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个人住房消费信贷风险管理

论个人住房消费信贷风险管理

一、论个人住房消费信贷的风险管理(论文文献综述)

陈玥[1](2021)在《G银行YB支行个人住房贷款信贷风险管理研究》文中指出

石晓鹏[2](2021)在《中国工商银行重庆分行个人消费信贷业务发展现状及问题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二十一世纪以来,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快速发展,居民消费观念开始逐步由储蓄向消费和投资方向转变;而商业银行为获取更大的市场空间和利润,也在不断的创新产品模式,各银行之间的竞争也愈演愈烈。同时,个人消费信贷业务作为商业银行的主要业务之一,也成为各银行重点发展对象。本文运用文献研究法、实地调查法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以中国工商银行重庆分行个人消费信贷业务为研究对象,阐述了个人消费信贷业务、个人消费信贷风险以及个人消费信贷理论的基本内容,具体分析了重庆工商银行个人消费信贷业务发展的现状,从中发现目前重庆工商银行个人消费信贷业务存在的问题包括产品业务不够丰富、消费信贷业务流程不健全、内部风险管理意识不足以及有关个人消费信贷内部控制制度还没有得到充分建立等问题,而导致这些问题存在的原因则主要是源于工商银行产品创新投入及营销力度的不足和风险管理手段的匮乏。因此,在学习了国内外其他银行成功的经验之后,本文拟从新产品结构发展方向、建立健全内部风险管控体系、打造专业化团队完善监督机制、完善个人消费信贷保障措施等四个方面提出相关建议,以期能够为西南地区其他商业银行个人消费信贷业务的风险管理提供经验借鉴。

王大超[3](2020)在《工商银行D分行个人信贷业务发展策略优化研究》文中提出工商银行D分行位于美丽的海滨城市,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之一,在近20年的个人信贷业务发展中,工商银行D分行经营成绩非凡,在D区域内占有比较高的市场份额。但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信贷市场逐渐放开,中小银行不断涌入,导致市场竞争压力不断加大。在全国房地产经济快速发展、国内产业重心发生转移和互联网金融高速发展的背景下,为商业银行全新拓展其个人贷款提供了新契机。然而,随着此类业务广泛普及,仍有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这关系到工行D分行能否保持市场领先地位,持续扩大市场份额,更好的提高市场竞争力和综合服务能力。首先,本文通过查询国内外关于个人信贷业务营销及管理领域的研究资料,立足工商银行D分行个人信贷业务现状,运用五力模型、PEST分析方法,分析工商银行D分行个人现代业务所面临的内外部环境。其次,通过对D分行现存的个人信贷业务发展策略及现有发展策略中存在的问题的分析,有针对性的提出优化方案。最后,从风险、人力、管理系统、文化四方面探讨保障措施,以寻找新的增长点来适应新的形势。在当前竞争日趋激烈的市场环境下,通过本文的研究,制定了适应工商银行个人信贷业务发展的营销策略,为工商银行D分行抢占个人信贷市场找寻合适的政策及方法,对其他商业银行在同等条件下开展类似业务具有相同的参考价值。

段文娟[4](2020)在《X住房置业担保公司风险管理研究》文中指出伴随着我国城市住房近年来的持续发展,我国房地产市场增长势头强劲,作为房地产市场的配套服务业务之一的住房消费信贷业务也步入了高速发展的节奏。然而,由于我国住房需求巨大,仅依靠住房消费贷款业务难以解决住房问题,为了强化银行贷款的积极性,有效使银行的贷款风险降低,中低收入人群实现住房目标,住房置业担保应运而生。住房置业担保作为以经营风险为主的企业,风险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公司整体的经营的情况,关系公司未来发展的方向。加之近几年国内国外经济形式变幻莫测,住房置业担保行业面临的风险与日俱增。因此,从住房置业担保公司的角度,建立科学的,完善的风险管理的制度,对于公司在预测风险,识别风险,控制风险方面的意义十分重大,从而更好的支持住房市场的发展。首先,本文对我国个人住房贷款担保体系与个人住房贷款担保风险管理理论进行了介绍,重点介绍了国内国外融资担保理论研究的成果,国内国外风险管理的理论研究成果。选取X住房置业担保公司为研究对象,X住房置业担保公司作为专业的以住房担保为业务基础的担保公司,主要的业务包括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担保,个人住房组合贷款担保,商品房抵押贷款担保,二手房抵押贷款担保等。公司发展二十余年,已经发展成为行业内的典型代表。本文对X住房置业担保公司贷款业务进行了分析,运用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X住房置业担保公司贷款业务风险指标进行分析,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然后通过贷款担保业务的操作流程中担保前期,担保中期,担保后期三个阶段的风险成因进行了逐一剖析,存在的问题有:担保项目制度调查不健全,担保前期项目准入缺乏科学合理的依据,信息沟通制度缺失,反担保措施单一,贷后管理制度滞后;最后根据前面分析出来的风险成因对担保前期项目准入阶段的风险进行了评判与打分,衡量风险的大小,提出了解决风险管理中存在问题的合理化对策;针对担保中期反担保措施落实不到位,反担保形式单一的问题提出加强反担保措施管理的建议,合理设计多种形式相结合的反担保措施;针对担保后期存在的风险,建立风险五级分类管理体系,根据不同种类的风险给出针对性的应对措施。于此同时,本文从风险管理的人力保障,风险管理的技术保障,风险管理的文化保障三个方面阐述了X住房置业担保公司风险管理的保障措施,完善公司的风险管理机制。本文的研究不仅仅关系到担保机构本身的生存与发展,还惠及外部利益相关者。不断提高担保公司的风险管理水平,优化风险管理的流程,能够明显降低通过合作而完成的业务中不良贷款发生的概率。在以经营风险为主的担保公司而言,更高水平的风险管理能力,能够提高合作银行对担保机构的信任等级,促进公司业务健康的发展。在变幻莫测的市场环境中,提高公司抗风险能力,为公司持久的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

