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公路速度研究

高速公路速度研究

一、高速公路运行速度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田毕江,胡澄宇,杨文臣,苏宇[1](2022)在《基于驾驶模拟技术的山区高速公路桥隧群区限速值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为了提高山区高速公路行车安全性和速度连续性,提出了山区高速公路桥隧群区路段的限速值优化方法。首先通过选择在建的山区高速公路桥隧群区段为研究对象,构建了该路段的三维仿真场景。然后根据隧道路段设计速度采用标准,分别确定了"设计速度±20 km/h"和"设计速度"等3种限速方案,开展了3种限速方案下的驾驶模拟实验。最后从运行安全性、行车舒适性和效率性出发,选取了横向偏移值、相邻路段运行速度差、纵向加速度和速度统计指标,分析了不同限速方案下驾驶响应特性。结果表明:较低限速方案下,车辆横向偏移量最小,限速提高使得车辆更难以保持轨迹一致性,增加了行车安全风险,但合适的限速条件下,车辆运行速度变化和纵向加速度控制更平顺,有利于行车安全性和舒适性;采用线形累加法进行综合评价,认为采用设计速度的限速条件能较好均衡桥隧群区的安全性、舒适性和通行效率。

尚婷,吴鹏,李松凌,夏瑜[2](2022)在《山区高速公路隧道内换道区域设置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针对我国山区高速公路隧道与互通立交出口小间距路段车辆运行效率低、道路交通事故频发等问题,提出在隧道内设置车辆允许换道区域的方法。首先,对发生在隧道内的交通事故空间分布特征进行分析以确定隧道内可以单向设置变换车道的区域;其次,提出允许换道区域的交通标志版面设置方法和标线设置形式;然后,根据驾驶人行为特性计算得到在不同服务水平下允许换道区域的最小长度,计算结果表明在二级服务水平下,隧道内允许换道区域的最小长度为228 m。最后,通过Vissim仿真验证了在隧道内设置允许换道区域对提高车辆运行效率、提升高速公路安全水平有显着的效果。

刘胜斌,李勃[3](2022)在《连续长下坡路段安全处置措施研究》文中认为随着山岭区高速公路的建设,受地形和地貌条件的限制,连续长下坡的路段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山岭区高速公路上。在难以避免出现连续长下坡路段的情况下,采取综合的安全处置措施对提高连续长下坡路段的交通安全水平尤为重要。结合具体的工程实践,提出主动安全措施与被动安全措施相结合,为拟建的连续下坡路段的安全性提供技术支持,对提升连续下坡路段的运行安全水平具有一定的意义。

梁天霄,郭忠印,宋灿灿[4](2021)在《双向八车道超级高速公路客车专用车道宽度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汽车性能的提升催生了高速公路提速的迫切需求,八车道高速公路的建设为超高速汽车行驶提供了客观基础。现设计了行驶速度140 km/h的三种宽度的八车道高速公路客车专用车道,分别为3.50 m、3.60 m与3.75 m。基于驾驶模拟实验数据,从通行效率、运行速度与车道保持能力三个方面,分析不同车道宽度下车辆的运行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双向八车道高速公路客车专用车道的车道宽度采用3.50 m、3.60 m和3.75 m,均能满足车辆运行速度维持在140 km/h,通行效率与安全水平无显着差异。因此,三种车道宽度均能满足客车专用车道的要求。从节约用地的角度,推荐3.50 m的车道宽度。

胡圣魁,王武生,陆超[5](2021)在《基于运行速度的高速公路限速方法研究》文中提出从运行速度的角度出发,结合高速公路车辆运行安全和运输效率等因素;通过分析影响高速公路运行速度的主要约束指标,以限速区间段长度为基础变量,利用迭代法求得最优限速方法;依托永新高速初步设计,对限速方法进行验证。结论表明:合理的限速方法能提高一条车道通行能力6.85%,降低车辆平均通行时间13.27%,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任传亭,李森哲,吕昊,孟云伟,任广海[6](2021)在《广西资兴高速公路限速方案研究》文中指出为解决高速公路限速值与运行速度的矛盾问题,以资兴高速为依托,采用综合评价论证法,调查分析车辆运行速度特征、交通事故特点,核查影响运营安全的技术指标、构造物分布、安全设施参数,从而论证确定资兴高速限速方案,为优化限速值和改善保障措施提供依据。

