脐血气分析的临床意义

脐血气分析的临床意义

一、脐血血气分析的临床意义(论文文献综述)

汪霞,周少如,麦胜弟[1](2021)在《妊娠期贫血对新生儿脐血血气分析的影响》文中提出目的:观察妊娠期贫血对新生儿脐血血气分析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5月-2020年9月妊娠期贫血孕妇所生新生儿150例,根据贫血程度分为轻度组62例、中度组48例、重度组40例;另选取同期体检正常孕妇所生新生儿50例,作为对照组。在所有新生儿第1次啼哭前采集脐血,进行血气分析。比较各组新生儿脐血血气分析结果。结果:轻、中、重度组新生儿PH、PO2、BE、HCO3-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而PCO2水平则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轻度组和中度组新生儿pH、PO2、BE、HCO3-水平均明显高于重度组,而PCO2水平则明显低于重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脐动脉血pH值<7.2的新生儿1 min Apgar评分明显低于≥7.2的新生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脐血血气分析可有效了解妊娠期贫血新生儿酸中毒及缺氧状态,对于pH值<7.2的妊娠期贫血新生儿应加强观察,并尽早进行干预。

张晓敏,徐娟珍,纪红蕾,宋秀霞,苗茂华,梁红,杨丽梅,牛金波[2](2021)在《妊娠合并症对新生儿脐血血气分析结果的影响》文中认为目的探讨妊娠合并症对新生儿脐血血气分析结果的影响。方法基于2016年9月-2018年5月开展的嘉善出生队列,以391对母婴为研究对象。孕妇妊娠合并症,包括妊娠合并糖尿病、高血压、甲状腺疾病、贫血和肝损,均摘抄自嘉兴市妇幼保健信息管理平台。采用血气分析仪检测脐血的p H值、剩余碱(BE)和氧分压(PO2)。运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分析妊娠合并糖尿病、甲状腺疾病、贫血、肝损以及总妊娠合并症(糖尿病、高血压、甲状腺疾病、贫血和肝损的合计)与新生儿脐血血气分析结果之间的关联。结果在调整孕妇分娩时年龄、受教育程度、职业、产次、疾病史以及新生儿性别后,妊娠合并甲状腺疾病以及总妊娠合并症与脐血中p H值较低有关,β(95%CI)分别为-0.06 (-0.09~-0.03)和-0.02 (-0.04~0.00)。另外,与未患病的孕妇相比,妊娠合并疾病的孕妇PO2均较低,且在妊娠合并肝损和总妊娠合并症中差异有统计学或临界统计学意义,β(95%CI)分别为-3.46 (-6.34~-0.58)和-1.63 (-3.51~0.25)。未发现妊娠合并症与脐血中BE水平有关。结论妊娠合并症会降低脐血p H值和PO2,可能会导致新生儿出现酸中毒和低氧血症。

