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传优生知识,提高该地区人口素质

宣传优生知识,提高该地区人口素质

一、宣传优生科学知识,提高本地区人口素质(论文文献综述)

张玉[1](2021)在《山西省人口素质对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表明

朱翠明[2](2021)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人口老龄化问题与应对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16年2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对老龄工作做出重要指示:“有效应对我国人口老龄化,事关国家发展全局,事关亿万百姓福祉。”人口老龄化问题,作为现代化进程中人与社会关系发展到一定程度后,新的阶段、新的矛盾、新的表现,是改革开放四十年多年来,我们再一次面对的新时代转折的关口,这个关口不仅将对中国社会产生一系列深远影响,作为普遍性的问题更是世界各国乃至人类社会发展的重大瓶颈,在现代化进程中“率先突破”人口老龄化问题的价值,不仅仅是将抓住“全面超越的历史机遇”,更是对人类社会未来发展起到前导与示范作用。老龄化是人口年龄结构老龄化的简称,本文将老龄化作为问题的研究出发点,将人口年龄结构变化与社会的发展过程,特别是工业革命以来的现代化进程相结合,研究在社会不同的阶段下,人口年龄结构呈现出不同变动特征的原因,只有找寻出不同的社会条件下人口年龄结构变动的规律,才能从根本上解释人口年龄结构老龄化形成的原因,进而对老龄化本身及其所产生的一系列社会问题做出应对,使之更具有针对性和准确性。我们应当认识到,人口老龄化问题是由于现代化进程中社会内部形态的连续转变,而使人与社会关系产生变化的结果。因此,需要将现代化与老龄化作为统一的整体进行研究,尤其需要运用马克思主义人口理论作为理论基础。本文的研究结构和研究侧重点与前期人口老龄化的相关研究有一定区别,虽然分析侧重的角度不同,但目的都是为客观认识和有效应对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在研究过程中发现,确实无法脱离现代化进程中社会内部形态所发生的连续转变,而孤立地探讨人口老龄化问题,应当立足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的社会与人对立统一关系角度进一步深度挖掘。认识到人口老龄化是现代化的必然结果,而现代化进程中社会内部形态的变化才是造成人口老龄化的原因。同时,在现代化进程中,努力探寻社会中的“人”随着社会发展变化而变化的规律,进而从“因”着手,找到最为准确和有效的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的方向和方法,为早日实现现代化宏伟目标助力。第一章是绪论。首先,阐明了人口老龄化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遭遇到的社会现实问题,对此问题的研究不仅具有理论意义,更具有实践价值。其次,对国内外关于老龄化方面的研究进行了综述,并分析了老龄化的研究现状。老龄化问题得到了学者们的高度关注,研究成果颇多,但在老龄化的理论发展方面还比较薄弱。最后,指出了创新与不足之处。由于研究侧重角度的不同,得到了一些较为有新意的见解,提出了未来人口衡定论,推测出人口年龄结构呈铅笔型形态等。第二章是文章研究过程中涉及到主要的基础理论。主要为三部分内容,第一部分为马克思主义人口理论的主要内容;第二部分为中国对马克思主义人口理论的继承与发展;第三部分为介绍国外人口及人口老龄化的相关理论。第三章从世界人口年龄结构变化着手,通过分析现代化进程与人口转变的关系,分析世界人口老龄化的成因和共性影响的基础上,结合马克思主义人口理论总结了在不同人类社会阶段下体现出的不同人口特征,阐述了社会发展与人口老龄化二者之间的矛盾关系,并深层挖掘归纳出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应对老龄化问题的经验教训。第四章在世界步入老龄化背景下,介绍了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中国社会发展与人口关系变动情况及老龄化形成历程,结合中国现代化建设进程,得出现代化进程与人口关系变动的原因,总结了中国人口老龄化的特殊性原因,以及老龄化产生的具体问题和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老龄化问题机遇与挑战并存。第五章基于马克思的“两种生产”理论,得到实际数据支撑,发现人口年龄结构变化的黄金分割规律,推论出现代化进程中未来人口结构形态的改变,并预测了中国至2050年各阶段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同时,提出应对人口老龄化的目标和基本原则,在此基础上,探寻中国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的方向。第六章基于对现代化进程中人口老龄化问题的深入剖析,提出优化人口政策、完善养老制度、经济与教育手段并重等具有一定可行性的应对老龄化问题的策略、措施。

赵永杰[3](2021)在《吕梁市母婴安全保障研究》文中提出每个家庭都希望孕产妇能够顺利安全地度过整个孕产期并生育聪明健康的孩子,这也是整个社会的共同愿望,因此母婴安全保障与每一个家庭都息息相关,每个人都要重视,当今时代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以及二孩政策的放开,人们健康的关注度越来越高,对出生人口素质的要求也在不断变高,同时也出现了很多高龄孕妇,如何向社会提供优质的母婴安全保障服务,是母婴安全保障工作亟待解决的问题,也对政府提供公共卫生服务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战。通过对母婴安全的内容进行解读,对其重要意义进行研究阐述,并结合分析吕梁市母婴安全工作的现状及困境,发现在母婴安全保障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机遇,可以更好地抓住机遇针对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应对,科学把握吕梁市母婴安全保障工作的发展方向,更好地为吕梁市人民提供优质的公共卫生服务。本论文的研究内容主要由四个章节组成:第一、阐述母婴安全保障工作产前、孕产期、产后三方面内容及提高群体健康水平、提升社会幸福感、带动医疗技术发展等重要意义;第二、通过制度建设、机构设置、人员配备、能力建设、各辖区的情况对吕梁市母婴安全保障工作进行剖析,从制度、硬件、软件等各项指标与行业照标准化进行比对,结合现阶段母婴安全保障的机遇和挑战,分析吕梁市母婴安全保障工作现状;第三、发现吕梁市母婴安全保障工作存在的各种问题,寻找并分析引发问题的各种原因;第四、分别在政府、医疗机构以及个人层面对吕梁市母婴安全保障工作提出建议。吕梁市地处黄土高原,在全市13个县市区中有10个贫困县,6个国家级贫困县,4个省级贫困县,属于集中连片的贫困地区,对于公共卫生方面的支出制约着母婴保障工作的方方面面,缺乏吸引优秀人才的能力,卫生行政部门与医疗单位认识无法统一也影响着吕梁市母婴安全保障工作。本论文在吕梁市母婴安全保障工作薄弱的基础上,各项数据与行业标准进行逐一比对,并通过与沿海发达地级市及省内母婴安全保障工作完成较好的地级市横向对照,以及吕梁市各辖区的情况进行分析,了解到吕梁市母婴安全保障工作急需在基础设施、人员配备、工作规范、沟通协调、人群健康理念方面加大工作力度,方可达到国家相应标准。为了更好地提升吕梁市的母婴安全保障工作能力,提供优质的公共医疗服务,需要行政部门制定规范,加大宏观调控与沟通协调力度,积极调配资源,医疗机构按照要求不断提升自身业务素质,共同努力提高吕梁市的母婴安全保障能力,降低孕产妇和新生儿死亡率,维护好妇女儿童的健康权益,加大宣传力度,让母婴保障健康知识普及群众,形成良性循环。

