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部发布第一批无公害农产品行业标准

农业部发布第一批无公害农产品行业标准

一、农业部出台首批无公害农产品行业标准(论文文献综述)

王雅静[1](2021)在《企业家才能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是解决“谁来种地”、“怎么种好地”问题的“主力军”,企业家才能是促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的重要因素。已有研究充分肯定了企业家才能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的积极作用,认为具有较高企业家才能的企业家,通过识别市场机会,提高生产要素配置效率,创新农业组织形式,促进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良性发展。但是,现有研究大多忽视了企业家才能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的动态变化关系。一个可观察到的经验事实是:尽管每个企业家都具有一定程度的企业家才能,但是,随着企业家通过理论学习和“干中学”,其企业家才能的属性特征发生了变化。企业家才能的属性特征不同,其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的影响就会不同,企业家才能绩效必然有差异性。当前,我国农业正处于转型升级的重要时期,要加速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促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就需要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揭示企业家才能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的作用机理。本研究通过历史回溯法、问卷调查法、深度访谈法、个案研究法和实证分析法,分析企业家才能促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的作用机理,揭示企业家才能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的内在关系。本研究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展开研究:第一,进行文献回顾,并作简要概括和评论;第二,构建“企业家才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的理论分析框架,分析企业家才能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的作用机理和内在关系;第三,运用构建的理论分析框架,回顾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演进脉络及其发展概况,探寻企业家才能在其发展历程中的作用,同时利用江苏扬州数据检验和典型案例研究,揭示企业家才能是推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第四,对全文进行总结,并提出政策建议。本研究的主要研究结论如下:第一,企业家才能是促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获得良好经营绩效的关键因素。其作用机理是:其一,捕捉市场机会的才能,是企业家发现市场机会,对此进行识别和预测,愿意承担相应的风险,快速反应和行动,及时做出市场决策,为企业带来可能的盈利机会的能力。其二,组织生产要素的才能,是企业家优化配置生产要素,以较小的要素投入实现高效的产出,实现市场平均利润的能力。其三,创新发展的才能,是企业家适应内外部环境变化,在技术、产品、管理、市场、组织等方面进行有目的性的变革,使企业获取高于市场平均利润的超额利润,获得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捕捉市场机会、组织生产要素、创新发展三个维度的企业家才能互为影响,贯穿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全过程。第二,企业家才能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存在动态变化关系。具体表现在:其一,企业家才能具有累积性。农业企业家在学习教育和“干中学”中获取知识和经验,累积了企业家才能。企业家才能推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取得良好的绩效,良好的绩效又对企业家才能形成正向激励作用,促进农业企业家再一次累积企业家才能。其二,企业家才能具有异质性。差异化的企业家才能形成不同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经营绩效,企业家才能越高,取得的经营绩效越好。在每一个农业企业家的企业家才能内部,企业家才能的维度结构具有异质性。三个维度的企业家才能应均衡发展,形成企业家才能的整体合力。其三,企业家才能具有匹配性。企业家才能应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协同发展,动态匹配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新的发展要求。从本研究中,得出的政策建议是:第一,在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供政策、项目、税收、金融等支持的同时,要加大培育力度,更加注重培育农业企业家捕捉市场机会、组织生产要素、创新发展的企业家才能。特别是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不同发展阶段,在农业企业家成长过程中,关注企业家才能的累积性、异质性和匹配性的动态变化,持续不断地进行动态跟踪培养。要改变低层次、重复化的培育方式,加强培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使农业企业家具备程度更高、维度结构更完整、与企业发展要求更匹配的企业家才能。第二,打破偏重工商企业家、城市专业技术人才下乡兴办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思想,鼓励青年农民、农民工、村干部、农村大学生等有乡土根基、有农业创业意愿、有一定企业家素质和才能的群体成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创业者,让乡土农民这个最大的潜在创业群体创成业、创好业,成为农业农村现代化的主体力量。本研究的创新之处在于:第一,现有文献对企业家才能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作了较为充分的研究,充分肯定了企业家才能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具有的重要促进作用。但是,现有研究大多忽视了企业家才能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的动态变化关系。本研究构建“企业家才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理论分析框架,研究捕捉市场机会、组织生产要素、创新发展三个维度的企业家才能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的影响,创新性地提出企业家才能的累积性、异质性和匹配性三个维度的属性特征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的动态变化关系。第二,现有文献关于企业家才能理论和企业家才能指标体系已经形成了较为丰富的研究成果。但是,现有研究较少有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企业家才能的测度指标。本研究建立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企业家才能的素质、能力和绩效指标体系,研究谁将成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企业家。本研究既拓展了企业家才能理论的研究领域,又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发展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殷航[2](2020)在《东宁市特色农产品营销推广问题研究》文中指出东宁大力实施特色产业富民战略,着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大力推进黑木耳、境外农业、劳务经济、特色农业和生态产业等五大产业,农村经济发展取得显着成就。2019年全市农村经济总收入67.8亿元,年均增长13%,连续六年稳居全省前列。2018年入选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涌现出了很多特色农产品,尤其是黑木耳,在国内外具有一定知名度。先后获得全国平安建设先进县(市)、国家卫生城、全国文明城、国家科技进步示范县(市)、全国法治先进县(市)、中国黑木耳第一县(市)和全国重要的二战文化城市。从2004年至2018年连续12年跻身全省经济十强县(市)。本文以东宁市特色农产品营销推广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研究法、实地调研法、SWOT分析方法等对东宁市的特色农产品营销推广进行了全面研究,发现东宁市一定程度上存在营销推广的主体不够强大,市场化程度不高,对市场化认识不够,销售渠道组织化程度较低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引进龙头企业代替政府主导产业发展,坚持不懈推动绿色发展理念,加快特色农产品开发特别是提高精深加工比例,推进特色农产品标准化产业体系建设,促进特色农产品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等方面的建议,来推动东宁市特色农产品营销推广,也为其他地市和地区提供参考。

