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尔克的诗歌和艺术特色

里尔克的诗歌和艺术特色

一、里尔克的诗歌艺术特色(论文文献综述)

高莹莹[1](2020)在《论茨威格自传中的死亡意识》文中指出在写完自传《昨日的世界:一个欧洲人的回忆》的两年以后,斯蒂芬·茨威格自杀,因此这部自传被看作是茨威格的详细的绝命书。在自传中,茨威格以悲情的笔调回顾了过往的一生,向读者展示了一个时代的风貌。太平盛世的繁荣与和睦被战争中的背叛与悲痛所取代,政治强权戕害文明与人性,最终死亡、杀戮、阴谋充斥世界,人生的美好在希特勒的暴政面前戛然而止。茨威格用这部自传向昨日的世界道别的同时也与现在的世界告别。死亡是茨威格自传中的重要内容,对死亡的关注体现出茨威格对生命的关怀,对生存的思考和对人生意义的追求。本论文主要分为三部分:第一章是茨威格自传中的死亡书写。压抑性的社会扭曲人性,阻碍个人的全面发展,伪善的社会伦理导致了个人的不幸。战争违背人性残害生命,战争中的死亡是强权政治的牺牲品。纳粹煽动起的仇恨戕害了无数犹太人,犹太人无处可逃。第二章是茨威格自传中死亡意识的艺术呈现。他人之死使茨威格意识到自我无法逃避外在环境所施加的危险,他所追求的理想因此破灭。茨威格用悲情绝望的笔调诉说一代人的命运悲剧,他将历史性与文学性相结合书写死亡,遵循真实性的原则,揭示死亡的不可避免性,以死亡控诉强权的冷酷和罪恶。第三章是茨威格自传中死亡意识的意义空间。茨威格本着作家的责任与道德,以死亡为切入点阐释一代人的生存困境,深入挖掘人性的良善和伟大,以此抵抗社会的不公和时代的黑暗,鼓励宽慰不幸的人们。茨威格以死观生,肯定生命的价值,坦然面对死亡。

刘聪[2](2020)在《木心诗歌的审美风格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木心的文学创作中,诗歌是其创作数量最多,文学性最丰富,但也是研究者一直未深入的部分。木心诗歌的风格特性很容易被读者标举为木心风格,很多人认为在当代汉语诗的谱系之中根本看不到像木心这样的诗歌作品。木心诗歌究竟有什么样的审美风格?其审美风格表现在哪些方面?又是如何体现的?本文以木心诗歌的审美风格为立足点,力图挖掘其诗歌的审美特征,在与不同诗人、作家的对照中辨认木心与中国现当代诗歌之间的联系。本文主要分为三部分:绪论、正文和结语。绪论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本文的选题依据与价值意义。第二部分包括木心简介和对其诗歌研究现状的梳理。正文分三章论述木心诗歌的审美风格。所谓审美风格,就是反映着作家创作趣尚与个性、展示作品风貌及特征且能够引起读者持久审美感受的艺术独特性。本文选择了在木心诗歌的整体风貌中呈现出相对稳定的、能够反映木心思想特征和审美特性的三种审美风格,即静穆之美、新奇之美和想象之美。当然,这几种风格在木心诗歌内部不是割裂的,基于他诗歌内部的复杂性,各类风格常常是互相交叉与渗透的。第一章揭示木心诗歌“静穆”之美的内在特质,这种“静穆”不是给人以豁然开朗的生命揭示,而是在坚忍的诗性品格中呈现一种平淡、纯粹、和谐的审美韵味。本章主要从木心诗歌的抒情方式、静态艺术和审美静观三个角度进行考察。木心擅长克制和隐匿自己的情感,他不以宣泄的方式抒情,而是加入叙述因素,并将智慧、哲理等理性成分融入诗歌内部。木心是一位综合型的作家,他在诗歌中倾注了美术家的眼光,注重对客观事物进行细致的观察与感知,在诗歌中注重表现凝定的画面和意象细节。静穆风格的形成必定包含着无功利的艺术追求,这种追求使他的诗歌树立了神圣美感。木心诗歌的静穆风格掺杂着现代主义的诗学色彩,所以本章在考察静穆风格的同时也注重与其他作家进行对照,力图挖掘木心诗歌与中国现当代诗歌之间的微妙关系。第二章主要围绕木心诗歌的创作个性挖掘其诗歌的独特之处。陌生化的语言表达、异质性的诗体以及复杂的互文现象共同构筑了木心诗歌的新奇之美。他拒绝俗套的语言表达,对中西语言形式多有借鉴且具有明显的书面语性质,与中国八九十年代、新世纪的某些诗歌形成了反差。木心对文学形式的追求不亚于其对文学精神生命的探索。他的诗体融合了中西诗体血液,其诗体具有新奇的审美价值,同时也有不足之处。很多人认为木心诗歌具有世界性,这与其文本的互文性脱不开关系,他对不同的前文本进行改写,有些具有增殖的新意,但也有些改写脱离了鲜活的当下经验。第三章进一步探索木心的精神世界。木心精于审美,因此对日常生活的体验多有扬弃,他以想象为本位,对现实世界进行变形处理,呈现出超常的神秘诗意空间。由于想象的飞跃,木心诗歌呈现的时间不再是线性的,空间也不是封闭的,这种对时空限制的打破使他的诗歌穿越古今、勾连中外。想象是一种寓理想色彩于其中的思维,木心诗歌的乌托邦因素正是理想思维的体现。他以“向后看”的姿态承载着自己对“从前”文明的怀旧和对当下社会的批判。乌托邦的理想与木心的双重地域体验也有一定关系。