冉垫[5](2020)在《论我国个人破产法律制度构建》文中提出我国破产主体仅限于企业法人,个人不具有破产主体资格,但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半部破产法”明显已经难以适应,实践中出现了许多难以解决的问题。我国个人破产立法可以促进破产立法模式转变,解决部分“执行难”、过度借贷、政策性安排等问题,加快与国际接轨。我国在各个方面都已大体满足个人破产立法的要求,主要表现在我国市场经济体制得到逐步完善,《企业破产法》实施积累了丰富经验,民事执行领域具有许多成功改革经验,我国的个人征信体系也得到了建设发展。当前,我国应该结合自身的具体情况,在借鉴其他国家个人破产法的基础上,制定出符合我国社会实际的个人破产制度。积极而不盲目地汲取发达的个人破产制度立法成果是有必要的,这也是我国法制建设的一条重要途径,立法借鉴有了更高的要求,我们需要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学习各国个人破产制度的优秀之处。多个国家在家庭财产的处理、个人破产简易程序、消费者破产程序和电子化处理等方面成果显着,值得我们借鉴学习。个人破产法律制度研究的核心就是平衡债权人、债务人和社会等各方之间的利益关系。在细致分析债权人、债务人和社会利益保障的具体内容后,通过研究破产利益公平分配机制来平衡债权人、债务人和社会等各方之间的利益关系,最大限度地促进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而制度设计上应该灵活运转,结合个人破产立法理念和立法原则,以达到公平、高效的保障债权人、债务人和社会等各方之间的利益的目的,自由财产制度、破产免责制度和破产失权复权等配套制度也应综合考虑来合理设置。因此,构建我国个人破产制度具有其必要性和可行性,出台时机已基本成熟,且利大于弊。从审慎的角度来看,我国引入个人破产法应避免通盘移植国外经验,大体可遵循“先严格,后适当宽松”的原则,在适用过程中结合社会现实,来平衡债权人、债务人和社会三者之间的关系。

亓文婷[6](2020)在《我国个人破产免责制度的构建》文中研究表明2018年最高人民法院首次提出要“推动建立个人破产制度,完善现行破产法,畅通“执行不能”案件依法退出路径。”2019年2月27日,最高人民法院在《人民法院第五个五年改革纲要(2019-2023)》中再次提出“推动建立个人破产制度及相关配套机制,着力解决针对个人的执行不能案件。”2019年7月16日,13部门联合发布的《加快完善市场主体退出制度改革方案》中明确提出“研究建立个人破产制度,重点解决因企业破产产生的自然人连带担保债务问题,明确自然人因担保等原因而承担的与生产经营活动相关的负债可以依法合理免责,逐步建立自然人符合条件的消费负债可依法合理免责,最终建立全面的个人破产制度。”至此,个人破产制度的建立正式“破冰”,已然从理论上的“要不要搞”转变为技术上的“怎么搞、如何搞”。破产免责制度作为个人破产法中最核心、最具特色的制度之一,是个人破产制度区别于“民事执行中参与分配制度”的关键,是化解“执行难”、规避信贷风险以及解决企业家连带担保问题的有力举措。缺少破产免责制度的个人破产制度与民事执行中的参与分配制度无异,设计合理的免责制度对于我国个人破产法的建立至为重要。因此笔者将在介绍个人破产免责制度的基础上,阐释部分国家有关个人破产免责制度的具体规定,归纳分析总结共性,针对当前我国基本国情,提出构建个人破产免责制度的相关建议。本文一共分为四章,第一章为个人破产免责制度的概述。本章首先论述个人破产免责的概念,明确个人破产不等于破产免责。其次在介绍破产不免责主义与破产免责主义的基础上,梳理出破产免责的发展历程以及各国的立法情况。再次从有条件的个人破产免责、个人破产免责的主体范围以及债务范围这三个角度对个人破产免责制度的适用范围进行理论上的阐释。最后从债权人、债务人、第三人这三个方面论证个人破产免责制度的效力,以及从有利于保障债权人债权、赋予债务人重生以及有利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这三个角度论证个人破产免责制度的价值。第二章为我国构建个人破产免责制度的必要性与可行性。首先、从有助于化解当前“执行难”的突出问题、解决企业家连带担保所引发的社会问题、避免个人过度负债所引发的系统性金融风险这三个方面,论证我国建立个人破产免责制度的必要性。其次从制度基础、实践基础以及社会基础这三个方面,论证当前我国构建个人破产免责制度的可行性。第三章为个人破产免责制度的域外立法参考。首先通过论述部分国家在给予个人破产免责方式上的不同规定,介绍当前主要的三种立法模式,即自动免责模式、许可免责模式、许可免责与自动免责相结合的模式,并重点分析许可免责模式与自动免责模式间的共性与差异,为我国个人破产免责制度立法模式的选取提供借鉴。其次以美国、日本、德国的个人破产免责制度为例,具体从概括性免责的例外、特殊债务免责的例外、免责后的撤销以及免责考验期这四个方面来明确个人破产免责的适用限制。第四章为我国构建个人破产免责制度的具体建议。首先分析我国采取许可免责模式的合理性。其次从概括性免责的例外、特殊债务免责的例外、免责考验期以及免责的撤销这四个方面对有条件免责的具体内容进行设计。最后从建立破产行政管理局、司法援助中心以及完善个人财产制度这三个方面对个人破产免责制度的相关配套制度建设提出建议。

