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NEC:充分把握市场(论文文献综述)
陈金铎[1](2021)在《我国新闻棋赛的历史流变与史论理析》文中研究表明一、研究缘起与文献综述(一)研究缘起围棋是中华民族发明的属于全人类的文化瑰宝。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围棋发展的历程不仅是不断被赋予意义的文化发展过程,也是不断被广泛传播的历史发展过程。媒体是围棋文化传播的主体之一,肩负着围棋文化传播的重要使命。棋赛是棋手生存发展的源泉,是围棋事业兴旺发达的基础和保障,是围棋文化传播的重要渠道和途径。新闻棋赛起源于日本,日益在我国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
周云云[2](2021)在《我国药品试验数据保护制度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药品试验数据保护制度源于美国国内法,在TRIPS中得到进一步明确规定。它关乎到新药研发投资、仿创药业市场竞争及公共健康之间关系的平衡,深刻影响着原研药(创新药)制造者、仿制药制造者和患者的切身利益。药品试验数据是原研药申请上市和获得批准的凭证,凝聚了研制开发人员的智慧成果和心血,潜藏着巨大的经济价值,对于创新药物的研制、药物的可及性以及全球公共卫生事业具有深远的影响力。保障药品试验数据保护制度的建立健全和有效实施是我国同世界各国合作的一项重要举措,对我国及世界公共安全与健康的意义重大,可有效缓解预防、治疗全球流行病症的紧迫性。然而,我国药品试验数据保护制度的构建基本依据TRIPS第39.3条规定而成,与我国国情和医药水平实际不符,不能顺应药品试验数据独占保护的新趋势,数据保护的实施效果并不明显。首先,药品试验数据保护制度与颁布的相关法律法规间的衔接性不强,易致使法律适用困难;其次,药品试验数据保护制度的适用范畴不清晰,易造成理解分歧;再次,药品试验数据保护制度的例外规定缺乏合理性,不契合采用的药品试验数据独占保护模式;再次,药品试验数据披露制度模糊,未对“数据不披露义务”等规定作出明确解释,阻碍药品试验数据保护制度在实践中的有效落实;最后,药品试验数据保护制度侧重对制度违反者的责任承担,对受到侵害的当事人缺乏有力救济。因此,建议我国加快完善药品试验数据保护制度的步伐,增补药品试验数据保护制度缺少的内容,积极探索建立具有中国特色和符合国情的药品试验数据保护制度。进而激励药品创新,促进医药产业发展和保障公共健康福利。总体而言,健全我国药品试验数据保护制度,需要吸收域外药品试验数据保护制度构建及完善的经验。可以借鉴国际贸易规则中药品试验数据保护制度的内容,譬如TPP、RCEP和中美经贸协议等。或者参考美欧等具有代表性的药品试验数据保护制度建设。因此,建议我国:其一,增强与颁布的相关法律法规间的衔接性,以杜绝法律适用困难现象;其二,明确药品试验数据保护制度的适用范围,以减少理解分歧;其三,制定符合我国具体国情的药品试验数据保护的例外规定,以增强合理性;其四,明确我国药品试验数据披露制度的具体内容,以真正有效落实药品试验数据保护制度;其五,提高侵害药品试验数据权利的救济力度,明确救济途径和责任认定。通过上述建议来完善我国药品试验数据保护制度,使我国能够合法、合理地有序参与药品试验数据国际保护的合作当中来。
陆菁,高宇峰,王韬璇[3](2021)在《区域经济一体化对中国制造业的影响——基于RCEP的模拟分析》文中研究指明《区域全面伙伴关系协定》的签署和即将生效将对中国及相关国家、东亚地区经贸合作和区域产业链重构产生深远的影响.基于GTAP10.0模型对RCEP实施的经济效应和细分行业制造业影响的程度进行了模拟分析,研究发现由于区域贸易壁垒的降低我国绝大部分制造业产业出口将显着增加,由于区域内竞争加剧,我国部分制造业企业国内增加值产生轻微负面冲击.为此我国应实施优势产业"东亚链主"战略,引领区域内产业链重构,各自贸试验区应率先实施"双自联动"战略,助推中日韩产业链小循环,加速"抢滩"RCEP成员国跨境电商市场,有效发挥RCEP的实施对建设高水平开放型经济的促进作用.
张文闻[4](2021)在《日本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产业政策发展与产业链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5G时代逐渐临近,世界各国都加快了5G产业的发展,包括基础设施建设、5G终端渗透和5G商用落地。日本5G技术产业政策和产业链的发展积累很多宝贵经验,值得我们学习。虽然日本5G整体发展没有美中韩等国家迅速,但日本制造业基础好、5G产业链上优势明显。尤其是日本以"官学企连携"的方式促进5G产业发展,以5G通讯支撑政府的"社会5.0"战略,为高龄少子化的日本社会注入经济发展动力。同时,日本已开始布局6G的发展,争取下一代移动通信技术的制高点。
雷洋[5](2021)在《时空演进视角下中巴伊土国际运输通道效能评估》文中指出国际运输通道通过一种或多种运输方式,将分布于不同国家的经济中心、物流枢纽和口岸连接起来,从而使位于不同地域的经济体实现互联互通。基于运输协定和运输规则,利用国际运输通道,沿线国家可以将货物以合理成本和时间输送到目的地,促进不同地区经贸往来,进而带动沿线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居民福利增进。中巴伊土国际运输通道(中国-巴基斯坦-伊朗-土耳其)是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重要骨架,该通道从中国西北西南地区出发,经中巴经济走廊,向西延伸,与伊朗土耳其等国对接,最终与西欧地区实现互联互通。中巴伊土国际运输通道是在中巴经济走廊基础延伸出来的一条重要的东西方向欧亚运输通道,该通道向内可以直接连接长江经济带,向外还可以便捷地沟通中国-中亚-西亚经济走廊,是中国西部内陆地区与中亚、南亚、西亚以及欧洲实现互联互通的重要陆上通道。结合现有理论研究和政策实践,本文将国际运输通道效能界定为“跨国运输能力和对沿线国家经济影响”,其中前者称为国际运输通道运输效能,后者称为国际运输通道经济效能。论文首先对国际运输通道时空演进过程和效能跃迁进行分析,刻画国际运输通道不同演进阶段效能特征,构建国际通道效能提升合作的三方演化博弈模型,分析国际运输通道效能提升合作机制及影响因素。实证分析部分,定性和定量相结合,丰富和拓展国际运输通道绩效评估框架,从运输距离-时间、运输成本、输送能力、运输稳定性等四个方面,评估中巴伊土国际运输通道的运输效能;根据国际运输通道时空演进阶段,设定模拟情景,利用GTAP模型,从国民生产总值、居民福利、贸易条件、进出口贸易额、产业值等方面的影响评估中巴伊土国际运输通道的经济效能。理论研究表明,国际运输通道建设和发展已成为一种跨境空间治理手段,国际运输通道发展阶段四分法(国际交通通道-国际物流通道-国际经济走廊-国际自由贸易区),不仅融入国际运输通道时空演进规律,还充分体现了国际运输通道具有“跨国空间治理和发展功能”属性。