韩万里,吕云飞,赵建有[7](2021)在《高海拔高速路动物穿行警示标志设置研究》文中指出为合理设计、有效设置高海拔地区高速公路动物穿行警示标志,从驾驶人特性入手,采用行车样线法,在青海省共玉高速公路展开实地调查与实车测验。首先,以咨询专家、走访当地民众、交通管理部门协助方式对公路沿线牧区和自然保护区与动物穿行相关的情况进行调查与分析取证;其次,在自然驾驶条件下,在搭载GPS和两组高清行车记录仪车上同步采集不同海拔路段的驾驶人行车速度与其主观感受;最后,对动物穿行警示标志进行设计,同时提出了标志设置的最低要求,并基于高海拔区域驾驶人特性、减速操作曲线和视认距离模型构建了动物穿行警示标志的前置距离模型。根据研究结果,建议在自然保护区前,警示标志图案采用呈运动趋势的藏羚羊;牧区及放牧通道前的警示标志图案同理采用呈运动趋势的牦牛,黄底黑图案搭配。通过构建的前置距离模型,得出了基于驾驶人特性高海拔地区高速公路动物穿行警示标志的前置距离参照表。

田佳佳,张宿峰,马艳丽[8](2021)在《改进IHSDM的交互式高速公路设计一致性评价》文中研究表明为满足高速公路运行车速与线形设计之间的协调性,提高高速公路车辆运行的安全性,开展高速公路设计一致性评价研究.在收集实际高速公路线形及事故数据的基础上,应用交互式道路安全设计模型(IHSDM)进行设计一致性评价,将评价结果与实际事故数据进行对比,分析了该模型的适用性.针对该模型在中国高速公路应用中存在的不足进行了改进,并将设计一致性存在问题路段与线形设计存在不足路段进行对比分析,验证了改进模型的有效性.分析结果表明:改进模型评价结果准确率为83.3%,较原模型评价准确率提高了25%,研究成果可以为高速公路线形设计的安全性评价提供技术支持.

王晚香,张佳垚,郭瑞军[9](2021)在《多种失效模式下高速公路复杂网络可靠性研究》文中指出提出以设计时速为基准的路网行程时间可靠性的计算方法,建立基于延迟系数的行程时间可靠性模型,探究在不同失效策略下,路网行程时间可靠性的变化规律.以高速公路网为例,利用对偶法对高速公路网进行拓扑结构建模,计算拓扑网络中的节点度,设置路网连通可靠性、行程时间可靠性和道路阻断及拥挤状态下的路网可靠性三种情景,分析不同情景下路网可靠性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与以往的模型相比,基于延迟系数的高速公路网行程时间可靠性模型可准确有效地反映其路网在不同失效模式下的运行特性.随着低速道路的条数增加,路网行程时间可靠性降低.行程时间系数和延迟系数均达到最小值时,此时的路网行程时间可靠性的值最大.

叶欣辰,王雪松,胡若栩,吴正安,辛红刚[10](2021)在《基于多源数据的山区高速公路事故影响因素及主动管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山区高速公路道路线形复杂、恶劣天气多发,二次事故后果严重。针对山区高速公路解析事故影响因素,提出主动管控对策,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贵都高速开展了山区高速事故影响因素实证分析,采用路段类型、道路线形、交通运行、天气环境、路面抗滑等多源数据为自变量,构建了基于定长法、同质法分段的负二项回归模型,揭示了山区高速事故频数的关键影响因素,并提出了面向恶劣天气的山区高速公路主动管控对策。结果表明,路段类型、平均坡度、平均速度、雾天占比、路面抗滑性能指数及路段长度均显着影响山区高速事故频数。研究结果可支撑道路管理部门制定安全改善和主动管控措施。

