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区未来粮食供给分析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区未来粮食供给分析

一、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区未来粮食供给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景阳[1](2021)在《黄土丘陵沟壑区传统村落生态理水经验研究》文中认为黄土丘陵沟壑区是我国水土流失的频发地区,常年面临着暴雨或干旱的极端天气,生长于此的传统村落在发展中,为了应对这一独特的自然环境特征,有着独特的人居环境智慧体现在其村落的营建中。通过对黄土丘陵沟壑区内的传统村落理水经验与营建特色进行研究,可以帮助我们学习劳动人民在生存发展中积累的理水智慧与营建技巧,从而进行更适宜农村地区的抗涝防旱设计,并且改善水旱环境相似的村庄的景观质量。本文以黄土丘陵沟壑区内的传统村落为研究对象,对传统村落的理水经验和营建特色进行调查研究,并总结转译成为图示化成果进行运用与设计试验,具体研究内容及结果如下:首先总结了黄土丘陵沟壑区的水旱环境特征,基于不同的水旱特征情况将区内的传统村落分为:靠崖型、地坑型、地表型三种类型,并在每个类型下选择了三个样本共计九个样本村落,进行了实地的营建调查,包含村落选址、形态布局、排蓄体系及相关构筑物调查研究。其次梳理了九个样本传统村落的调研成果,探寻其中所蕴含的理水经验,从选址与形态布局、排蓄体系构造、水设施与公共空间、水设施与交通空间以及农业相关理水措施五个方面,进行凝练之后通过图示化的语言进行总结表达。最后结合前文总结的内容,在蒲城县蔡邓村进行传统村落理水经验传承设计试验,提出集雨防涝的规划结构组织,从居民宅院到组团单元进行一种可复制的模式设计,再到整个村庄的景观结构和集雨场地分布进行设计试验,达到降低村庄内涝灾害风险,改善村庄景观质量,提升村庄公共空间品质,增添村民生活幸福感的目的。同时也为周边面临类似水旱问题的村庄提供一些解决问题的思路,通过设计的手段达到抗旱防涝的目的。

曹文洪,张晓明[2](2020)在《新时期黄河流域水土保持与生态保护的战略思考》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分析黄河流域在国家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中的战略地位,在总结水土保持和生态保护所取得的主要成效的基础上,阐明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是解决水沙关系不协调问题的关键措施,对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作用。当前黄河流域仍然面临水土流失严重和生态环境脆弱特性没有改变、不同侵蚀类型区治理空间不均衡和治理格局亟待调整、传统水土流失治理模式与金山银山的要求存在差距、水少沙多和水沙关系不协调特性没有改变等诸多挑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新时期黄河流域水土保持与生态保护的战略举措,包括:全面加强生态保护,提升河源区和河口三角洲的水源涵养能力与生态质量;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推进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区绿色发展和乡村振兴;推进黄河下游滩区治理升级,实现滩区可持续发展。

曾思燕[3](2020)在《中国休耕的主控因素及其对粮食安全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近三十年中国经济“重速度、轻均衡”的发展方式导致生态环境持续恶化,不仅大量的优质耕地资源被城市或工矿占用,不合理的开发利用还进一步污染了水土资源,严重威胁着环境安全和公众健康,影响社会经济发展的整体持续性。2014年国家公布的《全国土壤污染调查公告》显示中国有19.4%的土壤点位数据超过国家发布的土壤环境质量标准,全国9个主要稻米产区大米中镉超标占10.3%,这说明正视食品安全问题已刻不容缓。为践行“青山绿水即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逐步解决耕地污染问题,国家倡导实施休耕战略。先前学者已对休耕的内涵及其自然-经济-社会效益、农民休耕的意愿与补偿标准、耕地休耕具体的实施模式与对策等政策开展了广泛的研究,但对“休哪里?”、“休多少?”、“怎么休?”这三个最根本的问题未作明确回答,这不仅涉及到我国人口增长、膳食结构和经济发展等社会经济问题,还涉及到耕地质量、生态脆弱性、土壤污染程度等自然条件。此外,休耕对粮食安全的影响如何也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为此,本文从土壤污染状况、耕地质量等级、地下水超采区空间分布和生态保护红线等影响休耕的主控因素入手,采用空间统计与分析方法,依据不同农区休耕的主控因素的差异对中国休耕区域进行划分,定量化评估不同的休耕情景(食品安全优先、耕地质量优先和生态保护优先)对粮食安全潜在的影响,最终探索在粮食安全约束下,综合考虑耕地数量安全、质量安全、生态安全的基于粮食安全优先的中国最优休耕方案。本文通过识别休耕主控因素、确定休耕对粮食安全的影响,为实现“藏粮于地”、农业发展可持续转型和国家粮食安全服务,可为国家层面上的休耕规划提供依据,对保障国家食品安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平衡新时代耕地利用矛盾具有重要战略意义。取得的主要结论如下:(1)影响中国休耕的四个主控因素在空间上呈不同的等级分布。中国耕地土壤总体复合污染占比为22.10%,以轻度污染为主,其中重度污染占比1.23%;中国耕地质量总体不高,以中等地为主,低等地和劣等地共占总面积的17.69%;中国地下超采区主要集中于华北、东北地区,轻度、中度和重度区分别为3.66%、3.83%、0.68%;中国生态保护红线划定范围内尚有耕地1961.61万hm2,占耕地总面积的14.52%,其中,一级生态保护红线内占3.57%。(2)不同情景概念模型评估了中国休耕的优先组合。基于食品安全优先的低、中、高三种休耕目标组合的休耕面积比例分别为4.94%、9.64%和15.30%;基于耕地质量优先的低、中、高三种休耕目标组合的休耕面积分别占耕地总面积的6.65%、9.83%和19.52%;基于生态保护优先的低、中、高三种休耕目标组合的休耕面积分别占耕地总面积的5.70%、10.01%和20.58%。(3)在不考虑国家粮食安全与财政压力的情况下,中国休耕总面积为4434.69万hm2,占耕地总面积的32.87%。依据不同区域休耕的主控因素差异,制定清洁去污型、地力提升型、节水保水型和生态保护型等休耕类别,并建议对不同等级、不同区域的耕地资源采取差异化的休耕治理措施。(4)不同休耕目标组合对粮食产能损失有着显着的差异。基于生态安全优先情景下高休耕目标组合造成我国粮食减产量为[17165.35,25386.62]万吨,远高于食品安全优先组合和耕地质量优先组合对粮食产能的影响。为保障国家粮食高度自给,中国最大可休耕规模为1818.27万hm2,并置于自然-社会-经济系统下综合制定了考虑粮食安全低、中、高三种休耕方案,分别休耕992.98、1732.32和2964.10万hm2。为切实保障农民生计,确保休耕补贴金额处于国家和地方财政可接受范围内,且不对国家粮食安全造成大的负面影响,建议将低、中、高三种休耕方案分别按1.7:5.1:3.2、3.9:2.4:3.7和2.3:3.6:4.5确定近期(2021-2025年)、中期(2026-2030年)、远期(2031-2035年)的休耕规模。在中国不同地区实施休耕应因地制宜,科学分类、分时期实施推进休耕方案,以期实现国家农业转型发展,提升粮食生产能力和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该论文有图40幅,表25个,参考文献231篇。

