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创城市绿化新时代

开创城市绿化新时代

一、开创城市绿化新纪元(论文文献综述)

苏静[1](2021)在《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保护与展示体系研究》文中认为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在中华文明史中占据重要一页。地处西北偏僻之隅的秦人,不断奋斗东进而逐步统一中国,开启了一个伟大国家的新纪元。近几十年来在中国考古学家的努力下,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不断发现,特别是“中华文明探源工程”让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考古呈现出序列化、体系化的成果。然而由于各种原因,当前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的保护展示依然处于分散化各自为政的局面,严重影响其遗产价值的释放。本文以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为研究对象,以其整体性保护与展示方法为研究重点。通过对比类似的文化遗产概念,分析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的集群特征,将其称为“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并基于其历史、考古研究的系列成果,运用文化遗产“关联性”概念,揭示其集群空间格局与整体关联机制。其次,在历史、艺术、科学、文化、社会价值维度,凝炼其整体价值内涵,并以此架构其价值体系。再次,针对其单点、分散的保护展示现状,运用整体系统的研究方法,基于其整体关联性和整体价值研究,在阐释整体价值目标下,初步建构其保护和展示体系。本文研究主要取得了如下结论,首先揭示出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的“遗址点-遗址片区-遗址整体”层级构成及其“功能性关联”、“文化性关联”和“历史性关联”机制。其次,凝炼出其“见证统一国家创立过程”、“形成古代国家发展完整实物链”、“反映多元一体格局形成”、“构建中华文明标识秦文化核心”四项整体价值内涵。再次,初步建构了以“建立遗址体系信息库和管理平台”、“构建保护规划体系”为保护程序,遗址体系的“价值体系认知方法”、“完整性认知及评估方法”、“保护区划划定方法”为保护方法,“遗址点纳入制度”、“保护总体规划制度”、“联合管理制度”等为保护制度,并以“精准补充、注重关联和勘察环景”考古研究建议、“国-省-市/县”分级保护、“特区-分区-园区”分类保护、整体立法保护为保护建议的整体性保护体系。最后,建构了以“制度之始”、“国家之成”、“民族之基”为阐释主题,以“点-面-线”多层主题叙事结构为阐释框架,并以“建立阐释与展示总体规划制度、统一视觉识别系统、融媒体平台”为整体连贯强化措施的整体性展示体系。本文研究的创新体现在运用整体系统研究方法,揭示了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的整体关联机制。针对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单点、分散的保护展示现状,建立了其整体保护策略集成框架,构建了其多层级主题叙事型阐释框架,实现了秦崛起及统一历史进程的完整阐释。同时,论文所提出的研究方法不仅可以用于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也可以应用于其他文化遗址类型及地区,以期我国文化遗产保护与展示从碎片化、分散化状态,走向整体化、系统化的成熟阶段。

侯琳琳[2](2020)在《马克思经济全球化思想及其当代观照》文中提出“经济全球化”是各国学界、文化界、政界乃至商界使用频率极高的概念,也是国内外学术界讨论的热点问题。马克思在其论着中虽然未曾直接使用过“经济全球化”这一术语,但其丰富而深刻的理论体系中又的确包含着经济全球化思想,特别是其关于“世界市场”“世界交往”以及“世界历史”等方面的理论观点对于理解和把握当代的经济全球化现象仍然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因而也值得我们深入研究与发掘。本文关于马克思经济全球化思想的研究有以下两个主旨:其一,本文旨在从思想史的视角来勾勒马克思经济全球化思想的历史发展和基本结论;其二,本文旨在从马克思的经济全球化思想出发,对当代的经济全球化问题进行全面的审视。基于这样的考量,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如下:1.探究马克思经济全球化思想的历史发展;2.阐释马克思经济全球化思想的理论实质;3.从马克思经济全球化思想出发观照当代的经济全球化现象;4.从马克思经济全球化思想出发观照经济全球化浪潮中的中国。纵观马克思的理论创作史,我们可以大致将马克思经济全球化思想的发展历程划分为四个阶段:一是经济全球化思想的萌芽期。在《克罗茨纳赫笔记》《巴黎笔记》《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等着作中,马克思通过分析法国资产阶级革命以及不同国家在不同时期的发展历史,察觉到了无产阶级在历史发展进程中的历史使命,初步认识到了经济关系在推动世界历史形成过程中的巨大作用。二是经济全球化思想的形成期。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与《共产党宣言》两篇文献中,马克思从历史唯物主义立场出发,深入探究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图景、发展动力和变化趋势,正确地把握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较为系统地阐释了诸如什么是经济全球化等各种基础性问题。三是经济全球化思想的深化期。在《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和《资本论》中,马克思立足于经济学的视域,深入探讨了经济全球化的内在驱动力,揭示了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内在规律,剖析了经济全球化“何以可能”等现实问题。四是经济全球化思想的丰富期。在《人类学笔记》《历史学笔记》及“俄国和东方社会道路研究”等文稿中,马克思着眼于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从历史源头探究了人类的世界历史性联系;通过分析世界历史进程中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民族性与世界性的辩证关系,对东方社会发展道路等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进行深度解剖。从马克思经济全球化思想发展脉络的考察中,我们可以发现,马克思的经济全球化思想是不断深化的,由此形成了具有特定理论内涵、理论架构以及理论视界的经济全球化思想。马克思经济全球化思想不仅科学地揭示出经济全球化的开端、动力、规律、趋势等内容,更提供了人们正确地理解经济全球化及其发展进程的思维方式和科学立场。特别是面对当代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出现的全球性问题与矛盾,我们需要用马克思经济全球化思想对其进行辩证地分析与批判。例如,从马克思经济全球化思想出发去评析反全球化和逆全球化的表现及其产生的根源,研判反全球化和逆全球化产生的影响,进而科学地认识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两制”关系和面临的挑战。与此同时,我们更要与现实的中国相结合,运用马克思经济全球化思想的基本观点来探索经济全球化浪潮中的中国道路和中国方案。总之,马克思的经济全球化思想在当代仍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深入地彰显这种生命力是理论研究的重要任务。

张雅妮[3](2020)在《风热环境关联的城市空间形态评价方法研究 ——以广州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生存环境带来日益严峻的挑战,特别是密集都市区的风热环境变化导致城市热岛、碳排与节能、空气污染、生态环境及卫生健康环境等方面问题不断恶化。结合城市气候学进行人居环境学科相关研究成为研究热点,其中正处于高速发展阶段的中国高密度都市尤其值得关注,其问题复杂性、多样性、矛盾性并存,为人类都市问题求解提供了丰富样本。位于亚热带都市区的广州作为具有形态学和气候学典型性的中国一线都市及粤港澳湾区核心城市,对其风热环境的形态学研究具有重要标本价值。目前我国大量性的城市空间形态在城市规划管理框架下快速形成,其中缺乏对城市风热环境问题的系统关注,且当前国内外基于风热环境关联城市空间形态的评价研究成果主要针对城市尺度或街区尺度,仅关注若干空间形态指标的评价,与当前我国城市设计工作机制有效衔接方面尚有较大的研究空白。本研究针对中尺度的城市空间形态,结合城市气候学等研究方法,以系统性的视角进行基于风热环境关联的城市空间形态评价的量化研究,为城市设计工作提供科学有效的风热环境评价指引。首先,研究采用类型—形态分析法(Typo-Morphological Approach)等经典的城市形态研究方法,辨析由城市设计机制、可持续发展的空间形态模式、广州地域性聚落空间特征等影响下的典型空间形态区域。通过对大量案例展开研究,总结认为临山梳式型、滨水梳式型、斑块型等3种类型为当前广州正在形成的典型城市空间形态。随后针对空间形态的构成要素进行解析,划定了由“基础层—空间层—活动层”3个层次、4项要素及10项细化要素共同组成的要素体系。在此基础上,以通风散热、环境降温、遮阳隔热的原则为目标,紧扣上述3类不同类型的典型空间形态特征,分别归纳了其风热环境关联的机制。其次,论文构建了基于风热环境关联的城市空间形态评价方法:(1)制定对3个层次空间形态要素风热环境关联的综合性分析指标和方法;(2)通过分析工具的选取等程序进行模拟实验方法的设定,创新性地紧扣城市空间形态的结构特点进行模拟选点布置;(3)利用所选取的分析工具ENVI-met软件,对典型空间形态类型案例之一的白云新城地区的多类不同测点开展现场实测和软件模拟校验,采用在夏季日间开展行人空间的风热环境实测,对实测区域进行风热环境模拟,借助人体热舒适指标—生理等效温度(PET)分析风热环境特点,验证软件模拟对于不同空间形态特征的适应性,并设定本次模拟实验的边界条件。接着,基于以上城市空间形态要素的分析方法、实测数据以及研究工具,首先利用ENVI-met软件对临山梳式型、滨水梳式型、斑块型等3种类型空间形态的9个城市设计案例进行风热环境模拟,分析比对各类型空间形态中不同测点的风、热环境模拟结果;再基于风热环境主要影响因素的研究,进行空间形态要素解构和详细分析;然后分别采用总体分析校验、分类分析校验以及多层次比较的方法,归纳其结果之间的一致性规律,结果发现:(1)针对不同形态类型分别采用空间形态要素与风环境模拟实验分析,结果显示90%案例的分析结果的排名为一致的;(2)临山梳式型的空间形态要素对风速影响差异相对最大,案例平均模拟风速结果分别为0.73 m/s、0.85 m/s、0.9 m/s,不同空间形态方案的之间的风速差值接近25%,且山谷走向与空间形态要素的契合度对模拟实验结果影响较大;(3)3个开放型案例的风环境模拟结果均为最优;(4)自然资源利用、原生冷源、开放空间等3项细化要素是至关重要的,如水网梳式结构的平均人体舒适度(PET)模拟值降至44.54℃,比其他模式的平均最高值低接近1℃;(5)下垫面、遮荫条件等2项细化空间形态要素则对最终人体舒适度(PET)产生关键性作用。最后,根据以上研究和论述,本文对当前的城市设计评价方法进行了反思,从批判角度探讨现代城市设计体系的方法问题,提出系统利用基于城市空间形态的风热环境关联研究以优化当前城市设计评价的必要性。最终总结了具有湿热地区特色的3个层次的空间形态要素的指标评价体系,综合采用层次分析法(AHP)、专家打分法和风热环境模拟评价等分析方法,结合城市设计不同阶段的目标任务,建立多方案比较的城市设计评价方法。该研究方法在常规城市形态研究中融入了可量化的风热环境评价,为城市设计方案比选评价提供了可操作的科学评价方法,为高密度的湿热地区城市空间形态研究和控制提供了新视角。

