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乡土建筑的保护与合理利用

浅谈乡土建筑的保护与合理利用

一、漫谈乡土建筑的保护与合理利用(论文文献综述)

王淼[1](2020)在《延边地区朝鲜族传统民居保护与创新性设计研究》文中指出朝鲜族民居建筑的结构和外貌表现形式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朝鲜族族民选择居住地都有着自己的标准。通俗来讲,受到民族习性、生活习惯的影响,在建立时,通常会选择在平坦的地方或者地势较高的地方建立民居,在没有特殊情况的影响下,不会选择在地势低的地方建立民居。并且在于民居朝向方面存在要求,即民居的正面要面向南方。并且朝鲜族在建设民居时,按照用途搭建出具有规模化的建筑主体。并在整体形势上,以主建筑为主体,呈现“凸”字形。朝鲜族是一个跨境民族,朝鲜族族民为了适应东北的环境气候以及本民族习惯、民族文化而建造出东北地区现今的朝鲜族民居。在本次研究过程中,首先是以朝鲜族传统民居随着社会进步而逐渐淡化的背景为切入点引出此次课题研究的目的。其次通过文献的梳理了解朝鲜族民居的形成与发展历程,从自然和社会两方面分析了朝鲜族传统民居的成因,进而初步了解朝鲜族民居的现状。再次通过对目前存在于吉林省延边地区朝鲜族特色传统民居的院落布局、平面形态、立面形态、建筑装饰等多个角度探究,并对居住于当地族民进行问卷调查,分析出延边地区朝鲜族传统民居现在存在的问题及族民对于民居建筑现阶段的需求。最后从民居现存的问题入手结合当地族民的需求及自然环境等为前提下,对朝鲜族民居进行保护,并提出朝鲜族传统民居的创新性设计的新构想,并以“模块设计”和施工技术等多种方式对进行朝鲜族传统民居进行保护与创新性设计以致可以使民居建筑的使用周期和民居形式更加适合现今的社会发展。通过以上的研究,为朝鲜族传统民居提供设计依据,通过对民居的保护与创新性设计为朝鲜族传统民居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可借鉴的方案,希望通过此次研究,可以为其他民族研究者提供参考借鉴。

陈诗祺[2](2020)在《地域文化影响下岭南建筑“怪而实用”的特征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岭南建筑是岭南文化的物质组成部分,是岭南地域文化的一种现象。同时,岭南建筑也是技术与艺术的综合体,需要满足人们实用和审美需要的双重目的。然而就目前国内的研究现状而言,一方面,学界关于岭南建筑“实用性”的研究主要基于岭南文化具有“兼容性、务实性、世俗性、创新性”四大文化特征,而对岭南文化固有的“奇异性”和“怪而实用”的文化特征并未予以重视,也没有过多关注在创新与变通的过程中必然会创造出某些古今中外都不曾出现过的“奇怪的”建筑形式。另一方面,学界关于岭南建筑审美属性的研究也多从“美”的角度切入,而忽视了审美上的“怪诞”在中国古已有之,也没有对岭南建筑审美上的“怪”和功能上的“实用”之间互为表里、相互依存的必然联系和客观事实形成全面、统一的学术品格认识。因此,本文通过对地域文化影响下岭南建筑“怪而实用”的特征及其具体表现形式进行系统分析,以期对补充和完善岭南建筑、岭南美学与艺术的研究体系有所帮助,同时为当代岭南建筑的创新实践探索提供美学思想和设计手法的理论依据。首先,论文的第二章以地域文化为背景,从自然环境、政治经济、文化环境三个影响因素出发,分析岭南建筑“怪而实用”特征的具体成因及其在建筑上的表现。其次,论文的第三到五章从建筑类型、平面布局、建筑形象、建筑细部和建筑装饰各要素出发,结合典型案例考察分析岭南建筑“怪而实用”的特征在岭南传统建筑、岭南西式建筑、岭南园林建筑中的具体表现和内在规律。由于“怪”是一个相对的概念,不同类型的建筑受不同的主导文化影响,具有不同的“怪”的参照对象。故本文在案例分析中多采用横向和纵向的比较方法,先阐明“不怪”的基准点是什么,再具体分析各类型的岭南建筑“怪”在哪里,为什么“怪”,以及“怪”的功效作用是什么。在第三章中,以寺庙建筑、宗祠建筑和开平碉楼为例,指出:岭南传统建筑以中国传统文化为主导,其“怪而实用”的特征主要表现为本土革新与综摄创新;在第四章中,以广州十三行与沙面租界建筑、广州近代教会学校建筑为例,指出:岭南西式建筑以西方宗主国文化为主导,其“怪而实用”的特征主要表现为古典异化与中西杂糅;在第五章中,以清代岭南私家园林中的岭南庭园建筑和行商园林建筑为例,指出:岭南园林建筑以中国传统文化为主导,受中国传统文化、岭南原着文化、西方外来文化的共同影响,其“怪而实用”的特征主要表现为多元融合与务实自然。综上所述,本文提出岭南建筑具有“怪而实用”的二重统一性特征,主要表现为建筑中灵活变通的处理手法和实用至上的设计原则。其中,灵活变通的处理手法体现了不拘一格、重在适用的变革意识。在实用性原则的指导下,岭南建筑不特意追求设计手法的纯正,不必要遵循非实利的标准和规范,也不过分介意引入的异质元素和建筑的其它各部之间是否协调一致,因此经常会创造出一些非常规的建筑类型、不拘一格的平面布局、折衷“混搭”的建筑形象、夸张变形的建筑细部、世俗功用的建筑装饰等等,呈现出与该类型建筑主流的、标准的做法相比“大异其趣”的审美表现形式。在这里,“怪”是与建筑实用性相适应的,与传统审美标准有出入的美学形式,是一种非主流的、另辟蹊径的创造形式。“怪而实用”既是一种创新美学,也是一种创新手法。

