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部门如何实现“三转一提高”——专访中国行政学会会长郭霁

政府部门如何实现“三转一提高”——专访中国行政学会会长郭霁

一、政府部门如何实现“三转变一提高”——访中国行政管理学会会长郭济(论文文献综述)

曹小华[1](2016)在《地方政府绩效管理制度化与法律化研究 ——基于佛山市的实践探索》文中研究表明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提出要创新行政管理方式,提高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推进政府绩效管理。2015年颁布的《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15-2020)》,明确提出法治政府建设目标,强化监督考核,推进“以考促建”和“以管促建”。这种部署及做法与源自西方政府绩效管理及评价法制化的理念与经验具有一致性。作为政府管理创新的手段,政府绩效管理体现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推进地方政府绩效管理法律化符合依法治国及深化行政体制改革的要求,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法律化是一种特殊形式的制度化”。政府绩效管理法律化是指将对地方政府组织的管理过程和结果进行考核和评价的方法、标准、程序与流程、权力义务、申诉救济以及结果应用等组成制度机制用法律的形式固定下来,转化为法律制度的过程,并为政府绩效管理及评价工作提供法律依据和法律保障。我国政府绩效管理因缺乏相应的法律依据而导致评价权力不明确、评价执行困难、绩效沟通缺乏、公信力不足、结果得不到有效应用等问题,主要原因在于立法缺失。政府绩效管理立法涉及宪法、行政法学和公共管理学。本文运用公共管理与法学的分析方法,在总结国内外政府绩效管理及其法律化历程和经验的基础上,以现状为逻辑起点,基于佛山市的实践样本,依据政府绩效管理理论、法治政府理论和地方立法理论,探讨地方政府绩效管理制度化及法律化的核心问题,包括法律化的必然性,法律的文本内容,关联主体的权利义务,法律化的路径与对策,等等。本文的主要结论:第一,政府绩效管理的发展与法治化建设息息相关,法律化是地方政府绩效管理的现实需求及必经之路;第二,地方政府绩效管理立法涉及内容中,核心在于明确领导体制、功能定位、指标体系、绩效目标、评价流程、结果应用和申诉救济制度;第三,地方政府绩效管理法律化应以建立绩效推进型法治政府为目标定位,以“良法之治”为理念导向,立法先行、试点先行、地方先行的路径依赖;第四,制定地方政府绩效管理条例的过程中,应正确处理绩效立法与其他人事制度、立法内容统一性和差异性、绩效立法与公共政策,以及绩效管理地方性法规与上位法等关系。本文的特色与在于:理论上,围绕政府绩效管理法律化需求,融合政府绩效管理理论、法治政府理论与地方立法理论,提出政府绩效管理为绩效导向下的目标管理的主张,法律化是建立法治政府及实现国家治理体系与能力现代化的具体体现;方法上,本文强调案例分析的功能,以佛山市为样本,将法学规范分析方法与公共管理学量化分析手段结合起来,事实上,置于全面依法治国与五大发展理念的背景下,以佛山市在中国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佛山市绩效管理法律化实践具有前瞻性与示范性,是地方法治政府建设的样本。

谢忠华[2](2014)在《立法后评估制度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法律生活的现代化,决不只意味着引进近代国家的法制进行立法,而关键在于把这种纸上的近代化法典变为我们现实生活中的事实。”①我国的立法机关长期以来只重视法律法规的制定,对法律法规出台后的实效问题则关注不够,对法律法规是否达到立法的预期、实施效果如何缺乏足够的了解。随着我国法律体系初步建成,立法工作的重心逐步从改革开放之初的“实验性立法”、“数量型立法”转移到“质量型立法”上来,我国的“立法后”时代已经到来。随着“立法后”时代的来临和立法工作重心的转移,立法后评估逐渐成为立法过程中的重要一环。作为一种应用性很强的技术手段,评估者可以通过对立法实施效果的评估来提高立法质量,支持理性的立法决策。然而,作为最近十来年才兴起的一种制度,我国的《立法法》尚无相应的规定,立法后评估的具体制度也成为一个空白,致使各地方在评估内容、方法、程序等问题上存在巨大的差异,有损于评估的科学性和权威性。实践探索和理论研究的空白使得学界,尤其是立法学界对此制度的研究价值已经形成了普遍的认同。如何更好地完善立法后评估制度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除绪论以外共分为六章,主要包括以下主要内容:第一章是立法后评估制度的基础理论。这一章主要论述了立法后评估制度的理论基础及其相关概念的界定与比较、立法后评估制度的原则和立法后评估制度的作用。在论述立法后评估制度理论基础的基础上,对立法后评估制度的概念进行定义,厘清了立法后评估与立法前评估、立法调研、执法监督检查等相关概念的区别与联系,之后论述了立法后评估制度的原则,在此基础上,对立法后评估制度的功能进行了分析。第二章是立法后评估的主体、范围和内容。主要介绍如何明确立法后评估主体、确定立法后评估范围和评估内容。在这一部分主要明确由谁评估、评估什么等基本问题。第三章是立法后评估标准和指标。首先主要从合法性、合理性、执行性和时效性四个主要方面对立法后评估标准的内容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和论述,然后再对立法后评估指标的选取运用进行阐述;第四章是立法后评估的方法。本文除了运用传统文献收集整理、座谈访问、问卷调查等方式之外,还从法学、社会学、经济学等视角对立法后评估制度进行了研究方法上的创新,力求获得最为全面的信息,为顺利完成评估奠定基础。第五章是立法后评估程序。主要是对立法后的评估程序进行了一个系统的梳理和论述,包括立法后评估的启动和准备、评估方案的实施和评估报告的回应三个主要的程序和步骤。第六章是立法后评估制度的个案分析。以《广州市房屋租赁管理规定》和《广州市农村房地产权登记规定》的立法后评估为例。这部分理论联系实际,从社会实践的角度分析立法后评估制度。