杨磊,冯青郁,陈利顶[4](2020)在《黄土高原水土保持工程措施的生态系统服务》文中研究表明黄土高原严重的水土流失是黄河泥沙的主要来源。自1950s以来大规模实施的水土保持工程建设是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的重要举措,在减少入黄泥沙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水土保持工程措施通过直接或间接地作用于坡面、沟道的水文过程和物质迁移过程等,改变了水资源和土壤资源的时空分配格局,在土壤保持、粮食供给、水文调节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对黄河流域生态安全具有重要贡献。本文系统综述了黄土高原水土保持工程措施的发展演变,阐述了水土保持工程措施对水土过程的作用机制及对关键生态系统服务的贡献,探讨了新形势下黄土高原水土保持工程措施建设面临的问题、挑战。在此基础上提出今后黄土高原水土保持工程措施应加强维护和管理,提升应对极端气候事件和自然灾害的能力,面向国家生态文明建设和区域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统筹工程措施与植被措施,进行科学的设计与合理的时空配置,以维护黄土高原及黄河流域生态安全、维持和提升区域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及社会经济效益。

段健,徐勇,徐小任[5](2019)在《1985-2015年黄土高原地区粮食生产空间格局变化及原因》文中研究说明针对黄土高原地区扩大退耕还林还草是否会引起区域粮食供给不足的问题,利用1985—2015年黄土高原地区县级单元人口、粮食产量、播种面积、单产等数据,采用分级法和空间自相关分析法研究黄土高原地区粮食生产时空分异特征,运用对数平均迪式分解法探讨不同时期粮食单产与播种面积对粮食增产的贡献率。结果表明:2015年黄土高原地区粮食总产量和人均粮食产量分别达4.45×107 t和396.53 kg,分别为1985年的1.97,1.39倍;粮食生产空间分布不平衡,284个县级单元之间粮食产量相差较大,1985—2015年粮食生产空间格局呈现逐渐由南向北、由东向西的转移趋势;粮食生产主要依靠单产支撑,1985—2015年粮食增产2.19×107 t,其中单产贡献率达94.25%,面积贡献率仅5.75%,但近几年单产贡献率下降应引起重视。该研究有助于提高对黄土高原地区粮食生产的认识,为区域制定粮食生产政策和生态退耕政策提供一些参考依据。

李宇翔[6](2019)在《高原山地耕地粮食供给与土壤保持服务权衡研究 ——以新平县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高原山地耕地粮食生产是维持区域耕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基础,然而传统粮食供给服务评价方法难以表达高原山地粮食供给能力随坡度和措施的变化,极不利于区域土地利用规划和生态修复工程的开展。本研究以云南省新平县为例,基于空间数据库构建和野外调查监测,分坡度和措施对研究区耕地的粮食供给服务和土壤保持服务现状及其权衡关系进行定量评价,进而通过情景模拟研究案例区耕地不同利用和保护模式下两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变化,最终得出全县耕地优化治理模式,为高原山地耕地治理以及土地利用规划提供理论依据,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玉米单产随着坡度的升高而降低,且有措施耕地的玉米单产高于无措施耕地。坡度每升高5°,无措施耕地玉米单产降低1337kg/ha,有措施耕地玉米降低1681 kg/ha。通过回归分析发现,耕地的粮食单产波动范围较大,尤其是陡坡无措施耕地,粮食单产极低。(2)粮食供给服务随着坡度升高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有措施耕地主要集中于15°以下,是提供粮食产量的关键区域。坡度>15°以后,粮食供给服务大幅度下降。土壤保持服务则随着坡度的升高而降低,有措施耕地的土壤保持服务远高于无措施耕地。15°以上的耕地是高原山地土壤侵蚀增加的主要区域。可见维持高原山地15°以下耕地的粮食产出,同时整改15°以上无措施耕地,是提高粮食产量同时降低耕地土壤侵蚀的关键。(3)结合我国当前的退耕还林还草及水土流失治理工程,本文设置了七种模拟情景,分别将不同坡度的耕地退耕或修筑水土保持措施。对比不同情景下耕地的两种生态系统服务发现,退耕坡度越陡,粮食供给服务损失越小,土壤保持服务增加越多;修筑水土保持措施的坡度越陡,粮食供给服务和土壤保持服务的增幅越大。研究同时表明,同等坡度下修筑水土保持措施比退耕还草的土壤保持效果更好,并且可以明显提高粮食产量。无论退耕还是修筑水土保持措施,对当前耕地的生态系统服务效益均有提高,当15°以上无措施耕地修筑水土保持措施后,研究区耕地的粮食供给及土壤保持服务均达到较大值,是保持耕地可持续利用的优化耕作模式。当前高原山地耕地的治理政策均与坡度挂钩,由于数据缺失,以往研究鲜少从坡度和措施着手开展。本研究通过对高原山地耕地分坡度和措施的粮食供给与土壤保持服务的研究表明,不同坡度下有无措施耕地的粮食供给和土壤保持服务差异悬殊,同时通过情景模拟对比分析得到高原山地耕地的优化耕作模式。本研究有助于提高山地生态系统服务评估和权衡分析的准确性,同时利于管理者和利益相关者因地制宜地进行土地利用规划。