余江波[7](2020)在《论个人破产免责》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个人破产免责既是个人破产法的特有制度,也应当属于个人破产法的核心内容。我国长期以来仅有企业破产而无个人破产,故理论界研究重心多在企业破产之上,个人破产领域研究重点则多在于立法必要性与可行性的研讨之上。目前个人破产法重回立法轨道,2019年7月16日,国家发展改革委、最高人民法院等十三个部门印发的《加快完善市场主体退出制度改革方案》中明确提出要分步建设自然人破产制度。但制度设计绝非一蹴而就,尤其是对个人破产免责这一个人破产法独有且牵连甚广的制度,还需深入对比、分析和研究。破产清算多为全体债权人之间的颉颃,破产免责则属债权人和债务人的博弈。受我国传统中根深蒂固的“欠债还钱天经地义”的观念影响,加之以市场经济发展尚未成熟,诚实守信的社会氛围尚未形成的现实,支付不能的债务人在话语权上多处于弱势地位。偏向于债务人利益保护的破产免责制度能够为社会公众普遍接受,能够为债务人妥善利用,最终能够实现立法效果殊非易事。在这一背景下,本文主要回答三个问题。第一,个人破产免责制度作为舶来品,虽然其最终能够实现免除债务负担这一效果人所皆知,但是其确切内涵不为我国法学理论界与实务界所熟悉。包括其产生与发展脉络,其立法理念与立法目标,其与破产清算程序的关系还有待进一步阐明。故本文首先要回答个人破产免责“是什么”的问题。第二,理论界过往长期存在的个人破产免责条件不成熟的观点,本文在回答第一个问题时会区分个人破产清算程序和个人破产免责程序,个人破产免责的理论基础具有相对独立性,因此有必要讨论我国目前是否具备个人破产免责的立法基础,即个人破产免责制度于我国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第三为我国当下需要怎样的个人破产免责制度。个人破产免责具有较强的时空特性,不同社会文化基础,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所需要的免责的立法模式、条件设置、效力等都不尽相同。斟酌损益域外已经较为成熟的立法经验固然重要,融会贯通之后设计破产免责制度,使其尽可能满足我国社会的现实需求则更为关键。本文第一部分从个人破产免责制度和诚信债务人保护原则的历史发展入手,探究现代意义上个人破产免责制度的基本价值取向。个人破产免责是在债权人和债务人两方利益角力中诞生与发展的。早期个人破产免责制度配合对破产债务人的严厉惩罚,以债权人最大限度受偿为第一要务。后在美国的宽容失败的社会文化氛围影响下,个人破产免责开始着重保护诚实但不幸的债务人,以给予债务人重新开始机会为首要目标。因信贷膨胀所带来的系统性债务危机爆发隐患的扩散,建立在诚信债务人保护原则基础上的现代个人破产免责制度也在各发达国家和地区多点开花。个人破产清算和个人破产免责呈现逐渐融合的态势。目前在化解系统性债务风险这一立法目标的指导下,各国立法与实践对“诚实但不幸”普遍采取更为宽泛的认定标准。但是各国宽容程度仍然各不相同,需要结合具体立法环境加以确定。第二部分则将域外设置个人破产免责制度的背景与我国当下的社会环境相结合,以证成我国当下设置个人破产免责制度的必要性与可行性。个人破产免责制度所具有保障债务人人格利益,平衡债权人与债务人的利益,实现社会整体利益最大化等理论基础应当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可以为我国立法所接受。而当前我国个人债务呈不断膨胀之势,个人债务危机在重点地区、重点人群中爆发的风险不容小觑。社会保障、禁止执行财产或政策性的呆坏账核销都难以实现帮助债务人重新开始的目标,财产登记和个人征信制度的完善则为个人破产免责制度出台奠定了基础。我国有必要也有可能制定个人破产法,允许债务人获得免责保护。第三、四、五部分则涉及个人破产免责具体制度设计。第三部分着重分析“从严开始”和诚信债务人保护的关系。为避免不诚信债务人利用过于宽松的免责制度逃避清偿责任,降低个人破产免责制度的引进难度,应当在初定个人破产免责制度时设计采取较为严格的立法模式,限定诚信债务人的范围。本文最后则在诚信债务人保护原则的基础上,参酌域外立法例,设计个人破产免责制度中的各项程序,包括个人破产免责立法模式选择,良好行为考验期的取舍,不予免责事由,不予免责债务以及个人破产免责的撤销等。最后,本文尝试对已公布的专家建议稿进行修改,以期对个人破产法立法工作有所裨益。

