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病毒及其预防

计算机病毒及其预防

一、计算机病毒及其防范(论文文献综述)

曾艳群[1](2020)在《面向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课内翻转教学模式设计与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伴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人们的学习、生活、工作方式都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人们正在进行一场前所未有的变革,在这场变革中,牵动亿万人心弦的必然要数“教育改革”。这一场教育变革牵动了各级各类教育部门和各大教育专家,以及社会热心人士。随着教育信息化的推进与普及,各种各样基于信息技术的教育教学模式纷纷露出水面,翻转课堂就是时下最热门的教育教学模式之一。张金磊等人在研究中给出了翻转课堂的定义:“翻转课堂也称颠倒课堂,通过对知识传授和知识内化的颠倒安排,改变了传统教学中的师生角色并对课堂时间的使用进行了重新规划,实现了对传统教学模式的革新”[1]。尤其是近几年,随着微课、慕课、云课堂的出现和发展,翻转课堂应用得更为广泛。研究和开发新型教学模式的根本目的就是要提高课堂成效,使每一个学生都学有所获。任何一种教学模式的研究和实施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通过大量的时间和实践证实,在高中阶段,课前翻转和课后翻转受到各种客观因素限制,导致实施困难,通过不断摸索和实践,课内翻转教学模式受到学习者和教育者们的青睐。本论文选择面向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课内翻转教学模式设计与应用研究,在对翻转课堂和课内翻转相关理论、高中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前人的相关研究理论的梳理分析后,将微课技术支撑课内翻转教学模式,配合一系列的调研。本研究从高中信息技术的课程特点、学生特点、教师能力、外部条件四个方面进行分析,探讨在高中信息技术课程中实施课内翻转教学模式的可行性,进而构建了面向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课内翻转教学模式,并采用两个班级对照实验充分证明了该模式的有效性。在学生完全不知情的情况下,对实验班实施课内翻转教学模式教学,对照班则继续传统的讲练法教学,实验时长为一学期。通过能力分析、成绩分析、问卷及访谈分析多维度的对比,检验课内翻转教学模式对学生是否具有促进作用。本研究中,笔者选择了两节不同类型的课作为课内翻转教学模式的教学设计案例课,一节理论课,一节实践操作课,并通过课例做具体的成效分析,从多方面提供参考。通过分析实验结果,实验班的学生的学习成绩、对学习知识的兴趣、动手操作能力、学习能力等明显优于对照班。即课内翻转教学模式是有助于提高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效果、培养学生学习能力以及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的。

周永季[2](2020)在《浅析计算机病毒及防范的措施》文中认为在科学与技术的影响下,计算机的发展受到其影响,以至于互联网已经成为大众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在利用互联网便利的同时,网络也会存在安全隐患,主要集中在计算机病毒方面,给网络环境营造了极大的威胁,不利于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基于此,本次以计算机病毒为研究对象,在具体分析计算机病毒特征以及传播途径的基础上,提出防范计算机病毒的针对性完善意见。

