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高贵”的作品——余华《活着》简介

一部“高贵”的作品——余华《活着》简介

一、一部“高尚”的作品──余华《活着》导读(论文文献综述)

田庆[1](2021)在《《活着》的经典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杨荷泉[2](2021)在《余华作品在英语世界的研究》文中指出人是地球上的“文化动物”,人类一方面生活在“物质世界”,另一方面也生活在“精神世界”。作为人类精神世界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学产品的生产与加工、传播接受与评价研究,构成了当下世界各国文学生活的主要内容。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发生、成长与壮大,既离不开中国古代文学源头活水的滋养,也离不开世界文学和异域文化的引导交流。客观来说,长期以来外国文学与中国文学的交流,是不对等的:引进来的外国文学多,走出去的中国文学少。在中外文学的互动过程中,中国文学相对处于弱势地位。近年来,随着国家经济实力提升和文化强国战略的实施,“中国文化走出去”的力度不断增大,助推了当代中国文学走出国门进行跨文化传播和对话。一批中国作家作品受到了国外出版机构与媒体、读者和研究者的关注和欢迎,在一定程度上刷新了国外对中国现实和当代文学的成见和感知。目前在国外,不仅有一批喜欢中国文学与文化的读者和汉学家,还出现了致力于研究现当代中国文学与文化的纯学术期刊,如俄亥俄州立大学早在上世纪就创刊的《中国现代文学与文化》,就是很有影响力的汉学研究期刊。21世纪初,余华《兄弟》的出版在国内引发了较大反响,之后关于中国当代文学和现代文学价值高低的争论,一度成为文学圈内外争执的一个热门话题。这种学界内部的纠结和媒体外部的炒作,已经对当代作家创作心态和整个社会的文化生态建设,产生了较大影响。无论是对当代文学的总体评价,还是对当代作家的个人成就,总会有一些褒贬不一的声调,众声喧哗地纠缠在一起,甚至呈现出一种两极化的评价趋向。其实,关于中国当代作家作品或者说中国当代文学的价值评判,视野可以扩大一些。我们既不能只站在中国的视角,也不能仅站在美国、英国、韩国、日本或者其它某一个国家的视角,而应该站在当下世界文化交流发展的立场和高度,以世界文学的眼光和跨文化传播接受的效果,来客观理性地看待和评估。作为“跨文化对话与想象”的一个案例,余华作品在英语世界的传播与接受研究,是一个很有意义的话题。余华在中国当代作家里不是一个高产的作家,其作品并不算多,但几乎都“出门远行”,而且其作品在国内外的反响与评价,呈现出“墙内开花墙外香”的文化景观。中文版和外文版“两种余华作品”在国内外的不同接受情况,其原因值得当代文学和文化研究者关注和反思。本文由绪论、正文、结语和附录几部分构成。绪论部分解释了研究的缘起和意义,探讨余华作品在不同的读者和研究者之间引起争议的原因。本文在美国杜克大学图书馆和国内馆藏数据库下载搜集有关材料的基础上,分类梳理了余华作品在英语世界传播与接受研究的中外文资料。同时,根据余华本人提供的作家版权输出情况统计表,笔者整理出了 38种外文语种翻译、出版的余华作品的详细信息。这是本文研究的基础和起点。正文部分共有五章。第一章首先考察余华作品在国外的传播情况,梳理余华作品在国外尤其是英语世界的译介、销售和读者评价情况。然后,从余华作品的翻译、出版、改编与演出等环节,系统总结了余华“中国故事”出门远行的经验。第二章是关于英语世界对余华作品内容的研究。主要是评述国外学者对余华作品中人性的异化、暴力与死亡等方面的主题研究以及历史创伤受难者的男性气质、作为商品和暴力受害者的女性身份、被温情遗弃的孤独者形象等人物方面的研究。第三章是英语世界对余华作品形式的研究。首先是关于余华对中国传统文学语言的颠覆与创新、复调话语的反讽与戏仿;其次是对余华作品里的呼喊、夜晚、善恶者的不同死亡等象征意味的解读;再次是对余华小说多层叙述以及时空压缩等技巧的研究等。第四章是英语世界对余华的比较研究。有一些国外研究者分别从冷漠与荒谬的虚无主义创作视角、表现堕落青年的当代成长小说、对历史真实的超越和拒绝姿态以及对严肃文学的坚守等方面,对余华和他同时代的先锋作家残雪、苏童、格非和莫言的小说文本做出了比较研究。由于没有发现将余华和国外作家比较研究的专题论文,目前本章是余华和中国作家的比较研究。第五章从“两个余华”和“两种余华作品”入手,探讨接受者眼里“伟大作家”和“通俗作家”的“小说家余华”和“散文家余华”的不同面相,以及“母语版余华作品”和“非母语版余华作品”的关系,并比较“两种余华作品”在国内外接受的不同情况,再由此引发“两种中国文学”关系的思考。这是本文研究的落脚点,也是新的研究起点。像余华这样表现中国题材的文学作品,都是有别于“历史中国”与“地理中国”的一种“文学中国”文本,其作者不仅仅是中国人,也包括外国人;其文本语言的种类不但有中文,也有外文;其文本形态既包括中国作家用中文母语原创的“第一文本”,也包括其被翻译和再创作成非母语的外文版“第二文本”。这两种文本分别构成了中文版和外文版的“两种中国文学”。两种文本构成的历史,才是一部完整的中国文学发展史。然而,目前大部分中国现当代文学史,只能算作是一种“单向度”的“第一文本”文学史,许多传播到国外的中国现当代文学的“第二文本”,已被历史长久地“活埋”。结语部分从余华作品在国外的获奖情况,以及余华成为国际文学论坛主要研讨对象的事实出发,论证了作为一名中国的作家,“中国的余华”已然是“世界的余华”。附录列举了余华到国外参加文学活动的大事记、余华作品外文版出版年表和余华作品外文版的部分封面。这些文字和图片是支撑这篇论文论点的佐证材料。目前,走向国外的中国文学还有不少困难,这既有文学外部的问题,也有文学内部的问题。它涉及到宣传、翻译、出版、市场、意识形态等文学外部的诸多元素,这些元素犹如一双双有形和无形的大手,影响了一个作家作品的时空跨界的程度。但是,反观走出国门的余华作品,真正优秀的作家与其优秀作品的“出境与跨界”,其文学内部的元素更加重要。余华不同于中国当代作家里的某些人,在国外的影响仅靠一本书,轰动一时,却又昙花一现。国外读者和汉学家对余华的接受和研究,是基于他们对余华文本“内部风景”的着迷。余华以一个作家的良知,不但叙述了底层人物“眼泪的宽广”,写出了“一个国家的痛”,而且用了许多西方人非常熟悉的现代叙事方式,表达了尊重生命和悲悯弱者的博大情怀。余华作品不仅是国外读者“读文学-看中国”的社会文本,而且是具有很高审美价值的文学文本。余华被译介到国外的作品,虽然都经过翻译环节的再创作,但是,由于其主题、人物、叙事和语言等“文学内部”的文化景观非常迷人,受到国外读者持久的欢迎。余华的某些作品,不仅是当代中国文学的经典文本,也是当下世界文学的经典文本。本文的创新性:一是在全面考察了余华作品在国外译介出版传播的背景下,从内容和形式以及作家比较等方面,系统梳理和探讨了英语世界对余华作品传播和接受研究的情况;二是首次提出并阐释了“两个余华”“两种余华作品”和“两种中国文学”的概念;三是提供了不少国外关于余华作品的评价和研究的外文资料。本文研究的意义:从英语世界传播与接收的国外视角,重新审视了备受争议的余华作品的价值,以及余华在中国文学和世界文学史上的地位。在此基础上,希望借鉴两种余华作品在国内外不同接受的案例,为当下中国文学走出去提供一点有益的经验。本文不足之处:一是由于时间、精力和能力的限制,收集英语世界对余华作品评价和研究的资料不够齐全;二是论文偏重于文献资料的梳理,在理论概括和提升等方面,显得较为薄弱。比如由“两种余华作品”引发的第一文本和第二文本“两种中国文学”的关系和互动研究,还只是一个初步的探讨。对这些相关话题,只是提出自己的想法,由于不是本文的主要论题,所以未能进行深入的考察和研究。

