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准重点全面压低不良贷款——河南省内乡县农村信用社8个月盘活资金超亿元

找准重点全面压低不良贷款——河南省内乡县农村信用社8个月盘活资金超亿元

一、找准着力点 全面降低不良贷款——河南省内乡县农村信用联社八个月盘活资金超亿元(论文文献综述)

肖节海[1](2020)在《永春县农村信用社小额信贷发展研究》文中认为随着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农村地区的建设和投入持续加大,农村地区的金融需求不断扩大,需要汇聚广泛的金融资源和社会力量,支农贷款的需求也变得更加急迫。为助力农村发展,农村信用社主动扛起金融服务乡村的大旗,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加大农户小额信贷的投放力度,取得积极的社会和经济效益。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对农村小额信贷发展是一个难得的机遇,为服务“三农”的金融机构指明了方向,提出了更高要求,也带来了更多机遇。小额信贷作为一款支农的信贷产品,在解决农户生产资金困难、支持农村经济发展、促进农民增收致富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目前在经济、信用双下行的背景下,还存在农业生产不确定性、小额信贷产品同质化竞争、发展潜力面临瓶颈以及小额信贷覆盖面广使风险防控难等问题,阻碍小额信贷的良性循环,影响农信社的可持续发展。本文以永春县信用社为研究对象,从小额信贷发展的相关理论展开,从理论到实践,逐步完成了信用社小额信贷发展的研究。首先,本文介绍了核心概念与理论基础,包括农村小额信贷在支持农村发展中的优势理论和制约小额信贷发展的影响因素等相关理论;其次,基于永春县信用社小额信贷的现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主要包括发展潜力面临瓶颈、经营环境变数增多、产品服务短板凸显、数据共享不充分、风险防控难度较大等,并分析了风险成因;再次,建立风险因素评估模型,分析农户小额信贷风险因素的影响程度;最后,针对当前小额信贷存在的问题和影响因素,提出永春县信用社小额信贷发展建议和对策。

宋江娜[2](2019)在《山东省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银行业支持问题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在我国连续多年强农惠农政策的扶持下,我国粮食生产连续多年高位增产,农民收入连续多年持续增加,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但在这一过程中,出现了农产品供需错配的矛盾、农产品国内外价格倒挂的矛盾、农村农民增产不增收、农业生产资源环境透支与绿色生态要求之间的矛盾、农业扶持补贴政策与发展需要之间的矛盾等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制约着中国“三农”问题的解决。2017年中央第一号文件全面系统地部署了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的过程中离不开金融的支持,在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过程中,必须高度重视作为我国金融业主体部分的银行业支持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问题。本文在文献综述的基础上,先分析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背景和内容,接着分析山东省银行业支持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需求,从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视角对山东省农业发展对银行业的金融需求进行分析,并对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下山东省农业发展对银行业金融需求的制约因素进行分析。再次分析山东省银行业支持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供给状况及问题,主要分析了山东银行机构涉农情况、山东省银行业的涉农金融产品供给、山东省银行业支持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典型模式和银行业支持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的供给问题。最后提出促进银行业支持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政策建议:以乡村振兴战略为统领,助力框架协议下的外部体系建设;坚持市场导向,理性对接农村金融需求;优化金融供给,提升银行业金融机构支持能力;开展金融支农专项工程,促进供需高效对接;健全银行业支持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监测评估体系。

孙玉龙[3](2019)在《M农村商业银行发展战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经济形势总体运行稳中向好,但是稳中有变、变中有忧,全球经济复苏动能衰减,单边主义和贸易保护主义抬头,中美贸易摩擦不断,经济面临下行压力。作为国民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运转枢纽,银行业的发展与宏观经济形势息息相关,随着利率市场化改革不断推进,金融脱媒日益凸显,中国金融业对外开放的大门越开越大,同时互联网金融野蛮生长,依托其互联网技术和大数据平台优势,打破传统银行业竞争格局,随着监管部门持续强化银行业监管,深化银行业市场乱象整治工作深入推进,银行业发展背景正在发生深刻变化。作为县域地方性金融机构,农村商业银行在支持县域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2013年以来,M农村商业银行借助银行化改革实现较快发展,存贷款市场占有率居全县金融机构首位。但是,由于改革发展中积累的矛盾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2018年以来,M农村商业银行各项业务指标下滑明显,存、贷款结构不合理,信用风险暴露,不良贷款反弹明显,网格化营销推进慢,产品手段单一,公司治理形式化、人员配备不合理、体制机制不完善等深层次矛盾逐步显露。可以说,M农村商业银行目前正处于爬坡过坎、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本文基于以上研究背景,综合运用文献研究法、实地调研法、对比分析法等研究方法,研究M农村商业银行发展战略。首先,运用PEST分析法对政治法律环境、经济环境、社会文化环境、技术环境等宏观环境进行分析;其次,借助波特五种力量竞争模型,对M县域银行业竞争环境进行分析;最后,运用SWOT分析法,综合分析其外部机遇与挑战、内部优势和劣势,进而确定M农村商业银行转型发展战略。同时,提出配套的战略实施和保障措施,主要包括零售业务转型、现代服务转型、精细化管理转型、风险防控转型四个方面,并从完善公司治理、强化内部审计、提高科技支撑、加强安全稳定、提升合规意识五个维度,构建起战略实施的保障机制。发展战略事关农村商业银行发展方向、市场定位、竞争优势、发展目标。在当前竞争日益激烈的发展格局下,农村商业银行要实现持续长远发展,必须制定科学的发展战略,这是确保农村商业银行获得持久竞争优势的内在要求。农村商业银行银行化改革较晚,目前部分省市信用社或农村合作银行尚未完成银行化改革,在公司治理特别是战略管理方面,普遍重视程度不够,且缺乏相关的管理经验和实践能力。所以说,本文研究成果不仅对M农村商业银行提供发展战略,对其他农村商业银行也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吴雨晴[4](2019)在《A银行农户贷款发展瓶颈问题及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近年,农户贷款因其便捷性和有效性,在全国范围内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广受政府部门和老百姓的欢迎,尤其在当前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推进新农村建设的新形势下,农户贷款对支持“三农”的作用显得更加重要。我国于2000年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大力推广农村商业银行(原农村信用社)参与为主的农户贷款,之后,农户贷款得到了快速发展,成为了农商银行的主要贷款业务品种和主要利润增长点,实现了“三农”与农商银行的“双赢”。本文以A银行(A县农商银行,以下简称A银行)为研究对象,对该行体制机制、贷款供需、信贷文化等内容进行研究,发现近几年该行农户贷款虽取得了长足发展,但在实际操作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已进入发展的瓶颈期,远远不能适应当前的新形势、新要求。本文首先依次对农商银行、农户贷款等概念进行了界定,分析了农户贷款的特点,阐述了农户贷款的作用,明确了普惠金融理论、交易成本理论、信息不对称理论的概念,作为本文的理论基础;其次,对A银行基本情况、农户贷款发展环境进行了介绍,对该行农户贷款进行了 SWOT分析,从贷款投向、产品类型、贷款用途和贷款额度四个方面进行了现状分析,提出贷款供需、贷款模式、贷款手续、贷款风险、企业竞争力等五个方面的瓶颈问题;再次,介绍了层次分析法,运用该方法对A银行农户贷款发展瓶颈问题影响因素进行了数学分析,找出了造成该行农户贷款发展进入瓶颈期的主要因素;最后,从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提高信贷获得便捷性、提供差异化贷款服务模式、拓宽资金来源渠道、全力防控农户贷款信用风险五个方面,对A银行农户贷款业务进一步发展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对策。