于淼[3](2020)在《抒情诗《麻雀山》的艺术特色》文中研究表明帕斯捷尔纳克着名诗集《我的姐妹——生活》中的抒情诗《麻雀山》曾不止一次地引起帕诗研究者们的注意。该诗结构精巧,意蕴丰富,所涉主题在诗集中占据重要的位置。本文从文学修辞学角度对该诗进行分析,从章法结构、话语主体和文本间的联系三个方面分析这首诗的艺术特色,以期准确把握诗人意图,揭示"作者形象"。

候聪阳[4](2019)在《沧桑岁月的真挚抒写 ——九叶诗派创作论》文中指出九叶诗派是二十世纪中国诗坛的一个重要流派。他们举起现代主义的大旗,高呼诗歌的智性化、戏剧化,利用象征的手法和玄学的技巧将内心最隐秘的声音用客观对应物表现出来。他们的诗歌文体自由,具有很强的哲理性,在不失幽默的表达下写尽了战乱中的凄凉景象。他们重视诗歌的理论建设,注重从西方诗艺中吸取养分。他们的诗歌视野广阔,内容丰富。其中既有对人民疾苦的悲悯抒写,也有对城市生活的深度思考。在他们智性的诗句中处处体现着自己强烈的人生情感。九叶诗人的一生也是饱受磨难的一生,在挫折中他们积极乐观,在逆境中他们达观向上。他们将自己一生的经历融进自己的诗歌里。这些诗歌在经过诗人的哲思升华后,又成为了能够启迪人们心智的哲理经验诗。即使到了九叶诗人的晚年,他们依然关心着中国新诗的发展。他们针对当前中国新诗纷繁复杂的现象提出了自己建设性的意见,鼓励诗人回归中国古典诗歌的创作传统,助推了中国新诗的理论发展。这对于一直尊崇西方诗艺的九叶诗人而言是极其难能可贵的,也是他们对自己的一次修正。他们批评着当今诗坛的不良风气,也鼓励着热爱诗歌的后辈青年。剖析九叶诗派的创作,可以窥见中西诗学的沟通与融合,也能看到中国诗人的理想与坚守。

