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第一”与高校体育

“健康第一”与高校体育

一、健康第一"与高校体育(论文文献综述)

于嘉,王美鑫,蒋吉[1](2021)在《我国高校体育课程理论教学的时代意蕴、现实境遇与路径选择》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健康中国作为新时代的国家战略部署,赋予了高校体育教学新的历史使命与责任担当。基于健康中国的视角,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和专家访谈法对高校体育课程理论教学的时代意蕴、现实境遇与路径选择进行探究。研究发现高校体育课程理论教学能够彰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挥立德树人的教育任务、培养学生的体育核心素养。然而,高校体育理论教学的现实存在着课程理念陈旧、地位边缘化、与体育实践教学相分离、师资力量薄弱的问题。研究认为,革新体育理论教学课程理念,创新体育理论教学课程模式,完善体育理论教学课程体系,壮大体育理论教学师资力量等举措是体育理论教学的路径选择。

郭立亚,黄丽[2](2021)在《新时代我国高校体育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关键任务与实施路径》文中指出建设政治素质过硬、业务素质精湛、育人水平高超的高素质教师队伍是大学建设的基础工程。高校体育教师是高校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体育教师队伍建设事关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事关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培养。当前,我国高校体育教师队伍建设正处于改革攻坚期,推进高校体育教师队伍建设改革要以育人宗旨为根本方向,以育人能力为根本动力,以育人机制为根本保障。通过强化师德师风建设、健全考核评价体系,强化专业素养建设、搭建教师发展平台,强化保障机制建设、优化治理体系,推进我国高校体育教师队伍健康发展,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夯基础、强支撑。

杨兵[3](2021)在《健康中国引领公共体育教学改革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文中认为高校体育教育要抓住"健康中国"国家战略的重大历史机遇,强化"健康第一"和终身体育意识,深化公共体育教学改革,凸显学校体育教育在健康中国战略中的重要作用。通过分析高校公共体育教学的问题,以实现教学改革目标为前提,设计了改革内容:树立"健康第一"和终身体育理念,及时更新体育教学内容,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依托休闲体育助力健康中国,以多元化的评价方式促进学生的进步与发展。在此基础上,制定了科学有效的实施方案,将教学内容向现代化和休闲化方向发展,并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入体育教学过程,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

肖清文[4](2021)在《粤港澳大湾区高校体育竞赛联盟互动机制构建及协同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

何伟[5](2021)在《新时代我国高校体育文化建设研究》文中研究指明

聂晓冉[6](2021)在《新冠疫情期间我国煤炭系统高校公共体育教学优化路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

万朝阳,金涛[7](2021)在《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高校体育发展回顾与前瞻》文中认为新中国成立以来,针对我国高校体育教学进行研究发现,高校体育取得巨大进步,高校体育教学指导思想经过了四个阶段的发展,确立了"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体育课教学长期以来作为高校学生体能锻炼的评估体系而存在,需要进一步强化教学思想观念,落实教学改革,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教学设施建设,强化课内外体育活动管理、优化课程结构;高校体育的优化设计就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如何建设具备科学化、全面化、国际化的高校体育课程体系,就成为高等教育在体育强国的国策语境中的一个重要支撑点。

张爱国[8](2021)在《终身体育教育思想与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研究》文中提出素质教育理念下,终身体育教育思想的提出,为高校体育教学改革指明方向。以终身体育教育思想为导向,开展的高校体育教学模式,促进高校体育教学思想理念、教学方式都凸显终身体育思想,实现高校体育教学质量的提升。对此,立足于终身体育教育思想与高校体育教学之关联,分析终身体育教育思想的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问题及价值,并分析终身体育教育思想的高校体育教学改革路径,旨在以终身体育教育思想更好的教育大学生,促进大学生体育核心素养的培养。

