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拟失重对人体骨骼肌体积和肌内乙酰胆碱/肌酸比的影响以及等张运动对肌肉萎缩的影响

模拟失重对人体骨骼肌体积和肌内乙酰胆碱/肌酸比的影响以及等张运动对肌肉萎缩的影响

一、模拟失重对人体骨骼肌体积和肌内乙酰胆碱/肌酸比值的影响及等张运动对肌萎缩的作用(论文文献综述)

富昱[1](2021)在《基于Wnt通路探讨经筋针刺调控KOA大鼠股四头肌再生修复的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本实验以膝关节制动法制备KOA动物模型,观察针刺结筋病灶点对膝骨性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大鼠股四头肌结构功能以及与股四头肌再生修复相关的生肌分子标志物的影响,进而探索再生修复相关通路(Wnt/β-catenin)介导的针刺结筋病灶点促进KOA大鼠股四头肌再生修复的作用机制,为临床应用经筋疗法治疗膝骨性关节炎提供实验依据。材料与方法:将44只SPF级雄性SD大鼠(6周龄、体重180-220g)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简称:正常组)、KOA模型组(简称:模型组)、针刺结筋病灶点组(简称:病灶点组)、针刺经穴组(简称:经穴组),每组11只(1只用于检验模型是否成立,10只用于指标检测)。模型组、病灶点组、经穴组采用膝关节制动造模方法制备KOA模型。造模完成后,将正常组和模型组两组大鼠每日用固定器固定20min,连续进行14天;将病灶点组大鼠每日固定于固定器,类比《中国经筋学》中膝周结筋病灶点定位,视循膝关节经筋触诊结果,在大鼠右后肢股前侧的股直肌肌腱抵止处,腹股沟部的股直肌肌腱抵止处,以及臀后侧半腱肌和股二头肌长头之间当坐骨结节处软组织的拘挛、结节处标记结筋病灶点,并且对以上3个结筋病灶点进行针刺干预,一次20min,连续干预14天;将经穴组大鼠每日固定于固定器,针刺右后肢犊鼻穴、足三里穴、阳陵泉穴,一次20min,连续干预14天。在形态学方面,测量各组大鼠右后肢的大腿围度、股四头肌质量,采用HE染色法观察各组大鼠右后肢股四头肌的形态结构;在行为学方面,测量各组大鼠右后肢膝关节被动活动度和改良Lequesne MG膝关节功能指数,采用步态分析技术测量各组大鼠爪印面积、最大接触面积、最大压强、摆动速度以及站立时间等步态参数;在分子生物学方面,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各组大鼠右后肢股四头肌Pax7、MyoD、MyoG、MyHC1蛋白表达;采用RT-PCR法检测各组大鼠右后肢股四头肌Pax7、MyoD、MyoG、MyHC1mRNA表达;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大鼠右后肢股四头肌Wnt、GSK3β、β-catenin、Cyclin D1蛋白表达以及GSK3β、β-catenin蛋白磷酸化水平;采用RT-PCR法检测各组大鼠右后肢股四头肌Wnt、GSK3β、β-catenin、Cyclin D1 mRNA表达。实验相关数据使用SPSS 22.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数据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数据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法(one-way ANOVA)比较各组差异,以P<0.05表示具有统计学差异。结果:1.各组大鼠右后肢大腿围度变化:膝关节制动法制备KOA大鼠腿围显着降低(P<0.05);针刺干预后,与模型组比较,病灶点组以及经穴组大鼠大腿围度显着升高(P<0.05)。2.各组大鼠右后肢股四头肌质量比较: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绝对湿重显着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病灶点组以及经穴组绝对湿重显着升高(P<0.05),病灶点组显着高于经穴组(P<0.05)。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肌湿重维持率显着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病灶点组和经穴组肌湿重维持率显着升高(P<0.05)。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股四头肌肌湿重体重比值显着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病灶点组和经穴组肌湿重体重比值显着升高(P<0.05)。3.各组大鼠右后肢步态参数变化情况比较(1)爪印面积变化情况比较:膝关节制动法制备KOA大鼠爪印面积显着降低(P<0.05)。针刺干预后,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爪印面积显着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病灶点组以及经穴组爪印面积显着增加(P<0.05)。(2)最大接触面积变化情况比较:膝关节制动法制备KOA大鼠最大接触面积显着降低(P<0.05)。针刺干预后,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最大接触面积显着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病灶点组以及经穴组最大接触面积显着增加(P<0.05)。(3)最大压强变化情况比较:膝关节制动法制备KOA大鼠最大压强显着降低(P<0.05)。针刺干预后,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最大压强显着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病灶点组以及经穴组最大压强显着升高(P<0.05),病灶点组升高程度显着高于经穴组(P<0.05)。(4)摆动速度变化情况比较:膝关节制动法制备KOA大鼠摆动速度显着降低(P<0.05)。针刺干预后,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摆动速度显着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病灶点组以及经穴组摆动速度显着升高(P<0.05),病灶点组升高程度显着高于经穴组(P<0.05)。(5)站立时间变化情况比较:膝关节制动法制备KOA大鼠站立时间显着降低(P<0.05)。针刺干预后,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站立时间显着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病灶点组以及经穴组站立时间均显着升高(P<0.05)。4.各组大鼠右后肢膝关节被动活动度比较:膝关节制动法制备KOA大鼠膝关节被动活动度显着降低(P<0.05)。针刺干预后,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膝关节被动活动度显着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病灶点组以及经穴组膝关节被动活动度显着增加(P<0.05),病灶点组增加幅度显着高于经穴组(P<0.05)。5.各组大鼠改良Lequesne MG膝关节功能指数比较:膝关节制动法制备KOA大鼠改良Lequesne MG指数显着升高(P<0.05)。针刺干预后,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改良Lequesne MG指数显着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病灶点组以及经穴组改良Lequesne MG指数显着降低(P<0.05)。6.各组大鼠右后肢股四头肌HE染色结果分析:正常组肌纤维结构完整,排列整齐;模型组肌纤维形态改变,结构破坏;病灶点组肌纤维结构较完整,可见再生的肌纤维;经穴组肌纤维结构有所恢复,但肌纤维之间间隙较大。7.各组大鼠右后肢股四头肌生肌分子标志物免疫组化结果:7.1形态学结果显示:各组大鼠右后肢股四头肌Pax7、MyoD、MyoG、MyHC1的免疫反应阳性染色结果均呈棕黄色,其中Pax7、MyoD和MyoG在各组大鼠股四头肌中的免疫阳性反应表达在肌纤维的细胞核上,MyHC1免疫阳性反应表达在肌纤维的胞浆中。7.2积分光密度值比较结果:(1)Pax7积分光密度值比较: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积分光密度值显着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病灶点组与经穴组积分光密度值显着升高(P<0.05),病灶点组升高幅度明显高于经穴组(P<0.05)。(2)MyoD积分光密度值比较: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积分光密度值显着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病灶点组与经穴组积分光密度值显着升高(P<0.05),病灶点组升高幅度明显高于经穴组(P<0.05)。(3)MyoG积分光密度值比较: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积分光密度值显着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病灶点组与经穴组积分光密度值显着升高(P<0.05)。(4)MyHC1积分光密度值比较: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积分光密度值显着降低(P<0.05);与模型组相比,病灶点组和经穴组积分光密度值显着升高(P<0.05)。8.各组大鼠右后肢股四头肌Pax7、MyoD、MyoG、MyHC1 mRNA的表达情况:(1)Pax7 mRNA表达水平比较: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表达显着升高(P<0.05);与模型组相比,病灶点组表达显着升高(P<0.05)。(2)MyoD mRNA表达水平比较: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表达显着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病灶点组和经穴组表达显着升高(P<0.05),病灶点组升高幅度显着高于经穴组(P<0.05)。(3)MyoG mRNA表达水平比较: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表达显着升高(P<0.05);与模型组相比,病灶点组以及经穴组表达均显着升高(P<0.05)。(4)MyHC1 mRNA表达水平比较: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表达显着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病灶点组以及经穴组表达显着升高(P<0.05)。9.各组大鼠右后肢股四头肌Wnt、GSK3β、β-catenin、Cyclin D1 mRNA表达水平:(1)Wnt mRNA表达水平比较: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表达显着升高(P<0.05);与模型组相比,病灶点组和经穴组表达显着升高(P<0.05),病灶点组升高幅度更加显着(P<0.05)。(2)GSK3βmRNA表达水平比较: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表达显着降低(P<0.05);与模型组相比,病灶点组和经穴组表达显着降低(P<0.05),病灶点组下降幅度更加显着(P<0.05)。(3)β-catenin mRNA表达水平比较: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表达显着升高(P<0.05);与模型组相比,病灶点组和经穴组表达显着升高(P<0.05),病灶点组升高幅度更加显着(P<0.05)。(4)Cyclin D1 mRNA表达水平比较: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表达显着升高(P<0.05);与模型组相比,病灶点组和经穴组表达显着升高(P<0.05),病灶点组升高幅度更加显着(P<0.05)。10.各组大鼠右后肢股四头肌Wnt、GSK3β、β-catenin、Cyclin D1蛋白相对含量以及GSK3β、β-catenin蛋白磷酸化水平:(1)Wnt/β-actin: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表达显着升高(P<0.05);与模型组相比,病灶点组和经穴组表达显着升高(P<0.05),病灶点组升高幅度更加显着(P<0.05)。(2)p-GSK3β/GSK3β: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显着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病灶点组显着升高(P<0.05)。(3)p-β-catenin/β-catenin: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显着下降(P<0.05);与模型组相比,病灶点组和经穴组均显着下降(P<0.05),病灶点组下降幅度更显着(P<0.05)。(4)Cyclin D1/β-actin: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表达显着升高(P<0.05);与模型组相比,病灶点组和经穴组表达显着升高(P<0.05),病灶点组升高幅度更显着(P<0.05)。结论:1.针刺结筋病灶点可以重塑肌纤维的形态结构,增加KOA大鼠患侧后肢腿围以及肌肉质量,从而改善KOA大鼠股四头肌的病理形态。2.针刺结筋病灶点可以有效增加KOA大鼠患侧膝关节的被动活动度、纠正患侧后肢的异常步态以及降低KOA膝关节功能指数,从而改善KOA大鼠膝关节活动受限等功能异常。3.针刺结筋病灶点能显着提高KOA大鼠患侧后肢股四头肌Pax7、MyoD、MyoG、MyHC1等生肌分子标志物的表达,促进骨骼肌干细胞增殖分化以实现对受损骨骼肌的再生修复。4.针刺结筋病灶点能够调节Wnt/β-catenin通路相关基因蛋白的表达,Wnt/β-catenin通路介导的骨骼肌干细胞再生修复可能是经筋刺法改善KOA大鼠股四头肌形态结构及功能的作用途径之一。

胡世桥[2](2021)在《不同运动方式对尾部悬吊大鼠骨骼肌BDNF/mTOR/p70S6K通路的影响》文中指出目的:观察有氧与抗阻运动对比目鱼肌肌萎缩恢复的影响,探讨骨骼肌相关蛋白BDNF、m TOR、p70S6K的表达与骨骼肌萎缩、恢复及不同运动干预过程的潜在联系。方法:8周龄雄性大鼠36只,适应喂养一周,随机分为对照组(C,n=12)和悬吊组(CT,n=24)。CT组采用尾部悬吊系统(TSS)进行4周尾部悬吊,C组不做处理。悬吊结束后C组随机分为对照组1(C1,n=6)和对照组2(C2,n=6),CT组随机分为尾部悬吊组(CT1,n=6)、恢复组(CT2,n=6)、有氧运动组(A1,n=6)和抗阻运动组(R1,n=6)。悬吊4周,检测CT1组与C1组大鼠体重、比目鱼肌湿重,得到比目鱼肌湿重/体重,用HE染色法与Motic Images Advanced 3.2测量软件获取比目鱼肌肌纤维横截面积(CSA)。用离体肌肉灌流系统检测大鼠比目鱼肌收缩机能,Western blot方法检测比目鱼肌BDNF、m TOR、p70S6K的蛋白表达。运动干预4周期间,C2与CT2组不做处理,将A1组与R1组分别进行4周有氧运动和抗阻运动干预,4周干预结束后用同样方法检测各组大鼠上述指标。得到所有数据归纳分组,用SPSS 22.0、Graphpad Prism 8.0、Image J和Excel 2019等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数据均表示为“平均值±标准差”。结果:⑴尾部悬吊4周,CT1组大鼠体重显着降低10.7%(P<0.05),SOL湿重显着减少51.3%(P<0.01)。运动干预4周,CT2、A1与R1组大鼠体重、SOL湿重与湿重体重比恢复至C1水平,运动干预骨骼肌恢复状况好于自然恢复(P<0.01)。⑵悬吊4周,CT1组大鼠SOL肌纤维横截面积显着降低38%(P<0.01)。运动干预4周,CT2组肌纤维横截面积恢复至C2水平,A1组与R1组SOL肌纤维横截面积分别较C2组增大19.2%(P<0.01)和26.5%(P<0.01),运动干预后骨骼肌抗萎缩方面效果更为显着(P<0.01)。⑶尾部悬吊4周,CT1组大鼠SOL单收缩力显着下降52.6%(P<0.01),强直收缩力显着降低49.8%(P<0.01),抗疲劳程度呈显着降低(P<0.01)。运动干预4周,各组大鼠SOL单收缩力、强直收缩力及抗疲劳程度均恢复至C2水平,运动干预下恢复效果好于自然恢复(P<0.01和P<0.05)。⑷悬吊4周,CT1组SOL中BDNF蛋白显着降低(P<0.01)。运动干预4周,CT2组BDNF蛋白表达恢复至C2组水平(P>0.05)。A1组BDNF蛋白表达水平较C2组显着升高(P<0.01),R1组比目鱼肌BDNF蛋白表达水平较C2组显着升高(P<0.05)。与CT2组相比,运动干预组BDNF蛋白表达水平均显着升高(P<0.01)。⑸悬吊4周,m TOR与p70S6K蛋白表达显着降低(P<0.01)。运动干预4周,CT2组比目鱼肌m TOR与p70S6K蛋白表达水平恢复至C2组水平(P>0.05),A1组与R1组m TOR蛋白表达水平较C2组显着升高(P<0.05和P<0.01),A1组与R1组p70S6K蛋白表达水平均显着增加(P<0.05);与CT2组相比,A1组与R1组m TOR与p70S6K蛋白表达水平显着升高(P<0.01)。结论:⑴尾部悬吊4周大鼠SOL萎缩显着,骨骼肌质量、横截面积、收缩机能显着降低,BDNF蛋白表达降低,m TOR/p70S6K蛋白表达减少,提示,本实验悬吊模型造模成功,萎缩现象可能与BDNF蛋白表达减少,m TOR/p70S6K通路被抑制有关。⑵自然恢复4周,大鼠萎缩比目鱼肌恢复至正常水平,运动干预4周恢复效果显着好于自然恢复,且BDNF、m TOR、p70S6K蛋白表达显着升高。提示,运动是BDNF、m TOR、p70S6K蛋白表达增加的重要因素。⑶运动干预4周,骨骼肌萎缩现象得到显着改善,根据结果提示,骨骼肌改善与运动刺激骨骼肌内BDNF蛋白表达增加,m TOR/p70S6K通路被激活有关。⑷两种运动方式均有效改善骨骼肌萎缩,但无显着差异,提示,这可能与悬吊完成后生活环境一致且实验周期略短有关,为验证两种运动方式的差异性,本实验将在做功量与肌肉分型方面做进一步研究。