刘方馨[4](2020)在《20世纪80年代社会文化思潮视角下的中国风景园林理论与实践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中国历史发展的长河中,20世纪80年代具有特殊的时代意义。作为前承“毛时代”革命叙事,后启90年代商品叙事的过渡阶段,80年代不仅是社会发展的重要转折时期,同时也是各类社会文化思潮空前活跃、学术理论启蒙的时期,大量意识形态在此过程中博弈。而正是这种特殊的时代环境,造就了风景园林学科发展由单一模式走向多元互渗的新阶段。基于此背景,本文研究聚焦80年代,在历史文献与实践案例构筑的语境下对该时期风景园林理论与实践内容及其转变特点进行梳理分析。有异于之前时期政治体制、方针政策对于园林发展的决定性影响。进入80年代之后,改革的思想成为主流,围绕国家的改革发展大思路,文化地位空前提高、民族主义回归、全民科技浪潮等共同构成了影响各学科发展的重要社会背景。而社会文化思潮在这种变革、转型时期集中爆发,各类新思想、观念相互碰撞,反映客观现实的要求和人们的生活需要。换言之,该时期诸多行业和学科的发展是伴随着社会文化思潮产生和推进的。因此,从社会文化思潮视角解读风景园林学术理论及实践的发展内容可谓契合时代特点。具体而言,选取80年代与风景园林学科发展关联密切的典型社会文化思潮:“美学热”“文化热”“旅游热”“生态观”,结合当时学科较为瞩目4个领域:园林美与园林艺术理论研究、传统园林理论研究与现代实践、风景名胜区理论与实践、城市绿地建设理论与实践分别进行具体分析。首先,文章简要概述了上述社会文化思潮产生的原因,并对其如何影响风景园林相应领域进行具体阐释。其次,文章主体结构分为4大内容并行:1、对“美学热”影响下的园林美与园林艺术相关理论研究内容进行详细梳理与分析。其中包括“园林美”与“园林艺术”概念的厘清、传统园林艺术审美观念的认识、现代园林艺术创作理论体系构建、山水美学及景观美学的初步探索等内容的具体分析;2、对“文化热”浪潮的冲击下,学界掀起对于传统园林的复归与反思内容详细论述。其中理论层面,分别从研究视角、研究方法、研究对象3个维度对传统园林理论的研究及传统园林如何“古为今用”的思考进行全面考察。实践层面,选取松江方塔园、宾馆庭园、境外中国园、古园修复与重建4类典型园林营建现象为代表,结合实际案例具体分析传统园林的现代转译途径;3、对“旅游热”背景下,业内围绕的关于风景名胜区“保护与开发”问题的理论与实践探索进行主要论述。其中包括美国国家公园理论的引入、风景资源评价方法的探索、保护规划的特点、结构体系的产生及其在具体实践的运用、风景设计理念的特点等内容分别展开;4、对“生态观”引领下我国城市绿地分类的调整、城市绿地定额及计算方法的更新、绿地系统布局的优化及人工植物群落与多元绿化形式的探索等内容分别论述,以揭示“生态观”是如何影响到城市绿地各相关理论发展与实践建设。最后,综合上述视角,系统性地对80年代改革开放浪潮下我国风景园林理论及实践呈现的变革特点作出凝练总结。在“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国家方针大政下,“现代化”成为引领整个社会发展的主流,而对于科学的崇尚与弘扬也成为启迪风景园林学科“现代化”实现的主要途径。在学术理论方面,呈现出由“政治意志”主导转变为“科学话语”引领的新趋势。随着旧有思维模式的革新、现代学科的交叉融合,先进科学技术的引入等,使得之前已有的学术理论面临着科学解释,同时也衍生出诸多新的理论体系;在实践建设方面,呈现出由“中西之争”转向“古今之争”的新趋势。挣扎于摆脱“因袭的重担”仍是实践变革的主流,在面临西方设计思潮的冲击下,回归于本土民族文化的学习及对社会生活需要的重新审视是该时期实践的典型特点。总体而言,虽说该时期风景园林学术理论及实践内容在现今看来尚不成熟与完善,有着新旧杂陈的时代局限性,存在实践先行、理论滞后、理论与实践脱节的现象,但其中不乏对于学科发展思考的真知灼见,摆脱之前照搬苏联的单一模式,并能够立足更为宽宏的全球视野,展现出多领域交融、自主性探索、科学性引领等诸多时代特征,取得了划时代意义的进步,是我国现代风景园林学科发展的重要基石。

惠禹森[5](2019)在《西安近现代山水型公园演变及设计模式类型化研究》文中指出西安数千年的城建史中,传统山水园林传承并发扬着“山水文化”,“山水”与地景理论在大型工程实践中的应用,是先贤们与大自然“天人合一”的智慧的结晶。在西安近现代城市公园的营建中,山水型公园,是城市公园中常见的一种形式,也是城市公园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内外相关研究中,对于“山水文化”和山水城市的研究比重较大,对于传统山水园林的研究较多,但是对于近现代山水型公园缺乏较为系统的研究,尤其是针对特定地域范围的山水型公园研究更是凤毛麟角。本文以西安市近现代山水型公园为对象,基于西北园林史的课题背景下,对其演变及设计模式类型化进行研究,以求为西安未来城市公园营建与“山水文化”的传承提供思路,同时也为课题组进行相关的基础性资料的收集。通过田野调查法、对比分析法、个例分析法、图解分析与归纳总结法等方法,对相关理论和西安近现代城市公园概况进行了梳理,对主城区七十三所城市公园进行了现场踏勘,将其中山水型公园作为重点进行了分类研究。梳理了同时期西安山水型公园发展情况,在对应发展阶段中,对相关基础实例进行比较研究,从中选取了较有代表性的案例进行个案分析。通过对典型案例中山水关系布局、景致、观游、意境等特点分析,总结出西安近现代山水型公园的山水关系与布局特征、景致特征、观游特征和意境特征,最后归纳了西安山水型公园的发展趋势、对其的保护建议、对山水型公园营造的传承和建议以及对于山水型公园设计模式的类型化提炼。在本文中通过上述研究方法与思路,提出了三种山水关系;总结了通过“寻胜”关键山水节点,结合建筑及植物要素形成景致的特征;梳理出观游者统筹观游与景致统一的观游特征;归纳了通过“问名”和“赋文点景”使意境具象化的手法。同时研究总结归纳了西安山水型公园发展演变的五个趋势:1)选址多依托城市山水格局2)建设逐步向城市外环发展3)现代风景园林理念逐步融入“山水”公园4)山水理念始终贯穿城市公园设计5)山水结构以水为主趋于多元。文末,依据现场调研和问题分析,就山水型公园的保护提出了:认清近现代山水型公园价值、保护城市大山水格局、保护山水模式公园内部“山水秩序”的三条保护建议。对未来山水模式公园的营造设计提出了,提出了山水文脉传承、选址布局因地制宜、景致观游统筹合一、山水诗画意境表达四项传承及营造建议。最后基于山水型公园的山水关系,将其划分为水为中心、山为主体、借水活山三类,并细化为八个小类。

王秀秀[6](2019)在《基于语义网络模式语言的城市广场空间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经济发展加速的大时代,面对巨大工作压力的城市居民们更渴望与大自然亲密接触,融合于自然环境。城市广场的建设不仅丰富了城市空间层次,更重要的是,为居民提供了舒适的户外绿地,满足了人们休闲、娱乐和交流的需求。所以,广场空间的设计与人的活动密切相关。通过将语义网络法和模式语言相结合的方法对城市广场进行分析,可以将其引申为人工智能或计算机应用的途经,对未来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工作都有很大的指导作用。首先是将语义网络法和模式语言相结合,对城市广场空间进行原型提取和城市广场空间要素之间的提炼,使城市广场空间要素及结构剖析呈现的更加明确,也更加直观;通过语义网络模型,发现城市广场功能的逐渐丰富化;通过建立广场空间的构成、形态要素、空间构成的形态结构、空间结构类型、广场的空间要素、广场的环境艺术等语义网络模型,说明构成完整的广场空间需要多个元素的相互作用,同时各个元素之间也存在相互影响。其次,根据建立的城市广场的原型,对不同使用特征的城市广场类型:纪念广场、市政广场、商业广场、交通广场、休闲娱乐广场进行演绎分析,并且通过建立典型案例的空间构成要素的语义网络模式分析,提出合理化建议,为人们提供更合理、更丰富化的广场设计参考意见。同时通过演绎分析,可以验证出将两种方式结合的这种模式具有合理性,引用知识元概念,将其引申为计算机应用的接口。最后,借用知识元概念,建立城市广场空间数据库,将语义网络模式语言模型带入到计算机程序中,形成计算机应用研究初探。然后以Protégé为例,将城市广场语义网络模式分析结果用Protégé来表述出来,套用计算机应用的模式,进一步验证语义网络模式语言对于计算机应用的可发展性,具有面向计算机应用的趋势化表达。

