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技术创新的伦理智慧

论技术创新的伦理智慧

一、论技术创新的伦理智慧(论文文献综述)

曹康康[1](2021)在《绿色技术创新伦理何以可能》文中研究指明绿色技术创新伦理研究有两种方向,即"在道德体系中关注绿色技术创新"与"在绿色技术创新体系中关注道德"。其中,绿色技术创新伦理研究的科学性是这两大致思理路得以展开的前提性元问题,即"绿色技术创新伦理何以可能"。对这个伦理预设问题的回答,要立足于"绿色技术创新的伦理属性",即在其外部伦理支持与内在伦理倾向的双重根据上给予回应。在伦理支持上,绿色技术创新需要伦理秩序规范引导,需要伦理尺度评价判定,需要伦理智慧排忧解难;在伦理倾向上,绿色技术创新是伦理意向的特殊显现,是伦理运动的规模集结,是伦理精神的深度召唤,它们共同回答了绿色技术创新伦理研究的元理论问题。

桂钰涵[2](2020)在《欧盟“地平线2020”创新计划的责任伦理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以人为主体,将人类生存视作绝对责任,对社会、自然以及人本身的行为及后果负责,是责任伦理的基本内涵。欧盟“地平线2020”创新计划(以下简称“地平线创新计划”)将“负责任创新”作为“软法”(soft-law)贯穿于计划始终,蕴含了丰富的责任伦理思想,它既是规避技术创新风险的现实召唤,也是技术创新与责任伦理内在统一的理论需要。通过“负责任创新”理念,“地平线创新计划”划定了技术创新与技术主体的责任边界,并将责任伦理规约拓展到了技术创新的行动层面。“地平线创新计划”中的“负责任创新”理念是技术创新与责任伦理所构成的异质性实践的产物,突出体现为在其理念下,技术创新必须按照对结果负责准则、公众利益优先准则以及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准则来开展。在科学研发和技术创新的整个过程中,“地平线创新计划”合理界定创新主体的责任与义务,强调技术创新必须服务于社会,必须符合社会道德,注重寻求相关主体的利益与生态的协调统一。同时,计划又通过对科技发展进行后果预估、伦理评估及责任监管等方式,推动着“负责任创新”理念的实践与“四维度”行动框架的成熟,对欧盟科技创新的社会化建制、科技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以及保持科技创新的价值合理性等方面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对中国科技发展而言,研究“地平线创新计划”的责任伦理,有助于建立起权责分明的统一科研管理机构,使政府与社会公众实质性地参与到技术创新的活动当中,对技术创新进行评估与预测;建构起技术创新的检视理念,平衡技术创新与社会伦理精神的关系,这对于完善我国科技创新治理体系具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徐寒露[3](2020)在《先秦儒家生态伦理思想及其对当代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当今社会,经济发展迅猛,科技不断进步,人类对于自然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也日益频繁,随之而来的是生态污染越来越严重,生态系统遭到严重破坏,人与自然的矛盾也更加尖锐,人类的生存因生态环境的恶化也遭受到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人类文明如果想要得到永续发展,就必须重建一个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关系。怎样处理好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保持人与自然之间的平衡,已经日益成为一个世界性的难题。先秦儒家生态伦理思想的基本精神和价值取向与今天生态伦理思想理论思维是相符合的,值得深入发掘和研究。因此,众多学者将研究的方向转向先秦儒家思想,希望在古老的东方哲学中找到解决当代生态危机的方法。基于此,本文主要研究先秦儒家生态伦理思想,分析其深刻内涵并阐释其对当代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论文分为五个部分。第一章是绪论,主要介绍了论文的研究背景、研究目的、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的方法及创新点。第二章介绍了先秦儒家生态伦理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包括经济背景、政治背景、文化背景和社会背景。第三章是先秦儒家生态伦理思想概要,包括先秦儒家生态伦理思想的理论基础和主要内容,理论基础包括“天人合一”、“天道生生”和“仁”的观点,主要内容包括生态爱护观、实践观、消费观及责任观。第四章分析了先秦儒家生态伦理思想的进步性与局限性。第五章提出了当代生态文明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在先秦儒家生态伦理思想的启示下,当代生态文明建设的具体路径。本文立足于我国的社会现实,以现今的生态危机现状为依据,探讨先秦儒家伦理思想的精髓,充分发掘其中丰富独特的生态理念,为化解当代生态危机,构建适合我国国情的和谐可持续的生态文明提供智慧支持。

石艳娇[4](2020)在《习近平关于政党伦理重要论述的研究》文中提出政党伦理是政党建设和发展的重要内容,反映了政党的基本价值取向和道德品质。加强政党伦理建设是中国共产党一以贯之的优良传统,也是我们党提升执政正当性与道德合理性的内在要求。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立足党和国家发展新的历史方位,在科学研判党和国家发展面临的基本态势,深入总结中国共产党伦理建设的基本经验,正确把握党的建设基本规律,凝聚全党智慧力量的基础上,为提升党的执政能力,增强党的道德建设提出了一系列重要论断,形成了系统科学的政党伦理论述,构成了习近平党建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关于政党伦理的重要论述是在全面从严治党的生动实践中形成的重大理论成果,是一项具有前瞻性、系统性、创新性和战略性的重要研究课题,是习近平总书记传承精髓、兼收并蓄、博采众长继承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政党伦理思想、发展中国共产党历代领导人政党伦理思想、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伦理思想的基础上形成的理论结晶,体现了我们党在面临国际局势发生深刻变化、国内社会经历深度转型以及自身建设充满重大考验之际的道德诉求和伦理主张。习近平关于政党伦理重要论述的主要内容包括为民服务的政党价值理念、德规并举的政党制度伦理以及崇德修身的政党主体伦理。其中,为民服务的价值理念科学回答了我们党为谁执政的基本问题,深入诠释了我们党的根本性质和宗旨,确保了马克思主义的价值指引,突出了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立场,强调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价值目标,保证了我们党的正确发展方向,为我们党获取人民群众的价值认同和情感认同奠定了执政根基。德规并举的政党制度伦理实现了制度与伦理的逻辑耦合与思路联结,科学回答了我们党为谁掌权的根本问题,是政党价值理念外化的有力载体,形成了把权力关在笼子里的制度伦理约束、依规治党和以德治党相结合的制度伦理安排以及党内监督全覆盖的制度伦理保障,在理论和实践上为制度设计提供价值规范和科学指导。崇德修身的政党主体伦理明确了主体德行培育的具体要求和实现路径,在坚持发展性原则的基础上对党员进行道德约束和道德调节,形成了清正廉洁的主体伦理要求、忠诚干净担当的主体伦理品格、律己修身的主体伦理自觉,彰显了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为保持党的先进性提供人才支撑和组织保障。习近平关于政党伦理的重要论述是我们党治理国家、整合社会、凝聚民心的重要价值基准,彰显了我们党的组织尊严和执政形象,顺应时代发展潮流,符合客观现实需要,因而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贡献。作为我们党完善自身建设的道德律令,习近平关于政党伦理的重要论述深化了对马克思主义政党伦理思想理论沿革的整体性认识,在创新和发展中推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日臻完善,为新时代提升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党员队伍思想道德建设提供了精神动力和价值遵循。