滑雪[3](2021)在《硬膜外分娩镇痛对母儿影响的探讨》文中研究说明目的:通过观察分析硬膜外分娩镇痛组与正常分娩组产妇的疼痛评分、产程时限、分娩期并发症及新生儿结局指标,探索硬膜外分娩镇痛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选取2020年9月至2020年11月于山东大学第二医院住院分娩的足月初产妇,并剔除因急产或不可抵抗因素未能经阴分娩者,共140例,将按照产妇自愿接受硬膜外镇痛原则,分为镇痛组70例、对照组70例。利用独立样本t检验、Mann-Whitney U检验、χ2检验、Spearman相关分析方法比较孕妇基本情况、VAS评分、改良Bromage评分、缩宫素干预与否、羊水性状、产后出血、导尿、尿潴留、新生儿Apgar评分、脐动脉血气分析和IL-6、TNF-α IL-1β等指标。绘制产程曲线研究硬膜外分娩镇痛对宫口扩张和产程时限的影响。结果:1.在进行硬膜外镇痛之前,镇痛组和对照组VAS评分分别为8(7~8)分、7(6~8)分,两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给予麻醉后镇痛组在宫口开全和第二产程结束分别为3(2~3)分和(2~3)分,疼痛明显低于对照组[9(9~10)分;6(5~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镇痛组总产程[9.59(7.60~13.05)h]长于对照组[8.05(7.05~9.10)h],其中,镇痛组的第一产程[8.75(6.46~11.04)h]与第二产程[1.01(0.75~1.62)h]均长于正常分娩组[7.09(6.25~8.00)h;0.76(0.38~1.10)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镇痛组在潜伏期内每进展1cm所需时限的中位数和第95百分位数分别为1.6(3.2)h、1.4(2.7)h,对照组为1.5(3.2)h、1.2(2.6)h,宫口进展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镇痛组活跃期进展[1.1(2.3)h;1.0(2.2)h;0.6(1.1)h;0.4(0.8)h;0.3(0.6)h]明显慢于对照组[1.0(2.1)h;0.8(1.7)h;0.5(1.0)h;0.3(0.5)h;0.2(0.4)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镇痛组缩宫素的干预率[35例(49.6%)]高于对照组[15例(2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其中镇痛组于潜伏期进行缩宫素干预为7例(20%),于活跃期干预为28例(80%),对照组分别为5例(33%)和10例(67%),镇痛组活跃期干预率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导尿率、产后尿潴留率、产后出血率、器械助产率及羊水性状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4.镇痛组的Apgar评分在1、5、10分钟分别为9.87±0.66分、9.96±0.36分、9.97±0.17 分,对照组分别为 9.97±0.17 分、9.97±0.17 分、9.97±0.24 分,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镇痛组和对照组脐动脉血pH分别为7.29±0.02、7.28±0.02;PCO2 分别为 46.9±7.4mmHg、46.6±5.3mmHg;PO2 分别为19.2±3.3mmHg、18.0±4.1mmHg;Lac 分别为 3.33±0.19mmol/L、3.30±0.20mmol/L;IL-6 分别为 5.67±3.86pg/ml、5.03±2.03pg/ml;TNF-α分别为 3.05±3.55pg/ml、2.17±2.06pg/ml;IL-1β分别为 2.92±0.27pg/ml、2.80±0.2pg/ml,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Spearman分析,脐血pH值、乳酸值与第二产程时间长短有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pH值与第二产程时限成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38,乳酸值与第二产程时限成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54。但与第一产程时限、新生儿体重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1.硬膜外分娩镇痛可有效降低分娩过程中的疼痛评分。2.硬膜外分娩镇痛会影响活跃期产程进展,并延长第一产程与第二产程时限,但均未超出正常产程时限。硬膜外镇痛增加缩宫素干预率,活跃期干预率明显高于潜伏期干预率,但不会增加器械助产、产后出血和尿潴留情况的发生。3.硬膜外分娩镇痛对新生儿的Apgar评分、脐动脉血气分析和TNF-α、IL-1β、IL-6浓度均无明显影响,不会导致新生儿不良结局。

