镁合金交直流点焊接头的显微组织分析

镁合金交直流点焊接头的显微组织分析

一、镁合金交流和直流点焊接头组织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侯庆磊[1](2021)在《镁/钛合金异种金属电阻点焊接头组织和力学性能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镁合金作为工业界最轻的金属材料之一,凭借其优异的机械化学性能,已广泛应用于汽车零部件、电子仪表、航空航天等领域;而钛合金也逐步被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国家重视,持续对钛合金进行不断的探索开发,并已经实际应用于航空航天、海洋工程等领域。若能够将钛和镁两种不同的金属进行可靠的连接,充分发挥其各自的优势,实现优势互补,必定会有更广泛的应用。然而,由于镁和钛的物理、化学性能具有明显的不同,而且它们的互溶性很差,几乎不能形成连续的固溶体,也不产生金属间化合物,致使难以获得接头强度高的焊接接头。电阻点焊也是工业生产中常用的焊接方法之一,本文选择电阻点焊技术作为切入点,开展了AZ31镁/TA15钛异种金属电阻点焊接头组织、力学性能及连接机理的研究工作,以期实现AZ31镁和TA15钛的良好连接,为将来继续探究提供有利的理论依据和指导方向。本文先是通过设计进行正交试验研究了电阻点焊焊接工艺参数对接头强度的影响权重,推断出了最佳工艺参数,并研究了接头组织的变化和主要的缺陷形式,结果表明,镁/钛电阻点焊接头具有熔-钎焊的特点,镁合金熔核具有联生结晶的特点。接着我们研究了焊接参数对镁/钛异种合金电阻点焊接头形貌组织、熔核直径及拉剪载荷的影响,并对接头的断裂模式展开了分析。结果表明,接头的最大拉剪载荷达到4.21k N,并且有铝元素界面的聚集。为了进一步揭示AZ31镁/TA15钛异种金属电阻点焊接头连接机理,本论文提出用铝含量更高的AZ91镁合金来代替AZ31镁合金母材,进行AZ91镁合金/TA15钛合金的电阻点焊实验来探究,结果表明,接头的最大拉剪载荷达到5.037k N,和使用AZ31镁合金相比,提高了25.3%。研究推断,由于界面处反生了冶金反应生成了Al-Ti金属间化合物(Ti Al3)过渡层,促进了界面的结合,从而提高了接头强度。为了进一步提高镁/钛电阻点焊接头强度,我们选取并使用了铝箔作为中间层进行镁/钛电阻点焊焊接探索实验,结果表明,接头的拉剪载荷较未添加铝中间层时整体降低,且最大值降至3.36k N,和使用AZ31镁合金相比,降低了20.3%,主要归因于铝箔中间层未完全熔化且在界面有Al12Mg17金属间化合物产生。

吴万平[2](2018)在《SPCC冷轧钢胶接点焊的连接工艺及接头强度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针对1.5 mm厚SPCC冷轧钢板,借助中频逆变直流点焊机和材料力学性能试验机,开展胶接点焊连接工艺试验研究,并对胶接点焊的熔核形成过程进行仿真分析。(1)以通电时间、焊接电流、电极压力作为变量,设计三因素三水平点焊与胶焊的正交试验,并对接头进行拉伸-剪切试验。方差分析表明:焊接电流是影响胶焊与点焊接头质量的主要因素,其次是通电时间和电极压力,当焊接电流增大时,胶焊过程易出现飞溅;当通电时间70 ms,电极压力为0.3 MPa,点焊和胶焊分别在焊接电流15.5 kA和15.0 kA的情况下得到接头的最大抗拉强度,其值分别为10179.722 N和11071.119 N。(2)借助超声扫描设备获得胶焊、点焊接头的超声C扫描图像以及A扫信号,分析接头熔核区结构C扫描图像灰度分布与A信号特性,结果表明,点焊接头区域分为:熔核区、热影响区、母材区;由于胶接点焊过程存在胶层的烧灼,胶焊接头区域分为:熔核区、热影响区、胶层气化区和胶层区。对接头C扫描图像熔核区域进行图像边缘检测,利用二值化图获得熔核直径,点焊的熔核直径变化范围为4.63 mm-5.30 mm,胶焊的熔核直径变化范围为4.69 mm-5.60 mm。(3)建立点焊与胶接点焊连接工艺的仿真模型,提取熔核区热循环曲线,对比分析两种接头熔核形成过程中温度场演变过程,结果表明:两种接头熔核中心区域的径向温度分布值高于轴向温度分布值;胶焊工艺仿真得到较大的熔核直径;胶层的加入增大了板材间的接触电阻,导致胶焊熔核升温速率大于点焊熔核升温速率;对于胶接点焊,在采用相对较小的通电电流时,得到标准的“椭圆”型焊核纵向剖切面,而采用较大焊接电流时,焊核形貌发生畸变,表明焊接工艺过程及焊接接头质量的下降,因此,对于胶接点焊应采用较小的焊接电流。仿真结果解释了焊接工艺及力学性能的试验现象。

