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合资的基础上,实施建筑企业虚拟组织模式的创新

在合资的基础上,实施建筑企业虚拟组织模式的创新

一、在联营体基础上实施建筑企业虚拟化组织模式创新(论文文献综述)

赵丹[1](2021)在《国际高铁联营体竞合策略研究》文中提出

邹点,唐晓莹[2](2019)在《基于交易成本理论的虚拟建筑企业动因及组织模式研究》文中指出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市场观念不断更新,市场竞争日益激烈,虚拟建筑企业将成为建筑企业组织创新的趋势之一。基于交易成本理论,立足建筑市场特点,沿用Williamson交易成本决定因素划分,分析虚拟建筑企业动因的外部动力和内部特性,提出单盟主模式、多盟主模式和平行模式这三种组织模式,并结合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建设组织实例分析思考。

张金凤[3](2013)在《建筑业虚拟企业项目建设流程构建研究》文中指出近些年,我国建筑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建筑企业的管理和运行水平却始终发展缓慢,依然存在不完善的地方。因此,如何改善我国建筑企业管理现状,成为了人们研究的焦点。同时,虚拟企业作为一种组织形式,能够充分整合企业内外部的优势资源,营造出协同合作的工作氛围。若能将虚拟企业应用到建筑业,不失为一种合理的现实选择。本文首先分析了虚拟企业的相关理论,闸释了虚拟企业的优势所在。结合我国建设项目的运行特点,将虚拟企业引入建筑业中,通过对可行性分析、运行方针、组织结构以及角色分配等方面的深入研究,并将建筑业先进的信息共享技术——BIM技术,作为信息和管理平台,最终完成了对建筑业虚拟企业项目建设流程的构建,实现了各成员单位间的协同合作,提高资源利用率,对改善我国建筑企业管理现状具有重大意义和应用价值。

