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兴:发展农业四大工程

绍兴:发展农业四大工程

一、绍兴:四大工程兴农业(论文文献综述)

贾棚仁[1](2021)在《清代台湾进士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路杭[2](2020)在《基于雷州传统城水关系研究的雷州城市中心水系景观规划设计》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主要研究雷州古代城市发展与相关传统水利系统之间的内在关系,并且基于雷州传统城水关系对雷州城市中心水系景观提出了合理性的规划设计策略。水是城市生存、发展的命脉,传统水利的建设对古代城市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支撑作用。雷州作为第三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具有悠久的城市发展史与农业灌溉史。雷州西湖、特侣塘陂塘水利系统具有调节雨洪、农业灌溉、城市景观、漕运贸易等诸多功能;扞海堤的修建有效的阻挡住海潮对农田的侵袭。两者结合之下,雷州东西洋田“万顷云连”,使雷州成为广东有名的鱼米之乡,从而为雷州城市的发展提供了不竭动力。同时,传统水利系统的开发,也使雷州地区形成了“山—塘—城—田—河—海”的山水序列。论文主要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第一章与第二章。第一章介绍了研究背景和意义,界定了研究对象与研究范围,对中国古代城水关系与雷州区域历史文化进行了相关的研究,并提出了相应的研究方法;第二章详细阐述了雷州区域的自然环境状况、历史文化资源以及区域景观结构特征。第二部分:为第三章到第五章。第三章对雷州传统水利系统的组成进行研究,并结合史料研究与地理信息系统,对古代西湖塘、特侣塘的位置进行了合理性推测;第四章探索雷州城水关系的发展进程,从时代背景、水利发展、城市建设、景观营造四个角度,对历代(宋、元、明、清)雷州发展进行了总结,;第五章从聚落选址、城市结构、农业发展、城市景观等角度详细阐述了水体对城市的支撑作用。第三部分:为第六章与第七章。第六章总结了雷州城市水系现今所面临的严峻问题,针对于此,参考了诸多国际案例,并从中总结出雷州水体景观保护与发展可借鉴的经验;第七章以雷州城市中心水系景观规划设计为例,基于传统城水关系研究与雷州城市水系保护,提出了具体的规划设计方案。将理论应用于实践,旨在为今后雷州及其他城市发展与滨水景观营建提供思路与参考。

牛志威[3](2018)在《晚清粤港小说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晚清时期,粤港之地是小说创作出版中心上海之外,另一小说创作出版较为繁盛的地区。晚清粤港小说主要以两种形式存在,报刊小说和单行本小说。经全面搜集,现见晚清粤港刊载小说报刊共50家,刊载小说共506种;单行本小说出版机构共22家,出版单行本小说共48种。本论文从地域角度,对晚清粤港创作出版的小说进行整体研究。本论文由绪论、正文、结语、附录四部分组成,正文共五章。绪论说明选题缘起、明确研究对象、总结研究现状并拟定论文框架。第一章在全面搜集晚清粤港小说文献的基础上,对晚清粤港小说进行整体概观。从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认识晚清粤港小说的发展态势与地域分布状况,并分析其形成原因。第二章研究晚清粤港小说的作家群体。首先,全面细致地考索粤港每篇小说的作者署名,尽可能多地弄清晚清粤港小说的作者及其生平。其次,从晚清粤港小说家群体身份共性较大的籍贯、创作时的年龄阶段、政治倾向等几个方面,认识小说家群体与小说整体面貌之间的相互关系。第三章论述晚清粤港小说的主流思想——排满革命宣传及其表达途径。为达到宣传排满革命的目的,晚清粤港小说家对小说类型及小说主人公有一定的选择倾向。反抗异族统治及进行共和革命的历史演义小说、“革命+恋爱”模式的艳情小说、便于讲述道理的寓言体小说是小说家主要选择的小说类型。抗清人物与反清人物及其后代、晚清革命派人物、晚清保皇派人物是小说家主要选择或虚设的小说主人公,其中小说家对最后一类小说主人公是持批判嘲讽态度,对前数种小说主人公则是持赞扬歌颂态度。第四章全面论述晚清粤港小说排满革命宣传之外的其他主题,主要包括批判现实中的丑恶人物及丑恶现象、提倡实业、戒烟戒嫖、广博见闻、消闲娱乐等。第五章对晚清粤港小说家中成果丰富,但却一直未被学界关注的王斧、黄伯耀二人的小说创作进行个案研究,弄清他们创作的小说作品,并对其小说创作进行总体认识。结语总结晚清粤港小说的地域特色及历史意义。思想以宣传排满革命为主和内容以粤人粤事为主,是晚清粤港小说的两大特色。其中前者是因小说家大多是革命者而形成,后者是因小说家大多是粤籍人而形成。就其历史意义看,一方面,晚清粤港小说与同时期其他地域的小说互相影响,共同促成了晚清中国小说的繁荣,其对晚清南洋地区的华文小说创作影响尤大。另一方面,晚清时期是粤港小说发展史上一个新的高峰时期,其形成的小说兴盛传统对粤港之后的小说发展具有重要的积极意义。附录主要是对晚清粤港小说及小说家相关文献资料的整理,是论文展开论述的基础。附录共五个:晚清粤港刊载小说报刊简介表、晚清粤港刊载小说报刊及其刊载小说统计表、晚清粤港单行本小说出版机构及其出版小说统计表、晚清粤港小说家小传、晚清粤港小说作品简介。

韩冰[4](2017)在《丽水市域内古堰灌区乡土景观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灌溉工程与农业发展密切相关。灌区是农耕时期的基本人居环境单元。引水的堰和渠系的规划涵盖农田灌溉、日常用水、防洪避旱、城市和村落布局设计等诸多方面。从风景园林的角度来看,古堰灌区呈现的是一类特别的乡土景观。筑堰理水的过程即是人类人为介入自然过程,将自然景观转变为自然景观与人工景观组成的复合景观,并保持一种互动与平衡的可变状态。本文以浙江省丽水市域内的古堰灌区为研究对象,试图从风景园林的视角,将古堰灌区理解为自然基底景观、水利系统景观、农业肌理、聚落景观以及水管理运行机制的生态、生产和生活复合系统。研究尺度涵盖面积不等、古堰个数不同的古堰灌区,采用数据统计分析法、文献综合法、个案法、图解分析法、现场调研法等,分析古堰灌区乡土景观要素的构成模式和空间格局特征。总结其人工干预的方式,为丽水市内乃至周边地区的景观本土化发展提供依据,具体而言:首先,分析在工业化前,古堰灌区乡土景观演变过程中人工干预自然的具体方式。同时总结出古堰灌区的景观物质要素构成及人文景观要素。其次,通过实地调研和个案分析,选取典型的古堰灌区样本,研究在不同的自然地理基础之上每处灌区的地域特征、村落形态、人工干预自然的方式以及景观空间格局构成,总结灌区营建水利、干预自然的规律以及空间格局、管理和组织灌区生产的共性。最后,在丽水市域内主要区域的城市化进程背景下,以几个典型的案例分析新型城镇化对于古堰灌区的影响因素。总结古堰灌区的营造智慧的同时,就如何保护乡土景观要素、空间格局,如何从传统的人工水利干预自然的实践经验中学习保留乡土景观风貌、适应新型城镇化进行探讨。

莫日根吉[5](2017)在《元朝园林初探》文中提出元朝建国虽不足百年,却涌现出了许多优秀的园林作品,对两宋至明清园林的发展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在中国造园史上具有深刻意义。元朝多元文化之间的交融、碰撞,为这一时期造园艺术注入了新鲜的活力,从而形成了不同与其他朝代的显着风格特征。然而,在我国古典园林史的研究领域中,大多以其他朝代园林的研究为主,元朝园林得到了较少关注,且缺少对元朝园林的整体性研究。本论文以元朝不同类型的园林做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研究、年代学研究、对比分析和共性归纳等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分析了这一时期园林的发展变迁脉络与造园理法特征,望能初步完善元朝园林的体系框架。文中重点对元朝皇家园林和私家园林进行深入研究,总结出这一时期造园风格多样化的特点,并揭示元朝园林所独有的草原游牧生态观与中原传统儒家哲学观和谐共存的现象,为今后相关课题的展开做出绵薄之力。

