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加入WTO对中国农业发展的影响评价及政策选择

中国加入WTO对中国农业发展的影响评价及政策选择

一、加入WTO对中国农业发展的效应评估及其政策选择(论文文献综述)

曹文[1](2021)在《外资安全审查机制的国际政治经济学研究 ——以《欧盟外国直接投资审查框架条例》为例》文中认为2008年金融危机后,主要经济体普遍加强外资安全审查,对全球市场和国际关系产生重要影响,成为各国政府、产业和学术界共同关注的焦点问题。本文以欧盟首个联盟层面的外资审查机制立法——《欧盟外资审查条例》为案例,试图回答两个重要且相互关联的问题:一是历来主张资本自由流动和投资开放的欧盟为什么建立统一的外资审查机制?二是欧盟建立的外资审查机制为什么不是美国式的强制性审查机制,而是非强制性的合作机制?既有研究未能对上述问题作出令人信服的回答,本文充分利用国际组织、欧盟机构及其成员国三个层面的工作文件、会议记录、研究报告等大量文献,以及对欧盟官员及商会、智库人员的一手访谈资料,立足于国际政治经济学的理论与方法,从欧盟内部与外部因素的关联性出发,基于欧盟作为一个超国家行为体和一种规范性力量的“独特性”,从利益偏好、制度和规范三个维度建立分析框架,为欧盟外资政策调整提供一种新的解释路径。本文首先在考察外资国别和产业分布的基础上,分析欧盟外资审查立法中的主要行为体——核心、外围以及中间地带成员国的利益分歧与妥协,尤其是核心国家德、法基于不同偏好的合作;第二,从权力分配与议程设置的角度梳理欧盟外资审查立法的决策制度与过程,分析共同商业政策与资本自由流动原则、欧盟机构与成员国、不同欧盟机构之间的矛盾及其协调;第三,从非物质因素的角度探讨国际投资政策的新变化及其对欧盟规范升级的影响,包括欧盟如何利用所谓“布鲁塞尔效应”,维护其规范性力量的影响力。本文认为,欧盟建立外资审查机制以及该机制非强制性的性质与特征,是欧盟成员国利益博弈、欧盟内部权力分配和国际规范变迁共同作用的结果,是欧盟一体化在外资政策领域的具体延续和应对全球化最新演变的适应性调整,其价值观念与规范认同在这一过程中具有重要影响。与美国主要出于权力竞争的目的限制外资不同,欧盟出台《欧盟外资审查条例》,不能简单界定为保护主义措施,其目的是要在确保合法性的前提下,在经济上保障欧盟内部资本自由流动和统一市场,在政治上维护欧盟作为一个整体的的协调一致,进而强化其在国际关系中作为一种规范性力量的身份认知。本文的主要创新与理论贡献是,通过实证研究为国际政治经济学以及欧盟的研究贡献直接投资领域的案例,丰富和发展了传统的外资—东道国分析框架,尤其论证了规范等非物质因素在利益界定与制度形成中的重要性,为国际政治经济学的最新理论发展提供注脚。

谢斌[2](2019)在《韩国的对华政策研究2008-2018》文中指出韩国的对华政策在其外交布局中占有重要地位,尤其是自2008年以来中韩关系在整个韩国对外关系中的份量越来越重。然而,近十年间中韩关系却发生了数次明显的波动。这说明,两国间尽管存在大量的共同利益,从而推进两国关系的持续发展,但显然也存在着冲突性的利益,并时而因此导致双边关系受到冲击。面对着当前全球范围内贸易保护主义和孤立主义思潮的泛起,维护好中韩关系对于维持地区稳定、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推动两国的持续发展与持久繁荣,具有重大意义。因此,回顾过去十年间韩国的对华政策,分析其出台政策的内外背景,明确其政策目标和可利用的资源,并在回顾其对华政策演变历程的基础上,深入分析韩国对华决策过程中的各种倾向及影响要素,明确理解韩国政府对华政策继承和调整,探寻其中规律性的内涵,明确其政策选择的方向和面临的问题,对于判断韩国对华政策走向,以及实现中韩双方的政策良性互动,具有重要意义。从韩国对华政策的背景来看,历史上的朝贡体制形成了两国间“事大字小”的双向义务关系。但到了近代,原本中性的事大主义一词却被演绎成了极具贬义色彩的观念,甚至被称为朝鲜王朝衰落的重要原因,并导致了韩国对华“反事大主义”思潮的出现。随着二战结束后的美苏分治、冷战爆发及随之而来的朝鲜战争,韩国对华“反事大主义”日益根深蒂固,但却形成了新的对美“事大主义”。而韩国国内的政治力量也从近代之后逐步形成、分立为保守阵营和进步阵营。尤其是在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现代意义上的保守政党和进步政党逐渐成为韩国的两大政治势力,并实现了数次政权交替。两大阵营在对华政策上有着明显的偏好差别,保守阵营对华存在着明显的猜忌和不信任,对外政策更加倚重美韩同盟;进步阵营更加强调民族和国家的自主,主张在大国之间维持均衡,但也对韩国对华经济依赖、中国对朝鲜的影响力等问题耿耿于怀。但韩国对华经济依赖的持续加强是个不争的事实,它和中美两国竞争态势凸显、朝鲜半岛对峙格局持续,一并构成了韩国对华政策的外部环境。经过十多年的磨合,到2008年李明博政府执政时,韩国对华政策的目标已经大致清晰。首先,韩国的对华政策意在维持一个相对平衡的地区格局,即在中美两大强国竞合进程中,分别借力来维持对另一方的均衡,尤其是以美韩同盟来“远交近攻”,预防中国崛起带来的不确定性。其次,在朝鲜半岛事务中积极争取中国的支持,以缓和地区局势、推动朝鲜核问题的解决以及促进国家统一进程,同时也提防中国日益扩大的影响力,防止中国再次“主宰”朝鲜半岛的命运。最后,积极推进对华经济合作,以维持国家的持续发展与繁荣,但又有意识地去警惕对中国在经济上的过度依赖。韩国实现对华政策三大目标的基础在于其可借助的和自身所拥有的各种资源,主要包括外部的美韩同盟、自身的经济实力和文化外交带来的亲和力。美韩同盟使得韩国可以借助美国的力量和中美竞争的态势,形成对华政策的“背书”空间;经济实力则是韩国开展对华经济合作的基础,也是其自身对华政策的最有力支持;而具有较大亲和力和传播性的“韩流”文化则对韩国落实对华政策、发展中韩关系起到了润滑剂的作用。从2008-2018年韩国三届政府对华政策的演变历程可以看出,推进对华经济合作始终是韩国对华政策的主轴,努力提升中韩相互信赖水平也是韩国对华政策的重要努力方向。无论是保守阵营执政,还是进步阵营执政,经济合作的主轴都是一以贯之的。但是,从李明博政府时期的“天安舰事件”到朴槿惠政府时期的“萨德”问题,从这两次严重影响中韩关系的事件可以发现,韩国的对华政策受到朝鲜核问题以及美韩同盟的显着影响。而且,这两个因素都是长期存在而韩国又无法摆脱的。即便是主张“自主国防”的文在寅政府,也无力改变部署“萨德”的决定,对美韩同盟的仰仗也只是程度上的变化,而难以实现安全结构的转变。不过,文在寅政府奉行对朝缓和政策,很大程度上降低了中韩关系受到朝鲜核问题影响的风险。另外,从政策的演变过程还可以发现,韩国对华政策始终有着制衡和提防的一面,但随着中国实力的持续增长,韩国在中美之间回旋的空间正在缩小,其对华制衡的企图也日益受到考验。通过对韩国对华政策的评估可以发现,首先,在韩国对华政策的决策过程中,以总统为首的行政部门对外交决策起到了最主要的作用。这也是由韩国三权分立体制中总统权最为庞大的特征所决定的,但韩国国会也可以通过政党的竞争、法案的审批等途径,对外交决策起到一定的影响,尤其是当总统出身的政党在国会处于少数地位时,反对党往往能够对政府的外交政策施加更大的影响。韩国军方虽然恪守中立,但一直是传统的保守大本营,也可以通过军人出身的政府高官、军属群体、退役军人组成的市民团体等表达自己的利益诉求,从而影响外交决策。其次,在韩国对华政策的实施效果上,经济政策是最为成功的,对华贸易是韩国贸易顺差的主要来源,中国为其提供了庞大的市场、便利的投资场所以及诸多的就业机会。但是,韩国的对华政策始终没有突破安全问题的瓶颈,其在安全问题上高度依赖美国的情况并没有发生根本性变化,导致韩国在中美之间的平衡始终面临着一定程度的风险。这也意味着,在借力中国推进朝鲜半岛事务这一问题上,中韩两国不会完全协调,其效果也是损益参半。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效果,其根源在于韩国面临着在中美夹缝中回旋空间缩小、对华借力与防范的矛盾无法解决、以及面对中国崛起时“搭车”与“避险”心态并存等现实困境。展望未来韩国的对华政策,美韩同盟将继续限制韩国对华政策的内容,决定了中韩关系很难在政治、安全领域达到与经济合作对等的水平;朝韩关系的特殊性和中国对朝鲜的重要意义,则决定了韩国对华政策受到朝鲜(核)问题影响将会是长期的;而政党政治、选举需求、总统个性等国内政治因素以及对华经济依赖的外部经济因素也对韩国的对华政策产生很大影响。因此,在今后一段时间内,韩国对华政策在地区事务上依旧是借力与防范的继续,经济事务上虽然会面临着竞争性增强的问题,但合作的方面依旧大于竞争的方面。在安全问题上,韩国的对华政策将难以突破美韩同盟的结构性限制,安全合作的空间有限。韩国的对华政策也给中国制定对韩政策提供了启示,即中国应当意识到两国关系中的冲突性利益,以更务实的姿态推动合作领域的持续深化和渐进式拓展;更加重视对韩国国内政治的关注,明确韩国不同群体的对华利益诉求,有针对性地扩大交流、合作,塑造更友好的对华政策氛围;以更加多样式的政策内容和更精细化的政策操作,拓展中韩两国的共同利益,开辟两国合作的更多领域,夯实两国关系长远发展的基础。

