受范围内。可以看出模型的仿真结果较好,能够用来对我国区域工业生态系统的发展趋势进行预测。根据仿真模拟结果,单一的政策并不会给碳排放情况带来明显降低,为了实现碳减排目标必须采用多种方案并举,这样才能确保减排目标的实现。采用DEA中的BBC模型,将碳排放作为投入指标对运行效率进行测算,计算得到2009-2018年我国区域工业生态系统运行效率。自2011-2013期间,我国工业生态效率总体水平有所提高,但后期逐渐下滑。各省份之间工业生态效率差异明显。东部的工业生态效率明显高于中部和西部地区。依据我国2020年碳减排目标,将碳排放作为非期望产出,利用SBM模型对碳排放约束下的运行效率进行测算,大部分区域生态效率值有所下降。中西部地区下降最明显。碳排放约束对区域工业生态系统运行效率有重要影响。但从长期看,施加碳排放约束会促进工业生态系统运行效率提高。本文创新之处在于:1.在对我国区域30个省份的碳排放核算后,本文在现有的研究基础上对区域碳排放总量、人均碳排放量、碳排放强度进行五级划分,用绿、蓝、黄、橙、红五色直观地对区域碳排放存在的差异和演变过程进行展示,并重点探讨碳排放对工业生态系统运行效率的影响机理。2.将碳排放子系统引入到区域工业生态系统动力模型中,利用系统动力学理论从工业、能源、技术、碳排放、人口五个方面构建系统动力模型,对碳排放与其它子系统之间的动力反馈结构和作用机制进行重点分析,针对不同的低碳减排情景进行仿真模拟,为制定区域工业生态发展策略提供依据。3.首次将区域碳排放量引入到工业生态系统运行效率测算中,选取能源消费总量、工业企业就业人口、R&D经费投入、碳排放量作为投入指标,工业增加值作为产出指标,利用DEA中的BBC模型对系统运行效率进行测算。4.依据我国2020年碳减排目标,将碳减排约束目标首次加入到区域工业生态系统运行效率测算中。结果显示,短期内考虑碳排放约束会使得工业生态系统运行效率下降,但从长期来看,施加碳排放约束会促进工业生态系统运行效率的提升。对全要素生产率进行分解,结果表明技术进步是提升的主要原因。
阿剑波[7](2020)在《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发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现代化发展不仅是多个学科都在探讨的焦点论题,而且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不可少的支点。当今基于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实现,以及国家治理现代化推进的现实背景,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发展的论题,既具有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和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理论意义,又具有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质量和推进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实践意义。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发展研究综合运用文献研究法、逻辑和历史统一法、静态与动态统一法、交叉学科研究法等多种研究方法,围绕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发展的学理界定、理论依据、生成根源、构成与功能、目标与原则、现实困境与实现策略等问题,展开较为全面深入的研究探讨。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发展的学理界定,主要解答的是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发展的概念、本质、特征问题。在对现代、现代性、现代化、现代化发展内涵进行梳理分析的基础上,对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发展的内涵进行科学界定,认为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发展,是指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各个系统构成要素,顺应社会和人的现代化发展的实际需要,为促进社会和人的现代化发展自觉作出相应变革和超越的动态发展过程。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发展不仅彰显着意识形态性的本质规定,而且具有显着的内涵性和外延性、整体性和局部性、渐进性和突变性、继承性和创新性、特色性和国际性相结合的特征。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发展的理论依据,主要阐释的是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发展的理论基础以及理论借鉴方面的问题。其中,阐释的主要包括马克思主义和西方有关学科的现代化发展相关理论研究成果。马克思主义者既是推进现代化发展的倡导者和先行者,也是促进现代化发展的推动者和实践者。马克思恩格斯有关现代化发展的思想,列宁和中国共产党人有关现代化发展的理论,始终是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发展研究的指导思想。西方国家在经济学领域、政治学领域、社会学领域、心理学领域、历史学领域等有关学科领域里,取得的丰硕现代化发展研究成果,为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发展研究提供丰富的理论参考和知识借鉴。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发展的生成根源,主要从需要、利益、实践三个层面出发,解答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发展得以生成的根源问题。从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发展生成的需要根源来看,需要是其生成的起点,影响其发生与变化,需要满足是其生成的归宿。就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发展生成的利益根源而言,利益不仅体现其向度、展现其本质,而且是其本原和根据。从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发展生成的实践根源分析,其源自于实践,指向于实践,更需要得到实践的检验。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发展的构成与功能,主要探讨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发展的要素构成,要素关联,功能彰显的问题。思想政治教育的领域、基本要素、结构方式、功能现代化发展,是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发展的要素构成。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发展的构成要素,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各构成要素之间地位有差异、作用可互补、并展现出自身特定的组成结构。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发展具有鲜明的导向、保证、育人、协调以及激励功能。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发展的目标与原则,主要探究的是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发展的目标设定、原则遵循、图景展现问题。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发展目标定位于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现代化发展,维护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发展安全性,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发展的推进及实现,要遵循意识形态性与科学性、历史性与逻辑性、理论性与实践性、传统性与时代性相统一的原则。在当前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时代背景条件下,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发展展现出结构与功能同在、系统与要素结合、前进与曲折统一、主导与多样互动、阶段与连续并存、现实与虚拟互补的现代化发展图景。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发展的现实困境,主要围绕教育观念、内容、方法、制度、队伍等要素在现代化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展开讨论。