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种冰箱打破欧美垄断——全国最大的特种冰箱生产基地在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破土动工

特种冰箱打破欧美垄断——全国最大的特种冰箱生产基地在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破土动工

一、特种冰箱打破欧美垄断──全国最大的特种冰箱生产基地在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破土动工(论文文献综述)

刘淑虎[1](2016)在《西安城市空间结构演进研究(1978-2002)》文中研究指明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市场化、分权化与全球化相耦合,从根本上改变了城市空间发展的动力基础和空间配置方式,城市经济-社会-空间处于同轨转型中,在此背景下,西安以3100余年城市发展史和1100余年都城史的特殊背景,进入剧烈转型时期,众多历史遗存的空间布局使其空间发展历经了复杂的演化过程,聚焦了西安城市空间结构转型的特殊性,直接影响了西安城市空间的发展趋向,在西安城市空间结构演化中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本文以1978-2002年间的西安城市空间结构演进为对象,运用地图还原、系统分析、实地调研等方法,以“过程分析”-“特征识别”-“机制解释”为路径,研究西安城市空间结构演化的阶段特征和动力机制,判识西安城市空间结构演进的典型性与特殊性,总结西安城市空间结构演化规律,为西安城市空间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并为同类型城市研究提供实证基础。围绕问题及目标导向,研究内容分四部分:第一部分:城市空间结构的相关研究基础与研究论体系构建。以确立西安城市空间结构的研究体系为目标,通过国外—国内—西安三个层面相关研究进展的梳理,在此基础上,确立“过程分析”-“特征识别”-“机制解释”的技术路径;同时,构建了契合历史研究范式的“过程分析体系”和“机制解释体系”,为解析西安城市空间结构演化过程提供理论基础和技术路径。第二部分:西安城市空间发展基础和历史分期研究。首先,阐明西安城市空间发展的地理条件和空间基础;其次,以空间拓展、制度变迁、经济发展、社会演进为分期要素,梳理西安城市空间结构的演进脉络,理清研究时段的角色和地位;最后,将改革开放以来西安城市空间结构发展确立为两个阶段,并对两个阶段经济-社会的宏观脉络进行总结,为城市空间结构演化过程研究提供时段基础。第三部分:西安城市空间结构演化过程解析及特征识别研究。依托本文构建的“特征分析体系”,从“空间格局”和“功能类型”两个层面,分阶段研究城市空间结构的演化过程;通过“空间格局”特征和“功能类型”特征的叠加,提炼城市空间结构特征,对比阶段特征的异同。在此过程中,“空间格局”以功能区位、功能比例、地块尺度、空间强度为对象,阐述城市空间结构演化的总体过程;“功能类型”以工业、居住、道路、商业、公共空间为对象,阐述城市空间结构演化的系统过程。第四部分:西安城市空间结构演进的机制解释研究。依托论文构建的“机制解释体系”,分“动力因素”和“社会主体”两个层面,阐述改革开放以来因素演化及其空间响应,理清主体互动下的空间结构响应机制,并通过两个层面的耦合关系分阶段解释西安城市空间结构演化的机制。在此过程中,将历史遗址对空间结构转型的影响进行重点解析,以阐明特殊性因素与西安城市空间发展的作用方式。研究具有三点创新:第一,研究时段:1978-2002年是西安城市空间结构转型的剧烈时期,聚焦了城市空间结构演化的复杂性与特殊性,对于此时段的研究对当前西安城市空间发展具有直接启示作用,同时,弥补了关于此时段系统研究的薄弱点。第二,研究方法:以城市形态学为理论基础,在借鉴其类型研究与多层级研究的基础上,构建了以“空间格局”与“功能类型”为内容,以类型叠加为技术策略的“过程分析体系”,契合了城市空间历史研究的基本逻辑,拓展了城市形态学的应用领域。第三,研究结论:研究表明,制度、经济、文化、技术因素推动了西安城市空间结构演化,使其呈现工业郊区化、功能圈层分化、空间强度梯度化;同时,大遗址空间布局使城市空间发展呈现避让历史大遗址下的空间拓展、功能布局、强度分异等特征,使西安城市空间演化具有自身特殊轨迹。

崔鹏飞[2](2016)在《宿迁市承接家电产业转移的环境与策略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家电产业是最早一批从发达国家转移出来的制造产业。家电产业在中国经过30多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环渤海三大产业集群,这三大产业集群具有相同的特点,都是沿海区域、政府制定的经济发展政策相对低廉、同时具有较强的商品经济意识等,这些因素促使该区域的经济获得快速发展。但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这些区域也开始面临生产要素价格逐渐上涨、资源匮乏、工资上涨、市场饱和、劳动密集型产业成本优势丧失等问题,同时国家也出台西部大开发等政策。在这些大背景下,家电产业向成本低的区域转移将是家电产业未来发展的大趋势,具有优势的区域都将成为家电产业转移的目标地。当然,具有优势的区域也可以主动承担起承接家电产业转移的重任,但是承接的原则和策略以及如何进行产业布局将成为承接地面临的主要问题。宿迁市自然环境优美、地理位置便利、交通运输四通八达再加上政府的优惠政策,这都是宿迁市承接家电产业转移的优势。宿迁市能够成功承接家电产业的转移,不但有利于宿迁市的经济发展,同时对于承接家电产业转移的研究具有理论及现实意义。本论文从这个背景出发,以宿迁市承接家电产业转移为研究对象,首先,通过桌面研究,查阅大量的产业转移和产业转移趋势、产业转移原因的文献资料,并进行分析和总结;其次,通过实地调研法走访顺德、慈溪、青岛、合肥、宿迁等地了解家电产业集群的发展现状,重点调研了宿迁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现有的家电企业及家电配套企业,并对宿迁承接家电产业的环境进行分析;最后,运用SWOT分析法总结宿迁市在承接家电产业转移方面的优势、劣势及面临的机会与威胁。在此基础上,制定宿迁市承接家电产业转移的发展规划,明确了坚持以企业为主的自主创新、坚持走产业差异化、坚持节能减排、坚持市场主导加政府引导的基本原则;制定了推进产业集聚,加强产业链建设,突出比较优势,强化产业对接、增强企业自主创新,推进核心技术研发、结合互联网经济发展趋势,搭建信息化制造产业平台的主要任务及发展三大主力产业,定位四大转型趋势、搭建五大公共服务平台、引进一批优质核心零部件提供商、培育一大批高新技术小微企业的发展策略。

刘忠文[3](2015)在《AKM公司多元化发展专案研究》文中提出家电产业是竞争最激烈最开放的产业之一,在过去二十多年高速发展的过程中,多元化成为众多家电企业做大做强的首要选择,但选择多元化的企业有的成功了、有的失败了,选择多元化本身有没有错?多元化发展中应该如何做才能保证战略实施的成功?应该选择什么样的产业或产业组合?本案例以AKM公司多元化发展为研究内容,试图探索出一条符合企业实际、提高成功率的多元化发展路径,以期从中可以为进行产业扩张特别是准备采取多元化发展的公司提供启示和可借鉴的理论和现实依据。案例描述部分通过对AKM公司的起源、专业化、相关多元化、非相关多元化、归核化等各个阶段的描述,记录了该公司多元化发展的历程。案例分析部分对多元化发展三个阶段,运用资源理论、协同效应理论、核心竞争力理论及多元化等有关专业概念,从该公司多元化实施的背景、动机、时机、拥有的资源等方面进行分析开展研究的,从产业选择的视角运用历史的手法进行事后总结,总结出各阶段的成败得失、经验与教训。本案例最后得出了对多元化发展的启示,指出企业只有在资源允许的前提下,通过科学论证,选择适合自己发展的能发挥自身核心竞争力作用、协同效应好的产业,在合适的时机,选择合适的进入方式,本着先做强再做大,稳步推进、量力而行,做好经营管理,完善风险评估机制,才能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将会为相关企业实施多元化发展战略及进行产业选择时提供可借鉴的理论和现实依据,也将为AKM公司下一步的发展提供借鉴。