王立倩[3](2021)在《全球视野中《活着》的民间记忆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余华是我国当代最重要的小说家之一,其小说海外传播与接受范围之广仅次于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言。《活着》作为余华经典代表作品之一,更是被翻译成了多种外语走向世界。然而,以往以全球性视野观照《活着》的海外传播,以文化记忆视角考察《活着》与世界文学对话的内在逻辑研究方面,还存在一定的空缺。基于此,本文以文化记忆等相关理论为指导,探析《活着》中民间记忆的特色表现及这些特色与海外接受的契合。论文分为以下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此部分主要是对本研究的选题背景和意义加以明确;对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进行简要梳理;从学理上阐释了基本概念的内涵,明确了研究方向与主要框架;对本文选择的研究方法和对应的研究思路加以说明,并引入创新点,为后续的研究与实践提供依据。第二到第四部分是论文主体,《活着》民间记忆主要包括民间生活的集体记忆,民间话语的社会记忆和民间仪式的历史记忆。第二部分,指出了《活着》民间生活集体记忆书写的文本表现。包括贫困饥饿下的悲苦生存、暴力死亡下的痛苦挣扎、无法逃离的荒诞命运。并从自然灾害的集体记忆、社会动荡的集体记忆、贫穷的集体记忆三方面入手,指出了《活着》民间生活的集体记忆与国外读者的共鸣所在;第三部分,指出了《活着》民间话语社会记忆书写的文本表现,包括民间歌谣、简洁质朴的语言、喜剧化语言。并从儒家生活观、道家生死观和生命救赎观三方面入手,指出了《活着》民间话语的社会记忆与国外读者的共鸣所在;第四部分,指出了《活着》民间仪式历史记忆书写的文本表现,包括农耕仪式、饮食仪式、暴力仪式。并从历史再现、历史批判、历史重构三方面入手,重点指出了《活着》民间仪式的历史记忆契合了国外读者对上世纪动荡的中国及苦难的中国人民的想象。本研究拓展了《活着》研究的视角,进一步阐释了《活着》的艺术价值、叙事价值和审美价值,对《活着》与海外受众接受内在逻辑的深入挖掘,亦可为当代文学创作和海外传播提供有效的理论和实践支撑。

丁慧敏[4](2021)在《论余华小说的生命意识》文中研究说明生命意识是人类独有的生命体验,它出自人的本能,最直接的表现是对生与死的认知。认识到生死的必然是生命意识成熟的重要标志。只有愿意接纳生命难以逆转的本质,人类才会对生死采取更为理性的态度。但这种客观态度中难以避免地掺杂个人主观色彩。对于作家而言,他们在个人的生命体验里穷尽生命的本质,叩问生命的真谛。对于作品而言,生命意识贯穿文学作品的始末,不仅是艺术作品的魅力所在,也是量度文学作品高下之别的重要标准。余华是中国当代优秀作家之一,在他的小说中,我们可以窥见中国人与命运相处时多样的生命姿态。本文结合作家个人的生命经历和审美体验,采用文本细读法、文献研究法、精神分析法等研究方法,旨在从整体上探究余华小说中的生命意识及其审美价值。第一章主要从三个层次探讨余华生命意识的形成原因。首先分析了余华生命初体验受到时代动荡的影响,热衷展现生命欲望爆发时无所遮拦的蛮性。第二,从医家庭环境不仅为余华的小说创作提供现实素材,还促使其描写生死场面时,能始终保持医者般漠然的态度和对人类生命疾苦清醒的审视。第三,从中西文化共同对余华影响的角度,探讨了余华生命观中“自由自在式反叛”和“逆来顺受式苟生”的来源。第二章首先界定了余华的生命观,即对荒谬宿命发自本能的强劲反抗。然后从两极化的人物形象和复杂化的生死图景两个维度整理归纳了余华笔下生命观的具体呈现。癫狂者的存在流露出生命野性的魅力,也饱含其对文革记忆的凝视反思和对现代社会中萎缩道德观的谛视批判。饱经苦难的底层人,呈现出本能生命力中纯朴坚韧的品质。生命的伊始与消亡,在余华笔下形成张力,组合出动人的艺术魅力。第三章从艺术表达的角度探究余华小说中的生命意识。对血腥暴力场景的零度写作态度使余华小说中展露出张弛有度的生命节奏;深入民间故事中挖掘完整精神本质的创作过程,越发练就其诡谲凝练的生命言语;对美丑之物平等对待的审美观使其小说中兼容更丰富的生命景象。第四章从整体上界定了余华小说生命意识独特的审美意义,即野性生命的阳刚之气和情意纯粹的自然之境。他在当代文化语境中架构一座连接中西方现代生命内质的桥梁,尽管野性思维掷地有声,但生命主题暂趋固化。