刘培,刘蓓,张桂贤[4](2020)在《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服务质量综合评价》文中提出目的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服务质量进行综合性评价,了解济南市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工作取得的成绩,发现工作中的薄弱环节,推动项目可持续发展,实现此项目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共赢。方法设计国家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项目调查表。随机抽取服务对象进行电话调查、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政策知识知晓情况、知晓渠道、是否参加过优生宣教、评估建议告知情况、满意度情况、高风险人群面对面指导、跟踪随访及早孕随访及妊娠结局随访情况。采用SPSS 18.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资料分析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相结合的办法。结果已婚育龄夫妇宣传倡导知晓率和优生科学知识宣传覆盖率90%以上,知晓渠道95.35%是通过计生宣传,优生宣教93.33%,评估建议告知95.76%。追踪随访:高风险人群跟踪随访、早孕随访及妊娠结局随访率低;群众满意度93.94%; 94.34%人群认可随访;不同年龄阶段人群的随访意愿、群众满意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不同地区人群的随访意愿、群众满意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宣传培训有待加强,随访服务工作需进一步完善,孕前优生工作需针对不同人群采取不同的方式,需做好各项工作提高群众满意度。

董文杰[5](2020)在《赤峰地区围孕期出生缺陷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目的:通过分析赤峰地区围孕期所致胎儿出生缺陷的相关危险性因素,为赤峰地区预防子代出生缺陷的发生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2018年5月-2020年1月在内蒙古民族大学附属医院赤峰生殖妇产分院进行系统的产前检查并最终在我院分娩或终止妊娠的孕妇共327例。对孕妇孕早期的基本情况、健康状况、居住环境、中医体质等进行统一的问卷调查,并随访孕中期、孕晚期、产后42天的孕期及产后健康状况,根据最终的妊娠结局按照1:2的比例分配,分为病例组109例和对照组218例。结果:根据入组情况分析,出生缺陷组中,先天性心脏病32例,占病例总数的29.3%;神经管畸形25例,占病例总数的22.9%;多指(趾)18例,占病例总数的16.5%;唇腭裂12例,占病例总数的11%;21-三体综合征8例,占病例总数的7.3%;尿道下裂5例,占病例总数的4.5%;开放性脊柱裂4例,占病例总数的3.6%;脑积水3例,占病例总数的2.7%;肢体短缩2例,占病例总数的1.8%。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病例组与对照组在年龄、民族、职业方面无统计学差异(P>0.05);母亲的文化程度、家庭年收入、不良孕产史、妊娠合并症、孕期感冒、孕期服用药物、父亲吸烟、父亲饮酒、房屋新装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是出生缺陷的危险因素;孕前及孕早期口服叶酸是出生缺陷的保护性因素;对中医体质的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平和质体质是出生缺陷的保护性因素,阳虚质、痰湿质为出生缺陷的危险因素,其它体质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孕前及孕早期口服叶酸是出生缺陷的保护性因素,母亲的文化程度、不良孕产史、妊娠合并症、孕期感冒、孕期服用药物、父亲饮酒、房屋新装修以及母亲为痰湿体质,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是出生缺陷的危险因素。结论:赤峰地区出生缺陷的类型中,前五位分别为先天性心脏病、神经管畸形、多指(趾)、唇腭裂、21-三体综合征。因此应重点关注以上出生缺陷的筛查与预防;母亲的文化程度、不良孕产史、妊娠合并症、孕期感冒、父亲饮酒、孕期服用药物、房屋新装修是出生缺陷的危险因素;孕前及孕早期口服叶酸是出生缺陷的保护性因素;阳虚质、痰湿质为出生缺陷的危险因素,平和质为出生缺陷的保护性因素,可以从中医体质学说的角度在孕前及孕早期对孕妇的围孕期保健进行干预。