王歆[7](2019)在《杭州山寺与泉溪的关系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古代杭州郊居山寺的营建,常常表现出与泉溪结合的特色。杭州最富盛名的灵隐寺临冷泉溪而建,溪水与道路相伴,如桃花源一般,引导市井中人由东晋的钱塘县治进入幽静的山寺。唐代以后陆续建立的虎跑、龙井、理安诸寺,都是以泉着名,在泉旁建寺,泉的名称和文化意义也随之建立。这些泉溪不仅为山寺提供自然建设条件,本身也在营建过程中不断被改造,成为山寺营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这种山寺与泉溪互为关联、共同生长关系的研究,是本文构思的出发点。本课题以“泉溪”为切入点,通过对相关历史文献的研读、山寺和泉溪及自然环境的实地调研、山寺所依存的环境背景的建模分析等,梳理出古代杭州郊居山寺的历史地理脉络;进而选取三组案例,对其山寺、山寺群与泉溪的历史演进进行了历史考证和分析,揭示了古代杭州郊居山寺营建与泉溪理水相结合的技术成就和文化价值。该系统研究填补了山寺营造中的部分研究空白,挖掘了大量历史资料,对于古人营建活动的创造性有一定的揭示,对传统建筑与景观的研究有一定的学术贡献。

张劼[8](2018)在《青岛近现代园林发展历史研究(1898-1994)》文中指出青岛作为一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以“红瓦绿树、碧海蓝天”的近现代城市景观着称,近现代园林是城市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青岛近现代园林的建设发展与其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和特殊的历史进程密切相关,具有特色鲜明的个性特征。它立足于山海地域环境特色,在多元文化碰撞与交融的影响下,通过吸收与融合,形成了青岛近现代园林发展特定的时代特色,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论文以青岛近现代园林为研究对象,通过大量的文献分析研究,结合实地调研,对青岛近现代园林发展的历史过程及特点、营造特征、演进特征、影响与启示等方面的内容进行了深入系统的研究。首先,在历史分期的基础上,系统梳理分析了青岛近现代园林发展的历史过程及特点,提出了青岛近现代园林经过了德占日据时期“欧化与日化”背景下的“殖民输入”、民国时期“民族化与中西交汇”双重影响下的“二元互动”和新中国时期“多元化与新时代要求”多方因素影响下的“多元融合”等时空元素主导与交融的历史发展演进过程。其次,在对典型园林实例深入剖析的基础上,分别从园林内容与功能、园林选址及空间布局、园林造园要素、园林造景手法等方面,深入探究了青岛近现代园林的营造特征,着重提出了园林景观营造的总体特征——“青岛特色”,主要表现为突出的山海迤逦地域景观特色,包容西方与本土、现代与传统相交织的多元造园风格及要素和充满异域风情的植物景观特色。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青岛近现代园林创造了山海地域特色与多元园林艺术有机结合的无比杰作,包含了人文与自然、西方与本土、传统与现代的多元韵律。其三,从城市空间及景观风貌的角度,分析了青岛近现代园林建设发展对城市绿色生态空间的形成、城市公共空间的优化、城市景观风貌的塑造、城市文化空间的形塑以及城市活力的提升所产生的重要影响和积极意义;重点探讨了1898年至1994年这一时段的历史发展演变对此后青岛园林造园风格及手法的发展、园林空间分布的扩展以及园林空间历史特色的延续等方面所产生的深刻地影响,对当前及今后青岛园林的建设发展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最后,基于上述研究,总结出青岛近现代园林发展演进在文化上具有“多元文化包容性”与“本地文化薄弱性”双重并存的特征,园林发展在具有多元性的同时,也表现出地域自主性的文化创新较薄弱,园林文化及风格的发展方向较盲目的局限性。因此,青岛园林未来发展必须清晰认识这一局限性,立足地域特色,提升地域自主性园林文化的创新能力,将是青岛园林未来发展的重要探索方向。

《安家》编辑部[9](2016)在《2016中国地产最具影响力候选品牌》文中研究指明

徐群[10](2012)在《上海城市化进程对农业发展的影响研究(1949年至今)》文中指出经济史学家金德尔伯格曾说过:“城市化是个世界性现象,它同样影响着富裕国家和贫穷国化完全背道而驰的趋势是不可能的。”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斯蒂格列茨认为中国的城市化与美国的高科技发展将是深刻影响21世纪人类发展的两大课题。新世纪对于中国有三大挑战,居于首位的就是中国的城市化。可见,城市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中国的城市化已经成为21世纪对人类社会产生巨大影响力的社会过程。上海是中国大陆第一大城市,无论其城市化水平或者产业结构演进的程度都领先于我国其它城市。经过上世纪90年代的快速发展,上海中心城区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服务功能逐步凸显,集聚功能进一步提升。根据《上海统计年鉴2011》,2010年末上海户籍人口1412.32万人,其中农业人口仅157.37万人,城市化率达到88.9%,可见上海已步入城市化的后期阶段。从产业结构演进来看,上海也已进入工业化的后期阶段,第一产业的比重进一步缩小,第三产业的比重稳步上升并已超过半数。反观农业,上海非农业大市,却是一个农业强市。截至2010年,上海的耕地面积为20.10万公顷,属全国各省市、自治区和直辖市中最低者,但同时,就粮食单位面积产量、农民人均纯收入、农产品商品率等方面而言,上海名列前茅。其城市化背景下的农业发展经验对许多地区快速城市化过程中的农业发展有一定的参考价值。经过多年的发展和积累,上海已经成为一个国际化大都市,并联动杭州、宁波、南京等地,形成长江三角洲大都市带。目前,上海已进入城市化后期,历经了城市化发展的各个阶段。本研究在考察上海城市化与农业发展演化轨迹的基础上,从人口城市化、经济城市化和空间城市化三个角度切入,研究不同历史时期上海城市化发展特征及其对上海农业发展的影响。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前,上海由一个多功能的工商业城市转变为综合性的工业基地,从“消费型城市”转变为“生产型城市”。与此同时,上海的城市化率因各种原因,一直处于下降趋势,到1978年降至58.75%。在这一阶段,温饱问题是社会面临的主要问题,因此农业的功能是以提供粮食为主的大宗农产品为主,仅在近郊和苏州河沿岸的狭小区域内,出现了较为集中的蔬菜产区,呈现部分城郊农业的发展特征,其他广大区域均以粮棉种植为主,呈现典型的乡村农业发展特征。新中国成立之初,上海地区第一产业业人员的比重明显高于第二、三产业,但随着城市工业的发展和乡村工业的兴起,出现了劳动力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的转移,但至改革开放前,第一产业仍吸纳着全市三分之一以上的从业人员。随着城市化的推进,耕地在全市土地总面积中的比重不断减少,但至1978年仍占到50%以上,仅减少4.9个百分点,总体上形成以农业用地为主导的土地利用结构。从1949年到1978年间,上海的农业产值从2.27亿元上升到18.26亿元,但其增长速度远低于第二和第三产业。其中部分原因在于政府的导向是大力发展工业,于是“以农补工”成为一种趋势,即以“价格剪刀差”等形式通过农业来支持工业的发展。相对而言,所有的资源都向工业倾斜,对农业的投入自然会降低,也间接影响了农业的发展。改革开放以后,上海地区的发展在战略上进行了调整,整个城市定位从单一化的工业生产基地逐步向一个多功能的城市改变。城市化率由1979年的60.72%上升到1999年的73.84%。在这段时期,温饱问题基本解决,人民对生活质量开始提出要求,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对新鲜蔬菜和副食品的需求直线上升,上海地区也相应呈现出城郊农业的典型特征,畜牧业快速发展,并在后期出现都市农业的萌芽。第一产业从业人员数量基本呈下降趋势,农村青壮男性劳动力转向第二、三产业,女性和老年劳动力在总体农业劳动力中所占的比重逐年上升。随着城市化的快速推进,从1979年到1999年间,耕地面积由35.58万公顷下降到29.09万公顷,减少了18.24%,但农业产值从20.41亿元上升到206.90亿元,发展迅速。其中,科技投入是重要因素之一。在这一阶段,“以农补工”的情况基本结束,逐步转向“工农自补”,并在后期开始出现“工业反哺农业”的情况。经过改革开放以来20多年的战略调整,上海在迈入新世纪之际,已经成为一个综合性的国际化大都市,并朝着经济、物流、贸易和航运四大中心和长三角大都市带龙头的方向积极建设。上海的城市化率在2000年已接近75%,到2010年达到88.9%,进入城市化后期。从经济结构来看,第三产业所占比重在2000年首次超过第二产业并达到50%以上。2000年,上海人均GDP超过3000美元,到2010年人均GDP突破1万美元大关,表明上海进入中等发达经济体行列。这一阶段,上海人民的生活水平已经有了质的飞跃,对提高生活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主要表现为对农产品质量的要求、对居住环境的要求等等。在这样的背景下,上海的农业发展进入到都市农业阶段,农业的多元功能作用开始显现。在对上海城市化不同阶段对农业发展影响考察的基础上,第五章进行了系统的思考和总结。首先从上海城市化发展促进农业产业升级、上海交通建设发展促进农业贸易开展、上海农业科技发展保障农业可持续发展三个方面总结了上海城市化进程对农业发展的主要促进作用;其次,从上海城市定位和功能变化制约农业发展、上海城市化发展导致农业劳动力数量和质量双重下降、上海城市化发展对耕地的大量侵占三个方面归纳了上海城市化进程对农业发展的主要制约作用;最后,文章就上海城市化进程对农业发展影响研究的结果对于其它城市在城市化过程中规划农业发展之时可以借鉴的地方,提出八大建议,分别为:把握一般规律,着重战略规划;加大科研力度,提高单位产出;有效保护耕地,确保安全供给;合理分流人员,促进城乡融合;规划交通建设,促进贸易流通;防治环境污染,保障持续发展;借力二三产业,促进农业升级;加大创新力度,激发市场活力。