严雪明[5](2021)在《余华长篇小说修辞论》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余华的小说蕴含着丰富的审美价值和意义阐释价值,为修辞研究提供了诸多可能性。纵观余华作品的研究成果可以发现,修辞研究是薄弱环节,余华作品中的隐喻、象征、戏仿、重复等修辞现象已经引起了研究者的关注,但这种关注仅仅停留在传统修辞学的技巧分析层面,对于作家修辞选择背后的创作意图以及所达到的修辞效果却鲜有论及。因此运用现代修辞学理论对余华的小说进行研究是十分必要的。本论文以余华长篇小说的语言风格、叙事技巧、人物塑造、修辞伦理等修辞现象为切入点,通过分析这些现象,试图探寻作者蕴含于其中的修辞意图以及时代语境对作家修辞选择的影响,然后再结合整个文本和读者的反应来分析修辞效果实现与否。第一章,分析家乡海盐和童年生活经历对余华小说语言的影响。由于生长于南方小镇,余华小说的语言在形式和内容上具有明显的江南气韵和乡土本色;童年时期特殊的经历和成长环境使其语言呈现出对文革话语的戏拟和对暴力修辞的迷恋。第二章,探讨小说如何通过叙事技巧实现对距离的控制。余华的五部长篇小说分别使用了嵌套、线性和并列三种主要结构,通过对小说结构和时空机制的把握巧妙地调节了作者、叙述者、人物、读者之间在时空、情感、道德、认知等方面的距离。第三章,阐释余华小说人物的修辞性以及人物塑造的得失。论文将其小说中的人物分为抽象人物和具体人物两类,人物类型的选择和身份符号的变化都服务于小说的修辞需要;余华笔下的人物具有简单化的特点,这种特点使他在人物塑造方面有得也有失。第四章,探讨余华小说的修辞伦理。余华的修辞伦理观有一个演变的过程,这种演变最终通过小说中的伦理关系和价值判断表现出来;相比之下,余华九十年代的小说道德立场明确,给人以崇高的精神力量,而新世纪以来的创作,尤其在《兄弟》中,作家的道德立场有时出现混乱,使读者与作者的交流受到阻碍。

王海亮[6](2020)在《余华小说的存在主义写作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存在主义哲学探讨的是现实世界的虚无和个体的存在问题,余华小说有一个明显的主题就是对人的生存问题的关注,余华小说对生存的思考与探索有一种深彻的哲学意识。余华小说往往通过对世界与人生荒诞一面的揭示,以及描写人的生存状态和人在面对生存境况时的“生存”方式展开对个体存在的深层思考。余华小说的写作风格经历了“写作自我训练时期”的社会式温暖到1986年先锋叙事阶段荒诞生存境况中的荒诞、暴力、死亡叙述再到1992年开始的温情、热泪装点的生存苦难叙事,直至新世纪消费主义时代下的个体生存的欲望追求。余华小说在挑战传统文学观念和对“真实”思考的文本批评理念、创新的先锋叙事手法、以及“零度”叙述下文本真实感的展现等方面对中国当代文学的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而余华先锋阶段的小说也存在着形式实验、思想薄弱等弊端。余华小说的存在主义写作倾向特别对个体生存问题的关注与探索对中国文学具有独特的艺术价值。

