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色素治疗眼底出血

茶色素治疗眼底出血

一、茶色素治眼底出血(论文文献综述)

梁雪林[1](2018)在《红花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与安全性评价》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曾有Meta分析[1-2]就急性脑梗死患者加用红花注射液与单纯常规治疗的疗效进行比较,我们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更新及拓展,来综合评价与分析红花注射液的疗效和临床安全性,指导其在临床中的合理应用。方法:通过计算机对以下数据库进行检索,主要包括中国知网期刊全文库(CNKI)、万方数据库(Wanfang Data)、维普数据库(VIP)、PubMed数据库、Cochrane Library、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disc),查询时间为自数据库建立开始至2017年10月发表的关于红花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RCT,应用Cochrane系统评价手册中质量评价的方法评价所纳入的文献,并进行数据提取,通过Revman5.3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纳入RCT19篇,受试者1808例,meta分析示:对于提高急性脑梗死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红花组优于常规治疗组[RR=1.18,95%CI(1.13,1.24),Z=7.24,P<0.00001];可明显降低患者的NIHSS评分[WMD=-3.43,95%CI(-5.73,-1.13),Z=2.92,P=0.004]及CSS评分[WMD=-4.07,95%CI(-5.21,-2.92),Z=6.97,P<0.00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其中仅5篇RCT明确指出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有不良反应出现,并详细描述了具体的不良反应,但经积极治疗或停药后均恢复正常。所有纳入研究均未报道有患者死亡。结论:对于急性脑梗死,常规治疗+红花注射液治疗效果优于单纯常规治疗,且仅极少数患者出现不良反应,因此对于急性脑梗死患者,红花注射液不失为一种有效且安全的方案。因研究的样本数量较少,且质量均不高,故尚需要更严格的高质量的大样本RCT来提供更科学可靠的证据。

尹倚艰[2](2012)在《祛湿化浊通心方对老年血脂代谢异常的干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课题研究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路志正教授调理脾胃学术思想探析。①路师调理脾胃大法的理论渊源,乃奠基于《黄帝内经》,发展于《伤寒杂病论》,成熟于《脾胃论》,完善于《临证指南医案》,使脾胃理论日臻完善;②路师调理脾胃大法的理论基础,从脾胃转枢、脾统四脏、脾胃升降、脾胃纳化、脾胃润燥五个方面阐述了中焦脾胃在机体脏腑阴阳、气血津液中的生理功能及临床意义;③路师调理脾胃大法的理论精髓,概括为“持中央,运四旁,怡情志,调升降,顾润燥,纳化常”的十八字基本思想;④路师调理脾胃大法的用药特点,主要有善从药物的脾胃归经选药、善从脾胃的生理、病理特点选药、善从辨证与辨病的关系上用药以及善从药量及给药方式上用药四个方面;⑤路师调理脾胃大法的临床应用,列举了胃脘痛、泄泻、便秘等脾胃病以及湿疹、痛风、胸痹、不寐、产后痹、眩晕、头痛、自汗症、咳嗽等内科杂病验案,彰显了调理脾胃法的科学性与实用性。⑥学习路师调理脾胃大法之体悟与运用,体现在临证施治、遣方用药、治未病与脾胃调护等临床实践中。第二部分,路志正教授祛湿化浊通心方干预老年血脂异常的临床研究。血脂异常是指血浆中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甘油三脂、Lp(a)、ApoB升高及/或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ApoAI降低。本病在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和导致冠心病、脑卒中等心脑血管事件中起着关键性作用,也是促进高血压、糖耐量异常、糖尿病的一个重要危险因素,同时还可导致脂肪肝、肝硬化、胆石症、胰腺炎、眼底出血、失明、高尿酸血症等疾病。近年来,随着人口老龄化和生活方式的改变,血脂异常已成为中老年人常见的疾病之一。现代医学对该病的治疗通常为他汀或贝特类药物,此类药虽调脂效果较好,但同时存在很多弊端,如对肝功有一定的损害、部分病人会发生横纹肌溶解等严重不良反应、停药后血脂指标容易反弹、疗效难以持久等。而在老年人群中此类问题尤为突出。血脂异常属于中医的“痰浊”、“血瘀”、“眩晕”等病证的范畴。以往的研究,认为因虚致实或肝脾失调是其主要病机,人们多从“痰浊”、“血瘀”入手,对老年血脂异常,又多从虚证论治。或祛痰化浊,或活血化瘀,或痰瘀同治,或调理脾胃,或祛邪扶正,总以恢复人体脏腑功能为宗旨,具有疗效满意、作用持久、副作用少及患者依从性高等优势。路志正教授几十年来致力于中医湿病学的研究。路师认为,湿浊与痰饮同质同属,危害相近。所不同乃在于湿分内外,痰无外袭;湿可生痰,渐次所致。故路师论治血脂异常迥异于常规之“痰浊”、“血瘀”之论,着眼于“痰浊”、“血瘀”之先,以调理脾胃、祛湿化浊之法先证用药,截断病势,足见其高明之处。对此,路师言道:调理脾胃可使脏腑充、阴阳和,水谷直转精微而不化生脂浊;祛湿化浊可使脾胃健、运化畅,水液敷布周身而不蕴湿成痰。希冀达到扶正以祛邪,防微以杜渐之目的。祛湿化浊通心方治疗血脂异常在临床应用多年,疗效显着。本项研究以随机对照法观察了祛湿化浊通心方干预老年血脂异常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从一个侧面客观体现了路师调理脾胃大法的临床意义与可行性。并对老年血脂异常的发病原因、病理机制、湿浊与血脂、祛湿化浊治疗血脂异常的意义以及祛湿化浊通心方组方原则、用药特点等诸多方面进行了论述。研究以绞股蓝总甙片为对照,疗程8周,纳入了符合高脂血症西医诊断标准、湿浊痹阻证中医辨证标准、年龄为60~80岁、并签署知情同意书的各30例老年血脂异常患者。结果显示,治疗前两组在性别、年龄、身高、体重、心率、血压、血脂水平、血脂异常类型、症状积分等方面资料均衡,未见统计学差异,具有可比性;治疗组(祛湿化浊通心方)治疗后除高密度脂蛋白(HDL-C)外,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C)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分别为5.8l±1.70mmol/L.3.05±2.30mmol/L.3.39±1.1lmm01/L,P<0.01或0.05,并优于对照组(绞股蓝总甙片)的6.16±1.91mmol/L.3.03±1.89mm01/L.3.81±0.63mmol/L,P<0.01或0.05;治疗组治疗后LDL-C达标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胸闷,头昏、头重如裹、头痛、口黏不渴、大便不爽、恶心呕吐、肢体沉重等主要中医证候疗效优于对照组(平均秩分别为23.83、38.10、36.10、34.70、36.77、39.82、33.38、34.17);治疗组在血、尿、便常规、心电图、ALT.AST.Cr等安全性指标方面未见异常。结果表明:祛湿化浊通心方可明显改善血脂代谢异常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中医证候,有效调节血脂异常并部分达标,未见毒副作用及不良反应,疗效优于绞股蓝总甙片,值得临床推广。简而要之,第一部分重在理论探讨,为第二部分的立题与实施奠定基础;而第二部分则是临床验证,为第一部分的立论与效用成就辉煌。二者相辅相成,充分体现了理论与实践的完美统一。