魏睿元[3](2020)在《内蒙古马匹耐力运动训练代谢组学的研究》文中提出马匹耐力赛是历史悠久的人和动物合作的运动娱乐项目,蒙古马是我国本土特有马种之一,经历了漫长的岁月,在草原上以半饲牧半野放方式选育,因此蒙古马具有优良的抗受力和耐力。本文对6匹蒙古马、6匹杂交马进行了两个月,各单次15km和30km负荷耐力运动训练后的代谢组进行了研究,分别在训练前后和休息45min三个时间点采集血液样本,在训练前后采集肌肉样本,利用1H-NMR技术对血浆、肌肉样本代谢物进行检测,使用Chenomx NMR suit软件数据库对代谢物进行归属分类,通过PLS-DA和一维方差对代谢模式和显着变化的差异代谢物分析筛选,再进行功能富集和KEGG Pathway分析,找到训练前后发生显着变化的代谢通路及相关代谢物,得到训练前后差异代谢物的互作网络关系图,分析耐力运动期间及休息恢复中机体的物质、能量代谢方式以及潜在的代谢异常风险。经过实验分析本文得到的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研究蒙古马耐力运动中的代谢调控及分子机制。观察运动前后血浆、肌肉中代谢物的变化。结果显示,15km耐力负荷,运动期间蒙古马更偏向于无氧代谢的方式为机体供能,乳酸能和糖代谢更活跃,运动后机体脂肪供能增加。30km耐力负荷,运动期间蒙古马更偏向于脂肪有氧代谢的方式供能,但糖异生的过程也加强,与脂肪酸代谢相关的物质,如肉碱、泛酸、甜菜碱的消耗都显着增加,运动后机体的免疫压力明显增加。提示,脂肪储备,乳酸的生成和清除对于蒙古马耐力运动具有重要的意义。2.研究杂交马耐力运动中的代谢调控及分子机制。观察运动前后血浆、肌肉中代谢物的变化。结果显示,15km耐力负荷,运动期间杂交马更偏向于无氧代谢的方式为机体供能,乳酸能和糖代谢更活跃,运动后糖酵解依然持续供能。30km耐力负荷,运动期间杂交马更偏向于糖酵解和脂肪有氧代谢混合的方式为机体供能,运动后机体的免疫压力明显增加。两次耐力负荷期间糖酵解途径均比较活跃,且运动后杂交马机体表现出迅速的清除乳酸的能力。提示,乳酸的生成和清除对于杂交马耐力运动具有重要的意义。3.比较蒙古马与杂交马耐力运动中的代谢差异。观察运动前后血浆、肌肉中代谢物的变化。结果显示,运动前杂交马糖代谢表现的更活跃,而蒙古马组脂肪酸的代谢供能的占比更多。运动中蒙古马脂肪动员的能力更显着,对于耐力运动来说具有更大的优势,爆发力也更有潜质,但是杂交马表现出更好的乳酸耐受和代谢能力,对于短距离的比赛或许更有优势。提示,以蒙古马为基础培育耐力赛马是可行的。4.代谢通路和病症富集的分析。结果显示,15km负荷期间差异代谢物显着关联代谢通路,蒙古马组血浆样本18条、肌肉样本6条,杂交马组血浆样本5条、肌肉样本15条。30km负荷期间差异代谢物显着关联代谢通路,蒙古马组血浆样本9条、肌肉样本19条,杂交马血浆样本7条、肌肉样本13条。其中主要涉及糖酵解或糖异生、酮体的合成与降解、柠檬酸盐循环、缬氨酸,亮氨酸和异亮氨酸的降解、缬氨酸,亮氨酸和异亮氨酸的生物合成、牛磺酸和牛磺酸的代谢、甲烷代谢、D-谷氨酰胺和D-谷氨酸代谢等途径。运动后两组马都有发生机体物质代谢异常、机体氧化应激、各种不适症、炎症性疾病、肌肉溶解、神经紊乱症、线粒体-脑病-乳酸-中风、厌氧症、心脏衰竭、心肌梗塞、心肌损伤、窒息、严重惊厥或心源性休克、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等病症的可能,提示,运动后物质补充和机体调整是必要的。

柯志飞[4](2019)在《不同运动对骨骼肌萎缩相关蛋白MuRF1、MAFbx、IGF-1和Caspase-3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观察不同运动干预对废用性肌萎缩(SMDA)的作用。探讨运动干预下肌肉萎缩蛋白MuRF1、MAFbx、IGF-1和Caspase-3与SMDA的关系。方法:8周龄雄性SD大鼠56只,适宜性喂养一周后,随机分为对照组(C组,n=16)和悬吊组(T组,n=40)。C组不予处理,T组采用尾部悬吊系统(TSS)进行2周尾部悬吊。2周后,C组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1(C1组,n=8)和空白对照组2(C2组,n=8),T组分为悬吊后即刻组(T1组,n=8)、悬吊后对照组(TC组,n=8)、耐力运动组(TA组,n=8)、抗阻运动组(TR组,n=8)和耐力与抗阻联合运动组(TAR组,n=8)。悬吊2周结束后检测C1组和T1组大鼠体重、腓肠肌湿重和腓肠肌湿重/体重,HE染色技术及Image J测量软件对肌纤维横截面积(CSA)进行测定,Western blot方法测定C1组和T1组大鼠腓肠肌MuRF1、MAFbx、Caspase-3和IGF-1的蛋白表达。C2组和TC组不予运动,TA组、TR组和TAR组大鼠分别进行4周耐力运动、抗阻运动和耐力与抗阻联合运动干预,4周后采取同样方法检测各组大鼠上述指标。结果:(1)尾部悬吊2周后,与C1组比,T1组体重、腓肠肌湿重、腓肠肌湿重/体重和CSA显着降低;腓肠肌MuRF1、MAFbx和Caspase-3蛋白表达明显增高,IGF-1蛋白表达显着降低;4周自然恢复后,与C2组比,TC组体重、腓肠肌湿重、腓肠肌湿重/体重和CSA差异无显着性;MuRF1、MAFbx、Caspase-3和IGF-1蛋白表达差异无显着性。(2)4周运动干预后,TA组、TR组和TAR组腓肠肌湿重、腓肠肌湿重/体重和CSA显着高于TC组和C2组;TA组和TR组MuRF1蛋白表达显着低于TC组;TA组、TR和TAR组MAFbx蛋白表达均显着高于TC组和C2组。三个运动组Caspase-3蛋白表达较TC组和C2组均明显降低,而IGF-1蛋白表达均高于TC组和C2组。结论:(1)尾部悬吊2周后大鼠腓肠肌发生明显肌萎缩,骨骼肌促萎缩相关蛋白MuRF1、MAFbx和Caspase-3蛋白表达增加,抗萎缩蛋白IGF-1表达下降;(2)悬吊2周后,经4周自然恢复可使肌萎缩状态及相关蛋白恢复近正常水平;(3)4周不同运动干预能有效解除因制动所致肌萎缩,并显着提高腓肠肌湿重、腓肠肌湿重/体重和CSA,以抗阻运动和耐力结合抗阻运动尤为明显,其机制可能与运动下调MuRF1、Caspase-3以及上调IGF-1蛋白表达有关。

沈林园[5](2018)在《多组学关联分析长白猪和青峪猪的氧化型和酵解型骨骼肌差异的分子调控机制》文中认为骨骼肌是一种高度异质化的组织类型,其中氧化型骨骼肌和酵解型骨骼肌在人类的多种肌病发生中具有不同的敏感性,在畜禽生产中则与其生长发育和肉品质等重要经济性状密切相关。探索氧化型和酵解型骨骼肌间差异的表观遗传机制可以为人类肌病的治疗和提高畜禽经济性状提供重要信息。因此,本课题选取猪的典型氧化型骨骼肌(腰大肌,PMM)和酵解型骨骼肌(背最长肌,LDM)作为实验材料,并对其进行全基因组甲基化(MeDIP)、mRNA转录组、microRNA转录组、lncRNA转录组和circRNA转录组测序,并对其5种组学数据进行关联分析,深入探索导致氧化型和酵解型骨骼肌差异表型的分子遗传调控网络,其主要结果如下:(1)通过比较成年长白猪的氧化型(PMM)和酵解型(LDM)肌肉的表型性状发现。相比于LDM,PMM具有更细的肌纤维直径、更高的慢肌纤维比例、更高的线粒体含量和更好的肉质性状。(2)在6个MeDIP-seq文库一共获得了43.97Gb的数据,其中大于10X测序深度的高置信度reads超过34.83%。并从LDM和PMM中一共鉴定出15633个差异甲基化区域(DMRs),而在启动子区域仅有478个DMRs。功能富集分析发现启动子差异甲基化的基因主要参与GTP酶活性调节和细胞内级联放大信号等相关通路调控。(3)通过基因芯片技术从LDM和PMM一共鉴定出4983个可以唯一比对到猪基因外显子的转录本。这些转录本的表达水平与基因的启动子和基因内部的甲基化水平都呈极显着负相关,其相关系数分别为(r=-0.513,P=5.71×10-14)和(r=-0.256,P=3.186×10-6)。(4)在LDM和PMM间仅有617个显着差异表达的基因同时位于差异甲基化区域,其中有340个基因的表达水平与其甲基化程度呈负相关关系,这些基因主要富集于磷酸化通路(36 genes,P=1.25×10-3)、蛋白激酶活性(29 genes,P=1.33×10-3)、钙离子绑定(38 genes,P=2.75×10-3)等生物学过程。(5)在LDM和PMM中共鉴定出668个保守的miRNA,其中175个miRNAs显着性差异表达。这些差异表达miRNA功能主要富集于细胞内信号级联放大、血管发育、氧化压力应答等生物学通路。(6)通过对青峪猪生长曲线拟合,计算出其生长发育拐点为出生后的第178天。对178日龄的青裕猪LDM和PMM进行lncRNA文库的构建和测序,共获得了74.47 Gb(Gigabases)的原始数据,其数据量约为猪基因组大小的36倍。(7)在青峪猪LDM和PMM中共鉴定出16374个可靠的表达基因,其中有810个基因在两种骨骼肌中显着差异表达,差异表达的mRNA主要富集于脂肪酸β氧化,糖酵解过程,脂肪酸代谢和丙酮酸代谢等通路。(8)青峪猪LDM和PMM间共鉴定出4046个lncRNAs,差异表达的lncRNAs顺式调控(cis)靶基因主要富集于氧化还原反应、脂肪酸β氧化、PPAR信号通路等生物学通路;差异表达lncRNA的反式调控(tran)靶基因主要富集于线粒体基质、氧化还原过程、PPAR信号通路等生物学通路。(9)在6个测序文库中共鉴定出808个circRNA,其中137个circRNAs在PMM和LDM中差异表达circRNA。差异表达circRNA宿主基因主要参与钙离子信号通路、ATP代谢、脂肪酸代谢过程和快慢肌纤维类型的转化等生物学过程。(10)在LDM和PMM间筛选出CircRNA9210-miR-23a-MEF2C,CircRNA290-miR-27b-Foxj3和circRNA41-miR-217-SIRT1三条参与慢肌纤维和线粒体生产的分子调控网络。(11)对LDM和PMM间差异表达的mRNA、lncRNA的靶基因、circRNA的宿主基因进行猪的生长发育和肉质性状的QTL定位分析,其中362(42.79%)的差异表达mRNA、57(39.32%)个差异表达lncRNA靶基因和74(54.01%)个差异表达circRNA的宿主基因被定位在猪的生长发育和肉质性状QTL上。