李小艺[8](2020)在《消费信贷资产证券化信息披露法律问题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消费信贷发展迅速,参与主体从银行、消费金融公司到各大互联网电商平台都推出了各种类型的消费贷款,同时,对持有的消费贷款债权资产,银行为了“出表”,其他机构为了融资,大都会选择将消费贷款债权进行资产证券化。消费贷款的资产支持证券因为能够与消费场景搭建,一般利率较低,对需要融资的机构来说,信用评级也一般较高,大多数AAA级,因此融资成本较低。但实践中,消费信贷审批宽松,贷后管理不严格,借款人多头借贷,将贷款用于购房、投资股市等现象颇多,这些现象都使得消费信贷的风险远比市场预期的还要高。尤其是我国的信用体系不健全,授信时可能错误授信、过度授信,更是增高了消费信贷的违约风险。信用评级机构的不成熟,又使得消费信贷资产支持证券的风险不能通过证券等级准确显示出来。当前的消费贷款资产支持证券信息披露指引没有及时与消费贷款资产支持证券的风险与投资者判断所需的信息相关联。本文将探讨信息披露指引与消费贷款资产支持证券不契合之处,并对消费信贷资产证券化信息披露制度中可以完善的地方提出了一些自己的见解。在第一章中,主要对本文中主要讨论了消费贷款资产支持证券信息披露的来源。资产支持证券中,发行人为受托人,其对受益人即投资者的信义义务是信息披露义务的来源。同时,在资产支持证券中,以基础资产的不同制定不同的信息披露要求,是差异化信息披露理论的具体体现。因此有必要以消费贷款资产支持证券区别于其他资产支持证券的差异性为依据制定信息披露要求。在第二章中,主要对我国消费信贷资产证券化信息披露制度的主要问题进行了解析。从整体上看,消费贷款资产支持证券的信息披露规则注重以监管者需求为导向;从规范准则的内容上看,风险相关性不强,存在借款人信用情况、偿债能力披露不足的问题。规则没有对我国目前尚不完备的信用体系,以及资产证券化中的增信措施、信用评级对信息披露要求的影响进行反馈。总体而言,存在违背实质主义信息披露原则、背离投资者判断需求等问题。在第三章中,第一节介绍欧美国家的消费信贷法典,从个人征信、消费信贷广告、消费信贷合同订立、到消费信贷信息披露都有比较详细的法条进行规制。健全的消费贷款法律制度不仅为借款人提供了充分的保护,也使消费贷款的质量更高。SEC关于资产支持证券的信息披露规则Regulation ABⅡ中差异化的信息披露、投资者为中心的信息披露以及资产层标准化信息披露形式,为我国消费贷款ABS的信息披露提供的启示,并在第二节中提出了我国消费贷款ABS信息披露可以改进之处。第三节中提出需要建立个人信用信息共享系统与加强投资人付费模式信用评级制度的运用,以此来推动信息披露制度的运行。在第四章中,对与信息披露制度相关的其他制度进行了讨论。面对信息披露与保密义务、商业秘密保护的冲突,应当协调好彼此之间的关系。信息披露要求的提高,可能会促使机构增强信息的收集与获取,这时需要对借款人的个人信息权与知情权作出适当的保护。在第四章最后一节,面对国外学者对信息披露制度有效性的质疑,作者认为,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来看,我国对消费信贷资产支持证券的信息披露仍然不足,还不存在如美国信息披露要求太高而收效甚微的情形,因此,加强信息披露仍然是必要的。

陈钟敏[9](2019)在《城市商业银行个人消费信贷风险管理研究 ——以A银行XS支行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水平快速发展,人们的消费水平和消费观念都发生了巨变,从之前的偏好储蓄到现在的超前消费,同时,银行间互相竞争加剧,使得我国的银行业务也跟随客户变换发生了转变,各大银行都加大了对个人消费信贷的投入力度。个人消费信贷业务的快速发展,不但满足了人们的消费需求,也带动了我国的消费内需,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因此,个人消费信贷的发展,无论是从宏观角度还是从微观角度,都对我国的经济发展起到重要作用,基于此,本文以城市商业银行—A银行为研究对象,结合A银行在实际运营中的情况,将消费信贷相关理论与之实际相结合进行研究工作,以期能够对A银行消费信贷业务中的风险进行研究。本文通过收集A银XS支行378例个人消费信贷的情况,利用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分析,样本数据中包括个人消费信贷借款人履约情况,以及关于借款人的年龄、性别、婚姻情况、家庭月收入、教育程度、职业情况、贷款金额和贷款期限。利用这八个方面指标对影响A银XS支行个人消费信贷违约风险的因素进行实证分析,最后得出的研究结论是:借款人的婚姻状况、职业情况、家庭月收入和贷款年限对A银XS支行消费信贷违约产生影响。同时借款人的性别、受教育程度、贷款金额对A银XS支行个人消费贷款违约与否的影响并不显着。同时根据婚姻状况、职业情况、月收入和贷款年限构建对个人消费信贷借款人的评分模型,并对所构建的模型进行检验和测试。最后,根据实证研究结果,对A银XS支行消费信贷业务提出相关建议与对策,并对本文的研究不足和展望进行了总结。

王猛德[10](2019)在《Z农商银行消费贷款信用风险管理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和人民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消费需求不断增长,国内消费信贷市场也取得了巨大的发展。相对于欧美国家,我国商业银行开展消费贷款业务较晚,但是这几年已得到了稳步、快速发展,消费贷款业务已成为国内商业银行重要的收入来源。随着消费贷款在商业银行中所占比重越来越大,其存在的风险也逐渐地暴露出来了,其中最严重的风险就是借款人的信用风险,也是最容易发生的风险。现阶段,由于相应的信用制度、法律法规和风险管理体系还不健全,各商业银行内部承受着较大的消费贷款信用风险防控压力。因此,如何有效管理消费贷款的信用风险已经成为当前各商业银行急需研究和解决的问题,特别是对于成立时间短、基础薄弱的农村商业银行来说,问题更加严峻。本文选取农村商业银行消费贷款信用风险为论文方向,以Z农商银行为例,一家由农村信用社发展而来的新兴股份制商业银行,由NJ市辖区内原4家农村中小金融机构按照市场化原则组建而成的。本文在参阅大量相关文献的基础上,总结了Z农商银行消费贷款及其信用风险管理现状,分析消费贷款信用风险的成因,形成了影响因素评价指标体系。然后,以该行真实的数据为样本,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构建个人客户信用评估模型,找出消费贷款违约风险的显着因素,并运用模型进行了验证预测。最后,基于消费贷款信用风险的成因以及实证分析得出的结论,从客户管理、业务发展、风险评估、流程控制、工具管控五个方面提出了切实可行的防控对策,以期能够促进Z农商银行消费贷款业务健康的发展,同样也对其他农村商业银行具有借鉴意义。