方乃文,王丽萍,李连胜,林晓辉[3](2017)在《镁合金焊接技术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文中研究说明综述了镁合金的特点与应用,分析了目前镁合金焊接存在的问题,详细论述了镁合金焊接方法,包括钨极惰性气体保护焊、搅拌摩擦焊、电子束焊接、电阻点焊、激光及其电弧复合焊、熔化极惰性气体保护焊、钎焊等特点及应用现状,并对镁合金焊接的研究与应用进行展望。

帅朋[4](2017)在《不等厚AZ31B镁合金逆变电阻点焊接头熔核成形及力学性能研究》文中认为镁合金材料具有比强度高、减震性好、易于加工、尺寸稳定及易于回收等优点,逐步取代铝合金在汽车、航空航天、电子等领域的运用,成为实现结构轻量化和材料再利用的理想材料。但在不等厚镁合金板点焊时出现熔核偏移,对接头承载能力有很大影响。因此不等厚镁合金电阻点焊研究,对改善焊接接头质量、提高接头承载能力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并促进镁合金在各领域的广泛应用。本文采用常规点焊、添加不锈钢工艺垫板片、使用不同端面直径的上下电极三种工艺方法,对不等厚AZ31B镁合金板(1.0 mm+0.7 mm)逆变电阻点焊。为了分析焊接工艺对不等厚镁合金板焊接接头质量的影响,以熔核直径、抗剪强度、熔核偏移、表面飞溅等内容作为评判标准进行了工艺试验。试验结果:在薄板镁合金侧添加工艺垫片最佳工艺参数,焊接电流13.3 KA,焊接压力1.7 KN,焊接时间90 ms时,焊接接头最佳抗剪切力达1936 N;常规点焊时,焊接电流22.4 KA,焊接压力1.7 KN,焊接时间100 ms时,焊接接头获得最大抗剪切力达1731 N;对于在薄板侧使用小端面直径(0.6 mm)的电极最佳的工艺参数,焊接电流14.4 KA,焊接压力1.7 KN,焊接时间100 ms时,最大抗剪切力为1594 N。因此在薄板镁合金侧添加工艺垫片获得的焊接接头质量更佳。采用超景深电子显微镜、电子扫描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显微硬度测试仪等对熔核组织及显微硬度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接头熔核的组织主要有柱状树枝晶和等轴树枝晶组成,主要组成相是α-Mg固溶体和晶界上析出的β-Mg17Al12共晶物,熔核柱状树枝晶区和等轴树枝晶区的平均硬度57.84HV、57.82HV高于母材平均硬度值55.44HV,热影响区的平均显微硬度53.94HV低于母材硬度值。镁合金电阻点焊接头受到拉伸载荷呈现有结合面断裂和纽扣式断裂两种断裂方式,两种断裂方式都属于脆性断裂。

李超[5](2016)在《孕育处理对镁合金点焊接头组织及力学性能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随着能源的日益枯竭,对在航空航天、轨道交通、汽车生产等工业产品轻量化的需求大量增多,镁作为工程材料中最轻的金属逐渐广泛应用各工业领域。本文针对镁合金电阻点焊工艺中点焊接头组织晶粒粗大这一缺陷,采用在点焊中分别添加三种孕育剂(Ti、SiC、La)进行孕育处理的方法,来细化镁合金点焊接头组织,提高点焊接头力学性能,并对点焊接头晶粒细化机理做了初步研究。实验表明,随着Ti颗粒的加入,拉剪力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当添加量为3.0 mg时,点焊熔核中心区域出现了大量的等轴树枝晶,热影响区晶粒平均长度约为3545μm,拉剪力最大值为2.11 kN。添加SiC作为孕育剂时,含量为1.0 mg时点焊熔核组织细化效果显着,熔核中心由大量等轴晶组成,拉剪力最大值为2.15 kN,拉剪力提高22.8%。随着La的加入量增加,拉剪力呈先上升的趋势,当添加量为3.0 mg时,等轴树枝晶数量最多,拉剪力最大值为2.25 kN,比未添加孕育剂时增加了28.6%,其硬度增大最为明显。

