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民征收利息税应注意哪些问题

居民征收利息税应注意哪些问题

一、开征利息税,居民应注意哪些问题(论文文献综述)

朱高林[1](2021)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消费史研究:现状、主线与分期》文中研究指明在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之际,总结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群众创造美好生活的奋斗历程和历史经验,展示中国人民消费水平逐步提升的光辉历程,不仅对于增强民族凝聚力和自豪感有着积极的理论意义,而且对于发挥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有着一定的实践意义。以供给与需求的矛盾运动为依据,从经济史学角度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消费史进行贯通式、系统性、规律性的研究,可以将其分为量的不足阶段(1949-1978年)、量的扩张阶段(1978-1998年)和质的提高阶段(1998-2019年),每一阶段都始终贯穿着消费水平线和消费动力线这两条主线。同时,在研究过程中必须处理好目的和手段的关系问题,阐释好经济体制与居民消费的互动问题,解决好统计资料缺失和实际消费水平的分析问题,从而更好地发挥消费对生产力发展的促进作用。

陆彩兰[2](2014)在《现代化进程中的农村金融制度研究》文中指出我国的现代化应当是包括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在内的全面现代化。如何在现代化进程中实现农村金融制度的创新与发展呢?农村金融制度发展离不开农户、农村金融机构、政府等的参与。本文主要利用农村金融发展理论、新制度经济学等理论,对农村金融制度面临的供求障碍、农村金融市场主体的培育、正规金融支农有效性、农村非正规金融组织转型、政府对农村金融的支持方面进行了研究。第一是农业现代化对农村金融制度的需求。对农村金融制度的需求衍生于对农村金融的需求,农业现代化对农村金融有着不断扩大的需求。在农业现代化进程中,农村金融需求来自两个方面:一是农民生产生活方式变化所引起的个别需求;二是农业现代化外在条件变化所引起的公共需求。无论是个别金融需求还是公共的金融需求,都与我国城镇化发展密切相关。根据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规律,农业现代化的发展需要现代化的农村金融体系为之提供服务。高投入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条件。如果没有足够的金融支持,资本和智力之源都不能流动到相对落后的农村。金融发展通过储蓄效应、投资效应和资源配置(投资效率)效应,产生资本形成、资源配置和技术创新传导机制,对农业现代化发挥作用。第二是农村金融制度所面临的金融供求障碍。第一个障碍是农村金融供给约束。从目前来看,农村资金主要来源于农民的自筹资金和外部的资金注入。作为农村资金的供给者,传统农户主要通过储蓄方式提供资金,但难以有更多剩余资金留存于储蓄。在市场化经营目标下,现有金融中介体系对农村的资金供给明显不足。农村金融制度发展面临的第二个障碍是农村金融需求抑制。现阶段我国农村经济是典型的小农经济,农户总体借贷需求不高,即使有借贷需求,更希望向正规金融机构借贷,但实际上却难以获得正规借款。信贷需求的抑制导致农户生产经营方式比较保守,创业和改善生产的动力不足,因而始终难以走出贫困的低水平循环陷阱。为更好地分析农村金融供求对农村金融制度的影响,本文以农村金融制度发展的受益主体行为——农户借贷行为作为研究对象,综合考虑多种因素,通过数理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第三是农村金融市场主体分析: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视角。正确认识农业和农民,是探究农业发展缓慢和传统农户弱势的原因和出路的前提。长期以来,分散化经营模式造成了农户的市场弱势和组织弱势,但农业不是天然的弱质产业,农民是理性的生产者,也追求自己的利益最大化,能够按照价格信号调节自己的行为。本文据此推理得出结论,农业与其他行业一样,都是市场机制下的平等行业,都可以培育出有竞争实力的市场主体。传统农户不可能成为真正的市场竞争主体,与发展现代农业的要求相距较远。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顺应了现代农业的发展趋势,对农业经营方式进行选择,极大提高农业产业组织的竞争力,代表着我国农业经营体制和机制的创新,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能力,在现代农业种植、养殖、农产品流通、加工等方面将发挥越来越重要作用,并在经营活动中显示出较强的农村金融资源聚集能力,成为农村金融市场的中间力量,能够胜任现代农业发展的重任。国内外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的经验表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不仅有利于农村经济结构优化和发展水平的提高,同时可以为农村金融发展创造良好的经济环境,增强农民增收的实力,加快实现农业现代化。第四是正规金融支农有效性分析。虽然我国正规金融在农村已逐步形成以农村信用社为主,商业银行分支机构、农业发展银行、邮政储蓄机构为辅的多层次、多渠道的农村金融体系,但是现阶段的正规金融却并没有真正体现出其支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功能。从金融资源配置功能角度来看,判断一国或地区的正规金融制度是否完善和健全,可以用适应性标准、效率性标准和完备性标准来衡量。我国农村金融制度的发展现状与判断金融制度是否完善与健全的三个衡量标准相差很远。正规金融支农之所以有效性不足,有着显然的制度根源。对此,在我国经济转型期,应对正规金融支农功能进行重构与定位。信息不对称、抵押品缺乏、信用体系缺失等是我国农村信贷市场区别于城市金融市场的主要特征。而且,随着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加快,我国的传统农户也将逐步转型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因此,本文认为,正规金融支农改革只有兼顾传统社会与现代科学技术之优势,不断拓展创新思路,才能探索出既符合我国农村实情又具有现代信息化特征的正规金融支农模式。第五是农村非正规金融组织转型分析。正规金融支农供给的不足,给农村非正规金融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发展空间。然而,农村非正规金融的存在是一把双刃剑,在发挥其优势的同时,也会产生一定的负面效应。因此,对于农村非正规金融,我们绝不能简单地肯定或否定甚至取缔它,而应当以政府为主导,围绕“三农,”的金融服务需求,赋予非正规金融组织合法地位,并将其纳入金融监管体系,完善非正规金融并充分发挥其显着优势,以满足那些被正规金融排斥在外的需求者的需要。根据我国实情,构建农村非正规金融的转型模式,使之更好地为农村经济发展服务。第六是政府对农村金融的支持。发挥市场在配置资源中的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是我国政府在经济金融发展过程中对政府与市场关系认识的深化,也是我国在经济发展与改革的新阶段对政府与市场关系的重新定位。在我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理论已被应用于各种问题的研究。目前,我国农村金融市场发展很不完善,单靠市场本身很难形成有效的机制。确定政府在农村金融市场中的角色,不仅是因为农村金融市场存在市场失灵的现象,还应该结合我国经济和金融发展的历史,考察可能存在的政府失灵问题,另外也需要考虑我国制度文化和农村金融市场的特殊性产生的影响。现阶段,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有利于转变政府职能。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并不是全部作用,也不意味着市场是万能的。市场在微观领域的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而政府职能则应该限制在宏观领域,更明确地定位为完善和健全市场经济体制,完善公平竞争的生态环境、对市场主体和活动实施监管、做好“守夜人”的责任。