黄庄巍[3](2020)在《中国台湾地区现代建筑设计创新研究》文中认为1945年8月15日,日本战败投降,随即台湾光复,重归祖国怀抱,民国以来中国近现代建筑发展脉络延续至台,使我国台湾地区正式走上现代建筑之路。在国际上冷战东西方阵营对立、国内海峡两岸对峙的特殊时空背景下,中国台湾地区属于欧美阵营,客观上与西方战后现代建筑运动直接相通,使之成为战后风起云涌的现代建筑运动中国化的重要实践基地,台湾建筑界在1950年代至1980年代,承担了西方现代建筑中国化的重要任务,在理论与实践层面均有诸多成就。而1990年代之后,社会多元思潮泛起,台湾地区逐渐走向本土化,以现代化、地域化为创新特征的建筑设计,成为中国当代地域建筑发展的先行样本之一。中国近代建筑是中国与西方建筑文化的相融进程,“中国传统”与“西方现代”二元要素构成了1949年之前中国近代建筑发展的核心动力。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我国台湾地区战后现代建筑发展和创新进程,是中国近代建筑脉络后续发展的重要分支,是中国战后现代建筑探索、发展历程的组成部分,也构成了现代建筑设计与理论中国化进程的重要篇章,具有相当的研究价值。塔夫里曾言,“建筑是一种布满意识形态的体制”,台湾现代建筑错综复杂的创新叙事及其内涵,唯有放置于中国两岸乃至世界历史时空中,方能得其要义。本研究以建筑设计创新学为工具,基于大量原始文献和实地调研,联结两岸,承续历史,通过对中国台湾地区现代建筑活动(1950s-2010s)的全面研究,提出了该时期台湾地区现代建筑设计承续了中国近代建筑设计发展脉络、具有“三重维度”下的创新价值特征,发现了该时期台湾地区现代建筑设计具有“三个时段”创新时段特征、“四条脉络”的创新源流特征、“五种动力”的创新动力特征,认为该时期台湾地区现代建筑设计具有“九大板块”的创新结构特征。同时本文重点发掘1949年后台湾地区对我国自晚清民国所发展的近现代建筑脉络的延续叙事,重点书写了台湾地区作为1950-1970年代中国近现代建筑发展脉络与西方现代建筑思潮直接碰撞的特殊地区其建筑设计活动在中国建筑现代化与战后世界现代建筑运动进程中的创新叙事与价值意义,补充中国近现代建筑文化发展整体图景中的“台湾拼图”。

寿焘[4](2020)在《徽州乡土建筑的建构体系研究》文中认为乡土建筑是以地方资源为基础,为满足当地社会生产与生活需求,达到气候适应与环境舒适,富含民俗文化与象征意义,综合承纳并延续乡土生活方式的物质载体。它们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以乡村、小城镇等小中型聚居群落为主要依托所形成的社会、经济、科技等发展程度,也集中的作为传承各地区乡土文化、生活习俗及民间技艺等的综合媒介。作为构成中国乡土建筑中最为典型分支之一的徽州乡土建筑,在千百年发展衍变中,受到包括当地自然气候条件、社会发展因素等在内的综合影响,形成了稳定且极具识别性、代表性的样式与类型,深具研究价值。论文将徽州乡土建筑的“建构体系”作为研究对象,通过类型学方法,系统梳理了徽州乡土建筑的建构类型及其逻辑系统,揭示其物质构成与自然环境、社会发展、民间技艺、文化象征等方面的内在关系,架起“建构—类型”的系统研究文本,并形成了以材料建造类型、空间类型、性能类型及装饰类型为主体的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对徽州乡土建筑的材料及其所形成的建造前提、过程、模式、结果等的类型归纳。此章节通过对材料的背景、来源、组成以及工匠系统、建造方式等方面的基本探究,形成对“基台/楼面、构架、围护、屋顶”等四个建造子系统的类型解析。第二部分是对徽州乡土建筑的空间原型及其空间建构逻辑的类型梳理。此章节系统总结了徽州乡土建筑空间的三种基本原型和两种拓展类型,并围绕“天井”这一核心空间进行类型解析,进而探究在原型基础上形成的徽州乡土建筑空间类型组织规律。第三部分是对徽州乡土建筑应对当地气候所形成的性能机制的建构类型探索。此章节从影响乡土建筑的“风、光、热、水/湿”这四个主要环境因素入手,探究徽州乡土建筑单体在应对环境,并构建自身气候适应性与舒适度中所形成的建构类型。第四部分是对徽州乡土建筑的装饰特征及其文化意义的类型总结。此章节从“装饰工艺、建构要素、意义象征”三个视角,尽可能全面的阐释装饰之于建构的意义、类型及其影响,从而将一般意义上游离于建筑本体边缘的装饰系统容纳进乡土建构的体系之中。论文紧扣“建构”这一主题,以“类型”为工具,将徽州乡土建筑的文化性、技术性、生态性和艺术性融入其中,使整个研究论述在材料建造、空间模式、性能调控、装饰意涵等方面充分揭示乡土建构的奥秘。全文正文约18.8万字,共有图表330余幅。

谢凌峰[5](2019)在《岭南与马来半岛地区现代建筑创作比较研究(1950s-1970s)》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岭南与马来半岛地区作为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与重要支点,自古以来文化互动频繁。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1950-1970年代,虽然受到经济拮据、社会因素复杂多变和建筑技术还不发达等条件的限制,两地建筑师仍然创作了大量诚实朴素、感人至深的建筑作品,凸显了现代主义建筑地域化的探索,对其重新审视和深入研究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论文立足于大量的实地调研,从文化商贸交往、华侨族群关联、气候地理相近等多层面,论析了岭南建筑和马来半岛建筑在1950-1970年代推进现代主义建筑地域化进程中的可比性,从而建立起共时性比较的研究框架,并在空间上分别以中国和东南亚作为宏观背景,同时聚焦在广州、新加坡与吉隆坡这三个现代建筑实践丰富的城市。本文研究目标在于通过比较研究,总结1950-1970年代两地现代建筑发展的历史经验,形成对新时代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支持,归纳两地建筑创作真实朴素的价值观与设计策略,形成对当代岭南建筑发展的启示。研究的核心内容在于借鉴建筑适应性理论,将岭南与马来半岛地区1950-1970年代现代建筑创作的比较从自然适应性、社会适应性和人文适应性这三个维度展开。在自然适应性维度,运用比较和归纳等研究方法,对两地在适应湿热气候、回应地理环境和运用本土资源这三方面的创作策略进行比较。总结了岭南建筑与自然和谐相融的环境理念,表现为重视平面布局的疏导通风、以借景使建筑内外环境紧密相联、自然元素与建筑环境融洽。马来半岛侧重于建筑空间主导自然环境,表现为塑造多层次空间,探索建筑外遮阳的艺术表现,利用阳光、植物等自然元素强化建筑的表现力。在社会适应性维度,比较研究从建筑类型发展、成本控制和创作机制三方面展开:在社会变革促进下,两地的文化建筑、集体住宅和宾馆建筑基于社会需求的满足体现各自的发展特色;在适应拮据经济方面,岭南建筑师从微观角度通过单体创作最大化控制造价,而马来半岛建筑师则从宏观层面采取模块化的类型设计来控制建设成本;在国家政策调控下,两地的国有设计机构都发挥了主导作用,岭南地区特色在于集体设计组长期持续的创作体制,而马来半岛的特色在于私人建筑师事务所发挥了积极作用。在人文适应性维度,两地建筑创作基于文化多元的共性表现出各自特色:岭南地区强调生活尺度的人本主义理念,以岭南庭园空间表达民族文化意境,体现根植于世俗生活的文化和谐;马来半岛建筑则着重彰显新兴国家的独立自主精神,借助抽象提取符号形式来回应传统,并兼容表达多民族和多宗教的文化碰撞。综合前述,论文归纳了两地建筑创作的共同特征:以适应自然气候环境彰显建筑的地域特征,通过尊重现实需求的来表达社会的时代精神,并以多元文化价值的融合来体现对人文艺术的追求。同时,两地创作的共性和差异对当代岭南建筑发展在价值取向,理论体系和实践方法三方面都形成丰富的启示。