代朝峰[5](2018)在《金融精准扶贫的实践探索与创新研究 ——以工行承德分行为例》文中提出大力推进金融扶贫是党和国家对扶贫开发的新要求,也是金融机构义不容辞的责任和政治任务。金融扶贫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关键支撑,有助于财政扶贫资金撬动资源,发挥滚雪球效应,进而扩大扶贫资金覆盖面。承德地区历史上改革开放较晚,致使贫困程度比较深,目前,承德市脱贫攻坚工作已经到了关键时期,如何发挥出银行系统在脱贫攻坚中的作用,金融精准扶贫至关重要。工商银行作为国有大型银行,必须按照党中央和各级政府部门要求,创新寻求更加适合、更有成效的扶贫路径,有针对性地做好金融扶贫这篇大文章,做出实实在在的成绩,更好地发挥支持地方经济建设主力军的作用。本文以金融精准扶贫为主线,以工行承德分行开展的金融精准扶贫工作为案例,详细介绍了工行承德分行在金融精准扶贫工作中采取的“提升金融精准扶贫贷款投放、加强重点涉农龙头企业贷款帮扶、推动扶贫信贷产品的创新、强化扶贫贷款费率减免力度、增加互联网金融扶贫支持力度、加大定点扶贫村资金帮扶力度”等有益探索,认真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和不足,通过借鉴国内外金融扶贫工作的经验和启示,结合承德区域现状,有针对性的提出了“强化政治思想认知、不断提高责任意识,加强金融渠道建设、提升金融服务能力,做好金融产品供给、满足多元融资需求,建立风险补偿机制、提升信贷资产保障,开展金融理论培训、促进农户素养提升,广泛进行沟通协调、实现信息资源共享,完善信用体系建设、优化金融生态环境,加大金融扶贫考核、丰富政府激励手段”等强化金融精准扶贫实效性的具体措施,以期为进一步推进银行系统支持精准扶贫工作开展以及助力承德市脱贫攻坚提供借鉴,为2020年承德市所有农村贫困人口稳定脱贫、所有贫困县“脱贫摘帽”贡献出一份力量。

毛德敏[6](2017)在《目标价格试点背景下新疆棉花种植业信贷支持研究》文中研究表明2014年新疆实施棉花目标价格试点后,棉农资金回流期限加长,植棉风险增大,面对棉花价格下降和棉花种植成本上升,棉农意识到只有改变棉花种植生产方式才能提高植棉收益。然而生产方式的改变离不开信贷资金的支持,因此,棉花目标价格试点后金融机构如何满足棉农不断上升的植棉资金需求?金融机构能为棉花种植提供哪些支持?金融机构如何适应棉花种植业对资金需求的变化,并对其服务模式和支棉政策做出调整?这是目前新疆棉花种植业发展面临的最大难题。为解决这一难题,本研究以棉花种植主体和涉农金融机构为研究对象,以推动信贷支持棉花种植业为目的,以完善金融服务模式为重点,通过理论与实证分析,探索棉花目标价格试点背景下信贷支持新疆棉花种植业发展路径与对策,并得出如下结论:第一,提高植棉收益的根本途径是通过规模化种植降低棉花生产成本。因此,改变棉花种植模式走规模化、产业化、机械化的生产之路是大势所趋。这需要信贷资金从棉花良种培育、节水灌溉、信息化田间管理、机械化采收、残膜处理等各个环节进行支持。第二,对新疆棉花种植业与信贷支持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信贷支持有利于新疆棉花种植业的发展,应该加大信贷支持棉花种植业的力度。第三,棉农信贷需求呈现借贷意愿强、借贷金额大额化、借贷需求多样化等特征。面对棉花价格下降和种植成本增加,传统信贷产品已不能满足棉农的信贷需求,需要金融机构及时创新信贷产品与服务。而棉农所在地区的金融环境特征对棉农借贷意愿影响最大,因此,金融机构有必要尽快改善农村金融环境。第四,信贷供给总量下降、信贷风险上升、信贷产品创新不足、农村资金外流严重是信贷供给不足的主要原因。棉花目标价格试点后,涉农金融机构没有及时调整其对棉花种植业的信贷供给产品与服务,造成了棉花种植业信贷需求与信贷供给的错位。因此,为支持新疆棉花种植业可持续发展,涉农金融机构有必要对其金融服务模式进行调整,实现精准支持棉花种植业。第五,认为棉花种植模式的改变、高产棉田示范区建设、绿色农业生产的实现等离不开信贷支持。因此,从商业性金融、政策性金融和合作性金融三个层面提出适应于棉花目标价格试点的信贷服务模式。认为不同类型金融机构支持棉花种植业的服务模式应有所差异。第六,认为准确定位目标市场和服务对象、积极创新新产品,提供多方位服务、建立农业贷款担保基金和风险预警机制、合理制定信贷政策和加快农村金融立法建设是当前较为有效的政策。本研究深度分析了目标价格试点后棉农信贷变化和信贷供给变化,揭示了棉花种植业信贷需求和信贷供给错位的原因。从商业性金融、合作性金融和政策性金融角度,创造性地构建立体的信贷服务模式及其适用对象。提出了棉花信贷产品的创新方向,构造了农业贷款风险预警机制,为信贷支持棉花种植业提供改革路径。

俞伟[7](2017)在《PL农村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研究》文中研究说明PL农村商业银行地处宁夏银北地区,得益于周边丰富的煤炭资源和工业产业,发展迅速,存贷款规模一直仅次于黄河银行,也是区内首家成功改制成为农村商业银行的县域机构。PL农村商业银行虽较改制前的农村信用合作联社资产质量显着提高,产权更加清晰,资本实力有所提高,但受历史原因和地域条件限制,且经营服务对象主要是“三农”和小企业,这就客观导致了农村商业银行的经营风险远比其他商业银行及股份制银行大得多。面对国内经济下行压力、产业结构调整和县域内工业经济停滞不前等因素影响,PL农村商业银行信贷风险逐步暴漏,严重影响了其稳健经营和健康发展。本文以PL农村商业银行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研究法、案例研究方法及定性和定量相结合法对PL农村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进行研究,在对其发展概况、经营状况和信贷风险管理情况进行分析的基础之上,通过历史原因、内部原因和外部原因三个方面,客观分析并揭示了PL农村商业银行形成信贷风险的根本原因,然后针对性的提出了规划发展战略、加强信贷结构调整、完善信贷业务内控机制和优化风险管理机制四个方面的管理措施,最后,为了相关措施得以落实,从队伍建设、强化激励及问责、构建信贷风险管理文化三个方面提出了具体的保障措施。本文立足于“新常态”下信贷风险管理的实际,对提高PL农村商业银行的信贷风险管理水平和改革转型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李瑞[8](2013)在《驻马店市现代农业发展的金融支持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和国家安全的战略产业,保持农业和农村发展的良好势头,对保持国民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意义非常重大。发展现代农业、农业产业化和特色农业是农业发展的必然选择,不仅对中国经济发展和国家的粮食安全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还对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加快中原经济区建设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和理论意义。驻马店市是河南省重要的传统农业大市,国家粮食生产核心区、全国第九产粮大市,中原经济区建设将驻马店市定位为粮食生产核心区,支持驻马店市建设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研究金融如何更好地支持驻马店市现代农业的发展,已经成为当前急需要分析和研究解决的重要课题,不仅有利于驻马店市更好地发挥区域农业资源优势,深化农业经济结构调整,还将促进驻马店市经济的全面发展。然而当前金融体系的缺陷已严重制约了现代农业发展的进程,主要表现在农村金融需求普遍得不到满足与资金加速外流形成了尖锐的矛盾,农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家庭农场缺乏相应的正规的金融支持。本文以现代农业发展的金融支持为研究对象,围绕如何有效发挥金融资源配置作用促进现代农业发展这一主线,从分析农村金融理论和现代农业入手,综合运用理论分析、比较分析、典型实例等方法,运用大量的图表和数据。通过对驻马店市现代农业发展状况的评价以及金融支持现代农业发展的实证分析,重点揭示金融支持现代农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制约因素,进而从完善农村金融体系,优化金融支持现代农业发展的外部环境等方面提出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对策建议,为金融支持驻马店市现代农业发展提供新的思路。