弓雪原[6](2013)在《AZ31B镁合金电阻点焊工艺研究》文中认为镁合金作为21世纪的绿色工程材料,受到了各个领域的广泛关注。随着工业的发展,镁及镁合金的需求量日益增加,在国民经济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镁合金因为导热快、熔点低、热膨胀系数大等特点,导致其焊接性能很差,镁合金结构件之间的焊接已成为制约镁合金广泛应用的障碍之一。一般的镁合金焊接方法都需要惰性气体的保护,电阻点焊具有操作简单、污染小、效率高等优点,广泛应用于航空、电子、汽车等领域。本文采用附加不锈钢垫片、镁合金板之间涂胶、添加铝箔介质三种工艺方法,对4mm厚的AZ31B镁合金板材进行点焊,增大点焊时的总电阻,达到减小焊接电流的目的,通过三种工艺方法的对比,得出一种最佳的工艺方法。通过光学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拉伸试验、显微硬度等试验手段,分析了每种工艺方法所得接头的显微组织,断口形貌,显微硬度分布规律。试验结果表明,三种工艺方法得到的接头均可以显着的区分出熔核区、熔合区、热影响区、母材,熔核区由细小的等轴晶组成,熔合区的组织粗大。熔核区的显微硬度最高,热影响区的显微硬度最低。附加工艺垫片的最佳工艺参数为:焊接电流76KA,焊接时间51周波,电极压力0.2MPa,得到接头的最大抗拉强度为130.86N/mm2,接头的断裂是韧脆混合断裂;胶接点焊的最佳工艺参数为焊接电流80KA,焊接时间60周波,电极压力0.2MPa,得到接头的最大抗拉强度为117.20N/mm2,接头的断裂为韧性断裂;添加铝箔介质的最佳工艺参数是焊接电流80KA,焊接时间55周波,电极压力0.2MPa,得到接头的最大抗拉强度为83.40N/mm2,接头断裂也为韧性断裂。通过对比三种工艺方法,附加不锈钢垫片所得接头的性能最好,点焊接头的抗拉强度最高。

何文[7](2011)在《AZ31B镁合金电阻点焊工艺及接头质量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基于镁合金作为一种新型高性能结构材料在航空航天、汽车工业、轻工家电等领域中的广泛应用为背景,本文针对2mm厚的AZ31B镁合金进行了电阻点焊的分析和研究。优化了点焊焊接工艺参数,分析了点焊接头的微观组织、拉剪性能及断裂特征,并对影响点焊接头质量的几种常见缺陷的成因及改善措施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电极压力对熔核尺寸和接头拉剪力的影响最大,其次为焊接电流,焊接时间影响最小。相同焊接条件下,焊接电流在30~37KA范围内,电极位移和焊件变形量的大小随着焊接电流的增大先逐渐增大后缓慢地减小;电极压力3.5~6.0KN范围内,电极位移随着电极压力的增大逐渐减小,而焊件变形量迅速增大后趋于平缓;焊接时间在1~7周波范围内,电极位移和焊件变形量都随着焊件时间的增大而增大后趋于平缓。焊接飞溅随着焊接电流,焊接时间的增大而增大,随着电极压力的增大而减小,其中焊接电流和电极压力对焊接飞溅的影响程度最大。通过正交试验优化后的最佳焊接规范参数为:电极压力4.3KN,焊接电流34.5KA,焊接时间4周波,在该规范参数下,接头熔核直径超过10mm,拉剪力近7KN。金相、XRD、显微硬度和SEM分析表明,点焊接头熔核主要由等轴晶和柱状晶组成,且主要组成相为α-Mg固溶体和Mg17Al12共晶物。点焊接头可细分为母材区、热影响区、承力致密区和疏松区四大区域,其平均硬度大小为63.4HV,60.6HV,71.4HV,67.3HV。点焊接头中易出现不均匀的应力应变和低熔点的共晶物,热脆性区间大,易在结晶固-液阶段出现裂纹。胡须组织由不均匀的塑性变形,渗透变形和熔核不平衡结晶共同作用产生,其本身在化学成分和显微硬度上都存在差异,表现为富铝富锌,且胡须组织从根部到顶部,铝锌含量逐渐增多,硬度逐渐增大,且靠近顶部区域的硬度增大明显,可高达100HV以上。接头拉剪断裂呈现出拉剪撕裂和整核断裂两种形式。熔核直径小于8mm多为整核断裂形式,熔核直径大于11mm多为拉剪撕裂形式,介于两直径大小间的熔核,两种断裂形式都有可能出现。断口分析表明,点焊接头断口呈现出韧性-脆性混合型断裂特征。

王聪[8](2011)在《镁合金脉冲MIG焊及低功率YAG激光+脉冲MIG电弧复合焊接工艺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以AZ31B镁合金板材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直流脉冲MIG焊焊接工艺,实现对不同厚度镁合金板材的良好焊接,所采用的焊丝为1.6mm直径的AZ31镁合金焊丝。焊后利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万能拉伸试验机和显微硬度仪等设备对焊接接头的组织及性能进行检测分析。通过高速摄像系统对熔滴过渡机制和焊接飞溅行为进行研究,确定镁合金脉冲MIG焊能够实现稳定焊接过程的参数范围。采用低功率YAG激光+脉冲MIG电弧复合焊接工艺,通过激光改变熔滴过渡的方式及频率,从而实现对镁合金焊接过程的稳定控制。本课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镁合金脉冲MIG焊可实现三种熔滴过渡方式,分别为大滴过渡、射滴过渡和射流过渡。大滴过渡在焊接过程中会产生较大的焊接飞溅;射滴过渡和射流过渡所产生的焊接飞溅较细小,且当焊丝线能量在242-271J/cm,熔滴直径在1.6-0.9mm,熔滴过渡频率在30-69Hz时,其焊接过程较为稳定。焊接飞溅产生的典型方式为熔滴的排斥性过渡和爆炸过渡,上述飞溅的产生与镁合金熔滴受力状态和过渡状态密切相关。(2)采用直流脉冲MIG焊焊接工艺,通过优化焊接参数可以获得表面成形连续、飞溅很少、无焊接缺陷的镁合金焊接接头。其中,采用射滴过渡和射流过渡分别可以获得较高质量的3mm薄板I型对接焊接头和8mm厚板V型对接焊接头。其焊缝区的晶粒尺寸明显小于热影响区和母材的晶粒尺寸,并且整个焊缝区的组织很均匀。所得焊接接头的最高抗拉强度可达到母材的94.6%,最高延伸率达到母材的63.7%,最高断面收缩率达到母材的1.7倍。(3)低功率YAG激光通过减小MIG电弧的有效截面面积,增大促进熔滴过渡的等离子流力,从而改变熔滴过渡形式和过渡频率。相对于直流脉冲MIG焊,低功率YAG激光+脉冲MIG电弧复合焊的熔滴过渡频率约增加43%,飞溅损失约减小11%。低功率YAG激光+脉冲MIG电弧复合焊接镁合金极大地提高了焊接的稳定性,减小了焊接飞溅的损失,改善了焊缝的成形质量,试验验证低功率YAG激光+脉冲MIG电弧复合焊接镁合金的可行性。