徐甜[3](2010)在《四川边茶茶褐素优化提取及降血脂活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高血脂症是一种全身性疾病,现代医学称之为血脂异常。高血脂症是脑卒中、冠心病、心肌梗塞、猝死的危险因素,也是引发高血压、糖耐量异常、糖尿病的一个重要危险因素,还可导致脂肪肝、肝硬化、胆石症、胰腺炎、眼底出血、失明、周围血管疾病、跛行、高尿酸血症等疾病。四川边茶是经过渥堆过程的后发酵茶,其中含有大量的茶褐素物质(Thrabrownine,TB),可以帮助人们消化牛、羊肉和奶类等高蛋白、高脂肪的食物,并补充人体所需营养成分,是边疆地区人民不可或缺的日常饮料。随着黑茶产业的发展,四川边茶、普洱等黑茶也被亚洲许多国家和地区人们当做预防心血管疾病的保健饮品。大量研究表明黑茶在延缓衰老、抑制动脉硬化、降脂减肥、调节糖代谢等方面有正向活性。但目前研究大多是以黑茶茶汤或茶汤萃取成分为材料,并未筛选定位其活性部位。针对四川边茶的研究几乎空白。为进一步了解四川边茶中特征性成分及降血脂活性,本文以四川边茶为材料,对其中的茶褐素物质进行研究,为寻找天然降脂活性物质以及四川边茶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结果表明:1.四川边茶茶褐素提取物易溶于水,不溶于乙醇、乙酸乙酯、正丁醇、氯仿,其中含有多酚类物质28.44%、多糖类16.36%、咖啡碱0.21%、氨基酸4.61%,具酚性。2.采用三因素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方法研究水提温度、萃取温度、料液比对四川边茶茶褐素提取率的影响,确定四川边茶茶褐素较优的提取范围。通过贡献率法计算结果表明:在研究范围内各因子对四川边茶茶褐素提取率作用的大小依次为水提温度>料液比>萃取温度,数学回归模型通过降维分析可知:在研究范围内提高水提温度可增加四川边茶茶褐素提取率;频率分析得到四川边茶茶褐素提取率>8.27%的优化条件为:水提温度为65.69-77.88℃,萃取温度为13.65-17.48℃,料液比为1:50.75-1:43.58。所建立数学回归模型在研究范围内能较准确的预测四川边茶茶褐素提取率。3.四川边茶茶褐素提取物对正常小鼠的血脂无明显影响,但能显着降低高血脂模型小鼠的血脂,其中低、中两个剂量组四川边茶茶褐素表现降血脂活性。低、中、高三个剂量组的小鼠动脉粥样硬化指数显着降低(p<0.01)。

王亚军[4](2010)在《新型降糖活性物质及新型脂质体疫苗的研究》文中提出新型降糖活性物质的研究:治疗糖尿病包括以下两种方式:1,使用胰岛素;2,使用其他降糖药物。对应这两种方式,本文构建和筛选了两种降糖活性物质,并分别对这两种物质的降糖效果进行了研究。对于CTB-人胰岛素融合蛋白,构建并筛选到含CTB-BA的阳性细胞并采用了Balb/c小鼠动物试验检测其降血糖活性,表明阳性细胞具有较强的降血糖活性。对于普洱茶,首先对各种茶在体外对PTP-1B的抑制作用进行了考察,并得到对PTP-1B抑制作用最强的普洱茶。对普洱茶在db/db小鼠上的降糖效果进行研究。普洱茶水饮用组表现出很高的降血糖活性,而采用灌胃给药组亦表现出一定的降糖活性。对普洱茶的减肥作用进行研究,饮用普洱茶具有减肥作用。对普洱茶对糖尿病患者和健康受试者的降血糖作用进行了研究,发现对于糖尿病受试者组,普洱茶显着地降低了他们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和HbA1c(%),健康受试者组则没有明显的变化。对试验前后血Ca2+,K+浓度进行检测,实验前后血Ca2+,K+的浓度均在正常范围内,证明喝茶不会造成Ca2+,K+流失。新型脂质体疫苗的研究:以脂质体作为流感裂解疫苗佐剂,采用冻干重建法,制备了流感脂质体疫苗。实验表明,相同剂量下,脂质体流感疫苗组与相应非脂质体流感疫苗组相比,可激发2-4倍的抗体,抗体高峰持续时间更长,在脾细胞增值比率,CD4+水平及CD4+/CD8+比例,以及细胞因子(IL-4、IFNγ)水平上均有显着的增强作用。脂质体流感疫苗不但能够刺激机体产生较无佐剂疫苗更高效持久的体液免疫,而且能够激发机体产生细胞免疫。