姚站军[5](2020)在《中国产业社会命运破解致命性风险伦理视角——审美智慧融入大命运智慧的领导力》文中研究指明全球产业社会转型中应对风险及致命挑战的死亡伦理智慧以其领导力视角看新时代中国特色产业社会命运新智慧。大数据时代产业到社会推动科技人文协调的命运智慧及其领导力建设的新智库也可以生死伦理审美智慧的命运关怀为例。

姚站军,秦永晶[6](2019)在《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视域中“二体”大战略智慧——“心实体”与“共同体”的人类命运交互性伦理》文中提出人类命运思考在新时代中国政治最重要指向就是人类命运共同体。如何在时代中正确把握"共同体"思想,以及如何理解"心实体"与"共同体"这"二体"的交互性关系及其所具有新时代伦理智慧,赋予了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新的研究使命与任务。人类命运共同体本质可以理解为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中的大战略智慧,面向这一大战略智慧,可以将其放在"心实体"中去体悟、阐释其本质。

王娜[7](2019)在《技术设计价值冲突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技术的开发和应用全面刷新了人类的社会生活方式,同时也带来了人与技术之间需要协调的各种问题。技术设计价值冲突就是其中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具体表现为内蕴于技术设计的发端、创造、实现、应用过程中价值之间的矛盾与对抗,以及对技术设计价值体系进程起支配和引导作用的价值原则、尺度、观念之间的对立与冲突。随着技术的高速发展,技术设计领域中的价值冲突问题也日益频繁、多元、复杂,这不仅是当代技术设计中重要的现实问题,更是技术哲学和价值哲学中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这一研究不仅有助于技术价值理论的深化发展和系统完善,还有助于确保技术发展中的正确价值方向,对社会其他领域的良好发展也具有重要的启示和导向作用。本研究在阐释技术设计和技术设计价值的概念基础上,对技术设计价值冲突的概念进行了确立,认为其含义有两层:一是技术设计价值相关者在一定的技术设计价值场域中所面临的价值认知的相左、价值选择的两难以及价值行为中是与非的抗争,强调价值抗争发生的激烈程度:二是不同技术设计价值体系之间的取向性对立,同一技术设计价值体系内由于价值级序排列的难于抉择以及价值风险的存在可能而产生的摇摆不定的价值矛盾状态,强调价值关系不协调、对立的呈现状态。技术设计价值冲突包括冲突主体、冲突客体以及冲突中介三个方面,其本质和最终源头是一种利益冲突。在当前飞速发展的技术社会中,技术设计价值冲突在为社会与技术的发展带来些许启发和动力的同时,更带来了技术设计价值思想和价值实践中的困惑和混乱。对此,要调适、缓和技术设计价值冲突的负面效应,就要先对其形成场域、表现形态、产生根源进行科学合理的理解和认识,而后为其寻觅一种可能的思维框架和实践进路。技术设计价值冲突的形成场域有三种,即道德域、知识域以及实践域。在道德域中,当人性欲望呈现出恣意冲撞态势的同时,也就颠覆了技术设计价值相关者的德性价值义务,主要表现为技术设计者的价值意志失禁、技术决策者的价值律令统治以及技术使用者的价值敏感弱化。在知识域中,如果技术设计价值相关者违背了柏拉图传统知识定义中的真、确证、信念三大知识价值原则,那么也就意味着技术设计价值相关者的价值规则产生了边界变移,主要表现为技术设计者的价值认知由自、技术决策者的价值审视偏狭以及技术使用者的价值反思匮乏。由于实践域隐含着道德与知识在价值方式上“由分而合”的结构化过程,如果技术设计价值相关者在“道德域”或“知识域”中出现某种不恰当或失度,那么也就意味着技术设计价值在实践域中将会产生某种应然抉择的现实偏离,主要表现为技术设计者的价值判断任性、技术决策者的价值选择悖谬以及技术使用者的价值反馈缺位。本研究对技术设计价值冲突的表现形态进行了宏观层面和微观层面的划分和阐释。技术设计价值冲突的宏观表现形态有三种:价值模糊、价值捆绑以及价值反弹。价值模糊是指技术设计价值相关者在面临技术设计价值原则、规范的认知、选择、判断时所产生的技术设计价值意向的困惑:价值捆绑是指技术设计价值主体以附加着其自身利益的价值规范、价值标准为依据,通过对价值客体原初价值意愿和自由价值意志的强势先行篡改、追加,来达成其自身的某种价值目的的行为;价值反弹是指技术设计价值发展方向的偏移或背离,也就是技术设计的发展路径在应然价值与实然价值两个向度上发生了断裂、变移甚至颠覆。技术设计价值冲突的微观表现形态也有三种:道德视角下技术设计价值冲突、知识视角下技术设计价值冲突以及实践视角下技术设计价值冲突,即技术设计中功利性价值与道德性价值之间的冲突、目标性价值与知识性价值之间的冲突、描述性价值与实践性价值之间的冲突。另外,技术设计价值冲突的产生根源主要有三个方面:道德域中的经济利己、知识域中的信仰迷失以及实践域中的责任失度。对技术设计价值冲突问题的调适是技术设计价值冲突问题研究的落脚点。基于此,通过论证,本研究认为对技术设计价值冲突进行合理、适度调适具有可行性,并提出调适目标在于为技术设计价值相关者构建一种以“公共善”为前提、以“道德一知识一责任”为主线的“技术设计价值妥协观”。技术设计价值妥协作为技术设计价值冲突的调适办法,是有原则、有秩序、有条件的,其顺利进行需要遵循三项基本原则,即作为底线原则的社会他律、作为一般原则的伦理自律以及作为美好原则的责任自觉。总之,技术设计价值活动的未来发展应当是一种“人一技术一社会”的持续良性运行与和谐美好共存,而不是带来更多的负面影响。

傅玲[8](2019)在《工科大学生工程伦理素质培养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现代工程具有利益相关方的多元性、集成要素的复杂性、工程风险的不确定性等内在属性。工程伦理核心思想是造福人类、敬畏自然、防控风险,在此基础上明确对工科大学生伦理素质的培养目标为导正伦理认知、唤醒道德情感、形成伦理自觉。有效的工程伦理教育使大学生理解工程的特殊性质及其深刻的社会后果,提升工科大学生对工程活动中利益相关者的关注度,增加社会责任意识。工程伦理素质培养的实际效果体现在规避工程风险;为工科大学生提供行为指导;增强工程伦理的实效性。通过实证调研发现当下工科大学生的工程伦理素质普遍较低:工程伦理认知偏差、工程思维狭隘、社会责任感淡漠、利己主义的价值倾向。反思我国工科学生的工程伦理素质培养还存在以下问题:割裂了科技实然与伦理应然的内在统一;“育人”与“制器”的教育目的定偏颇;工程伦理学自身实践性较弱;灌输式的学校课堂教育;工程伦理教育专业教师资源匮乏;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针对工科大学生工程伦理素质培养的构想:激发工科大学生的职业理想、以制度引导工程教育的目标、校企合作提升大学生实践能力、以工程案例丰富教学内容、组建高质量的工程伦理教育与科研团队、创造重视工程伦理的社会环境。