雍雅君[3](2020)在《农业集聚区经营主体的绿色化转型过程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以河南省扶沟县蔬菜产业集聚区为例》文中认为目前,农业资源总体趋紧、环境污染问题突出、农业生态系统进一步退化等问题使我国现代化农业发展走向瓶颈阶段,农业绿色化转型迫在眉睫。为平衡农业发展和生态环境与民众需求之间的矛盾,实现农业发展由粗放式增长向内涵式转变,农业生产生活生态协调统一、永续发展,迫切需要强化创新驱动发展,加快技术传播,吸引农业经营主体由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向绿色、可持续的农业发展方式转型。农业产业集聚作为一种主流的新型农业经济组织形式,其作用下的技术要素集聚是经营主体获得绿色农业技术并进行消化吸收的重要前提和推动力。我国农业绿色化转型的发展对于提高农业绿色化转型质量、促进区域农业经济增长、促进农村建设、完善农业产业体系方面起到重要促进作用,并对当地相关部门出台政策法规有一定借鉴价值。因此,影响农业集聚区经营主体进行绿色化转型的因素都有什么,其绿色化转型过程就是怎样的?基于此,有必要对农业集聚区经营主体绿色化转型的具体过程和影响因素进行研究。随着农业经济活动的发展,地理集聚对农业区域专业化生产的正向影响越来越显着。本文以农业集聚区为研究区域,以产业集聚理论、绿色农业理论、绿色创新理论和农户行为理论为理论基础,对农业产业集聚、经营主体、绿色农业和农业绿色化转型进行界定,构建经营主体进行农业绿色化转型的过程及影响机制理论框架与理论模型,提出研究假设,采用问卷调查和多元回归模型的方法,以河南省扶沟县绿色蔬菜产业为例,对种植农户、企业和合作社等经营主体进行绿色化转型的过程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和研究,得出结论如下:(1)农业集聚区经营主体进行绿色化转型的过程经历了绿色技术的获取——绿色技术的吸收——绿色技术的采纳三个重要阶段。绿色技术的采纳由于经营主体的能力不同产生差异性结果。不同经营主体在绿色化转型过程中存在明显的异同点。相同点:绿色农业技术起初都来源于能人的先导作用,并得益于科研院所的技术推广;不同经营主体绿色化转型的采纳过程因其能力差异呈现出不同的结果。不同点:不同经营主体进行绿色化转型的绿色技术更新和交流模式不同、对于地理邻近性的依赖程度也不同。(2)经营主体进行农业绿色化转型受到内部因素和外部环境的影响,不同经营主体受影响的程度不同。自身素质、研发能力和地理邻近性等内部因素及环境规制、市场需求、技术来源、品牌建设等外部集聚因素均对经营主体进行绿色化转型有积极的正向影响作用。(3)扶沟县不同经营主体进行绿色化转型的过程不同。在绿色技术的获取阶段,各经营主体都通过具有企业家精神的先导能人将绿色技术引进当地后进行传授和交流,将绿色技术传播开来。在绿色技术的吸收阶段,绿色技术交流更加频繁,种植农户通过与能人交流、政府培训、科研院所推广等方式学习和吸收绿色技术,企业通过合作交流、内部研发和科研院所推广等方式获得和学习绿色技术,进行学习吸收和本地化发展;合作社通过政府培训和科研院所推广获得和学习绿色技术。在绿色技术的采纳阶段,种植农户掌握绿色技术后扩大绿色蔬菜种植面积;企业通过技术交流提高自身研发水平,提升绿色农产品质量,增加市场占有率;合作社通过向入社群众进行传授和推广,转变入社群众思想,开拓销售市场,吸引更多入社种植农户进行绿色化转型。(4)扶沟县经营主体进行绿色化转型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由于扶沟县农业绿色化转型起步较晚,进行农业绿色化转型的乡镇主要依靠自身便利的地理临近为基础发展绿色蔬菜农业,绿色农业技术目前主要还是依靠外地引进与本地转化为主的形式,绿色蔬菜种植的推广和发展主要依靠政策性环境规制及绿色农产品市场需求增长推动绿色化转型,因此扶沟县经营主体进行绿色化转型受到自身研发条件、市场需求、环境规制、地理邻近性等因素的显着正向影响。

黄丽萍[4](2020)在《福建省园艺产品标准化建设现状及其存在问题与对策》文中提出农业标准化是现代农业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食品安全的重要保障措施。在消费者对食品安全越来越重视的大环境下,作为食品安全重要保障措施的农业标准化工作的推进显得极为迫切。在福建省,园艺产品产值占比70%以上,在农产品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实施园艺产品标准化是福建省园艺产业发展的必经之路。园艺产品标准化建设促进了资源合理、有效、充分的利用,对于增强福建省园艺产品国内与国际竞争力、保障人民食品安全、保护生态环境等具有深远意义。本研究立足于园艺产品在“三品一标”(即: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产品、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和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采用文献调查、实地调研、走访座谈与案例分析等方式分析福建省园艺产品标准化的建设现状及其存在问题,并提出解决的对策。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在调查国内外园艺产品标准化发展成效的基础上,总结了国际、国内和福建省园艺产品标准化发展概况:(1)总结介绍了ISO、CAC、FAO等国际主要涉种植业标准化机构;(2)以美国、欧盟、日本等发达国家地区有机产品发展概况为例,分析发达国家园艺产品标准化建设情况;(3)梳理了中国园艺产品标准化建设从起步到快速发展的历程;(4)以山东、浙江、江苏等省份为例分析国内园艺产品标准化快速发展阶段建设概况;(5)梳理了福建省园艺产品标准化建设发展的四个历史阶段。2.福建省园艺产品标准化建设现状:(1)无公害园艺农产品在福建省农产品认证中占比最高,随着行业发展,有望成为市场准入标准;(2)绿色园艺产品认证数量呈逐年递增趋势,表明园艺产品质量安全生产水平不断提升;(3)由于有机农产品认证采用市场化运营模式,虽有统一国家标准,但监管不到位,导致市场较为混乱,福建省通过农业行政部门严格认证的有机园艺产品相对较少;(4)福建省地理标志园艺产品登记保护和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工作得到各级政府重视,成为福建省园艺产品标准化建设重要途径。3.福建省园艺产品标准化建设取得的成效:(1)为生态农业建设开辟了新路子;(2)促进了省、市、县三级农产品检测体系的形成;(3)促进了农产品质量可追溯体系“一品一码”的建成。4.遴选福建省园艺产品标准化建设典型案例,分析类型企业在园艺产品标准化建设实施过程中主要做法和取得的成效:(1)提高经济效益;(2)促进生态保护;(3)促进生产技术水平提高;(4)促进生产装备水平提高;(5)促进产品质量提升;(6)促进产业发展、产业链延伸;(7)提高品牌知名度。5.结合典型案例分析,提出福建省园艺产品标准化建设工作中主要存在的问题:(1)对园艺产品质量认证重视度不够;(2)园艺产品品牌建设力度不够;(3)从业人员职业技术知识水平不高;(4)政府扶持力度不够、监督管理机制不够完善;(5)园艺产品相关标准具有局限性,修订不及时。6.针对福建省园艺产品标准化建设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相应对策:(1)高度重视园艺产品质量认证;(2)培育园艺产品品牌,推动园艺产品标准化建设;(3)提高从业人员职业知识技能水平;(4)进一步加强扶持力度,健全监督管理机制;(5)提高园艺产品相关标准的制定和修订的效率。

张昌忠[5](2019)在《“互联网+”东莞现代农业产业双创生态圈构建模式研究》文中指出“互联网+”是一种提高实体经济的创新力和生产力、形成更广泛的以互联网为基础设施和实现工具的、充分发挥互联网在生产要素配置中的优化和集成作用的经济发展新形态,其本质就是不断在产品、产业、模式和生态创新的并最终为国家、社会、人民创造新价值的互联网和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发展。中国是个农业大国,“三农”问题始终是我国最大的国情和最亟待解决的发展问题,故如何在当今“互联网+”即物联网技术应用的条件下,使传统农业实现自身“蜕变”有着重要的理论和现实实践意义。由于对互联网与现代农业产业双创生态圈构建的研究,目前在国内外学术界尚不多见,因此本文以“互联网+”为时代背景,选取东莞市现代农业产业在“互联网+”经济发展新形态下的双创生态圈构建模式为研究对象或典型个案,通过调查研究掌握的现实资料,并运用系统论、信息论和控制论、创新创业理论、企业发展战略理论等科学理论方法,对这些材料和数据进行系统地梳理、分析,以企获得对互联网与现代农业产业融合的双创生态圈构建模式的系统知识和带有普遍性和规律性的认知。同时本文还深入分析了“互联网+”东莞现代农业双创生态圈构建影响因素的4个维度,12个影响因素,并利用AHP层次分析法构造“互联网+”东莞现代农业双创生态圈模式构建影响因素数学模型,通过判断矩阵较科学的产生了影响因素的重要程度排序,由大到小依次为:产业生态环境发展水平>人才生态环境凝聚度>政策环境倾向性>政府补助>经济环境稳定性>社会文化环境包容性>国际生态环境示范性>资金信贷>双创氛围浓郁度>众创空间成熟度>风投介入>成熟案例示范效应。此评价体系维度清晰、指标明确、权值合理,且通过一致性检验。因此对“互联网+”东莞现代农业双创生态圈构建影响因素的排序可信度较高。在借鉴国内其他地区的成功经验并结合东莞农业产业的实际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相应的建设性意见和对策:一是如何建立健全推动互联网+东莞现代农业产业双创生态构建的一系列政策及举措,构建良好的政策环境;二是如何搭建东莞市本地的“互联网+”现代农业产业平台,形成完整的线上农业产业双创生态圈,与线下实体的农业产业双创生态圈相结合,构建“线上”+“线下”“双线”现代农业产业双创生态圈;三是如何完善东莞现代农业产业链,并创造良好的人才汇聚环境,形成现代农业研发型高端人才汇聚的产业链,搭建风投资金线上线下平台;四是政府如何多渠道向现代农业产业双创投入资金,形成宽松的农业产业双创融资环境,改善社区文化环境,形成宽容双创失败的社区文化氛围等。其中,本文以工商业双创生态圈模式作为参照,提出农业产业双创生态圈的构建模式,主要包括政策环境、产业链、人才链、资金链、地理自然和社区人文环境等,这是本文重要的自得之见。而对东莞这一典型案例研究,为类似的城市如何构建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双创生态圈以及我国互联网+现代农业产业双创生态圈的构建具有较好的理论和现实实践及指导意义。