李小琴[4](2021)在《脐动静脉血气分析与新生儿Apgar评分的临床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研究背景在国内普遍存在单独以阿普加评分(Apgar score,Apgar)诊断新生儿窒息的现象,其局限性也已日渐明显,诊断状况与发达国家相差甚远,结合国际新生儿窒息复苏指南,新生儿窒息诊断标准是依据Apgar评分联合脐动脉酸碱度值(potential of hydrogen,pH)。目前国内对脐动静脉血气研究较少,新生儿窒息时可结合脐静脉血气分析,为寻找新生儿窒息的病因提供依据。本研究通过进一步研究脐动静脉血气分析特点及其与新生儿窒息的关系,为诊断新生儿窒息及分析窒息病因提供依据,改善预后。目的1、研究脐动静脉血气分析统计学参考值范围及其在新生儿窒息的临床应用2、研究脐动静脉血气分析与Apgar评分的相关性;研究新生儿窒息危险因素与诊断新生儿窒息标准以及窒息预后。方法本研究回顾性分析2020年01月至2021年03月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六医院产科分娩的产妇424例,新生儿病例427例,其中脐动脉血气分析427例,87例同时行脐动、静脉血气分析。统计1分钟Apgar>7分脐动、静脉酸碱度值(potential of hydrogen,pH)、血氧分压(partial pressure of oxygen,PO2)、二氧化碳分压(partial pressure of carbon dioxide,PCO2)、碱剩余(Buffer excess,BE)、乳酸(lactic acid,Lac)、碳酸氢根(bicarbonate radical,HCO3-)的参数范围;研究脐动静脉血气分析、1分钟Apgar评分与新生儿窒息的关系;对新生儿窒息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研究新生儿窒息的危险因素;对1分钟Apgar评分、脐动脉pH、1分钟Apgar评分联合脐动脉pH进行一致性分析,研究新生儿窒息的最佳诊断标准;研究新生儿窒息的预后。结果1.1分钟Apgar评分>7分新生儿脐动静脉血气分析1.1 385例1分钟Apgar评分>7分脐动脉血气分析:pH:7.25±0.09,PaO2:24.43±11.21(mmHg),PaCO2:55.27±13.82(mmHg),BE:-3.37±4.22(mmol/L),Lac:4.57±2.57(mmol/L),HCO3-:24.16±4.13(mmol/L)。1.2 82例1分钟Apgar评分>7分脐静脉血气分析:pH:7.31±0.06,PaO2:33.10±11.21(mmHg),PaCO2:44.87±10.10(mmHg),BE:-2.94±4.35(mmol/L),HCO3-:24.26±4.97(mmol/L)。2.脐动静脉血气分析与新生儿窒息的关系2.1 427例脐动脉血气分析中,以1分钟Apgar评分≤7联合脐动脉pH<7.20诊断新生儿窒息,窒息组29例,非窒息组398例。窒息组脐动脉pH、BE 比非窒息组小(pH:7.07±0.08 vs.7.26±0.07;BE:-10.06±3.61 vs.-2.87±3.87,P<0.05);窒息组脐动脉 Lac、PCO2 大(Lac:8.71±3.10 vs.4.26±2.26;PCO2:71.88±18.05 vs.54.32±12.63,P<0.05)。2.2 87例脐静脉血气分析中,以1分钟Apgar评分≤7联合脐动脉pH<7.20诊断新生儿窒息,窒息组4例,非窒息组83例。窒息组脐静脉pH、BE 比非窒息组小(pH:7.18±0.03 vs.7.31±0.06;BE:-7.15±3.42 vs.-2.61±4.21,P<0.05);窒息组脐静脉 Lac、PCO2 大(Lac:7.62±1.10 vs.3.67±2.30;PCO2:57.23±11.48 vs.44.46±9.50,P<0.05)。2.3 87例脐动静脉血气分析中,以脐动脉pH<7.20为窒息组(15例),脐动脉pH≥7.20为非窒息组(72例)。窒息组比非窒息组脐静脉pH小(7.22±0.04 vs.7.32±0.05,P<0.05);窒息组 pH 差值、PCO2 差值大(pH 差值:0.10±0.09 vs.0.02±0.05;PCO2差值:19.89±14.30 vs.5.70±11.36,P<0.05)。3.1分钟Apgar与脐动、静脉血气分析的关系3.1 脐动脉血气分析 427例脐动脉血气分析中,以1分钟Apgar评分≤7分为窒息组(47例),1分钟Apgar评分>7为非窒息组(380例)。窒息组比非窒息组脐动脉 pH、BE 小(pH:7.14±0.11 vs.7.27±0.08;BE:-8.03±4.52 vs.-2.78±3.85,P<0.05);窒息组脐动脉 Lac、PCO2 大(Lac:7.56±3.22 vs.4.19±2.22;PCO2:64.67±18.45 vs.54.38±12.65,P<0.05)。3.2 脐静脉血气分析 87例脐静脉血气分析中,以1分钟Apgar评分≤7分为窒息组(6例),1分钟Apgar评分>7分为非窒息组(81例)。窒息组比非窒息组脐静脉 pH、BE 小(pH:7.21±0.06 vs.7.31±0.06,P<0.05;BE:-6.50±3.10 vs.-2.55±4.22,P<0.05);窒息组脐静脉 Lac、PCO2大(Lac:6.70±2.32 vs.3.64±2.28;PCO2:53.62±10.55 vs 44.41±9.61,P<0.05)。3.3 1分钟Apgar与脐动脉血气分析的相关性 1分钟Apgar与脐动脉血气分析进行Spearman相关性分析,1分钟Apgar与脐动脉pH、BE、HCO3-呈正相关(r=0.36;r=0.34;r=0.23,P<0.05);与 Lac、PCO2呈负相关(r=-0.32;r=-0.18,P<0.05);与 PO2、SO2无相关性(P>0.05)。4.分娩方式、胎儿窘迫与脐动静脉血气分析的关系4.1胎儿窘迫时脐动脉血气分析结果 427例脐动脉血气分析中,胎儿窘迫168例,非胎儿窘迫259例。胎儿窘迫组脐动脉pH、BE 比非胎儿窘迫组小(pH:7.23±0.10vs.7.27±0.08;BE:-3.93±5.05 vs.-2.99±3.61,P<0.05);胎儿窘迫组脐动脉 Lac 大(5.23±2.86 vs.4.13±2.28,P<0.05);胎儿窘迫组脐动脉 pH<7.2 的发生率高(33.93%vs.20.08%,P<0.05)。4.2胎儿窘迫时脐静脉血气分析结果 脐静脉血气分析87例中,胎儿窘迫组41例,非胎儿窘迫组46例,两组脐静脉pH、BE 比较无显着差异(P>0.05)。4.3胎儿窘迫时分娩方式对脐动脉血气分析的影响 427例脐动脉血气中胎儿窘迫168例,其中剖宫产96例,阴道顺产50例,钳产22例。剖宫产组比阴道顺产、钳产组脐动脉 pH、BE 大(pH:7.26±0.08 vs.7.19±0.09、7.20±0.12;BE:-1.99±4.23 vs.-5.97±5.29、-7.75±3.81,P<0.05);剖宫产组 Lac 小(3.87±2.30 vs.7.06±2.80、7.02±1.77,P<0.05)。阴道顺产组与钳产组脐动脉pH、BE、Lac 比较无显着差异(P>0.05)。5.脐动脉pH、1分钟Apgar与新生儿一般情况比较分析427例脐动脉血气分析中,胎膜早破95例,羊水污染132例,妊娠期糖尿病82例,妊娠期高血压25例,脐带绕颈167例。5.1 脐动脉pH 脐动脉pH<7.20组为窒息组(109例),脐动脉pH≥7.20为非窒息组(318例),窒息组与非窒息组羊水污染、胎膜早破、妊娠期糖尿病、妊娠期高血压、脐带绕颈发生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5.2 1分钟Apgar 427例脐动脉血气分析中,1分钟Apgar评分≤7为窒息组(47例),1分钟Apgar评分>7分为非窒息组(380例)。窒息组比非窒息组羊水污染、妊娠期高血压发生率高(44.68%vs.29.21;14.89%vs.4.74%,P<0.05)。6.新生儿窒息的危险因素与脐动脉血气分析的关系427例新生儿脐动脉血气分析,1分钟Apgar评分≤7分联合脐动脉pH<7.20为窒息组,进行新生儿窒息危险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孕妇年龄是新生儿窒息危险因素(P<0.05),脐带因素、胎膜早破、妊娠期高血压、妊娠期糖尿病、羊水污染、早产均不是危险因素(P>0.05)。7.新生儿窒息的诊断标准7.1 1分钟Apgar≤7联合脐动脉pH<7.20为窒息诊断标准:1分钟Apgar评分的Kappa值是0.74,脐动脉pH<7.20的Kappa值是0.35,脐动脉pH<7.15的Kappa值是0.53(P<0.05)。Apgar的Kappa值、特异度、阳性预测值最高,与脐动脉pH<7.15相接近,而脐动脉pH<7.20的Kappa值、特异度、阳性预测值最低;Apgar的约登指数最高,脐动脉pH<7.20次之,脐动脉pH<7.15最低(P<0.05)。7.2 1分钟Apgar≤7联合脐动脉pH<7.15为窒息诊断标准:脐动脉pH<7.20的Kappa值是0.27,脐动脉pH<7.15的Kappa值是0.60,1分钟Apgar评分的Kappa值是0.61(P<0.05)。Apgar的Kappa值、特异度、阳性预测值、约登指数与脐动脉pH<7.15相接近,脐动脉pH<7.20的Kappa值、特异度、阳性预测值、约登指数最低(P<0.05)。7.3 1分钟Apgar联合脐动脉pH<7.15诊断新生儿窒息的准确性、客观性更高,脐动脉pH越低,特异度越高,敏感度越低。8.新生儿窒息预后本研究对新生儿窒息、脐动脉pH<7.20的脏器损伤、住院天数(因新生儿窒息和/或脏器损伤住院天数)、预后转归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显示,新生儿窒息组脏器损伤发生率、住院天数较非窒息组高(P<0.05);脐动脉pH<7.20组脏器损伤发生率、住院天数较脐动脉pH≥7.20组高(P<0.05);新生儿窒息预后治愈率与非窒息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脐动脉pH<7.20组的预后治愈率与脐动脉pH≥7.20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1、本研究脐血pH、PaO2、PaCO2、BE、HCO3-各指标结果与国内外多个大样本研究结果基本相同,脐血Lac偏高,可用于新生儿窒息的诊断以及寻找窒息病因。2、1分钟Apgar与脐动脉pH、BE、HCO3-呈正相关;与Lac、PCO2呈负相关;与PO2、SO2无相关性。3、1分钟Apgar≤7联合脐动脉pH<7.15诊断新生儿窒息的准确性、客观性更高,脐动脉pH越低,特异度越高,敏感度越低。孕妇年龄是新生儿窒息的危险因素;新生儿窒息时脏器损害发生率增高,住院时间延长,新生儿窒息是脏器损害的危险因素。