袁也婷[9](2013)在《我国农村小额信贷的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估 ——基于绩效实证的研究》文中认为农村信用社开展小额农贷业务实践已经10年有余,经过不断的完善和探索,这项金融产品在有效解决农民贷款难,支持“三农”经济发展,提高农村信用社经营效益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也已成为了当前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快农民致富步伐不可缺少的资源。但是,当前小额农贷需求与投入状况到底如何,还存在哪些问题,特别是在当前中央部署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形势下,如何扬长避短,最大限度地发挥小额农贷的实际效用、实现其效能最大化,更好地促进广大农民增收致富,这是目前我们需要研究的重要课题。实践证明,小额农贷是农村金融机构在发展农村经济、服务新农村建设中贷款投放方面较好的方式,但是,小额农贷在支持新农村建设过程中,也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已成为制约小额农贷持续发展的“瓶颈”。(一)小额信贷的盈利能力较弱,削弱了农村信用社放贷的积极性。长期以来,农村信用社承担着涉农资金政策性投入任务,没有相应的弥补途径,更未能享受到相应的资金组织和财政税收等优惠政策,小额农贷一般情况下创造的收入主要是利息收入。但小额农贷在发放过程中,用执行较低的利率来承担资金成本、直接经济损失、投入中的大量人财物力,要想实现小额农贷的财务自立是非常艰难的,从而使农村信用社在自担风险、自负盈亏这方面背上了沉重的包袱,这样支农义务与政策扶持的不对等,既制约了小额农贷的可持续发展,又挫伤了农村信用社的支农积极性,削弱了农村信用社的支农后劲。(二)小额农贷实际操作与管理机制不对称。一是小额农贷的超常工作量与农村金融机构信贷人员偏少、管理手段落后、社会诚信观念淡薄等的矛盾非常突出。小额农贷服务范围广、业务量大、工作繁杂,调查、核实、填表、发证、建档、放贷、催收等,都需要走村串户的做大量艰苦细致的工作,加大了信贷人员的工作负担。二是小额农贷责权利不对称。目前对到期不能收回贷款的信贷人员采取的各种责任清收措施,导致信贷人员所承担风险与利益的不对等,影响了信贷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即使上级下达硬性指标,信贷人员仍然惧贷、惜贷,使小额农贷的推广效果大打折扣。三是小额农贷的贷款期限与农业生产周期不对称。《中国人民银行对农村信用社贷款管理暂行规定》中明确规定“贷款期限为6个月以内(含6个月)”,这就从源头上限制了农村信用社发放农业贷款的期限。《农村信用社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管理暂行办法》中规定贷款期限“一般不超过1年”,再加上信贷人员“春放秋收冬不贷”的传统经营观念,从理论上就没有建立起一种中长期贷款机制。据统计,小额信贷中约有85%以上的期限为一年,小于或超过一年者很少,而农业生产周期一般都在一年以上,特色种养殖业长达2-3年,甚至更长。这就意味着农户不能以贷款投资项目本身的收益偿还贷款,这也成为贷款不能按期偿还的重要因素。(三)小额农贷的保障机制缺失不全。首先是来自贷款本身的风险。由于农业产业是一个受自然灾害、市场行情、人为因素等诸多环节影响的弱质产业,再加上小额农贷的借款主体是农民,大多还属于经济劣势群体,自身本来抗风险能力脆弱,如果用每天生息的贷款从事高风险产业,一旦出现风险,这无疑是给本来拮据的家庭生活雪上加霜。同时由于缺乏相应的保障机制,农村信用社每遇到类似风险,往往也对贷款风险束手无策。其次是来自外部的各类风险。一是来自于农户的道德风险,由于成千上万的农户都存在贷款,在还款上存在一定程度的攀比心理;二是由于农户法律法规知识的淡薄,存在将多个小额农贷转移给一户使用的现象,形成风险叠加;三是管理手段的落后,再加上小额农贷在使用上的灵活性,给农户在使用时留下漏洞,有的农户利用临柜人员对借款人不熟的特点,采取借用他人贷款证、多头办证等手段套取贷款;四是由于缺乏有效的信息、管理机制,因为移民、外出等原因,致使诸多小额农贷因债务人外迁,无法落实收回;五是由于小额农贷的巨大工作量,在农村信用社员工中间存在浑水摸鱼的现象,从而形成新的道德风险。(四)农户信用等级评定程序尚欠规范化。小额农贷的基础是信用,农户信用等级评定则是小额农贷顺利推广的关键环节。但在实际操作中,评定程序还有待进一步规范:一是评价主体还需进一步完善。按照《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管理指导意见》第九条要求,“信用评定小组要以信用社人员和农户代表为主,同时吸收村党支部和村委会成员参加”。由于信贷人员对农户情况的不了解,使得评定小组对农户代表和村组干部有着强烈的依赖性,从而形成评定真空,部分农户代表和村组干部必会带着地方保护和面情私心观念进行评定,使信用等级评定关系化,套取贷款合法化;二是评定标准需进一步完善。目前,信用等级评定多采用定性指标和定量指标,定性指标多为评定人员凭主观意识评价,由于缺乏有效的事后监督机制,再加上评定农户的数量之大,农村金融机构在实际操作中,无法一一复查确认,致使评定失真;定量指标由于目前农村金融机构尚无系统的农户发生业务档案统计,无法确定每一农户一个时期的业务资信状况,而只能查阅农户某一时点的资信状况,形成定量数字评价失真,导致农户信用等级在评定过程中存在随意性和片面性。(五)行政干预造成小额农贷风险加大。一是由于对小额农贷的认识还停留在扶贫手段的层面上,这就不可避免的使小额农贷染上行政色彩。而这种色彩一旦形成,便出现了重资金发放,轻资金管理和回收的现象。尤其是在2001年人行大力倡导全面推广小额农贷的号召下,部分地方政府利用小额农贷的政策性特点,盲目上一些政绩项目,引导农民进行一些欠充分论证的结构调整。而农民是挣得起,赔不起,一旦项目失败,最终为这些贷款充当守夜人的就只是农村信用社,影响了农村信用社与广大农户的血肉联系;二是由于以前项目的失败,农户大都不同程度地存在拖欠农村信用社的贷款,在政府组织的新项目推广以后,更容易使农民贷款风险重叠;三是一些村组为转移农村的部分经济矛盾,利用农村信用社的小额信贷,由村组干部向农户借贷款证套取贷款,而村组最终又无偿还能力,致使农村金融机构与借款户的矛盾激化,这已成为小额农贷管理中遇到的新漏洞。就我国目前的情况来看,我国小额贷款发展尚不全面,不仅未能满足大部分的贷款需求,还与农村经济发展产生了不少矛盾。在这种情况下,如何使小额信贷得到可持续的长足发展是我国目前面临的关键问题。可以看到,当前我国农村小额信贷发展过程中的问题比较突出,在这种背景下,本文从两个层面出发来评估小额农贷业务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即当前我国小额农贷的实践现状评估和社会经济绩效的实证评估,从而增加大众对于小额农贷业务可持续发展的信心,最后在此基础上给出相应的发展战略选择。文章主要分为两个主体部分,第一大部分考察了我国农村小额信贷的发展现状,运用了从总体到区域的分析方法,在介绍我国农村小额信贷总体发展情况的基础上着重研究了浙江省2010年的小额贷款公司试点成效,并从中剖析了我国小额贷款业务目前的发展特点和不足;第二大部分评估了小额贷款在社会绩效和业务绩效方面的实现情况,验证了其在长远来看进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为我国后续开展小额信贷业务增加了信心。在本文中,笔者运用案例分析和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对我国农村小额信贷的现状和未来发展能力进行了评估,并且结合本国国情,深入研究探讨顺应经济发展规律并符合我国国情的小额贷款改善措施,以将此作为硕士毕业论文的研究方向,以期通过我的探究尝试可以对我国农村小额信贷的现状和发展有一个全面系统的把握,进而提出客观有效的政策建议。