崔耿[3](2019)在《比较法视阈下我国农业保险法律制度的完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农业是国家生存与发展的基石,农业保险是防范农业生产风险的有效手段,农业保险法律制度是农业保险地位合法性与内容科学性的源头。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大背景下,法律成为一切行业的权利义务来源,农业也不例外。因此,要研究农业保险,就需要研究农业保险在法律中是如何规制的,从而紧随法治潮流发展农业保险,促进农业现代化进程,构建科学的农业保险法律制度具有必要性。农户在生产经营过程中遭遇自然灾害等不可抗力而遭受损失时,农业保险是有效的减损救济手段,当前我国的农业保险发展情况与我国的现实需要不相称,而农业保险对乡村振兴战略意义非凡,发展农业保险又面临着诸多现实短板,在这一对矛盾中,对我国农业保险法律制度的完善提出了要求。但国内关于农业保险和农业保险法律制度架构的经验尚不成熟。因而需要通过比较研究法、文献分析法、历史研究法,研究与借鉴域外农业保险发展经验,以此为镜,正我国农业保险法律制度构建之衣冠。美国、日本、法国是世界上发展农业保险较早且较成熟的国家,且其农业保险的制度设置中往往立法先行,进一步佐证了农业保险以农业保险法律制度的完善为依托。通过比较研究美国、日本、法国的农业保险法律制度,归纳出他们的成功经验,在此基础上分析得出完善我国农业保险法律制度的建议:第一,农业保险立法价值取向定义为力求公平与效率;第二,通过制定成文农业保险法的形式,将国家政策转化为具有强制力的法律;第三,在立法上加强政府财政对农业保险的扶持水平;第四,通过立法建立起一套统一的政府主导下的商业保险经营模式。

王迎[4](2015)在《新贸易保护主义对转轨国家经济影响研究 ——以中国和俄罗斯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经济全球化的推动下,各国参与国际经济贸易的程度不断加深,经济贸易往来逐渐增多。.虽然贸易自由化势不可挡,但仍有越来越多的经济和非经济因素助长了贸易保护主义,使其屡禁不止甚至变本加厉、花样翻新,从而阻碍了贸易自由化和经济全球化进程。新贸易保护主义是对传统贸易保护主义的继承和发展,其保护手段摒弃了传统的关税措施,越来越多地采用非关税措施,甚至在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衍生出更为隐蔽的措施和形式。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推进,在国际金融和国际投资领域也开始形成金融保护主义和投资保护主义,从而使新贸易保护主义的内涵更加广泛。新贸易保护主义的不断发展,既源于传统的贸易保护主义理论,也与现代经济贸易理论的支撑有密切联系。新贸易保护主义措施的隐蔽性特点也决定了在当今自由主义盛行的经济贸易规则下,贸易保护仍然能够大行其道。转轨国家的经济转轨与经济全球化几乎不谋而合,同时进行。转轨国家在参与经济全球化过程中,都不同程度地取得了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从这个方面看,转轨国家是经济全球化的受益者。但不可否认,参与经济全球化也给转轨国家带来了不同程度的负面影响,如俄罗斯对国际市场和主要贸易伙伴的严重依赖,以及依靠本国比较优势参与经济全球化而造成的产业结构不合理,产业安全、贸易安全受到威胁等。新贸易保护主义对于转轨国家而言也是一柄双刃剑。新贸易保护主义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快速发展,虽然能够对转轨国家经济产生一定的促进作用,但对转轨国家经济发展造成的负面影响更为严重。而且,随着新贸易保护主义的不断发展,新贸易保护主义还将对转轨国家经济构成巨大挑战和威胁。因此,如何看待新贸易保护主义,如何有效破解新贸易保护主义,以趋利避害,应对挑战,就成为转轨国家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本文以中国和俄罗斯为例,对新贸易保护主义的发展及其对转轨国家经济造成的影响进行研究,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本文共分为七章:第一章为导论。主要阐明本文的选题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思路和主要内容以及研究的创新之处。第二章系统地梳理了传统贸易保护理论和新贸易保护理论,为后面的分析奠定了理论基础。第三章主要研究新贸易保护主义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发展。本章分析了贸易自由化、金融自由化和投资自由化与新贸易保护主义的关系。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经济全球化浪潮席卷全球的同时,贸易领域的新贸易保护主义也开始盛行。美国推行金融自由化所引发的国际金融危机使新贸易保护主义进一步加剧,而且在保护形式上也呈现出新的特点和趋势。在投资和生产全球化的发展进程中,投资保护主义也日益盛行,并呈现出法制化、泛政治化等特征。然而,经济全球化作为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并不会因为新贸易保护主义的存在和发展而改变。第四章主要分析新贸易保护主义对转轨国家经济的促进意义。新贸易保护主义的不断发展变化对世界各国的经济贸易都会产生影响,但对转轨国家的影响尤为明显。本章主要分析新贸易保护主义作为外部压力对转轨国家经济发展的促进意义。着重分析了新贸易保护主义对转轨国家进一步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推动作用,以及转轨国家在新贸易保护主义影响下获得的动态贸易利益。认为在新贸易保护主义的外压作用下,转轨国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实现技术的进步、对外贸易结构和产业结构的优化等。第五章主要分析新贸易保护主义对转轨国家经济的负面影响和挑战。新贸易保护主义对转轨国家经济的负面影响是多方面的,它不仅在破坏贸易利益机会均等方面影响了转轨国家贸易自由化的实行,在经济决策安全、贸易与市场环境安全、产业安全等方面也对转轨国家的经济安全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而且,金融危机对转轨国家经济的负面影响也因新贸易保护主义的盛行而加剧。不仅如此,新贸易保护主义对转轨国家的经济发展还会带来一系列的挑战,其中既包括“碳关税”的即将启动对转轨国家竞争优势和高碳产业发展所形成的挑战等,也包括“双反”调查、知识产权保护等手段对转轨国家新兴产业发展所形成的挑战,还包括区域性经济贸易集团对转轨国家未来经济贸易发展所形成的挑战。第六章提出了转轨国家应对新贸易保护主义的对策。本章认为:首先,不论是从世界经济的发展规律,还是从中国和俄罗斯的转轨大国特征看,转轨国家都要对新贸易保护主义有正确的认识。其次,转轨国家必须从自身的体制缺陷、经济结构不合理、技术创新能力不足、企业竞争力弱等方面做出必要的改进和调整。具体而言,转轨国家的政府需加快推进市场经济改革,制定合理的经济安全战略,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尤其要加快低碳产业的发展。而作为经济全球化重要参与者的企业,要注重核心技术的突破、经营理念的转变、产业的升级和管理水平的提高。第七章为结论部分,是对本文主要研究成果的归纳和总结。转轨国家参与经济全球化的程度还将不断加深,而新贸易保护主义也将继续存在和发展。在此形势下,妥善应对新贸易保护主义对经济的影响和挑战,这对转轨国家实现本国经济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其中,政府要加快推进经济体制改革,加快产业结构升级,注重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但同时也要避免对经济的过度干预。而作为微观经济主体的企业,则要注意核心技术的突破、经营理念的转变和管理水平的提升。

骆革新[5](2019)在《我国对外贸易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关系研究》文中认为产业结构和贸易结构是影响一国经济发展质量的重要因素。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总量一直保持高速增长,但结构问题一直没有得到很好地解决,经济结构失衡已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决定性因素。特别是自2011年之后,我国爆发大面积的产能过剩,传统的总量刺激措施解决不了产能过剩问题,也解决不了可持续发展问题,因此迫切需要进行结构调整。对于我国来说,结构调整对内主要是产业结构调整,对外主要是贸易结构调整。在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和贸易结构调整时,首先要从理论上理清二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其次还要从我国经济发展的历史实践中去寻找二者之间相互作用规律,这样才可能制定出合理的调整政策。国内现有的研究大多是单独研究贸易结构或产业结构,这样很难把握贸易结构与产业结构相互作用规律,也难以找到我国贸易结构和产业结构问题的根源。基于此,本文以已有研究为基础,一方面从理论上阐述贸易结构与产业结构的互动机制,另一方面从历史演变的角度分析二者的发展历程及相互作用规律。并利用省际面板数据、时间序列和基于结构效应的计量方法来实证检验我国贸易结构与产业结构的相互关系,希望能找到我国产业结构与贸易结构相互作用的规律,为我国贸易结构与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有益的建议。全文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综述了对外贸易结构与产业结构的理论基础,从产业结构的视角考察了传统贸易理论和新贸易理论。在坚持产业结构决定贸易结构,贸易结构对产业结构具有反作用的认识基础上,从需求、供给和发展战略等角度分析了贸易结构与产业结构的相互作用机理。第二,以三次产业产值比重和就业比重的变化为线索,分析了我国产业结构演变的历程。分析结果表明,我国产业结构的演变总体上与发达国家的三次产业演进路径相吻合。但农业的产值比重与就业比重严重不协调,二元结构明显,贸易结构与产业结构在大多数时期是错位的。第三,制造业是一国产业发展的根本,本文以制造业为例分析我国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实证分析表明,总体上,我国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较弱,具有国际竞争优势的产业集中在少数劳动密集型行业和高能耗、高污染行业上,占最大出口份额的机电产品仅具有微弱的国际竞争优势,中、高端制造业基本上不具备国际竞争优势,这说明我国离制造业强国还有很远的距离。第四,利用计量工具就贸易与产业结构的关系进行实证检验。实证检验表明,出口对我国产业结构的升级有正向促进作用,但进口的作用在统计上不显着。内需(包括固定资产投资和国内消费)对产业结构的升级作用要远远大于外需和FDI的作用,这说明内需是我国产业结构升级的主要动力,也暗示过分强调利用比较优势可能不利于我国产业结构升级,未来的政策走向应提升内需在促进产业结构升级中的地位;基于时间序列的实证检验表明,第一产业(农业)与对外贸易的联系不紧密,工业制成品的出口会促进第二产业的发展,但会抑制第三产业的发展。初级产品和工业制成品的进口与第二产业的升级不存在统计上的显着关系。为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应降低初级产品的出口比重,增加高附加值的工业制成品的出口比重;基于结构效应的实证检验表明:进口结构变化和出口结构变化均是我国产业结构变化的Granger原因,但产业结构变动不是贸易结构变动的Granger原因。第五,分析了我国产业结构失衡与贸易结构失衡的主要表现及原因,从理论和历史分析得出过分遵循比较优势是我国产业结构失衡和贸易结构失衡的根源的结论。贸易结构失衡主要表现为贸易主体结构失衡、贸易利益分配结构失衡和贸易客体结构失衡,而产业结构失衡主要表现为产能全面过剩。第六,提出我国不宜完全按比较优势原则参与国际分工。为促进我国产业结构与贸易结构升级,首先应放弃过分遵循比较优势的发展战略,实行有选择性的进口替代战略,保护国内市场资源,扩大内需,以竞争优势取代比较优势,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我国贸易结构失衡和产业结构失衡的问题。