朱楠[3](2011)在《基于转型风险的中国经济安全机制研究》文中提出风险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始终,可以说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也是人类抗拒风险的过程。随着经济社会发展,非传统领域的风险逐步成为威胁国家安全的主要因素,特别是20世纪后期,一些实行计划经济体制的社会主义国家纷纷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型,这些转型国家在严格实行计划经济制度的时代不存在现代经济风险的,然而市场经济却使转型国家暴露在现代经济风险之中。中国的经济转型已经过了“而立之年”,期间在实行经济转型和对外开放的过程中,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成就,但转型和全球化双重风险,使我国在前30年的转型过程中积累了很多国家经济安全隐患,迫使未来的转型面临更加复杂和残酷的转型风险,如不建立相应的国家经济安全机制,转型风险将蚕食已经取得的经济成果,进而使转型结果存在巨大的不确定性。转型国家在转型过程中一般存在两方面风险,即一般性风险和系统性风险。通常而言,一般性风险影响经济绩效,而系统性风险是由转型经济体制性原因造成,这种风险会导致经济转型失败。对于中国而言,产生系统性风险的原因可归纳为市场制度及规则设计缺陷、虚拟经济的不稳定性和投机性、国际经济危机和通膨通缩的冲击三个方面。针对转型过程中的系统性风险,通过中国转型经济风险的指标体系的评述和分析,掌握转型风险的现状及其变化趋势,为国家整体性经济安全的机制构建提供依据。因此,国家整体性经济安全机制主要涵盖三个方面,即建立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和市场经济规则、建立完善的国家宏观调控体系、建立抵御经济全球化的国家经济安全防御体系。在转型过程中,我们不应忽视转型风险对个人和家庭产生的巨大威胁。个人经济风险在中国转型30余年中处于不断上升的趋势,不仅传统意义上的弱势群体不具备承担风险的能力,而且也超出了普通民众及其家庭承担风险的能力。包容民生问题、关注人的发展作为中国经济转型下一个30年的主要发展方向,因此针对个人的年老、疾病、伤残等一般性风险,尤其是人口老龄化风险,通过对社会保障制度的重新设计,以跨代际社会保障制度对风险进行分散;针对个人财产风险,即职业生涯风险和房屋价值风险,这两种风险对个人和家庭的威胁是沉重的,它直接影响着个人的发展乃至生存。因此,以商业保险的形式构建生计保险和房屋价值保险,使之成为社会保障制度的有益补充。社会保障制度、商业保险和家庭保障共同构筑了个人经济安全的保障机制,成为国家经济安全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转型风险的角度,结合中国经济转型和国际经济环境,对国家经济安全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探讨。文章从国家和个人层面构建了国家经济安全机制,并将经济安全机制的实施作为研究的落脚点,遵循预测性、科学性和针对性原则来制定相应的政策选择,进而提出确保中国国家经济安全的内部稳定系统和外部稳定系统作为实施路径,为经济安全机制的构建提供理论支持和政策建议。

李晓霞[4](2011)在《中国基层公务员素质建设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基层公务员作为公务员队伍的主体,是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具体实施者和执行者,是联系上级公务员与民众关系的桥梁和纽带。其能力素质的高低直接反映出党的执政能力的高低以及政府管理效率的高低,并直接影响着党和政府同民众之间的关系。加强基层公务员素质建设,培养和造就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基层公务员队伍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切实把党政方针转化为为人民服务的实际行动,全面落实和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客观需要,也是提高政府工作效率的前提条件。加强基层公务员素质建设,提高基层公务员队伍的整体素质,已经成为当前十分紧迫的现实问题。基层公务员素质建设是一个系统的、全面的、动态的过程。本论文在科学界定素质及素质模型概念的基础上,运用素质模型理论、职位分类理论、目标管理理论等与公务员素质建设直接相关的基础理论,前瞻性地把握了当今“世情”、“国情”对基层公务员素质提出的新要求,结合我国基层公务员素质的现状,提出我国基层公务员素质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序列,进而对比分析并合理借鉴了当今国外公务员素质建设的成功经验,就如何培养造就一支高素质的基层公务员队伍这一主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具体而言,本论文研究主要包括五个方面。一是对我国基层公务员素质“应然”与“实然”状态的对比与分析。不可否认,自从推行公务员制度以来,我国公务员管理体制得以不断完善,公务员的整体素质也正逐步提高。但是,随着当今时代变迁速率的大大加快,基层公务员素质逐渐暴露出种种缺失与不足,基层公务员素质建设显得任重而道远。本论文分别从我国公务员素质建设的历史发展、当今世情、国情对公务员素质的要求出发,运用历史研究法、比较分析法、文献研究法等基本方法,探讨了我国基层公务员素质“应然”与“实然”状态的不同,并结合典型案例从思想理念、标准设定、制度建设等方面剖析了当前我国基层公务员素质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其成因,从而为有针对性地开展基层公务员素质建设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二是对当今发达国家公务员素质建设的理性分析与合理借鉴。我国的国情和社会制度不同于发达国家,这决定了我国基层公务员素质建设不能简单地照搬国外的新做法。但另一方面,公务员素质建设本身存在一些“类”特征,合理分析、提炼当今国外公务员素质建设的某些方法论因素能够为我国基层公务员素质建设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本论文在探讨如何加强基层公务员素质建设时,首先对比分析了当今发达国家,如美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家公务员素质建设的实践,结合当今国外公务员制度的特点和时代环境的变化,深入分析并整合性地概括出国外公务员素质建设的某些共性特征和基本趋势,从中提取可以为我国基层公务员素质建设所参考或借鉴的合理因素,例如价值理念的转变、公务员素质模型的构建以及基于素质模型的公务员制度建设等,为加强我国基层公务员素质建设提供了参考。三是对基层公务员价值理念的阐释。价值理念是公务员实际行动的指针,它直接影响并决定着公务员具体行为的选择。本论文从“官本位”的危害出发,着重分析了公务员主体观念、服务理念以及管理理念转变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总结归纳了当今时代基层公务员所应具备的民本管理理念、能本管理理念以及公共服务理念等核心价值观念,旨在为我国基层公务员素质建设提供一定的价值导向。四是基层公务员素质建设标准的设定。在基层公务员素质标准设定方面,本论文运用实证研究的方法构建了我国基层公务员通用素质模型。论文首先通过对基层公务员素质建设的历史脉络分析、世情国情等时代特征分析以及发达国家公务员素质建设经验的合理借鉴,从理论上探讨了我国基层公务员的“应然”素质,并以此为基础推导出基层公务员应具备的素质要素,开发设计了我国基层公务员素质要素问卷调查表,并对该问卷调查表进行了信度和效度检验,进而运用一元统计法、因子分析法、方差分析法等统计分析方法对收集的样本数据进行分析,构建了我国基层公务员通用素质模型,然后分别针对年龄、工龄、学历、行政级别、工作类别等相关变量进行了多视角的分析。五是对基于素质模型的基层公务员制度完善的探讨。制度是人们共同遵守的办事规则或行动准则,公务员素质建设一系列措施的实施最终还需要依靠制度和法律来保障。通过对比分析国外公务员素质建设经验、剖析我国公务员素质建设的历史与现状,可以看出,解决我国基层公务员素质建设存在问题的关键在于加强公务员制度的建设。因此,本论文在构建基层公务员通用素质模型的基础上,探讨了基于素质模型的公务员分类制度、考试录用制度、培训制度、绩效考核制度等公务员制度建设,用以指导基层公务员素质建设实践。基于素质模型的公务员制度建设对于加强基层公务员素质建设,促进我国年轻的公务员制度不断完善与发展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靳丹铃[5](2010)在《和谐社会视野下服务型政府的构建 ——以无锡市X区为例》文中指出20世纪80年代以来,全球化、信息化、民主化浪潮汹涌袭来,在此浪潮的冲击下原有的以官僚制为基础的政府管理模式越来越不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一场全球性的行政改革浪潮开始兴起。全球性的行政改革浪潮兴起时期正是我国处于经济社会转型的特殊时期,由于传统体制的惯性作用,我国政府在很多方面还存在着经济建设型政府的特征,这严重背离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这种现状迫切要求政府从自身实际出发,创新理念,转变职能,创新体制,实现政府转型,而服务型政府建设则契合了时代对政府的期待。服务型政府是中国学者在21世纪初面对中国的实际而提出的有关政府治理的一个概念,也是中国学者面对新的国际和国内环境对政府治理模式的一种探索。服务型政府较之于以前的政府治理模式而言,不仅表现为公共服务供给制度的改变,而且更重要的是表现为政府与市场、政府与社会之间关系的变革。服务型政府是一种全新的政府治理模式,它代表了人类历史上政府类型发展的理想追求。2004年9月19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正式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概念。和谐社会是一种社会发展战略目标,指的是一种和睦、融洽并且各阶层齐心协力的社会状态。服务型政府建设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与必由之路,和谐社会的提出为服务型政府的构建提供了新的理论视角。本文以和谐社会为研究视野,从“服务型政府”概念入手,结合学者们的研究,概述了服务型政府的基本特征,认为服务型政府是以人为本的、公开透明的、依法行政的、高效的、有限的、信息化的政府。在此基础上论文收集归纳了大量的文献材料,为和谐社会视野下服务型政府的构建实践提供理论基础,并对我国服务型政府构建的历史进程进行了阶段划分,分析了各个阶段的特征,同时对有典型性的地方政府在构建服务型政府中可资借鉴的经验作了总结。接着,论文结合本地区实际,以无锡市X区为实证研究对象,分析了我国服务型政府构建中存在的基本问题,并对问题根源进行了剖析和探究,在此基础上论文提出了和谐社会视野下服务型政府构建的路径选择。服务型政府构建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这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关注与努力。