当国际运输通道由“国际交通通道”演进为“国际物流通道”,运输效能实现跃迁;当“国际物流通道”演进为“国际经济走廊”,经济效能实现跃迁。国际运输通道效能提升具有曲折性,沿线国家合作积极性、转移支付(援助)、沉没成本、声誉机制等因素对国际运输通道的效能提升具有积极影响,过重转移支付和机会主义策略则会阻碍效能提升。运输效能评估发现,中巴伊土国际运输通道地缘区位条件优势显着,但目前仍处于“国际交通通道”阶段,铁路联通情景下,中巴伊土国际运输通道运输效能实现跃迁,以重庆通往巴基斯坦、伊朗为例,中巴伊土国际运输通道相较于海运多式联运通道,具有显着的距离和时间优势,在低铁路费率设定下,重庆-伊斯兰堡铁路运输成本显着低于海运多式联运国际通道,重庆-德黑兰铁路运输比传统海运线路成本高38%,但时间可节约69%;在联通中国-西欧方面,相较于中欧班列(重庆)通道,中巴伊土国际运输通道在距离和成本上具有劣势;中巴伊土国际运输通道的集装箱输送能力可达50万~150万TEU/年;运输可靠性是中巴伊土国际运输通道运输效能的潜在短板。经济效能评估发现,随着时空演进,中巴伊土国际运输通道经济效能不断提升,沿线四国GDP、国民福利、贸易规模、优势产业值等指标均有所增加,情景5下(中巴伊土国际运输通道发展演进到第四阶段的高级阶段),中国GDP增加0.31%,居民福利增加564.02亿美元,贸易条件改善1.20%,出口增加1.55%,进口增长3.87%。由于中巴伊土四国在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和经济总量等方面具有异质性,四国从通道效能提升中获得的收益存在差异;中巴伊土国际运输通道效能提升,改变了沿线地区国际贸易运输条件,进而影响各国不同产业门类产出,某些产业门类产出减少,特定群体利益受到影响,模拟结果还显示,部分域外经济体在总产值和居民福利等方面有潜在损失,因此,在国际运输通道效能提升发展中,需要统筹考虑多方利益相关者。中巴伊土国际运输通道效能提升和综合发展,需要重点解决通道关键节点和枢纽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和发展水平偏低问题,探索跨境交通设施多元化融资和成本分担模式,充分发挥工程科技对通道建设的支持作用;通过交通和经济融合发展,探索和创新“物流+贸易+产业”运行模式,使通道成为具备内生性竞争力的国际物流通道;在应对风险方面,需要坚持前瞻性战略布局与审慎顺势战术推进相统一原则,加强利益相关者沟通治理,化解潜在风险。
刘轩,纪雅琦[6](2021)在《后日美贸易摩擦时代日本的产业分流及其半导体产业衰退》文中研究表明在后日美贸易摩擦时代,遭受美国贸易制裁和打压的日本产业界发生了以汽车产业和半导体产业为代表的产业大分流。与日本汽车产业强劲国际竞争力和继续全球扩张相反,曾经不可一世的日本半导体产业却极度萎缩并出现了行业性衰退。日本综合电机厂商的多元化经营体制和过度重视暗默知识的内部创新氛围,难以适应半导体产业全球化水平分工和开放创新的时代潮流;通产省产业政策模式下的国家开发计划,无法有效应对高度不确定性且急速发展的半导体市场,延误了日本半导体厂商市场化开放创新的步伐。
张戈平[7](2020)在《1976年以来美国版权法的变迁研究》文中认为
刘伟岩[8](2020)在《战后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研究 ——基于创新体系的视角》文中研究表明2008年经济危机后,为摆脱经济下行的轨道,美国、日本、德国先后提出了“重振制造业”(2009年)、日本版“第四次工业革命”(2010年)、“工业4.0”(2012年)等战略计划,而我国也于2015年提出了“中国制造2025”的行动纲领。这些战略规划的陆续出台拉开了以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Io T)、人工智能(AI)等为标志的新一轮科技革命的帷幕。而作为第二经济大国,我国应如何借助于这一难得机遇来推动国内产业升级则成为亟待思考的问题。回顾日本走过的“路”可知,其也曾作为“第二经济大国”面临过相似的难题,且从中日经济发展历程比较和所面临的“三期叠加”状态来看,我国现阶段也更为接近20世纪70年代的日本,而日本却在当时的情况下借助于以微电子技术为核心的科技革命成功地推动了国内产业的改造升级。基于此,本文以日本为研究对象并将研究阶段锁定在其取得成功的战后至20世纪80年代这一时期,进而研究其所积累的经验和教训,以期为我国接下来要走的“路”提供极具价值的指引和借鉴。在对熊彼特创新理论以及新熊彼特学派提出的技术经济范式理论、产业技术范式理论、国家创新体系理论和部门创新体系理论等进行阐述的基础上,本文借助于此从创新体系的视角构建了“科技革命推动产业升级”的理论分析框架,即:从整体产业体系来看,其属于技术经济范式转换的过程,该过程是在国家创新体系中实现的,且两者间的匹配性决定着产业升级的绩效;而深入到具体产业来看,其又是通过催生新兴产业和改造传统产业来实现的,对于此分析的最佳维度则是能够体现“产业间差异性”的部门创新体系,同样地,两者间的匹配性也决定着各产业升级的成效。回顾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的历程可知,其呈现出三个阶段:20世纪50~60年代的“重化型”化,70~80年代的“轻薄短小”化,以及90年代后的“信息”化。其中,“轻薄短小”化阶段是日本发展最为成功的时期,也是本文的研究范畴所在。分析其发生的背景可知:虽然效仿欧美国家构建的重化型产业结构支撑了日本经济“独秀一枝”的高速发展,但在日本成为第二经济大国后,这一产业结构所固有的局限性和问题日渐凸显,倒逼着日本垄断资本进行产业调整;而与此同时,世界性科技革命的爆发恰为其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但是这种机遇对于后进国来说在一定意义上又是“机会均等”的,该国能否抓住的关键在于其国内的技术经济发展水平,而日本战后近20年的高速增长恰为其奠定了雄厚的经济基础,且“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技术发展战略又在较短的时间内为其积累了殷实的技术基础。在这一背景下,借助于上文所构建的理论分析框架,后文从创新体系的视角解释了战后以微电子技术为核心的科技革命是如何推动日本产业升级以及日本为何更为成功的。就整体产业体系而言,科技革命的发生必然会引致技术经济范式转换进而推动产业升级,且这一过程是在由政府、企业、大学和科研机构以及创新主体联盟等构建的国家创新体系中实现的。战后科技革命的发源地仍是美国,日本的参与借助的是范式转换过程中创造的“第二个机会窗口”,换言之,日本的成功得益于对源于美国的新技术的应用和开发研究,其技术经济范式呈现出“应用开发型”特点。