这些问题具体体现在观念的封闭性、滞后性、单一性、保守性、物本化;内容的相对迟缓、泛化倾向、层次失序;方法的科学性欠缺、互动性不足、综合性缺乏、媒体数单一;制度的制度规范失范、领导体制阻滞、运行机制滞后;队伍的素质水平不够、能力水平不足、管理水准不高。这些问题影响和制约着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发展的向前推进。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发展的实现策略,主要从其现代化发展的现实困境出发,从创新观念、优化内容、转变方法、完善制度、造就队伍等角度寻找对策。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发展,需要观念朝开放性、发展性、多样化、创造性、人本化方向发展,内容往渐进性、主导性、科学性方向发展,方法向科学型、互动型、综合型和多媒体型方向发展,制度上需要制度规范、领导体制、运行机制朝现代化方向发展,队伍的素质、能力、管理水平往现代化方向发展。以进一步加快推进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发展的步伐,达成培养时代新人、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目标,培养符合我国社会现代化发展需要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赵之力[8](2020)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世纪中叶以后,工业文明的飞速发展在为人类创造巨大财富的同时也给生态系统带来灾难性影响,人类生存环境面临严重威胁,此后人们对生态环境愈加重视。我国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中国奇迹”,实现了经济领域的飞速发展。在发展经济的同时,生态问题也日益显着,大气污染、水土流失等现象严重影响着人民的生活质量,如何处理好生态危机已然成为了全世界的共同课题。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依托国际与国内环境,在生态环境日益衰退的背景下提出。全球范围内,能源危机的爆发让人类逐渐意识到环境资源的重要性,全球各地兴起环境保护运动;在国内,发展不平衡等弊端凸显,习近平综合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思想、中国古代生态智慧和中国共产党历代领导人关于环境保护的重要论述,并结合自身的实践经验,提出了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一系列新观点、新思想,并且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注入新的内容,逐渐形成了较为完整的理论体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不仅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也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他站在人类历史的角度,分析了人类文明与自然环境之间相互制约的关系,解释了经济发展与生态建设的辩证关系,创新性地提出了生态底线思维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价值导向,指出要坚持走可持续的绿色发展之路,以绿色生态产业引领经济发展,以绿色生态产品保障民生建设。同时结合我国国情,提出要进一步完善相关法律制度,用最严格的法治保障生态文明建设。此外,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也有着丰富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不仅为建设美丽中国提供重要的理论指导和战略方案,也为全球范围的生态环境保护提供“中国智慧”,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的国际话语权。在十八大报告之中,生态文明成为了我国“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标志着生态文明建设已经被提升为全局性工作。十九大报告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发展高度重视,并指出我国的发展路线,要结合绿色创新理念,将生态文明建设有机地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贯彻落实有利于转变经济发展模式,促进企业转型发展,进一步提升党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的执政水平。此外,绿色、共享的生活方式逐渐成为时代的主流,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一个既有绿水青山,又有金山银山的美丽中国将会展现在世界面前。
申晓蓉[9](2020)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视域下中国经济现代化基本经验研究(1978-2018)》文中研究说明1978年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重启了我国经济现代化的历程。40年来,我们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不动摇,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以令世人瞩目的成就书写了中国经济现代化的新篇章,以自身的发展深刻地改变着中国与世界。论文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为基本视域,深入系统地总结和把握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现代化的基本经验,采取微观研究和宏观研究相结合、文献研究、跨学科研究的分析方法,力求能够对中国经济现代化基本经验进行创新性总结。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经济现代化具有理论与实践、指导与被指导的互动关系。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为视域研究中国经济现代化基本经验符合三个理论原则,即贴合国情、符合社会主义方向、遵循现代化规律,并以此为前提区分中国经济现代化的“基本经验”与“一般经验”,为全文的整体性研究奠定了学理基础。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视域下中国经济现代化的核心内容来看,中国经济现代化成功的基本经验在于以新型工业化为主推进经济现代化,注重产业结构的优化程度、工业化与信息化的融合度以及工业化的可持续性。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视域下中国经济现代化的发展动力来看,一方面,中国经济现代化始终坚持市场化导向的经济体制改革与对外开放;另一方面,中国经济现代化得以完善与发展的重要动力来源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正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促进了中国经济现代化的内涵式发展、稳定趋势以及国际化水平。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视域下中国经济现代化的目标机制来看,始终坚持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在目标与发展的平衡中实现效率与公平的统一、区域的协调、改革发展稳定的统一。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视域下中国经济现代化的保障机制来看,中国经济现代化持续推进的根本在于中国共产党发挥领导核心作用并以加强自身建设来提高党领导经济现代化的水平。同时,在党领导下的国家治理体系中,国有经济与国家宏观调控为经济现代化也起到了强有力的保障与支撑作用。