李蕾[6](2006)在《电子政务环境下政府管理方式创新研究》文中提出近些年来,电子政务已经成为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政府追求的目标和关注的焦点。我国的电子政务同样得到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并成为国家信息化建设的中心环节,发展电子政务已经成为我国政治体制改革、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和政府管理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战略安排。江泽民同志2002年11月8日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所做的题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报告中就明确指出: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要“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改进管理方式,推行电子政务,提高行政效率,降低行政成本,形成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 电子政务是指高效、开放的政府凭借计算机技术、现代通信技术等高新技术在安全可靠的网络平台上行使管理职能、开展政务活动。电子政务的本质是政府管理的一场革命性变革,是事关政治体制改革与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大局的体制创新工程。它的建设和发展反映了现代政府管理的客观发展要求,反映了信息社会发展的规律和特点,因而具有强烈的时代特征。顺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和要求,大力推动电子政务的健康发展是我国政府的必然选择。 随着全球信息化的发展,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新的经济运行形式不但引起了社会生活的一系列变化,而且对政府管理也提出了新的要求。政府如何发展电子政务建设,来实现政府管理方式创新,运用信息及通信技术改造传统的政府管理方式,以满足公众对政府管理水平和服务能力的更高要求,解决其所面临的紧迫的经济和社会问题,推动经济与社会发展,这已成了世界各国普遍关注的一个焦点。 本文就从政府管理方式入手,重点分析电子政务与政府管理方式的互动关系,以及在电子政务的环境下如何实现政府管理方式的创新。文章第一部分着重研究政府管理方式的内涵,包括其定义、评价标准、与政府职能的关系以及进行创新的必要性。第二部分则分析电子政务技术为政府管理方式的创新提供了何种环境,包括电子政务的内涵、主要模式、环境描述等内容。前两部分作为基础研究部分。第三部分是本文的核心部分,即电子政务环境下政府管理方式的创新实现,包括电子政务与政府管理创新的关系、电子政务与政府管理方式创新的关系、电子政务对政府管理方式创新的推动作用以及电子政务环境下管理方式的具体创新,其中选取了网上电子审批、政务电子化采购、网上社会保障和网上决策支持等四个方面进行具体论证。第四部分,则主要分析电子政务环境下实现政府管理方式创新的有效途径,从不同的角度提出若干对策,推动电子政务良性发展,从而使得电子政务建设与政府管理方

常悦[7](2005)在《中国政府在电子商务发展中的经济职能分析》文中研究表明本论文由前言和四章基本内容组成。作者试图以电子商务为参照对象,详细分析信息时代下政府的经济职能。通过对政府经济职能的变迁和取向的理论探索,进一步分析电子商务对政府的经济职能提出的现实问题,最终导出并且详尽地阐述本文的主要内容——政府在电子商务发展中的经济职能,此外,本文还独创性地分析提出了政府在自身电子商务活动中的经济职能。 第一章中,作者研究了政府经济职能变迁和取向,为本文的进一步论述打下理论基础。 第二章中,作者介绍了电子商务的内涵和政府管理电子商务的内容,使读者能够对电子商务有了初步的了解,并且能进一步思考电子商务给政府的经济职能提出的现实问题,使得下面对政府在电子商务发展中的经济职能的分析顺理成章。 第三章中,作者详细地列举了政府在一般电子商务活动中的经济职能:服务、协调、监管和调控。 第四章中,作者独辟蹊径地提出了由于政府身份的特殊性,他在自身电子商务活动中的特殊经济职能:管理自身行为的职能、促进本民族电子商务发展职能和引导电子商务发展的职能。