张驰[5](2019)在《约瑟夫·布罗茨基诗学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约瑟夫·亚历山大罗维奇·布罗茨基(Joseph Aleksandrovich Brodsky;Иосифьродскии,1940-1996),俄(苏联)裔、美国籍、犹太作家,1987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其文学生涯有三个最重要的身份:俄英双语诗人、英语散文家、诗歌批评家。在五十六年的生命历程中,他写下了近千首诗歌和一百余万字的各类散文作品,这些作品有着深邃的哲学思想、强烈的伦理关怀和高超的艺术手法,为他在祖国和西方带来了广泛而崇高的声誉。自布罗茨基获得诺贝尔奖以来,三十年间世界范围内产生了多位着述颇丰的权威布罗茨基研究专家,他们是V.波鲁希娜、L.洛谢夫、T.温茨洛瓦、D.麦克菲迪恩、S.沃尔科夫等。在他们的不懈努力下,“布罗茨基学”已成为一个独特的研究范式和一门显学,在西方学术共同体中方兴未艾。但是在中国,布罗茨基的研究起步较晚,没有得到持续的关注,代表性的研究学者较少,有深度的研究专着甚微。本文力图在前人的基础上有所补益。本文所论布罗茨基的诗学是国际“布罗茨基学”中的三大组成部分之一,主要研究的是他在诗歌、散文、随笔、文学批评、大学讲课稿、对话录、论文、演讲等形式中展现出的文学批评与文学理论,其中涉及他的诗歌散文创作及文学批评文章有数十篇。本文提炼、归纳和总结了布罗茨基的主要诗学观点,着重论述他的文体理论和文体实践,并以此分析他的伦理观念和道德哲学,探究他的理论渊源。本文除绪论、综述、结语外,主体部分分为四章,逻辑结构为由外到内再到外的结构,每章主要论述的问题和结论如下:第一章,运用比较诗学方法,从布罗茨基诗学的发展历程和呈现方式入手,指出布罗茨基成熟的诗歌创作和诗学观点都形成于其人生阶段的美国时期,并从俄国的文学学流派和美国的诗歌学流派两个理论角度来说明,布罗茨基诗学主要分为两个有机的组成部分,一是来自对他人诗歌的批评解读中产生的理论观点,二是将理论观点诉诸实践的文学创作。两方面相辅相成,融会贯通。因此布罗茨基诗学具有明显的文学化倾向,是理论的创作、诗化的理论。第二章,运用新批评的文本细读法及语义批评法,着重分析布罗茨基诗学的文体理论与文体实践,首先从布罗茨基和奥尔巴赫的文学批评对比中挖掘出他们的文体相似性,这一相似性来自布罗茨基对批评文体的自我思考,而这一思考主要来自奥登的直接影响。接下来,文章从哀歌诗体、爱欲诗体、风俗诗体、黑色田园诗体四个方面展示了布罗茨基诗学的文体理论。第一节,以布罗茨基对邓恩、巴拉丁斯基的哀歌诗批评为主体,阐明布罗茨基对哀歌艺术的独特思考。他将哀歌与时间、流亡、回忆等主题联结在一起,充分解释了文学与时间、作家与回忆的关系,并致敬邓恩创作了自己的名篇。第二节,从两首爱情诗切入,结合布罗茨基的爱情经历和不幸遭遇,解释了他关于爱情与生命的思考,结合时代背景和苏联中产阶级趣味,指明了他的爱欲与性观念,认为他结合精神导师奥登的创作心理,提出以爱喻性的诗学理论,用宇宙、时间、真理等形而上概念美学化处理欲望题材。第三节,联系布罗茨基的流放岁月和生活环境,回答了他为何要大量创作风俗诗以及对风俗诗的看法。此外,文章还提出了抒情文本戏剧化理念,在对布罗茨基的三首诗歌分析解读后,总结了其对俄国风俗诗的改造。第四节,以布罗茨基对哈代数首作品的重新阐释,总结了其对哈代诗歌的研究心得与其所论现代黑色田园诗的特征。他同时还以这一文体创造性地写出了自己的名作,联系恋地情结和景观效应的理论,可以看出诗歌描绘的人与自然秩序竞争的恐惧。第三章,运用文学伦理学批评及脑文本理论,论述布罗茨基诗学的伦理观念和道德哲学,对布罗茨基流传最广的一首诗《我坐在窗前》进行逐句文本细读,解答了脑文本在这一首诗的创作过程中起到的作用。前两节,介绍文学伦理学批评与量子力学视域下的脑文本概念,以跨学科研究的思想回答脑文本与伦理观的关系,并探寻布罗茨基伦理结构的几个脑文本来源。此外,还将叠加态与伦理混乱、检定态与伦理选择联系在一起,试图给予诗歌艺术和诗歌创作一定的新解释。后两节,介绍脑文本的先在性与其形成的童年情结对布罗茨基进行伦理选择的重要影响,认为在正确的伦理观形成的行动原则下,诗人会回到脑文本的本征态,实现美学回归、语言净化与道德重建的理想。第四章,运用比较文学渊源学方法,探寻布罗茨基诗学的脉络轨迹和理论渊源,从巴洛克诗学与欧美传统、阿克梅诗学与俄苏传统两大理论脉络绘制布罗茨基诗学地图,解释这位伟大诗人身上的东西方文化因素和文学积淀;梳理了巴洛克诗学和阿克梅诗学的代表性观点,以布罗茨基的数首诗歌和散文创作指明他对两大思想渊源的吸收变异,文中主要论述的有巴洛克诗学本质论、比喻体系纵深与创作心理的阿克梅式分裂等。结语部分指出,通过本文的提炼展示出的布罗茨基诗学中的一系列观点、概念、思想,形成其诗学的独特风貌、特征、品格和美学追求,这为我们进一步深入研究布罗茨基的文学成就提供了参考。长远地看,布罗茨基诗学的哲学基础、宗教观念、时代意义和思想史背景等几个方面都是我国“布罗茨基学”领域值得研究探讨的重要课题。