赵亮[10](2012)在《我国县域银行业体系优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县作为一级行政主体出现于春秋时期,是我国最基本的行政单元,是区域研究的一个重点,加快发展县域经济是解决经济社会中一系列突出矛盾,保证我国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基础。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对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区域经济理论和区域金融理论为研究县域金融及银行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县域金融体系中银行业机构是主体,占据县域金融资产的90%以上,是县域经济发展的资金池,决定了县域自身可用于经济发展投资的总规模,所以构建完善的县域银行业体系对我国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战略意义。县域银行业体系的建设目前正处于转折点,上世纪末期,以国有银行为代表的金融机构为减少成本,寻找更好发展空间,曾大规模撤出县域,将业务中心放在城市,导致县域银行业体系发展及不平衡。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县域经济的发展,银行业机构对县域市场逐步关注,出现进军县域金融市场的趋势。如何借此时机改变县域资金向大中型城市流动,造成县域经济“失血”现象,并提高县域银行业体系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具有重要意义。国外区域性中小银行或社区银行在支持地方经济发展,尤其是支持中小企业发展方面具有丰富的经验,美国的社区银行发展具有典型的区域性,在特定化境下实现服务小微企业的功能,对我国县域银行发展具有重要启示。我们应当在借鉴国外经验的基础上,正确分析当前县域银行业以农村信用社为主体,国有商业银行及邮政储蓄银行为重要补充的形势,探讨我国县域银行业体系的优化路径。本文认为县域银行体系的主体应是以县域为经营范围的社区银行,在打造符合我国县域经济发展的社区银行基础上发挥各类银行作用,支持县域经济发展。一是改造农村信用社等地方法人机构为农村商业银行,即县域社区银行,提升其管理水平和服务本地的能力;二是发挥国有大型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等管理水平较高、风险防控能力较强、科技含量较高等优势,引领县域银行业体系整体水平再上新台阶;三是继续发挥政策性银行支农作用。银行业体系优化的关键是与地方经济发展相协调,既不能供血不足,又不能过剩而产生通胀等负面作用。因此银行业体系的整体发展规模要与经济发展规模(主要指标为GDP)相互适应。我国县域范围广阔,需要根据中、东、西部地区县域发展实际来进行实证分析。本文以我国百强县经济发展指标和银行业体系发展指标为基础,分析建立适合我国县域经济发展的银行体系规模量化模型,这对当前县域经济金融发展具有重要指导意义。量化县域银行业规模,使其控制在与县域经济相适应的阶段,这样可以使县域资金得到充分的运用而不浪费。在我国行政体制下,银行业体系建设不仅需要内部发展需求,也要有外部指导和规范,避免恶性竞争及市场层次不清等问题出现,所以银行业体系建设过程中的外部监管体系要进行优化,从而适应银行业体系的改革,县域银行业监管体系应在保持与国家银行业监管体系一致的前提下,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完善县域银行业监管体系,调动县域各个层面积极性,共同维护好县域经济金融发展。县域银行业体系的建设是一项系统性工程,并不是金融机构的简单叠加,必须对县域市场进行深入研究,分层设立银行业机构,既照顾重点项目、基础设施、农业的发展,更要考虑占经济总量绝对地位的大量中小企业项目,同时改善外部环境,为银行业体系优化创造良好的条件,使县域经济得到良好发展的同时,促进银行业的蓬勃发展,更好助力实体经济的腾飞。

二、找准着力点 全面降低不良贷款——河南省内乡县农村信用联社八个月盘活资金超亿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找准着力点 全面降低不良贷款——河南省内乡县农村信用联社八个月盘活资金超亿元(论文提纲范文)