王淑蕾[6](2017)在《浙江省绍兴市农业科技成果推广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面对农业现代化的新要求、国内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低下和国际农业竞争空前激烈的巨大挑战,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和应用效率,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稳定,深入推进科技兴农,必须紧紧依靠科技创新和技术推广。具有生态、经济、社会三重效益的农业技术创新,是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最强有力的引擎,是提高我国农业抗风险能力、国际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从而确保农业可持续发展和农业现代化顺利实现的关键。实践证明,农业科技推广是农业科技成果由潜在生产力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纽带,是农业科技研发与实际应用之间的桥梁,是科学技术服务于农业生产的重要环节,是科技创新推动经济发展的强有力杠杆。目前,我国农业成果推广技术支撑能力还较弱,农业科技对农业发展的贡献率仅为56%,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只有30%-40%,我国农业科技体制和农业科技推广机制还存在很大发展空间。如何让农业科技的创新和推广服务带动我国农村经济发展,更好地推动新常态下农业科技成果推广工作,仍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浙江省绍兴市是中国农村经济最活跃的地区之一,本文以绍兴市农业科技成果推广实践为例,选取浙江绍兴具有代表性的农业科技推广单位——嵊州市金庭镇桃形李科普示范基地、诸暨市枫桥镇中国香榧森林公园、上虞区盖北镇葡萄园产业基地进行案例分析,由点到面深入剖析绍兴市农业科技成果推广运行的基本状况、主要问题和发展策略,找出障碍因素,并提出优化绍兴市农技推广模式的策略建议,以期为优化浙江省乃至全国农业科技成果推广提供参考价值,为解决“三农”问题、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产生现实推动作用。

林杰[7](2016)在《水源地农业面源污染的农户生态补偿意愿及政策机制研究》文中提出农业面源污染尤其是种植业污染已成为当今水源地的主要污染源之一。现有文献发现,较之传统的“命令-控制”型环境政策,激励排污微观主体自愿行为的生态补偿机制的治污效果可能更好。本文以水源地农业面源污染的直接产生者——农户的生态补偿参与意愿为研究对象,基于新消费者理论求得农户家庭生产的效用极大化条件,并构建家庭福利函数深入分析家庭福利最优化的关键决定因素;进一步利用浙江省温州市桥墩水库和余姚市四明湖水库等水源地的541个水稻种植户调查数据,采取有序Logit回归模型、分位数回归模型及联立双变量Probit模型依次从“环保参与意愿→受偿意愿→受偿方式选择意愿”三个递进层次对水源地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的农户参与意愿展开全面具体的实证分析;最后,在以上研究和发达国家经验启示的基础上,提出水源地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农户生态补偿机制建立的总体思路。本文的主要研究发现如下:(1)农户生产决策的效用极大化条件是使基于生态补偿创造的生产条件的边际产品价值与其他投入要素边际产品价值无限接近。而在达到家庭福利最优化的条件下,除了个体特征因素,农户生态保护参与意愿还受不同性质产品价格与补偿的农户利用效率所影响。而最优补偿量则取决于各种投入要素在保护性耕作、传统耕作或是其他用途之间的边际产品价值的比较。在选择补偿方式时,农户会基于产出对经济损失的止损能力、各种希望通过补偿获得弥补的需要、不同补偿手段的要素转化率和其他补偿方式的各种投入要素的边际产品价值等因素进行决策。(2)收入相关因素对农户水源地面源污染治理参与意愿的影响较为显着,兼业者、家庭收入和个人收入高者、生产效率高者更倾向于选择高比例削减化肥和农药。农户对于农药与化肥污染的认知程度不高,所以不同环境认知程度的农户之间水源面源污染治理参与意愿差异并不明显。另外,受偿意愿越高的农户一般更加依赖农业收入,参与意愿也较低。(3)对于农户水源地面源污染治理的受偿意愿来说,化肥削减情景下两地的受偿期望值与农户平均利润和报告30%削减量农户的平均受偿意愿较为接近,且低于两地最高土地流转价格;而在农药削减情景下两地受偿期望值差距较大,且均远高于化肥削减情景下的期望受偿值。农户受偿的基本愿望实为确保家庭消费结构与收入水平不受影响。生产效率和预期减产风险对期望受偿强度存在正效应;家庭总收入、粮食出售比例与期望受偿强度正相关;而参与意愿低、家庭经济条件或居住地经济环境差的农户受偿意愿会相对较高。(4)农户对补偿方式的选择是其综合考虑功能性、灵活性与稳定性的结果。虽然资金补偿最受欢迎,但是绝大部分农户对于其它非资金补偿方式同样具有极高接受度。相对于造血式补偿与脱钩补偿,农户更偏好于输血式补偿和挂钩补偿。在多选情景下,资金补偿是农户首选补偿方式,其次是粮食补偿与替代投入品,然后是技术学习与其他就业,而物理杀虫与有机肥的接受度最低。生产效率更高与参与意愿更高的农户更希望获得经济补偿,而不会选择技术补偿;耕地破碎度高、面积大的农户更偏好于替代投入品与非智力补偿,家庭收入高的农户容易选择智力补偿与其他就业。(5)农户关于农药面源污染治理的生态补偿参与意愿相较化肥的差异性更小,可影响农药削减情景下农户决策的因素相比化肥削减情景下更少,这可能是由农药相对高减产风险的特征所决定。在补偿方式方面,农户更谨慎看待农药削减的后果,在多选情景下他们偏好于更具替代关系的补偿方式组合以分散风险;而在相对风险易控的化肥削减情景中,农户倾向于选择具有互补关系的补偿方式。(6)立足于农户视角的水源地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生态补偿政策应该是在充分考虑农户需求的基础上,以农户家庭为单位逐步推进生态补偿制度的构建,政策设计的重点在于通过全面提升农户的农田管理能力来增进其参与意愿,并且在体现公平、体现差别、体现信用、相应补偿和损失补偿五大原则指导下使农户的环保参与率、受偿满意度与补偿方式选择合理性全面得到提升。本文创新之处在于:第一,研究内容上,以农户家庭机会成本权衡解析生态补偿的农户参与意愿,从三个递进层面对水源地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的农户参与意愿展开系统研究,既考虑了农户参与意愿的整体性,又兼顾了不同层面之间的差别性。第二,研究方法上,综合使用改进的重复投标博弈法、分位数回归与联立双变量Probit模型等方法使实证结果更具可靠性和解释力;同时,对期望受偿强度的度量和对补偿方式的重新筛选与整合也提升了分析结论的严谨度;第三,研究视角上,立足于微观主体解读水源地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困境,更进一步在农户意愿实证考察基础上,构建以农户需求为导向的水源地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生态补偿机制,这样得出的相关政策建议更具实践性和可操作性。

