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园优质草场年供应量及关键生产技术

动物园优质草场年供应量及关键生产技术

一、动物园优质牧草周年供青品种及生产关键技术(论文文献综述)

杨雅婷[1](2010)在《收获期对两种牧草农艺性状和营养品质的动态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研究牧草(桂牧一号杂交象草和美国矮象草)在湖南地区不同收获期对其鲜草产量、营养品质和农艺性状的响影,为湖南地区两种牧草的科研和推广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桂牧一号杂交象草和美国矮象草各三个重复,共6个小区,小区面积6×5=30m2,播种前结合整地每667m2施湿牛粪5000 kg作基肥,移栽后浇定植水一次。拔节期间中耕除草一次,兑水施尿素一次(30 kg/667m2)。结果表明:1.随着收获期的推移,桂牧一号和矮象草最上展开叶中叶绿素a、叶绿素b及总叶绿素含量的变化整体上都呈上升趋势,胡萝卜素含量变化呈下降趋势。2.桂牧一号整株的ADF含量在整个收获期中基本维持不变,而矮象草的整株的则基本上呈先升后降变化。3.桂牧一号矮象草是在9月份出现最大分蘖数的。两种牧草的茎叶比也是随着收获期的推移均呈上升趋势,但是,他们的上升趋势不同。4.随着收获期的推移,桂牧一号和矮象草的种群密度都呈下降变化的趋势。5.桂牧一号和矮象草的地上鲜(干)重生物量的变化都随着收获期的推移呈上升的变化趋势,不同的是,两者的最大地上生物量出现时间不同,桂牧一号出现最大地上鲜(干)重生物量的出现时间(8月)要比矮象草(9月)早。6.桂牧一号和矮象草整株DM含量随着收获期的推移呈逐渐递减的变化,而CP、水分含量呈逐渐递减的变化是遵循这一般的变化规律的。

魏名邦[2](2009)在《中国西部沙产业发展模式与对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西部大都为干旱、半干旱地区,其中大部为沙漠、沙漠化土地和戈壁。近半个世纪以来,随着人口的增加,沙区人类发展与资源环境的矛盾日益突出,引起了区域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1984年,在全球人口急骤增长,粮食需求、能源、生态危机日益严重的大背景下,钱学森先生提出了“沙产业”的概念,沙产业概念的提出是将沙漠作为一种资源,重新审视,对于推动人们从沙漠中寻找新的生存和发展空间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研究对甘肃、内蒙古、新疆、宁夏等地近年来沙产业发展进行了调研,研读了国内外有关沙产业发展的大量资料,深入分析了我国沙区自然环境特点和发展需求,全面剖析了沙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我国西部沙产业的发展潜力,提出了我国西部沙产业发展的模式与对策,阐述了我国西部发展沙产业所必需的保障措施和发展沙产业的近期、中期、远期目标。为我国西部沙产业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也为地方政府部门保护生态环境,发展特色产业提供了一些可以借鉴的政策措施。

李雄[3](2008)在《湖南农区牧草周年高效供青生产模式的研究》文中认为农区草业是近年来在中国农区兴起的一个新型产业,其基本内容是将牧草引入传统农区农业生产系统,形成农区草业系统,农区草业系统能产生巨大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农区牧草周年供青则是为了提高种草养畜的整体效益,目前我省农区牧草周年供青的研究还处于空白,牧草周年供应成为农牧结合中迫切需要解决的关键技术。本研究利用湖南农区6个当家牧草品种(桂牧一号杂交象草、美国矮象草、玉米、红薯、一年生黑麦草泰德、白三叶)进行单种、间种、复种、套种形成7种栽培模式(A:桂牧一号套种白三叶、B:矮象草套种白三叶、C:玉米复种白三叶、D:红薯复种黑麦草、E:桂牧一号间种红薯再套种泰德、F:矮象草间种红薯再套种泰德、G:玉米间种红薯再套种泰德)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1.桂牧一号+红薯/泰德为湖南农区最合适的栽培模式,该模式青饲料产量最高,达339 196.7 kg/hm2,且纯收益达36 346.84元/公顷,产投比达到3.4是一种实用性较强的栽培模式2.单一的栽培模式难以实现不间断供青,但可以利用几种模式共同实现平衡供青,兼顾产量和供青期,可以选择桂牧一号+红薯/黑麦草和桂牧一号/白三叶两种模式相结合,在湖南低山丘陵农区基本可以保证全年向牲畜均衡提供优质多汁青绿饲草,解决饲草旺淡季供应不平衡的重大问题。另外各养殖户可根据养殖牲畜的规模和数量进行栽培模式面积的调整,确保从产量和养分供应上能满足养殖场的需要。3.通过对不同各模式不同牧草品质的比较,得出不同牧草相同刈次粗蛋白的含量以矮象草的平均值最高,为12.8%,暖季型牧草干物质产量以模式E最高,为30 879 kg/hm2,冷季型牧草干物质产量以模式A最高,为12 876.77 kg/hm2,总干物质产量以模式E最高(40 149.88 kg/hm2),各模式之间总粗蛋白产量以模式A最高(5 949.28 kg/hm2),各模式之间可消化干物质产量以模式A最高(22608.98 kg/hm2)。4.通过对六种牧草不同时间段光合特性的测定得出,除桂牧一号的光合特性各因子的变化规律的曲线方程的相关系数较小,其它牧草变化曲线的相关系数均大于>0.95,最大值A(R2=0.9876),对数方程为y=7.868Ln(x)-5.3297。对不同牧草在不同时间段光合速率的测定得出光合性能除了与光照强度密切相关外,与栽培模式也有密切的关系,影响的程度取决于该牧草与其搭配的牧草类型本研究为湖南农区牧草周年高效供青生产模式的建立提供了实践基础。