刘志浩[6](2019)在《基于可持续理念下的传统村落保护发展研究 ——以青岛市周戈庄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传统村落是中华民族在历史演变中发展起来的一个稳定的社会单元,是中国广阔地域上和历史渐变中一种实际存在的、历史悠久的稳定坐落。传统村落空间形态多样,包含着丰富而又具有重要价值的历史文化信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传统村落的数量逐年减少,面临着消逝的危机。2012年传统村落保护制度的提出,为中国广泛分布的传统村落保护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然而,由于系统和方法的不完善,传统村落的保护和发展仍面临着许多问题,面对当前形势,需要继续深化传统村落的保护发展工作。本文在收集和整理传统村落相关资料的基础上,对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进行了科学全面的研究。第一,充分了解目前传统村落保护发展所处的时代背景,确定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解读国内外现有的相关理论进行总结,同时借鉴村落保护发展比较成功的经验。第二,分析了我国传统村落目前的现状以及传统村落的形成和类型,总结出传统村落需要保护的内容,并对我国现阶段传统村落所面临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解决方案。第三,分析传统村落保护发展与可持续的内在关系,通过传统村落的价值、保护策略和保护原则、发展目标和发展策略等理论基础,对传统村落保护和可持续发展起到重要指导作用。第四,以青岛市周戈庄村为例,通过调研和文献梳理,研究村庄的起源、发展历史、社会文化价值以及发展优势进行评估,提出符合村庄保护、发展、实施的策略。从而验证本文提出的研究思路和方法的科学可行性。在城镇化越发迅速的当下,本文试图通过对传统村落的保护发展研究,结合可持续相关理论,提出相应的保护与发展策略,力求传统村落不被城市所吞噬。在得到有力保护的同时可以继续传承中华传统文化,实现可持续发展。以周戈庄为案例研究,可为今后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发展提供参考。

李琳玉[7](2019)在《乡土文化视野下的教堂空间形态研究 ——以云南怒江地区为例》文中研究说明在云南怒江这个多民族地区,目前关于教堂建筑及室内空间形态的研究还较少。全面认识和把握云南怒江地区基督教的历史与现状,解释并了解其与乡土文化的关系,探究教堂的空间形态对认识基督教在云南的发展历史研究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以乡土文化视角下基督教教堂空间形态为选题,尝试从乡土文化的角度,客观介绍、分析和研究云南怒江地区基督教教堂空间形态是本论文的重点。本文选择云南怒江地区基督教教堂作为研究对象的意义在于:从乡土视角审视和研究怒江地区乡土文化与西方教堂建筑文化的冲突、融合肌理。本文根据怒江地区16座教堂的调研结果和详细的测绘资料,绘制平面图、立面图及相关分析图,结合千余张自摄照片进行详细的分析,着重研究乡土文化与怒江地区基督教教堂建筑间的关系,并得出相关成果。在教堂选址和环境方面,教堂普遍分布在村落内,在适应自然环境的同时增加与周边民居的联系;在整体布局方面,教堂建筑呈现出与乡土环境和基督教相适应的整体建筑格局;在主体建筑方面,以乡土文化为背景,从平面形式、立面形式、内部空间、细部装饰、光线、建筑材料及技术六个方面与西方传统教堂进行详细的对比剖析;针对性的对怒江地区乡土文化进行梳理,对比总结其对教堂建筑空间形态的影响。通过分析乡土文化与西方文化在怒江地区的博弈过程,展现我国文化的包容性与影响力,弥补相关资料的不足。

王嘉萌[8](2017)在《青海撒拉族篱笆楼民居营建技艺保护与传承研究》文中提出撒拉族传统民居是中国少数民族文化和传统建筑体系中一个独特的分支,在撒拉族主要聚居地之一的青海循化撒拉族自治县的乡村聚落中,以传统庄廓院为主要的居住形式,庄廓院内单体民居又分为松木大房和篱笆楼民居两种形式。本文所研究的篱笆楼民居,是以篱笆围墙建楼,斜置板梯为标志,适应地方资源与气候条件建造而成,具有强烈的生态理念和精妙的营建智慧,是一方土建筑的多样性代表之一。乡土建筑的传统营建技艺是一项多方因素结合的社会活动,其体现了人与物,物与物,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这些关系相互作用,生成以及影响乡土建筑风貌和地域文化。因此,对于营建技艺的保护与传承也是对其载体乡土建筑和地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在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新建筑的多样性、传统民居缺乏保护,以及营建技艺的高科技化,使得传统营建技艺在保护与传承中流失或失真,从而严重制约了传统民居的发展。由此可见,保护濒临灭绝而篱笆楼营建技艺迫在眉睫。文章结合作者的认知程度与学术水平,以营建技艺为切入点,能够较为全面地了解保护与传承篱笆楼及其营建技艺的价值所在,并提出可行性的保护与传承策略,以提高营造价值可能性。本文将研究对象分为三个部分进行解析,第一部分(第一章至第三章)针对撒拉族篱笆楼进行背景的梳理分析。通过文献资料法和分析归纳法,运用人居环境科学的相关理论,从建筑学层面对撒拉族的概况进行解析,总结出影响撒拉族篱笆楼生成的内因与外因,以及篱笆楼营建技艺衰退的内因与外因。第二部分(第四章至第五章)是论文重点章节,对营建技艺进行较为完整的梳理和记录。以营建技艺为切入点,运用了文献资料法、田野调研法、分析归纳法,通过对仅存的篱笆楼聚落——青海循化孟达大庄村进行走访和调查,从建筑学角度,对篱笆楼营建技艺进行静态分解,研究其载体的物质文化特性;并结合人类学与社会学角度,对营建技艺进行动态分析,较为完整的记录了施工过程及技术要点。第三部分(第六章)对营建技艺的保护与传承更提出有效的策略与措施。通过对前五章的分析,得出撒拉族传统篱笆楼营建技艺保护与传承的价值,并且针对可营造价值的技艺要点,编笆技艺、轻型结构、空间形态等,及营建智慧,因地制宜,节地理念等,进行研究与提取,使之优化和多样化。例如将编笆技艺符号化,建筑形制的模数化,建筑构件的预制化等,以仅有的篱笆楼聚落孟达大庄为案例,将这些优化后的营建技艺作用在新型篱笆楼民居中,或将因地制宜的营建智慧拓展到其他的领域。通过以上部分的研究,最终得出以下结论,撒拉族篱笆楼是一种濒临灭绝的少数民族民居,也是一方乡土建筑风貌代表之一,具有较高的文化研究价值,在当代环境中,篱笆楼的建筑形态具有较强的符号性和辨识度,通过对篱笆楼特色建筑形态的“产业型”保护与传承可达到将撒拉族文化发扬的目的,即可提升其社会文化价值地位,也可带来一定的社会经济效益,最终达到一个良性的发展循环。对营建篱笆楼这种特色建筑形态的营建技艺进行技术提升和优化,则使这种特色的民居建筑形态得到保护与传承,同时民居也成为营建技艺的载体,将技艺与智慧传承下去。