而分析日本各创新主体在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中的创新行为可以发现,无论是政府传递最新科技情报并辅助企业引进技术、适时调整科技发展战略和产业结构发展方向、制定激励企业研发的经济政策和专利保护制度、采取措施加速新技术产业化的进程、改革教育体制并强化人才引进制度等支持创新的行为,还是企业注重提升自主创新能力、遵循“现场优先主义”原则、实施“商品研制、推销一贯制”、将资金集中投向开发研究和创新链的中下游环节以及培训在职人员等创新行为,或是大学和科研机构针对产业技术进行研究、重视通识教育和“强固山脚”教育以及培养理工科高科技人才等行为,亦或是“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型的创新主体联盟联合攻关尖端技术、建立能够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中介机构、联合培养和引进优秀人才等行为都是能够最大限度地挖掘微电子技术发展潜力的。而这种“追赶型”国家创新体系与“应用开发型”技术经济范式间的相匹配正是日本能够更为成功地借力于战后科技革命推动产业升级的根因所在。进一步地从具体产业来看,科技革命引致的技术经济范式转换表现为新兴技术转化为新兴产业技术范式和改造传统产业技术范式的过程,这也是科技革命“双重性质”的体现。而对这一层面的分析则要用到能够体现“产业间差异性”的部门创新体系。在选取半导体产业和计算机产业作为新兴产业的代表,以及选取工业机器产业(以数控机床和工业机器人为主)和汽车产业作为微电子技术改造传统机械产业的典型后,本文的研究发现:由于这些产业在技术体制、所处的产业链位置、所在的技术生命周期阶段等方面的不同,其产业技术范式是相异的,而日本之所以能够在这些产业上均实现自主创新并取得巨大成功就在于日本各创新主体针对不同的产业技术范式进行了相应的调整,分别形成了与之相匹配的部门创新体系。而进一步比较各部门创新体系可知,日本政府和企业等创新主体针对“催新”和“改旧”分别形成了一套惯行的做法,但在这两类产业升级间又存在显着的差异,即:日本政府在“催新”中的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中均表现出了贯穿始终的强干预性,尤其是在计算机产业上;而在“改旧”中则干预相对较少,主要是引导已具备集成创新能力的“逐利性”企业去发挥主体作用。作为一种“制度建设”,创新体系具有“临界性”特点且其优劣的评析标准是其与技术经济范式的匹配性。日本能够成功地借力于以微电子技术为核心的科技革命推动国内产业升级的经验就在于其不仅构建了与当时技术经济范式相匹配的国家创新体系,而且注重创新体系的层级性和差异性建设,加速推进了新兴产业技术范式的形成,并推动了新旧产业的协调发展。但是,这种致力于“应用开发”的“追赶型”创新体系也存在着不可忽视的问题,如:基础研究能力不足,不利于颠覆性技术创新的产生,以及政府主导的大型研发项目模式存在定向失误的弊端等,这也是日本创新和成功不可持续以致于在20世纪90年代后重新与美国拉开差距的原因所在。现阶段,新一轮科技革命的蓬勃兴起在为我国产业升级提供追赶先进国家的“机会窗口”的同时,也为新兴产业的发展提供了“追跑”“齐跑”“领跑”并行发展的机遇,并为传统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带来了难得的机会。由于相较于20世纪70年代的日本,我国现阶段所面临的情况更为复杂,因此,必须构建极其重视基础研究且具有灵活性的国家创新生态体系,重视部门创新体系的“产业间差异性”,形成与新兴产业技术范式相匹配的部门创新体系,以及建设能够促进传统产业技术范式演化升级的部门创新体系等。
邵冰[9](2020)在《战后日本战略性贸易政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战略性贸易政策理论认为,在不完全竞争的市场中,以国家干预为出发点可以获取最大限度的贸易利益并提高本国的经济福利。日本政府通常被认为是实施战略性贸易政策的一个典型。日本作为自然资源严重匮乏的岛国,其人口众多,国土面积狭小,经济发展受到资源、环境、能源及市场等多重客观因素的制约。但是二战后,日本经济从战乱后的一片废墟中迅速崛起,实现产业结构的不断优化升级和出口贸易的持续增长,在国际经济竞技场上连续摘取“经济大国”、“金融大国”、“最大债权国”等桂冠,并成功跻身于发达国家行列。可以说,日本经济大国地位的取得与其对外贸易活动的有效开展存在着密切的联系,甚至有许多分析认为,日本经济成就的取得很大程度上归因于日本政府成功地实施了战略性贸易政策。二战后,日本政府根据国际环境的变化和国内经济发展的需要,在经济发展的不同时期实施不同的战略性贸易政策。经济恢复时期(1945~1955年)是日本战略性贸易政策的萌芽阶段,这一时期日本政府为迅速恢复国民经济和实现产业重建,采取了限制进口、振兴出口、积极保护和扶植国内产业的政策。经济高速增长时期(1956~1973年)是日本战略性贸易政策的初级阶段,日本的贸易政策内容开始由限制进口、替代进口向出口导向、扩大出口转变,日本政府调整关税政策替代进口限制并设置有利于战略性产业发展的关税税率,逐步放松对外国投资的限制来增强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将贸易政策与产业政策相结合战略性地重点扶植重化工业的发展。经济稳定增长和泡沫经济时期(1973~1991年),日本战略性贸易政策的实施进入高级阶段,协调与竞争并重,一方面进一步推行贸易自由化政策以减少各国的谴责,另一方面,实行进出口市场多元化来保证更多的贸易利益,积极发挥对外投资和经济援助对贸易的促进作用,通过规模经济产业的贸易和投资自由化在全球范围内高效率地进行资源配置,战略性地促进知识和技术密集型产业发展,通过减量经营和进一步调整产业结构提升企业的出口竞争力,从而促进进出口贸易规模的扩大和带动国内经济的回升和发展。经济长期低迷时期(1991~至今),为应对冷战后新时期国内外经贸发展战略环境的变化,日本继续推行贸易与投资并举的高级阶段的战略性贸易政策,实行多层次、灵活的自由贸易战略来获取最大的贸易利益,同时继续发挥在全球多边贸易体制的作用,积极开展战略性贸易外交,利用双边和多边贸易协调进一步获取贸易优势并促进本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综观战后70多年以来日本的经济发展,“保护产业、扶植出口”一直是贯穿日本贸易政策的一条主线。以战略性贸易政策的视角来看,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前,日本实行的是初级阶段的战略性贸易政策,即在不完全竞争和规模经济条件下,通过对具有发展潜力的战略性产业和具有“外部经济”效应的高新技术产业加以保护和扶持,从而获得规模经济收益并提高本国产业的国际竞争力。