二、开创城市绿化新纪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开创城市绿化新纪元(论文提纲范文)

(1)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保护与展示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论文的研究背景
        1.1.1 关陇地区先秦之秦的历史
        1.1.2 关陇地区先秦之秦在中华文明中的地位
    1.2 论文研究对象的界定及其保存、保护、展示现状和问题
        1.2.1 研究对象的界定
        1.2.2 研究对象的保存、保护与展示现状
        1.2.3 研究对象保护与展示存在的问题及缺失
    1.3 论文拟解决的主要问题及研究意义
        1.3.1 论文拟解决的主要问题
        1.3.2 论文的研究意义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分析
        1.4.1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的考古研究
        1.4.2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的历史研究
        1.4.3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的保护研究
        1.4.4 类似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群的文化遗产概念及其保护研究
        1.4.5 文化遗产保护与展示体系及相关研究
        1.4.6 文化遗产整体性保护方法研究
    1.5 论文的研究方法
        1.5.1 系统科学研究方法
        1.5.2 文献梳理与实地调查法
        1.5.3 问题史学方法
        1.5.4 类比、归纳和演绎研究法
        1.5.5 研究框架
2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构成研究
    2.1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概念的提出
        2.1.1 类似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群的文化遗产的概念发展
        2.1.2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的概念
    2.2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的遗址点——组成型遗址与关联型遗址
        2.2.1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组成型遗址——都邑
        2.2.2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组成型遗址——秦公、王、帝陵
        2.2.3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组成型遗址——离宫别馆与苑囿
        2.2.4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组成型遗址——祭祀处所
        2.2.5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关联型遗址——道路
    2.3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的关联机制
        2.3.1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的单点关联机制
        2.3.2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的片区关联机制
        2.3.3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的整体关联机制
    2.4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的空间格局
    2.5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的环景(Setting)
        2.5.1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遗址点的环景
        2.5.2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遗址片区的环景
        2.5.3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的整体环景
    2.6 本章小结
3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价值研究
    3.1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的价值认知
        3.1.1 国内外文化遗产的价值类型及定义
        3.1.2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的价值内涵认知逻辑
    3.2 相关价值研究综述
        3.2.1 秦文化的历史价值与当代意义研究
        3.2.2 秦统一的历史观照
        3.2.3 相关秦文化遗址的价值研究
    3.3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的整体价值
        3.3.1 历史价值:秦崛起与统一的历史进程——见证了中国大一统制度、统一国家的创立过程
        3.3.2 科学、艺术价值:古代中国国家形成的完整经历——形成了古代中国国家形态发展的完整实物链
        3.3.3 文化价值:华夏民族形成过程的映射——反映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过程
        3.3.4 社会价值:构建中华文明标识体系的秦文化核心
    3.4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的片区价值
        3.4.1 西垂片区的价值分析
        3.4.2 雍城片区的价值分析
        3.4.3 咸阳片区的价值分析
    3.5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的单点价值
        3.5.1 大堡子山遗址的价值分析
        3.5.2 雍城遗址的价值分析
        3.5.3 咸阳城遗址的价值分析
        3.5.4 秦始皇陵的价值分析
    3.6 本章小结
4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完整性认识
    4.1 文化遗产“完整性(Integrity)”的概念发展
        4.1.1 文化遗产“完整性”概念的发展脉络
        4.1.2 文化遗产“完整性”的衡量标准
        4.1.3 文化遗产“完整性”概念的定义层面
        4.1.4 类似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的文化遗产对象“完整性”讨论
    4.2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的完整性认知
        4.2.1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完整性的认知层级
        4.2.2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完整性的认知层面
        4.2.3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完整性的评估框架
    4.3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的完整性评估
        4.3.1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遗址点的完整性评估
        4.3.2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整体层级的完整性说明
    4.4 本章小结
5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保护体系的建构
    5.1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的保存、保护和管理现状及缺失
        5.1.1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遗址点的保存现状
        5.1.2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遗址点的保护管理现状
        5.1.3 整体价值观照下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保护管理的缺失
    5.2 类似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的文化遗产对象的保护经验
        5.2.1 系列遗产(Serial Properties)的保护方略
        5.2.2 文化线路(Cultural Routes)的保护方略
        5.2.3 美国国家遗产区域(National Heritage Areas)的保护方略
        5.2.4 系列遗产、文化线路与美国国家遗产区域保护管理方式的异同
    5.3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保护体系的构成逻辑
    5.4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保护体系的保护程序
        5.4.1 建立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的信息库和管理平台
        5.4.2 构建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的保护规划体系
    5.5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保护体系的保护方法
        5.5.1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价值的认知方法
        5.5.2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完整性的认知和评估方法
        5.5.3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保护区划的划定方法
    5.6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保护体系的保护制度
        5.6.1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保护体系的遗址点纳入制度
        5.6.2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保护体系的保护总体规划制度
        5.6.3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保护体系的联合管理制度
    5.7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保护体系的保护建议
        5.7.1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保护体系的考古研究建议
        5.7.2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保护体系的分级保护建议
        5.7.3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保护体系的分类保护建议
        5.7.4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保护体系的整体立法保护建议
    5.8 本章小结
6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展示体系的建构
    6.1 文化遗产阐释与展示的概念、原则和内容
        6.1.1 文化遗产阐释与展示的定义与辨析
        6.1.2 文化遗产阐释与展示的原则
        6.1.3 文化遗产阐释与展示的内容
    6.2 文化遗产阐释与展示的方法
        6.2.1 文化遗产阐释规划的编制
        6.2.2 文化遗产主题阐释框架的构建
        6.2.3 文化遗产阐释与展示方法、方式的其他探索
    6.3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的展示利用现状及缺失
        6.3.1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遗址点的展示利用现状
        6.3.2 整体价值观照下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展示利用的缺失
    6.4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展示体系的组成内容
    6.5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展示体系的阐释框架
        6.5.1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展示体系的阐释主题
        6.5.2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展示体系阐释框架的垂直建构(主题/价值—分解)
        6.5.3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展示体系阐释框架的水平建构(主题—叙事线索)
        6.5.4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展示体系阐释框架遗址展示点的甄选
    6.6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展示体系的叙事结构
        6.6.1 整体层级的“主题—叙事”结构
        6.6.2 片区层级的“主题—叙事”结构
        6.6.3 单点层级的“主题—叙事”结构
    6.7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展示体系的展示方式
        6.7.1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展示体系的节点展示方式
        6.7.2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展示体系的整体展示方式
    6.8 本章小结
7 结论
    7.1 研究结论
    7.2 创新点
    7.3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在读期间研究成果
图录
表录
附录论文中相关评估及综述表录
致谢

