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山换林工程(CHFRP)综合成果

封山换林工程(CHFRP)综合成果

一、Comprehensive Results of Closing Hill for Forest as Regeneration Project (CHFRP)(论文文献综述)

杭佳[1](2014)在《黄土丘陵区植被景观格局与地表甲虫群落组成及空间分布的变化研究》文中认为黄土丘陵区受地理位置、气候变化、地形和地貌、土壤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在农业文明发展的过程中,不合理的资源利用方式,导致了生态环境的极大破坏,使该区成为我国生态环境脆弱、生态敏感的区域之一。经过长期探索,该区在生态建设工程开展的同时,提出以小流域为统一规划单元的成功生态治理模式。因此,在生态建设工程背景下,研究土地利用/覆盖变化及其对景观格局的影响及地表生物的空间分布规律,有助于认识生态恢复过程中景观的整体生态功能,为黄土丘陵区生态环境重建、生物多样性保护、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和景观生态规划提供科学依据。本文以宁夏南部具有退耕还林代表性的彭阳县为研究区域,通过遥感影像解译、GIS分析、野外调查和模型模拟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黄土丘陵区植被在景观水平上的时空格局和不同生境内地表甲虫群落多样性变化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探讨了生态恢复对维持地表甲虫多样性的影响。通过研究得出以下主要结论:(1)应用土地利用动态度和多个景观格局指数定量分析了彭阳县1991-2010年间土地利用/覆盖变化和景观的空间格局特征。1991-2010年间,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的总体趋势是林草地面积持续增加,耕地和未利用土地面积持续减少。由于县域发展和农村产业发展导致建筑用地面积也相应增加。景观格局变化主要表现为景观破碎化程度、斑块混合分布程度、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均呈先增加后减小趋势,各斑块间连通性呈先减小后增加趋势,景观形状趋于复杂。区域发展规划(退耕还林、荒山造林及封山禁牧)是该区2000年以后土地利用/覆盖及景观变化的主要驱动力。(2)以野外调查数据为基础,分析了彭阳县草庙乡6种不同生境中地表甲虫群落多样性。直角通缘步甲、麻步甲和星斑虎甲的数量分布基本相似,在植被结构复杂的生境中分布较高;赤胸长步甲在生态经济林和水平农田中个体数量较高;小驼嗡蜣螂在灌草混交林和乔灌混交林中分布较高。不同生境中所有地表甲虫的个体数量、物种丰富度、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及Pielou均匀度指数均存在显着差异。基于Jaccard相似性系数,灌草混交林地、乔灌混交林地、生态薪炭林地、生态经济林地和水平农田5种生境中地表甲虫组成具有相似性,其中生态经济林地和水平农田、乔灌混交林地和生态薪炭林地间地表甲虫相似性最高,而天然封育草地中地表甲虫物种组成与其它生境差异较大。(3)采用广义线性混合模型分析了不同生态恢复生境中生境因子对地表甲虫群落多样性的影响。地表甲虫个体数量、物种丰富度、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在四种生态恢复模式中均存在显着差异,而Pielou均匀度指数则没有显着差异。不同生境因子与地表甲虫群落多样性的关系存在差异,地表甲虫个体数量与林冠层盖度和枯落物厚度呈显着相关,与草本植物生物量和土壤含水量呈极显着相关;物种丰富度与灌木层盖度、枯落物盖度和草本植物生物量呈显着相关;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与枯落物盖度和草本植物生物量呈显着相关;Pielou均匀度指数则与草本层盖度和枯落物厚度呈显着相关。典范对应分析显示,枯落物厚度、林冠层盖度、草本层盖度和枯落物盖度是影响地表甲虫群落组成的关键环境因子。(4)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了彭阳县王洼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6种不同植被群落中步甲昆虫的生境选择。步甲个体数量和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在6种不同植被群落中均存在显着差异,物种丰富度虽在退耕还林草地中高于其它生境,但没有达到显着差异。Chao-1物种丰富度指数估计曲线显示,退耕还林草地和鱼鳞坑整地造林地中利用巴士罐法诱集到了几乎所有的步甲物种,自然修复草地和水平梯田中诱集到了大部分步甲物种,灌木林地和经果林地还有部分物种没有捕获到。直角通缘步甲在鱼鳞坑造林地中发生概率最高,在水平农田中最低:麻步甲在鱼鳞坑造林地、退耕还林草地和灌木林地中发生概率均较高,在经果林地中发生概率较低;赤胸长步甲在经果林地和水平农田中发生概率较高,在灌木林中则没有发生。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草本植物生物量和土壤含水量是直角通缘步甲生境选择的关键环境因子;林冠层盖度、灌木层盖度、草本植物生物量和土壤含水量是影响麻步甲生境选择的重要环境因子;灌木层盖度、草本植物盖度、枯落物厚度、草本植物生物量和土壤含水量是影响赤胸长步甲对生境选择的关键环境因子。

贺文敏[2](2014)在《退耕还林背景下陕北丘陵沟壑区乡村聚落变迁与发展研究》文中提出陕北丘陵沟壑区面临最突出的问题是生态环境的退化和农民的贫困,它们放大了生态不安全、社会不稳定的积累效应,这些皆与区域发展方式不合理有关。陕北丘陵沟壑区的乡村聚落发展有其特殊性,它脆弱的生态环境和有限的资源承载力决定了其必须走新型绿色社区的可持续发展道路。1999年党中央做出在生态环境脆弱的中西部地区首先开展退耕还林工程的重大决策,经过15年的实施,对陕北丘陵沟壑区影响巨大,主要表现在生态环境改善、生产生活方式转变、经济发展模式转型、社会传统观念变化、乡村聚落选址、规模及布局方式变化、乡村聚落功能与结构体系转变、发展模式更新、建筑院落与单体样式转型以及乡村景观变化等方面。退耕还林在改善陕北丘陵沟壑区生态环境的同时,对传统生产生活方式及乡村人居建设影响巨大,但是乡村聚落的营建模式仍停滞不前,因此出现了新的人居矛盾。政府发放粮食和经济补贴给退耕农户,农耕不再是唯一的生存手段,乡村聚落摆脱“劳作半径”的制约,由“分散”开始走向“集聚化”的新型布局模式,由此产生一系列新问题。一是生产生活方式与聚落布局模式的矛盾。新型乡村聚落大多数照搬城市居住模式,这种布局模式与退耕还林后农户的生产生活方式不匹配,忽视了居住者在生产生活方式改变后对居住方式的内在需求;二是传统地域文化的断裂与消失。大规模、集聚式的乡村聚落建设无视当地自然与文化特征,遗弃传统聚落所蕴含的生态优势与文化内涵,导致新建民居地方特色消失、样式杂乱、室内热环境质量差、地方景观遭到建设性破坏等问题。以上这些已经成为陕北丘陵沟壑区乡村聚落人居建设当前所面临的首要问题。陕北丘陵沟壑区乡村聚落长久以来一直都是以传统农耕为主要的生产方式,因此乡村聚落的类型主要依据所处地形特征进行分类。现在由于退耕还林的影响,该地区乡村聚落的生产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产生了不同的产业模式。本研究提出了以不同产业模式划分乡村聚落类型的方法,并根据产业模式的不同特征,探讨了以下三种陕北丘陵沟壑区乡村聚落适宜的发展建设模式。模式一:以维护生态修复成果为主的乡村聚落发展建设模式;模式二:以设施农业及设施养畜为主的乡村聚落发展建设模式;模式三:以旅游开发为主的乡村聚落发展建设模式。针对以上不同的产业模式,本研究对模式的选择、技术支持、影响因子、乡村聚落发展模式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论述,有助于指导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有利于缓解人居矛盾,并为后续黄土高原丘陵地区的乡村聚落建设研究提供可靠依据。