李仕慧,王英杰[9](2010)在《汽车用镁合金焊接的研究进展》文中提出介绍了镁合金在汽车工业中的应用现状,分析了镁合金焊接的主要问题,综述了镁合金各种焊接方法的特点及研究现状,展望了镁合金焊接的发展趋势。

彭乃康[10](2010)在《外加交变磁场对超细晶粒钢点焊质量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作为新一代高性能钢铁结构材料代表的超细晶粒钢,因其晶粒超细化从而实现了性能的强韧化。但在焊接热循环作用下,焊接接头会出现晶粒长大,软化及强度下降等问题,从而降低了产品质量、可靠性和使用寿命。针对这个问题,本文探讨了外加交变磁场改善超细晶粒钢点焊接头质量的新方法。文章以400MPa超细晶粒钢为研究对象,系统分析了外加交变磁场对超细晶粒钢点焊接头质量的影响。本文首先对点焊接头宏观形貌和晶粒形态进行分析。在选定焊接参数下,正常点焊接头截面接近矩形,外加磁场后,接头截面为椭圆形,并且在外加磁场作用下,熔核直径增大,焊点高度和焊透率略有降低。正常点焊时,熔核的凝固组织为单一粗大的柱状晶,方向性很强。外加磁场后,熔核内柱状晶方向性减弱,熔核中心及边缘出现不等量的等轴晶。研究分析表明,同一励磁电流下,外加反向磁场比同向磁场作用效果更强;同一磁场方向下,施加150A励磁电流较其他大小电流作用效果好。其次对接头的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进行研究。超细晶粒钢点焊熔核的显微组织为珠光体、马氏体和极少量铁素体。外加磁场后,熔核内组织分布更为细小均匀,并且熔核内平均硬度有所提高。拉剪试验结果表明,外加磁场后,点焊接头的抗剪切能力提高,采用向内磁场,施加150A励磁电流,接头的最大拉剪载荷较无磁场时提高了1.9%。最后对点焊接头内部缺陷进行分析。当电极压力不足时,熔核内部易出现裂纹、缩孔和疏松缺陷。在外加磁场作用下,熔核内缺陷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同样,采用向内磁场,施加150A励磁电流时,磁场对缺陷的改善效果较好。实验结果证明,选择合适的点焊工艺和磁场参数,外加交变磁场可以改变晶粒的结晶方向,改善一次、二次结晶组织,提高焊缝的力学性能,是一种很有发展前景的点焊质量控制方法。

