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河县建成一批农村图书馆

宁河县建成一批农村图书馆

一、宁河县建起一批农村图书室(论文文献综述)

张世定[1](2019)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研究》文中认为文化具有从细微处形塑人行为的规范力,其中所蕴含的思想观念、道德品质、价值取向深刻影响着人的日常生活。乡村文化源于乡村社会,历经持久的历史积淀,体现了乡村民众的精神面貌、价值理想与生活方式,尤其是在精神塑造、力量凝聚以及秩序安排方面具有基础性作用。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就担负着先进文化引领与乡村文化发展的历史使命。1978年12月,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我国步入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新时期。在新的历史进程中,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文化建设理论为指导,中国共产党进行了富有成就的实践探索,为当下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中乡村文化建设提供了重要的历史资源。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为了乡村全面发展与繁荣而做出的一项重要制度安排,由于文化所具有的铸魂特质与功用,决定了乡村文化是乡村振兴实现的关键与基础。在这一背景下,本文以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为研究主题,必会在乡村文化建设价值认知的增强、乡村文化建设路径选择的丰富、乡村文化建设研究学术视界的拓展以及乡村文化建设研究历史深度的挖掘等方面产生积极的意义,从而服务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文化建设的理论发展、学术研究与现实需要。本文的研究内容,包括绪论与结束语在内,共七个部分。绪论部分,涵括了研究意义、学术回顾、研究重难点与研究方法以及创新之处与存在不足;第一章系统阐释了乡村文化的内涵、特征、价值以及乡村文化建设的意义,是全文的立论基础;第二章重点分析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逻辑起点,从历史传统、理论依据与现实背景廓清了新时期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出场逻辑;第三章细致考察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实践探索,从宏观与微观两个维度展示了这一时期我国乡村文化建设的具体实践,尤其是以L村为调研对象,具象呈现了微观镜像之中的乡村文化建设;第四章全面审视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效果,在总结成就的基础上分析了面临的挑战及存在的深层原因,为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推进提供思考的维度;第五章构建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推进图式,在基本内涵、方法创新、具体路径、经验借鉴以及保障体系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结束语部分,笔者立足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历史逻辑,认为乡村文化之魂、乡村文化之体与乡村文化之基是新时代乡村振兴过程中乡村文化建设的核心之义。立足改革开放以来的宏大逻辑,构建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中乡村文化建设的整体化图式是本文研究的落脚点。笔者通过系统研究发现,由于乡村文化建设与乡村振兴间存在着紧密的逻辑耦合关系,新时代进行乡村文化建设就显得十分必要。具体来看,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乡村振兴中的文化建设,在主要内容上,要聚焦于乡村思想道德建设的深化、乡村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乡村公共文化生活的丰富;在方法论上,从学科交叉的多维视界出发,需要汲取发展经济学、产业经济学、文化经济学理论资源进行乡村物质文化建设的方法创新,也要吸收公共管理学与法学理论资源进行乡村制度文化建设的方法创新,还要借鉴政治心理学、教育学以及文化人类学理论资源进行乡村精神文化建设的方法创新;在建设路径上,乡村主流价值建构、乡村文化自信增强、乡村公共文化建设、乡村非物质文化传承、乡村教育结构优化与乡村现代文化重塑等构成了基本谱系;在经验借鉴上,传统中国、近代中国以及国外乡村文化建设能够给我们提供经验借鉴;在保障体系上,明确乡村经济是乡村文化建设的物质基础、乡村政治是乡村文化建设的制度保障、乡村民众是乡村文化建设的社会条件,旨在通过调动乡村社会各要素来确保实践的顺利推进。此外,乡村文化建设推进的最关键之处在于“魂、体、基”的整体性构建,也就是乡村主流价值是文化之魂、乡村民众是文化之体、乡村优秀传统是文化之基。方法是认知事物的桥梁,也是抓住事物本质的基本途径。为了增强研究的科学性与合理性,本文在研究方法选择上,基于基础理论、历史逻辑与现实问题相融通,把历史思考与现实需求相结合,借用了相关学科的研究方法,希冀从整体上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进行系统研究。本文主要采取的研究方法有:历史文献法、比较研究法、调查研究法、文本分析法、学科交叉法,通过综合运用不同研究方法,廓清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内在逻辑,为研究过程的严谨性、研究结论的科学性、研究指向的针对性提供了有效保障。关于本文的创新,笔者谋求在四个方面有所突破,即在研究视角上,借助长时段历史视野,对原有研究场域的拓展与研究视界的转换,打破了城市视角支配下所持有的乡村文化建设必须按照城市文化范本改造乡村文化的误区,从乡村社会内在逻辑来重建乡村文化秩序与乡村生活方式;在研究内容上,将宏大叙事与微观探查相结合,从理论创新、顶层设计与实践探索等方面全方位研究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历史逻辑,并以L村为对象进行了具象考查;在研究方法上,本文以马克思主义理论方法为基础,吸收了历史文献法、比较研究法、调查研究法、学科交叉法等方法;在研究结论上,从乡村文化建设的方法论、主要内容、保障体系、经验借鉴等多方面着手,旨在构建起一个整体化图式,进而谋求乡村文化的“魂、体、基”建设。总之,学术研究的目的在于回应社会现实问题。当下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面临着诸多挑战,回顾历史、汲取经验、反思不足、服务当下,以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宏大历史为基础,为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效实施与乡村问题的高效解决提供文化之维,这是本文研究的初心。