刘琳[6](2018)在《基于肌梭和蛋白质组学研究探讨慢性肌筋膜触发点的发病机理》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研究目的近年来,随着城市居民生活节奏的加快、人口老龄化的迅速到来和体育运动的蓬勃发展,因运动系统损伤而引发的慢性疼痛正在逐渐成为影响居民健康生活和运动员职业生涯的主要医疗问题之一。经过多年临床研究发现,目前大多数难治性的非器质性病变疼痛均来源于骨骼肌系统,欧美临床医师称之为肌筋膜触发点。该疾病的发病机理一直以来是疼痛领域的一项研究重点,但至今还尚不清楚。Hubbard和Berkoff采用单极肌电图针在肌筋膜触发点处记录到高幅峰电位,并认为这种放电活动可能来源于异常的肌梭。而且前期我们课题组通过对慢性肌筋膜触发点针刺发现,静息下可以观察到几种峰值倒置的异常自发电位(PISP电位),与正常骨骼肌终板电位显着不同,因此我们也推测这些异常电位可能来源于肌梭内核链纤维和核袋纤维的放电,即肌梭放电。本研究将从H反射通路、肌梭Ramp-and-hold牵拉和肌梭药物干预角度深入探究肌筋膜触发点异常自发电位的来源。同时也拟通过对肌筋膜触发点周围肌梭组织形态学特征、肌梭内部蛋白和基因表达水平等的客观评估,为肌梭是否参与肌筋膜触发点的发病提供更多依据。而Simons提出假设,认为肌筋膜触发点的形成可能与运动终板病理性改变有关,那么就非常有价值去探索这一病理性的挛缩结节是否存在抗原性,因此本研究也拟通过肌筋膜触发点肌细胞离体培养,观察肌筋膜触发点处挛缩结节的存在情况,并试图通过iTRAQ蛋白质组学标记技术,筛选与慢性肌筋膜触发点疾病相关的特异蛋白,为今后肌筋膜触发点细胞的免疫生物学精准治疗提供新的研究方向。研究方法:132只七周龄SPF级雄性SD大鼠(体重220-250g),随机分为两组,其中肌筋膜触发点造模组82只,常规对照组50只。然后将造模组大鼠随机分为11组,其中前10组每组8只,分别用于H反射诱发(A1组)、Ramp-and-hold牵拉(A2组)、琥珀胆碱注射(A3组)、乙哌立松注射(A4组)、生理盐水注射(A5组)、空白药物干预(A6组)、肌梭形态观察(C1组)、肌梭内NT-3和TrkC蛋白表达水平检测(C2组)、肌梭内NT-3 mRNA和TrkC mRNA表达水平检测(C3组)和肌筋膜触发点离体细胞培养(E1组),最后1组2只大鼠用于蛋白质组学研究(E2组)。将对照组大鼠随机分为7组,其中前6组每组8只,分别用于H反射诱发(B1组)、Ramp-and-hold牵拉(B2组)、肌梭形态观察(D1组)、肌梭内NT-3和TrkC蛋白表达水平检测(D2组)、肌梭内NT-3mRNA和TrkC mRNA表达水平检测(D3组)和正常肌细胞离体培养(F1组),最后1组大鼠2只也用于蛋白质组学研究(F2组)。造模组采取对腓肠肌定点钝性打击结合离心运动的模式进行连续8周造模。造模结束后两组均正常饲养4周。12周结束后,检测肌筋膜触发点造模成功指标(即紧张带、局部抽搐反应和自发肌电活动),并在此基础上显露两组大鼠胫神经,以双极银电极刺激胫神经,以双极针电极记录腓肠肌肌筋膜触发点处肌电变化,进而分析两组大鼠H反射、M波和F波变化特点。其次,在观察到造模组大鼠PISP电位的基础上,通过悬挂不同负荷的砝码重复性刺激腓肠肌肌梭进行ramp-and-hold牵拉最后,观察PISP电位在牵拉前、ramp期、hold期和牵拉后的变化情况,并与对照组作比较。此外,在观察到造模组大鼠PISP电位的基础上,采用琥珀胆碱肌筋膜触发点肌内注射、乙哌立松肌筋膜触发点肌内注射和0.9%生理盐水肌筋膜触发点肌内注射方法,观察异常PISP电位的发生频率、去极化时间、最大波幅和最大振幅的变化情况,并与空白干预组作比较。然后,分别提取C1组肌筋膜触发点处骨骼肌和D1组非肌筋膜触发点处骨骼肌采用HE染色技术观察肌筋膜触发点细胞周围肌梭的形态结构变化,并与常规对照组作比较。分别提取C2组、C3组腓肠肌肌筋膜触发点、比目鱼肌、胫骨前肌和跖肌处骨骼肌进行NT-3和TrkC蛋白的免疫印迹学(Western Blot)实验和基因的聚合酶链式反应(PCR)实验,并与常规对照组研究进行比较。此外,分别提取E1组和F1组大鼠肌筋膜触发点处骨骼肌和非肌筋膜触发点处骨骼肌进行单根肌纤维离体培养实验,并对肌筋膜触发点组可能存在的挛缩结节施以不同浓度的乙酰胆碱酯酶干预,对非肌筋膜触发点细胞施以乙酰胆碱干预,观察各组肌细胞组织形态学变化。最后,采用iTRAQ蛋白质组学技术筛选肌筋膜触发点骨骼肌与正常骨骼肌之间的差异蛋白,并对各蛋白功能进行相关性分析和GO功能注释、KEGG通路注释的生物信息学分析。数据统计分析均采用PRISM软件5.01版进行分析,参数数据以均值和标准差表示,非参数数据以中位数和四分位间距表示。研究结果:(1)与非肌筋膜触发点相比,肌筋膜触发点处记录到较低的H反射电刺激阈值(0.35±0.04mA)、较低的M波潜伏期(0.35±0.04mA),但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同时与非肌筋膜触发点相比,肌筋膜触发点处可以记录到较小的Mmax(4.28±1.27mV)、较大的 Hmax(中位数[四分位间距]:0.95[0.80,1.08]mV)、更大的Hmax/Mmax中位数[四分位间距]:0.21[0.16,0.40])和较短的H波潜伏期(4.60±0.89ms),且组间比较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多次重复Ramp-and-hold牵拉刺激肌梭,观察到异常PISP电位的去极化时间为0.4~0.9ms,波幅为80~140μV,而对常规对照大鼠重复进行Ramp-and-hold牵拉未观察到异常PISP电位。牵拉的ramp期、hold期第1s、hold期第2s、hold期第3s和hold结束后第1s的异常PISP电位放电频率均显着高于ramp牵拉前1 s的异常PISP电位放电频率(P<0.01)。琥珀胆碱注入肌筋膜触发点后PISP电位波幅、振幅和波频先是出现一个短暂地下降,随后迅速升高,并在注射后51-70s内达到峰值,而自发性终板电位随着时间的延长波幅逐渐降低、频率逐渐变小,直至消失。乙哌立松注入后PISP电位波幅、振幅和波频均迅速下降,并且终板电位的波频、波幅也均显着降低,直至消失。在生理盐水组,除注入后即刻和注射后91-1OOs时间段内出现短暂地PISP电位波幅增加和波频升高的情况以外,其整个观察时间内与空白对照组相比PISP电位波幅、振幅和波频均未出现显着差异。(2)造模组出现多边形且部分凹陷梭囊结构的肌梭和大量异常肌筋膜触发点细胞,且两者之间距离很近。而在正常骨骼肌中肌梭梭囊与梭外骨骼肌纤维正常排列,梭囊呈圆形或椭圆形,无异常压迫或接近现象。Western Blot结果表明,与正常大鼠组相比,NT-3蛋白在MTrPs大鼠内外侧腓肠肌中的含量均表现为降低,且统计学差异显着(P<0.05)。与正常大鼠组相比,NT-3的受体TrkC蛋白在肌筋膜触发点大鼠内侧腓肠肌、趾肌和胫骨前肌中的含量均表现为降低,且统计学差异显着(P<0.05)。PCR研究结果表明,与正常大鼠组相比,NT-3mRNA在肌筋膜触发点大鼠内外侧腓肠肌、趾肌、胫骨前肌和比目鱼肌中的含量均表现为降低,且统计学差异均显着(P<0.05)。此外,与正常大鼠组相比,TrkCmRNA在肌筋膜触发点大鼠内外侧腓肠肌和趾肌含量也均表现为降低,且统计学差异均显着(P<0.05)。(3)通过对肌筋膜触发点骨骼肌纤维进行离体培养,骨骼肌处仍存在较大的挛缩结节,并且部分挛缩结节还发生了扭曲变形的现象。滴加不同浓度的乙酰胆碱酯酶干预后,触发点骨骼肌中挛缩结节均未见明显形态学变化。正常骨骼肌细胞滴加不同浓度的乙酰胆碱后,也未见正常骨骼肌发生显着性形态学改变。肌筋膜触发点造模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共有50个表达差异蛋白质,其中表达量上调25个,表达量下调25个。研究结论:(1)通过H反射通路、肌梭Ramp-and-hold牵拉技术和肌梭药物干预方式,发现肌筋膜触发点大鼠脊髓中枢可能存在中枢敏化现象,Ia类传入神经兴奋性增高,肌梭敏感性增高。而肌筋膜触发点自发性电位中峰值倒置的峰电位与肌梭关系密切,即肌筋膜触发点的形成与肌梭之间可能存在密切关系。(2)慢性肌筋膜触发点的形成在组织形态学上严重影响了肌梭的形态结构和功能,也诱发了受累肌和多块关联肌肌梭内NT-3、受体TrkC蛋白和基因的显着性下调。(3)肌筋膜触发点细胞可以在离体情况下继续维持挛缩形态,但尚不确定挛缩结节的恢复是否与乙酰胆碱有关。此外,肌筋膜触发点骨骼肌与正常骨骼肌之间的差异蛋白主要体现在与肿瘤疾病、能量代谢紊乱、肌细胞蛋白合成与结合、肌肉收缩、突触、纤维蛋白原复合物和类风湿关节炎等方面有关。