乔立娜[8](2004)在《电子政务建设对我国公共行政若干问题的影响分析》文中研究表明21世纪,政府的信息化程度已经成为评判政府管理素质和服务水平的重要尺度。政府能否在日益激烈的全球化浪潮中从容应对纷繁复杂的信息环境的挑战,实时、高效、理性地处理网络环境下政务电子化过程中遇到的各种新情况、新矛盾,并尽可能地对一切可能出现的问题做事前的预期和策略上的准备,将决定着政府能否实现塑造自身良好形象、为公众提供更高效高质管理和服务的目标。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推进电子政务建设,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提高行政质量和效率,改善政府监管和服务能力,增强政府行政的透明度,加强社会监督,已成为我国政府改革的共识。我国的电子政务建设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在办公自动化、信息基础设施、政府网站、基础数据库的建设和完善等方面已初见成效,并开始为我国政府管理和服务职能的发挥开创崭新途径。但我国的电子政务在建设过程中也存在着诸如安全、整合以及标准等问题亟待解决。本文拟从我国电子政务建设的现状出发,着重分析其对我国行政环境、行政决策、行政绩效、行政创新等公共行政问题的影响,旨在兴利除弊,为我国的政府信息化建设开辟更为广阔的发展道路。我国电子政务建设的现状及发展趋势电子政务概念的产生和发展是信息社会发展的直接产物。电子政务作为一个管理驱动型概念,具体是指政府以信息网络为平台,综合运用信息技术,将其管理和服务职能进行集成,在网络上实现政府组织结构和工作流程的优化重组,超越时间、空间与部门分割的制约,全方位地向社会提供优质、规范、透明、符合国际标准的管理和服务,实现公务、政务、商务、事务的一体化管理与运作,适应现代信息技术的要求来重塑信息时代的政府管理。 <WP=47>我国的电子政务建设是循着“机关内部的办公自动化—管理部门的电子化工程(如金关工程、金税工程)—全面的政府上网工程”这样一条思路展开的。总体看来,我国的电子政务建设尚处于起步和探索阶段,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还存在很大差距。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一是缺乏统一的建设规划。二是缺乏相应的管理制度和法律支持。三是信息安全问题。很多部门在公共信息网和内部办公自动化网之间,没有从物理上完全隔开,这无疑会在信息安全性和保密性上留有隐患。四是与政府的业务工作缺乏有机联系。我国电子政务建设有如下发展趋势:更加强调“以民众为中心”的理念;促进政府服务全面上网,提高服务质量;整合服务,实现“单一窗口”和“一站到底”;加强组织管理,迈向知识管理;消除“数字鸿沟”,促进社会信息平等;增强公众参与意识,发展电子民主。电子政务建设对行政环境的影响综合来看,我国的电子政务建设对行政环境产生了以下几方面影响:首先,电子政务建设有利于推动经济和社会信息化进程。电子政务建设对经济和社会信息化有巨大的拉动作用,主要表现为直接和间接两个方面。其直接的拉动作用主要表现为带动了信息产业的良性发展。其间接的拉动作用主要体现在通过行政事务处理的网络化,带动企业信息化以及家庭与社区的信息化,即电子商务和电子社区。其次,电子政务建设有助于塑造良好的政府形象。良好的政府形象体现在其治理模式的开放性上,体现在政府与公众之间的互动性上,也体现在政府与公众的关系改善上。电子政务建设在这些方面都发挥了很好的作用。但政府良好形象的建立是一项系统工程,不能不顾及政府本身的实际情况,一味去谈论和追求政府的所谓良好形象,关键是要不断健全政府本身的价值目标体系、组织职能体系、程序运行体系和效率体系等。 <WP=48>再次,电子政务建设有助于健全相关的法律法规体系。我国的电子政务立法尚处于初级阶段,信息化标准及信息基础设施立法还是国内电子政务立法的主要内容,相关立法条文不直接、不贴切,立法效力层次较低,还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法律”,基本都为部门规章。我国信息化立法的任务繁重而迫切。另一方面,电子政务建设也受到来自行政环境各种因素的制约。具体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经济要素作为行政环境的首要因素,对电子政务建设的发展水平和速度,具有决定性影响。第二,“数字鸿沟”问题日益成为影响电子政务建设推广应用的关键性障碍。电子政务建设对行政决策的影响电子政务建设将有利于行政决策向着合理、规范、高效的方向发展,从而加快行政决策科学化、民主化的发展趋势。其对行政决策的促进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它提高了政府的理性决策能力和公共政策的品质,提升了决策的科学化水平。其次,它强化了对行政决策执行的监督力度,降低了决策执行变形的发生率。再次,它收缩了行政决策的范围,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小政府,大社会”的价值追求。最后,它打破了决策的“暗箱操作”惯例,提高了决策制定的透明度和决策程序的规范性。电子政务实施中应用的信息技术作为行政决策中的新因素、新力量,在对行政决策产生诸多积极影响的同时,在与行政决策的结合过程中,也会出现一些非耦合点,从而对行政决策产生负面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第一,电子政务体系中决策支持系统的意外故障会阻滞行政决策过程。第二,过量信息的提供会引起“盲目决

郭济[9](2003)在《陈俊生与中国行政管理学会——缅怀陈俊生同志》文中认为

郭济[10](2001)在《“入世” 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契机》文中研究说明

二、政府部门如何实现“三转变一提高”——访中国行政管理学会会长郭济(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政府部门如何实现“三转变一提高”——访中国行政管理学会会长郭济(论文提纲范文)