王晶[9](2019)在《习近平生态伦理观及其当代价值》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新时代背景下,国际国内生态问题依然严峻。由于人类对自身主体性的过度强调、社会消费需求的快速增长以及科学技术的强势来袭,助长了人类对自然无所不能、无所不为、无所不惧的思想以及粗陋的物质主义和庸俗的消费主义,导致了单一的价值决策,引发了人们在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的公共决策方面,片面追求物质利益而忽略生态价值的现象。针对这一状况,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在面对生态问题上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并在理论层面进行了深入研究,习近平生态伦理观应运而生,该理论是对我国生态问题的理论与实践的高度概括。经过研究认为习近平生态伦理观主要包括生态建设的伦理原则、生态伦理自然观、生态伦理发展观三个方面,通过对习近平生态伦理观以及相关讲话内容的梳理和深度分析,阐释了习近平生态伦理观是一种逻辑严密、层次分明、论证严谨的科学理论。以生态美德、生态法治保障、可持续性发展为原则,以“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为核心内容,以“两山”理论的辩证统一为价值取向,以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的生命共同体为美好愿景,再塑了新时代社会发展观和民生发展观。是对马克思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伦理观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新发展,对永续利用观、积极的生态观和绿色的生活观的新扩展,推动了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带领了中国走向全面小康新时代,在为世界带去中国智慧的同时实现了中国伟大复兴梦。

楚小庆[10](2018)在《技术发展与艺术形态嬗变的关系研究》文中指出自20世纪以来,技术的发展深刻地影响着艺术形态的变化,艺术形态的变化也及时回应着技术的变化。论文以技术作为艺术形态发展脉络的参照系,以技术的变化历程为时间坐标,对艺术创作与传播的历史轨迹做了梳理,着力思考在这个轨迹中,技术对于艺术的深刻影响以及艺术对技术发展的回应。技术发展与艺术形态嬗变的关系及其规律问题的探讨和展开,是以技术与艺术两者之间的辩证发展和相互影响关系为理论基础,从技术进步推动艺术形态变化与门类拓展、技术进步推动艺术创作领域的新变化、技术进步推动新艺术形式的衍生与跨界整合三个维度予以分析概括,以技术与艺术的共同未来和展望归纳研究结论。论文从绪论到结论,是一条一以贯之的主线。绪论包括概念与范畴、目的与创新、思路与方法、研究现状分析四个部分,并由此作为铺垫,引出关于本研究选题的理论思考部分。第二章理论思考可归纳为四个方面,分别为:内在本质特征:关联、多元、辩证、统一,西方理论比较:三个主要流派,社会现实意义:重要性、复杂性、艺术学宏观视角,理论基点与关键问题:普遍性、特殊性与中国实践。整篇论文以此四个方面的理论思考为立足点,展开了关于技术发展与艺术形态嬗变的关系和相互影响的论述、分析,其分析的脉络主干和主要依托为技术与艺术的历史发展进程,对这一延续上下五千年的宏大进程,论文又一分为二的从两个方面展开客观分析,也即技术对艺术的作用以及艺术对技术的影响。从章节上,关于两者的关系和影响,分别从技术进步推动艺术形态变化与门类拓展、技术进步推动艺术创作领域的新变化、技术进步推动新艺术形式的衍生与跨界整合这三个维度做了分析概括,而从具体的现象和形态领域梳理,则可分成以下八个方面,也即:艺术空间:文化生态与传统审美内涵变化,艺术语言:动态综合、主观体验与传播维度变化,艺术门类:新形态涌现、艺术扩容与门类拓展,艺术程式:作品呈现与欣赏场域、方式变化,艺术观念:作品创作工具、方法、观念变化,主客体关系:实践中作品创作与欣赏关系的变化,新艺术形式:与新技术环境融合共生,跨界整合:创作表现实践活动的新探索。以上述这八个方面较为详细的分析论述为基础,以前述四方面的理论思考为着眼点,以技术与艺术的历史发展进程为依托,以技术对艺术的作用与艺术对技术的影响的客观分析为关照和平衡尺度,论文经过上述系统的梳理、分析,得出了技术与艺术的共同未来与发展走向。对于技术与艺术共同未来具体内容的阐述,论文又从分析和展望两个方面具体入手,从发展规律与文化表现、辩证关系与社会影响、交互多元的文化景观三个方面做了深入地分析,从文化逻辑与美学观念、技术控制与文化自觉、审美理想与精神追求三个方面做了理论层面的宏观展望。在具体三点分析和三方面的展望之基础上,从上述六个方面的问题分析和阐述中得出核心观点,也即艺术审美活动的方向与精神文化坐标:以人为原点,携手传承与弘扬,创作生产技术与艺术相互协调统一的优秀作品。所以,全文结论为:技术与艺术共同携手面向美好未来。在人类社会的历史发展进程中,技术与艺术之间始终保持着密切的关联。技术进步虽然与艺术形态的发展变化之间并不存在直接的等同对应关系,但艺术自身又确实存在着对技术的依存关系。艺术作品既是技术之物,是技术支撑的具体呈现,与技术的进步发展密切相关,同时也是内在观念的显现和表达。在当代社会,技术进步对艺术的影响已拓展到艺术作品形式表现之外的广阔领域。技术从制作手段、材料载体、场景氛围和信息表达等方面对艺术作品形态的变化产生着影响。艺术则主要通过交流的方式、审美的途径、教化的功能、创意的驱动四个维度,展现着艺术本质属性对技术生态变革所产生的促进作用。艺术折射了社会文化中人与社会之间不断调整着的相互关系;同样,技术在自身发展中也以人为原点,关注并解决上述问题。技术决定了不同时代的艺术创作必然采用与之相应的方法手段。技术不断延长和拓展着艺术创作的方式和手段,潜移默化地影响着艺术的思想、观念、方法,带来了艺术作品外在感受方式和欣赏者心理感知的变化,同时也带来了艺术作品内在意蕴、精神品格和思想内涵的变化。技术进步逐步改变着整个艺术生态,在艺术形式表现中促使产生了新的形式特征,生成了新的艺术形态,形成了新的艺术门类。技术进步推动着人、社会、自然三者的关系随之变化,不仅产生了新的社会文化形态,而且形成了对传统经典艺术创作和表现形式认识的提升,由此生成的艺术精神则进一步形成了对现实社会的文化引领。技术的不断进步赋予艺术创作和艺术作品不同的时代信息和技术特征。技术决定不同时代的艺术创作必然采用与之相应的方法与手段,并呈现出不同面貌;同时,技术变革更使隐含在艺术表象内部的艺术观念同步发生重要的变化。这在外部显现为创作工具、材料应用、表现载体以及创作手法的改变,在内部则折射出审美追求、认识方式与评价模式的变化。艺术创作的数字化和艺术作品的虚拟化,反映了技术进步影响下艺术创作对于新材料、新介质以及新的存在、传播方式的广泛运用,以及个人审美精神领域中一种新的生命体验的艺术表达。艺术的发展变化始终伴随着技术进步的步伐。技术不断以各种方式介入艺术创作并影响着艺术的形态,而在艺术创作和作品表现形式中,也无不凸显出技术在视觉体验、界面形态变化和不同维度改变等方面的作用。艺术作品形态的蜕变,受制于艺术观念的更新,更深层是技术在创作中推动作品外在形式表现变化与内在观念创新的体现。由于介质的改变以及艺术题材、外在形式等表现空间范畴的拓展,技术在实际上不断丰富着艺术的感知效果和体验维度;同时,人对技术的依赖程度有了明显提升,艺术场域依托于技术进步得到了极大扩展,作品创作和艺术精神都实现了对于原有地理空间、意识形态、文化习俗等主、客观隔阂的有效跨越。技术进步加速了不同艺术形态之间的跨界融合,顺应了高技术应用及其与有关艺术领域交叉融合的新趋向,各种文化艺术形式也由此获得了新的生命活力、拓展了新的存在空间,并日渐成为实现文化繁荣发展的基础性问题。历史上,艺术创作主体与技术进步之间始终是相互适应的。技术在客观物质层面超越和支撑着艺术特别是具体的创作实践活动,艺术则在主观精神层面努力突破着技术模式对艺术创意自由舒展的客观制约和技术理性思维的惯性束缚,同时,艺术还在用自身的创新和先锋思想在审美欣赏和价值判断等精神层面,实现着对社会的引领。在网络信息时代中,技术的进步与普及促使艺术创作中实际操作的入门条件降低,社会大众普遍成为艺术创作者和艺术欣赏者,并可在二者之间轻易实现转换。技术进步自然突破和消解了艺术作品的原有边界,艺术继而从精神层面扞卫和重构出作品自身新的审美形式边界,出现了艺术创作与欣赏、接受过程之间相互渗透、角色互换等互动发展的文化新景观。艺术是人类社会智慧的结晶,艺术作品的最高境界就是让艺术欣赏者发现自然山川的美、体会社会生活的美、感受精神心灵的美。在艺术作品中追求和体现真、善、美的精神境界,并以美感人、以文化人,最终提升社会大众的精神品格和审美境界,引领社会风尚是艺术的实践追求和文化价值的核心问题所在。在当前这个高新技术普遍应用的时代,大众文化的流行与普遍存在已成为社会发展过程中历史的必然。在技术给予我们更多帮助和机会的同时,我们着眼更多的应是对优秀传统文化精神的传承,以及对经典作品创作理念和艺术审美标准的坚守。以艺术创作实践活动为中心,技术与艺术的完美结合,不仅会创造出精美的作品,而且会在现代化传媒和多元文化的融合交汇中,催生出以人为原点的理论价值体系。创作实践与理论评论的磨合、驱动,会共同营造出浓厚的文化氛围,我们应以此培育国家文化软实力,提升社会文明水准,涵养国民艺术精神。我们在艺术实践活动中不断实现对于技术的规范、引导、超越、提升,就一定能够促使艺术最终成为引领和推动人类社会不断前行的持续动力,以及不断超越现实、启蒙思想、开创未来、实现美好社会生活的智慧源泉。