李桂芹[6](2015)在《蔬菜全产业链价格形成及稳定措施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伴随蔬菜市场化水平不断提高,蔬菜价格影响因素日益增多,自然灾害、货币流动性、柴油价格等各种因素,都开始通过各种渠道对蔬菜价格施加不同影响。在“小生产、大市场”蔬菜生产流通格局下,我国蔬菜价格剧烈波动,严重影响社会和谐稳定和居民日常生活。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充分发挥市场力量,科学形成蔬菜价格并有效调控,成为新时期摆在专家学者和政府官员面前的一个重大问题。本文从“全产业链”、“价格形成”和“价格稳定”三个方面、分三大部分,对蔬菜全产业链价格形成及稳定措施进行深入全面的研究。第一部分研究蔬菜产业链交易流程。第三章从“场间交易”和“场内交易”两个角度分析蔬菜产业链条交易流程。根据批发市场类型,分别分析产地批发市场、中转批发市场和销地批发市场场内交易流程;从流通渠道角度,分析蔬菜全产业链各种流通渠道或场间交易流程,最后提出蔬菜全产业链条交易流程优化模式。第二部分是本文研究核心,集中研究蔬菜价格形成机制。首先,第四章分析菜农销售量与蔬菜生产价格形成之间关系。根据2002年1季度至2010年4季度数据,农村人均蔬菜出售量呈明显季节性,但互相关分析图和格兰杰检验却显示,农村人均蔬菜出售量对蔬菜生产价格影响并不大。同时,灰色关联分析也显示:蔬菜销售量与生产价格指数之间整体关联度偏低,生产价格对销售量无直接影响,蔬菜销售量对生产价格影响也较低。在实证分析过程中,基于ADL模型,当期农村人均蔬菜出售量对当期蔬菜生产价格也没有显着影响,蔬菜生产价格形成具有较强的“单向决定”或“非对称性”。第五章实证分析蔬菜批零价格之间的联动性。首先,根据2005年1月至2011年12月蔬菜批零价格月度数据,通过交互作用存在性检验,得出季节因子对批零价格影响相对独立。其次,利用聚类分析判断蔬菜价格各影响因素之间疏密程度,得出超农比和公路里程存在较强相关性。然后根据主成分分析确定影响批发价格的三个主要因素:农产品产量、燃料价格指数和超农比。最后,对批零价格相关性进行探讨,结果表明批发价格对零售价格影响显着。在实证分析环节,利用VAR模型实证分析蔬菜批发与零售价格的相互传导关系。通过Granger因果检验显示批发市场价格是引起零售价格变化的主要原因。而脉冲响应函数则表明,批发市场信息对零售价格冲击影响大且持续时间长。总体上,批发市场在批零市场价格形成中居主导地位。同时,由于所研究问题满足灰色系统特征,本章运用灰色系统在批零价格间建立相对直接函数关系,并验证得出批发价格与零售价格显着相关,存在相互传导关系。这与VAR模型实证分析结果完全一致,并进一步验证了研究假说。最后,建立ADL分布滞后模型,结果表明,批零价格均受自身滞后项影响,二者之间影响关系呈现一定“对称性”。纵观实证分析,蔬菜批零价格显着相关,且均受自身滞后项显着影响。零售市场蔬菜价格标准差小于批发市场,零售市场比批发市场具有更稳定价格运行机制。第六章实证分析蔬菜全产业链条价格形成机制。根据主成分分析,生产成本和蔬菜产量对蔬菜零售价格波动影响较大。利用2005年1月至2011年12月月度数据,基于VAR模型,根据脉冲响应图,蔬菜生产和批发价格上涨,会大幅度推动零售价格上涨,而零售价格上涨则不会大幅度拉动生产和批发价格上涨。这充分说明蔬菜全产业链条价格传递已经超越传统“线性”传递关系,呈现明显“非均衡性”。同时,蔬菜批发价格对生产价格有明显拉动作用。最后,第七章从交易方式和结算方式两个角度分析批发市场价格形成方式。从交易方式角度,首先分析批发市场目前交易现状,包括交易主体、管理主体和收入构成分析。对关联主体建立动态四方博弈模型,寻求蔬菜生产者、批发市场管理者、经营者和消费者四方相互博弈之后纳什均衡解。其次,分析批发市场主要存在的四种交易方式:对手交易、拍卖交易、网上交易和电子交易。目前,我国批发市场交易方式依然以“对手交易”为主,与此对应,结算方式也以“现金结算”为主。为提高价格形成准确度和科学性,必须大力发展电子结算。为此,本章随后分析批发市场电子结算方式,包括电子结算的模式选择、运行机制、实施困境及保障措施。模式选择包括“商场化”电子结算模式和“拟银行化”电子秤结算两种模式,运行机制可概括为“入场办卡、持卡交易、查询交易记录、凭票出场”。第三部分主要在实证分析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新时期蔬菜价格稳定措施。其政策选择主要有三大方面,一是创新价格信息形成和传递;二是打造稳定流通链条;三是优化政府蔬菜储备投放。

张岩[7](2014)在《开放经济环境下宏观经济政策的选择 ——基于美元无限供给弹性的宏观分析》文中提出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深,世界各国的经济正在以惊人的速度紧密地联系到一起,同时各国宏观经济政策的相互影响与协调也日益加深,经济大国,尤其是美国的货币政策所带来的国际影响越来越明显,美国的经济震荡随时都以更为强烈的冲击波影响着其他国家。20世纪80年代之后,在美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影响下,全球经济出现了严重失衡,金融危机频繁爆发,使整个世界被卷入到百年不遇的金融海啸之中。全球经济结构的失衡在相当程度上取决于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之后的美元信用本位制,自1973年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之后,美元彻底取代黄金成为世界上最主要的储备资产,一个以信用美元为核心的货币制度由此形成。当美元本位制摆脱黄金的约束之后,美元供给的外部硬性约束便完全消失,这为美国经济的滞胀以及不断扩大的财政赤字寻求出路提供了条件,促成了美国长期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及其债务的货币化,结果不仅导致了全球美元的泛滥及世界性的通货膨胀,而且也给美元流入国的经济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冲击。我国作为美元持续净流入国,其经济发展与结构变迁正面临着来自美国与美元因素的严峻挑战,面对愈来愈复杂的外部环境,我们应如何从战略上审视它给中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与经济结构变迁可能带来的冲击,以及我们应如何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等都是事关中国经济未来走向与前途的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论文首先对蒙代尔-弗莱明模型的理论发展进行了梳理和评价,在对模型的评价中指出,M-F模型作为目前宏观经济分析的基本框架,其模型结构存在着重要的缺陷,主要包括模型扩展逻辑的不一致、模型结构的非一致性和国际收支平衡的含义不明确。随后它依据市场分类的完整性和模型结构的一致性对封闭经济条件下的宏观模型进行了扩展,重新提出了开放条件下IS-LM的扩展模型,并以该扩展模型作为本文研究的理论框架。接下来,它将复杂的外部环境与美元经济因素抽象为美元无限供给弹性,利用开放经济的宏观经济扩展模型,并结合美元无限供给弹性的假定条件,从理论分析与实证检验两个方面分别对美元不断量化宽松政策对我国经济发展及经济结构的影响、外部冲击对不同类型国家的影响效应、我国宏观经济政策的选择效应和政策实施风险以及财政政策工具的有效性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得出以下几点结论:1.美元信用的不断扩张会导致我国经济体中虚拟经济占比的不断上升,即出现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相背离的发展趋势,最终造成虚拟经济部门蓬勃发展而实体经济部门衰退萎缩的“二元经济”格局,最终引导我国经济结构向虚拟化的方向发展。随后的实证检验结果显示,美国货币供给量的增加无论在短期还是在中长期均会对我国虚拟经济占比产生正向的冲击,即我国虚拟经济占比在美国货币供给量增加的影响下不断提高,并且其短期的冲击效应要大于中长期;另外,我国虚拟经济占比在美元信用扩张的冲击下还表现出明显的趋势性。2.在美元无限供给弹性下,外部利率冲击和预期汇率冲击对大国经济的冲击影响具有不确定性,二者是否会对大国经济产生影响效应,以及影响效果如何,不仅取决于各个宏观经济参数的取值,而且还与相应的结构性参数有关;然而,相比外部利率冲击,预期汇率冲击对大国经济造成的影响效果会更加复杂,其不确定性更大。实证结果表明,外部利率冲击和预期汇率冲击对我国经济均产生正向的影响效应,但是冲击效果在我国汇改前后两个阶段却表现出明显的差异,与汇改前阶段相比,在我国进行汇改之后美国联邦基金利率对我国经济的冲击影响有所减弱,而美元兑人民币1年期远期汇率对我国经济的影响作用则有所增强。3.在美元无限供给弹性下,无论是财政政策还是货币政策,都会因政策传导路径的多样性导致政策实施效果的非确定性,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是否有效,以及政策效果如何,均取决于各宏观经济参数的取值,不同的参数关系不仅决定了政策效果程度上的不同,甚至还决定了政策效果的方向,当政策效果的方向与宏观调控目标相背时,不仅不能起到稳定经济的作用,而且还会加剧经济波动;然而,相比货币政策,财政政策的实施效应要简单很多,其至少能够保证不会使经济状况变得更糟糕,由此决定了选择财政政策调控宏观经济运行要优于货币政策。实证结果显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宏观调控政策总体上是有效的,但是在加入WTO前后两个阶段宏观经济政策的实施效果却不同,在加入WTO前阶段,货币政策的实施效果更加明显,并且货币政策的实施风险要小于财政政策;在加入WTO后阶段,财政政策效应显着增强,货币政策变成一种纯粹性的被动调节工具,并且财政政策的风险明显降低,货币政策风险却有所增强,即在当前的经济环境下,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效应的优势地位发生了逆转,我国应注重财政政策对宏观经济的调控作用。4.在美元无限供给弹性下,政府支出政策和税收政策的实施效果同样是不确定的,二者均取决于相关宏观经济参数的取值;但是通过比较发现,无论美元是凭借单渠道还是双渠道无限流入时,税收政策的实施效果始终大于政府支出的效果,即税收政策的实施对国民经济的影响作用更加明显。同时,实证分析显示,政府支出和税收收入无论是短期还是中长期均会对我国经济产生影响作用,但是二者对经济的影响效果恰好相反,扩大政府支出将促进经济增长,而增税将抑制经济增长,并且二者对经济的调控作用都会随着时间的延续逐渐减弱;然而通过比较可以发现,税收政策的实施效果始终大于政府支出。此外,政府支出对投资的影响只在短期有效,并且作用效果呈现正负交替的起伏变化,而中长期这种影响效果消失;政府支出对私人消费始终具有负向的影响作用;而税收收入对投资和私人消费均产生负向的影响效应。