(1)地方政府绩效管理制度化与法律化研究 ——基于佛山市的实践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问题提出
        三、研究意义
    第二节 主要概念界定
        一、政府绩效管理
        二、政府绩效评价
        三、制度化
        四、法律化
        五、地方政府
    第三节 文献综述
        一、相关文献构成
        二、关于政府绩效管理及评价研究
        三、关于政府绩效管理及评价制度化与法律化研究
        四、简要评析
    第四节 研究思路、内容与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三、内容框架
第二章 政府绩效管理制度化和法律化:理论与经验
    第一节 政府绩效管理制度化与法律化的内在逻辑
        一、制度化是政府绩效管理法治化的基础
        二、法律化是政府绩效管理的现实需求
        三、由制度化到法律化是推进政府绩效管理法治化的必然趋势
    第二节 政府绩效管理法律化的理论体系
        一、政府绩效管理理论
        二、法治政府理论
        三、地方立法理论
        四、政府绩效管理法律化与法治政府建设的关系
    第三节 政府绩效管理的制度化与法律化历程
        一、国内历程:绩效管理是法治政府建设的内在要求
        二、国外历程:立法先行是政府绩效管理的发展路径
    第四节 政府绩效管理及评价的法治经验
        一、中西方模式共性分析
        二、中西方模式个性比较
        三、西方政府绩效管理法治经验借鉴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地方政府绩效管理法律化起点:制度化
    第一节 地方政府绩效管理制度化的必要性
        一、制度化是政府绩效管理的基础
        二、制度化是界定政府绩效管理主体关系的需要
        三、制度化是深化体制改革的要求
    第二节 佛山市绩效管理试点及其背景
        一、佛山市绩效管理的实施背景
        二、佛山市绩效管理的主要内容与特征
    第三节 佛山市绩效管理制度体系
        一、佛山市绩效管理暂行办法
        二、佛山市绩效管理暂行办法实施细则
    第四节 佛山市绩效管理运行机制
        一、构建强有力的领导和协调机制
        二、充分发挥绩效管理的激励功能
        三、建立绩效管理申诉救济机制
        四、确保绩效管理外部保障实现
    第五节 佛山市绩效管理制度化评析
        一、制度化的两个特色
        二、制度化的存在问题
        三、从制度化走向法律化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地方政府绩效管理制度化与法律化的基础:关联主体
    第一节 地方政府绩效管理制度化与法律化中的关联主体
        一、关联主体的不断完善催生了对法律化的需求
        二、法律化是对关联主体的权益保障
    第二节 地方政府绩效管理及评价主体
        一、政党和权力机关
        二、行政机关
    第三节 地方政府绩效管理的客体
        一、地方政府
        二、地方政府部门
        三、地方政府关联机构
        四、佛山市绩效管理对象
    第四节 社会公众与组织在地方政府绩效管理中的作用
        一、将社会公众纳入地方政府绩效管理主体结构的必要性
        二、以社会公众为关联主体的政府绩效管理与评价模式
        三、以第三方评价推动绩效管理发展
        四、社会公众与第三方在佛山市绩效管理中的作用
    第五节 地方政府绩效管理关联主体的权力关系
        一、地方政府绩效管理关联主体的权力与权利
        二、地方政府绩效管理关联主体的义务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地方政府绩效管理法律化的载体:法律框架与内容
    第一节 政府绩效管理的基本法律框架
        一、学界对绩效管理法律框架的认识
        二、国外政府绩效管理法律框架
        三、国内地方政府绩效管理法律框架
    第二节 佛山市绩效管理立法的基本内容
        一、明确绩效管理与评价的领导体制及功能定位
        二、科学确立绩效管理的绩效目标
        三、构建统一性与差异性相结合的指标体系
        四、优化绩效管理与评价的工作流程
        五、强化绩效管理与评价的结果应用
    第三节 正确处理绩效管理立法中涉及的若干关系
        一、绩效管理与目标管理
        二、管理评价主体与社会公众参与
        三、共性指标与个性指标
        四、过程控制与结果导向
        五、横向比较与历史比较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地方政府绩效管理法律化的途径:地方立法
    第一节 地方立法权扩容与绩效管理地方立法
        一、《立法法》修改之后的地方立法权
        二、地方立法的相关理论与程序
        三、地方立法的参与主体
        四、新《立法法》对地方政府绩效管理的影响
    第二节 地方政府绩效管理立法的原则与目的
        一、地方政府绩效管理的立法原则
        二、地方政府绩效管理的立法目的
    第三节 佛山市地方立法工作回顾
        一、自身发展与申请地方立法权两手抓
        二、重视准备工作,保障公众参与
        三、先行启动条件相对成熟的地方立法
    第四节 佛山市绩效管理立法工作的展望
        一、进一步完善与加强既有的立法工作
        二、引入绩效管理地方立法的立法前评估
        三、做好绩效管理地方立法的“法的清理”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地方政府绩效管理制度化与法律化的保障:申诉与救济制度
    第一节 建立地方政府绩效管理申诉与救济制度的必要性
        一、推进地方政府绩效管理法律化的一项基本内容
        二、提高政府绩效考评科学化水平的现实需求
        三、制约和监督评价权力依法运行的必然要求
        四、应用地方政府绩效评价结果的重要前提
    第二节 地方政府绩效管理申诉与救济制度的内容
        一、地方政府绩效管理救济方式分类
        二、地方政府绩效管理具有的行政行为特点
    第三节 佛山市绩效管理申诉与救济制度实践探索
        一、地方政府绩效管理申诉与救济制度的探索历程
        二、佛山市绩效管理的事前救济
        三、佛山市绩效管理的事中救济
        四、佛山市绩效管理的事后救济
    第四节 佛山市绩效管理申诉与救济制度的进一步讨论
        一、佛山市绩效管理申诉与救济制度的经验及存在问题
        二、复核、申诉等主要救济方式的法律化
        三、政府绩效管理中社会公众的救济权
    本章小结
第八章 推进地方政府绩效管理法律化的思路对策
    第一节 地方政府绩效管理法律化的困境
        一、领导体制多变及办事机构临设性
        二、顶层设计缺失及配套制度不完善
        三、现行有关党政组织考评体系不完善
        四、绩效立法存在观念误区
    第二节 推进地方政府绩效管理法律化的思路
        一、目标定位:建立绩效推进型法治政府
        二、理念导向:推进政府绩效管理“良法之治”
        三、路径依赖:立法先行、试点先行、地方先行
        四、文本规格:制定地方政府绩效管理条例
        五、动力环境:培育政府绩效管理及其法律化文化
    第三节 推进地方政府绩效管理法律化的对策
        一、正确处理地方政府绩效管理法律化涉及的若干关系
        二、推进地方政府绩效管理法律化的具体建议
    本章小结
结论及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表