冯朝红[7](2018)在《黄土高原粮食安全与生态建设的响应关系研究》文中认为近些年,黄土高原地区的水土流失虽然得到一定程度的治理,但是人口的飞速增长和土地的不合理开发与利用仍然制约着该地区的农业生产发展,阻碍着该地区的社会进步。退耕还林(草)工程对于防治水土流失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并且与粮食安全也高度相关。因此本研究利用收集的基础资料,综合运用数量地貌学、景观生态学、土壤侵蚀动力学、水土保持学等相关学科的理论,结合ArcGIS等技术,开展了黄土高原地区粮食安全与生态建设的响应关系研究,分析了该地区退耕还林对粮食产量变化趋势的影响,同时对该地区不同时空尺度的土地利用动态变化与粮食安全态势变化进行研究,采用粮食自给系数与耕地压力指数对黄土高原地区的粮食安全予以评价,最后对未来黄土高原粮食安全进行了预测,为解决黄土高原区域农业可持续增长、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提出了可行性建议与对策,为促进该地区的粮食安全与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撑。本文的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分析了黄土高原地区的土地利用类型以及土地利用面积的变化特征,并通过该地区土地利用转移矩阵分析了黄土高原地区土地利用变化特征和各土地利用面积之间的流向。耕地、草地和林地是黄土高原地区主要的土地利用类型。其中,耕地面积经历了先增加后减少的变化过程;草地面积存在持续减少趋势;林地类型经历了缓慢增加—减少—快速增加的变化过程;城乡、工矿、居民用地存在持续增长的趋势;水域面积、未利用土地面积处于减少的趋势。(2)揭示了黄土高原地区人口数量与粮食产量之间的响应关系。1985~2013年黄土高原地区总人口呈现直线增长趋势,2013年黄土高原总人口与1985年相比增加了 3474.2万人。1985~2000年黄土高原地区人口保持较高的增长率,年均人口增长率超过了 I%。自2001年开始,年人口增长率呈现波动式下降趋势;2010年以后的年人口增长率基本维持在0.6%左右。1985~2013年黄土高原的粮食产量大致经历了:1985~1998年波动增长阶段、1999~2001年急剧减少阶段、2002~2013年逐步增长阶段三个阶段。粮食总产量呈波动式增加趋势,波动系数变化范围为-18.73~16.04。整个黄土高原粮食供给安全,但是由于人口和耕地分布的空间差异性,粮食安全水平在不同时间、空间尺度下存在一定的差异。(3)评价了黄土高原地区粮食安全和耕地压力指数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黄土高原粮食自给系数可大体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从1985~1998年,粮食自给系数呈现出波动上升趋势,但是系数总体低于95%,表明黄土高原地区粮食产量尚未满足需求;第二个阶段:从1999~2001年,黄土高原粮食自给系数呈现出连续下降趋势,到2001年粮食自给系数仅为67.7%,为历史最低水平。大规模的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开展之前(1999年以前),黄土高原的耕地压力指数一直稳定在1.3左右,表明黄土高原地区耕地承受着巨大的压力。(4)预测了未来黄土高原地区粮食安全。应用GM(1,1)模型分别对黄土高原人口增长和粮食单产增长进行预测,预测结果表明:2030年黄土高原总人口将达到15037 87万人,年均人口增长率为1.23%;2030年粮食平均单产为5363.04kg/hm2,未来15年黄土高原年均粮食增加量为1037.04kg/hm2。

常国庆[8](2014)在《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区粮食增产潜力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粮食生产是黄土高原地区的基本产业。对黄土高原典型区域粮食生产的监测数据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区粮食增产潜力巨大。从中低产田改造,气候和资源等方面分析了提高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区粮食增产潜力的途径。结果认为,应通过加强良种繁育,提高土壤水分利用效率,推广中低产田改造技术,强化农田基础设施建设等措施,达到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区粮食增产的目的。