廖荣华[4](2007)在《南山牧场区域生态文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早在原始农业和原始畜牧业时期,环境问题就导致一些局部地域的文明崩溃。20世纪中期以来,局部性生态问题在空间上突破国家和区域疆界而扩展演变成全球性生态问题。生态问题的主要根源是生态文化问题,核心是人类对自然的价值观问题。因此,研究区域生态文化,探索人类对自然认知的知识创新和对自然实践的实践方式的生态化转型与生态创新,既是全人类共同面临的挑战,又是中国构建和谐社会,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理论与实践研究的新课题。南山牧场全称是湖南省南山种畜牧草良种繁殖场,位于湖南省城步苗族自治县的西南部,地处湘桂边境的越城岭山脉与雪峰山脉的交会地带。随着南山牧场奶业产业化的发展,城步苗族自治县10个乡(镇)融入了“种草—养牛—产奶—奶制品加工”,即公司加基地加农户的生态奶业经济圈。曾是不毛之地的大南山,发展成了南方山区草山开发的典范。从生态文化角度探索其发展轨迹和创新机制,不仅能为南山牧场区域可持续发展实践提供指导,为南方山区草山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实践提供借鉴,而且能在实证研究中检验和丰富区域生态文化创新理论与方法。本项研究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生态学、生态伦理学、系统论、现代人地关系论、可持续发展论和生态承载力论等为理论基础;综合运用了历史文献资料研究法、比较研究法、问卷调查法、观察法、系统动力学方法、AHP决策分析法(特尔菲法)、模糊数学法、定性与定量综合集成分析等方法;探讨了区域生态文化创新的内涵、依据、目标、原则、动力模型、方法和途径,构建了区域生态文化建设与创新研究的理论框架;揭示了南山牧场区域生态文化的形成机制与变迁轨迹;分析了南山牧场奶业文化的区域效应;对区域居民生态素质、区域生态足迹、区域生态文化发展阶段,及区域生态文化整体进行了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评价;提出了南山牧场区域生态文化建设与创新对策。研究结果表明,南山牧场区域生态产业文化历经了原始生态产业文化、以粮为纲的农庄文化、以林为主的园艺文化、以牧为主的奶业文化的演变;区域传统民俗生态文化得到传承、转换、和创新;区域生态景观成为宝贵的生态旅游资源;奶业文化成为区域产业文化和区域生态经济的主体。南山牧场奶业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良好的区域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生态产业的发展,对区域生态环境的影响在环境自净能力范围之内,其地表水质、大气状况保持为国家一级质量水准,草地、森林生态系统保持动态平衡。南山牧场区域生态文化评价的主要结果:对城步苗族自治县2000年至2004年的生态足迹分析,整体上总生态足迹小于其总承载力,人均生态足迹也小于其生态承载力,表明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在生态环境承载力范围之内;各组分生态赤字(盈余)分析,草地生态盈余最大(0.5367km2/人),展示牧业发展还有很多空间,奶业产业化发展具有良好的生态基础。根据生态素质问卷调查结果分析,南山牧场区域居民的生态意识整体水平有待提高,“南山精神”需要重塑。根据人类文明发展阶段与生态文化特点对应耦合关系评判,南山牧场区域生态文化总体上还处于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过渡阶段,生态文明建设任重道远。综合评价结果:在1—5分制的评价体系中,得分3.635分,表明该区域生态文化整体还处于中等水平,从整体上推进区域生态文化建设与创新,是南山牧场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根据诊断结论,提出推进区域生态文化建设与创新的四项对策:一是在汲取传统生态文化营养的基础上,重塑以“绿色、生命、和谐”为核心的“南山精神”,提高区域居民整体生态素质;二是通过体制改革,完善科学种草、规模化养牛、奶制品清洁生产等奶业产业化循环经济体系,创新以奶业产业化为龙头的区域企业生态文化;三是通过进一步发掘生态文化旅游资源,开拓和建设旅游景区,改善旅游交通条件和基础设施,创新旅游产品和运行机制,积极融入大桂林旅游经济圈,创新旅游生态文化;四是通过自然生态的修复与重建,创造“第二财富”,增强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环境支持能力。本项研究在理论、方法和区域等方面主要有以下创新:在理论上:(1)首次系统地阐述了区域生态文化创新内涵、理论依据、创新原则、创新方法与途径,初步构建起区域生态文化建设与创新研究的理论框架。(2)揭示区域生态文化创新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内在机理,揭示人类社会发展阶段与区域生态文化发展特征的对应耦合关系,为区域生态文化发展阶段的界定提供了理论判据;阐明了区域生态文化创新是区域可持续发展水平的“充分体现”、“重要标志”、“力量源泉”、“发展点和增长域”的新观点。在方法上:(1)首次构建了区域生态文化综合评价的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为区域生态文化综合评价研究提供了方法和依据。(2)自然科学方法与社会科学方法的有机结合。根据区域生态文化的复合性特征,注重定性与定量的结合,应用GIS和遥感技术与实地取样监测相结合,借助卫片判读分析与生态足迹法评价结合,运用对居民问卷、访谈与请专家评价结合等多种方法。这是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交叉研究的有效尝试。在区域上:首次研究南山牧场区域生态文化,填补了区域空白。研究成果不仅为南山牧场区域生态文化建设与创新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而且为中国南方山区约670000km2的草山开发和区域生态文化建设与创新提供指导和借鉴。

黄朝禧[5](2006)在《鄂域水库消落区土地资源的健康开发与利用模式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水库消落区土地是库区宝贵的后备土地资源,一旦有效利用,可能成为库区经济发展的一个新的增长点,特别是对库区生态环境的修复与改良以及对农户增收都有积极作用。通过水库消落区土地资源的健康开发发展库岸经济,向上促进山地经济,向下拉动水域经济,从而带动库区经济的整体发展。本研究成果虽然是针对水库消落区土地,但可推广应用到河道和湖泊消落区、浅海滩涂以及荒水湿地的开发利用上。很显然,探讨库区消落区土地资源的有效利用途径和健康开发模式,对库区农业资源开发工作重心的掌握,对引导库区农民增收有重要的作用,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一定的理论意义。 根据水库消落区水土资源的特征和属性,结合前人的研究和实践以及笔者小规模试验的阶段性成果,并按照本论文的写作需要,设计的主要研究内容有:①鄂域水库消落区土地资源现状及开发利用问题研究。②探讨水库消落区土地资源健康开发途径和保护利用模式,分析和预测开发利用效益和对库区农户增收的作用及影响。③水库消落区土地资源开发利用的实证分析。④结论与讨论。汇总研究结果,对4种利用模式进行简单评述,为模式的选用提供依据。 本论文可能有三个方面的创新,一是摸清了鄂域水库消落区土地资源的总数量、可以开发利用的数量以及地域分布和高程分布情况,目前还未发现有类似的研究成果。二是提出了两栖林业歼发的新概念。三是在研究方法上有一定新意,本研究的实证部分大多数资料为实地调查的原始资料,在样本库区进行了两栖林业开发模式的试验,并得到富水库区通山县扶贫办的支持与协作,同时也得到水库主管部门的认可,真正做到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从成果的应用价值上,本论文按分带利用的原则,提出的4种开发利用模式,其中两栖林业开发为创新模式,对实现库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有巨大促进作用。综上所述,研究成果的推广应用价值较高。

颜家安[6](2006)在《海南岛生态环境变迁史研究 ——以植物和动物变迁为研究视角》文中提出生态环境问题是当今世界最重大问题之一,我国的生态环境问题也日趋严重。有专家断言;中国自然环境仍处于整体不断恶化之中。 海南岛生态环境也不容乐观,据调查,海南岛西汉前森林覆盖率约达90%,明清以来就开始急剧下降,尤其是近100年来下降的速度大大加快,到1956年本岛的天然林覆盖率已降至25.5%,1964年降至18.19%,1987年再降至7.2%,1999年仅为4%;在1956年至1999年的43年间,本岛还丧失了80%的珊瑚礁,红树林也由解放初期15万亩,下降到1982年的7.2万亩。生物多样性也在不断丧失,野生动物种群数量日趋减少,分布区域不断缩小,前景令人担忧。 本文旨在描述和阐释海南岛生态环境在人类活动的干扰下的变迁过程、原因及其生态后果,在此基础上提出保护海南岛生态环境的新理念:创建海南生态特区。研究的空间范围是海南岛,研究的主要对象是植物和动物的变迁。时间上溯到第四纪全新世初(本岛第一个人类活动遗址三亚落笔洞,14C年代为10642±207aBP)。大尺度的时间似乎更能说明生态环境变迁的来龙去脉。 作为研究视角,动植物是生态环境中最基本的元素之一。在生物环境中,人是中心,动物和植物是人类活动的环境效应首当其冲的对象,也是生态环境变迁的重要标志。海南岛生态环境近百年来变化最大、最快的就是动植物环境。 作为研究客体,海南岛的生态环境演变研究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首先,海南是中国不可多得的热带地区,生物多样性程度高,具有重要的保护价值。其次,海南岛整个地形是从中部山体向外,由山地、丘陵、平原顺序逐级递降,构成层状垂直分布和环状水平分布带,生态系统结构层次较为分明且结构完整,自成体系。第三,海南岛开发较迟,其生态结构的系统性尚未溃散,演变的连续性亦有规律可寻。 作为一份不可多得的大自然遗产,海南岛生态环境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海南岛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是今天的,也是明天的宝贵财富。它栖息着为数众多的生物种类,保存了难以替代的“遗传因子组合”和生物进化的果实。研究海南岛生态环境的演变规律、阐释人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共生关系,对于中国生态环境保护建设乃至世界正在消失的热带雨林的抢救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中国海南岛在可持续发展战略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海南是中国第一个申报成功的生态示范省,海南生态建设的成功与否,对国内其他省生态建设乃至国际社会具有重