孙新宇[3](2014)在《扩大我国居民消费需求的税收政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我国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以及十八大报告中都指出,要牢牢把握扩大内需这一战略基点,加快建立扩大消费需求长效机制,释放居民消费潜力。因此,扩大内需、促进消费将是未来一段时间内我国实现经济平稳增长的重要利器。税收政策在资源配置、收入分配、稳定经济方面具有重要作用,而其政策调控作用在促进需求、提高消费能力等方面尤为显着。合理的税收负担和税收制度可以增强居民消费能力和消费意愿,稳定消费预期,优化消费环境。各种税收政策之间的相互配合,还可以突出消费重点和热点,促进消费市场结构理性和健康发展。因此,研究和探讨税收政策对我国居民消费需求的影响,并对已有的税收政策在扩大消费需求方面所发挥的政策效果进行检验,对于制定更加合理和完善的税制结构、最大程度发挥对居民消费需求的促进作用是十分必要的。本文首先在搜集资料和阅读经典文献的基础上对税收促进居民消费的国内外研究进行梳理和回顾,分三个阶段介绍了西方消费需求理论的发展。在此基础上,从消费能力、消费意愿、以及消费预期和消费环境三个方面对税收政策影响消费的作用机制进行了规范分析,并对流转税、所得税和财产税对居民消费的差异化影响做出全面阐述,为后面的分析研究做出铺垫。其次,对1994年以后的税收政策进行回顾梳理以及简单评述,并运用数据和图表对当前我国税制结构和消费现状进行描述性分析,找出消费不足的原因以及当前税收政策存在的困境。再次,利用状态空间形式的可变参数模型,选取我国1994—2012年各项税收收入数据以及城镇居民的消费支出数据,同时引入居民可支配收入和消费习惯这两个对居民消费需求有重要影响的变量,分析我国的税收政策在税收总量和税收结构两个方面对城乡居民消费需求的动态影响,得到动态影响效果图,并对实证结果进行分析说明。最后,根据本文前面所做的理论分析和实证分析,有针对性地提出建立扩大消费需求长效机制,扩大城乡居民消费需求的税收政策建议,如优化税收制度与政策,推进增值税扩围和房产税改革,完善税收制度和突出税收激励重点,并着重增强农民的消费能力。

孙华森[4](2014)在《商业银行人民币理财产品市场细分与市场定位研究 ——以工商银行为例》文中指出我国居民总体收入水平和户均资产在不断攀升,居民的个人理财意识逐步加强,各商业银行大力发行理财产品,产品销售规模不断刷新历史记录。但商业银行没有很好的细分市场,国内的相关研究也是粗略的定性分析理财产品销售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仅给出了较为基础的意见和建议。本文使用了文献分析法、统计分析法、实证分析法以及比较分析法等多种分析方法,对国内以及国外的理财产品销售经营状况进行了分析和对比,较为深入的分析和探索影响商业银行人民币理财产品销售的主要因素有哪些,进一步对我国商业银行理财产品发展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研究,并根据存在的问题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全文主要从四个部分来对我国商业银行人民币理财产品在市场细分和定位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第一部分,是对理财产品的概述,主要介绍理财产品的含义、构成要素;简述了有关商业银行理财产品市场细分和市场定位的相关理论依据,包括市场营销理论以及生命周期理论。第二部分,从我国目前商业银行理财产品的市场细分和市场定位的现实情况入手,分析理财产品销售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第三部分,运用实证分析的方法,剖析影响理财产品市场细分的主要因素。第四部分,根据第三部分得出的结果,对工商银行理财产品的市场定位提出建议。本研究旨在为我国的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的发展提供支持,希望能够为日后从事此类研究的同仁提供参考。