刘泓泉[4](2016)在《南通渔业现代化研究(19272000)》文中认为濒江临海的南通自古便有着较为丰厚的渔业资源与发展渔业的独特优势。进入近代以来,虽然张謇于清末开启了南通及我国渔业现代化的进程,但在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前,包括南通在内的我国渔业仍多以传统渔业为主。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正式建立后至2000年间,南通渔业现代化则走过了一段不平凡的历程。这其中,既经历了南京国民政府时期渔业现代化的初步展开与受阻,也经历了解放后至改革开放前渔业的恢复与渔业现代化的再次起步及一定发展,更有改革开放后渔业现代化的强势推进与加速发展。在这一历程中,南通的渔业生产、渔民、渔村与渔港之发展逐渐迈向现代化。渔业生产方面,南通渔业生产的渔船与网具在传承基础上逐步得到了改进与革新。改革开放后,现代渔船与网具的生产更是呈现出了规模化之势;捕捞渔业在经历了兴盛、受阻、恢复、发展、产业调整及转型等后,进一步走向现代化;养殖渔业历经兴起、发展、推进、快速与产业化发展后,不断彰显了其日益现代化的程度与水平;水产品的保鲜与加工则在传承中实现了创新与规模化发展;水产品的销售与贸易也渐次由鱼行主导化、国营化走向现代市场化。渔民方面,解放前南通渔民困窘的生活处境、受损的权益、薄弱的教育及卑微的社会地位等在解放后均发生了巨变。渔民生活逐渐改善并在改革开放后日渐富裕,权益受到了切实的维护与保障,教育获得了持续的注重和提高,社会地位也有了较大的提升。渔民的生产、生活习俗及信仰也渐渐变迁与移风易俗。渔村与渔港的现代化建设上,解放前,南京国民政府对渔村与渔港的建设虽有关注,但渔村除了衰败根本无建设,渔港建设也进展甚微。解放后,党和政府对南通渔村进行了整治与初步建设,渔港的建设提上日程并正式启动。改革开放以来,现代渔村(区)与渔港的建设发展和推进的步伐加快。在南通渔业生产、渔民、渔村与渔港渐行向现代化推进的同时,对其进程产生重要影响的渔业管理也日渐现代化。其中,渔业生产管理除不断注重组织机构与制度建设外,还通过渔业指导与合作、渔业集体生产与计划调控、渔业生产承包与渔政管理及目标管理等不断推进渔业生产管理的现代化;渔民与渔村的管理也由钳制渔民的保甲制向民主化等管理方式嬗变。改革开放后,现代渔民与渔村(港)的管理则在改革中继续推进。作为近现代我国渔业现代化发展的一个重要典型,南通渔业现代化的历程折射出了渐进的我国渔业现代化之曲折与不易。南通渔业现代化为江苏乃至全国的渔业现代化做出了重要贡献。解放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其举足轻重之地位倍显,并较好地发挥了自身的示范引领与促进作用。而南通渔业现代化在其发展与推进过程中也呈现出了一定的特点,且为我国渔业现代化积累了一些有益的经验。这无疑对我们今天继续推进渔业现代化有着较好的借鉴。

谢忠强[5](2014)在《反哺与责任:解放以来上海支援全国研究 ——以人力、财物和技术设备的输出为中心》文中认为上海是全国的上海,开埠以来上海与全国的经济联动关系就十分紧密。解放后,随着新民主主义经济的建立,在国家对于全国经济发展调控不断加强的历史语境下,上海与全国的经济联动关系更加密切。上海的发展离不开全国的支援,而上海在得到全国支援的同时也为全国的发展做出了很大的历史贡献。建国后,在第一个五年计划当中,上海虽未被当做国家投资的重点地区,但由于具有雄厚的工业技术力量,上海还是担负起了支援全国建设的历史任务。在建国后的头十年里,全国以工业化建设为重点。上海市为了支援全国的经济建设,充分动员本市资源,在人员、技术设备等方面对这一时期国家的治淮工程、内地工业建设、一五计划重点工程建设、内地文化教育事业等进行了有力的支援。上海支援全国的历史,自“全国一盘棋”的发展方针确立之后,在从大跃进开始到十一届三中全会之间的二十年时间里面更是进一步展开。改革开放以后,由于我国经济体制的转型“上海支援全国”作为概念的体制语境消失,但随着改革开放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程的不断加快,“上海支援全国”的精神不但得到了很好的延续,而且还呈现出了新的时代特征。解放以来上海支援全国的历史过程在推动全国发展的同时也进一步升华了上海自身的城市精神。正文共设五章及结语六个部分。第一章,主要在回顾上海历史地位演变的同时,以解放后上海与全国的联动关系为切入点,在“全国支援上海”和“上海支援全国”两个方向相互印证的基础上,为后面几章内容的展开提供历史背景和内在逻辑的铺垫;第二章,主要对1949年至1958年间上海支援全国的开展情况进行考证和分析;第三章,主要对1958年至1978年间上海支援全国的情况进行梳理和研究;第四章,则选取支援福建省为例,进行上海支援全国的个案研究;第五章,主要对改革开放以后上海对全国的支援情况进行探讨;结语部分,主要对全文进行总结与概括的基础上,对解放后上海支援全国的历史进行宏观的评价和分析。通过研究,本文在前人成果启发的基础上主要在以下三个方面对解放后上海支援全国的研究有所推进:1、在对相关概念的考证方面有所推进;2、在对上海支援全国历史发展脉络的梳理上更注重保持其完整性;3、在进一步补充和挖掘史料的基础上对上海支援全国的相关史实的考证和梳理上力求更加丰富和全面。

王成[6](2014)在《当代安徽淮河流域工业发展研究 ——以年鉴、方志等史料为中心》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安徽淮河流域(以下简称“本区”)工业发展与变迁的历史是我国相对落后地区尤其是中部地区工业化的缩影,反映了在中央和地方政府的领导下的当代安徽淮河流域人民群众奋发图强建设家乡的光辉历程。研究这段历史,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本区工业建设所取得的成就,并总结出经验,将之发扬光大。通过发现其中的问题与不足,我们又可以从中汲取教训,从而更好地加快本区经济与社会发展。本区具备发展工业的资源基础,然而由于起步晚,发展缓慢,其历史起点较低。新中国成立以前,本区工业始终处于“开而未发”的状态,主要以传统手工业为主,以机器生产为标志的现代工业严重滞后并发展速度缓慢。新中国成立后至改革开放前,中央及安徽地方政府在本区创建了一批现代工矿企业,为本区工业建设奠定了基础。通过三年经济恢复以及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在本区基本建立。50年代初,沿海工业企业内迁以及苏联对华工业援建使本区工业发展获益匪浅。1965年开始的“小三线”建设使本区六安、金寨、霍山等地落后的工业面貌有所改变。“大跃进”和“文化大革命”期间,安徽淮域工业在曲折中艰难前行甚至遭受重创。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改革成为国有工业企业发展的主要内容。与全国一样,本区的国有企业改革大致经历了放权让利、现代企业制度建立等几个阶段。改革开放以后,本区非公有制工业企业有所发展,个私经济及乡镇企业的发展使本区工业形成了多种所有制并存的格局。本区工业发展具备一定的自身优势,比如自然资源丰富、交通条件便利,但同时也应该看到历史上本区工业基础薄弱,自然灾害频仍,社会长期动乱。虽然在新中国成立初期本区工业得到了一定发展。然而由于很长一段时期内,本区都不是国家和安徽省工业发展的重点区域,所得到的政策支持非常有限,因而即使与本省非淮地区相比也处于落后状态,遑论与江浙沿海等发达地区。从纵向来看,60多年来本区在煤炭、电力、建材、食品加工、酿酒等工业较之新中国成立以前有大幅度的提升。然而从横向来看,由于缺少工业发展极和长期稳定的政策支撑等多重历史和现实因素,当代安徽淮河流域工业发展总体水平不高,本区总体工业水平远远落后于沿海及本省非淮地区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并表现出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1.工业化水平参差不齐,总体偏低。本区整体处于工业化实现阶段的前期。其中淮南高于整体标准,部分地区如亳州、阜阳等甚至处于前工业化阶段。从安徽省整体来看,安徽省和皖中工业水平已处于工业化前期的后半阶段,皖南则整体处于整体处于工业化中期的后半阶段。本区与全省其他地区相比,工业化进程滞后。2.工业发展资金投入不足。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和安徽地方政府在本区工业建设投资十分有限。本区实行改革开放和引进外资的进程远远落后于沿海地区及本省非淮地区。最近几年来,本区加强引进外资力度,加强与中央企业的合作,但效果均不如人意。3.民营工业经济薄弱。新中国成立之初,国家鼓励发展个私经济以满足广大人民的生活需要。随着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本区个私经济基本消失。改革开放以后,本区个私经济出现了短暂的繁荣。阜阳模式曾一度与温州模式、苏州模式并称为全国乡镇企业发展的三大模式,但由于主客观原因最终走向衰落。4.以初级产品加工为主的工业结构。1949年以来,国家在本区投资主要集中于水利建设和农田改造,具体到工业建设仅有两淮煤矿的开发,因而本区工业方面除煤炭、电力、食品加工等工业相对发展较好以外,其余如钢铁、机械等工业均比较落后。5.与长三角经济区联系紧密。近代以来,上海经济圈对本区工业的发展带动作用尤为明显。新中国成立初期,沿海工业企业内迁使本区工业经济发展获益匪浅。此后,在省委省政府的推动下,安徽省积极融入以上海为中心的长三角经济圈。同时,安徽及本区地方政府也积极参与长三角经济区建设,提出“远学闽粤,近学江浙”、“开发皖江,呼应浦东”等口号,拉近安徽及其淮域地区与江浙沪等地的距离。21世纪以来,本区和全省其他地区一样积极参与泛长三角区域工业发展分工。工业的发展绝不是孤立的,必然与社会其他方面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新中国成立以来,本区工业建设总体上取得了一定成就,本区落后的经济与社会面貌初步得以改变。随着工业的发展,本区各市的工业经济结构各具自身特色。淮南和淮北已发展成煤、电、化类型的工业基地,蚌埠是以建材、机械、轻纺为主的综合性工业城市和交通枢纽,阜阳和宿州的工业则以农产品加工为主,亳州的药材加工和酿酒等工业初具规模,其余如滁州、宿州、六安等地工业发展也颇具自身特色。工业的发展促进了本区农业经济、城镇化以及教育等方面的进步与发展,但是工业发展也使经济与社会付出了较为沉重的代价,其中最为突出的即是工业发展中产生的环境问题。当代安徽淮域工业经济存在停滞、爱慢的发展现象,但总趋势仍然是上升的、向上发展的。