仇一颗[4](2013)在《复杂工程环境下施工工法创新机理研究》文中指出业主需求的不断变化,先进建筑设计理念的不断引进,结构新颖、工艺复杂、工法多变、施工难度大的建筑产品不断涌现,对施工企业的施工工法创新提出了新的课题。为了更好地做好工法开发与创新,迫切需要加强探索工法管理的新思路、新方法。国内外学者主要研究了建筑业技术创新领域的产品创新管理,涉及工法创新管理的成果比较欠缺。而关于工法的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具体工法的技术层面,对工法本身的管理缺乏研究。因此,本文深入探讨工法开发过程的管理、开发模式的创新等原理与构建问题,属于探索性研究。基于以上思考,本文以现实问题为导向,探索性研究了工法快速开发的系统方法,工法模块化开发理念,工法开发与知识管理之间互动影响机理,以及知识资源整合视角下工法开发协同平台构建,以期为复杂工程环境下工法的开发提供借鉴。所做的主要工作总结如下:1.提炼工程环境复杂化对工法开发提出的挑战。根据国家级工法数据分析,建筑业工法的创新已从传统工法向生态工法转变,从独立创新向联合创新跨越,从局部关注向遍地开花扩散。剖析了工法开发的动力机制,进一步指出工程环境复杂化对工法开发带来的挑战。将COST模拟测算和集对分析法结合,开展工法有效性的比对评价。2.提出面向技术应用的复杂工法快速开发系统创新过程模型(SPIP)。将已有的创新方法有机结合,提出了工法快速开发的SPIP系统模型:采用根本原因分析模型描述问题;通过专利分析和工法分析,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依据TRIZ和发明原则生成解决方案。3.剖析面向技术应用的系统工法模块化研发原理。将模块化思维引入工法开发领域,提出了模块化的研发思路,包括模块化分解和模块化集中。在明确工法模块之间逻辑递进关系、横向并列关系和交叉关系的基础上,提出了工法组合开发模式及动态更新策略。4.揭示工法开发与知识管理之间的互动影响机理。分析了工法开发过程中知识供需平衡关系,图解工法范围与知识基础的匹配过程,揭示了工法开发与知识管理之间的互动影响机理。5.构建工法开发协同平台及组织形态。根据工法开发所需知识的不确定程度和专用程度,将工法开发平台管理模式划分为:协同创新、施工企业参与并资助的大学研究、企业独立研究、大学独立研究;进一步揭示工法的协同开发平台形成过程,依次为:制定自主战略、制定合作战略、成立合作创新组织、创新实施;基于工法开发主体网络分析和系统集成者作用分析,提出了企业主导型、政府引导型和学研拉动型的协同创新组织形态,并用相关案例加以说明。本文的主要创新点如下:1.提出了面向技术应用的复杂工法快速开发系统创新过程模型(SPIP)。将根本原因分析模型、专利分析和工法分析、TRIZ理论等已有的创新方法有机结合,提出复杂工法快速开发的SPIP模型,能够满足复杂工法开发速度和质量的双重要求。该模型包括四个环节和九大步骤:问题定义、根原因分析、目标技术选定、功能模型分析和修正、方案评估、实验测试、效果评估、工法总结和推广应用。2.提出了面向技术创新的系统工法模块化开发原理。将模块化思维引入工法开发领域,提出系统工法模块化的研发理念,即为开发具有多种功能的不同工法,不必对每种工法施以单独设计,而是精心设计出多种模块,将其经过不同方式的组合来构成不同工法,以解决工法品种、规格及开发周期、成本之间的矛盾。3.揭示知识管理与工法开发之间的互动机理。从供需平衡理论视角,以图解法揭示了工法模块与知识模块之间的匹配机理,构建知识管理、组织学习、工法开发活动与工法开发能力的互动模型,强调知识管理是建筑企业工法开发能力形成的基础和来源,组织学习是工法开发能力持续发展的根本保障。4.提出基于网络视角的工法开发协同平台。根据工法创新所需知识的不确定程度和专用程度,提出协同创新、施工企业参与资助的大学研究、企业独立研究和大学独立研究四种创新平台治理机制及其演变过程;运用关系网络分析方法,从创新网络视角提出系统集成商主导的协同创新组织形态。