刘峰[8](2015)在《20世纪30年代农村复兴思潮研究》文中指出农村复兴思潮是20世纪30年代中国知识分子在探索救亡图存和现代化道路及追求民族复兴的过程中,对社会矛盾和时代挑战进行积极回应的产物。早在20年代后期,在国民革命的影响下,知识分子已把目光投向农村,自觉地进行建设农村和复兴农村的活动,进入30年代,随着农村经济破产和民族危机加剧,农村复兴思潮日益凸显而成为主流思潮。倡导和参与农村复兴的知识分子企图通过体制内改良,复兴农业,促兴工业,使中国走上现代化的道路,实现中华民族的复兴。本文试图在民族复兴的背景下,以现代化为主线,运用历史学、社会学与经济学的方法,全面考察农村复兴思潮产生的历史条件,系统梳理农村复兴思潮的发展脉络,总体述评农村复兴思潮的主要内容,具体剖析具有代表性知识分子的农村复兴思想,详细解读着名媒体复兴农村的观点,在具体历史语境中对知识分子复兴农村的论争进行评述,总结农村复兴思潮的特点和历史作用,揭示这一思潮在国家现代化和民族复兴进程中所产生的影响和意义。鸦片战争后,我国农村开始走向衰落。尤其到了20世纪二三十年代,由于帝国主义的侵略,封建地主阶级的剥削以及自然灾害的频仍,中国农村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危机,具体表现为农村经济破产,政治纷乱,社会失序,乡村教育衰落,30年代民族危机加剧,进一步加重了农村危机的程度。面对民族危机和农村危机,知识分子纷纷提出复兴农村的主张,有人从中国传统农本文化中寻找复兴农村的资源,提出“以农立国”的主张;有人对中国乡约进行研究整理,汲取乡约中的合理成分,通过补充和改造乡约,从传统乡约中寻找建设农村的合理因素;有人把孙中山的民生主义奉为建设农村的指导思想;还有人借鉴西方实用主义教育哲学,对乡村教育进行改造。可以说,农村复兴理论既源于中国传统文化,又汲取了近代西方文化,是多种文化思想共同作用的结果。农村复兴思潮的发展演进大致经历了三个时期。清末以来地方自治的推行,引起20年代后期村治思潮的兴起,乡村教育危机引发了知识分子对乡村教育改造的思考并出现乡村教育思潮,这一时期是农村复兴思潮的兴起期。30年代前中期,农村经济破产,救济农村、建设农村、复兴农村成为潮流,农村复兴思潮向前发展,随着民族危机加剧,民族复兴思潮兴起,进一步推动农村复兴思潮走向高涨,此为农村复兴思潮的第二个时期即发展高涨期。第三个时期为转型衰落期,全面抗战爆发后,救亡图存成为中华民族主要任务,乡村建设向农村联合阵线转型,农村复兴运动向民族解放运动发展,农村复兴思潮被轰轰烈烈的抗日救亡思潮代替。复兴农村的团体机关众多,农村复兴运动也有多种叫法,或叫村治运动,或叫乡村教育运动,或叫农村合作运动,或叫农业推广运动等。各种机关团体复兴农村的事业主要包括实行农村自治、改造农村教育、组织农村合作、实施农业推广、活跃农村金融、发展乡村工业等内容。由于农村复兴团体建设农村的入手方法和侧重点不同,乡村建设领袖的学养和理论依据有别,形成不同的农村复兴理论。在农村复兴运动中,涌现出一批有影响的代表人物,如梁漱溟、晏阳初、高践四、许仕廉等人,他们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了系统的、有价值的农村复兴思想。梁漱溟认为中国问题是严重的文化失调问题。他主张建立乡农学校,依靠知识分子下乡和农民打成一片,运用教育和合作的方法,走农业引发工业的道路,复兴农村,创造新文化,在中国建立一个理想的新社会。晏阳初针对中国农村存在着“愚穷弱私”四大病症,采取“四大教育”和“三大方式”,培养农民的知识力,生产力,强健力与团结力,复兴农村,为民族复兴奠基。高践四主张开展民众教育,培养民众团体,挽救农村经济衰落。方显廷提出发展乡村工业,建立农村合作组织,由政府推动进行乡村建设,实现农村现代化。许仕廉主张复兴农村应以整个社会为对象,从地方自然经济区域入手,运用计划的、科学的方法,通过复兴农村,以谋中华民族的生存与发展。梁漱溟等人的农村复兴思想多角度地展示农村复兴思潮的全貌。农村经济破产,引起媒体的关注,报刊杂志纷纷刊发救济农村的文章,提出复兴农村的主张。《独立评论》对农村破产现状有着深刻的认知,详细剖析农村破产的原因,对农村复兴方案进行多元设计。《中国经济》概括了中国农村破产的具体表现,指出帝国主义的经济侵略与封建势力的剥削是中国农村破产的根本原因,并对复兴农村提出标本兼治的办法。《大公报》以媒体应有的责任和使命,派记者到农村进行实地调查,报道农村破产现状,分析破产原因;创办《乡村建设》副刊,广发复兴农村言论;并身体力行组织赈灾募捐活动,救济受灾农村。《东方杂志》设置农村议题,凸显农村地位重要,利用媒体功能,传播农村复兴思潮,督促政府实施复兴农村的各种措施。正是由于报刊杂志的宣传和鼓吹,农村复兴运动由少数人的主张变为一种社会思潮,由涓涓细流,汇合成滚滚向前的时代潮流。为救济农村,复兴农村,来自不同阵营的知识分子从不同的学科背景出发,提出不同的救济农村主张,在复兴农村方法和路线上产生分歧和论争。论争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关于救济农村是实行“无为”政治还是“有为”政治的论争;关于复兴农村是“从农业引发工业”还是“发展都市以救济农村”的论争;关于复兴农村是进行革命还是进行改良的论争。实际上,论争双方已超越了农村复兴这一具体问题,体现出那个时代知识分子对于中国现代化问题、国民经济建设重心问题和国家前途问题的深切关注与思考。30年代,民族危机日益严重,救亡图存迫在眉睫,民族复兴与国家现代化成为农村复兴思潮的一条主线。从价值目标上看,复兴农村最终目标是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从农村复兴运动的实质看,农村复兴运动是致力于乡村人的现代化的运动;从农村复兴的手段看,农村复兴运动是运用改良的手段,促进农村生产力的发展。农村复兴运动推动了知识分子与农民的结合,加强了对一盘散沙乡村社会的整合,对中国现代化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为民族复兴奠定了一定的基础。农村复兴思潮是时代的产物,是由爱国知识分子倡导与推动,虽然农村复兴运动具有改良性质,但在挽救中国的进程中,革命与改良并行不悖,都是推动中国历史发展的动力,农村复兴运动促进中国农村社会进步与发展的作用值得肯定。

段威[9](2013)在《浙江萧山南沙地区当代乡土住宅的历史、形式和模式研究》文中认为本文以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的南沙地区为地理范围,从单体到聚落层面的形式和组织秩序入手,在追溯历史背景的基础上,以解放后至今现存的当代的乡土住宅为对象,研究其历史背景、形式规律和生成模式,并企图挖掘在新城镇化语境下未来城郊农村可持续发展的有益建议。主要分为以下几个部分:绪论部分是研究工作的理论准备。第二章至第五章是论文的主体,总结归纳了萧山的乡土住宅的模式,它是由5个子系统相互映射组成,分别是:样本、形式、组织、特征和语境。第二章至第五章分别对上述五个子系统进行了分析。第二章对萧山当代乡土住宅的语境进行了分析,整理了当地的地理形成、地方文化、土地政策、政策干预和城乡规划等5个方面的内容,梳理了当地的乡土住宅和聚落形成的历史条件。第三章是对一手资料的整理和分析,阐释了取样的前提和范围,梳理和描绘了田野调查获取的样本的物质环境、空间形态、功能布局、材料构造和装饰母题等内容。第四章,包含类型分析和组织机制两个部分。首先明确了类型分析的方法,并据此对收集的样本从时间断代、空间类型和地块格局等3方面进行了分析,并归纳了上述诸方面的形式规律。其次,从组织机制的角度,借鉴相关理论分析了形式规律的生成机制和受控过程,总结了样本在基因受控下,从无序向有序的演变过程。第五章,通过对萧山当代的社会、经济和文化特征的分析,提出了萧山南沙当代乡土住宅的“之间”态特征,并据此建立起第四章和第二章之间的桥梁,即从微观样本到宏观语境的关联。第六章对全文的观点进行了总结,结合新城镇化的语境,对中国当代的农村建设提出了若干建议和研究视角。本文立足实地调查的137处样本和详细测绘访谈的20处样本,建立起了萧山南沙地区当代乡土住宅从微观样本到宏观语境的关联,总结了其生成的机制和模式。本研究将萧山南沙地区当代乡土住宅生成过程中涉及的诸多样本、形式、组织、特征和语境进行了一种较为逻辑的梳理,提供了看待这一复杂生成过程的观察角度和分析方法,并且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新城镇化语境下对乡村未来人居环境建设的若干建议。