林露萍[6](2020)在《民族地区流动人口孕产妇保健研究 ——以百色市右江区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流动人口是当代社会不可忽视的群体,是重要的劳动生产力。流动人口孕产妇是流动人口中的特殊人群,占据着本地区孕产妇相当大的比例,做好流动人口孕产妇的保健服务工作,对提高当地的孕产妇保健质量,实现优生优育有着重要的意义。为此,我们将流动人口孕产妇作为研究对象,了解他们对保健服务的利用情况和分娩结局等情况,分析存在问题,提出改进对策措施,为地方政府和相关部门制定孕产妇保健政策提供参考依据,以提高流动人口孕产妇保健服务质量。我们将研究重点放在百色市右江区这一少数民族地区,以期提升革命老区出生人口素质,让老区人民共享祖国发展成果。方法:(1)抽样调查。采用整群抽样方法,从广西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广西人口健康信息业务应用子平台抽取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百色市右江区2个街道、4个镇、2个乡、1个民族乡登记的全部单胎分娩孕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并基于医院电子信息系统,根据身份证号与右江区内各医院HIS系统住院分娩病历信息进行匹配,导出分娩等相关信息,删除主要信息不全者,对孕产妇资料整合。将研究对象分为两组,一组为流动人口组,即非右江区户籍者;一组为户籍人口组即右江区户籍者。对两组的一般资料、妊娠合并症及并发症、分娩结局、围产儿死亡及死亡原因、围产儿死亡高危因素以及信息服务绑定情况等进行描述性分析、卡方检验、Logistic回归等统计学分析,探讨两组间的差异及可能的原因。(2)问卷调查及访谈。采用自制问卷对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收集孕产妇的基本情况、保健服务利用等情况,进行单因素和Logistic回归分析,分析影响孕产妇产检次数的有关因素;分别访谈孕产妇、妇幼保健医护人员和保健工作管理人员,调查相关人员保健知识及相应人员保健服务意识、保健管理等情况。结果:(1)本次研究纳入单胎孕产妇18403例。其中,户籍人口孕产妇12108例,占65.79%;流动人口孕产妇6295例,占34.21%。两组孕产妇少数民族比例超过70%,其中壮族比例最高,体现出民族地区的地域特点。(2)户籍组服用叶酸和医保报销比例均高于流动组,流动人口组孕次大于等于3次占52.8%,高于户籍组,两组数据比较差异具有显着性,P<0.05。户籍人口组孕产妇在孕13周之前建立母子保健手册、产检次数大于5次以及产后随访次数大于等于2次的比例均高于流动组人口组孕产妇,两组数据比较差异均有显着性,P<0.05。在妊娠合并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流动人口组孕产妇妊娠期高血压、子痫前期、妊娠期糖尿病、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贫血、胎膜早破、羊水过多、胎盘早剥、前置胎盘、胎盘植入、产后出血发生率比户籍组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小于0.05。(3)妊娠结局:户籍组孕产妇剖宫产比例高于流动组,户籍组新生儿窒息率低于流动组,差异具有显着性,P<0.05。两组孕产妇在分娩孕周以及新生儿出生体重的分布情况差异有显着性,P<0.05。围产儿的死亡率呈现逐渐降低。围产儿死亡死因中,胎儿因素、母亲因素分别排前两位。对围产儿死亡高危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围产儿不良结局与孕妇本人年龄、产检次数、新生儿出生体重、出生孕周、妊娠期糖尿病、贫血显着相关。(4)问卷调查与访谈发现早孕建册情况、经济收入、互联网应用评价得分是流动人口孕产妇保健服务利用的影响因素;年龄、学历、保健服务知识、早孕建册情况、政府健康教育服务、经济收入等与产检次数相关性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年龄越大的人群,做产检更倾向于>8次;本人和配偶学历越高产检次数越频繁;家庭月收入越高,产检次数越多;保健知识越丰富,早孕建册,接受过健康教育等政府提供服务的人群产检次数越多。访谈也发现不少孕产妇分娩前未能充分接受妇幼保健机构提供的专业化的健康教育,流动人口孕产妇对保健服务相关政策的知识知晓率还比较低,保健服务可及性差;妇幼保健人员工作强度大,服务主动性不高;孕产妇保健信息化管理水平不高。结论与建议:(1)百色市右江区作为民族地区在流动人口孕产妇保健服务与管理方面取得了较好成效。但是,在流动人口孕产妇的早孕建册、健康教育、产后访视等方面的工作还存在薄弱环节,有待于今后进一步改进。(2)妇幼保健机构保健服务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特别要重点关注流动人口孕产妇,以降低孕产妇妊娠期高血压、妊娠期糖尿病、贫血等合并症及并发症的发生率。(3)建议妇幼保健机构进一步加强流动人口孕产妇保健服务与管理,特别是孕产妇保健知识宣传和孕前健康教育,尤其是对文化程度低的流动人口的健康教育,以提高孕产妇保健服务的依从性。(4)建议地方政府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进一步完善医保制度,提高基层妇幼保健人员工作积极性,督促各相关部门认真落实工作职责,实现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等基层保健组织的科学化管理,建立统一的孕产妇保健管理系统。要大力推进孕产妇保健服务信息化工作,加快构建“互联网+”医联体新模式,打破现有行政隶属性医疗管理机构组织制度架构的体制约束,开展诊疗医院之间广泛且紧密的业务协作,提高城市以及基层卫生院等医疗机构的综合诊疗服务水平,提高母婴保健服务的可及性和服务质量,提高出生人口素质。

刘晓静[7](2020)在《新时期滨州市基层计生服务转型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计划生育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在一定历史时期发挥了稳定低生育水平、控制人口过快增长的重要作用,对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影响深远。近年来,我国的人口形势发生一系列变化,出生人口性别比失调,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凸显。为适应人口结构的改变,我国计划生育工作进入转型发展的新时期,短短几年内,两轮机构改革和两次生育政策的重大调整,基层计划生育工作迎来新的历史时期。计划生育工作的总基调发生变化,逐渐从控制数量向提高质量转变,提升出生人口素质、优化人口结构成为新时期的主要工作内容;生育权从政府管制逐渐向家庭为主转变,传统的计划生育工作方式也面临从管理为主向更加注重服务转变。如何破旧立新,摒弃过去计划生育工作的“惯性思维”,助推新时期计划生育工作健康可持续发展迫在眉睫。因此,对基层计划生育服务转型进行研究具有一定的现实价值。本文在国内外人口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在新公共管理理论、政府职能转变理论的指导下,从滨州市基层计划生育服务转型现状和特点等入手,总结滨州市基层计生服务转型遇到的困境,得出了滨州市基层计划生育转型中存在分工协作机制不完善、基层计划生育网络被削弱、基层妇幼健康服务能力落后、计划生育家庭支持能力欠缺、生育配套体系不完备、基层计生考核体系不健全等问题。并结合滨州实际,剖析存在这些困境的主要原因,指出基层计生服务机构职能转型不彻底、服务能力落后、缺少信息化支撑、绩效考评制度不健全、非政府组织参与不足等是造成以上问题的主要原因。最后,针对原因,逐条提出对策,从加强基层计划生育职能和队伍的转型融合、优化计划生育服务内容、建立“互联网+”新型计生管理服务模式、改革考核激励制度、鼓励非政府组织参与等五个方面,积极探讨滨州市基层计划生育服务转型的建议,并对滨州市基层计划生育转型发展作了美好的展望,力求建成政府履行职责、社会广泛参与、群众诚信自律的多元共治格局,使计划生育成为惠及群众的“甜蜜”事业。