边久松[5](2013)在《中外联营体实施非洲某机场跑道扩建项目的管理研究》文中认为本论文的研究对象是实施国际工程项目的中外联营体组织模式。作者从研究背景和提出问题开始,采用SWOT分析、对比分析、专家调查、案例分析、项目管理理论分析、宏观分析与微观分析相结合等方法,综合分析了中国承包商承包国际工程的优势、劣势、机会、威胁,总结论述了组建中外联营体的必要性、优劣、特点、分类、运作流程等一般特征;从项目任务是否分工管理角度划分联营体模式为分工管理型、共同管理型、沉默伙伴型三种类型,或者从联营约束条件和运作方式角度划分联营体模式为公司型、合伙型、合同型三种类型。指出了联营体与联合体概念含义的本质区别。揭示出中外联营体运作的工作原则、管理要点和注意事项;并以一个非洲某机场跑道扩建项目作为案例研究,说明了中外联营体的深层次内涵是文化(包括国家文化、企业文化)的趋同,实施海外项目的过程就是跨文化沟通、交流、融合的过程;在中外联营体模式承包国际工程所面临的风险中,业主现金流问题、部分联营协议条款争议、合作伙伴管理不善和投入不足、各方雇员彼此不信任和文化冲突、语言障碍是需要重点防范的风险;详细分析了跨文化沟通管理、组织机构和人力资源管理、风险管理、财务管理、员工属地化管理等中外联营体实施国际项目的关键环节及相应措施,指出了影响中外联营体成功的重要因素,并给出了中国承包商成功运作中外联营体模式的策略和建议。国际工程项目的复杂性和强制性要求是组成中外联营体的现实需要。联营战略源自于商务运作上的考虑,进而形成为更高层次的竞争战略。中外联营体组织结构可以对接国际工作习惯和管理方式,与项目各方顺畅沟通,能较好地适应工程所在国市场环境。建立有效的沟通制度和编制沟通计划,实现良好顺畅地跨文化沟通是保证中外联营体顺利实现目标的首要关键因素。中外联营体要特别重视强化人力资源管理,明确岗位职责,制定统一的薪酬标准和管理制度,提前编制职员管理计划。一名合格的项目经理尤其是中外联营体运作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加强国际化人才培养,重点培养懂外语、通商务、懂技术、会管理的复合型人才,加大精通国际工程管理、熟悉国际规则的管理、技术、商务、法律、财务、合同、索赔等专业人才储备,优化人力资源配置。财务管理是中外联营体管理的核心环节。中外联营体要从建立财务规章制度入手,针对联营体自身的特点创造性地制订相应的财务管理制度和办法,以保障项目资金运转。中外联营体应积极推行员工属地化管理,最大限度地使用和培训当地劳动力,为当地政府分担社会责任。这样既可以降低人工成本、减少费用支出,又可以和谐融洽周边关系,树立良好品牌形象,提升公司美誉度,为企业开拓市场和扩大经营规模创造有利条件。中国承包商要清醒地认识到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短板和管理国际工程能力的不足,勇于改变既有的传统模式,建立与国际接轨的制度体系,逐步摸索出一套符合国际市场的、行之有效的管理模式,以增强企业的竞争能力。中国承包商应主动适应国际市场竞争的需求,积极在国外寻求实力强大的合作伙伴,加强对不同专业领域合作伙伴的储备、比选和评估,建立以联营合作为基础的战略联盟,通过国际化的资源整合来实现最有效的资源配置和达到最优的市场效率,凭借强援,借力打拼,加速海外公司的国际化进程,实现长远持续发展。在国际合作中既要推进中国企业文化建设,又要强化跨文化沟通管理,树立中国公司经济实力雄厚、技术先进可靠、履约信誉良好、工资福利稳定、承担社会责任、环保持续发展的良好企业形象。中国承包商应积极寻求最佳的资源整合模式,从实体的联营体模式向虚拟的企业组织模式发展,不断提高中国承包商进行国际工程项目管理的适应性和创新性。本篇论文为中国承包商采用中外联营体模式开拓海外市场和实施国际工程项目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刘益[6](2011)在《基于虚拟经营的建筑业信息化利弊探讨》文中认为虚拟经营被誉为21世纪企业生存与发展的主要组织形式,信息化是虚拟经营最核心的基础和依托。建筑企业的虚拟经营则是生产组织方式的一种转变,是信息化发展的一种趋势所在。信息化会给建筑企业虚拟经营带来积极作用:信息传递快捷高效,减少交易成本;实现信息共享,扩大虚拟经营范围和程度;实现项目全过程监控,达到工程风险的有效控制。但同时也会增加信息污染、核心技术泄漏的潜在可能。技术与管理措施的齐头并进能有效减少信息安全风险。

陶冶[7](2009)在《我国工程建设联合体经营管理问题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论文分析了在目前建设市场全球化程度越来越高,工程建设项目投资规模越来越大,对专业技术水平的要求越来越高的情况下,采用联合体(联营体)建设的必然性。数家建筑企业组成联合体,以联合体的名义对某一工程进行投标,越来越成为填补企业资源和技术缺口、提高企业竞争力以及分散、降低企业经营风险,适应当前市场环境的一种良好方式。本文首先对联合体的概念、特点和类型进行了分析和界定;然后介绍了目前世界上两种新型的合作模式,即Partnering和Alliancing模式,并分析和揭示了在工程建设市场上,联合体这种经营模式发展的趋势;在以上分析研究的基础上,最后提出了我国建筑企业在组建联合体、运营联合体、应对新形势时应采取的策略,为我国建筑企业走向国内外工程市场,采用工程建设联合体方式提供了一些有益的启示和借鉴。