余佳子[5](2012)在《全国社会保障基金股票投资风险管理与绩效测度研究》文中提出2011年底,证监会主席郭树清建议地方养老金和公积金应学习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管理经验,积极入市。他认为,这部分高达2万多亿的基金如果能够成为资本市场的长线投资者,不仅有利于基金增值,更有利于我国资本市场的健康长久发展。很多学者针对此建议进行了讨论,其中大多数人持有谨慎态度。鉴于目前我国的资本市场还很不完善,用老百姓的“养命钱”去投资股市,风险确实很大。有人说,不改变中国股市圈钱的性质,养老金就不能入市,可见我国的股票市场的定位还很不明确。全国社保基金作为先行者,其在资本市场上摸爬滚打10年来到底取得了怎样的成绩,其风险管理情况如何?投资绩效怎样?对这些问题的回答有利于现阶段讨论社保基金入市问题。由于地方养老基金规模巨大,而我国股市存在的风险较大,因此,现阶段是否应该投资资本市场,特别是是否应该进行股市投资等问题值得思考。因此,本文拟对全国社保基金近年来的股票市场投资表现,具体测度其所面临的风险,并对其投资运营的绩效进行考核。为了从宏观视角考察对全国社保基金股票投资收益有影响的相关因素,本文对影响股票收益的诸多宏观因素进行详细的阐述和研讨,力图从宏观角度对全国社保基金的收益有更深入的了解。在此基础上,为了初步了解社保基金投资组合所能承受的损失,本文在宏观因素分析的基础上针对不同情景进行了压力测试研究,探究宏观因素的变动对全国社保基金收益的具体影响。本文的目的是了解目前全国社保基金投资运营的总体概况,从风险和收益两个角度进行测度,找出影响股票收益的宏观因素,并结合国外的基金管理经验,给出完善我国基金投资管理的相应对策,系统全面地掌握近年来全国社保基金股市投资的总体运营情况,实现我国养老保险基金保值增值的目的,同时为地方养老基金入市提供一定的参考。本文主要运用对比分析法、文献分析法、实证分析法以及情景分析法对全国社保基金股票投资管理问题进行了系统阐述,并得出了以下主要结论:(1)我国社保基金股票投资组合所面临的系统性风险和非系统风险较高。系统性风险的存在一方面说明我国股票市场的不健全,另一方面也表明社保基金投资组合持股比较集中,通过本文分析可以看出,由于社保基金所持股票的行业较为集中,所承担的系统性风险也较大。另外,社保基金股票投资组合的非系统性风险分散能力不强,这说明基金管理人的操作能力还有待加强。(2)全国社会保障基金股票投资组合收益在未来的24小时内存在较大的下跌风险。通过VaR模型分析可知,各股的VaR值超过了市场组合的VaR,说明股票投资承担了较大的风险。各股的VaR值不尽相同,说明机构投资者选股的能力有差异。通过GARCH-VaR可知,社保基金投资风险较大的事情集中在2008年,这说明系统性风险是我国股市投资必须要注重的问题,如何减少系统性风险的损失是我国社保基金股票投资的主要考量。(3)全国社保基金经过风险调整的收益状况并不乐观。尽管从整体上看,全国社保基金的收益普遍高于通货膨胀率,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保值增值的目的,这也肯定了全国社保基金积极投资资本市场的意义。但是在考虑了市场风险之后,全国社保基金的股票投资组合的收益状况并不乐观,各投资组合仍然面临着较大的系统性风险和非系统性风险,值得引起注意。(4)全国社会保障基金股票投资组合收益受多个宏观因素影响。本文从实证方面发现,股票市场并不能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晴雨表”。因此,应积极稳定价格因素,以消除其在短期对股市收益的影响,优化利率价格的形成机制与传导机制以拓展宏观调控空间,同时应该完善我国资本市场的制度建设,真正让“股票市场”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晴雨表”。(5)全国社会保障基金股票投资组合在经济发生较小波动时,可能的收益要小于一年期存款利率,表明社保基金投资组合出现损失的可能性较大。通过压力测试研究发现,在给定一定的压力时,全国社保基金股票投资的收益率明显降低,这说明了宏观因素对股市收益的影响重大。在这里,我们只是作了一个很简单的粗略分析,提出的问题就是不容忽视这种宏观因素对股票收益的影响,至于结果我们应该审慎对待。(6)不同国情的养老金管理体制不尽相同,这要求我国必须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养老金投资管理体制。不同国家的社会保障投资管理体制不尽相同,这是由本国的实际情况所决定。同一个国家不同的社保基金投资管理体制也不尽相同,这大多是与基金性质有关。现收现付制的养老保险基金往往不参与资本市场,而个人账户制的养老保险大都是广泛参与资本市场。进入资本市场的这部分养老保险基金在各个国家的资产配置也不尽相同,这都是由本国的实际情况所决定的。对于我国的全国社保基金而言,理顺投资管理体系、不断充实社保基金、完善监督管理等,比盲目提高社保基金入市比例更重要。本文的创新之处是:(1)系统测度了全国社保基金股票投资的风险现状。本文全面测度了全国社保基金股票投资组合在股票市场投资时所面临的系统性风险、非系统性风险和总风险,发现由于我国股票市场不健全以及各投资管理人的选股能力有差异导致全国社保基金股票投资组合所面临的系统性风险和非系统性风险较高;(2)对全国社保基金的股票投资状况进行了风险价值评估。本文运用社保基金前十大重仓股为样本,利用VaR模型及其拓展GARCH-VaR模型对社保基金可能面临的风险损失进行测度,同时结合成分VaR,边际VaR对资产组合进行了深入讨论,发现全国社保基金股票投资组合面临较大的下跌风险;(3)对社保基金股票收益的宏观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以及作了压力测试研究。本文运用多元回归、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脉冲响应分析以及方差分解等计量分析方法,对全国社保基金股票投资的收益影响因素进行了宏观分析,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压力测试研究,得出全国社保基金股票投资组合受多个宏观因素影响且抗压能力较弱的结论。本文的不足之处是:(1)本文只对影响全国社保基金投资的宏观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其实微观影响因素同样重要,这里主要涉及到个股的选取问题,如选股的依据等。但是由于数据的局限,本文未能对全国社保基金股票投资的微观影响因素进行系统讨论,这也是未来需要继续研究的方向。(2)本文仅针对影响因素进行了简单分析,传导机制研究稍显不足,同时压力测试研究只是初步评判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的支付风险,所得结论可能不够严谨,需要审慎对待。(3)本文仅对全国社保基金在股票市场上的投资行为做了一定的研究分析,而事实上全国社保基金在资本市场中的投资形式多种多样,因此未来希望能够通过多种投资工具分别对社保基金的投资行为做进一步探讨。

张目标[6](2012)在《个人黄金投资策略与风险管理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黄金投资是指通过购买黄金产品而实现财产保值、增值及营利的行为。个人黄金投资就是以个人为投资主体的黄金投资行为。自上海黄金交易所成立以来,中国黄金市场市场化程度不断加快。目前,我国黄金市场也已经基本形成了以上海黄金交易所黄金现货交易为基础,上海期货交易所黄金期货交易和商业银行黄金业务共同繁荣发展的格局。随着黄金市场规模的不断壮大,各类黄金投资品种也在不断涌现,即满足了居民的投资需要和避险要求,也使得黄金理财兴起。当前,我国居民个人总体收入的逐年上升,群众理财意识空前高涨。这些变化,为包括黄金投资理财在内的理财行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蓬勃发展的国内黄金市场吸引了大批的投资者参与,黄金投资已经成为个人进行财富管理和理财规划的重要手段近几年来,国内黄金投资热潮依然汹涌,投资者热情不减,同时国际金价也屡创新高。在黄金投资的“黄金时代”,需要深入解读个人黄金投资理财的基本知识、基本方法和基本技巧,在全社会广泛开展黄金投资者教育,使广大投资者在获取丰厚的收益的同时,避免或减少因投资风险而带来的损失。随着国内黄金市场的不断开放,个人投资黄金的渠道进一步被拓宽,黄金市场逐渐被投资者所认可,面对日益火爆的金市和众多的黄金投资产品,普通投资者应该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黄金投资渠道呢?在黄金投资如何防范和规避风险?广大投资者需要专业人员给出更多的参考意见与建议。本论文以个人黄金投资策略与风险管理为研究对象,旨在通过对黄金投资理财基本知识的介绍,通过对个人黄金投资现状的分析,通过对个人黄金投资主要品种的比较与评价,通过对黄金价格变动因素的分析,结合自身的从业实践经验,就个人黄金投资的策略与风险管理进行研究探讨,提出些见解,为广大投资者在黄金持续升温的情况下,如何寻找、选择适合自身的黄金投资之路,提供参考与借鉴。

