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一般反应式解决循环反应

用一般反应式解决循环反应

一、应用反应总式巧解循环反应(论文文献综述)

赵淑芳[1](2017)在《分子筛硅烷选择性裂解修饰及其催化C2=/C3=导向生成的研究》文中指出C2=、C3=是重要的基础平台化学品,多产C2=+C3=及适应市场变化的C3=/C2=比(P/E比)灵活可调的生产技术是学术界和产业界关注的焦点。国内,丰富的煤资源促进了甲醇制烃类(MTH)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低值C4=/C5=/C6=组分的高值利用需求增强了烯烃催化裂解(OCP)技术的迫切需要。因此,开发高C2=+C3=收率、P/E比灵活可控的MTH及OCP工艺技术尤为重要,而其核心是高效分子筛催化剂的研制。分子筛催化剂的酸强度对催化过程不同反应路径的活化能影响程度不同,进而可以改变不同路径所占比重,达到调控产物选择性的目的。鉴于目前分子筛的酸性调变技术迫切需要从有效性到可控性的升级,因此,论文首先进行可控调节分子筛酸性的化学基础和技术方法的探索,然后在理清OCP及MTH反应过程中C2=/C3=导向生成的化学原理的基础上,开展相适应的产物导向的高效分子筛催化剂的研究。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四方面工作:(1)基于硅烷分子与分子筛表面羟基发生酸催化反应的基本原理和酸催化反应的活化能随酸强度的增加而降低的普遍规律,提出了通过控制硅烷分子在分子筛不同强度的酸中心上发生选择性裂解反应来实现对其酸中心性质定向调控的思路,建立了硅烷选择性裂解(SCS)可控调节分子筛酸性的方法。在低温时,硅烷分子与分子筛强酸及弱酸位反应的速度差值(△k(T)值大,主要是强酸位被屏蔽,因而强酸/弱酸比显着降低;而在高温时,△k(T)值小,强酸及弱酸位几乎以同等速度被屏蔽,因而酸强度分布基本不变。SCS方法实现了 ZSM-5分子筛酸量相当、酸强度在一定范围内的可控调节或酸强度分布相近、分子筛酸量的可控调节。SCS技术方法的建立为可控调节分子筛酸性提供了新的思路。(2)基于SCS方法可控修饰ZSM-5的酸性质,研究了 ZSM-5分子筛酸强度对1-C6=裂解生成C2=、C3=的不同反应路径的影响。结果表明,1-C6=催化裂解包括单分子裂解及聚合再裂解过程。C6=单分子裂解成C2=的路径I-1(C6Ⅰ→ C2= +C4=)涉及不稳定的伯碳正离子,活化能高,则ZSM-5的强酸中心利于路径I-1而多产C2=(最高可达36.1%);而其单分子裂解成C3=的路径I-2(C6Ⅱ → 2C3=)涉及较稳定的仲碳正离子,活化能低,则ZSM-5的弱酸中心利于路径I-2而多产C3=(最高可达55.3%)。另外,高温利于C6=单分子裂解多产C2=/C3=,低温则利于C6=聚合裂解多产C4=/C5=,当温度超过500℃时,C6=裂解以单分子裂解路径为主。通过SCS方法对ZSM-5的酸强度分布的优化设计,可有效调节OCP裂解过程(C4=/C5=/C6=)生成C2=、C3=路径的权重关系,实现了产物C2=/C3=的导向生成。(3)基于SCS方法修饰及SCS方法与酸洗、高温焙烧、Al交换的组合技术制备了一系列酸量、酸强度、酸类型单因素变化的ZSM-5,研究了其酸性的调变对MTH过程反应路径的影响。结果表明,ZSM-5的弱Br(?)nsted酸中心利于促进MTH过程烯烃循环而多产C3=,C3=的选择性最高可达59.0%,P/E比达到7.56;而强Br(?)nsted酸中心促进了烯烃形成芳烃的转化反应,增加了进入芳烃循环的物种量从而多产C2=。除ZSM-5的Br(?)nsted酸量及酸强影响之外,孔道内限域作用的Lewis酸中心对促进芳烃循环多产C2=更有利,C2=的选择性最高可达39.6%,P/E比达到0.72。通过控制ZSM-5的酸性,强化了 C2=或C3=生成的反应路径,实现了 MTH过程C2=/C3=的导向生成,将P/E比可调范围拓宽至0.72到7.56。(4)基于第三部分对于Lewis酸中心提升MTTH反应C2=选择性的认识,进一步考察了不同限域环境下(微孔或外表面及介孔)的Al-Lewis酸中心及不同于Al-Lewis酸中心的Zn-Lewis酸中心对MTH过程芳烃循环反应路径影响。结果表明,只有微孔限域环境下的Al-Lewis酸中心才有促进MTH过程芳烃循环多产C2=的能力。

洪婷婷[2](2017)在《DNA表观遗传修饰的特异性检测》文中研究说明在DNA和RNA中,除了我们所熟知的A,T/U,C,G这五种基础的碱基之外,还存在着大量丰富的化学修饰。这些化学修饰在不改变核酸序列的前提下,作为一种调控机制动态地调节着基因的表达以及疾病的发生,从而形成了 DNA和RNA的表观遗传学。本论文中,我们主要以部分化学修饰碱基作为研究对象,致力于发展高特异性、高灵敏度且经济有效的检测方法,为表观遗传学修饰相关的疾病检测以及功能的研究提供帮助,其中包括DNA上的5-甲基胞嘧啶(5mC)、5-羟甲基胞嘧啶(5hmC)和N-6甲基腺嘌呤(6mA)修饰。DNA甲基化通常指DNA中的5-甲基胞嘧啶修饰,它被证实广泛参与多种生理过程。同时,全基因组异常的低甲基化以及基因启动子CpG岛异常的高甲基化是肿瘤发生的重要标志。尤其是CpG岛的局部高甲基化事件,它被证实往往要早于肿瘤的恶性增生,因此特定基因CpG岛甲基化水平的检测可作为肿瘤早期诊断和治疗的重要依据之一。了解到传统的甲基化特异性PCR(MSP)所存在的缺陷,我们以亚硫酸氢钠处理为基础,特异性地引入了不对称PCR和荧光素修饰的Fl-dGTP,从而将目标DNA中5-甲基胞嘧啶的信号转化成为互补链中鸟嘌吟G的荧光信号,两者为一一对应关系。通过凝胶电泳成像技术,该方法可对DNA中每一个甲基化位点进行定量分析,也可检测混合样本中不同的甲基化水平。同时,该方法还适用于不同肿瘤细胞中抑癌基因启动子CpG岛甲基化水平分析,以及抗癌药物5-氮杂胞嘧啶处理后抑癌基因甲基化水平变化的研究。在哺乳动物中,DNA甲基化是动态变化的,它可在主动去甲基化过程中被TET蛋白逐步氧化成为5-羟甲基胞嘧啶(5hmC),5-醛基胞嘧啶(5fC)和5-羧基胞嘧啶(5caC)。但重要的是,这些氧化产物并不只是单纯地以DNA去甲基化中间体而存在,他们本身也承担着重要的生物学功能。基于此,我们发展了一种定量分析基因组5-羟甲基胞嘧啶水平的荧光策略。首先KRuO4将DNA中的5hmC高效氧化成为5fC,随后加入荧光探针羟胺BODIPY特异性标记氧化后的5hmC,在阳离子聚合物CCP的捕获下发生荧光共振能量转移FRET,从而实现5hmC的定量分析。我们通过凝胶电泳成像,HPLC以及MALDI-TOF验证了氧化后的5hmC与羟胺BODIPY的标记作用。随后,我们测量了不同5hmC含量下对应的FRET信号并绘制了标准曲线,从而定量分析了小鼠胚胎干细胞mEsc,HeLa以及293T细胞中的5-羟甲基胞嘧啶含量。随着测序技术的发展,6mA已不再是细菌等原核生物所独有的DNA表观遗传学修饰,它被发现同时存在于多种真核生物,甚至是脊椎动物,哺乳动物胚胎干细胞中,并行使着重要的生物学功能。在该部分实验中,我们发现Ag离子稳定A-C碱基错配的能力要明显高于6mA-C。通过Ag离子介导的碱基错配延伸以及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成像技术,我们可特异性地对DNA中的6mA修饰进行定性、定量分析。同时,我们通过改变腺嘌呤N6位甲基的不同位置,分析了 6mA甲基的引入对A-Ag+-C错配造成的影响。此外,我们通过结合滚环扩增RCA技术将A和6mA的差异转变为更为直观的荧光信号差异,并进一步提高了方法的灵敏度。