李建平[9](2012)在《陕西省农业生产潜力与粮食安全实证研究》文中指出耕地是人类宝贵的自然资源,是粮食生产的基础,对粮食安全、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至关重要。近些年来各级政府为了发展农村经济和改善生态环境,实施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导致大量耕地被转型;同时随着西部大开发进程的加快,能源基地建设和道路建设永久性的占用耕地日益严重,导致耕地面积大幅缩减,粮食总产抬升艰难;而人口数量指数增加,粮食需求迅速增长,粮食供给与需求矛盾日益突出,区域粮食安全受到严重威胁。针对这一问题,本文从时间(1978-2008)和空间尺度(陕西省各县域为研究单元),对陕西省农业生产潜力和粮食安全状态进行了区域宏观层面和农户微观层面的深入研究。宏观层面研究基于陕西省农业生产的历史和现状,详细分析耕地生产潜力及其影响因素,运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对陕西省粮食需求量、未来耕地保有量和食物生产能力进行预测,提出粮食安全预警模型评估陕西省粮食安全态势;微观层面采用农户调研方法进行实证研究,从农户微观层面分析农户粮食安全状态及其影响因素,获得如下主要研究结果:(1)明确了陕西省过去30年耕地变化动态及其主要驱动力,以及人地矛盾中耕地压力程度和利用程度,认为陕西省耕地变化三大驱动因素为生态建设退耕、农业结构调整、能源基地与道路建设,其中生态退耕是耕地减少的主要驱动因素,其次是农业结构调整占用耕地,农业结构调整以果业基地建设为主要形式。(2)明确了陕西省粮食总产及其构成、单产与人口的变化规律及其主导因素,分析了1978-2010年陕西省粮食供需平衡的变化规律,总体表现为需求大于供给,粮食产量虽然逐年增加,但所增加粮食被新增人口消费所抵消,使陕西省粮食自给率维持在85%左右;陕西省粮食产量的空间分布规律表现出关中地区>陕南地区>陕北地区;关中地区是陕西省粮食供应区,陕北为粮食消费区,陕南为粮食供需平衡区。(3)核算了陕西省耕地、主要作物和主要生态类型区的生产潜力及其空间分布规律,认为陕西省耕地生产潜力具有明显的地域差异,耕地光合生产潜力最大区域分布在渭北旱塬东南部和关中平原北部;光温生产潜力最高地区分布在渭北旱塬及关中平原东部地区;气候生产潜力最高区域主要集中在渭南地区、安康地区、汉中盆地和关中平原的西部等;土壤生产潜力空间分布图与气候生产潜力差异较大,土壤生产潜力中部最高,陕北和陕南地区相对较低,总体上呈现为关中>陕南>陕北趋势。关中地区的关中盆地东部,渭北高原,即土壤生产潜力较高,平均为35.47t/hm2,是陕西省自然条件下土地生产潜力较高的区域。(4)陕西省粮食可实现增产潜力分布从北到南依次为低—高—低—高—低的总体分布规律,可实现增产潜力最大区域分布于陕北中部和关中西部,而陕南大部分地区可实现增产潜力最小,陕北北部和关中北部可实现生产潜力居中。按照每个地区粮食单产均达到该地区目前粮食单产最高记录水平,那么陕西省未来粮食可实现增产潜力为1124.2×104t,和目前陕西省粮食总产量相当。(5)评价了陕西省与不同类型区的粮食安全现状,陕西省粮食自给率在80%左右,口粮自给率不足50%,粮食处于不安全状态。农户食物安全主要受制于食物购买能力,而不是粮食产量,因而提高农户收入水平以提高农户食物获取能力,是解决农户食物安全的根本途径。(6)提出了陕西省未来确保粮食安全的发展策略,宏观区域方面应该严格保护现有耕地数量和提高耕地质量并举、多途径做好粮食储备、粮食流通及进出口工作、严格控制人口增长、大力发展农田水利设施、保护生态环境保障农业可持续发展、加强粮食政策的体统协调和综合分析,来确保区域粮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微观农户层面应该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发展农户经济来提高农民收入,提高农户在食物获取竞争中的能力,来保障农户粮食安全。

王刚[10](2007)在《黄土高原水土保持社会经济效益评价》文中提出黄土高原水土保持工作与农村社会经济发展存在着密切的相互影响。通过农田基本建设和综合治理开发,水土保持工作可以增加农民收入,促进社会和协;另一方面,农村社会经济发展后,会推动生态建设发展,加大水土保持投资,增加对水土保持的认识。本论文主要是立足于对水土保持与农村社会经济互动机制的剖析,在理论定性分析基础上建立数据库,开发评价系统,并对黄土高原水土保持典型地区进行评价和相关分析。在理论研究方面,主要针对黄土高原水土保持的社会经济效益进行理论探讨,研究了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与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以及黄土高原水土保持对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通过分析研究,对水土保持与农村社会经济的关系作出定性评价,并具体分析了各项水土保持措施对农村社会经济带来的影响。在定量评价研究方面,共完成四项工作:首先是利用实地考察收集的资料和数据建立黄土高原水土保持基本数据库,这个数据库包括了黄土高原地区的基本水土保持资料,社会经济发展资料,其中对所选择的五个典型地区,即定西,固原、延安、榆林和咸阳进行了重点的数据采集,为后面建立水土保持社会经济效益评价系统和进行评价奠定基础;其次是以定西地区为例探讨水土保持社会效益评价和经济效益评价的评价基本理论,评价方法,评价模型和评价计算过程,实际上是采用手工方式对一个地区进行了完整的水土保持社会经济效益评价,为使用计算机建立水土保持社会经济效益评价系统进一步做好准备;第三是在建立基本数据库和手工评价的基础上开发基于计算机的水土保持社会经济效益评价系统;最后主要是使用已建立的水土保持社会经济效益评价系统对五个典型区进行评价,并对评价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研究。通过具体的量化对比分析找出该地区水土保持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的方法。论文最终形成两点认识,三项成果,还有部分问题需要继续研究。认识一:黄土高原水土保持与农村社会经济关系研究得到三个结论。一、尽管贫困区的人类活动会在一定程度加剧水土流失,但贫困不是导致严重水土流失的主要诱因。二、虽然在不同的农村经济模式中,水土流失对于农村实际年收入的直接影响有较大差别,但水土流失确实是严重水土流失区贫困发生的主要因素之一。三、采用人均产值来评价贫困更为合理,在评价贫困时考虑固定资产变化更能体现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认识二:总结了水土保持活动对农村社会经济产生影响的基本模式,有六点结论。一、改善农村生产条件,提高粮食产量;二、促进种植业结构调整:三、促进农村基础设施的改善;四、退耕还林还草导致人均粮食减少;五、畜牧产业结构进一步调整;六、促进农业产业结构和农民收入结构调整。成果一:建立黄土高原水土保持数据库,数据库数据量大,信息内容较全面,数据来源可靠,可为专业研究和效益评价提供相关数据信息。成果二:开发完整的黄土高原水土保持社会经济效益评价系统。这个评价系统主要简化了手工评价中复杂的手工计算过程,并实现了不同地区评价因子的可选择性和评价因子权重的可选择性,即所谓的开放式的水土保持社会经济效益评价系统。成果三:使用开发的评价系统分析评价了5个典型流失区的水土保持社会经济效益。通过纵横向对比研究,发现目前水土保持活动的一些共性规律,如水土保持对农村社会经济的影响存在普遍性;提高农民收入是严重水土流失区水土保持工作的首要任务;粮食安全成为严重水土流失区农村面临的重大课题;提高土地利用水平是提高水土保持社会经济效益的有效途径;产业结构调整应成为水土保持工作深入开展的主要内容等等。在对黄土高原水土保持与农村社会经济关系的理论分析、建立水土保持动态数据库和开发黄土高原水土保持社会经济效益评价系统方面论文都有所创新,特别是建立的数据库和开发的评价系统,有较好的应用前景。论文在以下两方面有待继续研究:一是数据库的数据量还有待进一步增加;二是如果用于更广泛地区评价,评价系统现有的可选指标较少,指标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