祖国[7](2012)在《长春市汽车产业空间组织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前,我国的汽车产业蓬勃发展,已经成为了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我国汽车产业发展过程中也出现了很多问题,其中,汽车产业空间组织方面的问题尤为突出,成为我国汽车产业健康发展的障碍性因素。然而,国内关于汽车产业空间组织的相关理论研究不够充分,难以对汽车产业空间组织实践进行科学的指导。针对这一现状,本文以长春汽车产业空间组织为例,结合经济地理学、区域经济学、城市地理学等相关学科理论,借鉴国外发达地区先进经验,对汽车产业空间组织的格局、机理与调控方面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以期对我国汽车产业的空间组织优化提供有益的参考意见。本文内容共分为六部分:第一章:汽车产业空间组织基本概念、理论研究进展与国外发展实践考察。首先对汽车产业空间组织的相关概念进行辨析,在此基础上对汽车产业空间组织的概念进行界定;介绍并总结了国内外相关理论研究的现状,同时对美国底特律、德国、日本丰田等地的汽车产业空间组织进行了实践考察。第二章:汽车产业空间组织研究的基础理论。对工业区位论、产业集群理论、经济地域综合体理论和企业空间演变理论等可借鉴的理论进行深入的研究,为本文的汽车产业空间组织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第三章:长春市汽车产业及其空间发展过程。首先将长春市汽车产业发展过程划分为改革开放前、改革开放后和经济全球化时期三个发展阶段,对各阶段长春市汽车产业及其空间组织特征进行了重点研究。第四章:长春市汽车产业空间组织的现状。在现状格局分析的基础上,总结出长春市汽车产业空间组织现存的主要问题,指出了汽车产业空间布局的分散无序、配套产业空间的发展滞后、汽车生产空间地域关联性不强等是其面临的重要问题。第五章:长春市汽车产业空间发展的机理。分别从地理因素、集聚与扩散因素、政府作用因素、城市化因素、技术和市场因素等方面展开研究,对长春市汽车产业空间组织演变的动力机制进行全面分析。第六章:长春市汽车产业空间组织的调控。首先分析了长春市汽车产业调控的背景,明确了调控的理念与目标;其次,提出行之有效的汽车产业空间组织调控路径;最后,提出了保障汽车产业空间组织调整有序进行的对策措施。

王晓健[8](2010)在《中国企业地域多元化的控制机制研究:信息技术能力的视角》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当前中国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中国企业在中国境内的地域多元化战略是当前提升国际竞争力的一种重要的战略选择。然而,由于中国市场的分散性和复杂性,如何把分散的市场有效地控制运行起来发挥协同效应,成为企业实施地域多元化战略的关键。进而,中国企业要如何运用信息技术,即构建合适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以支撑这种控制,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与此同时,理论上,中国市场的分散性现实已得到中国经济学理论界的认可,然而基于这种中国市场分散性的企业战略行为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理论上迫切需要整合制度基础观(IBV)和资源基础观(RBV)来解释基于这种中国市场分散性的企业战略行为。同时,将一直游离于战略和组织研究之外信息技术和信息技术能力整合在战略、控制的框架内是一个可深入的、有价值的研究契机。基于上述现实与理论背景,本文提出以信息技术能力的视角来研究中国企业地域多元化的控制机制,旨在揭示中国企业是怎样以信息技术能力为支撑实现在国内地域多元化中对异地组织的控制,从而提高地域多元化绩效。即,探讨信息技术能力为企业总部对异地组织实现集权的统一性和分权的灵活性从而实现协同效应的内在机制、分析企业如何发挥信息技术能力以应对中国市场分散的外部制度环境进而提升企业的国际竞争力。本文通过文献研究,提出了关于地域多元化下的控制机制、信息技术能力与绩效的概念模型,然后采取国际上规范的学术案例研究方法,通过理论抽样选取青岛啤酒、中集集团、海尔集团和苏宁电器等四家行业领导企业进行案例研究,通过多种方法和方式进行数据收集,然后采取内容分析、编码、类型匹配分析(Pattern matching)和时间序列分析等方法来进行案例分析,同时运用多重数据间的三角验证(triangulation)等方法保证案例研究的信度和效度。其后进行文献对话、讨论和对概念模型进行修正,并提出了命题发展,在此基础上进行了讨论,获得以下结论:第一,在信息技术能力与制度因素(当地市场化程度)、市场因素(行业一体化潜力)和组织管理传统的交互作用下,企业采取了基于活动的、在不同价值活动集权分权同时并存、动态协调的控制机制。具体而言,当信息技术能力较强时,当地市场化程度越高,越可能采取较高程度的集权控制。当信息技术能力较强时,行业一体化潜力越高,越可能采取较高程度的集权控制。当信息技术能力较强时,企业的集权文化越强,越可能采取较高程度的集权控制。第二,信息技术能力并不直接对控制机制与绩效的关系发生调节作用,而是通过信息技术应用效能这个中介来发生调节作用。信息技术应用效能正向调节了控制机制与绩效的关系。具体而言,当信息技术应用产生了效率效能时,研发、财务、采购、生产的集权控制程度越高,越有利于提高绩效。当信息技术应用产生了快速反应能力效能时,营销/服务的集权控制程度越低,越有利于提高绩效。第三,信息技术能力具有路径依赖性。在企业地域多元化的不同历史时期,为适应多样化和复杂的各地环境,信息技术能力的提升与控制机制设计相互制约、共同演化,体现在关键价值活动的不同控制程度组合,从而解决了与异地二级组织信息不对称的问题,降低了内部交易成本、代理成本和信息成本。但是这个过程经历了一个否定之否定的过程,中国企业在管理问题导向和信息技术导向等两个方面的驱动下呈现出中国企业在特定历史时期、在特定的制度环境下的地域多元化控制机制的演化路径。第四,在经济转型期,中国企业在分散的中国市场中采取母子公司制以满足合法性要求,但实际上以信息技术能力为支撑设计控制机制,使得企业在母子公司体制下产生出总分部的整合效应实现对效率机制的追求,这是企业面对制度压力的主动性战略回应进而获得竞争优势。亦即,企业内部采取基于信息技术能力的控制制度安排来追求效率机制,弥补了由于适应外部合法性而造成的组织效率的损失。第五,即使在经济转型期的制度环境中面临巨大的制度化压力,企业的战略选择也不单纯是以制度为基础的,企业对制度的战略选择、适应和回应,以及最终能够获得的竞争优势,还是基于自身的资源、能力和核心竞争力而实现的,这又是符合以资源为基础的观点。本文揭示了中国企业在特定历史时期、在特定的制度环境下的地域多元化控制机制及其演化路径,创新点与贡献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第一,本文以IBV分析中国企业基于国内市场分散性下某一具体的战略行为在一定程度扩展了IBV对经济转型期中国企业战略行为的解释范围,验证了合法性机制理论在中国企业地域多元化中的应用,这是一种新的情境对象,推动了IBV理论中关于制度环境与企业战略行为之间关系的研究。第二,本文整合RBV观点拓展了IBV的合法性机制在中国企业战略行为解释力度。第三,本文将战略、控制和信息技术能力以合理的理论逻辑整合在一个框架内,大大丰富了对信息技术的战略层面而不是技术层面的认识,弥补当前对信息技术认识的不足。亦拓展了对控制机制的研究。第四,本文运用国际规范的案例研究方法揭示“怎样”的内在机制问题,推动了情境嵌入式的中国企业战略行为的研究,对地域多元化研究、组织控制研究、信息技术能力研究都有一定的推动作用。另外,本文在实践上,通过案例研究揭示了在经济转型同样的阶段、面对同样的制度环境,为什么这些企业能够成为“杰出企业”?结构化地呈现并从理论上凝练出在当前中国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中国企业在国内采取地域多元化战略并有效实现整合、发展成为“世界级”企业的行为规律、特点和路径,这将对政策制定者和企业战略决策者具有积极的前瞻性指导,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熊爱华[9](2007)在《基于产业集群理论的区域品牌培植模式比较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产业集群得到蓬勃发展,已成为促进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政策工具。但是近几年集群发展遇到瓶颈,技术含量低、创新动力不足、品牌支撑缺乏等原因使得许多集群竞争力衰退甚至萎缩。因此,创建基于产业集群的区域品牌,实现由成本竞争向品牌竞争的转变是提升我国产业集群竞争力的战略选择。创建区域品牌需要依托产业集群,将产业集群组织发展理论与品牌理论结合起来会给我们带来许多有益的启示。本论文选题来源是我国提升产业集群竞争力的现实工作需要。论文研究既注重汲取最新前沿理论,又立足于区域品牌建设实际,在解决实际问题的同时,也为产业集群理论和品牌管理理论开辟了新的研究方向。论文第二章对产业集群和区域品牌的相关理论进行论述,明确了二者之间相互促动关系。第三章以论述浙江和广东产业集群区域品牌发展为基础,提出区域品牌的分析框架,分析了区域品牌形成机理,界定了培植区域品牌的主体职能。第四章运用博弈论对区域品牌形成和管理过程中企业、政府和协会各主体之间的竞合协同行为进行模型分析。第五章在对我国五个典型产业集群区域品牌形成实例的分析基础上,总结出地方人文资源型、市场集散扩张型、外资资本带动型、龙头企业主导型和技术创新推动型五种区域品牌培植模式,揭示了区域品牌形成的内在条件和规律,说明了区域品牌具有鲜明的地域个性。第六章分析了“浏阳花炮”和“嵊州领带”两个典型区域品牌培植模式,从实践角度对区域品牌培育理论进行了丰富和验证。本文进行的探索性研究所取得的创新性成果是:用物理学的磁场效应说明区域品牌与产业集群的互动关系,二者成为区域产业磁场中的两个磁极,缺一不可,相互促进;系统深入地分析总结了几个典型区域品牌培植模式,提出了区域品牌培植机理中存在的“磁场”效应,说明通过区域产业核心要素作用可以形成以集群和区域品牌为两极的产业磁场,在政府、企业等创建区域品牌的磁力线作用下,产业磁场引力不断增强,强大的磁场效应又吸引更多的生产要素进一步聚集;用博弈论揭示了培植区域品牌过程中政府、企业、中介协会与客户之间的竞合协同关系,明确了培植区域品牌中发挥政府主导作用的重要性。