刘辉[3](2016)在《生物质热解气生物法甲烷化工艺优化及机理探究》文中提出热解气是一种主要成分为H2, CO, CH4和CO2的可燃气体,这种气体具有热值低、有毒性、易燃爆等特点,使得在实际应用过程易出现安全事故,同时由于气体热值较低,在使用过程中也存在利用效率低的问题。随着化石燃料的枯竭,天然气利用的需求也在不断增长,利用生物法甲烷化技术将热解气合成转化为生物天然气同时将沼气提质,正因其高效的利用而受到广泛的关注。本课题研究了不同条件下热解气生物法甲烷化转化效率并且考察了转化过程中可能的影响因素。研究了在中试规模的不同气体处理负荷和进气循环条件下实际热解气生物法甲烷化转化效率和系统稳定性。结果显示,在小通气量,大循环量(进气体积1m3,进气速率为1h进完,并保持全天同速循环)的运行状态下,生物甲烷化转化效果较好,其中H2和CO转化率分别达到最高的87.7%和84.3%。通气量加大,循环量减少会使转化效率降低。但通气实验过程中,会出现系统酸化现象,考虑到热解气中焦油和含氧量的问题,在接下来的研究中我们着重考察了在限制含氧量的情况下焦油对生物法甲烷化厌氧系统的影响。研究了生物质焦油及其模型化合物含量对生物法甲烷化厌氧系统的影响。结果显示,(1)间断添加较低含量实际焦油(添加浓度小于1 00 mmg/1.)对厌氧系统影响不明显,在中等含量情况下(500mg/L到1250 mg/L),产气量有所提升,最大产气量提高可达到40%以上,但甲烷含量提升不明显。当间断加入高含量焦油后(大于1250mg/L),厌氧系统迅速崩溃,产气体积和甲烷含量下降明显。(2)间断添加低浓度焦油模型化合物(简称焦模)过程中(小于500 mg/L),厌氧消化系统产气中甲烷含量变化不明显,但产气体积有逐渐增高趋势,且可在稳定范围内变化。当添加浓度大于750 mg/L时,一定的培养时间后,厌氧消化反应出现严重抑制现象。综合考虑,此种实验情况下生物法甲烷化厌氧系统对生物质热解焦油的耐受能力约为1000 mg/L,对焦油模型化合物耐受能力约为600 mg/L左右。研究了实验室小试规模下(反应体积37.5 L),不同的合成气(只包含CO和H2)处理负荷和进气循环条件下生物法甲烷化转化效率和系统稳定性。结果显示,在长期的运行培养过程中,伴随着增大气体循环而不断增大气体处理负荷,反应系统的转化能力不断增强。在实验室规模条件下,当每日葡萄糖处理负荷500 mg/L,每日容积处理率为1,进气循环速率为4 L/min时,H2转化率可达到100%,CO转化率达到95%左右。

王天然[4](2016)在《环境友好型缓蚀剂对带锈青铜的保护》文中研究说明青铜器是人类文明殿堂中的瑰宝,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科学价值和艺术价值。青铜器物表面通常被各种锈蚀产物覆盖,有些锈蚀产物对基体无害,有些锈蚀产物则对基体有致命的威胁。本文主要通过电化学方法,结合成分表征和表面分析技术,研究了不同表面锈蚀产物对青铜基体的作用,测试了单一种类缓蚀剂对不同锈蚀产物的保护效果,并针对两种有害锈蚀产物氯化亚铜和碱式氯化铜,选择出适用的环境友好型缓蚀剂。结果表明:覆盖之前认知的“有害锈”的青铜,基体腐蚀速度不一定大于裸青铜,而覆盖之前认知的“无害锈”的青铜,基体腐蚀速度不一定小于裸青铜。区分“有害锈”和“无害锈”的依据并不是锈对青铜基体是否具有保护作用,而是根据锈蚀产物的成分是否含有氯元素,“有害锈”一定有害,“无害锈”未必有利。特定种类的缓蚀剂只对特定的锈蚀产物起作用,而不具有普适性,故需要针对不同的锈蚀产物选择不同的缓蚀剂。对带CuCl锈的青铜,半胱氨酸以巯基中的S原子和.NH2基团中的N原子为吸附中心,通过化学吸附作用在CuCl表面形成自组装膜,能有效地稳定锈层并保护基体,当半胱氨酸浓度为600mg/L时缓蚀效率可达95%以上。对带碱式氯化铜锈(粉状锈)的青铜,稀土离子缓蚀剂硫酸亚铈和硝酸亚铈通过形成沉积膜,优化“粉状锈”疏松多孔的结构,提高锈层的稳定性和致密度,并增强锈层对基体的保护作用,当浓度为1000mg/L时,缓蚀效率均达到95%以上。

磨昕玥[5](2016)在《含呋喃环的自愈型环氧树脂网络构建及其形状记忆性能》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自愈型形状记忆环氧聚合物(shape memory epoxy polymer, SMEP)是可进行形状记忆和形状回复,并具有自修复能力的新型“智慧型”聚合物。传统的环氧树脂固化物体系较刚硬,形状固定性能优异但形状回复性欠佳,在多次形状记忆循环的过程中易产生劳损,网络交联结构不可逆。因此本文从合理设计环氧交联网络出发,探究了SMEP的网络规整性和刚柔组分配比与其形状记忆性能的关系。同时,将“呋喃-马来酰亚胺”结构引入SMEP网络结构中,利用Diels-Alder动态可逆反应使SMEP具有自愈合性能。研究主要内容如下:(1)设计了耐高温形状记忆环氧树脂体系。采用三官能度环氧树脂TFEP、双酚A型环氧树脂DGEBA和二氨基二苯甲烷(DDM)构建TFEP/DDM体系和DGEBA增韧TFEP/DGEBA/DDM体系。用DSC和模型拟合法研究了两个体系的非等温固化动力学,结果表明两个体系固化时均具有自催化特性,采用Sestak-Berggren模型建立的固化动力学方程可很好的描述其固化过程。DMA和TGA测试证明这两个体系均具有优异的热稳定性。“折叠-展开”形状记忆测试表明在玻璃化转变起始温度下TFEP/DDM体系形变角度只达12.5°,TFEP/DGEBA/DDM体系具有较好的形状记忆特性,形状固定率接近100%,形状回复率达到97.5%。(2)设计了自愈合型环氧树脂形状记忆材料体系。从刚柔性链段配比的角度出发,在DGEBA(x)/DGEBAEO-06环氧树脂体系中引入糠胺(FA),利用呋喃环与双马来酰亚胺(BMIDPM和BMIE)发生的Diels-Alder反应制备了DGEBA(x)/FA/BMIDPM和DGEBA(x)/FA/BMIE两组具有自愈性能的SMEP初始样品和回收样品。采用GPC和FTIR对糠胺-环氧线型结构进行表征,采用FTIR、DSC、SEM和溶解法证明了交联网络体系具有自愈性能。拉伸测试表明初始样品和回收样品随着刚性链段含量和交联密度增加,交联网络断裂强度增大,断裂伸长率减小。形状记忆性能结果表明各交联网络体系形状固定率均达98%以上,具有优异的形状固定性能;随着柔性链段含量增加体系形状回复率逐渐提高,表现为DGEBA(x)/FA/BMIDPM体系由80%提高至92%,DGEBA(x)/FA/BMIE体系由90%提高至97%。(3)设计了不含苯环结构的网络规整的自愈型环氧树脂形状记忆材料体系。利用FA、氢化双酚A环氧树脂(HBGE)和BMIE制备了HBGE/FA/BMIE(x)形状记忆交联网络体系初始样品和回收样品。采用FTIR、DSC和溶解法证明HBGE/FA/BMIE(x)具有自愈性能;拉伸测试表明HBGE/FA/BMIE(x)交联网络均表现出脆性断裂,交联密度与断裂强度(46.47-64.54 MPa)成正比,与断裂伸长率(4.94%-3.27%)成反比。形状记忆性能测试表明各交联网络均达99%以上,具有优异的形状固定性能,形状回复性能随着交联密度降低而升高(90.72%-96.70%),网络规整性加快了形变回复速率。

李斌[6](2016)在《闪速燃烧合成氮化硅铁机理及应用研究》文中提出氮化硅铁(Fe-Si3N4)是以廉价的FeSi75为原料,利用闪速燃烧合成工艺制备的一种金属-陶瓷复相材料,已经大量应用在大型高炉无水炮泥、高炉铁水沟及钢包滑板等领域,降低了高炉炼铁和钢包精炼的成本。作为性能优异的氮化硅基材料,氮化硅铁制品在很多场合都有潜在的应用。本课题为拓展氮化硅铁的应用范围,深入了解闪速燃烧合成过程、氮化反应机理、晶体生长理论等微观机理,并对氮化硅铁在某些场合应用的可能性进行研究,以求能对氮化硅铁的结构、物相和性能等进行调控,推动闪速燃烧技术的发展,推广氮化硅铁材料的应用。以FeSi75细粉为原料,利用工业闪速炉制备氮化硅铁,并对其各项性能进行测试,对其物相组成、微观结构和元素分布进行XRD、SEM、EDS、TEM分析。氮化硅铁的主要物相和大致含量为β-Si3N4(59wt%),α-Si3N4(23wt%), SiO2(3wt%),Fe3Si(15wt%)。氮化硅铁中存在三种典型的微观结构:a.呈放射状的柱状交错的β-Si3N4单晶,呈规则的六方棱柱状形貌:b.裸露的或者部分包裹在致密区域内部的含铁相Fe3Si;c.放射状柱状晶体中心的致密区域,洳Si3N4和SiO2位于致密区域中,SiO2以晶态和非晶态的形式存在。氮化硅铁的孔结构以亚毫米级的孔隙为主,等效直径分布在30μm~990μm之间,几乎全部为贯通气孔。FeSi75颗粒的燃烧氮化反应即为金属硅颗粒和ξ相颗粒的氮化反应,高温下,金属硅颗粒为Si熔体,ξ相颗粒为Fe-Si熔体。Si熔体进行表面氮化,其体积不断收缩。Fe-Si熔体进行表面氮化,其表面的Fe离子大量向内部迁移,而内部的Si离子大量向表面迁移,同时,Fe-Si熔体也在不断的收缩。Si熔体和Fe-Si熔体发生表面氮化-氦化硅壳破裂-表面氮化的重复反应,反应后生成稳定的Fe3Si、α-Si3N4和β-Si3N4的混合物。生成的混合物在下落的过程中,Si3N4与N2中的微量O2发生反应,在其表面生成一层非晶态SiO2膜。Fe3Si和带有SiO2膜的Si3N4落入产物池,松散的堆积。在产物池中,α-Si3N4通过溶解-沉淀机制转变为β-Si3N4,未来得及溶解的α-Si3N4晶体留在致密区,而SiO2膜在高温下发育成晶态和非晶态共存的状态。β-Si3N4晶体在致密区域以螺旋生长和层生长的方式结晶长大。其[100]方向可获得大量的不同角度的生长台阶,孕育母体为Si-N-O熔融相。在晶体生长后期,结晶驱动力减小,长程扩散消失,短程扩散导致(100)结晶界面近距离的Si-N-O熔融相中N元素含量降低,致使Si-N-O熔融相中与结晶界面的距离不同,其N元素是梯度分布的。在真空高温应用环境下,氮化硅铁中的Fe3Si熔体挥发出大量的Fe蒸气,与氮化硅表面反应生成新的Fe-Si熔体,而新的Fe-Si熔体继续挥发Fe蒸气。上述过程不断重复,致使Fe-Si合金颗粒的分散更均匀。六方棱柱状的氮化硅晶体在真空高温下发生了分解,顶部六边形的每个边和六方棱柱的每个棱都逐渐消失。以氮化硅铁为骨料,硅粉为细粉,利用反应烧结制备氮化硅质耐火材料。其主要物相及大致含量为P-Si3N4(72wt%),a-Si3N4(9wt%),Si2N2O(6wt%), SiO2(1wt%), Fe3Si(12wt%)。氮化硅质耐火材料制品中小柱状、纤维状和颗粒状的结合相Si2N2O和Si3N4,主要是体系中的Si蒸气、SiO与N2、O2等进行气相反应的结果。