徐鑫[6](2018)在《曾卓诗歌创作论》文中提出曾卓一直被称作为“七月诗派”的代表诗人,然而其诗歌风格与其他七月诗派诗人有着明显的差异性,这种明显的差异性让曾诗成为七月诗派的一朵奇葩。近年来随着对“七月诗派”研究的深入,研究者们也注意到了曾卓的诗歌,关注到了他的差异性,但是这些研究仅限于他的名篇诗作和“潜在写作”时期的作品,对他整体的创作研究比较少,对他的诗论研究更为少见,因此本文从他的诗歌理论出发,关注他的各个阶段的诗歌创作,重新探究他的创作特色。本文主要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全面解读诗歌抒情主题温情美的特征。在以往的研究中,研究者们注意到了曾卓异于其他七月诗人的关键点是他的温情特质,但很少深入分析这种温情特质的渊源,因此这一部分从他的诗论——“最重要的是爱”出发,探索这种渊源。他认为“感情的真挚是诗的第一要素”,诗人有义务“忠实于时代与生活”,这种诗歌理念使得他的诗歌抒情性和温情特质十足。在展现革命现实时,他并不以批判为主,而是一定要突出自己的感受。同时这种特点又同他对抒情传统的继承有着密切的关系,他继承了杜甫的忧患意识和不避丑拙的描写方式,让诗歌在抒情的同时不忘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在反映现实的同时表白自我,使得诗歌内心自白的倾诉性倾向也十分明显。在曾卓的诗歌中也存在一些苦难色彩和批判色彩浓烈的诗歌,但是同样是批判,胡风和田间的诗歌更为高昂,而曾诗则是柔和温润的,与反映苦难的绿原和郑思相比,他又不具备他们的辛辣,而以同情为主,这些都让他的诗歌体现出特有的温情之美。第二部分探索其诗歌意象的象征美。曾卓认为“诗人也是美的创造者”,他尤为注意诗歌的形式与技巧,在他的诗歌中最明显的技巧是象征的灵活运用,而他笔下的意象也具有高度的个性化特征,“树”、“花”等经常被诗人用来自拟,“悬崖”、“风”“巨浪”、“火”则意味着社会的磨难,这些自然意象具有鲜明的时代性特征。而“海”、“歌声”等生活意象群落则被用来指代生活和希望,随着具体环境的不同,所指也会发生细微的变化。这种灵活运用象征的手法,与诗人创造性地汲取里尔克的诗艺有着莫大的关系。他将情感同经验结合,从早期情感地直接奔涌,到慢慢地克制,转为了一种理性化的抒情,同时在知性诗学的启发下,他注意将抒情与思辨结合,并将环形结构同象征手法结合,选择意象时将抽象具象化,使得诗歌情思可感。第三部分阐释曾诗质朴纯净的语言美特征。曾卓注重语言的大众化,他认为写诗需要语言能力。在艾青语言风格的影响下,他将日常口语入诗,在传情达意时没有特意对语言进行陌生化和朦胧化的处理,而是追求语言的自然和朴素,他将内心的情绪波动同诗歌韵律结合,使得诗歌具有自然的节奏,并将直白的意象同循序渐进的意象思维模式相结合,使得诗歌语言质朴简明而意味隽永。后期归来后的诗歌在语言上过于直白,缺少提炼,损害了诗歌的诗味。

荀利波[7](2018)在《诗歌的抗战—西南大后方诗歌创作生态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西南大后方诗歌是中华民族全面抗战背景下中国现代新诗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既承续中国新文化运动与现代新诗发展的脉络,同时又因全民族全面抗战和争取民族自由独立与解放的伟大现实,担负了抗战救亡、文艺动员的使命而与中国的现实有了更深刻、更广泛的接触,推进了新诗在革命、启蒙与诗歌艺术上的相谐发展,使现代新诗艺术更加成熟。但就学术界研究现状来看,虽然西南大后方诗歌被植入中国现代诗歌的整体发展进程中进行了多角度的叙述,其独特性也不断被发掘,但对“西南大后方诗歌”作为一个整体范畴的研究尚未获得充分重视。为此,本文提出西南大后方诗歌创作生态研究。具体而言,是在西南大后方诗歌生态系统生成的背景下,将西南大后方诗歌文学生态的考察分解到诗歌作为文学活动的要素之中,即以诗人、诗歌创作、诗歌传播为主体,通过对这几个部分的文学生态考察,整体上形成对诗歌创作生态的呈现。主要从五个部分展开论述:第一章论述战时生态生成与新诗的西南出场。抗日战争的全面爆发,以陪都重庆为核心的西南大后方,在国共合作、一致抗日的政治背景下,由于其特殊的政治、军事地位,对经济、教育、文化、文学等资源的凝聚具有独特优势,既打破了“五四”以来形成的以北京、上海为中心的现代文学生态,又在西南大后方重构新的生态环境,使西南大后方和西南大后方诗歌以一种独特方式登上了中国现代史和中国现代文学史的舞台。对现实更为深入的了解、体验和思考,使得诗人们对诗歌作为文学艺术自身发展问题逐步形成了新的认识,从而推进了诗歌在创作观念、文体艺术等方面的讨论与变革。第二章论述战火与硝烟中的诗歌主体生态。战争是政治的极端形式,全面抗战时期作为诗歌创作主体的诗人与其所置身的作为客体的空间的关系,并不仅仅存在于背离故土、流亡他乡之痛,更重要的是诗人们的生命体验和经历,成为中国现代新诗发展中最为宝贵的资源。战时诗人们从战争爆发初期的流散,到1938年之后在西南渐趋聚集,民族、国家的生存,自我个体的生存,这些问题的纠缠作用于诗歌创作中,促成了诗歌艺术上的多重变化,甚至于奠定了诗歌发展的基调——革命的、大众的、现实的。第三章论述诗歌的接受与传播状态。由于国土的沦陷和西南大后方的空间聚集,在抗战救亡的吁求下,诗歌接受群体更趋丰富,特别是使五四以来就提倡的“文艺大众化”得以以知识分子“俯身”的姿态亲近底层大众,这在某种程度上或可看作是知识分子阶层对知识垄断的再次“革命”,也为诗歌朗诵、街头诗等诗歌传播形式在抗战时期获得发展提供了土壤。抗战时期的出版、传媒业,因战时救亡加强了与社会各界抗日救亡组织及其活动的联系,从而为诗歌创作提供了重要阵地,改善了诗歌创作的生态环境,对诗歌生产发挥了积极作用。第四章论述诗歌本体的生态适应。因抗战文艺发展的需要和文学生态的变化,西南大后方诗歌延续了“诗体解放”传统,自由体诗在发展中出现了朗诵诗、街头诗、叙事诗、方言诗等诗体上的新变化。在新时代的生态环境下,诗歌体式的变化是抗日斗争的历史现实下诗人们对社会生态作出创作调适的结果,是获取自我生存空间的必然要求,改变了新诗诞生以来发展的走向,也为新诗发展注入了新的血液。第五章论述战时生态下新诗创作活动的变化。贯穿于我国现代新诗发展始终的“西方影响与民族传统”“启蒙救亡与诗歌本体”两对基本矛盾,决定了新诗发展复杂而曲折的局面。全面抗战的炮火真正在最大范围内逼迫诗人们从“上层”走到了大众之中,走向了中国自我的时代之中,它导致的是新诗在诗歌观念、诗歌视野、诗歌创作艺术等方面向中国的现实、向中国自我的现代性情境的靠近。战时诗歌创作生态一定程度上拓宽了中国现代新诗艺术发展空间。虽然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在全民族抗战的亢奋激情中现代新诗“使命意识”的强化和“审美意识”的削弱,使得新诗在形式、语言、内容等方面存在一些“病症”,但诗歌必然“反映时代精神”,诗歌研究更不能置身于它所生成的社会现实之外。在救亡图存的现实需求下,在文艺大众化、民间形式等的讨论中,在朗诵诗、街头诗、方言诗、叙事诗、政治讽刺诗等诗体的创作实践下,西南大后方诗歌推进了新诗诗歌观念、诗歌视野、诗歌创作艺术等的发展,现实主义诗歌和现代派诗歌创作过程中成长起一批重要诗人,形成一批代表新诗发展新高度的成果,成就了新诗发展独特而重要的一段。