李月[8](2020)在《高龄孕产妇孕前及孕期检查服务利用现状及影响因素的探讨》文中指出目的本研究通过调查石河子地区高龄孕产妇孕前及孕期检查现状,了解孕前及孕期保健对母婴妊娠结局及产科并发症的影响,以探讨孕前检查联合规律孕期保健的重要意义,进而分析影响当地高龄孕产妇孕前及孕期保健的主要因素,针对分析结果,提供相应干预措施,降低母婴不良结局发生率,为石河子地区其他医疗保健机构的指导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2018年9月1日至2019年9月1日在石河子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就诊并结束分娩的高龄孕产妇300例作为研究对象,调查孕产妇孕前及孕期检查现状并记录妊娠结局(包括妊娠期合并症、产时并发症、新生儿结局等),根据孕前及孕期检查现状的不同分为三组:孕前及孕期检查均按时、规律检查的产妇作为观察组;未行孕前检查同时孕期未规律产检的产妇为对照1组;或孕前检查或规律孕期检查(有且仅有一项按规定检查)为对照2组;分析孕前联合规律孕期保健与妊娠结局的相关性;同时,自制问卷调查表,进行孕产妇一般资料、既往妊娠史、生活习惯等的调查,分析孕前及孕期保健服务的影响因素。结果1.高龄孕产妇孕前及孕期检查现状本次调查发现300名调查对象中参加孕前检查人数仅有132人(44.0%),规律孕期检查人数194人(64.7%),检查率均相对较低。其中孕前及孕期检查均有效检查者110人(36.7%),孕前及孕期仅一项有效检查者112人(37.3%),孕前及孕期均未规律检查者78人(26.0%)。2.高龄孕产妇未做孕前及孕期检查原因分析168名未行孕前检查的人中,调查其未行孕前检查原因顺位依次为:意外怀孕(50.6%)、不知孕前检查必要性(33.9%)、嫌麻烦,感觉自己很健康(8.9%)、担心查出病影响婚姻(2.4%)、其他原因(4.2%);未规律孕期检查的106人中其原因顺位依次为:不知孕期检查必要性(36.7%)、意外怀孕(22.6%)、嫌麻烦,感觉自己很健康(18.0%)、其他原因(22.6%)。3.高龄孕产妇孕前检查联合规范性孕期保健对妊娠结局的影响观察组孕妇妊娠期并发症、产时并发症以及新生儿不良结局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1组与对照2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孕前检查相关影响因素的分析随着孕妇文化程度的降低,其孕前检查率也随之降低(大学:OR=3.894、95%CI:1.620-9.359;小学或文盲:OR=3.534、95%CI:1.620-9.359);不知道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的孕妇其孕前检查率相对较低(了解模糊:OR=2.335、95%CI:1.129-4.827;完全不知道:OR=3.921、95%CI:1.635-9.403);了解不做孕前检查不良后果的孕妇,对孕前保健服务的利用率相对较高,反之其检查率越低,(了解模糊:OR=5.730、95%CI:2.541-12.923;完全不知道:OR=13.601、95%CI:5.028-36.792);备孕知识来源于计生服务人员的孕妇检查率高,完全不知道备孕知识的孕妇孕前检查率低(OR=4.525、95%CI:1.386-14.774)。5.孕期检查相关影响因素的分析居住在农村的居民接受率要低于居住在城市的居民(OR=5.535、95%CI:2.069-14.805);文化程度越低的孕妇,其孕前检查率越低(高中或初中:OR=24.955、95%CI:5.664-109.958;小学或文盲:OR=39.122、95%CI:9.254-165.391);不了解环境因素风险对妊娠不良影响的孕妇孕期规律检查率低(了解一般:OR=16.706、95%CI:4.997-55.858;完全不知道:OR=12.882、95%CI:3.557-46.651);不了解不做孕期检查后果的孕妇其孕期检查利用率也相对较低(OR=23.183、95%CI:5.977-89.925)。结论1.良好的孕前检查联合孕期规律产检对高龄孕产妇保健效果更加明显,可显着改善母婴不良围产结局。2.影响高龄孕产妇孕前检查因素多样,主要包括:文化程度、备孕知识来源、免费孕前检查知晓情况、不做孕前检查后果认知;影响高龄孕产妇孕期检查因素主要包括:居住地区、文化程度、环境因素风险认知度、不做孕期检查后果认知。3.影响高龄孕产妇孕前及孕期检查因素多样,应采取针对性措施对本地区高龄孕妇进行指导干预,帮助其进行规范的的孕前及孕期检查。

严翔钟[9](2020)在《马克思主义人口理论视阈下“全面二孩”政策实施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人类的生产是物质资料生产和人类自身生产(即人的繁衍)的有机统一,这是马克思主义人口理论的基本观点,而人口是社会物质生活的必要条件,是全部社会行为的基础和主体,其数量的多少、结构的变化、素质的高低等对社会可持续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或阻碍作用。一个国家或地区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与社会经济发展、传统文化观念及人口政策等密切相关。马克思主义人口理论是我国制定人口政策、治理人口问题的理论指南。随着社会经济快速发展,我国人口形势日益严峻,人口自然增长率低带来的各类问题亟待解决,提高生育率逐渐成为我国人口发展的新任务,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的基本方针没有变。“全面二孩”政策自2016年在全国各地统一实施,它是马克思主义人口理论与我国人口发展实际相结合的产物,对缓解我国人口结构性矛盾有积极作用。但是,由于新政策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面临着国家、社会、家庭三个层面的一系列现实阻碍,实施效果仍有待观察。本文以马克思主义人口理论为指导,结合我国新时代国情和最新资料,分析概括了现阶段“全面二孩”政策实施所取得的积极成果以及实施中面临的现实阻碍和成因,并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以期在理论和实践上对推动我国“全面二孩”政策的实施有所作为。本文主要论述了五个方面的内容:第一部分为绪论,阐述了本文的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以及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了本文的主要内容、重难点和创新之处,指出了本文的研究思路和主要运用的研究方法。第二部分,是对人口、生育政策等相关概念界定及马克思主义人口理论的分析。主要是对马克思主义人口理论的主要内容及其时代价值的论述。第三部分,是阐述“全面二孩”政策实施的客观必要性和重要性。主要从对我国现阶段严峻的人口形势以及“单独二孩”政策遇冷等现实因素的分析,体现“全面二孩”政策实施的必要性,同时论述了二孩政策实施对促进我国人口与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第四部分,是论述“全面二孩”政策实施的现状,以及存在问题的原因。这一部分,以“全面二孩”政策落实之后的现实状况为基础,概括了现阶段所取得的积极成果,分析了实施过程中面临的国家、社会和家庭多层面的现实阻碍,同时从国家政策、社会经济和文化观念方面剖析了存在阻碍的主要原因。第五部分,是本文的重点,针对“全面二孩”政策实施中面临的现实阻碍,探究了推进二孩政策实施的对策。主要从国家层面包括政策宣传、配套体系、财政补贴,社会层面包括教育、医疗、住房、就业、托幼、养老,以及家庭层面包括生育文化、家庭责任、教育理念等三个层面来缓解社会与家庭育儿的经济和精力双重压力,促进“全面二孩”政策落地。