刘衡[8](2011)在《国际法之治:从国际法治到全球治理》文中研究指明我们不仅生活在一个全球化世界,而且处于一个全球治理时代。全球治理是国际法管理全球公共事务的方式。因此,这也是一个“国际法之治”的时代,国际法是全球治理的核心和基础。三百多年来,“国际法之治”历经国际会议—国家治理、国际组织—国际治理和国际法—全球治理三个阶段;欧盟体制和WTO体制是“国际法之治”的当代实践;中国参与全球治理表现为“治下”、“治外”和“治中”三个不同时期;法律至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和依法而治这三个法治核心要素在“国际法之治”语境下具有新的内涵与外延;“国际法之治”的未来由领袖型国家、共进国际法与和谐世界三个关键词界定。除导论和结论外,论文的主体部分共分五章。导论部分简要介绍问题的缘起,提出本文研究的中心问题,围绕该问题对相关文献进行述评;并对论文的研究思路、结构安排和研究方法作出说明。第一章对国内法治、国家法治、国际法治、国际法之治与全球治理的概念进行初步界定。“国际法之治”包括国际社会的法治(国际法治),也包括作为国内社会法治一部分的国家法治。联合国正在开展的国家法治和国际法治两级法治是“国际法之治”实践的一个缩影。“国际法之治”认同威斯特伐利亚体系的基本架构,其进程取决于国际法。完善的国际法具备三个基本要素,并由三大系统有机组成。第二章梳理“国际法之治”的历史演进。自1648年威斯特伐利亚和会始,国际社会经历了国际会议—国家治理、国际组织—国际治理和国际法—全球治理三个阶段。在第一阶段,国家利益是压倒一切的价值,各国解决国际争端的主要方式是召开国际会议。第二阶段,维持和平与促进发展不仅靠国家,也靠各国共同创立的国际组织,后来一些非政府组织也争取加入进来;不仅基于国家意志,而是逐步形成了一整套治理机制。当下阶段,国家意志仍然是强有力的价值,但是全人类共同利益得到极大关注,国际法调整着国际生活的几乎所有方面。当然,这些演进不总是顺理成章地到来。第三章考察两种“国际法之治”的当代实践:欧盟体制和WTO体制。欧盟治理是一种区域性的全方位治理,表现为二战后欧洲一体化的持续努力,它创建了一种国家联合共同治理的新型体制。欧盟法律制度及其形成的法律秩序在欧盟治理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WTO全球治理始于1990年代中期,是一种普遍性的专门治理。争端解决机制构成的“硬性约束”,与贸易政策审议机制构成的“软性诱导”有机组合在一起,共同促进WTO法律制度的适用和遵守,确保多边贸易体制的运转自如。毫无疑问,二者也都处于为适应国际体系的深刻变革而不断调整的过程之中。第四章从治理观、历史变迁和参与WTO实践三个方面探讨中国在全球治理与国际法的互动演进中是如何思想和行为的。“以礼经世”与“和谐世界”是中国全球治理观的集中表达。中国进入国际法体系并参与全球治理历经“治下”、“治外”和“治中”三个阶段。中国一直通过国际法来理解世界秩序,将主权视为国际法的支柱和国际关系的基础。在WTO全球治理中,中国善意履行国际义务、和平解决国际争端并认真行使国际权利。第五章讨论“国际法之治”的标准。全球治理的三大困境(国家主权的悖论、治理主体的矛盾和治理依据的缺陷)和国际法的三大挑战(“去正式化”、“碎片化”与“帝国”)将在相当长时期内伴随甚至左右“国际法之治”进程。但重要的是,国际法在世界秩序中将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法律至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和依法而治这三个法治核心要素在“国际法之治”语境下具有新的内涵与外延。“国际法之治”的未来由领袖型国家、共进国际法与和谐世界三个关键词界定。当然,一个完美法治时代的到来仍然相当遥远。结论部分总结全文主要观点,对“国际法之治”进行再次界定,对历史分析、实践考察和个案研究的结果作出说明,并对该模式的不足之处进行适当澄清。