程群鹏[7](2016)在《暗河式厌氧反应器处理养猪废水特性及动力学模型研究》文中认为由于养殖废水具有废水量大、有机物质浓度高,及含有丰富的氮磷等营养物质,对水体构成了严重的危害,并制约了养殖业的进一步发展。养殖废水的处理问题成为了目前亟需解决的迫切问题。本文采用暗河式厌氧发酵反应器处理养殖废水,利用废水自身的重力形成一个自上而下的流动体系,解决了原料流态化连续进料出料的关键技术:并利用自身的堆肥系统在堆肥过程中产生的热量为反应器加热保温,保证厌氧反应在中温的温度范围内进行:同时针对厌氧反应的不稳定性,提出了厌氧消化反应过程的监控指标使得能够及时掌握厌氧反应的状态,为大规模处理养殖废水及生产沼气铺平了道路。围绕该工艺的构建,本文展开了以下工作:(1)以春夏秋冬为时间点,分析了堆肥系统对于反应器的保温效果。结果表明,堆肥系统为反应器能够起到很好的保温效果。反应器春夏秋冬四季的平均温度分别可以达到25.2℃,34.6℃,25.6℃和19.3℃。即使在冬天,反应器的最低温度可以达到15.7℃。同时分析了对比了几种不同加热方式的成本,发现堆肥加热方式的成本最低。(2)对暗河式厌氧反应器的最佳运行条件进行了研究,考察了不同的污泥接种率、不同的有机负荷及水力停留时间对厌氧消化产气率、气体成分、有机物去除率的影响,并分析了厌氧消化过程中间产物挥发性脂肪酸、氢气及硫化氢的变化,以及氢气和硫化氢对于厌氧消化过程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随着接种比和负荷的提升,厌氧反应过程出现了抑制作用,从而导致了产气量和有机物去除率的下降。最佳的污泥接量为35%,最佳的负荷为5.3 gCOD/L,水力停留时间为25天。此时,日平均产气量为26.7 L,最大产气速率为4.96 L/L.d,有机物去除率达到79.10%。(3)以ADM1模型为基础,加入氢气、硫化氢及pH值三种抑制因子,建立了底物降解模型、中间产物生成模型及产气量模型,同时分析了COD、乙酸、丙酸和丁酸对于各个动力学参数的敏感度以及氢气、硫化氢及pH值对于厌氧消化过程的影响。最后比较了氢气、硫化氢及pH值三种因子对于厌氧消化过程的影响大小。结果表明,该模型能够很好的预测厌氧消化过程底物的降解及沼气产气量,同时发现随着负荷的提高,厌氧消化出现了抑制因素,具体体现在氢气和硫化氢浓度的提高。通过k值发现,在最佳的负荷条件下,其有机物的降解速率(kmCOD)最大。随着负荷的升高,氢气和硫化氢浓度也随着升高,从而影响了微生物的活性,降低了底物降解速度。从ka、kb和kp的变化可以看出乙酸、丙酸和丁酸转化成甲烷的顺序是丙酸>丁酸>乙酸。不同负荷条件下的fa值为7.5 (4.2 g/L),6.4 (5.3 g/L),2.0 (7.0 g/L) 4.5 (9.0 g/L);fb值为1.3 (4.2 g/L),1.9 (5.3 g/L),1.2 (7.0 g/L) 1.0 (9.0 g/L);fp值为1.0 (4.2 g/L),2.1 (5.3 g/L),3.3 (7.0 g/L) 2.3 (9.0 g/L);而从fa、fb、fp、的变化,可以看出长链的脂肪酸首先被转化成乙酸,其次是丁酸,最后是丙酸。通过敏感度分析发现,初始的有机物浓度即有机负荷的变化是最影响上述几个变量的因子,这与实验结果一致。(4)针对厌氧消化过程的不稳定性,以葡萄糖、蛋白质、脂类物质及实际的废水模拟负荷扰动实验,分析了厌氧消化系统负荷受到冲击时,产气量、气体成分、pH、总挥发性脂肪酸、单个的挥发性脂肪酸、氢气及硫化氢的变化,以反应速度、监测手段及敏感程度作为选择监控指标的标准。结果表明,反应器在稳态运行的条件下,沼气产量为26.7±3.5 L/d,甲烷含量为62.1%±3.5%,氢气和硫化氢的浓度分别为5±1.5ppm和1000±50 ppm,乙酸、丙酸和丁酸的浓度为5.1±1.5 mg/L、6.5±1.2 mg/L和9.5±1.3 mg/L,总的挥发性脂肪酸的浓度为4.8±1.5mg/L, pH值在6.8-7.05之间。当系统受到负荷冲击时,氢气、硫化氢、产气量、丁酸、总的挥发性脂肪酸对负荷冲击表现出积极的反应,而气体成分、pH、乙酸和丙酸的变化则不明显。几种物质对负荷冲击的响应顺序为:氢气>硫化氢>丁酸>TVFA>产气量。但由于丁酸及TVFA监测手段的复杂性及产气量的响应滞后性,最终选择氢气和硫化氢作为厌氧消化过程的监控指标。(5)最后分析了系统的环境效益、能量平衡及经济效益。结果表明,暗河式沼气反应器由于利用自身堆肥产生的热量为反应器保温,与其他的加热方式相比,可以至少节约5倍的能源。此外,由堆肥产生的额外经济效益也十分明显。

林参[8](2016)在《不同基因型大麦籽粒蛋白质的差异及氮调控的蛋白质组学分析》文中研究表明为探讨不同用途大麦籽粒蛋白质含量差异的分子机制,以高蛋白质含量饲用大麦扬饲麦3号和低蛋白质含量啤用大麦Naso Nijo的籽粒及38份大麦品种(系)为材料,测定了扬饲麦3号和Naso Nijo籽粒的总蛋白含量及四种蛋白组分及38份大麦品种的籽粒总蛋白含量和醇溶蛋白含量,利用双向电泳和质谱鉴定技术,建立了籽粒总蛋白和蛋白组分的蛋白差异表达谱,并对差异蛋白点进行了质谱鉴定。主要结果如下:1、利用双向电泳建立了扬饲麦3号和Naso Nijo籽粒蛋白质差异表达谱,共检测到的502个蛋白点,有41个(8.17%)蛋白点在两个大麦品种中的表达差异达到显着水平(p<0.05),质的差异和量的差异的蛋白质点数目分别为21和20个,鉴定出其中34个差异表达蛋白点,共代表23个蛋白质,包括胁迫、蛋白质降解和翻译后修饰、发育、细胞骨架、信号、糖酵解、淀粉代谢和其他功能8个功能类别蛋白,其中烯醇酶(点274)和ADP葡萄糖焦磷酸化酶小亚基(点271)在扬饲麦3号中上调表达,可能与大麦籽粒蛋白含量的差异有关;籽粒中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Serpin、α-淀粉酶/胰蛋白酶抑制剂CMb和α-淀粉酶抑制剂BDAI-1等蛋白的差异表达可能与大麦啤用品质和饲用品质的差异有关。2、建立了大麦籽粒四种蛋白组分在不同氮水平下差异表达谱分析,检测到152个蛋白点的表达差异达到显着水平(p<0.05),利用MALDI TOF MS技术鉴定了其中108蛋白点,这些蛋白点涉及到发酵、信号、三羧酸循环、氧化还原、代谢、降解、RNA、光合、胁迫、蛋白降解和翻译后修饰、糖酵解、发育及其他13种功能。其中清蛋白和球蛋白表达谱中的差异点功能主要为发育、代谢、蛋白降解和翻译后修饰、糖酵解、三羧酸循环和氧化还原等,参与信息传递和能量转化。醇溶蛋白和谷蛋白表达谱中的差异点主要参与籽粒贮藏蛋白的积累、蛋白降解和翻译后修饰过程。上调表达的酶蛋白包括烯醇酶、3-磷酸甘油醛脱氢酶、谷氨酸脱氢酶,这些酶参与光合、呼吸及其他代谢和转运过程,其中过氧化物酶、谷氨酸脱氢酶是大麦体内氨基酸合成和相互转化过程中的主要酶,涉及氨同化,对氮素代谢产生很大影响,随着氮素的增加,相关酶的表达量也增加。下调表达蛋白14-3-3蛋白,与碳水化合物的代谢相关。本研究表明,差异表达蛋白响应氮调控,参与大麦蛋白质含量形成。3、测定了38份大麦品种(系)的总蛋白质含量和醇溶蛋白含量,构建了SDS-PAGE凝胶电泳图谱,并利用双向电泳分析了醇溶蛋白表达谱。38份大麦品种(系)的总蛋白质含量在11.13%~18.17%之间,醇溶蛋白含量在3.74%-8.26%之间,醇溶蛋白占总蛋白的比例在32%-50%之间,表明醇溶蛋白是籽粒蛋白质中的主要蛋白组分。经SDS-PAGE凝胶电泳分析,38份大麦品种(系)材料中共得到18种不同的电泳图谱,说明大麦醇溶蛋白遗传多态性非常丰富。采用双向电泳分析了带型存在明显差异的OR71和Franklin的醇溶蛋白表达谱,分别检测到15个和13个蛋白点,其中有7个蛋白点被鉴定为相同的蛋白,主要为B醇溶蛋白和γ醇溶蛋白亚基。此外,本研究还分析了醇溶蛋白带型一致,蛋白含量存在显着差异的OR71和E173V047醇溶蛋白表达谱,结果表明醇溶蛋白含量着差异主要是醇溶蛋白亚基在翻译水平上的表达量的差异造成的,为我们进一步筛选大麦籽粒蛋白质含量适宜的大麦品种奠定了基础。