二、高速公路运行速度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高速公路运行速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驾驶模拟技术的山区高速公路桥隧群区限速值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驾驶模拟实验设计
    1.1 驾驶模拟实验平台
    1.2 实验场景及方案设计
    1.3 驾驶模拟安全评价流程
    1.4 驾驶员招募
2 驾驶模拟评价体系建立
    2.1 评价指标体系
        (1)安全性指标:
        (2)舒适性指标:
        (3)效率性指标:
    2.2 综合评价方法
3 限速方案指标评价
    3.1 安全性指标
        (1)横向偏移。
        (2)相邻路段运行速度差。
    3.2 舒适性指标
    3.3 效率性指标
    3.4 多指标综合得分评价
4 结语

(2)山区高速公路隧道内换道区域设置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隧道内允许换道区域位置选取
2 允许换道区域交通标志和标线设计
    2.1 标志版面设计
    2.2 隧道内标志最小识认距离
        2.2.1 标志识读距离L1
        2.2.2 标志消失距离L2
    2.3 允许换道区域交通标线设计
3 换道区域最小长度计算
    3.1 等待可插入间隙距离L31
    3.2 驾驶人判断可插入间隙的行驶距离L32
    3.3 驾驶人调整距离L33
    3.4 侧向横移距离L34
4 交通仿真分析
    4.1 构建仿真模型
    4.2 允许换道区车辆换道效率分析
    4.3 允许换道区车辆换道安全性分析
5 结语

(3)连续长下坡路段安全处置措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项目概况
2 连续下坡路段安全性分析
    2.1 连续下坡的界定
    2.2 影响因素分析
        2.2.1 纵坡坡度与安全性的关系
        2.2.2 平纵组合线形的影响
3 对连续下坡路段的综合处置措施
    3.1 主动安全措施
        3.1.1 合理拟定平纵线形指标
        3.1.2 利用运行速度分析
        3.1.3 注重安全性评价,建立制动器温度预测模型
        3.1.4 增设停车区、加水区等服务设施
        3.1.5 交通工程及安全设施
        3.1.5.1 管理养护措施
        3.1.5.2 监控设施
        3.1.5.3 应急救援措施
        3.1.5.4 安全设施
    3.2 被动安全措施
        3.2.1 设置紧急避险车道
        3.2.2 加强护栏设置
4 结语

(4)双向八车道超级高速公路客车专用车道宽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实验设计与数据收集
    1.1 实验设备与人员
    1.2 实验场景
    1.3 实验与数据采集
2 数据提取标准
3 通行效率
4 运行速度
    4.1 断面速度分布规律
    4.2 运行速度协调性
5 车道保持能力
6 结语

(5)基于运行速度的高速公路限速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约束指标
    1.1 几何要素
    1.2 限速区间及过渡段长度
    1.3 运行速度梯度绝对值
    1.4 特殊路段
2 迭代法分析过程
    2.1 确定运行速度的极值
    2.2 确定初始运行速度曲线
    2.3 优化初始运行速度曲线
    2.4 确定特殊路段的运行速度曲线
    2.5 确定最终运行速度曲线
    2.6 综合效益分析
3 工程应用
4 结语

(6)广西资兴高速公路限速方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工程概况与限速现状
2 事故多发点段排查
    2.1 事故易发点段核查
    2.2 事故集中路段分析
3 运行速度测算与分析
    3.1 计算运行速度
    3.2 实测运行速度
4 平纵横指标核查
    4.1 初定基本限速值
    4.2 核查设计标准
        4.2.1 横向力系数μ
        4.2.2 纵坡
        4.2.3 视距
5 隧道路段、互通路段及沿线设施指标核查
    5.1 隧道路段核查
    5.2 互通式立体交叉、服务区段等核查
        5.2.1 主线线形指标
        5.2.2 加减速车道长度
        5.2.3 识别视距
    5.3 安全设施核查
6 限速方案
    6.1 特殊限速路段划定
    6.2 限速方案
7 结束语