二、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区未来粮食供给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区未来粮食供给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黄土丘陵沟壑区传统村落生态理水经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研究目的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相关概念
        1.3.1 国内相关研究
        1.3.2 国外相关研究
        1.3.3 国内外相关研究对本研究的启示
        1,3.4 相关概念辨析
    1.4 研究方法与内容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2 黄土丘陵沟壑区环境特征及传统村落类型
    2.1 黄土丘陵沟壑区自然环境特征
        2.1.1 地貌特征
        2.1.2 水旱环境特征
    2.2 黄土丘陵沟壑区传统村落水文化特色
        2.2.1 营建与水文化
        2.2.2 生产与水文化
        2.2.3 生活与水文化
    2.3 黄土丘陵沟壑区传统村落分布
        2.3.1 黄土高原传统村落分布状况分析
        2.3.2 黄土丘陵沟壑区传统村落分布特征
    2.4 黄土丘陵沟壑区传统村落类型划分
        2.4.1 传统村落分类原则
        2.4.2 不同类型村落的水旱特征对比
        2.4.3 基于分类的典型案例选取
    2.5 本章小结
3 黄土丘陵沟壑区传统村落样本调查
    3.1 靠崖型村落营建调查
        3.1.1 样本村落基本概况
        3.1.2 村落选址与形态布局
        3.1.3 排蓄体系及相关构筑物
    3.2 地坑型村落营建调查
        3.2.1 样本村落基本概况
        3.2.2 村落选址与型态布局
        3.2.3 排蓄体系及相关构筑物
    3.3 地表型村落营建调查
        3.3.1 样本村落基本概况
        3.3.2 村落选址与型态布局
        3.3.3 排蓄体系及相关构筑物
    3.4 本章小结
4 黄土丘陵沟壑区传统村落理水经验解析与启示
    4.1 顺应环境的村落选址与形态布局
        4.1.1 趋利避害——村落选址原则
        4.1.2 因地制宜——形态布局理念
    4.2 村水相融的村落营建手法
        4.2.1 村落排蓄体系构建
        4.2.2 水设施与公共空间
        4.2.3 水设施与交通空间
    4.3 节水利农的生产水设施建设措施
        4.3.1 宏观流域层面下的措施及分析
        4.3.2 中观村落层面下的措施及分析
        4.3.3 微观农地层面下的措施及分析
    4.4 黄土丘陵沟壑区传统村落生态理水经验启示
        4.4.1 防先于治的抗灾意识
        4.4.2 自然做功的节能理念
        4.4.3 丰蓄枯用的平衡智慧
        4.4.4 水对空间的提升手法
    4.5 本章小结
5 传统村落生态理水经验传承设计试验
    5.1 试验对象选取
        5.1.1 选取原则
        5.1.2 对象确定
        5.1.3 蔡邓村概况
    5.2 蔡邓村现状问题分析
        5.2.1 无排水组织易内涝
        5.2.2 缺乏绿地公共空间
    5.3 雨水利用导向下蔡邓村基本居住单元规划模式探索
        5.3.1 规划原则
        5.3.2 规划策略
        5.3.3 规划模式探索
    5.4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不足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及科研情况

(2)新时期黄河流域水土保持与生态保护的战略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的战略地位
2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的战略作用
3 黄河流域水土保持面临的挑战
4 新时期黄河流域水土保持与生态保护的战略举措

(3)中国休耕的主控因素及其对粮食安全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变量注释表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研究综述
    1.3 研究目标与内容
    1.4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2 基本概念与逻辑框架
    2.1 基本概念
    2.2 逻辑框架
    2.3 数据来源与处理
3 中国休耕的主控因素研究
    3.1 中国耕地土壤污染状况
    3.2 中国耕地质量特征
    3.3 中国地下水超采对休耕的影响
    3.4 生态保护红线对休耕的影响
    3.5 本章小结
4 中国差别化休耕区的评判与区划研究
    4.1 休耕空间综合评判
    4.2 不同休耕区的划分
    4.3 本章小结
5 中国休耕多情景模拟及其对粮食安全的影响研究
    5.1 中国粮食生产能力空间特征分析
    5.2 不同休耕情景对中国粮食安全的影响
    5.3 粮食安全约束下的最优休耕方案探索
    5.4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创新点
    6.3 展望与不足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4)黄土高原水土保持工程措施的生态系统服务(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2 水土保持工程措施的主要类型及其发展演变特征
3 水土保持工程措施对关键生态系统服务的贡献
    3.1 土壤保持与固碳
    3.2 土壤肥力提升与粮食安全
    3.3 水源涵养与水文调节
4 新时期水土保持工程措施建设的建议
    4.1 加强水土保持工程措施的维护和管理,提升应对极端气候事件的能力
    4.2 水土保持工程措施与植被措施的效益权衡与合理配置
    4.3 耦合社会-经济-生态系统的水土保持多元效益提升与科学统筹
5 结论