二、论技术创新的伦理智慧(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论技术创新的伦理智慧(论文提纲范文)

(1)绿色技术创新伦理何以可能(论文提纲范文)

一、预设基础:绿色技术创新的伦理属性
二、外在依据:绿色技术创新的外部伦理支持性
    1.绿色技术创新需要伦理秩序规范引导
    2.绿色技术创新需要伦理尺度评价判定
    3.绿色技术创新需要伦理智慧排忧解难
三、内在根基:绿色技术创新的内在伦理倾向性
    1.绿色技术创新是伦理意向的特殊显现
    2.绿色技术创新是伦理运动的规模集结
    3.绿色技术创新是伦理精神的深度召唤
四、结语

(2)欧盟“地平线2020”创新计划的责任伦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二、研究综述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第一章 责任伦理与技术创新风险
    1.1 责任伦理探寻
        1.1.1 责任伦理产生的时代背景
        1.1.2 责任伦理产生的理论基础
        1.1.3 责任伦理的概念阐释
    1.2 技术创新及其责任伦理吁求
        1.2.1 技术创新的界定
        1.2.2 技术创新的风险特性与创新事故
        1.2.3 技术创新风险的责任伦理吁求
        1.2.4 技术创新视野下责任伦理的主要研究领域
第二章 “地平线创新计划”的责任伦理设计
    2.1 “地平线创新计划”的内容
        2.1.1 “地平线创新计划”的产生
        2.1.2 “地平线创新计划”的框架与目标
        2.1.3 “地平线创新计划”的改进与创新
    2.2 “地平线创新计划”中的责任伦理准则
        2.2.1 对结果负责准则
        2.2.2 公众利益优先准则
        2.2.3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准则
    2.3 “地平线创新计划”中的伦理参与
        2.3.1 战略优先领域中的伦理参与
        2.3.2 四项单列计划中的伦理参与
        2.3.3 监测机制对责任伦理参与的评估
第三章 “地平线创新计划”中的负责任创新实践
    3.1 负责任创新理念的产生
        3.1.1 “负责任创新”的缘起与定义
        3.1.2 “负责任创新”的定性分析
        3.1.3 从“RRI”到“RI”的理论完善
    3.2 负责任创新实践的开展
        3.2.1 “四维度”的行动框架
        3.2.2 对生态目标与可持续发展的建构
    3.3 基于“负责任创新”理论的成功案例
        3.3.1 大脑/神经-计算机交互系统中的负责任创新实践
        3.3.2 瑞典国家能源发展战略的负责任创新实践
第四章 “地平线创新计划”责任伦理对中国负责任创新的启示
    4.1 对中国负责任创新的理论启示
        4.1.1 建构负责任创新的框架
        4.1.2 建构负责任创新的检视理念
    4.2 对中国负责任创新的实践启示
        4.2.1 简化审批流程,重视责任伦理监管
        4.2.2 建设权责分明的统一科研管理机构
        4.2.3 建立科学和社会之间的有效合作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3)先秦儒家生态伦理思想及其对当代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内对先秦儒家生态伦理思想的研究
        1.3.2 国外对先秦儒家生态伦理思想的研究
    1.4 .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1.4.1 研究方法
        1.4.2 创新点
第2章 先秦儒家生态伦理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
    2.1 经济背景
    2.2 政治背景
    2.3 文化背景
    2.4 社会背景
第3章 先秦儒家生态伦理思想的概要
    3.1 先秦儒家生态伦理思想的理论基础
        3.1.1 “天人合一”
        3.1.2 “天道生生”
        3.1.3 “仁”
    3.2 先秦儒家生态伦理思想的主要内容
        3.2.1 “仁民爱物”“以类度类”的生态爱护观
        3.2.2 “使民以时”“以时禁发”的生态实践观
        3.2.3 “惠而不费”“节用裕民”的生态消费观
        3.2.4 “参赞化育”的生态责任观
第4章 先秦儒家生态伦理思想的评价
    4.1 先秦儒家生态伦理思想的进步性
        4.1.1 人类价值和自然价值的和谐统一
        4.1.2 人际道德和生态道德的和谐统一
        4.1.3 社会秩序和自然秩序的和谐统一
    4.2 先秦儒家生态伦理思想的局限性
        4.2.1 强调人类自身经验的感悟,忽视科学的推理
        4.2.2 强调人与自然和谐统一,忽视了人的主观能动性
        4.2.3 强调提升人的内在修养,忽视了制度约束
        4.2.4 强调重义轻利,忽视了经济发展
第5章 先秦儒家生态伦理思想对当代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
    5.1 当代生态文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5.1.1 人类中心主义思想
        5.1.2 盲目追求眼前利益
        5.1.3 公民生态文明意识淡薄
        5.1.4 过度消费引发的生态破坏
        5.1.5 以往的政策欠缺生态理念
    5.2 先秦儒家生态伦理思想启示下当代生态文明建设的具体路径
        5.2.1 树立正确的生态文明理念
        5.2.2 倡导节俭适度、绿色低碳的消费方式
        5.2.3 转变现有生产生活方式,推动绿色循环可持续发展
        5.2.4 加强生态立法,积极构建文明的生态政治体系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4)习近平关于政党伦理重要论述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1.1.1 研究目的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的创新点与难点
2 政党伦理的相关概述
    2.1 政党与伦理
    2.2 政党伦理的内涵
    2.3 政党伦理的理论架构
        2.3.1 政党价值理念
        2.3.2 政党制度伦理
        2.3.3 政党主体伦理
3 习近平关于政党伦理重要论述形成的时代背景和理论渊源
    3.1 时代背景
        3.1.1 世情的发展变化
        3.1.2 国情的发展变化
        3.1.3 党情的发展变化
    3.2 理论渊源
        3.2.1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政党伦理思想
        3.2.2 中国共产党历代领导人的政党伦理思想
        3.2.3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政治伦理思想
4 习近平关于政党伦理重要论述的主要内容
    4.1 为民服务的政党价值理念
        4.1.1 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价值指引
        4.1.2 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立场
        4.1.3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价值目标
    4.2 德规并举的政党制度伦理
        4.2.1 把权力关进笼子里的制度伦理约束
        4.2.2 依规治党和以德治党相结合的制度伦理安排
        4.2.3 党内监督全覆盖的制度伦理保障
    4.3 崇德修身的政党主体伦理
        4.3.1 清正廉洁的主体伦理要求
        4.3.2 忠诚干净担当的主体伦理品格
        4.3.3 律己修身的主体伦理自觉
5 习近平关于政党伦理重要论述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5.1 理论价值
        5.1.1 继承并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政党伦理思想
        5.1.2 丰富并完善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5.2 实践意义
        5.2.1 有利于新时代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
        5.2.2 有利于新时代推动党风廉政建设
        5.2.3 有利于新时代加强党员队伍思想道德建设
6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5)中国产业社会命运破解致命性风险伦理视角——审美智慧融入大命运智慧的领导力(论文提纲范文)