二、镁合金交流和直流点焊接头组织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镁合金交流和直流点焊接头组织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镁/钛合金异种金属电阻点焊接头组织和力学性能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的背景及意义
    1.2 镁/钛异种金属的焊接性
    1.3 镁/钛异种金属连接的研究进展
        1.3.1 瞬间液相扩散焊
        1.3.2 搅拌摩擦焊
        1.3.3 激光焊
        1.3.4 电阻点焊
    1.4 本文研究内容
第二章 试验材料、设备及方法
    2.1 试验材料
    2.2 试验设备及方法
        2.2.1 焊接设备
        2.2.2 试验方法
        2.2.3 接头熔核直径和压痕率测试
        2.2.4 接头的微观组织及物相分析
        2.2.5 接头显微硬度测试
        2.2.6 接头拉剪载荷测试
第三章 镁/钛电阻点焊焊接参数对接头强度权重影响及接头微观组织的特点
    3.1 焊接参数对接头强度影响权重研究
        3.1.1 正交试验设计
        3.1.2 结果分析
    3.2 镁/钛点焊接头微观组织的特点
        3.2.1 镁/钛点焊接头的宏观形貌
        3.2.2 镁/钛点焊接头的微观形貌
        3.2.2.1 熔合区微观组织
        3.2.2.2 界面区微观组织
    3.3 镁/钛点焊接头的主要缺陷形式
        3.3.1 焊接喷溅
        3.3.2 缩孔和气孔
        3.3.3 裂纹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焊接参数对镁/钛异种合金电阻点焊接头力学性能的影响及接头连接机理的分析
    4.1 焊接电流对镁/钛点焊接头的影响
        4.1.1 焊接电流对镁/钛接头形貌组织的影响
        4.1.2 焊接电流对接头熔核直径和拉剪载荷的影响
    4.2 焊接时间对镁/钛点焊接头的影响
        4.2.1 焊接时间对镁/钛接头形貌组织的影响
        4.2.2 焊接时间对接头熔核直径和拉剪载荷的影响
    4.3 电极压力对镁/钛点焊接头的影响
        4.3.1 电极压力对镁/钛接头形貌组织的影响
        4.3.2 电极压力对接头熔核直径和拉剪载荷的影响
    4.4 镁/钛点焊接头拉剪断裂特征
    4.5 镁/钛点焊钛合金接头XRD测试
    4.6 AZ91 镁合金/TA15 钛合金电阻点焊的研究
        4.6.1 焊接电流对AZ91 镁合金/TA15 钛合金接头熔核直径和拉剪载荷的影响
        4.6.2 AZ91 镁合金/TA15 钛合金接头界面微观组织分析
        4.6.3 AZ91 镁合金/TA15 钛合金接头拉剪断裂特征
        4.6.4 AZ91 镁合金/TA15 钛合金接头的硬度分布
    4.7 镁合金/钛合金接头的连接机理
    4.8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基于中间层辅助的AZ31 镁合金和TA15 钛合金电阻点焊研究
    5.1 中间层的选择
    5.2 焊接电流对AZ31 镁合金/铝/TA15 钛合金接头熔核直径和拉剪载荷的影响
    5.3 AZ31 镁合金/铝/TA15 钛合金接头界面微观组织分析
    5.4 AZ31 镁合金/铝/TA15 钛合金接头拉剪断裂特征
    5.5 AZ31 镁合金/铝/TA15 钛合金接头XRD测试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成果清单

(2)SPCC冷轧钢胶接点焊的连接工艺及接头强度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2 胶接点焊技术
        1.2.1 电阻点焊连接原理
        1.2.2 胶接点焊技术的特点
    1.3 胶接点焊技术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电阻点焊国内外研究现状
        1.3.2 胶接点焊国内外研究现状
    1.4 论文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点焊与胶焊接头正交试验力学性能分析
    2.1 试验设备与试验材料
    2.2 正交试验设计
    2.3 电阻点焊与胶接点焊连接试验
    2.4 静拉伸试验
        2.4.1 点焊与胶焊的能量吸收值对比分析
        2.4.2 点焊与胶焊的抗拉强度极差分析
        2.4.3 点焊与胶焊的抗拉强度方差分析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点焊接头与胶焊接头的超声成像分析
    3.1 超声扫描显微镜的系统组成
    3.2 超声C扫描图像分析
        3.2.1 电阻点焊接头超声C扫描图像分析
        3.2.2 胶接点焊接头超声C扫描图像分析
    3.3 焊接接头熔核区域特征分析
        3.3.1 电阻点焊接头熔核特征分析
        3.3.2 胶接点焊接头熔核特征分析
    3.4 熔核直径的检测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胶接点焊工艺过程仿真分析
    4.1 电阻点焊过程基本方程
    4.2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4.3 电阻点焊与胶接点焊仿真结果对比
    4.4 熔核区热循环曲线的对比分析
    4.5 熔核直径的检测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授权专利

(3)镁合金焊接技术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论文提纲范文)

0序言
1 镁合金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2 镁合金的焊接特点
    2.1 气孔
    2.2 过热组织
    2.3 热裂纹
    2.4 蒸发与烧损
    2.5 夹渣
    2.6 燃烧
3 镁合金的焊接方法
    3.1 钨极惰性气体保护焊 (TIG)
    3.2 搅拌摩擦焊 (FSW)
    3.3 电子束焊接 (EBW)
    3.4 电阻点焊 (RSW)
    3.5 激光焊 (LBW) 及电弧复合焊
    3.6 熔化极惰性气体保护焊 (MIG)
    3.7 钎焊
4 镁合金焊接新技术
5 结束语