二、论个人住房消费信贷的风险管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论个人住房消费信贷的风险管理(论文提纲范文)

(2)中国工商银行重庆分行个人消费信贷业务发展现状及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外研究综述
        1.2.2 国内文献综述
        1.2.3 文献评述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创新点与不足
第2章 相关概述和基本理论
    2.1 个人消费信贷业务
        2.1.1 个人消费信贷定义
        2.1.2 个人消费信贷特点
    2.2 个人消费信贷风险
        2.2.1 个人消费信贷风险含义
        2.2.2 个人消费信贷风险管理含义
        2.2.3 个人消费信贷风险管理特点
    2.3 个人消费信贷风险管理理论
        2.3.1 信息不对称理论
        2.3.2 消费信贷配给理论
        2.3.3 预期收入理论
        2.3.4 信用脆弱理论
        2.3.5 交易费用理论
第3章 工商银行重庆分行个人消费信贷业务发展现状
    3.1 个人消费信贷业务规模
    3.2 个人消费信贷业务分类
        3.2.1 住房消费类
        3.2.2 汽车消费类
        3.2.3 质押消费类
        3.2.4 信用消费类
    3.3 个人消费信贷业务存在的主要问题
        3.3.1 消费信贷风险管理意识不够
        3.3.2 客群固化,产品创新力度不够
        3.3.3 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
        3.3.4 消费信贷管理流程存在不足
    3.4 个人消费信贷业务制约因素
        3.4.1 银行信贷规模制约
        3.4.2 产品创新及营销力度制约
        3.4.3 风险管理手段制约
        3.4.4 信用法律制度制约
第4章 国内外商业银行个人消费信贷业务经验做法及启示
    4.1 国内外商业银行个人消费信贷业务典型案例
        4.1.1 法国农业信贷银行管理模式
        4.1.2 英国巴克莱银行管理模式
        4.1.3 中国银行管理模式
    4.2 国内外商业银行个人消费信贷业务管理经验
    4.3 国内外商业银行个人消费信贷业务管理启示
        4.3.1 构架科学系统的内部控制
        4.3.2 根据市场环境灵活制定政策
        4.3.3 吸取经验教训
第5章 工商银行重庆分行个人消费信贷业务发展对策
    5.1 创新产品结构明确发展方向
        5.1.1 结合市场规律准确定位发展方向
        5.1.2 大力发展差异化产品创新战略
    5.2 建立健全内部风险管控体系
        5.2.1 优化信贷结构
        5.2.2 完善贷后监管
    5.3 打造专业化团队完善监督机制
        5.3.1 注重技术性人才的引进和团队综合素质的培养
        5.3.2 建立独立监督机制和约束机制
    5.4 完善个人消费信贷保障机制
        5.4.1 建立健全管理机制
        5.4.2 优化内部管理体系
参考文献
致谢