(2)立法后评估制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创新点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绪论
    一、中国立法后评估制度向何处去
    二、需要研究和讨论的问题
第一章 立法后评估制度的基础理论
    第一节 立法后评估制度的理论基础
        一、民主立法理论
        二、法律实效理论
        三、政策评估理论
        四、成本收益理论
    第二节 立法后评估制度及其相关概念
        一、立法后评估制度概念的界定
        二、立法后评估和立法前评估
        三、立法后评估和立法规划
        四、立法后评估与立法监督
    第三节 立法后评估制度的原则
        一、客观公正原则
        二、公开透明原则
        三、民主参与原则
        四、科学时效原则
    第四节 立法后评估制度的功能
        一、提高立法质量
        二、提高执法水平
        三、提高依法化解社会矛盾的能力
        四、提高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的水平
第二章 立法后评估的主体、范围和内容
    第一节 立法后评估的主体
        一、立法后评估主体的种类
        二、确定立法后评估主体的模式
        三、立法后评估的实施主体
        四、第三方立法后评估主体的建构
    第二节 立法后评估的范围
        一、各地确定立法后评估范围的实践经验
        二、确定立法后评估范围的基本原则
    第三节 立法后评估的内容
        一、全面评估与部分评估
        二、法律制度本身的评估与制度实施效果的评估
第三章 立法后评估标准和指标
    第一节 立法后评估标准
        一、合法性
        二、合理性
        三、执行性
        四、实效性
    第二节 立法后评估指标体系
        一、立法后评估指标体系的概念及特征
        二、建立立法后评估指标体系的原则
        三、立法后评估指标体系的结构
        四、立法后评估各级指标的设置和权重
第四章 立法后评估的方法
    第一节 法学评估方法
        一、价值评价方法
        二、实证分析方法
        三、技术分析方法
    第二节 社会学评估方法
        一、调查样本的选取
        二、问卷调查法
        三、访谈调查法
    第三节 经济学评估方法
        一、效益—成本分析法
        二、成本—效果分析法
        三、其他经济学评估方法
第五章 立法后评估程序
    第一节 立法后评估的启动和准备
        一、评估对象的选择
        二、评估主体的确定
        三、评估程序的启动时间
        四、评估方案的确定
    第二节 评估方案的实施
        一、评估信息的收集
        二、评估信息的整理和分析
        三、形成评估结论、撰写评估报告
        四、评估报告的公布
    第三节 评估报告的回应
        一、何谓立法后评估结果的回应
        三、立法后评估结果回应的路径
        四、立法后评估结果的回应主体
        五、立法后评估结果回应的方式与内容
        六、立法后评估结果回应的监控
第六章 立法后评估制度的个案分析
    第一节 开展立法后评估的背景和评估主体
    第二节 立法后评估的内容
    第三节 立法后评估的方法
    第四节 对《规定》实施效果的总体性评价
    第五节 立法建议
第六节 探讨广州市立法后评估的个案分析
结语
参考文献

(3)基于转型风险的中国经济安全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内容与方法
        1.2.1 研究内容
        1.2.2 研究方法
    1.3 基本思路与研究框架
        1.3.1 基本思路
        1.3.2 研究框架
    1.4 创新之处
第二章 国家经济安全的文献述评
    2.1 国外经济安全的文献综述
        2.1.1 关于国家经济安全的理论研究
        2.1.2 关于国家经济安全的国别研究
    2.2 经济安全的文献综述
        2.2.1 经济安全的涵义界定
        2.2.2 经济安全的内容
        2.2.3 经济安全的影响因素
        2.2.4 经济安全的评估、监测和预警
        2.2.5 经济安全的对策措施
    2.3 国内外研究的评价
第三章 基于转型风险的经济安全机制的理论分析框架
    3.1 转型经济的一般性特征
    3.2 转型经济风险特征
    3.3 转型经济中的系统性风险
    3.4 基于转型风险的经济安全机制分析框架
        3.4.1 转型经济风险中整体性风险下的国家整体经济安全机制
        3.4.2 转型经济风险中个人一般性风险下的社会保障机制
        3.4.3 转型经济风险中个人财产风险下的个人安全保障机制
第四章 中国转型经济的风险评价分析
    4.1 中国不同转型阶段的风险变化
    4.2 中国转型经济风险的评估
        4.2.1 中国转型经济风险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
        4.2.2 中国转型经济风险的评估指标权重的确定
        4.2.3 中国转型经济风险的评述与分析
        4.2.4 中国转型经济风险的形成机制
第五章 中国转型经济的系统性风险下的国家整体经济安全机制分析
    5.1 系统性风险及其特征
    5.2 中国转型经济的系统性风险
    5.3 中国经济安全机制构建
第六章 中国转型经济中个人一般性风险下的社会保障机制分析
    6.1 个人一般性风险及其特征
    6.2 个人一般性风险与社会保障制度完善
        6.2.1 个人一般性风险与社会保障制度
        6.2.2 转型风险下的中国社会保障制度转型
        6.2.3 转型期的中国社会保障制度面临的问题
    6.3 人口老龄化与跨代际社会保障机制
        6.3.1 中国人口老龄化的风险
        6.3.2 跨代际社会保障制度的理论基础
        6.3.3 跨代际社会保障制度的设计思路
        6.3.4 家庭保障是跨代际社会保障制度的辅助机制
第七章 中国转型经济中个人财产风险下的个人财产安全保障机制分析
    7.1 个人财产风险及其特征
    7.2 中国转型经济的个人财产风险
        7.2.1 个人职业生涯风险与生计保险
        7.2.2 个人房屋价值损失风险与房屋价值保险
第八章 转型风险下经济安全机制的实施路径与政策
    8.1 转型风险下的经济安全机制的实施路径
    8.2 转型风险下的国家经济安全机制的政策选择
第九章 结论与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9.1 结论
    9.2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4)中国基层公务员素质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研究目的和意义
        一、研究的背景
        二、研究的目的
        三、研究的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相关研究述评
        一、国外相关研究述评
        二、国内相关研究述评
    第三节 研究方法和论文架构
        一、研究方法
        二、论文架构
    第四节 论文创新与不足
        一、论文的创新点
        二、论文的不足之处
第二章 基本概念和相关理论
    第一节 基本概念
        一、公务员
        二、基层公务员
        三、素质
        四、公务员素质
    第二节 素质模型理论
        一、素质模型理论形成与发展
        二、素质模型理论概述
        三、素质模型理论与公务员素质建设
    第三节 职位分类理论
        一、职位分类概念
        二、职位分类的原理与方法
        三、职位分类理论与公务员素质建设
    第四节 目标管理理论
        一、目标管理理论缘起与发展
        二、目标管理理论概述
        三、目标管理理论与公务员素质建设
第三章 基层公务员素质建设的现状与问题
    第一节 干部和公务员素质建设的历史发展
        一、建国前的干部素质建设
        二、建国后至改革开放前的干部素质建设
        三、改革开放后至公务员制度建立前的干部素质建设
        四、公务员制度建立以来的公务员素质建设
        五、地方政府基层公务员素质框架实践探索
    第二节 当今世情国情对基层公务员素质的要求
        一、经济全球化对我国基层公务员素质的要求
        二、信息化对我国基层公务员素质的要求
        三、知识经济对我国基层公务员素质的要求
        四、政府转型对我国基层公务员素质的要求
    第三节 目前基层公务员素质现状
        一、基层公务员知识素质现状
        二、基层公务员能力素质现状
        三、基层公务员个性特质素质现状
    第四节 基层公务员素质问题诊断
        一、官本位思想严重
        二、素质体系不完善
        三、素质标准不明确
        四、素质约束力不强
    第五节 公务员素质建设存在问题之原因分析
        一、传统行政文化的影响和制约
        二、多重价值冲突的困境
        三、公务员素质建设标准尚不健全
        四、公务员素质建设的相关制度有待完善
第四章 当今国外公务员素质建设及其启示
    第一节 美国公务员素质建设
        一、美国公务员素质建设的缘起与发展
        二、美国公务员素质框架
        三、美国公务员素质建设的特点
    第二节 英国公务员素质建设
        一、英国公务员素质建设的提出
        二、英国公务员素质框架
        三、英国公务员素质建设的创新
    第三节 加拿大公务员素质建设
        一、加拿大公务员素质建设的背景
        二、加拿大公务员素质框架
        三、加拿大公务员素质框架在公务员培训中的应用
    第四节 澳大利亚公务员素质建设
        一、澳大利亚公务员素质建设概要
        二、澳大利亚公务员素质框架
        三、澳大利亚基于素质框架的公务员制度建设
    第五节 新西兰公务员素质建设
        一、新西兰公务员素质框架
        二、新西兰素质框架与公务员培训
    第六节 国外公务员素质建设的启示
        一、树立科学的价值理念
        二、构建适合本国国情的公务员素质模型
        三、加强基于素质模型的公务员制度建设
        四、在改革中实现公务员素质建设的与时俱进
第五章 理念变革:基层公务员素质建设的价值导向
    第一节 从官本位到民本位:公务员主体观念的转变
        一、官本位顽疾
        二、民本理念的历史渊源
        三、从官本位到民本位:基层公务员主体观念的转变
    第二节 从要我服务到我要服务:新公共服务理念的引入
        一、新公共服务的主要内涵
        二、新公共服务理论的借鉴意义
        三、从"要我服务"到"我要服务"的转变
    第三节 从人本管理到能本管理:公务员管理理念的变革
        一、对人的管理的发展演变
        二、人本管理理念概述
        三、能本管理的现实意义
        四、能力型政府组织构建
第六章 模型构建:基层公务员素质建设的标准设定
    第一节 基层公务员素质要素的来源
        一、我国历史和现实经验的传承
        二、当今时代要求的回应
        三、国外合理和有益经验的借鉴
        四、基层公务员素质要素构成
    第二节 基层公务员素质要素问卷的编制与施测
        一、调查问卷的设计原则
        二、问卷指标的设计
        三、样本选择及问卷的发放和回收
    第三节 基层公务员素质模型的构建
        一、项目分析
        二、问卷的信度和效度检验
        三、各要素项重要度分析
        四、因子分析
        五、基层公务员通用素质模型的建立
        六、相关变量对素质模型各维度的差异性比较
第七章 制度完善:基于素质模型的公务员制度建设
    第一节 分类制度:基层公务员素质建设的基础
        一、公务员人事分类制度概述
        二、公务员分类制度的现实困境
        三、基于素质模型的公务员分类制度完善之建议
    第二节 考试录用:基层公务员素质建设的首要环节
        一、基于素质模型的公务员考录制度特点
        二、基于素质模型的公务员考录标准设定
        三、基于素质模型的公务员考录方法选择
    第三节 培训与开发:基层公务员素质建设的重要保障
        一、基于素质模型的公务员培训需求分析
        二、基于素质模型的公务员培训内容设计
        三、基于素质模型的公务员培训方式选择
        四、基于素质模型的公务员培训效果评估
    第四节 绩效管理:基层公务员素质建设的重要手段
        一、基于素质模型的公务员绩效管理概述
        二、基于素质模型的公务员绩效计划的制定
        三、基于素质模型的公务员绩效评估的实施
        四、基于素质模型的公务员绩效反馈与改进
第八章 结论与建议
    一、本研究的主要结论
    二、本研究的相关建议
附录一 我国基层公务员素质现状问卷调查表
附录二 我国基层公务员素质要素问卷调查表
参考文献
后记