金旻[3](2013)在《湘西自治州林业建设与山区发展协调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山区具有特殊的生态环境、丰富的自然资源以及特殊环境所决定的社会经济发展模式和人文与宗教特征,在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具有特别重要的地位。在近现代发展史上,山区的地位更加突出,世界各国都非常重视山区发展,制定了相关政策和法律以保障山区发展。我国是一个山地大国,山区是我国领土的主体,我国国土面积69.3%的陆地是山区。山区为我国超过半数的人口提供生存发展空间,同时是我国生态安全的重要支撑。因山区的地域和生态环境特点所致,我国山区社会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全国集中连片特困区全部在山区。山区发展特别是与生态建设协调发展,关系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和美丽中国建设目标的实现。协调山区发展与生态建设的关系,林业是关键。林地是山区的主要土地类型,森林是山区生态系统的主体。山区林业建设是国家生态建设的重点。如何处理好林业建设与山区发展的关系,化解相互制约和影响,促进协调配合发展,是一个具有战略价值的课题。本研究选取典型的贫困山区——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为研究区域,依据可持续发展理论、区域经济学、生态经济学等相关理论,通过系统深入调查,以林业建设对山区发展的贡献、林业建设对山区发展的制约、林业建设与贫困的关系及林业建设与山区发展协调性等问题为重点,进行了系统研究。并以山区发展和林业建设的主体林农为对象,对林业建设绩效和所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具体测度分析,进而提出了可选择的协调发展模式和具体的政策建议。研究结果表明,在现阶段,林业建设对山区发展具有较大的直接、间接和潜在的贡献,但直接经济贡献不充分,从而导致生态建设内生动力不足是制约协调发展的关键;林业建设对山区发展存在显着制约作用,生态补偿不足等问题影响着林农对生态建设的响应;采取协调度分析方法研究表明林业建设与山区发展协调性不高,但协调性处于不断增长状态;现行相关政策缺乏系统性,山区发展政策和生态建设政策的协调性较差,但改进余地大。因此,必须深化改革,加快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

吴礼军,刘青,李瓅,赵萱,赵铁珍[4](2009)在《全国退耕还林工程进展成效综述》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退耕还林工程是从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出发,将水土流失严重,沙化、盐碱化、石漠化严重,生态地位重要、粮食产量低而不稳的坡耕地、沙化耕地,有

张永平[5](2008)在《陕西黄土高原退耕还林政策比较研究 ——以安塞、米脂、麟游县农户调查数据为例》文中研究表明陕北、渭北地区处于气候干旱的黄土高原,自然条件恶劣,是我国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十分严重的地区之一,也是我国和陕西省经济发展落后地区和贫困地区之一。我国的退耕还林在陕北地区最早进行试验,得到当地群众的强烈响应,然而从几千年来以垦耕开发为主的模式突然转变为以退耕还林还草和恢复生态环境为主的模式,在取得明显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后,还有很多问题亟待解决。本文以陕西黄土高原三县退耕还林的调查数据为依据,针对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退耕还林政策对退耕农户的经营状况(农林牧副生产状况、收入生产经营状况、退耕还林补贴状况)进行分析和研究,并且通过农户退耕前后生产经营状况的变化比较来分析政策实施的状况、具体效果、对农户经营行为的影响以及发现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对此提出解决的对策和完善措施,确保退耕还林取得实效,实现退耕还林的可持续发展。随着退耕还林政策的实施,当地的生态环境得到了明显的改善,水土流失减少,自然灾害也逐渐减少;在获得巨大的生态效益的同时,当地的土地利用结构有了不同程度的变化,区域产业结构逐步调整,为退耕还林工程服务的配套基础设施得以发展,农业技术得以推广;耕地用途的转变也为劳动力的转移提供了条件,改变了当地农民的就业观念;同时,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增强了当地农民的社会参与意识。但是,陕西黄土高原三县退耕还林政策实施的过程中也出现了许多不足,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补偿期结束后农户的生计问题;种苗和造林的质量问题;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后续产业的发展问题;地方治理问题。因此,加强地方治理,将补助落实到户,保证种苗和造林质量,大力发展后续产业,完善相关配套政策,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显得重要而迫切。

李瓅[6](2008)在《退耕还林工程后续政策研究》文中指出本研究是在我国实施退耕还林工程首轮补贴到期的背景下,借鉴前人的研究成果,对退耕还林工程后续政策有关问题进行较为系统的研究,目的是欲从制度创新入手探讨退耕还林工程后续政策的理论、方法及其应用。采用规范研究和实证研究相结合的办法,构建了退耕还林工程后续政策体系,针对近年来全国各地退耕还林工程后续产业发展的成功经验,探讨了后续政策落实机制并综合考虑了后续政策实施所需的外部环境,得出如下基本结论:第一、制定退耕还林工程后续政策需要有相关理论作指导。针对解决我国退耕还林工程管理实践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从理论上进行了探讨和分析,以便为我国制定退耕还林工程后续政策提供理论依据。第二、现行退耕还林工程相关政策法规应当调整。提出了一些建立退耕还林工程后续政策体系及配套政策落实的新设想与方法,存在与现行法规政策不衔接、不匹配的问题,因而迫切需要对现有制度的调整,建立切合实际、完备的后续政策法规体系,以促进退耕还林工程的健康发展。第三、首次提出了构建退耕还林工程后续政策体系框架。以规范化和制度化评价退耕还林工程现行政策为基础,营造注重效益共享的退耕还林工程激励机制,引入市场机制增强退耕还林工程投资动力,以区域划分为基础选择最有效的退耕还林工程对象,分类制定退耕还林工程的补助政策和后续产业扶持政策是体现公平和效率的现实选择。研究表明,主体享有由法律认可和保护的独立权利是主体独立性的根本体现,进而是激发主体最大效率、杜绝寻租行为、规范工程运行的根本保障。第四、制定退耕还林工程后续政策的关键是调动经营主体的积极性。从新的视角分析了退耕还林工程运营目标的多元性、效益的外部性、退耕还林工程后林木资产配置市场机制调节的软弱性,理清了退耕还林工程不同主体之间的关系及关注的侧重点,得出了培育后续产业维护经营主体利益、调动经营主体的内在动力是后续政策关键的结论。第五、制定退耕还林工程后续政策的重点是合理确定退耕还林工程区域。从生态安全的角度出发,兼顾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粮食生产能力以及耕地资源的特点,对退耕还林工程的土地进行适宜性评价,以确定土地对某种用途是否适合及适宜程度。采用最小人均耕地面积和耕地压力指数模型,对退耕可能造成的粮食安全问题进行分析,预测改变土地用途后可能造成的后果,提出应采取的对策。第六、制定退耕还林工程后续政策的难点是确立投资标准。从分析退耕还林工程农户及地方政府的成本和效益入手,针对现行政策缺乏在不同地域范围的投资标准、存在不公平和难操作的具体问题,提出后续政策必须建立退耕还林工程分区域具体投资标准数据库,这既是客观评价退耕还林工程政策效果的依据,也是退耕还林工程后续政策的关键环节。一项制度安排的成本与收益分配结构直接决定其实施效果。第七、制度保障是退耕还林工程后续政策形成与实施的前提。全面系统地从退耕还林工程后续政策制定和实施两个领域探讨后续政策体系的形成与落实机制,得出退耕还林工程后续政策的形成必须由多主体参与的基本结论。研究提出了后续产业扶持政策、农户与市场的有效连接机制,消除退耕还林工程后续产业发展不利因素的制度优化策略。第八、必须建立个人信用约束机制和监督检查机制。在明晰产权基础上,建立退耕还林工程经营者内在信用责任制度,形成信誉与风险约束。完善退耕还林工程经营主体的信用登记制度,强化法律监督与制裁效力,健全市场与社会对退耕还林工程主体的外在信用约束,最终建立信誉与风险约束条件下的内在控制和外部监督相结合的监督机制,是确保工程效益的必要条件。第九、提出退耕还林工程后续政策必须由行政代理向经济代理为主转变的总体思路。借助退耕还林工程生态外部性的内部化和国家对退耕还生态林的“林权”收购制度等手段,有效保障退耕农户的现实权益和长远权益,达到协调退耕还林工程各个利益主体的理性思维,从而使各自的行为结果同政策设计的预期目标相一致。