从20世纪70年代中期至今,日本实行的是高级阶段的战略性贸易政策,即确定合理的规模经济产业国际分工原则,通过规模经济产业的贸易和投资自由化,在世界范围内高效率地配置资源,以继续获得贸易优势并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从国家层面看,由于不完全竞争和不完全信息的存在,以及收入分配不公、经济外部性和经济秩序不规范等因素的影响,市场机制的调节作用并不是万能的,市场机制的内在缺陷为国家干预经济和贸易活动提供了原因和依据,且在某些条件下国家政府的干预作用具有不可替代性,它可以改善贸易条件、转移垄断利润、强化竞争优势,因此维护国际贸易利益需要政府的适当干预,实现国家利益需要正确的贸易政策,日本“政府主导型”的市场经济模式为有效实施战略性贸易政策奠定了重要的制度基础。二战后,日本政府在国家战略的指引下,依据“动态比较优势”确定战略性目标产业,利用财政金融等手段保护和扶植战略性产业发展,推动企业联合、提高企业规模经济效应,构筑产官学协作的国家创新体制,推行战略性贸易外交,根据日本不同时期经济发展的需要实施适合日本国情的战略性贸易政策,而战略性贸易政策的成功运用也为日本国家战略从“经济中心导向”向“大国化目标”发展和演变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从产业层面看,战后日本经济发展最突出的特点之一,就是以产业政策为中心,将产业现代化与战略性贸易政策结合发展,综合运用各种经济和行政手段全力扶植那些具有规模经济效应和外部经济性的战略性产业的发展,使其以强劲的国际竞争能力,实现赶超欧美经济大国的战略目标,不仅实现了产业的现代化,而且促进日本产业向全球价值链的高端不断攀升。战后日本的汽车工业、钢铁工业、半导体工业的大发展,就是战略性贸易政策和产业政策成功运用的典范。从企业层面看,日本特殊的企业组织体系与日本战略性贸易政策的成功运用有着重要的关系,企业集团为战略性贸易政策的实施提供了强大的基础载体,独特的系列企业体制为战略性贸易政策的实施提供了有力的运行机制,综合商社为战略性贸易政策的实施开辟了稳固的前沿阵地。日本企业通过并购实现规模经济为实施战略性贸易政策创造条件,日本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也呈现出与产业发展和贸易利益密切结合的特征,日本跨国公司的经营战略中同样蕴含着战略性贸易政策。此外,日本企业的技术贸易与战略性贸易政策相互配合,日本促进技术引进与研发的政策均是战略性贸易政策的主要表现。日本战略性贸易政策具有目标明确、重点突出、灵活运用和追求动态效应等特点。但是战略性贸易政策是一把双刃剑,既对日本经济增长、产业结构升级和竞争能力提高带来积极效果,也对日本经济和贸易的长远发展带来了一些消极影响和后果。当前,中国经济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对外开放水平不断提高,中国对外贸易发展正处于结构调整步伐加快、新旧动能接续转换的关键阶段。在中国对外贸易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存在着结构不完善等问题,中国对外贸易商品结构仍以进料加工产品和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在最能代表一国出口竞争力的高新技术产品方面与贸易强国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从中国对外贸易发展所面临的外部环境看,当前发达国家和新兴经济体增速呈结构性放缓,新冠肺炎疫情的爆发和传播给全球经济和贸易发展带来巨大挑战,贸易保护主义和单边主义抬头,新一轮国际产业竞争更加激烈,贸易摩擦形势严峻复杂,当前外贸形势突显战略性贸易政策的重要性。战略性贸易政策理论虽然最早由西方经济学家提出且从发达国家应用的角度进行阐释和研究,但是在发展中国家也同样适用,可以为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和贸易政策的制定提供良好的指引。纯粹的市场经济或许有益于世界经济和福利的改善,但对发展中国家来说却未必是一种最佳的选择,国际市场普遍存在的不完全竞争和信息不对称所决定的市场不完善性为一国政府干预经济提供了理论依据。战后日本实施战略性贸易政策的成功经验对我国经济和贸易发展有着重要的启示:一是要重视发挥政府的干预和支持作用,二是在尊重WTO原则基础上,合理利用贸易政策工具,三是培育和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四是制定合理的对外投资策略,五是实施出口鼓励措施,集中力量开拓国际市场。
马文君,蔡跃洲[10](2020)在《日美半导体磋商对中美贸易摩擦下中国集成电路产业的启示》文中研究说明中美贸易摩擦同日美贸易摩擦及半导体磋商有着相似的内在逻辑,都是美国为了维护其世界领先地位而对潜在竞争对手的压制。日本的经验教训对中国有如下启示及建议:(1)半导体集成电路必然会成为中美贸易摩擦重点,应发挥中国超大规模市场、经济韧性和新型举国体制等独特优势,争取更大的发展空间;(2)半导体集成电路属于技术和资金双密集产业,由政府主导推动,官产学研各方协同配合,"联合攻关、成果共享"的共性技术开发模式,能够迅速提升后发跟随者的产业技术水平和国际竞争力;(3)在竞争策略上,应聚焦有限目标领域,集中力量形成产业竞争优势和制约能力;(4)准确把握技术演进方向、顺应市场需求变化也至关重要。
二、NEC:充分把握市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NEC:充分把握市场(论文提纲范文)
(1)我国新闻棋赛的历史流变与史论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研究缘起与文献综述 |
(一)研究缘起 |
(二)文献综述 |
二、我国新闻棋赛的概念与体系 |
(一)我国新闻棋赛的概念 |
(二)我国新闻棋赛的体系 |
三、我国新闻棋赛的历史流变 |
(一)《新体育》与中日围棋擂台赛 |
(二)《新体育》与新体育杯围棋赛 |
(三)《围棋》月刊、《新民围棋》、《新民晚报》与中国围棋天元赛 |
(四)《人民日报》与中国围棋名人战 |
(五)我国新闻棋赛发展阶段 |
1. 我国新闻棋赛的起步成长期(1979—2000) |
2. 我国新闻棋赛的快速发展期(2001—2014) |
3. 我国新闻棋赛的创新超越期(2015至今) |
四、我国新闻棋赛的史论理析 |
(一)新闻棋赛体现新闻媒体文化责任担当 |
(二)新闻棋赛延续头衔战历史传统 |
(三)新闻棋赛创新棋赛运行模式 |
(四)新闻棋赛发挥新闻媒体主导者角色 |
(五)新闻棋赛的赋能提升效应 |
(2)我国药品试验数据保护制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一、国内文献综述 |
二、国外文献综述 |
第三节 研究方法和思路 |
一、研究方法 |
二、研究思路 |
第四节 创新和不足 |
一、创新之处 |
二、不足之处 |
第二章 药品试验数据保护制度的界定 |
第一节 药品试验数据的概念 |
第二节 药品试验数据的权属定位 |
第三节 药品试验数据保护制度的概念 |