尹长斌[7](2011)在《中国居民预防性储蓄行为的实证分析》文中研究说明针对近年来中国居民储蓄超常增长的现象,本文首先检验了预防性储蓄行为的存在性;然后对影响预防性储蓄的一些因素实证分析;最后讨论了我国解决居民高储蓄问题的政策选择。

张龙[8](2010)在《我国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及其配合效应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改革开放三十年以来,我国经济以年均9.8%的速度高速增长,期间伴随着相当明显的周期波动;在对经济进行宏观调控中,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一直在稳定物价和促进我国经济健康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特别是从1992年我国确定了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来,在治理严重的通货膨胀、实现经济成功“软着陆”过程中,在治理通货紧缩、摆脱“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方面,以及在应对国内流动性过剩和国际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努力实现国民经济平稳又好又快发展方面,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功能就显得极为重要而不可替代。因此,对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及其配合效应进行分析,既可以对宏观形势进行预测,又可为科学的决策提供参考。本文先对研究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及其配合效应的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系统梳理,然后对有关理论进行系统分析研究,再对中外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实践的历史进行了回顾总结,接着有针对性的建立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及其配合效应分析的计量经济模型,在此基础上,通过搜集相应的数据并对模型的参数进行估计,得出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及其配合效应的比较客观的结论。最后,对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及其配合效应进行了评价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在财政政策效应方面,基于相机抉择的政府财政政策的主动效果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大于基于内在伸缩性的自动效果的贡献率。而主动效果中,政府购买支出效果远大于税收的效果。在自动效果中,税收的效果大于政府购买支出的效果。因此,在决策过程中,一方面,由于主动政策有利于经济增长,所以政府应适时适度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以实现预期目标。另一方面,在政府主动使用财政政策时,应注意使用税收的内在稳定作用来调节经济。在我国货币供应量与产出和物价的关系中,货币供应量M2对产出的增长的效力相对较大,而货币供应量M,对物价的影响力相对较大,货币供应量冲击对物价仅有短期效应,而对产出则是长期有效的。因此,若货币政策目标主要在于调控物价,则应关注M1的变动;若货币政策目标主要在于防止经济过热,则应关注M2的变化。通过对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配合的情景模拟发现,不管是扩张性的财政政策、扩张性的货币政策,还是扩张性的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配合,其对宏观经济目标变量的影响的方向都是正向的,而且对GDP的冲击效果大于对价格的效果;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同时扩张要强于各自单独的扩张对宏观经济目标变量GDP的影响,而同时扩张对CPI的影响要弱于单独的扩张影响;并且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对投资的影响大于对消费的影响,对进口的影响大于对出口的影响。本文的创新性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在对国内数据的分析方法方面是一种创新;二是通过建立联立方程分析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配合效应,这在研究思路上具有新意,研究方法是一种尝试和探索;三是利用模型对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效应全面综合系统分析,方法具有科学性,其结果更具现实意义,提出关于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配合的建议也具有针对性,这是在提高政策科学性方面的创新。

胡志仪[9](2009)在《广州市商品住宅价格分析及对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房地产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在人们的“衣食住行”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自1998年住房商品化改革以来,广州市商品住宅市场得到了迅猛的发展,房地产业对改善居民的居住水平、拉动GDP增长、繁荣市场经济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是伴随着住宅业的发展,我国商品住宅价格连续数年快速上涨,广州市的房价更是居高不下,连续上涨的房价已成为居民、政府以及开发商共同关注的焦点。因此,对广州市商品住宅价格分析的研究探索具有理论和现实的意义。本文以广州市商品住宅的价格为研究对象,依据2003年2007年广州市房地产商品住宅的相关数据,通过租售比、房价收入比来分析现行住宅的房价是否存在泡沫。分析研究了广州市商品住宅的价格水平、成本及供给因素和需求因素对影响商品住宅价格的影响。研究发现,按照房屋租售比和房价收入比的标准,现在的商品住宅价格有泡沫现象存在。本文采用计量经济学原理,建立一元线性回归模型,分析得出除了广州市土地交易价格和住宅市场投资规模之外,其余的常住人口、人均可支配收入、住宅建设成本、人均GDP、住宅市场利用外资金额和股票市场上证指数这几个影响因素与广州市商品住宅均价显着线性相关。另外在此基础上,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并进行显着性检验,通过实例阐述了运用计量经济学理论研究经济活动的一般思路和过程。最后,本文对目前我国与广州出台的调控政策进行了分析,并针对目前商品住宅价格的高涨现象提出了一系列的宏观调控措施及自己的一些建议。研究结论期望为有关部门调控广州市房地产商品住宅价格及住宅市场的理性发展提供参考。