扎玛[10](2006)在《东北产业创新研究》文中指出“振兴东北”是我国新世纪新时期提出的重要战略任务,它与“西部大开发”战略并列成为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第三步战略目标“东西互动的两个轮子”,它担负着区域经济振兴以及东北亚政治经济安全与稳定的重要战略任务。因此,东北的振兴无论从现实还是长远都是国家经济长期发展的重要保证。 东北是我国的老工业基地,也是国家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东北各个产业的发展与中华民族的复兴息息相关,更关系到东北区域经济的增长。东北问题主要源于我国计划经济体制造成的各种矛盾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充分反应。东北曾经是我国工农业发展程度相对较好的地区,如今区域竞争能力却低于长三角地区、珠三角地区和京津地区。因此,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不仅仅是对东北工业的振兴,而应当是对东北工业、农业、基础设施、教育等全方位的振兴。东北各种矛盾问题所反映的本质归纳起来还是在于产业竞争能力弱。提高产业竞争力必须通过产业创新来实现,产业创新是产业不断向前发展的基础和保证。通过产业创新,充分挖掘东北的资源潜力,将东北的企业、政府与大学和研究机构有机地联系起来,加强自主创新力,实现产业内外部要素价值的最大化。东北实行产业创新有必要性与可行性,关键在于产业创新的培育与开发。 本论文的研究出发点就是以科学发展观指导东北振兴,以科学的理论思维方法研究东北问题,以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相结合分析东北

二、特种冰箱打破欧美垄断──全国最大的特种冰箱生产基地在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破土动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特种冰箱打破欧美垄断──全国最大的特种冰箱生产基地在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破土动工(论文提纲范文)

(1)西安城市空间结构演进研究(1978-2002)(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对象
        1.1.1 研究背景
        1.1.2 概念辨析
        1.1.3 研究对象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框架
2 城市空间结构研究基础与体系构建
    2.1 城市空间结构的研究历程
    2.2 城市空间结构的研究进展
        2.2.1 国外相关研究
        2.2.2 国内相关研究
        2.2.3 西安相关研究
    2.3 城市空间结构的研究启示
        2.3.1 过程分析启示
        2.3.2 特征识别启示
        2.3.3 机制解释启示
    2.4 西安城市空间结构演进的研究体系构建
        2.4.1 论文研究路径确立
        2.4.2 过程分析体系构建
        2.4.3 机制解释体系构建
    2.5 本章小结
3 西安城市空间发展基础与阶段划分
    3.1 自然地理基础
        3.1.1 区位条件
        3.1.2 山水格局
        3.1.3 地形地貌
    3.2 空间发展基础
        3.2.1 区域空间演化轨迹
        3.2.2 历史遗址分布特征
        3.2.3 内部空间发展基础
    3.3 改革开放以来西安城市空间结构演化的历史分期
        3.3.1 相关研究启示
        3.3.2 历史分期原则
        3.3.3 历史分期标准
        3.3.4 要素演化时段
        3.3.5 分期节点判识
    3.4 改革开放以来西安城市空间结构演进脉络
        3.4.1 阶段一演化脉络(1978-1992)
        3.4.2 阶段二演化脉络(1992-2002)
    3.5 本章小结
4 1978-1992时期西安城市空间结构演变分析与特征判识
    4.1 城市“经济-社会”背景
        4.1.1 经济体制转型
        4.1.2 价值体系转变
        4.1.3 发展目标转变
        4.1.4 城市规划“科学化”转变
    4.2 “空间格局”演化过程分析
        4.2.1 功能区位演化
        4.2.2 功能用地比例演化
        4.2.3 地块尺度演化
        4.2.4 空间强度演化
    4.3 “功能类型”演化过程分析
        4.3.1 工业空间演化
        4.3.2 居住空间演化
        4.3.3 道路结构演化
        4.3.4 商业空间演化
        4.3.5 公共空间演化
    4.4 阶段演化的“特征识别”
        4.4.1 “空间格局”特征
        4.4.2 “功能类型”特征
        4.4.3 阶段“特征识别”
    4.5 本章小结
5 1992-2002时期西安城市空间结构演变分析与特征判识
    5.1 城市“经济-社会”背景
        5.1.1 经济体制转变
        5.1.2 价值体系转变
        5.1.3 城市规划“区域化”转变
    5.2 “空间格局”演化过程分析
        5.2.1 功能区位演化
        5.2.2 功能用地比例演化
        5.2.3 地块尺度演化
        5.2.4 空间强度演化
    5.3 “功能类型”演化过程分析
        5.3.1 工业空间演化
        5.3.2 居住空间演化
        5.3.3 道路结构演化
        5.3.4 商业空间演化
        5.3.5 公共空间演化
    5.4 阶段演化的“特征识别”
        5.4.1 “空间格局”特征
        5.4.2 “功能类型”特征
        5.4.3 阶段“特征识别”
    5.5 阶段特征的比较研究
    5.6 本章小结
6 西安城市空间结构演变的机制解释
    6.1 动力因素层面
        6.1.1 空间性因素
        6.1.2 文化性因素
        6.1.3 秩序性因素
        6.1.4 经济性因素
        6.1.5 技术性因素
    6.2 社会主体层面
        6.2.1 政府层面
        6.2.2 企业层面
        6.2.3 市民层面
    6.3 层级耦合下的机制解释
        6.3.1 1978-1992时期的机制解释
        6.3.2 1992-2002时期的机制解释
    6.4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研究创新
    7.3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图标目录
博士研究生期间研究成果
附录