张晓翠[8](2008)在《基于委托代理理论的虚拟建筑企业管理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虚拟建筑企业是虚拟企业理论在建筑行业中的应用,在国际上得到了广泛应用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然而,虚拟建筑企业也具有一些缺点,制约了其健康快速的发展。本文的研究目的是通过对合作企业之间的合约进行优化并建立协作企业的道德败坏控制机制来解决存在的委托代理问题。首先,本文详细阐述了虚拟建筑企业的形成与发展,分析了其特点;介绍了委托代理理论的发展与应用,通过虚拟建筑企业中的委托代理关系分析建立了论文的研究基础。委托代理理论是研究如何有效设计委托人与代理人之间的契约关系,使代理成本最小的理论。利用委托代理理论可以很好的解决虚拟建筑企业中由于协作企业倾向于为自身的经济考虑,或者是在不减少自身利益情况下采取偷懒的行为,从而背离核心企业最优利益的问题。其次,分析了虚拟建筑企业中存在的道德风险,采用了Holmstrom的隐藏行动的道德风险模型,该模型是现今应用范围最广、发展最成熟的模型。在该模型的基础上,针对虚拟建筑企业中合作各方之间的合约特点设计不同的参数,对虚拟建筑企业进行具体的参数模型推导,得出最优解。最后,针对虚拟建筑企业中存在的道德风险问题,本文设计出一套控制机制——通过建立违约负激励机制和确定团体惩罚分配系数的激励约束机制,控制其道德风险的发生。

姚志刚[9](2008)在《虚拟企业模式在我国电力工程项目建设中的应用》文中提出本文根据我国电力建设行业的特点以及未来组织发展的趋势,研究了虚拟企业在我国电力建设企业中的应用模式,探讨一种企业在资源有限的条件下提升竞争力的思路。运用虚拟企业的思想,利用自己的优势弥补别人的劣势,其余由合作伙伴完成。本文运用交易费用经济学、战略管理的相关理论解释了虚拟企业产生的发展原因。结合电力建设行业的技术经济特点,提出了电力建设虚拟企业运作模式,不仅可以降低我国电厂的建设成本,提高电力建设企业的竞争力,同时还加强了对我国电力建设行业有重要意义。

刘星星,黄有亮[10](2007)在《虚拟建筑企业涵义辨析》文中研究说明虚拟建筑企业易与工程承包联营体等概念相混淆,影响其在实践中应用。在对虚拟建筑企业的涵义进行界定基础上,辨析其与工程承包联营体、建筑业供应链和工程总承包等概念的异同点。

二、在联营体基础上实施建筑企业虚拟化组织模式创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在联营体基础上实施建筑企业虚拟化组织模式创新(论文提纲范文)