(2)马克思经济全球化思想及其当代观照(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引言
    一、研究背景与问题
    二、研究现状及创新之处
        (一)研究现状
        (二)创新之处
    三、研究意义与重点难点
        (一)研究意义
        (二)重点与难点
    四、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第一章 经济全球化的内涵透视及马克思经济全球化思想的形成背景
    一、经济全球化的内涵透视
        (一)全球化概念的动态演进
        (二)全球化本质的争论
        (三)经济全球化的涵义与特征
    二、马克思经济全球化思想的形成背景
        (一)马克思经济全球化思想形成的社会历史条件
        (二)马克思经济全球化思想形成的理论渊源
第二章 马克思经济全球化思想的历史演化与文本考察
    一、萌芽时期:《克罗茨纳赫笔记》《巴黎笔记》《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一)对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历史使命的探讨
        (二)对世界历史进程中经济动力因素的初步认识
        (三)对现实的人在世界历史进程中主体作用的揭示
    二、形成时期:《德意志意识形态》和《共产党宣言》
        (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图式
        (二)经济全球化形成与发展的动力
        (三)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
    三、深化时期:《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和《资本论》
        (一)对经济全球化进程中人类社会发展形态的分析
        (二)对经济全球化进程中资本双重逻辑的分析
    四、丰富时期:《人类学笔记》《历史学笔记》和“俄国和东方社会道路研究”
        (一)从历史源头探究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性联系
        (二)对世界历史发展道路的设想从抽象向具体转变
第三章 马克思经济全球化思想的理论实质
    一、马克思经济全球化思想的理论内核
        (一)经济全球化的载体:世界市场
        (二)经济全球化的条件:世界交往
        (三)经济全球化的驱动:资本主义的内在矛盾
        (四)经济全球化的形态:国际分工、国际贸易、国际扩张
    二、马克思经济全球化思想的理论架构
        (一)逻辑起点:资本逐利
        (二)中心线索:生产力的普遍发展
        (三)理论旨归:人类解放
    三、马克思经济全球化思想的理论视界
        (一)以社会基本矛盾理论揭示经济全球化的根源与规律
        (二)以世界历史理论阐发经济全球化的开端与动因
    四、马克思经济全球化思想的理论态度
        (一)在对经济全球化的分析中给予资本主义辩证地批判
        (二)在对共产主义社会的描绘中勾勒经济全球化的前景
第四章 马克思经济全球化思想视域下的当代全球化反思
    一、经济全球化时代的反全球化与逆全球化
        (一)反全球化之“争鸣”
        (二)逆全球化之“危机”
    二、反全球化与逆全球化的马克思经济全球化思想分析
        (一)马克思经济全球化思想下的反全球化评析
        (二)马克思经济全球化思想下的逆全球化批判
    三、马克思经济全球化思想下的当代全球化之进路
        (一)科学认识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两制”关系
        (二)正确面对资本主义主导下的经济全球化发展困境
第五章 马克思经济全球化思想的当代中国观照
    一、马克思经济全球化思想在当代中国的承继
        (一)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时期对马克思经济全球化思想的发展
        (二)改革开放新时期对马克思经济全球化思想的创新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对马克思经济全球化思想的升华
    二、马克思经济全球化思想在当代中国的实践
        (一)经济全球化浪潮下的中国道路
        (二)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中国方案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3)风热环境关联的城市空间形态评价方法研究 ——以广州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对象
    1.3 研究综述
    1.4 研究目的和方法
    1.5 研究意义
    1.6 研究框架
第二章 风热环境关联的广州典型城市空间形态分析
    2.1 广州典型空间形态的分析
    2.2 城市空间形态的风热关联研究
    2.3 研究案例选取
    2.4 小结
第三章 风热环境关联的城市空间形态分析方法构建
    3.1 城市空间形态的要素分析方法
    3.2 风热环境模拟分析方法
    3.3 现场实测与软件校验
    3.4 小结
第四章 临山梳式型空间形态的风热环境关联分析
    4.1 空间形态基本特征
    4.2 风热环境模拟分析
    4.3 空间形态要素分析
    4.4 总体分析校验
    4.5 分类分析校验
    4.6 小结
第五章 滨水梳式型空间形态的风热环境关联分析
    5.1 空间形态基本特征
    5.2 风热环境模拟分析
    5.3 空间形态要素分析
    5.4 总体分析校验
    5.5 分类分析校验
    5.6 评价小结
第六章 斑块型空间形态的风热环境关联分析
    6.1 空间形态基本特征
    6.2 风热环境模拟分析
    6.3 空间形态要素分析
    6.4 总体分析校验
    6.5 分类分析校验
    6.6 小结
第七章 城市空间形态与风热环境的总体关联分析
    7.1 总体分析校验
    7.2 分类分析校验
    7.3 空间形态与风热环境关联的总体规律
    7.4 小结
第八章 基于风热环境的城市设计评价方法
    8.1 基于风热环境的城市设计评价优化建议
    8.2 评价构建思维
    8.3 评价指标体系
    8.4 评价方法运用
    8.5 小结
总结
    研究基本结论
    创新与特色
    研究不足与展望
附录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4)20世纪80年代社会文化思潮视角下的中国风景园林理论与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内容及资料来源
    1.3 研究意义
    1.4 已有研究及评述
    1.5 研究方法
    1.6 技术路线
2 社会文化思潮视角下的20世纪80年代风景园林
    2.1 “美学热”的发展及园林美学与艺术研究热潮
    2.2 “文化热”的兴起及传统园林重新探讨的动因
    2.3 “旅游热”的产生及风景名胜区事业的起步
    2.4 “生态观”的确立及城市绿地建设思路的转型
3 美学与艺术的求索:“美学热”浪潮下的园林美与园林艺术理论研究
    3.1 园林美与园林艺术内涵的阐释
    3.2 中国传统园林艺术审美观念的认识
    3.3 现代园林艺术创作理论体系的建构
    3.4 山水美学与景观美学的初步探索
    3.5 小结
4 传统的复归与反思:“文化热”兴起下的传统园林理论研究与现代实践
    4.1 传统园林理论及方法研究的拓新
    4.2 现代公园中的传统转译:以松江方塔园为例
    4.3 宾馆庭园中的园林传统与现代建筑理念的交织
    4.4 境外“中国园”中的传统园林文化输出与再现
    4.5 遗产保护视野下古园修复与重建中的物质及精神传承
    4.6 小结
5 保护与开发的博弈:“旅游热”背景下的风景名胜区规划理论与实践
    5.1 美国国家公园理论的引入
    5.2 风景资源评价方法的阶段性求索
    5.3 分级保护思想与结构体系的建立
    5.4 融人工于自然,融文脉于场所:风景设计理念求新
    5.5 小结
6 整体与系统的理念:“生态观”引领下的城市绿地建设理论与实践
    6.1 城市绿地分类的调整
    6.2 城市绿地定额及计算方法的更新
    6.3 生态平衡主导下绿地系统布局优化
    6.4 人工植物群落及立体绿化形式探索
    6.5 小结
7 结论与不足
    7.1 论文创新点
    7.2 研究结论:改革开放浪潮下中国风景园林理论与实践的转型
    7.3 研究不足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图表来源
附录1 风景园林专家口述史访谈录
附录2 20世纪80年代风景园林大事记表
附录3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主要论文

(5)西安近现代山水型公园演变及设计模式类型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传统山水理论的传承与创新
        1.1.2 城市发展与山水型公园关系
        1.1.3 西北园林史课题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山水理念相关研究
        1.3.2 近现代城市公园研究现状
        1.3.3 西安园林与城市公园研究现状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思路及方法
    1.5 研究框架
    1.6 本章小结
2.山水型公园溯源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西北园林相关概念
        2.1.2 山水型公园相关概念
    2.2 研究范围、时间的选取
    2.3 “山水”之文化根源探究
        2.3.1 山水哲思
        2.3.2 山水诗
        2.3.3 山水画
        2.3.4 地景理念之形胜
    2.4 传统山水园林及其山水关系
        2.4.1 山水园林概况
        2.4.2 传统山水园山水关系
        2.4.3 园林及山水型公园研究尺度
    2.5 本章小结
3.西安市近现代山水型公园历史演变
    3.1 山水理念与城市公园的碰撞1916-1949
        3.1.1 发展概况
        3.1.2 同时期山水型公园及其比较
        3.1.3 近代山水的开端—莲湖公园
        3.1.4 阶段发展特征
    3.2 山水型公园的兴起1949-1965
        3.2.1 发展概况
        3.2.2 同时期山水型公园及其比较
        3.2.3 一池三山的传承—兴庆宫公园
        3.2.4 阶段发展特征
    3.3 公园建设的放缓1966-1976
        3.3.1 发展概况
        3.3.2 同时期山水型公园及其比较
        3.3.3 阶段发展特征
    3.4 山水型公园的发展1977-1999
        3.4.1 发展概况
        3.4.2 同时期山水型公园及其比较
        3.4.3 禅意山水—唐大慈恩寺遗址公园
        3.4.4 阶段发展特征
    3.5 山水与其他要素的多元融合2000-2018
        3.5.1 发展概况
        3.5.2 同时期山水型公园及其比较
        3.5.3 天人合一的传承创新—西安世博园(2000-2010)
        3.5.4 建筑废弃物与堆山挖池—文景山公园(2010-2018)
        3.5.5 阶段发展特征
    3.6 本章小结
4.西安市近现代山水型公园营造特征
    4.1 山水关系与公园布局
        4.1.1 水为主体
        4.1.2 山为主体
        4.1.3 借水活山
        4.1.4 小结
    4.2 山水模式的景致特征
        4.2.1 宏观层次景致因籍
        4.2.2 中观层次园内山水结构“寻胜”
        4.2.3 局部多元素构成山水画卷
        4.2.4 小结
    4.3 山水模式的观游特征
        4.3.1 人的统筹与观游图景形成
        4.3.2 观游体验的层次
        4.3.3 小结
    4.4 山水模式的意境特征
        4.4.1 意境于山水型公园的价值
        4.4.2 意境具象化表现之“问名”“赋文”
        4.4.3 小结
    4.5 本章小结
5.西安山水型公园发展趋势及保护营造探索
    5.1 西安近现代山水型公园整体发展趋势
        5.1.1 选址多依托城市山水格局
        5.1.2 建设逐步向城市外环发展
        5.1.3 现代风景园林理念融入“山水”公园
        5.1.4 山水理念贯穿城市绿地设计之中
        5.1.5 山水结构以水为主趋于多元
        5.1.6 挖池堆山与游赏空间的内向性
    5.2 近现代山水型公园保护建议
        5.2.1 西安近现代山水型公园的价值
        5.2.2 保护城市山水格局
        5.2.3 保护山水模式公园的“山水秩序”
    5.3 近现代山水型公园传承及设计建议
        5.3.1 山水文脉的传承
        5.3.2 选址布局因地制宜
        5.3.3 景致观游统筹合一
        5.3.4 山水诗画意境表达
    5.4 山水型公园设计模式类型化提炼
6.结论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图表目录
    附表:西安市主城区城市公园名录
    研究生期间参与相关工作及成果