(2)宿迁市承接家电产业转移的环境与策略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问题与意义
    1.2 基础理论与文献综述
    1.3 研究方法
    1.4 论文其余部分的结构安排与主要内容
2 国内外产业转移趋势与动因
    2.1 产业转移的含义、特点与模式
        2.1.1 产业转移的含义
        2.1.2 产业转移的特点
        2.1.3 产业转移的模式
    2.2 国际产业转移趋势与动因
        2.2.1 国际产业转移的趋势
        2.2.2 国际产业转移的动因
    2.3 国内产业转移的动因与趋势
        2.3.1 国内产业转移的动因
        2.3.2 国内产业转移的趋势
3 宿迁市承接家电产业转移的环境分析
    3.1 中国家电产业现状与特点
        3.1.1 中国家电产业发展现状
        3.1.2 中国家电产业集群现状
        3.1.3 中国家电产业特点
    3.2 宿迁市承接家电产业转移的自然环境
    3.3 宿迁市承接家电产业转移的产业环境
4 宿迁市承接家电产业转移的SWOT分析
    4.1 宿迁市承接家电产业转移的优势
        4.1.1 地理位置优越
        4.1.2 物流交通便利
        4.1.3 扶持政策力度大
        4.1.4 教育及劳动力资源丰富
    4.2 宿迁市承接家电产业转移的劣势
        4.2.1 产业链和物流体系不完善
        4.2.2 制度创新及产品创新力不足
        4.2.3 信息交流不畅
        4.2.4 缺乏统一的承接规划
    4.3 宿迁市承接家电产业转移的机遇
        4.3.1 承接生产设备亟需自动化升级企业的布局
        4.3.2 承接华南重点家电企业的布局
        4.3.3 承接新兴家电制造企业的布局
        4.3.4 承接差异化制造产业的布局
        4.3.5 承接家电产业中小高新企业的孵化
    4.4 宿迁市承接家电产业转移面临的威胁
        4.4.1 企业“圈地扩产”更为谨慎
        4.4.2 资源竞争趋于严酷化
        4.4.3 未来产业升级空间小
        4.4.4 对企业的遴选更严格
    4.5 综合分析
5 对策与建议
    5.1 宿迁市承接家电产业转移的策略
    5.2 确定宿迁承接家电产业转移的基本原则
        5.2.1 坚持以企业为主的自主创新
        5.2.2 坚持产业差异化和集聚化的发展路线
        5.2.3 坚持节能减排的发展原则
        5.2.4 坚持市场主导加政府引导的发展模式
    5.3 明确宿迁承接家电产业转移的主要任务
        5.3.1 推进产业集聚
        5.3.2 强化产业对接
        5.3.3 推进核心技术研发
        5.3.4 搭建制造产业平台
    5.4 优化宿迁承接家电产业转移的重点领域及产业布局
        5.4.1 发展三大主力产业
        5.4.2 定位四大转型趋势
        5.4.3 搭建五大公共服务平台
        5.4.4 引进一批优质核心零部件提供商
        5.4.5 培育一批小微高新技术企业
6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3)AKM公司多元化发展专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前言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1.3 研究目的和拟解决的问题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研究过程及框架
第2章 相关理论与概念
    2.1 运用的基本理论
        2.1.1 资源共享理论
        2.1.2 协同效应理论
        2.1.3 核心竞争力理论
    2.2 相关概念
第3章 案例描述
    3.1 研究主体概况
    3.2 公司初创阶段:1987 年-1990 年
    3.3 专业化发展阶段:1991 年—1995 年
        3.3.1 注重人才建设,改革人事制度
        3.3.2 内涵式发展,自我挖潜改造
        3.3.3 明确市场定位,开发多规格产品
        3.3.4 强化质量管理,提升产品质量
    3.4 相关多元化发展阶段:1996 年—2000 年
        3.4.1 建设家电王国
        3.4.2 进入众多新产业
        3.4.3 跨区域经营,全国布局
        3.4.5 事业部管理,全面开拓市场
        3.4.6 夯实基础,多种经营
        3.4.7 经营出现困境,成功上市融资
    3.5 非相关多元化阶段:2000 年—2006 年
        3.5.1 发展高新产业
        3.5.2 高新产业发展受阻
        3.5.3 危及主业及原有产业
        3.5.4 内忧外患,问题爆发
    3.6 归核化发展阶段:2006 年4 月—2011 年
        3.6.1 规划企业战略,围绕主业发展
        3.6.2 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
        3.6.3 推行组织机构改革和管理创新
        3.6.4 注重品牌和企业文化建设
第4章 案例分析
    4.1 AKM公司相关多元化发展分析
        4.1.1 实施相关多元化的背景分析
        4.1.2 实施相关多元化的动机分析
        4.1.3 实施相关多元化的时机分析
        4.1.4 实施相关多元化的资源能力分析
        4.1.5 实施相关多元化的协同效应分析
        4.1.6 实施相关多元化的核心竞争力分析
        4.1.7 实施相关多元化期间的经验与教训
    4.2 AKM公司非相关多元化发展分析
        4.2.1 实施非相关多元化的背景分析
        4.2.2 实施非相关多元化的动机分析
        4.2.3 实施非相关多元化的时机分析
        4.2.4 实施非相关多元化的资源能力分析
        4.2.5 非相关多元化期间的协同效应分析
        4.2.6 实施非相关多元化期间的核心竞争力分析
        4.2.7 实施非相关多元化的经验与教训
    4.3 归核化阶段发展分析
        4.3.1 实施归核化的背景条件分析
        4.3.2 实施归核化的资源能力分析
        4.3.3 实施归核化的协同效应分析
        4.3.4 实施归核化的核心竞争力分析
        4.3.5 实施归核化的经验与不足
    4.4 案例分析小结
第5章 案例启示
    5.1 正确评估资源能力,量力而行
    5.2 发挥协同效应,做到资源利用最大化
    5.3 提高原有产业核心竞争力并打造新产业核心竞争力
    5.4 多元化必须以不危机主业为前提
    5.5 选择与现有产业相关性好且符合产业发展规律的产业
    5.6 把握产业进入时机并选择合适的进入方式
    5.7 建立项目评估机制,做好风险防范
    5.8 正确评估环境变化,建立调整退出机制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4)南通渔业现代化研究(19272000)(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的缘起
    二、相关概念的界定
    三、研究综述
    四、研究方法与架构
    五、创新与不足
第一章 南通渔业现代化历史进程
    第一节 传统渔业在南通
        一、远古至明代以前的南通渔业
        二、明清时期的南通渔业
        三、民初北洋政府时期的南通渔业
    第二节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南通渔业现代化的初步展开与受阻
        一、渔业现代化的初步展开(1927~1937)
        二、渔业现代化的被迫中断(1938~1945)
        三、渔业现代化的被迫搁浅(1946~1949)
    第三节 解放后至改革开放前南通渔业现代化的再次起步与发展
        一、渔业现代化的再次起步(1949~1965)
        二、渔业现代化的一定发展(1966~1978)
    第四节 改革开放后南通渔业现代化的强势推进与加速
        一、渔业现代化的强势推进(1979~1986)
        二、渔业现代化的加速发展(1987~2000)
第二章 渔业生产的现代化
    第一节 张謇与我国近现代渔业生产的开启
        一、张謇与南通吕四渔业公司
        二、张謇与江浙渔业公司
        三、张謇为渔业生产现代化所作的其它努力
    第二节 近现代渔业生产工具的使用与革新
        一、渔船的使用与革新
        二、渔网具的使用与革新
    第三节 捕捞产业之兴衰与现代转型
        一、捕捞渔业的兴盛与困境
        二、捕捞渔业发展的受阻
        三、捕捞渔业的恢复与初步发展
        四、海洋捕捞的继续推进与淡水捕捞的下滑
        五、捕捞渔业的产业化发展与调整
        六、捕捞产业的加速发展与转型
    第四节 养殖渔业的兴起与产业化
        一、淡水养殖渔业的兴起
        二、淡水养殖的恢复发展与海水养殖的起步
        三、养殖渔业的整体推进
        四、养殖渔业的突飞猛进
        五、养殖渔业发展的产业化
    第五节 水产品保鲜与加工业之演进
        一、传统的水产品保鲜与加工技术
        二、水产品保鲜与加工业在传承中的新进展
        三、水产品保鲜与加工业的规模化和产业化
    第六节 水产品销售与贸易方式的嬗变
        一、水产品销售与贸易的鱼行主导化
        二、水产品销售与贸易的国营化
        三、水产品销售与贸易的市场化
第三章 渔民生活与观念的变化
    第一节 渔民的生活
        一、渔民生活处境的变迁
        二、渔民权益维护与保障的“虚实之变”
    第二节 渔民的教育与社会地位
        一、渔民教育的注重与提升
        二、渔民社会地位的变迁
    第三节 渔民的习俗与信仰
        一、渔民的生产习俗及变化
        二、渔民的生活习俗及变化
        三、渔民的信仰及变化
第四章 渔村与渔港的现代化建设
    第一节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无实质性建设的渔村与渔港
        一、对渔村的关注
        二、渔港建设进展甚微
    第二节 党和政府正式启动建设的渔村与渔港
        一、对旧时渔村的整治与初步建设
        二、渔港建设的正式启动与初具规模
    第三节 现代渔村与渔港建设的加速
        一、现代渔村(区)建设的迅猛推进
        二、现代渔港建设的加速
第五章 渔业管理的现代迈进
    第一节 渔业生产管理的现代迈进
        一、渔业生产管理组织机构的演变与完善
        二、渔业生产管理的制度建设
        三、渔业生产管理的运作模式变迁
        四、渔业生产管理中相关问题研究
    第二节 渔民与渔村管理的现代迈进
        一、渔民与渔村管理上的“四甲制”
        二、渔民与渔村管理上的保甲制
        三、渔民与渔村管理方式的嬗变及渔港管理的起步
        四、渔民与渔村(港)管理的改革及推进
第六章 南通渔业现代化的评价
    第一节 南通渔业现代化的地位与作用
        一、南通渔业现代化的地位
        二、南通渔业现代化的作用
    第二节 南通渔业现代化所呈现的特点与经验
        一、特点
        二、经验
结语
主要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着目录
后记