钱淑敏[10](2013)在《从古越藏书楼看清末浙东私家藏书的近代化转型》文中研究指明中国私家藏书事业的发展是中国藏书史上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社会文化发展的一个“侧影”。清末是中国社会大变革的关键时期,也是中国私家藏书事业由传统走向近代的重要时期,浙东作为中国最早的开埠地区之一,传统私家藏书的经济基础率先受到西方资本主义殖民经济的冲击,传统的藏书思想亦受西方近代公共图书馆思想的影响,因而,这一地区的私家藏书事业率先发生转型,出现了中国第一个具有近代图书馆性质的藏书楼——古越藏书楼。本文拟以古越藏书楼为切入点,在厘清清末浙东地区传统私家藏书没落以及外来开放藏书理念输入背景的基础上,研究清末浙东地区私家藏书的近代化特点,找出清末浙东地区率先出现私家藏书近代化转型的原因及其对其他地区私家藏书的影响。本文除绪论和结语外,正文由五大部分组成。第一部分,厘清浙东私家藏书的发展历程,以及清末内忧外患背景下私家藏书没落和转型的表现。第二部分,分析浙东地区率先出现的具有近代图书馆性质的古越藏书楼的创立背景及其基础。第三部分,通过与传统私家藏书的比较,分析古越藏书楼体现的近代化特征,进一步概括出清末浙东私家藏书转型的特点。第四部分,分析浙东地区率先出现私家藏书近代化转型的经济、文化动因,以及开明绅士的推手作用。第五部分,分析浙东私家藏书率先转型在推动中国图书馆事业和开启民智、促进维新和革命运动等方面的意义。

二、绍兴:四大工程兴农业(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绍兴:四大工程兴农业(论文提纲范文)

(2)基于雷州传统城水关系研究的雷州城市中心水系景观规划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绪论
    1.1.研究背景
        1.1.1.水是城市生存、发展的命脉
        1.1.2.雷州是因水而生的古城
        1.1.3.雷州水利系统的湮灭与保护
    1.2.研究意义
        1.2.1.理论意义
        1.2.2.实践意义
    1.3.研究对象与范围
    1.4.研究内容
    1.5.研究方法
    1.6.研究综述
        1.6.1.城水关系的相关研究
        1.6.2.雷州区域的相关文献
    1.7.研究框架
    1.8.项目来源与经费支持
2.雷州区域概况
    2.1.自然环境
        2.1.1.地理位置
        2.1.2.地貌特征
        2.1.3.气候情况
        2.1.4.自然水系
    2.2.历史人文
        2.2.1.雷州建制沿革
        2.2.2.历史文化
    2.3.区域景观结构
        2.3.1.“山—塘—城—田—河—海”的山水序列
        2.3.2.“山环水抱”的城市选址
3.雷州传统水利系统研究
    3.1.雷州传统水利系统概况
    3.2.扞海堤
        3.2.1.海堤的概念
        3.2.2.雷州建设海堤的原因
    3.3.陂塘水利系统
        3.3.1.陂塘的概念
        3.3.2.雷州建设陂塘的原因
    3.4.古代水塘位置的推测
        3.4.1.古代西湖的推测
        3.4.2.古代特侣塘的推测
        3.4.3.张赎塘的推测
4.雷州城水关系演变研究
    4.1.雷州城水关系演变概况
    4.2.宋代雷州城水关系
        4.2.1.时代背景
        4.2.2.水利发展
        4.2.3.城市建设
        4.2.4.景观营造
    4.3.元代雷州城水关系
        4.3.1.时代背景
        4.3.2.水利发展
        4.3.3.城市建设
        4.3.4.景观营造
    4.4.明代雷州城水关系
        4.4.1.时代背景
        4.4.2.水利发展
        4.4.3.城市建设
        4.4.4.景观营造
    4.5.清代雷州城水关系
        4.5.1.时代背景
        4.5.2.水利发展
        4.5.3.城市建设
        4.5.4.景观营造
5.雷州水利系统对城市的支撑作用
    5.1.因水而生——聚落选址
        5.1.1.雷州城选址
        5.1.2.村落分布
    5.2.因水而变——城市结构
        5.2.1.外城的建设
        5.2.2.商业中心的改变
    5.3.因水而兴——农业发展
    5.4.因水而名——景观营建
        5.4.1.雷阳八景
        5.4.2.西湖公园
6.雷州城市水系的现状问题与思考
    6.1.雷州古今城水关系变化
        6.1.1.古代雷州城水空间结构——水环城
        6.1.2.建国后雷州城水空间结构——城环水
        6.1.3.现代水利工程的建设
        6.1.4.小结
    6.2.雷州水系的现状问题
        6.2.1.水质污染
        6.2.2.景观破败
        6.2.3.文化缺失
    6.3.案例研究与借鉴要点
        6.3.1.波士顿翡翠项链公园体系规划
        6.3.2.新加坡加冷河碧山宏茂桥公园
        6.3.3.清溪川河道复兴
        6.3.4.五华县琴江老河道湿地公园改造
        6.3.5.沣河湿地生态公园
7.雷州城市中心水系景观规划设计
    7.1.前期分析
        7.1.1.规划范围
        7.1.2.上位解读
        7.1.3.基底分析
    7.2.总体规划
        7.2.1.规划依据、定位及目标
        7.2.2.规划目标与愿景
        7.2.3.规划策略
        7.2.4.平面图
        7.2.5.规划结构
    7.3.分区设计
    7.4.专项设计
        7.4.1.竖向设计
        7.4.2.水体净化
        7.4.3.驳岸规划
        7.4.4.交通规划
        7.4.5.植物景观规划
        7.4.6.节事活动规划
        7.4.7.服务设施规划
        7.4.8.基础设施设计
        7.4.9.用地平衡表
8.总结
    8.1.研究成果
    8.2.创新点
    8.3.研究中存在的不足
参考文献
附表A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致谢
附件

(3)晚清粤港小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缘起
    二、研究对象
        (一)关于“晚清”
        (二)关于“粤港小说”
    三、晚清粤港小说研究现状
        (一)晚清粤港部分小说家及部分小说作品的个案研究
        (二)晚清粤港小说某些局部的综合研究
    四、论文框架
第一章 晚清粤港小说概观
    第一节 晚清粤港小说创作出版的发展态势
    第二节 晚清粤港小说创作出版的地域分布
        一、晚清粤港刊载小说报刊与出版小说机构的地域分布概况
        二、晚清粤港小说地域分布形成的原因
第二章 晚清粤港小说家队伍研究
    第一节 晚清粤港小说家队伍的构成概况
        一、晚清粤港小说作者考索面临的问题
        二、晚清粤港小说家队伍的构成成分统计
    第二节 晚清粤港小说家群体的构成成分及其对小说的影响
        一、晚清粤港小说家群体成员的籍贯分布及其对小说的影响
        二、晚清粤港小说家群体成员的年龄结构及其对小说的影响
        三、晚清粤港小说家群体成员的政治倾向及其对小说的影响
第三章 排满革命思想及其表达途径——晚清粤港小说的主题思想(上)
    第一节 排满革命与晚清粤港小说的类型选择
        一、反抗异族统治及进行共和革命的历史演义小说
        二、“革命+恋爱”模式的艳情小说
        三、便于讲述道理的寓言体小说
        四、大受读者欢迎的侦探小说
    第二节 排满革命与晚清粤港小说的主人公选择及情感倾向
        一、抗清、反清人物及其后代
        二、晚清革命派人物
        三、晚清保皇派人物
第四章 晚清粤港小说的主题思想(下)
    第一节 批判现实中的丑恶现象和丑恶人物
    第二节 宣传戒烟(鸦片)
    第三节 提倡实业
    第四节 广博见闻和娱乐消闲
第五章 晚清粤港小说家个案研究
    第一节 王斧小说研究
        一、王斧小说考
        二、王斧小说的主题思想
        三、王斧小说的艺术特色
    第二节 黄伯耀的小说理论与小说创作
        一、黄伯耀的小说理论文章与小说作品考
        二、黄伯耀小说理论与小说创作的总体概貌
结语
    一、晚清粤港小说的地域特色
    二、晚清粤港小说的历史意义
附录
    附录一:晚清粤港刊载小说报刊简介表
    附录二:晚清粤港刊载小说报刊及其刊载小说统计表
    附录三:晚清粤港单行本小说出版机构及其出版小说统计表
    附录四:晚清粤港小说家小传
    附录五:晚清粤港小说作品简介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后记