叶善青[10](2020)在《精准生态扶贫研究 ——对2020年后我国扶贫战略的思考》文中指出减贫和生态文明建设是人类社会需长期面对的现实问题。2020年我国即将打赢的脱贫攻坚战不是终点而是新的起点。作为还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世界人口最多的多民族发展中国家,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以及相对贫困问题还将长期存在。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以及生态资源短缺约束加剧,我国的贫困和扶贫实践也面临着一系列新的挑战和问题:传统的以制度改革、开发战略为主的扶贫成效开始放缓;过度的扶贫开发伴随着生态环境破坏问题日益凸显;现行标准下脱贫人口获得资源相对困难;生态环境恶化、自然灾害和疫病交织而导致的返贫现象增多;传统的“开发式扶贫”与近年的“精准扶贫”在基层实践中逐步呈现出一定的矛盾和冲突;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和丰富的物质生活需求对传统的开发扶贫、精准扶贫提出了更高要求等。以上这些都亟需我们寻求一条新的扶贫途径。顺应当前的研究热点和发展趋势,本文在系统梳理了国内外专家学者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综合运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等理论和实证方法,将减贫与生态建设结合起来研究,提出应走因地制宜、低碳循环、持久效率、包容发展的精准生态扶贫新路,力求为处于脱贫攻坚决胜期的当下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的我国如何推进扶贫事业提供一种新思路。论文立足于我国传统开发扶贫实践和2020年脱贫攻坚后的经济社会发展背景,剖析了我国开展精准生态扶贫的现实动因及具备的条件;运用规范研究与实证分析、比较分析与综合分析、共性分析与特性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论证了生态贫困与生态环境脆弱存在的交互影响关系;探析了生态贫困类型、成因、辨识方法以及精准生态扶贫的作用机理,揭示了生态贫困存在“生态环境不良致贫型”“功能角色束缚致贫型”“工业化进程中资源耗竭致贫型”“制度缺失性致贫型”等四种主要类型,从新的角度为精准化识别扶贫对象提供了靶向引导,也为精准生态扶贫政策制定提供参考。论文在分析我国精准生态扶贫现有探索成效和存在问题以及借鉴国外开展针对性生态减贫经验的基础上,构建了精准生态扶贫的理论框架,设计了“精准识别”“精准帮扶”“精准管理”的生态扶贫治理体系和运行机制,并提出了基于资源禀赋开展针对性、差异化的生态扶贫措施建议,以为我国和其他发展中国家协同开展减贫与生态保护服务。精准生态扶贫战略的提出,是现有精准扶贫实践和传统扶贫开发理论的发展,其现实依据是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和生态贫困问题的存在,理论基础在于正确处理人类与自然界的关系,价值取向在于创新包容低碳可持续发展,实现路径是基于资源禀赋生态治贫发展,基本要求在于通过资本、劳动力、技术、制度等要素保障,协调政府、市场和社会多方力量消除生态贫困地区人与生态环境不良关系,实现生态环境建设与经济发展相协同,根本目标在于将“绿水青山”变为“金山银山”,推动生态贫困人口脱贫致富,享有美好生活。
二、依靠科技进步 走可持续发展道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依靠科技进步 走可持续发展道路(论文提纲范文)
(1)我国矿产资源富集区生态文明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的目的与意义 |
(一)选题目的 |
(二)选题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动态评析 |
三、研究内容与创新点 |
(一)主要内容 |
(二)创新点 |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五、研究重点与难点 |
(一)研究重点 |
(二)研究难点 |
第一章 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基础 |
1.1 生态文明的概念 |
1.1.1 生态文明的基本内涵 |
1.1.2 生态文明的基本要求 |
1.1.3 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理念 |
1.2 生态文明的特征 |
1.2.1 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
1.2.2 人与人的和谐全面发展 |
1.2.3 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
1.3 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 |
1.3.1 马克思主义的生态文明理论 |
1.3.2 中国传统文化的生态思想 |
1.3.3 西方文化的生态文明思想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我国矿产资源富集区生态文明建设的经验与问题 |
2.1 矿产资源富集区生态文明概述 |
2.1.1 矿产资源富集区内涵 |
2.1.2 我国矿产资源富集区的概况 |
2.1.3 我国矿产资源富集区生态文明建设历程 |
2.2 我国矿产资源富集区生态文明建设的经验 |
2.2.1 做好矿产资源富集区生态文明建设顶层设计 |
2.2.2 推进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制度化法制化建设 |
2.2.3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符合生态文明建设要求 |
2.2.4 注重发挥科技创新和制度建设的作用 |
2.2.5 重视矿产资源富集区生态环境保护的科学方法 |
2.3 我国矿产资源富集区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的问题 |
2.3.1 生态承载力脆弱 |
2.3.2 产业结构失衡 |
2.3.3 矿产资源生态价值被遮蔽 |
2.3.4 生态文明意识缺失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我国矿产资源富集区生态文明建设存在问题的成因 |
3.1 生态保护法律法规不完善 |
3.1.1 生态环境保护法律不健全 |
3.1.2 环境保护法律覆盖领域存在漏洞 |
3.1.3 保护生态环境的激励机制落实不到位 |
3.2 急功近利的赶超发展模式 |
3.2.1 生态环境与经济增长存在矛盾 |
3.2.2 经济结构不合理 |
3.3 环境责任意识薄弱淡化 |
3.3.1 环境责任意识有待提高 |
3.3.2 生态环境保护管理体制不健全 |
3.3.3 对“自然”的认知存在偏差 |
3.4 利益主体多元的生态矛盾 |
3.4.1 环境保护与社会公平之间的矛盾 |
3.4.2 环境保护与利益分化之间的矛盾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我国矿产资源富集区生态文明建设的原则与路径 |
4.1 我国矿产资源富集区生态文明建设的整体原则 |
4.1.1 保持与国家“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目标相一致 |
4.1.2 “五化协同”推进矿产资源富集区生态文明建设 |
4.2 我国矿产资源富集区生态文明建设的实施路径 |
4.2.1 以绿色发展保护矿产资源富集区生态系统完整性 |
4.2.2 以科技创新维护矿产资源富集区生态系统多样性 |
4.2.3 以制度完善保障矿产资源富集区生态系统稳定性 |
4.2.4 以观念更新保持矿产资源富集区生态系统可持续性 |
4.2.5 以利益整合守护矿产资源富集区生态系统和谐性 |
4.3 我国矿产资源富集区生态文明建设的美好愿景 |
4.3.1 构建资源节约、清洁低碳的和谐生态系统 |
4.3.2 打造同生共兴、环境友好的和谐天人关系 |
4.3.3 推进素质提升、身心康健的和谐主体发展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2)马克思主义科技创新观在新时代的创新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一)选题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四、重点难点与创新点 |
(一)重点难点 |
(二)创新点 |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科技创新观的相关内涵 |
第一节 科技创新观内涵 |
一、科技 |
二、科技创新观 |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科技创新观内涵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科技创新观在新时代创新发展的理论基础与现实依据 |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科技创新观在新时代创新发展的理论基础 |
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科技创新思想 |
二、中国传统科技创新思想 |
三、十八大以前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科技创新思想 |
四、西方科技创新思想 |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科技创新观在新时代创新发展的现实依据 |
一、参与国际竞争的战略选择 |
二、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客观要求 |
三、进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迫切需要 |