崔迪[7](2017)在《抗阻训练控制骨骼肌质量分子机制研究》文中认为骨骼肌是机体重要的运动及代谢器官,约占全身质量的1/3~1/2,衰老及退行性疾病的发生引起骨骼肌衰减从而影响人们生活质量并进一步恶化疾病状态。抗阻训练(Resistance Exercise,以下简称RE)或力量训练(Strength Training,以下简称ST)的产生源自于人们对力量的着迷,长期从事抗阻运动可有效刺激肌肉肥大、改善骨骼肌功能抑制肌肉衰减并防治肌肉衰减相关疾病的发生。已有报道提供了人体实验数据支持以上观点,但其分子机制尚待进一步研究。其中,以mTOR信号为中心的蛋白质合成调控通路在抗阻运动重塑骨骼肌质量与功能的过程中的作用机制仍待进一步揭示,而骨骼肌在体干细胞,即肌卫星细胞(Satellite Cell,以下简称SC),在抗阻运动介导的骨骼肌肥大过程中的必要与否尚存争议。运动与骨骼肌健康领域中,多种实验动物抗阻训练模型如断肌腱术、协同肌剥离术、爬梯、电刺激骨骼肌收缩、被动跳水或后肢伸展及复杂抗阻训练笼盒/设备等先后被运动科学家报道,但均受限于模型非自主性、机体侵害损伤及非生理条件等因素影响不能在研究中广泛使用及推广,目前尚缺乏生理条件下有效合理的小鼠自主抗阻训练动物模型。为探讨生理条件下抗阻训练介导骨骼肌质量控制的分子机制,本研究研发了小鼠自主举重训练模型并通过急性、短时及长时训练研究不同时长举重训练对骨骼肌质量控制相关蛋白质合成与降解、肌卫星细胞活性等影响及其分子机制,同时采用骨骼肌卫星细胞(Satellite Cell,以下简称SC)缺失(Pax7Cre-RosaDTA,以下简称mSCD)转基因小鼠模型探究骨骼肌卫星细胞在抗阻运动介导骨骼肌肥大过程中的必要性,采用糖皮质激素地塞米松(Dexamethasone,以下简称Dex)诱导小鼠肌萎缩模型探索短时举重训练对药物性骨骼肌流失的干预作用及可能机制,旨在揭示抗阻运动介导骨骼肌质量控制、防治骨骼肌衰减的综合内在机制,为运动抗衰老及相关肌病、代谢相关疾病的运动防治提供理论参考和基础研究数据支持。目的:介绍小鼠自主举重训练模型设计思路、校准方法及不同时长(包括急性、长时、短时)举重训练方案;探究不同时长举重训练对骨骼肌质量及收缩功能的影响;探究急性举重训练对小鼠骨骼肌转录组基因表达的影响;探究不同时长举重训练对骨骼肌蛋白质合成的影响;探究不同时长举重训练对骨骼肌蛋白质降解的影响;探究不同时长举重训练对小鼠糖代谢功能的影响;探究不同时长举重训练对肌卫星细胞激活的影响;探究肌卫星细胞在长时举重训练介导骨骼肌肥大过程中的必要性;探究短时举重训练对糖皮质激素诱导骨骼肌萎缩模型的抑制作用。方法:1)小鼠自主举重模型建立与运动训练方案确定小鼠自主举重模型设计思路是利用食物的奖励策略,诱导小鼠利用举重笼具进行后肢屈伸的抗阻力量练习。该举重模型的设计基于小鼠普通饲养笼具(290×180× 200 mm),根据笼具顶部周长及面积,切割透明塑料钢板裁制为相应大小,并粘合底座使其与普通饲养笼盒完全吻合,该笼盖即为举重模型的底座。在距离笼盖短边距离3 cm处,凿钻大小为10 cm×10 cm的矩形孔,使用相同的材料以三角接头将举重门孔固定,以便将食盒固定在门孔上方。采用金属钢板制作举重杠杆,沿钢板正中两侧凿钻直径为2.5 cm大小的圆形门孔以便小鼠通过该孔探寻食物,举重杠杆一侧固定在塑料钢板盖上,一侧则通过三角架可上下活动,伸出笼盒部分打孔以添加负荷重量。杠杆臂下端附着磁铁,与其对应笼盒部分固定磁力感应器,后者与计算机相连用以记录小鼠举重次数与频率。使用10-12周龄清洁级野生型C57BL/6雄性小鼠分别进行急性举重练习(n=1)及长时举重练习(n=4),测试举重模型并根据小鼠举重情况确定运动训练方案。2)不同时长举重训练对小鼠骨骼肌质量控制的影响本研究先后观察了急性(Acute Weightlifting,以下简称AWL)、短时(Short-term WL,以下简称 SWL)及长时(Long-term WL,以下简称 LWL)举重训练对小鼠骨骼肌质量的影响。急性举重训练干预实验中,10-12周龄雄性清洁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Con,n=5)及急性举重训练干预组(AWL,n=5),分别置于举重笼具及普通饲养笼中,AWL组小鼠进行为期一天的急性举重训练,训练时间从下午6:00至第二日晨6:00,举重负荷为150%体重(Body Weight,以下简称BW)。短时举重训练干预实验中,10-12周龄雄性清洁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Con,n=5)及短时举重训练干预组(SWL,n=5),SWL组小鼠进行为期2周的举重训练运动干预,举重负荷从100%BW增加至240%BW。长时举重训练干预实验中,10-12周龄雄性清洁级野生型C57BL/6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Con,n=8)及长时举重训练干预组(LWL,n=8),LWL组小鼠进行为期8周的举重训练运动干预,举重负荷从100%BW增加至240%BW并维持240%BW直至训练结束。无论短时或长时举重训练干预,运动组小鼠置于举重笼具前禁食2小时,训练时间从下午6:00(熄灯)至第二天上午9:00,白天置于普通饲养笼具中,每2-3天训练周期后休息1天,对照组与训练组禁食干预一致。运动干预后进行相关功能测试,后采用颈椎脱臼处死小鼠并采集后肢骨骼肌及内脏样本。a)不同时长举重训练对小鼠体重、骨骼肌质量及收缩功能的影响采用Aurora在体肌力评价系统测试小鼠后肢骨骼肌最大肌力、单收缩肌力、力量-频率关系、疲劳与恢复;采用精密电子称称量比目鱼肌、跖肌、腓肠肌、胫骨前肌、趾长伸肌、心肌、附睾脂肪质量,使用游标卡尺测量胫骨长度作为组织相对质量参考值;采用超声磁共振技术(Echo-MRI)评价长时举重小鼠身体成分;采用核磁共振技术(MRI)检测长时举重训练对小鼠后肢骨骼肌横截面积影响;采用跑台耐力实验评价长时举重训练对小鼠有氧运动能力影响;采用超声心动信号采集系统检测小鼠心肌收缩功能;采用HE染色技术检测短时举重训练对小鼠骨骼肌肌纤维横截面积影响。b)急性举重训练对小鼠骨骼肌转录组基因表达影响制备腓肠肌mRNA,采用Illumina测序平台进行转录组测序(RNA-sequencing,以下简称RNA-seq);抽提腓肠肌、胫骨前肌、股四头肌、心肌、肝脏组织总mRNA并制备相应cDNA样品,采用Semi-quantitive PCR技术检测Tweak,Fn14,D1scr1,Nr4a3,Cytb等基因mRNA表达。c)探究不同时长举重训练对骨骼肌蛋白质合成的影响采用表面感应翻译技术(Surface sensingoftransltion,以下简称SUnSET)技术检测小鼠骨骼肌及内脏组织蛋白质合成;采用免疫印迹技术(Western Blot,以下简称WB)技术检测蛋白质合成相关Akt、p70S6k、4e-Bp-1蛋白表达及磷酸化修饰。d)探究不同时长举重训练对骨骼肌蛋白质降解的影响采用WB技术检测蛋白降解相关蛋白泛素化(Ubiquitination);采用WB技术检测细胞自噬相关Lc3、p62蛋白表达、Lc3Ⅱ1/Lc3Ⅰ比值及线粒体含量相关Cox4或线粒体复合物Ⅰ-Ⅴ蛋白表达。e)探究长时举重训练对小鼠糖代谢功能的影响采用腹腔注射葡萄糖实验(Introperitoneal glucoe tolerance test,以下简称IGTT)检测长时举重训练对小鼠血糖清除能力影响;采用免疫印迹WB技术检测糖代谢相关Glut4蛋白表达及胰岛素刺激下Akt蛋白表达及磷酸化修饰。f)探究不同时长举重训练对Notch1蛋白表达及肌卫星细胞的影响采用WB技术检测细胞增殖相关Notch1蛋白表达;采用点击化学(Click chemistry)技术检测EdU标记骨骼肌DNA合成;采用免疫荧光技术检测Pax7标记肌卫星细胞。3)探究长时举重训练对成体肌卫星细胞缺失转基因小鼠骨骼肌质量的影响10-12周龄雄性mSCD小鼠及其同窝对照WT小鼠各10只,每种基因型小鼠又分为安静对照组(Sed)及举重干预组(WL),即mSCD-Sed、mSCD-WL、WT-Sed、WT-WL,每组各5只。举重组(mSCD-WL、WT-WL)小鼠进行为期8周的举重训练,即负荷强度从100%BW增加到240%BW并保持至运动干预结束,每2-3天训练周期后休息1天。采用Aurora在体肌力评价系统测试小鼠后肢骨骼肌收缩功能;采用IGTT技术检测小鼠葡萄糖清除能力;采用精密电子称称量比目鱼肌、跖肌、腓肠肌、胫骨前肌、趾长伸肌、心肌、附睾脂肪质量,使用游标卡尺测量胫骨长度作为组织相对质量参考值。4)探究短时举重训练对糖皮质激素诱导骨骼肌萎缩的干预作用10-12周龄清洁级野生型C57BL/6雄性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Con,n=5)、地塞米松注射组(Dex,n=4)及地塞米松+举重组(Dex+WL,n=4),Dex及Dex+WL组小鼠连续7天腹腔注射25mg/Kg BW剂量的Dex,运动组小鼠进行为期2周的短时举重训练。采用Aurora在体肌力评价系统测试小鼠后肢骨骼肌收缩功能;采用精密电子称称量比目鱼肌、跖肌、腓肠肌、胫骨前肌、趾长伸肌、心肌、附睾脂肪质量,使用游标卡尺测量胫骨长度作为组织相对质量的参考;采用SUnSET技术检测小鼠骨骼肌蛋白质合成。结果:1)小鼠自主举重模型建立与运动训练方案确立野生型小鼠能够使用举重模型进行自主抗阻练习,举重笼盒添加重量与负荷强度线性关系良好;急性举重训练预实验小鼠在100%、150%、200%BW负荷强度举重次数分别为645、291、5;长时举重预实验中随着负荷强度从100%增加到300%BW过程中,小鼠举重次数逐渐下降,在240%BW负荷强度下保持约200次/晚的举重频次。2)不同时长举重训练对小鼠骨骼肌质量控制的影响a)急性举重运动干预结果显示,在150%BW负荷强度下,小鼠举重次数为422±64次,小鼠运动前后无体重下降现象,未比较急性举重小鼠骨骼肌质量变化。短时举重运动训练数据显示,鼠举重次数根据负荷强度的增加而降低,在240%BW负荷强度下基本保持约200次的频数;短时举重训练对小鼠骨骼肌、心脏附睾脂肪湿重的影响不大(P>0.05),具体来说SWL组小鼠比目鱼肌质量较Con小鼠有增加趋势,而附睾脂肪湿重较Con组呈下降趋势;SWL组小鼠后肢肌肉最大肌力输出较Con呈增加趋势,而不论使用体重还是用腓肠肌质量为参考,最大肌力在两组比较中差异不明显(P>0.05);力量-频率曲线关系百分比曲线,两组比较无差异,而在与腓肠肌质量相对肌力比较中SWL组小鼠在80、100、125 Hz频率刺激下力量输出显着高于Con组小鼠(P<0.05);SWL组较Con组小鼠在肌纤维数量无差异,肌纤维横截面积在WL组呈增加趋势,而在具体肌纤维面积分布及数量变化上也无差异(P>0.05)。长时举重训练干预研究结果显示,小鼠举重次数根据负荷强度的增加而降低,在240%BW负荷强度下基本保持200次左右;8周运动过程中LWL小鼠体重逐渐增加,在运动干预结束的第8周,LWL组小鼠体重较Con组小鼠显着增加(P<0.01);与Con比,LWL小鼠骨骼肌最大收缩肌力及短时收缩力相对值均显着增加(P<0.01),无论参考体重或肌肉质量相对最大肌力及短时兴对收缩肌力均显着增加(P<0.05);力量-频率关系最大值百分比在Con与LWL组无显着差异(P>0.05),而肌力与体重相对值则呈现LWL组显着高于Con(P<0.01),LWL组小鼠在相对体重收缩肌力在40及60 Hz显着高于Con组(P<0.01);与最大值百分比疲劳曲线在LWL组较Con右移(P<0.01),与体重相对肌力曲线也表现右移现象(P<0.01),提示LWL组小鼠骨骼肌疲劳时间延长,这与到达50%最大肌力的时间差异变化一致(P<0.05),在疲劳后期仍能保持较高肌力输出(P<0.0 1),15 min两组小鼠肌力恢复情况无差异(P>0.05);Echo-MRI结果显示脂肪含量、瘦体重、自由水及总水量在两组小鼠间无变化(P>0.05);小鼠后肢肌肉横断面MRI结果发现LWL小鼠显着高于Con组(P<0.05),该结果与肌肉湿重称重变化一致,即比目鱼肌、跖肌、腓肠肌及趾长伸肌长时举重运动干预后均显着高于Con组(P<0.05),胫骨前肌无论在MRI结果及肌肉湿重称重比较中均无差异(P>0.05),股骨前后径差异显着而中外侧径无变化;内脏组织湿重变化分析发现,心脏相对质量变化无差异,而指征脂肪含量的附睾脂肪含量在LWL组显着下降(P<0.05);Con组小鼠与LWL组小鼠在跑台耐力训练中总跑步距离无差异;小鼠超声心动各项参数,分析数据未见两组间参数差异,仅有心率呈现下降趋势,但差异不具显着性(P>0.05)。b)急性举重训练干预中,RNA测序(RNAseq)结果筛选出490个基因转录表达水平在对照组Con与急性举重干预组AWL间存在显着差异(P<0.05),其中较Con组显着上调基因为341个,显着下调基因为149个;AWL组小鼠腓肠肌中Dscr1,Fn14及Nr4a3表达较Con组显着增加(P<0.05),分别为Con组的1.51、2.31及2.94倍,与RNAseq的检测结果一致;Dscr1及Fn14的基因表达水平在股四头肌组织中AWL组较Con组差异显着(P<0.05),而胫骨前肌组织中未见二者基因表达差异(P>0.05);Dscr1基因表达水平在心肌及肝脏组织中未见差异(P>0.05),而在心肌组织中AWL组Fn14表达较Con显着增加(P<0.05)。c)急性举重训练对Akt及4e-Bp1信号的总蛋白表达与磷酸化修饰均无影响,表现为AWL组与Con组间无差异(P>0.05)。短时举重训练显着增加小鼠骨骼肌蛋白质合成,表现为在跖肌中SWL组小鼠SUnSET蛋白质合成水平显着高于Con组小鼠(P<0.05),而肝脏组织中无变化(P>0.05)。长时举重训练中,SUnSET检测蛋白质合成数据结果显示跖肌、腓肠肌及股四头肌Puromycin标记多肽在LWL组显着高于Con组(P<0.05),LWL组胫骨前肌及心肌蛋白质合成也显着增加,肝脏(LV)组织两组间无变化;8周举重训练后p-AktS473/Akt比值使WL组小鼠骨骼肌显着高于Con组(P<0.05),p-p70S6kThr389及p-4e-Bp-1S65含量显着增加(P<0.05)。d)急性举重训练实验中,与Con比Lc3Ⅰ蛋白表达在AWL组呈降低趋势,Lc3Ⅱ/Lc3Ⅰ比值无变化;CoxIV蛋白含量在两组比较中无差异(P>0.05)。短时举重训练中,与Con组比SWL组小鼠骨骼肌Lc3Ⅰ蛋白表达显着增加(P<0.05),Lc3Ⅱ/Lc3Ⅰ比值显着下降(P<0.05),两组小鼠p62蛋白表达无差异(P>0.05);SWL组较Con组指征线粒体含量的Cox4蛋白表达无差异(P>0.05),相应地线粒体呼吸链复合物Ⅰ-Ⅴ亦无差异(P>0.05)。长时举重训练促进LWL组小鼠骨骼肌Lc3Ⅰ含量显着增加(P<0.05),而对Lc3Ⅱ/Lc3Ⅰ比值无影响,p62含量在LWL组骨骼肌中显着下降(P<0.05),而Cox4含量在两组比较中无差异;LWL组小鼠骨骼肌Ubiqutin含量较Con组显着增加(P<0.05)。e)长时举重训练干预后,IGTT试验结果显示禁食后LWL组小鼠基础血液葡萄糖水平显着低于Con组,葡萄糖注射30 min后Con组小鼠血糖水平迅速增加,而LWL组小鼠峰值显着低于Con组,60 min及120 min后Con组及LWL小鼠血糖恢复到基础水平但LWL组小鼠的血糖读值均显着低于Con组(P<0.01),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以下简称AUC)结果显示,LWL组小鼠较Con组小鼠显着降低(P<0.01);LWL组小鼠骨骼肌Glut4蛋白表达较Con组小鼠无差异,而胰岛素刺激下LWL组小鼠骨骼肌p-AktS473/Akt较Con组小鼠显着增加(P<0.05)。f)急性举重训练对腓肠肌Notch1蛋白的表达无影响,表现为Con与AWL组间比较无差异(P>0.05)。短时举重训练中,SWL组较Con组小鼠Notch1蛋白表达无差异(P>0.05);SWL组小鼠Edu阳性细胞个数较Con组呈增加趋势(P=0.09)。长时举重训练干预后,LWL组小鼠骨骼肌Notch1蛋白表达较Con组显着下调(P<0.05)。3)长时举重训练对诱导性骨骼肌卫星细胞缺失小鼠的研究结果显示,小鼠的运动情况变异系数较大,与之前长时举重运动干预情况不一致,可能是由于小鼠遗传背景不同而有所影响,WT-WL及mSCD-WL两组小鼠举重基本变化趋势一致无差异(P>0.05);与长时举重运动干预一致地是,WT-WL组较WT-Sed组,mSCD-WL组较mSCD-Sed组小鼠糖耐量改善,表现为即刻0时血糖水平下降,葡萄糖注射后30 min血糖下降迅速(P<0.01),并能继续保持较低水平并恢复至基础状态;AUC曲线变化与血糖耐量实验曲线变化一致,即WT-WL组较WT-Sed组、mSCD-WL组较mSCD-Sed组显着下降(P<0.05),mSCD-Sed组与WT-Sed组比,无论血糖动态变化与AUC曲线均无差异(P>0.05);与WT-Sed组比,mSCD-Sed组小鼠体重呈增加趋势,长时举重训练未改变WT-WL组及mSCD-WL组小鼠体重;骨骼肌湿重方面,与WT-Sed组比mSCD-Sed组小鼠比目鱼肌、跖肌、腓肠肌、附睾脂肪无差异,心脏相对湿重呈下降趋势。长时举重训练干预对体重肌组织称重无影响,WT-WL组较WT-Sed、mSCD-WL组较mSCD-Sed组小鼠小鼠比目鱼肌、跖肌、腓肠肌、附睾脂肪均呈下降趋势,而对心脏的作用呈相反增加趋势;小鼠骨骼肌收缩功能显示,WT-WL组较WT-Sed组、mSCD-WL组较mSCD-Sed组骨骼肌强直收缩及单收缩无差异(P>0.05),mSCD-Sed组较WT-Sed组亦无变化(P>0.05);骨骼肌强直收缩(Tetanic Force)及单收缩(Twitch Force)相对值比较中,WT-WL组较WT-Sed组、mSCD-WL组较mSCD-Sed组均呈升高趋势,提示8周长时举重训练对mSCD小鼠骨骼肌收缩功能肌力输出具有增加趋势;此外,前期预实验设计5只同窝雄性Pax7CreERr-ROSADTA176小鼠,随机选取2只作为对照(ConWL),另外3只进行为期10天的Tamoxifen腹腔注射启动重组酶Cre剪切功能(TGWL),经过一周Tamoxifen药物作用清除期,所有小鼠均进行为期4周的举重训练,观察两组(ConWL及TGWL)在抗阻运动干预后的适应性变化差别,结果主要发现,TGWL小鼠骨骼肌重及收缩功能低于ConWL小鼠(P=0.085),骨骼质量表现为与ConWL相比,跖肌、腓肠肌显着下降(P<0.05),而附睾脂肪质量增加(P=0.08)。肌肉强直收缩肌力输出在ConWL高于TGWL组(P=0.08)。4)短时举重训练结合Dex药物干预实验结果显示,实验前各组小鼠体重无差异,药物干预后Dex组小鼠体重较Con呈下降趋势但差异不具显着性(P>0.05),Dex+WL组小鼠体重较Con及Dex组均显着下降(P<0.05);与Con组比比目鱼肌湿重在Dex组无变化,而与Dex组比Dex+WL组小鼠比目鱼肌显着增加;Dex组小鼠跖肌、腓肠肌、胫骨前肌、趾长伸肌湿重均显着下降,Dex+WL组较Dex在这几组骨骼肌湿重的变化中下降更明显(P<0.05);Dex组小鼠心脏质量呈增加趋势(P=0.07),Dex+WL组小鼠心脏湿重呈增加趋势,但平均值低于Dex组;附睾脂肪含量结果显示,Dex+WL小鼠无论较Con或Dex组均显着下降;与Con组Dex组小鼠后肢骨骼肌收缩最大肌力输出绝对值呈下降趋势,而Dex+WL组小鼠最大肌力绝对值平均数高于Dex组,与Con组接近,但差异不具显着性(P>0.05);相对肌肉质量骨骼肌最大肌力输出结果显示,无论与Con还是Dex组比,Dex+WL组小鼠相对肌力显着增加(P<0.05);Con、Dex及Dex+WL三组小鼠蛋白质合成无差异(P>0.05)。结论:1)本研究研发了自主举重抗阻训练小鼠模型,该模型利用食物奖励策略诱导小鼠进行后肢伸展(类似负重深蹲及提踵练习)运动;根据实验观察确定了急性、短时、长时举重训练的干预方案,为系统研究抗阻训练健康促进机制提供了运动实验动物模型。2)长时举重训练正向重塑了小鼠后肢骨骼肌质量及收缩功能,骨骼肌收缩功能的增加表现为最大肌力、单收缩肌力及抗疲劳能力的增加,该过程中蛋白质合成增加且该现象在举重训练的早期即可观察到;调控蛋白质合成mTOR信号的上游Akt及下游p70S6k、4e-Bp-1级联磷酸化事件参与了长时举重训练介导的骨骼肌肥大;蛋白质泛素化水平在长时举重训练后增加,细胞自噬能力增强(LCI显着增加)、自噬流增加(p62蛋白含量下降,即可被p62标记靶向物质减少),提示抗阻训练介导骨骼肌肥大过程中蛋白质降解可能优先选择泛素蛋白酶体途径进行;糖代谢方面,长时举重训练显着增加小鼠葡萄糖快速清除能力,胰岛素刺激Akt信号的激活参与其中,而葡萄糖转运相关的Glut4信号并未发生改变,提示可能存在其他信号通路参与或代偿了抗阻运动引起的糖代谢改善,待进一步研究;短时举重训练促进骨骼肌肥大相关细胞增殖,与此相关的Notch1信号在长时举重训练后显着下调;急性150%BW负荷强度举重运动引起小鼠骨骼肌转录表达谱490个基因发生显着变化,Nr4a3倍比变化最高,后者在糖代谢中发挥重要作用,Nr4a3的运动应激可能成为未来研究运动促进骨骼肌健康的重要靶向;该举重训练的转录水平运动应激在小鼠下,肢肌群腓肠肌、跖肌、股四头肌中应答良好,胫骨前肌应答不明显。短时举重训练介导骨骼肌蛋白质合成增加,促进成肌干细胞增殖。3)为研究肌卫星细胞在抗阻运动介导骨骼肌适应过程中的作用及其相关机制,本研究试图采用诱导型肌卫星细胞缺失模型(mSCD,Pax7CreERT-ROSADTA176)并使用抗阻举重模型干预8周,观察小鼠骨骼肌质量、收缩功能及糖代谢变化。长时抗阻训练干预能够促进小鼠骨骼肌收缩功能增加,肌卫星细胞缺失小鼠不能获得野生型小鼠的适应性改善水平,而对糖代谢功能的改善与对照组野生型小鼠的运动适应相一致。4)本研究试图采用连续腹腔注射糖皮质激素(本研究采用地塞米松,Dexamethason,以下简称Dex)构建药物性肌萎缩模型,应用小鼠短时举重训练模型尝试观察抗阻运动对肌萎缩的干预作用。短期举重训练不能逆转Dex介导的骨骼肌萎缩,但能够保持小鼠后肢骨骼肌的相对收缩功能,这可能与Dex使用对骨骼肌蛋白质合成的抑制作用相关。