王俊利[7](2020)在《余华小说接受研究》文中提出余华自从事文学创作以来,凭借着不断的创新与挑战,逐渐赢得了精英读者和大众读者的青睐。值得注意的是,他们对余华小说的接受情况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因此,本论文以“余华小说接受”为研究重心,联系文学创作与生产的历史文化“场域”,旨在揭示映现在余华小说“意义生成”过程中的文学生产、流通、消费与再生产的故事,主要探究以下问题:读者在余华的小说创作中占据了什么样的位置?他们是如何“阅读”和接受余华的小说?读者接受对余华小说的“社会价值”和“审美价值”的实现发挥了怎样的作用?又对余华小说的创作姿态产生了何种影响?对此,本论文分三章进行论述:首先,从宏观角度切入,分析余华“先锋”小说的阅读空间是如何生成的。本文认为,余华能够受到文学界的关注与80年代“先锋文学思潮”的形成有关,与“纯文学”想象下的“文学本体论”的建构相关。精英读者主要是为了打破“传统现实主义”写作“一统文坛”的僵局,追求文学创作的“自主性”。因此,1985年左右,当马原、余华、孙甘露等人用“怎么写”挑战“写什么”时,能够受到文学期刊、文学编辑和文学批评的赞赏与提携。1986-1987年左右,余华的小说创作追求一种“虚伪的形式”和“精神的真实”,契合了这一文学氛围,因而能够赢得文界的关注。其次,以“精英化接受”为视点,考察不同时期精英读者是如何接受余华的小说,精英读者接受对余华的小说又产生了何种程度的“规训”与“遮蔽”。本文认为,精英读者对“先锋”内涵的不同理解,影响着他们对余华小说创作的价值判断,其中“形式先锋”和“精神先锋”是评判余华小说创作的关键。精英读者接受对余华小说创作姿态的“规训”,主要表现为余华在创作中表现出的对“先锋作家”身份的“认同”。但是,不应该过分夸大批评家对作家的“规训”程度,因为余华的创作灵感更多地取决于自己的知识储存和审美趣味。“文学史”叙述普遍以《在细雨中呼喊》为界标,将余华小说的创作历程概括为“先锋”转向“传统”。作为教材的“文学史”具有着天然的“话语”权威优势,这一优势又是通过教育机构的知识传输来体现的,而着史者个人的审美趣味和叙述立场无形中也会影响其对材料的取舍和对作家作品的评判,这在某种程度上也会对作家的独特性产生一定的“遮蔽”。再次,以“大众化接受”为视域,考察大众读者是通过何种方式接受余华的小说,又是如何“阅读”余华的小说,总结大众读者接受与精英读者接受之间的异同,思考大众读者对余华创作姿态所产生的影响。本文认为,大众读者对余华小说的接受是从《活着》的剧本化“改造”开始的,《兄弟》《第七天》的“畅销”与《活着》《许三观卖血记》的“质量”保证相关。因此,笔者以豆瓣读书、新浪微博、知乎等网络论坛上与余华相关的留言和评价为参考,重点分析了《活着》是如何被大众读者所接受的。在对相关资料的梳理与归纳中,发现大众读者主要有两种接受模式,一是“励志型”读法,认为《活着》中蕴含了“乐天知命”、踏实、本分、积极、乐观、不畏挫折的“精神力量”。二是“历史”品读法,聚焦于小说中40-70年代的“历史背景”,探讨故事的“历史叙述”是否真实。与精英读者相比,大众读者的“点评”更加感性化和个人化,他们对余华小说的“写作方式”和“真实观”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使他更加注重“讲故事”和“现实实在”。一言以蔽之,本文将读者划分为“精英”和“大众”两个群体分析余华小说的接受情况,并不是要抬高或者贬低某一方,而是要透过不同的审美视角和接受理由,探析两种接受模式背后所映射的“认识论”差异和“文化转轨”信息,从而客观地看待两种文学接受心态所反映的时代与生命气息。

刘晓[8](2020)在《余华小说父亲形象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余华是中国当代文坛的重要作家之一。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他以先锋式求新求变的创作姿态屹立于文坛;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后,他又以贴近民间的淳朴叙事方式向人们展现着生命的厚度与韧性。在他三十多年的创作生涯中,余华始终坚持对父亲形象的书写。他笔下的父亲形象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余华创作风格的转变而发生变化。本文以余华小说中的父亲形象为研究对象,运用文艺心理学、叙事学等理论,采取文本细读法、归纳法和比较分析法,对演变的父亲形象进行呈现,着重分析父亲形象产生变化的原因和塑造父亲时演变的叙事方式,以此探析出余华小说中父亲形象的价值与意义。本篇论文由以下五个部分构成:第一部分,引言。从余华小说的主题内涵、人物形象、小说语言、小说风格研究四个方面概述出余华小说的研究现状,简明扼要地概述出研究方法、创新之处和研究意义。第二部分,余华小说中父亲形象的演变。对余华小说中的父亲形象进行归类,并呈现出形象的演变轨迹。余华小说中的父亲形象可划分为恶父——父亲形象的解构和善父——父亲形象的重构两个阶段,具体论述各阶段中不同的父亲形象。第三部分,余华小说中父亲形象演变的叙事方式。本文从叙事视角和叙事语言两部分进行论述。余华从全知叙事到限制叙事,从冷漠叙写到温情讲述,展现出了前后两个创作阶段不同的叙述方式,并用不同的叙述方式塑造出截然不同的父亲形象。第四部分,余华小说中父亲形象演变的原因。一是个人经历影响,包括童年经历和文革记忆、从医经历和组建家庭;二是外在因素的影响,包括外国现代作家、文学环境和时代背景;三是作家的思想和艺术探索,包括前后期对真实的不同追求。第五部分,余华小说中父亲形象的价值与意义。主要从两方面分析,一是余华小说中体现出来的深切的人文关怀;二是无论时代如何变化,余华都坚持自我的创作初心,并且勇于突破,敢于革新。最后是结语部分。从整体上回顾了余华小说中父亲形象的论述,总结了余华小说中父亲形象的价值与意义。余华通过对父亲形象的塑造来展现自己对世界和人生的洞察与体悟,体现作者对文明与秩序、家庭伦理和整个社会的思考,对未来的温情展望。

刘敏[9](2019)在《余华小说的死亡美学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余华是先锋小说家的代表人物之一,他在作品中对人物、故事情节的描写打破了传统文化中固有的思维模式。他对“死亡”的独特书写,贯穿了其创作的始终,带给读者精神上的震撼与思考。死亡是生命的虚无,是精神的最高悬浮状态,它代表了一种精神的美和灵魂的升华。在艺术家的世界里,死亡是美与自由的象征,它超越了时空的界限,达到了爱与美的完满境界。余华对死亡有迷恋情结,将死亡赋予美学的意义,予以美学的阐释与表现,打破了传统文化中将死亡束之高阁的地位。论文运用死亡美学的观点和方法,立足余华小说文本,将余华小说文本中死亡书写与死亡美学的理论内涵相关联,探讨作家独特的艺术风格,丰富对生命价值与意义的美学观照。论文具体分以下三个章节论述。第一章主要概述余华的死亡美学观的建构,包含死亡美学的内涵界定和余华死亡美学观形成的思想来源。论文从现实文化层面、哲学基础层面和宗教文化层面阐述死亡美学的意涵指向;从余华本人经历的主观层面与时代背景的客观层面阐释余华死亡美学观的思想来源。第二章探讨余华小说作品中前期和后期死亡书写的审美呈现。论文从余华小说创作历程入手,分析余华小说死亡书写方式的独特性。余华以暴力书写凸显死亡的真实性,以虚伪的形式对人的本体性予以深刻的思考,以柔和的叙述风格展现对死亡的终极关怀。第三章阐释余华小说中死亡书写的美学寓意。作家以死亡现象为创作依据,糅合生命美、悲剧美和崇高美的审美效果,试图通过对死亡的观照和领悟达到对精神生命的自由和超越。余华对死亡的书写能够引发读者对人的生存现状的思考,唤醒人们内心的人道主义情怀,为人们提供了思考生命存在本质的精神内涵。