邵治亮[7](2006)在《陕北丘陵沟壑区退耕种草战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生态建设和社会经济发展是新时期陕北丘陵沟壑区发展面临的两大主要任务。面对区域严酷的生态环境和资源状况,在对陕北丘陵沟壑区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现状综合调查的基础上,系统分析和综合评价了区域生态环境现状与区域经济结构,并对陕北丘陵沟壑区实施退耕种草战略进行初步研究。研究首次提出黄土高原干旱、半干旱的陕北丘陵沟壑区实施退耕种草的基本战略和发展生态草畜业的重大举措。认为在实施退耕种草战略中坚持以落实科学的发展观,合理利用退耕农田,建立草业基地,满足人民对草畜产品的需求,实现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为指导思想。达到退耕种草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兼顾的可持续发展目标。陕北黄土丘陵沟壑区,在退耕种草战略实施中,应做到保护和建设生态环境与发展发展区域农村经济同时并进,以生态环境建设和水土资源保护作为退耕种草战略的切入点。遵循可持续发展、生态经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突出应用性等原则。通过切实解决增加农民收入、保障粮食安全等有关重大问题与退耕种草战略的关系。同时以当地群众经济收入的增长为核心,采取强化草业基地建设、发展生态草畜业、完善政策法规、健全保障体系等战略措施,以实现生态、经济与社会的协同发展。一、陕北丘陵沟壑区生态环境与区域特征为退耕种草提供得天独厚的条件陕北黄土丘陵沟壑区是陕北黄土高原的主体部分。区域矿产资源丰富,是我国重要的能源重化工基地。区域水土流失严重,自然灾害频繁,生态环境脆弱,是我国建设生态环境的重点区域。区域社会经济功能弱,严重影响着区域国土开发及经济发展和社会化进程。不断恶化的水土流失给陕北本来就不肥沃的土地造成了严重的伤害,目前退耕种草己经成了陕北地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抉择,陕北地区是闻名全国的果业生产基地,果业、薯业、养羊业长期以来一直是带动整个地区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随着农业基础地位的不断巩固,农业科技的不断发展,粮食供求格局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由短缺变成了供求平衡、连年有余。区域发展草业条件得天独厚,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积极实施退耕种草战略,是生态环境建设与经济发展相协调的突破口。陕北丘陵沟壑区的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则应以退耕种草、草牧产品加工为主要方向,同时应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加快山川秀美工程建设,实现生态环境的改善。二、农民增收是退耕种草战略中必须解决的核心问题陕北丘陵沟壑区目前仍属于我国比较贫困的地区,退耕几年来,国家的退耕补贴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也明显地提高了其收入水平。但在国家停止补贴后,仅从经济效益上考察,退耕农民的收入将有可能低于非退耕户,因而存在复耕的可能。寻求有效解决农民收入持续增长的途路显得十分迫切。退耕种草可拓宽农民增收途径,符合陕北丘陵

贾卫国[8](2005)在《我国退耕还林政策持续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中国25o以上的坡耕地约607 万hm2,其中大部分分布在长江、黄河流域,陡坡开垦是造成上述区域水土流失不断加剧的主要原因。实施退耕还林还草政策是中国进行西部大开发的重要内容,也是中国政府进行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举措,进行外部性改进的路径选择,在国内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到目前为止,世界上进行退耕还林的国家主要有中国和美国以及欧洲的英国、法国、德国等发达国家,而且西方发达国家进行工业化时间较中国早许多,对环境问题和对环境问题的认识也较中国早许多,退耕还林政策的实施和相关政策探讨也比较早,他们均适时运用适当的政策或进行政策转换,保持了退耕还林的持续性,实现了政策的最初目标。 而中国在经济起步阶段,工业化的初期阶段,经济实力相对较弱,尤其在广大中西部地区甚至温饱问题没有彻底解决,吃饭问题和经济发展问题仍居于首要地位,社会上对环境问题的认识还不够深入,中央政府必须有坚定的决心和足够的魄力,同时还必须妥善解决、平衡各方面的利益,才有可能实现持续的退耕还林政策。因此,退耕还林政策的持续性是摆在政府面前的一个严峻的问题。 本研究在对退耕还林政策持续性内涵分析的前提下,在对案例县详细调查的基础上,采用与文献资料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从社会林业参与性的角度对退耕还林还草政策持续性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深入、系统的分析,指出了退耕还林政策持续性的影响因素的现实状况和未来可能的趋势,以及对退耕还林政策持续性的可能影响,并在此基础上建立我国退耕还林政策持续性的评价指标体系,为将来对该政策的进一步评价提供指导和依据。具体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研究,并进行了理论和实际运用上的创新和尝试,为退耕还林政策持续性的判定和解决提供思路和方法。 首先,在以往的研究一般都集中在林业建设或者森林营造的外部经济性的讨论上,笔者提出了坡耕地耕作的外部不经济性问题,并把退耕还林政策看作是中国政府对外部性进行改进的路径选择。 其次,笔者对政策的持续性的概念和内涵进行了理论界定,并对中国退耕还林政策的持续性内涵进行了具体的说明。 再次,笔者从社会林业角度分析了中国退耕还林政策的影响因素,从经济理性人的角度分析了工程参与各方的参与动机,分析了各方的未来参与行为,从参与性的角度分析了对退耕还林政策的未来持续性的影响;同时从当地社区生产、生活循环恢复和弥补的角度分析了持续性的影响因素。 第四,笔者在对退耕还林政策实施的影响分析中,纳入了当地社区生产、生活循环来进行考虑,系统的分析了退耕还林政策实施对当地社区和农户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第五,笔者在退耕还林政策持续性概念和内涵界定的基础上,设计了指标体系,并在黎平县进行农户调查的基础上,尝试对指标体系进行了运用,对我国目前的退耕还林政策的持续性进行了初步评价。

宋才发[9](2005)在《西部民族地区退耕还林还草的法律保障探讨》文中研究指明我国制定“退耕还林还草”战略决策最主要的目的,就是为了给西部地区人民营造一个新的生存和发展空间。实施“退耕还林还草”的战略决策,必须尊重群众意愿,确保林草的成活率;必须遵循自然规律,因地制宜,宜林则林,宜草则草,实行综合治理;必须严格执行国务院关于“退耕还林、封山绿化、以粮代赈、个体承包”的法规措施;必须认真落实保护农民土地经营权的法律规范,树立生态环境要持续发展的法律协调观;必须建立和健全西部地区生态效益补偿机制,充分利用价格杠杆的作用促进西部地区的生态平衡。