第三章 我国药品试验数据保护制度的概况和弊端 |
第一节 我国药品试验数据保护制度的概况 |
一、我国药品试验数据保护制度的产生背景 |
二、我国药品试验数据保护制度的沿革与现状 |
第二节 我国药品试验数据保护制度的弊端 |
一、与颁布的药品管理法律法规间衔接性不强 |
二、药品试验数据保护制度的适用范围过于模糊 |
三、药品试验数据保护制度的例外规定欠缺合理性 |
四、药品试验数据披露制度尚无明确规定 |
五、对受到侵害的当事人救济不充分 |
第四章 域外药品试验数据保护制度的比较与启示 |
第一节 国际贸易规则视角下的药品试验数据保护制度 |
一、TRIPS:第39.3 条款解释具有模糊性 |
二、TPP:强调超TRIPS标准的药品试验数据保护 |
三、RCEP:更重视平衡原研药与仿制药的利益关系 |
四、中美经贸协议:确立专利纠纷早期解决有效机制 |
第二节 美欧药品试验数据保护制度 |
一、美国:授予药品试验数据独占排他保护期 |
二、欧盟:确立8+2+1 药品试验数据保护模式 |
第三节 总结与启示 |
第五章 我国药品试验数据保护制度的完善建议 |
第一节 增强药品试验数据保护制度与相关法律法规间的衔接性 |
第二节 明确药品试验数据保护制度的适用范围 |
第三节 制定符合我国国情的药品试验数据保护制度的例外规定 |
第四节 细化完善药品试验数据披露制度的内容 |
第五节 强化侵害药品试验数据权利的救济力度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
致谢 |
(4)日本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产业政策发展与产业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引 言 |
一、日本5G产业发展及特点 |
第一,产业上游占据明显优势。 |
第二,采取开放式联合和本地化相结合的组网策略。 |
第三,以官学企连携的方式推动5G产业发展。 |
二、日本5G产业政策演进 |
(一)确立5G路线图和目标 |
(二)加大5G基础设施建设力度 |
1.日本5G基础设施建设聚焦频谱分配 |
2.5G基站是基础设施的重要一环 |
3.本地化5G专网是一大特色 |
(三)促进5G技术研发与商用 |
三、日本5G产业链构建与发展 |
(一)元器件制造 |
1.陶瓷电容 |
2.滤波器 |
3.天线零部件 |
(二)5G基础设施建设和服务 |
1.5G基础设施建设 |
2.5G手机市场 |
3.5G应用场景 |
(1)高清直播 |
(2)无人驾驶 |
(3)智慧工厂 |
(4)远程医疗 |
四、结 语 |
第一,5G关键元器件的核心技术需要掌握在自己手中。 |
第二,5G建设不应过于追求速度,更要注重质量。 |
第三,充分利用5G特性,深挖5G应用的可能性。 |
(5)时空演进视角下中巴伊土国际运输通道效能评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际运输通道发展影响及评估 |
1.2.2 国际运输通道与区域发展战略 |
1.2.3 国际运输通道建设与地缘政治 |
1.2.4 国际运输通道发展的风险问题 |
1.3 研究目标与内容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5 研究创新点 |
第二章 国际运输通道时空演进过程及效能跃迁 |
2.1 运输通道内涵及时空结构分析 |
2.1.1 运输通道内涵及发展 |
2.1.2 运输通道时空结构 |
2.2 国际运输通道时空演进过程及阶段 |
2.2.1 国际运输通道概念 |
2.2.2 国际运输通道时空演进过程刻画 |
2.2.3 国际运输通道时空演进阶段划分 |
2.3 国际运输通道效能的界定及其特征 |
2.3.1 国际运输通道效能的界定 |
2.3.2 不同演进阶段国际运输通道效能特征 |
2.4 国际运输通道效能的影响因素 |
2.4.1 沿线的地缘政治 |
2.4.2 通道的综合区位 |
2.4.3 工程及运输技术 |
2.5 国际运输通道效能提升合作演化的博弈分析 |
2.5.1 国际运输通道效能提升的“加速”和“减速”现象 |
2.5.2 三方演化博弈模型的建立 |
2.5.3 影响合作策略稳定性的因子 |
2.5.4 合作稳定性影响因素数值仿真 |
2.5.5 模型分析结果的现实启示 |
2.6 小结 |
第三章 中巴伊土国际运输通道时空演进现状分析 |
3.1 中巴伊土国际运输通道的界定 |
3.2 通道沿线交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现状 |
3.2.1 中国与巴基斯坦 |
3.2.2 巴基斯坦与伊朗 |
3.2.3 伊朗与土耳其 |
3.2.4 土耳其与西欧 |
3.3 中巴伊土国际运输通道的时空演进结构 |
3.3.1 空间方位结构 |
3.3.2 时间和能力结构 |
3.3.3 演进阶段综合判断 |
3.4 中巴伊土国际运输通道向高阶演进的基础 |
3.4.1 通道沿线国家地缘政治合作基础 |
3.4.2 通道沿线国家双边贸易合作基础 |
3.4.3 工程建设难题的技术和经验积累 |
3.5 小结 |
第四章 铁路联通情景下中巴伊土国际运输通道运输效能评估 |
4.1 评估情景及思路 |
4.1.1 评估情景设定 |
4.1.2 评估思路框架 |
4.1.3 比较对象设定 |
4.2 运输距离-时间评估 |
4.2.1 中巴伊土国际运输通道 |
4.2.2 中欧班列(重庆)通道 |
4.2.3 海运多式联运国际通道 |
4.2.4 三条国际运输通道对比分析 |
4.3 运输成本评估 |
4.3.1 成本参数选取 |
4.3.2 运输成本测算 |
4.3.3 成本比较分析 |
4.4 输送能力评估 |
4.4.1 中巴伊土国际运输通道 |
4.4.2 中欧班列(重庆)通道 |
4.4.3 海运多式联运国际通道 |
4.4.4 三条国际运输通道输送能力对比分析 |
4.5 运输可靠性评估 |
4.5.1 国际运输通道运输可靠性影响因素 |
4.5.2 指标设定及数据来源 |
4.5.3 基于熵值法的运输可靠性综合评估 |
4.6 小结 |
第五章 不同演进阶段下中巴伊土国际运输通道经济效能评估 |
5.1 国际运输通道时空演进的经济影响传导路径 |
5.2 评估原理及方法 |
5.2.1 CGE的基本原理 |
5.2.2 GTAP方法及模型 |
5.3 GTAP模型的区划和产业设定 |
5.3.1 研究区域设定 |
5.3.2 产业分类设定 |
5.4 不同演进阶段下冲击变量和模拟方案的选择设定 |
5.4.1 冲击变量选择 |
5.4.2 不同演进阶段的模拟方案设定 |
5.5 GTAP模型模拟结果分析 |
5.5.1 GDP变化情况 |
5.5.2 居民福利变化情况 |
5.5.3 贸易条件变化 |
5.5.4 进出口贸易额变化 |
5.5.5 产业产出变化 |
5.6 实证结论及启示 |
第六章 中巴伊土国际运输通道效能提升及综合发展策略 |
6.1 根据通道效能特征及综合区位选择发展定位 |