(1)永春县农村信用社小额信贷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方法与技术路线
2 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
    2.2 小额信贷支持农村发展的优势理论
    2.3 制约小额信贷发展的影响因素
3 小额信贷在农村发展中的作用
    3.1 营造农村金融环境
    3.2 提高农村金融效率
    3.3 完善农村金融市场
    3.4 支持三产融合发展
4 永春县农村信用社小额信贷现状及做法
    4.1 现状
    4.2 主要做法
5 永春县农村信用社小额信贷存在的问题
    5.1 发展潜力面临瓶颈
    5.2 经营环境变数增多
    5.3 产品服务短板凸显
    5.4 科技产品接受度低
    5.5 信息数据共享不足
    5.6 风险防控难度较大
6 小额信贷风险防控实证分析
    6.1 贷款五级分类的定义
    6.2 变量选择
    6.3 样本情况
    6.4 建立模型
    6.5 结果分析
7 小额信贷发展对策
    7.1 加强小额信贷创新,突破发展瓶颈
    7.2 加大小额信贷供给,应对环境变数
    7.3 畅通服务渠道,补齐服务短板
    7.4 聚焦回归本源,提升产品接受度
    7.5 践行支农支小,实现信息共享
    7.6 加强信贷管理,防范信贷风险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2)山东省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银行业支持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一、选题背景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文献综述
        一、国外研究现状
        二、国内研究现状
        三、研究现状分析
    第三节 研究框架、方法、主要内容及创新点
        一、研究框架
        二、研究方法
        三、主要内容
        四、创新点
第二章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背景和内容
    第一节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背景
    第二节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要任务
        一、两个支撑
        二、三大调整
        三、三项改革
    第三节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发力点
第三章 银行业支持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需求分析
    第一节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农业发展对银行业的金融需求分析
        一、农业生产适度规模化金融需求
        二、农业生产经营产业化金融需求
        三、农业生产特色化金融需求
        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金融需求
        五、农村金融生态环境优化金融需求
    第二节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农业发展对银行业金融需求制约因素的分析
    第三节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银行业支持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供给状况及问题分析
    第一节 山东银行机构涉农情况概况
    第二节 银行业的涉农金融产品供给分析
    第三节 山东银行业支持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典型模式
        一、政府补贴+信用贷款的供给模式
        二、龙头企业+基金+银行活体抵押贷款+合作社+保险的供给模式
        三、政府补贴+保险+银行抵押贷款的供给模式
        四、政府财政基金+担保公司+银行抵押贷款的供给模式
    第四节 银行业支持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的供给问题分析
        一、涉农银行机构层面
        二、银行供给产品层面
        三、银行产品供给模式层面
    第五节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促进银行业支持农业供给侧改革的政策建议
    第一节 以乡村振兴战略为统领,助力框架协议下的外部体系建设
    第二节 坚持市场导向,理性对接农村金融需求
    第三节 优化金融供给,提升银行业金融机构支持能力
    第四节 开展金融支农专项工程,促进供需高效对接
    第五节 加强银行业支持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监测评估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3)M农村商业银行发展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选题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思路与论文框架
        1.2.1 研究思路
        1.2.2 论文框架
    1.3 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1.3.1 研究方法
        1.3.2 创新点
第2章 理论依据与相关研究进展
    2.1 战略管理理论依据
        2.1.1 战略管理理论
        2.1.2 国内战略研究现状
        2.1.3 农村商业银行战略管理研究现状
    2.2 战略管理过程
        2.2.1 战略管理阶段理论
        2.2.2 战略管理的过程
    2.3 战略分析的方法与工具
        2.3.1 PEST模型
        2.3.2 波特五力模型
        2.3.3 SWOT分析法
第3章 外部环境分析
    3.1 外部宏观环境分析
        3.1.1 政治法律环境分析
        3.1.2 经济环境分析
        3.1.3 社会文化环境
        3.1.4 技术环境分析
    3.2 行业竞争环境分析
        3.2.1 现有竞争者之间的竞争
        3.2.2 新进入者的威胁
        3.2.3 替代品的威胁
        3.2.4 供应商的谈判能力
        3.2.5 购买方的谈判能力
第4章 内部环境分析
    4.1 公司概况及经营现状
        4.1.1 M农村商业银行概况
        4.1.2 M农村商业银行组织架构及人员
        4.1.3 M农村商业银行经营现状
    4.2 公司运营中存在的问题
        4.2.1 公司治理方面存在的问题
        4.2.2 组织架构方面存在的问题
        4.2.3 人员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
        4.2.4 激励约束方面存在的问题
        4.2.5 合规经营方面存在的问题
    4.3 公司资源和能力分析
        4.3.1 公司资源分析
        4.3.2 公司能力分析
第5章 M农村商业银行发展战略的确定
    5.1 M农村商业银行SWOT分析
        5.1.1 优势分析
        5.1.2 劣势分析
        5.1.3 机会分析
        5.1.4 威胁分析
    5.2 M农村商业银行发展战略的选择
    5.3 M农村商业银行发展战略的确定
        5.3.1 企业使命与愿景
        5.3.2 工作原则
        5.3.3 战略目标
第6章 M农村商业银行发展战略的实施与保障
    6.1 M农村商业银行发展战略的实施
        6.1.1 回归本源主业,推动向零售业务转型
        6.1.2 依托创新发展,加快向现代服务转型
        6.1.3 加强科学管理,推动向精细化管理转型
        6.1.4 健全风控体制,推动向低风险转型
    6.2 M农村商业银行战略保障措施
        6.2.1 整合组织架构,提升公司治理水平
        6.2.2 强化内部审计,筑牢风险防控底线
        6.2.3 强化科技支撑,加强信息科技建设
        6.2.4 加强安全管理,维护安全稳定局面
        6.2.5 加强培训教育,树立合规经营理念
第7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4)A银行农户贷款发展瓶颈问题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文献综述
        1.3.1 国外研究综述
        1.3.2 国内研究综述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5 可能的创新与不足之处
        1.5.1 可能的创新
        1.5.2 不足之处
2 农户贷款相关概述及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农商银行
        2.1.2 农户贷款
    2.2 农户贷款特点
        2.2.1 目标客户群体
        2.2.2 贷款额度
        2.2.3 利率政策
        2.2.4 风险识别机制
    2.3 农户贷款作用
        2.3.1 有利于农商银行坚守“支农支小”市场定位
        2.3.2 有利于完善农村普惠金融体系
        2.3.3 有利于服务乡村振兴战略
    2.4 农户贷款相关理论基础
        2.4.1 普惠金融理论
        2.4.2 交易成本理论
        2.4.3 信息不对称理论
3 A银行农户贷款发展现状及瓶颈问题
    3.1 A银行基本情况介绍
    3.2 A银行农户贷款发展环境
        3.2.1 社会环境
        3.2.2 行业环境
    3.3 A银行农户贷款SWOT分析
        3.3.1 内部优势
        3.3.2 内部劣势
        3.3.3 外部机会
        3.3.4 外部威胁
    3.4 A银行农户贷款现状分析
        3.4.1 投向分析
        3.4.2 产品类型分析
        3.4.3 用途分析
        3.4.4 额度分析
        3.4.5 需求分析
    3.5 A银行农户贷款发展瓶颈问题
        3.5.1 资金供需矛盾突出
        3.5.2 农户贷款模式僵化
        3.5.3 农户贷款手续繁琐
        3.5.4 农户贷款风险加大
        3.5.5 农户贷款发展后劲不足
4 A银行农户贷款发展瓶颈问题影响因素分析
    4.1 评价方法的选择及介绍
    4.2 层次分析法分析过程
        4.2.1 建立递阶层次结构模型
        4.2.2 构造判断矩阵
        4.2.3 层次单排序及一致性检验
        4.2.4 层次总排序
    4.3 分析结论和总结
5 A银行农户贷款进一步发展的对策
    5.1 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
        5.1.1 坚守“支农支小”市场定位
        5.1.2 完善公司治理
        5.1.3 加强合规文化建设
    5.2 提高信贷获得便捷性
        5.2.1 简化贷款流程
        5.2.2 主动为借款人减负
        5.2.3 解决抵押担保难问题
    5.3 提供差异化贷款服务模式
        5.3.1 金融助力种养殖户
        5.3.2 支持电商业务发展
        5.3.3 助推县域乡村旅游
        5.3.4 加大金融扶贫力度
    5.4 拓宽资金来源渠道
        5.4.1 加大揽储力度
        5.4.2 创新负债产品品种
        5.4.3 争取地方政府政策倾斜
    5.5 全力防控农户贷款信用风险
        5.5.1 加强贷款“三查”
        5.5.2 加大不良贷款清收处置力度
        5.5.3 争取地方政府对清收不良贷款的支持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5)金融精准扶贫的实践探索与创新研究 ——以工行承德分行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
    1.5 创新点
第2章 基本概念与理论基础
    2.1 基本概念
        2.1.1 扶贫
        2.1.2 精准扶贫
        2.1.3 金融精准扶贫
    2.2 金融精准扶贫的理论基础
        2.2.1 普惠金融理论
        2.2.2 农村金融理论
        2.2.3 公共产品理论
第3章 工行承德分行金融精准扶贫的实践探索
    3.1 承德市金融精准扶贫的背景
        3.1.1 重点区域重点群体脱贫任务艰巨
        3.1.2 扶贫产业发展不均衡
        3.1.3 贫困县基础设施和基本公共服务滞后
        3.1.4 财政扶贫资金特别是产业发展资金投入有限
    3.2 工行承德分行推进金融精准扶贫工作举措
        3.2.1 提升金融精准扶贫贷款投放
        3.2.2 加强重点涉农龙头企业贷款帮扶
        3.2.3 推动扶贫信贷产品的创新
        3.2.4 强化扶贫贷款费率减免力度
        3.2.5 增加互联网金融扶贫支持力度
        3.2.6 加大定点扶贫村资金帮扶力度
第4章 工行承德分行金融精准扶贫存在的问题
    4.1 金融网点覆盖不足,农村服务能力有待提升
        4.1.1 网点覆盖不足
        4.1.2 服务能力有待提升
    4.2 金融产品设计不足,信贷帮扶力度有待加强
        4.2.1 产品设计不足
        4.2.2 信贷帮扶力度有待加强
    4.3 贷款风险缓释不足,金融保障机制有待建立
        4.3.1 贷款风险缓释不足
        4.3.2 金融保障机制不完善
    4.4 内生动力激发不足,缺乏外在激励政策
        4.4.1 内生动力不足
        4.4.2 外在激励不足
第5章 国内外金融精准扶贫工作的经验及启示
    5.1 国内金融精准扶贫的实践经验
        5.1.1 广东“郁南模式”
        5.1.2 广东丰顺“拾荷模式”
        5.1.3 湖北恩施模式
        5.1.4 河南卢氏模式
    5.2 国外金融精准扶贫的实践经验
        5.2.1 孟加拉乡村银行金融扶贫支持模式
        5.2.2 印尼人民银行(BRI)金融扶贫支持模式
        5.2.3 欧美社区银行金融扶贫支持模式
        5.2.4 日本农协金融扶贫支持模式
    5.3 国内外金融精准扶贫实践经验与启示
        5.3.1 注重契合区域实际特点
        5.3.2 注重政府对金融扶贫工作的引导
        5.3.3 注重服务目标群体定位
        5.3.4 注重金融产品设计
第6章 提高金融精准扶贫实效性的对策
    6.1 强化政治思想认知,不断提高责任意识
        6.1.1 树立整体大局意识
        6.1.2 树立主动作为意识
    6.2 加强金融渠道建设,提升金融服务能力
        6.2.1 加强实体服务渠道建设
        6.2.2 加强电子服务渠道建设
        6.2.3 加强电商平台推广建设
    6.3 做好金融产品供给,满足多元融资需求
        6.3.1 明确金融产品供给原则
        6.3.2 扩大金融产品供给范围
        6.3.3 加大金融信贷产品创新
    6.4 建立风险补偿机制,提升信贷资产保障
        6.4.1 实施“政银企户保”模式
        6.4.2 完善农村产权登记流转制度
    6.5 开展金融理论培训,促进农户素养提升
        6.5.1 针对广大贫困农户开展送金融知识进农村活动
        6.5.2 针对重点群体开展专题金融培训活动
    6.6 广泛进行沟通协调,实现信息资源共享
        6.6.1 建立有效的沟通协调机制
        6.6.2 建立有效的信息共享机制
    6.7 完善信用体系建设,优化金融生态环境
        6.7.1 加大征信宣传力度
        6.7.2 完善农户信用档案
        6.7.3 严厉打击逃贷行为
    6.8 加大金融扶贫考核,丰富政府激励手段
        6.8.1 建立金融精准扶贫考核机制
        6.8.2 丰富政府对金融精准扶贫的激励手段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6)目标价格试点背景下新疆棉花种植业信贷支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及评述
        1.2.1 国外研究动态
        1.2.2 国内研究动态
        1.2.3 国内外研究动态评述
    1.3 研究目标与思路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思路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创新之处
    1.5 相关说明
第2章 相关理论基础
    2.1 现代金融发展理论
        2.1.1 金融深化理论
        2.1.2 金融约束理论
    2.2 农村金融理论
        2.2.1 农业信贷补贴理论
        2.2.2 农村金融市场理论
        2.2.3 不完全竞争市场理论
第3章 新疆棉花种植业与信贷支持关系分析
    3.1 新疆棉花种植业发展现状及分析
        3.1.1 棉花种植面积
        3.1.2 棉花产量
        3.1.3 棉花种植主体
        3.1.4 棉花种植对农民收入的影响
    3.2 新疆棉花种植业面临的困境
        3.2.1 成本困境
        3.2.2 品质困境
        3.2.3 资金困境
        3.2.4 政策困境
        3.2.5 信息困境
    3.3 棉花种植与信贷支持关系分析
        3.3.1 时间序列分析
        3.3.2 面板数据分析
第4章 目标价格试点背景下棉农信贷需求及分析
    4.1 临时收储政策与目标价格补贴政策分析
        4.1.1 临时收储政策
        4.1.2 目标价格补贴政策
        4.1.3 临时收储政策与目标价格补贴政策比较分析
    4.2 目标价格政策对棉花种植业信贷需求的影响
        4.2.1 棉花种植成本变化对信贷需求的影响
        4.2.2 棉花种植收益变化对信贷需求的影响
        4.2.3 棉花种植风险变化对信贷需求的影响
    4.3 棉农信贷需求及特征
        4.3.1 棉农基本情况分析
        4.3.2 棉农信贷需求的一般分析
        4.3.3 棉农信贷需求基本特征
    4.4 棉农信贷需求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4.4.1 模型构建及指标选取
        4.4.2 理论假设
        4.4.3 影响棉农借贷意愿的交叉列联表分析
        4.4.4 实证分析
第5章 目标价格试点背景下棉花种植业信贷供给及分析
    5.1 棉花种植业信贷供给主体分析
        5.1.1 商业性金融机构
        5.1.2 政策性金融机构
        5.1.3 合作性金融机构
    5.2 棉花种植业信贷供给产品分析
        5.2.1 农户小额信用贷款
        5.2.2 农户保证贷款
        5.2.3 农户抵押贷款
        5.2.4 六个棉花主产区棉花贷款供给情况
    5.3 棉花种植业金融服务分析
        5.3.1 信贷服务
        5.3.2 支付结算服务
        5.3.3 其他服务
    5.4 目标价格试点后棉花种植业信贷供给变化及分析
        5.4.1 信贷供给总量的变化
        5.4.2 信贷供给风险的变化
        5.4.3 信贷供给产品的变化
        5.4.4 信贷供给服务的变化
        5.4.5 信贷供给政策的变化
    5.5 棉花种植业信贷供给不足原因分析
        5.5.1 信贷供给不足的直接原因
        5.5.2 信贷供给不足的间接原因
        5.5.3 信贷供给不足的根本原因
第6章 目标价格试点背景下的信贷服务模式探析
    6.1 信贷支持棉花种植业的主要方向
        6.1.1 优良棉花新品种选育需要信贷支持
        6.1.2 棉花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的推广应用需要信贷支持
        6.1.3 棉花种植模式的改变需要信贷支持
        6.1.4 高产棉田示范区建设需要信贷支持
        6.1.5 绿色农业生产的实现需要信贷支持
    6.2 信贷服务模式探析
        6.2.1 商业性金融服务模式
        6.2.2 政策性金融服务模式
        6.2.3 合作性金融服务模式
第7章 信贷支持新疆棉花种植业发展路径与对策
    7.1 国外信贷支持农业发展经验与启示
        7.1.1 美国信贷支持农业发展的经验
        7.1.2 印度信贷支持农业发展的经验
        7.1.3 巴西信贷支持农业发展的经验
    7.2 信贷支持棉花种植业发展路径与对策
        7.2.1 明确市场定位,建立优势互补的农村信贷服务体系
        7.2.2 积极创新新产品,提供多方位服务
        7.2.3 建立农业贷款担保基金和农业贷款风险预警机制
        7.2.4 合理制定信贷政策,引导金融机构增加信贷投入
        7.2.5 加快农村金融立法建设,促进农村金融健康发展
第8章 主要研究结论及展望
    8.1 主要研究结论
    8.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金融(信贷)支持棉花种植业的调查问卷
附录2:玛纳斯、呼图壁调研纪实
附录3:阿克苏、巴州地区调研纪实
附录4:农户调研纪实
案例1:阿瓦提县丰收三场”鲁泰”模式
案例2:尉犁县众望棉花合作社
致谢
作者简历