沈会盼[7](2005)在《新疆特色经济发展战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所研究的问题是新疆特色经济发展战略问题,力图从理论分析、实证分析与政策分析三方面推进对这一问题的研究。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是运用民族经济学、区域经济和相关科学的理论与方法,研究探寻适合新疆特色经济发展的战略模式。新疆发展特色经济是适应全球经济一体化的需要,是适应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的需要,是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是适应产业化、工业化、城镇化发展的需要。 本论文以马克思主义基本经济理论为指导,结合新疆及国内外在区域特色经济方面的研究与实践成果,重点采用科学的理论思维方法,运用民族经济学、区域经济和相关科学的理论与方法,具体采用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比较分析与综合分析相结合等方法。同时积极吸纳包括城市经济学、地缘经济学、产业经济学在内相关学科的已有研究成果,从特色开发的角度分析研究新疆区域经济发展问题。在研究中,本论文力求坚持实事求是原则,尽可能深入实际调查研究。 理论分析是依据相关理论,提出了新疆特色经济的理论框架及构建原则。提出以特色优势资源为基础、以特色需求为导向、以科技创新为动力、以向西开放为重点、以绿色产业和品牌为先导、以可持续开发为目标,全面实施四大战略,即优势资源转换战略,科教兴新战略,全方位开放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 对新疆特色经济发展的实证分析,本文首先从新疆发展特色经济的基础条件入手,描述和分析了其优劣及特色,并将其放在西部、国内和国际层面上进行比较分析,提出了其功能定位。在查阅大量统计资料的基础上,对新疆特色经济发展进行实证分析,抓住新疆特色经济发展的关键——特色主导产业发展,重点对新疆工业主导产业进行选择和培育,确定了新疆工业的主导产业依次是石油石化、矿产、纺织和以农副产品深加工为主的传统产业,同时兼顾关联产业和基础产业的发展。突出新疆特色经济发展的主线——调整和优化经济结构,

石广义[8](2005)在《中国西部林业生态经济发展模式与对策研究》文中认为生态林业安全是国土安全的基础,是国家GDP安全的支撑,是国家政治安全的保障。我国目前以透支环境资源获取发展的走法,难以指望实现小康社会。 我国生态环境脆弱,西部更为突出。森林作为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对西部区域生态经济影响更为重大、复杂而深远。因此本文一个明显倾向就是始终着眼于战略高度、生态层面、区域范围、并以可持续发展思想为主线,在一定的尺度内,始终将林业这一自变量置于区域并与区域中各种区位资源要素、生产力要素及生产关系要素中突出加以考虑,既内视林业问题,又外视其他要素,力求避免过分强调林业自身能力的倾向。研究顺序是从全局到局部到具体行业,即东中西三大地带到西部到生态到林业,层层递进,次次延伸。 本文依据生态经济学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理论、战略理论,解剖我国东中西部地区差距、西部生态经济地域分异、西部主要生态环境问题、生态环境问题与西部经济社会发展差距的耦合关系,重在找出西部地区生态演变特点,揭示西部生态—经济地域环境演化驱动力及演化规律,划分西部生态—经济类型,并以此为依据结合地方生态建设与经济发展相结合,进一步探讨西部生态林业在我国区域可持续发展中的战略定位,提出并设计典型生态经济类型区“生态林业经济发展模式”。认识来源于对共性与个性辨证关系的理解,由此主与次、重与轻、急与缓便会呈现出来,相应的模式、对策便会制定出来。 本类论文,研究旨在应用,创新旨在有效,因此本文力戒“八股”,崇尚适用,上题下解,围绕主题,涵盖模式,提出措施,其目的是更好地缩短由退化到发展到弱可持续发展到强可持续发展的进程。即以强势政府为核心,以大工程推进西部生态林业跨越式发展;使西部非公有制林业发展成为强势;优先解决西部林业生态建设管理层面上的技术创新,以提升建设品质问题;采取积极的“空中调水”措施,优化配置生态水资源;同步发展西部草业;调整西部林业产业结构,优先选择森林旅游;优化整合土地、人口、生产力布局,实行积极的生态移民;发挥政策性银行的特殊作用;建立上中下游利益补偿机制;组建国家直辖西部专业造林工程集团。

段振锋[9](2005)在《济南市都市农业发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都市农业的本质在于强调农业生产与城市发展以及人与自然环境诸方面的和谐,是集生产、生活、生态功能于一体的农业产业。都市农业充分发挥大中城市资金、技术、市场、信息和人力资本集中的优势,借助高新技术的应用功能的多元化、经营的国际化、生产的智能化,成为现代农业重要走向。 本文分析了济南市发展都市农业的意义,结合都市农业发展理论和济南都市农业现状,指出济南市都市农业发展中存在内容和功能单一、开发分散、有些项目缺乏特色、都市农业的服务体系尚不健全等问题,借鉴国内外发展都市农业的经验,综合现在济南市各方面的优势和农业现代化发展目标,认为济南市已具备发展都市农业的条件,应该采取绿色化、信息化、产业化、外向化发展模式,进行圈层式空间布局,增强农业的生产性、生活性、生态性功能,最终建立起一个与现代化中心城市相配套的完善的现代化都市农业体系。 总之,济南市都市农业规划应分近郊、远郊和南部山区三个经济圈层,生产性项目应分质量农业、高效畜牧业、优质林果业、休闲渔业、设施农业、农产品加工业和创汇农业等七个方面进行规划布局;生活性项目在全市重点发展100余处观光旅游农业项目;生态性项目应以建设生态农业、提高全市生态环境质量、创建生态城市为方向。

新城区先进性教育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 武川县先进性教育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 市农牧业局先进性教育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 回民区先进性教育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 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先进性教育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 市环境保护局先进性教育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 玉泉区先进性教育活动小组办公室 市建委先进性教育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10](2005)在《把党的先进性体现在加快发展的实践中》文中研究表明$F前言:$E $T当前,随着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深入,如何把握机遇,加快发展,已成为检验教育成果的主要标准之一。 在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中,我市各级党组织把深入学习领会“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同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