段惠丹[9](2017)在《图们江地区朝鲜族传统村落遗产保护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传统村落是地域历史文化发展的产物。它承载着村民的集体文化记忆,是全体中国人的精神家园,具有历史、文化、科学、艺术、社会、经济等多重价值,是文化遗产保护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伴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速和新农村建设的推进,传统村落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大幅减少,甚至面临着消失的危机。在这种背景之下,开展图们江地区朝鲜族传统村落文化遗产的保护研究工作既具现实必要性,又凸显紧迫性。本文以朝鲜族传统村落为研究对象,以文化生态学为理论指导,以村落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共生关系的构建为切入点,对图们江地区朝鲜族传统村落文化遗产保护进行全面研究。本课题研究总体思路:首先,在对“传统村落”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等相关学术概念界定的基础上,对国内外学术界对传统村落保护的研究状况进行了系统梳理,明确了论文研究的重点思路,即在充分揭示朝鲜族传统村落价值内涵的基础上,通过研究和分析图们江地区朝鲜族传统村落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二者之间的文化生态关系,提出基于协调传统村落建筑环境、非物质文化遗产和居民生活方式之间关系的传统村落遗产保护策略和方法。其次,对图们江地区的区位,自然和人文环境背景以及图们江地区朝鲜族历史文化的演变、居民生产生活方式的变迁以及朝鲜族传统村落形成和发展历程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在此基础上,重点对图们江地区朝鲜族传统村落的择址理念、空间形态布局、民居特色及其承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形成发展、类型及现状等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并对图们江地区朝鲜族传统村落的价值构成及其价值内涵进行了分析。最后,以文化生态学为理论基础,分析和探讨朝鲜族传统村落建筑环境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之间的共生关系,为保护策略的提出奠定理论基础。以此为基础,结合实地调研发现村落保护存在的突出问题和现实困境,提出对图们江地区朝鲜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总体性”保护策略和方法。通过对图们江地区朝鲜族传统村落文化遗产保护的研究,能进一步发掘该地区朝鲜族传统村落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科学价值、艺术价值、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从而增强当地朝鲜族传统村落居民对传统村落的价值认知,增强对传统村落保护的自觉性和积极性,同时在传统村落的更新改造中能切实起到保护和延续村落文脉,增强朝鲜族的民族认同感和归属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贺龙[10](2017)在《乡村自主建造模式的现代重构》文中研究说明传统乡村自主建造是内生于乡村社会,与居民的生活密不可分的社会活动,也是传统乡村聚落在空间形态上能够达到自由与秩序相统一的主要原因。在工业力量的冲击下,乡村自主建造模式随着社会结构的瓦解而瓦解。乡村的建造模式从‘自主’走向‘自由’,最终转变成政府主导的‘他主’模式。由于建造行为与乡村社会剥离,现在这种自上而下的‘他主’建造模式因无法深入统筹农民复杂多样的个体需求,最终导致乡村社会矛盾突出、建设流于表面、发展不可持续。本文以突出农民主导的乡村建造模式为研究前提,在理论归纳与实践调研的基础上,通过三个层面的研究,解析了乡村自主建造模式的现代重构之路。第一个层面的研究主要是对于重构方法的研究:论文通过对传统乡村自主建造模式的梳理,抽象出自主建造模式的核心机制——即依附于乡村社会内部的控制引导系统,并以此为基础提出重构的方法和原则,认为乡村自主建造模式重构的实质是社会的重构,这种重构是一种长期的自我调节的过程,现实社会中,乡村的自我调节功能严重瘫痪,需通过自主建造活动机械运行的方式唤醒乡村社会自我调节的功能,进而构建起现代乡村自主建造的社会控制引导体系。第二个层面的研究主要致力于对现阶段乡村自主建造组织体系和设计体系的建构,从而实现自主建造活动在现实社会中的机械运行:组织体系建构主要是通过对现有行政管理体系进行专项优化,来构建与现有行政管理体系融为一体的“村民主导、共同参与”的建造共同体。设计体系建构主要是融合传统建造和工业化建造的技术优势,构建现代社会自主建造的技术体系,并引入模块化理论和开放建筑理论,构筑平台化的设计体系,建立起村民进行自主建造的控制引导框架。第三个层面的研究主要关注自主建造活动机械运行下乡村社会的自我调节过程,同时探讨了自主建造模式下乡村空间形态的基本特征。

二、漫谈乡土建筑的保护与合理利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漫谈乡土建筑的保护与合理利用(论文提纲范文)

(1)延边地区朝鲜族传统民居保护与创新性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课题研究的背景
    第二节 课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一、 研究的目的
        二、 研究的意义
        (一) 理论意义
        (二) 实际意义
    第三节 课题研究的现状
        一、 国外研究现状
        二、 国内研究现状
        (一) 关于朝鲜族民居相关的文献由时间顺序进行的查阅与整理
        (二) 民居设计方向
    第四节 课题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一、 研究内容
        二、 研究方法
        (一) 理论研究法
        (二) 问卷调查法
        (三) 统计分析法
        (四) 访问调查法
        (五) 田野调查法
第二章 朝鲜族传统民居的形成及现状
    第一节 朝鲜族传统民居的起源与发展
    第二节 影响朝鲜族传统民居的因素
        一、 自然因素
        (一) 地理位置因素
        (二) 气候因素
        二、 社会因素
        (一) 民族政策
        (二) 道德观念
        (三) 选址
        (四) 习俗
        (五) 宗教信仰
        (六) 其他民族
    第三节 朝鲜族传统民居样式及特点
        一、 草房
        二、 木楞子房
        三、 砖瓦房
    小结
第三章 延边地区朝鲜族传统民居的演进与现状
    第一节 延边地区朝鲜族传统民居的形态分析
        一、 院落布局
        (一) 菜地与玉米地
        (二) 仓库
        (三) 鸡舍
        (四) 卫生间
        二、 室内空间
        三、 平面形态
        四、 立面构成
    第二节 延边地区朝鲜族传统民居的装饰艺术
        一、 门与窗
        二、 屋顶装饰
        三、 廊的装饰
        四、 室内家具
        五、 庭院装饰
        (一) 庭院围墙
        (二) 庭院内部装饰陈设
        六、 其他装饰
    第三节 延边地区朝鲜族传统民居现存问题
        一、 民居建筑空间问题
        二、 民居建筑安全性问题
        三、 族民的需求所引发的新问题
    第四节 朝鲜族传统民居的保护及利用价值
        一、 朝鲜民居的现有保护策略
        二、 朝鲜民居保护价值与意义
    第五节 朝鲜民居的保护与改造构想
    小结
第四章 延边地区朝鲜族传统民居保护与创新设计的策略
    第一节 民居保护方案规划
    第二节 民居改造与创新设计的实施要点
        一、 民居空间的设计要点
        (一) 民居内部空间设计要点
        (二) 院落空间设计要点
        二、 立面构造设计要点
        三、 环保材料的运用
    第三节 传统民居保护与创新设计的原则
        一、 地域化
        二、 功能化
        三、 低济化
        四、 低碳化
        五、 形式美
        (一) 统一与变化
        (二) 对比与调和
        (三) 对称与平衡
        (四) 节奏与韵律
    小结
第五章 延边地区朝鲜族传统民居的保护与创新设计
    第一节 传统民居保护的方案设计
        一、 深入研究,结合民俗文化
        二、 以人为本,融入原居民生活
    第二节 传统民居创新性设计的构想
        一、 文化传承
        二、 空间布局功能化设计
        (一) 模块化设计
        (二) 单元格设计
        三、 院落空间的规划
        四、 防水防潮设计
        五、 保温防寒设计
        (一) 墙体的保暖防寒设计
        (二) 墙体保暖防寒设计的材料选择
        (三) 门窗设计
        (四) 太阳能利用技术
        六、 绿色设计
        (一) 水循环设计
        (二) 环保材料的运用
        (三) 夯土墙
        (四) 家用沼气池
    第三节 传统民居的保护与创新性设计后的意义
        一、 回应族民
        二、 传承地貌文化与适应时代发展
        (一) 合理保护
        (二) 适应发展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朝鲜族族民居建筑与环境研究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学术成果情况
致谢