(7)技术设计价值冲突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问题的提出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哲学视域下技术设计研究综述
        1.2.2 技术价值及其冲突研究综述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2 技术设计价值冲突的概念阐释
    2.1 核心概念界说
        2.1.1 技术设计
        2.1.2 技术设计价值
        2.1.3 技术设计价值冲突
    2.2 技术设计价值冲突的构成
        2.2.1 冲突主体
        2.2.2 冲突客体
        2.2.3 冲突中介
    2.3 技术设计价值冲突的本质
        2.3.1 利益与价值
        2.3.2 利益冲突的本质
    2.4 技术设计价值冲突的社会效应
        2.4.1 积极效应——价值启发与价值动力
        2.4.2 负面效应——价值困惑与价值冷漠
    2.5 本章小结
3 技术设计价值冲突的形成场域
    3.1 技术设计价值相关者与价值场域
        3.1.1 技术设计价值相关者
        3.1.2 技术设计价值场域
    3.2 人性欲望恣意冲撞的道德域
        3.2.1 技术设计者的价值意志失禁
        3.2.2 技术决策者的价值律令统治
        3.2.3 技术使用者的价值敏感弱化
    3.3 价值规则边界变移的知识域
        3.3.1 技术设计者的价值认知由自
        3.3.2 技术决策者的价值审视偏狭
        3.3.3 技术使用者的价值反思匮乏
    3.4 应然抉择现实偏离的实践域
        3.4.1 技术设计者的价值判断任性
        3.4.2 技术决策者的价值选择悖谬
        3.4.3 技术使用者的价值反馈缺位
    3.5 本章小结
4 技术设计价值冲突的表现形态与产生根源
    4.1 技术设计价值冲突的宏观表现形态
        4.1.1 价值模糊
        4.1.2 价值捆绑
        4.1.3 价值反弹
    4.2 技术设计价值冲突的微观表现形态
        4.2.1 功利性价值与道德性价值之间的冲突
        4.2.2 目标性价值与知识性价值之间的冲突
        4.2.3 描述性价值与实践性价值之间的冲突
    4.3 技术设计价值冲突的产生根源
        4.3.1 道德域中的经济利己
        4.3.2 知识域中的信仰迷失
        4.3.3 实践域中的责任失度
    4.4 本章小结
5 技术设计价值冲突的调适
    5.1 技术设计价值冲突调适的目标与可行性
        5.1.1 技术设计价值冲突调适的必要性
        5.1.2 技术设计价值冲突调适的目标
        5.1.3 技术设计价值冲突调适的可能性
    5.2 技术设计价值冲突调适的基本原则
        5.2.1 作为底线原则的社会他律
        5.2.2 作为一般原则的伦理自律
        5.2.3 作为美好原则的责任自觉
    5.3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创新点
    6.3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注释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项目及科研成果
致谢
作者简介

(8)工科大学生工程伦理素质培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国外研究动态及现状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1.5 论文选题的创新性
2 工科大学生工程伦理素质培养的理论基础
    2.1 现代工程实践的内在属性
        2.1.1 工程实践中利益相关方的多元性
        2.1.2 工程实践集成要素的复杂性
        2.1.3 现代工程风险的不确定性
    2.2 工程伦理的核心思想
        2.2.1 造福人类
        2.2.2 敬畏自然
        2.2.3 防控风险
    2.3 工程师主体及其伦理素质要求
3 工科大学生工程伦理素质培养的目标与价值
    3.1 工科大学生工程伦理素质培养的目标
        3.1.1 导正伦理观念
        3.1.2 唤醒道德情感
        3.1.3 形成伦理自觉
    3.2 工科大学生工程伦理素质培养的社会价值
        3.2.1 强化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
        3.2.2 增加大学生对他者的关注
    3.3 工科大学生工程伦理素质培养的实践价值
        3.3.1 降低工程实践的风险
        3.3.2 提高工程伦理的实效性
        3.3.3 以道德的方式解决工程问题
4 工科大学生工程伦理素质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4.1 具有一定的职业道德意识
    4.2 工科大学生工程伦理素质的不足
        4.2.1 工程伦理认知错位
        4.2.2 工程思维狭隘
        4.2.3 社会责任意识淡漠
        4.2.4 利己主义的价值观倾向
    4.3 对工程伦理教育的需求
5 工科大学生工程伦理素质培养中的问题及对策
    5.1 高校工程伦理教育的现状与趋势
    5.2 工科大学生工程伦理素质培养中的问题
        5.2.1 割裂了“科技实然”与“伦理应然”的内在统一
        5.2.2 “育人”与“制器”的教育目的定位偏颇
        5.2.3 工程伦理学自身的实践性较弱
        5.2.4 灌输式的学校课堂教育
        5.2.5 工程伦理教育专业教师资源匮乏
        5.2.6 不良社会环境的影响
    5.3 工科大学生工程伦理素质培养的策略
        5.3.1 激发工科大学生的职业理想
        5.3.2 以制度引导工程教育目标
        5.3.3 校企合作提升学生实践能力
        5.3.4 以工程案例丰富教学内容
        5.3.5 组建高质量的工程伦理教育与科研团队
        5.3.6 创造重视工程伦理的社会氛围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A (攻读硕士其间发表论文目录)
附录 B (工科大学生工程伦理认知调查问卷)