王文[5](2020)在《挤压脐带对新生儿脐带血血气影响的研究》文中认为目的:探讨脐带挤压(umbilical cord milking,UCM)对新生儿脐带血血气的影响,以提高产科质量管理,促进新生儿预后,减少新生儿脑瘫的发生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0月至2019年08月在湖北民族大学附属民大医院经剖宫产分娩的足月新生儿,根据断脐方法分为立即断脐组及挤压脐带组,其中立即断脐组232例,挤压脐带组268例。其孕妇年龄、分娩孕周、新生儿出生体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孕妇所分娩的新生儿均在出生后30s-60s内断脐并抽取脐动脉血、检测血气分析,并对新生儿出生后1周内出现新生儿黄疸、呼吸异常的概况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立即断脐组与挤压脐带组与中,立即断脐组和挤压脐带两组间pH相近,立即断脐组BE高于于挤压脐带两组,立即断脐组PaO2和Hb低于挤压脐带两组。两组间pH比较P>0,05,无统计学意义。BE值比较P<0.05,有统计学意义,其中,立即断脐组平均秩次为236.25,挤压脐带组平均秩次为161.46,平均秩次立即断脐组大于挤压脐带组;两组间PaO2比较P<0.05,有统计学意义,其中,立即断脐组平均秩次为139.75,挤压脐带组平均秩次为247.25,立即断脐组平均秩次小于挤压脐带组;两组间Hb比较P<0.05,有统计学意义,其中,立即断脐组平均秩次为140.90,挤压脐带组平均秩次为260.31,立即断脐组平均秩次小于挤压脐带组;2.立即断脐组和挤压脐带组新生儿发生黄疸的比例分别为17.24%、17.16%,χ2值为0.0005,P>0.05,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其中,新生儿黄疸达到治疗标准的比例分别为80.00%、86.6%,χ2值为0.759,P>0.05,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挤压脐带组和立即断脐组新生儿发生呼吸窘迫的比例分别为2.44%、3.44%,χ2值为0.158,组间差异分析发现二者无差异(P>0.05)。结论:挤压脐带较常规断脐方式可以增加新生儿的血红蛋白的含量及血氧含量,不会导致脐带血血气中pH的变化,不会增加新生儿发生高胆红素血症及病理性黄疸的发生率,但会导致BE值负值的增加。