二、动物园优质牧草周年供青品种及生产关键技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动物园优质牧草周年供青品种及生产关键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收获期对两种牧草农艺性状和营养品质的动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 立论依据
    2 国内外研究进展
        2.1 国外研究进展
        2.2 国内研究进展
    3 两种牧草概况
        3.1 两种牧草在我省的种植利用情况
        3.2 两种牧草主要特点简介
        3.2.1 桂牧一号杂交象草
        3.2.2 美国矮象草
    4 不同收获期对牧草农艺性状、产量和营养品质的影响
        4.1 对牧草农艺性状的影响
        4.2 对产量的影响
        4.3 对牧草营养品质的影响
    5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1 研究内容
    2 技术路线
    3 材料与方法
        3.1 试验地概况
        3.2 供试草种
        3.3 试验设计
        3.3.1 栽培管理
        3.3.2 试验处理
        3.3.3 试验材料采样及制备
    4 测定指标和方法
        4.1 农艺性状的测定
        4.1.1 分蘖数
        4.1.2 植株高度
        4.1.3 叶片数
        4.1.4 叶面积、叶宽、及叶长
        4.1.5 干物质
        4.1.6 生物量
        4.1.7 叶绿素
        4.1.8 相对生长速率和相对再生速率
        4.2 产量的测定
        4.3 营养品质的测定
        4.3.1 干物质含量
        4.3.2 粗蛋白含量
        4.3.3 粗纤维含量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1 收获期对两种牧草农艺性状的影响
        1.1 对叶面积、叶长及叶宽的影响
        1.1.1 桂牧一号叶面积、叶长及叶宽
        1.1.2 矮象草的叶面积、叶长及叶宽
        1.2 地上生物量
        1.2.1 桂牧一号地上鲜重及干重产量
        1.2.2 矮象草地上鲜重及干重产量
        1.2.3 不同收获期对桂牧一号和矮象草地上鲜重及地上干重的比较
        1.3 茎叶比、游离水及干物质
        1.3.1 桂牧一号茎叶比、游离水及干物质含量
        1.3.2 矮象草茎叶比、游离水及干物质含量
        1.3.3 不同收获月份对桂牧一号和矮象草整株干物质含量的比较
        1.4 株高、茎长及分蘖数
        1.4.1 桂牧一号株高及分蘖数
        1.4.2 矮象草株高及分蘖数
        1.5 相对生长速率
        1.5.1 桂牧一号株高的相对生长速率
        1.5.2 矮象草相对生长速率
        1.6 不同收获期对两种牧草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1.6.1 不同收获期对桂牧一号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1.6.2 不同收获期对矮象草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2 收获期对牧草不同部位营养价值的影响
        2.1 干物质的影响
        2.1.1 桂牧一号整株、茎及干物质含量
        2.1.2 矮象草整株、茎及叶干物质含量
        2.1.3 不同收获期对桂牧一号和矮象草不同部位干物质含量的比较
        2.2 绝干物质的影响
        2.2.1 桂牧一号整株、茎及绝干物质含量
        2.2.2 矮象草整株、茎及叶绝干物质含量
        2.2.3 不同收获期对桂牧一号和矮象草不同部位绝干物质含量的比较
        2.3 粗蛋白的影响
        2.3.1 桂牧一号整株、茎和叶粗蛋白含量
        2.3.2 矮象草整株、茎和叶粗蛋白含量
        2.3.3 不同收获期对桂牧一号和矮象草不同部位粗蛋白含量的比较
        2.4 ADF的影响
        2.4.1 桂牧一号整株、茎和叶ADF含量
        2.4.2 矮象草整株、茎和叶ADF含量
        2.4.3 不同收获期对对桂牧一号和矮象草不同部位ADF含量的影响
        2.5 NDF的影响
        2.5.1 桂牧一号整株、茎和叶NDF含量
        2.5.2 矮象草整株、茎和叶NDF含量
        2.5.3 不同收获期对桂牧一号和矮象草不同部位NDF含量的影响
第四章 结论与讨论
    1 结论
    2 讨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2)中国西部沙产业发展模式与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1 研究背景
    2 研究目的和意义
第一章 国内外研究概况
    1.1 国外研究概况
        1.1.1 国外沙产业高技术农业发展状况
        1.1.2 国外沙产业及高科技农业发展特点与趋势
        1.1.3 沙产业的发展现状及特点-以以色列为例
        1.1.4 国外沙产业对中国沙产业发展的启示
    1.2 国内研究概况
        1.2.1 历史时期沙产业实践
        1.2.2 现代沙产业的理论和实践
        1.2.3 沙产业发展的区域特征现状
第二章 我国沙区自然环境特点和发展需求
    2.1 沙漠和沙摸化地区分布
    2.2 沙漠和沙摸化地区自然特点
        2.2.1 气候干燥
        2.2.2 太阳能、风能资源丰富
    2.3 沙漠化土地空间分布特征
    2.4 沙漠化土地生态类型特点
    2.5 沙产业利于社会发展与自然环境的和谐
    2.6 农业跨越发展的需要
第三章 沙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3.1 沙产业的认识问题
    3.2 自然资源的制约
        3.2.1 半干旱地区自然资源的制约
        3.2.2 干旱地区自然资源的制约
    3.3 沙产业管理体系尚需健全
第四章 我国西部沙产业发展模式
    4.1 西部沙产业发展指导原则
    4.2 西部半干旱区沙产业发展模式
        4.2.1 半干旱沙地资源型沙产业发展模式
        4.2.2 半干旱农牧交错带非资源型沙产业发展模式
        4.2.3 半干旱草原区沙产业发展模式
    4.3 西部沙产业发展总模式
        4.3.1 按资源利用提出的沙产业模式
        4.3.2 按沙区不同生产环节提出的沙产业发展模式
第五章 西部沙产业发展潜力
    5.1 半干旱地区沙产业发展潜力
    5.2 干旱地区沙产业发展潜力
        5.2.1 新疆沙产业发展的潜力分析
        5.2.2 甘肃河西走廊沙产业发展潜力分析
    5.3 西部沙产业开发方式
        5.3.1 年降水量200~400mm的半干旱区
        5.3.2 年降水量在100~200mm的干旱区
        5.3.3 年降水小于100mm的极端干旱区
结束语
    1. 西部沙产业发展的保障措施
    2. 西部地区沙产业发展目标
参考文献
致谢