石笑贺[8](2017)在《基于NMR代谢组学研究咖啡因对骨骼肌和女篮运动员尿液代谢模式的影响及其机制》文中研究说明采用基于核磁共振(NMR)的代谢组学技术,从运动实践和细胞生物学两个层面研究咖啡因促进运动能力的分子机制:1)在细胞代谢组学层面,分别分析咖啡因对C2C12成肌细胞和肌管细胞代谢模式的影响,阐述咖啡因对骨骼肌的作用机制;2)在尿液代谢组学层面,观察补充咖啡因对女篮运动员大强度递增负荷间歇训练前后尿液代谢模式的影响,阐述咖啡因对机体代谢的整体影响和提高运动能力的作用机制。绪论部分对研究问题进行综述,对本文研究思路和内容进行概括性的论述。第一章研究咖啡因对不同能量状态下C2C12成肌细胞和肌管细胞代谢模式的影响。主成分分析(PCA)的结果显示,能量充足的条件下,咖啡因不能引起骨骼肌代谢模式发生改变;能量不足的条件下,咖啡因引起骨骼肌代谢模式发生明显改变,使代谢模式向能量充足的正常组靠近。代谢物和代谢通路分析揭示了咖啡因影响C2C12成肌细胞和肌管细胞的分子机制,即咖啡因引起能量代谢、甘油磷脂代谢、抗氧化物质生物合成和三羧酸循环回补的变化。咖啡因对C2C12成肌细胞和肌管细胞的作用机制基本相同,区别在于咖啡因对细胞膜的作用不同。第二章研究补充咖啡因对大强度递增负荷间歇训练前后篮球运动员尿液代谢模式的影响。结果显示,大强度递增负荷间歇训练以无氧糖酵解供能为主,运动员处于缺氧和氧化应激状态。补充咖啡因使训练后尿液中脂肪代谢产物增多,甘氨酸浓度下调。代谢通路分析显示,补充咖啡因减少了与糖代谢有关的代谢通路,加强三羧酸循环代谢、丙酮酸代谢和线粒体电子传递。咖啡因促进线粒体能量合成,提高机体能量代谢水平。第三章为个案研究。研究一名对咖啡因敏感的优秀运动员补充安慰剂或咖啡因训练前后尿液代谢模式的差异。补充咖啡因缩小训练前后尿液代谢模式的差异,实现机能节省化,维持运动时机体代谢的内稳态。

张鹏[9](2014)在《红景天苷对失重性和杜氏肌萎缩的影响及机制研究》文中认为一.红景天苷对失重性肌萎缩形成的影响及机制研究在航天飞行尤其是中长期航天飞行中,微重力将导致失重性肌萎缩的发生,主要以抗重力肌如比目鱼肌萎缩尤为严重,其特征性表现为肌肉重量丢失、肌纤维横截面积下降,并伴随慢肌纤维向快肌纤维类型转变。现有的物理对抗措施并不足以缓解失重性肌萎缩的发生,严重影响航天员在轨飞行任务的完成和返回地面后的健康恢复。面对我国空间站、载人登月等长期空间飞行的巨大挑战,亟需研发包括药物在内的新的有效防护对抗措施。我们前期的研究结果表明,尾悬吊模拟失重诱导的比目鱼肌萎缩中,对骨骼肌生长发育发挥重要调控作用的TGF-β1因子及下游关键信号介导因子Smad3被选择性激活;敲除Smad3可选择性抑制尾悬吊诱导的比目鱼肌肌肉重量丢失、肌纤维萎缩和慢肌纤维向快肌纤维类型的转变。以上结果提示Smad3可作为失重性肌萎缩对抗药物筛选的作用靶点。天然植物红景天及其有效活性成分红景天苷可以抑制肝肾脏组织中TGF-β1的表达,但未见红景天/红景天苷对骨骼肌中TGF-β1/Smad3通路表达影响的报道。本研究以野生型C57BL/6小鼠为实验对象,利用红景天苷或同等剂量PBS灌胃28天后,尾悬吊14天诱导失重性肌萎缩,分析红景天苷对失重性肌萎缩形成过程肌肉重量、肌纤维横截面积、快慢肌纤维含量以及TGF-β/Smad3信号通路表达的影响,并探讨Smad3在红景天苷影响失重性肌萎缩形成中作用的调控机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尾悬吊14天后,PBS处理组小鼠后肢背侧肌肉尤其是慢肌比目鱼肌肌肉重量明显减轻,肌纤维横截面积显着下降;红景天苷处理选择性抑制了尾悬吊诱导的慢肌比目鱼肌重量的丢失及肌纤维横截面积的下降,即对抗了尾悬吊诱导的比目鱼肌及其肌纤维的萎缩。2、在尾悬吊诱导的比目鱼肌萎缩形成过程中,骨骼肌特异表达的泛素连接酶Atrogin-1及MuRF1的表达明显增加;红景天苷处理后明显抑制了尾悬吊诱导的Atrogin-1及MuRF1的表达,提示红景天苷对抗失重性肌萎缩的作用可能与抑制了泛素蛋白酶体通路的激活有关。3、尾悬吊14天后,PBS处理组小鼠比目鱼肌慢肌纤维(MHC-I和MHC-IIa)含量明显减少,快肌纤维(MHC-IIb)含量明显增加;而红景天苷处理组小鼠比目鱼肌中MHC-IIa含量在尾悬吊后未发生明显改变,MHC-IIb的含量也比PBS处理组显着较少,说明红景天苷通过抑制尾悬吊诱导的MHC-IIa减少和MHC-IIb的增加显着对抗了慢肌纤维向快肌纤维类型的转变。4、Western blot的结果表明,红景天苷处理后抑制了尾悬吊诱导慢肌纤维相关蛋白Troponin I-SS的减少和快肌纤维相关蛋白Troponin I-FS的增加,进一步验证了红景天苷对尾悬吊诱导的慢肌纤维向快肌纤维类型转变的对抗作用。5、尾悬吊诱导的比目鱼肌萎缩后,TGF-β1/Smad3信号通路明显激活,红景天苷处理明显抑制了尾悬吊诱导的该信号通路的激活。6、在成功构建携带有Atrogin-1启动子序列报告载体的基础上,将Smad3表达质粒与pGL-3-Atrogin-1体内共转染,结果表明,骨骼肌内过表达Smad3可以诱导pGL-3-Atrogin-1荧光素酶的表达增加,提示Smad3可以激活Atrogin-1的转录水平。7、利用生物信息学的比对结果表明,小鼠Atrogin1基因转录起始位点上游-2115~-2107区域存在一个可能的Smad3的结合位点,但ChIP的结果表明,在尾吊后的比目鱼肌中,p-Smad3并未与Atrogin-1启动子区域的该位点结合,该结果提示,尾吊时p-Smad3的激活并未对Atrogin-1发挥直接转录调控作用,而可能通过与其它蛋白相互作用的方式间接调控了Atrogin-1的表达。8、目前已知的和Smad3存在相互作用的蛋白中,FOXO是唯一可以对Atrogin-1发挥直接转录调控作用的因子,ChIP-re-ChIP的实验结果表明,尾悬吊诱导比目鱼肌萎缩后,在Smad3抗体沉淀的DNA片段中可以检测到FOXO对Atrogin-1启动子位点的结合,该结果证明,在尾悬吊诱导的比目鱼肌萎缩形成过程中,激活的p-Smad3是通过与FOXO结合间接发挥了对Atrogin-1的转录调控作用。9、利用ChIP-re-ChIP的实验结果表明,红景天苷处理通过降低p-Smad3与FOXO在Atrogin-1启动子区域的结合丰度,抑制尾悬吊诱导的Atrogin-1的表达增加。10、为了验证p-Smad3是否介导了红景天苷对尾悬吊诱导的慢肌纤维向快肌纤维类型转变的对抗作用,我们应用Smad3基因敲除小鼠(Smad3+/-)及其同窝出生的野生型小鼠(Smad3+/+)尾悬吊后证实,Smad3基因敲除小鼠同样可以对抗尾悬吊诱导的MHC-IIa减少和MHC-IIb的增加,提示红景天苷可能通过抑制尾悬吊诱导的p-Smad3的激活发挥了对肌纤维类型转变的对抗作用。11、在成功构建携带有MHC-IIa或MHC-IIb启动子序列报告载体的基础上,我们证实,TGF-β1刺激可以明显抑制pGL-3-MHC-IIa的荧光素酶表达,增强pGL-3-MHC-IIb的荧光素酶表达;过表达Smad3后,TGF-β1对pGL-3-MHC-IIa荧光素酶表达的抑制作用及对pGL-3-MHC-IIb荧光素酶表达的增强的作用更加显着,提示p-Smad3的激活可以抑制MHC-IIa的转录而增强MHC-IIb的转录。12、利用生物信息学手段对大鼠和小鼠MHC-IIa或MHC-IIb转录起始位点上游3000bp序列的比对结果表明,在MHC-IIa和MHC-IIb基因启动子区域各自存在3个和2个保守的Smad结合位点(Smad binding element, SBE)。13、利用ChIP的研究结果证实,p-Smad3可以直接与靠近MHC-IIa或MHC-IIb转录起始位点的SBE结合,分别位于MHC-IIa基因转录起始位点上游-54~-44bp区域以及MHC-IIb基因转录起始位点上游-630~-622bp区域。14、利用点突变策略成功将pGL-3-MHC-IIa和pGL-3-MHC-IIb报告载体的上述SBE位点突变后,逆转了p-Smad3对MHC-IIa和MHC-IIb基因的转录调控作用,证实p-Smad3调控MHC-IIa和MHC-IIb基因转录必需依赖同上述SBE位点的直接结合。15、ChIP实验结果表明,红景天苷处理后通过抑制尾悬吊诱导的p-Smad3的表达,降低p-Smad3对慢肌基因MHC-IIa以及快肌基因MHC-IIb启动子区域的结合丰度,从而对抗了尾悬吊诱导的慢肌基因MHC-IIa的减少和快肌基因MHC-IIb的表达增加。通过以上研究证实,红景天苷可以选择性抑制模拟失重诱导的慢肌比目鱼肌萎缩及其慢肌纤维向快肌纤维类型的转变,并揭示了Smad3在红景天苷对抗失重性肌萎缩形成过程中的调控作用,该研究不仅为失重性肌萎缩的防护对抗提供了有效的分子靶点,也为以红景天苷为主要有效药理活性成分的天然植物红景天治疗失重性肌萎缩提供了科学依据。二.红景天苷对杜氏肌萎缩动物模型的治疗作用研究杜氏肌萎缩(Duchenne muscular dystrophy, DMD)是由位于人类X染色体的dystrophin基因缺失导致的一种临床严重致死性疾病。由于DMD患者肌纤维中缺失dystrophin,出生后肌肉的运动收缩,容易引起肌纤维反复损伤再生、持续性炎性反应和纤维化等主要病理改变。TGF-β1因子的高表达被认为在DMD骨骼肌纤维化形成中起着关键的作用。在本研究中,我们以DMD疾病公认的mdx小鼠为研究对象,利用中药红景天活性成分红景天苷抑制骨骼肌TGF-β1因子表达,并利用尾悬吊减少mdx肌肉运动收缩,探讨中药组分红景天苷和物理制动方法对DMD疾病模型mdx的治疗作用。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HE染色的结果证明,mdx小鼠腓肠肌炎性反应剧烈;红景天苷能明显减轻mdx小鼠腓肠肌的炎性反应,使炎性因子的表达恢复至正常野生型小鼠水平。2、相比野生型小鼠,mdx小鼠腓肠肌成肌因子表达显着增加;红景天苷处理抑制了mdx小鼠腓肠肌内成肌因子的表达,提示红景天苷处理后减轻了腓肠肌内的损伤修复反应。3、相比野生型小鼠,mdx小鼠腓肠肌明显纤维化、成纤维因子表达增加,尤其以collagen Iα1增加最为明显;红景天苷明显的抑制了纤维化形成及collagen Iα1的表达。4、相比野生型小鼠,mdx小鼠腓肠肌中慢肌纤维基因表达减少,快肌纤维基因表达增加;红景天苷处理明显抑制快肌纤维表达,该结果提示,红景天苷可以抑制mdx小鼠骨骼肌中慢肌纤维向快肌纤维类型的转变。5、mdx小鼠腓肠肌中TGF-β1/Smad3信号通路明显激活;但红景天苷处理明显抑制了mdx小鼠腓肠肌内TGF-β1/Smad3信号通路的表达,提示红景天苷对mdx小鼠骨骼肌病理损伤的改善作用与抑制TGF-β1/Smad3信号通路的激活有关。6、mdx小鼠后肢背侧骨骼肌中以腓肠肌炎性反应最为明显,尾悬吊14天能明显减轻mdx小鼠腓肠肌中的炎性反应,减少中心核含量及坏死肌纤维的数目。7、尾悬吊14天能引起mdx小鼠骨骼肌肌纤维的萎缩,该结果提示,通过尾悬吊减轻mdx小鼠骨骼肌病理损伤的同时,应注重防护对抗肌萎缩的形成。以上结果表明,红景天苷可通过抑制TGF-β1/Smad3信号通路、减轻纤维化而缓解DMD病人病理损伤,而尾悬吊制动也能减轻mdx小鼠的炎性及坏死反应;该研究可为制定DMD疾病的综合治疗方案提供参考。有关制动配合使用红景天苷是否有可能在增强对DMD病理损伤改善作用的同时、减轻因运动减少而导致的肌肉萎缩等负面效应,尚有待进一步研究。