陈菊[5](2009)在《藕节功能性成分的提取分离及产品开发》文中研究说明藕节作为一味传统中药,始载于《名医别录》,历代本草均有记述。《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5版)》记录了藕节甘、涩、平。止血,消瘀。用于吐血,咯血,衄血,尿血,崩漏。我国莲藕资源丰富,加工过程中产生了大量的下脚料藕节,造成了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因此,对藕节进行研究、加工再利用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社会价值。本课题首次研究了藕节醇提物和不同极性段提取物的止血作用及其作用机理,并对藕节中具有止血活性的部位进行追踪分离,希望获得有效部位及单体化合物。同时进行藕节颗粒剂的制备。本文通过测定毛细管凝血时间(CT)、剪尾法出血时间(BT)、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优球蛋白溶解时间(ELT)等指标进行藕节醇提物及其不同极性段提取物的体内止血作用的药效学评价。结果表明,藕节醇提物显着缩短小鼠CT、BT,显示很好的止血作用,主要是通过缩短APTT、PT,延长ELT来发挥上述作用的。而在醇浸膏的不同极性部位中,乙酸乙酯部位缩短小鼠CT、BT最为显着,其次是正丁醇部位,提示这两个部位是藕节最主要的止血有效组分。氯仿部位高剂量组也有一定的止血作用,这三个部位均显着缩短APTT、PT、TT,延长ELT,此外乙酸乙酯部位能促进血小板的聚集。水部位的止血作用则主要通过影响纤溶系统实现。采用GC-MS对样品进行结构鉴定,醇提物鉴定出23种化合物,主要包括甾醇类化合物,三萜类、烷烃类、酯类和脂肪酸类等。其中主要成分为β-谷甾醇,其他含量较多的分别是9,19-环麦角甾-24-烯-3-醇,酯、羽扇豆醇、METHYL COMMATE A等。脂肪酸主要包括亚油酸、14-甲基-十五烷酸、亚麻酸等。乙酸乙酯部位样品经不同方法处理后共鉴定出40种化合物,主要包括脂肪酸、甾醇类、酯类、三萜类等。脂肪酸主要包括亚油酸、棕榈酸、(Z)-9-十八碳烯酸、亚麻酸等。此外主要含有22,23-二氢-豆甾醇、羊毛甾醇、羽扇豆醇、熊果烷、菜油甾醇等。正丁醇部位检测出酮类、醇类、酸类、糖苷类15种化合物,主要成分含2,3-丁二醇、1,2-乙二醇、1,2-丙二醇、3-戊醇等。采用正交实验法筛选出藕节颗粒喷雾干燥的最佳工艺条件:8倍量水,糊精加入量30%,进/出口风温分别为190℃/90℃。以浸膏粉∶蔗糖∶糊精为1:3:1的比例湿法制粒,得到的藕节颗粒剂呈色好,粒度均匀,水分含量低、溶化性好,流动性好(休止角为28.59°),堆密度为0.4379 g/mL,稳定性好。

黄丹[6](2007)在《茶多酚及茶色素对四氧嘧啶诱导的糖尿病小鼠视网膜新生血管的抑制作用》文中研究说明研究背景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是糖尿病最为常见和严重的微血管并发症之一,其致盲率占糖尿病全部眼部并发症的80%,在发达国家是成人致盲的首位原因。DR的发病机制迄今尚未完全阐明,其发生发展是一个涉及多种因素,包括多种生长因子、基因遗传倾向和自身免疫反应等非常复杂的过程。氧化损伤是近年来研究的热点,糖尿病患者视网膜在缺血缺氧条件下,氧自由基浓度异常增加,抗氧化酶活性降低,而这些调节机制的失衡又是促使眼部组织对氧化应激易感的关键因素之一,从而引起细胞膜完整性的破坏,通过刺激细胞调亡,导致微血管损害及血眼屏障的破坏。因此,抗氧化治疗显得日益重要并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茶多酚和茶色素作为天然强抗氧化剂,目前应用已相当广泛,包括治疗癌症、关节炎、肝损害以及心血管疾病方面,对其降血糖作用和治疗糖尿病肾病方面的研究也有很多,但对糖尿病性视网膜新生血管的作用研究很少,国内尚无报道。在此,我们用茶多酚和茶色素治疗四氧嘧啶诱导的糖尿病小鼠,探讨其是否能抑制糖尿病性视网膜新生血管的生成。研究目的研究抗氧化剂茶多酚、茶色素对糖尿病小鼠早期视网膜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影响以及对视网膜新生血管的抑制作用。研究方法用四氧嘧啶建立糖尿病小鼠模型。分为正常对照组、糖尿病模型对照组、茶多酚组及茶色素组,各10只。茶多酚和茶色素按150mg/kg/d给药,30d后摘除眼球取血,测血糖。眼球制作石蜡切片作VEGF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半定量计算VEGF在视网膜上的表达;PAS染色计数突破视网膜内界膜的血管内皮细胞核数。研究结果(1)VEGF表达:正常对照组视网膜VEGF几乎无表达,糖尿病模型对照组VEGF表达显着升高(P<0.01);茶多酚及茶色素组VEGF表达较糖尿病模型组均显着降低(P<0.05)。(2)突破内界膜的血管内皮细胞核数:平均每张切片正常对照组(0.30±0.48)个;糖尿病模型对照组(6.80±1.93)个,较正常对照组显着升高(P<0.01);茶多酚组(2.30±1.64)个,茶色素组(1.90±1.45)个,较糖尿病模型对照组均显着降低(P<0.01)。结论抗氧化剂茶多酚和茶色素对四氧嘧啶诱导的糖尿病小鼠视网膜VEGF表达及新生血管有抑制作用。