董玉峰[10](2009)在《人民币国际化的路径选择与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和对外开放程度的提高,人民币开始在境外大量流通,并逐步成为周边国家和地区普遍接受的硬通货,人民币国际化也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作为迅速发展的经济大国,实现人民币国际化是我们必然的目标选择,符合国家发展的战略利益需要,也引起了中国决策层和国内外理论界的高度重视,探讨人民币国际化问题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本文从国内外研究成果入手,基于路径对人民币国际化的基本内涵进行了界定,分析了人民币国际化的现状,定性地探讨了目前人民币国际化的程度,指出人民币虽然在周边国家和地区流通,但其国际度很低,依然是非国际货币。接着,本文分别对美元、欧元和日元国际化的路径进行了考察,得到了一些可供人民币国际化路径选择和安排的启示,认为人民币国际化道路绝不能照搬以上任何一种货币的路径,而是要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寻找出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人民币国际化道路。而后,结合国际经验和中国国情,重点阐述了实现人民币国际化的路径安排:首先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中,应注意货币可兑换和国际化的区别与联系,人民币自由兑换进程和国际化进程应相互推进、相互贯穿;其次人民币国际化应当采取务实策略,从边贸和旅游出发,率先实现人民币的周边化;再次实现人民币的区域化,使人民币成为东亚乃至亚洲区域内的关键货币,主要包括:积极参加区域经济货币合作,建立人民币离岸中心,实现两岸四地货币一体化;最终在区域化的基础上实现人民币的全球化,这是人民币国际化的最高阶段和最终目标。最后,针对人民币国际化的不同阶段提出了相应的推进策略。上述人民币国际化的路径在实施过程中,并不是按部就班地进行,不是绝对的继承关系。也就是说我们并非要等到人民币实现了完全自由兑换后,才考虑人民币国际化的问题,人民币自由兑换可以融入到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中推进。人民币国际化是一个动态的、渐进的过程,我们应该根据人民币国际化的不同阶段,制定出相应的策略,保证人民币国际化的顺利推进。人民币成为国际货币的道路虽然漫长而迂回,但前景却是美好的。中国自身典型的大国经济特征、稳健的经济增长及人民币的强势地位为人民币的国际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如果能坚持相关制度建设,稳步推进改革,相信人民币国际化必将实现。

二、开征利息税,居民应注意哪些问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开征利息税,居民应注意哪些问题(论文提纲范文)

(1)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消费史研究:现状、主线与分期(论文提纲范文)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消费史的研究现状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消费史的研究价值
三、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消费史的研究对象和主线
四、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消费史的历史分期
五、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消费史研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处理好目的和手段的关系问题。
    (二)阐释好经济体制与居民消费的互动关系。
    (三)解决统计资料缺失和实际消费水平的分析问题。
六、结语

(2)现代化进程中的农村金融制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相关概念的界定
    1.3 国内外研究动态
    1.4 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1.5 可能的创新和不足之处
第二章 农业现代化对农村金融制度的需求
    2.1 农业现代化的基本理论
    2.2 农业现代化对农村金融的需求
    2.3 农村金融制度促进农业现代化的机制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农村金融制度发展的供求障碍分析
    3.1 农村金融供给约束分析
    3.2 农村金融需求抑制分析
    3.3 实证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农村金融市场主体分析: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视角
    4.1 对农业和农民的正确认识
    4.2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形成及其主要形式
    4.3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市场优势和融资优势
    4.4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的国内外案例及借鉴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正规金融支农有效性分析
    5.1 正规金融对传统农业和现代农业的作用
    5.2 正规金融制度是否有效的衡量标准
    5.3 正规金融支农有效性的表现与影响
    5.4 正规金融支农有效性不足的根源
    5.5 正规金融支农功能定位
    5.6 正规金融支农改革与创新
    5.7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农村非正规金融组织转型分析
    6.1 农村非正规金融组织转型的动因
    6.2 农村非正规金融组织转型的条件
    6.3 农村非正规金融组织转型的路径
    6.4 农村非正规金融组织转型的经验分析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政府对农村金融的支持
    7.1 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7.2 农村金融市场中的政府功能定位
    7.3 国外政府支持农村金融的经验与启示
    7.4 政府支持农村金融的主要方式
    7.5 本章小结
第八章 基本结论与研究展望
    8.1 基本结论
    8.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后记

(3)扩大我国居民消费需求的税收政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1.2 研究内容和方法
    1.3 论文的创新点和不足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国外研究现状
    2.2 国内研究现状
    2.3 对国内外研究现状的简要评述
第三章 税收扩大居民消费需求的理论分析
    3.1 税收扩大居民消费需求的理论
    3.2 相关税种影响居民消费需求的理论
第四章 我国税收政策扩大居民消费的现状分析
    4.1 我国扩大消费需求的税收政策回顾与效果评述
    4.2 我国当前税收政策存在的困境
第五章 我国税收政策扩大居民消费需求的实证研究
    5.1 我国税收对居民消费的动态影响估计
    5.2 模型扩展
第六章 扩大我国居民消费需求的税收政策建议
    6.1 调整税收制度与税收政策以提高居民消费能力
    6.2 完善税收制度保证居民消费预期
    6.3 突出税收激励重点并调整税收政策走向
    6.4 增强农民消费能力并完善支农惠农税收政策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附表