陈智颖[8](2017)在《《外国文学评论》创刊三十年总目录》文中提出

张丰[9](2014)在《里尔克诗歌美学思想初探》文中研究表明莱内.玛利亚.里尔克(Rainer Marier Rilke1857-1926),被誉为20世纪最伟大的德语诗人之一,与叶芝、艾略特被誉为欧洲现代最伟大的三位诗人。里尔克的诗歌美学思想丰富而独特,值得我们深入系统地进行研究与探讨。在过去的研究成果中,国人一直关注的是对里尔克诗歌文本的断片式解读,对其诗歌的美学思想则是很少谈及,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本文试图采用逐层深入的方式,梳理出里尔克的诗歌美学思想。具体来说主要从诗歌本体论、诗歌创作论、诗人论、诗歌批评观及其思想成因这几个方面着手,宏观地把握其诗歌美学思想,在此基础上对里尔克的诗歌美学思想的价值做出合理的评价,以丰富对里尔克的研究。本文主要分为以下几个部分。第一部分:绪论。主要介绍当前国人对里尔克的研究成果,对其研究现状做了综述,讲明了本文的研究背景及选题意义。第二部分:阐发里尔克的诗歌本体论。从诗的本质和诗的价值取向两个方面论述里尔克的诗歌本体论。这两个方面都凸显了里尔克诗歌美学思想的独特性。他根据个人的诗歌创作经验,将诗歌的本质概括为“诗是经验,而不是情感”。这里的经验既是指个人的生活经历,也是指对整个存在世界的感知,并且是这两个方都要与诗人融为一体。而诗的价值取向是“求真”。“真”是指存在的真实性、确证性。这是里尔克对他所处的精神贫乏及被异化的时代中人类的存在真实性的哲理式探寻。第三部分:阐释里尔克诗歌创作论。在创作动机方面,里尔克强调诗要出自必需,这是进行诗歌创作的必要前提。它要求诗人要关注自己的内心,探求内心的奥秘,寻找到使诗人不得不进行诗歌创作的缘由,这样写出的诗才是真正的诗,在诗歌创作方法方面,里尔克提出了具有个人烙印的诗歌创作公式:恐惧造物。它是指里尔克将伴随自身的“恐惧”的感受与“物”相结合进行创作,这意味着恐惧的物化,在这种物化中,里尔克深刻地揭示对存在的诗性思考。而这个创作公式则是对这种创作方法的提炼与升华。第四部分:论述里尔克的诗人论。主要从诗人的使命和独特追求两个方面论述。里尔克在认清身处的不可靠、被异化的时代的基础上,提出诗人的使命就是要拯救存在。而诗人作为独特的个体,要想进行创作,就要追求孤独的体验。第五部分:分析里尔克的诗歌批评观。里尔克对批评始终保持清醒的态度。面对批评界的混乱局面,他对批评提出了反对,并且提出“面对艺术品,最危险的事情便是一定要对它做出评判”。但这并不意味着他全然否定批评,而是主张真正有意义的批评。由此,他提出批评要多谈艺术的美而非其功用;评论的关键是观看;最公正的批评是对艺术品的爱。第六部分:深入分析里尔克的诗歌美学思想的成因。主要包括时代之殇对诗人使命的呼唤、成长阅历对诗歌创作论的启迪、文艺大师的理论惠泽、诗歌创作执迷下的理论升华。里尔克所处的时代是个科技日益发达,而欧洲人的精神信仰面临丧失的贫困时代;里尔克有着艰难的成长历程,恐惧与孤独的感受一直伴随着他的一生;他游历过很多的国家,认识了很多的文学家和艺术家,这些文艺大师给予了他很大的创作启发;另外,里尔克有着独特的个人追求,他执着于诗歌创作,对于孤独的生存状态奉若神明,对存在的问题十分关注。这些因素都不同程度的影响着他的诗歌美学思想。第七部分:在全文的基础上,对里尔克的诗歌美学思想的当代价值及启发意义,做出了讨论分析。主要体现在作家应该重视对于整个人类存在问题的注意,另外对文艺批评要保持冷静的态度,要学会在借鉴中创新,同时要有自己的追求。最后一部分是结语:简要总结、论述了里尔克研究的现实意义。