吴刚[7](2004)在《高位食管疾病内支架置入的解剖学研究与临床应用》文中认为背景和目的 高位食管疾病是指颈段和胸上段食管的良恶性病变,包括食管-胃吻合口瘘、食管癌弓上或颈部吻合术后复发和高位食管-气管瘘、食管-纵隔瘘、食管癌性狭窄、放射性食管狭窄、腐蚀性食管炎等。此类疾病或导致食管严重狭窄不能进食,或因进食后气道误咽剧烈呛咳而不敢进食,病人进食障碍,直接危及生命。内科治疗效果差,外科治疗缺乏有效方法。 所有失去手术机会或不愿接受手术治疗的良恶性食管病变采取食管内支架置入治疗,操作简单安全、创伤小,能迅速有效地解除狭窄或瘘所致的吞咽困难,其良好的治疗效果使之在食管瘘或狭窄性疾病的治疗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但是高位食管疾病的内支架置入治疗仍属于盲区,原因在于对食管入口和上段解剖结构认识存在极大的偏差。对于高位食管病变内支架置入,大多采用骨性标志一颈椎来定位支架最上界,部分学者认为支架上缘最高不能超过第七颈椎上缘水平或第1胸椎水平。食管入口随体位、头部活动变化相对于椎体位置变化较大,X线以椎体作为解剖标志既不能准确显示食管入口的位置,又不能反映食管入口的动态变化。 为了详细了解食管入口的毗邻关系及其影响因素,充分利用上段正常食管,准确、合理放置支架,减少支架置入后下滑、移位等并发症,扩大食管内支架置入治疗高位食管疾病的适应症,本研究旨在进行梨状隐窝下极和食管入口位置关系的解剖学研究,寻找和探索一条切实可行的食管入口定位法,指导临床准确置入食管内支架治疗高位食管疾病。 材料与方法 ①随机、自愿的原则对257例健康体检志愿者,年龄5~86郑州大学2004年硕士研究生毕业论文高位食管疾病内支架置入治疗的解剖学研究与临床应用斌淤争介屯砂盛书淤淤犷几奈粉讲飞移称仁溺犷介君‘旦杂犷诵艺二绍;矛魏拔卫么弃飞欲梦‘淤介势姗盛韶忙石需匕舒尹护夯照若户宝纷行咬必佗簇宁缺睽嚣笋七溺产丫奋留‘押了求沙货珍于呀经先沸;褪梦‘绷,冷黔必泛藻粉形了泌二溯梦端少潇职‘口二由盼‘奋欲岁,平均46.1士15.6岁,记录其姓名、年龄、身高、体重等,并在胃肠造影机下口服钡剂进行咽腔及食道造影。180位被检查者使用n xl4寸X线胶片四分格拍片,分别摄直立仰头位、平头位、低头位和仰卧仰头位咽腔食管造影片;77位被检查者只摄直立平头位咽腔食管造影片(4位用一张胶片)。随机抽出10位被测者进行X线造影片放大率校正。通过X线片将椎体平分三等份、椎间盘一份,分别记录梨状隐窝下极对应的椎体位置;以第五颈椎(C5)下缘平面为基线,利用两脚规和游标卡尺测量梨状隐窝下极与C5下缘基线的距离。在直立平头位图片上测量颈5、6高度,利用两脚规和游标卡尺测量C5上缘中点和第六颈椎(C6)下缘中点间的距离。 ②福尔马林固定的头颈部尸体标本61例,正中矢状断面切开,用1/50Inm游标卡尺和两脚规测量梨状隐窝下极与环状软骨板下缘平面之间距离、梨状窝下极与CS下缘的垂直距离和相对椎体位置关系、环状软骨板下缘与C5下缘平面的垂直距离和相对椎体位置关系。 ③26例高位食管疾病患者,男性20例,女性6例,年龄278岁,平均52.0士22.3岁。食管癌或责门癌根治性切除食管一胃弓上吻合或颈部吻合术后形成食管一胃吻合口痰10例、吻合口癌性复发狭窄4例、吻合口狭窄合并气管痰2例和高位食管一气管屡6例、腐蚀性食管炎4例。根据病变性质、长度、部位个体化选择食管内支架。患者仰卧于手术台上,头尽量抬高后仰,X线监视下置入食管内支架。支架置入后食管造影,了解支架位置、膨胀程度,观察食管通畅和痰口封堵情况,感染控制效果。 结果X线片梨状隐窝下极位置测量:①梨状隐窝下极随着体位的变化而相对椎体位置变化。②四种体位下男女之间梨状隐窝下极位置均有显着性差异 (户0.000),且女性梨状隐窝下极位置高于男性。③男性或者女性直立仰头位、平头位、低头位和仰卧仰头位四种体位之间均有显着性差别,且直立仰头位高于仰卧仰头位、仰卧仰头位高于直立平头位、直立平头位又高于直立低头位。④将被测试者以蕊30岁、31一60岁、)61岁年龄段分组,四种体位下梨状隐窝下极位置年龄段间均有显着性差异。⑤将被测试者体重指数分为<18.5、18.522.99和>2.99三组,分析显示四种体位下各体重指数段间均无显着性差异。⑥梨状隐窝下极活动度不受性别、年龄、体型的影响。⑦颈5、6高度与身高呈正相关郑州大学2004年硕士研究生毕业论文高位食管疾病内支架置入治疗的解剖学研究与临床应用欲绝J犷令舀叮扁岁命犷房甲理期护汤犷笼狱说卖今凌男货势汉鲜浦尹彩r袱峨凭黔届路舅臼多诬户篇祝弱娜全斜洲彩洲蛇翎群必一拐广飞罗,涛男协洲韶尹;游峪韶黔苏尹佗诫照谈笋扩矛螃诀比蔑赞卜洲货抖裕筑分留哟今磅,」死华炭仁属粉宝砰卜浦尸拼架几淤哪歼屯甲李拼勺盼口谈、徽礴粉减汹气面绷护产线性关系。 尸体标本测量:梨状隐窝下极与环状软骨下缘相距约2.ocm,而与C5下缘相距约1.Icm,环状软骨下缘与C5相距约一0.scm。尸体标本梨状隐窝下极多位于C4一CS一6水平(94.8%),环状软骨板下缘多位于C5一C6刃之间(97.4%)。 临床高位食