(4)商业银行人民币理财产品市场细分与市场定位研究 ——以工商银行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关于市场细分的研究
        1.2.2 关于市场定位的研究
        1.2.3 商业银行个人客户的研究
    1.3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本文的结构与主要内容
2 商业银行人民币理财产品市场细分与市场定位概述及其理论基础
    2.1 个人理财产品概述
        2.1.1 个人理财产品的概念
        2.1.2 市场细分
        2.1.2.1 市场细分的含义
        2.1.2.2 市场细分的意义
        2.1.2.3 市场细分的原则
        2.1.2.4 市场细分的步骤
        2.1.3 市场定位
    2.2 关于商业银行理财产品市场细分和市场定位的理论基础
        2.2.1 生命周期理论
        2.2.2 市场营销理论
3 商业银行理财产品发展现状
    3.1 国外商业银行理财发展情况
    3.2 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发展情况
    3.3 我国商业银行理财产品存在问题分析
        3.3.1 国内商业银行理财产品同质性过强
        3.3.2 客户分层不够精细
        3.3.3 理财产品定位不明确
        3.3.4 客户经理队伍建设不健全
        3.3.5 缺少系统支持
4 商业银行理财市场细分实证分析
    4.1 研究对象
    4.2 资料的收集
    4.3 描述性分析
    4.4 统计分析
        4.4.1 单因素分析
        4.4.2 多因素分析
        4.4.3 因子分析
        4.4.4 聚类分析
5 工商银行理财的市场定位分析
    5.1 工商银行理财产品市场的SWOT分析
        5.1.1 工商银行理财产品现状
        5.1.2 工商银行理财产品市场的SWOT分析
    5.2 工商银行人民币理财产品市场定位的建议
        5.2.1 打造专属理财产品线
        5.2.2 树立中高端客户服务品牌形象
        5.2.3 优化渠道建设
        5.2.4 提升客户经理队伍素质
        5.2.5 加强系统建设
    5.3 结论及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致谢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5)全国社会保障基金股票投资风险管理与绩效测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国内外研究述评
    1.3 研究内容和结构安排
    1.4 本文的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1.4.1 本文的研究方法
        1.4.2 本文的创新点
2 社会保障基金基本理论
    2.1 社会保障基金的含义及主要分类
        2.1.1 社会保障基金的含义
        2.1.2 社会保障基金的主要分类
    2.2 全国社会保障基金主要来源
        2.2.1 各种形式的财政拨款
        2.2.2 行业统筹基金
        2.2.3 个人账户基金
    2.3 全国社保基金投资工具选择
        2.3.1 银行存款
        2.3.2 国债
        2.3.3 公司债券
        2.3.4 资产证券化产品投资
        2.3.5 股票、股指和基金投资
        2.3.6 抵押贷款投资
        2.3.7 不动产投资
    2.4 本章小结
3 全国社会保障基金股票投资管理现状
    3.1 投资理念与原则
        3.1.1 投资理念
        3.1.2 投资原则
    3.2 投资模式选择
        3.2.1 境内委托管理模式
        3.2.2 境外委托管理模式
    3.3 投资机构
    3.4 投资组合
    3.5 投资监管
    3.6 全国社保基金股票投资收益现状
    3.7 本章小结
4 全国社会保障基金股票投资风险管理研究
    4.1 风险管理的理论基础
        4.1.1 风险管理理论
        4.1.2 委托代理理论
        4.1.3 有效市场理论
    4.2 运营投资风险的主要表现
        4.2.1 系统性风险
        4.2.2 非系统性风险
    4.3 股票投资组合投资风险测度模型
        4.3.1 系统性风险测度模型
        4.3.2 非系统性风险测度模型
    4.4 全国社保基金股票投资风险具体分析
        4.4.1 系统性风险分析
        4.4.2 非系统性风险分析
        4.4.3 总风险分析
    4.5 本章小结
5 基于风险价值角度的全国社保基金股票投资风险管理深化研究
    5.1 VaR方法的适用性分析
    5.2 基于VaR方法的股票投资风险管理分析
        5.2.1 样本选取
        5.2.2 模型估值与计算
        5.2.3 主要结论
    5.3 基于GARCH-VaR模型的股票投资风险管理分析
        5.3.1 GARCH-VaR模型的优点分析
        5.3.2 实证分析
        5.3.3 主要结论
    5.4 本章小结
6 全国社会保障基金股票投资绩效测度研究
    6.1 绩效测度分析工具
        6.1.1 夏普指数
        6.1.2 特雷诺指数
        6.1.3 M~2指数
        6.1.4 詹森指数
        6.1.5 跟踪指数
        6.1.6 信息指数
    6.2 全国社保基金股票投资绩效测度实证分析
    6.3 本章小结
7 全国社保基金股票投资组合收益的宏观影响因素与压力测试研究
    7.1 全国社保基金股票投资收益宏观因素分析的必要性
    7.2 宏观因素对股票投资收益的影响分析
        7.2.1 影响投资组合收益率的因素分析
        7.2.2 脉冲响应函数分析
    7.3 宏观因素变动对投资收益的压力测试分析
        7.3.1 宏观压力情境设定
        7.3.2 宏观压力测试的结果及分析
    7.4 本章小结
8 社保基金投资管理国际比较与启示
    8.1 投资管理类型
        8.1.1 政府直接控制型
        8.1.2 政府间接控制型
        8.1.3 完全市场型
    8.2 监督管理
    8.3 资产配置
        8.3.1 美国社保基金资产配置
        8.3.2 新加坡养老基金资产配置
        8.3.3 智利养老基金资产配置
    8.4 养老储备基金投资管理国际比较
        8.4.1 资产投资策略
        8.4.2 监督管理
        8.4.3 资金来源
    8.5 对我国的启示
    8.6 本章小结
9 研究结论、政策建议与未来研究展望
    9.1 研究结论
    9.2 政策建议
    9.3 未来研究展望
在学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
参考文献
后记

(6)个人黄金投资策略与风险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论文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1.1.1 论文选题的背景
        1.1.2 论文选题的意义
    1.2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1.3 论文主要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第2章 关于黄金投资理财的基本知识
    2.1 黄金的基本知识
        2.1.1 黄金的属性
        2.1.2 黄金的功能和用途
    2.2 黄金投资
        2.2.1 什么是黄金投资
        2.2.2 黄金投资的特点
        2.2.3 黄金投资与不动产、储蓄、有价证券等投资的利弊比较
    2.3 黄金投资渠道
        2.3.1 交易所渠道
        2.3.2 商业银行渠道
        2.3.3 金店柜台
第3章 我国个人黄金投资现状分析
    3.1 个人黄金投资发展历程
    3.2 个人黄金投资存在的问题
        3.2.1 个人黄金投资市场不够成熟
        3.2.2 个人黄金投资教育比较薄弱
        3.2.3 个人黄金投资政策法规有待完善
第4章 个人黄金投资主要品种介绍
    4.1 实物黄金
    4.2 账户黄金
        4.2.1 产品种类比较
        4.2.2 产品价格比较
        4.2.3 产品服务比较
        4.2.4 产品可用性比较
    4.3 黄金递延(Au(T+D))
        4.3.1 黄金递延(Au(T+D))的概念
        4.3.2 黄金递延(Au(T+D))的特点
        4.3.3 纸黄金与黄金延期的区别
    4.4 黄金期货
第5章 个人黄金投资价格因素简要分析
    5.1 黄金投资基本面简要分析
        5.1.1 黄金投资的供需分析
        5.1.2 黄金的供应
        5.1.3 黄金的需求
        5.1.4 黄金投资的供需分析
    5.2 黄金投资的宏观经济因素简要分析
    5.3 影响金价的相关市场因素
        5.3.1 央行的黄金市场操作
        5.3.2 股票市场波动
        5.3.3 原油市场价格波动
        5.3.4 商品市场价格趋势
        5.3.5 国际金融市场稳定程度
    5.4 影响金价的其他因素
    5.5 黄金价格走势的技术简要分析
        5.5.1 MA均线指标
        5.5.2 MACD指标
        5.5.3 KDJ指标
第6章 个人黄金投资风险管理
    6.1 个人黄金投资风险识别
    6.2 个人黄金投资风险的分类
        6.2.1 市场风险
        6.2.2 信用风险
        6.2.3 流动性风险
        6.2.4 操作风险
        6.2.5 道德风险
        6.2.6 法律风险
        6.2.7 结算风险
    6.3 个人黄金投资风险防范与规避
        6.3.1 实施风险决策
        6.3.2 完善风险管理手段
        6.3.3 掌握日常性的风险防范方法
第7章 个人黄金投资策略
    7.1 投资者必要掌握黄金投资的基本知识
        7.1.1 掌握黄金价格基础知识
        7.1.2 掌握黄金投资技术分析要点
    7.2 投资者要明确自己的黄金投资方向
    7.3 投资者要挑选适合自己的黄金投资品种
        7.3.1 实物黄金适宜一般普通投资者作投资
        7.3.2 纸黄金适合具备一定资金量且能承担必要风险的投资者
        7.3.3 黄金递延(Au(T+D))适合有一定的风险偏好及承受能力较强的投资者
        7.3.4 黄金期货适合风险承受能力较强并有一定专业能力的投资者
    7.4 投资者要把选择一个好的黄金投资时机
    7.5 投资者要始终保持一个良好的黄金投资心态
        7.5.1 弄清大势,顺势而为
        7.5.2 掌握动态,作好应对
    7.6 投资者要善于对黄金投资的技术操作
    7.7 投资者要选择一个好的黄金投资交易平台
    7.8 投资者要控制好黄金投资风险
第8章 结论
    8.1 结论
    8.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7)中国居民预防性储蓄行为的实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二、预防性储蓄存在性检验
三、影响预防性储蓄的因素分析
四、结论与建议