(2)地域文化影响下岭南建筑“怪而实用”的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对象
        1.1.1 研究对象的区间限定
        1.1.2 研究对象的时间限定
        1.1.3 “怪而实用”的概念界定
        1.1.4 岭南建筑中“怪”的概念界定
    1.2 研究背景
        1.2.1 研究现状
        1.2.2 研究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3 研究意义
    1.4 研究方法
    1.5 研究框架
第二章 地域文化影响下岭南建筑“怪而实用”特征的形成与表现
    2.1 岭南自然环境的影响
        2.1.1 岭南既封闭又开放的地理位置
        2.1.2 自然地理和气候条件下的实用精神
        2.1.3 自然环境对岭南建筑“怪而实用”特征形成的影响
    2.2 岭南政治经济的影响
        2.2.1 商品经济和对外贸易的开展与持续
        2.2.2 社会历史和政治局势的变革
        2.2.3 政治经济对岭南建筑“怪而实用”特征形成的影响
    2.3 岭南文化环境的影响
        2.3.1 岭南文化概述
        2.3.2 文化环境对岭南建筑“怪而实用”特征形成的影响
    2.4 地域文化影响下岭南建筑“怪而实用”特征的表现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怪而实用”的岭南传统建筑
    3.1 寺庙
        3.1.1 宗教异化、不拘约束的澳门妈阁庙
        3.1.2 因地制宜、“怪而实用”的云浮新兴国恩寺
    3.2 祠堂
        3.2.1 世俗功用、不忌对比的广州陈氏书院
        3.2.2 祠庠合一、中西杂糅的开平余氏宗祠
    3.3 开平碉楼
        3.3.1 开平碉楼的形成
        3.3.2 拼搭创造、整体折衷的开平碉楼
    3.4 岭南传统建筑“怪而实用”的特征总结:本土革新与综摄创新
        3.4.1 岭南传统建筑在自然适应性影响下对传统风格的继承与创新
        3.4.2 岭南传统建筑在“重商”思想和世俗文化影响下对传统风格的继承与创新
        3.4.3 岭南传统建筑“自下而上”对外来风格的主动吸收与综合创新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怪而实用”的岭南西式建筑
    4.1 广州十三行与沙面租界建筑
        4.1.1 中西杂糅的广州十三行
        4.1.2 不合经典的西式古典风沙面租界建筑
    4.2 广州近代教会学校建筑
        4.2.1 广州近代教会学校建筑的形成
        4.2.2 “怪而实用”、中西杂糅的广州近代教会学校建筑
    4.3 岭南西式建筑“怪而实用”的特征总结:古典异化与中西杂糅
        4.3.1 岭南西式建筑非正统、非主流的古典主义
        4.3.2 岭南西式建筑不中不西、亦中亦西的折衷主义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怪而实用”的岭南园林建筑
    5.1 岭南庭园建筑
        5.1.1 “连房广厦”、高空发展的东莞可园
        5.1.2 几何庭园、极致对比的番禺余荫山房
        5.1.3 新异实用、中西杂糅的潮阳西园
    5.2 行商园林建筑
        5.2.1 “怪而实用”的潘长耀花园与秋江池馆
        5.2.2 “怪而实用”的海山仙馆与花地馥荫园
    5.3 岭南园林建筑“怪而实用”的特征总结:多元融合与务实自然
        5.3.1 岭南园林建筑不拘一格、灵活多变的建筑类型
        5.3.2 岭南园林建筑因地制宜、因需而变的平面布局
        5.3.3 岭南园林建筑夸张变形、中西合璧的建筑形象和装饰手法
    5.4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本文的主要结论
    反思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3)中国台湾地区现代建筑设计创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 相关概念概述与研究综述
        1.2.1 建筑设计创新理论综述
        1.2.2 台湾地区现代建筑研究综述
        1.2.3 研究思路:“三重维度”“三个时段”“四条脉络”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主要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论文架构:九个创新板块
第2章 台湾地区现代建筑创新第一阶段(1950s-1970s)
    2.1 世界冷战与两岸对峙格局下的现代主义中国传播
    2.2 西方现代建筑体系分支的移植与发展创新(经典现代主义阶段)
        2.2.1 二战前后西方现代主义的中国传播
        2.2.2 西方建筑师与大陆迁台建筑师群体
        2.2.3 特殊历史情境下的现代建筑启蒙
        2.2.4 西方与大陆迁台建筑师的现代主义创作
        2.2.5 本版块创新意义与特征
    2.3 基于“中国固有形式”的传承与发展创新(民族主义主导阶段)
        2.3.1 中国古典复兴脉络的边陲延续
        2.3.2 中国建筑文化本位主义者们的执着与坚守
        2.3.3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下的建筑理论建构
        2.3.4 古典形态下的中国宫廷美学与现代空间发展
        2.3.5 本版块创新意义与特征
    2.4 基于中国传统建筑与西方现代建筑精神的融合与发展创新(人文主义主导阶段)
        2.4.1 现代空间与东方气韵的早期碰撞
        2.4.2 不同源流背景下的闪耀群星
        2.4.3 中国传统哲学、人文精神与西方现代理论的碰撞融合
        2.4.4 一次现代中国建筑设计的创新高峰
        2.4.5 本板块创新意义与特征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台湾地区现代建筑创新第二阶段(1970s-1990s)
    3.1 经济腾飞与矛盾政经形势下多种思潮的输入与发展
    3.2 西方现代建筑体系分支的移植与发展创新(现代主义、晚期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并行阶段)
        3.2.1“美国化”与“中国化”
        3.2.2 汉宝德与高尔潘
        3.2.3 后现代理论的引入与传播
        3.2.4 西方思潮的进一步移植与发展
        3.2.5 本版块创新意义与特征
    3.3 基于“中国固有形式”的传承与发展创新(建筑商品化时期)
        3.3.1 中国古典复兴与建筑商品化的合流与发展
        3.3.2 李祖原与王昭潘
        3.3.3 中国哲学在商业化语境下的形式流变
        3.3.4 后现代与商业化语境下中国元素的形式转译
        3.3.5 本版块创新意义与特征
    3.4 基于中国传统建筑与西方现代建筑精神的融合与发展创新(地域主义萌芽阶段)
        3.4.1 台湾乡土文学运动与西方乡土运动
        3.4.2 中国地域建筑的一支:台湾乡土建筑
        3.4.3 王镇华、李乾朗与汉宝德
        3.4.4 中国当代乡土建筑的先行实践
        3.4.5 本版块创新意义与特征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台湾地区现代建筑创新第三阶段(1990s-2010s)
    4.1 多元思潮与政经形势下的嬗变
    4.2 西方现代建筑体系分支的移植与发展创新(多元思潮阶段)
        4.2.1“去中心”“去符号化”下的城乡地景营造
        4.2.2 中生代建筑师的群体崛起
        4.2.3 日常、公共与平民的建筑
        4.2.4 本版块创新意义与特征
    4.3 中国地域建筑一支的传承与发展创新(多元思潮阶段)
        4.3.1 多元思潮下地方建筑文化传统的发展
        4.3.2 闽南、客家、高山族与闽东海岛建筑传统的当代实践
        4.3.3 本版块创新意义与特征
    4.4 基于中国传统建筑与西方现代建筑精神的融合与发展创新(多元化思潮阶段)
        4.4.1 意义的解构与中式美学的兴起
        4.4.2 现代中式人文美学、空间形态的发展
        4.4.3 本版块创新意义与特征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我国台湾地区现代建筑设计创新(1950s-2010s)维度、脉络、动力特征及研究展望
    5.1 台湾地区现代建筑设计创新的“三重维度”
        5.1.1 世界维度
        5.1.2 中国维度
        5.1.3 地域维度
    5.2 台湾地区现代建筑设计创新的“四条脉络”
        5.2.1 现代脉络
        5.2.2 古典脉络
        5.2.3 人文脉络
        5.2.4 乡土脉络
    5.3 台湾地区现代建筑设计创新的“五种动力”
        5.3.1 家国情怀之力
        5.3.2 政治文化之力
        5.3.3 外来思潮之力
        5.3.4 技术革新之力
        5.3.5 经济起伏之力
    5.4 台湾现代建筑设计创新研究展望及反思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其它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4)徽州乡土建筑的建构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徽州乡土建筑建构体系及其类型架构
    1.1 研究背景
        1.1.1 缘起
        1.1.2 问题
        1.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1.4 研究范围与对象
    1.2 相关概念
        1.2.1 徽州与徽州地区
        1.2.2 乡土建筑与徽州乡土建筑
        1.2.3 建造系统与建构体系
        1.2.4 类型
    1.3 相关理论研究综述
        1.3.1 乡土建筑研究发展概况
        1.3.2 建构理论及其与乡土建筑结合的研究领域
        1.3.3 类型学理论及其与乡土建筑结合的研究领域
        1.3.4 徽州乡土建筑研究领域
    1.4 研究分类与方法
        1.4.1 研究分类
        1.4.2 研究方法
    1.5 论文研究框架
第二章 徽州乡土建筑的材料及其建造类型
    2.1 背景成因与材料资源
        2.1.1 自然条件与社会背景
        2.1.2 材料资源与建造前提
        2.1.3 材料选择与造屋构形
    2.2 建造工艺与匠作传统
        2.2.1 建造工艺的源流
        2.2.2 工匠系统与流程
        2.2.3 建造模式与过程
    2.3 建造系统及其类型
        2.3.1 基台与楼面系统
        2.3.2 构架系统
        2.3.3 围护系统
        2.3.4 屋顶系统
    2.4 本章小结:材料的组织逻辑及其建造类型的归纳
第三章 徽州乡土建筑的空间类型
    3.1 空间基本类型
        3.1.1 三种基本类型
        3.1.2 两种衍生类型
        3.1.3 基本要素类型
    3.2 类型的核心空间:天井
        3.2.1 天井的空间意义
        3.2.2 天井的空间类型
    3.3 空间类型的组织逻辑
        3.3.1 空间扩展机制
        3.3.2 地形应变机制
        3.3.3 建造构形机制
    3.4 本章小结:空间类型的解析与空间衍变规律的探索
第四章 徽州乡土建筑的性能类型
    4.1 环境调控的性能建构维度
        4.1.1 空间形态的气候适应性
        4.1.2 材料建造的环境适应性
    4.2 风环境调控
        4.2.1 空间模式
        4.2.2 建构要素
        4.2.3 风环境调控模型
    4.3 光环境调控
        4.3.1 空间模式
        4.3.2 建构要素
        4.3.3 光环境调控模型
    4.4 热环境调控
        4.4.1 热平衡系统
        4.4.2 热调控模式
        4.4.3 热环境调控模型
    4.5 水/湿环境调控
        4.5.1 水环境调控
        4.5.2 湿度调控
    4.6 本章小结:建筑环境调控模式及其性能类型的阐释
第五章 徽州乡土建筑的装饰类型
    5.1 工艺技法与装饰类型
        5.1.1 徽州三震
        5.1.2 建筑彩绘
        5.1.3 匾额楹联
    5.2 建构要素与装饰层级
        5.2.1 立面要素
        5.2.2 地面铺饰
        5.2.3 空间连接
    5.3 题材类型与象征意义
        5.3.1 题材与图式
        5.3.2 空间与意涵
    5.4 本章小结:装饰类型的归纳及其文化意义的表述
第六章 结语:材料、空间、性能、装饰四维架构的徽州乡土建筑建构类型及其体系
    6.1 研究结论
        6.1.1 徽州乡土建筑建构体系的概念及其研究方法
        6.1.2 徽州乡土建筑建构体系的类型定义
        6.1.3 徽州乡土建筑建构体系的内在逻辑关系
    6.2 研究创新点
        6.2.1 通过类型学归纳提炼出定义徽州民居类型特征的“建构要素”
        6.2.2 创建并多维度阐释徽州乡土建筑“建构体系”的理论架构
        6.2.3 系统构建基于“建构”视野的乡土建筑“类型学”研究方法
    6.3 研究展望
        6.3.1 “材料——建造系统”的乡土建筑更新方向
        6.3.2 “性能——建构类型”的乡土建筑生态方向
        6.3.3 “乡土建构体系——乡村振兴战略”的乡土社会整体营造方向
图片索引
参考文献
博士在学期间主要学术成果