(4)丽水市域内古堰灌区乡土景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水利工程起源
        1.1.2 农业与水利工程
        1.1.3 当前水利工程与人居环境的矛盾
    1.2 选题相关理论研究
        1.2.1 乡土景观
        1.2.2 文化景观
        1.2.3 水文水利与水工美学
    1.3 研究内容
        1.3.1 研究对象:古堰灌区
        1.3.2 研究范围界定
        1.3.3 研究对象年代界定
    1.4 研究目的及意义
        1.4.1 研究目的
        1.4.2 研究意义
    1.5 国内外研究现状
    1.6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6.1 研究方法
        1.6.2 技术路线
2. 古堰灌区乡土景观
    2.1 灌区实体景观
        2.1.1 自然基底层
        2.1.2 水利体系层
        2.1.3 人居聚落层
    2.2 灌区文化内涵
        2.2.1 兴堰纪念与水崇拜
        2.2.2 水管理与祭祀活动
        2.2.3 维缮与出资来源
        2.2.4 古堰文化作品
    2.3 古堰灌区形成及演变
        2.3.1 兴建及演变逻辑
        2.3.2 都江堰与川西平原
        2.3.3 它山堰与鄞西平原
3. 丽水市古堰灌区总述
    3.1 丽水市概况
        3.1.1 自然环境
        3.1.2 人文历史
    3.2 丽水市主要古堰灌区概况
        3.2.1 作为研究对象的古堰灌区
        3.2.2 主要古堰灌区统计
        3.2.3 主要古堰灌区分布情况
    3.3 古堰灌区尺度及分类
4. 丽水古堰灌区案例分析
    4.1 碧湖平原与通济堰
        4.1.1 自然环境
        4.1.2 水利体系
        4.1.3 人居聚落
        4.1.4 农田肌理
        4.1.5 水管理与维缮制度
    4.2 松古平原与堰坝群
        4.2.1 自然环境
        4.2.2 水利体系
        4.2.3 人居聚落
        4.2.4 农田肌理
        4.2.5 水管理与维缮制度
    4.3 丽水城区与好溪堰
        4.3.1 自然环境
        4.3.2 水利体系与营城
        4.3.3 城镇化与水系结构变化
5. 古堰灌区的营建智慧
    5.1 顺时借势,技术为先
        5.1.1 因地制宜,适应水文
        5.1.2 巧于因借,营城与理水巧妙结合
        5.1.3 借势营建,方便生活生产
    5.2 营造聚落,含蕴人文
        5.2.1 聚落选址与水系
        5.2.2 水系为导向的布局
        5.2.3 聚落水口的营造
        5.2.4 堰坝、渠系与公共建筑相结合
    5.3 注重造景,巧营空间
        5.3.1 水工建筑物的风景化
        5.3.2 亭台楼阁的风景化点缀
        5.3.3 树木种植及生态维护
    5.4 健全法治,衍生文化
        5.4.1 水制度
        5.4.2 水文化
6. 城镇化对古堰灌区的影响
    6.1 材料的变化
        6.1.1 堰坝坝体材料的变化
        6.1.2 渠系材料的变化
    6.2 格局的变化
    6.3 功能的改变
        6.3.1 灌溉能力的弱化
        6.3.2 水运功能的消失
    6.4 聚落和建筑的更新
7. 古堰灌区乡土景观发展策略
    7.1 古堰灌区的自然基底的保护
        7.1.1 水源地及水系的保护
        7.1.2 植物造景
    7.2 古堰灌区聚落古建的维护
        7.2.1 借用当地材料
        7.2.2 保留传统的建筑空间
    7.3 古堰灌区景观文脉的留存
8. 总结
    8.1 研究地位与作用
    8.2 研究不足与改进意见
    8.3 尚待解决的问题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获得成果目录
致谢

(5)元朝园林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解读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 研究内容
    1.4. 相关研究进展
        1.4.1. 己有研究
        1.4.2. 评述
    1.5. 研究方法与框架
        1.5.1. 研究方法
        1.5.2. 研究框架
2. 元朝园林概述
    2.1. 社会背景概况
        2.1.1. 多民族统一王朝的建立
        2.1.2. 社会经济的繁荣兴旺
        2.1.3. 多彩交融的文化盛况
    2.2. 园林发展沿革
        2.2.1. 前人造园影响
        2.2.2. 元朝园林变迁
3. 元朝皇家园林
    3.1. “两都巡幸”制度下的都城建设
        3.1.1. 元上都
        3.1.2. 元大都
        3.1.3. 元中都
    3.2. 大内御苑
        3.2.1. 北苑
        3.2.2. 太液池与两岛
        3.2.3. 北御苑
        3.2.4. 隆福宫西御园
    3.3. 行宫御苑
        3.3.1. 察汗诺尔御苑
        3.3.2. 东凉亭御苑
        3.3.3. 下马飞放泊
        3.3.4. 柳林御苑
    3.4. 小结
4. 元朝私家园林
    4.1. 造园概况
    4.2. 北京的私家园林
        4.2.1. 刘公子临锦堂
        4.2.2. 廉希宪万柳堂
        4.2.3. 廉希宪廉园
        4.2.4. 张九思遂初堂
        4.2.5. 曲枢贤乐堂
        4.2.6. 董定宇杏花园
        4.2.7. 北京其他私园
        4.2.8. 造园理法归纳
    4.3. 江南的私家园林
        4.3.1. 昆仑顾德辉玉山草堂
        4.3.2. 无锡倪瓒清閟阁
        4.3.3. 苏州张适乐圃林馆
        4.3.4. 吴县徐良甫耕渔轩
        4.3.5. 上海曹知白曹氏园
        4.3.6. 上海杨维桢小蓬台
        4.3.7. 上海元皇室公主拨赐庄
        4.3.8. 江南其他私园
        4.3.9. 造园理法归纳
    4.4. 其他地区私家园林
    4.5. 小结
5. 元朝寺观园林
    5.1. 造园概况
    5.2. 佛寺园林
        5.2.1. 大都大承天护圣寺
        5.2.2. 大都寿安山寺(今卧佛寺)
        5.2.3. 大都碧云庵(今碧云寺)
        5.2.4. 苏州狮子林
        5.2.5. 苏州归源寺
        5.2.6. 其他佛寺园林
        5.2.7. 造园理法归纳
    5.3. 道观园林
        5.3.1. 大都崇真万寿宫
        5.3.2. 大都东岳庙
        5.3.3. 大都太乙集仙观
        5.3.4. 其他道观园林
        5.3.5. 造园理法归纳
    5.4. 小结
6. 元朝其他类型园林
    6.1. 公共园林
    6.2. 书院园林
    6.3. 衙署园林
7. 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总结
        7.1.1. 时间及地域分布特征
        7.1.2. 造园艺术特征:多风格的并行发展
        7.1.3. 造园思想特征:融汇合流、共生互映
    7.2. 研究创新之处
    7.3. 研究不足与展望
附录
参考文献
图表目录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致谢