孙晨阳[6](2020)在《延迟脐带结扎最佳时间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比较胎儿娩出后不同断脐时间对阴道顺娩足月新生儿的脐血血气分析结果(pH、HCO3-、PaCO2、BEecf、PaO2)、出生内10分钟的Apgar评分、出生后10分钟内的经皮血氧饱和度(percutaneous blood oxygen saturation,SpO2)、出生后24小时内的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ial pressure,MAP)的变化、出生72小时内的经皮胆红素值和需要光疗治疗的黄疸人数、出生后72小时的血常规中血红蛋白(hemoglobin,Hb)和血细胞比容(hematocrit,Hct)、以及新生儿红细胞增多症(neonatal polycythaemia,NP)的比率;同时,观察产妇产后2小时(hour,h)出血量、第三产程时长、分娩前后Hb和Hct的变化。旨在探索新生儿最佳断脐时间,以及延迟脐带结扎是否对新生儿利大于弊,是否会降低产妇和新生儿的并发症,为我院乃至我市妇幼保健事业出一份力。方法:随机选取2019年6月至2020年1月于延安大学附属医院经阴道分娩的产妇及其新生儿230例。根据新生儿完全娩出至结扎脐带的时间,将研究对象分为5组,即A组[即刻断脐(immediately cord clamping,ICC)(<30秒(second,s))]、B组[出生后1分钟(minute,min)]、C组(出生后2min)、D组(出生后3min)及E组(脐动脉搏动消失),新生儿出生后30s内由助产士采脐血进行血气分析,出生后10分钟内由住院医师进行Apgar评分和SpO2的监测;出生后前4小时里每间隔2小时由产科专业护士进行血压监测并记录,4小时后转为每4小时1次直至生后24小时;住院期间,每日给予新生儿测定经皮胆红素2次(每次结果分别取前额、腹部、背部三项数值的平均值),出生后72小时后进行头皮静脉采血行血常规;统计住院期间新生儿红细胞增多症和需要光疗治疗的黄疸发生率的比率;同时,新生儿娩出后立即于产妇臀部置一弯盘收集产妇分娩后2h的出血量,并记录第三产程时长,于产后24化验血常规并与入院时对比进行分析。结果:1.随着断脐时间的延长,2min和3min断脐组比起ICC和1min断脐组产妇分娩前后Hct差值要小,而Hb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3min断脐组的第三产程时长要短于ICC、1min断脐、2min断脐组(?<0.05);各组别之间产后2h出血量未见明显统计学差异(?>0.05)。2.3min断脐组比ICC组新生儿的Hb和Hct的要高,但是各组别之间NP的发生率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0.05)。3.新生儿出生后1min、5min和10min的Apgar评分数值在各组间无明显统计学差异(?>0.05);4.随着脐带结扎时间的延长,脐血PaCO2和PaO2的水平逐渐升高,但是2min断脐和3min断脐之间脐血PaCO2和PaO2差异未见明显统计学意义(?>0.05);随着断脐时间的延长,脐血BEecf数值逐渐降低,且于2min断脐组达到最低值,之后逐渐增加,但3min断脐组比2min断脐组的脐血BEecf比较统计学差异无显着性(?>0.05);脐血pH、HCO3-在不同断脐时间下的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0.05)。5.胎儿娩出后,随着脐带结扎时间的延长,新生儿出生后第1天和第2天的胆红素值逐渐增高,均于3天后达到峰值;但在出生后第3天各组别之间的胆红素值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0.05)。同时各组别之间需要光疗治疗的黄疸人数无明显差异(?>0.05)。6.新生儿出生后前10分钟内每分钟的SpO2逐渐升高;随着断脐时间的延长,第1min、2min、3min、4min、5min、6min、7min及8min的有统计学意义(?<0.05),但于出生后第9min和第10min的差异无显着性(?>0.05);随着新生儿出生时间的延长,其出生后前10分钟的SpO2的中位数逐步增加;随着脐带结扎时间的延长,新生儿出生后每分钟的SpO2中位数也有所提高。7.随着断脐时间的延长,出生后第0h、2h、4h、8h、12h及20h的MAP组间比较有显着性差异(?<0.05);新生儿出生后24h MAP呈波动趋势,于出生后2h MAP值最低,与其他时间段有显着性差异(?<0.05);3min断脐组的新生儿出生后2min的MAP比ICC组和1min断脐组要高,且差异存在明显统计学意义(?<0.05);随着脐带结扎时间的延长,新生儿24h MAP稳定性越高。结论:1.DCC在增加新生儿的血容量同时,没有增加新生儿红细胞增多症的风险;断脐时间的延长可以增加新生儿出生后前48h的胆红素值,但于出生72h后增幅减小,且不会增加需要光疗治疗的黄疸的发生率;新生儿出生后2h的MAP处于最低值,DCC在提高MAP水平的同时增加了MAP波动的稳定性,从而降低了新生儿低血压的风险;实施DCC可以提高血液的氧合程度,进一步有助于减少新生儿并发症和死亡率。2.DCC不仅可以使第三产程的时长缩短,且不会增加产妇产后出血的风险,可将其作为产后出血的预防措施应用于临床。3.建议将2min作为延迟脐带结扎的最佳时机,这样既可以减少新生儿酸中毒的发生率,又稳定了其循环过渡期,亦不会增加新生儿需要光疗的黄疸的风险。