郝卫国[2](2017)在《“沽上乡韵”—天津地区乡村景观规划建设中文化特色保护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城镇化进程加快的背景下,乡村生态、生产、生活中面临文化特色消失的问题。国内城乡景观研究仍主要集中于城市,近年来开始关注乡村。文化的重要性开始引起人们重视。本文着眼于自然与人文景观的有机联系,将天津地区乡村景观文化特色作为整体对象进行系统研究。研究乡村景观现状及文化特色梳理与保护规划策略及探索。使景观形态回归地方,承载特定地域人们生活与发展的历史。通过自然的乡村景观连接融洽的郊区及城市景观,重塑乡村文化魅力。本文采用“系统-共生”的研究视角与“理论-实证”的研究过程。在景观感知与评价基础上,从文化特色的维度进行深层次的探讨,挖掘与传承乡村景观核心的历史和环境记忆。论文主要创新点:(1)基于不同文化特色的乡村类型的细分通过现状调研与文献分析,将天津市域乡村划分为4个类型区:环城地区、远郊平原地区、山区生态地区、滨海地区。(2)文化特色信息系统化调查、分析与应用通过深入调研与数据分析,感知、评价、梳理不同地区乡村景观的特点,包括水域众多、山野交融的生态文化特色,多元并存、海纳百川的历史文化特色,百花齐放、融汇南北的民俗文化特色,产业繁荣、禀赋深厚的滨海文化特色。(3)文化特色在景观空间中得以保护规划的探索在保护规划策略中保持并突出文化特色,在乡村文化传承中力求创新。发挥原有文化传统和特色优势,留住乡村原风景的根与魂,再创新景观的精气神。本文采用“抽样-调查”与“定量-定性”的研究方法。对天津市10个涉农区的80个乡村与乡镇进行了田野调查。论文的论述由以下5个部分组成:(1)阐述了选题背景与意义,梳理了国内外研究状况及相关基础理论,并提出了研究目标与路线,搭建了论文的研究思路与框架。(2)对乡村景观现状进行调研,发现乡村文化特色消失、文脉肌理面临断裂、边远地区结构破坏、乡村景观遭到蚕食、整体面临生态风险、规划审批缺少规范、乡村景观意识薄弱、乡村景观资金缺乏8个主要问题;对乡村文化元素进行分析,梳理出生态文化、历史文化、民俗文化、滨海文化4类文化特色。(3)对文化特色进行解读,引入“系统性”、“原真性”理念,提出聚落空间保护山野整体景观、生态空间保护水域自然景观、居住空间保护多元传统生活、生产空间保护多种现代产业、公共空间保护沽上地域特点、小城镇空间保护繁荣集市文化6项保护策略;引入“整体性”、“乡村性”理念,提出整体景观延续山水格局、聚落规划承载乡村历史、场所景观突显人文关怀、庭院形态凝注乡村文化、农业景观表现生产方式、旅游规划彰显地域特色、人文景观注入生活观念、小城镇景观示范新型家园8项规划设计策略。(4)借鉴国内外乡村景观实践经验与天津探索,归纳出京津冀协同发展,统筹城乡景观规划,政府合作民间协作,完善审批、管理制度,推进学术、科普共识5条保护规划探索。(5)最后的结论和展望部分对整个研究工作进行总结,得出借景沽上田园风光、塑造文化景观、协调传统与现代、传承文化特色4点研究结论,并针对本研究的不足,对未来的研究方向做出展望。

闫觅[3](2015)在《以天津为中心的旧直隶工业遗产群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我国对工业遗产保护的研究尚处于探索阶段,目前的研究多是从工业建筑入手,以保护再利用为切入点,因此对工业遗产的关注点常在于建筑的空间、结构、风格等方面,所建立的工业遗产认定和保护体系也以从工业建筑为基准。但是工业遗产不应该局限于工业建筑,还应包括工艺流程、机器设备、企业文化等相关内容,因此对工业遗产的研究应该纵观整体,只有掌握全面的信息,才能对其准确的定位。天津作为旧直隶地区的工业中心,不仅仅是中国近代化的一个缩影,更反映了天津和世界之间的文化交流。从清末的洋务运动至民国时期的“黄金十年”再到日本占领的萧条时期,天津作为早期的开埠城市,俨然成为中外交流的窗口,同样天津地区的工业发展也不是封闭的,它反映当时中外之间的政治、权利、利益错综复杂的关系。资本雄厚,技术先进的外资工厂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对华资工业进行资源掠夺和物资倾销,另一方面也促使中国探寻工业发展的途径,积极引进外国先进技术。因此选择天津这个叱咤在近代历史舞台上的城市作为研究对象,更有助于全面把握中国近代工业的全貌。本文首先对中国现存的近代工业遗产进行梳理,将中国现存的工业遗产分为七个工业遗产群,选取以天津为中心的旧直隶工业遗产群作为典型案例分析,在实地调研的基础上,理清工业发展脉络,并提出工业遗产行业的分类标准,对现存遗产从历史、行业、形态和保护级别四个方面的遗产构成分析,并总结出天津为中心的旧直隶工业遗产群的特征。工业的发展不仅对地方经济产生了极大的推动作用,而且对城市、建筑的发展与演变也有很大的影响。本文构建了遗产群的“群-链-点”的阶梯模式,通过对军工产业链、纺织产业链、化工产业链以及公用设施中的典型案例的历史研究,明确了旧直隶地区的工业从最初引进西方的机器设备与技术,到最后精英阶层终于利用所习得的知识开展技术创新这一发展历程;在工业的建设选址过程中传统与现代之间、中方与西方之间的角力与博弈;工业建筑的形式风格与功能布局从中体西化演变为全盘西化,最后发展到以功能为主的厂区格局,揭示了旧直隶地区在近代化过程中工业所起的重要作用,从而为以天津为中心的旧直隶工业遗产群的价值评估提供基础。工业遗产群是针对区域遗产保护的一种新型的保护理念,本文根据《下塔吉尔宪章》、《台北亚洲工业遗产宣言》、《中国工业遗产价值评价导则(试行)》中对工业遗产价值的认定标准,分析了以天津为中心的旧直隶工业遗产群的价值定位,为天津工业遗产群的保护和再利用提供理论依据和研究基础。

王羽[4](2014)在《近代天津师范教育研究(1903-1949)》文中研究指明师范教育作为“群学之基”,对整个教育事业发展有着重要影响。近代天津师范教育崛起于二十世纪初期,在清末民国时期的一系列社会变革中不断发展,表现出了明显的阶段化特征以及区域教育特色。作为近代天津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近代天津师范教育研究在天津地方教育史研究中占据重要地位,对当前的师范教育发展有一定的参考意义。本研究主要采用文献研究法和历史研究法。通过对文献史料进行研究,探究天津师范教育发展的实况,总结天津师范教育在不同时期的发展特点,以期客观地对当时天津师范教育发展进行分析与评价。论文主要分为以下几部分:绪论,包括问题提出、核心概念界定、文献综述以及研究目的与意义、研究思路与方法。第一章,阐述天津师范教育的萌发,包括其产生的历史背景及早期发展,具体介绍了这一时期师范教育独立框架体系的基本建立及其办学概况和办学特点。第二章,论述天津师范教育的转型,包括这一时期师范教育机构在数量、类型以及办学概况方面的新发展,总结了转型时期师范教育发展的特点。第三章,阐述天津师范教育的调整完善,包括师范教育机构的进一步发展、师范教育课程及管理的优化,进而总结出调整完善时期师范教育发展的特点。第四章,论述天津师范教育的重创与重建,概括了师范教育机构在战时以及战后的曲折发展,总结了这一时期师范教育的办学概况,概括了其办学特点。结语,概括近代天津师范教育发展的经验与不足,以期为当前师范教育发展提供启示。