(6)浙江省绍兴市农业科技成果推广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与目的
    1.2 研究内容与方法
        1.2.1 研究内容
        1.2.2 研究方法
    1.3 研究特色与创新之处
    1.4 研究的技术路线
2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2.1 研究概念的界定
        2.1.1 现代农业科技推广
        2.1.2 农业科技成果
        2.1.3 农业科技成果推广
        2.1.4 农业科技成果推广评价指标
    2.2 农业科技成果推广的理论基础
        2.2.1 系统科学理论
        2.2.2 农业科技创新与新技术扩散理论
        2.2.3 农业推广教育学与心理学理论
        2.2.4 沟通学与传播学理论
        2.2.5 农业可持续发展理论
3 绍兴市农业科技成果推广现状
    3.1 绍兴市农业发展概
        3.1.1 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
        3.1.2 农业发展现状
    3.2 绍兴市农业科技成果推广具体状况
        3.2.1 农业推广机构人员分布
        3.2.2 农业推广内容
        3.2.3 农业推广经费
        3.2.4 农业推广实践模式
        3.2.4.1 “市场+农业科技园”推广模式
        3.2.4.2 “政府+农村合作组织+农民技术协会”推广模式
        3.2.4.3 “高校+科研院所”推广模式
        3.2.4.4 科技特派员模式
        3.2.4.5 “互联网+农业”推广模式
        3.2.5 农业科技成果推广相关政策
    3.3 绍兴市农业科技成果推广案例分析
        3.3.1 嵊州市金庭镇桃形李科普示范基地
        3.3.1.1 概况
        3.3.1.2 优势
        3.3.1.3 劣势
        3.3.2 诸暨市枫桥镇中国香榧森林公园
        3.3.2.1 概况
        3.3.2.2 优势
        3.3.2.3 劣势
        3.3.3 上虞区盖北镇葡萄园产业基地
        3.3.3.1 概况
        3.3.3.2 优势
        3.3.3.3 劣势
4 绍兴市农业科技成果推广中存在的问题
    4.1 农业科技创新综合能力低
    4.2 农业科技创新与农业可持续发展相矛盾
    4.3 农业科研、教育、推广等主体衔接不够紧密
    4.4 高素质新型农民短缺
    4.5 农业科技成果推广资源配置不够均衡
        4.5.1 农业科技成果自身属性影响
        4.5.2 农业推广投资机制不够健全
        4.5.3 推广队伍服务能力不够强
    4.6 国际大环境影响农业科技成果推广
5 多元化农业科技成果推广体系优化对策
    5.1 农业科技成果推广主体要素建设
        5.1.1 加强政府对农业推广体系的领导和支持
        5.1.2 加强基层农业技术推广队伍建设
        5.1.2.1 增强农技推广人员服务功能
        5.1.2.2 提高农技推广人员职业技能
        5.1.2.3 完善推广人员考核评价体系
        5.1.3 农业教育科研院所提供教育科技保障
        5.1.3.1 大项目、好成果带动发展
        5.1.3.2 多学科、大范围综合推广
        5.1.4 农业产业化企业加速成果流动
        5.1.5 激发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潜力
        5.1.6 培育高素质新型农民
        5.1.6.1 建立现代职业农民技术培育体系
        5.1.6.2 建立科学开放的人才流动机制
        5.1.6.3 建立社会需要的民间能人培育制度
    5.2 农业科技成果推广资源环境要素建设
        5.2.1 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5.2.2 合理规划利用农业土地资源
        5.2.3 金融服务体系支撑农业科技推广
        5.2.4 开放对外合作促进农业国际化发展
6 小结
参考文献
表格目录
图形目录
附录
个人简介
致谢

(7)水源地农业面源污染的农户生态补偿意愿及政策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论文关键概念界定
        一、生态补偿
        二、饮用水水源地
        三、农业面源污染
    第三节 研究目标与框架
        一、论文主要目标
        二、研究框架
    第四节 论文可能创新之处
第二章 文献综述
    第一节 为何进行生态补偿
        一、饮用水安全与农业面源污染治理
        二、农户行为与农业面源污染生态补偿
    第二节 如何进行生态补偿
        一、理论对策
        二、补偿标准
        三、补偿效应
    第三节 文献评述
第三章 生态补偿农户参与决策模型的构建与扩展
    第一节 农户受偿意愿经济构成
        一、基于环境目标的受偿意愿
        二、基于生产目标的受偿意愿
    第二节 农户意愿与效用理论
        一、农户意愿的效用理论基础
        二、基于家庭生产效用极大化的生态补偿农户参与决策
    第三节 家庭福利最优化的农户化肥、农药施用决策
        一、削减化肥的最优决策
        二、削减农药的最优决策
    第四节 家庭福利最优化的农户受偿意愿
        一、福利最优化的农户受偿条件
        二、最优补偿量的决定因素
    第五节 家庭福利最优化的补偿方式最佳选择
    第六节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实证方案设计与调查点选取
    第一节 浙江省源头水农业面源污染现状
        一、浙江省源头水环境质量状况
        二、浙江省化肥、农药潜在污染变化趋势
    第二节 论文样本点介绍
        一、桥墩水库概况
        二、四明湖水库概况
        三、选取两地区的可行性论证
    第三节 问卷设计与调查步骤
        一、农户化肥、农药削减指标设计说明
        二、农户受偿意愿的调查设计说明
        三、样本抽取方法说明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水源生态保护的农户参与意愿
    第一节 化肥和农药的农户削减意愿
        一、样本特征
        二、受访者对农田生态环境的认知程度
        三、农药、化肥削减量与产量关系的农户认知
    第二节 研究方法:模型与变量
        一、模型构建
        二、变量选择
    第三节 内生性处理方法
        一、工具变量选择及其有效性检验
        二、内生性检验
    第四节 模型估计结果
    第五节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水源地农户治理农业面源污染的受偿意愿
    第一节 农户削减农药、化肥的受偿意愿特征
        一、农户削减化肥的受偿意愿
        二、农户削减农药的受偿意愿
    第二节 研究方法:模型与变量
        一、模型构建
        二、变量选择
    第三节 实证结果分析
        一、农户削减化肥的期望受偿强度影响因素分析
        二、农户削减农药的期望受偿强度影响因素分析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水源地生态补偿方式的农户选择意向
    第一节 补偿方式的类别
    第二节 补偿方式的争议
        一、资金补偿VS非资金补偿
        二、输血式补偿VS造血式补偿
        三、挂钩补偿VS脱钩补偿
        四、农户选择补偿方式的决策依据
    第三节 研究设计与说明
        一、补偿方式的选择与分类
        二、调查说明
        三、农户选择补偿方式的描述性统计
    第四节 研究方法:模型与变量
        一、理论分析
        二、模型构建
        三、变量说明
    第五节 实证结果分析
        一、化肥削减情景下实证结果
        二、农药削减情景下实证结果
    第六节 本章小结
第八章 水源地农户导向生态补偿政策设计
    第一节 中国生态补偿政策施行现状及其问题
        一、农户的政策需求
        二、国内政策法规施行现状
        三、中国饮用水水源地农业面源污染控制的农户补偿实践
        四、国内补偿政策的不完备之处
    第二节 发达国家生态补偿政策及其经验启示
        一、美国的补偿政策
        二、欧盟的补偿政策
        三、加拿大的补偿政策
        四、日本的补偿政策
        五、发达国家补偿政策对中国的启示
    第三节 基于自愿计划的生态补偿政策建议
        一、补偿原则
        二、农户导向的生态补偿政策框架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九章 结论与展望
    第一节 主要结论
    第二节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致谢