郑毅[6](2019)在《成都GX区农产品质量安全提升策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是食品安全工作的基础也是社会公众关注的焦点。本文以成都GX区为例,分析了一个经济较为发达的,拥有巨大农产品消费需求,但是自身并无农业生产,纯依靠外部农产品供给的消费型区域,如何改善该区域内流通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本文通过走访对成都GX区域内农产品供应及生产的渠道进行了调查研究,分析得出成都GX区农产品主要在于省内生产。本文对成都GX区内农产品的消费者投诉数据和政府抽样监测数据进行分析,总结出成都GX区内销售的农产品存在的8个问题。基于HACCP的管理原则,沿着供应渠道逆向推导出农产品在生产、加工运输和销售三个环节主要存在的质量安全问题,并通过分析得出各环节存在问题出现的因素。本文得出改善成都GX区农产品质量安全,首先关注生产地的农产品质量安全、其次关注加工运输环节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最后关注销售环节农产品质量安全的这样一个思路,从农产品准入制和准出制等两个方面提出了改进策略。最后,本文综合提出了提升成都GX区农产品质量安全的一种改进策略,即结合准入制和准出制,建立一个农产品检验中心和一套农产品一票通系统。预期通过一中心和一票通,从生产环节即开始控制农产品质量,到销售终端逐渐影响和改善广大消费者的农产品消费观,使得在现代农业体系下的生产的标准农产品得到更多消费者的青睐。最终实现农产品产销标准一体化、安全化,改进和提升成都GX区内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刘远伟[7](2019)在《我国农产质量安全监管问题研究 ——以山东肥城为例》文中指出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和改革的不断深化,农业现代化水平也有了飞速提高。作为生活的必需品,我国农产品数量短缺的问题已经基本解决,随之而来的是人们对于农产品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如何保障农产品的质量安全,是当前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是新时期农业农村工作面临的新课题,更是关乎国计民生的头等大事。保障农产品有效监管,关系到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关系到乡村振兴宏伟蓝图的实现,关系到国家的稳定和强盛,也关系到我国农业贸易全球化的发展。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建设开始于20世纪中期,虽然起步较晚,但是经过近几年的发展,也初步建立了以法律法规、检验检测等体系为基础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肥城市作为首批山东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建设领域具有一定代表性,其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本文以肥城市为例,总结概括了肥城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的现状,并通过问卷调查以及案例分析等研究方法,提出了肥城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存在的问题。基于信息不对称理、论政府规制理论等理论,分析了造成监管漏洞的原因。同时借鉴了发达国家的经验,提出了改进肥城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的有效措施,将为推进和深化我国各地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建设与改革提供参考。

张莞[8](2019)在《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国的国民经济也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旅游业作为影响民生的五大幸福产业之首,正从高速增长阶段转向优质发展阶段,品质化和个性化成为发展重点,必然要求创新旅游发展动力,优化旅游产业结构,促进旅游产业的转型发展和提档升级。实施全域旅游正是转变旅游发展方式、推进旅游产业转型升级的必然选择,而产业融合则是推进全域旅游发展战略的核心内容和重要途径。如今文旅融合大势所趋,已经从国家和地方层面得到体现。5·12汶川地震对于羌族来说是一场巨大灾难,影响深远。灾后重建后的羌族地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如今迈入了全力创建全域旅游示范区的关键时期,也迎来了乡村振兴战略的全面实施。作为支柱产业的旅游业的规模虽有所扩大,但却显现出增长缓慢、产业层次较低、发展后劲不足、区域发展不平衡等问题,旅游产业融合现象虽出现较早,但存在融合形态较为单一、融合深度不够、产品特色不鲜明、融合效应不显着等问题,迫切需要旅游业进一步寻求资源整合、转型升级与创新发展。因此加强旅游内涵和服务品质建设,加快推进和深化提升跨领域的产业融合和联动发展具有必要性和紧迫性。本文从阐述产业融合的理论基础出发,探讨了旅游产业融合的内涵、机制及形态,并且分析了民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的特点和典型案例。在此基础之上,分析了羌族地区旅游业的发展现状、旅游产业融合基础、融合形态、内在机理和动力机制,以及利用系统理论和层次分析法构建了羌族地区的农文旅融合评价指标体系、文商旅融合评价指标体系和文体旅融合评价指标体系,由此搭建了一套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的理论分析框架。本文采取文献研究法、田野调查法、对比分析法等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分别从县域、村镇和景区层面对羌族地区的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现状进行了个案分析和实证研究。在县域层面,采取灰色关联分析法计算了羌区四县——汶川县、理县、茂县和北川县的旅游业与三次产业的关联程度,结合文献研究和田野调查,对四县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程度和水平进行了整体评价;在村镇和景区层面,对应五个田野调查点不同的融合形态,采用层次分析法(AHP),对茂县坪头羌寨、理县桃坪羌寨和北川县石椅羌寨进行了农文旅融合程度的评价,对汶川县水磨古镇进行了文商旅融合程度的评价,对茂县中国古羌城分别进行了文商旅融合程度和文体旅融合程度的评价。同时,本文构建了羌族地区农文旅融合和文商旅融合的系统动力学模型,并对羌区四县分别进行了2013年至2023年的农文旅融合系统和文商旅融合系统的动态仿真模拟分析,以预测未来的总体发展趋势。本文的得出的结论如下:第一,羌族地区推进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具有必然性和紧迫性;第二;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发展体现出了一定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文化效益和生态效益,综合效益初步显现;第三,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的三种主要形态为农文旅、文商旅和文体旅,其中农文旅和文商旅最为广泛,文商旅融合发展态势和融合效应优于农文旅融合;第四,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进程缓慢,融合形态较为单一,融合程度不够深入,旅游业与三次产业的融合还处于起步阶段和低浅表层次,融合规模较小,融合效应较为有限,综合效益尚不显着;第五,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的配套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尚未建设成熟;第六,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区域水平不协调、不均衡,融合的广度、深度、速度和程度存在较大的空间差异。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制约因素包括产业基础较为薄弱、市场机制发育欠成熟、融合主体的组织障碍、融合客体的创新障碍、政府部门的体制障碍、区位交通不便的先天劣势和自然灾害的突发障碍等等。针对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本文从县域、村镇和景区两个层面提出了优化路径,从政府、企业、村委会和居民四个方面提出了对策和建议。希望通过探索羌族地区旅游产业的业态创新和融合发展,以及产业融合的融合路径和发展方向,能够对羌族地区旅游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全域旅游发展、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形成有益的参考。