(3)工商银行D分行个人信贷业务发展策略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评述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国内外现状评述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第2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方法概述
    2.1 个人信贷业务相关概念
        2.1.1 个人信贷业务分类
        2.1.2 个人信贷业务特点
        2.1.3 个人信贷业务风险性
    2.2 相关理论概述
        2.2.1 管理模式创新理论
        2.2.2 业务流程优化理论
    2.3 相关方法
        2.3.1 五力模型分析
        2.3.2 PEST模型分析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工商银行D分行个人信贷业务发展现状及环境分析
    3.1 工商银行D分行整体概况
    3.2 工商银行D分行个人信贷业务的发展历程与现状
        3.2.1 工商银行D分行个人信贷业务发展历程
        3.2.2 中国工商银行D分行个人信贷业务发展现状
    3.3 工商银行D分行个人信贷业务现有发展策略
        3.3.1 经营模式方面
        3.3.2 品牌建设方面
        3.3.3 个人信贷产品发展方面
        3.3.4 销售渠道方面
        3.3.5 风险管理方面
    3.4 个人信贷业务发展五力模型分析
        3.4.1 行业内竞争情况
        3.4.2 潜在的进入者
        3.4.3 买方议价能力
        3.4.4 卖方议价能力
        3.4.5 替代品的威胁
    3.5 个人信贷业务发展的PEST分析
        3.5.1 政治环境分析
        3.5.2 经济环境分析
        3.5.3 社会环境分析
        3.5.4 技术环境分析
    3.6 工商银行D分行个人信贷业务现有发展策略中存在的问题
        3.6.1 经营模式落后
        3.6.2 品牌推广力度有限
        3.6.3 个人信贷产品发展不平衡且缺乏创新
        3.6.4 营销管理不到位
        3.6.5 风险管理能力不足
    3.7 本章小结
第4章 工商银行D分行个人信贷业务发展策略优化
    4.1 优化经营模式
    4.2 品牌管理策略优化
        4.2.1 加强品牌塑造及推广
        4.2.2 建立品牌管理机制
    4.3 产品发展策略优化
        4.3.1 优化个人贷款产品结构
        4.3.2 建立完善的内部创新体系
        4.3.3 加强产品创新
    4.4 销售渠道策略优化
        4.4.1 实行产品差异化营销
        4.4.2 拓宽营销渠道
    4.5 风险管理策略优化
        4.5.1 建立健全银行内部风险管理体系
        4.5.2 加强人员合规教育
    4.6 信贷体制建设策略优化
        4.6.1 完善社会信用管理体系
        4.6.2 健全个人信贷担保机制
        4.6.3 建立个人信贷保险制度
    4.7 本章小结
第5章 工商银行D分行个人信贷业务发展策略的保障措施
    5.1 风险防控机制保障措施
        5.1.1 加强对银行业风险的研究
        5.1.2 严防日常工作中的操作风险
    5.2 人力资源保障措施
        5.2.1 加强人力资源管理的意识
        5.2.2 构建与员工职业生涯管理相关的培训体系
        5.2.3 拓宽人员选拔晋升渠道
        5.2.4 建立科学的薪酬管理制度
        5.2.5 完善员工考核和奖励机制
    5.3 制度保障措施
    5.4 企业文化保障措施
        5.4.1 建设先进的企业文化
        5.4.2 要自觉实践企业文化
        5.4.3 坚持企业文化建设与体制创新有机结合
    5.5 技术支持保障措施
        5.5.1 依托金融科技升级按揭服务模式
        5.5.2 推广信贷档案管理智能化系统
        5.5.3 利用信贷大数据创新提升风险监控手段
    5.6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4)X住房置业担保公司风险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对照表
缩略语对照表
第一章 绪论
    1.1 本文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的背景
        1.1.2 研究的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
        1.2.1 国外研究动态
        1.2.2 国内研究动态
    1.3 研究的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第二章 住房担保风险管理研究的理论基础
    2.1 住房担保风险概述
        2.1.1 住房担保风险的定义与特征
        2.1.2 住房担保风险分类
    2.2 住房担保风险管理理论基础
        2.2.1 住房担保风险管理理论
        2.2.2 风险评估的理论基础
第三章 X住房置业担保公司基本情况
    3.1 公司概况
        3.1.1 公司简介
        3.1.2 公司组织架构
        3.1.3 公司业务特点
    3.2 X住房置业担保公司业务流程及业务现状
        3.2.1 X住房置业担保公司的业务流程
        3.2.2 X住房置业担保公司的业务现状
    3.3 X住房置业担保公司风险管理情况
        3.3.1 X住房置业担保公司风险管理制度
        3.3.2 X住房置业担保公司风险管理指标
第四章 X住房置业担保公司风险管理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4.1 担保前风险识别阶段的问题和成因分析
        4.1.1 担保前风险管理的现状
        4.1.2 担保前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4.2 担保中风险评估阶段的问题和成因分析
        4.2.1 担保中风险管理的现状
        4.2.2 担保中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4.3 担保后风险控制阶段的问题和成因分析
        4.3.1 担保后风险管理的现状
        4.3.2 担保后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第五章 完善X住房置业担保公司风险管理的对策
    5.1 加强担保前项目的风险控制
        5.1.1 加强项目准入的管理
        5.1.2 完善尽职调查程序
        5.1.3 完善沟通合作机制
    5.2 强化审批阶段和承保阶段的风险管理
        5.2.1 审批阶段的风险控制
        5.2.2 加强反担保措施的管理
    5.3 建立保后风险五级分类管理体系
        5.3.1 保后风险五级分类管理制度及流程
        5.3.2 保后风险五级分类对应措施
    5.4 风险管理的保障措施
        5.4.1 风险管理的人力保障
        5.4.2 风险管理的技术保障
        5.4.3 风险管理的文化保障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5)论我国个人破产法律制度构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一、导论
    (一)选题来源和研究意义
        1、选题来源
        2、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述评
        1、国外研究现状述评
        2、国内研究现状述评
    (三)研究方法、内容与结构
        1、研究方法
        2、研究内容与结构
    (四)研究结论、创新与不足
        1、研究结论
        2、创新与不足
二、我国个人破产立法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分析
    (一)构建我国个人破产法的必要性
        1、促进破产法立法模式转变
        2、解决部分“执行难”问题
        3、解决过度借贷问题
        4、政策性安排的需要
        5、加快与国际接轨
    (二)构建我国个人破产法的可行性
        1、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
        2、《企业破产法》实施积累的丰富经验
        3、我国民事执行领域的系列改革经验
        4、个人征信体系的建设发展
三、我国个人破产立法的理念与原则
    (一)我国个人破产立法的理念
        1、保护债权人的合法权益
        2、兼顾债务人利益
        3、维护社会利益、优化营商环境
    (二)我国个人破产立法的原则
        1、公平原则
        2、高效原则
        3、自治原则
四、个人破产立法的域外借鉴
    (一)家庭财产处理
        1、夫妻共同财产清偿破产机制
        2、住宅贷款清偿程序
    (二)个人破产的简易程序
        1、少额管理程序
        2、小规模个人再生程序
        3、小额营业所得者简易重整程序
    (三)消费者破产程序规定
        1、消费者破产特殊程序
        2、消费者司法外和解
    (四)个人破产电子化处理
五、我国个人破产立法的主要制度设计
    (一)我国个人破产立法的基本制度设计
        1、破产条件
        2、破产申请和受理
        3、破产财产的范围
        4、主管和管辖
        5、债权申报
        6、财产分配
    (二)我国个人破产立法的配套性制度设计
        1、个人信用和财产申报制度
        2、债权人利益保护机制
        3、债务人权益保护机制
        4、刑事破产制度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着)及科研情况