(9)习近平生态伦理观及其当代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的背景目的及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选题目的
        1.1.3 选题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方法、研究思路和创新之处
        1.3.1 研究方法
        1.3.2 研究思路
        1.3.3 创新之处
第2章 习近平生态伦理观形成的时代背景和理论来源
    2.1 习近平生态伦理观形成的时代背景
        2.1.1 习近平生态伦理观的国际背景
        2.1.2 习近平生态伦理观的国内背景
    2.2 习近平生态伦理观的理论来源
        2.2.1 中国传统文化生态伦理思想的滋养
        2.2.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伦理思想的熏陶
        2.2.3 人类中心主义生态伦理思想精华的汲取
        2.2.4 生态中心主义生态伦理思想因子的影响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习近平生态伦理观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
    3.1 马克思对于人与自然关系的伦理解读
        3.1.1 人与自然关系的逻辑起点
        3.1.2 人与自然关系的贯穿线索
        3.1.3 人与自然关系的深化认识
    3.2 马克思主义生态伦理观的内在逻辑
        3.2.1 合理的物质变换理论
        3.2.2 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解
    3.3 马克思社会历史观的伦理解读
        3.3.1 对资本主义制度的生态伦理批判
        3.3.2 人与自然关系的发展向度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习近平生态伦理观的主要内容
    4.1 习近平生态建设的伦理原则
        4.1.1 生态美德原则
        4.1.2 生态法治保障原则
        4.1.3 可持续性发展原则
    4.2 习近平生态伦理自然观
        4.2.1 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
        4.2.2 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价值观
        4.2.3 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
    4.3 习近平生态伦理发展观
        4.3.1 社会发展观
        4.3.2 民生发展观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习近平生态伦理观的当代价值
    5.1 习近平生态伦理观的理论价值
        5.1.1 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生态伦理观
        5.1.2 深化了对人类文明发展规律的认识
        5.1.3 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5.2 习近平生态伦理观的实践价值
        5.2.1 习近平生态伦理观是“中国梦”的基础
        5.2.2 习近平生态伦理观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催化剂
        5.2.3 习近平生态伦理观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选择
    5.3 习近平生态伦理观对世界的贡献
        5.3.1 世界生态建设理念的中国话语表达
        5.3.2 发展中国家生态现代化理论的中国智慧
    5.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10)技术发展与艺术形态嬗变的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0 绪论
    第一节 本论文研究的概念和范畴
        一、本研究中有关的基本概念和理论范畴
        (一)关于“技术”、“艺术”基本概念的界定
        1.关于“艺术”的概念
        2.关于“技术”的概念
        (二)关于“技术形态”与“艺术形态”等概念的界定
        1.关于“形态”的概念
        2.关于“生态”概念
        3.关于“形式”的概念
        (三)关于“生态”“形态”“形式”的概念区分
        二、本论文研究中有关理论问题的讨论和界定
    第二节 本论文研究的目的、意义和创新之处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意义
        三、本研究的创新之处
        (一)创新目标
        (二)创新价值
    第三节 本论文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框架体系
        三、研究方法
        四、重点和难点问题
        五、解决方案
    第四节 有关本论文选题与研究现状的分析
        一、国内相关研究动态分析
        (一)从宏观的艺术学理论视野展开分析
        (二)从微观的门类艺术学视野展开分析
        1.设计学学科研究层面
        2.美术学学科研究层面
        3.戏剧与影视学学科研究层面
        4.音乐与舞蹈学学科研究层面
        5.其他学科及交叉研究层面
        二、国外相关研究动态分析
        (一)艺术原理性研究成果
        (二)门类艺术的典型个案研究成果
        (三)其他相关的人文类理论研究成果
        三、国内高校部分硕博士论文中有关研究的概述分析
        (一)中国知网硕博士论文数据库检索分析概述
        (二)关联程度密切的重点论文成果分析
        (三)涵盖其他相关论文成果的总体状况分析
第一章 技术与艺术之关系发展的理论思考
    第一节 关于技术与艺术关系问题的内在本质特征
        一、技术与艺术相互关系中内在的辩证统一性
        (一)技术与艺术之间内在的关联性
        (二)技术发展对艺术影响的多元性
        二、技术与艺术相互之间的制约和影响
        (一)技术发展带来的文化问题同样体现在技艺关系上
        (二)艺术在技术影响下对自身独立精神与美学品格的坚守
        1.艺术作品的精神属性是区别于技术的最大特征
        2.艺术在接受与选择技术中始终保持自身独立
        3.优秀艺术作品均实现了技术与艺术的完美统一
    第二节 西方理论界有关技术与艺术问题的讨论
        一、西方理论界相关研究历史脉络
        (一)基本脉络
        (二)主要表现
        二、关注技术与艺术问题的主要流派及其学术观点
        (一)德国法兰克福学派
        (二)英国伯明翰文化研究学派
        (三)媒介文化研究学术群体
        三、主要学术群体之间围绕技术艺术问题研究的理论比较与借鉴意义
        (一)关于技术的作用
        (二)关于技术的目的
        (三)关于技术的后果
    第三节 关于技术与艺术关系问题研究的现实意义
        一、技术与艺术都对人类社会的生存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当下开展技术与艺术关系问题研究的重要性
        (一)技术与艺术关系问题研究的基础性与复杂性
        (二)技术自身并非与艺术一样具备意识形态属性
        三、当下开展技术与艺术关系问题研究的必要性
        (一)艺术对技术的影响研究是目前的普遍欠缺
        (二)从宏观艺术学视角重新思考技术与艺术的关系
        (三)依托技术与艺术关系研究探索艺术学理论学科建构
    第四节 关于技术与艺术问题研究的理论基点和关键问题
        一、需要坚守的理论基点
        (一)立足于中国特色艺术学理论学科体系和艺术话语体系
        (二)关注技术促进艺术形态演进中的普遍性与特殊性
        二、需要把握的几个关键性问题
        (一)需要关注和区分中西方之间的文化差别
        (二)分析把握艺术创意表现与新技术应用之间的关系
        (三)技术是否应视作独立的文化因素和社会力量
        (四)社会现实客观条件的限制和创作实践中的实际影响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技术与艺术关系的形成及相互影响
    第一节 历史进程:技术与艺术发展的历史性特征及阶段性表现
        一、原始的技艺之美涵盖且统一了技术与艺术因素
        (一)技术与艺术的原始统一:人类社会发展初期的同一规律
        (二)人类社会技术发展初始阶段中艺术仍创造了自身辉煌
        1.中国
        2.西方
        (三)社会宗教道德伦理对于技艺创造能力空间的束缚
        二、技术与艺术分化之后各自拥有了不同诉求
        (一)学科自身成熟发展的不同路径
        (二)个人精神价值追求的不同选择
        (三)艺术家面对经济发展与社会运行的实际选择
        三、技术发展促使人类创造第二自然并引发自我审美精神观照
        (一)技术直接指向和进入艺术本体影响了创作呈现
        (二)技术进步影响了审美文化倾向和精神价值观念
        (三)技术启发和培育了创作思潮、价值思索和启蒙精神
        四、信息时代艺术创作审美观念与形式探索的根本性改变
        (一)技术逻辑带动人文思潮、审美观念与艺术作用的变化
        (二)现代技术通过创作引发对世界的全新认知体悟和艺术描述
        (三)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工具对于人类审美精神限阈的挑战
    第二节 技术对艺术表现形态的正向影响
        一、制作工艺呈现:技术作为艺术创作形式表现的呈现手段
        (一)艺术作品制作工艺受到技术进步与社会文化观念的影响
        (二)技术呈现作为艺术创作外在形式表现的必要手段
        二、材料载体变化:技术引导创作形式演变趋势及观念转换
        (一)艺术创作载体与作品材料的升级推动了创意的实现
        (二)技术推动实现了艺术表达的观念化、隐喻性和时空性
        三、情境氛围营造:技术作为艺术场域精神展现的营造要素
        (一)营造情境作为技术不断介入艺术创作的有效方式
        (二)技术进步推动审美价值取向与艺术风格的时代转向
        (三)艺术创作中的精神塑造、观念表达与个性情感抒发