(8)20世纪30年代农村复兴思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缘起与意义
    1.2 学术史回顾
    1.3 研究思路、本文结构及创新
第2章 农村复兴思潮产生的历史背景与文化渊源
    2.1 农村复兴思潮产生的历史背景
        2.1.1 农村经济破产
        2.1.2 国内政治变动
        2.1.3 乡村教育衰落
        2.1.4 民族危机加剧
    2.2 农村复兴思潮的思想文化来源
        2.2.1“以农立国”的农本思想
        2.2.2 传统乡约制度
        2.2.3 孙中山的民生主义思想
        2.2.4 西方实验主义教育哲学
第3章 农村复兴思潮的发展演变
    3.1 农村复兴思潮的兴起
        3.1.1 从地方自治到村治思潮
        3.1.2 从乡村教育危机到乡村教育思潮
    3.2 农村复兴思潮的发展与高涨
        3.2.1 从农村经济破产到农村复兴思潮
        3.2.2 农村复兴思潮发展与高涨的表现
    3.3 农村复兴思潮的转型
        3.3.1 从乡村工作讨论会到乡村运动联合战线
        3.3.2 从乡村建设实验区沦陷到乡村救亡运动兴起
第4章 农村复兴思潮总体考察
    4.1 农村复兴运动的基本观念
    4.2 农村复兴思潮的主要内容
        4.2.1 实行农村自治
        4.2.2 改造农村教育
        4.2.3 组织农村合作
        4.2.4 实施农业推广
        4.2.5 活跃农村金融
        4.2.6 发展乡村工业
    4.3 复兴农村的几种理论
第5章 农村复兴思潮个案分析
    5.1 梁漱溟的农村复兴思想
        5.1.1 建立乡村组织
        5.1.2 知识分子与农民打成一片
        5.1.3 推行教育与合作
        5.1.4 由农业引发工业
        5.1.5 建立理想的新社会
    5.2 晏阳初的农村复兴思想
        5.2.1 推行农村“四大教育”
        5.2.2 研究实验、训练人才、表证推广
        5.2.3 实行政教合一
        5.2.4 进行民族再造
    5.3 高践四的农村复兴思想
        5.3.1 实施民众教育
        5.3.2 培养民众团体
        5.3.3 挽救农村经济衰落
    5.4 方显廷的农村复兴思想
        5.4.1 分析农村复兴的诸多不利因素
        5.4.2 发展乡村工业
        5.4.3 建立农村合作组织
        5.4.4 由政府推动,进行农村整个建设
        5.4.5 追求农村之现代化
    5.5 许仕廉的农村复兴思想
        5.5.1 以整个社会为复兴农村工作对象
        5.5.2 以地方自然经济区域为乡村建设最低单位
        5.5.3 计划的、科学的方法
        5.5.4 谋民族生存与发展、创作新民
第6章 报刊杂志中的农村复兴思想
    6.1 《独立评论》的农村复兴思想
        6.1.1 认识农村破产现状
        6.1.2 剖析农村破产原因
        6.1.3 设计农村复兴方案
    6.2 《中国经济》的农村复兴思想
        6.2.1 《中国经济》对中国农村破产的概括
        6.2.2 《中国经济》对农村破产原因的分析
        6.2.3 《中国经济》复兴农村的主张
    6.3 《大公报》的农村复兴思想
        6.3.1 向政府提出复兴农村建议
        6.3.2 广发农村复兴言论
        6.3.3 救济受灾农村
    6.4 《东方杂志》的农村复兴思想
        6.4.1 强调农村地位重要
        6.4.2 传播农村复兴思潮
        6.4.3 监督政府复兴农村行为
第7章 知识界关于农村复兴问题的论争
    7.1 “无为”政治还是“有为”政治
        7.1.1 论争缘起
        7.1.2 论争内容
        7.1.3 对两种救济农村观的评议
    7.2 “从农业引发工业”还是“发展都市以救济农村”
        7.2.1 “从农业引发工业”
        7.2.2 “发展都市以救济农村”
        7.2.3 对“发展都市以救济农村”的反驳
        7.2.4 对两种复兴农村观的评析
    7.3 改良还是革命
        7.3.1 要不要推翻帝国主义
        7.3.2 要不要推翻封建主义
        7.3.3 对论争的评议
第8章 农村复兴思潮的特点与影响
    8.1 农村复兴思潮的特点
        8.1.1 民族复兴的目标追求
        8.1.2 现代性的价值取向
        8.1.3 改良性的方法选择
    8.2 农村复兴思潮的影响
        8.2.1 有利于推动知识分子与农民的结合
        8.2.2 有助于加强对乡村社会的整合
        8.2.3 对中国现代化进行有益的探索
        8.2.4 为民族复兴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 攻读博士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9)浙江萧山南沙地区当代乡土住宅的历史、形式和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释题和语境
        1.1.1 释题
        1.1.2 语境
    1.2 研究对象和意义
        1.2.1 关注“日常景观”
        1.2.2 研究乡土住宅和聚落的意义
        1.2.3 选择萧山南沙地区的原因
        1.2.4 概念辨析
    1.3 研究现状和文献综述
        1.3.1 从风雅建筑到风土建筑
        1.3.2 西方 20 世纪以来的乡土建筑研究
        1.3.3 我国学界的乡土建筑研究
        1.3.4 文献综述
        1.3.5 本研究所处的位置和创新点
    1.4 研究方法
        1.4.1 田野调查
        1.4.2 定性研究
        1.4.3 外部路径
        1.4.4 论证结构的建立
    1.5 论文研究的框架
第2章 历史和条件——萧山南沙乡土住宅的语境
    2.1 萧山南沙地区的地理形成
        2.1.1 “三亹”的演变(宋嘉定年间至清乾隆年间)
        2.1.2 南沙的成陆(清嘉庆年间至 1960 年代)
        2.1.3 南沙外围新涂形成和围垦(1956 年至 1980 年)
        2.1.4 小结
    2.2 萧山县三个子地区的地方文化——塘里,南沙和南乡
        2.2.1 塘里的地方文化
        2.2.2 南沙的地方文化
        2.2.3 南乡的地方文化
        2.2.4 小结
    2.3 土地产权制度变迁及其对聚落格局的影响(1949 年至 1984 年)
        2.3.1 解放前时期
        2.3.2 土地改革时期
        2.3.3 人民公社时期
        2.3.4 联产承包责任制时期
        2.3.5 小结
    2.4 聚落和住宅的物质形态演化及政策干预(1950 年代至 2005 年)
        2.4.1 园田化规划(1950 年代至 1980 年代)
        2.4.2 政府颁布农村建房标准(1980 年代至 1990 年代后期)
        2.4.3 “农民住宅区”试点(1990 年代后期至 2000 年代中期)
        2.4.4 官方推荐农宅设计方案(2000 年代中期至今)
        2.4.5 小结
    2.5 城市化进程下的规划和重写(1990 年至今)
        2.5.1 第一阶段,安于一隅,卫星城镇
        2.5.2 第二阶段,杭州的侵蚀,大都市副城区
        2.5.3 第三阶段,萧山的分解,新城计划
        2.5.4 小结
第3章 取样和阅读——萧山南沙乡土住宅的样本
    3.1 样本取样方式
        3.1.1 取样的前提
        3.1.2 取样的范围
    3.2 取样村镇基本情况
        3.2.1 新街镇
        3.2.2 瓜沥镇
        3.2.3 党湾镇
        3.2.4 南阳镇
        3.2.5 义蓬镇
        3.2.6 临浦镇
    3.3 样本阅读
        3.3.1 样本 001:老夫妻独居之家
        3.3.2 样本 002:“歪”住宅
        3.3.3 样本 003:老于家的扩建计划
        3.3.4 样本 004:独居老人的出租屋
        3.3.5 样本 005:平台上的基督徒之家
        3.3.6 样本 006:乡土基督教堂
        3.3.7 样本 007:以厂为家的工作坊
        3.3.8 样本 008:租户集合住宅
        3.3.9 样本 009:老组长的田园之家
        3.3.10 样本 010:新家在“新农村”
        3.3.11 样本 011:工长的“去装饰”住宅
        3.3.12 样本 012:“山寨”,新流行样式的发生
        3.3.13 样本 013:建造中的婚房
        3.3.14 样本 014:90 年代中期的流行样本之一
        3.3.15 样本 015:90 年代中期的流行样本之二
        3.3.16 样本 016:设计和调整,村委会记的家
        3.3.17 样本 017:兄弟住宅的更新
        3.3.18 样本 018:“农民城市人”的第二居所
        3.3.19 样本 019:80 年代末期的流行样本
        3.3.20 样本 020:新旧嫁接——老宅的生长
第4章 形式和组织——萧山南沙乡土住宅的类型分析
    4.1 样本分析方式
        4.1.1 多角度考察
        4.1.2 样本的局限性
        4.1.3 类型分析方式
    4.2 样本的时间断代和分布
        4.2.1 年代组 01,1980 年代之前
        4.2.2 年代组 02,1980 年代末至 1990 年代初
        4.2.3 年代组 03,1990 年代中期至 2000 年
        4.2.4 年代组 04,2000 年至 2009 年
        4.2.5 年代组 05,2009 年至今
        4.2.6 小结
    4.3 主体建筑空间类型
        4.3.1 原始型
        4.3.2 基本型和扩展型
        4.3.3 对称型和组合型
        4.3.4 “基因图谱”——主房空间的类型进化规律
    4.4 附属建筑空间类型
        4.3.1 附着型
        4.3.2 共生型
        4.3.3 替换型
        4.3.4 扩张型
        4.3.5 占据型
        4.3.6 “新陈代谢”——附属配房的演化逻辑
    4.5 聚落地块格局分析
        4.5.1 聚落肌理
        4.5.2 地块格局
        4.5.3 围合和阡陌——萧山南沙聚落的地块格局
        4.5.4 边界和圈层——萧山南沙聚落的入户路径
        4.5.5 网格和细分——悉尼奥斯特拉地区的比较研究
        4.5.6 地块格局,规划和生产的博弈
        4.5.7 未来规划,重写并非唯一解
    4.6 形式的组织机制总结
        4.6.1 基因——受控的广谱型
        4.6.2 共享——短程通讯
        4.6.3 突变——特征涌现
        4.6.4 蔓延——“序”的形成
        4.6.5 小结
第5章 特征和模式——萧山南沙乡土住宅的生成逻辑
    5.1 萧山南沙地区乡土住宅的模式
        5.1.1 映射:地域基因的“函数”
        5.1.2 模式,子系统的映射组合
    5.2 “之间”:萧山乡土住宅的外部条件特征
        5.2.1 在乡土建筑语境下“之间”的内涵
        5.2.2 萧山南沙乡土住宅的“之间”状态
    5.3 乡土和都会之间,萧山的社会规则
        5.3.1 “家”,通用的框架
        5.3.2 礼俗和迷信,乡民的心态
        5.3.3 差序格局,亲疏的隔离
    5.4 农业和工业之间,萧山的经济形态
        5.4.1 高密度小规模工业化,扁平化的城乡
        5.4.2 “不离乡不离土”,萧山的工业化转型
        5.4.3 “农民城市人”,萧山的新农村人
    5.5 地方和全球之间,萧山的文化价值
        5.5.1 “山寨”,缺乏自信的文化
        5.5.2 “媚俗”,核心价值观的缺失
第6章 结语:新城镇化语境下萧山南沙乡土住宅的启示
    6.1 乡村,从城镇化到村镇化
    6.2 土地,从争利到让利
    6.3 品味,从媚俗到白贲
    6.4 传统,从静态到动态
    6.5 关注,从精英到民粹
    6.6 匠作,从业余到规范
    6.7 设计,从封闭到开源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样本访谈记录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10)从古越藏书楼看清末浙东私家藏书的近代化转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的动机和意义
    第二节 研究现状
        一、对中国藏书事业的研究
        二、对浙东藏书事业及古越藏书楼的研究
    第三节 本课题相关问题
        一、研究对象
        二、研究方法
        三、论文的创新点
        四、论文相关概念的界说
第一章 浙东私家藏书的发展及其近代化转型概述
    第一节 浙东私家藏书的历史发展
    第二节 晚清浙东传统私家藏书的没落
    第三节 清末浙东私家藏书向近代化转型
第二章 中国第一个近代私人图书馆的创立
    第一节 徐树兰及其维新活动
        一、开明士绅徐树兰
        二、筹建上海务农会
        三、创办绍郡中西学堂
    第二节 徐氏藏刻事业及古越藏书楼的创立
第三章 从古越藏书楼看清末浙东私家藏书近代化转型之特点
    第一节 古越藏书楼创办理念的近代性
        一、传统藏书楼藏书为私的创办理念
        二、古越藏书楼“为地方劝学”的创办理念
    第二节 古越藏书楼藏阅方式的近代性
        一、古越藏书楼建设和格局的特点
        二、古越藏书楼藏书裒集方式的特色
        三、强调实用的收藏理念
        四、藏书楼管理和阅览规制的近代性
    第三节 《古越藏书楼书目》之书目分类法的近代特征
    第四节 古越藏书楼藏书留存的近代特点
    第五节 清末浙东私家藏书近代化转型之特点
第四章 清末浙东私家藏书率先近代化转型的原因
    第一节 浙东地区特殊的经济和人文因素
        一、经济因素
        二、人文因素
    第二节 浙东开明士绅是私家藏书近代化转型的主要推动者
        一、清末浙东开明士绅的崛起
        二、浙东开明士绅是私家藏书近代化转型的主要推动者
第五章 清末浙东私家藏书近代化转型的意义
    第一节 推动中国图书馆事业的发展
        一、古越藏书楼开启近代私人捐办公共图书馆的先河
        二、推动浙江藏书事业的进一步发展
        三、带动周边省份近代藏书事业的发展
        四、有利于图书的保存和流传
    第二节 开启民智,促进维新及革命运动的发展
        一、有利于新思想、新文化的传播
        二、为培养浙东地区革命志士提供条件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四、绍兴:四大工程兴农业(论文参考文献)