陈国豪[9](2019)在《广州市P区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建设中的政府行为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人类社会及生产科技的进步,人们的生活目标从过去的温饱提升到了更高层次,对农产品质量安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我国农业快速发展的大环境下,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方面却出现了诸多问题,农业投入品不合理使用、生态环境恶化、相关制度建设不健全、监管手段落后等问题,对农产品发展提出了严峻考验。因此,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实现“农田到餐桌”全过程的安全保障,是近年来政府工作的持续关注重点。研究以此为背景,选取广州市P区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建设中的政府行为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资料法、比较分析法和访谈法,结合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考核体系,归纳P区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建设现状情况,系统地分析了P区在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建设中所面临的阻力。研究认为,广州市P区在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建设中的政府行为存在农产品产地环境管控不到位、农产品产业发展规划不合理、农业投入品监管机制不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不完善等问题。农产品质量安全关乎国家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是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重要支撑。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是从源头保障食品安全的重要措施,是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内容。建设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整体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不断创新监管模式,努力确保不发生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切实维护产业发展环境,是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保障现代农业产业健康发展的必然选择。因此,研究最后针对存在的问题,借鉴国内其他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的成功经验,提出完善政府行为的对策建议:加强农产品产地环境管理、推进农业产业化和标准化、完善农业投入品监管机制、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农产品质量安全事关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是重大的民生问题。建设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积极探索有效监管手段,加强食品安全源头控制,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既是确保农产品消费安全的重要举措,也是维护公众健康和生命安全的有力保障。研究希望为推动广州市P区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作出贡献,同时也能为各地建设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解决农产品监管难题提供参考借鉴。

李文全[10](2019)在《生态绿线:推进绿色发展的认证制度整合与探索》文中提出本文以生态绿线视角下促进绿色发展的认证制度为研究对象,先从对生态绿线这一新鲜词汇的理论渊源、词源分析、思维方式、功能及内容等角度展开释义与分析,得出生态绿线是一种倡导人们不断向高质量目标攀登的标杆,是生态文明理论在质量领域的特殊表达。文章在明确了生态绿线的释义及功能之后,对生态绿线与高质量的逻辑关系也进行了论述,进一步指出高质量发展的核心是高质量的供给与高质量的需求,这需要一系列高水准的能够促进绿色发展的标准来实现。生态绿线以其自身的高标准、引导性、螺旋上升性和非强制性为独特视角,对促进绿色发展的认证制度从国内外两个方面进行较为全面的剖析,并将我国能够促进绿色发展的生态认证制度分成了以产品、服务和环境为导向的三大类认证制度。文章在对上述三大类认证制度分析整合的基础上,提出了亟待解决的如下四个问题:法律制度时效性不强且位阶较低;部分认证权威性不足且标准适用混杂;激励措施未能兼顾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监管制度不完善管控存在缺陷。并试图从法律完善、制度体系构建等角度入手,找出完善路径,并提出建设我国生态认证管理制度的初步构想,通过统一的规范和制度统领来实现我国生态绿线视角下认证制度的发展。全文的正文部分主要由以下四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主要是对生态绿线释义及功能的分析与定位;第二部分主要是指出国内外具有推动绿色发展性质的认证制度的制度现状并在对比之下提出我国生态认证制度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第三部分主要是在整合推进我国绿色发展的认证制度的基础上提出解决制度发展问题的探索;第四部分主要是从制度建设的角度展开对生态绿线视角下我国生态认证管理制度建设的路径选择。

二、农业部出台首批无公害农产品行业标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农业部出台首批无公害农产品行业标准(论文提纲范文)

(1)企业家才能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2 研究目的与研究思路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思路
    1.3 论文结构
    1.4 研究方法、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1.4.1 研究方法
        1.4.2 样本选择
        1.4.3 数据来源
    1.5 创新与不足
        1.5.1 创新之处
        1.5.2 不足之处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企业家才能
        2.1.1 企业家
        2.1.2 企业家才能
    2.2 农业企业家才能
        2.2.1 农业企业家
        2.2.2 农业企业家才能
    2.3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2.3.1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主要组织形式及基本特征
        2.3.2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的影响因素
    2.4 企业家才能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
        2.4.1 企业家才能与家庭农场发展
        2.4.2 企业家才能与农民合作社发展
        2.4.3 企业家才能与农业企业发展
    2.5 简要的研究评述
第3章 理论基础和分析框架
    3.1 概念界定
        3.1.1 企业家
        3.1.2 企业家才能
        3.1.3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3.2 企业家才能理论
        3.2.1 风险与不确定性理论
        3.2.2 创新理论
        3.2.3 人力资本理论
    3.3 企业理论
        3.3.1 分工理论
        3.3.2 生产函数理论
        3.3.3 契约理论
    3.4 企业家才能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理论分析框架
        3.4.1 企业家才能是企业发展的重要因子
        3.4.2 企业家才能的三个维度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
        3.4.3 企业家才能的累积性、异质性和匹配性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企业家才能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变迁:历史回顾
    4.1 农业经营主体发展概略
        4.1.1 1949年到1978年农业经营主体发展概略
        4.1.2 1978年至20世纪末农业经营主体发展概略
        4.1.3 21世纪初至今农业经营主体发展概略
    4.2 企业家才能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发展变迁
        4.2.1 企业家才能与家庭农场发展变迁
        4.2.2 企业家才能与农民合作社发展变迁
        4.2.3 企业家才能与农业企业发展变迁
    4.3 企业家才能的累积性、异质性、匹配性与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变迁
        4.3.1 企业家才能的累积性与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变迁
        4.3.2 企业家才能的异质性与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变迁
        4.3.3 企业家才能的匹配性与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变迁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企业家才能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家庭农场典型案例研究
    5.1 案例介绍
    5.2 企业家才能与家庭农场发展关系的阐释
        5.2.1 企业家才能的三个维度与家庭农场发展
        5.2.2 企业家才能的三个属性特征与家庭农场发展
    5.3 经营绩效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企业家才能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典型案例研究
    6.1 案例介绍
    6.2 企业家才能与农民合作社发展关系的阐释
        6.2.1 企业家才能的三个维度与农民合作社发展
        6.2.2 企业家才能的三个属性特征与农民合作社发展
    6.3 经营绩效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企业家才能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典型案例研究
    7.1 案例介绍
    7.2 企业家才能与农业企业发展关系的阐释
        7.2.1 企业家才能的三个维度与农业企业发展
        7.2.2 企业家才能的三个属性特征与农业企业发展
    7.3 经营绩效
    7.4 本章小结
    7.5 三个案例讨论
第8章 企业家才能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研究:江苏扬州数据检验
    8.1 理论基础
        8.1.1 关于企业家才能理论的认识
        8.1.2 关于企业家才能指标的研究现状
        8.1.3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企业家才能指标体系
    8.2 数据来源与检验
        8.2.1 数据来源
        8.2.2 信度效度检验
    8.3 描述性统计分析
        8.3.1 企业家才能素质指标特征描述及讨论
        8.3.2 企业家才能能力指标特征描述及讨论
        8.3.3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企业家才能绩效的差异性分析
        8.3.4 讨论
    8.4 实证分析
        8.4.1 变量选择与含义
        8.4.2 实证结果与分析
    8.5 本章小结
第9章 主要研究结论
    9.1 讨论与结论
    9.2 理论贡献
    9.3 政策建议
    9.4 未来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2)东宁市特色农产品营销推广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内研究现状综述
        1.2.2 国外研究现状综述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技术路线
第2章 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特色农产品定义
        2.1.2 营销推广定义
    2.2 相关理论基础
        2.2.1 市场营销理论
        2.2.2 交易成本理论
        2.2.3 农业产业化理论
第3章 东宁市特色农产品营销推广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
    3.1 东宁市特色农产品营销推广基本情况
        3.1.1 东宁市概况
        3.1.2 东宁市特色农产品现状
        3.1.3 东宁市特色农产品营销模式
    3.2 东宁市特色农产品营销推广两种典型模式介绍
        3.2.1 龙头企业牵头营销模式
        3.2.2 专业合作社互联网营销模式
    3.3 东宁市特色农产品营销推广存在的问题
        3.3.1 营销推广的主体不够强大
        3.3.2 市场化程度不高,对市场化认识不够
        3.3.3 销售渠道组织化程度较低
第4章 东宁市特色农产品营销推广的SWOT分析
    4.1 东宁市特色农产品营销推广的优势分析
        4.1.1 环境优势
        4.1.2 区位优势
        4.1.3 政策优势
    4.2 东宁市特色农产品营销推广的劣势分析
        4.2.1 营销和推广缺乏总体规划
        4.2.2 特色农产品深加工滞后
        4.2.3 人才制约
        4.2.4 品牌建设滞后
    4.3 东宁市特色农产品营销推广的机会分析
        4.3.1 特色农产品市场需求逐渐增大
        4.3.2 东宁市经济不断发展
        4.3.3 区域政策红利开始显现
    4.4 东宁市特色农产品营销推广的威胁分析
        4.4.1 区域竞争不断加大
        4.4.2 环境保护问题突出
        4.4.3 特色农产品产业标准化程度不高
    4.5 基于SWOT分析的发展战略研究
第5章 国内外特色农产品营销推广经验及启示
    5.1 国外特色农产品营销推广经验
        5.1.1 国外特色农产品营销推广经验
        5.1.2 美国特色农产品营销推广经验
        5.1.3 巴西特色农产品营销推广经验
    5.2 国内特色农产品营销、推广经验
        5.2.1 黑龙江庆安经验
        5.2.2 吉林黄松甸经验
        5.2.3 浙江遂昌模式
        5.2.4 黑龙江伊春经验
    5.3 国内外经验对东宁市的启示
        5.3.1 强化质量标准体系控制
        5.3.2 拓展传媒营销渠道
        5.3.3 规范扶持龙头企业和行业协会
        5.3.4 更新先进营销理念
第6章 东宁市优化特色农产品营销推广的对策建议
    6.1 引进龙头企业代替政府主导产业发展
    6.2 坚持不懈推动绿色发展理念
    6.3 加快特色农产品开发特别是提高精深加工比例
    6.4 推进特色农产品标准化产业体系建设
    6.5 促进特色农产品一二三产融合发展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致谢