宋才发[10](2005)在《西部民族地区退耕还林还草的法律保障探讨》文中指出自然生态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条件,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基础。自然生态环境的不断恶化,已成为制约西部地区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严重问题之一。我国制定“退耕还林还草”战略决策最主要的目的,就是为了给西部地区人民营造一个新的生存和发展空间。实施“退耕还林还草”的战略决策,必须尊重群众意愿,确保林草的成活率;必须遵循自然规律,因地制宜,宜林则林,宜草则草,实行综合治理;必须严格执行国务院关于“退耕还林、封山绿化、以粮代赈、个体承包”的法规措施;必须认真落实保护农民土地经营权的法律规范,树立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法律协调观;必须建立和健全西部地区生态效益补偿机制,充分利用价格杠杆的作用促进西部地区的生态平衡。西部大开发要维护经济发展与生态的良性循环,建设山川秀美的新家园,让西部地区人民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

二、Comprehensive Results of Closing Hill for Forest as Regeneration Project (CHFRP)(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Comprehensive Results of Closing Hill for Forest as Regeneration Project (CHFRP)(论文提纲范文)

(1)黄土丘陵区植被景观格局与地表甲虫群落组成及空间分布的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1.1 研究背景
        1.1.2 黄土丘陵区生态恢复研究进展
        1.1.3 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对景观格局影响研究
        1.1.4 景观结构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1.1.5 地表甲虫多样性研究进展
        1.1.6 鞘翅目昆虫的生境选择研究
    1.2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3 本研究的主要内容、重点解决的问题、独创及新颖之处
        1.3.1 本研究的主要内容
        1.3.2 重点解决的问题
        1.3.3 独创和新颖之处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与研究方法
    2.1 研究区概述
        2.1.1 地貌特征
        2.1.2 气候特征
        2.1.3 土壤条件
        2.1.4 植被组成
        2.1.5 社会经济概况
        2.1.6 区域水土保持概况
    2.2 数据收集
        2.2.1 影像数据收集
        2.2.2 样地数据收集
    2.3 研究方法
        2.3.1 土地利用变化数据来源与处理
        2.3.2 景观格局分析
        2.3.3 地表甲虫群落特征分析方法
        2.3.4 统计分析方法
第三章 黄土丘陵区土地利用变化与景观格局动态分析
    3.1 材料与方法
        3.1.1 研究区概况
        3.1.2 土地利用变化数据来源与处理
        3.1.3 景观格局动态分析
    3.2 结果与分析
        3.2.1 彭阳县土地利用/覆盖类型变化
        3.2.2 景观格局动态分析
        3.2.3 土地利用及植被景观格局变化驱动力分析
    3.3 小结
第四章 不同生态恢复生境中地表甲虫群落多样性研究
    4.1 研究地点和方法
        4.1.1 研究地点
        4.1.2 取样方法和标本鉴定
        4.1.3 数据分析处理
    4.2 结果与分析
        4.2.1 地表甲虫组成及数量
        4.2.2 地表甲虫群落多样性分析
        4.2.3 地表甲虫群落相似性分析
    4.3 小结
第五章 生境因子对生态恢复过程中地表甲虫群落多样性的影响
    5.1 研究地点和方法
        5.1.1 研究地点
        5.1.2 取样方法和标本鉴定
        5.1.3 数据分析处理
    5.2 结果与分析
        5.2.1 地表甲虫组成及多样性
        5.2.2 地表甲虫群落多样性与生境因子的关系
    5.3 小结
第六章 不同植被群落中步甲科昆虫对微生境的选择
    6.1 研究地点和方法
        6.1.1 研究地点
        6.1.2 取样方法和标本鉴定
        6.1.3 数据分析处理
    6.2 结果与分析
        6.2.1 步甲多样性分析
        6.2.2 不同植被群落中步甲优势种的发生概率
        6.2.3 不同植被群落对物种发生概率的影响
    6.3 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讨论
    7.1 结论
        7.1.1 黄土丘陵区土地利用变化动态与景观格局分析
        7.1.2 不同生态恢复模型中地表甲虫群落多样性研究
        7.1.3 生境因子对生态恢复过程中地表甲虫群落多样性的影响
        7.1.4 不同植被群落中步甲科昆虫对微生境的选择
    7.2 讨论
    7.3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附表Ⅰ
附表Ⅱ
附表Ⅲ