黄娟[8](2000)在《茶色素治眼底出血》文中研究说明

刘荣[9](1998)在《茶色素与缺血性脑血管病的相关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张云龙[10](2009)在《普洱茶三七含片的研制及其辅助降血脂作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论文以普洱茶和三七皂甙为原料,提取普洱茶有效成分与三七皂甙两者配伍研制普洱茶三七含片,并研究其辅助降血脂作用。主要结果如下:1、普洱茶提取物的制备以茶多酚作为普洱茶水浸出物的标志性成分。通过测定茶汤中茶多酚的含量确定了普洱熟茶的水浸提工艺为:先将普洱茶粉碎过筛,然后用pH=5的水浸提3次,每一次的料水比均为1:10,温度为85℃,时间为15min,浸提率最高为96.07%。2、普洱茶三七含片的制备根据正交试验结果,普洱茶三七含片最佳配方为:普洱茶浸膏用量为10%,稀释剂用量为86.1%(木糖醇:糊精:淀粉=4:1.5:2),三七皂甙用量为1.4%,甜味剂阿斯巴甜用量为0.25%。经混合后制粒压片、辐照灭菌后,得到的普洱茶三七含片片剂硬度适中,具有普洱茶风味,甜度适中,无粘附感,且苦后回甘。通过稳定性实验发现:产品质量稳定,可判定该含片在常温下贮存期为两年;通过测定产品主要质量指标,该含片的感官指标、理化指标和微生物指标均达到产品的质量标准要求。3、普洱茶三七含片对血脂功能的影响⑴普洱茶三七含片不影响实验大鼠的生命基本体征;⑵普洱茶三七含片具有降低实验性高脂血症大鼠血清中TC(胆固醇)含量的作用(P<0.05);⑶普洱茶三七含片具有降低实验性高脂血症大鼠血清TG(甘油三酯)含量的作用(P<0.05);⑷普洱茶三七含片具有降低实验性高脂血症大鼠血清L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的作用(P<0.05);⑸普洱茶三七含片具有升高实验性高脂血症大鼠血清H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的作用(P<0.05);⑹普洱茶在降低实验性高脂血症大鼠血脂的同时,也增强了预防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本研究以普洱茶和三七皂甙为原料,利用现代食品加工技术,成功研制了普洱茶三七含片,动物实验表明普洱茶三七含片具有降低实验性高脂血症大鼠血脂的功能。

二、茶色素治眼底出血(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茶色素治眼底出血(论文提纲范文)

(1)红花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与安全性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研究内容与方法
    1.纳入与排除标准
        1.1 研究类型
        1.2 研究对象
        1.3 干预措施
        1.4 结局指标
        1.5 排除标准
    2.检索策略
    3.文献筛选、评价及数据获取
    4.统计分析
结果
讨论
小结
致谢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位论文
导师评阅表

(2)祛湿化浊通心方对老年血脂代谢异常的干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文献综述
    综述一 中医药治疗血脂异常的研究进展
    综述二 调理脾胃法治疗血脂异常的研究进展
路志正教授调理脾胃学术思想探析
    1. 路师调理脾胃大法的理论渊源
    2. 路师调理脾胃大法的理论基础
    3. 路师调理脾胃大法的理论精髓
    4. 调理脾胃大法的用药特点
    5. 调理脾胃大法的临床应用
    6. 学习路师调理脾胃大法之体悟与运用
路志正教授祛湿化浊通心方干预老年血脂异常的临床研究
    1. 临床资料
    2. 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5. 结论
    6. 本课题存在不足及目标措施
结语
致谢
个人简历
附录