茹斌[9](2016)在《基于复杂组分的生物质热裂解行为及影响机制研究》文中指出快速热裂解技术可将资源量丰富的生物质转化为易储运、高能量密度的生物油。然而,粗生物油存在一定缺陷,对其高品位直接利用造成了限制。对生物质热裂解机理的研究可为工艺设计、产物品质改善提供理论指导。生物质结构极为复杂,将其按照内在三大组分,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进行解构并对单独组分的热裂解行为进行考察是深入了解生物质热裂解机理的有效手段。由于纤维素结构规整且易获得,并在不同生物质种类中具有均一的结构,因此关于纤维素的热裂解机理已获得了广泛的研究,并形成了初步的理论体系。而半纤维素和木质素的结构复杂且多分枝,关于其热裂解机理的研究相对较少。基于此,本文针对这两大复杂组分的热裂解机理开展研究,完善了基于组分分布的生物质热裂解机理模型。在此基础上,为提升热裂解初始产物的品质,进一步研究了分子筛催化和烘焙预处理两大手段对热裂解行为的影响机制。针对半纤维素组分,采用基于二甲基亚砜微损提取的方法分别从两种硬木、两种软木和两种秸秆生物质中分离出六种半纤维素样品。结合糖单元组成测定、分子量分布分析以及1H13C/2D-HSQC NMR表征证明所得样品保留了天然半纤维素的高聚合度以及弱稳定性支链结构。硬木、软木和秸秆半纤维素分别主要含有4-O-甲基-D-葡萄糖醛酸-D-木聚糖、D-半乳糖-D-葡萄糖-D-甘露聚糖和L-阿拉伯糖-4-O-甲基-D-葡萄糖醛酸-D-木聚糖。采用双高斯分布式活化能模型实现了半纤维素样品宏观热裂解动力学特性的精确拟合,发现在主要的降解平行反应中,软木半纤维素热裂解的平均活化能要高于硬木和秸秆半纤维素。软木半纤维素热裂解产物以六碳分子为主,其中主要包含脱水糖和5-羟甲基糠醛,而硬木和秸秆半纤维素热裂解产物以五碳分子为主,且生成了较多的酸和糠醛。针对木质素组分,分别采用不同的物理化学处理手段从同种生物质中得到碱木质素、klason木质素、有机木质素和磨木木质素。结合FTIR与NMR表征发现磨木木质素保留了最佳的天然结构,而其余酸碱溶剂或者高温有机溶剂蒸煮处理均相应地对原始结构造成了较大的破坏,例如碱金属离子的残留、苯环单元的缩合以及芳基醚键、丙基侧链和甲氧基等重要官能团的解离等。通过双高斯分布式活化能模型对热裂解宏观动力学进行拟合发现磨木木质素的降解平行反应具有较小的活化能,且对脱挥发分的贡献占比最大。由于芳基醚键结构的较好保留,磨木木质素在较低温度下即可生成单酚类产物。在实验研究基础上,进一步结合量子化学中的密度泛函理论和过渡态理论对生物质基模化物在分子尺度下的分解路径以及反应动力学进行理论计算。五碳糖热裂解生成糠醛的反应最为有利,同时热裂解温度的升高会大幅促进羟基丙酮生成路径的竞争性,而六碳糖由于脱羟甲基能垒较高,倾向于生成5-羟甲基糠醛为最终产物。木聚糖中糖苷键的断裂和糖单元的开环最容易发生,位于木糖残基C2位上的O-乙酰基比C3位上的具有更弱的稳定性。同时通过化学合成的β-O-4木质素二聚体为模化物,结合实验研究和理论计算分析其在不同反应阶段的最有利路径。通过反应速率常数的比较发现Cβ-O的均裂和逆烯反应分别是p-O-4断裂中最有利的自由基和周环反应,醚键的断裂以及烯醇结构的异构化是进一步热裂解演变过程中最有利的路径,而分子内成环以及甲氧基的解离则需要克服更高的能垒。同时发现愈创木酚上甲氧基经脱甲基均裂反应生成儿茶酚比甲氧基整体解离生成苯酚(包括自由基反应和协同反应)更具竞争力。通过上述对生物质复杂组分宫能团分布与最终热裂解行为之间的关联机制研究。探索采用分子筛催化以及烘焙预处理两条路径对热裂解行为的影响机制。详细考察了HZSM-5分子筛与生物质基单糖模化物在混合原位催化和分层放置非原位催化两种方式下的产物析出规律。发现原位催化大幅促进了低温脱水反应,提高了酸类、脱水糖和呋喃类产物的产量。而非原位催化则通过脱水、脱羰基和脱羧基等反应途径促进了酸类和呋喃类产物的转化。同时两种方式均促进了芳香烃的生成。五碳糖由于较小的分子结构尺寸,更容易进入催化剂孔道直接发生反应,因此受原位催化影响更明显。对烘焙预处理的研究中,发现烘焙大幅减少了初始生物质中的半纤维素含量,通过2D-PCIS以及13C CP/MAS NMR对结构官能团进行表征发现烘焙过程中木质素芳基醚键发生断裂,碳水化合物组分通过部分糖苷键的断裂而解聚;半纤维素上的O-乙酰基侧链发生大幅解离;纤维素结晶区结构受到破坏。通过带有三个高斯函数组合的分布式活化能模型分别拟合烘焙前后生物质热裂解的动力学特性,发现随着烘焙温度的升高,不同平行反应所对应的平均活化能大小基本保持不变,而对脱挥发分的贡献变化较为显着。生物质结构在烘焙过后变得更加均一,从而缩小了热裂解平行反应对应的活化能分布范围。烘焙减小了最终热裂解中酸类、呋喃类和脱水糖的产量。由于高温烘焙使得木质素的丙基侧链发生断裂,因此生成了较少的含丙基侧链酚类,转而增加了不含丙基侧链酚类的产量。