(2)退耕还林背景下陕北丘陵沟壑区乡村聚落变迁与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历史的机遇
        1.1.3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聚落历史演变及类型研究相关研究现状
        1.2.2 生态环境与聚落发展关系相关研究进展
        1.2.3 退耕还林相关研究现状
        1.2.4 既往学术研究未涉及的内容
    1.3 研究视角与研究范围
        1.3.1 研究视角
        1.3.2 研究范围的界定
    1.4 研究内容
        1.4.1 陕北丘陵沟壑区自然生态环境历史演变与乡村聚落历史变迁研究
        1.4.2 退耕还林实施之后陕北丘沟壑陵区乡村聚落现状及问题研究
        1.4.3 退耕还林之后陕北丘陵沟壑区乡村聚落发展模式研究
    1.5 研究思路与方法
        1.5.1 具体研究方案与步骤
        1.5.2 技术路线
    1.6 研究的创新之处
    1.7 相关概念与理论
        1.7.1 乡村聚落概念的界定
        1.7.2 可持续发展理论
        1.7.3 复合生态系统理论
    1.8 小结
2 陕北丘陵沟壑区自然生态环境历史演变
    2.1 陕北丘陵沟壑区自然生态环境历史演变概述
        2.1.1 地理位置及范围
        2.1.2 自然状况
        2.1.3 土地利用状况
    2.2 历史时期陕北丘陵沟壑区生态环境演变
        2.2.1 演变概述
        2.2.2 原始社会时期陕北丘陵沟壑区的生态环境
        2.2.3 西周春秋战国时期陕北丘陵沟壑区生态环境
        2.2.4 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陕北丘陵沟壑区生态环境
        2.2.5 唐宋时期陕北丘陵沟壑区的生态环境
        2.2.6 元、明、清时期陕北地区生态环境
    2.3 近现代时期陕北丘陵沟壑区生态环境变迁
        2.3.1 人口变化情况
        2.3.2 生活方式的变化
    2.4 陕北丘陵沟壑区生态环境现状
        2.4.1 水土流失严重,自然灾害频发
        2.4.2 林草保存率低,配套设施落后
        2.4.3 水资源匮乏
        2.4.4 人地矛盾突出
    2.5 小结
3 陕北丘陵沟壑区乡村聚落历史变迁
    3.1 陕北丘陵沟壑区乡村聚落历史变迁及特点解析
        3.1.1 陕北丘陵沟壑区乡村聚落分布状况
        3.1.2 陕北丘陵沟壑区乡村聚落分类
        3.1.3 陕北丘陵沟壑区乡村聚落变迁特点
        3.1.4 陕北丘陵沟壑区乡村聚落特征解析
        3.1.6 影响陕北乡村聚落形态变迁与特征的因素
    3.2 影响乡村聚落变迁的一般性因子及其权重
        3.2.1 影响乡村聚落变迁的一般性因子概述
        3.2.2 自然因子
        3.2.3 人文因子
    3.3 陕北丘陵沟壑区乡村聚落变迁地域性因子及其权重解析
        3.3.1 陕北丘陵沟壑区乡村聚落变迁地域性因子概述
        3.3.2 自然因子
        3.3.3 人文因子
    3.4 陕北丘陵沟壑区乡村聚落变迁与生态环境演变耦合关系分析
        3.4.1 陕北丘陵沟壑区生态环境对乡村聚落的作用
        3.4.2 陕北丘陵区乡村聚落对生态环境的作用
    3.5 小结
4 退耕还林工程对陕北丘陵沟壑区乡村聚落的影响
    4.1 退耕还林实施背景概述
    4.2 退耕还林基本问题解析
        4.2.1 退耕还林内涵分析
        4.2.2 退耕还林的分类
        4.2.3 退耕还林发展历程
        4.2.4 退耕还林工程实施现状
    4.3 退耕还林对陕北丘陵沟壑区乡村聚落的影响维度
        4.3.1 自然因子
        4.3.2 人文因子
    4.4 退耕还林对陕北丘陵沟壑区乡村聚落的影响
        4.4.1 退耕还林后生态环境改善
        4.4.2 退耕还林后生产生活方式的转变
        4.4.3 退耕还林后人居环境的变化
        4.4.4 退耕还林后社会传统观念的转变
        4.4.5 退耕还林后乡村聚落选址,规模及分布方式的变化
        4.4.6 退耕还林后乡村聚落的功能与结构体系转变
        4.4.7 退耕还林后乡村聚落模式的更新
        4.4.8 退耕还林后乡村聚落的建筑院落及单体建筑转型
        4.4.9 退耕还林后乡村景观的变化
    4.5 小结
5 退耕还林后陕北丘陵沟壑区乡村聚落典型案例解读
    5.1 陕北榆林地区绥德县——韭园乡高舍沟村
        5.1.1 研究区域基本概况
        5.1.2 退耕还林背景下高舍沟村乡村聚落的变迁
        5.1.3 其他方面的转型与变化
        5.1.4 退耕还林前后影响高舍沟村建筑聚落变迁的因子及其权重解析
        5.1.5 高舍沟村聚落变迁存在的问题
    5.2 陕北延安地区吴起县——吴起镇马湾村
        5.2.1 研究区基本情况
        5.2.2 退耕还林背景下马湾村聚落的变迁
        5.2.3 其他方面的转型与变化
        5.2.4 退耕还林前后影响马湾村建筑聚落变迁的因子及其权重解析
        5.2.5 马湾村聚落变迁存在的问题
    5.3 陕北延安地区安塞县——沿河湾镇侯沟门村
        5.3.1 研究区域基本情况
        5.3.2 退耕还林背景下侯沟门村聚落的变迁
        5.3.3 其他方面的转型与变化
        5.3.4 退耕还林前后影响侯沟门村建筑聚落变迁的因子及其权重解析
        5.3.5 侯沟门村聚落变迁存在的问题
    5.4 退耕还林后陕北丘陵沟壑区乡村聚落变迁现存问题
        5.4.1 传统窑居建造技术的停滞不前和新技术的表面化文章
        5.4.2 新建建筑群落与陕北地区的生态环境不相融
        5.4.3 忽视地域文化,脱离农户需求的集中式居住群落规划设计方式
        5.4.4 缺乏规划的散落式建筑群落,人居环境混乱不堪
    5.5 小结
6 退耕还林背景下陕北丘陵沟壑区乡村聚落发展模式探讨
    6.1 退耕还林前以地形特征划分的陕北丘陵沟壑区传统乡村聚落类型
        6.1.1 沟壑山地型乡村聚落
        6.1.2 小流域川道型乡村聚落
        6.1.3 台塬型乡村聚落
    6.2 退耕还林后陕北丘陵沟壑区乡村聚落变化概述
        6.2.1 生态环境的变化
        6.2.2 生产方式的变化
        6.2.3 生活方式的变化
        6.2.4 人居环境的变化
        6.2.5 社会传统观念的变化
        6.2.6 乡村聚落选址、规模以及布局方式的变化
    6.3 退耕还林后以产业模式类型划分陕北丘陵沟壑区乡村聚落
    6.4 模式一:以维护生态修复成果为主的乡村聚落发展建设模式
        6.4.1 模式的选择
        6.4.2 相关技术支持
        6.4.3 影响因子解析
        6.4.4 乡村聚落发展建设模式
    6.5 模式二:以设施农业及设施养畜为主的乡村聚落发展建设模式
        6.5.1 模式的选择
        6.5.2 相关技术支持
        6.5.3 影响因子解析
        6.5.4 乡村聚落发展建设模式
    6.6 模式三:以旅游开发为主的乡村聚落发展建设模式
        6.6.1 模式的选择
        6.6.2 模式分类
        6.6.3 影响因子解析
        6.6.4 乡村聚落发展建设模式
    6.7 小结
7 结论与建议
    7.1 研究结论
        7.1.1 结论一
        7.1.2 结论二
        7.1.3 结论三
        7.1.4 结论四
        7.1.5 结论五
    7.2 研究的不足及需要进一步加强的工作
        7.2.1 建议一
        7.2.2 建议二
    7.3 小结
后记
致谢
参考文献
图表目录
博士在读期间研究成果
附录一
附录二