(7)PL农村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本文研究的背景、目的及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
    第三节 本文的研究方法与内容
第二章 银行信贷风险管理概述
    第一节 银行信贷风险管理概述
    第二节 银行信贷风险的类别与特点
    第三节 信贷风险管理的相关理论
第三章 PL农村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现状及问题分析
    第一节 PL农村商业银行发展概况及经营现状
    第二节 PL农村商业银行的信贷风险管理的现状
    第三节 PL农村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存在问题
    第四节 PL农村商业银行信贷风险成因分析
第四章 完善PL农村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的对策
    第一节 规划发展战略
    第二节 加强信贷结构调整
    第三节 完善信贷业务内部控制
    第四节 优化信贷业务风险管理机制
第五章 PL农村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的保障措施
    第一节 加强信贷管理队伍建设
    第二节 强化考核激励及责任追究
    第三节 构建信贷风险管理文化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介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8)驻马店市现代农业发展的金融支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
    1.4 论文结构及主要内容
    1.5 创新之处
2 理论基础
    2.1 现代农业的内涵
    2.2 现代农业的特征
    2.3 农村金融体系建设理论
3 驻马店市现代农业发展及金融支持现状
    3.1 现代农业发展现状
    3.2 现代农业发展的金融支持现状
        3.2.1 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不断发展壮大
        3.2.2 单一的农户生产逐步向规模经营大户转化
        3.2.3 农村专业合作社迅速发展
        3.2.4 金融支持小麦种子企业和良种繁育基地建设发展较快
        3.2.5 金融支持现代农机企业进行科技创新
        3.2.6 金融支持粮食产业化集群发展成效明显
4 金融支持现代农业发展中面临的突出问题
    4.1 信贷资金供求矛盾日显凸出
        4.1.1 发展现代农业的资金需求量较大,满足率较低
        4.1.2 信贷增速低于经济总量增速,资金需求得不到满足
    4.2 信贷品种和信贷方式难以满足农业主体需求
        4.2.1 农业主体获贷难度较大
        4.2.2 信贷资金供给期限较短
        4.2.3 农村消费信贷品种缺失
    4.3 农村金融机构缺乏,信贷创新能力弱
        4.3.1 农村金融机构缺乏,人均金融机构网点占有率低
        4.3.2 信贷产品创新能力弱,经营理念相对滞后
        4.3.3 金融机构跟不上农村金融需求的新变化
    4.4 家庭农场融资需求旺盛,但金融支持有限
        4.4.1 资金以自有资金和民间借贷为主,缺口较大
        4.4.2 金融支持有限,家庭农场与金融机构缺乏对接
        4.4.3 家庭农场融资需求分析
    4.5 农业保险发展滞后
5 金融支持现代农业发展中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分析
    5.1 缺乏有效的抵押担保
    5.2 信贷资金供给结构单一
    5.3 信贷资金流失严重
    5.4 农户和财政对现代农业的投入有限
6 国外经验借鉴及政策建议
    6.1 国外金融支持现代农业发展的经验启示
        6.1.1 美国的农业生产补贴
        6.1.2 德国的农业金融制度
        6.1.3 日本农协农村合作金融
        6.1.4 澳大利亚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6.2 完善农村金融体系,增加信贷有效供给
        6.2.1 增加农村金融有效供给,鼓励信贷资金用于当地
        6.2.2 明确农村金融机构的市场定位,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
    6.3 创新金融支持方式,加大对现代农业的资金支持
        6.3.1 创新专门面向新型农业经营组织的信贷管理方式
        6.3.2 创新有利于盘活新型农业经营组织生产要素的担保抵押方式
        6.3.3 创新基于农业产业链的金融产品
        6.3.4 创新银保合作支持现代农业发展的方式
        6.3.5 创新有利于充分利用新型农业经营组织自身信用信息的融资方式
        6.3.6 创新适应现代农业多元化金融需求的综合性金融服务方式
    6.4 加大对农村经济组织的扶持力度和监管力度
    6.5 各方联动建立高效的现代农业投资机制
        6.5.1 激活财政支农资金,促成财政与金融相互配合
        6.5.2 加大对涉农机构的扶持,实行奖励机制和风险管理机制
7 结论及不足之处
    7.1 结论
    7.2 不足之处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
致谢