(3)建筑业虚拟企业项目建设流程构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问题提
    1.2 论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4 论文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1.4.1 论文研究的内容
        1.4.2 论文研究的方法
    1.5 论文创新之处
2 相关理论综述
    2.1 交易费用理论
        2.1.1 交易费用简介
        2.1.2 交易费用与组织创新
    2.2 组织论
        2.2.1 组织的定义
        2.2.2 组织论相关概念
        2.2.3 组织论研究现状
    2.3 虚拟企业
        2.3.1 虚拟企业定义
        2.3.2 虚拟企业特征
        2.3.3 与其他企业组合形式的比较
    2.4 流程优化
        2.4.1 流程的概念
        2.4.2 流程优化的概念
    2.5 BIM技术
        2.5.1 BIM技术介绍
        2.5.2 BIM技术应用现状与发展趋势
3 建筑业虚拟企业组织构建
    3.1 可行性分析及依托平台构建
        3.1.1 建筑业虚拟企业的可行性分析
        3.1.2 区域建筑企业信息平台构建
    3.2 建筑业虚拟企业的运行方针
        3.2.1 基于制度变迁理论的制度构建
        3.2.2 基于并行工程思想的运行原则
    3.3 建筑业虚拟企业组织结构构建
        3.3.1 对传统企业优势的借鉴
        3.3.2 组织结构构建
    3.4 建筑业虚拟企业的角色分配
        3.4.1 发起单位
        3.4.2 项目管理办公室
        3.4.3 执行单位
    3.5 BIM技术的具体应用分析
4 建筑业虚拟企业项目建设流程构建
    4.1 流程构建概述
    4.2 立项决策阶段
    4.3 项目设计阶段
        4.3.1 造价控制方案优化
        4.3.2 设计方案比选和工程预算确定
    4.4 项目施工阶段
        4.4.1 对工程造价提出的管理办法
        4.4.2 对工程质量和工程进度提出的管理办法
    4.5 成员单位后评价环节
5 案例应用
    5.1 工程概况
    5.2 组织构建
        5.2.1 项目组织结构构建
        5.2.2 项目管理办公室构建
    5.3 BIM技术的具体应用成果
    5.4 流程构建实施成效
    5.5 BIM技术的总结与展望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4)复杂工程环境下施工工法创新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1.1 施工环境的不确定性日益增强
        1.1.2 工法开发应用成为施工企业技术创新的关键内容
        1.1.3 施工环境复杂化对工法开发提出挑战
    1.2 研究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现实意义
    1.3 工法的特征及分类
        1.3.1 工法及相关概念
        1.3.2 工法的特征
        1.3.3 工法的分类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评述
        1.4.1 国外研究现状及评述
        1.4.2 国内研究现状与评述
    1.5 本文的技术路线、研究方法与研究框架
        1.5.1 技术路线
        1.5.2 研究框架
        1.5.3 研究方法
    1.6 本文的可能创新之处
第2章 理论基础及其对工法开发的启示
    2.1 TRIZ 理论
        2.1.1 TRIZ 理论的基本思想
        2.1.2 TRIZ 理论的主要工具
    2.2 模块化理论
        2.2.1 模块化的基本原理
        2.2.2 模块化结构的优势
        2.2.3 模块化理论带来的启示
    2.3 知识管理理论
        2.3.1 知识二维分类理论
        2.3.2 知识创造 SECI 模型
        2.3.3 知识场理论
    2.4 创新扩散理论
        2.4.1 创新扩散 S 曲线理论
        2.4.2 创新扩散模式
        2.4.3 创新扩散理论带来的启示
    2.5 利益相关者理论
        2.5.1 利益相关者分类
        2.5.2 利益相关者管理
        2.5.3 利益相关者理论带来的启示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复杂环境下国内施工企业工法开发及有效性评价
    3.1 我国施工工法开发的现状分析
        3.1.1 从传统工法向生态工法转变
        3.1.2 从独立创新向联合创新跨越
        3.1.3 从局部关注向遍地开花扩散
    3.2 我国施工企业工法开发的动力分析
        3.2.1 工法开发的技术驱动
        3.2.2 工法开发的需求拉动
        3.2.3 工法开发的法规强制
    3.3 复杂工程环境对工法开发的挑战分析
        3.3.1 工程环境特征与工法开发关系
        3.3.2 施工工法的复杂化和综合化
        3.3.3 工法有效性评价从经济效益向综合效益转变
        3.3.4 工法开发范式从线性型向网络型转变
    3.4 工法有效性的综合效益评价
        3.4.1 工法有效性评价方法
        3.4.2 工法综合效益模拟测试
        3.4.3 工法综合效益集对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面向技术应用的复杂工法开发过程机理研究
    4.1 复杂工法快速开发的系统创新过程模型
        4.1.1 开发速度和工法质量的关系
        4.1.2 工法快速开发的系统创新流程
        4.1.3 工法开发选题的确定模型
    4.2 工法选题的问题根源分析
        4.2.1 根源性原因分析法
        4.2.2 工法开发的根源性原因分析应用
    4.3 工法选题的工法分析和专利分析
        4.3.1 工法选题的工法分析
        4.3.2 工法选题的专利分析
    4.4 工法构思过程的 TRIZ 分析
        4.4.1 问题描述
        4.4.2 解决方法
        4.4.3 关键技术方案设计
    4.5 工法快速开发的实例分析
        4.5.1 问题的描述
        4.5.2 根源性原因分析建模
        4.5.3 专利分析
        4.5.4 解决方案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面向技术创新的系统工法模块化机理研究
    5.1 系统工法的知识特征
        5.1.1 工法知识的分类
        5.1.2 施工技术融合与工法知识复杂化
        5.1.3 知识产权型工法与知识密集型工法
    5.2 工法模块化开发的现实基础与内涵
        5.2.1 工法模块化开发的现实基础
        5.2.2 工法模块化开发的实现途径
        5.2.3 工法模块化开发的内涵
    5.3 系统工法模块化开发的技术平台
        5.3.1 施工工法族
        5.3.2 工法技术平台
    5.4 系统工法的模块化开发过程
        5.4.1 系统工法的模块化分解和组合
        5.4.2 工法模块组合创新及再造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工法创新中知识管理的功能及作用机理研究
    6.1 工法开发中知识管理的角色定位
        6.1.1 知识管理为工法开发提供知识源泉
        6.1.2 知识管理促进工法开发所需知识的有效获取
        6.1.3 知识管理有效规避工法开发风险
    6.2 我国建筑业隐性知识管理特征分析
        6.2.1 样本特征分析
        6.2.2 建筑业隐性知识管理统计分析
        6.2.3 研究结论
    6.3 工法族与知识管理的匹配原理
        6.3.1 工法开发过程的知识供需平衡分析
        6.3.2 工法范围与知识基础的匹配矩阵
        6.3.3 实现工法范围与知识基础完全匹配的途径
    6.4 工法开发与知识管理的互动模型
        6.4.1 工法开发活动对知识管理的增强功能
        6.4.2 知识管理促进知识向工法开发能力的转化
        6.4.3 知识管理与工法开发的互动模型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知识资源整合视角下工法开发协同平台研究
    7.1 工法开发平台管理模式
        7.1.1 工法开发平台管理模式类型及其知识情景
        7.1.2 工法平台组织间相互作用形式演变
    7.2 工法开发协同平台的组建及其管理
        7.2.1 工法协同开发的内涵
        7.2.2 产学研参与工法协同开发的动力分析
        7.2.3 工法开发的协同平台序列
        7.2.4 工法开发协同平台的形成过程
    7.3 基于系统集成商的工法开发系统组织建构
        7.3.1 系统集成商在开发协同组织中的主导作用
        7.3.2 开发协同平台中系统集成商的具体形式
        7.3.3 系统集成商主导的开发协同组织形态
        7.3.4 系统集成商主导的协同创新运作机制
    7.4 案例分析:上海机械施工有限公司的工法创新平台
        7.4.1 公司简介
        7.4.2 公司施工技术创新成果
        7.4.3 公司工法开发平台分析
    7.5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A(调查问卷)
附录 B(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5)中外联营体实施非洲某机场跑道扩建项目的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概念定义
    1.3 研究目的思路和方法
第2章 国际工程联营体项目管理的相关理论综述
    2.1 影响项目成功的关键因素相关研究
    2.2 联营体类型划分相关研究
    2.3 联营体风险管理相关研究
    2.4 联营体文化管理相关研究
    2.5 联营体资源整合组织模式相关研究
第3章 非洲某机场跑道扩建项目案例背景
    3.1 中国承包商概况
    3.2 案例项目背景
    3.3 中国承包商承包国际工程的 SWOT 分析
第4章 中外联营体组织模式分析和相应的管理措施
    4.1 组建中外联营体的必要性
    4.2 组建中外联营体的优劣和特点
    4.3 联营伙伴选择和确定主办方
    4.4 中外联营体模式分类和选择
    4.5 签订联营体协议章程以及成立领导和执行机构
    4.6 中外联营体实施项目管理的关键环节和相应措施
结论和建议
参考文献