刘志鹏[5](2014)在《华北沦陷区国民党研究》文中指出中国国民党作为一个拥有百年历史的政党,在中国近代历史上产生过重要影响。关于国民党在华北的党务活动最早可上溯至同盟会时期,此时国民党以一个革命党的身份出现在华北这一君主专制基础浓厚的地区。民国初建,由于华北这一原清政府统治的核心区域军阀势力雄厚,南方革命军始终未能进入,国民党仅有少数人潜伏活动,党务影响薄弱。伴随着北伐的胜利,国民党于1928年底逐步建立起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全国性的政党政权,“党治”体制确立,华北地方党部由秘密逐步转向公开。然而20世纪30年代上半期华北的政治社会环境,却又迫使地方党部由公开转向秘密。国民党党部在华北昙花一现的过程,反映了全面抗战爆发前党部在与华北各地方实力派及日本势力角逐中的边缘化境地,也是国民党弱势“以党治国”在华北地方社会实践中的尴尬现状。完备的组织系统是国民党进行政党领导的重要前提,而战前由于日本的压力和地方实力派的抵制,国民党在华北的各级党部基本陷入停顿。抗战初期国民党中央决定恢复华北各级党部。经1938年4月国民党临全大会及五届四中全会之决议,华北沦陷区各级党务机构纷纷重建。但是不同于大后方的国统区党部,华北沦陷区各省党部在沦陷区特殊环境下不断迁徙流动,成为流动的省党部。严格说来,国民党党务组织只有省县两级党部,为加强华北沦陷区党部在地方抗战中的领导,国民党中央指示各省依军事地势及交通等情形,实行党务分区制,以解决省与县之间存在的脱钩现象,同时还致力于完善各级县党部组织。抗战时期,华北沦陷区省、区、县三级党务机构的建立与完善是其领导华北沦陷区党务的重要组织前提。由于地处沦陷区域的特殊环境,华北地区国民党党员的吸纳机制和党员群体的构成形态不同于国民党统治的大后方。在国民党中央及各方努力下,沦陷区党员数量曾一度增长,但由于取消了预备党员制度,党员的吸收没有经过预备期的考察和甄审,直接发展为正式党员,致使党员素质下滑,加剧了国民党在沦陷区基层党组织的涣散无力,以致于国民党在沦陷区只能依靠地方党部委员群体支撑着党务在地方基层的发展。然而华北沦陷区形势错综复杂,处于日伪、地方势力及中共等多方杂处的境域,党务运作异常艰难。战时国民党山东省党部委员群体,在国民党中央的派任与管理下,蛰伏于山东敌后担负发展党务及领导抗战建国的工作,为抗日御侮作出了一定的贡献。但是最终受恶劣环境、本身素质及内外纷争等因素的影响,国民党党务工作推进缓慢无力,不仅无法抵御日伪的进攻,就连自身的生存都难以保障。华北沦陷区国民党的训练、宣传及经费管理构成了国民党党务运作的重要内容。鉴于华北沦陷区特殊的环境及国民党组织机构的流动性,沦陷区人员的教育及训练,除国民党中央所属训练团轮流调训外,还专门在战区筹设中央训练团分团就近训练,华北各战区及省市亦根据自身沦陷区的实际情形,相应成立各级训练机关训练党务干部及国民党党员。抗战初期,国民党的宣传工作十分脆弱,加上日军的打击,愈益潜伏不张。随着抗战相持阶段的到来,国民党开始逐步恢复华北地区的宣传工作,在建立省县各级党务宣传机构的基础上,采取多种宣传途径进行宣传。华北党务经费由国民党中央直接划拨与分配,这些经费对于党务活动的开展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但也存在汇转困难、紧缺与管理不善的弊端。华北沦陷区国民党党政、党军、党团之间的关系,反映了华北党部在地方社会中所扮演的角色。华北沦陷区地方党政关系发展基本态势在表面上是党政分开到党政领导一元化的过程,具体到各地情形也多有不同,但实际上地方党权难以撼动地方政权,战区及沦陷区的党政纠纷二直未曾中断。党军关系体现在军队党务与政工机构的设置与实际运行上。抗战军兴,国民党中央开始重设政治部与军队特别党部,同时党务由军队政工兼办,党军关系仍然是“以军统党”的形态。三民主义青年团直属于国民党中央,团务即是党务。华北沦陷区特殊政治生态下的三青团在发展组织、争取青年、普及教育等方面进行过一定的努力,但却一直停滞不前,难以取得实质性的进展。而且其与地方党部既有某种联系,又有组织人事上的冲突,反映了国民党中央派系斗争在华北地方上的延伸。华北沦陷区国民党对外的党务活动还表现在与日伪、中共、民众等势力或力量的关系处理上。全面抗战爆发后,华北沦陷区国民党针对日伪的军事打击、情报调查、策反活动及思想清肃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效果,给予日本侵略者及各地伪组织一定程度的抗击,但是由于主客观方面的原因其对日伪的打击程度与国民党当初的设想还存在很大差距。抗战初期国共的合作抗日在很多方面都卓有成效。随着抗战相持阶段的到来,国民党对待党外政治团体,尤其是共产党的态度上发生了变化,屡屡挑起反共摩擦,在华北沦陷区对中共态度起伏较大。此外,国民党在华北沦陷区建立各种民运机构,组织和训练农民、工人、妇女、青年等民众团体,并发动和指导民众在敌后进行破坏、情报、劳军等活动,这些对取得民族抗战的胜利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然而由于其党务运作的薄弱性、动员程度的不平衡性和指导思想的反共性,逐渐被华北民众所抛弃。战时平津党务系统的运作,展现了华北沦陷区国民党城市党务的拓展。抗战期间,平津党务系统渐次恢复,处于沦陷区的党务人员借助天津租界及秘密技术潜伏活动,处境备极艰危。虽然组织松懈、党务人员附逆等不良情形所在多见,但也有许多党务人员能不计危险、奋力完成各种工作。新建的天津党部依托于天津租界为掩护,其负责下的民运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华北党政军联合办事处是以国民党原设于天津英法租界和由华北其他地区移于英法租界的单位为班底,联合平、冀、绥、察、热、鲁等日占区的机构而设立的一个隐蔽性的联合组织,直属于国民党中央秘书处,主负华北沦陷区国民党党政军的联络与协助。总之,华北沦陷区的国民党代表了国民党地方党务中一个特殊的形态,其组织运作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及地域特点。因应抗战需要,国民党在党务组织,党员吸纳,干部选拔,日常的训练、宣传与经费管理,处理政党内派系间、党军间、政党间及与民众的关系方面都进行了相应的调整,为其在狭促的沦陷区环境的发展赢得了一定的政治空间,这对于争取抗战的胜利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国民党在沦陷区的种种失利,除了局势艰危之外,也是国民党自身固有弊端合乎逻辑的发展的结果。

何会文[6](2009)在《文明生态村 宜居新家园》文中指出建设文明生态村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是改善农村环境、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的重要举措。本市文明生态村建设的六项基本标准是,村内道路硬化、街道亮化、饮水安全化、能源清洁化、垃圾污水处理无害化、村庄绿化美化。经过几年的建设,本市文明生态村工程已取得较大?