(3)湖南农区牧草周年高效供青生产模式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立论依据
    1.2 发展牧草的经济效益
        1.2.1 以草代粮饲养家禽,保障粮食安全
        1.2.2 促进畜牧业生产的发展
        1.2.3 牧草代替部分青饵料,种草养鱼
        1.2.4 粮草轮作,利用冬用田种植牧草
        1.2.5 实行果草结合,发展立体生产
    1.3 发展牧草的社会效益
    1.4 发展牧草的生态效益
        1.4.1 改善农田生态环境
        1.4.2 能有效地控制水土流失
        1.4.3 有利于改良土壤
        1.4.4 美化净化环境
    1.5 湖南地区种草养畜(鱼)的现状
        1.5.1 观念落后
        1.5.2 草种单一,多样性不够
        1.5.3 栽培管理技术落后
        1.5.4 草产品未形成商品化
        1.5.5 追求数量,忽略质量
        1.5.6 湖南几个当家牧草品种的概述
    1.6 国内外对牧草耕作制度和周年供青的研究
    1.7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2 研究内容、思路与方法
    2.1 研究的内容
    2.2 技术路线
    2.3 材料与方法
        2.3.1 试验地概况
        2.3.2 供试品种
        3.3.3 试验设计
        2.3.3.1 暖季型草种的栽培管理措施
        2.3.3.2 冷季型牧草的栽培管理措施
    2.4 测定的项目和方法
        2.4.1 产量和供青期
        2.4.2 营养品质
        2.4.2.1 粗蛋白含量的测定
        2.4.2.2 粗脂肪含量的测定
        2.4.2.3 粗纤维含量的测定
        2.4.2.4 粗灰分含量的测定
        2.4.2.5 矿质元素Ca、P的测定
        2.4.2.6 体外消化率的测定
        2.4.3 相同牧草不同栽培模式下的光合特性的测定
        2.4.4 效益分析
        2.4.5 数据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各栽培模式牧草的产量和供青期
        3.1.1 各模式中暖季型牧草的供青期和产草量
        3.1.2 冷季型牧草的供青期和产草量
        3.1.3 各模式的总产量和供青期
    3.2 各栽培模式营养品质
        3.2.1 暖季型牧草每茬的营养品质
        3.2.2 暖季型牧草各刈次干物质和干物质体外消化率
        3.2.3 冷季型牧草每茬的营养品质
        3.2.4 冷季型牧草的各刈次干物质产量和干物质体外消化率
        3.2.5 不同栽培模式饲用价值比较
    3.3 不同栽培模式的经济效益分析
    3.4 不同栽培模式下相同牧草的光合特性测定
        3.4.1 六种牧草的光合作用响应曲线及变化方程
        3.4.2 桂牧一号在A、E模式中的光合速率变化
        3.4.3 矮象草在B、F模式中的光合速率变化
        3.4.4 玉米在C、G模式中的光合速率变化
        3.4.5 黑麦草在D、E、F、G模式中的光合速率变化
        3.4.6 红薯在D、E、F、G模式中的光合速率变化
        3.4.7 白三叶在A、B、C模式中的光合速率变化
4 结论与讨论
    4.1 主要结论
        4.1.1 牧草品种的选择
        4.1.2 不同栽培模式的评价标准
        4.1.3 牧草周年供应生产模式研究
        4.1.4 各栽培模式牧草的营养品质
        4.1.5 不同栽培模式下光合特性的测定
    4.2 本研究具的特点和创新
    4.3 今后的研究设想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4)南山牧场区域生态文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表目录
图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1.1 区域性生态问题引发了全球性生态危机
        1.1.2 生态问题实质上是个生态文化问题
        1.1.3 区域生态文化创新是区域可持续发展研究的重要课题
    1.2 生态文化及其相关概念
        1.2.1 生态文化
        1.2.2 生态文化的结构和特性
        1.2.3 生态文化的若干关系
    1.3. 区域生态文化研究进展
        1.3.1 世界生态文化思潮与可持续发展共识
        1.3.2 可持续发展研究的多学科方向和区域可持续发展研究
        1.3.3 生态科学与生态工程技术研究
        1.3.4 区域生态文化研究的前沿问题
    1.4 本项研究的框架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技术路径
        1.4.4 研究意义
2 区域生态文化研究的理论基础
    2.1 生态学理论
        2.1.1 整体性原理
        2.1.2 多样性原理
        2.1.3 开放性
        2.1.4 循环论
        2.1.5 文化生态发展阶段论
    2.2 生态伦理学理论
        2.2.1 人类中心主义
        2.2.2 非人类中心主义
        2.2.3 人类与自然和谐论
    2.3 系统论
        2.3.1 系统观念与区域生态文化系统
        2.3.2 老三论
        2.3.3 新三论(耗散结构论、协同论、突变论)
        2.3.4 系统工程—系统动力学
    2.4 人地关系论
        2.4.1 近、现代人地关系论
        2.4.2 现代人地关系协调原则
    2.5 可持续发展论
        2.5.1 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2.5.2 区域生态文化与区域可持续发展
    2.6 生态承载力理论
        2.6.1 生态承载力理论的基本内容
        2.6.2 基于生态承载力要求的生态安全
3 区域生态文化创新机理
    3.1 区域生态文化创新的内涵
        3.1.1 区域创新的内涵
        3.1.2 区域生态文化创新的内涵
    3.2 区域生态文化创新的理论依据
        3.2.1 人类文化发展内在规律的客观要求
        3.2.2 生态文化的区域性与全球性互动与制衡的必然选择
        3.2.3 人类社会发展阶段与生态文化特点对应耦合关系的客观要求
    3.3 区域生态文化创新机理
        3.3.1 区域发展系统的生态文化透视
        3.3.2 区域生态文化创新系统
        3.3.3 区域生态文化创新的动力模型
        3.3.4 区域发展对生态文化创新的作用
        3.3.5 区域生态文化创新对区域发展的功用
    3.4 区域生态文化创新原则
        3.4.1 有利于恢复和维持区域生态系统健康原则
        3.4.2 有利于区域各个形态的生态文化协调发展原则
        3.4.3 有利于区域生态文化与全球生态文化协调发展原则
        3.4.4 有利于推进区域可持续发展原则
    3.5 区域生态文化创新的方法
        3.5.1 移植法
        3.5.2 嫁接法
        3.5.3 重构法
        3.5.4 整合法
    3.6 区域生态文化创新的途径
        3.6.1 创造以生态伦理为基础的普世生态文化
        3.6.2 建立以生态文化创新为目标的区域合作机制
        3.6.3 统筹规划区域生态文化创新内容
4 南山牧场区域概况
    4.1 地理位置与区域范围
        4.1.1 地理位置
        4.1.2 区域范围
    4.2 区域自然环境
        4.2.1 地貌特征
        4.2.2 气候水文
        4.2.3 土壤特征
        4.2.4 生物特征
    4.3 区域社会经济状况
        4.3.1 历史沿革
        4.3.2 区域社会经济现状
    4.4 小结
5 南山牧场区域生态文化变迁及特征
    5.1 南山牧场区域生态景观变迁及特征
        5.1.1 自然生态景观的变迁及特征
        5.1.2 人文生态景观的形成及特征
    5.2 区域民族传统生态文化的传承及特征
        5.2.1 傩文化
        5.2.2 民族传统歌舞
        5.2.3 南山绿色康寿文化
        5.2.4 饮食文化
        5.2.5 服饰文化
        5.2.6 "南山精神"
    5.3 南山牧场区域生态产业文化的变迁及特征
        5.3.1 南山生态产业文化的变迁
        5.3.2 南山牧场奶业文化的主要特征
    5.4 小结
6 南山牧场奶业文化的区域效应分析
    6.1 南山牧场奶业发展的区域经济效应
        6.1.1 南山牧场奶业发展的直接经济效益
        6.1.2 奶业产业化的区域经济效应
    6.2 南山奶业文化的区域社会效应
        6.2.1 牧场建设促进区域基础设施改善
        6.2.2 塑造"南山品牌",树立国内外形象
        6.2.3 促进居民生态素质提高
        6.2.4 奶业文化与传统文化相得益彰
    6.3 南山奶业文化的区域环境效应
        6.3.1 基于遥感影像的南山牧场区域土地覆盖变化分析
        6.3.2 南山牧场区域环境状况实地考察分析
    6.4 小结
7 南山牧场区域生态文化评价
    7.1 南山牧场区域生态意识测评
        7.1.1 区域生态意识测评方法选择
        7.1.2 问卷设计与计量规则
        7.1.3 问卷调查结论分析
    7.2 南山牧场区域生态足迹与承载力分析
        7.2.1 生态足迹理论简述
        7.2.2 生态足迹和承载力的计算与分析
    7.3 南山牧场区域生态文化发展阶段评判
        7.3.1 评判依据
        7.3.2 对应分析
    7.4 南山牧场区域生态文化综合评价
        7.4.1 指标体系的建立
        7.4.2 评价模型
        7.4.3 区域生态文化综合评价步骤
    7.5 小结
8 南山牧场区域生态文化建设与创新对策
    8.1 南山牧场区域生态文化建设与创新的基本思路
        8.1.1 指导思想
        8.1.2 总体目标
        8.1.3 重点领域
    8.2 南山牧场区域生态文化建设重点领域的创新对策
        8.2.1 重塑"南山精神"
        8.2.2 创新区域奶业生态文化
        8.2.3 创新生态文化旅游
        8.2.4 保护、修复和重建自然生态
    8.3 小结
主要结论与讨论
    1. 主要结论
    2. 主要创新点
    3. 有待深入探讨的问题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致谢