(5)岭南与马来半岛地区现代建筑创作比较研究(1950s-1970s)(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缘起与意义
        1.1.1 研究缘起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与评析
        1.2.1 关于岭南地区现代建筑创作的研究
        1.2.2 关于马来半岛现代建筑创作的研究
        1.2.3 相关研究评析
    1.3 相关基础理论与研究维度
        1.3.1 建筑的适应性理论
        1.3.2 建筑的地域性理论
        1.3.3 比较研究的维度
    1.4 研究范畴与对象
        1.4.1 地理范畴
        1.4.2 时间范畴
        1.4.3 研究对象
    1.5 研究目标与方法
        1.5.1 研究目标
        1.5.2 研究方法
    1.6 研究框架
第二章 两地现代建筑创作的可比性分析
    2.1 两地现代建筑创作的自然地理条件相似
        2.1.1 气候环境炎热和潮湿
        2.1.2 自然地貌以起伏丘陵为主
        2.1.3 水系资源丰富且滨海岸线长
        2.1.4 繁茂的生态植被四季常绿
    2.2 两地现代建筑创作的社会发展动因比较
        2.2.1 海上丝绸之路带动两地经贸互动
        2.2.2 两次大战期间的两地现代建筑发展
        2.2.3 自主独立后逐步发展的现代化进程
    2.3 两地现代建筑创作的文化背景要素分析
        2.3.1 海洋文化背景下多元文化交汇融合
        2.3.2 华人华侨联系形成共同的文化基因
        2.3.3 两地建筑文化互有深厚影响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自然适应性的两地现代建筑创作比较
    3.1 适应湿热气候的两地设计策略比较
        3.1.1 两地建筑气候适应性探索的理论渊源
        3.1.2 两地现代建筑创作适应气候的共同方法
        3.1.3 岭南地区:重视空间布局的通透畅通
        3.1.4 马来半岛:探索立体遮阳的多样变化
    3.2 回应地理环境的两地创作策略比较
        3.2.1 两地建筑创作对地形与地貌的尊重
        3.2.2 岭南地区:以借景统筹室内外环境
        3.2.3 马来半岛:塑造多层次的环境空间
        3.2.4 两地建筑与场地环境的空间关系比较
    3.3 本土自然资源在两地创作中的运用比较
        3.3.1 组合地方材料:融入室外环境与室内点缀装饰
        3.3.2 利用强烈阳光:活跃室内空间与塑造建筑形体
        3.3.3 两地水景的运用:静水映衬建筑与动水活跃氛围
        3.3.4 繁茂植物的运用:绿植衬托建筑与立体绿化融入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社会适应性的两地现代建筑创作比较
    4.1 社会变革促进下两地建筑重点类型发展比较
        4.1.1 新兴国家的自强意识促成文化建筑的兴起
        4.1.2 人民的基本生活需求推进集体住宅的发展
        4.1.3 经济增长与对外交流使宾馆建筑初现繁荣
    4.2 特定经济条件下两地建筑成本控制策略比较
        4.2.1 两地建筑师共同的理性实用主义精神
        4.2.2 岭南地区:最大化节省单体造价以适应短缺经济
        4.2.3 马来半岛:采用标准化类型设计以降低建设成本
        4.2.4 两地建筑成本控制策略的差异分析
    4.3 国家政策调控下两地建筑创作机制比较
        4.3.1 两地国有设计机构发挥主导作用
        4.3.2 岭南地区:集体设计组为特定项目而持续创作
        4.3.3 马来半岛:私人建筑师事务所逐步扩大影响力
        4.3.4 两地创作机制比较的启发与讨论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基于人文适应性的两地现代建筑创作比较
    5.1 建筑创作中对现代主义和城市精神的发扬
        5.1.1 两地现代主义建筑美学的共同表现
        5.1.2 岭南地区:基于生活尺度的人本主义理念
        5.1.3 马来半岛:追求纪念空间的英雄主义情怀
        5.1.4 两地现代建筑新地域特色的差异分析
    5.2 建筑创作中对民族风格与族群意识的表达
        5.2.1 在建筑创作中表达民族性的共同趋势
        5.2.2 岭南地区:以庭园空间表达民族文化意境
        5.2.3 马来半岛:借助符号象征表达民族独立性
    5.3 建筑创作中对特定价值与信仰文化的融合
        5.3.1 两地创作对多元文化价值的融合
        5.3.2 岭南地区:根植于世俗生活的文化和谐
        5.3.3 马来半岛:多民族和多宗教的文化兼容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讨论
    6.1 结论
        6.1.1 适应自然气候环境的地域特征彰显
        6.1.2 尊重社会现实需求的时代精神表达
        6.1.3 融合多元文化价值的人文艺术追求
    6.2 启示
        6.2.1 回归真实朴素的现代主义价值取向
        6.2.2 构建根植于岭南本土的创作理论体系
        6.2.3 理性回应环境的创作实践方法
    6.3 创新点
    6.4 研究展望
附录1 马来半岛1950-1970年代表建筑作品概录
附录2 岭南地区1950-1970年代表建筑作品概录
附录3 马来半岛1950-1970年代建筑典型遮阳做法
附录4 岭南地区1950-1970年代建筑典型遮阳做法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6)基于可持续理念下的传统村落保护发展研究 ——以青岛市周戈庄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相关概念解读
        1.3.1 可持续发展
        1.3.2 传统村落
    1.4 研究内容和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5 论文研究框架
第2章 国内外研究综述及相关理论
    2.1 国内外传统村落保护发展研究
        2.1.1 国外传统村落保护发展研究
        2.1.2 国内传统村落保护发展研究
    2.2 传统村落保护发展相关理论研究
        2.2.1 城市有机更新
        2.2.2 农业多功能性
        2.2.3 整体性保护
        2.2.4 社区参与
第3章 我国传统村落现状研究
    3.1 传统村落分布概况研究
        3.1.1 我国传统村落分布概况
        3.1.2 山东省传统村落分布概况
        3.1.3 青岛市传统村落分布概况
    3.2 传统村落的形成及类型研究
        3.2.1 传统村落的形成
        3.2.2 传统村落的类型
        3.2.3 基于共性的传统村落保护内容
    3.3 传统村落保护发展现存问题
        3.3.1 社会经济
        3.3.2 旅游开发
        3.3.3 保护技术
        3.3.4 政府引导
    3.4 传统村落保护发展工作建议
        3.4.1 加强政府主导
        3.4.2 注重民生改善
        3.4.3 提升技术支撑
        3.4.4 保护与发展相结合
        3.4.5 建立传统村落保护试验区
第4章 可持续理念下的传统村落保护发展研究
    4.1 可持续与传统村落保护发展的内在联系
    4.2 传统村落的保护价值
        4.2.1 历史文化价值
        4.2.2 农耕文明的载体
        4.2.3 旅游价值
        4.2.4 国家安全的重要屏障
    4.3 传统村落保护的原则
        4.3.1 整体性保护原则
        4.3.2 重点保护原则
        4.3.3 分类保护原则
        4.3.4 原生性原则
        4.3.5 可持续原则
        4.3.6 活态性保护原则
    4.4 传统村落保护策略
        4.4.1 整体保护
        4.4.2 分区保护
        4.4.3 分类保护
    4.5 传统村落可持续发展目标与发展策略
        4.5.1 传统村落可持续发展目标
        4.5.2 传统村落可持续发展策略
第5章 周戈庄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策略研究
    5.1 周戈庄村基本情况概述
        5.1.1 村庄区位
        5.1.2 村庄历史沿革
        5.1.3 民生状态
        5.1.4 村庄资源分析
        5.1.5 村庄发展优势
    5.2 周戈庄保护价值及保护的核心问题
        5.2.1 保护价值
        5.2.2 保护的核心问题
    5.3 周戈庄村保护策略研究
        5.3.1 整体保护
        5.3.2 分区保护
        5.3.3 建筑保护
        5.3.4 街巷保护
        5.3.5 历史要素及非遗保护
        5.3.6 保护技术探索
    5.4 周戈庄村可持续发展策略研究
        5.4.1 发展目标
        5.4.2 总体发展策略
        5.4.3 完善村庄基础设施
        5.4.4 村庄产业发展策略
    5.5 周戈庄村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实施策略
        5.5.1 政策利用
        5.5.2 公众参与
        5.5.3 明确权益
        5.5.4 发展控制引导
        5.5.5 建设引导控制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及科研情况
致谢