(5)反哺与责任:解放以来上海支援全国研究 ——以人力、财物和技术设备的输出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导言
    一、 研究意义
    二、 相关概念及题意的说明
    三、 研究现状
    四、 研究框架及内容的设定与说明
    五、 本文在前人研究基础上的几点推进(创新之处)
    六、 研究方法
    七、 其他需要说明的问题
第一章 上海与全国经济联动关系的历史概况
    第一节 上海发展及其历史地位的演变
    第二节 解放以来全国支援上海的发展过程
    第三节 解放以来上海支援全国的发展历程
    本章小结
第二章 上海支援全国的初步开展(1949——1958)
    第一节 支援治淮:“开国治水”中的上海力量
    第二节 20 世纪 50 年代上海工厂内迁
    第三节 “一五时期”上海支援国家重点工程建设
    第四节 支援内地高等教育事业——以上海交通大学西迁为例
    第五节 20 世纪 50 年代上海支援全国文化事业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上海支援全国的进一步开展(1958——1978)
    第一节 上海与“全国一盘棋”方针
    第二节 20 世纪六十年代上海知识青年支援新疆农业建设
    第三节 20 世纪六七十年代上海市支援全国三线建设
    第四节 上海支援 1976 年唐山大地震抗震救灾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支援福建:上海支援全国的个案研究
    第一节 1949 年上海组建南下服务团
    第二节 上海对福建工业建设的协作与支援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改革开放后上海支援全国的延续和发展
    第一节 改革开放后“上海支援全国”历史语境的变迁
    第二节 内联协作与对口支援
    第三节 改革开放后全国防疫和救灾中的上海力量——以防治“非典”和“5·12”地震救灾为中心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部分
    附录一:上海支援全国大事年表
    附录二:市委整顿金融业工作委员会动员上海金融业职工 2000 人参加西北区行工作总结报告(节选)
    附录三:上海支援广西的迁厂工作总结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出版的专着及发表的论文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参加或主持的科研项目
后记

(6)当代安徽淮河流域工业发展研究 ——以年鉴、方志等史料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与研究意义
    二、研究现状与相关界定
    三、文献资料与理论方法
    四、研究思路与创新之处
第一章 危中有机:当代安徽淮河流域工业发展的条件
    第一节 地理环境
        一、地理与地貌特征
        二、区位特点
        三、交通状况
    第二节 资源基础
        一、农牧业资源
        二、矿能资源
        三、旅游及土特产品资源
    第三节 历史渊源
        一、行政区划演变与城市经济沿革
        二、手工业的嬗变
        三、现代工业的萌芽
        四、根据地与解放区的工业建设
第二章 艰难困苦:当代安徽淮河流域工业的历史演进
    第一节 改革开放前安徽淮河流域的工业
        一、现代工业的奠基与初步发展
        二、手工业的恢复与社会主义改造
        三、“大跃进”与文化大革命时期的曲折前行
        四、“三线”建设时期工业建设的异质化
    第二节 改革开放后安徽淮河流域工业
        一、国有工业企业的变革与发展
        二、非公有制工业经济的崛起与快速发展
        三、乡镇工业的勃兴与低落
第三章 新陈代谢:当代安徽淮河流域工业的发展状况
    第一节 国家战略选择与当代淮河流域工业发展
        一、区域均衡发展战略背景下的淮河流域工业
        二、区域非均衡发展战略背景下的淮河流域工业
    第二节 轻重工业与手工业的新发展
        一、轻工业的多样化发展
        二、重工业的不均衡发展
        三、手工业的再恢复与再发展
    第三节 当代安徽淮河流域工业发展的基本态势
        一、工业化水平的初步判定
        二、工业发展资金投入不足
        三、民营工业经济力量薄弱
        四、以初级产品加工为主的工业结构
        五、与长三角经济区联系紧密
第四章 管中窥豹:当代安徽淮河流域煤炭工业的个案研究
    第一节 煤炭工业的发展进程
        一、民国以前的煤炭开发
        二、民国时期煤炭工业的起步
        三、新中国成立后煤炭工业的飞跃
    第二节 煤炭工业的成就
        一、煤炭产量
        二、煤矿基本建设
    第三节 煤炭工业发展的原因
        一、华东经济建设的需要
        二、政策支持
        三、骨干企业的高效经营
第五章 任重道远:当代安徽淮河流域工业发展的影响
    第一节 工业发展促进了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
        一、农村工业的发展改变了农村产业结构
        二、涉农工业有效地推动了农业产业化
        三、乡镇工业加快了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
    第二节 工业发展使区域生态环境恶化
        一、高污染工业加重了水污染
        二、煤炭工业加剧了土地塌陷
    第三节 工业发展对城镇化的深远影响
        一、工业发展为城镇化提供了社会保障
        二、小城镇工业的发展促进了城镇化
        三、工业布局对城镇布局的影响
        四、工业发展对城镇教育的影响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7)长春市汽车产业空间组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绪论
    一、 研究背景与理论依据
    二、 研究意义与研究目的
    三、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第一章 概念界定、研究进展与国外实践考察
    第一节 汽车产业空间组织的相关概念
        一、 汽车产业
        二、 汽车产业空间集聚
        三、 汽车产业集群
        四、 汽车产业空间组织
        五、 相关概念辨析
    第二节 汽车产业空间组织的理论研究
        一、 国外理论研究进展
        二、 国内理论研究进展
        三、 国内外理论研究总结
    第三节 汽车产业空间组织的实践考察
        一、 美国底特律汽车产业空间组织
        二、 德国汽车产业空间组织
        三、 日本丰田汽车产业空间组织
        四、 国外汽车产业空间组织的启示
第二章 汽车产业空间组织研究的基础理论
    第一节 工业区位理论
        一、 工业区位的概念与内涵
        二、 工业区位理论的形成背景
        三、 工业区位理论的发展过程
    第二节 产业集群理论
        一、 产业集群的特征
        二、 产业集群的类型与功能
        三、 产业集群的形成机制
    第三节 经济地域综合体理论
        一、 经济地域综合体的概念与特点
        二、 经济地域综合体的要素构成及组合
        三、 经济地域综合体形成的基本原则
        四、 经济地域综合体的空间结构
    第四节 企业空间演变理论
        一、 企业增长动因及战略
        二、 企业发展的空间轨迹
        三、 企业国内空间增长模式
        四、 企业国际空间扩张模式
第三章 长春市汽车产业及其空间发展过程
    第一节 改革开放前的汽车产业空间发展
        一、 计划投资主导长春汽车产业发展
        二、 主要汽车产品及实际生产能力
        三、 汽车工业生产空间组织范围广泛
    第二节 改革开放初期的汽车产业空间发展
        一、 汽车产业发展的社会经济背景
        二、 汽车产品开始向多样化转变
        三、 汽车生产空间格局变化较小
    第三节 经济全球化时期的汽车产业空间发展
        一、 汽车产业发展的国内外背景
        二、 汽车生产逐步与国际接轨
        三、 汽车产品的多样化调整
        四、 零部件本地配套率明显提高
        五、 汽车产业集群已初具形态
        六、 国内异地生产销售空间逐步拓展
第四章 长春市汽车产业空间的现状格局
    第一节 整车与相关配套产业的空间布局
        一、 整车生产空间布局以中心城区为主
        二、 零部件生产空间布局总体较为分散
        三、 汽车物流空间围绕整车生产空间布局
        四、 汽车贸易与研发空间的布局特征
    第二节 汽车产业空间的对外扩张格局
        一、 汽车产业空间的国内扩张格局
        二、 汽车产业空间的国际拓展现状
    第三节 汽车产业空间发展的主要问题
        一、 汽车产业空间布局分散无序
        二、 配套产业空间发展严重滞后
        三、 汽车产业空间的地域关联不强
        四、 异地生产空间与长春网络联系较弱
第五章 长春市汽车产业空间组织的机理
    第一节 汽车产业空间发展的地理因素
        一、 地理区位条件的变化
        二、 城市土地价格的空间分异
    第二节 汽车产业要素的集聚与扩散
        一、 集聚经济与汽车产业空间发展
        二、 辐射扩散与产业空间区域扩张
        三、 集散机制与汽车产业空间调整
    第三节 汽车产业空间发展的政府作用
        一、 经济体制与产业政策的影响
        二、 地方经济的支撑与竞争效应
        三、 城市规划引导与产业布局变化
    第四节 汽车产业空间发展的城市化支撑
        一、 城市空间扩展与载体功能的增强
        二、 都市区空间发育与产业近域转移
    第五节 汽车产业空间发展的技术与市场影响
        一、 技术进步促进汽车产业空间调整
        二、 市场空间变化与汽车产业空间转变
第六章 长春市汽车产业空间发展的调控
    第一节 汽车产业空间调控的背景分析
        一、 经济全球化与汽车产业全球转移
        二、 我国汽车产业激烈竞争格局形成
        三、 《东北振兴规划》的编制与实施
        四、 东北地区产业空间地域体系重构
    第二节 汽车产业空间调控理念与目标
        一、 汽车产业空间调控的理念
        二、 汽车产业空间调控的目标
    第三节 汽车产业空间发展的调控重点
        一、 长春本地整车空间的调整与有序扩张
        二、 促进汽车零部件生产空间合理配置
        三、 构建高效的汽车物流空间体系
        四、 推进长春市汽车产业空间对外扩张
    第四节 汽车产业空间调控的支撑体系
        一、 成立汽车产业空间调控的专门管理组织
        二、 制定汽车产业空间优化调控的相关规划
        三、 完善促进汽车产业空间优化的政策体系
        四、 加强汽车产业空间发展的服务体系建设
结论与展望
    一、 基本结论
    二、 创新之处
    三、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后记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情况