(3)农业集聚区经营主体的绿色化转型过程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以河南省扶沟县蔬菜产业集聚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农业产业集聚研究综述
        1.2.2 绿色农业研究综述
        1.2.3 农业绿色化转型研究综述
        1.2.4 国内外研究简要评述
    1.3 研究内容与思路
        1.3.1 研究内容与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可能的创新点
2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2.1 概念界定
        2.1.1 农业集聚区
        2.1.2 经营主体
        2.1.3 绿色农业
        2.1.4 农业绿色化转型
    2.2 理论基础
        2.2.1 产业集聚理论
        2.2.2 绿色农业理论
        2.2.3 绿色创新理论
        2.2.4 农户行为理论
3 农业集聚区经营主体绿色化转型理论分析
    3.1 经营主体农业绿色转型过程
        3.1.1 绿色农业技术的获取阶段
        3.1.2 绿色农业技术的吸收阶段
        3.1.3 绿色农业技术的采纳阶段
    3.2 经营主体绿色转型影响因素的理论框架
        3.2.1 内部因素
        3.2.2 外部环境
4 扶沟县蔬菜集聚区经营主体绿色化转型过程
    4.1 扶沟县农业绿色化转型概况
        4.1.1 扶沟县农业发展概况
        4.1.2 扶沟县绿色农业及经营主体概况
    4.2 蔬菜产业集聚区绿色化经营主体特征
        4.2.1 问卷的信度检验
        4.2.2 绿色化经营主体概况分析
    4.3 蔬菜集聚区经营主体绿色化转型过程分析
        4.3.1 绿色农业技术的获取阶段
        4.3.2 绿色农业技术的吸收阶段
        4.3.3 绿色农业技术的采纳阶段
5 扶沟县经营主体绿色化转型的影响因素
    5.1 变量选择与模型构建
    5.2 分析结果
        5.2.1 研发水平是绿色化转型的重要支撑
        5.2.2 环境规制是绿色化转型的重要保障
        5.2.3 市场需求是绿色化转型的重要动力
        5.2.4 地理临近是绿色化转型的重要基础
        5.2.5 地理临近和技术来源是种植农户绿色化转型的主要推动力
6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6.1 研究结论
    6.2 政策建议
        6.2.1 促进绿色农业技术推广,提升种植农户自身素质
        6.2.2 完善农业合作组织,发挥合作社组织管理作用
        6.2.3 加强企业带头作用,逐步建立经营主体多元协作
        6.2.4 建立健全政府引导机制,加强政府制度保障
    6.3 研究不足和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农户调查问卷
附录2 企业调查问卷
附录3 合作社调查问卷
致谢
攻读硕士研究生期间学术成果