(7)乡土文化视野下的教堂空间形态研究 ——以云南怒江地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对象与研究内容
        1.3.1 研究对象
        1.3.2 研究内容
    1.4 课题相关概念
        1.4.1 乡土文化
        1.4.2 基督教
        1.4.3 空间形态
        1.4.4 云南怒江地区
    1.5 课题研究的现状
        1.5.1 乡土文化相关研究
        1.5.2 基督教堂相关研究
        1.5.3 空间形态相关研究
    1.6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6.1 文献研究
        1.6.2 田野调查
        1.6.3 理论分析
        1.6.4 论文框架
第二章 云南怒江地区基督教的传播与分布
    2.1 基督教概述
        2.1.1 基督教的起源与发展
        2.1.2 基督教的类别
    2.2 基督教在中国的传播
    2.3 基督教在云南的传播及分布
        2.3.1 天主教在云南的传播及分布
        2.3.2 新教在云南的传播及分布
        2.3.3 云南天主教与新教的传播差异
    2.4 基督教在怒江地区的分布状况
        2.4.1 天主教在云南怒江地区的传播及分布状况
        2.4.2 新教在怒江地区的传播及分布状况
        2.4.3 怒江地区调研教堂分布状况
    2.5 小结
第三章 云南怒江地区基督教教堂空间形态特色
    3.1 教堂整体空间形态分析
        3.1.1 选址
        3.1.2 界面处理
        3.1.3 整体空间形态
    3.2 教堂建筑空间序列组织
        3.2.1 入口空间
        3.2.2 过渡空间
        3.2.3 结尾空间
    3.3 教堂建筑空间模数与视角分析
        3.3.1 建筑空间模数
        3.3.2 空间视角和视距分析
    3.4 小结
第四章 云南怒江地区基督教教堂主体建筑空间形态
    4.1 教堂平面分析
        4.1.1 平面形式与宗教活动
        4.1.2 平面形式特点
        4.1.3 交通流线及秩序
    4.2 教堂立面分析
        4.2.1 教堂立面形式特点
        4.2.2 塔楼
        4.2.3 门与窗
    4.3 教堂内部空间分析
        4.3.1 圣坛
        4.3.2 中厅与侧廊
        4.3.3 墙面划分
        4.3.4 室内陈设
    4.4 教堂的细部装饰
        4.4.1 柱子
        4.4.2 天花
        4.4.3 装饰纹样
    4.5 教堂光线分析
        4.5.1 基督教中光的象征意义
        4.5.2 光在教堂建筑中的表现力
    4.6 教堂建筑材料及技术研究
        4.6.1 建筑材料
        4.6.2 建筑技术
    4.7 小结
第五章 乡土文化对云南怒江地区基督教的影响
    5.1 乡土地理环境对基督教的影响
        5.1.1 地理环境
        5.1.2 地理环境对基督教教堂建筑分布及选址的影响
    5.2 原始宗教信仰对基督教的影响
        5.2.1 原始宗教信仰
        5.2.2 原始宗教信仰对基督教传播的影响
    5.3 风俗习惯对基督教的影响
        5.3.1 风俗习惯
        5.3.2 风俗习惯对基督教传播的影响
    5.4 语言文字对基督教的影响
        5.4.1 语言文字符号
        5.4.2 语言文字对基督教传播的影响
    5.5 服饰文化对基督教教堂的影响
        5.5.1 服饰文化
        5.5.2 服饰文化对基督教教堂建筑装饰的影响
    5.6 乡土建筑对基督教教堂的影响
        5.6.1 乡土建筑
        5.6.2 乡土建筑对基督教教堂建筑的影响
    5.7 怒江地区教堂与同时期国内城市教堂比较分析
        5.7.1 教堂案例
        5.7.2 比较研究
    5.8 小结
第六章 乡土文化视野下云南怒江地区基督教教堂建筑的启示
    6.1 乡土文化对外来文化兼容的影响启示
    6.2 乡土文化对教堂空间形态建构的形成与制约
    6.3 小结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A 怒江地区基督教教堂建筑实测图
附录B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获奖情况