(9)我国农村小额信贷的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估 ——基于绩效实证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及问题的提出
    1.3 国内外文献综述
        1.3.1 小额信贷产生发展的理论基础研究方面
        1.3.2 小额信贷的定位研究方面
        1.3.3 小额信贷的福利性问题方面
        1.3.4 小额信贷的可持续发展探索方面
        1.3.5 小额信贷实际运作问题研究方面
        1.3.6 小额信贷运行的改进方面
    1.4 研究方法
    1.5 研究内容与框架
    1.6 创新与不足之处
        1.6.1 论文的创新点
        1.6.2 论文不足之处
2 小额信贷相关概念辨析及在我国的发展现状
    2.1 小额信贷的产生
    2.2 小额信贷的概念、分类与特征
        2.2.1 关于农村小额信贷的概念
        2.2.2 关于小额信贷的分类
        2.2.3 关于小额信贷的特征
    2.3 新中国成立以来小额信用贷款演进历程
    2.4 在我国发展农村小额信贷的现实意义
        2.4.1 农村小额信贷能够帮助我国农村金融快速实现“借贷输血与造血”
        2.4.2 我国农村小额信贷具有解决三农问题的功能
3 我国农村小额信贷的实践现状及典型案例分析
    3.1 我国农村小额信贷的总体实践现状
    3.2 我国小额信贷发展的典型案例分析
        3.2.1 浙江省小额贷款公司发展特点
        3.2.2 小额贷款公司发展进程中存在的问题
    3.3 现状评估研究结论
4 我国农村小额信贷可持续发展能力的绩效评估
    4.1 农村小额信贷相关理论基础
    4.2 农村小额贷款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估—基于社会绩效的实证
        4.2.1 研究方法及变量描述
        4.2.2 模型的设定和样本数据说明
        4.2.3 实证分析
        4.2.4 实证结果及经济意义分析
    4.3 小额贷款业务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估—基于业务绩效的实证
        4.3.1 研究数据和研究方法
        4.3.2 实证结果和经济意义分析
    4.4 绩效评估研究结论
5 我国农村小额信贷的发展阻碍与战略选择
    5.1 宏观体制方面
        5.1.1 农村小额信贷市场制度的问题
        5.1.2 放贷机构面临风险,征信体系和保障机制尚待完善
        5.1.3 小额信贷机构资金来源受限,发展动力不足
    5.2 微观主体方面
        5.2.1 仓促上马,人才缺乏
        5.2.2 盲目乐观,风险意识淡薄
        5.2.3 资金来源受限,经营步履维艰
        5.2.4 市场监管缺位,自我约束能力差
    5.3 我国农村小额信贷的可持续发展战略选择
        5.3.1 现有农村金融机构的调整完善
        5.3.2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策略选择
参考文献
后记
致谢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10)我国县域银行业体系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县域经济在我国的经济和基层行政建设中占据重要位置
        1.1.2 金融衰退问题严重影响县域经济发展
        1.1.3 县域经济与金融业的协调发展是近期研究热点
    1.2 研究目的
    1.3 研究意义
    1.4 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
        1.4.1 国外研究动态
        1.4.2 国内研究动态
        1.4.3 研究动态评述
    1.5 研究内容
    1.6 研究方法
    1.7 创新点
第2章 区域经济与区域金融理论
    2.1 区域经济理论
        2.1.1 产生区域经济理论的根源
        2.1.2 区域经济理论研究的主要内容
    2.2 区域金融概念及理论框架
        2.2.1 区域金融理论体系的框架
        2.2.2 区域金融发展理论概念
    2.3 区域金融成长与区域经济增长关系
        2.3.1 区域经济理论、区域金融理论和金融发展理论的内在逻辑
        2.3.2 区域金融成长对区域经济发展作用
第3章 我国县域银行体系现状、问题及成因
    3.1 县域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现状、问题及成因
        3.1.1 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现状
        3.1.2 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成因
    3.2 县域国有商业银行现状、问题及成因
        3.2.1 县域国有商业银行发展现状
        3.2.2 县域国有商业银行在的问题及成因
    3.3 县域邮政储蓄银行现状、问题及成因
    3.4 县域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现状、问题及成因
    3.5 县域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现状、问题及成因
第4章 国外区域银行发展实践及经验借鉴
    4.1 美国区域性小银行或社区银行与大银行的特征比较
        4.1.1 资产规模方面比较
        4.1.2 资金来源方面比较
        4.1.3 经营特点方面比较
    4.2 国外区域性中小银行或社区银行发展优势
        4.2.1 经营效率方面优势
        4.2.2 产品服务费用较低优势
        4.2.3 具有较强的关系信贷能力优势
        4.2.4 可以获得较大份额核心存款优势
    4.3 国外区域性中小银行或社区银行面临的发展问题
        4.3.1 金融业的并购问题
        4.3.2 区域性中小型银行或社区银行发展对政府依赖程度过高问题
        4.3.3 受经济环境影响较大,抵御风险能力偏弱问题
    4.4 国际区域监管经验及对我国县域银行监管体系建设启示
        4.4.1 美、英发达国家银行监管体系发展情况
        4.4.2 转型国家俄罗斯银行监管体系发展情况
        4.4.3 新兴发展中国家印度银行监管体系发展情况
        4.4.4 对我国县域银行监管体系的启示
第5章 县域银行体系优化策略及路径
    5.1 县域国有银行分支机构优化策略及路径
        5.1.1 县域国有商业银行市场定位需重新明确
        5.1.2 县域国有商业银行对县域银行业体系的引领作用需重新树立
    5.2 县域法人银行类机构优化策略及路径
        5.2.1 社区和社区银行的概念
        5.2.2 县域法人银行类金融机构向社区银行发展路径
    5.3 其他类银行优化策略及路径
        5.3.1 政策性银行县域发展策略
        5.3.2 邮储银行县域发展策略
        5.3.3 股份制银行和城市商业银行县域发展策略
第6章 县域银行业体系优化定量匹配分析
    6.1 县域银行业对经济贡献度
        6.1.1 县域银行业对经济的直接贡献度
        6.1.2 县域银行业对经济的间接贡献度
        6.1.3 我国县域银行业贡献度分析
    6.2 银行业发展与经济发展匹配度分析
        6.2.1 县域银行业与经济发展实证分析
        6.2.2 结论分析对比
    6.3 不同产业结构对信贷敏感度分析(以河北省为例)
        6.3.1 第一产业农业对信贷敏感度分析
        6.3.2 第二产业对信贷敏感度分析
        6.3.3 第三产业对信贷敏感度分析
        6.3.4 不同产业信贷策略分析
    6.4 现阶段县域信贷优化标准
        6.4.1 以百强县为标准的信贷与经济总量回归分析
        6.4.2 西部地区县域验证分析
第7章 县域银行业体系优化监管保障
    7.1 我国县域银行监管发展现状
        7.1.1 我国银行监管体系整体发展情况
        7.1.2 我国县域银行监管体系现状
    7.2 我国县域银行监管体系中存在的问题
    7.3 优化我国县域银行监管体系路径选择
        7.3.1 优化县域监管体系的不同路径
        7.3.2 优化县域监管体系的有关建议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8.1 本文结论
        8.1.1 县域银行业体系建设中需要的银行类型
        8.1.2 县域银行业体系建设量化分析结论及规模控制模型
        8.1.3 县域银行业监管体系建设方向
    8.2 展望
        8.2.1 县域银行业体系建设展望
        8.2.2 进一步深化研究的设想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四、找准着力点 全面降低不良贷款——河南省内乡县农村信用联社八个月盘活资金超亿元(论文参考文献)