郑夜白[10](2019)在《余华小说的隐喻创作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余华作为当代先锋作家的代表人物广泛地受到学者和读者的关注。对其创作和作品的评论存在许多矛盾的现象和问题。首先余华创作是否是从先锋转变到现实主义,这个转变是转型还是回归,先锋派究竟是形式上的还是内容上的;其次,余华及作品解读截然对立的两种声音,即肯定声音和批评声音;第三,在余华的作品和创作观念中,真实及真理都表现出明显的悖谬。正是对余华文学创作研究的纷繁、混乱现象促成了隐喻解读的必要性、可能性和合法性。论文首先梳理并界定隐喻概念。隐喻分为本质不同的修辞学隐喻和诗学隐喻两种。修辞学隐喻是语词的借用,是一种修辞方式。诗学隐喻不是借用,而是语词、句子及篇章文本让事物浮现在眼前的摹仿。在名义上界定诗学隐喻的概念为:语词被借去的使用。“语词被借去使用”的含义是指语词离开字面的意义,去表达另外的意义;或者说某种意义采用间接的方式表达。诗人通过某种相似性机制创制了隐喻词新的意义。论文在诗学隐喻的视域下对余华小说及其创作进行研究。其次,论文阐释余华创作观念的形成、内容、特点。一般认为余华的小说创作分为两个阶段,即90年代前时期创作和90年代后时期创作。余华在前一时期的创作理念表现为述说内在真实、虚伪形式以及寓居世界方式的隐喻;后一时期的隐喻创作观念表现为隐喻形式上由自由隐喻变为自身隐喻,叙事方式改为正面书写,内容上由观照现实向观照生命深化。由此,其前一时期的创作在形式上具有不确定的语言,叙事结构破坏常理和放弃现实事实框架、叙事时间的现在性和遵循世界结构性的特征;在叙事方式上具有主观强硬叙事,客观真实的主观表达,黑冷叙事风格的特征;在文本内容上具有否定常识真实,建构内在真实,蕴含悲情和关怀的特征。而在后一时期的创作则表现为叙事的诚实,文本的生命长度和现实宽度的现实生活表象,内容具有书写生命、存在和存在的社会性的特点。余华小说90年代前时期的隐喻在语句方面主要表现为对乌托邦和伦常乖舛等悖理现实的指认,对非真实世界结构的拟人化描写,文学世界结构的故事化道说,刑罚与和平两种世界图式的个案性草描,现实历史结构的典型性构造,真实世界逻辑结构的现实性呈现,荒谬世界乱象的先锋展现等。90年代前时期小说的文意主要表现揭露常理悖谬中的乌托邦图景,对反犹主义现象的揭露和嘲讽,对暴力和疯狂的反思等。余华小说90年代后时期的短篇小说的隐喻语句方面有关于其文学创作的隐喻;有关于对待世界中阴谋结构的不同方式和命运的隐喻;有关于致人迷失的世界虚幻之物的隐喻;有关于世界之结构的基底力量以及暴力世界的现实表现的隐喻等。长篇小说的语句隐喻主要表现为《活着》中的活着的道说和《许三观卖血记》中的生命亏全的再现,《兄弟》所呈现的文化缺失的图景和《第七天》中生命非常态状态的诚挚刻画。长篇小说文意主要是关于生命的隐喻,其表现为《活着》中的生命本是之活着和《许三观卖血记》中的生命之实是,《兄弟》所呈现的生命的文化属性和《第七天》中生命的社会属性。余华小说在语词方面,从隐喻的相似性原则指称余华所意谓的事实,包括符号学的相似性、字义学的相似性、图式性的相似性。符号学的相似性即用另一个相似的语词指称和这个语词没有任何关系的对象,只有符号整体形象的某种相似性,而无实际的相似性。字义学的相似性是指运用符号的惯常意义去指称对象,它是一种在字义偏离意义上的语词运用,因此形成了语词隐喻。图示性的相似性认为语言有一种图像性,即阅读某一个语词,除了会意识到它的指称物和概念外,还会有一种意象图式在头脑中建立。这个没有意指和意象的语词的图式,其区别于原初意义,是一种语词的隐喻用法,它表述了一种不同于该语词符号学和语义学内容的新的东西。最后余华小说隐喻研究的意义在于当排除诸种扰乱的声音,仔细聆听余华隐喻创作的道说之时,文学文本、艺术本质以及艺术家之是就会自行道说而现身在场。余华的小说是隐喻,可知文学文本之是为事实的隐喻。文本文意是一种形而上学的隐喻。其根据在于文意本身的形而上学性,其是存在的道说并具有真理性。而亚里士多德所言的悲剧的净化正是通过非真理领会真理的具体方式。可见艺术本质之是为真理之美者。余华的隐喻创作是因为余华的隐喻者本质。在教化方面,有视域融合的世界视域,有命运和天命的生存视域,有功到自然成的艺术技巧;在作为艺术家的本质方面,他能倾听良知的呼唤,本真的倾听大道的语言,能够作诗而诗意地栖居。因而艺术家之是则为诗意地栖居者。

二、一部“高尚”的作品──余华《活着》导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一部“高尚”的作品──余华《活着》导读(论文提纲范文)