6.1.1 国际油气资源运输和供应保障通道 |
6.1.2 中国与南亚西亚地区经贸物流通道 |
6.1.3 中欧国际(标轨)铁路运输新通道 |
6.2 提升通道关键枢纽节点的交通设施建设质量 |
6.2.1 通道效能提升需解决的关键性工程及投资估算 |
6.2.2 探索跨境交通设施多元融资和成本分担模式 |
6.2.3 发挥先进工程科技术对通道建设的支撑作用 |
6.3 利用物流与产业融合推动通道迈向国际经济走廊 |
6.3.1 国际经济走廊发展的基础要素 |
6.3.2 沿线国家合作推动国际经济走廊建设路径 |
6.4 中巴伊土国际运输通道效能提升中的风险应对策略 |
6.4.1 前瞻性战略布局与审慎顺势战术推进统一 |
6.4.2 做好利益相关者沟通与治理化解潜在冲突 |
6.4.3 加强风险动态监测分析提升风险预警能力 |
第七章 结论及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中巴伊土国际运输通道沿线地区夜间灯光数据图 |
附录 B 中巴伊土国际运输通道沿线铁路网络矢量数据图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6)后日美贸易摩擦时代日本的产业分流及其半导体产业衰退(论文提纲范文)
一、后日美贸易摩擦时代的日本产业分流 |
二、日本半导体企业的集体衰落 |
三、坐失霸主地位的创新体制与产业政策 |
结 论 |
(8)战后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研究 ——基于创新体系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答辩决议书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研究述评 |
1.3 研究框架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框架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中的创新与不足 |
第2章 科技革命推动产业升级的一般分析 |
2.1 科技革命的概念与研究范围界定 |
2.1.1 科技革命的概念 |
2.1.2 战后科技革命研究范围的界定 |
2.2 科技革命推动下产业升级的内涵及研究范围界定 |
2.2.1 科技革命推动下产业升级的内涵 |
2.2.2 科技革命推动产业升级的研究范围界定 |
2.3 科技革命推动产业升级的理论基础 |
2.3.1 熊彼特创新理论 |
2.3.2 技术经济范式理论 |
2.3.3 产业技术范式理论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科技革命推动产业升级:基于创新体系视角的分析框架 |
3.1 科技革命推动产业升级的机理 |
3.1.1 科技革命推动产业升级的经济本质:技术经济范式转换 |
3.1.2 科技革命推动产业升级的传导机制:“催新”与“改旧” |
3.2 创新体系相关理论 |
3.2.1 国家创新体系理论 |
3.2.2 部门创新体系理论 |
3.3 以创新体系为切入点的分析视角 |
3.3.1 国家创新体系与技术经济范式匹配性分析视角 |
3.3.2 部门创新体系与产业技术范式匹配性分析视角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战后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的历程与背景 |
4.1 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的历程 |
4.1.1 战前科技革命成果推动下日本产业的“重化型”化(20世纪50-60年代) |
4.1.2 战后科技革命推动下日本产业的“轻薄短小”化(20世纪70-80年代) |
4.1.3 战后科技革命推动下日本产业的“信息”化(20世纪90年代后) |
4.2 战后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的背景 |
4.2.1 重化型产业结构的局限性日渐凸显 |
4.2.2 世界性科技革命的爆发为日本提供了机遇 |
4.2.3 日本经济的高速增长奠定了经济基础 |
4.2.4 日本的“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战略奠定了技术基础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战后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基于国家创新体系的分析 |
5.1 技术经济范式转换的载体:日本国家创新体系 |
5.2 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中政府支持创新的行为 |
5.2.1 传递最新科技情报并辅助企业引进技术 |
5.2.2 适时调整科技发展战略和产业结构发展方向 |
5.2.3 制定激励企业研发的经济政策和专利保护制度 |
5.2.4 采取措施加速新技术产业化的进程 |
5.2.5 改革教育体制并强化人才引进制度 |
5.3 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中企业的创新行为 |
5.3.1 注重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
5.3.2 遵循技术创新的“现场优先主义”原则 |
5.3.3 实行考虑市场因素的“商品研制、推销一贯制” |
5.3.4 将资金集中投向开发研究和创新链的中下游环节 |
5.3.5 重视对在职人员的科技教育和技术培训 |
5.4 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中大学和科研机构的创新行为 |
5.4.1 从事与产业技术密切相关的基础和应用研究 |
5.4.2 重视通识教育和“强固山脚”教育 |
5.4.3 培养了大量的理工类高科技人才 |
5.5 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中的创新主体联盟 |
5.5.1 产学官联合攻关尖端技术 |
5.5.2 建立能够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中介机构 |
5.5.3 联合培养和引进优秀人才 |
5.6 日本国家创新体系与技术经济范式的匹配性评析 |
5.6.1 日本国家创新体系与微电子技术经济范式相匹配 |
5.6.2 “追赶型”国家创新体系与“应用开发型”技术经济范式相匹配 |
5.7 本章小结 |
第6章 战后科技革命催生日本主要新兴产业:基于部门创新体系的分析 |
6.1 新兴产业技术范式的形成与日本部门创新体系 |