赵岩[10](2014)在《面向在轨操作的人体负荷能力评估与预测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加强在太空飞行任务过程中人体负荷能力的客观化、定量化研究,能够更好地推进空间资源的探索与利用,以及加速空间技术发展。论文围绕评估与预测两个模型,开展在轨操作人体负荷能力的研究。首先,建立了在轨操作负荷能力评估模型。在轨操作的人体负荷能力评估方法应具有无干扰性、无侵入性、无创伤性、定量性、客观性和准确性等特性。论文首先确定了基于肌电和肌力人体负荷能力评估的模型结构。然后,在多特征理论指导下,提出了利用时域、频域、双频域分析方法对表面肌电信号的非平稳性与非线性属性进行理论解释,求解了肌电信号的幅值、频域和相位信息随负荷能力的变化规律。通过对肌力的统计分析,完成了对肌力物理量性质的数学建模,探寻了人在不同操作工况下肌力不同属性之间的相互关系,比较了人在不同操作工况下操作负荷能力的差异,分析了影响人体空间操作肌力变化的因素。在提取到肌电特征值的基础上,设计了以均方根振幅、积分肌电、平均频率、中值频率、对角切片谱能量与轴向切片谱能量结果为特征指标,并将特征指标与支持向量机结合构建操作动作分类模型,实现了较高精度的辨识率。通过仿真确定了时域、频域及双频域特征值随负荷增加的变化规律。其次,研究了在轨操作人体负荷能力的预测问题。基于Elman神经网络建立了预测模型。选取左、右上肢肱二头肌表面肌电信号的平均频率与中值频率值,以及相应的肌力作为Elman动态神经元网络的输入参数,构建了包含输入层—隐含层—连接层—输出层的四层网络结构。对具有多变量、强耦合、非线性和时变性等特性的在轨操作人体负荷能力的预测问题提出了解决的途径和方法。最后,开展了在轨操作人体负荷能力评估与预测的实验研究。实验过程中测量与采集了人体操作时三维操作力与上肢四个通道的肌电信号。人体负荷能力实验结果验证了评估与预测模型的正确性。论文针对人体空间操作负荷能力的评估与预测问题,研究了利用肌力与肌电信号诊断与测算人体负荷状态的方法,通过该研究初步系统地建立了在轨操作人体负荷能力实时监测、综合评估、有效分类与辨识,以及预先推测等方法。

二、模拟失重对人体骨骼肌体积和肌内乙酰胆碱/肌酸比值的影响及等张运动对肌萎缩的作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模拟失重对人体骨骼肌体积和肌内乙酰胆碱/肌酸比值的影响及等张运动对肌萎缩的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Wnt通路探讨经筋针刺调控KOA大鼠股四头肌再生修复的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
前言
论文一 经筋刺法对KOA大鼠股四头肌形态结构和功能的调节作用
    材料与方法
    实验结果
    讨论
    小结
论文二 经筋刺法对KOA大鼠股四头肌再生修复分子标志物表达的影响
    材料与方法
    实验结果
    讨论
    小结
论文三 经筋刺法对KOA大鼠股四头肌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的调控作用
    材料与方法
    实验结果
    讨论
    小结
结论
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参考文献
附图
综述 KOA的骨骼肌损伤机制以及经筋疗法治疗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在学期间科研成绩
致谢

(2)不同运动方式对尾部悬吊大鼠骨骼肌BDNF/mTOR/p70S6K通路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写对照表
1 前言
    1.1 选题依据
    1.2 研究内容
    1.3 技术路线
    1.4 研究体系
2 文献综述
    2.1 体力活动不足和骨骼肌萎缩
    2.2 骨骼肌萎缩模型
    2.3 骨骼肌萎缩分子机制及运动的影响
    2.4 运动与骨骼肌萎缩相关因子
        2.4.1 运动对废用性肌萎缩BDNF的影响
        2.4.2 运动对废用性肌萎缩m TOR/p70S6K的影响
    2.5 小结
3 实验材料与方法
    3.1 动物分组、造模与处理
        3.1.1 实验对象
        3.1.2 动物分组及造模
    3.2 运动干预方案
        3.2.1 有氧运动干预方案
        3.2.2 抗阻运动干预方案
    3.3 样品的采集和保存
    3.4 实验仪器及试剂
        3.4.1 主要仪器
        3.4.2 主要试剂
        3.4.3 主要试剂配方
    3.5 检测指标及方法
        3.5.1 基础检测指标
        3.5.2 比目鱼肌肌纤维横截面积计算
        3.5.3 比目鱼肌收缩机能测试
        3.5.4 Western-blot法对比目鱼肌BDNF、m TOR和 p70S6K蛋白表达检测
    3.6 统计学处理
4 实验结果
    4.1 尾部悬吊与运动干预大鼠体重、比目鱼肌湿重及湿重/体重结果
    4.2 尾部悬吊与运动干预大鼠比目鱼肌纤维形态结果
    4.3 尾部悬吊与运动干预大鼠比目鱼肌收缩机能变化的结果
        4.3.1 尾部悬吊大鼠SOL单收缩力变化结果
        4.3.2 运动干预4 周后大鼠SOL单收缩力变化结果
        4.3.3 悬吊4 周后大鼠SOL强直收缩力变化结果
        4.3.4 运动干预4 周后大鼠SOL强直收缩力变化结果
        4.3.5 尾部悬吊4 周大鼠SOL抗疲劳程度变化结果
        4.3.6 运动干预4 周大鼠SOL抗疲劳程度变化结果
    4.4 尾部悬吊与运动干预大鼠SOL肌肉因子相关蛋白表达结果
        4.4.1 尾部悬吊对大鼠SOL肌肉因子相关蛋白的表达结果
        4.4.2 运动干预对大鼠SOL肌肉因子相关蛋白表达结果
5 分析与讨论
    5.1 肌萎缩悬吊模型的建立
    5.2 尾部悬吊4 周对大鼠SOL湿重、湿重体重比、形态、收缩机能和相关蛋白的变化
        5.2.1 尾部悬吊4 周对大鼠SOL湿重、湿重体重比的影响
        5.2.2 尾部悬吊4 周对大鼠比目鱼肌CSA的影响
        5.2.3 尾部悬吊4 周对大鼠SOL收缩机能的影响
        5.2.4 尾部悬吊4 周对大鼠SOL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
    5.3 运动干预4 周对大鼠SOL湿重、湿重体重比、形态、收缩机能和相关蛋白的变化
        5.3.1 运动干预4 周对大鼠SOL湿重、湿重体重比的影响
        5.3.2 运动干预4 周对大鼠比目鱼肌CSA的影响
        5.3.3 运动干预4 周对大鼠比目鱼肌收缩机能的影响
        5.3.4 运动干预4 周对大鼠比目鱼肌相关蛋白的影响
    5.4 小结与展望
6 结论
7 参考文献
致谢
学业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3)内蒙古马匹耐力运动训练代谢组学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表
1 绪论
    1.1 马术耐力赛概述
        1.1.1 国际马术联合会(FEI)简述
        1.1.2 耐力赛(Endurance)简述
        1.1.3 国内外耐力赛展况
    1.2 耐力赛用马
        1.2.1 国外的马术耐力赛马品种
        1.2.2 国内的马术耐力赛马品种
    1.3 代谢组学应用
        1.3.1 代谢组学概述
        1.3.2 运动代谢组学的研究应用
        1.3.3 马运动代谢组学研究进展
    1.4 马运动相关基因研究进展
    1.5 研究的目的意义及技术路线
        1.5.1 本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1.5.2 本研究的技术路线
2 研究一 蒙古马耐力运动训练代谢组学比较分析研究
    2.1 材料与方法
        2.1.1 试验动物
        2.1.2 试验运动训练原理
        2.1.3 试验地区概况
        2.1.4 试验器材及测试场地状况
        2.1.5 试验基础数据及样本采集
        2.1.6 核磁检测血浆肌肉样品处理
        2.1.7 1H-NMR谱图采集
        2.1.8 数据处理分析
    2.2 结果与分析
        2.2.1 蒙古马基础生理指标结果分析
        2.2.2 蒙古马耐力运动训练代谢组1H-NMR图谱
        2.2.3 蒙古马血浆和肌肉代谢模式识别分析
        2.2.4 蒙古马血浆和肌肉代谢标志物鉴别分析
    2.3 讨论
        2.3.1 耐力负荷对蒙古马心率及呼吸的影响
        2.3.2 蒙古马磷酸原代谢的变化
        2.3.3 蒙古马糖代谢的变化
        2.3.4 蒙古马脂肪代谢的变化
        2.3.5 蒙古马氨基酸代谢的变化
        2.3.6 蒙古马核苷酸代谢的变化
        2.3.7 蒙古马机体氧化应激的发生
        2.3.8 某些特殊代谢物的变化
    2.4 本章小结
3 研究二 杂交马耐力运动训练代谢组学比较分析研究
    3.1 材料与方法
        3.1.1 试验动物
        3.1.2 试验运动训练原理
        3.1.3 试验地区概况
        3.1.4 试验器材及测试场地状况
        3.1.5 试验基础数据及样本采集
        3.1.6 核磁检测血浆肌肉样品处理
        3.1.7 1H-NMR谱图采集
        3.1.8 数据处理分析
    3.2 结果与分析
        3.2.1 杂交马基础生理指标结果分析
        3.2.2 杂交马耐力运动训练代谢组1H-NMR图谱
        3.2.3 杂交马血浆和肌肉代谢模式识别分析
        3.2.4 杂交马血浆和肌肉代谢标志物鉴别分析
    3.3 讨论
        3.3.1 耐力负荷对杂交马心率及呼吸的影响
        3.3.2 杂交马磷酸原代谢的变化
        3.3.3 杂交马糖代谢的变化
        3.3.4 杂交马脂肪代谢的变化
        3.3.5 杂交马氨基酸代谢的变化
        3.3.6 杂交马嘌呤核苷酸代谢的变化
        3.3.7 杂交马机体氧化应激的发生
        3.3.8 某些特殊代谢物的变化
    3.4 本章小结
4 研究三 蒙古马与杂交马耐力运动训练代谢组的差异比较分析研究
    4.1 材料与方法
        4.1.1 试验动物
        4.1.2 试验运动训练原理
        4.1.3 试验地区概况
        4.1.4 试验器材及测试场地状况
        4.1.5 试验基础数据及样本采集
        4.1.6 核磁检测样品处理
        4.1.7 1H-NMR谱图采集
        4.1.8 数据处理分析
    4.2 结果与分析
        4.2.1 蒙古马与杂交马基础生理指标比较分析
        4.2.2 两组马耐力运动训练血浆和肌肉代谢核磁图谱比较
        4.2.3 两组马血浆和肌肉代谢模式识别的比较分析
        4.2.4 两组马血浆和肌肉代谢标志物鉴别比较分析
    4.3 讨论
        4.3.1 耐力负荷对两组马心率及呼吸影响的比较
        4.3.2 两组马磷酸原系统代谢的比较
        4.3.3 两组马无氧供能系统代谢变化的比较
        4.3.4 两组马有氧供能系统代谢的比较
        4.3.5 两组马氨基酸代谢变化的比较
        4.3.6 两组马嘌呤核苷酸代谢变化的比较
        4.3.7 两组马机体氧化应激状态的比较
        4.3.8 某些特殊代谢物的变化比较
    4.4 本章小结
5 研究四 马耐力运动训练代谢组生物信息学及关联性分析研究
    5.1 材料与方法
        5.1.1 数据及分析
        5.1.2 分析用网站数据库
        5.1.3 分析软件
    5.2 结果与分析
        5.2.1 蒙古马组差异代谢物通路与富集分析
        5.2.2 杂交马组差异代谢物通路与富集分析
        5.2.3 差异代谢物间的关联性分析
    5.3 讨论
6 结论
7 创新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4)不同运动对骨骼肌萎缩相关蛋白MuRF1、MAFbx、IGF-1和Caspase-3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1 前言
2 文献综述
    2.1 体力活动不足与骨骼肌萎缩
    2.2 骨骼肌萎缩
    2.3 废用性肌萎缩概述
        2.3.1 废用性肌萎缩
        2.3.2 废用性肌萎缩发生机制
    2.4 运动干预对SMDA的影响
    2.5 运动对SMDA相关蛋白的影响
        2.5.1 运动对废用性肌萎缩MURF1和MAFbx的影响
        2.5.2 运动对废用性肌萎缩Caspase-3的影响
        2.5.3 运动对废用性肌萎缩IGF-1的影响
3 材料与方法
    3.1 实验对象与分组
    3.2 运动干预方案
        3.2.1 耐力运动干预方案
        3.2.2 抗组运动干预方案
        3.2.3 耐力+抗阻运动干预方案
    3.3 样品的采集与保存
    3.4 实验试剂与仪器
        3.4.1 主要实验仪器
        3.4.2 主要实验试剂
        3.4.3 主要试剂配方
    3.5 主要测试指标及方法
        3.5.1 体重等基础指标测试
        3.5.2 腓肠肌CSA测定
        3.5.3 Western blot法检测MURF1、MAFbx、Caspase-3和IGF-1蛋白表达
    3.6 统计学处理
4 结果
    4.1 悬吊2周各组大鼠体重、腓肠肌湿重及湿重与体重比情况
    4.2 悬吊2周各组大鼠CSA变化
    4.3 悬吊2周各组大鼠MuRF1、MAFbx、Caspase-3和IGF-1蛋白表达变化
        4.3.1 悬吊2周各组大鼠MuRF1蛋白表达变化
        4.3.2 悬吊2周各组大鼠MAFbx蛋白表达变化
        4.3.3 悬吊2周各组大鼠Caspase-3蛋白表达变化
        4.3.4 悬吊2周各组大鼠IGF-1蛋白表达变化
    4.4 不同运动后各组大鼠体重、腓肠肌湿重及湿重比变化
        4.4.1 不同运动后各组大鼠体重变化情况
        4.4.2 不同运动后各组大鼠腓肠肌湿重变化
        4.4.3 不同运动后各组大鼠腓肠肌湿重与体重比变化
    4.5 不同运动干预后各组大鼠CSA结果变化
    4.6 不同运动后各组大鼠腓肠肌MuRF1蛋白表达变化
    4.7 不同运动后各组大鼠腓肠肌MAFbx蛋白表达变化
    4.8 不同运动后各组大鼠腓肠肌Caspase-3蛋白表达变化
    4.9 不同运动后各组大鼠腓肠肌IGF-1蛋白表达变化
5 分析与讨论
    5.1 SMDA模型的建立
    5.2 悬吊2周各组大鼠体重、湿重、湿重比、CSA变化及相关蛋白变化
        5.2.1 悬吊2周对大鼠体重、湿重和湿重与体重比的影响
        5.2.2 悬吊2周对大鼠骨骼肌CSA的影响
        5.2.3 悬吊2周对大鼠骨骼肌MuRF1的影响
        5.2.4 悬吊2周对大鼠骨骼肌MAFbx的影响
        5.2.5 悬吊2周对大鼠骨骼肌IGF-1的影响
        5.2.6 悬吊2周对大鼠骨骼肌Caspase-3的影响
    5.3 不同运动对SMDA大鼠体重、湿重、湿重比、CSA及相关蛋白的影响
        5.3.1 不同运动对SMDA大鼠体重、湿重和湿重比的影响
        5.3.2 不同运动对SMDA大鼠骨骼肌CSA的影响
        5.3.3 不同运动对SMDA大鼠骨骼肌萎缩相关蛋白的影响
6 结论
7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与研究成果