(3)四川边茶茶褐素优化提取及降血脂活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s
目录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 四川边茶的研究概况
        1.1 四川边茶概述
        1.2 四川边茶研究利用现状
    2 茶色素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2.1 茶色素的生物活性研究
        2.1.1 抗菌作用
        2.1.2 抗病毒作用
        2.1.3 抗心血管疾病作用
        2.1.4 抗癌作用
        2.1.5 抗氧化作用
        2.2 茶色素的分析方法
        2.2.1 茶色素的分离提取与检测方法
        2.2.2 茶色素的化学组成结构与性质
    3 生药降血脂研究现状
        3.1 高血脂的病因分类及降血脂途径
        3.2 生药降血脂有效成分研究
        3.2.1 多酚
        3.2.2 蛋白质
        3.2.3 活性多糖
        3.2.4 不饱和脂肪酸
        3.2.5 苷
        3.2.6 黄酮
    4 研究目的和意义
    5 研究内容
第二章 四川边茶茶褐素的优化提取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材料
        1.1.1 材料
        1.1.2 主要试剂
        1.1.3 主要仪器
        1.2 实验方法
        1.2.1 四川边茶浸提
        1.2.2 四川边茶不同提取物主要理化成分测定
        1.2.3 四川边茶茶褐素提取的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实验设计
        1.2.4 数据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四川边茶不同提取物主要理化成分含量测定
        2.2 四川边茶不同提取物茶黄素、茶红素、茶褐素含量测定
        2.3 四川边茶茶褐素定性分析
        2.4 四川边茶茶褐素提取率二次回归模型的组建
        2.4.1 三元二次方程的建立与检验
        2.4.2 单因素效应分析
        2.4.3 双因素交互作用分析
        2.4.4 各因素重要性分析
        2.4.5 浸提条件的优化及验证
    3 讨论
        3.1 四川边茶茶褐素主要理化成分分析
        3.2 四川边茶茶褐素的提取分析
        3.3 四川边茶茶褐素定性分析
    4 结论
第三章 四川边茶茶褐素的降血脂作用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材料
        1.1.1 供试材料
        1.1.2 实验动物
        1.1.3 实验药品
        1.1.4 仪器
        1.2 实验方法
        1.2.1 四川边茶水提物的提取
        1.2.2 四川边茶茶褐素提取物的提取
        1.2.3 四川边茶茶褐素对正常小鼠血脂的影响
        1.2.4 小鼠高血脂模型的制备
        1.2.5 四川边茶茶褐素对高血脂模型小鼠血脂、部分脏器的影响
        1.2.6 数据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四川边茶茶褐素对正常小鼠血脂的影响
        2.2 四川边茶茶褐素对高血脂模型小鼠体重的影响
        2.3 四川边茶茶褐素对高血脂模型小鼠血脂的影响
        2.4 四川边茶茶褐素对高血脂模型小鼠动脉硬化指数的影响
        2.5 四川边茶茶褐素对高血脂模型小鼠肝脏指数的影响
        2.6 四川边茶茶褐素对高血脂模型小鼠脾脏指数的影响
    3 讨论
    4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4)新型降糖活性物质及新型脂质体疫苗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第一篇 新型降糖活性物质的研究
    第1章 前言
        一 糖尿病
        二 绞股蓝愈伤组织细胞
        三 霍乱毒素B 亚单位
        四 胰岛素
        五 普洱茶
        六 PTP 与糖尿病
        1 PTP 的结构和功能
        2 PTP1b 与 2 型糖尿病的关系
        3 PTP 相关药物的开发
        七 糖尿病模式动物db/db 小鼠
    第2章 CTB-人胰岛素融合蛋白在绞股蓝愈伤组织细胞系的表达及降糖效果
        一 实验材料
        1 细胞株和质粒
        2 主要试剂
        二 实验方法
        1 不含 C 肽基因的胰岛素基因(BA)和含有GP 绞链的霍乱毒素B亚单位(CTB)基因的合成
        2 构建克隆载体pMD18-T/CTB-BA
        3 构建植物细胞表达载体 pBI121/CTB-BA
        4 表达载体的转化及与绞股蓝愈伤组织细胞的共培养
        5 PCR 鉴定转化体细胞基因组DNA
        6 RT-PCR 鉴定转基因细胞
        7 检测人胰岛素表达量
        8 Western blotting 法检测CTB-人胰岛素融合蛋白
        9 表达产物的降糖试验
        三 试验结果
        1 CTB 和BA 基因的合成
        2 克隆载体中目的基因的序列测定
        3 融合克隆载体pMD18-T
        4 植物细胞表达载体 pBI121 /CTB-BA 的鉴定
        5 转化体细胞基因组DNA 的鉴定
        6 转基因细胞的RT-PCR 的鉴定
        7 人胰岛素表达量的检测
        8 western blot
        9 非转化子细胞和转化子细胞对小鼠的降血糖作用
        四 讨论
        五 小结
    第3章 普洱茶 PTP-1B 抑制剂的筛选及其稳定性初步研究
        一 实验材料
        1 酶和底物
        2 试剂
        3 仪器
        二 实验方法
        1 各种茶及其提取物对 PTP-1B 及其它 PTPs 抑制率的测定
        2 Time-course 曲线测量
        3 保存温度、高压对普洱茶 PTP-1B 抑制活性的影响
        三 试验结果
        1 各种普洱茶及普洱茶提取物对 PTP-1B、SHP1,TC-PTP 抑制率及 1C50 的测定
        2 普洱熟茶对 PTP-1B 抑制特异性考察
        3 Time-course 曲线
        4 保存温度、高压对普洱茶 PTP-1B 抑制活性的影响
        四 讨论
        五 小结
    第4章 普洱茶对糖尿病模型小鼠降糖作用的研究
        一 实验材料
        1 试剂
        2 试验动物及饲养条件
        3 主要仪器设备
        二 试验方法
        1 普洱茶粉的制备
        2 普洱茶(粉)的急性毒性(LD50)研究
        3 普洱茶对2 型糖尿病小鼠的降血糖实验研究
        三 实验结果
        1 普洱茶(粉)的急性毒性(LD50)
        2 普洱茶对2 型糖尿病小鼠的降血糖效果
        3 普洱茶对db/db 小鼠的饮食和体重的影响
        四 讨论
        五 小结
    第5章 普洱茶对2 型糖尿病患者降糖作用的研究
        一 实验材料
        1 试剂
        2 主要仪器设备
        二 试验方法
        1 纳入标准
        2 排除标准
        3 一般资料
        4 试验方法
        5 观察指标
        6 判定标准
        7 统计学处理
        三 实验结果
        1 实验前后不良症状的总的发生率比较
        2 糖尿病人组和健康受试者组实验前后血糖指标的变化
        四 讨论
        五 小结
    第6章 普洱茶降糖机制的初步研究
        一 实验材料
        1 动物组织
        2 试剂和抗体
        二 实验方法
        1 小鼠肝脏和肌肉中蛋白电泳样品的制备
        2 小鼠肝脏和肌肉蛋白电泳样品的Western Blotting
        三 实验结果
        1 各组小鼠肝脏中蛋白酪氨酸磷酸化程度的比较
        2 各组小鼠肝脏中Erk 磷酸化程度的比较
        3 各组小鼠肌肉中蛋白酪氨酸磷酸化程度的比较
        4 各组小鼠肌肉中Erk 磷酸化程度的比较
        四 讨论
        五 小结
第二篇 新型脂质体疫苗的研究
    第1章 前言
        一 流感及流感病毒
        1 流感病毒及其流行
        2 流感的防治
        二 流感疫苗的研究进展
        1 应用中的流感病毒疫苗
        2 研制中的流感病毒疫苗
        三 脂质体
    第2章 脂质体流感疫苗的制备及免疫性质评价
        一 实验材料
        1 流感病毒及流感抗原
        2 实验动物
        3 主要试剂及仪器
        二 试验方法
        1 脂质体流感疫苗的制备
        2 脂质体流感疫苗的性质考察
        3 脂质体流感疫苗给药方式及剂量探索
        4 脂质体流感疫苗激发机体体液免疫的检测
        5 脂质体流感疫苗激发机体细胞免疫检测
        三 实验结果
        1 脂质体流感疫苗的性质考察
        2 脂质体流感疫苗免疫剂量及给药方式的研究
        3 脂质体流感疫苗激发机体体液免疫的检测
        4 细胞免疫结果
        四 讨论
        五 小结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中文摘要
Abstract