(6)我国个人破产免责制度的构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二)国内外文献综述
        1.国外文献综述
        2.国内文献综述
    (三)主要工作和创新
一、个人破产免责制度的概述
    (一)个人破产免责的概念
    (二)破产不免责主义与破产免责主义
    (三)个人破产免责的适用范围
        1.有条件的个人破产免责
        2.个人破产免责的主体范围
        3.个人破产免责的债务范围
    (四)个人破产免责的效力及价值
        1.个人破产免责的效力
        2.个人破产免责的价值
二、我国构建个人破产免责制度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一)必要性
        1.有助于化解当前“执行难”的突出问题
        2.有助于解决企业家“连带担保”所引发的社会问题
        3.有助于避免因个人过度负债而引发的系统性金融风险
    (二)可行性
        1.制度基础
        (1)近代法律制度基础
        (2)当代法律制度基础
        2.实践基础
        3.社会基础
        (1)个人征信系统日渐完善
        (2)个人财产登记制度日渐完善
三、个人破产免责制度的域外立法参考
    (一)主要立法模式
        1.自动免责模式
        2.许可免责模式
        3.许可免责与自动免责相结合的模式
        4.不同破产免责模式的比较
    (二)个人破产免责的适用限制
        1.概括性免责的例外
        2.特殊债务免责的例外
        3.免责考验期
        4.免责的撤销
四、我国构建个人破产免责制度的具体建议
    (一)许可免责的立法模式
    (二)有条件免责的内容设计
        1.概括性免责的例外
        2.特殊债务免责的例外
        3.免责考验期
        4.免责的撤销
    (三)相关配套制度设计
        1.建立破产行政管理局
        2.建立司法援助中心
        3.完善个人财产制度
结论
注释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7)论个人破产免责(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个人破产免责制度的产生与发展
    (一)债权人利益保护与个人破产免责制度的产生
    (二)诚信债务人保护原则的产生背景与内涵
    (三)诚信债务人保护原则的传播与发展
        1.英美法系国家与地区
        2.欧陆国家
        3.日本与我国台湾地区
    (四)现代个人破产免责制度发展的启示
        1.破产清算和破产免责融合为破产法发展趋势
        2.个人债务膨胀为准许免责的动因
        3.个人破产免责制度应以诚信债务人保护为基础
二、我国个人破产免责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分析
    (一)个人破产免责的理论基础
        1.微观层面——保障债务人的人格利益
        2.中观层面——债权人与债务人利益的平衡
        3.宏观层面——社会整体利益的最大化
    (二)个人破产免责的实践基础
        1.替代性制度对诚信债务人保护力有未逮
        2.我国目前“过度负债”倾向加重
    (三)可行性分析——配套措施的完善
三、个人破产免责立法模式
    (一)个人破产免责设计的宽严之选
    (二)个人破产免责立法模式选择
        1.许可免责与当然免责的立法例
        2.我国立法模式选择
四、个人破产免责的条件
    (一)良好表现期的取舍
        1.良好表现期基本模式
        2.对设置良好表现期的质疑
    (二)清偿比例与免责期限
    (三)不予免责事由
        1.连续免责的限制
        2.破产犯罪
        3.奢侈消费、赌博与投机行为和破产欺诈
        4.不予免责事由的限制条件与实施效果
    (四)裁量免责与裁量不免责
五、个人破产免责的效力
    (一)不予免责的债务
    (二)个人破产免责的撤销
结语——我国“个人破产法”中破产免责部分条文设计
参考文献
致谢

(8)消费信贷资产证券化信息披露法律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言
    一、问题的提出
    二、研究价值与意义
    三、文献综述
    四、主要研究方法
    五、论文结构
    六、论文主要创新与不足
前言
第一章 消费信贷资产证券化信息披露的源起
    第一节 资产支持证券受托机构信义义务
        一、资产支持证券受托机构、管理人信义义务的来源
        二、受托机构信义义务之下的信息披露义务的内涵
    第二节 差异化信息披露理论
        一、差异化信息披露理论的内涵
        二、消费贷款ABS差异化信息披露的规制逻辑
    第三节 消费信贷资产证券化信息披露必要性探讨
        一、消费贷款ABS信息披露问题的逻辑:基于对金融危机的反思
        二、立法对消费贷款ABS信息披露中心的偏离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消费信贷资产证券化信息披露问题解构
    第一节 信息披露指引需求导向分析
        一、消费贷款ABS信息披露指引
        二、信息披露指引以监管需求为导向
    第二节 信息披露规则风险相关性分析
        一、基础资产风险披露分析
        二、消费贷款证券化运作风险披露分析
    第三节 信用体系、增信措施、信用评级对信息披露要求的影响
        一、消费贷款ABS信息披露要求与信用体系的适应性分析
        二、消费贷款ABS增信措施对信息披露要求的影响
        三、消费贷款ABS信用评级对信息披露要求的影响
    第四节 消费信贷资产证券化信息披露之症结
        一、信息披露规则与消费贷款ABS发展业态的错位
        二、信息披露背离实质主义信息披露规则
        三、信息披露背离投资者需求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消费信贷资产证券化信息披露的完善
    第一节 域外消费信贷资产证券化信息披露的架构
        一、基础资产质量的保障:完备的消费信贷立法体系
        二、SEC资产支持证券信息披露规则
    第二节 消费信贷资产证券化信息披露标准的重构
        一、明晰信息披露义务的来源:以信任关系为基础的信义义务
        二、以差异化信息披露为准则的消费贷款ABS信息披露
        三、以投资者需求为中心的消费贷款ABS信息披露
        四、消费贷款ABS信息披露规则中引入预测性信息披露要求
    第三节 以信息披露为中心的基础设施的构建
        一、个人信用信息共享系统的构建
        二、信用评级机构投资者付费模式的推进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消费贷款ABS信息披露与其他制度的冲突与整合
    第一节 对借款人的保密义务与商业秘密的保护
        一、信息披露义务与保密义务的协调
        二、信息披露与商业秘密保护之间的冲突
    第二节 消费贷款ABS信息披露与消费者保护
        一、借款人个人信息权的保护
        二、消费信贷借款人知情权的保护
    第三节 信息披露与消费贷款ABS发展的动态关系
        一、对强制性信息披露效用的质疑
        二、信息披露与消费贷款ABS发展的平衡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后记