张婷婷[7](2020)在《足月妊娠激活素A与急性胎儿窘迫的关联关系探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分析临产时母血、脐动脉血激活素A水平与急性胎儿窘迫的关联关系,以期为胎儿窘迫早期诊断提供新依据。方法:选取2017年11月-2018年10月在安徽省妇幼保健院产科病房住院的243例孕妇,规律宫缩后根据急性胎儿窘迫诊断标准将其分为113例急性胎儿窘迫孕妇(研究组)与130例正常孕妇(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ELISA)检测两组孕妇外周静脉血及新生儿脐动脉血激活素A水平,便携式血气分析仪测定新生儿脐动脉血PH、PCO2、PO2及BE,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研究激活素A与急性胎儿窘迫间的关联关系。采用SPSS 23.0进行统计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 孕妇年龄、孕周、孕产史、脐带绕颈圈数、胎盘重量、新生儿性别、体质量等方面因素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 急性胎儿窘迫组母血、脐动脉血激活素A水平、脐动脉血PCO2、BE明显高于正常孕妇组,而脐动脉血PH、PO2及新生儿1分钟Apgar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 急性胎儿窘迫组剖宫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但不同分娩方式对母血、脐动脉血激活素A水平无影响(P>0.05)。4. 急性胎儿窘迫组母血、脐动脉血激活素A水平与新生脐动脉血PH、PO2成负相关,与PCO2、BE成正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激活素A可作为检测急性胎儿胎儿窘迫的一项敏感的血清学指标,通过产前及产程中测定母血激活素A水平,有助于产科医生预测及诊断急性胎儿窘迫,从而降低因过度诊断导致的不必要的剖宫产及改善母婴预后。

赵晓谈[8](2020)在《延迟脐带结扎对足月新生儿脐血血气分析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目的 研究早期脐带结扎和延迟脐带结扎对足月新生儿脐带血气参数的影响。方法 按照研究所设计的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选择2018年08月-2019年12月在我院产科顺产分娩的足月、单胎、头先露126例新生儿为研究对象,所有新生儿经产前评估均为健康新生儿,不需复苏抢救,按照结扎脐带时间分为早期脐带结扎组(<30秒)45例、延迟脐带结扎组(30-120秒)81例。胎儿娩出后放在母亲的腿间,并在毛巾下保暖,由助产士在靠近胎儿侧用两根血管钳分别夹闭中间长约10-15cm的脐带,立即剪断脐带交给助手取样,使用预肝素化动脉血气针采集血液标本,先采集脐动脉、后采集脐静脉,并做好标记,采样时穿刺针应该平行于血管插入,以避免针穿过脐动脉进入脐静脉,取样过程在10秒内完成,记录下胎儿娩出到脐带结扎的时间,并按时间顺序在10分钟内进行血气分析。两组新生儿的一般情况(孕母年龄、孕母分娩镇痛、胎次、胎龄、体重、性别)差异无统计学差异;研究主要比较以下两个方面:(1)延迟脐带结扎组和早期脐带结扎组脐动脉血气分析参数(p H、PO2、PCO2、Lac、BE、HCO3-);(2)延迟脐带结扎组和早期脐带结扎组脐静脉血气分析参数(p H、PO2、PCO2、Lac、BE、HCO3-);结果 (1)延迟脐带结扎组脐动脉PO2及Lac值较早期脐带结扎组高,p H、BE、HCO3-值较早期脐带结扎组低(延迟脐带结扎组vs.早期脐带结扎组:PO219.57±6.05mm Hg vs.15.56±5.73mm Hg;Lac 5.23±1.60mmol/L vs.4.17±1.51mmol/L;p H 7.21±0.06 vs.7.24±0.06;BE-5.69±2.81mmol/L vs.-3.89±2.36mmol/L;HCO3-23.48±2.47mmol/L vs.24.74±2.13mmol/L);差异均P<0.05;延迟脐带结扎组和早期脐带结扎组脐动脉PCO2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延迟脐带结扎组脐静脉Lac值较早期脐带结扎组高(4.40±1.52mmol/L vs.3.62±1.30mmol/L),差异P<0.05;延迟脐带结扎组和早期脐带结扎组脐静脉血气分析其他参数值(p H、PO2、PCO2、BE、HCO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足月儿延迟脐带结扎提高了新生儿脐动脉血气的氧分压和脐静脉的乳酸浓度,同时轻度增加脐动脉酸性代谢产物参数,但其变化范围小对没有妊娠并发症单胎顺产娩出健康足月儿未产生不利影响。