(4)福建省园艺产品标准化建设现状及其存在问题与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词表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 调查背景
    2 相关概念的界定
        2.1 标准与园艺产品标准
        2.2 标准化与园艺产品标准化
        2.3 无公害农产品定义
        2.4 绿色食品定义
        2.5 有机产品定义
        2.6 农产品地理标志定义
        2.7 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定义
    3 调查目的、内容及方法
        3.1 调查目的
        3.2 调查内容与方法
第二章 国内外园艺产品标准化发展概况
    1 国际园艺产品标准化发展概况
        1.1 国际主要涉种植业的标准化组织介绍
        1.2 部分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园艺产品标准化发展概况
    2 国内园艺产品标准化发展概况
        2.1 我国标准化发展历程
        2.2 我国园艺产品标准化概况
    3 福建省园艺产品标准化建设发展历程
        3.1 盲目发展阶段
        3.2 萌芽阶段
        3.3 逐步提升阶段
        3.4 快速提升阶段
第三章 福建省园艺产品标准化建设现状调查
    1 福建省园艺产品标准化建设情况调查方案
        1.1 调查时间与地点
        1.2 调查方法
        1.3 调查内容
    2 福建省无公害农产品认证标准化发展现状
        1.1 无公害农产品认证
        1.2 福建省无公害农产品认证现状
    2 福建省绿色食品认证标准化发展现状
        2.1 绿色食品认证
        2.2 福建省绿色食品认证现状
    3 福建省有机产品认证标准化发展现状
        3.1 有机农产品认证
        3.2 福建省有机产品认证现状
    4 福建省农产品地理标志标准化体系现状
        4.1 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
        4.2 福建省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情况
    5 福建省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体系现状
    6 福建省园艺产品标准化建设取得的成效
第四章 典型案例分析
    1 无公害农产品(龙头企业主导型)
        1.1 无公害农产品认证的主要做法
        1.2 无公害农产品标准化生产成效
        1.3 无公害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存在的问题
    2 绿色食品(龙头企业主导型)
        2.1 绿色食品认证的主要做法
        2.2 绿色标准化生产成效
        2.3 绿色食品生产中存在的问题
    3 有机产品(龙头企业主导型)
        3.1 有机产品认证的主要做法
        3.2 有机标准化生产的成效
        3.3 有机标准化生产中存在的问题
    4 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行业协会主导型)
        4.1 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的主要做法
        4.2 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的总体成效
        4.3 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标准化生产中存在问题
    5 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政府主导型)
    6 各类型标准化生产模式的特点
第五章 福建省园艺产品标准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1 福建省园艺产品标准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2 福建省园艺产品标准化发展的建议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5)“互联网+”东莞现代农业产业双创生态圈构建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1.1 “互联网+”新经济形态的国家发展战略背景
        1.1.2 “互联网+现代农业”国家行动计划的政策背景
        1.1.3 当前我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社会文化环境
        1.1.4 “互联网+”东莞现代农业双创生态圈构建的现实条件
        1.1.5 国家“乡村振兴”计划与双创相结合的社会实践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的目的
        1.2.2 研究的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1.3.1 国外研究综述
        1.3.2 国内研究综述
    1.4 研究思路和技术路线
第二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2.1 概念界定
        2.1.1 “互联网+”
        2.1.2 现代农业
        2.1.3 互联网+现代农业
        2.1.4 双创生态圈
    2.2 理论基础
        2.2.1 系统论、信息论和控制论理论
        2.2.2 创新创业理论
        2.2.3 企业发展战略理论
第三章 互联网+东莞现代农业产业双创生态圈构建模式
    3.1 “互联网+特色小镇双创生态圈构建模式
    3.2 “互联网+”东莞市水产养殖园双创生态圈构建模式
    3.3 “互联网+”东莞水果种植园双创生态圈构建模式
    3.4 “互联网+”蔬菜粮油家禽龙头企业双创生态圈构建模式
第四章 互联网+东莞现代农业产业双创生态圈影响因素
    4.1 “互联网+”东莞现代农业双创生态环境的影响因素分析
        4.1.1 “互联网+”东莞现代农业双创生态圈构建的政策环境要素分析
        4.1.2 “互联网+”东莞现代农业双创生态圈构建的经济环境要素分析
        4.1.3 “互联网+东莞现代农业双创生态圈构建的社区文化环境
        4.1.4 “互联网+”东莞现代农业双创生态圈构建的国际生态环境
    4.2 “互联网+”东莞现代农业产业链对接人才链的影响因素分析
        4.2.1 “互联网+”东莞现代农业产业链对接人才链聚集效应的问题
        4.2.2 “互联网+”东莞现代农业创业从业者素质提升的问题
        4.2.3 “互联网+”东莞现代农业双创高端人才发挥能力的问题
    4.3 互联网+东莞现代农业融资难融资贵的影响要素分析
        4.3.1 互联网+东莞现代农业双创资金财政投入不足
        4.3.2 互联网+东莞现代农业双创社会资本投入不足
        4.3.3 互联网+东莞现代农业双创风险资金投入不足
    4.4 互联网+东莞现代农业双创平台建设影响因素的分析
    4.5 基于AHP模型的“互联网+”东莞现代农业双创生态圈构建模式研究
        4.5.1 AHP层次分析法的基本原理
        4.5.2 构造“互联网+”东莞现代农业双创生态圈影响因素模型
        4.5.3 构造判断矩阵
        4.5.4 总的一致性检验及影响因素总排序
第五章 国内经验对东莞“互联网+双创生态圈”构建的启示与借鉴
    5.1 国内“互联网+”土地租赁或流转的经验
        5.1.1 广东省“互联网+土地”流转的经验
        5.1.2 “互联网+”农村金融的经验
        5.1.3 “互联网+”生鲜电商的经验
        5.1.4 “鲜易控股”双创生态圈构建的经验
    5.2 启示与借鉴
        5.2.1 互联网+土地流转对东莞现代农业双创发展的启示
        5.2.2 互联网+农业金融对东莞现代农业创业融资的启示
        5.2.3 互联网+农业双创生态圈构建的模式的启示
        5.2.4 互联网+农业双创生态圈构建的政策的启示
第六章 互联网+东莞现代农业产业双创生态圈构建的对策建议
    6.1 建立健全有关政策,营造现代农业产业双创生态环境
        6.1.1 制订和完善加快东莞市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相应政策
        6.1.2 制订和完善拓宽东莞农业企业融资渠道的政策
        6.1.3 制订和完善促进东莞农业实体经济转型升级的政策
        6.1.4 制订和完善激发东莞农业科技人才创业活力的政策
        6.1.5 制订和完善创新政府管理方式的政策文件
    6.2 搭建互联网+孵化平台,优化现代农业产业双创生态圈
        6.2.1 充分利用东莞现有场地构建“草根”双创生态圈
        6.2.2 以各镇区特色小镇为基地,形成东莞特色小镇双创生态圈
        6.2.3 以“互联网+”园区为方向,拓展现代农业产业双创生态圈
        6.2.4 搭建互联网+农产营销平台,打造特色农产品销售生态圈
第七章 结论
    7.1 结论
    7.2 创新与不足
        7.2.1 创新点
        7.2.2 不足之处
    7.3 进一步工作的方向
致谢
参考文献

(6)成都GX区农产品质量安全提升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内容和方法
        1.2.1 研究内容
        1.2.2 研究方法
    1.3 研究路线
    1.4 结构安排
第二章 农产品质量安全相关理论基础
    2.1 农产品质量安全相关概念
        2.1.1 农产品的概念
        2.1.2 农产品分类
        2.1.3 农产品质量安全定义
        2.1.4 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
        2.1.5 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
    2.2 消费者投诉
    2.3 农产品质量安全抽样监测
    2.4 危害分析和关键控制点(HACCP)
    2.5 国内外农产品质量安全研究现状
        2.5.1 国内农产品的研究现状
        2.5.2 国外农产品消费和质量研究现状
第三章 成都GX区农产品质量安全现状
    3.1 成都GX区农产品供应情况分析
        3.1.1 农产品供应渠道分析
        3.1.2 农产品供应情况调查
    3.2 消费者关于农产品的投诉
        3.2.1 农产品消费投诉数据
        3.2.2 农产品消费投诉分析
    3.3 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
        3.3.1 农产品监测量及检测指标
        3.3.2 农产品监测问题类型分析
    3.4 消费者投诉和质量安全监测的相关性分析
    3.5 成都GX农产品在日常监管中发现的其他问题
    3.6 成都GX区农产品质量安全现状分析
        3.6.1 农产品流通渠道现状
        3.6.2 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现状
        3.6.3 农产品质量安全现状总结
第四章 成都GX区农产品质量安全影响因素
    4.1 成都GX区农产品质量安全溯源环节分析
    4.2 生产环节的安全影响因素分析
        4.2.1 生产地的环境因素
        4.2.2 生产地的农业投入品使用
    4.3 加工运输环节的安全影响因素分析
        4.3.1 加工环节
        4.3.2 储存运输环节
    4.4 销售和使用环节安全影响因素分析
    4.5 各环节中人的因素分析
    4.6 影响成都GX区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因素总结
第五章 成都GX区农产品质量安全提升策略
    5.1 准入制下的销售环节农产品管理体系
        5.1.1 行政管理体系
        5.1.2 农业标准体系
        5.1.3 责任体系
        5.1.4 农产品检测体系
        5.1.5 准入制的弊端
    5.2 准出制下的生产加工运输环节管理体系
        5.2.1 签约产地管理模式
        5.2.2 准出制责任体系
        5.2.3 生产加工环节治理
    5.3 提升从业人员素质
        5.3.1 农业从业人员素质
        5.3.2 监管从业人员素质
        5.3.3 消费者科学素养
        5.3.4 正确的舆论引导
    5.4 农业产业化
    5.5 一中心一票通
第六章 结论及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7)我国农产质量安全监管问题研究 ——以山东肥城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学位论文数据集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3 研究内容
    1.4 相关研究评述
        1.4.1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1.4.2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1.5 研究思路及方法
        1.5.1 研究思路
        1.5.2 研究方法
第2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2.1 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的概念
        2.1.1 农产品的概念
        2.1.2 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概念
        2.1.3 “三品一标”相关概念
    2.2 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的相关理论
        2.2.1 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的内涵
        2.2.2 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的主要环节
    2.3 理论基础
        2.3.1 信息不对称理论
        2.3.2 政府规制理论
        2.3.3 全面质量管理理论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肥城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现状
    3.1 近年肥城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情况
    3.2 肥城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现状
        3.2.1 监管机构逐步完善
        3.2.2 检验检测水平日趋加强
        3.2.3 品牌创建高度重视
        3.2.4 法律规章标准严格执行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肥城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问题及原因分析
    4.1 肥城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存在的问题
        4.1.1 肥城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问题调查
        4.1.2 肥城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存在的问题
    4.2 基于信息不对称理论的原因分析
        4.2.1 生产经营者与消费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
        4.2.2 生产经营者与政府监管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
        4.2.3 政府监管者与消费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
    4.3 基于典型案例下暴露出的监管问题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加强肥城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的政策建议
    5.1 国外对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的经验及启示
        5.1.1 健全完备的法律法规体系作为基础
        5.1.2 科学合理的标准体系作为保障
        5.1.3 规范权威的认证体系作为补充
    5.2 加强肥城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的建议
        5.2.1 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建设
        5.2.2 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制度建设
        5.2.3 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机制建设
    5.3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作者和导师简介
附件