6.2 微电子技术催生下日本半导体产业的兴起和发展 |
6.2.1 微电子技术产业化中政府支持创新的行为 |
6.2.2 微电子技术产业化中企业的创新行为 |
6.2.3 微电子技术产业化中科研机构的创新行为 |
6.2.4 微电子技术产业化中的创新主体联盟 |
6.2.5 微电子技术产业化中的需求因素 |
6.3 计算机技术催生下日本计算机产业的兴起与发展 |
6.3.1 计算机技术产业化中政府支持创新的行为 |
6.3.2 计算机技术产业化中企业的创新行为 |
6.3.3 计算机技术产业化中的创新主体联盟 |
6.3.4 计算机技术产业化中的需求因素 |
6.4 日本部门创新体系与新兴产业技术范式形成的匹配性评析 |
6.4.1 部门创新体系与半导体产业技术范式形成相匹配 |
6.4.2 部门创新体系与计算机产业技术范式形成相匹配 |
6.4.3 部门创新体系与新兴产业技术范式形成相匹配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战后科技革命改造日本主要传统产业:基于部门创新体系的分析 |
7.1 科技革命改造传统产业的本质:传统产业技术范式变革 |
7.2 微电子技术改造下日本工业机器自动化的发展 |
7.2.1 工业机器自动化中政府支持创新的行为 |
7.2.2 工业机器自动化中企业的创新行为 |
7.2.3 工业机器自动化中的创新主体联盟 |
7.2.4 工业机器自动化中的需求因素 |
7.3 微电子技术改造下日本汽车电子化的发展 |
7.3.1 汽车电子化中政府支持创新的行为 |
7.3.2 汽车电子化中企业的创新行为 |
7.3.3 汽车电子化中的创新主体联盟 |
7.3.4 汽车电子化中的需求因素 |
7.4 日本部门创新体系与传统产业技术范式变革的匹配性评析 |
7.4.1 部门创新体系与工业机器产业技术范式变革相匹配 |
7.4.2 部门创新体系与汽车产业技术范式变革相匹配 |
7.4.3 部门创新体系与传统产业技术范式变革相匹配 |
7.5 本章小结 |
第8章 创新体系视角下战后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的经验与教训 |
8.1 战后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的经验 |
8.1.1 构建了与微电子技术经济范式相匹配的国家创新体系 |
8.1.2 重视创新体系的层级性和差异性建设 |
8.1.3 加速推进新兴产业技术范式的形成 |
8.1.4 借力科技革命的“双重性质”推动新旧产业协调发展 |
8.2 战后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的教训 |
8.2.1 创新体系的基础研究能力不足 |
8.2.2 创新体系不利于颠覆性技术创新的产生 |
8.2.3 政府主导下的大型研发项目模式存在定向失误的弊端 |
8.3 本章小结 |
第9章 创新体系视角下战后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对我国的启示 |
9.1 新一轮科技革命给我国产业升级带来的机遇 |
9.1.1 为我国产业升级提供“机会窗口” |
9.1.2 为我国新兴产业“追跑”“齐跑”与“领跑”的并行发展提供机遇 |
9.1.3 为我国传统制造业的高质量发展创造了机会 |
9.2 构建与新一轮科技革命推动产业升级相匹配的创新体系 |
9.2.1 构建国家创新生态体系 |
9.2.2 重视部门创新体系的“产业间差异性” |
9.2.3 形成与新兴产业技术范式相匹配的部门创新体系 |
9.2.4 建设能够促进传统产业技术范式演化升级的部门创新体系 |
9.3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9)战后日本战略性贸易政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研究述评 |
1.3 研究方法 |
1.3.1 理论分析与实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
1.3.2 宏观分析与微观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
1.3.3 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方法 |
1.3.4 比较分析的方法 |
1.4 研究思路与框架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框架 |
1.5 研究的创新之处与不足 |
1.5.1 创新之处 |
1.5.2 研究的不足 |
1.6 本章小结 |
第2章 战略性贸易政策的一般分析 |
2.1 战略性贸易政策的概念和性质 |
2.1.1 战略性贸易政策的概念 |
2.1.2 战略性贸易政策的性质 |
2.1.3 战略性贸易政策与幼稚工业保护论的区别 |
2.1.4 日本战略性贸易政策的内容体系 |
2.2 战略性贸易政策的理论渊源 |
2.2.1 比较优势与古典贸易理论和新古典贸易理论 |
2.2.2 重商主义与贸易保护理论 |
2.2.3 新贸易理论与战略性贸易政策 |
2.3 战略性贸易政策的理论体系 |
2.3.1 利润转移理论 |
2.3.2 外部经济理论 |
2.4 战略性贸易政策理论评析 |
2.4.1 战略性贸易政策的理论突破 |
2.4.2 战略性贸易政策的理论局限和消极影响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战后日本战略性贸易政策的演变 |
3.1 日本战略性贸易政策的萌芽阶段(经济恢复时期1945—1955) |
3.1.1 限制进口的政策 |
3.1.2 扶植和振兴出口的政策 |
3.1.3 保护和扶植国内产业的政策 |
3.2 日本战略性贸易政策的初级阶段(经济高速增长时期1956—1973) |
3.2.1 实施分阶段贸易自由化政策 |
3.2.2 实施有利于战略性产业发展的关税政策替代直接进口限制 |
3.2.3 通过放松对外国直接投资的限制增强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
3.2.4 贸易政策和产业政策相结合战略性地扶持重化工业的发展 |
3.3 日本战略性贸易政策高级阶段的形成时期(经济稳定增长和泡沫经济时期1973—1991) |
3.3.1 进一步推行贸易自由化的政策 |
3.3.2 实行进出口市场多元化来保证更多的贸易利益 |
3.3.3 战略性地促进知识和技术密集型产业发展 |
3.3.4 发挥对外投资和经济援助对贸易的促进作用 |
3.4 日本战略性贸易政策高级阶段的稳定发展时期(经济长期低迷时期1991—至今) |
3.4.1 贸易政策的重心向贸易和投资并举的方向转变 |
3.4.2 实行多层次、灵活的自由贸易战略来获取最大的贸易利益 |