邹秉辰[3](2020)在《SIRA型计算机病毒模型的修正与分析》文中提出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涉及网络和数据的服务与应用呈现爆发式增长,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网络安全风险和问题不断暴露出来。计算机病毒自我复制和传播能力强、破坏力大,从而引起人们的忌惮,被公认为网络安全的头号敌人。鉴于计算机病毒与生物病毒在传播机制上的相似性,人们常常借助传染病动力学建模思想来研究它,以探索其传播行为,从而在宏观上加深对它的认识。人们早期提出的数学模型主要有SIS模型,SIR模型,SEIR模型,SIRA模型等。后来的研究者对上述模型进一步精细化,例如考虑到用户意识、病毒分层免疫和时滞等对计算机病毒传播的影响,从而对其加以修正。本文研究用户意识和分级免疫机制对SIRA模型的影响,对所得模型进行理论分析和数值仿真。首先,考虑到计算机用户自身对病毒主观上有防御意识,其效果可以类比于传染病防治中的疫苗接种。基于这方面的认识,我们在SIRA模型中引进线性用户意识强度函数,获得带有用户意识的SIRA模型。从理论上论证了带有用户意识的SIRA模型解的非负性,以及无毒平衡点和有毒平衡点的稳定性,并对理论结果进行了数值仿真。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用户意识的提高系统的稳定性相应得到提高。其次,考虑到在杀毒软件等防御措施下,未感染病毒计算机和已感染病毒计算机都可在一定程度上获得免疫力,但往往后者比前者获得免疫性强。基于这种认识,我们在SIRA模型中引进分层免疫效应,获得带有分级免疫率的SIRA模型。从理论上论证了带有分级免疫率的SIRA模型解的非负性,以及无毒平衡点和有毒平衡点的稳定性,并对理论结果进行了数值仿真。研究结果表明系统在分层免疫效应下会更加稳定。

张弛[4](2020)在《探究计算机病毒及其有效防范措施》文中指出在信息化时代,随着计算机在人们日常生产生活中的普遍应用,也衍生了各式各样的计算机病毒,直接威胁着计算机系统运行的安全性与稳定性。为保障计算机不受病毒破坏,需根据实际需要采取多元化科学有效的病毒防范措施。文章通过详细分析计算机病毒的类型与成因,以及特性、传播途径,提出了一些科学可行的病毒防范措施,以期能够为计算机的正常安全使用提供有力帮助。

赵小伟[5](2020)在《计算机的网络安全漏洞及其防范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当前信息技术和网络科技不断发展的情势下,计算机的网络安全问题引发了越来广泛的关注。层出不穷的信息泄露等网络安全问题时刻提醒着人们应当采用实际行动加强对计算机网络安全问题的重视,对其中的危险加以防范。计算机网络环境由于其自身的复杂性加重了危险防护措施的难度,随着计算机互联网在人们生活中的普及,探索出预防计算机网络漏洞的策略成为亟待研究的问题。

李国华,左毅宾[6](2020)在《计算机网络安全的漏洞及防范措施》文中研究说明现在计算机网络越来越普及,使用越来越广泛,人们生活中各个领域几乎都在使用着计算机。虽然计算机网络能给人们的生活提供很多的便利,但它同时也存在一些安全漏洞,这些安全漏洞一旦被黑客攻击,就会给网络使用者造成损失。文章阐述计算机网络中存在的安全漏洞及其预防措施,提出合理性的建议。

应杰[7](2019)在《计算机病毒的防范及其应对策略》文中提出随着通信技术的迅猛发展,计算机已运用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随之而来的是,计算机病毒的产生和蔓延,使计算机系统安全受到极大威胁,与之同时,计算机防范手段也需不断完善。本文从计算机病毒的基本性质入手,简要介绍计算机病毒的发展,分析它的产生,特点及其危害。

秦雪峰[8](2019)在《计算机网络安全问题及其防范措施分析》文中指出计算机网络安全问题是互联网时代重点关注问题之一,网络安全关系到社会上的每一个人。如果忽视网络安全问题,可能会威胁到个体、企业和政府的信息安全,并给社会带来极为负面的影响。本文中,笔者阐述当前计算机网络常见的安全问题,并提出相关防范措施。

于佳禾[9](2019)在《联网时代计算机病毒的特点及其防范措施》文中认为现如今是计算机互联网时代,先进的计算机技术被各行业广泛地应用,并且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计算机在为我国各行业创造更多利润的同时,也存在着一定的安全隐患。本文笔者对联网时代计算机病毒的特点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并提出了相关的防范措施。

王涛[10](2018)在《计算机病毒及其防范技术》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计算机和互联网的发展,网络数据和网络信息急剧增多,计算机病毒也出现,渗透到了各个领域,对重要数据造成了严重的破坏,对计算机系统构成了严重的威胁,因此,了解一些常见病毒及其防范技术有着重要的意义。笔者简单阐述了计算机病毒的类型、特点、危害性以及防范技术。