(5)和谐社会视野下服务型政府的构建 ——以无锡市X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一、选题背景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一、国外研究现状述评
        二、国内研究现状述评
    第三节 核心概念
        一、服务型政府
        二、和谐社会
    第四节 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第一章 和谐社会视野下服务型政府构建的理论基础
    第一节 服务型政府的理论基础
        一、政府职能理论
        二、新公共服务理论
    第二节 和谐社会的理论基础
        一、间接理论前提:马克思主义的总体性哲学
        二、直接理论前提:科学发展观
    第三节 和谐社会视野下服务型政府构建的必要性
        一、构建服务型政府是由人民政府的性质决定的
        二、构建服务型政府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三、构建服务型政府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客观需要
        四、构建服务型政府是推进政府自身转型的重要举措
第二章 我国服务型政府构建的历史演进与比较借鉴
    第一节 我国服务型政府构建的历史演进及基本特征
        一、探索酝酿阶段:转变政府经济管理职能,创新政府服务方式
        二、正式提出阶段: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
        三、和谐社会阶段:强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
        四、三个阶段服务型政府构建的基本特征比较
    第二节 部分地区服务型政府建设实践的比较借鉴
        一、深圳构建服务型政府的有益探索
        二、南京推进服务型政府构建的创新做法
        三、成都建设规范化服务型政府的成功经验
        四、部分地区构建服务型政府的经验借鉴
第三章 和谐社会视野下服务型政府构建的实证研究:基于无锡市X区的个案考察
    第一节 和谐社会理念提出前无锡市X区服务型政府构建的基本情况分析
        一、重点关注公共服务内容
        二、改革行政审批制度
        三、加强电子政务建设
    第二节 和谐社会视野下无锡市X区服务型政府构建现状的实地调查
        一、和谐社会视野下X区服务型政府构建总体情况概述
        二、和谐社会视野下基层服务型政府构建的个案分析
    第三节 和谐社会视野下无锡市X区服务型政府构建存在主要问题及其原因分析
        一、和谐社会视野下无锡市X区服务型政府构建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
        二、和谐社会视野下无锡市X区服务型政府构建存在主要问题的原因分析
    第四节 调查思考
第四章 和谐社会视野下服务型政府构建的路径选择
    第一节 创新服务型政府构建理念
        一、树立服务行政理念
        二、树立政务公开意识
    第二节 重点关注政府公共服务的内容
        一、提高公共教育服务水平
        二、提高公共就业服务水平
        三、提高公共医疗服务水平
        四、提高公共科技服务水平
        五、重视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
    第三节 重构政府职能
        一、政治职能重构方向——民主法治
        二、经济职能重构方向——市场调节
        三、社会职能重构方向——公共服务
    第四节 创新政府运行机制和管理方式
        一、完善决策机制
        二、完善执行机制
        三、完善监督机制
        四、推行政务公开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6)电子政务环境下政府管理方式创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1 政府管理方式的内涵
    1.1 政府管理方式的界定
        1.1.1 政府管理方式的研究现状
        1.1.2 政府管理方式的定义
        1.1.3 与政府管理模式的概念辨析
    1.2 政府管理方式的评价标准
        1.2.1 有效性
        1.2.2 效率
        1.2.3 公平性
        1.2.4 适应性
        1.2.5 合法性和政治可行性
    1.3 政府管理方式与政府职能的关系
        1.3.1 政府职能
        1.3.2 政府职能与政府管理方式的关系
    1.4 现阶段我国政府管理方式创新的必要性
        1.4.1 传统政府管理方式的基本特征
        1.4.2 传统的政府管理方式的弊病分析
        1.4.3 当前我国政府进行管理方式创新的必要性
2 电子政务环境研究
    2.1 电子政务的产生
    2.2 电子政务的内涵
        2.2.1 电子政务的定义
        2.2.2 电子政务的特征
        2.2.3 与相关概念的辨析
    2.3 电子政务的主要模式
        2.3.1 G2G模式
        2.3.2 G2E模式
        2.3.3 G2B模式
        2.3.4 G2C模式
    2.4 我国的电子政务环境
        2.4.1 电子政务网络平台
        2.4.2 政府门户网站
        2.4.3 政府信息数据中心
        2.4.4 电子政务应用系统
3 电子政务环境下的政府管理方式创新
    3.1 电子政务与政府管理创新
        3.1.1 电子政务与政府管理创新的关系
        3.1.2 电子政务对政府管理创新的作用分析
    3.2 电子政务与政府管理方式创新
        3.2.1 电子政务是国际社会行政管理方式改革的共同趋向
        3.2.2 电子政务为政府管理方式的创新提供契机和技术支持
    3.3 电子政务对政府管理方式创新的推动作用
        3.3.1 推动行政管理方式向网络化、扁平化的方向发展
        3.3.2 推动行政管理方式向现代化、知识化的方向发展
        3.3.3 推动行政管理方式向民主化、公众化的方向发展
        3.3.4 推动行政管理方式向动态化、灵活化的方向发展
    3.4 电子政务环境下政府管理方式的创新点
        3.4.1 网上行政审批
        3.4.2 政府电子化采购
        3.4.3 网上社会保障
        3.4.4 网上决策支持系统
4 电子政务环境下实现政府管理方式创新的途径
    4.1 加快建立统一标准和规范
    4.2 进一步加强和完善电子政务的立法工作
    4.3 积极开发电子政务安全管理体系
    4.4 加强对公务员的培训工作
    4.5 全面提升政府门户网站功能
    4.6 加强对政府信息资源的整合及开发利用
    4.7 转变观念,实现由技术导向到政务导向的转变
    4.8 调整和改革行政流程,为电子政务的推进创造良好的体制条件
    4.9 加强整体规划,实现电子政务良性发展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原创性声明
关于学位论文使用授权的声明