四、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必由之路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马克思主义科技创新观在新时代创新发展的主要内容 |
第一节 万众创新——科技创新的主体力量 |
一、万众创新的哲学依据 |
二、万众创新的实现路径 |
第二节 人文创新——科技创新的价值原则 |
一、人文创新的哲学依据 |
二、人文创新的实现路径 |
第三节 自主创新——科技创新的道路选择 |
一、自主创新的哲学依据 |
二、自主创新的实现路径 |
第四节 绿色创新——科技创新的生态维度 |
一、绿色创新的哲学依据 |
二、绿色创新的实现路径 |
第五节 协同创新——科技创新的组织模式 |
一、协同创新的哲学依据 |
二、协同创新的实现路径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马克思主义科技创新观在新时代创新发展的价值 |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科技创新观在新时代创新发展的理论价值 |
一、是对马克思主义科技创新观的继承和发展 |
二、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极大丰富 |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科技创新观在新时代创新发展的实践价值 |
一、为建设世界科技强国提供不竭动力 |
二、为参与全球问题治理提供可行方案 |
三、为培养新时代创新型人才提供理论指导 |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3)矿农协同生态体系构建与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变量注释表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5 研究创新 |
2 研究理论基础 |
2.1 概念界定 |
2.2 理论基础 |
2.3 本章小结 |
3 矿农协同生态体系构建机理分析 |
3.1 基于代谢机理的“物理”分析 |
3.2 基于矿农协同共生模型的“事理”分析 |
3.3 基于实施主体动态博弈模型的“人理”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4 矿农协同生态体系构建与运行系统动力学分析 |
4.1 矿农协同生态体系构建原则与方法 |
4.2 矿农协同生态体系的系统动力学模型 |
4.3 矿农协同生态体系构建与运行仿真 |
4.4 本章小结 |
5 矿农协同生态体系评价方法 |
5.1 矿农协同生态体系构建评价方法 |
5.2 矿农协同生态体系价值评价方法 |
5.3 实施主体管理行为定性仿真模拟及评价方法 |
5.4 本章小结 |
6 新巨龙矿农协同生态体系实例分析 |
6.1 新巨龙矿农协同生态体系现状分析 |
6.2 新巨龙矿农协同生态体系构建评价 |
6.3 新巨龙矿农协同生态体系价值评价 |
6.4 新巨龙体系构建实施主体管理行为评价 |
6.5 本章小结 |
7 发展矿农协同生态体系的保障制度及对策建议 |
7.1 政府发展矿农协同生态体系保障制度建议 |
7.2 矿业企业发展矿农协同生态体系对策建议 |
7.3 本章小结 |
8 结论与展望 |
8.1 研究结论 |
8.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致谢 |
附件 |
(4)西部地区产业结构优化、环境规制与生态效率(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产业结构优化与区域生态效率相关研究 |
1.2.2 环境规制与区域生态效率相关研究 |
1.2.3 环境规制与产业结构优化相关研究 |
1.2.4 研究述评 |
1.3 研究思路与目标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目标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可能的创新点与不足 |
第2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2.1 关键概念界定 |
2.1.1 生态效率 |
2.1.2 产业结构优化 |
2.1.3 环境规制 |
2.2 理论基础 |
2.2.1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2.2 钱纳里工业化阶段理论 |
2.2.3 环境库兹涅茨假说 |
2.2.4 波特假说 |
第3章 产业结构优化、环境规制对区域生态效率的影响机理分析 |
3.1 产业结构高级化对区域生态效率的影响 |
3.2 产业结构合理化对区域生态效率的影响 |
3.3 环境规制对区域生态效率的影响 |
3.4 环境规制的调节效应分析 |
第4章 西部地区生态效率评价 |
4.1 测度方法选择 |
4.2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4.2.1 指标选取原则 |
4.2.2 具体指标选择 |
4.3 基于超效率SBM模型的西部地区生态效率静态评价 |
4.3.1 西部地区整体分析 |
4.3.2 西部地区各省市差异分析 |
4.4 基于Malmquist-Luenberger指数的西部地区生态效率动态评价 |
4.4.1 西部地区生态效率ML指数整体变化分析 |
4.4.2 西部地区11省市生态效率ML指数差异分析 |
第5章 西部地区产业结构优化现状与环境规制现状 |
5.1 西部地区产业结构优化现状 |
5.1.1 产业结构优化测度 |
5.1.2 测算结果分析 |
5.2 西部地区环境规制现状 |
5.2.1 资源环境现状分析 |
5.2.2 环境规制现状分析 |
第6章 西部地区产业结构优化、环境规制与生态效率关系实证分析 |
6.1 模型设计 |
6.1.1 模型选择 |
6.1.2 模型构建 |
6.2 变量选取与数据来源 |
6.2.1 变量选取 |
6.2.2 数据来源 |
6.3 实证分析 |
6.3.1 描述性统计 |
6.3.2 平稳性检验 |
6.3.3 产业结构优化、环境规制对区域生态效率的影响 |
6.3.4 环境规制的调节效应检验 |
6.3.5 稳健性检验 |
第7章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
7.1 研究结论 |
7.2 政策建议 |
7.2.1 优化产业结构,合理配置资源 |
7.2.2 发展绿色技术,促进产业结构向生态友好型转变 |
7.2.3 制定适度的环境规制,发挥与产业结构优化的协同作用 |
7.2.4 加强区域统筹协调发展,持续生态文明建设 |
7.2.5 加强对外合作,发展外向型经济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及科研项目 |
(5)中国畜牧业环境全要素生产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问题提出及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问题提出 |
1.1.3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
1.2.1 研究目标 |
1.2.2 研究内容 |
1.3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
1.3.1 研究方法 |
1.3.2 数据来源 |
1.4 技术路线 |
1.5 研究可能的创新及不足之处 |
1.5.1 创新之处 |
1.5.2 不足之处 |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环境污染 |
2.1.2 环境非期望产出 |
2.1.3 环境全要素生产率 |
2.2 理论基础 |
2.2.1 资源与环境经济学 |
2.2.2 农业可持续发展理论 |
2.2.3 新兴空间经济学理论 |
2.2.4 生产效率测度理论 |
2.3 文献综述 |
2.3.1 国外畜牧业全要素生产率研究 |
2.3.2 国内畜牧业全要素生产率研究 |
2.3.3 评述 |
第三章 中国畜禽粪污排放情况分析 |
3.1 畜禽粪污环境污染现状 |
3.1.1 畜禽粪污排放情况 |
3.1.2 畜牧业养殖面临环境约束 |
3.1.3 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情况 |
3.2 畜禽产排污核算方法 |
3.2.1 畜禽产污核算方法 |
3.2.2 畜禽排污核算方法 |
3.3 畜禽养殖污染强度指数分析 |
3.3.1 总体特征分析 |
3.3.2 区域差异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中国畜牧业环境全要素生产率分析 |
4.1 环境污染在畜牧业全要素生产率测算中的处理方法 |
4.2 畜牧业环境全要素生产率测算方法 |
4.2.1 SBM方向性距离函数 |
4.2.2 基于SBM的 Metafrontier-Malmquist模型 |
4.3 指标选取 |
4.3.1 投入变量 |
4.3.2 产出变量 |
4.3.3 变量的基本描述统计 |
4.4 畜牧业环境技术效率分析:SBM方向性距离函数 |
4.4.1 畜牧业环境技术效率总体特征分析 |