王昕[7](2006)在《江苏近代建筑文化研究 ——江苏省文化厅立项科研项目》文中提出本论文是江苏省文化厅立项科研项目的阶段性成果。本论文研究的范围是江苏近代建筑。由于江苏省内各个城市之间的近代建筑发展不平衡,建筑类型也各有侧重,在此条件下,本文突破或按城市或单独按建筑类型进行篇章组织的方法,以专题为线索进行研究。全文主要由以下内容组成:论文第一章主要对江苏整个近代建筑发展作了综述。总结了对江苏近代建筑产生巨大影响力的外部因素,梳理了江苏近代建筑的发展线索。第二章论述了经济发展,这是近代江苏最明显的时代特征,社会生活各方面都受到了它的影响。在这一主题之下,论文选取南京最早的军事工业建筑、无锡沿运河发展的民族工商业建筑、常州的市政工业建筑以及镇江租界地所带来的沿江公共建筑发展和连云港、苏州等地传统式商业街道空间与南京城市新商业中心之对比为内容进行论述。凸显了经济因素对建筑类型的制约作用。第三章论述了政治地位,这在近代江苏具有决定性力量。论文选取南京新官式行政建筑和南通区域自治为例,论述了政治因素对建筑形制和类型发展的主导作用,其中涉及到新型建筑师的历史作用。第四章论述了华洋杂处的社会文化内容,这也是近代时期一个重要特征。通过选取西式教堂建筑、新式学堂和新式医院以及各种新出现的文化建筑内容为例,来说明西方文化渗入后对整个社会的冲击力,同时也探讨了建筑师在建筑创作上探求中国建筑精神的内容。第五章论述了近代社会生活对建筑的作用,以居住类建筑为例加以说明,因为居住类建筑是最大量最能反映社会特征的建筑类型。近代时期的住宅区块建设实际上是近代城市化进程中的一部分,由此反映出城市生活的变化。第六章概括性地总结了江苏近代建筑中出现的几种风格类型。第七章从建筑组成部分的分解来探讨材料、构造等技术因素和建筑形式的关联,通过对建筑技术内容的探讨来诠释建筑与文化的关系。决定江苏近代建筑发展的政治、经济、文化和技术内容构成论文的经线,纬线是各个近代城市与建筑的实例,它们在同一专题之下相互关联,织成了一个完整的论文网络。论文第八章涉及近代建筑的保护与利用问题。主要从确定近代建筑保护的评估标准及效益分析、建立保护更新策略和建立切实可行的保护技术措施三个方面展开讨论。论文正文全文近18万字,插图约340幅。

王金霞[8](2006)在《河北与中国教育早期现代化》文中认为所谓教育的早期现代化,指的是与几千年来自给自足的封建农业经济基础和封建专制政体相适应的传统教育,逐步向机器大工业生产和工商业经济发展相适应的现代教育转化、演变的这样一个历史过程。河北(直隶)是中国教育早期现代化进程中表现最为突出、成效最为显着的区域之一。本论文在充分吸收借鉴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广泛搜集晚清、民国的报刊杂志、地方史志等资料,多角度展示了河北早期现代教育体系的萌生、构建与推进的曲折进程,总结了河北教育早期现代化的特征与模式,概括了河北相对于中国教育早期现代化的地位与作用。论文以专题研究成篇,主要由以下七个部分构成:第一章导论部分陈述了题目来源及研究意义,界定了教育早期现代化的概念,构建了河北教育早期现代化起步前的经济、文化、社会背景,指明了论文研究构想与研究方法。第二章概述了中国传统教育构成,通过中国传统教育与西方教育的比较,揭示了中国教育早期现代化的整体特征,并对推动中国教育早期现代化的动力及动力集团进行了简要地分析。第三章对河北省教育教育早期现代化分期问题进行了研究,构建了进行分期研究的现代化指标体系标准,并以先声、萌芽、起步、推进四个阶段对河北教育早期现代化进程进行了简介。第四章、第五章对河北教育早期现代化进程中的军事教育、师范教育、职业教育以及各级普通教育的发展概况逐一分析介绍,挖掘了不同类型教育产生的动因,理清了发展脉络,总结了历史成绩与局限。第六章对在河北省教育早期现代化进程中举足轻重的历史人物进行了较为深入地分析,评述历史人物的教育实践,挖掘教育思想,客观评价了他们对河北乃至整个中国教育早期现代化所起的作用。第七章总结概括了河北教育早期现代化的模式与特征,通过与其它区域的对比得出本区域所独具的比较优势与劣势。第八章结语部分客观评价了河北之于中国教育早期现代化的历史作用,并着眼于整个河北教育早期现代化的进程得出规律,阐发启示。河北省教育早期现代化是近现代中国政治、经济、文化变革的必然产物。本论文分析、总结河北教育早期现代化的历程,不仅仅只是为了通晓过去,其中不少宝贵的经验教训,可直接为当前河北省教育发展所吸取、借鉴。中国教育早期现代化是中国与世界现代教育制度接轨、同封建落后的传统教育决裂的过程。历史不会重复,但往往会有惊人的相似之处,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又一次经历了从封闭到开放的过程,面对教育全球化、国际化大潮的纷至踏来,研究一下自19世纪后半叶开始的教育早期现代化进程,对当今仍在继续推进的河北教育现代化进程不无益处。

王坤宁,古隆媛,樊国安,朱世忠,李海舟,王高阳,韩国昌[9](2006)在《大力开发和培育农村出版物市场》文中认为北京 “读书益民”工程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次生动实践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新春伊始,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各项工作便如和煦的春风,吹拂着祖国广袤的农村大地。 2月21日,北京市新闻出版局开始了

李辅臣,王作金[10](1981)在《宁河县建起一批农村图书室》文中研究指明 宁河县图书馆为了充分发挥图书馆在“四化”建设中的作用,在人员少、任务重的情况下,专门配备一名辅导干部,深入农村调查了解,邦助公社、大队恢复和建立公社文化站图书室20个,农村大队图书室49个。这些图书室在县图书馆帮助

二、宁河县建起一批农村图书室(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宁河县建起一批农村图书室(论文提纲范文)