(5)鄂域水库消落区土地资源的健康开发与利用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独创l性声明
学位论文使用授权书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问题的提出
    二、研究对象的界定
        (一) 研究对象的确定
        (二) 研究区域的确定
        (三) 健康开发的含义
    三、研究目的和意义
        (一) 研究目的
        (二) 研究的意义
    四、研究思路、方法和主要内容
        (一) 研究思路
        (二) 研究方法
        (三) 研究内容
    五、论文的特色与可能的创新点
        (一) 研究重点和难点
        (二) 研究特色和创新点
第二章 文献回顾与支持理论
    一、国内研究概况与动态
        (一) 水库消落区土地资源开发利用的历史初考
        (二) 水库消落区土地资源的现代开发与利用
    二、国外研究概况及动态
        (一) 水位涨落对水库消落区的作用与影响
        (二) 间接利用
        (三) 直接利用
    三、主要理论依据
        (一) 系统理论
        (二) 不可逆过程理论
        (三) 生产力理论
        (四) 人地协调理论
        (五) 可持续利用理论
        (六) 生态经济理论
        (七) 土地区位理论
第三章 鄂域水库消落区土地资源现状及开发利用问题
    一、鄂域水库及库区经济简况
        (一) 水库情况
        (二) 大型库区经济概况
    二、鄂域大型水库的分布与消落区土地资源
        (一) 大型水库的地域分布
        (二) 消落区土地资源状况
        (三) 属性与特点
    三、水库消落区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
        (一) 个人行为多,缺乏统一组织和技术指导
        (二) 只考虑经济开发没有生态利用
        (三) 未形成产业化,没有规模效益
        (四) 转移剩余劳动力少,社会效益差
        (五) 现行管理体制难以适应水库消落区土地资源的深度开发
        (六) 开发资金短缺
第四章 水库消落区土地资源开发利用模式及其选择
    一、农业利用模式
        (一) 利用范围
        (二) 利用时段
        (三) 利用方式
    二、渔业利用模式
        (一) 种草养鱼模式
        (二) 坝拦网拦库湾集约利用模式
        (三) 回形鱼池开发利用模式
    三、林业利用模式
        (一) 消落区林业开发与库区林业结构调整
        (二) 两栖林业开发模式
        (三) 两栖林业的效益
    四、生态旅游开发模式
        (一) 库区消落区旅游资源优势
        (二) 水库消落区生态旅游开发的思路
        (三) 库区消落区土地资源生态旅游开发措施
    五、利用模式的选择
第五章 富水水库消落区土地资源开发利用实证
    一、富水库区概况及消落区上地利用背景
        (一) 富水库区概况
        (二) 富水库区消落区土地资源利用背景
    二、富水库区消落区土地资源数量、分布及其质量
        (一) 消落区面积
        (二) 消落区土地资源质量
    三、消落区开发模式
        (一) 长期利用带综合开发利用模式
        (二) 短期利用带渔业开发模式
        (三) 汛期利用带两栖林业开发模式
    四、富水水库消落区土地两栖林业开发的效果
        (一) 缓解了库区优质林地资源非常缺乏的矛盾
        (二) 提高了库区群众植树造林的积极性
        (三) 保护库岸使水库发挥更大效益
        (四) 消落区土地集约利用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第六章 结论与讨论
    一、鄂域水库消落区土地资源总量的可观性和部分可利用性
    二、作物种植模式的广适性和收获的不确定性
    三、渔业利用模式的可行性和局限性
    四、两栖林业利用的可靠性和现实性
    五、生态旅游开发模式的综合性和迫切性
参考文献
攻博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出版的着作、科研课题
致谢

(6)海南岛生态环境变迁史研究 ——以植物和动物变迁为研究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原创性声明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第一章:导论
    第一节:论文的选题及研究思路
        一、问题的提出及其意义
        二、基本框架
        三、研究假设
        四、文献综述
        五、研究方法
        六、创新之处
    第二节:研究区概况
        一、海南岛自然生态描述
        二、海南岛人文生态描述
第二章:海南岛第四纪古生态环境
    第一节:海南岛第四纪古环境
        一、古植被与古气候环境
        二、古动物环境
    第二节:先住民及其对环境的扰动
        一、先住民
        二、先住民对生态环境的扰动
        三、先住民对生态环境扰动的生态后果
    小结
第三章:海南岛的森林变迁
    第一节:汉代以来的森林变迁
        一、汉唐时期的森林残损
        二、宋元时期的森林残损
        三、明清时期的森林残损
        四、近百年森林的剧变
    第二节 森林百年剧变原因探析
        一、人口增长与森林剧变
        二、森林采伐与森林变迁
        三、橡胶种植与森林变迁
        四、刀耕火种与森林变迁
        五、热带农业开发与森林的变迁
        六、森林火灾与森林变迁
    小结
第四章 海南岛着名林木的变迁
    第一节:海南岛着名林木变迁的历史轨迹
        一、海南岛历史上着名林木及其特征
        二、海南岛着名林木变迁的历史轨迹
        三、人类活动与着名林木变迁
    第二节:海南岛着名林木变迁个案史研究
        一、海南沉香树
        二、花梨木
        三、龙脑香科树木
        四、松树
        五、鸡翅木
        六、海南藤
        七、海南粗榧
        八、方志记载的其它名木
    小结
第五章:海南岛外来作物(植物)引种史
    第一节:概述
        一、移民引种时期
        二、南洋华侨引种时期
        三、民国政府引种时期
        四、日本人引种时期
        五、多渠道引种时期
    第二节:热带作物引进史
        一、橡胶作物
        二、油料作物
        三、果树作物
        四、饮料作物
        五、香料作物
        六、栽培绿肥和饲料植物
    第三节:造林树种引进史
        一、桉树
        二、相思、木麻黄和加勒比松
    第四节:海南岛园林观赏植物引进史
        一、常见观赏乔木外来种
        二、常见观赏灌木外来种
        三、常见观赏攀缘植物外来种
        四、常见观赏草本花卉外来种
        五、常见观赏棕榈植物外来种
        六、常见观赏竹外来种
        七、常见观赏地被及草坪植物外来种
    小结
第六章:海南岛野生动物资源的变迁
    第一节:海南岛野生动物变迁的历史轨迹
        一、海南岛野生动物资源的特点
        二、野生动物区系的演变
        三、野生动物种群的变迁
        四、野生动物变迁的原因
    第二节:海南岛野生动物变迁史个案研究
        一、黑长臂猿
        二、猕猴
        三、麋鹿
        四、坡鹿
        五、黑熊
        六、云豹
        七、獭、狸
    小结
第七章:海南岛环境变迁与生态安全
    第一节:生物多样性变迁与生态安全
        一、海南岛生物多样性
        二、海南岛生物多样性的变迁与生态安全
    第二节:外来物种入侵与生态安全
        一、外来物种入侵
        二、海南岛外来物种入侵及其风险
    第三节 水土流失与生态安全
        一、海南岛水土流失现况
        二、水土流失与生态安全
        三、森林与水土流失
    第四节:自然灾害与生态安全
        一、海南岛自然灾害的种类
        二、海南岛灾害发生的时代特征及其趋势
        三、森林与自然灾害
    第五节:海南浆纸业发展与生态安全
    小结
第八章:思考与建议
    第一节:关于人与自然的思考
        一、人与自然的关系统一性和一致性
        二、自然的价值与人类的义务与责任
        三、走出人类中心主义的误区
    第二节:从经济特区到生态特区
        一、海南的尴尬处境:经济特区与生态省
        二、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创建海南生态特区
        三、举全国之力,齐心共建海南生态区
    结论与讨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7)新疆特色经济发展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导论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第二节 研究特色经济发展的理论依据
    第三节 研究方法内容与结构
第一章 新疆特色经济的构建
    第一节 特色经济概念及其内涵
    第二节 新疆特色经济发展战略及其演变
    第三节 构建新疆特色经济的指导思想及基本原则
第二章 新疆发展特色经济的基础及功能定位
    第一节 新疆特色经济初具雏型
    第二节 新疆发展特色经济的基础条件
    第三节 新疆特色经济发展的功能定位
第三章 新疆特色经济发展战略目标及特色主导产业选择与培育
    第一节 新疆特色经济发展战略目标
    第二节 新疆特色主导产业的选择与培育
    第三节 新疆特色经济的重点发展思路
第四章 调整优化经济结构 加快新疆特色经济发展
    第一节 新疆经济结构的现状分析
    第二节 新疆经济结构的调整优化方向
    第三节 新疆经济结构的调整优化对策
第五章 发展特色农业 推进农业产业化
    第一节 新疆发展特色农业的客观必然性
    第二节 新疆特色农业及其产业化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第三节 新疆发展特色农业及其产业化的思路、重点和布局
    第四节 新疆发展特色农业及其产业化的主要措施
第六章 实施工业强新战略 发展新疆特色工业
    第一节 新疆特色工业的综述
    第二节 石油石化工业
    第三节 煤炭和电力工业
    第四节 矿产开采加工业
    第五节 传统工业
    第六节 高新技术产业
第七章 挖掘自然人文资源 发展新疆特色旅游业
    第一节 新疆发展特色旅游业的客观必要性
    第二节 新疆旅游业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第三节 新疆特色旅游业发展远景及发展重点
    第四节 措施与建议
第八章 城市化与新疆特色经济发展
    第一节 城市化概念及内涵
    第二节 新疆城市化现状
    第三节 城市化和特色经济发展的双向促进
    第四节 创新发展环境 推进特色城市化
第九章 中亚市场开拓与新疆特色经济发展
    第一节 新疆与中亚地区经济合作的意义
    第二节 中亚与新疆经济现状比较分析
    第三节 新疆与中亚经济合作优势及现状分析研究
    第四节 加快新疆与中亚经济合作的建议
第十章 结论与政策建议
    第一节 结论
    第二节 措施与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中央民族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作者声明
后记