(3)湘西自治州林业建设与山区发展协调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内容
    1.3 研究方法
    1.4 技术路线
    1.5 可能的创新点
2 研究综述
    2.1 区域生态经济学相关理论
        2.1.1 区域生态经济学的发展背景
        2.1.2 区域生态经济学的理论基础
        2.1.3 区域生态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2.1.4 区域生态经济学研究的任务
    2.2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2.3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2.3.1 从经济生态建设协调发展角度进行的研究
        2.3.2 从山区发展与非山区发展关系角度进行的研究
        2.3.3 从山区发展模式角度进行的研究
        2.3.4 从三农角度进行的研究
        2.3.5 从生态旅游角度进行的研究
        2.3.6 从林业发展角度进行的研究
        2.3.7 从扶贫角度进行的研究
    2.4 相关概念内涵研究
        2.4.1 林业建设
        2.4.2 山区发展
    2.5 相关研究评述
3 湘西自治州的自然资源与社会经济概况
    3.1 湘西自治州自然资源特点
        3.1.1 地貌气候特点
        3.1.2 生物资源特点
        3.1.3 土地、矿产及水资源特点
        3.1.4 旅游资源特点
    3.2 湘西自治州社会经济发展特点
        3.2.1 经济发展特点
        3.2.2 社会发展特点
    3.3 湘西自治州林业基本概况和特点
        3.3.1 林业概况
        3.3.2 林业发展特点
    3.4 湘西自治州资源与发展的关联特征分析
        3.4.1 资源禀赋对发展的促进作用
        3.4.2 资源禀赋对发展的约束作用
    3.5 本章小结
4 林业建设对山区发展的贡献分析
    4.1 林业建设基本情况
        4.1.1 林业建设概况
        4.1.2 林业建设特点分析
    4.2 林业建设对山区生态环境的贡献
        4.2.1 森林资源快速增长
        4.2.2 生态环境得到改善
        4.2.3 生物多样性受保护
    4.3 林业建设对山区经济发展的贡献
        4.3.1 促进山区经济增长
        4.3.2 推动山区旅游业发展
        4.3.3 增加山区农民收入
    4.4 林业建设对山区社会发展的贡献
        4.4.1 山区农民就业机会增加
        4.4.2 山区基础设施建设加快
    4.5 林业建设对山区发展贡献的实证分析
        4.5.1 模型假设
        4.5.2 数据描述
        4.5.3 结果及讨论
        4.5.4 研究结论
    4.6 本章小结
5 林业建设与山区发展的相互制约
    5.1 山区发展对林业建设的影响和制约
        5.1.1 经济增长本身带来的生态环境破坏
        5.1.2 森林资源遭破坏难以快速恢复
        5.1.3 粗放的农村经济增长方式加剧石漠化
        5.1.4 人类活动导致生物多样性受到严重威胁
    5.2 林业建设对山区发展的制约
        5.2.1 对森林资源利用的限制
        5.2.2 对林业产业发展的影响
    5.3 林业建设与山区发展相互制约的成因分析
        5.3.1 历史原因
        5.3.2 资源总量不足
        5.3.3 林业产业结构不合理
        5.3.4 发展能力欠缺
        5.3.5 基层管理薄弱
    5.4 本章小结
6 林业建设与山区贫困问题的关联分析
    6.1 研究区域的贫困现状
    6.2 林业建设在山区减贫中的作用
        6.2.1 不同贫困程度农户的特征分析
        6.2.2 农户收入的影响因素分析
    6.3 林业建设与山区减贫的矛盾
        6.3.1 生态公益林建设与农民增收的矛盾
        6.3.2 退耕还林工程与山区减贫的矛盾
    6.4 本章小结
7 林业建设与山区发展的协调性评价
    7.1 林业建设与山区发展的一般协调关系分析
        7.1.1 林业建设的生态功能
        7.1.2 林业建设的经济功能
        7.1.3 林业建设的社会功能
    7.2 林业建设与山区发展协调度计量与分析
        7.2.1. 指标选取及指标体系基本框架
        7.2.2. 林业建设与山区发展综合协调度测算
    7.3 林业建设与山区发展协调关系分析
    7.4 基于农户认知的林业建设与山区发展的协调性分析
        7.4.1. 基于农户视角的林业建设
        7.4.2 基于农户视角的山区发展
    7.5 本章小结
8 林业建设和山区发展现行政策分析
    8.1 湘西自治州林业建设相关政策分析
        8.1.1 国家和地方层面关于林业建设的法律法规
        8.1.2 现行的林业建设政策关系
    8.2 湘西自治州社会经济发展相关政策分析
    8.3 林业建设政策与山区发展政策的关系及协调性分析
        8.3.1 政策目标不一致
        8.3.2 缺乏政策协调机制
        8.3.3 缺乏管理和监督机制
    8.4 本章小结
9 协调林业建设与山区发展的合理模式
    9.1 湘西自治州协调林业建设与山区发展的典型模式分析
        9.1.1 生态治理模式——凤凰县石漠化治理
        9.1.2 新农村生态能源模式——古丈县沼气开发
        9.1.3 建设优势作物示范基地的模式——古丈县油茶示范基地
        9.1.4 生态型林场模式——泸溪县生态林场
    9.2 湘西自治州林业建设与山区发展的协调模式探索
        9.2.1 林业经济驱动模式
        9.2.2 生态恢复与保护模式
        9.2.3 生态服务市场化模式
        9.2.4 特色产业带动模式
10 结论与建议
    10.1 主要结论
    10.2 协调林业建设与山区发展的政策建议
        10.2.1 切实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10.2.2 利用资源优势兴办绿色产业
        10.2.3 建立生态环境保护与社会经济发展的激励和约束机制
        10.2.4 强化能力建设
        10.2.5 实现生态补偿市场化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导师简介
获得主要成果目录
致谢

(4)全国退耕还林工程进展成效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1 工程概况与总体成效
    1.1 总体实施情况
    1.2 工程建设总体成效
        1.2.1 工程区水土流失大幅度下降, 风沙危害明显减轻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 大大加快了国土绿化进
        1.2.2 农民收入普遍增加, 部分地区贫困状况开始改变
    1.3 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及下一步工作
2 长江上游及南方地区退耕还林情况及成效
    2.1 安徽
        2.1.1 工程建设基本情况
        2.1.2 工程建设主要成效
    2.2 江西
        2.2.1 工程建设基本情况
        2.2.2 工程建设主要成效
    2.3 湖北
        2.3.1 工程建设基本情况
        2.3.2 工程建设主要成效
    2.4 湖南
        2.4.1 工程建设基本情况
        2.4.2 工程建设主要取得成效
    2.5 广西
        2.5.1 工程建设基本情况
        2.5.2 工程建设主要成效
    2.6 海南
        2.6.1 工程建设基本情况
        2.6.2 工程建设主要成效
    2.7 重庆
        2.7.1 工程建设基本情况
        2.7.2 工程建设主要成效
    2.8 四川
        2.8.1 工程建设基本情况
        2.8.2 工程建设主要成效
    2.9 贵州
        2.9.1 工程建设基本情况
    2.1 0 云南
        2.1 0. 1 工程建设基本情况
        2.1 0. 2 还林工程建设主要成效
    2.1 1 西藏
        2.1 1. 1 工程建设基本情况
        2.1 1. 2 工程建设主要成效
3 黄河流域及北方地区
    3.1 北京
        3.1.1 工程建设基本情况
        3.1.2 工程建设主要成效
    3.2 天津
        3.2.1 工程建设基本情况
        3.2.2 工程建设主要成效
    3.3 河北
        3.3.1 工程建设基本情况
        3.3.2 工程建设主要成效
    3.4 山西
        3.4.1 工程建设基本情况
        3.4.2 工程建设主要成效
    3.5 内蒙古
        3.5.1 工程建设基本情况
        3.5.2 工程建设主要成效
    3.6 辽宁
        3.6.1 工程建设基本情况
        3.6.2 工程建设主要成效
    3.7 吉林
        3.7.1 工程建设基本情况
    3.8 黑龙江
        3.8.1 工程建设基本情况
        3.8.2 工程建设主要成效
    3.9 河南
        3.9.1 工程建设基本情况
        3.9.2 工程建设主要成效
    3.1 0 陕西
        3.1 0. 1 工程建设基本情况
        3.1 0. 2 工程建设主要成效
    3.1 1 甘肃
        3.1 1. 1 工程建设基本情况
        3.1 1. 2 工程建设主要成效
    3.1 2 青海
        3.1 2. 1 工程建设基本情况
        3.1 2. 2 工程建设主要成效
    3.1 3 宁夏
        3.1 3.1 工程建设基本情况
        3.1 3. 2 工程建设主要成效
    3.1 4 新疆
        3.1 4. 1 工程建设基本情况
        3.1 4. 2 工程建设主要成效
    3.1 5 新疆兵团
        3.1 5. 1 工程建设基本情况