4.4.2 畜牧业环境技术效率省域差异分析 |
4.4.3 畜牧业环境技术效率的改善方向 |
4.5 畜牧业环境全要素生产率分析:Metafrontier-Malmquist生产率指数 |
4.5.1 畜牧业环境全要素生产率总体特征分析 |
4.5.2 畜牧业环境全要素生产率省域差异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中国畜牧业环境全要素生产率影响因素的空间分析 |
5.1 分析方法:空间面板计量模型 |
5.1.1 空间相关性检验 |
5.1.2 空间计量经济学模型 |
5.2 指标选取 |
5.2.1 变量和数据 |
5.2.2 变量的基本描述性统计 |
5.3 畜牧业环境全要素生产率空间自相关分析 |
5.4 畜牧业环境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因素空间实证结果分析 |
5.4.1 空间面板模型检验与选择 |
5.4.2 畜牧业环境全要素生产率影响因素的回归结果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
6.1 结论 |
6.2 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6)中国区域碳排放对工业生态系统运行效率影响统计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内容及结构安排 |
1.2.1 研究内容 |
1.2.2 结构安排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论文创新之处与不足 |
1.4.1 主要创新点 |
1.4.2 不足之处 |
第2章 国内外文献综述 |
2.1 区域碳排放综述 |
2.1.1 国外研究综述 |
2.1.2 国内研究综述 |
2.2 工业生态系统综述 |
2.2.1 国外研究综述 |
2.2.2 国内研究综述 |
2.3 区域碳排放与工业生态系统运行综述 |
2.3.1 国外研究综述 |
2.3.2 国内研究综述 |
第3章 相关理论基础 |
3.1 低碳经济理论 |
3.1.1 低碳经济内涵 |
3.1.2 环境库兹涅茨曲线 |
3.1.3 环境经济学理论 |
3.2 可持续发展理论 |
3.2.1 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
3.2.2 可持续发展的意义 |
3.2.3 低碳经济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
3.3 区域工业生态系统及其运行 |
3.3.1 工业生态系统的内涵 |
3.3.2 工业生态系统的特点 |
3.3.3 碳排放对工业生态系统运行影响机理 |
3.4 其他相关理论 |
3.4.1 空间统计学理论 |
3.4.2 灰色关联理论 |
3.4.3 系统动力学理论 |
3.4.4 DEA方法 |
第4章 中国区域碳排放核算分析 |
4.1 区域碳排放测算方法 |
4.1.1 区域碳排放核算原则 |
4.1.2 区域碳排放核算方法 |
4.2 区域碳排放核算及空间状况分析 |
4.2.1 全国碳排放核算分析 |
4.2.2 东中西部碳排放核算分析 |
4.2.3 省域碳排放核算分析 |
4.3 区域碳排放空间相关分析 |
4.3.1 区域碳排放总量空间相关分析 |
4.3.2 区域碳排放强度空间相关分析 |
4.3.3 区域人均碳排放量空间相关分析 |
4.4 区域碳排放影响因素分析 |
4.4.1 区域碳排放总量影响因素分析 |
4.4.2 区域碳排放强度影响因素分析 |
4.4.3 区域人均碳排放量影响因素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区域工业生态系统模型构建与仿真 |
5.1 区域工业生态系统运行SD模型构建 |
5.1.1 系统运行的SD模型构建原则与思路 |
5.1.2 区域工业生态系统运行的主要因果关系 |
5.1.3 区域工业生态系统流图与方程编写 |
5.2 区域工业生态系统运行SD模型的检验与仿真 |
5.2.1 模型检验 |
5.2.2 系统仿真与预测 |
5.3 区域工业生态系统运行情景分析与政策模拟 |
5.3.1 区域工业生态系统运行情景分析 |
5.3.2 区域工业生态系统运行政策模拟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区域碳排放对工业生态系统运行效率影响分析 |
6.1 区域工业生态系统运行效率测算与分析 |
6.1.1 区域工业生态系统运行效率指标体系构建 |
6.1.2 区域工业生态系统运行效率测算 |
6.1.3 松弛变量分析 |
6.2 碳排放约束下工业生态系统运行效率测算与分析 |
6.2.1 区域碳排放目标测算 |
6.2.2 碳排放约束下模型构建 |
6.2.3 碳排放约束下区域工业生态系统运行效率测算 |
6.3 区域碳排放对工业生态系统运行效率影响 |
6.3.1 区域工业生态系统运行效率变化分析 |
6.3.2 区域工业生态系统全要素生产率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发展低碳经济提高工业生态系统运行效率政策建议 |
7.1 转变区域经济增长方式 |
7.2 优化区域产业结构 |
7.3 激励区域企业技术创新 |
7.4 降低区域能源消耗强度 |
7.5 提高区域工业生态系统运行效率 |
7.6 提升城镇化质量和公民环保意识 |
7.7 建立区域碳排放市场 |
7.8 健全区域碳排放法律、法规 |
第8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结论 |
8.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论文及参加科研情况 |
(7)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言 |
一、研究缘起与研究意义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
(一)国内研究现状述评 |
(二)国外研究现状述评 |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四、研究重点与研究创新点 |
(一)研究重点 |
(二)研究创新点 |
第一章 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发展的学理界定 |
第一节 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发展的概念 |
一、现代化发展及相关内涵厘定 |
二、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发展的内涵界定 |
三、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发展的相关概念辨析 |
第二节 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发展的本质 |
一、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发展的本质规定 |
二、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发展本质的层次划分 |
三、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发展本质的向度把握 |
第三节 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发展的特征 |
一、内涵性和外延性相结合 |
二、整体性和局部性相结合 |
三、渐进性和突变性相结合 |
四、继承性和创新性相结合 |
五、特色性和国际性相结合 |
第二章 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发展的理论依据 |
第一节 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发展的理论基础 |
一、马克思恩格斯的现代化发展思想 |
二、列宁的现代化发展理论 |
三、中国共产党人的现代化发展理论 |
第二节 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发展的理论借鉴 |
一、经济学视域的现代化理论 |
二、政治学视域的现代化理论 |
三、社会学视域的现代化理论 |
四、心理学视域的现代化理论 |
五、历史学视域的现代化理论 |
第三章 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发展的生成根源 |
第一节 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发展生成的需要根源 |
一、需要是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发展生成的起点 |
二、需要影响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发展的生成与变化 |
三、需要满足是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发展生成的归宿 |
第二节 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发展生成的利益根源 |