郑小凤[9](2021)在《制度视角下我国西部地区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西部地区作为我国经济发展水平欠发达地区,影响了整个区域的教育,包括高等教育发展水平。发展高等教育,当以人才为本。体育作为高等教育的一部分,理应重视体育人才。以往对于高校体育人才的研究,更多关注的是体育教师应该做什么,怎么做的问题,如今转换一下视角,研究国家和学校能为西部高校体育教师提供什么样的环境,提供什么样的条件,激励体育教师潜心教学、科学研究,激发教师主动性和敬业精神,真正实现“以教师为本”。而制度与体育教师职业发展高度相关,制度是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发展的“方向标”,引导教师价值和行为选择。正是基于此,从制度视角研究西部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发展,以体育学科发展的角度,考虑体育教师的职业要求和工作性质,制定有利于体育教师职业发展的职称晋升制度、绩效考核制度、薪酬分配制度、激励制度、培训制度等,以期为西部地区高校制度更新和改进提供借鉴。本研究通过文献资料法、调查法、比较研究法、数理统计法对西部地区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发展进行研究。研究内容包括:(1)梳理建国后国家及各省颁布的影响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发展的宏观制度。根据制度对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发展产生的影响,结合建国后我国政治环境变化、经济社会发展、教育战略调整等,将制度的演变历程划分为三个阶段。了解每一个阶段的主要制度,掌握当下的政策热点,预测未来的制度走向,为西部地区体育教师职业发展提供政策依据。(2)通过问卷调查对我国西部地区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发展进行实证研究,获得体育教师职业发展的现实状况,呈现的主要特点以及与职业发展有关的潜在联系。具体运用因子分析、方差分析以及结构方程和回归分析等方法对理论模型和研究假设进行验证,并根据研究结果提出建议。(3)通过访谈法获得西部地区13所高校的学校制度以及专家观点,具体详细了解每所学校与体育教师职业发展密切相关的制度,制度实行情况以及存在的问题。研究结论如下:(1)新中国成立以后,学校重视体育教学,课程内容设置以运动项目为主,大学体育教师的培养注重“运动专项化”。制度高度统一化,初步建立了对所有教师一视同仁的培训进修、任职制度、考核制度、晋升制度、薪酬制度等。文革结束以后,各体育院系、师范院校采取各种手段,培养体育人才;考核制度进入量化考核阶段;职称晋升制度得到恢复;薪酬制度进行了多次改革;推行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制度。20世纪90年代,高校体育教师进修培训网络体系基本建成;薪酬制度不断完善;考核制度进入分类探索时期;职称评审权下放,制度改革进入新的时期。(2)通过问卷调查,获得描述性统计结果。通过独立样本t检验和方差分析发现,人口特征变量性别、年龄、学历、年收入、执教时间,以及学校特征变量学校地理位置、省份、招生体育专业研究生、分类考核、分类职称评定在职业发展某个或某些维度存在显着性差异。通过回归分析发现,某些变量和维度对教学发展、科研发展、职称职务提升、薪资增长产生正向直接影响。探索建立多元回归模型,学校制度对职业发展的解释力度达到0.346,并探索建立调节效应模型。(3)通过微观研究发现部分高校存在评职称难的问题,各高校职称晋升制度有差别,评定方式也各有特色。通过对13所高校的对比分析发现,职称评审中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制定评定职称必备条件和任选条件;另一类是量化打分。在职称评定中,多数高校已经进行分类评定,有的高校将学历作为限制条件,影响体育教师评职称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是否将比赛成绩纳入其中,而各高校的规定各不相同,没有突出体育教师的特殊性。绩效考核突出量化标准,每所学校的年度考核制度不太一样,但都是侧重教学、科研的考核,教学占的比重更大。学校进修与培训制度明确,考核制度不太全面,教学、竞赛训练方面的奖励不足,薪酬制度满意度较低。根据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下建议:国家政策引领是西部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发展的根本路径;高校制度是促进西部地区体育教师职业发展的有效保障;提高自身认识是促进西部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发展的内部动力。