和晓才[10](2015)在《高纯α-Al2O3粉体的碱法制备新工艺研究》文中提出高纯氧化铝粉体是纯度在99.99%以上的超微细粉体材料,是制备高品质集成电路陶瓷基片、三基色荧光粉、等离子体显示材料(PDP粉)、长余辉荧光粉、发光二极管衬底等材料的关键原料,是世界上使用量最高的粉体材料。本论文以工业铝为原料制备高纯a-Al2O3的碱法新工艺,对拓展铝产业的宽度、提升工业铝的附加值具有重要意义。该工艺包括铝酸钠溶液制备、常压氧化钙脱杂除硅、碳酸化分解制备氢氧化铝、盐酸洗涤脱钙镁、煅烧转型、超声波酸洗深度脱杂六道工序,所得a-Al2O3产品纯度达到99.99%,各杂质的含量均低于0.001%,达到了发光二极管衬底的应用要求。论文具体的研究内容及结果如下:(1)优化了氢氧化钠溶解工业铝制备铝酸钠溶液的工艺条件,研究了碱浓度,溶解温度,溶解时间,固液比等因素对铝溶解效果的影响。当碱浓度为112.4 g/L,溶解温度为50~55℃、溶解时间为5 h、固液比为1:8时,铝块可被完全溶解,得到的偏铝酸钠溶液中Al浓度为40.034 g/L,Si浓度为44.52 mg/L。(2)采用氧化钙沉淀法脱除铝酸钠溶液中的硅,进行初步除杂,并研究了氧化钙加入量、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对脱硅效果的影响。在氧化钙加入量为8 g/L,反应温度为80~85℃,反应时间为2 h时,脱硅率可以达到98.52%,溶液中硅含量从44.2 mg/L降低至0.66 mg/L。(3)采用二氧化碳分解法从铝酸钠溶液中制取氢氧化铝沉淀,然后采用盐酸酸洗脱杂。研究了CO2浓度,CO2流量,碳分温度,碳分终点pH值等因素对氢氧化铝沉淀效果及沉淀中钙、钠、镁杂质含量的影响。当CO2浓度为5%,CO2流量为25 L/h,反应温度为55℃,出现沉淀后继续反应时间为15 min时,可以得到最佳的碳分效果。酸洗的最佳条件为盐酸浓度30g/L,酸洗液固比10:1,酸洗温度为50℃,酸洗时间为45 min。在此条件下制备的氢氧化铝中Na、Ca、Mg含量分别为0.21%、0.0013%、0.0014%;Si、Fe、Cu、Ti含量均在0.001%以下。(4)对碳酸化分解制得的氢氧化铝沉淀进行高温煅烧,使其在高温下转型为α型三氧化二铝。TG-DSC的研究结果表明,氢氧化铝失去结晶水的温度为291℃,分解温度为504℃,α型三氧化二铝的形成温度在1400℃。根据TG-DSC研究结果设计了煅烧工艺,并对煅烧温度、时间、升温速率三个主要煅烧工艺参数进行了优化。在升温速率为10K/min的,保温时间为60 min,煅烧温度为1400 oC时,α型三氧化二铝的转型效果较好。煅烧过程中向氢氧化铝中添加一定量的硼酸,可和钠结合形成偏硼酸钠,并在1275~1450℃挥发,达到脱除钠的效果。加入1%的硼酸后,三氧化二铝中的钠含量可由0.011%降低至0.001%以下。(5)采用超声波酸洗深度脱除三氧化二铝中钠、钙杂质。研究了盐酸浓度、固液比、超声波功率对酸洗效果的影响。在盐酸浓度为50 g/L,液固比为20:1,酸洗温度为60℃,酸洗时间为45 min,超声波功率为$0~90%时,得到的三氧化二铝纯度达到99.99%以上,Si、Fe、Ca、Na、Mg、Ti、B的含量均在0.001%以下。根据扫描电镜结果,所得三氧化二铝颗粒呈扁平砖块状,颗粒表面光滑但形状、尺寸不规则,厚度为1μm左右,长和宽在1-3μm左右。

二、应用反应总式巧解循环反应(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应用反应总式巧解循环反应(论文提纲范文)

(1)分子筛硅烷选择性裂解修饰及其催化C2=/C3=导向生成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研究背景
    1.1 低碳烯烃供需现状
    1.2 增产低碳烯烃工艺进展
    1.3 C_4~=/C_5~=/C_6~=催化裂解制低碳烯烃(OCP)研究现状
        1.3.1 OCP反应催化剂
        1.3.2 OCP反应机理
        1.3.3 OCP高烯烃选择性的控制策略
        1.3.4 OCP高稳定运行的控制策略
    1.4 甲醇制低碳烯烃(MTH)研究现状
        1.4.1 MTH反应催化剂
        1.4.2 MTH反应机理
        1.4.3 MTH量子化学计算及动力学模拟研究
        1.4.4 MTH高烯烃选择性的控制策略
        1.4.5 MTH高稳定运行的控制策略
    1.5 酸强度的定量表征
        1.5.1 本征酸强度
        1.5.2 探测酸强度
        1.5.3 酸强度定量测试方法的总结
    1.6 酸强度控制反应路径
        1.6.1 酸强度与活化能
        1.6.2 酸强度与反应选择性
    1.7 分子筛酸性调控策略
        1.7.1 调节骨架铝含量
        1.7.2 影响Si(OH)Al中羟基的形成或作用
        1.7.3 降低骨架铝同时形成新的酸中心
        1.7.4 碱处理溶硅
        1.7.5 分子筛酸性调变方法总结
    1.8 研究思路与策略
    1.9 研究目的与内容
第二章 催化剂表征
    2.1 粉末X射线衍射(XRD)
    2.2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
    2.3 固体魔角核磁共振(~(29)Si,~(27)Al MAS NMR)
    2.4 比表面及孔径分析
    2.5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TCP)
    2.6 热重-差热分析(TG-DTA)
    2.7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
    2.8 氨气程序升温脱附测量(NH_3-TPD)
    2.9 气相色谱仪(GC)
第三章 硅烷选择性裂解(SCS)调控分子筛酸性方法的建立
    3.1 引言
    3.2 设计思路与实验过程
    3.3 结果与讨论
        3.3.1 酸量相当、酸强度分布可控ZSM-5的设计与制备
        3.3.2 酸强度分布相当、酸量可控ZSM-5的设计与制备
        3.3.3 分子筛SCS修饰反应过程的探究
        3.3.4 SCS调控分子筛酸性方法的普适性
    3.4 小结
第四章 OCP反应中C_2~=/C_3~=导向生成的ZSM-5的SCS修饰及其催化性能研究
    4.1 引言
    4.2 可调P/E比的OCP催化剂的设计思路
    4.3 实验部分
        4.3.1 化学原料及试剂
        4.3.2 SCS方法制备不同酸量的ZSM-5分子筛
        4.3.3 SCS方法制备不同酸强度的ZSM-5分子筛
        4.3.4 烯烃裂解反应评价
        4.3.5 催化剂表征
    4.4 结果与讨论
        4.4.1 SCS方法在C_4~=催化裂解反应中的验证
        4.4.2 C_6~=催化裂解网络的建立
        4.4.3 酸强度对C_6~=催化裂解反应路径的控制
    4.5 小结
第五章 MTH反应中C_2~=/C_3~=导向生成的ZSM-5的SCS修饰及其催化性能研究
    5.1 引言
    5.2 可调P/E比的MTH催化剂的设计思路
    5.3 实验部分
        5.3.1 化学原料及试剂
        5.3.2 母体ZSM-5的制备
        5.3.3 Br(?)nsted酸强度分布相近、Br(?)nsted酸量可调ZSM-5的制备
        5.3.4 Br(?)nsted酸量相近、Br(?)nsted酸强度可调ZSM-5的制备
        5.3.5 总酸量相近、Lewis/Br(?)nsted比可调ZSM-5的制备
        5.3.6 甲醇制低碳烯烃(MTH)反应性能评价
        5.3.7 催化剂表征
    5.4 结果与讨论
        5.4.1 高C_2~=+C_3~=产率的MTH反应路径控制和催化剂设计
        5.4.2 高C_3~=收率的MTH反应路径控制和催化剂设计
        5.4.3 高C_2~=收率的MTH反应路径控制和催化剂设计
        5.4.4 催化剂MTH反应稳定性测试
    5.5 小结
第六章 不同方法制备高Lewis酸含量的ZSM-5及其对MTH反应的影响
    6.1 引言
    6.2 促进芳烃循环的MTH催化剂的设计思路
    6.3 实验部分
        6.3.1 化学原料及试剂
        6.3.2 母体ZSM-5的制备
        6.3.3 总酸量相近,不同方法制备高Lewis/Br(?)nsted比的ZSM-5
        6.3.4 甲醇制低碳烯烃(MTH)反应性能评价
        6.3.5 催化剂表征
    6.4 结果与讨论
        6.4.1 不同方法制备高Lewis/ Br(?)nsted比的ZSM-5
        6.4.2 不同高Lewis/Br(?)nsted比ZSM-5的MTH反应结果
    6.5 小结
第七章 论文总结及展望
    7.1 总结
    7.2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学习期间科研成果
致谢