3.4.3 发挥在全球多边贸易体制中的作用并主导国际经贸规则的制定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日本战略性贸易政策的制度基础与主要实施方式 |
4.1 日本战略性贸易政策的制度基础 |
4.1.1 国家战略与贸易政策的关系 |
4.1.2 政府主导型市场经济模式为有效实施战略性贸易政策奠定基础 |
4.2 日本战略性贸易政策的主要实施方式 |
4.2.1 依据动态比较优势确定战略性目标产业 |
4.2.2 利用财政金融等手段保护和扶持战略产业发展 |
4.2.3 推动企业联合,提高企业规模经济效应 |
4.2.4 构筑产官学协作的国家创新体制 |
4.2.5 推行战略性贸易外交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日本战略性贸易政策的产业层面分析 |
5.1 战后日本产业现代化与战略性贸易政策的结合发展 |
5.1.1 产业政策与战略性贸易政策有机结合 |
5.1.2 在产业发展的不同阶段结合着不同的战略性贸易政策 |
5.2 日本汽车产业的战略性贸易政策 |
5.2.1 汽车产业的战略性特征 |
5.2.2 日本政府对汽车产业采取的保护和扶植政策 |
5.2.3 日本汽车产业贸易政策的战略性调整 |
5.2.4 日本汽车产业战略性贸易政策的实施效果 |
5.3 日本钢铁产业的战略性贸易政策 |
5.3.1 钢铁产业的战略性特征 |
5.3.2 日本政府对钢铁产业的保护政策 |
5.3.3 日本政府对钢铁产业的扶植政策 |
5.3.4 日本钢铁产业战略性贸易政策的实施效果 |
5.4 日本半导体产业的战略性贸易政策 |
5.4.1 半导体产业的战略性特征 |
5.4.2 日本对半导体产业的保护政策 |
5.4.3 日本对半导体产业的扶植政策 |
5.4.4 战略性贸易政策实施效果与半导体产业国际竞争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日本战略性贸易政策的企业层面分析 |
6.1 日本的企业组织与战略性贸易政策 |
6.1.1 企业集团为战略性贸易政策的实施提供强大的基础载体 |
6.1.2 系列企业体制为战略性贸易政策的实施提供有力的运行机制 |
6.1.3 综合商社为战略性贸易政策的实施提供稳固的前沿阵地 |
6.2 日本的企业并购与战略性贸易政策 |
6.2.1 日本企业并购的模式与特点 |
6.2.2 通过并购实现规模经济为实施战略性贸易政策创造条件 |
6.3 日本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与战略性贸易政策 |
6.3.1 日本对外投资政策与贸易政策有机结合 |
6.3.2 对外直接投资与产业发展、贸易利益密切结合 |
6.3.3 跨国公司及经营战略中蕴含着战略性贸易政策 |
6.4 日本企业的技术进步与战略性贸易政策 |
6.4.1 技术贸易与战略性贸易政策相配合 |
6.4.2 促进技术引进与研发的政策是战略性贸易政策的主要表现 |
6.4.3 企业研发战略的效果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日本战略性贸易政策的特点、积极效果及消极影响 |
7.1 日本战略性贸易政策的特点 |
7.1.1 目标明确 |
7.1.2 重点突出 |
7.1.3 灵活运用 |
7.1.4 追求动态效应 |
7.2 日本战略性贸易政策的积极效果 |
7.2.1 促进经济高速增长 |
7.2.2 推动产业结构升级 |
7.2.3 提升产业的国际竞争能力 |
7.3 日本战略性贸易政策的消极影响 |
7.3.1 贸易摩擦频发 |
7.3.2 经济对外依赖加深 |
7.3.3 产业“空心化”风险 |
7.4 本章小结 |
第8章 日本战略性贸易政策对我国的启示 |
8.1 当前外贸形势突显战略性贸易政策的重要性 |
8.1.1 贸易保护主义和单边主义抬头 |
8.1.2 贸易摩擦形势严峻复杂 |
8.1.3 新一轮国际产业竞争更加激烈 |
8.2 日本战略性贸易政策对我国的启示 |
8.2.1 重视发挥政府的干预和支持作用 |
8.2.2 在尊重WTO原则基础上,合理利用贸易政策工具 |
8.2.3 培育和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 |
8.2.4 制定合理的对外投资策略 |
8.2.5 实施出口鼓励措施,集中力量开拓国际市场 |
8.3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10)日美半导体磋商对中美贸易摩擦下中国集成电路产业的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及相关研究回顾 |
2 日美磋商前后不同时期的日本半导体产业 |
2.1 20世纪70年代之前的快速跟进 |
2.2 VLSI计划与日本半导体产业的赶超 |
2.3 日美磋商对日本半导体产业的冲击 |
2.4 21世纪后日本半导体产业的转型重振 |
第一,不再固守已不具备竞争优势的DRAM芯片。 |
第二,将产品重心转向技术含量更高的系统级芯片 |
第三,围绕系统级芯片 |
3 日本半导体兴衰内因及两次摩擦对比 |
3.1 日本半导体产业兴衰转换的内在原因 |
3.2 中美摩擦同日美摩擦及磋商对比分析 |
4 日本半导体兴衰启示及政策建议 |
四、NEC:充分把握市场(论文参考文献)
- [1]我国新闻棋赛的历史流变与史论理析[A]. 陈金铎. 中国围棋论丛(第6辑), 2021
- [2]我国药品试验数据保护制度研究[D]. 周云云. 安徽财经大学, 2021(10)
- [3]区域经济一体化对中国制造业的影响——基于RCEP的模拟分析[J]. 陆菁,高宇峰,王韬璇.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1(03)
- [4]日本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产业政策发展与产业链研究[J]. 张文闻. 现代日本经济, 2021(03)
- [5]时空演进视角下中巴伊土国际运输通道效能评估[D]. 雷洋. 重庆交通大学, 2021
- [6]后日美贸易摩擦时代日本的产业分流及其半导体产业衰退[J]. 刘轩,纪雅琦. 现代日本经济, 2021(02)
- [7]1976年以来美国版权法的变迁研究[D]. 张戈平. 华东政法大学, 2020
- [8]战后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研究 ——基于创新体系的视角[D]. 刘伟岩. 吉林大学, 2020(03)
- [9]战后日本战略性贸易政策研究[D]. 邵冰. 吉林大学, 2020(03)
- [10]日美半导体磋商对中美贸易摩擦下中国集成电路产业的启示[J]. 马文君,蔡跃洲. 中国科技论坛, 20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