        四、信息媒介表达:技术作为艺术介入现实生活的媒介依托
        (一)技术进步打造了艺术介入现实生活的媒介依托
        (二)促使审美文化价值观念和艺术精神场域氛围特征的新变化
        (三)技术信息工具已融入艺术形态深入影响社会生活
    第三节 艺术本质属性对技术生态变革的促进和制约作用
        一、艺术的文化交流属性促进了技术应用的延伸
        (一)中西方艺术的文化交流创新推动了整个文化发展进程
        (二)缺乏文化底蕴与艺术思想的技术应用创造不出完美作品
        (三)艺术文化交流促进了技术在不同文化场域中的应用和延伸
        二、艺术的审美属性促使技术存在与呈现的细化
        (一)以技术进步为基础的时尚化保障艺术审美的个性化追求
        (二)技术在服务艺术中完善自身实现对未知领域的有效探索
        (三)艺术不断规范和驱动技术进步并促成真善美的有机统一
        三、艺术的教化属性改善了技术理性和技术伦理的异化倾向
        (一)建筑艺术是艺术教化属性改善技术伦理的典型代表
        (二)技术为艺术教化功能服务的同时文化改变了技术伦理
        (三)技术应用与文化观念、审美意识、艺术风格的互动统一
        四、艺术创意创新思维驱动了技术的进步和革新
        (一)艺术的创意表现需求直接促使技术进步与革新的产生
        (二)艺术创意引导和促使实现技术与艺术审美的完美结合
        (三)技术媒介的作用与艺术技术之间跨界衍生的新艺术形态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技术推动艺术形态表现变化与门类拓展
    第一节 艺术作品的空间表现形式及其社会文化生态变化
        一、技术造就了艺术作品展现和存在空间的广延化
        (一)技术对艺术存在状态与展示空间拓展创新的促进作用
        (二)艺术的创意创新本性引领了对技术发展程度和模式的突破
        二、技术推动了经典艺术世俗化与大众文化崛起的进程
        (一)机械复制技术和艺术产业化运营对社会文化生态结构的影响
        (二)技术化创作和现代大众媒介铺垫了多元价值观念和审美趣味
        三、技术拓展出了非物质化的艺术空间新形态
        (一)非物质化对于视觉文化形式与社会生活方式的影响
        (二)非物质化推动形成了新的审美文化形态和社会文化生态
        (三)新兴技术条件下传统艺术精神和美学内涵的重新定位
    第二节 艺术语言表达与作品传播维度出现了新的形式特征
        一、技术影响下艺术感受的非理性化趋向
        (一)作品外在感受方式和艺术欣赏心理的变化
        (二)作品内在意蕴、精神品格和思想内涵的变化
        (三)日常生活的直观认识和感性经验始终不可缺失
        二、技术影响下艺术元素的动态化趋向
        (一)技术影响下电影艺术元素的动态化趋向
        (二)技术影响下摄影艺术元素的动态化趋向
        (三)创作元素的动态化是传媒时代艺术表达的必然要求
        三、技术影响下艺术语言的综合化趋向
        (一)技术的内在推动作用
        (二)艺术的外在形式表现
        四、技术影响下艺术传播的虚拟化趋向
        (一)传播平台的改变
        (二)传播方式的改变
        (三)传播途径的改变
    第三节 新艺术现象与新艺术形态推动形成了新艺术门类
        一、技术推动出现了新的艺术现象和艺术形态
        (一)新艺术现象及其表现方式促成了新的艺术形态
        (二)新的技术和艺术方式生成了新的审美文化心理结构
        (三)新艺术形态展现了艺术生态系统的开放性与创新性
        二、新的艺术现象和艺术形态积聚生成了新的艺术门类
        (一)新技术与新艺术形态共同塑造了新的内在文化结构
        (二)当代艺术传播整体生态环境的根本性变化成为外部主因
        (三)新兴技术的广泛运用成为新艺术类型与门类的社会基础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技术推动艺术创作领域产生新变化
    第一节 艺术表现程式与作品呈现场域、接受方式的新变化
        一、技术促使艺术程式随时代而变
        (一)艺术程式作为作品创作表现的基本形式规范
        (二)艺术程式的变化和接受的文化影响展现多元
        (三)技术推动艺术程式变化产生革命性突破
        二、技术导致艺术呈现形态虚拟化
        (一)技术媒介与艺术作品的可复制性造就了虚拟化呈现
        (二)虚拟化突破了创作与欣赏的界限强化了艺术存在
        三、技术造就了艺术作品欣赏与接收方式的便利化
        (一)艺术创作与欣赏的审美需求之间存在尖锐矛盾
        (二)新技术媒介成就了艺术欣赏便利化的现实基础
        (三)技术突破了艺术展演传统场域并融合生成了新形态
    第二节 艺术作品创作观念与工具、方法的变化
        一、技术理性思维与艺术创作观念之间相互促进制约的关系
        (一)技术精神和实践理性思维影响了艺术创作观念
        (二)技术理性思维影响下出现了艺术发展的双面效应
        二、技术对艺术作品创作的影响及其形式表现
        (一)技术对于艺术创作工具的影响
        (二)技术对艺术创作主体情感与审美观念的影响
        (三)技术对艺术创作观念和方法的影响
        1.正面影响
        2.负面影响
        三、艺术创作实践活动对技术理性和自身困境的超越
        (一)技术理性与机械复制带来艺术风格变化与文化的危机
        (二)艺术创作坚守精神属性直指心灵超越了技术理性思维
    第三节 艺术创作实践活动中主客体关系的变化
        一、原始手工技艺条件下艺术创作主体突出和着重于“物”的表现
        (一)传统手工艺时代以“物”为基础背景的群体分化
        (二)技术支撑了艺术创作中客观“物”的审美形式表现
        (三)艺术创作者以“物”为基础托物言志表达精神追求
        二、工业化大生产时代的大众化和波普化凸显批量复制的美学特征
        (一)工业革命后机器生产方式和批量复制美学观念的普遍影响
        (二)艺术创作在技术理性中的突围彰显了价值理念和文化精神
        (三)大众艺术创作与消费领域中的流行化和过度娱乐化问题
        三、新的传播方式和艺术接受过程造就了主客体多元互动的新景观
        (一)新兴技术普及使大众顺利融入艺术创作与欣赏进程
        (二)技术使艺术创意和创作构思表达更加高效便捷
        (三)技术拓展了经典艺术作品的大众文化服务效能
        (四)技术使传统艺术作品的概念关系模式彻底改变
        (五)技术推动实现了艺术地位提升作用扩大功能拓展产业繁荣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技术推动新艺术形式的衍生与跨界整合
    第一节 新技术应用基础上的新艺术形式衍生及其形态表现
        一、印刷技术对艺术表现形式及外在形态的影响
        (一)印刷技术应用初期艺术审美与功能应用统一在工艺装饰中
        (二)工业化阶段新的社会文化需求使艺术与功能实现新的统一
        二、影像技术对写实艺术创作思想的影响和冲击
        (一)技术对摄影艺术写实性创作实践的影响
        (二)技术对于电影艺术创作发展的影响
        三、计算机技术环境下艺术形态的演变与新生
        (一)计算机技术环境下艺术形态演变的发展历程
        (二)计算机技术环境下艺术形态演变的外在表现和形式特征
        四、互联网技术环境下艺术形态表现的新特征
        (一)基础于新技术形式的时代的产物
        (二)艺术形态新特征表现的文化分析
    第二节 新技术应用推动艺术作品创作实践趋向跨界整合
        一、技术推动形成艺术创作表现形态的先锋性
        (一)新技术条件作为“先锋”观念形成的基础
        (二)技术进步带动了各艺术流派的探索创新
        二、技术推升了艺术创作语言形式刺激的阈限
        (一)技术升级带动视听奇观与文化逻辑的改变
        (二)技术的普及与攀比加剧了娱乐化创作追求
        三、技术延展了艺术自身存在和交往的空间
        (一)技术改变了艺术空间形式与社会文化结构
        (二)技术主动介入创作促成了艺术消费方式的多元
        (三)技术强化了艺术欣赏感受延伸了作品存在空间
        (四)技术加速多媒体信息方式与虚拟空间文化构建
        四、技术加速了不同艺术表现形态的跨界整合
        (一)跨界艺术创作是技术推动产生的新艺术形态
        (二)新技术媒介方式创新是艺术作品跨界呈现的基础
        (三)跨界作品有利于彰显精神营造境界引领文化风尚
        (四)跨界整合的艺术表达能力与现场性优势成为风尚导向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技术与艺术关系发展的新趋势
    第一节 艺术与技术在包容与坚守、回归与超越中共同成长
        一、技术与艺术的发展规律与文化表现
        (一)技术进步支撑艺术本体的开拓
        (二)艺术制约并赋予技术价值追求
        (三)新技术与艺术融合形成新文化形态
        二、技术与艺术的辩证关系与社会影响
        (一)技术与艺术在相互促进中创新形式表现
        (二)中西方文化差异导致不同创作审美追求
        (三)艺术新形态的不断涌现造成新的门类
        (四)技术带动创作特征新变引领文化新风尚
        三、技术与艺术交互形成多元文化景观
        (一)艺术个性化表现与精神追求突破了技术理性
        (二)新技术带来创作欣赏的角色互换与多元互动
        (三)技术推动艺术形态表现与审美价值理念创新
        (四)多元化新技术媒介挑战文化繁荣发展主动权
    第二节 艺术理论思维引领人类艺术审美活动的价值方向
        一、技术促发艺术先锋思想推动文化创新发展也带来异化倾向
        (一)技术进步对传统观念方式的冲击与深刻影响
        (二)技术以经济效率利益为中心改变了艺术节奏
        (三)技术垄断造成文化逻辑与传统美学观念变异
        二、艺术活动对技术理性与技术控制引发的社会问题
        (一)技术理性、技术控制与艺术的过度娱乐化
        (二)新技术造成社会大众参与和艺术创作个性张扬
        (三)技术与艺术的深度交互亟需艺术批评启蒙与理论的反思引领
        三、技术服从和服务于艺术作品的审美境界表达与人类社会精神价值追求
        (一)艺术作品创作是人类社会精神活动的最直接体现
        (二)技术最终服务于表达作品的审美境界与精神追求
        四、技术与艺术共同在携手创新中引领发展、面向美好未来
        (一)技术艺术的协调统一是优秀作品的内在要求
        (二)以人为原点展开对人类精神世界的描绘表达
        (三)扎根传统紧跟时代创新形式携手传承与弘扬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成果清单
致谢