(7)高海拔高速路动物穿行警示标志设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0 引 言
1 研究方法及过程
    1.1 调研路段
    1.2 试验设备与场景
2 调查取证与数据分析
    2.1 车辆与动物碰撞事故现状分析
    2.2 高海拔地区道路环境对驾驶人影响分析
3 高海拔地区高速公路动物穿行警示标志设计及前置距离模型
    3.1 动物穿行警示标志设计
    3.2 高海拔地区高速公路动物穿行警示标志前置距离模型
        3.2.1 交通标志视认过程分析
        3.2.2 交通标志视认距离计算模型研究
        3.2.3 基于驾驶员识认特性的车辆减速距离计算模型
        1)制动感觉-反应距离计算模型
        2)减速距离计算模型
        3.2.4 标志前置距离计算模型
        3.2.5 高海拔地区动物穿行警示标志前置距离参照表
4 结 论

(8)改进IHSDM的交互式高速公路设计一致性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1 设计一致性评价
    1.1 路段划分
    1.2 运行速度预测
    1.3 评价指标
    1.4 IHSDM给出的模型适用性分析
        (1) 设计一致性评价结果
        (2) 适用性分析
2 模型的改进
    2.1 改进方案
    2.2 速度预测公式修正
    2.3 运行速度预测
3 模型有效性验证
4 结论

(9)多种失效模式下高速公路复杂网络可靠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公路复杂网络的可靠性相关参数
    1.1 节点度
    1.2 连通可靠性
    1.3 行程时间可靠性
        1.3.1 路段行程时间
        1.3.2 基于变异系数的行程时间可靠性
        1.3.3 基于延迟行程指标的行程时间可靠性
        1.3.4 基于延迟系数的行程时间可靠性模型设计
    1.4 路网可靠性
2 高速公路网建模及拓扑指标计算
3 路网连通可靠性分析
    3.1 逐个移除节点的路网连通可靠性
    3.2 移除多个节点的路网连通可靠性
4 路网行程时间可靠性分析
    4.1 不同行程时间系数下的行程时间可靠性
    4.2 不同延迟系数的行程时间可靠性
5 道路阻断及拥挤状况下的路网可靠性
6 结论

四、高速公路运行速度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驾驶模拟技术的山区高速公路桥隧群区限速值分析[J]. 田毕江,胡澄宇,杨文臣,苏宇. 公路, 2022
  • [2]山区高速公路隧道内换道区域设置方法研究[J]. 尚婷,吴鹏,李松凌,夏瑜. 公路, 2022
  • [3]连续长下坡路段安全处置措施研究[J]. 刘胜斌,李勃. 公路, 2022(01)
  • [4]双向八车道超级高速公路客车专用车道宽度研究[J]. 梁天霄,郭忠印,宋灿灿. 上海公路, 2021(04)
  • [5]基于运行速度的高速公路限速方法研究[J]. 胡圣魁,王武生,陆超. 湖南交通科技, 2021(04)
  • [6]广西资兴高速公路限速方案研究[J]. 任传亭,李森哲,吕昊,孟云伟,任广海. 公路交通技术, 2021(06)
  • [7]高海拔高速路动物穿行警示标志设置研究[J]. 韩万里,吕云飞,赵建有.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1
  • [8]改进IHSDM的交互式高速公路设计一致性评价[J]. 田佳佳,张宿峰,马艳丽. 大连交通大学学报, 2021
  • [9]多种失效模式下高速公路复杂网络可靠性研究[J]. 王晚香,张佳垚,郭瑞军. 大连交通大学学报, 2021(06)
  • [10]基于多源数据的山区高速公路事故影响因素及主动管控研究[A]. 叶欣辰,王雪松,胡若栩,吴正安,辛红刚. 第十六届中国智能交通年会科技论文集, 2021

标签:;  ;  

高速公路速度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