任大路[10](2021)在《工匠精神融入山东省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能力培养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工匠精神通常是指工匠卓越的专业技能,以及追求终极目标的态度和信念,是培养复合型人才核心能力的必要条件。其包括:尊重教师、重视教学的师道精神;一丝不苟的制造能力;精益求精的创新意识;知行合一的实践行为与精湛技艺的专业品质等。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是教师队伍人才储备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教育专业的学生能力是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对待学科,对待事业,对待学生,对待自己所具备的专业素质的集中体现,包括学术能力、体育能力、道德素质、身心行为等方面。本研究采用的研究方法有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和专家访谈法;以工匠精神融入山东省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能力培养为主要研究对象。对工匠精神与学生能力的本质内涵以及如何提高我国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能力、对高校体育学生整体素质的现状进行科学研究;实现培养高素质复合型体育人才的目标,为建设一支现代化高素质专业化的体育教师队伍注入新的研究视角。本研究回顾了“中国工匠精神”的内涵和历史渊源,深入分析“中国工匠精神”的基本内容,整合了体育领域后备师资队伍的培养方法;寻找工匠的精神和体育专业学生的教育建设的融合点;梳理了工匠精神与体育学科的交叉融合,涉及到工匠精神在体育学科中的应用、学生培养、教师专业发展等方面;从而为高校体育专业人才培养和体育师资队伍建设的理论研究提出了新的思路。研究结果表明:(1)在工匠精神融入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能力培养过程中,选取了匠品、匠识、匠艺、匠知、匠道、匠心、匠德、匠行8个核心要素。将工匠精神融入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能力培养研究主要在学科能力、体育素养、教育能力、身心品行四个具体方面实施。(2)对山东省高校体育专业学生的研究结果。体育学生能力的内容是指体育课堂教学、训练、锻炼、竞赛、科研、管理等方面的基本技能,是课程教学、体育技能、体育知识和道德心理价值观的综合表现。运用问卷调查法对山东省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各项元素的具备程度进行调查,整体比例为:欠缺1/5,一般3/5,良好1/5。(3)此次研究在对于调查指标具体元素的选取上包括:学科能力,体育素养,教育能力,身心品行4个一级指标;规范科学、尚学求新的匠品;博学强闻、追求卓越的匠识等16个二级指标;学科教育认知等64个三级指标;此外根据问卷调查确定每个指标的重要程度;各指标重要程度系数Fi>4.0,并对其融合可行性进行分析。(4)学生能力形成机制主要包括:学习动机、课堂教学、课程设置、教育体系、培养目标等;并依据此内容制作调查问卷发放于体育学生、体育教师等调查具备情况及重要程度。(5)在工匠精神融入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能力培养方面,所采用的实施措施主要包括:国家层面,追寻工匠精神的历史演进与时代发展;社会层面,从学生个体入手,探究将工匠精神融入学生能力培养过程中的具体理论实践方法。研究得出下列结论:(1)工匠精神融入体育专业学生能力培养的基础是工匠精神与体育专业学生能力的内在联系。在学科能力、体育素质、教育能力和身心行为四个具体方面,工匠精神有机地融入体育专业学生的能力培养过程中具有很高的可行性。(2)在学生能力各项指标元素调查中学生整体具备程度总体表现进行良好,培养学生能力都在一般水平之上。(3)在工匠精神有机融入到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能力培养过程中各项指标的重要系数Fi>4.0,即在选取的64个指标元素中重要性程度较高,对于将工匠精神融入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能力培养过程意义较大。(4)工匠精神对于融入当代体育教育专业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能力培养中的具体困境主要包括:一是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自主意识相对薄弱;二是迫切需要完善体育专业课程的整合与整合路径;三是缺乏明确的精神文化标准。(5)对于工匠精神融入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能力元素主要包括了8个主要元素以及三个方面的需要;并且要遵循工匠精神融入综合能力培养的原则,分析工匠精神在体育学生技能发展中的具体措施。(6)具体实践过程为:规范科学、尚学求新的匠品;博学强闻、追求卓越的匠识;体育素养:臻艺求学、野蛮体魄的匠艺;求知问真、文明精神的匠知;教育能力: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匠心;有教无类、尚体重学的匠道;身心品行:明德爱国、忠守敬业的匠德;尊师重教、知行合一的匠行。

二、健康第一"与高校体育(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健康第一"与高校体育(论文提纲范文)

(1)我国高校体育课程理论教学的时代意蕴、现实境遇与路径选择(论文提纲范文)