郜志云[10](2014)在《论冯至《十四行集》的西方资源及意义》文中研究说明20世纪40年代初,以“中国最杰出的抒情诗人”扬名的冯至出版了一本运用十四行体形式创作的诗集——《十四行集》。这部诗集无论是在冯至个人的诗歌创作生涯中,还是在同时期众多诗人的创作中,都显得与众不同。不同的原因主要在于西方文化资源对他产生了尤为重要的影响。追溯冯至的诗歌创作历程,可以发现冯至在创作《北游》之后陷入精神与创作的双重危机,五年的留德经历以及对德语文学的广泛的接触,使得之后的《十四行集》展现出完全不同的诗性品格和艺术风貌。从细读《十四行集》入手,不难发现诗歌中蕴涵着冯至对人的生存处境等存在问题的深刻思考。首先是对个体存在意义的认识和理解,所谓人既要独立承担起自己的生存问题,同时还要与他人互相分担,拓展、深化个体的生命。这主要源自于存在主义思想家克尔凯郭尔和雅斯贝斯的生存观念;其次则是在《十四行集》中,冯至对待死亡的态度明显区别于中国传统生死观念,而与存在主义的“向死而生”的生死观十分相似,其中可见得海德格尔和里尔克生死观念的影响痕迹,尤与后者类似。冯至不仅力图揭开死亡的遮蔽,而且将死亡纳入生命,追求“正当的死生”。冯至存在意识的建筑使得《十四行集》成为诗与思结合的“存在之诗”,获得了一种中国诗歌向来缺乏的超越性的诗性品格。至于《十四行集》的艺术特色,则有着强烈的现代主义诗歌色彩,这直接得益于冯至对里尔克、歌德为代表的西方诗哲艺术精神的借鉴,从而使得诗歌从抒情转向了运思,通过对日常生活具体事物的观察和体悟中发掘更普遍、更一般的思想和意义。最后,冯至对十四行体的创造性转化也是《十四行集》的一大亮点。

二、里尔克的诗歌艺术特色(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里尔克的诗歌艺术特色(论文提纲范文)

(1)论茨威格自传中的死亡意识(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 选题缘由
    (二) 研究综述
        1. 国外研究综述
        2. 国内研究现状
一、 茨威格自传中的死亡书写
    (一) 维也纳爱欲遮蔽下的死亡深渊
    (二) 战争阴影中的死亡狂欢
        1. 一战硝烟:直面死亡
        2. 二战烽起:预演死亡
    (三) 犹太民族的挽歌
        1. 犹太复国者之死
        2. 死亡与流浪的永恒宿命
二、 茨威格自传中死亡意识的艺术呈现
    (一) 悲观绝望的情感基调
    (二) 历史性与文学性结合的书写方式
三、 茨威格自传中死亡意识的意义空间
    (一) 阐释生存的困境
    (二) 追寻人性的力量
        1. 苦难中的温情
        2. 超越死亡:不朽灵魂的永恒价值
    (三) 向死而生的抗争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2)木心诗歌的审美风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静穆之美:境界的提纯
    第一节 自然克制的抒情表现
    第二节 雕塑与绘画的静态美
    第三节 静观世界的心灵诉求
第二章 新奇之美:个性的彰显
    第一节 陌生化的语言策略
    第二节 诗歌文体的异质性
    第三节 文本创作的互文性
第三章 想象之美:主体的追求
    第一节 超越日常的神秘色彩
    第二节 跨越时空的想象体验
    第三节 乌托邦的理想与现实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着
致谢