一、利益体现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发展生成的向度 |
二、利益是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发展生成的本原 |
三、利益是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发展生成的根据 |
四、利益展现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发展生成的本质 |
第三节 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发展生成的实践根源 |
一、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发展生成源自于实践 |
二、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发展生成指向于实践 |
三、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发展生成需要实践检验 |
第四章 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发展的构成与功能 |
第一节 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发展的要素构成 |
一、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现代化发展 |
二、思想政治教育基本要素现代化发展 |
三、思想政治教育结构方式现代化发展 |
四、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现代化发展 |
第二节 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发展的要素关联 |
一、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发展要素的相互关系 |
二、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发展要素的地位作用 |
三、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发展要素的组成结构 |
第三节 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发展的功能彰显 |
一、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发展的导向功能 |
二、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发展的保证功能 |
三、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发展的育人功能 |
四、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发展的协调功能 |
五、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发展的激励功能 |
第五章 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发展的目标与原则 |
第一节 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发展的目标设定 |
一、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现代化发展 |
二、维护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发展安全性 |
三、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
第二节 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发展的原则遵循 |
一、意识形态性与科学性相统一的原则 |
二、历史性与逻辑性相统一的原则 |
三、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统一的原则 |
四、传统性与时代性相统一的原则 |
第三节 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发展的图景展现 |
一、思想政治教育结构与功能现代化发展的同在 |
二、思想政治教育系统与要素现代化发展的结合 |
三、思想政治教育前进与曲折现代化发展的统一 |
四、思想政治教育主导与多样现代化发展的互动 |
五、思想政治教育阶段与连续现代化发展的并存 |
六、思想政治教育现实与虚拟现代化发展的互补 |
第六章 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发展的现实困境 |
第一节 思想政治教育观念现代化发展方面的困境 |
一、思想政治教育观念现代化发展的封闭性 |
二、思想政治教育观念现代化发展的滞后性 |
三、思想政治教育观念现代化发展的单一性 |
四、思想政治教育观念现代化发展的保守性 |
五、思想政治教育观念现代化发展的物本化 |
第二节 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现代化发展方面的困境 |
一、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现代化发展相对迟缓 |
二、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现代化发展泛化倾向 |
三、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现代化发展层次失序 |
第三节 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现代化发展方面的困境 |
一、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现代化发展的科学性缺少 |
二、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现代化发展的互动性不够 |
三、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现代化发展的综合性欠缺 |
四、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现代化发展的媒体数单一 |
第四节 思想政治教育制度现代化发展方面的困境 |
一、思想政治教育制度规范现代化发展失范 |
二、思想政治教育领导体制现代化发展阻滞 |
三、思想政治教育运行机制现代化发展滞后 |
第五节 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现代化发展方面的困境 |
一、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素质现代化发展程度不够 |
二、思想政治教育队伍能力现代化发展水平不足 |
三、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管理现代化发展水准不高 |
第七章 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发展的实现策略 |
第一节 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发展的观念 |
一、思想政治教育观念开放性现代化发展 |
二、思想政治教育观念发展性现代化发展 |
三、思想政治教育观念多样化现代化发展 |
四、思想政治教育观念创造性现代化发展 |
五、思想政治教育观念人本化现代化发展 |
第二节 优化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发展的内容 |
一、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渐进性现代化发展 |
二、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主导性现代化发展 |
三、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科学性现代化发展 |
第三节 转变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发展的方法 |
一、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科学型现代化发展 |
二、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互动型现代化发展 |
三、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综合型现代化发展 |
四、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多媒体型现代化发展 |
第四节 完善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发展的制度 |