孙玉红[9](2007)在《全球FTA网络化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20世纪90年代以来,区域经济一体化协定数量显着增加。1948年至1994年的46年间,GATT接受的与货物贸易有关的贸易协定通报数目为124个,到2005年已经有330个区域贸易协定通知WTO/GATT。从1995年WTO成立到2005年7月这时期,成为历史上区域贸易协定增长最快的时期。迄今为止,在WTO的成员中,只有蒙古没有参加任何区域贸易协定。同90年代之前的区域经济合作相比,新一轮区域合作呈现出许多新特点。如:区域经济一体化形式以双边自由贸易协定为主;发展中国家热衷于非对称的南北型协定;自由贸易安排的内容更为广泛;自由贸易安排突破地区、距离的限制;泛区域性和跨区域性的大型FTA已经形成趋势,但发展缓慢;自由贸易安排以“轮轴—辐条”形式发展为主,逐渐形成全球FTA网络等。这些新特点将会对全球经济运行机制和发展格局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然而,根据传统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来反观现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新特点,可以发现,其中存在很多难以解释的矛盾。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第一,传统一体化理论与当今发展中国家一体化现实的背离;第二,双边贸易协定发展快于区域贸易协定发展的现实与传统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相背离;第三,跨区域的双边贸易协定的产生与发展现实与传统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相背离;第四,区域和双边贸易协定迅速繁衍而世界多边贸易自由化进程受阻的现实与传统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相背离。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球区域经济一体化迅速发展及其出现的新特点,以及传统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对当今FTA发展现实的解释力的下降,要求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与时俱进。对于当今的世界贸易体系,人们更多的是注重世界多边贸易体系,而对于当今交叉重叠自由贸易协定所自然形成的另一种事实上存在的轮轴与辐条(H&S)体系与网络化发展,则有所忽视。全球FTA网络化这种体系的形成和强化,以及其潜在的运行机制,对发展中国家关于参与区域一体化的动机、成本和收益以及贸易伙伴的选择和一体化的利益分配等均产生重要的影响,对世界经济发展及世界贸易格局的重构也将起到相当重要的作用。在这样的一个大背景下,虽然发达国家的北北型一体化的理论发展基本成熟,但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欧美发达国家加速了签订南北型双边自由贸易协定的步伐,并成为全球FTA网络化发展的前锋和主要力量。所以对于发达国家来说,形成南北型一体化的收益或动机已经具有了新的含义,需要新的理论和角度加以解释。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参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成本和收益与传统的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相比较已经大大得到了拓展。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收益不局限于贸易创造利益和相关的动态利益,发展中国家在全球FTA网络化发展背景下会选择不同的战略和路径,积极参与FTA网络化发展进程,其中一些发展中国家还会主动编织自己的FTA网络体系,力争成为全球FTA网络中的关键节点,成为FTA轮轴与辐条(H&S)体系下的轮轴国,从而在世界经济格局中占有有利地位。但是该体系对世界多边贸易体制的影响带来的负面作用当然也会对发展中国家带来影响。在这种世界多边贸易体制和全球FTA网络化发展机制的双重作用下,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收益与传统的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相比较已经大大得到了拓展。本文以上述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现实与传统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的四大背离为研究的出发点,在对全球FTA相关理论进行比较系统梳理的基础上,对上述几方面的背离进行了解答。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全球FTA网络化发展这一新的观点,并进一步分析了FTA网络化发展的特点、政治经济原因以及对世界贸易格局及发展中国家经济一体化战略的影响。为发展中国家参与区域经济一体化和FTA伙伴的选择提供了理论支持,也为从总体上设计中国的区域经济一体化战略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持。为了比较系统地来解释传统经济一体化理论与当今区域经济一体化实践的背离,本文首先将区域经济一体化及相关理论的发展渐次展开并形成一定的逻辑体系,特别是对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前沿理论—FTA形成的政治经济分析进行了较系统的归纳和梳理,在此基础上,分别对关税同盟理论发展、发展中国家一体化理论及其适用性以及区域贸易协定对多边自由化的影响加以评述。理论研究的目的是与实践相结合,既可以解释过去也可以指导未来。因此,接下来的研究以前面的理论为基础,可以分为二条主线:第一,分析全球FTA网络化发展现状、特点和形成原因;第二,分析全球网络化发展可能带来的影响。其中,在分析全球网络化发展现状和特点中,运用WTO公布的最新数据对参与区域经济一体化最积极的国家(经济体)的FTA现状进行了统计。在分析全球FTA网络化发展对世界多边贸易体制的影响时,从多个不同角度论证了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此外,将FTA网络化作为背景之一,论证了发展中国家参与FTA的必要性和FTA伙伴的选择。通过对发展中国家FTA网络化的实证分析,提出了中国参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战略即双轮齐动,尽快构筑以中国为轮轴国的FTA网络。全文由导论和七章内容组成:导论部分主要阐述选题背景和意义、国内外研究综述、研究思路和结构安排以及研究方法和创新。第一章是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和FTA相关理论综述部分,这一部分分别对区域经济一体化主要理论和FTA相关理论进行了具体介绍,将区域经济一体化及相关理论的发展渐次展开并形成一定的逻辑体系,特别是对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前沿理论—FTA形成的政治经济分析进行了较系统的归纳和梳理,并对此加以评述。在评述中对上述四大背离从新的角度加以解释。第二章介绍了全球FTA网络化发展的现状和特点。本章根据WTO网站公布的最新数据,介绍了FTA网络化发展的现状,并对FTA网络化发展的特点进行归纳,特别是分析了全球FTA网络化发展日益凸显的特征——H&S结构的特点和实质。第三章是全球FTA网络化发展背景和原因的政治经济分析。本章从多边贸易体制、大国的示范和带动、其他国家的防御和追随战略、FTA本身的自我强化功能、非对称性FTA动机的多样性五个方面分别对此进行分析。第四章是全球FTA网络化发展对世界经济及贸易格局的影响。本章分析了FTA网络化对参与国与区外国家的影响、对世界多边贸易体制的挑战及对世界经济发展的影响。其中FTA网络化条件下,轮轴国的福利高于其在全球自由贸易条件下所获得的福利,这会导致FTA网络化的持续和进一步强化,从而对世界经济及贸易格局带来影响。第五章是全球FTA网络化发展条件下发展中国家参加FTA的战略选择。本章运用FTA相关理论,结合FTA发展的现实,分别论述了发展中国家参与经济一体化的必要性、伙伴选择、南北型FTA有关问题和建立原则、南南型FTA的教训和成功条件,通过上述分析得出全球FTA网络化发展条件下发展中国家参与FTA的战略。第六章是发展中国家参与FTA收益的实证分析。本章介绍了墨西哥FTA网络化收益的实证分析,包括经济收益和非传统收益的实证分析。第七章是中国参与区域经济合作的战略研究。本章论证了FTA网络化条件下,中国参与经济一体化的必要性,并对中国参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现状、政策和利益分配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中国参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双轮”齐动战略,并提出应尽快构筑一个以中国为轮轴国的全球FTA网络的战略构想。本文的创新主要体现在:1.选题创新尽管目前关于区域经济一体化以及FTA方面的研究很多,但纵观国内外相关文献,还不曾发现关于全球FTA网络化发展这种提法,更谈不上对于FTA网络化发展比较系统的研究。因此,本论文选题是在前人关于轮轴—辐条学说研究的基础上的进一步创新。全球FTA网络化发展这一提法的创新意义在于:它不仅强调了由多个FTA的轮轴—辐条结构所构成的FTA网络,而且进一步强调了这一体系的动态化发展以及这种动态化发展与世界多边贸易体制和各国外贸政策的互动。因而对这一选题进行较系统的研究也同样具有新意。2.观点创新(1)发展中国家既可以选择南南型FTA也可以选择南北型FTA来促进经济发展。(2)轮辐—辐条结构中轮轴国所获得的福利可能大于全球自由贸易所获得的福利,从而导致轮轴—辐条结构的强化。轮轴国对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追求,有可能成为全球自由贸易的阻力。(3)防止南北型一体化可能导致发展中国家政策空间减损。(4)全球FTA网络化发展对世界多边贸易体制的挑战。(5)双轮齐动,尽快构筑以中国为轮轴国的自由贸易协定网络。

刘芳[10](2006)在《中国肉羊产业国际竞争力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经济全球化是世界经济发展的显着特点和必然趋势。尽管我国肉羊生产兴起时间较短,但发展的速度很快。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绵羊、山羊的存栏量、出栏量、羊肉产量均居世界第一位,肉羊业产值占畜牧业的比重也在不断提高。肉羊产业在改善我国人民的膳食结构、提高我国人民的身体素质、增加农牧民生产经营收入、提升我国农业尤其畜牧业的生产结构等方面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作为畜牧业的一个子产业,肉羊业正在成长为畜牧业的一个“朝阳产业”。 但是,与中国作为肉羊生产大国地位很不相称的是,我国还是肉羊产品国际贸易的小国,国际市场占有率只有1%左右,在国际化的道路上,我国肉羊产业发展仍然任重道远。因此,在我国肉羊业从计划经济走向市场经济、从数量型发展走向质量型发展、从关税保护型发展走向自由开放型发展的转型时期,研究其生产和贸易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其所面对的新的国内、国际经济环境,认清国内、国际两种资源的可利用优势,开发国内、国际两大潜在市场,寻找提高我国肉羊产业国际市场竞争力的策略和建议将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论文的主要内容分为六部分: 第一部分 主要以迈克尔·波特的产业及产品国际竞争力理论和国际贸易理论为主要的理论基础,采用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构造了中国肉羊产业国际竞争力研究的经济分析框架,构建并确定了中国肉羊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指标体系及其主要决定和影响因素。 第二部分 对中国肉羊业的国内外环境进行客观地评价,对中国肉羊业生产、消费和贸易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及国际比较。研究发现:中国肉羊存栏量,产肉量稳步增长;肉羊业产值和羊肉产量在肉类产业中的比重不断提高;饲养方式正逐步由放牧转变为舍饲和半舍饲;肉羊生产区域化特征明显,主产区域从牧区转向农区;规模化程度提高,养殖小区大批出现;肉羊产品的国内市场占有率较高、国内市场饱和程度较低,羊肉尤其绵羊肉的国内需求缺口较大,羊肉消费总量增长率和人均增长率均都不断增长。 第三部分 具体测算了中国肉羊业总体及产品竞争力。研究发现:同国内整个畜牧业产品相比,中国肉羊业总体基本不具备显示性比较优势;中国肉羊业主要产品的市场竞争力较低;山羊和山羊肉相对其它肉羊产品国际竞争力相对较强。因此,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国内庞大的消费市场仍将是其主要的目标市场。 第四部 根据迈克尔·波特竞争力钻石理论,就肉羊产品的成本和价格、质量与安全、生产要素和辅助产业及政府的作用等因素对中国肉羊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进行了系统地分析。研究发现:非价格因素成为影响中国肉羊产品国际竞争力的主要原因。和主要出口国相比,中国羊肉价格竞争力总体呈明显上升的趋势;中国绵羊更具有明显的价格竞争优势。中国活山羊出口有着较强的质量竞争优势。但是,肉羊养殖业的弱质性需要政府的宏观调控,政府应从多角度给予肉羊业以扶持。 第五部分 就肉羊产业国内区域竞争力进行了分析;并测算了肉羊主产区的区域比较优势。研究发现:肉羊产区羊业产值绝对值呈上升趋势;肉羊主产区正从牧区转向农区,但牧区在肉羊产业发展中仍然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西部牧区肉羊业区位商一直保持在较高的水平,牧区的肉

二、加入WTO对中国农业发展的效应评估及其政策选择(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加入WTO对中国农业发展的效应评估及其政策选择(论文提纲范文)

(1)外资安全审查机制的国际政治经济学研究 ——以《欧盟外国直接投资审查框架条例》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第一节 问题提出与研究意义
    第二节 文献综述及其局限性
    第三节 分析框架、研究方法与结构安排
第一章 欧盟外资政策的历史演变及其特征
    第一节 《罗马条约》与欧洲共同市场
    第二节 《马斯特里赫特条约》与欧盟的形成
    第三节 《里斯本条约》与欧盟一体化的新发展
    第四节 作为“独特”行为体的欧盟
第二章 《欧盟外资审查条例》
    第一节 《欧盟外资审查条例》的出台背景
        一、跨国公司与全球政治经济权力结构的变革
        二、欧盟成员国自身发展的需求
        三、美国外资安全审查的外溢效应
    第二节 《欧盟外资审查条例》的核心内容
        一、外资审查的定义与主要对象
        二、欧盟的权利与成员国的权力
        三、管制外资的非强制性合作机制
    第三节 《欧盟外资审查条例》中的争议焦点
        一、欧盟成员国的利益分歧
        二、欧盟外资权限的争议
        三、欧盟外资监管的规范
第三章 欧盟成员国的利益偏好及其分歧
    第一节 外资在欧盟的分布及其特征
        一、欧盟吸收外资及其主要来源国
        二、欧盟吸收外资的国别及产业分布情况
        三、中国对欧盟投资的分布情况
    第二节 核心成员国外资审查机制的比较
        一、外资审查机制及其最新调整
        二、最新调整的主要特征及其原因
        三、德法的利益偏好与合作
    第三节 外围与中间地带成员国的利益与政策偏好
        一、中东欧和南欧成员国的利益偏好
        二、北欧与低地国家的利益偏好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欧盟外资政策的权力分配及制定过程
    第一节 欧盟外资政策制定的法律制度
        一、主权财富基金与欧盟的资本自由流动
        二、共同商业政策还是资本自由流动原则?
        三、普通立法程序还是特别立法程序?
    第二节 欧盟外资政策的决策机构
        一、欧盟立法机构与外资政策制定
        二、欧盟委员会与外资权限
        三、欧洲议会与立法权扩张
    第三节 欧盟外资政策的议程设置与权力再分配
        一、成员国与审查自主权
        二、欧盟与议程设置权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欧盟的规范性力量与外资审查的新规范
    第一节 国际投资政策新规范与欧盟规范的升级
        一、国际投资政策的新规范
        二、欧盟外资审查规范的升级
    第二节 欧盟调整投资激励机制的方向
        一、欧盟的外资理念与政策反思
        二、吸引外资与引导流向
    第三节 欧盟外资审查机制的灵活性
        一、监管适度与投资便利化
        二、监管合作与透明度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后记