(5)多组学关联分析长白猪和青峪猪的氧化型和酵解型骨骼肌差异的分子调控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骨骼肌肌纤维
        1.1 肌纤维的异质性
        1.2 肌纤维类型与肌病发生的相关性
        1.3 肌纤维类型与畜禽肉质性状的相关性
    2.全基因组甲基化测序
        2.1 全基因组甲基化原理与方法
        2.2 全基因组甲基化测序在骨骼肌研究中的应用
    3.转录组测序
        3.1 转录组的定义和研究方法
        3.2 非编码RNA(non-coding RNA)的生物学功能及其作用机制
        3.3 转录组在骨骼肌研究中的应用
    4.多组学关联分析在表观遗传调控中的研究进展
第二章 本研究选题背景与目的意义
    1.选题背景
    2.主要研究内容
    3.研究的目的意义
第三章 材料与方法
    1 实验动物
    2 实验仪器与主要试剂
        2.1 主要仪器设备
        2.2 主要试剂
    3 试验方法
        3.1 青峪猪生长发育曲线拟合
        3.2 肌肉表型性状测定
        3.3 DNA和 RNA的抽提与质检
        3.4 线粒体拷贝数的测定
        3.5 MeDIP文库构建与数据分析
        3.6 small RNA-seq文库构建与数据分析
        3.7 RNA-seq文库构建与数据分析
        3.8 lncRNA的鉴定和分析
        3.9 circRNA的鉴定和分析
        3.10 QTL数量性状富集分析
        3.11 RT-PCR验证
第四章 结果与分析
    1.氧化和酵解型骨骼肌MeDIP与 mRNA、miRNA转录组关联分析
        1.1 氧化型和酵解型骨骼肌表型性状差异分析
        1.2 氧化型和酵解型骨骼肌全基因组甲基化(MeDIP)分析
        1.3 mRNA表达谱与全基因组甲基化关联分析
        1.4 microRNA表达谱与全基因组甲基化数据关联分析
    2.氧化和酵解型骨骼肌mRNA、lncRNA和 circRNA转录组关联分析
        2.1 青峪猪生长发育曲线模拟
        2.2 氧化型和酵解型骨骼肌非编码RNA转录组文库的构建
        2.3 Clean reads的基因组比对
        2.4 蛋白编码基因(mRNA)的鉴定与分析
        2.5 lncRNA的筛选鉴定与功能分析
        2.6 circRNA的筛选鉴定与功能分析
        2.7 差异表达转录本的QTL定位
第五章 讨论
    1 背最长肌和腰大肌的组织学差异
    2 两种骨骼肌的MeDIP-mRMA-miRNA特征
    3 两种骨骼肌的lncRNA/circRNA转录组特征
第六章 结论与创新点
    1 结论
    2 本研究创新点
    3 进一步的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6)基于肌梭和蛋白质组学研究探讨慢性肌筋膜触发点的发病机理(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研究背景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文献综述
    1 运动终板参与肌筋膜触发点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2 肌梭参与肌筋膜触发点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2.1 肌梭的结构、功能和神经支配
        2.2 肌梭电位及与肌筋膜触发点自发肌电之间的关系
        2.3 交感神经系统参与肌梭疼痛通路的研究进展
        2.4 H反射在探究肌梭放电和肌痛形成机制中的研究进展
        2.5 牵拉诱发肌梭放电的研究进展
    3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第一部分 基于H反射通路、Ramp-and-hold牵拉技术和药物干预方式探讨肌梭参与肌筋膜触发点发病机理的电生理学机制
    1 前言
    2 研究材料与方法
        2.1 主要试剂与仪器
        2.1.1 主要试剂
        2.1.2 主要试剂的配置
        2.1.3 主要仪器
        2.2 技术路线
        2.3 实验动物与分组
        2.4 研究方法
        2.4.1 慢性肌筋膜疼痛触发点大鼠模型的建立
        2.4.2 肌筋膜触发点大鼠下肢H反射诱导研究设计
        2.4.3 Ramp-and-hold牵拉对肌筋膜触发点局部肌肉组织异常放电影响的研究设计
        2.4.4 药物干预作用于肌筋膜触发点局部肌肉组织对异常放电影响的研究设计
        2.5 统计方法
    3 研究结果
        3.1 H反射的诱发
        3.2 Ramp-and-hold牵拉干预结果
        3.3 药物干预结果
        3.3.1 琥拍胆碱干预效果
        3.3.2 乙哌立松干预效果
    4 分析讨论
        4.1 基于H反射通路探讨肌梭参与肌筋膜触发点形成的病理生理机制
        4.2 从动静式牵拉和药物干预角度分析肌梭与肌筋膜触发点形成之间的关系
    5 小结
第二部分 肌梭参与肌筋膜触发点发病机理的病理组织学和分子生物学研究
    1 前言
    2 研究材料与方法
        2.1 主要试剂与仪器
        2.1.1 主要试剂
        2.1.2 主要试剂配置
        2.1.3 主要仪器设备
        2.2 技术路线
        2.3 实验动物与分组
        2.4 研究方法
        2.4.1 慢性肌筋膜触发点大鼠模型的建立
        2.4.2 取材与固定
        2.4.3 肌筋膜触发点及肌梭的HE染色
        2.4.4 肌梭内NT-3和TrkC免疫印迹实验
        2.4.5 肌梭内NT-3 mRNA和TrkC mRNA水平检测实验
        2.5 统计方法
    3 研究结果
        3.1 肌筋膜触发点和肌梭组织形态学结果
        3.2 肌筋膜触发点周围肌梭内NT-3和TrkC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3.3 肌筋膜触发点周围肌梭内NT-3 mRNA和TrkC mRNA表达水平结果
    4 分析讨论
        4.1 肌筋膜触发点的形成与肌梭病理组织学之间的关系
        4.2 肌筋膜触发点的形成对周围肌梭内部蛋白和基因表达水平的影响及可能存在的机制
    5 小结
第三部分 基于肌筋膜触发点离体培养方法和蛋白质组学技术探讨肌筋膜触发点形成的影响因素
    1 前言
    2 研究材料与方法
        2.1 主要试剂与仪器
        2.1.1 主要试剂
        2.1.2 主要试剂配置
        2.1.3 主要仪器设备
        2.2 技术路线
        2.3 实验动物与分组
        2.4 研究方法
        2.4.1 慢性肌筋膜触发点大鼠模型的建立
        2.4.2 肌筋膜触发点细胞原代培养与干预
        2.4.3 肌筋膜触发点肌组织蛋白质组学实验
        2.5 统计方法
    3 研究结果
        3.1 肌筋膜触发点细胞离体培养结果
        3.2 蛋白质组学研究结果
        3.2.1 BCA法蛋白质定量结果
        3.2.2 实验质控情况
        3.2.3 蛋白质鉴定结果
        3.2.4 生物信息学分析
    4 分析讨论
        4.1 肌筋膜触发点细胞离体培养
        4.2 肌筋膜触发点骨骼肌iTRAQ蛋白质组学分析
    5 小结
全文总结
    1 总体研究结论
    2 研究的意义及创新点
    3 研究的局限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一: 动物实验研究伦理委员会审批表
附录二: 大学本科至研究生学习经历
附录三: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经历
附录四: 主要英文缩写词表

(7)抗阻训练控制骨骼肌质量分子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篇 文献综述
    第一章 骨骼肌健康与抗阻训练
        第一节 骨骼肌概述
        1 骨骼肌结构与功能
        1.1 骨骼肌的结构
        1.2 骨骼肌的肌管系统
        1.3 肌原纤维的肌丝组成
        1.4 兴奋-收缩偶联
        1.5 骨骼肌特性及收缩功能
        2 骨骼肌发育生物学
        3 肌纤维类型
        4 骨骼肌萎缩/衰减及临床表现
        第二节 骨骼肌的运动适应
        1 骨骼肌与代谢
        2 骨骼肌的内分泌功能
        3 骨骼肌与炎症
        第三节 抗阻训练及实验条件抗阻训练模型比较分析
        1 抗阻训练
        2 实验动物抗阻训练模型
    第二章 抗阻训练健康促进机制
        第一节 抗阻训练与骨骼肌蛋白质质量控制
        1 mTORC为中心的骨骼肌蛋白质合成信号通路
        2 骨骼肌蛋白质降解相关信号通路
        2.1 泛素-蛋白酶体降解系统
        2.2 细胞自噬
        3 骨骼肌蛋白质质量的调节
        3.1 激素调节
        3.2 线粒体功能与蛋白质合成
        3.3 外泌体及miRNA对蛋白质合成的调控
        4 小结
        第二节 抗阻训练与肌卫星细胞
        1 骨骼肌卫星细胞概述
        2 抗阻训练与肌卫星细胞
    第三章 抗阻训练与疾病防御
        1 败血症
        2. Sarcopenia
        3 癌症恶病质
        4 废用性萎缩
第二篇 研究报告
    第一章 小鼠自主举重训练模型与运动方案
        1 实验对象及方法
        1.1 小鼠自主举重笼盒设计
        1.2 实验动物
        1.3 运动方案测试
        2 实验结果
        2.1 举重笼盒的负荷校准
        2.2 预实验
        2.3 小鼠举重训练方案制定及模型演变
        3 讨论与分析
        3.1 小鼠抗阻训练举重模型的设计及优、劣势
        3.2 举重训练运动方案的比较与讨论
        3.3 举重训练模型的应用前景
        4 小结
    第二章 不同时长举重训练对小鼠骨骼肌质量控制的影响
        第一节 不同时长举重训练对小鼠体重、骨骼肌质量及收缩功能的影响
        1 实验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动物分组及运动方案
        1.2 主要试剂及仪器
        1.3 主要实验方法
        1.4 统计学分析
        2 实验结果
        2.1 不同时长举重训练情况及小鼠体重变化
        2.2 不同时长举重训练对小鼠骨骼肌质量的影响
        2.3 不同时长举重训练对小鼠骨骼肌收缩功能的影响
        2.4 长时举重训练对小鼠跑台耐力试验及超声心动参数的影响
        3 讨论与分析
        4 小结
        第二节 急性举重运动对小鼠骨骼肌转录组基因表达的影响
        1 实验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动物及分组
        1.2 运动方案与取材
        1.3 主要试剂及仪器
        1.4 主要实验方法
        1.5 统计学分析
        2 实验结果
        2.1 急性举重运动对小鼠腓肠肌转录组影响
        2.2 急性举重运动对小鼠不同骨骼肌肌群及内脏相关基因mRNA表达的影响
        3 讨论与分析
        4 小结
        第三节 不同时长举重训练对小鼠骨骼肌蛋白质合成与降解的影响
        1 实验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动物及分组
        1.2 运动方案与取材
        1.3 主要试剂及仪器
        1.4 主要实验方法
        1.5 统计学分析
        2 实验结果
        2.1 急性举重运动对小鼠骨骼肌蛋白合成及降解相关信号蛋白表达的影响
        2.2 短时举重训练对小鼠骨骼肌蛋白合成与降解的影响
        2.3 长时举重训练对小鼠骨骼肌蛋白合成与降解相关信号蛋白表达的影响
        2.4 长时举重训练对小鼠糖代谢的影响
        3 讨论与分析
        3.1 抗阻训练对蛋白质合成与降解的影响
        3.2 抗阻训练对糖代谢的影响
        4 小结
        第四节 不同时长举重训练对小鼠骨骼肌Notch1蛋白表达及细胞增殖的影响
        1 实验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动物及分组
        1.2 运动方案与取材
        1.3 主要试剂及仪器
        1.4 主要实验方法
        2 实验结果
        2.1 急性举重运动对骨骼肌Notch1蛋白表达的影响
        2.2 短时举重训练对小鼠骨骼肌Notch1蛋白表达的影响
        2.3 长时举重训练对小鼠骨骼肌Notch1蛋白表达的影响
        2.4 短时举重训练对小鼠骨骼肌细胞增殖的影响
        3 讨论与分析
        4 小结
    第三章 长时举重训练对肌卫星细胞缺失(Pax7~(CreER)-ROSA~(DTA176))小鼠的影响
        1 实验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动物的繁殖
        1.2 基因型鉴定
        1.3 实验动物及分组
        1.4 主要实验方法
        1.5 统计学分析
        2 实验结果
        2.1 PAX7~(CreER)小鼠基因型鉴定
        2.2 ROSA26-DTA176小鼠基因型鉴定
        2.3 Pax7~(CreER)-ROSA~(DTA76) (mSCD)转基因小鼠基因型鉴定
        2.4 mSCD小鼠举重情况
        2.5 mSCD小鼠葡萄糖耐量试验
        2.6 mSCD小鼠体重、骨骼肌及内脏组织湿重
        2.7 mSCD小鼠骨骼肌收缩功能
        2.8 预实验结果
        3 讨论与分析
        3.1 肌卫星细胞缺失小鼠模型
        3.2 长时举重训练对肌卫星细胞缺失小鼠骨骼肌质量及收缩功能的影响
        3.3 长时举重训练对肌卫星细胞缺失小鼠糖代谢功能的影响
        4 小结
    第四章 短时举重运动对DEX诱导肌萎缩的干预研究
        1 实验材料与方法
        1.1 动物实验
        1.2 主要试剂及仪器
        1.3 主要实验方法
        1.4 统计学分析
        2 实验结果
        2.1 短时举重训练及DEX对小鼠体重的影响
        2.2 短时举重训练及DEX对小鼠骨骼肌及内脏组织湿重的影响
        2.3 短时举重训练及DEX对小鼠骨骼肌收缩功能的影响
        2.4 短时举重训练及DEX对小鼠骨骼肌蛋白合成的影响
        3 讨论与分析
        3.1 DEX诱导肌萎缩模型
        3.2 DEX诱导肌萎缩模型的机制
        3.3 抗阻训练对DEX诱导肌萎缩模型的干预机制
        4 小结
第三篇 研究总结
    1 主要结果与结论
    2 主要创新之处
    3 主要缺陷与不足
    4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RNAseq结果
附录2 缩略词
附录3 Aurora肌力评价系统
附录4 葡萄糖耐受实验及跑台耐力实验
附录5 H&E染色
附录6 总RNA提取及完整性鉴定
附录7 反转录及RT-PCR
附录8 蛋白质凝胶电泳及免疫印迹
附录9 EdU染色
附录10 基因组DNA抽提
后记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的科研成果