(5)藕节功能性成分的提取分离及产品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注释表
第一章 绪论
    1.1 止血生理研究
    1.2 现代中药止血研究
        1.2.1 止血中药概述
        1.2.2 中药的止血作用研究现状
    1.3 藕节与莲藕
        1.3.1 藕节的中医各家学说
        1.3.2 藕节的显微特征
        1.3.3 藕节的成分
        1.3.4 藕节的酶及生理生化特性
        1.3.5 藕节的药理作用
        1.3.6 藕节的临床配伍及应用
    1.4 中药颗粒剂
    1.5 喷雾干燥
        1.5.1 喷雾干燥技术
        1.5.2 喷雾干燥特点
    1.6 立题背景、研究内容及意义
第二章 藕节乙醇提取物的止血作用
    2.1 前言
    2.2 实验材料
        2.2.1 主要试剂
        2.2.2 实验仪器
        2.2.3 实验动物
        2.2.4 药品
    2.3 实验方法
        2.3.1 藕节乙醇提取物对小鼠凝血时间(CT)的影响
        2.3.2 藕节乙醇提取物对小鼠出血时间(BT)和出血量的影响
        2.3.3 藕节乙醇提取物对小鼠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的影响
        2.3.4 藕节乙醇提取物对小鼠凝血酶原时间(PT)的影响
        2.3.5 藕节乙醇提取物对小鼠凝血酶时间(TT)的影响
        2.3.6 藕节乙醇提取物对小鼠优球蛋白溶解时间(ELT)的影响
    2.4 实验数据统计
    2.5 结果与讨论
        2.5.1 藕节醇提物对小鼠CT 的影响
        2.5.2 藕节醇提物对小鼠BT 和出血量的影响
        2.5.3 藕节醇提物对小鼠APTT 的影响
        2.5.4 藕节醇提物对小鼠PT 的影响
        2.5.5 藕节醇提物对小鼠TT 的影响
        2.5.6 藕节醇提物对小鼠ELT 的影响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藕节醇提物各极性部位的止血作用
    3.1 前言
    3.2 实验材料
        3.2.1 主要试剂
        3.2.2 实验仪器
        3.2.3 实验动物
        3.2.4 药品
    3.3 实验方法
        3.3.1 藕节各极性部位对小鼠凝血时间(CT)的影响
        3.3.2 藕节各极性部位对小鼠出血时间(BT)和出血量的影响
        3.3.3 藕节各极性部位对小鼠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的影响
        3.3.4 藕节各极性部位对小鼠凝血酶原时间(PT)的影响
        3.3.5 藕节各极性部位对小鼠凝血酶时间(TT)的影响
        3.3.6 藕节各极性部位对小鼠优球蛋白溶解时间(ELT)的影响
        3.3.7 藕节有效部位对人血小板聚集性的影响
    3.4 实验数据统计
    3.5 结果与分析
        3.5.1 藕节各极性部位对小鼠CT 的影响
        3.5.2 藕节各极性部位对小鼠BT 和出血量的影响
        3.5.3 藕节各极性部位对小鼠APTT 的影响
        3.5.4 藕节各极性部位对小鼠PT 的影响
        3.5.5 藕节各极性部位对小鼠TT 的影响
        3.5.6 藕节各极性部位对小鼠ELT 的影响
        3.5.7 藕节有效部位对ADP 诱导人血小板聚集率的影响
    3.6 讨论
    3.7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成分分析
    4.1 前言
    4.2 实验材料
        4.2.1 主要试剂
        4.2.2 实验仪器
    4.3 实验方法
        4.3.1 样品
        4.3.2 有效部位活性成分预试
        4.3.3 薄层层析方法
        4.3.4 洗脱条件的选择
        4.3.5 硅胶柱层析方法
        4.3.6 气相色谱的条件
        4.3.7 质谱的条件
        4.3.8 气质联用(GC-MS)的样品处理
    4.4 结果与分析
        4.4.1 有效部位成分预试结果
        4.4.2 乙酸乙酯部位柱层析洗脱剂的选择结果
        4.4.3 乙酸乙酯部位柱层析分离结果
        4.4.4 醇提物气质联用(GC-MS)检测结果
        4.4.5 乙酸乙酯部位气质联用(GC-MS)检测结果
        4.4.6 正丁醇部位气质联用(GC-MS)检测结果
    4.5 讨论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藕节颗粒剂的研究
    5.1 前言
    5.2 实验材料
        5.2.1 原料
        5.2.2 实验药品和试剂
        5.2.3 实验仪器
    5.3 实验方法
        5.3.1 藕节提取工艺及干燥方法的确定
        5.3.2 喷雾干燥工艺条件的优化
        5.3.3 藕节提取物颗粒剂的制备及质量检查
    5.4 结果与讨论
        5.4.1 藕节提取和干燥方法确定
        5.4.2 藕节水提物喷雾干燥条件的优化
        5.4.3 藕节提取物颗粒剂的制备及质量检查
    5.5 本章小结
总结与展望
    一、主要结论
    二、存在问题及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6)茶多酚及茶色素对四氧嘧啶诱导的糖尿病小鼠视网膜新生血管的抑制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一.论文摘要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二.正文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三.综述:视网膜新生血管性疾病的治疗研究进展
四.致谢