吴慧捷,贾晶星,李丽[9](2018)在《新生儿脐带血血气分析的临床应用进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新生儿脐带血血气分析是目前国内外产科较常用的评估新生儿出生状态的检测方法,而脐带血的抽取分为羊膜腔内穿刺取和产后直视下穿刺取脐带血。由于胎儿在未娩出之前取脐带血操作困难、风险大,由于孕妇宫缩使操作难度加大,故常取新生儿脐带血进行血气分析检测。新生儿窒息指的是胎儿娩出后不能建立规则有效的自主呼吸[1]。在产前、产程中、产后的缺氧所造成的血氧浓度降低和酸中毒均可引起新生儿窒息,不仅是新生儿死亡的主要原因,也是新生

毛笑园,包怡榕,应豪[10](2018)在《妊娠期糖尿病新生儿脐血血气分析影响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GDM)新生儿脐血血气分析情况及可能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15年6—8月同济大学附属第一妇婴保健院分娩的单胎GDM孕妇(GDM组)152例和单胎正常孕妇(对照组)152例。152例GDM孕妇中,阴道分娩组69例,剖宫产组83例;非胰岛素治疗组141例,胰岛素治疗组11例。比较2组新生儿脐血血气分析和结局,以及不同分娩方式和治疗方式对GDM新生儿各项指标的影响。结果:GDM组脐静脉血碱剩余(BE)值较正常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702,P=0.007)。不同分娩方式GDM新生儿脐动脉血p H值、脐静脉血p H值、脐动脉血BE值、脐静脉血BE值、脐静脉二氧化碳分压[p(CO2)]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2组新生儿结局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是否采用胰岛素治疗的GDM新生儿脐血血气分析和结局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血糖控制良好的GDM新生儿脐血血气分析与正常妊娠者类似,分娩方式及是否采用胰岛素治疗均不影响GDM新生儿结局。

二、脐血血气分析的临床意义(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脐血血气分析的临床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1)妊娠期贫血对新生儿脐血血气分析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资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2)妊娠合并症对新生儿脐血血气分析结果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方法
    1.3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母婴基本特征对脐血血气分析结果的影响
    2.2 妊娠合并症对脐血血气分析结果的影响
    2.3 敏感性分析
3讨论

(3)硬膜外分娩镇痛对母儿影响的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硬膜外分娩镇痛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4)脐动静脉血气分析与新生儿Apgar评分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资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综述 新生儿窒息与脐血血气分析的临床应用
    参考文献
致谢

(5)挤压脐带对新生儿脐带血血气影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前言
1 主要研究内容
2 资料与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5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参加学术会议及获奖
致谢

(6)延迟脐带结扎最佳时间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表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纳入标准与排除标准
        1.2.1 纳入标准
        1.2.2 排除标准
    1.3 研究方法
    1.4 脐带结扎方法
    1.5 统计学分析
    1.6 诊断标准
    1.7 数据的收集和采集方法
        1.7.1 临床数据采集
        1.7.2 仪器和试剂
        1.7.3 数据采集方法
第二章 结果
    2.1 一般情况
    2.2 产妇及其新生儿的一般资料
    2.3 不同断脐时间对产妇的影响
    2.4 不同断脐时间对新生儿的影响
        2.4.1 对新生儿Apgar评分的影响
        2.4.2 对新生儿出生后48h~72h的 Hb和 Hct的影响
        2.4.3 对新生儿脐血血气分析结果(pH、HCO3-、Pa CO2、BEecf、PaO2)的影响
        2.4.4 不同断脐时间下新生儿经皮胆红素值的比较
        2.4.5 不同断脐时间下新生儿出生后前10min内Sp O2 变化
        2.4.6 不同断脐时间下新生儿出后24hMAP的变化
第三章 结论
    3.1 DCC对产妇产后出血量、第三产程时长以及产妇血常规变化的影响
    3.2 DCC对新生儿血常规变化的影响
    3.3 DCC对新生儿脐血血气分析结果(pH、HCO3-、Pa CO2、BEecf、PaO2)的影响
    3.4 DCC对新生儿Apgar评分的影响
    3.5 DCC对新生儿出生前10min内 Sp O2 的影响
    3.6 不同断脐时间对新生儿MAP的影响
    3.7 不同断脐时间下对新生儿经皮胆红素值的影响
    3.8 小结
    3.9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发表论文情况