(1)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与研究意义
        (一)选题缘由
        (二)研究意义
    二、关于国内外已有研究成果的学术回顾
        (一)国内关于改革开放以来乡村文化建设的研究状况
        (二)国外关于改革开放以来乡村文化建设的研究状况
    三、研究重点、难点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重点
        (二)研究难点
        (三)研究方法
    四、创新之处与存在不足
        (一)创新之处
        (二)存在不足
第一章 乡村文化与乡村文化建设
    第一节 乡村文化的内涵与特征
        一、乡村文化的内涵
        二、乡村文化的特征
    第二节 乡村文化的价值与乡村文化建设的意义
        一、乡村文化的价值
        二、乡村文化建设的意义
        三、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必然性
第二章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逻辑起点
    第一节 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历史传统
        一、瑞金时期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开启
        二、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发展
        三、新中国初期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定位
        四、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深化
    第二节 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理论依据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文化建设理论的思想基础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文化建设理论的逻辑体系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文化建设理论的科学品质
    第三节 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现实背景
        一、乡村经济基础的优化
        二、乡村基层政治的发展
        三、乡村思想文化的多元
第三章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实践探索
    第一节 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实践进程
        一、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顶层设计
        二、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发展阶段
        三、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基本路径
    第二节 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微观镜像——历时性视角下的L村
        一、改革开放后到党的十六大的文化建设(1978-2002)
        二、新世纪初期的文化建设(2002-2012)
        三、新时代的文化建设(2012 年至今)
第四章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效果审视
    第一节 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取得的主要成就
        一、农民思想道德水平不断提高
        二、农民科学文化素质逐步增强
        三、公共文化治理体系初步构建
        四、乡村文化制度建设日渐完善
    第二节 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面临的挑战
        一、乡村文化城市化倾向明显
        二、乡村公共文化发展不充分
        三、多元价值取向普遍存在
    第三节 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面临挑战的原因分析
        一、乡村经济社会变迁的影响
        二、基层政府选择性治理的影响
        三、文化全球化的影响
第五章 新时代乡村振兴中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推进图式
    第一节 新时代乡村振兴中乡村文化建设的基本内涵
        一、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基本特点
        二、乡村文化建设与乡村振兴的逻辑耦合
        三、乡村振兴中乡村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
    第二节 新时代乡村振兴中乡村文化建设的方法论
        一、乡村物质文化建设的方法创新
        二、乡村制度文化建设的方法创新
        三、乡村精神文化建设的方法创新
    第三节 新时代乡村振兴中乡村文化建设的具体路径
        一、建构乡村主流价值,培育乡村核心价值观
        二、建立乡村文化自信,增强乡村文化认同
        三、发展乡村公共文化,丰富民众文化选择
        四、传承乡村非物质文化,留存优秀文化基因
        五、优化乡村教育结构,营造乡村文化发展氛围
        六、重塑乡村现代文化,彰显乡村文化时代魅力
    第四节 新时代乡村振兴中乡村文化建设的经验借鉴
        一、传统中国乡村文化建设的经验启示
        二、近代中国乡村文化建设的经验启示
        三、国外乡村文化建设的经验启示
    第五节 新时代乡村振兴中乡村文化建设的保障体系
        一、发展乡村经济,夯实乡村文化建设的物质基础
        二、增强政治引领,明晰乡村文化建设的前进方向
        三、重视乡村民众,激活乡村文化建设的主体力量
结束语: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一个整体性框架
参考文献
附录 :L村文化建设情况调查问卷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2)“沽上乡韵”—天津地区乡村景观规划建设中文化特色保护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缘起
        1.1.1 选题背景
        1.1.2 问题提出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1.3 研究内容与创新点
        1.3.1 研究内容
        1.3.2 创新点
    1.4 研究方案
        1.4.1 研究样本
        1.4.2 研究目标
        1.4.3 研究维度
        1.4.4 研究方法
    1.5 研究框架
        1.5.1 技术路线
        1.5.2 框架图示
第2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研究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乡村景观规划
        2.1.2 文化特色保护
    2.2 理论研究
        2.2.1 国外研究状况
        2.2.2 国内研究状况
        2.2.3 本研究的视角
        2.2.4 本研究的理论基础
第3章 天津地区乡村景观现状
    3.1 面临问题
        3.1.1 乡村文化特色消失
        3.1.2 文脉肌理面临断裂
        3.1.3 边远地区结构破坏
        3.1.4 乡村景观遭到蚕食
        3.1.5 整体面临生态风险
        3.1.6 规划审批缺少规范
        3.1.7 乡村景观意识薄弱
        3.1.8 乡村景观资金缺乏
    3.2 基本特征
        3.2.1 由“同质同构”转向“异质异构”
        3.2.2 呈现出“村村像城镇,镇镇像农村”
        3.2.3 由“乡村性”转向“城市性”
    3.3 重建路径
        3.3.1 城镇化整理型
        3.3.2 易址迁建型
        3.3.3 保留发展型
第4章 天津地区乡村文化特色梳理
    4.1 乡村类型
        4.1.1 环城地区
        4.1.2 远郊平原地区
        4.1.3 山地生态地区
        4.1.4 滨海地区
    4.2 梳理整合
        4.2.1 水域众多、山野交融的生态文化特色
        4.2.2 多元并存、海纳百川的历史文化特色
        4.2.3 百花齐放、融汇南北的民俗文化特色
        4.2.4 产业繁荣、禀赋深厚的滨海文化特色
    4.3 乡村景观感知与评价
        4.3.1 乡村景观感知
        4.3.2 乡村景观评价
        4.3.3 建立非物质文化景观基因库
第5章 文化特色保护策略
    5.1 保护面临问题
        5.1.1 与乡村生产生活脱节
        5.1.2 整体上缺乏合理规划
        5.1.3 建筑重功能轻艺术
        5.1.4 景观生态问题严重
    5.2 乡村景观变迁
        5.2.1 明显的突变性
        5.2.2 传统元素被遗弃
    5.3 保护准则
        5.3.1 村民为本的目的准则
        5.3.2 保留提升的时序准则
        5.3.3 与时俱进的动态准则
        5.3.4 提取创新的关联准则
        5.3.5 融合展示的整体准则
        5.3.6 近远期结合准则
    5.4 保护策略
        5.4.1 聚落空间保护山野整体景观
        5.4.2 生态空间保护水域自然景观
        5.4.3 居住空间保护多元传统生活
        5.4.4 生产空间保护多种现代产业
        5.4.5 公共空间保护沽上地域特点
        5.4.6 小城镇空间保护繁荣集市文化
第6章 文化特色规划设计策略
    6.1 规划设计原理
        6.1.1 规划设计原则
        6.1.2 规划设计目标
        6.1.3 规划设计方法
    6.2 规划设计策略
        6.2.1 整体景观延续山水格局
        6.2.2 聚落规划承载乡村历史
        6.2.3 场所景观突显人文关怀
        6.2.4 庭院形态凝注乡村文化
        6.2.5 农业景观表现生产方式
        6.2.6 旅游规划彰显地域特色
        6.2.7 人文景观注入生活观念
        6.2.8 小城镇景观示范新型家园
第7章 文化特色保护规划探索
    7.1 经验借鉴
        7.1.1 北京经验
        7.1.2 上海经验
        7.1.3 浙江经验
        7.1.4 江苏经验
        7.1.5 台湾经验
    7.2 天津探索
        7.2.1 京津冀协同发展
        7.2.2 统筹城乡景观规划
        7.2.3 政府合作民间协作
        7.2.4 完善审批、管理制度
        7.2.5 推进学术、科普共识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8.1 主要研究结论
        8.1.1 借景沽上田园风光
        8.1.2 塑造文化景观
        8.1.3 协调传统与现代
        8.1.4 传承文化特色
    8.2 创新点
        8.2.1 基于不同文化特色的乡村类型的细分
        8.2.2 文化特色信息系统化调查、分析与应用
        8.2.3 文化特色在景观空间中得以保护规划的探索
    8.3 研究不足与展望
        8.3.1 研究不足之处
        8.3.2 研究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调查问卷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3)以天津为中心的旧直隶工业遗产群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缘起
        1.1.1 亚洲工业遗产亟待保护
        1.1.2 快速城市化催生大量工业遗存
        1.1.3 遗产保护与城市发展存在矛盾
    1.2 研究综述
        1.2.1 工业遗产的相关研究
        1.2.2 旧直隶工业的相关研究
    1.3 研究意义
        1.3.1 近代史的需要
        1.3.2 城市史及建筑史的需要
        1.3.3 工业遗产保护的需要
    1.4 研究内容
        1.4.1 研究对象
        1.4.2 主要内容
        1.4.3 概念界定
    1.5 研究的方法与结构
        1.5.1 研究方法
        1.5.2 论文结构
    1.6 创新之处与未尽事宜
        1.6.1 创新之处
        1.6.2 未尽事宜
第二章 中国潜在近代工业遗产群
    2.1 近代中国工业发展历程
        2.1.1 萌芽时期——清末洋务运动时期
        2.1.2 兴盛时期——民族工业发展时期
        2.1.3 衰退时期——工厂内迁时期
    2.2 中国潜在的近代工业遗产群分布
        2.2.1 以上海为中心的长三角工业遗产群
        2.2.2 以沈阳为中心的东北工业遗产群