(4)不等厚AZ31B镁合金逆变电阻点焊接头熔核成形及力学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镁合金的分类及应用
        1.2.1 镁合金的分类
        1.2.2 镁合金的应用
    1.3 镁合金焊接特点及研究现状
        1.3.1 镁合金焊接的特点
        1.3.2 镁合金焊接研究现状
    1.4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技术总路线图
第二章 试验材料、方法及设备
    2.1 试验材料
        2.1.1 焊接材料
        2.1.2 电极材料
        2.1.3 工艺垫板材料
    2.2 试验方法及设备
        2.2.1 点焊工艺试验
        2.2.2 组织分析
        2.2.3 力学性能试验
第三章 工艺参数对不等厚镁合金逆变点焊接头的影响
    3.1 焊接电流对不等厚镁合金逆变点焊接头的影响
        3.1.1 焊接电流对焊接接头熔核直径的影响
        3.1.2 焊接电流对焊接接头熔核偏移的影响
        3.1.3 焊接电流对焊接接头拉剪力的影响
    3.2 焊接时间对不等厚镁合金逆变点焊接头的影响
        3.2.1 焊接时间对焊接接头熔核直径的影响
        3.2.2 焊接时间对焊接接头熔核偏移的影响
        3.2.3 焊接时间对焊接接头拉剪力的影响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镁合金逆变点焊接头微观组织及力学性能的分析
    4.1 镁合金逆变点焊焊接接头熔核微观组织分析
    4.2 镁合金逆变点焊焊接接头的显微硬度测试分析
    4.3 镁合金逆变点焊焊接接头拉伸试验分析
        4.3.1 结合面断裂
        4.3.2 纽扣式断裂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镁合金逆变点焊常见缺陷分析
    5.1 焊接飞溅
        5.1.1 飞溅的形式
        5.1.2 焊接参数对飞溅的影响
    5.2 熔核裂纹
        5.2.1 焊接裂纹的形成机理
        5.2.2 结晶裂纹的影响因素及预防措施
    5.3 熔核缩孔与缩松
    5.4 熔核偏移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5)孕育处理对镁合金点焊接头组织及力学性能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镁及镁合金的基本性质及特点
    1.2 镁合金的种类
    1.3 镁合金的应用
        1.3.1 在航空航天上的应用
        1.3.2 在汽车行业上的应用
        1.3.3 在3C产品上的应用
    1.4 镁合金焊接研究现状
        1.4.1 钨极氩弧焊极惰性气体保护焊(TIG)
        1.4.2 熔化极惰性气体保护焊(MIG)
        1.4.3 激光焊(LBW)
        1.4.4 搅拌摩擦焊(FSW)
        1.4.5 电子束焊接(EBW)
        1.4.6 电阻点焊(RSW)
    1.5 镁合金孕育处理研究现状
    1.6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与内容
2 实验方法
    2.1 材料与设备
        2.1.1 实验材料
        2.1.2 焊接设备
    2.2 实验方法
        2.2.1 实验流程
        2.2.2 试样制备
        2.2.3 组织观察及成分分析
        2.2.4 性能测试
3 实验结果及讨论
    3.1 镁合金点焊接头的组织结构特点
    3.2 Ti对点焊接头组织及力学性能的影响
        3.2.1 引言
        3.2.2 添加Ti孕育剂的点焊熔核微观组织
        3.2.3 添加Ti孕育剂对点焊接头拉剪力的影响
        3.2.4 拉伸断口SEM分析
        3.2.5 显微硬度测试
        3.2.6 Ti作为镁合金点焊孕育剂的孕育机理
        3.2.7 小结
    3.3 SiC对点焊接头组织及力学性能的影响
        3.3.1 引言
        3.3.2 添加SiC孕育剂的点焊熔核微观组织
        3.3.3 添加SiC孕育剂对点焊接头拉剪力的影响
        3.3.4 拉伸断口SEM分析
        3.3.5 显微硬度测试
        3.3.6 SiC作为镁合金点焊孕育剂的孕育机理
        3.3.7 小结
    3.4 La对点焊接头组织及力学性能的影响
        3.4.1 引言
        3.4.2 添加La孕育剂的点焊熔核微观组织
        3.4.3 添加La孕育剂对点焊接头拉剪力的影响
        3.4.4 拉伸断口SEM分析
        3.4.5 显微硬度分析
        3.4.6 La作为镁合金点焊孕育剂的孕育机理
        3.4.7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6)AZ31B镁合金电阻点焊工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镁及镁合金基本性质
        1.2.1 镁的基本性质
        1.2.2 镁合金的性质与用途
        1.2.3 合金元素对镁合金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1.3 镁合金焊接特点及其焊接方法研究现状
        1.3.1 镁合金的焊接特点
        1.3.2 镁合金焊接的研究现状
    1.4 本论文研究目的和内容
    1.5 研究技术路线
2 试验及分析测试方法
    2.1 试验材料
        2.1.1 母材的成分与性能
        2.1.2 试样的制备
    2.2 点焊过程及工艺方法的选择
        2.2.1 点焊原理及过程
        2.2.2 工艺方法的选择
    2.3 组织分析
        2.3.1 OM分析
        2.3.2 SEM分析
    2.4 性能测试
        2.4.1 拉剪力学性能
        2.4.2 显微硬度测试
3 附加不锈钢垫片镁合金点焊接头显微组织及力学性能
    3.1 附加不锈钢垫片点焊原理
    3.2 附加不锈钢垫片点焊主要参数
    3.3 焊接接头微观形貌分析
    3.4 接头力学性能
        3.4.1 接头拉剪力学性能
        3.4.2 焊接接头断口形貌分析
        3.4.3 焊接接头显微硬度分布规律
    3.5 本章小结
4 镁合金胶接点焊
    4.1 镁合金的胶接点焊简介
    4.2 胶接过程及方法
        4.2.1 胶接流程
        4.2.2 胶接点焊工艺参数
    4.3 点焊接头微观组织分析
    4.4 接头力学性能分析
        4.4.1 接头拉剪力学性能
        4.4.2 接头断口形貌分析
        4.4.3 焊接接头显微硬度分布规律
    4.5 本章小结
5 镁合金间加入铝箔时镁合金点焊
    5.1 添加铝箔介质原理
    5.2 添加铝箔介质点焊工艺参数
    5.3 点焊接头金相组织分析
    5.4 接头力学性能
        5.4.1 接头拉剪力学性能
        5.4.2 接头断口形貌分析
        5.4.3 接头显微硬度
    5.5 本章小结
6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7)AZ31B镁合金电阻点焊工艺及接头质量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1.2 镁及镁合金的基本性质及优点
    1.3 镁合金的发展及应用前景
        1.3.1 镁合金在航空航天中的发展及应用
        1.3.2 镁合金在汽车中的发展及应用
        1.3.3 镁合金在电子器材中的发展及应用
    1.4 镁合金的焊接及其研究现状
        1.4.1 镁合金焊接特点
        1.4.2 镁合金电阻点焊特点及研究现状
    1.5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第2章 试验条件与试验方法
    2.1 试验材料
    2.2 试验设备
第3章 焊接规范参数的优化及最佳规范参数的确定
    3.1 研究的前提及理论基础
    3.2 试验结果
    3.3 数据分析
        3.3.1 三因素对点焊接头熔核直径的影响
        3.3.2 三因素对点焊接头拉剪力的影响
    3.4 焊接规范参数的验证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焊接接头组织分析
    4.1 焊接接头截面宏观形貌分析
    4.2 焊接接头的微观组织分析
    4.3 焊接接头的物相分析
    4.4 焊接接头硬度的测试分析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接头拉剪性能及断裂特征分析
    5.1 拉剪性能分析
        5.1.1 拉剪载荷-位移曲线的分析
        5.1.2 拉剪强度与熔核直径的关系
    5.2 断裂特征分析
        5.2.1 拉剪断裂宏观特征分析
        5.2.2 拉剪断裂断口SEM分析
    5.3 本章小结
第6章 焊接中常见缺陷的研究
    6.1 焊接飞溅
        6.1.1 焊接飞溅形式
        6.1.2 表面状态对飞溅的影响
        6.1.3 焊接规范参数对飞溅的影响
        6.1.4 其他方式对飞溅的影响
    6.2 焊接变形
        6.2.1 焊接电流与电极位移及变形之间的关系
        6.2.2 电极压力与电极位移及变形之间的关系
        6.2.3 焊接时间与电极位移及变形之间的关系
    6.3 焊接裂纹
        6.3.1 焊接裂纹特征
        6.3.2 焊接裂纹成因分析
    6.4 胡须组织
        6.4.1 胡须组织形态
        6.4.2 胡须组织化学成分分析
        6.4.3 胡须组织成因的分析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附录