(2)韩国的对华政策研究2008-2018(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的缘起
        (一) 问题的提出
        (二) 选题的意义
    二、文献综述
    三、研究方法
    四、研究框架
    五、创新与不足
第一章 韩国对华政策的背景
    第一节 韩国对华政策的“反事大主义”思维
        一、韩国“事大主义”的历史传统
        二、韩国“反事大主义”思维的产生
        三、韩国“反事大主义”思维的原因
    第二节 韩国保守-进步阵营的对华政策偏好
        一、韩国政坛保守-进步阵营的分野
        二、韩国保守阵营的对华政策偏好
        三、韩国进步阵营的对华政策偏好
    第三节 韩国对华政策的环境
        一、中美关系竞争性因素的增加
        二、朝鲜半岛对峙格局的持续
        三、韩国经济对华依赖的加强
    小结
第二章 韩国对华政策的目标与基础
    第一节 韩国对华政策的目标
        一、维持中美在东北亚的均衡格局
        二、朝鲜半岛事务中的借重与防范
        三、促进经济发展与提防过度依赖
    第二节 韩国对华政策的基础
        一、不断巩固的美韩同盟
        二、较为发达的经济实力
        三、积极宣传的文化亲和力
    小结
第三章 韩国对华政策的演变历程
    第一节 李明博政府的对华政策
        一、经贸为主轴提升中韩关系
        二、多方努力分散对华经济依赖
        三、“天安舰事件”后的对华政策调整
    第二节 朴槿惠政府的对华政策
        一、提升对华外交地位
        二、积极开展信任外交
        三、“萨德”问题与对华外交转向
    第三节 文在寅政府的对华政策
        一、努力重建中韩互信
        二、继续推进中美平衡
        三、试图降低对华依赖
    小结
第四章 韩国对华政策的评估
    第一节 韩国对华政策的部门倾向
        一、韩国行政部门的对华政策倾向
        二、韩国国会的对华政策倾向
        三、韩国军方的对华政策倾向
    第二节 韩国对华政策的实施效果
        一、在中美间平衡的得失
        二、朝鲜半岛局势的损益
        三、对华经济合作的收获
    第三节 韩国对华政策的现实困境
        一、中美竞争加剧导致回旋余地缩小
        二、朝鲜事务中对华借力与防范的矛盾
        三、对中国崛起“搭车”与“避险”的权衡
    小结
第五章 韩国对华政策的展望
    第一节 韩国对华政策的影响要素
        一、美韩同盟的限制
        二、朝韩关系的影响
        三、国内政治的作用
        四、经济依赖的效应
    第二节 韩国对华政策的前景
        一、地区事务上借力与防范的继续
        二、经济事务上合作大于竞争
        三、安全事务上难以突破瓶颈
    第三节 韩国对华政策的启示
        一、对韩政策定位需要更加现实化
        二、对韩政策内容需要更加丰富化
        三、对韩政策操作需要更加精细化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成果
后记

(3)比较法视阈下我国农业保险法律制度的完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国外研究状况
        1.2.2 国内研究状况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创新与不足
2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2.1 农业保险简述
        2.1.1 概念与分类
        2.1.2 特征与功能
    2.2 农业保险法律制度概论
        2.2.1 概念及特征
        2.2.2 农业保险法的法律地位
        2.2.3 农业保险法律制度的基本原则
    2.3 农业保险法律制度的现实意义
        2.3.1 预防风险促进农业发展
        2.3.2 改变投保人的被动地位
    2.4 理论基础
        2.4.1 经济学理论
        2.4.2 经济法学理论
3 我国现有农业保险法律制度现状及问题
    3.1 我国农业保险立法概述
        3.1.1 农业保险立法的发展历程
        3.1.2 现有法律法规及政策文件
    3.2 我国农业保险法律制度不完善导致的问题
        3.2.1 法律体系不健全
        3.2.2 监管制度不完备
        3.2.3 实践应用性不足
4 国外农业保险法律制度借鉴
    4.1 美国农业保险法律制度源与流
        4.1.1 美国农业保险法律制度的历史发展
        4.1.2 美国农业保险模式特征与启示
    4.2 日本共济制农业保险法律制度探析
        4.2.1 日本共济制农业保险法律制度的演进
        4.2.2 日本共济制农业保险体系的特色与启示
    4.3 法国农业保险法律制度发展经验
        4.3.1 法国农业保险法律制度发展概况
        4.3.2 法国发展农业保险的经验溯源
    4.4 美、日、法三国农业保险法律制度的共性分析
        4.4.1 以农业保险立法为中心
        4.4.2 以政府发挥公共职能为基本点
        4.4.3 以法律明确规范农业保险组织制度
5 比较法视阈下完善我国农业保险法律制度的建议
    5.1 对定义我国农业保险价值取向的启示
        5.1.1 对我国农业保险立法价值导向的启发
        5.1.2 对我国农业保险模式架构的启发
    5.2 对完善我国农业保险法律制度的立法建议
        5.2.1 建立健全我国农业保险法律体系
        5.2.2 依法规范政府主导作用与农业保险监督
        5.2.3 依法构建合理的农业保险管理制度
        5.2.4 加强法律环境建设以增强投保意识
6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4)新贸易保护主义对转轨国家经济影响研究 ——以中国和俄罗斯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关于新贸易保护主义产生和发展原因的研究
        1.2.2 关于新贸易保护主义发展趋势的研究
        1.2.3 关于新贸易保护主义对经济影响的研究
        1.2.4 关于应对新贸易保护主义问题的研究
        1.2.5 关于投资保护主义和金融保护主义的研究
        1.2.6 总结性评述
    1.3 研究思路与主要内容
        1.3.1 研究思路
        1.3.2 主要内容
    1.4 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1.4.1 创新点
        1.4.2 不足之处
2 贸易保护主义与新贸易保护主义理论综述
    2.1 贸易保护理论体系的建立和发展
        2.1.1 重商主义的贸易保护思想
        2.1.2 幼稚产业保护理论
        2.1.3 贸易保护理论的发展
    2.2 新贸易保护主义产生和发展的相关理论
        2.2.1 凯恩斯主义的“新重商主义”
        2.2.2 普雷维什的贸易保护主义
        2.2.3 战略贸易理论与战略性贸易政策
        2.2.4 GATT/WTO框架下的贸易保护机制
        2.2.5 新贸易保护主义的其他理论依据
    2.3 小结
3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新贸易保护主义的发展
    3.1 贸易全球化进程中的贸易自由化与新贸易保护主义
        3.1.1 贸易全球化的迅速发展
        3.1.2 贸易自由化是世界贸易发展的主流
        3.1.3 新贸易保护主义盛行
    3.2 金融全球化进程中的金融危机与新贸易保护主义
        3.2.1 金融自由化的风险
        3.2.2 国际金融危机诱发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的原因
        3.2.3 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新贸易保护主义的发展
    3.3 投资自由化与投资保护主义
        3.3.1 投资自由化的发展趋势
        3.3.2 从贸易保护主义到投资保护主义
    3.4 小结
4 新贸易保护主义对转轨国家经济的促进意义
    4.1 新贸易保护主义的外部压力有利于推动经济转轨和市场化进程
        4.1.1 推动国内改革
        4.1.2 推动市场化发展
    4.2 新贸易保护主义有利于转轨国家获取动态贸易利益
        4.2.1 有利于促进转轨国家的技术进步
        4.2.2 有利于促进转轨国家的对外贸易结构优化
        4.2.3 有利于促进转轨国家的产业结构优化
    4.3 小结
5 新贸易保护主义对转轨国家经济的负面影响与挑战
    5.1 负面影响
        5.1.1 新贸易保护主义影响转轨国家实行贸易自由化
        5.1.2 新贸易保护主义影响转轨国家的经济安全
        5.1.3 新贸易保护主义加剧了金融危机对转轨国家经济的影响
    5.2 转轨国家面临的挑战
        5.2.1 低碳经济下的“碳关税”对转轨国家经济的挑战
        5.2.2 新兴产业领域的新贸易保护主义对转轨国家的挑战
        5.2.3 区域性经济贸易集团对转轨国家形成的挑战
    5.3 小结
6 转轨国家应对新贸易保护主义的对策
    6.1 正确认识新贸易保护主义
        6.1.1 新贸易保护主义不可避免
        6.1.2 新贸易保护主义不会改变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方向
    6.2 政府层面的对策
        6.2.1 加快推进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完善市场经济体制
        6.2.2 制定合理的经济安全战略
        6.2.3 大力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加快低碳产业发展
    6.3 企业层面的对策
        6.3.1 突破核心技术约束
        6.3.2 推进节能减排,转变经营理念
        6.3.3 通过产业升级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6.3.4 提升企业管理水平
    6.4 小结
7 结论
攻博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
参考文献
后记