(2)DNA表观遗传修饰的特异性检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引言
    1.1 DNA甲基化
        1.1.1 DNA甲基化的形成和甲基转移酶
        1.1.2 DNA甲基化的分布
        1.1.3 DNA甲基化结合蛋白
        1.1.4 异常DNA甲基化和疾病的发生
        1.1.5 DNA甲基化检测
    1.2 DNA去甲基化
        1.2.1 DNA去甲基化过程
        1.2.3 5-羟甲基胞嘧啶的分布及其表观遗传学意义
        1.2.4 5-羟甲基胞嘧啶的检测
    1.3 N-6甲基腺嘌呤修饰
        1.3.1 RNA中m6A的发现及其生物学功能
        1.3.1.1 m6A的分布
        1.3.1.2 m6A的"write书写"、"eraser擦除"以及"reader阅读"
        1.3.1.3 m6A的相关功能
        1.3.2 DNA中N-6甲基腺嘌呤的发现及其生物学功能
        1.3.2.1 6mA从单细胞生物到真核生物的发现
        1.3.2.2 真核生物衣藻、果蝇和线虫中6mA的分布及功能研究
        1.3.2.3 脊椎动物及哺乳动物胚胎干细胞中6mA的分布及功能研究
        1.3.3 DNA和RNA中N-6甲基腺嘌呤的检测手段
        1.3.3.1 RNA中m6A的检测方法
        1.3.3.2 DNA中6mA的检测方法
    1.4 本章小结
第二章 课题设计
    2.1 Fluorescein-dGTP结合不对称PCR定性、定量检测CpG岛甲基化
        2.1.1 选题依据
        2.1.2 设计思路
    2.2 基于CCP荧光共振能量转移检测DNA中的5-羟甲基胞嘧啶
        2.2.1 选题依据
        2.2.2 设计思路
    2.3 基于Ag~+介导的引物延伸反应检测DNA中6mA修饰
        2.3.1 选题依据
        2.3.2 设计思路
第三章 Fluorescein-dGTP结合不对称PCR定性、定量检测CpG岛甲基化
    3.1 引言
    3.2 仪器及试剂
        3.2.1 实验器材和设备
        3.2.2 试剂
        3.2.3 DNA链
        3.2.4 实验前期缓冲溶液配制及样品准备
        3.2.5 实验条件和检测方法
    3.3 实验结果与讨论
        3.3.1 不对称PCR产物验证
        3.3.2 不同浓度的Fluorescein-dGTP探索
        3.3.3 DNA中5-甲基胞嘧啶的定量分析
        3.3.3.1 DNA内部不同5-甲基胞嘧啶个数的定量分析
        3.3.3.2 混合样本中5甲基胞嘧啶的定量分析
        3.3.4 不同细胞系中抑癌基因E-cadherin甲基化状态
        3.3.5 DAC处理MDA-MB-231细胞后抑癌基因E-cadherin甲基化状态变化
        3.3.6 荧光检测5-甲基胞嘧啶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CCP荧光共振能量转移检测DNA中的5-羟甲基胞嘧啶
    4.1 引言
    4.2 仪器及试剂
        4.2.1 实验器材和设备
        4.2.2 试剂
        4.2.3 DNA链
        4.2.4 实验前期缓冲溶液配制及样品准备
        4.2.5 实验条件和检测方法
    4.3 阳离子聚合物CCP合成
    4.4 实验结果和讨论
        4.4.1 5-醛基胞嘧啶和羟胺BODIPY反应
        4.4.1.1 HPLC和MALDI-TOF质谱验证DNA-5fC和羟胺BODIPY的反应
        4.4.1.2 凝胶电泳成像验证DNA-5fC和羟胺BODIPY的反应
        4.4.2 阳离子聚合物CCP的荧光信号放大作用
        4.4.3 荧光检测羟胺BODIPY标记的DNA
        4.4.4 绘制标准曲线图
        4.4.5 不同细胞系中5-羟甲基胞嘧啶的含量测定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基于Ag~+介导的引物延伸和滚环扩增反应检测DNA中6mA修饰
    5.1 引言
    5.2 仪器及试剂
        5.2.1 实验器材和设备
        5.2.2 试剂
        5.2.3 DNA链
        5.2.4 实验前期缓冲溶液配制及样品准备
        5.2.5 实验条件和检测方法
    5.3 实验结果与讨论
        5.3.1 Ag~+对Klenow exo- DNA聚合酶的影响及方法可行性
        5.3.2 Klenow exo-DNA聚合酶区分A和6mA最优条件探索
        5.3.2.1 最佳反应时间探索
        5.3.2.2 最佳酶浓度探索
        5.3.2.3 不同Ag~+浓度的探索
        5.3.2.4 不同dCTP浓度对模板A/6mA-TA引物延伸的影响
        5.3.3 Ag~+介导的引物延伸反应区分A和6mA的机理探究
        5.3.3.1 dATP和N6mdATP被聚合酶延伸至引物与模板中胞嘧啶配对的能力比较
        5.3.3.2 dCTP和N4mdCTP被聚合酶延伸至引物与模板中胞嘧啶配对的能力比较
        5.3.3.3 胞嘧啶与模板中A和N1mA形成A/N1mA-Ag~+-C的差异
        5.3.3.4 腺嘌呤和胞嘧啶C5位修饰碱基形成C/5mC/5hmC/5fC/5caC-Ag~+-A的差异性比较
        5.3.4 Ag~+介导的引物延伸反应检测6mA的普适性和专一性研究
        5.3.4.1 不同DNA序列中A和6mA的检测
        5.3.4.2 DNA Taq聚合酶对于6mA的检测
        5.3.4.3 不同金属离子对于6mA检测的影响
        5.3.5 Ag~+介导的引物延伸反应定量分析DNA中的6mA
        5.3.6 双链DNA中6mA的检测
        5.3.7 Ag~+介导的引物延伸结合滚环扩增反应RCA
    5.4 本章小结
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附录

(3)生物质热解气生物法甲烷化工艺优化及机理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学位论文数据集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第一章 绪论
    1.1 生物质热解气化技术
        1.1.1 生物质热解气特性
        1.1.2 生物质热解气利用途径
        1.1.3 生物质热解气利用中的问题
    1.2 生物法甲烷化技术
        1.2.1 厌氧消化技术
        1.2.2 生物法甲烷化原理
        1.2.3 生物法甲烷化应用现状
        1.2.4 生物法甲烷化反应器
    1.3 研究意义与内容
        1.3.1 研究意义
        1.3.2 研究内容
    1.4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热解气生物法甲烷化中试实验运行效果
    2.1 中试实验方法
    2.2 中试实验结果
        2.2.1 第1轮通气实验
        2.2.2 第2轮通气实验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生物质热解油对厌氧消化的影响
    3.1 实验方法
        3.1.1 原料与接种物
        3.1.2 实验装置与仪器
        3.1.3 实验方案设置
    3.2 实验结果与分析
        3.2.1 每日产气量
        3.2.2 甲烷百分含量
    3.3 焦油添加量对厌氧消化性质的影响
        3.3.1 出水COD
        3.3.2 出水葡萄糖
        3.3.3 出水VFA
    3.4 焦油在厌氧消化过程中的转化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焦油模型化合物对厌氧消化的影响
    4.1 实验方法
        4.1.1 原料与接种物
        4.1.2 实验方案设置
    4.2 实验结果与分析
        4.2.1 每日产气量
        4.2.2 每日产气甲烷含量
    4.3 焦模添加量对厌氧消化性质的影响
        4.3.1 出水COD
        4.3.2 出水葡萄糖
        4.3.3 出水VFA
    4.4 焦油模型化合物组分的转化
    4.5 厌氧消化焦模添加过程中的物料衡算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生物法甲烷化小试实验转化
    5.1 实验材料与方法
        5.1.1 原料与接种物
        5.1.2 实验装置与设计
        5.1.3 实验仪器与方法
    5.2 生物法甲烷化工艺优化研究
        5.2.1 实验启动阶段
        5.2.2 合成气通气实验阶段
        5.2.3 实验结果与分析
    5.3 生物甲烷化实验出水性质
        5.3.1 出水PH
        5.3.2 出水COD
        5.3.3 出水葡萄糖和VFA含量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6.1 结论
    6.2 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作者和导师简介
附件

(4)环境友好型缓蚀剂对带锈青铜的保护(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青铜的锈蚀与保护
        1.1.1 青铜锈蚀产物
        1.1.2 锈蚀青铜保护方法
        1.1.3 锈蚀青铜缓蚀保护研究进展
    1.2 环境友好型缓蚀剂
        1.2.1 缓蚀剂定义
        1.2.2 环境友好型缓蚀剂研究进展
第二章 实验部分
    2.1 实验试剂和仪器
        2.1.1 青铜试样
        2.1.2 实验试剂
        2.1.3 实验仪器
    2.2 锈的制备
    2.3 缓蚀膜的制备
    2.4 实验方法
        2.4.1 电化学测试
        2.4.2 拉曼光谱测试
        2.4.3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测试
        2.4.4 X射线衍射测试
        2.4.5 X射线光电子能谱测试
        2.4.6 扫描电子显微镜和X射线能谱测试
第三章 表面锈蚀产物对青铜基体的作用
    3.1 锈种类对青铜基体腐蚀的作用
        3.1.1 青铜电极表面锈层成分
        3.1.2 带不同锈青铜的电化学噪声
        3.1.3 带不同锈青铜的腐蚀速度
    3.2 Cu_2(OH)_3Cl锈在不同腐蚀阶段对青铜基体的作用
        3.2.1 带Cu_2(OH)_3Cl锈青铜在模拟酸雨中的电化学噪声与浸泡时间的关系
        3.2.2 带Cu_2(OH)_3Cl锈青铜在模拟酸雨中的腐蚀速度与浸泡时间的关系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缓蚀剂对青铜锈蚀产物的选择性保护
    4.1 缓蚀剂对青铜锈的稳定效果
    4.2 缓蚀剂与青铜锈的结合
    4.3 缓蚀剂对青铜锈形貌的影响
        4.3.1 半胱氨酸缓蚀处理对青铜锈颜色的影响
        4.3.2 半胱氨酸缓蚀处理对青铜锈形貌的影响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半胱氨酸自组装膜对带氯化亚铜锈青铜的保护
    5.1 人造氯化亚铜锈层的形貌和成分
    5.2 半胱氨酸对带氯化亚铜锈青铜的保护效果
    5.3 半胱氨酸对氯化亚铜锈的稳定机理
        5.3.1 XPS测试及分析
        5.3.2 量子化学计算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稀土沉积膜对带碱式氯化铜锈青铜的保护
    6.1 人造碱式氯化铜锈的形貌和成分
    6.2 硫酸亚铈和硝酸亚铈对带碱式氯化铜锈青铜的保护效果
    6.3 铈的化合物在锈层中的沉积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作者及导师简介
附件