(8)镁合金脉冲MIG焊及低功率YAG激光+脉冲MIG电弧复合焊接工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镁及镁合金概述
    1.2 镁合金焊接技术的发展现状
        1.2.1 镁合金的焊接性
        1.2.2 镁合金电阻点焊
        1.2.3 镁合金钨极惰性气体保护焊
        1.2.4 镁合金激光焊
        1.2.5 镁合金电子束焊
        1.2.6 镁合金搅拌摩擦焊
    1.3 镁合金熔化极惰性气体保护焊(MIG焊)
        1.3.1 镁合金MIG焊的特点和发展现状
        1.3.2 镁合金MIG焊的焊接难点
    1.4 激光+MIG/MAG电弧复合热源焊接技术的提出及特点
    1.5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2 试验材料、设备及方法
    2.1 试验材料
    2.2 试验设备及方法
        2.2.1 焊前试件预处理方法
        2.2.2 焊接方法及参数
        2.2.3 熔滴过渡及等离子行为观察
        2.2.4 焊接接头组织、显微硬度分析
        2.2.5 焊接接头拉伸性能分析
3 镁合金直流脉冲MIG焊的熔滴过渡机制研究
    3.1 熔滴过渡类型、特点及参数范围
        3.1.1 大滴过渡形式及特点
        3.1.2 射滴过渡形式及特点
        3.1.3 射流过渡形式及特点
    3.2 镁合金直流脉冲MIG焊焊接飞溅机制分析
        3.2.1 熔滴受力分析
        3.2.2 焊接飞溅的产生过程
    3.3 焊接参数对熔滴过渡机制的影响
        3.3.1 峰值电流对熔滴尺寸和过渡频率的影响
        3.3.2 峰值时间对熔滴尺寸和过渡频率的影响
        3.3.3 基值电流对熔滴尺寸和过渡频率的影响
        3.3.4 稳定焊接过程的参数范围
    3.4 本章小结
4 镁合金直流脉冲MIG焊焊接工艺研究
    4.1 镁合金直流脉冲MIG焊焊接接头成型特点
        4.1.1 3mm薄板Ⅰ型接头对接焊
        4.1.2 8mm厚板Ⅴ型接头对接焊
    4.2 镁合金直流脉冲MIG焊焊接接头的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
        4.2.1 焊接接头的微观组织
        4.2.2 焊接接头的显微硬度
        4.2.3 焊接接头的拉伸性能分析
        4.2.4 焊接接头的断口形貌
    4.3 本章小结
5 镁合金低功率YAG激光+脉冲MIG电弧复合焊接工艺研究
    5.1 激光对镁合金熔滴过渡机制的影响
        5.1.1 激光对焊接飞溅的影响
        5.1.2 激光促进熔滴过渡机制分析
    5.2 复合焊焊缝成形及熔深特点
    5.3 复合焊接接头微观组织及力学性能特点
    5.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9)汽车用镁合金焊接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镁合金在汽车上的应用
    1.1 汽车用镁合金件
    1.2 汽车用镁合金材料
2 镁合金的焊接特点
3 镁合金的焊接方法
    3.1 钨极氩弧焊
    3.2 激光焊及其复合焊
    3.3 电子束焊
    3.4 搅拌摩擦焊
    3.5 电阻点焊
4 展望