(7)我国工程建设联合体经营管理问题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1.2 风险管理相关理论回顾
    1.3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和思路
第二章 工程建设联合体概述
    2.1 工程建设联合体的界定
        2.1.1 工程建设联合体
        2.1.2 国际工程承包联营体
    2.2 工程建设联合体的特点
        2.2.1 联合体的优点
        2.2.2 联合体的缺点
    2.3 工程建设联合体的主要类型
        2.3.1 合同型联合体
        2.3.2 合伙型联合体
        2.3.3 法人型联合体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国际工程建设联合体的两种模式以及我国工程建设联合体存在的主要问题
    3.1 国际工程新型项目管理模式-Partnering和Alliancing
        3.1.1 Partnering模式概述
        3.1.2 Alliancing模式概述
    3.2 新形势下联合体发展趋势及合作模式的演变
        3.2.1 工程建设联合体发展趋势
        3.2.2 工程建设联合体合作模式的演变
    3.3 我国工程建设联合体存在的主要问题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完善我国工程建设联合体的对策与建议
    4.1 完善我国工程建设联合体的内部管理
        4.1.1 明确内部管理的原则
        4.1.2 联合体内部设备资源管理
        4.1.3 联合体内部材料资源管理
        4.1.4 联营体组织内的人力资源管理
    4.2 加强工程建设联合体的风险管理
        4.2.1 工程建设联合体存在的风险因素
        4.2.2 工程建设联合体风险管理的措施
    4.3 构建工程建设联合体的内部企业文化
    4.4 确立我国建筑企业应对新形势的发展策略
        4.4.1 积极参与工程建设联合体
        4.4.2 借鉴国外大建筑企业的技术和管理经验
        4.4.3 新形势下的中国建筑企业的发展方向
    4.5 案例分析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