  • [1]永春县农村信用社小额信贷发展研究[D]. 肖节海. 福建农林大学, 2020(02)
  • [2]山东省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银行业支持问题研究[D]. 宋江娜. 烟台大学, 2019(09)
  • [3]M农村商业银行发展战略研究[D]. 孙玉龙. 山东大学, 2019(09)
  • [4]A银行农户贷款发展瓶颈问题及对策研究[D]. 吴雨晴. 大连海事大学, 2019(02)
  • [5]金融精准扶贫的实践探索与创新研究 ——以工行承德分行为例[D]. 代朝峰. 河北大学, 2018(01)
  • [6]目标价格试点背景下新疆棉花种植业信贷支持研究[D]. 毛德敏. 新疆农业大学, 2017
  • [7]PL农村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研究[D]. 俞伟. 宁夏大学, 2017(02)
  • [8]驻马店市现代农业发展的金融支持研究[D]. 李瑞. 郑州大学, 2013(04)
  • [9]我国农村小额信贷的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估 ——基于绩效实证的研究[D]. 袁也婷. 西南财经大学, 2013(04)
  • [10]我国县域银行业体系优化研究[D]. 赵亮. 河北大学, 2012(05)

标签:;  ;  ;  ;  ;  

找准重点全面压低不良贷款——河南省内乡县农村信用社8个月盘活资金超亿元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