(10)外加交变磁场对超细晶粒钢点焊质量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1.2 超细晶粒钢的焊接性
        1.2.1 HAZ性能
        1.2.2 焊缝和HAZ的裂纹倾向
    1.3 外加磁场在金属凝固过程中的研究进展
    1.4 磁控焊接技术的研究进展和应用分析
        1.4.1 磁控焊接过程的研究现状
        1.4.2 磁控焊接技术的原理及特点
    1.5 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试验材料、设备及方法
    2.1 实验材料
    2.2 实验设备
    2.3 实验方法及步骤
        2.3.1 焊前准备
        2.3.2 点焊工艺规范的确定
        2.3.3 测试方法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点焊接头宏观形态分析
    3.1 点焊接头截面分析
        3.1.1 接头截面形状
        3.1.2 接头尺寸
    3.2 点焊熔核宏观形态分析
        3.2.1 不同磁场方向熔核宏观形态对比
        3.2.2 不同磁场大小熔核宏观形貌对比
    3.3 机理分析
        3.3.1 磁场方向对点焊熔核加热熔化的影响
        3.3.2 磁场大小对点焊熔核熔化及凝固过程的影响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点焊接头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分析
    4.1 点焊熔核显微组织分析
        4.1.1 50A励磁电流熔核中心显微组织
        4.1.2 100A励磁电流熔核中心显微组织
        4.1.3 150A励磁电流熔核中心显微组织
        4.1.4 200A励磁电流熔核中心显微组织
    4.2 力学性能试验
        4.2.1 硬度测试
        4.2.2 拉剪试验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点焊熔核内部缺陷分析
    5.1 无磁场作用下的点焊试验
    5.2 外加交变磁场作用下的焊接试验
        5.2.1 100A励磁电流同向磁场熔核微观形貌
        5.2.2 150A励磁电流同向磁场熔核微观形貌
        5.2.3 100A励磁电流反向磁场熔核微观形貌
        5.2.4 150A励磁电流反向磁场熔核微观形貌
    5.3 机理分析
    5.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四、镁合金交流和直流点焊接头组织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镁/钛合金异种金属电阻点焊接头组织和力学性能的研究[D]. 侯庆磊. 合肥工业大学, 2021(02)
  • [2]SPCC冷轧钢胶接点焊的连接工艺及接头强度分析[D]. 吴万平. 昆明理工大学, 2018(01)
  • [3]镁合金焊接技术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J]. 方乃文,王丽萍,李连胜,林晓辉. 焊接, 2017(05)
  • [4]不等厚AZ31B镁合金逆变电阻点焊接头熔核成形及力学性能研究[D]. 帅朋. 太原科技大学, 2017(01)
  • [5]孕育处理对镁合金点焊接头组织及力学性能的影响[D]. 李超.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2016(05)
  • [6]AZ31B镁合金电阻点焊工艺研究[D]. 弓雪原. 郑州大学, 2013(S2)
  • [7]AZ31B镁合金电阻点焊工艺及接头质量的研究[D]. 何文. 南昌航空大学, 2011(01)
  • [8]镁合金脉冲MIG焊及低功率YAG激光+脉冲MIG电弧复合焊接工艺研究[D]. 王聪. 大连理工大学, 2011(09)
  • [9]汽车用镁合金焊接的研究进展[J]. 李仕慧,王英杰. 热加工工艺, 2010(23)
  • [10]外加交变磁场对超细晶粒钢点焊质量的影响[D]. 彭乃康.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0(05)

标签:;  ;  ;  ;  ;  

镁合金交直流点焊接头的显微组织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