(5)我国对外贸易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导言
    1.1 选题的背景与意义
    1.2 文献综述
2 对外贸易结构研究的理论基础
    2.1 马克思主义国际经贸理论及其评析
    2.2 传统国际贸易理论—基于产业结构的视角
    2.3 新国际贸易理论—基于产业结构的视角
    2.4 幼稚产业保护理论的演变及其政策含义
    2.5 小结
3 产业结构理论及其与贸易结构的互动机制
    3.1 产业结构演变理论
    3.2 产业结构演进的影响因素
    3.3 产业结构与贸易结构联动的机理
4 我国贸易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历史演变
    4.1 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
    4.2 我国对外贸易结构的演变
    4.3 我国产业结构的历史演变
    4.4 我国产业的国际竞争力—以制造业为例
5 我国贸易结构与产业结构的互动关系-基于不同历史时期的考察
    5.1 改革开放前贸易结构与产业结构的互动效应
    5.2 改革开放初期的贸易结构与产业结构的互动效应
    5.3 20世纪90年代贸易结构与产业结构的互动效应
    5.4 21世纪以来我国贸易结构与产业结构的互动效应
6 我国贸易结构与产业结构升级的实证分析
    6.1 对外贸易与产业结构升级—基于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检验
    6.2 贸易结构与我国产业结构升级—基于时间序列的实证检验
    6.3 贸易结构与产业结构升级—基于结构效应的实证检验
7 我国产业结构失衡与贸易结构失衡的主要表现及原因分析
    7.1 我国产业结构失衡的主要表现及原因分析
    7.2 我国贸易结构失衡的主要表现及其原因分析
8 实现我国贸易结构与产业结构良性互动的路径选择
    8.1 阻碍我国贸易结构与产业结构良性互动的制约因素
    8.2 实现我国贸易结构与产业结构良性互动必须坚持的原则
    8.3 基于产业结构升级的对外贸易战略及其政策选择
    8.4 调整国内市场政策
    8.5 以竞争优势为基准的产业结构调整
9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科研成果

(6)蔬菜全产业链价格形成及稳定措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言
    1.1 研究问题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
        1.2.1 国外相关研究
        1.2.2 国内相关研究
    1.3 研究目标及研究内容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
    1.4 研究技术路线及研究方法
        1.4.1 研究技术路线
        1.4.2 研究方法
    1.5 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1.5.1 可能的创新点
        1.5.2 研究不足
第二章 理论基础
    2.1 价格形成理论
    2.2 价格波动理论
    2.3 价值链理论
第三章 蔬菜产业链条交易流程
    3.1 概念界定
        3.1.1 场间交易
        3.1.2 场内交易
    3.2 蔬菜场内交易流程
        3.2.1 产地批发市场
        3.2.2 中转地批发市场
        3.2.3 销地批发市场
    3.3 蔬菜场间交易流程
        3.3.1 销地大型批发商(中转商)+经纪人+农户
        3.3.2 销地大型批发商(中转商)+产地收购商+经纪人+农户
        3.3.3 销地中间批发商+中转商+产地收购商+经纪人+农户
    3.4 蔬菜交易流程优化模式
    3.5 小结
第四章 菜农销售量与蔬菜生产价格的形成
    4.1 理论框架与研究假说
    4.2 蔬菜销售量及生产价格波动规律
        4.2.1 蔬菜销售量具有一定“季节性”
        4.2.2 蔬菜生产价格保持“相对稳定”态势
        4.2.3 蔬菜销售量对生产价格的“影响力”较低
    4.3 蔬菜销售量对生产价格影响的实证分析
        4.3.1 单位根检验
        4.3.2 实证分析
    4.4 小结
第五章 蔬菜批零价格联动性分析
    5.1 研究假说
    5.2 蔬菜批零价格波动及相关性分析
        5.2.1 波动性分析
        5.2.2 季节性分析
        5.2.3 相关性分析
    5.3 影响蔬菜批零价格因素分析
        5.3.1 影响批发价格的因素分析
        5.3.2 影响蔬菜零售价格因素分析
    5.4 蔬菜批零价格联动性的实证分析
        5.4.1 VAR模型的实证分析
        5.4.2 灰色系统GM(1,1)模型实证分析
        5.4.3 ADL模型实证分析
    5.5 小结
第六章 蔬菜流通链条价格形成
    6.1 理论框架与研究假说
    6.2 全产业链价格波动性分析
    6.3 全产业链价格相关性分析
    6.4 基于VAR模型的实证分析
        6.4.1 模型相关检验
        6.4.2 实证分析结果
    6.5 小结
第七章 批发市场价格形成方式研究
    7.1 批发市场交易方式分析
        7.1.1 批发市场交易现状
        7.1.2 批发市场交易方式
    7.2.批发市场电子结算分析
        7.2.1 模式选择
        7.2.2 运行机制
        7.2.3 博弈困境
        7.2.4 保障措施
    7.3 本章小结
第八章 政府调控蔬菜价格的政策选择
    8.1 创新价格信息的形成和传递
        8.1.1 发展拍卖交易
        8.1.2 推广电子结算
        8.1.3 完善预测预警
        8.1.4 加强信息传递
    8.2 打造稳定的流通链条
        8.2.1 批发市场
        8.2.2 龙头企业
        8.2.3 合作社
    8.3 优化政府蔬菜储备投放
        8.3.1 依托企业实施蔬菜储备
        8.3.2 优化储藏设施空间布局
        8.3.3 拓宽储备菜投放渠道
    8.4 小结
结论与展望
致谢
附录博士期间完成的科研项目与取得的成果
附件
参考文献

(7)开放经济环境下宏观经济政策的选择 ——基于美元无限供给弹性的宏观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论
    1.1 问题的提出与研究目的
        1.1.1 问题的提出
        1.1.2 研究目的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现实意义
    1.3 研究内容、分析框架和研究方法
        1.3.1 主要研究内容
        1.3.2 分析框架
        1.3.3 研究方法
    1.4 创新之处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国外文献综述
        2.1.1 开放经济宏观经济模型研究综述
        2.1.2 新开放经济宏观经济模型研究综述
        2.1.3 开放经济条件下宏观经济政策选择研究综述
    2.2 国内文献综述
        2.2.1 基于开放经济宏观经济学的研究综述
        2.2.2 基于新开放经济宏观经济学的研究综述
第3章 开放条件下宏观经济模型的扩展
    3.1 传统蒙代尔-弗莱明模型概述
        3.1.1 资本完全自由流动下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3.1.2 资本不完全自由流动下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3.2 对M-F模型的评述
    3.3 开放条件下宏观经济模型的扩展
        3.3.1 开放条件下的IS模型
        3.3.2 开放条件下的LM模型
        3.3.3 开放条件下宏观经济模型的扩展
第4章 美元无限供给弹性与二元经济结构
    4.1 信用不断扩张下的经济结构效应
        4.1.1 开放经济模型中的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
        4.1.2 信用扩张对经济结构的影响
    4.2 美元无限供给弹性与二元经济结构
        4.2.1 美元无限供给弹性的假定
        4.2.2 美元无限供给弹性下的二元经济结构
    4.3 我国二元经济结构的实证分析
        4.3.1 变量及样本数据的选择
        4.3.2 变量的季节调整和数据的平稳性检验
        4.3.3 变量间的协整关系检验
        4.3.4 SVAR模型的建立和脉冲响应函数分析
        4.3.5 误差修正模型的构建
        4.3.6 实证结论
    4.4 本章结论
第5章 美元无限供给弹性与外部冲击
    5.1 外部冲击影响效应的理论分析
        5.1.1 外部利率冲击的影响效应
        5.1.2 预期汇率冲击的影响效应
    5.2 美元无限供给弹性之外部冲击
        5.2.1 美元无限供给弹性的外部利率冲击
        5.2.2 美元无限供给弹性的预期汇率冲击
    5.3 美元无限供给弹性下外部冲击的实证研究
        5.3.1 变量和样本数据的选择
        5.3.2 变量的季节调整和数据的平稳性检验
        5.3.3 SVAR模型的估计和脉冲响应函数分析
        5.3.4 实证结论
    5.4 本章结论
第6章 美元无限供给弹性下的宏观经济政策选择
    6.1 开放条件下的宏观经济政策效应
        6.1.1 财政政策对经济的影响效应
        6.1.2 货币政策对经济的影响效应
    6.2 美元无限供给弹性下的经济政策选择
        6.2.1 美元无限供给弹性下财政政策的选择
        6.2.2 美元无限供给弹性下货币政策的选择
    6.3 我国宏观经济政策效应的经验证据
        6.3.1 我国宏观经济政策效应的经验证据
        6.3.2 宏观政策选择风险的经验证据
    6.4 本章结论
第7章 美元无限供给弹性与我国财政政策的有效性分析
    7.1 财政政策体系的一般框架
        7.1.1 财政政策的实施工具
        7.1.2 财政政策的目标和种类
        7.1.3 财政政策的传导途径
    7.2 美元无限供给弹性下我国财政政策工具有效性分析
        7.2.1 政府支出对经济的影响效应
        7.2.2 税收收入对经济的影响效应
    7.3 美元无限供给弹性下财政政策工具选择
        7.3.1 美元无限供给弹性下政府支出的选择
        7.3.2 美元无限供给弹性下税收收入的选择
    7.4 我国财政政策有效性的实证检验
        7.4.1 我国财政政策有效性的实证检验
        7.4.2 财政政策工具传导途径的实证研究
    7.5 本章结论
第8章 全文的结论与政策建议
    8.1 全文的结论
    8.2 相关政策建议
        8.2.1 针对我国经济虚拟化方向发展的政策建议
        8.2.2 针对外部冲击对我国经济影响的政策建议
        8.2.3 针对我国宏观经济政策选择的政策建议
    8.3 未来的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后记