1 我国高校体育课程理论教学的时代意蕴
    1.1 高校体育课程理论教学彰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1.2 高校体育课程理论教学发挥立德树人的教育任务
    1.3 高校体育课程理论教学培养学生的体育核心素养
2 健康中国背景下我国高校体育课程理论教学的现实境遇
    2.1 高校体育课程理论教学课程理念陈旧
    2.2 高校体育课程理论教学地位边缘化
    2.3 高校体育课程理论教学与体育实践教学相分离
    2.4 高校体育课程理论教学师资力量薄弱
3 我国高校体育课程理论教学的路径选择
    3.1 革新体育课程理论教学理念
    3.2 优化体育课程理论教学课程模式
    3.3 完善体育课程理论教学体系
    3.4 壮大体育课程理论教学师资力量
4 结语

(2)新时代我国高校体育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关键任务与实施路径(论文提纲范文)

1 新时代我国高校体育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必要性
    1.1党和国家将教师队伍建设改革摆在突出位置
    1.2 高校体育工作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1.3 高校体育教师肩负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使命
2 新时代我国高校体育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关键任务
    2.1 师德师风为根本点:加强高校体育教师育人宗旨培养
    2.2 能力素养为关键点:加强高校体育教师育人能力培养
    2.3 制度改革为发力点:加强高校体育教师育人机制建设
3 新时代我国高校体育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实施路径
    3.1 强化师德师风建设,健全考核评价体系
    3.2 强化专业素养能力,搭建教师发展平台
    3.3 强化保障机制建设,优化教师队伍治理体系
4 结束语

(3)健康中国引领公共体育教学改革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论文提纲范文)

一、教学问题分析
    (一)缺乏终身体育教学内容
    (二)不重视终身体育意识培养
    (三)健康教育知识渗透率较低
    (四)教学评价不符合终身体育要求
二、教学改革目标
    (一)促进大学生形成终身体育观念
    (二)促使大学生具备终身体育能力
    (三)培养大学生的体育核心素养
三、教学改革内容
    (一)树立“健康第一”和终身体育理念
    (二)及时更新体育教学内容
    (三)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
    (四)依托休闲体育助力健康中国
    (五)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
四、教学改革实施方案
    (一)编制合理的公共体育教学计划
    (二)构建先进的体育健康知识平台
    (三)教学内容向现代化和休闲化发展
    (四)体育教学过程融入心理健康教育
    (五)实现课内课外体育整体协调发展
    (六)完善高校体育教学场馆设施

(7)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高校体育发展回顾与前瞻(论文提纲范文)

1 新中国成立以来高校体育发展历程
    1.1 高校体育教学指导思想的历史嬗变
    1.2 高校体育教育的成就
2 新时代高校体育教育发展前瞻
    2.1 强化高校体育教学思想,落实教学改革
    2.2 强化师资队伍,加强教学设施建设
    2.3 强化课内外体育活动管理,提高现有体育场地设施的利用度
    2.4 优化课程结构,完善高校体育教学评价体系
    2.5 改革竞技体育的举国体制,进一步提高高校体育的竞技人才培养功能
3 结语

(8)终身体育教育思想与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二、终身体育教育思想与高校体育教学之关联
    (一)终身体育教育思想内涵
    (二)终身体育教育思想特点
    (三)终身体育教育思想与体育教学联系
三、终身体育教育思想的高校体育教学改革问题
    (一)体育教学内容不丰富
    (二)缺乏先进思想的融入
    (三)体育教学方式单一
四、终身体育教育思想的高校体育教学改革价值
    (一)优化高校体育教学体系
    (二)增强大学生体育自主锻炼性
    (三)培养大学生体育核心素养
五、终身体育教育思想的高校体育教学改革路径
    (一)树立终身体育教育思想观念
    (二)明确高校体育教学目标
    (三)丰富高校体育教学方法
    (四)拓宽高校体育教学载体
六、结语