        2.2.3 以济南为中心的胶东工业遗产群
        2.2.4 以重庆为中心的川西工业遗产群
        2.2.5 以武汉为中心的鄂湘赣工业遗产群
        2.2.6 以广州为中心的粤闽工业遗产群
    2.3 以天津为中心的旧直隶工业遗产群
        2.3.1 发展脉络
        2.3.2 调查方法
        2.3.3 构成分析
        2.3.4 特征分析
    2.4 小结
第三章 器物的引进:军工产业链
    3.1 军火制造——天津机器局
        3.1.1 水运便利促进工业萌芽
        3.1.2 生产设备的引进与输出
        3.1.3 建筑形式与空间布局
    3.2 能源提供——开滦煤矿
        3.2.1 开滦煤矿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3.2.2 原煤开采技术的发展
    3.3 运输变革——铁路的诞生
        3.3.1 传统与现代之间的角力
        3.3.2 中国铁路先驱——金达技师
        3.3.3 铁路控制权的争夺
        3.3.4 铁路附属设施
    3.4 建筑材料——启新洋灰公司
        3.4.1 启新公司建造始末
        3.4.2 核心工艺——“二磨一烧”
        3.4.3 绅商集团的代表——周学熙
    3.5 小结
第四章 技术的引进:纺织产业链
    4.1 棉纺准备——棉纺工业
        4.1.1 工艺流程
        4.1.2 案例——恒源纱厂
    4.2 棉纺成品——织布工业
        4.2.1 工艺流程
        4.2.2 案例——天津第三棉纺织厂
    4.3 毛纺准备——毛纺工业
        4.3.1 工艺流程
        4.3.2 案例——东亚毛纺厂
    4.4 毛纺成品——地毯工业
        4.4.1 工艺流程
        4.4.2 案例——仁立毛纺厂
    4.5 锦上添花——印染工业
        4.5.1 工艺流程
        4.5.2 案例——东亚毛纺厂印染部
    4.6 其他纺织工业
    4.7 小结
第五章 技术的创新:化工产业链
    5.1 海盐资源——塘沽盐田
        5.1.1 滩晒技术的应用
        5.1.2 机器设备的分类
    5.2 化工原料——久大精盐
        5.2.1 精盐提纯技术的提高
        5.2.2 精英阶层的崛起
        5.2.3 私人研究团体发轫
    5.3 化工基础——永利碱厂
        5.3.1 历史发展脉络
        5.3.2 厂区空间布局
        5.3.3 制碱技术探索
        5.3.4 工业厂房分类
    5.4 其他化学工业
        5.4.1 制革业
        5.4.2 制皂业
        5.4.3 火柴业
        5.4.4 玻璃业
    5.5 小结
第六章 工业的基础:公用设施
    6.1 水运枢纽的形成
        6.1.1 码头——城市中心南移
        6.1.2 桥梁——海河两岸连结
    6.2 华洋之间的博弈
        6.2.1 天津自来水公司
        6.2.2 济安自来水公司
    6.3 电力设施的引入
        6.3.1 工厂动力提供——发电厂
        6.3.2 公共性的引入——有轨电车
    6.4 金融币制的改革
        6.4.1 新式造币厂诞生
        6.4.2 机器设备与工艺
        6.4.3 造币厂建筑形式
    6.5 小结
第七章 以天津为中心的旧直隶工业遗产群价值评价与保护方法
    7.1 以天津为中心的旧直隶工业遗产群价值评价
        7.1.1 历史重要性
        7.1.2 工业设备与技术
        7.1.3 建筑设计与建造技术
        7.1.4 文化与情感认同、精神激励
        7.1.5 推动地方社会发展
        7.1.6 重建、修复及保存状况
        7.1.7 地域产业链、厂区或生产线的完整性
        7.1.8 其他评价因子
    7.2 以天津为中心的旧直隶工业遗产群保护方法
        7.2.1 工业遗产群保护方法
        7.2.2 工业遗产产业链保护方法
        7.2.3 工业遗产点保护方法
    7.3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天津工业大事记
    附录二 天津显着工业列表
    附录三 直隶工业遗产目录
    附录四 机器局生产技术及产品
    附录五 唐山工厂员工于1909年寄给金达的信
    附录六 天津碱厂的生产工艺
    附录七 天津碱厂保护事记
    附录八 其他工业
    附录九 民族工业中的中国工程师
    附录十 洋务运动时期的外国技师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4)近代天津师范教育研究(1903-1949)(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问题提出
    二、核心概念界定
        (一) 近代
        (二) 天津
        (三) 师范教育
    三、文献综述
        (一) 20世纪80年代以前关于师范教育史的研究
        (二) 20世纪80年代以来关于师范教育史的研究
    四、研究目的与意义
        (一) 研究目的
        (二) 研究意义
    五、研究思路与方法
        (一) 研究思路
        (二) 研究方法
第一章 天津师范教育的萌发(1903-1908)
    第一节 清末天津师范教育的萌芽
        一、清末天津师范教育产生的历史背景
        二、天津师范教育的发端
    第二节 天津师范教育的早期发展
        一、短期师资培训(养)机构
        二、两级师范学堂
        三、其他师范教育机构
    第三节 师范教育机构的办学概况
        一、组织机构
        二、教学管理
        三、经费来源
        四、师资管理
        五、课程设置
    第四节 萌发时期师范教育发展的特点
        一、师范教育类型多样
        二、办学主体公、私结合
        三、深受日本影响
        四、新旧教育相互融合
第二章 天津师范教育的转型(1909-1927)
    第一节 师范教育机构发展概况
        一、师范学校
        二、讲习所及师范班
        三、师范教育研究机构
    第二节 师范教育办学概况
        一、经费来源
        二、教职员管理
        三、课程与教材
        四、毕业生分派服务制度
    第三节 转型时期师范教育发展的特点
        一、师范教育发展实现转折
        二、师范教育呈现逆势发展态势
        三、师范教育日趋专业化
        四、管理手段日趋科学化
        五、私立女子师范教育发展迅速,且承担了发展幼儿师范职能
第三章 天津师范教育的调整完善(1928-1937)
    第一节 师范教育办学机构
        一、省(市)立师范学校
        二、乡村师范学校及简易师范学校
        三、讲习所及传习所
    第二节 天津师范教育办学概况
        一、机构管理
        二、教学管理
        三、经费管理
        四、师资管理
        五、学生管理
        六、课程设置
    第三节 调整完善时期师范教育发展的特点
        一、师范学校管理日趋完善
        二、经费保障体系得以确立
        三、师范教育承担社会教化职能
        四、乡村师范教育异军突起
第四章 天津师范教育的重创与重建(1938-1949)
    第一节 天津师范教育办学机构
        一、省立以及市立师范学校
        二、县立简易师范学校
    第二节 天津师范教育办学概况
        一、机构管理
        二、经费来源
        三、师资管理
        四、课程与教材
    第三节 重创与重建时期师范教育发展的特点
        一、完整的师范教育体系被打破
        二、师范教育政治工具化特征明显
        三、师范教育在发展过程中坚守了社会责任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5)华北沦陷区国民党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语
    一、研究缘起及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方法及研究资料
    四、研究思路、创新点与文章架构
    五、相关概念界定及行文规范
第一章 抗战前华北地方国民党的生存样态
    第一节 北伐胜利及国民党在华北的“治党”实践
        一、北伐胜利初期的华北党务
        二、党派纷争与党部虚弱的华北政治生态
        三、反蒋集团的形成与华北党务的重新整理
    第二节 全面抗战爆发前后的华北国民党
        一、地方势力干涉与国民党的地下活动
        二、日本干涉华北与国民党组织的撤销与潜伏
        三、抗战初期“华北党务办事处”的设置及运作
第二章 华北沦陷区党务机构述略
    第一节 流动的省党部
        一、艰难图存的山东省党部
        二、飘泊省外的山西省党部
        三、消而复立的河北省党部
        四、境内流亡的河南省党部
        五、华北沦陷区省党部的特点
    第二节 地方党务分区制
        一、党务分区制的战时确立
        二、党务督导区的划分与完善
        三、关于分区党务督导制的利弊得失
    第三节 县以下基层党部组织
        一、县以下党部组织的健全
        二、县级党部人员的选拔与任用
        三、县以下基层党部组织的完善
第三章 华北沦陷区国民党群体形态探究
    第一节 国民党党员群体形态考察
        一、沦陷区党员征收政策的实施及影响
        二、沦陷区国民党清理党籍政策与效果
        三、党员征收体制的实际运作状态考察
        四、征收党员群体的社会结构分析
    第二节 沦陷区党务干部群体探究——以抗战时期国民党山东省党部委员群体为个案
        一、党部委员群体的构成与演变
        二、党部委员群体的概况与特征
        三、党部委员群体的敌后抗战
        四、省党部委员的分派与管理
        五、党部委员群体的内外纷争
        六、党部委员的生活画像
第四章 华北沦陷区国民党党务运作实态
    第一节 国民党训练工作考略
        一、沦陷区国民党训练工作的重要性
        二、国民党中央对沦陷区的党务干部训练
        三、沦陷区地方训练机关对基层党务干部训练
        四、沦陷区内的党员训练
        五、华北沦陷区国民党训练工作的成效与不足
    第二节 国民党宣传工作探究
        一、国民党对沦陷区宣传工作的设置与推展
        二、华北沦陷区宣传机构的具体改进与实施
        三、宣传人才的延揽与基层工作的拓展
        四、宣传方式的多样化及宣传品的灵活应用
        五、国民党在华北地区宣传工作的实效及其启示
    第三节 国民党党务经费探源
        一、华北党务经费的来源与分配
        二、沦陷区党务经费的管理与使用——以河北省党部为中心的分析
        三、沦陷区党务经费方面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第五章 战时华北沦陷区党政军团关系剖析
    第一节 华北沦陷区党政关系解析
        一、沦陷区党政关系的政策框架
        二、华北沦陷区地方党政关系运作实态
        三、华北沦陷区地方党政纠纷与党权实效
    第二节 华北沦陷区党军关系廓清
        一、华北沦陷区国民党的军队政工党务系统
        二、沦陷区困境中的政工与党务
        三、党军关系在华北的实态
    第三节 华北沦陷区三青团评析
        一、三青团组织的筹建及其在华北沦陷区的设置
        二、三青团的组织发展与内部运作
        三、三青团所开展的对外团务活动
        四、华北沦陷区地方三青团检讨
第六章 华北沦陷区国民党对外活动考略
    第一节 国民党打击日伪活动考察
        一、国民党对华北日伪的军事打击
        二、国民党对华北日伪的情报调查
        三、国民党对华北日伪的策反工作
        四、国民党针对华北日伪的思想清肃
    第二节 华北沦陷区的国共党际关系
        一、华北沦陷区国共两党关系的演变
        二、国民党党务系统以“组织对抗组织”
        三、国民党利用内线对中共进行情报调查
        四、国民党党部策动外部力量“借力打力”
        五、国共两党在华北党际关系的检讨
    第三节 国民党民运工作研究
        一、华北沦陷区国民党民运机构的恢复
        二、国民党对华北沦陷区民众团体的组训
        三、国民党指导下的华北沦陷区民运活动举要
        四、华北沦陷区国民党民运工作检讨
第七章 战时平津城市党务系统运作考察
    第一节 抗战期间平津党务运作窥探
        一、平津两市党部组织变迁概述
        二、褚承猷与赢弱失序的北平市党部
        三、王若僖与天津市党部的地下活动
        四、战时平津城市党务工作检讨
    第二节 李桂庭与国民党天津民运工作考察
        一、国民党天津民运组织的完善
        二、经费运转与天津民运工作的开展
        三、天津民运工作的拓展与实施
    第三节 华北党政军联合办事处探析
        一、联处的组织机构及沿革
        二、联处自身运作情形
        三、联处的联络及推动工作
        四、余论
结语
    一、华北沦陷区国民党组织及其运作特征
    二、启示
附表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学术成果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7)江苏近代建筑文化研究 ——江苏省文化厅立项科研项目(论文提纲范文)