(9)城市商业银行个人消费信贷风险管理研究 ——以A银行XS支行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研究思路
        1.3.1 研究方法
        1.3.2 研究内容
        1.3.3 研究思路
        1.3.4 创新点
2 相关理论基础
    2.1 消费信贷相关理论
        2.1.1 消费信贷的定义
        2.1.2 消费信贷的特点
        2.1.3 消费信贷的分类
    2.2 消费信贷风险相关理论
        2.2.1 消费信贷风险的概念
        2.2.2 消费信贷风险管理概念
        2.2.3 消费信贷风险管理相关理论
3 A银行XS支行个人消费信贷风险现状及原因分析
    3.1 A银行XS支行个人消费信贷风险现状
    3.2 A银行XS支行个人消费信贷风险现状分析
    3.3 A银行XS支行个人消费信贷风险原因分析
        3.3.1 银行内部风险原因分析
        3.3.2 银行外部风险原因分析
4 A银行XS支行个人消费信贷风险实证研究
    4.1 Logistic回归模型的使用条件
    4.2 模型变量指标的初定及解释
    4.3 个人消费信贷风险模型构建
        4.3.1 变量指标初选
        4.3.2 多重共线性检验
        4.3.3 模型初建
        4.3.4 模型检验
        4.3.5 模型构建
    4.4 模型测试
5 研究结论和对策
    5.1 研究结论
    5.2 对策建议
    5.3 研究不足与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10)Z农商银行消费贷款信用风险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外文献综述
        1.2.2 国内文献综述
        1.2.3 文献评述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1.5 可能的创新
第二章 基本概念和理论基础
    2.1 消费贷款概述
        2.1.1 消费贷款的定义
        2.1.2 消费贷款的种类
        2.1.3 消费贷款的特点
        2.1.4 消费贷款的意义
    2.2 消费贷款信用风险概述
        2.2.1 消费贷款信用风险的定义
        2.2.2 消费贷款信用风险的成因
    2.3 消费贷款信用风险评估
        2.3.1 传统定性分析方法
        2.3.2 现代统计学方法
        2.3.3 大数据方法
    2.4 消费贷款信用风险管理理论
        2.4.1 信息不对称理论与逆向选择
        2.4.2 预期收入理论
第三章 Z农商银行消费贷款信用风险管理现状
    3.1 Z农商银行介绍
    3.2 Z农商银行消费贷款业务发展现状
        3.2.1 消费贷款业务经营情况
        3.2.2 消费贷款业务产品介绍
        3.2.3 消费贷款业务结构分析
    3.3 Z农商银行消费贷款业务违约现状
    3.4 Z农商银行消费贷款信用风险管理现状
        3.4.1 初步建立信用风险管理组织架构
        3.4.2 消费贷款信用风险管理全覆盖
第四章 Z农商银行消费贷款信用风险成因与实证分析
    4.1 消费贷款信用风险产生的原因
        4.1.1 个人信用风险评估相对落后
        4.1.2 信用风险内部管理制度薄弱
        4.1.3 信用风险预警体系不完善
        4.1.4 信用风险工具管控能力不足
    4.2 消费贷款信用风险影响因素分析
        4.2.1 信用风险影响因素的说明
        4.2.2 信用风险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4.3 实证分析
        4.3.1 评估方法的选择
        4.3.2 样本数据准备
        4.3.3 Logistic回归分析
        4.3.4 模型检验
    4.4 实证分析结论
第五章 Z农商银行消费贷款信用风险管理对策与建议
    5.1 客户管理
        5.1.1 优化客户分类管理
        5.1.2 实行客户差异化管理
    5.2 业务发展
        5.2.1 理顺业务管理架构体系
        5.2.2 调整消费贷款业务定位
        5.2.3 转变贷款业务定价模式
    5.3 风险评估
        5.3.1 优化在用信用风险评估模型
        5.3.2 自建个人信用风险评估模型
        5.3.3 完善个人信用风险评估体制
    5.4 流程控制
        5.4.1 落实贷前资信评估和风险识别
        5.4.2 强化贷款用途及客户资料真实性的审查
        5.4.3 提高贷中审查审批的专业化水平
        5.4.4 完善消费贷款贷后管理
    5.5 工具管控
        5.5.1 加大科技对风险管理的支持力度
        5.5.2 建立客户信用风险预警系统
        5.5.3 加强信用保险和衍生工具运用
参考文献
致谢

四、论个人住房消费信贷的风险管理(论文参考文献)

  • [1]G银行YB支行个人住房贷款信贷风险管理研究[D]. 陈玥. 太原理工大学, 2021
  • [2]中国工商银行重庆分行个人消费信贷业务发展现状及问题研究[D]. 石晓鹏. 云南财经大学, 2021(09)
  • [3]工商银行D分行个人信贷业务发展策略优化研究[D]. 王大超. 燕山大学, 2020(06)
  • [4]X住房置业担保公司风险管理研究[D]. 段文娟.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20(08)
  • [5]论我国个人破产法律制度构建[D]. 冉垫. 江西师范大学, 2020(01)
  • [6]我国个人破产免责制度的构建[D]. 亓文婷. 广西师范大学, 2020(07)
  • [7]论个人破产免责[D]. 余江波. 武汉大学, 2020(04)
  • [8]消费信贷资产证券化信息披露法律问题研究[D]. 李小艺. 华东政法大学, 2020(03)
  • [9]城市商业银行个人消费信贷风险管理研究 ——以A银行XS支行为例[D]. 陈钟敏. 浙江大学, 2019(01)
  • [10]Z农商银行消费贷款信用风险管理研究[D]. 王猛德. 南京农业大学, 2019(08)

标签:;  ;  ;  ;  ;  

论个人住房消费信贷风险管理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