(5)陕西黄土高原退耕还林政策比较研究 ——以安塞、米脂、麟游县农户调查数据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退耕还林现状
        1.3.2 中国退耕还林现状
        1.3.3 国外退耕还林研究
        1.3.4 中国退耕还林研究
    1.4 研究内容和预期结果
        1.4.1 研究内容
        1.4.2 预期结果
    1.5 研究方法和数据来源说明
        1.5.1 研究方法
        1.5.2 数据来源及说明
第二章 我国退耕还林政策概述
    2.1 我国退耕还林的主要成因
        2.1.1 生态退化
        2.1.2 生态恶化
    2.2 我国退耕还林实施背景与试点
    2.3 退耕还林的政策体系
    2.4 退耕还林的内涵和核心内容
        2.4.1 定义
        2.4.2 主要目标
        2.4.3 核心内容
        2.4.4 功能和意义
第三章 陕西黄土高原退耕还林政策体系比较
    3.1 陕西省退耕还林政策体系变化
        3.1.1 陕西"十一五"规划纲要
        3.1.2 陕西省"十一五"土地利用专项规划
        3.1.3 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封山禁牧的命令
        3.1.4 陕西省森林管理条例
    3.2 研究地区自然概况
        3.2.1 安塞县
        3.2.2 米脂县
        3.2.3 麟游县
    3.3 三县实施退耕还林的内因
        3.3.1 三县自然状况适合退耕还林
        3.3.2 三县都是国家贫困县适合退耕还林
        3.3.3 三县农民有参加退耕还林的意愿
    3.4 陕西三县退耕政策比较
        3.4.1 安塞县
        3.4.2 米脂县
        3.4.3 麟游县
第四章 陕西黄土高原退耕还林政策实施实证分析
    4.1 三县退耕还林前后的农林业和副业收入的比较
        4.1.1 安塞县调查村退耕前后的收入比较
        4.1.2 米脂县调查村退耕前后的收入比较
        4.1.3 麟游县退耕前后收入比较
    4.2 三县退耕调查的情况分析
        4.2.1 三县退耕还林政策差异性比较
        4.2.2 三县退耕还林农民的意愿分析
        4.2.3 三县退耕还林的效果
    4.3 退耕还林的问题
        4.3.1 退耕还林的技术指导和种苗和退耕产品销售问题
        4.3.2 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平衡问题
        4.3.3 退耕还林后的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问题
        4.3.4 补偿年限问题
        4.3.5 生态移民问题
        4.3.6 退耕还林策略问题
    4.4 初步结论
第五章 建立退耕还林后续政策体系的构想
    5.1 建立退耕还林后续激励政策体系
        5.1.1 建立注重效益共享的退耕还林激励机制
        5.1.2 引入市场机制增强退耕还林投资动力
        5.1.3 分类制定退耕还林的补助政策和后续产业扶持政策
    5.2 退耕还林与粮食安全及补偿机制
        5.2.1 退耕还林背景下的粮食安全现状剖析
        5.2.2 建立退耕还林背景下的粮食安全保障机制
第六章 结论与讨论
    6.1 主要结论与建议
    6.2 讨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作者简介

(6)退耕还林工程后续政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相关研究综述与评价
    1.4 研究基本框架
2 退耕还林工程后续政策制定的理论依据
    2.1 公共产品理论及行政补偿
    2.2 外部效益理论与环境公平理论
    2.3 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相互影响理论
    2.4 经济政策学及资源配置效率理论
    2.5 可持续发展理论及公共政策理论
    2.6 供求均衡原理及耗散结构的理论
3 我国现行退耕还林工程政策的评价
    3.1 我国退耕还林工程的历程
    3.2 退耕还林工程目标设立及政策规定
        3.2.1 退耕还林工程的生态、经济目标
        3.2.2 退耕还林工程的政策体系
    3.3 退耕还林工程政策评价的主要内容
        3.3.1 退耕还林工程政策目标评价及案例
        3.3.2 退耕还林工程主体政策评价
        3.3.3 退耕还林工程投入政策评价
        3.3.4 退耕还林工程法律法规体系评价
        3.3.5 退耕还林工程对粮食安全影响的评价
4 退耕还林工程政策实施中的主要问题及成因探讨
    4.1 存在的主要问题
        4.1.1 退耕还林工程主体政策问题
        4.1.2 退耕还林工程补助政策问题
        4.1.3 退耕还林工程的产权政策问题
        4.1.4 后续产业政策问题
        4.1.5 配套政策落实问题
    4.2 政策问题的深层次原因
        4.2.1 制度设定存在缺陷
        4.2.2 多重委托代理绩效受损
        4.2.3 退耕还林工程中存在产权冲突
        4.2.4 稳定农民收入的制度缺失
5 国外林业生态工程的启示
    5.1 国外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状况
        5.1.1 国外退耕还林工程的背景及运行政策
        5.1.2 国外公益林产权制度
    5.2 中外退耕还林工程的比较
        5.2.1 经济发展水平和目的不同
        5.2.2 面临的问题和意义不同
    5.3 世界林业生态工程的启示
        5.3.1 世界林业生态工程的政策特征
        5.3.2 对我国退耕还林工程的启示
6 退耕还林工程后续政策体系的构建
    6.1 退耕还林工程后续政策体系框架
        6.1.1 建立不同主体效益共享的退耕还林工程激励政策
        6.1.2 完善退耕还林工程投资补贴政策
        6.1.3 建立可流转的退耕林(地)产权制度
        6.1.4 建立退耕还林工程政策性保险制度
        6.1.5 建立退耕还林工程后续产业扶持政策
        6.1.6 继续实施荒山荒地造林的扶持政策
    6.2 退耕还林工程后续政策优化策略
        6.2.1 由行政代理向经济代理为主转变
        6.2.2 引入价格机制完善后续政策
        6.2.3 促进退耕还林工程生态外部性的内部化
        6.2.4 兼顾生态安全与粮食安全
        6.2.5 确定合理的退耕还林工程补贴标准
        6.2.6 促进地方经济增长源与退耕还林工程良性互动
    6.3 建立退耕还林工程后续政策评价与改进机制
        6.3.1 评价思路与框架的创新
        6.3.2 评价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6.3.3 评价指标体系功能及政策改进
7 退耕还林工程后续政策实施的保障机制
    7.1 建立退耕还林工程专项资金形成机制
        7.1.1 中央财政资金形成渠道的探索
        7.1.2 形成多元化的投资格局
    7.2 创新配套资金分配机制
        7.2.1 基本口粮田建设资金使用策略
        7.2.2 农村能源建设实施项目管理
        7.2.3 生态移民的资金投入以稳得住不回流为底线
    7.3 完善成果巩固机制
        7.3.1 壮大乡村林业经济
        7.3.2 优化退耕还林工程地区产业结构
        7.3.3 解决退耕农户长远生计
        7.3.4 注重制度创新保障农民权益
        7.3.5 培养实用技术人才和生态文明意识
8 退耕还林工程后续政策实施的外部环境
    8.1 强化退耕还林工程后续政策的多主体参与机制
    8.2 法律是退耕还林工程取得成效的重要保证
        8.2.1 完善退耕还林工程资金筹措的相关法规
        8.2.2 加强退耕还林工程的政策保障
    8.3 营造风险约束的内在机制与外部监督环境
        8.3.1 建立信用与风险约束机制
        8.3.2 内在机制与外部监督相结合
        8.3.3 建立和完善信息管理系统和投资标准数据库
9 结论与展望
    9.1 基本结论
    9.2 创新之处
    9.3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导师简介
论文成果
致谢