(7)高位食管疾病内支架置入的解剖学研究与临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部分 高位食管疾病内支架置入的解剖学研究与临床应用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材料和方法
    结果
    附图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部分 高位食管疾病的解剖学基础研究与临床治疗现状
    参考文献
缩略语对照表
在校期间发表文章
获奖证书
致谢

(10)普洱茶三七含片的研制及其辅助降血脂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保健食品的发展概况
        1.1.1 保健食品的定义和提出
        1.1.2 国内外保健食品的发展现状
        1.1.3 国内外保健食品的发展趋势
    1.2 高脂血症
        1.2.1 高脂血症
        1.2.2 高脂血症的危害
        1.2.3 高脂血症与动脉粥样硬化
    1.3 三七保健食品及三七药理的发展概况
        1.3.1 三七药理保健作用及历史记载
        1.3.2 三七现代药理作用研究
    1.4 普洱茶保健食品及普洱茶药理的现代研究
        1.4.1 普洱茶功效的历史记载
        1.4.2 普洱茶现代药理研究
        1.4.3 安全性毒理学评价
        1.4.4 在食品中的应用
    1.5 研究目的意义
2 材料与方法
    2.1 普洱茶提取工艺研究
        2.1.1 材料与试剂
        2.1.2 仪器与设备
        2.1.3 方法
    2.2 普洱茶三七含片的研制
        2.2.1 材料与辅料
        2.2.2 仪器与设备
        2.2.3 方法
    2.3 普洱茶三七含片的稳定性实验
        2.3.1 材料与试剂
        2.3.2 仪器与设备
        2.3.3 实验方法
        2.3.4 指标测定
    2.4 普洱茶三七含片辅助降血脂作用的动物实验
        2.4.1 材料
        2.4.2 仪器和设备
        2.4.3 方法
3 结果与讨论
    3.1 普洱茶浸提工艺研究
    3.2 普洱茶三七含片的研制
        3.2.1 稀释剂和甜味剂的选择
        3.2.2 润滑剂的选择
        3.2.3 各辅料用量选择
        3.2.4 粘合剂用量选择
        3.2.5 润滑剂用量选择
        3.2.6 片剂抗张强度检查
        3.2.7 片剂重量差异检查
    3.3 普洱茶三七含片稳定性实验
        3.3.1 普洱茶三七含片感官指标的变化
        3.3.2 普洱茶三七含片理化指标的变化
        3.3.3 普洱茶三七含片微生物指标的变化
        3.3.4 普洱茶三七含片产品质量指标
        3.3.5 讨论
        3.3.6 小结
    3.4 普洱茶三七含片对大鼠体征指标的影响
        3.4.1 对实验大鼠饮水量的影响
        3.4.2 对实验大鼠摄食量的影响
        3.4.3 对实验大鼠体重的影响
    3.5 普洱茶三七含片对实验大鼠血脂水平的影响
        3.5.1 对大鼠血清TC 的影响
        3.5.2 对大鼠血清TG 的影响
        3.5.3 对大鼠血清HDL-C 的影响
        3.5.4 对大鼠血清LDL-C 的影响
        3.5.5 对大鼠血脂综合指数的影响
        3.5.6 讨论
        3.5.7 小结
4 结论和展望
    4.1 结论
    4.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四、茶色素治眼底出血(论文参考文献)

  • [1]红花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与安全性评价[D]. 梁雪林. 新疆医科大学, 2018(01)
  • [2]祛湿化浊通心方对老年血脂代谢异常的干预研究[D]. 尹倚艰. 中国中医科学院, 2012(02)
  • [3]四川边茶茶褐素优化提取及降血脂活性研究[D]. 徐甜. 四川农业大学, 2010(04)
  • [4]新型降糖活性物质及新型脂质体疫苗的研究[D]. 王亚军. 吉林大学, 2010(08)
  • [5]藕节功能性成分的提取分离及产品开发[D]. 陈菊. 江南大学, 2009(S2)
  • [6]茶多酚及茶色素对四氧嘧啶诱导的糖尿病小鼠视网膜新生血管的抑制作用[D]. 黄丹. 浙江大学, 2007(02)
  • [7]高位食管疾病内支架置入的解剖学研究与临床应用[D]. 吴刚. 郑州大学, 2004(04)
  • [8]茶色素治眼底出血[J]. 黄娟. 江西中医学院学报, 2000(S1)
  • [9]茶色素与缺血性脑血管病的相关研究[J]. 刘荣. 河南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1998(02)
  • [10]普洱茶三七含片的研制及其辅助降血脂作用研究[D]. 张云龙. 云南农业大学, 2009(S2)

标签:;  ;  ;  ;  ;  

茶色素治疗眼底出血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