(8)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一) 选题背景
        (二) 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进展述评
        (一) 国外研究进展
        (二) 国内研究进展
        (三) 国内外研究进展评价
    三、研究视角、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一) 研究视角
        (二) 研究方法
        (三) 技术路线
    四、田野调查选点说明
        (一) 羌区四县
        (二) 羌族村寨
        (三) 旅游景区
    五、研究内容和重点难点
        (一) 研究内容
        (二) 研究重点
        (三) 研究难点
    六、创新点与不足
        (一) 创新点
        (二) 不足之处
第一章 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内涵、机制及形态
    第一节 理论基础
        一、产业融合理论
        二、产业链理论
        三、系统动力学理论
        四、全域旅游发展观
    第二节 旅游产业融合的内涵
        一、旅游产业的内涵与外延
        二、旅游产业融合的内涵
    第三节 旅游产业融合的动力机制
        一、机制及动力机制
        二、旅游产业融合的系统结构
        三、旅游产业融合的动力机制
    第四节 旅游产业融合的形态
        一、旅游业与第一产业的融合
        二、旅游业与第二产业的融合
        三、旅游业与其他第三产业的融合
    第五节 民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形态
        一、民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的基础
        二、民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的主要形态
        三、民族地区的旅游产业综合性融合
        四、民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的典型案例
        五、民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的普遍问题
    本章小结
第二章 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基础、形态及机制
    第一节 羌族地区基本情况
        一、羌族与羌族地区
        二、自然地理状况
        三、历史文化状况
        四、经济社会发展状况
    第二节 羌族地区旅游业发展现状
        一、旅游资源
        二、旅游业发展现状
        三、旅游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第三节 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的基础
        一、产业发展水平
        二、市场发育程度
        三、灾后重建
        四、资源条件
    第四节 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形态
        一、羌族地区的农文旅融合
        二、羌族地区的文商旅融合
        三、羌族地区的文体旅融合
    第五节 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的内在机理
        一、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主体
        二、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客体
        三、政府部门在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中的作用
        四、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过程
    第六节 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的动力机制
        一、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系统的结构分析
        二、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系统的动力机制
        三、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系统的制约因素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的评价体系
    第一节 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评价方法
        一、产业融合评价方法
        二、旅游产业融合评价方法
        三、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评价方法的选择
    第二节 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评价指标体系
        一、评价指标选取依据
        二、农文旅融合评价指标体系
        三、文商旅融合评价指标体系
        四、文体旅融合评价指标体系
    第三节 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权重赋值
        一、农文旅融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权重赋值
        二、文商旅融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权重赋值
        三、文体旅融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权重赋值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羌族地区县域旅游产业融合评价与预测分析
    第一节 汶川县旅游产业融合整体评价
        一、汶川县旅游业发展情况
        二、汶川县旅游产业融合现状
        三、汶川县旅游产业融合评价
    第二节 理县旅游产业融合整体评价
        一、理县旅游业发展情况
        二、理县旅游产业融合现状
        三、理县旅游产业融合评价
    第三节 茂县旅游产业融合整体评价
        一、茂县旅游业发展情况
        二、茂县旅游产业融合现状
    第四节 北川县旅游产业融合整体评价
        一、北川县旅游业发展情况
        二、北川县旅游产业融合现状
        三、北川县旅游产业融合评价
    第五节 羌区四县旅游产业融合的预测分析
        一、农文旅融合的系统动力学模型
        二、文商旅融合的系统动力学模型
        三、动态仿真模拟分析
    第六节 羌区四县旅游产业融合的整体评价与对比分析
        一、整体评价
        二、对比分析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羌族地区村镇与景区旅游产业融合评价与个案研究
    第一节 茂县坪头羌寨农文旅融合现状评价与个案分析
        一、坪头羌寨基本情况
        二、农文旅融合现状
        三、农文旅融合评价
        四、坪头羌寨农文旅融合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第二节 理县桃坪羌寨农文旅融合现状评价与个案分析
        一、桃坪羌寨基本情况
        二、农文旅融合现状
        三、农文旅融合评价
        四、桃坪羌寨农文旅融合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第三节 北川县石椅羌寨农文旅融合现状评价与个案分析
        一、石椅羌寨基本情况
        二、农文旅融合现状
        三、农文旅融合评价
        四、石椅羌寨农文旅融合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第四节 汶川县水磨古镇文商旅融合现状评价与个案分析
        一、水磨古镇基本情况
        二、文商旅融合现状
        三、文商旅融合评价
        四、水磨古镇文商旅融合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第五节 茂县中国古羌城文商旅和文体旅融合现状评价与个案分析
        一、中国古羌城基本情况
        二、文商旅和文体旅融合现状
        三、文商旅和文体旅融合评价
        四、中国古羌城文商旅和文体旅融合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第六节 五个田野调查点的对比分析
        一、旅游产业融合基础的对比分析
        二、旅游产业融合形态的对比分析
        三、旅游产业融合路径的对比分析
        四、旅游产业融合水平和效应的对比分析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问题探析、制约因素与对策建议
    第一节 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问题探析
        一、旅游产业融合形态单一
        二、旅游产业融合深度不够
        三、旅游产业融合水平不高
        四、旅游产业融合效应不足
        五、旅游产业融合的配套支撑和公共服务不成熟
        六、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区域水平不协调
    第二节 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制约因素
        一、原生动力不足—产业基础较为薄弱
        二、拉力不足—市场机制发育欠成熟
        三、推力不足—区域经济发展整体滞后
        四、阻力重重—融合主体、融合客体和政府部门的障碍因素
        五、斥力较大—区位交通不便的先天劣势和自然灾害的突发障碍
    第三节 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优化思考
        一、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优化目标
        二、羌族地区县域旅游产业融合的优化路径
        三、羌族地区村镇和景区旅游产业融合的优化路径
    第四节 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政府方面
        二、企业方面
        三、村委会方面
        四、居民方面
    本章小结
结论及展望
    主要结论
        一、羌族地区推进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具有必然性和紧迫性
        二、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取得的成效
        三、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的特点
        四、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制约因素
        五、进一步优化和推进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的思考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一
附录二
附录三
附录四
附录五
附录六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及科研项目