(8)基于委托代理理论的虚拟建筑企业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1.3 论文研究的可行性
    1.2 研究主体与相关概念
        1.2.1 虚拟建筑企业与工程承包联营体
        1.2.2 虚拟建筑企业与建筑业供应链
        1.2.3 虚拟建筑企业与虚拟建设
    1.3 研究方法及研究内容与思路
        1.3.1 研究方法
        1.3.2 研究内容及思路
第二章 虚拟建筑企业及委托代理理论
    2.1 虚拟企业
        2.1.1 虚拟企业的涵义及特点
        2.1.2 虚拟企业的发展
        2.1.3 虚拟企业在制造业中的应用
    2.2 虚拟建筑企业
        2.2.1 虚拟建筑企业的内涵
        2.2.2 虚拟建筑企业的特点
        2.2.3 虚拟建筑企业的基本类型
        2.2.4 虚拟建筑企业的生命周期
        2.2.5 虚拟建筑企业的意义
    2.3 委托代理理论
        2.3.1 委托代理理论的内容
        2.3.2 国内外委托代理理论的研究
        2.3.3 委托代理理论的应用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虚拟建筑企业中委托代理模型的研究
    3.1 虚拟建筑企业中的委托代理研究
        3.1.1 虚拟建筑企业中的信息不对称
        3.1.2 虚拟建筑企业中的委托代理关系
    3.2 虚拟建筑企业中的核心企业与一个协作企业的道德风险分析
        3.2.1 模型设计
        3.2.2 信息对称下的合约
        3.2.3 信息不对称下的最优合约
        3.2.4 成本核算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虚拟建筑企业中协作企业道德败坏行为的控制机制
    4.1 基于违约协作企业惩罚的负激励模式
        4.1.1 模型的建立
        4.1.2 协作企业的违约控制机制的建立
    4.2 基于分配系数的团体惩罚分配模式
        4.2.1 模型的建立
        4.2.2 分配系数的确定
    4.3 协作企业的长效激励机制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9)虚拟企业模式在我国电力工程项目建设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企业虚拟化研究现状
        1.3.2 虚拟企业在建筑业中研究现状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第二章 虚拟企业概述
    2.1 虚拟组织及虚拟企业的产生背景和内涵
        2.1.1 虚拟组织及虚拟企业的产生背景
        2.1.2 虚拟组织及虚拟企业的内涵
    2.2 国内外对虚拟组织及虚拟企业相关理论和实践的研究现状
    2.3 虚拟项目组织概念及其特点
        2.3.1 虚拟项目组织概念的提出
        2.3.2 虚拟项目组织概念的含义
        2.3.3 虚拟项目组织的特点
    2.4 虚拟项目组织的优势和意义
        2.4.1 虚拟项目组织的优势
        2.4.2 虚拟项目组织的优势
第三章 虚拟企业在我国电力建设行业应用基础的研究
    3.1 电力建设行业技术经济特点
    3.2 虚拟建设
        3.2.1 虚拟建设产生的背景
        3.2.2 虚拟建设的内涵
    3.3 虚拟建设与传统工程项目建设的组织方式差异
        3.3.1 组织方式区别
        3.3.2 信息技术应用的差别
        3.3.3 项目参与各方的关系差别
    3.4 虚拟建设应用的基础分析
        3.4.1 工程项目组织方式的改变
        3.4.2 合作的基础
        3.4.3 信息化程度及应用的基础分析
第四章 虚拟企业在电力工程建设中运作管理模式研究
    4.1 工程项目建设的虚拟化
        4.1.1 虚拟建设的生命周期与体系结构
        4.1.2 成员选择对虚拟建设的影响
    4.2 虚拟企业的组织结构
        4.2.1 虚拟企业组织结构的设计
        4.2.2 虚拟企业的基本组织模式
    4.3 电力建设企业虚拟化过程
    4.4 电力企业虚拟化需要的基础平台
        4.4.1 信息网络平台
        4.4.2 知识网络平台
        4.4.3 物流网络平台
        4.4.4 契约网络平台
        4.4.5 四种网络间的关系
第五章 虚拟组织在电力工程应用中的风险分析
    5.1 虚拟企业风险
    5.2 电力虚拟建设企业的风险分类及管理过程
    5.3 风险识别
    5.4 电力虚拟企业的风险模糊综合评判
        5.4.1 模糊综合评价原理及步骤
        5.4.2 电力虚拟企业风险评价模型
        5.4.3 指标权重确定的AHP 法
    5.5 实证分析
第六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