二、计算机病毒及其防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计算机病毒及其防范(论文提纲范文)

(1)面向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课内翻转教学模式设计与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绪论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1.2 研究的内容
    1.3 研究的过程与方法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1.5 论文结构
2.核心概念和理论基础
    2.1 核心概念
    2.2 理论基础
3.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及学情分析
    3.1 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性质及培养目标
    3.2 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内容
    3.3 课内翻转教学模式在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中的指向
    3.4 教学现状调研与分析
4.面向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课内翻转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施
    4.1 高中信息技术课堂应用课内翻转模式的可行性分析
    4.2 面向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课内翻转教学模式的构建
    4.3 高中信息技术课程中课内翻转教学模式的实施
5.面向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课内翻转教学成效分析
    5.1 学生综合能力分析
    5.2 学生成绩分析
    5.3 问卷及访谈分析
6.反思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的不足与反思
    6.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教学案例设计
    附录2 调查问卷
    附录3 学生综合能力检测原始数据表
    附录4 学生成绩表
致谢
在学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2)浅析计算机病毒及防范的措施(论文提纲范文)

1 计算机病毒概述
    1.1 计算机病毒特征
    1.2 计算机病毒传播的途径
        1.2.1 通过移动设备进行传播
        1.2.2 通过网络的形式进行传播
2 计算机病毒防范的措施
    2.1 增强病毒防范意识
    2.2 采用多种反病毒技术
    2.3 完善病毒防治制度
3 总结

(3)SIRA型计算机病毒模型的修正与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方法
    1.4 研究现状
    1.5 研究内容
        1.5.1 相关模型
        1.5.2 本文模型
        1.5.3 本文工作
第二章 预备知识
    2.1 动力系统
    2.2 稳定性理论
第三章 带有用户意识的SIRA计算机病毒模型
    3.1 带有用户意识的SIRA模型
        3.1.1 模型介绍
        3.1.2 条件假设
        3.1.3 模型建立
    3.2 解的非负性
    3.3 稳定性分析
    3.4 数值仿真
        3.4.1 稳定性仿真
        3.4.2 对比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带有分级免疫率的SIRA计算机病毒模型
    4.1 带有分级免疫率的SIRA模型
        4.1.1 模型介绍
        4.1.2 条件假设
        4.1.3 模型建立
    4.2 解的非负性
    4.3 稳定性分析
    4.4 数值仿真
        4.4.1 稳定性仿真
        4.4.2 对比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5.1 结语
    5.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4)探究计算机病毒及其有效防范措施(论文提纲范文)

1 计算机病毒类型与成因
2 计算机病毒有效防范的现实意义
3 计算机病毒特性分析
    3.1 破坏性
    3.2 寄生性
    3.3 潜伏性
    3.4 传染性
    3.5 可触发性
4 计算机病毒传染途径分析
5 计算机病毒有效防范措施分析
    5.1 杀毒软件与防火墙科学安装及使用
    5.2 计算机反病毒技术的有效应用
    5.3 网络安全技术的合理有效应用
    5.4 分类并尽量复杂化设置密码
6 结语

(5)计算机的网络安全漏洞及其防范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计算机网络安全概述
2 计算机网络安全漏洞分析
    2.1 来自系统的漏洞
    2.2 来自病毒的威胁
    2.3 来自黑客的危险
3 计算机的网络安全防范策略
    3.1 加快对防护软件的研发
    3.2 从用户自身着手,加强防范
    3.3 重视对虚拟专网技术的运用
    3.4 启用计算机入侵检测系统
4 结语

(6)计算机网络安全的漏洞及防范措施(论文提纲范文)