(8)基于NMR代谢组学研究咖啡因对骨骼肌和女篮运动员尿液代谢模式的影响及其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对照缩略语表
中文文摘
绪论
    第一节 咖啡因的生理作用和对运动能力的影响
        1 咖啡因的化学结构、吸收、分布和代谢
        2 咖啡因的使用方式
        3 咖啡因与运动能力的关系
        3.1 长时间耐力运动
        3.2 短时间大强度运动
        3.3 其他运动
        4 咖啡因对运动作用的机制
        4.1 咖啡因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
        4.2 咖啡因对骨骼肌的作用
        4.3 咖啡因对底物代谢的影响
        4.4 咖啡因与内分泌
        4.5 咖啡因与自由基
        5 研究展望
    第二节 本文研究思路和内容
第一章 基于NMR代谢组学研究咖啡因对骨骼肌代谢模式的影响及其机制
    第一节 咖啡因对不同能量状态下C2C12成肌细胞代谢模式的影响及其机制
        1 实验材料和方法
        1.1 实验材料
        1.1.1 实验试剂及耗材
        1.1.2 主要仪器与软件
        1.2 实验方法
        1.2.1 细胞培养和增殖能力检测
        1.2.2 MTS检测结果
        1.2.3 咖啡因孵育C2C12成肌细胞
        1.2.4 核磁样品制备
        1.2.5 ~1H-NMR谱图采集
        1.2.6 ~1H-NMR数据预处理
        1.2.7 多变量分析
        1.2.8 胞内代谢物定量分析
        1.2.9 单变量分析
        2 结果
        2.1 C2C12成肌细胞的~1H-NMR典型谱
        2.2 C2C12成肌细胞的代谢模式分析
        2.3 C2C12成肌细胞的特征性代谢物
        2.3.1 OPLS-DA载荷图
        2.3.2 代谢物单变量分析
        2.3.3 代谢物VIP排序
        2.4 代谢通路分析
        3 讨论
        3.1 咖啡因与C2C12成肌细胞增殖能力
        3.2 咖啡因对C2C12成肌细胞代谢模式的影响
        3.2.1 咖啡因与碳水化合物代谢
        3.2.2 咖啡因与核酸代谢
        3.2.3 咖啡因与氨基酸代谢
        3.2.4 咖啡因与抗氧化
        3.2.5 咖啡因与甘油磷脂代谢
        4 小结
    第二节 咖啡因对不同能量状态下C2C12肌管细胞代谢模式的影响及其机制
        1 材料和方法
        1.1 实验材料
        1.1.1 实验试剂及耗材
        1.1.2 主要仪器与软件
        1.2 实验方法
        1.2.1 细胞培养
        1.2.2 细胞萃取
        1.2.3 ~1H-NMR谱图采集
        1.2.4 ~1H-NMR数据预处理
        1.2.5 多变量分析
        1.2.6 胞内代谢物定量分析
        1.2.7 单变量分析
        2 结果
        2.1 C2C12肌管细胞分化
        2.2 C2C12肌管细胞的1H-NMR谱
        2.3 C2C12肌管细胞的代谢模式分析
        2.4 C2C12肌管细胞的特征性代谢物
        2.4.1 OPLS-DA载荷图
        2.4.2 代谢物单变量分析
        2.4.3 代谢物VIP排序
        2.5 代谢通路分析
        3 讨论
        3.1 咖啡因与甘油磷脂代谢
        3.2 咖啡因与肌酸代谢
        3.3 咖啡因与谷氨酸代谢
        4 小结
第二章 基于NMR代谢组学研究咖啡因对女篮运动员尿液代谢模式的影响及其机制
    1 实验对象和方法
        1.1 实验对象
        1.2 咖啡因补充方案
        1.3 运动方案
        1.4 运动训练负荷监控
        1.5 NMR样品收集、谱图采集及分析
        1.5.1 样品采集
        1.5.2 样品预处理
        1.5.3 ~1H-NMR谱图采集
        1.6 ~1H-NMR谱图处理
        1.6.1 ~1H-NMR谱图预处理
        1.6.2 多变量分析
        1.6.3 尿液内源性代谢物定量分析
        1.6.4 代谢通路分析
    2 结果
        2.1 训练监控指标
        2.2 尿液~1H-NMR谱图
        2.3 尿液代谢模式分析
        2.3.1 补充安慰剂训练前后尿液代谢模式分析
        2.3.2 补充咖啡因训练前后尿液代谢模式分析
        2.4 尿液特征性代谢物
        2.4.1 补充安慰剂训练前后尿液OPLS-DA载荷图
        2.4.2 补充咖啡因训练前后尿液OPLS-DA载荷图
        2.4.3 代谢物VIP排序
        2.5 代谢通路分析
    3 讨论
        3.1 补充安慰剂训练前后代谢模式分析
        3.1.1 磷酸原系统
        3.1.2 糖代谢
        3.1.3 胰岛素信号转导
        3.1.4 氨基酸代谢
        3.1.5 嘌呤代谢
        3.1.6 鞘磷脂代谢
        3.1.7 柠檬酸循环
        3.2 补充咖啡因训练前后代谢模式分析
        3.2.1 脂代谢
        3.2.2 丙酮酸代谢
        3.2.3 甘氨酸代谢
        3.2.4 半胱氨酸代谢
        3.2.5 线粒体的电子传递
    4 小结
第三章 咖啡因对女篮运动员尿液代谢模式影响的个案研究
    1 个案选择
    2 结果
    3 讨论
第四章 结论、创新点、不足及展望
    一、结论
    二、研究的主要创新点
    三、研究的不足和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9)红景天苷对失重性和杜氏肌萎缩的影响及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常用缩略词表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部分 红景天苷对失重性肌萎缩形成的影响及机制研究
    前言
        一. 骨骼肌的结构和分类
        二. 失重对骨骼肌的影响及防护对抗
        三. 失重性肌萎缩的分子机制研究
        四. 红景天/红景天苷的药理作用
    实验材料和方法
        一. 实验材料和试剂
        1. 实验动物
        2. 实验仪器与耗材
        3. 主要试剂
        4. 主要抗体
        5. 主要工具酶、载体及分子量
        6. 主要试剂盒
        二. 实验方法
        1. 动物模型及样品准备
        2. real time PCR 检测目的基因表
        3. 组织免疫荧光染色
        4. Western blot 检测目的蛋白表达
        5. 载体构建与突变
        6. 质粒大提
        7. 体内转染
        8. 细胞转染
        9. 双荧光素酶检测
        10. 组织染色质免疫共沉淀
        11. 统计学分析
    实验结果
        一. 红景天苷对尾悬吊诱导的小鼠肌肉萎缩的影响
        1. 红景天苷处理与未处理小鼠的表型特征
        2. 红景天苷对尾悬吊诱导的小鼠体重及后肢背侧肌肉重量的影响
        3. 红景天苷对尾悬吊诱导比目鱼肌肌纤维萎缩的影响
        4. 红景天苷对尾悬吊诱导比目鱼肌中萎缩相关因子表达的影响
        二. 红景天苷对尾悬吊诱导的肌纤维类型转变的影响
        1. 红景天苷对尾悬吊诱导的比目鱼肌中不同亚型肌纤维含量的影响
        2. 红景天苷对尾悬吊诱导的比目鱼肌中快慢肌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
        三. p-Smad3 在红景天苷对抗失重性肌萎缩形成中对蛋白质代谢的调控作用
        1. 红景天苷对尾悬吊诱导的 TGF-β1/Smad3 信号通路激活的影响
        2. pGL-3-Atrogin-1 及 pGL-3-MuRF1 荧光素酶报告质粒的构建
        3. p-Smad3 对 pGL-3-Atrogin-1 及 pGL-3-MuRF1 荧光素酶表达的影响
        4. p-Smad3 在 Atrogin-1 基因启动子区域结合位点的预测分析
        5. ChIP-re-ChIP 实验验证 Smad3 与 Foxo3a 相互作用对 Atrogin-1 的转录调控作用
        6. 红景天苷对 p-Smad3/FOXO 蛋白复合体在 Atrogin-1 启动子区域结合的影响
        四. p-Smad3 在红景天苷对抗尾悬吊诱导的慢肌纤维向快肌纤维类型转变中的调控作用
        1. 靶向敲除 Smad3 对尾悬吊诱导的肌纤维类型转变的影响
        2. pGL-3-MHC-IIa 及 pGL-3-MHC-IIb 荧光素酶报告载体的构建
        3. p-Smad3 对 pGL-3-MHC-IIa 或 pGL-3-MHC-IIb 荧光素酶表达的影响
        4. p-Smad3 在 MHC-IIa 或 MHC-IIb 基因启动子区域结合位点的预测分析
        5. ChIP 实验检测 Smad3 对 MHC-IIa 或 MHC-IIb 基因启动子区域的直接结合作用
        6. Smad3 结合位点突变载体(pGL-3-MHC-IIa mut 及 pGL-3-MHC-IIb mut)的构建
        7. p-Smad3 对 pGL-3-MHC-IIa mut 或 pGL-3-MHC-IIb mut 荧光素酶表达的影响
        8. 红景天苷对 p-Smad3 在 MHC-IIa 和 MHC-IIb 启动子区域结合的影响
    讨论
        一. 红景天苷对尾悬吊诱导的肌萎缩的对抗作用及机制
        二. 红景天苷对尾悬吊诱导的慢肌纤维向快肌纤维类型转变的抑制作用及机制
    结论
第二部分 红景天苷对杜氏肌萎缩动物模型的治疗作用研究
    前言
    实验材料和方法
        一. 实验材料和试剂
        1. 实验动物
        2. 主要试剂盒
        二、实验方法
        1. 红景天苷处理和未处理小鼠模型的制备
        2. real time PCR 检测目的基因表达
        3. HE 染色检测骨骼肌内炎性反应
        4. Masson 染色检测骨骼肌纤维化
        5. 统计学分析
    实验结果
        一. 红景天苷对 mdx 小鼠骨骼肌病理损伤的治疗作用
        1. 红景天苷对 mdx 小鼠骨骼肌炎性反应的影响
        2. 红景天苷对 mdx 小鼠骨骼肌中成肌分化因子表达的影响
        3. 红景天苷对 mdx 小鼠骨骼肌纤维化的影响
        4. 红景天苷对 mdx 小鼠骨骼肌快慢肌纤维表达的影响
        5. 红景天苷对 mdx 小鼠骨骼肌 TGF-β1/Smad3 信号通路表达的影响
        二. 尾悬吊对 mdx 小鼠骨骼肌病理损伤的影响
        1. 尾悬吊对 mdx 小鼠骨骼肌坏死肌纤维含量的影响
        2. 尾悬吊对 mdx 小鼠骨骼肌炎性反应及中心核含量的影响
        3. 尾悬吊对 mdx 小鼠骨骼肌萎缩的影响
        4. 尾悬吊对 mdx 小鼠骨骼肌中快慢肌纤维含量的影响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I. 攻读博士学位论文期间论文发表及专利申请情况
附录II. 综述
    参考文献
附录III. 已投论文
个人简历
致谢

(10)面向在轨操作的人体负荷能力评估与预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表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在轨飞行过程中人的职能
        1.1.2 在轨环境对人体负荷能力的影响
        1.1.3 在轨操作的人体负荷能力评估与预测的概念与内涵
        1.1.4 研究的理论意义与工程价值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在轨操作的人体负荷能力评估研究现状
        1.2.2 在轨操作的人体负荷能力预测研究现状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总结
    1.3 本文研究内容
第二章 基于肌电与肌力的负荷能力评估模型
    2.1 引言
    2.2 负荷能力评估指标
        2.2.1 客观评估指标
        2.2.2 主观评估指标
    2.3 负荷能力主/客评估指标的对比分析
    2.4 基于肌电与肌力的负荷能力评估模型构建
    2.5 小结
第三章 肌电与肌力信号的分析及特征提取
    3.1 引言
    3.2 肌电与肌力信号的基础生物力学
        3.2.1 骨骼肌的生物力学理论
        3.2.2 肌电信号生理基础与产生机理
    3.3 肌电信号的特征提取
        3.3.1 肌电信号的预处理
        3.3.2 肌电信号的时域特性分析
        3.3.3 肌电信号的频域特性分析
        3.3.4 肌电信号的双频域特性分析
    3.4 肌力信号的特征提取
        3.4.1 肌力信号预处理
        3.4.2 肌力分布规律分析
        3.4.3 肌力数据差异性检验
        3.4.4 肌力实施过程中的影响因素分析
        3.4.5 肌力与肌电相关关系分析
    3.5 支持向量机的在轨操作动作分类
        3.5.1 统计学习理论
        3.5.2 支持向量机方法
        3.5.3 多类模式支持向量机分类器的设计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肌电与肌力的负荷能力评估仿真分析
    4.1 引言
    4.2 肌电与肌力信号的生理模型仿真分析
        4.2.1 肌肉生理结构仿真
        4.2.2 细胞膜内动作电位仿真
        4.2.3 细胞膜外动作电位仿真
        4.2.4 肌纤维传导速度仿真
        4.2.5 运动单位募集仿真
        4.2.6 运动单位发放仿真
        4.2.7 肌肉颤搐力仿真
    4.3 负荷能力评估仿真分析
        4.3.1 基于时域上的肌电与肌力特征的负荷能力仿真评估
        4.3.2 基于频域上的肌电与肌力特征的负荷能力仿真评估
        4.3.3 基于双频域的肌电与肌力特征的负荷能力仿真评估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基于Elman神经网络的负荷能力预测模型
    5.1 引言
    5.2 神经网络基本理论和模型结构
        5.2.1 神经元结构模型
        5.2.2 神经网络的互联模式
    5.3 Elman神经网络结构与特征
        5.3.1 Elman神经网络结构
        5.3.2 Elman神经网络学习过程
    5.4 基于Elman神经网络的人体在轨操作负荷能力预测模型
        5.4.1 模型数据的选取与预处理
        5.4.2 网络设计与训练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面向在轨空间操作的人体负荷能力实验研究
    6.1 引言
    6.2 实验研究目的
    6.3 实验对象的选拔与确定
    6.4 实验系统介绍
        6.4.1 实验硬件系统
        6.4.2 实验软件系统
    6.5 实验方案设计
        6.5.1 实验工况
        6.5.2 测试项目
    6.6 基于表面肌电特征的实验结果分析
        6.6.1 表面肌电信号预处理结果
        6.6.2 时域分析结果
        6.6.3 频域分析结果
        6.6.4 双频域分析结果
    6.7 基于肌力统计的实验结果分析
        6.7.1 肌力预处理结果
        6.7.2 肌力分布规律结果
        6.7.3 肌力假设检验分析结果
        6.7.4 肌力多因素方差分析结果
        6.7.5 肌力与肌电相关关系分析结果
    6.8 基于支持向量机的实验结果分析
        6.8.1 左上肢动作模式识别结果
        6.8.2 右上肢动作模式识别结果
    6.9 基于Elman神经网络的实验结果分析
        6.9.1 左上肢负荷能力预测结果
        6.9.2 右上肢负荷能力预测结果
    6.10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论文主要工作总结
    7.2 进一步研究建议
致谢
参考文献
在学校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在学校期间发表的学术专着与论文
在学校期间获奖和参与的科研项目

四、模拟失重对人体骨骼肌体积和肌内乙酰胆碱/肌酸比值的影响及等张运动对肌萎缩的作用(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Wnt通路探讨经筋针刺调控KOA大鼠股四头肌再生修复的机制研究[D]. 富昱. 辽宁中医药大学, 2021(02)
  • [2]不同运动方式对尾部悬吊大鼠骨骼肌BDNF/mTOR/p70S6K通路的影响[D]. 胡世桥. 成都体育学院, 2021(09)
  • [3]内蒙古马匹耐力运动训练代谢组学的研究[D]. 魏睿元.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20(01)
  • [4]不同运动对骨骼肌萎缩相关蛋白MuRF1、MAFbx、IGF-1和Caspase-3的影响[D]. 柯志飞. 成都体育学院, 2019(12)
  • [5]多组学关联分析长白猪和青峪猪的氧化型和酵解型骨骼肌差异的分子调控机制[D]. 沈林园. 四川农业大学, 2018
  • [6]基于肌梭和蛋白质组学研究探讨慢性肌筋膜触发点的发病机理[D]. 刘琳. 上海体育学院, 2018(01)
  • [7]抗阻训练控制骨骼肌质量分子机制研究[D]. 崔迪. 华东师范大学, 2017(04)
  • [8]基于NMR代谢组学研究咖啡因对骨骼肌和女篮运动员尿液代谢模式的影响及其机制[D]. 石笑贺. 福建师范大学, 2017(08)
  • [9]红景天苷对失重性和杜氏肌萎缩的影响及机制研究[D]. 张鹏.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 2014(01)
  • [10]面向在轨操作的人体负荷能力评估与预测研究[D]. 赵岩.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2014(01)

标签:;  ;  ;  ;  ;  

模拟失重对人体骨骼肌体积和肌内乙酰胆碱/肌酸比的影响以及等张运动对肌肉萎缩的影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