(5)含呋喃环的自愈型环氧树脂网络构建及其形状记忆性能(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环氧树脂概述
        1.1.1 环氧树脂简介
        1.1.2 液态缩水甘油醚型环氧树脂的制备
        1.1.3 环氧树脂固化行为
        1.1.4 环氧树脂固化动力学分析
    1.2 形状记忆型环氧树脂聚合物
        1.2.1 形状记忆聚合物定义及其分类
        1.2.2 形状记忆效应机理
        1.2.3 形状记忆型环氧树脂聚合物
        1.2.4 形状记忆型环氧树脂聚合物的研究进展
    1.3 含呋喃/双马来酰亚胺结构的环氧树脂可逆聚合交联网络
        1.3.1 动态共价聚合物
        1.3.2 Diels-Alder动态可逆反应
        1.3.3 含“呋喃/马来酰亚胺”结构的可逆环氧树脂聚合交联网络
    1.4 本文研究的目的及主要内容
第二章 三官能度环氧树脂体系非等温固化动力学及其形状记忆性能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实验原料
        2.2.2 三官能度环氧树脂TFEP的制备
        2.2.3 环氧树脂/胺体系固化物的制备
        2.2.4 分析测试方法
    2.3 结果与讨论
        2.3.1 三官能度环氧TFEP的表征
        2.3.2 TFEP/DDM和TFEP/DGEBA/DDM体系非等温固化动力学
        2.3.3 TFEP/DDM和TFEP/DGEBA/DDM体系固化物的动态热机械性能
        2.3.4 TFEP/DDM和TFEP/DGEBA/DDM体系固化物的热稳定性能
        2.3.5 形状记忆性能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含呋喃环DGEBA_((x))/FA/BMI交联网络结构设计其形状记忆性能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实验原料
        3.2.2 DGEBA_((x))/FA线型扩链结构的制备
        3.2.3 DGEBA_((x))/FA/BMI交联网络结构的制备
        3.2.4 DGEBA_((x))/FA/BMI交联网络结构回收样品的制备
        3.2.5 表征方法
    3.3 结果与讨论
        3.3.1 DGEBA_((x))/FA线型扩链结构的制备
        3.3.2 含呋喃环的DGEBA_((x))/FA/BMI交联网络结构的制备
        3.3.3 动态机械性能
        3.3.4 力学性能
        3.3.5 形状记忆性能
        3.3.6 自愈性能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HBGE/FA/BIME_((x))交联网络的制备及其形状记忆性能研究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实验原料
        4.2.2 HBGE/FA/BIME交联网络的制备
        4.2.3 HBGE/FA/BMIE_((x))交联网络回收样品的制备
        4.2.4 表征方法
    4.3 结果与讨论
        4.3.1 HBGE/FA扩链结构的制备
        4.3.2 自愈型HBGE/FA/BMIE_((x))交联网络结构的制备
        4.3.3 力学性能
        4.3.4 动态机械性能
        4.3.5 形状记忆性能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作者和导师简介
附件

(6)闪速燃烧合成氮化硅铁机理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缩写和符号清单
1 引言
2 文献综述
    2.1 氮化硅概述
        2.1.1 氮化硅的性能
        2.1.2 氮化硅的结构
        2.1.3 氮化硅的制备
        2.1.4 氮化硅在耐火材料工业中的应用
    2.2 闪速燃烧合成制备氮化硅铁
        2.2.1 闪速燃烧合成氮化硅铁的反应装置
        2.2.2 闪速燃烧合成氮化硅铁的过程
        2.2.3 闪速燃烧合成氮化硅铁的研究现状
    2.3 氮化硅铁在耐火材料工业中的应用
        2.3.1 氮化硅铁在高炉炮泥中的应用
        2.3.2 氮化硅铁在高炉出铁沟耐火材料中的应用
        2.3.3 氮化硅铁质复合耐火材料的应用现状
    2.4 研究内容及手段
        2.4.1 研究内容
        2.4.2 使用设备及性能测试标准
3 闪速燃烧制备氮化硅铁及其物相、性能和显微结构的表征
    3.1 引言
    3.2 实验及测试
        3.2.1 闪速燃烧制备氮化硅铁的实验过程
        3.2.2 氮化硅铁的分析与表征
    3.3 实验结果
        3.3.1 氮化硅铁的各项物理性能测试
        3.3.2 氮化硅铁元素及物相的分析
        3.3.3 氮化硅铁的微观结构分析
        3.3.4 氮化硅铁的孔隙结构测试
    3.4 讨论与分析
    3.5 本章小结
4 氮化硅铁中α-Si_3N_4的形成机理
    4.1 引言
    4.2 实验过程
    4.3 实验结果
        4.3.1 SEM分析
        4.3.2 TEM分析
    4.4 讨论与分析
    4.5 本章小结
5 氮化硅铁中β-Si_3N_4的形成机理
    5.1 引言
    5.2 实验过程
    5.3 实验结果
        5.3.1 Fe-Si_3N_4中柱状β-Si_3N_4的生长
        5.3.2 Fe-Si_3N_4中柱状β-Si_3N_4的生长过程
        5.3.3 Fe-Si_3N_4致密区域HRTEM分析
        5.3.4 β-Si_3N_4柱状晶生长层杂质存在的SEM与EDS结果
    5.4 讨论与分析
        5.4.1 Fe-Si_3N_4中柱状β-Si_3N_4晶体的生长
        5.4.2 Fe-Si_3N_4中柱状β-Si_3N_4晶体的生长过程
        5.4.3 柱状β-Si_3N_4晶体(100)晶面的生长机理分析
        5.4.4 体系中的杂质对β-Si_3N_4结晶的影响
    5.5 本章小结
6 氮化硅铁中SiO_2的形成机理
    6.1 引言
    6.2 实验过程
        6.2.1 实验原理
        6.2.2 实验过程
        6.2.3 分析表征
    6.3 实验结果
        6.3.1 处理前后Fe-Si_3N_4样品的XRD分析
        6.3.2 未经高温处理的Fe-Si_3N_4的微观结构和元素分析
        6.3.3 Fe-Si_3N_4经1450℃处理后的微观结构和元素分析
        6.3.4 未经高温处理的Fe-Si_3N_4致密区的TEM分析
    6.4 讨论与分析
    6.5 本章小结
7 FeSi75闪速燃烧合成Fe-Si_3N_4的机理分析
    7.1 引言
    7.2 实验过程
    7.3 实验结果
        7.3.1 FeSi75原料的XRD、SEM与EDS分析
        7.3.2 闪速燃烧反应后产物的SEM和EDS的分析
    7.4 讨论与分析
        7.4.1 FeSi75闪速燃烧合成Fe-Si_3N_4过程
        7.4.2 ξ相高温氮化机理分析
    7.5 本章小结
8 氮化硅铁在高温真空气氛下的行为
    8.1 引言
    8.2 实验过程
    8.3 实验结果
    8.4 讨论与分析
        8.4.1 Fe_3Si的挥发及与氮化硅之间的反应
        8.4.2 硅化物和氮化硅在真空环境下与O_2的稳定性分析
        8.4.3 棱柱状氮化硅晶体棱边的分解
    8.5 本章小结
9 新型氮化硅质耐火材料的制备及机理研究
    9.1 引言
    9.2 实验过程
    9.3 实验结果
        9.3.1 Si_3N_4-Fe-Si_3N_4制品的各项物理性能
        9.3.2 Si_3N_4-Fe-Si_3N_4制品的XRD分析结果
        9.3.3 Si_3N_4-Fe-Si_3N_4制品的SEM及EDS分析结果
    9.4 讨论与分析
        9.4.1 反应结合制备Si_3N_4-Fe-Si_3N_4制品的热力学分析
        9.4.2 反应烧结制备Si_3N_4-Fe-Si_3N_4制品结合相的生成机理
    9.5 本章小结
10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在学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7)暗河式厌氧反应器处理养猪废水特性及动力学模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养猪废水处理现状
    1.2 厌氧消化研究进展
    1.3 本课题研究意义和内容
2 暗河式厌氧反应器温度的变化
    2.1 暗河式厌氧反应器
    2.2 实验步骤及实验方法
    2.3 结果与讨论
    2.4 堆肥对于暗河式厌氧反应器温度的影响
    2.5 好氧堆肥后的肥效分析
    2.6 堆肥保温加热技术的经济效益分析
    2.7 结论
3 暗河式厌氧反应器工艺条件优化
    3.1 实验装置
    3.2 实验方法及步骤
    3.3 结果与讨论
    3.4 结论
4 厌氧消化动力学模型研究
    4.1 模型建立及参数变量设置
    4.2 数据分析
    4.3 敏感性分析方法
    4.4 结果与讨论
    4.5 敏感性分析结果
    4.6 结论
5 厌氧消化过程监控指标的确定
    5.1 实验设计与测试方法
    5.2 结果与讨论
    5.3 结论
6 暗河式沼气反应器系统效益分析
    6.1 环境效益
    6.2 能量效益
    6.3 经济效益
    6.4 本章小结
7 总结
    7.1 全文总结
    7.2 本文创新点
    7.3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一 读博期间发表的文章
附录二 读博期间发表的专利