(5)1985-2015年黄土高原地区粮食生产空间格局变化及原因(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区概况与数据来源
    1.1 研究区概况
    1.2 数据来源
2 研究方法
    2.1 分级法
    2.2 空间自相关分析法
        2.2.1 全局空间自相关
        2.2.2 局部空间自相关
    2.3 对数平均迪式分解法
3 结果与分析
    3.1 粮食总产量与人均粮食产量变化
    3.2 粮食生产时空分异特征
    3.3 粮食增产贡献因素分析
4 结论与讨论
    4.1 讨 论
    4.2 结 论

(6)高原山地耕地粮食供给与土壤保持服务权衡研究 ——以新平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进展
        1.3.1 生态系统服务权衡
        1.3.2 高原山地生态系统服务权衡研究
        1.3.3 耕地粮食供给与土壤保持服务研究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及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2.1.1 地理位置
        2.1.2 社会经济状况
    2.2 研究目标及内容
        2.2.1 研究目标
        2.2.2 研究内容
    2.3 研究方法
        2.3.1 数据收集与处理
        2.3.2 耕地的空间分异格局
        2.3.3 耕地的粮食供给与土壤保持服务评估
        2.3.4 耕地粮食供给与土壤保持服务权衡
    2.4 技术路线
第三章 当前粮食供给与土壤保持服务评估
    3.1 耕地空间分异特征
        3.1.1 无措施耕地空间分异格局
        3.1.2 有措施耕地空间分异格局
    3.2 耕地粮食供给服务评估
        3.2.1 坡度和措施对单产的影响
        3.2.2 粮食供给服务评估
    3.3 耕地土壤保持服务评估
        3.3.1 耕地土壤侵蚀程度空间分异格局
        3.3.2 土壤保持服务评估
    3.4 小结
第四章 粮食供给与土壤保持服务权衡
    4.1 退耕情景下耕地的粮食供给与土壤保持服务评估
        4.1.1 25°以上无措施耕地退耕
        4.1.2 20°以上无措施耕地退耕
        4.1.3 15°以上无措施耕地退耕
        4.1.4 25°以上耕地退耕
    4.2 修筑水土保持措施下耕地的粮食供给与土壤保持服务评估
        4.2.1 25°以上无措施耕地修筑水土保持措施
        4.2.2 20°以上无措施耕地修筑水土保持措施
        4.2.3 15°以上无措施耕地修筑水土保持措施
    4.3 不同情景下耕地粮食供给与土壤保持服务权衡
        4.3.1 当前耕地的粮食供给与土壤保持服务关系研究
        4.3.2 不同模拟情景下粮食供给与土壤保持服务对比
    4.4 小结
第五章 讨论与结论
    5.1 讨论
        5.1.1 坡度对耕地粮食供给与土壤保持服务的影响
        5.1.2 水土保持措施对耕地粮食供给与土壤保持服务的影响
        5.1.3 坡度和措施对高原山地耕地可持续利用的影响
    5.2 结论
    5.3 研究局限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完成的科研成果
致谢

(7)黄土高原粮食安全与生态建设的响应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粮食生产
        1.2.2 粮食安全
        1.2.3 黄土高原生态环境及粮食安全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2 研究区概况
    2.1 自然地理概况
    2.2 社会经济发展演变特征
        2.2.1 人口状况与社会经济概况
        2.2.2 人口与耕地关系的演变及粮食安全状况
        2.2.3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及农村经济发展
        2.2.4 黄土高原地区水土保持问题及能源与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
    2.3 生态建设概况
3 黄土高原土地利用动态变化与粮食产量时空格局分析
    3.1 黄土高原土地利用动态变化分析
        3.1.1 土地利用类型划分
        3.1.2 黄土高原土地利用类型面积统计分析
        3.1.4 黄土高原地区单一土地利用类型动态度分析
        3.1.5 黄土高原地区土地利用变化特征分析
    3.2 黄土高原粮食产量时空格局特证
        3.2.1 黄土高原人口数量与粮食总产量变化特征
        3.2.2 黄土高原粮食产量时空分布特征
        3.2.3 黄土高原粮食总产量波动情况分析
        3.2.4 黄土高原人均粮食产量变化情况
        3.2.5 不同尺度下黄土高原人均粮食产量的空间格局特征
        3.2.6 人均粮食产量空间自相关分析
    3.3 本章小结
4 黄土高原地区农业生产条件和水土保持措施对粮食产量的影响
    4.1 黄土高原农业生产条件变化及其对粮食产量的影响
    4.2 黄土高原退耕还林工程及其对粮食产量的影响
    4.3 黄土高原水土保持治理及对粮食产量的影响
        4.3.1 黄土高原水土保持建设情况
        4.3.2 黄土高原耕地面积变化
        4.3.3 黄土高原水土保持治理对粮食产量的影响
    4.4 本章小结
5 黄土高原地区粮食安全评价及未来黄土高原地区粮食安全预测
    5.1 黄土高原粮食安全评价
        5.1.1 黄土高原地区粮食自给系数
        5.1.2 黄土高原地区耕地压力指数
    5.2 未来黄土高原人口数量和粮食单产预测
    5.3 考虑不同水土保持措施的黄土高原粮食安全预测
    5.4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建议
    6.1 结论
    6.2 建议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8)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区粮食增产潜力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黄土高原粮食生产潜力分析
2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区粮食增产潜力分析
    2.1 中低产田增产潜力
    2.2 气候资源增产潜力
    2.3 天然降水利用增产潜力
    2.4 耕作改制增产潜力
    2.5 基础设施开发增产潜力
    2.6 农作物良种增产潜力
3 挖掘研究区粮食增产潜力的对策