(8)我国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及其配合效应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1.1 宏观调控需要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配合
        1.1.2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实践关注其实施效应
        1.1.3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配合需要效果模拟
    1.2 课题研究的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1.2.3 方法论意义
    1.3 研究思路及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目标及内容
        1.4.1 研究目标
        1.4.2 研究内容
    1.5 创新之处与预计突破的难点
        1.5.1 创新之处
        1.5.2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第二章 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2.1 国外相关理论研究概述
    2.2 国外相关实证研究文献综述
    2.3 国外有关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配合的研究文献综述
    2.4 国内有关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配合研究文献综述
    2.5 国内相关实证研究现状分析
第三章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配合效应的理论分析
    3.1 IS-LM框架下的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配合效应的解析
        3.1.1 IS—LM模型的形成及其与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配合效应分析的关系
        3.1.2 封闭经济条件下的LS-LM模型
    3.2 开放经济条件下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配合
        3.2.1 四部门经济的收入流量循环模型
        3.2.2 开放经济条件下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搭配的弗莱明-蒙代尔模型
    3.3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配合的目标与机制
        3.3.1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配合的目标
        3.3.2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配合的机制
    3.4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选择与配合
        3.4.1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选择
        3.4.2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配合
第四章 中外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配合的历史分析
    4.1 国外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配合的实践
        4.1.1 美国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配合
        4.1.2 英国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配合
        4.1.3 德国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配合
        4.1.4 法国混合经济中的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配合
        4.1.5 日本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配合
        4.1.6 比较和借鉴
    4.2 我国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配合的描述性分析
        4.2.1 我国宏观经济的波动分析
        4.2.2 我国财政收支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分析
        4.2.3 货币政策变量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分析
    4.3 我国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配合的历史回顾
        4.3.1 第一阶段:1979-1980到1981年
        4.3.2 第二阶段:1982年-1986年
        4.3.3 第三阶段:1987年-1990年
        4.3.4 第四阶段:1991年-2002年
        4.3.5 第五阶段:2003年-2008年
第五章 财政政策的传导机制及其效应分析
    5.1 财政政策效应分析的理论依据
        5.1.1 财政政策的目标及内容
        5.1.2 西方经济学各流派财政政策理论观点
        5.1.3 财政政策乘数效应分析
        5.1.4 封闭经济条件下的乘数效应
        5.1.5 开放经济条件下乘数效应
    5.2 财政政策效应的形成机制
    5.3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财政政策的历史实践
        5.3.1 第一阶段:调整改革的探索时期(1979—1984年)
        5.3.2 第二阶段: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时期(1985—1992)
        5.3.3 第三阶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期(1993—2008)
    5.4 我国财政政策的效应分析
        5.4.1 财政政策效应的模型建立
        5.4.2 数据的收集整理与参数估计
        5.4.3 财政政策效应测算及评价
    5.5 结论
第六章 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及其效应分析
    6.1 货币政策效应分析的理论依据
        6.1.1 货币政策是实现宏观经济目标的政策工具之一
        6.1.2 货币政策目标的选择
        6.1.3 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
        6.1.4 货币政策的效应
    6.2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货币政策效应的历史实践
        6.2.1 新时期货币政策的第一次调整(1979~1983年)
        6.2.2 中央银行建立后货币政策的探索期(1984~1991)
        6.2.3 市场经济建立过程中的货币政策效应(1992—2008)
    6.3 建立货币政策的效应分析模型
        6.3.1 建模依据
        6.3.2 模型的建立
    6.4 数据的平稳性检验及模型的稳定性检验
    6.5 我国货币供给量对产出和物价的效应分析
        6.5.1 我国货币供应量动态影响的脉冲响应分析
        6.5.2 货币供应量对产出和物价贡献率分析
    6.6 结论
第七章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配合的模型构建及其效应分析
    7.1 宏观经济计量模型研究概述
    7.2 我国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配合效应分析模型的设定
        7.2.1 计量模型的导向
        7.2.2 宏观经济环境
        7.2.3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配合效应分析模型的结构
    7.3 数据基础和数据的收集
        7.3.1 模型设定的数据基础及样本期选择
        7.3.2 数据来源
    7.4 模型的参数估计和模型检验
        7.4.1 模型的变量选择
        7.4.2 联立方程模型估计方法和估计所用的工具
        7.4.3 联立方程模型检验
        7.4.4 模型的参数估计的结果分析
        7.4.5 模型系统的模拟效果检验
    7.5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配合效应的模拟分析
        7.5.1 财政政策效应的模拟分析
        7.5.2 货币政策效应的模拟分析
        7.5.3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配合效应的模拟分析
    7.6 结论
第八章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配合效应的评析及政策建议
    8.1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配合效应的评价
    8.2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配合的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作者简介