(8)不同基因型大麦籽粒蛋白质的差异及氮调控的蛋白质组学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大麦籽粒蛋白质
    1.2 影响大麦籽粒蛋白质含量的因素
        1.2.1 遗传因素
        1.2.2 环境因素
    1.3 大麦籽粒蛋白质组分含量的研究进展
        1.3.1 清蛋白和球蛋白
        1.3.2 醇溶蛋白
        1.3.3 谷蛋白
    1.4 植物蛋白质组学的研究进展
        1.4.1 蛋白质组学研究技术的发展
        1.4.1.1 蛋白质提取
        1.4.1.2 蛋白质分离与质谱鉴定
        1.4.1.2.1 基于凝胶的技术
        1.4.1.2.2 基于非凝胶技术
        1.4.2 模式植物蛋白质组学研究进展
        1.4.3 大麦蛋白质组学研究进展
        1.4.4 其他植物蛋白质组学研究进展
    1.5 研究意义和目的
第二章 不同用途大麦品种籽粒蛋白质的蛋白质组学分析
    2.1 引言
    2.2 材料与方法
        2.2.1 供试材料和取材方法
        2.2.2 籽粒蛋白质含量测定
        2.2.3 蛋白质的提取和定量
        2.2.4 双向电泳
        2.2.5 双向电泳胶图处理
        2.2.6 胶内酶切
        2.2.7 质谱鉴定和肽指纹质谱匹配
        2.2.8 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
    2.3 结果与分析
        2.3.1 扬饲麦3号与Naso Nijo蛋白质含量的差异分析
        2.3.2 扬饲麦3号与Naso Nijo差异表达蛋白谱建立
        2.3.3 差异表达蛋白点质谱鉴定和功能分类
        2.3.4 编码差异蛋白的基因在RNA水平上的表达分析
    2.4 讨论
第三章 不同氮水平大麦籽粒蛋白组分的比较蛋白质组学分析
    3.1 引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供试材料和取材方法
        3.2.2 大麦籽粒蛋白组分的提取及含量的测定
        3.2.3 籽粒蛋白组分的双向电泳、图像处理、胶内酶切、质谱鉴定、质谱库匹配
    3.3 结果与分析
        3.3.1 扬饲麦3号与Naso Nijo蛋白质含量测定
        3.3.2 不同氮水平下的Naso Nijo与扬饲麦3号籽粒四种蛋白组分差异表达蛋白谱
        3.3.3 差异表达蛋白点质谱鉴定和功能分类
    3.4 讨论
        3.4.1 不同氮素水平对大麦不同品种籽粒蛋白组分含量的影响
        3.4.2 啤用和饲用大麦中受氮素响应的蛋白质
        3.4.3 差异表达蛋白与啤用和饲用大麦的蛋白质含量形成的探讨
第四章 大麦醇溶蛋白含量及B醇溶蛋白表达谱分析
    4.1 引言
    4.2 材料与方法
        4.2.1 试验材料
        4.2.2 试验方法
        4.2.2.1 醇溶蛋白提取
        4.2.2.2 籽粒醇溶蛋白的双向电泳、图像处理、胶内酶切、质谱鉴定和质谱库匹配
        4.2.2.3 统计分析
    4.3 结果与分析
        4.3.1 大麦品种(系)醇溶蛋白含量分析
        4.3.2 醇溶蛋白SDS-PAGE凝胶带型分析
        4.3.3 大麦醇溶蛋白表达谱分析
    4.4 讨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9)基于复杂组分的生物质热裂解行为及影响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生物质与生物质能概述
        1.1.1 生物质的组成与结构
        1.1.2 生物质能利用转化技术
    1.2 生物质热裂解技术
2 生物质热裂解机理研究文献综述
    2.1 纤维素热裂解机理研究
    2.2 半纤维素热裂解机理研究
    2.3 木质素热裂解机理研究
    2.4 生物质热裂解初始产物品质的提升
    2.5 本文研究内容
3 基于微损提取的半纤维素热裂解机理研究
    3.1 引言
    3.2 实验原料与实验方法
        3.2.1 半纤维素样品的提取流程
        3.2.2 半纤维素结构表征
        3.2.3 半纤维素热裂解行为表征
    3.3 不同种类生物质微损提取半纤维素的结构特性
        3.3.1 半纤维素中性糖组成
        3.3.2 FTIR表征
        3.3.3 ~1H/~(13)C/2D-HSQC NMR.表征
    3.4 半纤维素热裂解宏观动力学研究
    3.5 半纤维素热裂解可冷凝有机挥发分产物分布
    3.6 小分子产物的析出行为
    3.7 本章小结
4 基于微损提取的木质素热裂解机理研究
    4.1 引言
    4.2 实验原料与实验方法
        4.2.1 木质素样品的提取
        4.2.2 木质素结构表征
        4.2.3 木质素热裂解行为表征
    4.3 不同提取方法得到的木质素样品结构特性对比
        4.3.1 FTIR表征
        4.3.2 NMR表征
    4.4 木质素热裂解宏观动力学研究
    4.5 木质素热裂解酚类产物分布
    4.6 小分子气体产物的析出行为
    4.7 本章小结
5 基于量子化学理论计算的生物质复杂组分热裂解机理研究
    5.1 引言
    5.2 实验原料和实验方法
        5.2.1 模化物的选取和化学合成
        5.2.2 热裂解实验分析
        5.2.3 理论计算
    5.3 半纤维素模化物的热裂解实验研究
    5.4 半纤维素模化物热裂解的DFT计算
        5.4.1 半纤维素单糖热裂解反应的DFT计算
        5.4.2 含O-乙酰基木糖三聚体热裂解行为的DFT研究
    5.5 木质素模化物的热裂解实验研究
    5.6 木质素模化物热裂解的DFT计算
        5.6.1 β-O-4芳基醚键的断裂
        5.6.2 中间产物的演化
        5.6.3 愈创木酚的演化
    5.7 本章小结
6 催化剂添加及其催化形式对生物质热裂解行为的影响机制研究
    6.1 引言
    6.2 实验原料和实验方法
        6.2.1 实验原料
        6.2.3 催化热裂解实验
    6.3 生物质基单糖模化物的结构分析
    6.4 TG/DTG分析
    6.5 宏观动力学分析
    6.6 典型热裂解挥发分的析出行为分析
        6.6.1 H_2O的析出规律
        6.6.2 酸类和CO_2的析出规律
        6.6.3 呋喃类的析出规律
        6.6.4 芳香烃的析出规律
    6.7 本章小结
7 烘焙对生物质结构及其热裂解行为的影响机制研究
    7.1 引言
    7.2 实验原料和实验方法
        7.2.1 原料
        7.2.2 烘焙预处理过程
        7.2.3 结构表征
        7.2.4 热裂解行为表征
    7.4 烘焙对速生杨结构特性的影响
        7.4.1 基本结构变化
        7.4.2 速生杨典型官能团在不同烘焙温度下的演变规律
    7.5 烘焙对速生杨热裂解行为的影响机制
        7.5.1 基于3G-DAEM分析的烘焙前后速生杨热裂解宏观动力学特性表征
        7.5.2 烘焙对速生杨热裂解产物分布的影响机制
    7.6 烘焙对白松结构特性的影响
        7.6.1 基本结构变化
        7.6.2 白松典型官能团在不同烘焙温度下的演变规律
    7.7 烘焙对白松热裂解行为的影响机制
        7.7.1 基于3G-DAEM分析的烘焙前后白松热裂解宏观动力学特性表征
        7.7.2 烘焙对白松热裂解产物分布的影响机制
    7.8 本章小结
8 全文总结与研究工作展望
    8.1 全文总结
    8.2 本文的创新之处
    8.3 未来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教育经历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科研项目经历
    奖励与荣誉

(10)高纯α-Al2O3粉体的碱法制备新工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概述
    1.2 氧化铝的晶型结构
    1.3 氧化铝粉体的应用
    1.4 高纯氧化铝的制备
    1.5 高纯三氧化二铝的除杂提纯
    1.6 研究目的和意义
    1.7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
    1.8 论文创新点
第二章 实验方案与过程
    2.1 实验设备及试剂
    2.2 实验方案
    2.3 检测分析
第三章 金属铝碱浸动力学研究
    3.1 实验
    3.2 实验结果与讨论
    3.3 不同因素下动力学机理研究
    3.4 宏观动力学方程的建立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铝酸钠溶液的制备
    4.1 实验原料
    4.2 实验方法
    4.3 实验结果与讨论
    4.4 湿法碱溶制备铝酸钠溶液放大实验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铝酸钠溶液脱硅
    5.1 CaO脱硅机理
    5.2 实验
    5.3 结果与讨论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铝酸钠溶液碳酸化分解制备Al(OH)_3及酸洗脱杂
    6.1 铝酸钠溶液碳酸化分解机理
    6.2 实验
    6.3 碳酸化分解实验结果与讨论
    6.4 Al(OH)_3酸洗脱杂实验结果与讨论
    6.5 碳分母液及酸洗溶液的回收和处理
    6.6 本章小结
第七章 Al(OH)_3煅烧制备α-Al_2O_3及超声波酸洗脱杂
    7.1 实验
    7.2 Al(OH)_3煅烧制备α-Al_2O_3
    7.3 超声波酸洗脱杂实验
    7.4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结论和展望
    8.1 结论
    8.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 攻读博士期间取得的成果

四、应用反应总式巧解循环反应(论文参考文献)

  • [1]分子筛硅烷选择性裂解修饰及其催化C2=/C3=导向生成的研究[D]. 赵淑芳. 华东师范大学, 2017(01)
  • [2]DNA表观遗传修饰的特异性检测[D]. 洪婷婷. 武汉大学, 2017(08)
  • [3]生物质热解气生物法甲烷化工艺优化及机理探究[D]. 刘辉. 北京化工大学, 2016(03)
  • [4]环境友好型缓蚀剂对带锈青铜的保护[D]. 王天然. 北京化工大学, 2016(03)
  • [5]含呋喃环的自愈型环氧树脂网络构建及其形状记忆性能[D]. 磨昕玥. 北京化工大学, 2016(03)
  • [6]闪速燃烧合成氮化硅铁机理及应用研究[D]. 李斌. 北京科技大学, 2016(08)
  • [7]暗河式厌氧反应器处理养猪废水特性及动力学模型研究[D]. 程群鹏. 华中科技大学, 2016(08)
  • [8]不同基因型大麦籽粒蛋白质的差异及氮调控的蛋白质组学分析[D]. 林参. 扬州大学, 2016(02)
  • [9]基于复杂组分的生物质热裂解行为及影响机制研究[D]. 茹斌. 浙江大学, 2016(02)
  • [10]高纯α-Al2O3粉体的碱法制备新工艺研究[D]. 和晓才. 昆明理工大学, 2015(04)

标签:;  ;  ;  ;  ;  

用一般反应式解决循环反应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