(9)陕西省农业生产潜力与粮食安全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1.2.1 粮食安全内涵
        1.2.2 世界粮食安全现状
        1.2.3 粮食安全评价体系及预警
        1.2.4 我国粮食安全研究现状及发展历程
        1.2.5 目前研究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1.3 研究主要内容
        1.3.1 陕西省耕地变化态势与主要驱动因素
        1.3.2 陕西省粮食供需平衡状况分析
        1.3.3 陕西省耕地生产潜力核算
        1.3.4 典型农户粮食供需状况调研实证分析
        1.3.5 陕西省粮食安全评价与发展策略
    1.4 研究思路、方法与创新点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1.4.3 研究创新点
第二章 耕地面积与粮食生产的动态变化
    2.1 耕地面积变化态势
        2.1.1 耕地面积变化动态
        2.1.2 耕地构成变化
        2.1.3 耕地面积变化驱动力分析
    2.2 粮食单产现状分析
        2.2.1 粮食单产变化趋势
        2.2.2 主要粮食作物单产趋势
        2.2.3 提高粮食单产的途径
    2.3 粮食总产量变化动态
        2.3.1 粮食总产量历史变化情况
        2.3.2 夏粮和秋粮总产的变化趋势
        2.3.3 粮食播种面积和粮食产量变化
        2.3.4 粮食构成的变化趋势
第三章 耕地生产潜力核算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3.1 耕地生产潜力核算及其空间分布
        3.1.1 作物生产潜力计算方法及参数调整
        3.1.2 耕地生产潜力分析及空间分布
        3.1.3 主要作物生产潜力分析及空间分布
        3.1.4 各作物种植区粮食潜力评估
    3.2 耕地生产潜力的实现程度
        3.2.1 耕地实际生产能力核算
        3.2.2 耕地利用强度计算方法
        3.2.3 可实现粮食增产潜力
    3.3 耕地生产潜力的影响因素分析
        3.3.1 气候要素对粮食生产的影响
        3.3.2 科技因素对粮食生产的影响
        3.3.3 农业各要素对粮食生产影响的因子分析
第四章 影响粮食安全关键问题的实证分析
    4.1 关中地区农户粮食生产、流通与消费现状调查
        4.1.1 调查区域概况及调查方法
        4.1.2 农地利用现状
        4.1.3 粮食生产现状和粮食构成
        4.1.4 粮食的储备和流通情况
        4.1.5 食物消费结构
        4.1.6 农民收入状况和从业者结构
        4.1.7 关中地区粮食生产与安全分析
    4.2 果业发展对粮食生产和粮食安全影响的调查研究
        4.2.1 调查区域概况及调研方法
        4.2.2 果园和粮食种植现状
        4.2.3 粮食单产和人均粮食占有量
        4.2.4 粮食流通和农户粮食储备
        4.2.5 农户生活水平和农户对粮食作物种植的态度
        4.2.6 果业发展对粮食生产和粮食安全影响的分析
    4.3 食物能量获取与农户食物安全的调查研究
        4.3.1 研究区域与方法
        4.3.2 农户食物能量平衡影响因素
        4.3.3 农户食物能量供应分析
        4.3.4 农户食物安全及其决定性因素
        4.3.5 农户食物安全状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第五章 不同生态类型区粮食安全风险评估与对策
    5.1 关中地区粮食安全对策分析
        5.1.1 粮食生产概况
        5.1.2 耕地与粮食生产状况
        5.1.3 粮食播种面积与作物种植结构
        5.1.4 粮食安全风险评估
        5.1.5 影响粮食安全因素分析
        5.1.6 粮食安全对策与建议
    5.2 陕北地区粮食安全对策分析
        5.2.1 粮食生产概况
        5.2.2 耕地状况
        5.2.3 粮食生产状况
        5.2.4 粮食播种面积与作物种植结构
        5.2.5 生活消费状况
        5.2.6 粮食安全风险评估
        5.2.7 影响粮食安全因素分析
        5.2.8 粮食安全对策与建议
    5.3 陕南地区粮食安全对策分析
        5.3.1 粮食生产概况
        5.3.2 耕地状况
        5.3.3 粮食生产状况
        5.3.4 粮食播种面积与作物种植结构
        5.3.5 粮食安全风险评估
        5.3.6 影响粮食安全因素分析
        5.3.7 粮食安全对策与建议
    5.4 保障陕西省粮食安全的策略
        5.4.1 严格保护现有耕地数量,提高耕地质量
        5.4.2 因地制宜,突出特色,提高农民收入
        5.4.3 严格控制人口增长
        5.4.4 大力发展农田水利设施与节水农业技术
        5.4.5 多途径做好粮食储备工作
        5.4.6 提高家庭收入近而提高家庭食物获取能力
        5.4.7 保护生态环境,保障农业可持续发展
        5.4.8 加强粮食政策的体统协调和综合分析
第六章 结论及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10)黄土高原水土保持社会经济效益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总论
    第一节 立题依据
        1.1 落后的社会经济状况加大了黄土高原生态环境整治的难度
        1.2 黄土高原脆弱的生态环境、严重的水土流失,加剧了区域贫困
    第二节 研究意义
        2.1 水土保持与社会经济发展有明显互动作用
        2.2 水土保持社会经济效益科学评价是水土保持决策的重要依据
        2.3 水土保持社会经济效益评价研究将推动水土保持学科体系的发展
    第三节 研究内容与方法
        3.1 研究内容
        3.2 预期结果
        3.3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3.4 拟采取的研究方法
第二章 国内外水土保持社会经济效益研究现状
    第一节 水土保持效益的内涵与分类
        1.1 直接效益和间接效益
        1.2 分级效益
        1.3 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1.4 原生效益和衍生效益
    第二节 国内外水土保持与社会经济关系研究进展
        2.1 水土保持社会经济效益研究的基本情况
        2.2 水土保持与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研究
        2.3 水土保持社会经济效益评价研究
        2.4 退耕还林(草)生态环境建设对农村社会经济的影响
    第三节 需要进一步加强研究的问题
        3.1 加大水土保持社会经济效益理论研究力度
        3.2 积极开展水土保持社会经济效益研究
第三章 水土流失与贫困
    第一节 严重水土流失县与国家级贫困县
        1.1 严重水土流失县的界定
        1.2 国家级贫困县的界定
        1.3 水土流失严重县与国家级贫困县的祸合关系研究
    第二节 黄土高原地区水土流失与地区贫困的关系
        2.1 水土流失诱因分析
        2.2 贫困诱因分析
第四章 黄土高原地区水土保持对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第一节 严重水土流失区内水土保持与农村社会经济的辩证关系
    第二节 现阶段黄土高原水土保持工作的主要内容
        2.1 基本农田建设
        2.2 退耕还林还草
        2.3 坝系工程建设
    第三节 黄土高原水土保持对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3.1 农田基本建设和水土保持工程可改善农村生产条件,提高粮食产量
        3.2 水土保持措施促进了种植业结构调整
        3.3 农田和坝系工程建设促进农村基础设施的改善
        3.4 退耕还林还草导致人均粮食减少
        3.5 退耕禁牧后畜牧业稳定发展,畜牧产业结构进一步调整
        3.6 退耕禁牧促进了农业产业结构和农民收入结构调整
        3.7 结论
    第四节 黄土高原水土保持对地区粮食安全的影响
        4.1 粮食安全的定义
        4.2 粮食安全标准
        4.3 粮食安全的影响因素
        4.4 黄土高原的粮食安全问题研究
        4.5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区粮食安全态势分析
        4.6 水土流失区人均粮食变化分析
第五章 黄土高原水土保持社会经济效益基本数据库
    第一节 资料收集及典型区的选取
    第二节 数据库的设计与实现
第六章 黄土高原水土保持社会效益评价
    第一节 水土保持社会效益评价的基本思路
    第二节 水土保持社会效益综合评价体系
    第三节 水土保持社会效益评价因子计算方法
        3.1 综合评价体系各因子评价标准值及评价指数
        3.2 评价因子权重确定
    第四节 水土保持社会效益综合评价
第七章 黄土高原水土保持经济效益评价
    第一节 水土保持经济效益评价方法
    第二节 水土保持经济效益评价因子体系
    第三节 水土保持经济效益评价因子计算方法
        3.1 综合评价体系各因子评价标准值及评价指数
        3.2 评价因子权重确定
    第四节 水土保持经济效益综合评价
第八章 开放式的水土保持社会、经济效益评价系统
    第一节 系统的结构与功能
    第二节 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2.1 用户管理模块的设计与实现
        2.2 水土保持社会、经济效益评价子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2.3 评价因子权重的确定
        2.4 报表输出模块的设计与实现
    第三节 关于系统的补充说明
        3.1 数据库中没有的部分数据(表5、表6、表7)
        3.2 恩格尔系数的确定
        3.3 经济指标的确定
    第四节 系统存在的问题
    第五节 结论
第九章 典型区水土保持社会经济效益评价及对策研究
    第一节 定西地区
        1.1 社会效益系统评价结论及分析(见表3、表4、图1)
        1.2 经济效益系统评价结论及分析(见表5、表6、图2)
    第二节 固原地区
        2.1 社会效益系统评价结论及分析(见表7、表8、图3)
        2.2 经济效益系统评价结论及分析(见表9、表10、图4)
    第三节 榆林地区
        3.1 社会效益系统评价结论及分析(见表11、表12、图5)
        3.2 经济效益系统评价结论及分析(见表13、表14、图6)
    第四节 延安地区
        4.1 社会效益系统评价结论及分析(见表15、表16、图7)
        4.2 经济效益系统评价结论及分析(见表17、表18、图8)
    第五节 咸阳地区
        5.1 社会效益系统评价结论及分析(见表19、表20、图9)
        5.2 经济效益系统评价结论及分析(见表21、表22、图10)
    第六节 5个典型区水土保持社会经济效益评价的综合分析和对策研究
        6.1 水土保持政策对严重水土流失区的社会、经济发展有显着影响
        6.2 提高农民收入是严重水土流失区水土保持工作的首要任务
        6.3 粮食安全成为严重水土流失区农村面临的重大课题
        6.4 提高土地利用水平是提高水土保持社会经济效益的有效途径
        6.5 产业结构调整应成为水土保持工作深入开展的主要内容
第十章 结论及展望
主要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期间参与课题和相关研究成果