(8)中国企业地域多元化的控制机制研究:信息技术能力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现实背景
        1.1.2 理论背景
    1.2 研究问题的提出
    1.3 研究对象及其概念界定
        1.3.1 地域多元化
        1.3.2 控制机制
        1.3.3 信息技术能力
    1.4 研究内容、意义和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4.3 研究方法
    1.5 研究流程与论文结构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企业地域多元化的研究
        2.1.1 地域多元化的理论基础
        2.1.2 地域多元化的动因与方式
        2.1.3 地域多元化战略与绩效关系的实证研究
    2.2 组织控制的研究
        2.2.1 组织控制的理论基础
        2.2.2 控制机制的分类
        2.2.3 影响控制机制选择的因素
    2.3 战略管理视角的信息技术与信息技术能力
        2.3.1 信息技术及其分类
        2.3.2 信息技术对组织的影响
        2.3.3 资源基础观的信息技术能力
        2.3.4 信息技术能力与企业绩效关系的研究
    2.4 以制度为基础的战略管理研究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转型期中国企业的境内跨省地域多元化
    3.1 中国企业境内跨省地域多元化的历史与现状
    3.2 境内跨省地域多元化的动因、方式和时机
        3.2.1 境内跨省地域多元化的动因
        3.2.2 境内跨省地域多元化的方式
        3.2.3 境内跨省地域多元化的时机
    3.3 境内跨省地域多元化的困境与障碍:市场分散性的影响
    3.4 境内跨省地域多元化的组织形式与控制
        3.4.1 总分公司制与母子公司制
        3.4.2 两种组织形式选择的悖论
        3.4.3 境内跨省地域多元化的控制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信息技术在中国企业的应用与发展
    4.1 中国企业应用信息技术的背景及相关政策
        4.1.1 中国企业应用信息技术的经济及制度背景
        4.1.2 相关政策对中国企业应用信息技术的引导
    4.2 信息技术在中国企业应用的四个阶段
    4.3 信息技术能力在中国企业战略制定与实施中的作用
        4.3.1 中国企业信息化过程中的信息技术能力
        4.3.2 信息技术能力在中国企业战略制定中的作用
        4.3.3 信息技术能力在中国企业战略实施中的作用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概念模型
    5.1 地域多元化中的控制机制与绩效
        5.1.1 总部控制的目标与核心问题
        5.1.2 控制机制的维度与集权化程度
        5.1.3 控制机制与绩效的关系
    5.2 信息技术能力对控制机制选择的影响
        5.2.1 信息技术与集权化关系
        5.2.2 信息技术能力的影响
    5.3 信息技术能力对企业地域多元化战略实施绩效的影响
        5.3.1 信息技术解决总部控制核心问题的可能性
        5.3.2 信息技术能力对影响地域多元化实施绩效的使能作用
    5.4 论文的概念模型
        5.4.1 因变量
        5.4.2 自变量和中介变量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研究设计与研究方法
    6.1 研究方法的选择
    6.2 案例研究对象的选择
    6.3 数据收集
        6.3.1 多重证据来源(Multiple source of evidence)
        6.3.2 证据链(a chain of evidence)
        6.3.3 案例研究资料库(Create a case database)
    6.4 内容分析
        6.4.1 编码
        6.4.2 案例分析过程和方法
    6.5 信度与效度
        6.5.1 信度
        6.5.2 效度
    6.6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案例描述
    7.1 青岛啤酒
    7.2 中集集团
    7.3 海尔集团
    7.4 苏宁电器
    7.5 本章小结
第八章 案例分析、概念模型修正与命题发展
    8.1 地域多元化进程中的控制
        8.1.1 跨地区的组织结构/形式
        8.1.2 跨地区控制机制选择
    8.2 信息技术能力的作用
    8.3 企业地域多元化的绩效
    8.4 信息技术能力对控制机制选择的影响
        8.4.1 案例分析的发现:信息技术能力的调节作用
        8.4.2 案例分析发现的进一步讨论
        8.4.3 控制机制选择的逻辑
    8.5 信息技术能力对控制机制与地域多元化的绩效关系的影响
        8.5.1 案例分析的发现:信息技术应用效能的中介作用
        8.5.2 案例分析发现的进一步讨论
        8.5.3 控制机制效果的逻辑
    8.6 概念模型的修正与命题发展
    8.7 本章小结
第九章 讨论
    9.1 地域多元化控制机制的内在逻辑
        9.1.1 外显性控制(母子公司制)的实质
        9.1.2 合法性机制下的控制
        9.1.3 中国企业地域多元化控制机制的内在逻辑
    9.2 信息技术能力作用的讨论
    9.3 信息技术能力与控制机制的循环演化
    9.4 实践启示
    9.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半结构式访谈提纲
    附录二 结构式访谈提纲
    附录三 中国企业信息化发展的主要的相关政策
    附录四 中集集团2004-2008年信息系统建设过程
    附录五 中集集团信息系统绩效异常监控平台
    附录六 中集集团信息系统-成本看板
    附录七 中集集团成本预算系统
    附录八 海尔费用预算系统
    附录九 苏宁电器的运作流程
    附录十 苏宁电器的供应链管理流程
    附录十一 行业全国一体化潜力评估问卷
    附录十二 行业全国一体化潜力专家评估结果
    附录十三四家案例企业当前控制机制示意图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9)基于产业集群理论的区域品牌培植模式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国内外相关理论研究综述
    1.3 本论文研究的意义
    1.4 本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及方法
    1.5 本论文研究的创新点
    1.6 本章小结
第二章 产业集群与区域品牌相关理论研究
    2.1 产业集群的相关理论
    2.2 区域品牌的相关理论分析
    2.3 区域品牌与产业集群的互动关系
    2.4 基于产业集群的区域品牌分析模型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我国产业集群区域品牌战略的实施
    3.1 我国产业集群中的企业品牌与地方经济的发展
    3.2 浙江产业集群和区域品牌的发展
    3.3 广东产业集群和区域品牌的发展
    3.4 我国产业集群实施区域品牌战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3.5 创建基于产业集群区域品牌的必然趋势
    3.6 区域品牌的形成机理分析
    3.7 构建区域品牌的主体及其职能
    3.8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区域品牌形成过程中的博弈模型分析
    4.1 区域品牌创建中的“囚徒困境”难题
    4.2 区域品牌创建中集群企业的协同竞争模型
    4.3 区域品牌形成中政府和企业的博弈模型分析
    4.4 区域品牌形成中企业与客户的博弈模型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基于产业集群的区域品牌培植模式比较研究
    5.1 地方人文资源型——温州鞋业区域品牌培植模式
    5.2 市场集散扩张型——“绍兴-中国轻纺城”区域品牌培植模式
    5.3 外资资本带动型——嘉善木业区域品牌培植模式
    5.4 名牌企业配套型---青岛家电区域品牌培植模式
    5.5 技术创新推动型——“武汉·中国光谷”区域品牌培植模式
    5.6 五种区域品牌培植模式的比较总结
    5.7 基于产业集群培植区域品牌的对策措施
    5.8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基于产业集群培植区域品牌的实证分析
    6.1 浏阳花炮区域品牌的实证分析
    6.2 嵊州领带区域品牌形成实证研究
    6.3 浏阳花炮和嵊州领带区域品牌培植模式的启示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7.1 全文总结
    7.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及参与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10)东北产业创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一 东北问题引发的经济学思考
        二 东北振兴是民族经济振兴的重要内容
        三 振兴东北必须依靠自主创新,实现产业创新
    第二节 相关研究综述
        一 关于产业竞争力与产业创新的研究
        二 关于产业集群与产业创新的研究
        三 关于产业转型与产业创新的研究
        四 关于区域创新系统的研究
    第三节 本论文的研究意义
        一 理论意义
        二 实践意义
    第四节 论文的研究方法与结构安排
        一 研究方法
        二 论文主要内容
第二章 产业创新的基本理论与实践
    第一节 产业创新的形成及概念内涵
        一 产业的形成与发展
        二 创新与创新机制
        三 产业创新的概念与内涵
    第二节 国内外区域产业创新理论的研究
        一 关于区域创新系统理论的研究
        二 关于新产业区和产业集聚理论的研究
        三 关于企业技术创新理论的研究
        四 产业创新理论对企业创新和国家创新的重要意义
    第三节 国内外区域产业创新的实践经验
        一 国外区域产业创新的实践
        二 国外区域产业创新的经验总结
        三 国内区域产业创新的模式与经验总结
第三章 区域经济发展与产业创新
    第一节 区域经济发展理论的简要回顾
        一 古典的区域分工与区域贸易理论
        二 现代区域空间分布理论
        三 区域经济增长理论
        四 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理论
        五 区域创新理论
    第二节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与产业政策
        一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
        二 我国区域间产业政策比较
        三 我国区域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第三节 区域发展与产业创新
        一 产业创新对经济增长的作用
        二 区域发展与产业创新的相互作用
第四章 东北产业创新的基础条件分析
    第一节 东北产业发展的历史回顾
        一 东北解放前的产业发展史
        二 建国后东北地区产业的演变
    第二节 东北产业竞争力分析
        一 东北主要工农业产品的生产能力
        二 主要产品的出口竞争力
        三 技术创新能力
        四 企业规模度
    第三节 东北产业发展中的优势与劣势
        一 东北产业发展的优势
        二 东北产业发展的劣势
    第四节 东北实施产业创新的必要性
第五章 东北产业创新的支撑平台:创新环境与创新网络
    第一节 东北产业创新环境分析
        一 区域环境与创新环境
        二 区域创新环境的概念和内容
        三 东北产业创新环境分析
    第二节 东北产业创新网络分析
        一 区域创新网络的基本内容
        二 区域创新网络对产业创新的作用
        三 区域产业创新的基本网络结构
        四 东北产业创新网络的基本构成
        五 东北产业创新网络存在的问题
    第三节 东北产业创新环境与创新网络的整合
        一 东北产业创新环境的整合
        二 东北产业创新网络的构建
第六章 东北农业的创新发展
    第一节 农业发展的国际化趋势对我国的机遇与挑战
        一 农业的国际化发展趋势
        二 我国农业产业创新发展的机遇与挑战
    第二节 东北农业的发展现状
        一 东北农业发展的现状
        二 东北农业发展中的困难与问题
    第三节 东北农业的创新发展
        一 东北农业发展的战略规划与战略目标
        二 发展高技术精细农业,提高东北农业科技创新能力
        三 加快农业产业组织创新,保障农民增收的途径
        四 提高农业产业市场创新能力,加强农业风险防范的措施
第七章 东北资源型产业的创新发展
    第一节 传统资源型产业的经济规律
        一 传统资源型产业的含义与特征
        二 资源型产业的演进规律与政策分析
        三 资源型产业转型的经济学含义
    第二节 东北资源型产业的现状与困境
        一 东北资源型产业的发展现状
        二 东北资源型产业衰退的困境与问题
        三 东北资源型产业的创新途径
    第三节 东北资源型产业的实证研究:石油产业的创新发展
        一 石油对区域经济的增长及战略重要性
        二 东北石油产业的发展现状和问题
        三 东北石油产业的创新途径
        四 东北石油产业的发展战略与趋势
第八章 东北特色产业的创新发展
    第一节 东北特色产业的含义
        一 特色产业的含义
        二 东北特色产业的界定
    第二节 东北装备制造业的创新发展
        一 装备制造业对我国国际竞争力的影响
        二 东北装备制造业的发展现状
        三 东北装备制造业发展中的问题
        四 东北装备制造业的创新发展
    第三节 东北装备制造业的实证研究:汽车产业的创新发展
        一 中国汽车产业的区域分布及规模比较
        二 东北汽车产业的发展现状
        三 东北汽车产业创新发展的途径
        四 东北汽车产业的未来发展趋势
第九章 东北高新技术产业的创新发展
    第一节 东北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现状
        一 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现状
        二 东北高新技术产业的集聚状况
    第二节 东北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第三节 东北高新技术产业的创新发展
    第四节 东北高新技术产业的实证研究:新材料产业的创新发展
        一 东北新材料产业的发展现状
        二 东北新材料产业的创新途径
第十章 东北少数民族传统产业的创新发展
    第一节 民族经济发展与区域发展
        一 少数民族经济的含义
        二 少数民族经济与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三 当前少数民族经济发展中面临的普遍问题
    第二节 东北少数民族经济概述
        一 东北少数民族经济的界定
        二 东北主要少数民族的经济特征
        三 东北少数民族经济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第三节 东北少数民族传统产业的创新发展
结语 推动产业创新,创造东北经济再腾飞
参考文献
后记
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着作
作者声明