(2)余华作品在英语世界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的缘起和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三、资料搜集整理情况
    四、研究思路及方法
第一章 余华作品在国外的传播与经验
    第一节 余华作品在国外的翻译出版与销售
    第二节 余华作品在英语世界的译介和评价
    第三节 余华“中国故事”出门远行的经验
第二章 英语世界对余华作品内容的研究
    第一节 人的异化、暴力与死亡
    第二节 历史创伤受难者的男性气质
    第三节 商品和暴力受害者的女性身份
    第四节 被温情遗弃的孤独者
第三章 英语世界对余华作品形式的研究
    第一节 语言和语体
    第二节 象征手法
    第三节 多层叙述
    第四节 空间和时间
第四章 英语世界对余华和有关作家作品的比较研究
    第一节 余华与残雪:两种虚无主义创作视野比较
    第二节 余华和苏童:当代成长小说及堕落青春的塑型
    第三节 余华与格非:对历史的超越和拒绝
    第四节 余华和莫言:类型文学时代里的严肃文学坚守者
第五章 国内外“两种余华作品”和“两种中国文学”
    第一节 “两个余华”与“两种余华作品”
    第二节 “两种余华作品”在国内外的接受比较:以《兄弟》为例
    第三节 “文学中国”的不同文本与“两种中国文学”
结语 中国的余华世界的余华
    一、站上了世界文学的领奖台
    二、国际文学论坛的专题作家
    三、走向世界的中国当代文学
附录
    一、余华国外文学活动大事记
    二、余华作品外文版出版年表
    三、余华作品外文版部分封面
    四、余华中文简繁体作品清单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的项目
附件

(3)全球视野中《活着》的民间记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理论与概念界定
    四、研究思路、方法及创新点
第一章 全球视野中的民间生活集体记忆
    第一节 《活着》的民间生活集体记忆
        一、贫困饥饿下的悲苦生存
        二、暴力死亡下的痛苦挣扎
        三、无法逃离下的荒诞命运
    第二节 全球视野中《活着》的集体记忆
        一、自然灾害的集体记忆
        二、社会动荡的集体记忆
        三、贫穷窘境的集体记忆
第二章 全球视野中的民间话语社会记忆
    第一节 《活着》的民间话语社会记忆
        一、独特的民间歌谣
        二、简洁质朴的语言
        三、喜剧化的幽默
    第二节 全球视野中《活着》的社会记忆
        一、儒家生活观的中国式智慧
        二、道家生死观的中国式智慧
        三、生命救赎观的中西方契合
第三章 全球视野中的民间仪式历史记忆
    第一节 《活着》的民间仪式历史记忆
        一、作为常见生产场景的农耕仪式
        二、作为常见生活场景的饮食仪式
        三、作为常见运用场景的暴力仪式
    第二节 全球视野中《活着》的历史记忆
        一、历史再现的内在契合
        二、历史批判的内在契合
        三、历史重构的内在契合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4)论余华小说的生命意识(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感知与记忆的融汇——论余华小说生命意识的思想来源
    第一节 混乱的历史文化记忆
    第二节 从医家庭的童年感知
    第三节 中西思想的融汇
第二章 复杂化的生死图景——余华小说生命意识的内容呈现
    第一节 反抗宿命的生死观
    第二节 两极化的人物形象
    第三节 复杂化的生死图景
第三章 繁简相和的深刻——余华小说生命意识的艺术表达
    第一节 张弛有度的叙事节奏
    第二节 诡谲凝练的语言表达
    第三节 兼容共生的叙述疆域
第四章 自然与阳刚之美——余华小说生命意识的审美取向
    第一节 奔放恣意的阳刚之美
    第二节 纯粹自在的自然之美
    第三节 成就与缺憾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5)余华长篇小说修辞论(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和理论依据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思路和创新点
第一章 还乡意识与语言风格
    第一节 地理还乡——家乡海盐
    第二节 精神还乡——童年记忆
第二章 叙事技巧与距离控制
    第一节 叙事结构与距离
    第二节 时空机制与距离
第三章 小说人物的修辞学阐释
    第一节 作为修辞工具的人物
    第二节 人物塑造的得失
第四章 小说修辞的伦理维度
    第一节 余华的修辞伦理观
    第二节 道德效果的得失
结语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6)余华小说的存在主义写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存在主义与先锋文学
    第一节 存在主义关于“存在”命题的建构
        一、存在主义哲学的起源与发展
        二、萨特存在主义的三个基本原则
        三、存在主义文学的兴起
    第二节 先锋文学与存在主义的关联
        一、先锋文学的兴起与发展
        二、存在主义对先锋文学的影响
        三、先锋文学中的存在主义倾向
    第三节 余华的先锋之路
        一、“虚伪的形式”文学观的形成
        二、对理性体系的颠覆与解构
        三、先锋姿态的退场与成功
第二章 余华小说写作风格发展状况——个体存在的思考
    第一节 个体存在的浅显思考——初期幼稚的温暖
        一、初期东方式的温婉的忧伤
        二、温暖而美好人性的有限思考
    第二节 个体存在的荒诞揭示——先锋阶段的性恶叙事
        一、余华转向先锋叙事的原因分析
        (一)时代背景下的文学变革思潮
        (二)强烈的成名欲望与写作的力不从心
        (三)源于与现实的紧张关系
        二、“零度写作”下的性恶叙事
    第三节 个体存在的深层思考——温情装点的苦难叙事
        一、性恶叙事到温情叙事的转变
        二、《活着》温情母题的建构
        三、《许三观卖血记》温情的展示
        四、温情笔墨下的现实思考
    第四节 个体存在的欲望追求——新世纪的欲望叙事
        一、个体的欲望展现——性欲追求
        二、现实的真实写照——物欲横流
第三章 余华小说构筑“荒诞世界”的主题
    第一节 荒诞的展示与虚无的思索
        一、个体与世界分离下的荒诞存在
        二、神秘抽象命运下的荒诞揭示
        三、精神真实下的荒诞体悟
    第二节 暴力的书写与人性的追问
        一、暴力是人性之恶的表达
        二、暴力是历史的存在形式
    第三节 死亡的呈现与意义的探寻
        一、死亡是个体荒诞处境的表达
        二、贯穿文本始终的死亡叙述
第四章 余华小说“存在”的美学价值
    第一节 面对生存“无为”的反抗
        一、退守忍耐的生命意识与生存智慧
        二、“存在”维度下的逆来顺受
    第二节 余华小说及先锋文学的现实意义
        一、先锋文学的贡献与意义
        二、“零度叙事”下文本的“真实”
        三、余华写作的智慧与灵性
    第三节 余华小说的历史局限性
        一、先锋阶段文本思想的贫乏
        二、余华的多变或是人类的弱点
        三、一种余华式的自恋情结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词