(4)沧桑岁月的真挚抒写 ——九叶诗派创作论(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文献评析
    1.3 研究意义
    1.4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5 研究重点难点和创新点
2 人生阅历里的丰富诗情
    2.1 民生视野下的苦难情感抒写
    2.2 人生逆境中的达观情怀
    2.3 哲性玄思中的情愫沉淀
3 综合化、戏剧化的诗艺追求
    3.1 象征主义诗学理论
    3.2 基于英国玄学派诗风影响下的诗歌创作手法
    3.3 新诗戏剧化的理论运用
4 九叶诗派的创作思考与精神价值
    4.1 回望传统,吸收中国古典诗歌中的优秀因子
    4.2 去伪存真,批评当代诗坛的诗歌创作
    4.3 诗魂永铸,九叶诗派的精神价值
5 结语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5)约瑟夫·布罗茨基诗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布罗茨基的文学成就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一) 国外研究历史与现状分析
        (二) 国内研究历史与现状分析
    三、问题的提出与选题的意义
第一章 布罗茨基诗学的形成历程与呈现方式
    第一节 “诗学”概念的历史变迁与布罗茨基的诗学历程
        一、“诗学”概念之变迁
        二、布罗茨基的诗学历程
    第二节 布罗茨基诗学的呈现形式
        一、文学学视域下的布罗茨基诗学
        二、诗歌学视域下的布罗茨基诗学
第二章 布罗茨基诗学的文体理论与文体实践
    第一节 布罗茨基诗学中的文体
        一、文体在文学批评中的意义
        二、布罗茨基的文体意识
    第二节 布罗茨基的哀歌体诗学观念
        一、邓恩、巴拉丁斯基与哀歌诗批评
        二、《献给约翰·邓恩的大哀歌》与哀歌艺术本质论
    第三节 布罗茨基的爱欲诗诗学观念
        一、《献给奥古斯塔的新篇章》与爱情诗理论
        二、布罗茨基的爱欲伦理观
        三、《向雅尔塔致敬》与“以爱喻性”诗学
    第四节 布罗茨基风俗诗诗学观念
        一、风俗诗与布罗茨基的流放岁月
        二、风俗诗诗学与抒情文本戏剧化
    第五节 布罗茨基的黑色田园诗诗学观念
        一、哈代的重新发现与现代黑色田园诗
        二、《泻湖》与恋地情结、景观效应
第三章 布罗茨基诗学的伦理观念与道德哲学
    第一节 跨学科思考下的诗学研究
        一、脑文本理论与文学伦理学批评
        二、量子力学思想下的脑文本解释
    第二节 脑文本的叠加态与《我坐在窗前》的伦理困境
        一、布罗茨基的伦理脑文本
        二、叠加态思想与伦理混乱的诗学表达
    第三节 脑文本的检定态与《我坐在窗前》的伦理选择
        一、布罗茨基伦理结构的脑文本来源
        二、检定态过程与伦理选择的关系
        三、脑文本的先在性与伦理结构的诗学情结
        四、从检定态到伦理选择的行动原则
    第四节 脑文本的本征态与布罗茨基诗歌的道德重建
        一、本征态状态与美学回归
        二、布罗茨基的语言观与语言诗学
        三、脑文本的功能作用与布罗茨基的道德重建
第四章 布罗茨基诗学的有机组成和理论渊源
    第一节 布罗茨基诗学的有机组成
        一、布罗茨基的诗学逻辑
        二、布罗茨基的诗学地图
    第二节 巴洛克诗学与欧美诗学传统
        一、巴洛克诗学的观念
        二、《九十年之后》与巴洛克诗学的本质探讨
    第三节 阿克梅诗学与俄苏诗学传统
        一、阿克梅诗学的观念
        二、布罗茨基对阿克梅诗学批判性继承
        三、比喻体系的纵深与阿克梅式的分裂
结语
参考文献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科研成果等
致谢