四、特种冰箱打破欧美垄断──全国最大的特种冰箱生产基地在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破土动工(论文参考文献)

  • [1]西安城市空间结构演进研究(1978-2002)[D]. 刘淑虎.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6
  • [2]宿迁市承接家电产业转移的环境与策略分析[D]. 崔鹏飞. 北京交通大学, 2016(02)
  • [3]AKM公司多元化发展专案研究[D]. 刘忠文.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5(04)
  • [4]南通渔业现代化研究(19272000)[D]. 刘泓泉. 苏州大学, 2016(06)
  • [5]反哺与责任:解放以来上海支援全国研究 ——以人力、财物和技术设备的输出为中心[D]. 谢忠强. 上海大学, 2014(02)
  • [6]当代安徽淮河流域工业发展研究 ——以年鉴、方志等史料为中心[D]. 王成. 安徽大学, 2014(08)
  • [7]长春市汽车产业空间组织研究[D]. 祖国. 东北师范大学, 2012(05)
  • [8]中国企业地域多元化的控制机制研究:信息技术能力的视角[D]. 王晓健. 华南理工大学, 2010(12)
  • [9]基于产业集群理论的区域品牌培植模式比较研究[D]. 熊爱华. 天津大学, 2007(04)
  • [10]东北产业创新研究[D]. 扎玛. 中央民族大学, 2006(11)

标签:;  ;  ;  ;  ;  

特种冰箱打破欧美垄断——全国最大的特种冰箱生产基地在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破土动工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