(9)制度视角下我国西部地区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国家宏观制度相继出台
        1.1.2 西部大开发重新受到重视
        1.1.3 西部地区高校体育教师不可或缺
        1.1.4 西部地区高校体育教师需要成长
        1.1.5 西部地区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发展新旧问题叠加
    1.2 问题的提出
    1.3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研究思路
    1.5 研究的主要内容
    1.6 论文的创新点
    1.7 论文的局限
2 文献综述
    2.1 国内外高校教师职业发展研究
        2.1.1 高校教师职业发展阶段划分
        2.1.2 有关高校教师职业发展的制度研究
    2.2 国内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发展研究
        2.2.1 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发展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2.2.2 有关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发展的制度研究
    2.3 职业发展及其相关变量测量的研究综述
    2.4 国内外相关研究述评
3 研究方法
    3.1 研究对象
    3.2 研究方法
        3.2.1 文献资料法
        3.2.2 调查法
        3.2.3 比较研究法
        3.2.4 数理统计法
    3.3 基本理论与研究假设
        3.3.1 基本概念
        3.3.2 基本理论
        3.3.3 研究假设
    3.4 相关量表的修订与测量
        3.4.1 量表修订
        3.4.2 变量测量
        3.4.3 量表评价
4 建国后基于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发展的宏观制度梳理
    4.1 初创与曲折发展阶段(1949—1977 年)
        4.1.1 初创阶段
        4.1.2 曲折发展阶段
    4.2 恢复发展阶段(1978—1991)
        4.2.1 进修培训制度
        4.2.2 考核制度
        4.2.3 职称晋升制度
        4.2.4 薪酬制度
        4.2.5 聘任制度
    4.3 探索改革阶段(1992—2019)
        4.3.1 宏观制度分析
        4.3.2 影响体育教师职业发展的制度
        4.3.3 有关西部地区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发展的制度
    4.4 结果分析
        4.4.1 前两个阶段制度呈现的特点
        4.4.2 有关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发展的制度
        4.4.3 影响西部地区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发展的制度
5 西部地区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发展现状与模型构建
    5.1 数据质量评价
        5.1.1 正式问卷量表的信度分析
        5.1.2 验证性因子分析
    5.2 描述性统计分析
    5.3 人口特征的差异性分析
    5.4 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发展的相关分析
    5.5 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发展模型构建
    5.6 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发展的假设验证
    5.7 调节效应模型构建
    5.8 分析讨论
        5.8.1 西部地区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发展的整体情况
        5.8.2 西部地区高校制度执行情况分析
        5.8.3 西部地区高校体育教师职称结构分析
        5.8.4 西部地区高校体育教师教学工作量统计分析
        5.8.5 人口特征变量对西部地区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发展和学校制度的评价
        5.8.6 西部地区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发展和学校制度的关系验证
        5.8.7 西部地区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
6 西部地区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发展微观探析
    6.1 职称晋升制度比较
        6.1.1 职称情况
        6.1.2 学术成果
        6.1.3 职称晋升人数比较
        6.1.4 职称晋升方式比较
    6.2 绩效考核制度比较
    6.3 培训与进修制度比较
    6.4 奖励制度比较
    6.5 薪酬制度比较
    6.6 结果分析
        6.6.1 职称晋升制度各不相同
        6.6.2 职称晋升受限
        6.6.3 绩效考核方式多样化
        6.6.4 体育教师工作量量化不足
        6.6.5 高校支持进修与培训
        6.6.6 明确的奖励制度
        6.6.7 奖励“一刀切”
        6.6.8 薪酬偏低
7 我国西部地区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7.1 国家政策引领是西部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发展的根本路径
        7.1.1 国家给与西部地区政策支持
        7.1.2 国家制度突出“以教师为本”
        7.1.3 国家进行有效的监督
    7.2 学校制度是西部地区体育教师职业发展的有效保障
        7.2.1 激励高校制度创新
        7.2.2 完善绩效考核制度
        7.2.3 制定合理的晋升制度
        7.2.4 合理运用激励制度
        7.2.5 完善薪酬制度
        7.2.6 突出体育学科的学科差异
        7.2.7 注重制度公平
    7.3 提高自身认识是促进西部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发展的内部动力
        7.3.1 正视体育教学与科研的问题
        7.3.2 积极引导体育教师树立正确的发展意识
8 结论与展望
    8.1 结论
    8.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初始量表
附录2:调查问卷
附录3:正式量表
附录4:访谈提纲
附录5:项目分析
附录6:H大学职称评审分值表
附录7:博士在读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致谢