一、思想政治教育制度规范现代化发展 |
二、思想政治教育领导体制现代化发展 |
三、思想政治教育运行机制现代化发展 |
第五节 造就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发展的队伍 |
一、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素质现代化发展 |
二、思想政治教育队伍能力现代化发展 |
三、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管理现代化发展 |
结语 自觉助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向前推进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8)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
第一节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时代背景 |
一、国际背景 |
二、国内背景 |
第二节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理论渊源 |
一、中国古代生态思想 |
二、马克思恩格斯生态观 |
三、中国共产党历代领导人关于生态环境建设的论述 |
第三节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发展历程 |
一、萌芽阶段:梁家河“沼气革命”的生动实践 |
二、发展阶段:政治生涯中对生态建设的思考与尝试 |
三、完善阶段: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正式确立 |
第二章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主要内容 |
第一节 相关概念界定 |
一、生态 |
二、生态文明 |
三、生态文明建设 |
第二节 坚持生态兴则文明兴的生态思路 |
一、生态环境是影响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因素 |
二、生态环境的变化直接影响文明的兴衰演替 |
第三节 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 |
一、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 |
二、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 |
三、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
第四节 贯彻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制度体系 |
一、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 |
二、全面建立资源高效利用制度 |
三、健全生态保护和修复制度 |
第五节 坚持可持续的绿色发展之路 |
一、发展绿色经济,创造绿色GDP |
二、“一带一路”的绿色发展战略 |
第六节 落实污染防控,建设美丽中国 |
一、打赢蓝天保卫战 |
二、打好碧水保卫战 |
三、扎实推进净土行动 |
第三章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意蕴和创新 |
第一节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意蕴 |
一、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的系统思想 |
二、人道主义和自然主义的相通互同 |
三、经济发展与生态发展的动态平衡 |
第二节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创新 |
一、守好生态与发展两条底线的制度保障 |
二、践行绿色共享之路的发展方式 |
三、贯彻“环境就是民生”的社会发展理念 |
第四章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理论贡献和现实意义 |
第一节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理论贡献 |
一、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思想内涵 |
二、继承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体系 |
三、拓展了全球生态环境治理的可持续发展理念 |
第二节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现实意义 |
一、指导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显着成效 |
二、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新的思路 |
三、增强中国生态发展的国际话语权 |
第五章 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实践体系 |
第一节 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 |
一、正确把握生态文明与经济建设的关系 |
二、坚持创新科学发展 |
三、以供给侧改革推动生态文明建设 |
第二节 生态文明建设融入政治建设 |
一、加强党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政治领导力 |
二、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 |
第三节 生态文明建设融入文化建设 |
一、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智慧 |
二、大力加强生态文化传播教育 |
第四节 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社会建设 |
一、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引领生态文明建设 |
二、转变生活方式,建设生态文明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 |
(9)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视域下中国经济现代化基本经验研究(1978-2018)(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及其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四、研究的创新之处 |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视域下中国经济现代化相关理论概述 |
第一节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经济现代化的关系 |
一、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为中国经济现代化提供思想指引 |
二、中国经济现代化推动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丰富与发展 |
第二节 中国经济现代化基本经验理论基础 |
一、中国经济现代化基本经验的理论原则 |
二、中国经济现代化基本经验的研究对象 |
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视域下中国经济现代化的核心内容 |
第一节 中国经济现代化的根本主题:工业化 |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蕴含着中国工业化的探索 |
二、新型工业化体现了中国经济现代化的时代特征与现实条件 |
第二节 中国经济现代化要实现以新型工业化为核心的发展 |
一、加强工业产业结构升级与调整 |
二、促进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互动 |
三、推动工业化进程中的可持续发展 |
第三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视域下中国经济现代化的发展动力 |
第一节 中国经济现代化的活力源泉:改革开放 |
一、改革开放开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局面 |
二、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市场化导向的经济体制改革 |
三、吸收和借鉴资本主义文明成果:对外开放 |
第二节 中国经济现代化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创新 |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快速推进了中国经济现代化的发展 |