(9)广州市商品住宅价格分析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课题研究的必要性
    1.3 文献综述
        1.3.1 国外对住宅价格影响因素研究
        1.3.2 国外对住宅价格调控研究
        1.3.3 国内对住宅价格影响因素研究
        1.3.4 国内对住宅价格调控研究
        1.3.5 目前研究的局限和不足
    1.4 本文研究的对象、方法和内容
第二章 住宅价格与住宅市场调控的基本理论
    2.1 住宅的概念、分类、特性
        2.1.1 住宅的概念
        2.1.2 住宅的分类
        2.1.3 住宅的特性
    2.2 住宅价格的构成和特征
        2.2.1 商品住宅的价格构成
        2.2.2 经济适用房的价格构成
        2.2.3 廉租房的租金
        2.2.4 住宅价格的特征
    2.3 住宅价格的形成理论
        2.3.1 住宅供给
        2.3.2 住宅需求
    2.4 住宅市场的调控理论
        2.4.1 调控理论
        2.4.2 住宅市场调控
        2.4.3 住宅价格宏观调控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租售比和房价收入比的住宅价格分析
    3.1 广州市房地产业的发展历程
    3.2 从“租售比”看广州市住宅价格现状
        3.2.1 租售比的定义
        3.2.2 租售比的指标界定
        3.2.3 租售比的计算方法
    3.3 从“房价收入比”看广州市住宅价格
        3.3.1 房价收入比的定义及指标界定
        3.3.2 广州市商品住宅房价收入比的测算
    3.4 广州市住宅价格影响因素分析
        3.4.1 住宅供给分析
        3.4.2 住宅需求分析
        3.4.3 其他因素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广州市住宅年均价计量经济模型分析
    4.1 理论模型设计
        4.1.1 广州市住宅均价的影响因素
        4.1.2 初步拟定数学模型
    4.2 样本收集及整理
    4.3 模型参数的估计
        4.3.1 一元线性回归
        4.3.2 多元线性回归
    4.4 模型检验
        4.4.1 拟合优度检验
        4.4.2 方程显着性检验
        4.4.3 系数显着性检验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广州市商品住宅价格的市场调控措施及建议
    5.1 近年来我国出台的有关住宅市场调控措施政策
    5.2 近年来广州市出台的有关住宅市场的调控政策
    5.3 解决广州近年来住宅价格攀高的政策建议
        5.3.1 尽快建立适合国情的住房制度
        5.3.2 积极进行房地产税费改革
        5.3.3 完善土地政策和城市规划
        5.3.4 规范房地产市场秩序及完善政策控制房地产投机
        5.3.5 建立和完善住宅金融体系
        5.3.6 其他措施
    5.4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10)人民币国际化的路径选择与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目的及意义
        1.1.1 课题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的研究概况
        1.2.1 国内研究概况
        1.2.2 国外研究概况
    1.3 课题研究内容、方法及可能的创新
        1.3.1 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
        1.3.2 课题采用的研究方法
        1.3.3 可能的创新点
第2章 人民币国际化的基本内涵及现状
    2.1 人民币国际化的基本内涵
        2.1.1 货币国际化及人民币国际化定义的探讨
        2.1.2 人民币国际化基本内涵的界定
    2.2 人民币国际化的现状分析
        2.2.1 人民币境外流通状况
        2.2.2 目前人民币国际化程度的衡量
    小结
第3章 三大货币国际化的路径考察及对中国的启示
    3.1 美元国际化的路径考察及对中国的启示
        3.1.1 美元国际化的路径考察
        3.1.2 美元国际化对中国的启示
    3.2 欧元国际化的路径考察及对中国的启示
        3.2.1 欧元国际化的路径考察
        3.2.2 欧元国际化对中国的启示
    3.3 日元国际化的路径考察及对中国的启示
        3.3.1 日元国际化的路径考察
        3.3.2 日元国际化对中国的启示
    3.4 美欧日货币国际化对人民币国际化路径选择的启示
    小结
第4章 人民币国际化的路径选择
    4.1 逐步推进人民币自由兑换
    4.2 人民币周边化阶段
    4.3 人民币区域化阶段
        4.3.1 人民币区域化的内涵
        4.3.2 人民币区域化的推进路径
    4.4 人民币国际化的最终目标——全球化
        4.4.1 人民币全球化的内涵
        4.4.2 人民币全球化的推进路径
    小结
第5章 人民币国际化的阶段推进策略
    5.1 人民币自由兑换的推进策略
    5.2 人民币周边化的推进策略
    5.3 人民币区域化的推进策略
    5.4 人民币全球化的推进策略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四、开征利息税,居民应注意哪些问题(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消费史研究:现状、主线与分期[J]. 朱高林. 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1(03)
  • [2]现代化进程中的农村金融制度研究[D]. 陆彩兰. 南京大学, 2014(05)
  • [3]扩大我国居民消费需求的税收政策研究[D]. 孙新宇. 山东大学, 2014(01)
  • [4]商业银行人民币理财产品市场细分与市场定位研究 ——以工商银行为例[D]. 孙华森. 山东大学, 2014(10)
  • [5]全国社会保障基金股票投资风险管理与绩效测度研究[D]. 余佳子. 东北财经大学, 2012(06)
  • [6]个人黄金投资策略与风险管理研究[D]. 张目标. 南昌大学, 2012(01)
  • [7]中国居民预防性储蓄行为的实证分析[J]. 尹长斌. 现代商业, 2011(03)
  • [8]我国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及其配合效应分析[D]. 张龙. 西北大学, 2010(09)
  • [9]广州市商品住宅价格分析及对策研究[D]. 胡志仪. 华南理工大学, 2009(S2)
  • [10]人民币国际化的路径选择与策略研究[D]. 董玉峰. 河北大学, 2009(02)

标签:;  ;  ;  ;  ;  

居民征收利息税应注意哪些问题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