(7)足月妊娠激活素A与急性胎儿窘迫的关联关系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词表
摘要
英文摘要
1 前言
2 材料与方法
    2.1 急性胎儿窘迫诊断标准
    2.2 入选标准与排除标准
    2.3 操作方法
    2.4 主要仪器与试剂
    2.5 .血清激活素A测定的具体步骤
    2.6 脐血血气分析测定的具体步骤
    2.7 统计学分析
3 结果
    3.1 孕妇及新生儿一般资料的比较
    3.2 两组/不同分娩方式的母血、脐动脉血激活素A水平及脐动脉血气分析的比较
    3.3 急性胎儿窘迫组母血、脐动脉血激活素A水平与脐血血气分析值相关性
4 讨论
    4.1 胎儿窘迫
    4.2 激活素A的分子生物学特性
    4.3 激活素A与妊娠的关系
    4.4 激活素A与急性胎儿窘迫之间的关系
5.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综述 胎儿窘迫诊断手段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8)延迟脐带结扎对足月新生儿脐血血气分析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引言
2.资料和方法
3.结果
4.讨论
5.结论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
致谢
综述 脐带延迟结扎对新生儿的影响
    参考文献

(9)新生儿脐带血血气分析的临床应用进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新生儿脐带血血气分析的操作及意义
2 新生儿脐血血气分析值的正常参考范围
3 新生儿脐带血血气分析的临床应用价值
    3.1 提高新生儿窒息诊断率、降低风险率
    3.2 提高检测特异度, 协助区别新生儿抑制的病因
    3.3 指导新生儿进一步治疗
    3.4 评估新生儿预后
    3.5 运用脐血血气分析结果, 避免医疗纠纷
    3.6 回溯分析, 实现产科质量改进
4 讨论

(10)妊娠期糖尿病新生儿脐血血气分析影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GDM诊断标准
    1.3 新生儿脐血血气分析
    1.4 有关母儿结局的定义
        1.4.1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1.4.2 新生儿窒息
        1.4.3 新生儿低血糖症
        1.4.4 新生儿并发症
    1.5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2组孕妇一般情况比较
    2.2 2组新生儿脐血血气分析和结局的比较
    2.3不同分娩方式GDM孕妇一般情况和新生儿脐血血气分析和结局的比较
    2.4不同治疗方式GDM孕妇一般情况和新生儿脐血血气分析和结局的比较
3 讨论

四、脐血血气分析的临床意义(论文参考文献)

  • [1]妊娠期贫血对新生儿脐血血气分析的影响[J]. 汪霞,周少如,麦胜弟. 中国社区医师, 2021(30)
  • [2]妊娠合并症对新生儿脐血血气分析结果的影响[J]. 张晓敏,徐娟珍,纪红蕾,宋秀霞,苗茂华,梁红,杨丽梅,牛金波. 中国妇幼保健, 2021(12)
  • [3]硬膜外分娩镇痛对母儿影响的探讨[D]. 滑雪. 山东大学, 2021(11)
  • [4]脐动静脉血气分析与新生儿Apgar评分的临床研究[D]. 李小琴. 广州医科大学, 2021(02)
  • [5]挤压脐带对新生儿脐带血血气影响的研究[D]. 王文. 湖北民族大学, 2020(12)
  • [6]延迟脐带结扎最佳时间的临床研究[D]. 孙晨阳. 延安大学, 2020(12)
  • [7]足月妊娠激活素A与急性胎儿窘迫的关联关系探讨[D]. 张婷婷. 安徽医科大学, 2020(02)
  • [8]延迟脐带结扎对足月新生儿脐血血气分析的影响[D]. 赵晓谈. 安徽医科大学, 2020(02)
  • [9]新生儿脐带血血气分析的临床应用进展研究[J]. 吴慧捷,贾晶星,李丽. 中国妇幼保健, 2018(12)
  • [10]妊娠期糖尿病新生儿脐血血气分析影响的研究[J]. 毛笑园,包怡榕,应豪. 国际妇产科学杂志, 2018(01)

标签:;  ;  ;  ;  ;  

脐血气分析的临床意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