(6)曾卓诗歌创作论(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意义与研究价值
    二、曾卓诗歌研究现状
        (1) 群体视域中的曾卓诗歌研究
        (2) 曾卓个体诗歌研究
        (3) 研究的不足和问题
    三、研究方法
第一章 抒情主题的温情美
    第一节 “最重要的是爱”
        (一) “感情的真挚是诗的第一要素”
        (二) “忠实于时代与生活”
    第二节 对抒情传统的继承
        (一) 主观抒情与革命现实书写的互相映衬
        (二) 内心自白的倾诉性倾向
    第三节 与其他七月派诗人的比较
        (一) 与胡风、田间等的高昂战斗诗歌比较
        (二) 与绿原、郑思等的辛辣讽刺诗歌比较
第二章 诗歌意象的象征美
    第一节 “诗人也是美的创造者”
        (一) “技巧是为了内容的需要”
        (二) “把写诗的思维放在形象思维上”
    第二节 高度个性化的意象
        (一) 意象的时代性特征
        (二) 意象的隐喻特色
    第三节 对里尔克诗艺的创造性汲取
        (一) 情感与经验的结合
        (二) 知性诗学的启发
第三章 质朴纯净的语言美
    第一节 “写诗,需要一定的对于语言的运用能力
        (一) “朴素纯净的语言使我感动”
        (二) “最富于自然性的语言是口语”
    第二节 朴素自然的语言风格
        (一) 意象朴实,语言简明
        (二) 自然的语言节奏
    第三节 归来后诗歌语言诗味的淡化
        (一) 日常的口语消解了含蓄美
        (二) 单一的明喻损害了想象美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7)诗歌的抗战—西南大后方诗歌创作生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战时生态生成与新诗的西南出场
    第一节 抗战中崛起的西南大后方
        一、西南大后方区域范围及政治地位的确立
        二、西南大后方社会整体发展的稳定
    第二节 现代文学中心的西南重构
        一、北京、上海现代文学中心的沦陷
        二、硝烟中流散的现代文学
        三、抗战时期现代文学中心的西南重构
    第三节 现代新诗在西南大后方的历史出场
        一、现代诗人抗战时的西南集聚
        二、诗歌传播场域在西南的构建
        三、现代诗歌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战火与硝烟中的诗歌主体生态
    第一节 战火中的洗礼:诗人生存状态与诗歌态度
        一、流散期:吹响民族抗战号角
        二、稳定期:浴火后的西南聚集
        三、困难期:向现实的深处掘进
    第二节 硝烟中的集结:诗歌社群与诗人组织
        一、“文协”的建立与诗人动员
        二、《七月》等报刊媒介与诗人组织
        三、西南联大等校园文学社群与诗人的组织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诗歌的接受与传播状态
    第一节 接受群体类型及其对创作的影响
        一、底层的大众:文艺动员中的普通市民和工农
        二、挑剔的读者:西南大后方城市知识分子群体
        三、诗歌逐梦者:西南大后方校园中的学生群体
    第二节 诗歌传播的主要途径与困境
        一、出版发行机构的发展与诗歌文集出版
        二、《抗战文艺》等报刊媒介的诗歌传播
        三、诗朗诵、街头诗等传播途径的发展
        四、战时环境下诗歌传播的主要困境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诗歌本体的生态适应
    第一节 朗诵诗等:“使诗歌,成为大众的东西”
        一、高兰等的朗诵诗创作
        二、田间等的街头诗创作
        三、沙鸥等的方言诗创作
    第二节 叙事诗:“新诗的再解放和再革命”
        一、战时生态适应中走向新的抒情
        二、战时生态适应中的形式发展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战时生态下新诗创作活动的变化
    第一节 战时生态下的新诗创作活动特点
        一、创作目的的工具化
        二、创作活动的组织性
        三、接受对象的大众化
    第二节 战时生态下新诗创作的整体变化
        一、规定性的“我们”对个体的“我”的超越
        二、现实性在诗歌现代性构建中的合法性的确立
        三、多元文化整合对西南大后方诗歌艺术的丰富
    本章小结
结束语
参考文献
附录:1937 年 7 月至1945 年 8 月出版的主要诗集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9)里尔克诗歌美学思想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第一章 里尔克诗歌本体论
    第一节 诗的本质
    第二节 诗的价值取向
第二章 里尔克诗歌创作论
    第一节 诗歌的创作动机
    第二节 诗歌的创作方法
第三章 里尔克诗人主体论
    第一节 诗人的使命
    第二节 诗人的独特追求
第四章 里尔克的诗歌批评观
    第一节 对批评的态度
    第二节 批评的方法
第五章 里尔克诗歌美学思想的成因分析
    第一节 时代之殇对诗人使命的呼唤
    第二节 成长阅历对诗歌创作论的启迪
    第三节 文艺大师的理论惠泽
    第四节 诗歌创作执迷下的理论升华
第六章 里尔克诗歌美学思想的价值及启发
    第一节 里尔克诗歌美学思想的影响和不足
    第二节 里尔克诗歌美学思想的当代意义
结语
主要参考文献目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着目录

(10)论冯至《十四行集》的西方资源及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一) 国外研究情况
    (二) 国内研究情况
一、寻找与应答
    (一) 从“昨日之歌”到“北游”
    (二) 冯至与西方文化渊源
二、“存在之诗”——对个体生存处境的反思
    (一) 作为个体的存在
        1、克尔凯郭尔的启示:“独立成为一个生存者”
        2、雅斯贝斯的引导:“交往”与“分担”
    (二) 走向死亡的存在:里尔克和海德格尔的启示
        1、向死而生
        2、生与死的统一
三、“飘扬的风旗”——对西方诗歌艺术的吸收
    (一) 诗是经验:从抒情到运思的转向
        1、学习“观看”
        2、歌德的经验:“从特殊到一般”的诗歌审美方式
    (二) 十四行体:形式的借鉴与转化
结语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后记

四、里尔克的诗歌艺术特色(论文参考文献)

  • [1]论茨威格自传中的死亡意识[D]. 高莹莹.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6)
  • [2]木心诗歌的审美风格研究[D]. 刘聪. 山东师范大学, 2020(08)
  • [3]抒情诗《麻雀山》的艺术特色[J]. 于淼. 名作欣赏, 2020(09)
  • [4]沧桑岁月的真挚抒写 ——九叶诗派创作论[D]. 候聪阳. 中国矿业大学, 2019(05)
  • [5]约瑟夫·布罗茨基诗学研究[D]. 张驰. 华中师范大学, 2019(01)
  • [6]曾卓诗歌创作论[D]. 徐鑫. 华中师范大学, 2018(01)
  • [7]诗歌的抗战—西南大后方诗歌创作生态研究[D]. 荀利波. 上海师范大学, 2018(08)
  • [8]《外国文学评论》创刊三十年总目录[J]. 陈智颖. 外国文学评论, 2017(04)
  • [9]里尔克诗歌美学思想初探[D]. 张丰. 山东师范大学, 2014(08)
  • [10]论冯至《十四行集》的西方资源及意义[D]. 郜志云. 南京师范大学, 2014(02)

标签:;  ;  ;  ;  ;  

里尔克的诗歌和艺术特色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