1 计算机网络安全的现状
2 计算机网络的安全漏洞类型
    2.1 木马程序给计算机网络安全造成的威胁
    2.2 计算机病毒侵入网络系统所造成的安全漏洞
    2.3 非法网络攻击给计算机网络系统安全性造成了冲击
3 计算机网络存在的安全隐患
    3.1 计算机病毒感染
    3.2 恶意攻击
    3.3 操作系统的问题
    3.4 软件漏洞
4 计算机网络安全原则
    4.1 网络信息安全的木桶原则
    4.2 网络信息安全的整体性原则
    4.3 安全性评价与平衡原则
    4.4 标准化与一致性原则
    4.5 技术与管理相结合原则
    4.6 统筹规划分步实施原则
    4.7 动态发展原则
    4.8 易操作性原则
5 网络安全防范措施
    5.1 文明上网
    5.2 改善技术发展水平,使网络犯罪分子没有机会
    5.3 国家和政府应加大网络的处罚,完善有关法律法规
    5.4 进一步加强网络安全
6 结语

(7)计算机病毒的防范及其应对策略(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二、计算机病毒的概念
三、计算机病毒的特点
    (一)寄生性
    (二)传染性
四、常见的杀毒软件介绍
五、常见病毒介绍与应对
    (一)网游木马病毒
    (二)网银木马病毒
    (三)即时通讯木马病毒
    (四)网页木马病毒
六、结语

(8)计算机网络安全问题及其防范措施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当前计算机网络常见的安全问题
    1.1 计算机系统的安全问题
    1.2 计算机病毒
2 计算机网络安全的防范措施
    2.1 加强数据管理
    2.2 加强防火墙技术
    2.3 应用信息加密技术
3 结语

(9)联网时代计算机病毒的特点及其防范措施(论文提纲范文)

一、联网时代计算机病毒的特点
    (一) 传染性
    (二) 针对性
    (三) 破坏性
    (四) 潜伏性
    (五) 顽固性
二、联网时代计算机病毒的防范措施
    (一) 安装防火墙与杀毒软件
    (二) 运用网络安全技术
    (三) 树立安全防范意识
    (四) 将不需要的服务系统关闭
    (五) 将受感染的计算机隔离
    (六) 定期修复系统的漏洞
三、总结

(10)计算机病毒及其防范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 计算机病毒
    1.1 计算机病毒的特征
    1.2 计算机病毒的种类
    1.3 计算机病毒发作时的表现
    1.4 计算机病毒的发展趋势
2 计算机病毒的防范技术
    2.1 漏洞扫描技术
    2.2 实时反病毒技术
    2.3 计算机病毒免疫技术
    2.4 计算机病毒防御技术
3 网络安全的防范技巧
4 结语

四、计算机病毒及其防范(论文参考文献)

  • [1]面向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课内翻转教学模式设计与应用研究[D]. 曾艳群. 西南大学, 2020(05)
  • [2]浅析计算机病毒及防范的措施[J]. 周永季. 电脑知识与技术, 2020(27)
  • [3]SIRA型计算机病毒模型的修正与分析[D]. 邹秉辰. 浙江海洋大学, 2020(01)
  • [4]探究计算机病毒及其有效防范措施[J]. 张弛. 信息通信, 2020(05)
  • [5]计算机的网络安全漏洞及其防范策略研究[J]. 赵小伟. 电脑知识与技术, 2020(12)
  • [6]计算机网络安全的漏洞及防范措施[J]. 李国华,左毅宾. 大众科技, 2020(04)
  • [7]计算机病毒的防范及其应对策略[J]. 应杰. 数码世界, 2019(12)
  • [8]计算机网络安全问题及其防范措施分析[J]. 秦雪峰. 数字技术与应用, 2019(01)
  • [9]联网时代计算机病毒的特点及其防范措施[J]. 于佳禾. 考试周刊, 2019(05)
  • [10]计算机病毒及其防范技术[J]. 王涛. 信息与电脑(理论版), 2018(13)

标签:;  ;  ;  ;  ;  

计算机病毒及其预防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