(8)国际法之治:从国际法治到全球治理(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问题的提出
    二、文献述评
    三、研究思路、结构安排和研究方法
第一章 概念与现状:国家法治、国际法治、国际法之治和全球治理
    第一节 国内社会的法治与国际社会的法治
        一、国内社会的法治
        二、国际社会的法治
        三、初步界定
    第二节 国家法治与国际法治
        一、国际法律文件中的"法治"
        二、联合国的两级法治实践
        三、两级法治与全球治理
    第三节 全球治理与国际法之治
        一、全球治理的理论与实践
        二、国际法之治:全球治理新模式
        三、国际法之治:要素与原则
第二章 国际法之治的历史演变:从三十年战争到三年危机
    第一节 国际会议—国家治理阶段
        一、威斯特伐利亚和会
        二、欧洲协调
        三、海牙和会
        四、国际会议—国家治理阶段的主要特点
    第二节 国际组织—国际治理阶段
        一、国际联盟
        二、联合国
        三、两极冷战
        四、国际组织—国际治理阶段的主要特点
    第三节 国际法—全球治理阶段
        一、全球化与全球治理的兴起
        二、真正的联合国
        三、法治年代
        四、危机年代
        五、非政府组织
        六、经济危机与世界秩序
        七、国际法—全球治理阶段的主要特点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国际法之治的当代实践:欧盟体制和WTO体制
    第一节 全球治理范式一:欧盟体制
        一、欧洲理想
        二、欧洲一体化历程
        三、欧盟在全球治理中的作用与表现
        四、欧盟治理的主要特点
        五、对欧盟治理的评价
    第二节 全球治理范式二:WTO体制
        一、GATT全球贸易治理
        二、WTO全球治理的基本特征
        三、WTO全球治理的成就
        四、WTO全球治理的挑战
        五、对WTO全球治理的评价
    第三节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国际法之治与中国:五千年文明的两百年岁月
    第一节 中国的全球治理观
        一、以礼经世
        二、和谐世界
    第二节 中国参与全球治理之变迁
        一、“治下”之中国
        二、“治外”之中国
        三、“治中”之中国
    第三节 中国参与全球治理之样本:以WTO为例
        一、善意履行义务
        二、和平解决争端
        三、认真行使权利
        四、中国在WTO中的新角色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国际法之治的标准
    第一节 全球治理的困境
        一、国家主权的悖论
        二、治理主体的矛盾
        三、治理依据的缺陷
    第二节 国际法的挑战
        一、“去正式化”
        二、“碎片化”
        三、“帝国”
    第三节 国际法之治的未来
        一、国家主权过时了吗?
        二、国际法是世界政府吗?
        三、国际法之治再界定
        四、领袖型国家、共进国际法与和谐世界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后记

(9)全球FTA网络化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背景和意义
        (一) 选题的背景
        (二) 选题的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一) 区域经济一体化相关理论
        (二) FTA相关理论
        (三)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外部性问题
    三、本文的研究思路和结构安排
    四、本文的研究方法和创新
        (一) 研究方法
        (二) 本文的创新之处
    五、相关概念的界定
        (一) 区域经济一体化相关术语的界定
        (二) 关于FTA概念和形式的界定
第一章 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和FTA相关理论综述
    一、区域经济一体化相关理论
        (一) 关税同盟理论
        (二) 自由贸易区理论
        (三) 共同市场理论
        (四) 大市场理论
        (五) 协议性国际分工理论
        (六) 发展中国家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
    二、FTA相关理论
        (一) 鲍德温(Baldwin)的多米诺理论
        (二) 地缘政治因素学说
        (三) 非合作博弈和囚徒困境说
        (四) 集体行动成本说
        (五) 新区域主义理论
    三、对相关理论的评述
        (一) 关税同盟理论发展评述
        (二) 发展中国家一体化理论评述
        (三) FTA相关理论对全球FTA网络化发展现实的解释
        (四) 关于是‘垫脚石’还是‘绊脚石’的争论
第二章 全球FTA网络化发展的现状和特点
    一、FTA发展的历史回顾
        (一) 二战以前区域贸易安排的产生和发展
        (二) 二战以后到20世纪90年代以前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
    二、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球FTA的网络化发展
        (一) 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球FTA发展现状
        (二) 全球FTA网络化的形成和特征
    三、全球FTA发展的特点
        (一) 自由贸易协定的签订主体的特点
        (二) 自由贸易协定内容上的特点
        (三) 自由贸易协定网络中大国不可忽视的领导作用
第三章 全球FTA网络化发展背景和原因的政治经济分析
    一、多边贸易体制方面的原因
        (一) 自由贸易协定存在的多边法律基础
        (二) 多边贸易自由化谈判受阻
    二、大国的示范和带动
        (一) 欧美竞相争夺未来新格局和新秩序的主导权
        (二) 美国对外经贸政策重点转向双边自由贸易协定
        (三) 美国双边协定的主要动机是影响经济规则的能力
    三、其它国家的防御战略和追随效应
        (一) 东亚地区FTA已形成竞争态势
        (二) 发展中国家或后进国家主动寻求南北协定
        (三) FTA先行国追求建立以自己为中心的自由贸易协定网
    四、FTA本身的自我强化功能
        (一) 自由贸易区的优越性
        (二) 双边FTA的优越性
    五、非对称型双边FTA动机的多样性
        (一) 非传统收益成为主要动机
        (二) 应对其它区域(多边)合作进程成为主要动机
        (三) 地区安全问题或政治利益成为主要动机
第四章 全球FTA网络化发展对世界经济及贸易格局的影响
    一、FTA网络化对伙伴国与区外国家的影响
        (一) FTA网络化发展对伙伴国贸易量的影响
        (二) FTA网络化发展对不同国家福利的影响
        (三) 全球FTA网络化发展对区外国家政策的影响
    二、全球FTA网络化发展对世界多边贸易体制的影响
        (一) 通过FTA的扩大不会自动导致全球贸易自由化
        (二) FTA成员可能会成为全球贸易自由化的障碍
        (三) FTA的非贸易条款对多边关税的影响
        (四) 全球FTA“轮轴—辐条”网络体系的影响
    三、全球FTA网络化发展对世界经济发展的影响
        (一) 全球FTA网络化发展对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影响
        (二) 全球FTA网络化发展对世界贸易与投资格局的影响
第五章 全球FTA网络化发展条件下发展中国家参与FTA的战略
    一、发展中国家参与FTA的必要性
        (一) 当今发展中国家所依托的外部环境有所变化
        (二) 被边缘化的第三国可能遭受的危害
        (三) 当今发展中国家自身的情况有所变化
    二、发展中国家参与FTA的伙伴选择
        (一) 进口变动与不同类型FTA的福利比较
        (二) 双重比较优势与不同类型FTA的利益分配
        (三) 集聚效应与不同类型FTA的利益分配
        (四) 南北型FTA有利于南方国家吸引FDI和获得技术外溢
    三、南北型FTA主要问题和建立原则
        (一) 南北型一体化的主要问题
        (二) 建立南北型FTA的原则
    四、南南型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教训和成功条件
        (一) 南南型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教训
        (二) 建立南南型FTA成功的条件
第六章 墨西哥参加FTA收益的实证分析
    一、墨西哥从NAFTA获得的经济收益
        (一) NAFTA对墨西哥贸易的影响
        (二) NAFTA对墨西哥利用外资的影响
        (三) NAFTA对墨西哥经济的整体影响
    二、墨西哥的FTA网络与非传统收益分析
        (一) 与美国、加拿大建立NAFTA的非传统收益分析
        (二) 墨西哥的FTA网络强化了墨西哥的经济地位
        (三) 墨西哥双边贸易自由化前进步伐将减缓
第七章 中国参与区域经济合作的战略研究
    一、中国参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现状和原因
        (一) 中国参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现状
        (二) 中国参与区域合作政策的转变
        (三) 中国积极参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原因
    二、中国参与区域经济一体化政策的内容和特点
        (一) 从东亚地区看中国推行的区域经济一体化政策
        (二) 中国参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模式
        (三) 中国参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伙伴选择标准
    三、双重比较优势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利益分配
        (一) 双重比较优势决定了竞争型双边FTA各成员国的利益分配
        (二) 中国与ASEAN的双重比较优势以及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
        (三) 结论
    四、中国参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战略
        (一) 多头并进,侧重双边
        (二) 尽快构筑一个以中国为轴心的全球FTA网络
附录
参考文献
后记

(10)中国肉羊产业国际竞争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的背景、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
    1.3 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1.4 论文结构框架与内容布局
第二章 肉羊产业国际竞争力研究的理论内涵和经济分析框架
    2.1 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内涵
    2.2 肉羊业国际竞争力的经济分析框架
第三章 肉羊业生产、消费及贸易概况
    3.1 肉羊业生产概况
    3.2 肉羊产品消费概况
    3.3 肉羊产品贸易概况
第四章 我国肉羊业国际竞争力的测算
    4.1 肉羊业总体竞争力的测算
    4.2 肉羊业产品竞争力的测算
第五章 肉羊产业区域竞争力的测算
    5.1 我国肉羊生产的区域分布状况
    5.2 肉羊生产的区域比较优势
    5.3 区域自然资源条件分析
    5.4 企业竞争优势分析
    5.5 肉羊生产优势区域布局
第六章 影响我国肉羊业国际竞争力的因素分析
    6.1 成本、价格
    6.2 质量与安全
    6.3 生产要素及相关产业
    6.4 市场需求和机遇
    6.5 规模和经营组织形式
    6.6 政府的作用
第七章 基本结论及政策建议
    7.1 基本结论
    7.2 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四、加入WTO对中国农业发展的效应评估及其政策选择(论文参考文献)

  • [1]外资安全审查机制的国际政治经济学研究 ——以《欧盟外国直接投资审查框架条例》为例[D]. 曹文. 北京大学, 2021(09)
  • [2]韩国的对华政策研究2008-2018[D]. 谢斌. 吉林大学, 2019(02)
  • [3]比较法视阈下我国农业保险法律制度的完善研究[D]. 崔耿.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19(02)
  • [4]新贸易保护主义对转轨国家经济影响研究 ——以中国和俄罗斯为例[D]. 王迎. 东北财经大学, 2015(08)
  • [5]我国对外贸易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关系研究[D]. 骆革新. 厦门大学, 2019(07)
  • [6]蔬菜全产业链价格形成及稳定措施研究[D]. 李桂芹.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15(07)
  • [7]开放经济环境下宏观经济政策的选择 ——基于美元无限供给弹性的宏观分析[D]. 张岩. 天津财经大学, 2014(10)
  • [8]国际法之治:从国际法治到全球治理[D]. 刘衡. 武汉大学, 2011(04)
  • [9]全球FTA网络化发展研究[D]. 孙玉红. 东北财经大学, 2007(06)
  • [10]中国肉羊产业国际竞争力研究[D]. 刘芳.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06(10)

标签:;  ;  ;  ;  ;  

中国加入WTO对中国农业发展的影响评价及政策选择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