(7)陕北丘陵沟壑区退耕种草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我国实施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的背景
    1.2 改善我国生态环境迫在眉睫
        1.2.1 土地的不合理耕种急需改变
        1.2.2 水土流失急需控制
        1.2.3 西部大开发战略为改善生态环境创造了历史机遇
    1.3 国内外退耕工作研究进展
        1.3.1 中国退耕还林还草进展及现状
        1.3.2 国外退耕还林还草概况
        1.3.3 国外退耕还林还草对我国的启示
    1.4 实施退耕种草的战略意义
        1.4.1 退耕种草是实现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
        1.4.2 退耕种草是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需要
        1.4.3 退耕种草利于国际贸易
第二章 研究思路与方法
    2.1 选题的目的
    2.2 主要研究内容
        2.2.1 研究内容
        2.2.2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第三章 陕北丘陵沟壑区退耕种草环境分析与综合评价
    3.1 陕北丘陵沟壑区生态环境状况及分析
        3.1.1 陕北丘陵沟壑区生态环境概况
        3.1.2 陕北丘陵沟壑区生态环境现状剖析
        3.1.3 陕北丘陵沟壑区生态环境恶化的主要原因
        3.1.4 陕北丘陵沟壑区退耕种草的必要性
    3.2 陕北黄土丘陵沟壑区植被建设及农牧草业发展状况分析
        3.2.1 陕北丘陵沟壑区退耕状况
        3.2.2 陕北水土保持生态示范区建设
        3.2.3 陕北丘陵沟壑区退耕种草的可行性
    3.3 陕北丘陵沟壑区区域经济特征辨识
        3.3.1 区位条件分析
        3.3.2 区域城市发展现状
        3.3.3 区域资源结构特征
        3.3.4 区域资源利用分析
    3.4 陕北丘陵沟壑区粮食供求状况与农民收入状况
        3.4.1 粮食供求情况
        3.4.2 农民收入问题
    3.5 陕北丘陵沟壑区退耕种草系统特征
        3.5.1 退耕种草系统概述
        3.5.2 退耕种草系统的特征分析
        3.5.3 退耕种草系统要素间关系分析
第四章 陕北丘陵沟壑区退耕种草战略抉择
    4.1 退耕种草战略思想
    4.2 退耕种草战略目标
    4.3 退耕种草战略重点
    4.4 退耕种草战略实施原则
第五章 退耕种草战略实施中应正确处理的几个重大问题
    5.1 退耕种草战略与区域生态经济协调发展问题
        5.1.1 退耕种草战略与生态环境建设问题
        5.1.2 陕北丘陵沟壑区退耕种草与区域农村经济协调发展
        5.1.3 陕北丘陵沟壑区生态经济协调发展环境因素分析
        5.1.4 退耕种草促进区域生态经济协调发展的对策建议
    5.2 退耕种草战略与农民增收问题
        5.2.1 农民收入与退耕种草
        5.2.2 退耕种草对农民收入影响的调查
        5.2.3 退耕种草可拓宽农民增收途径
        5.2.4 退耕种草增加农民收入的对策建议
    5.3 退耕种草战略与粮食安全问题
        5.3.1 退耕种草与粮食安全
        5.3.2 退耕种草保障粮食安全的对策建议
第六章 实施退耕种草的战略措施
    6.1 组建草业基地
        6.1.1 陕北丘陵沟壑区退耕种草的成功范例
        6.1.2 建立草业基地可以发挥区域资源优势
        6.1.3 苜蓿的生态适应性和生产潜力
        6.1.4 草业基地建设的措施
    6.2 发展生态草畜产业
        6.2.1 实行农牧耦合工程
        6.2.2 陕北丘陵沟壑区农牧耦合发展的条件和模式
        6.2.3 陕北丘陵沟壑区舍饲养羊技术
        6.2.4 陕北丘陵沟壑区生态草畜产业发展对策
    6.3 完善政策法规
        6.3.1 建立合理的生态林草产权制度,优化退耕地的产权配置
        6.3.2 财政补贴和市场手段相结合,确保退耕种草的长效激励
        6.3.3 利用地方优势,大力发展后续产业
        6.3.4 加强科学技术在退耕种草中的运用
        6.3.5 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推动生态草畜业产业化建设
        6.3.6 政府调控和群众参与相结合
        6.3.7 加强退耕种草工程的法制化建设,确保退耕种草的规范化
    6.4 健全保障体系
        6.4.1 强化退耕种草科学研究
        6.4.2 加快退耕种草服务体系建设
        6.4.3 强化人力资源开发
        6.4.4 积极寻求对外合作
第七章 结论与讨论
    7.1 主要结论
    7.2 讨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8)我国退耕还林政策持续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前言
1. 中国退耕还林政策
    1.1 退耕还林政策的历史背景和时代特征
    1.2 退耕还林政策的目标
    1.3 退耕还林政策体系
2. 中国退耕还林政策研究综述
    2.1 退耕还林政策研究开展情况
    2.2 退耕还林还草政策的意义与目标
    2.3 中国生态政策以及相关补贴的经济学原理
    2.4 退耕还林还草政策的问题研究
    2.5 退耕还林还草政策实施效果
    2.6 政策的评价指标体系及其方法
    2.7 政策的完善及其连续性措施
3. 中国退耕还林政策持续性研究内容与方法
    3.1 中国退耕还林政策持续性研究的意义
    3.2 中国退耕还林政策持续性研究的主要研究内容
    3.3 中国退耕还林政策持续性研究的基本技术路线
    3.4 基本概念说明
4. 退耕还林政策经济学原理分析
    4.1 中国的坡耕地情况及其耕作后果
    4.2 坡耕地耕作的外部不经济性
    4.3 坡耕地耕作的外部不经济性对土地资源配置的扭曲
    4.4 退耕还林政策是中国政府对外部性改进的路径选择
5. 中国退耕还林政策持续性的影响因素分析
    5.1 政策持续性的概念
    5.2 中国退耕还林政策持续性的内涵
    5.3 中国退耕还林政策可持续的影响因素
6. 中国退耕还林政策效果及其对持续性影响
    6.1 农户生产、生活方式的影响
    6.2 地方经济结构和发展的影响
    6.3 环境、生态的影响
7. 中国退耕还林政策持续性评价体系的构建
    7.1 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和程序
    7.2 指标体系的构成
8. 退耕还林政策持续性案例研究
    8.1 案例研究的背景与方法
    8.2 黎平县退耕还林政策持续性案例具体分析
    8.3 黎平县案例研究基本结论
    8.4 中国退耕还林政策的持续性评价
研究结论和成果
后记
参考文献

四、Comprehensive Results of Closing Hill for Forest as Regeneration Project (CHFRP)(论文参考文献)

  • [1]黄土丘陵区植被景观格局与地表甲虫群落组成及空间分布的变化研究[D]. 杭佳. 宁夏大学, 2014(02)
  • [2]退耕还林背景下陕北丘陵沟壑区乡村聚落变迁与发展研究[D]. 贺文敏.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4(07)
  • [3]湘西自治州林业建设与山区发展协调性研究[D]. 金旻. 北京林业大学, 2013(06)
  • [4]全国退耕还林工程进展成效综述[J]. 吴礼军,刘青,李瓅,赵萱,赵铁珍. 林业经济, 2009(09)
  • [5]陕西黄土高原退耕还林政策比较研究 ——以安塞、米脂、麟游县农户调查数据为例[D]. 张永平.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8(12)
  • [6]退耕还林工程后续政策研究[D]. 李瓅. 北京林业大学, 2008(12)
  • [7]陕北丘陵沟壑区退耕种草战略研究[D]. 邵治亮.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6(05)
  • [8]我国退耕还林政策持续性研究[D]. 贾卫国. 南京林业大学, 2005(04)
  • [9]西部民族地区退耕还林还草的法律保障探讨[J]. 宋才发. 贵州民族研究, 2005(02)
  • [10]西部民族地区退耕还林还草的法律保障探讨[J]. 宋才发. 青海民族研究, 2005(02)

标签:;  ;  ;  ;  ;  

封山换林工程(CHFRP)综合成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