四、论技术创新的伦理智慧(论文参考文献)

  • [1]绿色技术创新伦理何以可能[J]. 曹康康.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03)
  • [2]欧盟“地平线2020”创新计划的责任伦理研究[D]. 桂钰涵. 广西大学, 2020(07)
  • [3]先秦儒家生态伦理思想及其对当代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D]. 徐寒露. 武汉理工大学, 2020(09)
  • [4]习近平关于政党伦理重要论述的研究[D]. 石艳娇. 陕西科技大学, 2020(02)
  • [5]中国产业社会命运破解致命性风险伦理视角——审美智慧融入大命运智慧的领导力[J]. 姚站军. 阴山学刊, 2020(01)
  • [6]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视域中“二体”大战略智慧——“心实体”与“共同体”的人类命运交互性伦理[J]. 姚站军,秦永晶. 阴山学刊, 2019(03)
  • [7]技术设计价值冲突问题研究[D]. 王娜. 大连理工大学, 2019(02)
  • [8]工科大学生工程伦理素质培养研究[D]. 傅玲. 昆明理工大学, 2019(04)
  • [9]习近平生态伦理观及其当代价值[D]. 王晶.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19(05)
  • [10]技术发展与艺术形态嬗变的关系研究[D]. 楚小庆. 东南大学, 2018(05)

标签:;  ;  ;  ;  ;  

论技术创新的伦理智慧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