第四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视域下中国经济现代化的目标机制 |
第一节 中国经济现代化的目标指向:以人民为中心 |
一、阶段性目标:以提升人民生活水平为核心 |
二、最终目标: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 |
第二节 中国经济现代化应处理好目标与发展的关系 |
一、实现效率与公平的统一 |
二、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
三、正确地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
第五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视域下中国经济现代化的保障机制 |
第一节 中国经济现代化的领导核心:中国共产党 |
一、中国共产党为推动中国经济现代化提供支柱力量 |
二、中国共产党为推动中国经济现代化加强自身建设 |
第二节 中国经济现代化以党领导下的国家治理体系为支撑 |
一、发挥国有经济在经济现代化中的主导作用 |
二、国家宏观调控为经济现代化保驾护航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
(10)精准生态扶贫研究 ——对2020年后我国扶贫战略的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及意义 |
一、选题背景 |
二、选题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第三节 研究的结构框架与研究方法 |
一、结构框架 |
二、研究方法 |
第四节 研究的创新点与不足 |
一、主要创新点 |
二、不足之处 |
第一章 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 |
第一节 相关概念 |
一、贫困 |
二、减贫 |
三、生态贫困 |
四、精准生态扶贫 |
第二节 主要理论基础 |
一、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相关理论 |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相关理论 |
三、西方经济学的相关理论 |
第二章 精准生态扶贫问题的提出 |
第一节 精准生态扶贫是脱贫攻坚后经济社会发展需要 |
一、经济发展任务要求持续推进扶贫事业 |
二、经济增速放缓带来开发扶贫投入压力 |
三、区域发展不平衡要求深度贫困区脱贫加劲 |
四、社会结构分化需加大贫困群体的社会保障 |
第二节 精准生态扶贫是传统开发扶贫方略的升级方向 |
一、弥补传统开发扶贫的不足 |
二、具备创新包容低碳发展新特质 |
三、优化现有扶贫模式和体系 |
第三节 精准生态扶贫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客观需要 |
一、两者密切相关且具内在协同性 |
二、助推乡村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
三、促进城乡统筹发展和谐发展 |
四、增强乡村内生发展动力 |
第四节 精准生态扶贫已具备实施条件和机遇 |
一、生态扶贫战略理念日渐清晰 |
二、生态扶贫政策调整日趋到位 |
三、生态扶贫实施环境日臻完善 |
四、生态发展与生态减贫已成为国际共识 |
第三章 我国生态贫困的现实与理论考察 |
第一节 贫困状况与生态环境条件 |
一、当前我国贫困状况 |
二、当前我国生态环境状况 |
第二节 生态贫困与生态环境脆弱关系的理论阐释 |
一、环境脆弱引发生态贫困论 |
二、生态贫困导致生态环境脆弱论 |
三、生态贫困和生态环境脆弱交互影响论 |
第三节 生态贫困与生态环境脆弱关系的实证分析 |
一、表现及特征比较 |
二、空间分布考察 |
三、耦合度评价 |
四、数据验证 |
第四节 生态贫困类型的划分 |
一、划分原则 |
二、划分依据 |
三、主要类型辨识 |
第五节 生态贫困主要类型的形成原因 |
一、生态环境不良致贫型的成因 |
二、功能角色束缚致贫型的成因 |
三、工业化进程中资源耗竭致贫型的成因 |
四、制度缺失性致贫型的成因 |
第四章 精准生态扶贫的实现机理与实践探索 |
第一节 精准生态扶贫的实现机理 |
一、生态环境内生变量化优化了生产力和经济发展目标 |
二、绿色投入产出动力机制的构建驱动了生态经济增长 |
三、扶贫整体质量和效率的提高促进了经济效益的提升 |
第二节 精准生态扶贫的实践进程及成效 |
一、实践进展情况 |
二、典型实践案例 |
三、现有实践成效 |
第三节 精准生态扶贫的实践障碍 |
一、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依然存在矛盾 |
二、产业资本增值和产业项目选择不能满足需求 |
三、市场要素、社会及贫困群体人力资本作用不足 |
四、生态贫困基本情况不精准 |
五、生态扶贫资源配置体制机制还不完善 |
第五章 精准生态扶贫的国际经验启示 |
第一节 相关国家针对性生态扶贫举措 |
一、针对生态环境不良致贫型 |
二、针对功能角色束缚致贫型 |
三、针对工业化进程中资源耗竭致贫型 |
四、针对制度缺失性致贫型 |
第二节 国际针对性生态扶贫的基本经验 |
一、高效利用生态资源促进经济发展 |
二、保障生态贫困人口发展权益 |
三、注重市场减贫与社会减贫作用 |
四、立足区域资源禀赋发展特色产业 |
第三节 国际经验对我国精准生态扶贫的启示 |
一、精准生态扶贫成效获得应立足资源禀赋选择适宜模式 |
二、精准生态扶贫动力激发需要建立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 |
三、精准生态扶贫区域协调要有统一的资源配置管理机构 |
四、精准生态扶贫有序实施重在制度的健全与保障 |
第六章 精准生态扶贫的战略导向 |
第一节 坚持生态资源开发利用与经济发展相协调 |
一、促进生态建设与扶贫开发良性互动 |
二、推进生态产业化和产业生态化布局 |
三、坚持生态扶贫与新农村建设相衔接 |
第二节 立足资源禀赋发展与因人施策相结合 |
一、基于区域禀赋因地制宜发展 |
二、因应家庭差异分类帮扶 |
三、区分贫困个体不同施策 |
第三节 发挥市场机制与社会多方力量作用 |
一、突出发挥市场作用 |
二、培育社会力量参与 |
三、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 |
第四节 完善生态扶贫制度设计和治理体系建设 |
一、优化顶层制度设计 |
二、科学搭建治理体系 |
三、创新精准运行机制 |
第七章 推进精准生态扶贫的措施建议 |
第一节 生态环境不良致贫型的主要措施 |
一、坚持“三生融合”,厚植生态资本 |
二、发展科技新能源产业,提高全要素生产率 |
三、加强基础设施投入,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
四、推进劳动力转移,多举措提供就业机会 |
第二节 功能角色束缚致贫型的主要措施 |
一、科学合理开发利用生态资源 |
二、探索生态资源的价值转换渠道 |
三、优先发展生态服务业 |
四、深化发展现代化农业 |
五、积极发展特色禀赋产业 |
第三节 工业化进程中资源耗竭致贫型的主要措施 |
一、全面推进废旧资源再生利用 |
二、发展资源互补或替代的产业 |
三、推进生态复建工程 |
四、大力开发人力资源 |
五、加快新城镇、新农村建设 |
第四节 制度缺失性致贫型的主要措施 |
一、实施生态环境综合治理 |
二、推进科技创新体系建设 |
三、完善精准生态扶贫模式 |
四、健全财税金融支持政策 |
五、建立多元化生态补偿机制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四、依靠科技进步 走可持续发展道路(论文参考文献)
- [1]我国矿产资源富集区生态文明建设研究[D]. 胡盾. 山西大学, 2020(02)
- [2]马克思主义科技创新观在新时代的创新发展研究[D]. 马冲. 河北科技大学, 2020(06)
- [3]矿农协同生态体系构建与评价研究[D]. 于晓燕. 山东科技大学, 2020(06)
- [4]西部地区产业结构优化、环境规制与生态效率[D]. 周茂竹. 西南大学, 2020(01)
- [5]中国畜牧业环境全要素生产率研究[D]. 韩振.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20
- [6]中国区域碳排放对工业生态系统运行效率影响统计分析[D]. 丛日杰. 辽宁大学, 2020(08)
- [7]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发展研究[D]. 阿剑波. 兰州大学, 2020(01)
- [8]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研究[D]. 赵之力. 太原科技大学, 2020(04)
- [9]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视域下中国经济现代化基本经验研究(1978-2018)[D]. 申晓蓉. 南京师范大学, 2020(04)
- [10]精准生态扶贫研究 ——对2020年后我国扶贫战略的思考[D]. 叶善青. 福建师范大学, 20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