摘 要
Abstract
前言
    0.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0.1.1 选题背景
        0.1.2 研究意义
    0.2 已有相关研究述要
    0.3 关于本文研究的一些说明
        0.3.1 ‘江苏近代’在本文中的含义
        0.3.2 论文内容的界定与采用的研究方法
第一章 江苏近代建筑发展综述
    1.1 江苏近代建筑发展的社会背景
        1.1.1 江苏的地理优势与新兴工商业的发展
        1.1.2 外来文化的影响与新旧思潮的交织
        1.1.3 频繁的行政区划变更与地域分化特点的形成
    1.2 江苏近代建筑发展概况
        1.2.1 江苏近代城市与建筑的主要演变历程
        1.2.2 江苏近代建筑的主要类型和城市分布特点
    1.3 江苏近代建筑发展的技术内容
        1.3.1 新的建筑结构体系
        1.3.2 新的建筑材料
        1.3.3 新的建筑工程分工内容
第二章 经济影响下的江苏近代建筑
    2.1 工业建筑的发展
        2.1.1 近代军事工业建筑:以南京金陵机器制造局为例
        2.1.2 近代民用工业建筑:以无锡沿运河地带工业建筑为例
        2.1.2.1 近代无锡城市发展概述
        2.1.2.2 近代无锡沿运河地带主要工业建筑状况
        2.1.2.3 近代无锡六大实业家族与工业建筑建设
        2.1.3 近代市政工业建筑:以常州戚墅堰电厂为例
    2.2 沿江公共建筑的开发——镇江租界的形成与影响
        2.2.1 近代镇江城市发展概述
        2.2.2 近代镇江租界产生的影响
        2.2.3 近代镇江沿租界地区主要公共建筑状况
    2.3 传统式商业街道空间与城市新商业中心
        2.3.1 传统式商业街道空间——连云港城市交通与商业发展
        2.3.1.1 近代连云港城市概述
        2.3.1.2 近代连云港的商业街道空间——民主路
        2.3.1.3 类似的城市商业街道空间:以苏州西中市街为例
        2.3.2 城市新商业中心:以南京新街口广场为例
    2.4 近代交通、邮政建筑的发展
        2.4.1 近代交通建筑:以连云港东站、南京下关车站为例
        2.4.2 新式邮局:以下关全国邮政总局大楼为例
    小结
第三章 政治影响下的江苏近代建筑
    3.1 新官式行政建筑——南京之首都风范
        3.1.1 近代南京城市发展状况概述
        3.1.2 典型南京新官式行政建筑评述
    3.2 区域一体化探索——大南通(包括盐城、泰州)之地方自治理想
        3.2.1 近代南通城市发展概述
        3.2.2 南通大区域的建设思想与内容
        3.2.3 南通近代建筑作品评述
    3.3 近代新型建筑师的作用
    小结
第四章 文化影响下的江苏近代建筑
    4.1 西式教堂建筑
        4.1.1 徐州区域西式教堂建筑
        4.1.1.1 近代徐州城市状况概述
        4.1.1.2 近代徐州区域(包括宿迁、淮安和原海州地区)概况
        4.1.1.3 徐州区域西式教堂建筑评述
        4.1.2 南京的西式教堂建筑
        4.1.3 苏州、无锡的西式教堂建筑
        4.1.4 扬州的西式教堂
        4.1.5 其它
    4.2 新式医院地出现
        4.2.1 早期教会医院建筑
        4.2.2 后期国立医院建筑
    4.3 新式学校地出现
        4.3.1 新式学堂
        4.3.2 国立大学
        4.3.2.1 国立中央大学
        4.3.2.2 中央陆军军官学校
        4.3.3 私立教会大学
        4.3.3.1 南京金陵大学
        4.3.3.2 苏州东吴大学
        4.3.4 女子学堂:以金陵女子大学为例
    4.4 其它新式文化建筑地出现
        4.4.1 纪念性建筑
        4.4.1.1 中山陵建筑群及祭堂
        4.4.1.2 谭延闿墓建筑群及祭堂
        4.4.2 公共文化、体育设施
        4.4.3 学术机构:以国立中央研究院为例
    小结
第五章 江苏近代城市的居住类建筑
    5.1 近代私人住宅及别墅类建筑的发展
        5.1.1 近代扬州盐商住宅
        5.1.1.1 近代扬州城市概述
        5.1.1.2 扬州盐商与其住宅建筑状况
        5.1.1.3 兴化受到扬州影响的建筑实例
        5.1.2 近代别墅建筑
    5.2 近代兴起的城市住宅区建设
        5.2.1 南京新花园洋房住宅区
        5.2.2 城市中产阶层的住宅区建设
    5.3 近代城市旅馆建筑
    小结
第六章 江苏近代建筑的风格特征
    6.1 新风格的形成
    6.2 西方古典与折衷主义建筑
    6.3 近代中国宫殿式建筑
    6.4 新民族形式建筑
    6.5 现代主义建筑
第七章 江苏近代建筑特征:建筑组成分解剖析
    7.1 屋顶
    7.2 底脚、墙体、梁、柱
    7.3 门、窗及相关构件
    7.4 楼、地面
    7.5 楼梯、栏杆
    7.6 细部、装饰和色彩
    7.7 厨房、卫生设施、壁炉、电梯等内容
    小结
第八章 关于近代历史建筑保护与利用的几点思考
    8.1 确定近代建筑保护的评估标准及进行效益分析
    8.2 保护更新策略的建立
    8.3 针对江苏近代建筑的特点讨论保护的技术措施
结语
后记
主要参考文献
插图目录
附录:江苏各城市近代文保建筑名单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文章
致谢