  • [1]清代台湾进士研究[D]. 贾棚仁. 信阳师范学院, 2021
  • [2]基于雷州传统城水关系研究的雷州城市中心水系景观规划设计[D]. 路杭. 北京林业大学, 2020(03)
  • [3]晚清粤港小说研究[D]. 牛志威. 华东师范大学, 2018(02)
  • [4]丽水市域内古堰灌区乡土景观研究[D]. 韩冰. 北京林业大学, 2017
  • [5]元朝园林初探[D]. 莫日根吉. 北京林业大学, 2017(04)
  • [6]浙江省绍兴市农业科技成果推广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D]. 王淑蕾. 浙江农林大学, 2017(03)
  • [7]水源地农业面源污染的农户生态补偿意愿及政策机制研究[D]. 林杰. 浙江工商大学, 2016(03)
  • [8]20世纪30年代农村复兴思潮研究[D]. 刘峰. 湖南大学, 2015(12)
  • [9]浙江萧山南沙地区当代乡土住宅的历史、形式和模式研究[D]. 段威. 清华大学, 2013(07)
  • [10]从古越藏书楼看清末浙东私家藏书的近代化转型[D]. 钱淑敏. 广西师范大学, 2013(S1)

标签:;  ;  ;  ;  

绍兴:发展农业四大工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