(8)中国西部林业生态经济发展模式与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选题背景与立论依据
        1.1.1 两个层面的可持续发展现状排序
        1.1.1.1 我国环境可持续发展能力现居世界排位
        1.1.1.2 西部可持续发展现居全国排位
        1.1.2 我国西部林业格局、生态环境态势与林业战略地位
        1.1.2.1 略述我国西部林业格局
        1.1.2.2 略述我国西部生态环境态势
        1.1.2.3 略述生态林业在西部的战略地位
        1.1.3 略述西部林业发展问题
        1.1.3.1 总量不足,用材林比重高,林种结构不合理
        1.1.3.2 林产品市场发育缓慢,产业结构和经营方式落后
        1.1.3.3 林业产业管理体制落后于市场经济的客观需要
        1.1.3.4 现有林业政策体系不完善
        1.1.4 区域可持续发展与西部林业战略选择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2.2.1 西部生态林业协调发展为全国可持续发展提供基础保障与生态支撑
        1.2.2.2 发展西部生态林业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相互促进,协调发展
        1.2.2.3 本文研究旨在有效缩短西部生态林业尽快进入可持续发展之进程
    1.3 全文研究框架与研究重点
        1.3.1 研究框架
        1.3.2 研究重点
    1.4 主要创新
        1.4.1 研究视角、方法创新
        1.4.2 提出西部分类引导的林业生态经济发展模式
        1.4.3 提出新的想法,选择合理对策
        1.4.4 提出适用可行的西部林业生态经济发展与管理对策
2. 本研究的研究支撑理论及实践综述
    2.1 生态经济学理论
        2.1.1 基本理论概念及主要观点
        2.1.2 研究进展
    2.2 可持续发展的一般理论概念及主要观点
        2.2.1 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提出
        2.2.2 可持续发展的一般概念
        2.2.3 可持续发展的特征
        2.2.4 缩小地区差距与区域可持续发展
        2.2.5 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2.3 区域开发空间布局理论
        2.3.1 增长极模式(据点式开发模式)
        2.3.2 点轴开发模式(或以点轴为主线的条带式开发模式)
        2.3.3 网络开发模式
        2.3.4 地域分工理论
        2.3.5 区域经济空间运动模式
    2.4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理论
        2.4.1 区位、区域与区划
        2.4.2 区域经济发展的概念
        2.4.3 区域经济发展的目标
        2.4.4 区域经济发展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关系
    2.5 关于战略的一般理论
    2.6 国内外研究与实践综述
        2.6.1 国内外林业经济发展模式与对策方面的有关研究与实践
        2.6.2 区域发展研究与实践
3. 我国地区差距与西部生态环境问题
    3.1 我国东中西部地区差距
        3.1.1 简述东中西部差距产生背景
        3.1.2 三大地带社会经济差距
        3.1.2.1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差异
        3.1.2.2 经济结构的差异
        3.1.2.3 城镇化水平的差异
        3.1.2.4 人文发展水平的差异
    3.2 西部生态经济地域分异
        3.2.1 人口、GDP和产业结构空间分异
        3.2.2 土地利用/覆盖分异
        3.2.3 人类活动强度空间分异
        3.2.4 生态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
        3.2.4.1 生态环境脆弱度的空间分异
        3.2.4.2 西部生态—经济空间演变特点
        3.2.5 西部生态—经济格局
    3.3 西部主要生态环境问题
        3.3.1 林地利用率低,自然条件恶劣,生态环境脆弱,总体趋于恶化
        3.3.2 生态危机严重,生态系统处于恶性循环状态
        3.3.3 重化工业城市和矿业城市环境污染严重
        3.3.4 大型资源开发造成开发区及周围生态破坏和严重环境污染
        3.3.5 社会经济发展严重滞后,生态建设和经济发展处于两难境地
        3.3.6 生态建设和生态环境治理投入严重不足
    3.4 生态环境问题与西部经济社会发展差距的耦合关系
4. 西部林业的战略定位与区域可持续发展模式
    4.1 西部地区可持续发展的三大资本与生态环境战略地位
        4.1.1 区域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可持续发展的自然力资本
        4.1.1.1 区位条件
        4.1.1.2 生态环境条件
        4.1.1.3 自然资源条件
        4.1.2 经济基础——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力资本
        4.1.2.1 经济发展总量
        4.1.2.2 经济发展质量
        4.1.3 社会人文状况——可持续发展的社会力资本
        4.1.3.1 人口分布
        4.1.3.2 人口素质
        4.1.3.3 科技水平和研究与发展能力
    4.2 西部生态林业发展模式
        4.2.1 指导思想
        4.2.2 布局战略
        4.2.2.1 充分利用地缘优势,采取积极的城市--增长极带动的都市圈开发战略
        4.2.2.2 依线延伸
        4.2.2.3 面上顺次推进,轻重有度,形成网络
        4.2.3 西部林业生态经济发展模式
        4.2.3.1 黄土高原区以生态防护林和生态经济林为主的综合林业模式
        4.2.3.2 横断山区及周围地区以天然林保护和林副产品开发为主的生态经济林模式
        4.2.3.3 青藏高原和天山等高寒山地区生态林业模式
        4.2.3.4 喀斯特地貌区以生态林和生态经济林为主的综合林业模式
        4.2.3.5 内蒙古高原和河西走廊区以防护林为主的生态经济兼用林模式
        4.2.3.6 秦岭山地“绿色水库”发展模式
        4.2.3.7 森林生态旅游替代传统林业模式
        4.2.3.8 江河源地区生态重建与生态移民模式
5. 西部生态林业发展对策
    5.1 强调国家意志,以强势政府为核心,以大工程推进西部生态林业建设跨越式发展
        5.1.1 实行强势政府的必要性
        5.1.2 以执政能力的提高推动政府公共管理能力的提高
        5.1.2.1 提升政府自身能力
        5.1.2.2 建立符合可持续发展的思想理念与道德平台
        5.1.2.3 唤起国民意识,塑造民众心灵,使可持续发展、和谐发展理念深入人心
        5.1.2.4 赋予政府管理部门强有力的行政组织能力与协调手段
        5.1.2.5 建立公示、听证制度
        5.1.3 对生态林业建设采取的具体措施
        5.1.3.1 特殊时期内提升林业部门在政府机构序列中的地位
        5.1.3.2 建立有效协调机制
        5.1.3.3 将发展建设品质指标与为官指标有机结合
        5.1.3.4 强化时效性,确保“硬计划”,资金拨付一站到达
        5.1.3.5 解决权力错位,使执行权与验收权分离
        5.1.3.6 行政执法,“严”字当头
    5.2 使西部非公有制林业发展成为强势,最大程度提高其贡献率
        5.2.1 我国非公有制林业发展过程、现状及态势
        5.2.2 目前所存在问题
        5.2.3 相应措施
        5.2.3.1 放手发展非公有制林业
        5.2.3.2 在投入政策上,鼓励多元主体造林,调动“我种”的积极性
        5.2.3.3 依法保障林地使用权和林木所有权,切实落实“我有”政策
        5.2.3.4 完善采伐限额政策,落实“处置权”,解决用材林“我砍”问题
        5.2.3.5 取消乱收费并对非公有制林业发展实行税收减免政策
        5.2.3.6 进行制度与政策创新,培育活立木和林地流转市场
    5.3 以管理层面上的技术创新推动西部生态技术集成性创新
        5.3.1 我国林业科技目前所处状态及存在问题
        5.3.2 生态技术创新及措施
        5.3.3 把西部的人口负担转化为生态林业建设的财富
    5.4 建设西部生态林业水利基础工程,优化配置生态水资源
        5.4.1 西部水资源的重要性
        5.4.2 因“水”制宜是我国西部地区因地制宜的核心
        5.4.3 具体措施
        5.4.3.1 采取以增量水发展带动增量地发展的方针
        5.4.3.2 在西北地区采取积极的“空中调水”、“人工降雨”措施
    5.5 林草结合同步发展草业,促进西部林业良性发展
        5.5.1 我国西部草业是与林业相提并论的生态及产业主体
        5.5.1.1 西部草业是同具“三大效益”的基础产业
        5.5.1.2 发展草业有利于优化农业产业结构
        5.5.1.3 发展草业有利于促进畜牧业发展
        5.5.1.4 发展草业有利于促进奶业发展
        5.5.1.5 我国草产业及下游产业具有国际竞争力
        5.5.1.6 提高西部草地生产力空间巨大
        5.5.2 目前存在问题
        5.5.3 同步发展西部草业
        5.5.4 建议
        5.5.4.1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必须按价值配置自然资源
        5.5.4.2 建立国际水准的大型草地畜牧业示范基地
        5.5.4.3 加快体制改革
        5.5.4.4 改善国家投资模式
        5.5.4.5 完善“退耕还林”政策
    5.6 调整西部林业产业结构,优先发展森林生态旅游
        5.6.1 发展西部森林生态旅游的重要性
        5.6.2 具体措施
        5.6.3 以第三、二产业带动第一产业的发展
        5.6.4 创建西部林区商贸物流中心及贸易口岸
    5.7 优化整合土地、人口、生产力布局,实行积极的生态移民
        5.7.1 生态移民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5.7.2 所采取措施
        5.7.3 将有效的对口扶贫落实到乡、村
    5.8 发挥政策性银行的特殊作用,创新投融资体制,完善税收体制
        5.8.1 发挥政策性银行作用
        5.8.2 创新投融资体制,吸引各类资金使之流向西部生态林业建设
        5.8.3 建立海外开发基金提供投资支持
        5.8.4 实施西部生态林业税收减免政策,鼓励企业与个人参与建设
    5.9 建立上中下游利益补偿机制,促进西部生态保护事业良性发展
        5.9.1 现有GDP的缺陷与绿色GDP
        5.9.2 生态林业急待补偿
        5.9.3 相应措施
    5.10 组建国家直辖西部林业与草业工程集团
        5.10.1 进行体制改革,在适宜区域,实行工程集团造林种草
        5.10.2 具体做法
6.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发表着作及论文
导师简历
致谢