(8)河北与中国教育早期现代化(论文提纲范文)

第1章 导论
    1.1 选题的缘起
    1.2 研究本论文的现实意义
    1.3 相关课题研究现状及本论文研究构想
    1.4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方法
第2章 中国教育早期现代化问题综述
    2.1 中国传统教育的构成
    2.2 中国传统教育与西方教育差异之比较
    2.3 清末传统教育的式微与现代教育的勃兴
    2.4 中国教育早期现代化动因分析
第3章 河北教育早期现代化分期研究
    3.1 河北教育早期现代化分期研究应遵循的原则与指标体系
    3.2 河北教育早期现代化分阶段综述
第4章 河北教育早期现代化分类研究(上)
    4.1 近现代河北的小学教育
    4.2 近现代河北的中学教育
    4.3 近现代河北的高等教育
第5章 河北教育早期现代化分类研究(下)
    5.1 近现代河北的军事教育
    5.2 近现代河北的师范教育
    5.3 近现代河北的实(职)业教育
第6章 河北教育早期现代化历史人物研究
    6.1 吴汝纶与莲池书院——举中外学术会于一冶,以陶铸而裁成之
    6.2 严修教育实践与思想述评——泰西之学为当急,孔孟之道不可畔(叛)
    6.3 袁世凯与直隶教育早期现代化——政治家视野中的教育变革
    6.4 晏阳初在河北定县的乡村教育实验——中华文化和西方民主科学思想的一个产儿
第7章 河北教育早期现代化模式比较研究
    7.1 教育早期现代化模式类型分析
    7.2 各种模式形成根源浅析
    7.3 河北教育早期现代化模式特征分析
第8章 结语
    8.1 河北之于中国教育早期现代化的历史作用
    8.2 从河北教育早期现代化进程中得到的启示
参考文献
致谢

四、宁河县建起一批农村图书室(论文参考文献)

  • [1]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研究[D]. 张世定. 兰州大学, 2019(02)
  • [2]“沽上乡韵”—天津地区乡村景观规划建设中文化特色保护研究[D]. 郝卫国. 天津大学, 2017(10)
  • [3]以天津为中心的旧直隶工业遗产群研究[D]. 闫觅. 天津大学, 2015(08)
  • [4]近代天津师范教育研究(1903-1949)[D]. 王羽. 天津师范大学, 2014(05)
  • [5]华北沦陷区国民党研究[D]. 刘志鹏. 山东大学, 2014(11)
  • [6]文明生态村 宜居新家园[N]. 何会文. 天津日报, 2009
  • [7]江苏近代建筑文化研究 ——江苏省文化厅立项科研项目[D]. 王昕. 东南大学, 2006(04)
  • [8]河北与中国教育早期现代化[D]. 王金霞. 河北大学, 2006(09)
  • [9]大力开发和培育农村出版物市场[N]. 王坤宁,古隆媛,樊国安,朱世忠,李海舟,王高阳,韩国昌. 中国新闻出版报, 2006
  • [10]宁河县建起一批农村图书室[J]. 李辅臣,王作金. 图书馆工作与研究, 1981(04)

标签:;  ;  ;  ;  ;  

宁河县建成一批农村图书馆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