(7)中国政府在电子商务发展中的经济职能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前言
一、政府经济职能的变迁和取向
    (一) 政府经济职能的内涵
    (二) 政府经济职能的变迁
    (三) 政府经济职能的取向
二、电子商务给政府经济职能提出的现实问题
    (一) 电子商务的内涵
    (二) 政府管理传统商务的内容
    (三) 政府管理电子商务的内容
    (四) 电子商务发展存在的瓶颈
三、中国政府在一般电子商务活动中应承担的经济职能
    (一) 服务职能
    (二) 协调职能
    (三) 监管职能
    (四) 调控职能
四、中国政府在自身电子商务活动中的经济职能
    (一) 政府自身电子商务活动概述
    (二) 政府在自身电子商务活动中的经济职能解析
结束语
参考文献
中文详细摘要(中文)
论文摘要(英文)
后记
导师及作者简介

(8)电子政务建设对我国公共行政若干问题的影响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前言
一、 我国电子政务的发展现状
    (一) 电子政务的内涵分析
    (二) 我国电子政务建设的现状
二、 电子政务建设对行政环境的影响
    (一) 电子政务建设有利于推动经济和社会信息化进程
    (二) 电子政务建设有助于塑造良好的政府形象
    (三) 电子政务建设有助于健全相关的法律法规体系
    (四) 来自环境的挑战
三、 电子政务建设对行政决策的影响
    (一) 决策支持系统对行政决策的影响
    (二) 电子政务建设对行政决策的积极影响
    (三) 电子政务建设对行政决策的消极影响
四、 电子政务建设对行政绩效的影响
    (一) 电子政务建设对提高行政效率的影响
    (二) 电子政务建设对降低行政成本的影响
    (三) 电子政务建设对提高政府服务品质的影响
五、 电子政务建设对政府创新的影响
    (一) 电子政务建设对观念创新的影响
    (二) 电子政务建设对组织结构创新的影响
结束语
注释
参考文献
论文摘要(中文)
论文摘要(英文)

(9)陈俊生与中国行政管理学会——缅怀陈俊生同志(论文提纲范文)

(一)
(二)
(三)

四、政府部门如何实现“三转变一提高”——访中国行政管理学会会长郭济(论文参考文献)

  • [1]地方政府绩效管理制度化与法律化研究 ——基于佛山市的实践探索[D]. 曹小华. 华南理工大学, 2016(05)
  • [2]立法后评估制度研究[D]. 谢忠华. 武汉大学, 2014(01)
  • [3]基于转型风险的中国经济安全机制研究[D]. 朱楠. 西北大学, 2011(08)
  • [4]中国基层公务员素质建设研究[D]. 李晓霞. 华东师范大学, 2011(07)
  • [5]和谐社会视野下服务型政府的构建 ——以无锡市X区为例[D]. 靳丹铃. 复旦大学, 2010(03)
  • [6]电子政务环境下政府管理方式创新研究[D]. 李蕾. 贵州大学, 2006(12)
  • [7]中国政府在电子商务发展中的经济职能分析[D]. 常悦. 吉林大学, 2005(06)
  • [8]电子政务建设对我国公共行政若干问题的影响分析[D]. 乔立娜. 吉林大学, 2004(04)
  • [9]陈俊生与中国行政管理学会——缅怀陈俊生同志[J]. 郭济. 中国行政管理, 2003(08)
  • [10]“入世” 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契机[J]. 郭济. 中国机关后勤, 2001(12)

标签:;  ;  ;  ;  ;  

政府部门如何实现“三转一提高”——专访中国行政学会会长郭霁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