(7)余华小说接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研究现状
    研究意义
第一章 余华“先锋”小说阅读空间的生成
    第一节 “先锋作家”的形式和语言突围
    第二节 “先锋小说”的公共传播
    第三节 “文学本体论”的建构
第二章 余华小说的精英化接受
    第一节 “文学批评”的“再创造”
        一、1988-1989年:“写实”与“更新”批评理念
        二、1990-2005年:“先锋”-“转型”批评理念
        三、2005至今:多声部批评理念
    第二节 文学选本的“筛选”
        一、作品编选策略与文学选本
        二、个案分析:文学史对余华的“书写”
    第三节 精英接受的文学史意义
        一、“文学批评”与作家“身份认同”
        二、“知识”的“规训”与“遮蔽”
第三章 余华小说的大众化接受
    第一节 余华小说接受形式的变迁
        一、《活着》的剧本化改造
        二、《兄弟》《第七天》的立体传播
    第二节 文学与“人生”的共鸣——以《活着》为样本
        一、“热读”:《活着》的接受概况
        二、发现“黄金屋”——“励志”“历史”
    第三节 大众化接受的文学史意义
        一、“专业批评”与“业余点评”的并行
        二、读者接受对余华写作姿态的影响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8)余华小说父亲形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综述
    1.3 研究方法
    1.4 本文的创新之处
    1.5 研究意义
2 余华小说中父亲形象的演变
    2.1 恶父——父亲形象的解构
        2.1.1 缺席的父亲:阮进武
        2.1.2 病态的父亲:算命先生
    2.2 善父——父亲形象的重构
        2.2.1 坚毅的父亲:许三观
        2.2.2 无私的父亲:杨金彪
3 余华小说中父亲形象演变的叙事方式
    3.1 叙述视角:从全知叙事到限制叙事
    3.2 叙述语言:从冷漠叙写到温情讲述
4 余华小说中父亲形象演变的原因
    4.1 个人经历的影响
        4.1.1 童年经历奠定写作基础
        4.1.2 从医经历和组建家庭的影响
    4.2 外在因素的影响
        4.2.1 外国作家和学习环境的影响
        4.2.2 时代背景和文学环境的影响
    4.3 作家的思想和艺术探索
        4.3.1 精神真实的探寻
        4.3.2 现实真实的追求
5 余华小说中父亲形象的价值与意义
    5.1 深切的人文关怀
    5.2 坚持自我,勇于突破
结语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
后记