(6)基于语义网络模式语言的城市广场空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硕士学位论文修改情况确认表
1 绪论
    1.1 研究现状背景
        1.1.1 现状问题
        1.1.2 研究缺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概况
        1.3.1 国外发展研究概况
        1.3.2 国内发展研究概况
    1.4 研究的方法与内容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研究框架
2 相关基础研究
    2.1 语义网络
        2.1.1 语义网络的基本概念
        2.1.2 语义网络特征
        2.1.3 语义网络的要素及组成
        2.1.4 语义网络的结构
    2.2 模式语言
        2.2.1 亚历山大及其理论思想
        2.2.2 模式语言的形成与应用
        2.2.3 模式语言的意义
    2.3 语义网络法与模式语言的结合点
        2.3.1 表达方式的共通
        2.3.2 面向计算机运用的趋势化表达
    2.4 相关理论及概念介绍
        2.4.1 知识及知识元
        2.4.2 基于知识元的知识组织管理
        2.4.3 在计算机运用知识元的表达
    2.5 本章小结
3 城市广场空间原型及空间要素的提取
    3.1 城市广场原型的提取
        3.1.1 定义的演化
        3.1.2 城市广场空间的界定
        3.1.3 城市广场空间原型的确立
    3.2 城市广场空间构成要素分析
        3.2.1 形态要素
        3.2.2 形态结构
        3.2.3 空间结构类型
        3.2.4 广场空间要素
        3.2.5 广场空间的特征
    3.3 城市广场空间艺术环境营造元素分析
        3.3.1 广场绿化
        3.3.2 硬质铺装
        3.3.3 水体景观
        3.3.4 小品设施
    3.4 城市广场空间要素知识元转化探究
    3.5 本章小结
4 典型城市广场空间语义网络模式演绎分析
    4.1 典型市政广场空间语义网络模式演绎分析
        4.1.1 市政广场空间特征分析
        4.1.2 典型市政广场空间语义网络模式演绎分析
    4.2 典型纪念广场空间语义网络模式演绎分析
        4.2.1 纪念广场空间特征分析
        4.2.2 典型纪念广场空间要素语义网络模式演绎分析
    4.3 典型商业广场空间语义网络模式演绎分析
        4.3.1 商业广场空间特征分析
        4.3.2 典型商业广场空间要素语义网络模式演绎分析
    4.4 典型交通广场空间语义网络模式演绎分析
        4.4.1 交通广场空间特征分析
        4.4.2 典型交通广场空间要素语义网络模式演绎分析
    4.5 典型休闲娱乐广场空间语义网络模式演绎分析
        4.5.1 休闲娱乐广场空间特征分析
        4.5.2 典型休闲娱乐广场空间要素语义网络模式演绎分析
    4.6 典型城市广场空间知识元转化分析探究
    4.7 本章小结
5 面向计算机应用的数据库构建与软件应用研究
    5.1 基于语义网络模式语言的城市广场空间数据库构建
        5.1.1 利用语义网络表示事实
        5.1.2 多元语义描述
        5.1.3 资源库构建
        5.1.4 基于语义网络模式语言的城市广场空间数据库构建
    5.2 利用Protégé表示语义网络模式语言
        5.2.1 Protégé的基本介绍
        5.2.2 Protégé对于语义网络和模式语言的适用性
        5.2.3 类的建立
        5.2.4 关系的建立
        5.2.5 基于Protégé的城市广场语义网络模式语言的形式化表达
    5.3 理论应用总结
        5.3.1 语义网络法
        5.3.2 模式语言
        5.3.3 语义网络法与模式语言
    5.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7)杭州山寺与泉溪的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0.1 研究的对象、范围
        0.1.1 问题的提出
        0.1.2 相关概念、研究对象的界定
        (1) 研究范围:基于泉溪的中国古代杭州郊居山寺研究
        (2) 研究对象的外延:郊居与泉溪的建筑史研究
        0.1.3 典型案例选取
    0.2 以往研究综述
        0.2.1 有关杭州郊居山寺的研究着作与文化阐释
        (1) 佛教及佛寺研究
        (2) 杭州郊居山寺的分析和实例研究
        (3) 文物、考古、建筑史、方志类文献中的零散论述和资料性记录
        0.2.2 郊居建筑与园林史
        (1) 郊居建筑研究
        (2) 相关园林史研究
        (3) 杭州园林研究
        0.2.3 山寺与泉溪研究
        (1) 理水研究
        (2) 杭州理水研究
        (3) 山寺理水研究
        0.2.4 研究综述结论
    0.3 研究的意义
    0.4 研究的理论、方法与技术路线
        0.4.1 基本理论框架:泉溪在山寺营建中的文化意义与技术推动意义
        0.4.2 基本方法:多学科交叉、深层结构、多重视角的综合分析
        0.4.3 技术路线
        0.4.4 文章结构
第一章 杭州灵隐寺、虎跑定慧寺及虎跑寺历史地理脉络
    1.1 东晋南朝:钱唐县郊的灵隐山与寺
    1.2 隋唐至北宋:杭州城邑调整与杭州山寺鼎盛期的先声
        1.2.1 唐代诗文里的飞来峰水石景欣赏
        1.2.2 籍交游而知名的山寺:韬光与虎跑
        1.2.3 吴越与北宋:“灵隐新寺”及飞来峰两涧山寺群的形成
    1.3 南宋:都城郊外的山寺——御前五山与飞来峰两涧山寺群的繁盛
    1.4 元代:文化冲击下的灵隐寺与新生的虎跑定慧寺
        1.4.1 从溪畔到崖壁——飞来峰造像新纪元
        1.4.2 以神迹求助当权者——虎跑定慧寺重建
    1.5 明清:从山寺到风景点——文化的变化与交融
        1.5.1 明代:宗教、文化与审美的回流
        1.5.2 清代:重建、文化安抚与重塑
        1.5.3 融入山寺的民俗文化:观音崇拜、香市与茶文化的兴起
    1.6 近代以来的山寺变迁与郊居风景点定位
        1.6.1 汽车时代的山水格局新视野
        1.6.2 旅游经济、茶村经济与山寺文化转型
        1.6.3 作为风景点的新时代山寺建设
    1.7 小结
第二章 桃花源近:灵隐——循冷泉溪进入的新天地
    2.1 灵隐寺历史地理解析
        2.1.1 灵隐寺概述
        2.1.2 山地开发背景下的城郊“桃花源”与“灵隐”命名权——东晋慧理创寺
        2.1.3 “在京巨刹”的兴衰——从五代“灵隐新寺”到南宋“御前五山”
        2.1.4 式微与转型——从山寺到风景点
    2.2 灵隐寺历代型制研究
        2.2.1 南宋五山时期及前后推论
        (1) 五代灵隐寺
        (2) 五山十刹图和宋元灵隐寺
        2.2.2 明代灵隐寺建设情况
        (1) 明初第一轮重建
        (2) 1583-1588年如通重建
        2.2.3 1649-1666年具德重建
        2.2.4 1741-1744年巨涛重修
        2.2.5 1823-1828年仪谦劝募下的重建
        2.2.6 1862-1945年贯通、昔征与却非的陆续重建
        2.2.7 1953-1998年建国后的重建与修复
    2.3 冷泉溪历史地理解析
        2.3.1 联通城市与佛国的“桃花源”:冷泉溪在灵隐寺营建中的意义
        2.3.2 冷泉溪历史变迁与人工景观改造解析
        (1) 唐代:建亭于水中
        (2) 五代:重建
        (3) 宋代:拓宽冷泉池、建石堤与冷泉闸
        (4) 明代:水面隘塞,移亭堤上
        (5) 清代以来的重新疏筑
        (6) 基于现状剖面图分析的历代变迁推测
    2.4 复原成果分析研究
        2.4.1 灵隐寺布局变迁
        2.4.2 围绕灵隐寺的水体改造具体情况及技法分析
        (1) 修筑堤岸、河床,设置水闸
        (2) 沿溪流分布的人工构筑物
        (3) 植树:修饰溪流及生态修复
        (4) 为听水声而设的建筑:响水楼
        2.4.3 溪流与山门、合涧桥
        (1) 山门、合涧桥与溪流的空间关系
        (2) 水体改造具体情况
        2.4.4 冷泉池与主体建筑布局:飞来峰、冷泉池与灵隐寺主体建筑
        (1) 水与建筑的变迁及水体改造技法
        (2) 泉溪对建筑的影响
        2.4.5 兼顾宗教科仪与日常需求的池:忏堂、水陆堂与池
        (1) 水与建筑
        (2) 水体改造具体情况及技法
    2.5 小结
        2.5.1 寺与泉在溪流始端
        (1) 一个泉源或以一个泉源发源,中途汇入支流而形成的溪流
        (2) 多个泉源汇流而成的溪流
        2.5.2 寺与泉池在溪流交叉点
        (1) 汇流处谷地
        (2) 汇流处山坡地
        2.5.3 寺在溪岸
第三章 因泉而生:虎跑——由一个泉生成的溪与寺
    3.1 神迹及变迁:虎跑泉对寺的意义及历史地理解析
        3.1.1 因“二虎跑地”神迹而生的泉与寺——唐代·寰中的泉与寺
        3.1.2 借壳上市的新寺与新“神迹”——元代·昙回的泉与寺
        3.1.3 风水与暗渠——明代·净戒重建
        3.1.4 茶文化与二分泉——清末定慧寺重建及新的泉与寺的诞生
    3.2 山寺型制变迁研究
        3.2.1 元昙回重开山概述
        3.2.2 普成时期建设情况推论(元至治中1321-1323年)
        3.2.3 净戒重建布局及水体情况研究(明洪武十年1377年)
        3.2.4 道瑄重建布局型制(明正德十四年1519年)
        3.2.5 永果重建布局(明嘉靖二十四年1545年)
        3.2.6 李卫重建布局与型制(清雍正九年1731年)
        3.2.7 清末重建与法轮的虎跑寺建设
        3.2.8 延续及现状
        3.2.9 虽称“神迹”,实由人作——虎跑山寺及泉溪变迁及技法分析
        (1) 山寺布局变迁
        (2) 前溪、暗渠与整体水系营造,及日月池、钵盂池考
        (3) 玉带池与大殿空间
        (4) 滴翠崖、虎跑泉与泉院
    3.3 小结
        3.3.1 因泉而生,以泉为名的山寺
        3.3.2 神迹的流行与名泉景观营造
        (1) 各地虎跑泉与各地“甘露寺”、“玉泉寺”
        (2) 神迹与个体选择:因人而异的“第三空间”营造
        (3) 不同水文地质条件的名泉景观
        3.3.3 从寺院到“古刹”——虎跑寺与灵隐寺及其泉溪价值的发展脉络
第四章 环飞来峰的溪流和山寺群
    4.1 随器制形:两涧环绕的飞来峰及其形态变迁研究
        4.1.1 风雷洗剔灵根见——飞来峰概述及元代以前的飞来峰岩洞景观
        4.1.2 “佛国”变相:无复天成之趣——飞来峰元代造像背后的文化冲突
        4.1.3 批判与接纳:明清以来的飞来峰审美传统重塑与族群认同
    4.2 北涧山寺群
        4.2.1 韬光寺及其布局型制研究
        4.2.2 北涧山寺群的其他建筑
    4.3 南涧山寺群
        4.3.1 山寺群与山寺核心:竞争两涧山寺群核心地位的上天竺及其布局型制研究
        4.3.2 中天竺与下天竺及其布局型制研究
        4.3.3 清代天竺香市及南涧山寺群景观
    4.4 两涧山寺群历代布局及型制分析
        4.4.1 东晋——南北朝
        4.4.2 隋唐
        4.4.3 南宋
        4.4.4 明清
    4.5 溪流流域山寺群及其生长机制分析
        4.5.1 以云栖寺为核心的山寺-村落集合
        4.5.2 龙井寺、龙井村与杭州茶村
        4.5.3 九溪与理安寺
        4.5.4 山寺群沿溪谷发展的内在机制
    4.6 小结
第五章 山寺与泉溪理水
    5.1 自然泉溪的利用与改造
        5.1.1 固结线——引导流线,组织选址,决定总体布局形态
        5.1.2 生命线——水利与庇护
        5.1.3 自然溪流景观营造
        (1) 水深且急的湍流
        (2) 细流或静水
        (3) 台地落水景观
        (4) 山与溪流的组合景观
        (5) 溪流与村落的组合景观
        (6) 路旁“行潦”景观
        (7) 声景观
    5.2 人工理水、营建与改造
        5.2.1 生活用水
        (1) 人工开渠
        (2) 竹笕引泉
        (3) 从引泉到暗渠
        5.2.2 防洪需求
        5.2.3 风水、文化、审美及宗教因素
        5.2.4 人工构筑物与溪流景观
        (1) 堰、闸及声景观营造
        (2) 桥
        (3) 亭
        5.2.5 利用溪流景观的几种建筑类型
        (1) 面水的建筑
        (2) 背水的建筑
        (3) 与水源组合的建筑
        (4) 与排水系统组合的建筑
        (5) 听水的建筑
    5.3 泉溪文化的建构
        5.3.1 官方政策对于佛教及山寺的影响
        5.3.2 宗教本身的影响
        5.3.3 山水文化与古迹欣赏
        5.3.4 从“空间”到“地方”:文化价值的不断叠加
    5.4 小结
第六章 结语
    6.1 本研究的创新点
        6.1.1 创新研究视角与成果
        6.1.2 跨学科领域的综合研究方法
        6.1.3 结合现场调研和考订史实,整理了宝贵的一手资料
    6.2 下一步研究方向
        6.2.1 加强对郊居建筑的历史研究与考古学研究
        6.2.2 加强对山寺及泉溪实例的调研工作,促进建筑遗产的保护、传承与研究工作
        6.2.3 加强理论研究与实践,从建筑师视角探讨传统建筑的传承与现代化进程
图表目录及数据来源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及相关发表成果