(9)广州市P区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建设中的政府行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文献综述
        1.3.1 国内文献综述
        1.3.2 国外文献综述
    1.4 研究对象与方法
        1.4.1 研究对象
        1.4.2 研究方法
    1.5 研究内容
    1.6 技术路线
第二章 基本概念与理论基础
    2.1 基本概念
        2.1.1 农产品
        2.1.2 农产品质量安全
        2.1.3 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
    2.2 理论基础
        2.2.1 可持续发展理论
        2.2.2 政府行为理论
第三章 广州市P区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建设现状
    3.1 广州市P区农业发展现状
        3.1.1 广州市P区概况
        3.1.2 广州市P区农业基本情况
    3.2 推动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建设的基本措施
        3.2.1 机构设置及资金保障
        3.2.2 农业投入品监管方面
        3.2.3 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
        3.2.4 查处违法违规行为
        3.2.5 推进现代农业发展
        3.2.6 健全质量安全监管体系
    3.3 广州市P区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建设水平评价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广州市P区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建设中阻力分析
    4.1 农产品产地环境管控不到位
    4.2 农产品产业发展规划不合理
        4.2.1 农业生产规模化程度不高
        4.2.2 农业标准化生产普及率低
    4.3 农业投入品监管机制不健全
        4.3.1 农业投入品经营秩序混乱
        4.3.2 农业投入品质量参差不齐
        4.3.3 滥用乱用投入品现象普遍
    4.4 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不完善
        4.4.1 从农田到餐桌溯源不到位
        4.4.2 检测设备及技术相对落后
        4.4.3 企业自检体系的建设滞后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国内经验借鉴
    5.1 经验介绍
        5.1.1 上海市浦东新区
        5.1.2 梅州市梅县区
        5.1.3 佛山市高明区
    5.2 经验启示
第六章 广州市P区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建设中政府应答
    6.1 加强农产品产地环境管理
        6.1.1 加强农田外源污染管控
        6.1.2 实施农用土地分类管理
        6.1.3 完善产地环境监测管理
    6.2 推进农业产业化和标准化
        6.2.1 推动农业规模化生产经营
        6.2.2 推进实施农业标准化建设
    6.3 完善农业投入品监管机制
        6.3.1 落实检打联动,严查违法违规行为
        6.3.2 加强农业投入品使用的监管和指导
        6.3.3 推进农业投入品监管信息平台建设
    6.4 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
        6.4.1 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
        6.4.2 加强农产品检验检测体系建设
        6.4.3 优化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
    6.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1 :广州市P区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建设任务分解表
附录2 :广州市P区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建设中的政府行为访谈提纲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10)生态绿线:推进绿色发展的认证制度整合与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综述
        1.2.1 国内研究综述
        1.2.2 国外研究综述
        1.2.3 现有研究的不足和缺陷
    1.3 研究设计与分析进路
        1.3.1 研究方法
        1.3.2 研究思路
        1.3.3 研究内容
        1.3.4 研究存在的难点
第二章 生态绿线的释义及功能
    2.1 生态绿线理念形成的理论基础探讨
        2.1.1 生态文明理论
        2.1.2 绿色生产与消费理念
        2.1.3 标准化及合格评定理论
    2.2 生态绿线的内涵与功能定位
        2.2.1 生态绿线的词源分析
        2.2.2 生态绿线与其它相关概念的比较
        2.2.3 生态绿线是符合高质量发展的思维方式
        2.2.4 生态绿线思维的具体表现
        2.2.5 生态绿线的功能和作用
    2.3 生态绿线理念下认证制度与绿色发展制度的逻辑关系
        2.3.1 生态绿线理念下认证制度再认识
        2.3.2 认证制度与绿色发展制度的逻辑关系
第三章 生态绿线视角下促进绿色发展认证制度的现状及问题
    3.1 国外生态绿线视角下促进绿色发展的认证制度概况
        3.1.1 生态绿线视角下美国促进绿色发展的认证制度概况
        3.1.2 生态绿线视角下欧盟促进绿色发展的认证制度概况
        3.1.3 生态绿线视角下澳大利亚促进绿色发展的认证制度概况
        3.1.4 对国外生态绿线视角下促进绿色发展的认证制度的评价
    3.2 生态绿线视角下我国促进绿色发展的认证制度现状
        3.2.1 以环境为导向的促进绿色发展的认证制度
        3.2.2 以产品生产为导向的促进绿色发展的认证制度
        3.2.3 以服务为导向的促进绿色发展的认证制度
        3.2.4 对我国生态绿线视角下促进绿色发展的认证制度的评价
    3.3 生态绿线视角下我国促进绿色发展的认证制度建设存在的问题
        3.3.1 法律制度时效性不强且位阶较低
        3.3.2 部分认证权威性不足且标准适用混杂
        3.3.3 激励措施未能兼顾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
        3.3.4 监管制度不完善管控存在缺陷
第四章 生态绿线视角下我国绿色认证制度的整合与探索
    4.1 探索统一的生态绿线视角下促进绿色发展认证制度的立法模式
    4.2 明确统一的生态绿线视角下促进绿色发展认证制度的基本原则
    4.3 构建统一的促进绿色发展的认证标准、标识体系
    4.4 探索综合的促进绿色发展的认证保障与激励机制
        4.4.1 探索综合的促进绿色发展的认证保障机制
        4.4.2 探索综合的促进绿色发展的认证激励机制
第五章 生态绿线视角下我国生态认证管理制度初步构想
    5.1 我国生态认证管理制度的基本原则
    5.2 我国生态认证管理制度的基本制度运行
    5.3 我国生态认证管理制度的法律责任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附件

四、农业部出台首批无公害农产品行业标准(论文参考文献)

  • [1]企业家才能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研究[D]. 王雅静. 扬州大学, 2021
  • [2]东宁市特色农产品营销推广问题研究[D]. 殷航. 吉林大学, 2020(08)
  • [3]农业集聚区经营主体的绿色化转型过程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以河南省扶沟县蔬菜产业集聚区为例[D]. 雍雅君. 河南大学, 2020(02)
  • [4]福建省园艺产品标准化建设现状及其存在问题与对策[D]. 黄丽萍. 福建农林大学, 2020(02)
  • [5]“互联网+”东莞现代农业产业双创生态圈构建模式研究[D]. 张昌忠.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 2019(08)
  • [6]成都GX区农产品质量安全提升策略研究[D]. 郑毅. 电子科技大学, 2019(04)
  • [7]我国农产质量安全监管问题研究 ——以山东肥城为例[D]. 刘远伟. 北京化工大学, 2019(06)
  • [8]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研究[D]. 张莞. 西南民族大学, 2019(03)
  • [9]广州市P区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建设中的政府行为研究[D]. 陈国豪. 华南理工大学, 2019(01)
  • [10]生态绿线:推进绿色发展的认证制度整合与探索[D]. 李文全. 昆明理工大学, 2019(04)

标签:;  ;  ;  ;  ;  

农业部发布第一批无公害农产品行业标准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