(9)济南市都市农业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绪论
    1.1 都市农业问题的提出和意义
    1.2 都市农业的概念
    1.3 都市农业的内涵、特征及类型
    1.4 本研究拟解决的问题
第二章 都市农业发展的理论基础与机理分析
    2.1 都市农业发展的理论基础
    2.2 都市农业形成的机理分析
第三章 国内外都市农业发展模式分析
    3.1 国外都市农业发展情况
    3.2 国内都市农业发展情况
    3.3 都市农业的发展趋势分析
    3.4 国内外都市农业发展的几点启示
第四章 济南市发展都市农业的优势和必要性
    4.1 济南市发展都市农业具有多种优势
    4.2 发展都市农业是济南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4.3 小结
第五章 济南市都市农业发展现状
    5.1 济南市都市农业建设的现状
    5.2 济南市都市农业发展特点分析
    5.3 济南市都市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5.4 济南市都市农业发展中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第六章 济南市发展都市农业总体规划
    6.1 济南市发展都市农业的指导思想与目标
    6.2 济南市发展都市农业应坚持的开发原则
    6.3 济南市都市农业的发展模式
    6.4 济南市发展都市农业项目设计
    6.5 济南市发展都市农业的总体布局和具体规划
    6.6 济南市都市农业的发展阶段
第七章 结论与建议
    7.1 结论
    7.2 济南市都市农业发展的建议
    7.3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介

四、动物园优质牧草周年供青品种及生产关键技术(论文参考文献)

  • [1]收获期对两种牧草农艺性状和营养品质的动态研究[D]. 杨雅婷. 湖南农业大学, 2010(03)
  • [2]中国西部沙产业发展模式与对策研究[D]. 魏名邦. 兰州大学, 2009(S2)
  • [3]湖南农区牧草周年高效供青生产模式的研究[D]. 李雄. 湖南农业大学, 2008(09)
  • [4]南山牧场区域生态文化研究[D]. 廖荣华.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07(01)
  • [5]鄂域水库消落区土地资源的健康开发与利用模式研究[D]. 黄朝禧. 华中农业大学, 2006(01)
  • [6]海南岛生态环境变迁史研究 ——以植物和动物变迁为研究视角[D]. 颜家安. 南京农业大学, 2006(02)
  • [7]新疆特色经济发展战略研究[D]. 沈会盼. 中央民族大学, 2005(11)
  • [8]中国西部林业生态经济发展模式与对策研究[D]. 石广义. 北京林业大学, 2005(04)
  • [9]济南市都市农业发展研究[D]. 段振锋. 中国农业大学, 2005(06)
  • [10]把党的先进性体现在加快发展的实践中[N]. 新城区先进性教育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 武川县先进性教育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 市农牧业局先进性教育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 回民区先进性教育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 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先进性教育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 市环境保护局先进性教育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 玉泉区先进性教育活动小组办公室 市建委先进性教育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 呼和浩特日报(汉), 2005

标签:;  ;  ;  ;  ;  

动物园优质草场年供应量及关键生产技术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