(10)工匠精神融入山东省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能力培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选题依据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2 文献综述
    2.1 工匠精神的内涵与价值认知
        2.1.1 “工匠”的定义
        2.1.2 工匠精神的概念内涵研究
        2.1.3 工匠精神的时代价值研究
        2.1.4 高校工匠精神融入到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能力培养研究
    2.2 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研究综述
        2.2.1 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概念研究
        2.2.2 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培养评价研究
        2.2.3 体育教育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研究
    2.3 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能力的研究综述
        2.3.1 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能力概念内涵研究
        2.3.2 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培养研究
        2.3.3 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能力评价研究
    2.4 述评
3 研究对象与方法
    3.1 研究对象
    3.2 研究方法
        3.2.1 文献资料法
        3.2.2 问卷调查法
        3.2.3 专家访谈法
        3.2.4 数理统计法
4 研究结果与分析
    4.1 山东省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工匠精神与能力培养调查分析
        4.1.1 山东省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培养方案分析
        4.1.2 工匠精神与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能力的现状调查分析
        4.1.3 工匠精神融入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能力元素重要程度调查分析
        4.1.4 工匠精神与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能力的形成机制分析
        4.1.5 工匠精神与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能力融合培养的可行性分析
    4.2 工匠精神融入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能力培养理论分析
        4.2.1 工匠精神融入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能力培养的理论基础
        4.2.2 工匠精神融入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能力培养的价值意蕴
        4.2.3 工匠精神融入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能力培养的现实困境分析
    4.3 工匠精神融入山东省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能力实践分析
        4.3.1 工匠精神融入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能力培养的现实需求
        4.3.2 工匠精神融入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能力培养的理论原则
        4.3.3 工匠精神与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能力培养的内在联系
        4.3.4 工匠精神融入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培养的内容与方法
    4.4 工匠精神融入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能力培养实践融合策略
        4.4.1 传于“文”——文化传承
        4.4.2 立于“气”——社会价值风气引领
        4.4.3 形于“学”——学校教育实践
        4.4.4 精于“教”——教学过程渗透
        4.4.5 成于“人”——学生自我学习结果化
    4.5 工匠精神融入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能力培养的机制保障
        4.5.1 政策保障,传承有据
        4.5.2 制度建设,推行有力
        4.5.3 价值导向,榜样引领
        4.5.4 完善机制,评价科学
        4.5.5 教育投入,言传身教
        4.5.6 内化于心,外践于行
5 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5.2 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四、健康第一"与高校体育(论文参考文献)

  • [1]我国高校体育课程理论教学的时代意蕴、现实境遇与路径选择[J]. 于嘉,王美鑫,蒋吉.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2021(06)
  • [2]新时代我国高校体育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关键任务与实施路径[J]. 郭立亚,黄丽.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21(09)
  • [3]健康中国引领公共体育教学改革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J]. 杨兵. 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1(04)
  • [4]粤港澳大湾区高校体育竞赛联盟互动机制构建及协同发展研究[D]. 肖清文. 广州体育学院, 2021
  • [5]新时代我国高校体育文化建设研究[D]. 何伟. 江西理工大学, 2021
  • [6]新冠疫情期间我国煤炭系统高校公共体育教学优化路径研究[D]. 聂晓冉. 中国矿业大学, 2021
  • [7]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高校体育发展回顾与前瞻[J]. 万朝阳,金涛. 池州学院学报, 2021(03)
  • [8]终身体育教育思想与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研究[J]. 张爱国. 福建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21(03)
  • [9]制度视角下我国西部地区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发展研究[D]. 郑小凤. 上海体育学院, 2021(09)
  • [10]工匠精神融入山东省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能力培养研究[D]. 任大路. 曲阜师范大学, 2021(02)

标签:;  ;  ;  ;  ;  

“健康第一”与高校体育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