(8)青岛近现代园林发展历史研究(1898-1994)(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缘起及意义
    1.2 研究成果综述和相关领域史料搜集
        1.2.1 中国近现代园林史研究的成果与趋势
        1.2.2 青岛近现代园林历史研究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2.3 相关领域史料的搜集
    1.3 研究目的和内容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内容
    1.4 研究对象和方法
        1.4.1 研究对象
        1.4.2 研究方法
    1.5 研究的基本框架
2 青岛近现代园林形成发展的环境及历史分期
    2.1 青岛近现代园林形成发展的自然环境
        2.1.1 地貌、气候、水文、土壤及植被等自然环境
        2.1.2 自然环境对园林形成发展的意义
    2.2 青岛近现代园林形成发展的社会文化环境
        2.2.1 从海防要地到海滨名城
        2.2.2 极具个性特色的城市建筑
        2.2.3 兼容并包与开放的文化特色
    2.3 开埠以前青岛地区园林类型及特点
        2.3.1 开埠以前青岛地区宗教园林
        2.3.2 开埠以前青岛地区私家园林
        2.3.3 开埠以前青岛地区衙署园林
    2.4 青岛近现代园林形成发展的历史分期
    2.5 小结
3 德占日据时期青岛近现代园林的发端(1898-1922)
    3.1 近代青岛城市的形成与初扩
        3.1.1 德制规划与近代青岛城市的形成
        3.1.2 日据时期青岛城市的扩张
    3.2 德占时期以欧人区为主的公园绿地规划与建设
        3.2.1 1898年首份城市规划中的公园绿地规划
        3.2.2 1899年对首份规划修订中公园绿地的调整与补充
        3.2.3 1901年欧人区公园绿地建设状况
        3.2.4 1906年欧人区公园绿地建设状况
        3.2.5 1913年欧人区公园绿地建设状况
        3.2.6 代表性园林实例——督署公园、阿尔伯特大街公园和总督公园
    3.3 德占时期郊外别墅区的园林景观建设
        3.3.1 运动休闲区的规划与景观建设
        3.3.2 森林公园(Forstgarten):兼具植物试验场与公园的双重功能
        3.3.3 “胜利大道”(Siegesalle):街区的景观建设
    3.4 日据时期城市园林绿地的初拓
        3.4.1 “旧城”园林绿地的续建与新建
        3.4.2 “新城”园林绿地的辟建
        3.4.3 代表性园林实例——新町公园、青岛神社
    3.5 西式公共建筑庭院的兴建
        3.5.1 西式公建庭院的建设背景
        3.5.2 西式公建庭院的实例分析
        3.5.3 西式公建庭院的特点
    3.6 外人与逊清遗老别墅庭院的初兴
        3.6.1 西式外人别墅庭院的建设背景与特点
        3.6.2 逊清遗老别墅庭院的建设背景与特点
    3.7 大规模造林绿化及行道树的初步发展
        3.7.1 德占时期大规模的造林绿化
        3.7.2 行道树的初步发展
    3.8 园林管理制度与教育的创设
        3.8.1 园林管理制度的初建
        3.8.2 园林教育的初创
    3.9 小结
4 民国时期青岛近现代园林的快速发展与衰退(1922-1949)
    4.1 伴随城市成长园林绿地的快速发展(1922-1937)
        4.1.1 主权回归后青岛近代园林快速发展的背景与条件
        4.1.2 伴随城市成长的公园绿地的快速发展
    4.2 民族主义渐进下既有大中型公园的调整与扩充
        4.2.1 传统民族文化意象的凝练
        4.2.2 独具民族特色公园空间的开辟
        4.2.3 培育民族主义精神的公园空间的规划设计
    4.3 “前海三湾”一线公园的辟建
        4.3.1 民族精神象征:青岛湾栈桥公园的历史变迁及建设特点
        4.3.2 中西交汇公园:汇泉湾莱阳路海滨公园的设计与建设
        4.3.3 其他沿海公园的辟建
    4.4 劳工居住区公园绿地的新辟
        4.4.1 台东镇劳工居住区的规划建设及东镇公园的辟建
        4.4.2 台西镇劳工居住区的规划建设及西镇公园的辟建
    4.5 中国传统寺庙园林的兴建
        4.5.1 湛山寺的选址与用地
        4.5.2 湛山寺的初建过程
        4.5.3 湛山寺的空间环境特色
    4.6 传统风景名胜园林的近代兴起
        4.6.1 德占时期崂山郊游地的初兴
        4.6.2 民国时期崂山风景名胜园林的勃兴
    4.7 公共建筑庭院的多样化
        4.7.1 从兵营到校园:国立山东大学的校园建设及变迁
        4.7.2 “外教披中衣”:青岛红十字会及其庭院的建设
    4.8 别墅庭院及别墅群园林的快速发展
        4.8.1 八大关与太平角区域别墅群的形成
        4.8.2 八大关与太平角区域别墅群园林的主要景观特征
        4.8.3 八大关与太平角区域内风格多样的别墅庭院
    4.9 行道树的快速发展
    4.10 战争状态下青岛近代园林发展的衰退(1937-1949)
        4.10.1 既有大中型公园功能的日益杂糅
        4.10.2 园林绿地遭受严重破坏
    4.11 园林管理与规划
        4.11.1 园林管理制度的完善
        4.11.2 1935年《青岛市施行都市计划案》中的园林规划
    4.12 小结
5 新中国成立以后青岛近现代园林的曲折发展与全面逾越(1949-1994)
    5.1 五六十年代城市绿化的恢复与曲折发展
        5.1.1 建国初期城市绿化的恢复
        5.1.2 五十年代末至六十年代初城市绿化的曲折发展
    5.2 五六十年代城市既有公园绿地的恢复、充实与改造
        5.2.1 中山公园的恢复、充实与改造
        5.2.2 文化休息公园:第三公园的改造与功能调适
        5.2.3 街头游园的恢复、新辟与改造
    5.3 五六十年代大中型公园的新辟
        5.3.1 海泊河公园
        5.3.2 沧口公园
    5.4 疗养区园林绿地的兴建
        5.4.1 以八大关一带为主的休养区公园绿地建设
        5.4.2 湛山一带疗养院及其庭院的兴建
    5.5 文革时期园林绿地发展的几近停滞(1966-1976)
    5.6 改革开放后城市绿化的全面发展(1978-1994)
    5.7 改革开放后园林绿地的蓬勃发展(1978-1994)
        5.7.1 专类公园的建设
        5.7.2 山头公园的大量兴建
        5.7.3 纪念性园林的建设
        5.7.4 大型广场绿地的兴建
    5.8 园林管理与规划
        5.8.1 园林绿化管理体系的演变与定型
        5.8.2 城市园林绿地规划的逐步成熟
        5.8.3 风景名胜区规划步入正轨
    5.9 小结
6 青岛近现代园林的营造特征
    6.1 多重复合的园林内容与功能
        6.1.1 社会承载之功能
        6.1.2 政治教化之功能
        6.1.3 改善生态与美化环境之功能
        6.1.4 青岛近现代园林功能的特殊性
    6.2 园林选址及空间布局
        6.2.1 公园选址及空间布局
        6.2.2 庭院平面布局及竖向处理
    6.3 园林山石与水景营造
        6.3.1 巧借山、海、礁石等自然要素
        6.3.2 人工山石营造
        6.3.3 人工水景营造
    6.4 园林建筑营造
        6.4.1 园林建筑类型丰富,风格杂糅
        6.4.2 园林建筑空间组合注重对比变化
        6.4.3 具有重要的历史及科学价值
    6.5 园林雕塑
    6.6 园林植物与动物
        6.6.1 树种选择以外来引进树种为主构建基调
        6.6.2 植物配置形式因地制宜,营造不同特色的植物景观
        6.6.3 从动物角到专类动物园的园林动物
    6.7 园林造景手法特色
        6.7.1 利用海岸线空间形态特点,营造具有标志性的园林景观
        6.7.2 契合“地景”,营造“地”与“景”相互融合的园林空间
        6.7.3 运用“对景”,营造广角度、多维度的园林景观集合
    6.8 园林景观营造的总体特征——“青岛特色”
    6.9 小结
7 青岛近现代园林发展的演进特征、动因及影响
    7.1 与近现代其他沿海开埠城市园林发展之比较
        7.1.1 比较对象的选择与分析——大连、上海、天津和广州
        7.1.2 比较总结
    7.2 近现代园林发展的演进过程及阶段性特征
        7.2.1 德占日据时期:被动强制的“殖民输入”
        7.2.2 民国时期:主动感性的“二元互动”
        7.2.3 新中国时期:主动理性的“多元融合”
    7.3 近现代园林发展演进的动因分析
        7.3.1 不同政经条件影响下城市发展的推动
        7.3.2 不同文化及造园思想的移植、碰撞与融合
        7.3.3 相关规划及制度的引导与管理
    7.4 近现代园林发展演进的影响与启示
        7.4.1 近现代园林发展演进对城市空间及景观风貌塑造的影响与意义
        7.4.2 近现代园林发展演进对1994年以后青岛园林建设发展的影响
        7.4.3 近现代园林发展演进在文化上的双重性及未来发展的探索方向
    7.5 小结
8 结论
    8.1 研究的基本结论
    8.2 研究的主要创新点
    8.3 研究不足与后续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图表目录
博士研究生学习阶段发表论文
附录
    附录一 青岛近现代主要城市公园分布图
    附录二 青岛近现代主要城市公园调查表
    附录三 青岛近现代主要庭院调查表