王民涵[10](2020)在《甘肃省徽县流动人口生育管理问题与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城市化的稳步推进,流动人口基数不断增加,流动人口的增加带来了一系列社会治理问题。流动人口生育管理,涉及庞大的流动人口中每个成员和每个家庭,做好流动人口生育管理工作是加强社会治理的重要内容,也是破除二元结构、促进城乡区域一体化发展,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流动人口社会融合的重要手段。目前,由于经济市场环境的影响,我国较为发达的城市加强了流动人口的管控,导致此类城市流动人口的基数减少;同时,伴随着各市县、乡镇的经济高速发展,不同类型的工厂如雨后春笋般呈现而出,为农民工创造了很多的就业岗位,从而导致外出务工人员的数量在不断减少。徽县的经济实力在位于甘肃省陇南市的前列,目前又建成了“陇南工业集中区”和“泰湖工业园区”两个省级工业区,很大程度上推动了徽县经济的发展。截至目前,全县共有开采及加工矿产资源企业37家。随着这些企业的不断发展,每年都需要招聘大量的务工人员,这也带来了大量的流动人口,徽县在流动人口生育管理工作方面还存在很多问题,面临一系列深层次矛盾,社会的转型对当地政府部门的管理能力提出新的考验,流动人口生育管理模式的改革及创新势在必行。本文以笔者工作地——陇南市徽县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研究法、走访座谈法、问卷调查法等研究方法,对流动人口生育管理问题进行研究论述。首先,笔者对流动人口、生育管理、公共服务等核心概念进行了界定,对论文中运用到的多中心治理理论和公共服务均等化理论进行了阐述和分析;紧接着对徽县流动人口生育管理的现状进行了描述,选取了徽县流动人口集中的三个工业区的流动人口育龄妇女作为调查对象,采用调查问卷和现场访谈的方法获取一手调研数据,并对这三个流动人口集中地区从事生育管理工作的工作人员进行现场访谈,在描述徽县流动人口生育管理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当下取得的成果以及存在的不足,从政府主体、非政府组织、用工企业、流动人口自身四个方面分析存在不足的原因;最后借鉴其他城市县区的有利经验,提出加强部门联动、构建群团及社区组织和政府部门的伙伴关系、加强与用工企业的关系、转变流动人口的观念和认识等进一步推进流动人口生育管理的对策建议。

二、宣传优生科学知识,提高本地区人口素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宣传优生科学知识,提高本地区人口素质(论文提纲范文)