四、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区未来粮食供给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黄土丘陵沟壑区传统村落生态理水经验研究[D]. 景阳.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
  • [2]新时期黄河流域水土保持与生态保护的战略思考[J]. 曹文洪,张晓明. 中国水土保持, 2020(09)
  • [3]中国休耕的主控因素及其对粮食安全的影响研究[D]. 曾思燕. 中国矿业大学, 2020(01)
  • [4]黄土高原水土保持工程措施的生态系统服务[J]. 杨磊,冯青郁,陈利顶. 资源科学, 2020(01)
  • [5]1985-2015年黄土高原地区粮食生产空间格局变化及原因[J]. 段健,徐勇,徐小任. 水土保持研究, 2019(05)
  • [6]高原山地耕地粮食供给与土壤保持服务权衡研究 ——以新平县为例[D]. 李宇翔. 云南大学, 2019(03)
  • [7]黄土高原粮食安全与生态建设的响应关系研究[D]. 冯朝红. 西安理工大学, 2018(11)
  • [8]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区粮食增产潜力分析[J]. 常国庆. 水土保持通报, 2014(02)
  • [9]陕西省农业生产潜力与粮食安全实证研究[D]. 李建平.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2(10)
  • [10]黄土高原水土保持社会经济效益评价[D]. 王刚. 陕西师范大学, 2007(01)

标签:;  ;  ;  ;  ;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区未来粮食供给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