(9)余华小说的死亡美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状况
    三、研究方法与基本创新点
第一章 余华小说的死亡美学建构
    第一节 死亡美学的意涵指向
        一、死亡美学的现实文化内涵
        二、死亡美学的艺术文化内涵
        (一)死亡美学的哲学基础
        (二)死亡美学的宗教文化内涵
    第二节 余华的死亡美学观的形成
        一、独特的生命体验
        二、本土文化的浸染
        三、西方思潮的影响
        四、外国文学家的精神洗礼
        (一)川端康成与“死亡即美”
        (二)卡夫卡创作形式的“拯救”
第二章 余华小说死亡书写的审美呈现
    第一节 余华前期小说中死亡书写的审美呈现
        一、暴力与死亡的展现
        二、死亡书写的“真实性”
    第二节 余华小说创作转型后死亡书写的审美呈现
        一、告别“虚伪的形式”
        二、死亡书写趋于柔和
第三章 余华小说中死亡书写的美学寓意
    第一节 死亡恐惧与珍惜生命美
    第二节 人物命运的悲剧美
    第三节 高尚人格的崇高美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10)余华小说的隐喻创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1.1 余华创作从“先锋”到“现实主义”转变的矛盾说辞
        1.1.2 余华文学研究中相对缺少的诗学隐喻理论角度
    1.2 研究现状
        1.2.1 余华及作品解读截然对立的分歧现象和问题
        1.2.2 余华小说的存在主义特征
        1.2.3 余华自己创作观念中呈现的真实和虚假等的二重性现象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
        1.3.1 余华创作问题隐喻理论研究路径的可能性和合法性
        1.3.2 余华创作问题隐喻理论研究路径的具体思路、方法及结构
    1.4 研究目的和意义、创新与不足
第2章 立论的基础:诗学隐喻的概念解读、发展脉络及界定
    2.1 混绕抑或明晰:亚里士多德诗学隐喻和修辞学隐喻的原初分野
        2.1.1 同名异谓:亚里士多德修辞学隐喻和诗学隐喻的概念
        2.1.2 借与非借:亚里士多德修辞学与诗学隐喻概念之异质
    2.2 承接与拓展:诗学隐喻理论的演变脉络
        2.2.1 摹仿说的变体:古典诗学隐喻
        2.2.2 话语的意义:现代诗学隐喻
        2.2.3 现实的指称:当代诗学隐喻
        2.2.4 辩证的话语,形而上的指向:诗学隐喻的当下识认
    2.3 看作与指称:诗学隐喻的实质
        2.3.1 隐喻的实质:话语的表达
        2.3.2 看作:诗学隐喻表达的方式
        2.3.3 指称:诗学隐喻之显现
        2.3.4 摹仿:诗学隐喻的界定
第3章 虚伪的形式:余华90年代前的隐喻创作理念
    3.1 顿悟与自觉:余华90年代前隐喻创作理念的出现过程
        3.1.1 求索与积蓄:川端康成的影响与隐喻创作的疏离
        3.1.2 邂逅与顿悟:与卡夫卡的重逢与隐喻的发现
        3.1.3 确立与体现:隐喻观念的自觉与隐喻创作的绽放
    3.2 形式的虚伪:余华90年代前隐喻创作理念的具体形态
        3.2.1 虚伪中的真实:述说内在真实的文学
        3.2.2 真实外的虚伪:具有虚伪形式的文本
        3.2.3 真实和虚伪之间:寓居世界方式的隐喻
    3.3 颠覆与重构:余华90年代前隐喻创作的特征
        3.3.1 悲悯中的否定与建构:隐喻文本的叙事内容特征
        3.3.2 颠覆中的遵循:隐喻创作的叙事形式特征
        3.3.3 主观与黑冷:隐喻创作的叙事风格特征
第4章 生命深度的正面书写:余华90年代后的隐喻创作理念
    4.1 发展与深入:余华90年代后隐喻创作理念的进路
        4.1.1 叙事方式的丰富和端正:阅读对余华隐喻创作发展的影响
        4.1.2 艺术本质的确认:音乐对余华隐喻创作发展的影响
        4.1.3 社会和人性的凝结:社会和余华自身对其隐喻创作发展的影响
    4.2 生命自身的隐喻:余华90年代后隐喻创作理念的具体形态
        4.2.1 自由到自身:隐喻形式的改变
        4.2.2 正面、现实与真实:直接的叙事形式
        4.2.3 现实到生命:隐喻内容的深化
    4.3 诚实不绕的生命书写:余华90年代后隐喻创作的特征
        4.3.1 准确和单纯:作品叙事的诚实
        4.3.2 生命长度和现实宽度:文本的结构特点
        4.3.3 生命及其本质:文本的内容特点
第5章 虚假中的真实:余华90年代前小说的隐喻
    5.1 颠覆与建构:余华90年代前时期小说文本的隐喻所指
        5.1.1 悖理现实的指认:虚伪形式中的颠覆
        5.1.2 世界结构的颠覆与建构:虚伪形式中的建构
        5.1.3 现实性的呈现:现实历史结构和真实世界逻辑结构
    5.2 真理的反面:余华90年代前创作时期小说文意的喻旨
        5.2.1 乌托邦:常理悖谬图景中的揭露
        5.2.2 权力批判:嘲讽现象中的揭示
        5.2.3 对暴力和疯狂世界的反思批判
第6章 表象背后的本质:余华90年代后小说的隐喻
    6.1 现实还是应是:余华90年代后时期小说文本的隐喻所指
        6.1.1 表象之后:余华90年代后时期中短篇小说的隐喻所指
        6.1.2 活着及其亏欠:余华1990年代长篇小说的生命隐喻
        6.1.3 文化性和社会性:余华新世纪长篇小说的存在隐喻
    6.2 本真的生命存在:余华90年代后时期小说文意的喻旨
        6.2.1 人之本是:《活着》文意喻指人的有限历史性存在
        6.2.2 生命之实是:《许三观卖血记》文意的喻指
        6.2.3 人之应是:《兄弟》喻旨为人的文化存在
        6.2.4 向死而生的自由:《第七天》喻旨为人的存在之是
第7章 语义更新和现实所指:余华小说的语词隐喻
    7.1 创造的相似性:余华小说隐喻语词的创制
        7.1.1 指称的改变:符号学相似的隐喻语词
        7.1.2 偏离的意谓:语义学相似的隐喻语词
        7.1.3 意象的呈现:图式相似的隐喻语词
    7.2 自由联想的命名:余华90年代前时期语词隐喻的表现
        7.2.1 义素和符素的牵扯:符号学的隐喻语词构成及表达
        7.2.2 文化勾连:语义学的隐喻语词构成及表达
        7.2.3 情景联想:图像性的隐喻语词构成及表达
    7.3 深层意义的开掘:余华90年代后时期语词隐喻的形式和意义
        7.3.1 历史的本义:利用字源学的意义构建隐喻
        7.3.2 内在的本义:挖掘语义学的意义开展隐喻
        7.3.3 精神的本义:延伸文化学的意义进行隐喻
第8章 隐喻、道说与诗意栖居:余华小说隐喻研究的意蕴
    8.1 文本即隐喻:余华小说隐喻分析的启示
        8.1.1 诗学隐喻:余华小说的创作本质
        8.1.2 事实的隐喻:文学本文之是
    8.2 文意即道说:余华隐喻创作给当下文学重申的文学标准
        8.2.1 形而上学性:文本文意
        8.2.2 存在的道说:文意的形而上学
        8.2.3 真理:文意的存在道说
        8.2.4 悲剧的净化:文学领会真理的途径
        8.2.5 余华通过悲剧性叙事指称真理
        8.2.6 真理之美者:文学的本质
    8.3 诗意地栖居:余华对作家本性的指认
        8.3.1 并非天才:作家余华的成长
        8.3.2 隐喻的渊源:余华的作家本质
        8.3.3 诗意地栖居:作家的本性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四、一部“高尚”的作品──余华《活着》导读(论文参考文献)

  • [1]《活着》的经典化研究[D]. 田庆. 青岛大学, 2021
  • [2]余华作品在英语世界的研究[D]. 杨荷泉. 山东大学, 2021(11)
  • [3]全球视野中《活着》的民间记忆研究[D]. 王立倩. 大连外国语大学, 2021(02)
  • [4]论余华小说的生命意识[D]. 丁慧敏. 信阳师范学院, 2021(09)
  • [5]余华长篇小说修辞论[D]. 严雪明. 兰州大学, 2021(02)
  • [6]余华小说的存在主义写作研究[D]. 王海亮. 青岛大学, 2020(04)
  • [7]余华小说接受研究[D]. 王俊利. 河南大学, 2020(02)
  • [8]余华小说父亲形象研究[D]. 刘晓. 新疆师范大学, 2020(06)
  • [9]余华小说的死亡美学研究[D]. 刘敏. 青岛大学, 2019(02)
  • [10]余华小说的隐喻创作研究[D]. 郑夜白. 辽宁大学, 2019(01)

标签:;  ;  ;  ;  ;  

一部“高贵”的作品——余华《活着》简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