四、在联营体基础上实施建筑企业虚拟化组织模式创新(论文参考文献)

  • [1]国际高铁联营体竞合策略研究[D]. 赵丹. 石家庄铁道大学, 2021
  • [2]基于交易成本理论的虚拟建筑企业动因及组织模式研究[J]. 邹点,唐晓莹. 工程管理年刊, 2019(00)
  • [3]建筑业虚拟企业项目建设流程构建研究[D]. 张金凤.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2013(03)
  • [4]复杂工程环境下施工工法创新机理研究[D]. 仇一颗. 湖南大学, 2013(12)
  • [5]中外联营体实施非洲某机场跑道扩建项目的管理研究[D]. 边久松. 吉林大学, 2013(08)
  • [6]基于虚拟经营的建筑业信息化利弊探讨[J]. 刘益. 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05)
  • [7]我国工程建设联合体经营管理问题的研究[D]. 陶冶. 合肥工业大学, 2009(11)
  • [8]基于委托代理理论的虚拟建筑企业管理研究[D]. 张晓翠. 天津大学, 2008(09)
  • [9]虚拟企业模式在我国电力工程项目建设中的应用[D]. 姚志刚. 华北电力大学(河北), 2008(11)
  • [10]虚拟建筑企业涵义辨析[J]. 刘星星,黄有亮. 建筑管理现代化, 2007(05)

标签:;  ;  ;  ;  ;  

在合资的基础上,实施建筑企业虚拟组织模式的创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