(10)上海城市化进程对农业发展的影响研究(1949年至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相关研究概述
第三节 论文结构与主要内容
    一、相关概念与研究范畴的说明
    二、论文结构与主要内容
第四节 研究方法、创新点及不足之处
    一、论文的研究方法
    二、论文的学术创新点
    三、论文的不足之处 第一章 上海的自然条件及社会经济条件
第一节 上海的地理沿革概述
    一、海岸线变迁
    二、上海的行政沿革
第二节 上海的自然生态环境
    一、基本自然环境
    二、农业自然环境
第三节 上海的社会经济条件
    一、上海的人口结构
    二、上海的经济发展
    三、上海的交通运输
第四节 上海地区农业发展概略
    一、古代上海农业的发展概况
    二、近代上海农业的发展概况
    三、现代上海农业的发展概况 第二章 1949年到1978年上海城市化对农业发展的影响
第一节 单一工业化大城市的形成
第二节 人口城市化及其对农业发展的影响
    一、人口城市化状况
    二、人口增长促进粮棉油生产
    三、农业从业人员变化分析
    四、农业教育的发展及农业人口素质的提高
第三节 经济城市化及其对农业发展的影响分析
    一、经济城市化状况
    二、经济城市化带动农业总产值增长
    三、农业的功能定位
    四、农业产业结构的演变
    五、环境污染及其对农业发展的影响
    六、农业科技发展及其对农业发展的影响
    七、纺织业的发展促进棉花的生产
    八、经济城市化带动农村工业的兴起
    九、工农关系:农业支持工业
第四节 空间城市化及其对农业发展的影响分析
    一、空间城市化状况
    二、城市建设逐步侵占耕地
    三、交通发展促进农业贸易
    四、农业产业布局的变化
    五、滩涂围垦造地
第五节 小结
    一、1949年到1978年上海城市化概况
    二、1949年到1978年上海城市化发展对农业发展的影响 第三章 1979年到1999年上海城市化对农业发展的影响
第一节 由“单一工业化城市”向“多功能城市”转型
第二节 人口城市化及其对农业发展的影响分析
    一、人口城市化状况
    二、人口城市化促进农副产品的生产
    三、农业从业人员变化分析
    四、农业教育的发展及农业人口素质的变化
第三节 经济城市化及其对农业发展的影响分析
    一、经济城市化状况
    二、经济城市化带动农业总产值增加
    三、农业功能定位以农副产品生产为主导
    四、农业产业结构的演变
    五、环境污染及其对农业发展的影响
    六、农业科技发展及其对农业发展的影响
    七、纺织业的没落导致棉花生产骤然下降
    八、经济城市化促进农村工业快速发展
    九、工农关系:工业初步反哺农业
    十、经济城市化酝酿都市农业萌芽
第四节 空间城市化及其对农业发展的影响分析
    一、空间城市化状况
    二、城市建设快速侵占耕地
    三、交通发展促进农业贸易
    四、农业产业布局的变化
    五、滩涂围垦造地
第五节 小结
    一、1979年到1999年上海城市化概况
    二、1979年到1999年上海城市化发展对农业发展的影响 第四章 2000年至今上海城市化对农业发展的影响
第一节 多功能国际化大都市初步形成
第二节 人口城市化及其对农业发展的影响分析
    一、人口城市化状况
    二、人口城市化要求农产品供给内外结合
    三、农业从业人员变化分析
    四、农业教育的发展及农业人口素质的变化
第三节 经济城市化及其对农业发展的影响分析
    一、经济城市化状况
    二、经济城市化带动农业总产值增长
    三、都市农业定位确立
    四、农业产业结构的演变
    五、环境污染及其对农业发展的影响
    六、农业科技发展及其对农业发展的影响
    七、工农关系:工业大规模反哺农业
    八、都市农业全面发展
第四节 空间城市化及其对农业发展的影响分析
    一、空间城市化状况
    二、城市建设加速侵占耕地
    三、农业产业布局的变化
第五节 小结
    一、2000年至今上海城市化概况
    二、2000年至今上海城市化发展对农业发展的影响 第五章 上海城市化进程对农业发展影响的几点思考
第一节 上海城市化进程对农业发展的主要促进作用
    一、上海城市化发展促进农业产业升级
    二、上海交通建设发展促进农业贸易开展
    三、上海农业科技发展保障农业可持续发展
第二节 上海城市化进程对农业发展的主要制约作用
    一、上海城市定位和功能变化制约农业发展
    二、上海城市化发展导致农业劳动力数量与质量的双重下降
    三、上海城市化发展对耕地的大量侵占
第三节 上海城市化进程对农业发展影响的借鉴作用
    一、把握一般规律,着重战略规划
    二、加大科研力度,提高单位产出
    三、有效保护耕地,确保安全供给
    四、合理分流人员,促进城乡融合
    五、规划交通建设,促进贸易流通
    六、防治环境污染,保障持续发展
    七、借力二三产业,促进农业升级
    八、加大创新力度,激发市场活力 参考文献
(一) 方志类
(二) 专着类
(三) 论文类
(四) 学位论文类
(五) 电子文献类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四、开创城市绿化新纪元(论文参考文献)

  • [1]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保护与展示体系研究[D]. 苏静.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2]马克思经济全球化思想及其当代观照[D]. 侯琳琳.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6)
  • [3]风热环境关联的城市空间形态评价方法研究 ——以广州为例[D]. 张雅妮.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1)
  • [4]20世纪80年代社会文化思潮视角下的中国风景园林理论与实践研究[D]. 刘方馨. 华中科技大学, 2020
  • [5]西安近现代山水型公园演变及设计模式类型化研究[D]. 惠禹森.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9(06)
  • [6]基于语义网络模式语言的城市广场空间研究[D]. 王秀秀. 东北林业大学, 2019(01)
  • [7]杭州山寺与泉溪的关系研究[D]. 王歆. 东南大学, 2019(01)
  • [8]青岛近现代园林发展历史研究(1898-1994)[D]. 张劼.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8(02)
  • [9]2016中国地产最具影响力候选品牌[J]. 《安家》编辑部. 安家, 2016(12)
  • [10]上海城市化进程对农业发展的影响研究(1949年至今)[D]. 徐群. 南京农业大学, 2012(12)

标签:;  ;  ;  ;  ;  

开创城市绿化新时代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