(2)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人口老龄化问题与应对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与趋势
        1.2.1 国外研究综述
        1.2.2 国内研究综述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创新与不足
        1.4.1 创新之处
        1.4.2 不足之处
第2章 现代化与人口老龄化基础理论
    2.1 基本概念
        2.1.1 现代化概述
        2.1.2 人口老龄化
    2.2 马克思主义人口理论主要内容
        2.2.1 “两种生产”理论
        2.2.2 生产方式决定人口发展理论
        2.2.3 人口再生产理论
        2.2.4 人与社会关系理论
    2.3 中国对马克思主义人口理论的继承和发展
        2.3.1 中国领导人关于人口与社会发展的理论
        2.3.2 国内学者关于人口与社会发展的理论
    2.4 国外关于人口及人口老龄化的理论
        2.4.1 马尔萨斯的人口理论
        2.4.2 保罗·埃里奇的人口爆炸论
        2.4.3 兰德里的人口转变理论
第3章 世界现代化进程与人口老龄化
    3.1 工业革命促成人口年龄结构向老龄化转变
        3.1.1 第一次工业革命资本主义国家的人口变化
        3.1.2 第二次工业革命资本主义国家的人口变化
        3.1.3 第三次工业革命世界人口向老龄化转变
    3.2 现代化进程中人口老龄化的成因
        3.2.1 死亡率和出生率变化是表层原因
        3.2.2 人与社会关系变化是深层原因
    3.3 现代化进程中老龄化问题的共性影响
        3.3.1 导致人口生育率降低
        3.3.2 使人与社会矛盾尖锐
        3.3.3 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
        3.3.4 将促使生产关系调整
    3.4 资本主义国家应对老龄化问题的不足
        3.4.1 使人的生产屈从于物质资料生产
        3.4.2 强调老龄化措施作用忽略根本矛盾
        3.4.3 忽视中产阶层对人口结构调整作用
        3.4.4 社会资源过于集中造成生育率低迷
第4章 中国现代化进程与人口老龄化
    4.1 中国现代化建设进程与老龄化的形成历程
        4.1.1 1950-1970 年:农业经济形态人口进入爆发增长期
        4.1.2 1971-1980 年:工业经济形态人口与社会发展协调
        4.1.3 1981-2010 年:人口增速下降并向老龄化趋势过渡
        4.1.4 2011-2020 年:服务经济形态促使老龄化程度加深
    4.2 中国人口老龄化形成的特殊性原因
        4.2.1 50-60 年代人口自然增长率较高
        4.2.2 计划生育加速人口年龄结构转化
        4.2.3 可支配收入低造成生育欲望下降
        4.2.4 主体经济结构变化促老龄化形成
    4.3 中国人口老龄化产生的具体问题
        4.3.1 人口红利将逐渐消失
        4.3.2 社会与家庭负担加重
        4.3.3 加速社会养老保险枯竭
        4.3.4 社会经济产业结构分化
        4.3.5 社会文化逐渐趋于保守
    4.4 现代化进程中人口老龄化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4.4.1 将对传统经济增长依存点产生强烈消极影响
        4.4.2 促使区域间发展失衡加速贫富两极分化程度
        4.4.3 长期看有利于加速经济发展内生动力的蝶变
第5章 人口结构隐含规律与中国老龄化走势及展望
    5.1 基于“两种生产”理论发现人口年龄结构的人口黄金分割
        5.1.1 “两种生产”理论决定了人口黄金分割的必然
        5.1.2 人口黄金分割揭示了死亡率与出生率博弈关系
        5.1.3 人口黄金分割解释了现代化国家的繁荣与衰退
        5.1.4 人口黄金分割失衡对“两种生产”产生反作用
    5.2 以人口黄金分割推论人口结构形态的改变
        5.2.1 过去-人口扩张型的金字塔形态
        5.2.2 现在-出生率收缩型的菱形形态
        5.2.3 未来-人口衡定型的铅笔形形态
    5.3 中国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预测
        5.3.1 2021-2025 年老龄人超过0-14 岁人口
        5.3.2 2026-2035 年将出现人口负增长
        5.3.3 2036-2050 年进入重度老龄社会阶段
    5.4 中国老龄化问题应对的目标和原则
        5.4.1 老龄化问题解决的阶段性目标
        5.4.2 解决老龄化问题的基本原则
第6章 中国现代化进程中人口老龄化问题的应对措施
    6.1 优化人口政策
        6.1.1 提倡适度放开生育政策
        6.1.2 以人口黄金分割结构平衡为调整基准
        6.1.3 政策需考虑与社会各因素的动态匹配
        6.1.4 追求合理的人口年龄结构和素质结构
    6.2 完善养老保障制度
        6.2.1 统筹推进养老保障“三支柱”互补
        6.2.2 改进养老保险制度实现多渠道增值
        6.2.3 健全企业年金制度以降低运营风险
        6.2.4 完善医疗保险制度拓宽保障覆盖面
    6.3 经济与教育手段并重
        6.3.1 改变生养抚育造成的财富挤出效应
        6.3.2 提升人口素质以弥补人力资源缺口
        6.3.3 扶持“成人二次教育”推动多维就业
        6.3.4 建立就业公共信息体系提供引流服务
    6.4 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协同发展
        6.4.1 推动以信息科技化为载体O2O老年服务体系建设
        6.4.2 建立含医疗、教娱、关爱及监控的综合服务中心
        6.4.3 建立社区互助体系鼓励适龄老年人发挥就业余热
        6.4.4 发展以基层社区为主干线的普惠型养老服务体系
    6.5 深化社会养老服务
        6.5.1 多渠道扶持与支撑家庭养老模式
        6.5.2 建立居家养老“三级”服务体系
        6.5.3 注重综合性福利养老服务体建设
        6.5.4 培育和推动民间组织的养老作用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读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后记

(3)吕梁市母婴安全保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母婴安全保障概述
    1.1 母婴安全保障主要内容
        1.1.1 产前风险防范
        1.1.2 孕产期管理与救治
        1.1.3 产后服务
    1.2 母婴安全保障重大意义
        1.2.1 提高群体健康水平
        1.2.2 提升社会幸福感
        1.2.3 带动医疗技术发展
第二章 吕梁市母婴安全保障挑战和现状
    2.1 母婴安全保障工作总体要求
    2.2 现阶段吕梁市母婴安全保障工作的机遇和形势
        2.2.1 吕梁市出生人口变化情况
        2.2.2 吕梁市母婴安全保障工作的机遇
        2.2.3 吕梁市的母婴安全保障工作严峻形势
    2.3 吕梁市母婴安全保障工作现状
        2.3.1 吕梁市母婴安全保障主体现状
        2.3.2 吕梁市母婴安全保障客体现状
        2.3.3 吕梁市母婴安全保障内容现状
第三章 吕梁市母婴安全保障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3.1 吕梁市母婴安全保障存在的主要问题
        3.1.1 政府保障力度不足
        3.1.2 医疗机构保障工作开展不规范
        3.1.3 群众主动参与度低
    3.2 吕梁市母婴安全保障问题的原因分析
        3.2.1 政府对母婴安全保障工作投入不足
        3.2.2 医疗机构执行政策力度不强
        3.2.3 群众医疗健康观念缺乏不配合参与母婴保障安全
第四章 做好吕梁市母婴安全保障工作的对策及建议
    4.1 政府层面
        4.1.1 完善母婴安全保障工作的顶层设计
        4.1.2 加大母婴安全保障的投入力度
        4.1.3 制定优惠政策吸引、培养并留住人才
    4.2 医疗机构层面
        4.2.1 提高对母婴安全保障工作的认识
        4.2.2 制定标准规范业务操作
        4.2.3 加强培训提高工作能力
        4.2.4 重视健康教育工作
    4.3 公民个人层面
        4.3.1 孕产妇本人
        4.3.2 孕产妇家属及社会其他人员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4)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服务质量综合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1.2 方法
2 结果
    2.1 孕前优生项目调查表
    2.2 已查群众满意度情况
    2.3 不同意接受随访的原因调查
    2.4 不同年龄段、不同地区人群的随访意愿、满意度分析
3 讨论

(5)赤峰地区围孕期出生缺陷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表
1 引言
2 材料与方法
    2.1 基本资料
        2.1.1 研究对象
        2.1.2 诊断标准
        2.1.3 纳入标准
        2.1.4 排除标准
    2.2 研究方法
        2.2.1 研究内容
        2.2.2 调查方法
        2.2.3 质量控制
    2.3 统计学方法
3 结果与分析
    3.1 入组情况
    3.2 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3.2.1 基本情况比较
        3.2.2 妊娠状况比较
        3.2.3 夫妻双方生活习惯与生活环境比较
        3.2.4 中医体质比较
    3.3 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4 讨论
    4.1 入组情况分析
    4.2 基本情况与出生缺陷的关系
    4.3 妊娠状况与出生缺陷的关系
        4.3.1 不良孕产史
        4.3.2 妊娠合并症
        4.3.3 孕期感冒
        4.3.4 孕期服用药物
        4.3.5 孕前及孕早期服用叶酸
    4.4 父亲吸烟饮酒与出生缺陷的关系
    4.5 房屋新装修与出生缺陷的关系
    4.6 中医体质与出生缺陷的关系
5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出生缺陷相关危险因素及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附表1 孕早期信息表(孕 6-14w)
附表2 妊娠中期信息调查表(20-23~(+6)周)
附表3 妊娠晚期信息调查表(28-33~(+6)周)
附表4 中医体质信息调查表
致谢
作者简介

(6)民族地区流动人口孕产妇保健研究 ——以百色市右江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汉缩略词对照表
前言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研究内容
    1.3 疾病诊断标准和变量相关定义
    1.4 研究方法
    1.5 技术路线
    1.6 质量控制
2 结果
    2.1 流动人口孕产妇保健服务利用及妊娠结局
    2.2 访谈结果
    2.3 孕产妇保健服务与健康知识问卷调查结果
3 讨论
    3.1 流动人口组与户籍人口组孕产妇保健服务利用差异分析
    3.2 流动人口组与户籍人口组孕产妇妊娠合并症和并发症差异分析
    3.3 流动人口组与户籍人口组妊娠结局差异分析
    3.4 围产儿死亡分析
    3.5 妇幼保健管理者、医护人员和流动人口孕产妇访谈结果分析
    3.6 孕产妇保健信息化管理需求分析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A 访谈提纲
    附录B 母婴保健服务与健康知识调查问卷
综述 我国流动人口孕妇产前保健现状及其相关因素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获得的科研成果

(7)新时期滨州市基层计生服务转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1.1 论文研究的背景
        1.1.2 论文研究的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综述
        1.2.2 国内研究综述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创新点
第2章 相关概念阐释与理论基础
    2.1 基本概念阐释
        2.1.1 计划生育
        2.1.2 计划生育公共服务
        2.1.3 “二孩”政策
    2.2 理论基础
        2.2.1 新公共管理理论
        2.2.2 政府职能转变理论
第3章 滨州市基层计生服务转型现状及转型存在的问题
    3.1 滨州市基层计生服务转型现状
        3.1.1 基层计生服务转型取得的基本成就
        3.1.2 基层计生服务转型的特点
    3.2 基层计生服务转型存在的主要问题
        3.2.1 未形成有效的协作机制
        3.2.2 基层计生网络弱化
        3.2.3 基层计生服务与需求不匹配
        3.2.4 计划生育家庭支持能力欠佳
        3.2.5 生育保障体系不完备
        3.2.6 基层计生考核科学性欠佳
第4章 滨州市基层计生服务转型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4.1 职能转型不彻底
        4.1.1 各级对计划生育转型认识不足
        4.1.2 基层计划生育行政权责弱化
        4.1.3 服务理念转变难
    4.2 服务能力落后
        4.2.1 基层妇幼保健服务机构建设落后
        4.2.2 基层计生队伍专业能力欠缺
        4.2.3 宣传方式落后
    4.3 缺少信息化支撑
        4.3.1 信息化建设滞后
        4.3.2 信息共享程度低
    4.4 绩效考评制度不健全
        4.4.1 计生考核存在弊端
        4.4.2 激励制度欠缺
    4.5 非政府组织参与不足
        4.5.1 发展理念亟需转变
        4.5.2 基层基础受到削弱
        4.5.3 职能发挥不力
第5章 滨州市基层计划生育服务转型的对策
    5.1 加强职能和队伍的转型融合
        5.1.1 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5.1.2 转变工作理念
        5.1.3 提升基层计生干部业务素质
    5.2 优化计划生育服务内容
        5.2.1 从育龄妇女管控向妇幼健康服务转型
        5.2.2 完善计划生育家庭政策保障
        5.2.3 完善生育政策配套措施
    5.3 建立“互联网+”新型计生管理服务模式
        5.3.1 搭建计生服务信息平台
        5.3.2 加快跨部门信息共享
    5.4 改革考核激励制度
        5.4.1 健全计生考核体系
        5.4.2 建立技术型人才激励机制
        5.4.3 健全基层卫生计生专职主任激励保障机制
    5.5 鼓励非政府组织参与
        5.5.1 从行政化走向市场化
        5.5.2 从官本位向民本位转变
第6章 结语
注释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8)高龄孕产妇孕前及孕期检查服务利用现状及影响因素的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学科门类名称中英文对照表
前言
第一章 材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
    1.3 质量控制
    1.4 统计学分析
    1.5 创新点
第二章 结果
    2.1 调查对象基本情况
    2.2 高龄孕产妇孕前及孕期检查现状
    2.3 高龄孕产妇未做孕前及孕期检查原因分析
    2.4 高龄孕妇孕前检查与规律孕期保健对妊娠结局的影响
    2.5 孕前检查相关影响因素分析
    2.6 孕期检查相关影响因素分析
第三章 讨论
    3.1 孕前检查与规律孕期检查对高龄孕产妇妊娠结局的影响
    3.2 高龄孕产妇孕前保健服务与影响因素分析
    3.3 高龄孕产妇孕期保健服务与影响因素分析
第四章 结论与建议
    4.1 研究结论
    4.2 研究建议
    4.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综述 非适龄孕产妇妊娠过程及结局的相关研究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作者简介
石河子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导师评阅表

(9)马克思主义人口理论视阈下“全面二孩”政策实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选题背景、目的和意义
        (一)选题背景及目的
        (二)选题的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外研究现状
        (二)国内研究现状
    三、研究的主要内容、重难点和创新点
        (一)研究的主要内容
        (二)研究的重点和难点
        (三)研究的主要创新点
    四、研究方法
        (一)文献研究法
        (二)交叉研究法
        (三)理论与实际分析相结合
第二章 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分析
    一、相关概念界定
        (一)人口与人口理论
        (二)生育政策
        (三)“全面二孩”政策
    二、马克思主义人口理论的主要内容
        (一)“两种生产”的观点
        (二)人口发展与社会发展相平衡的观点
        (三)人口质量的观点
        (四)人是生产者和消费者的统一的观点
    三、马克思主义人口理论的时代价值
        (一)马克思主义人口理论是我国制定人口发展战略的理论基石
        (二)马克思主义人口理论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具有指导意义
        (三)马克思主义人口理论为世界人口发展提供理论导向
第三章 “全面二孩”政策实施的客观必要性及重要性
    一、“全面二孩”政策实施的客观必要性
        (一)劳动力供求矛盾突出
        (二)人口结构失衡
        (三)社会、家庭养老压力大
        (四)“失独家庭”养老问题严峻
        (五)“单独二孩”政策影响不足
    二、“全面二孩”政策实施的重要性
        (一)有利于整合人力资源,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
        (二)有利于提高人的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三)有利于刺激消费需求,推动国内经济发展
第四章 “全面二孩”政策实施现状及问题成因
    一、“全面二孩”政策实施的积极成果
        (一)“二孩”出生率明显增加
        (二)人口性别比失衡有所缓解
    二、当前“全面二孩”政策实施中面临的现实阻碍
        (一)国家层面:措施宣传执行不力,政策实效影响有限
        (二)社会层面:公共服务供给不足,生育成本不断提高
        (三)家庭层面:经济与精力负担重,生育观念难以扭转
    三、当前“全面二孩”政策实施中面临现实阻碍的原因分析
        (一)国家政策方面:相关配套政策有滞后性
        (二)社会经济方面:收入分配不均依旧严峻
        (三)文化观念方面:低生育文化的影响较大
第五章 推进“全面二孩”政策实施的对策分析
    一、国家层面
        (一)加强政策宣传,引导适龄人群树立新型生育观
        (二)完善政策衔接,构建新时代生育政策配套体系
        (三)优化经济发展,增加国家财政补贴与个人收入
        (四)坚持生态优先,践行绿色高质量发展理念
    二、社会层面
        (一)深化教育体制改革,优化教育资源配置
        (二)完善医疗保障体系,补齐医疗服务短板
        (三)加强房价调控力度,规范房产市场秩序
        (四)完善生育保险制度,保障女性就业平等
        (五)推进公共托幼服务,建设普惠性托幼机构
        (六)优化养老保险制度,健全养老服务体系
    三、家庭层面
        (一)推进新生育文化建设,提高家庭人口发展认识
        (二)打破传统性别分工,增强家庭成员责任意识
        (三)树立科学教育理念,营造良好家庭教育氛围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的科研情况

(10)甘肃省徽县流动人口生育管理问题与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第二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2.1 核心概念界定
        2.1.1 流动人口
        2.1.2 生育管理
        2.1.3 公共服务
    2.2 研究的理论基础
        2.2.1 多中心治理理论及其启示
        2.2.2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理论及其启示
第三章 甘肃省徽县流动人口生育管理现状
    3.1 甘肃省徽县流动人口基本情况
        3.1.1 徽县流动人口现状
        3.1.2 徽县流动人口生育现状特征
    3.2 徽县流动人口生育管理的组织结构与政策环境
        3.2.1 徽县流动人口生育管理组织机构
        3.2.2 流动人口管理的制度政策
        3.2.3 徽县流动人口生育管理的内容
    3.3 徽县流动人口生育管理的成效
第四章 甘肃省徽县流动人口生育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原因
    4.1 流动人口在生育管理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4.1.1 政府主体相关服务落实不到位
        4.1.2 群团及社区组织参与度不够
        4.1.3 用工企业对于生育管理放任自流
        4.1.4 流动人口育龄群众自身对管理具有排斥感
    4.2 问题产生的原因
        4.2.1 政府管理机制不健全
        4.2.2 群团及社区组织未能正式纳入管理主体
        4.2.3 用工企业责任模糊
        4.2.4 流动人口尚未形成先进的生育意识
第五章 国内其他县区流动人口生育管理经验
    5.1 长沙市长沙县的主要做法及启示
        5.1.1 基本情况
        5.1.2 启示
    5.2 宁波市象山县的主要做法及启示
        5.2.1 基本情况
        5.2.2 启示
    5.3 山东省烟台市莱山区的主要做法及启示
        5.3.1 基本情况
        5.3.2 启示
第六章 甘肃省徽县完善流动人口生育管理工作的对策建议
    6.1 更新政府工作观念
        6.1.1 健全综合管理机制,加强部门联动
        6.1.2 完善工作人员考核培训体系
        6.1.3 加大专项经费投入,加强队伍建设
    6.2 发挥群团组织优势
    6.3 加强与用工企业协作
    6.4 转变流动人口自身的生育观
第七章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A 徽县流动人口生育管理服务调查问卷
附录B 访谈提纲
致谢
作者简历

四、宣传优生科学知识,提高本地区人口素质(论文参考文献)

  • [1]山西省人口素质对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D]. 张玉. 辽宁大学, 2021
  • [2]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人口老龄化问题与应对研究[D]. 朱翠明. 吉林大学, 2021(01)
  • [3]吕梁市母婴安全保障研究[D]. 赵永杰. 山西大学, 2021(12)
  • [4]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服务质量综合评价[J]. 刘培,刘蓓,张桂贤. 中国妇幼保健, 2020(16)
  • [5]赤峰地区围孕期出生缺陷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D]. 董文杰. 内蒙古民族大学, 2020(02)
  • [6]民族地区流动人口孕产妇保健研究 ——以百色市右江区为例[D]. 林露萍. 右江民族医学院, 2020(04)
  • [7]新时期滨州市基层计生服务转型研究[D]. 刘晓静. 山东师范大学, 2020(08)
  • [8]高龄孕产妇孕前及孕期检查服务利用现状及影响因素的探讨[D]. 李月. 石河子大学, 2020(05)
  • [9]马克思主义人口理论视阈下“全面二孩”政策实施研究[D]. 严翔钟. 西华师范大学, 2020(01)
  • [10]甘肃省徽县流动人口生育管理问题与对策研究[D]. 王民涵. 兰州大学, 2020(01)

标签:;  ;  ;  ;  ;  

宣传优生知识,提高该地区人口素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