(8)青海撒拉族篱笆楼民居营建技艺保护与传承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问题的起源:乡土建筑文化的多样性
        1.1.2 问题的聚焦:濒临消失的乡土建筑引发的思考
        1.1.3 问题的切入:乡土建筑营建技艺多样性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相关研究
        1.3.2 国内相关研究
    1.4 研究基本内容与框架
        1.4.1 研究对象选取
        1.4.2 研究方法
        1.4.3 研究框架
    1.5 相关概念辨析
        1.5.1 撒拉族篱笆楼民居
        1.5.2 营建技艺
    1.6 本章小结
2 撒拉族形成与发展背景综述
    2.1 撒拉族起源与发展
        2.1.1 族源历史
        2.1.2 发展沿革
        2.1.3 聚居分布概况
        2.1.4 社会结构单元及组织形态
    2.2 撒拉族民族文化
        2.2.1 宗教信仰
        2.2.2 民风民俗
        2.2.3 民族建筑
    2.3 青海循化撒拉族聚居地概况
        2.3.1 自然环境
        2.3.2 历史人文
        2.3.3 社会结构
        2.3.4 篱笆楼聚落分布概况
    2.4 本章小结
3 撒拉族篱笆楼聚落与民居的特征
    3.1 孕育撒拉族篱笆楼民居生成的要素
        3.1.1 自然要素
        3.1.2 人文要素
        3.1.3 经济要素
    3.2 青海撒拉族篱笆楼民居的地域分布概况
        3.2.1 篱笆楼诞生初期
        3.2.2 篱笆楼发展鼎盛时期
        3.2.3 篱笆楼发展衰败时期
        3.2.4 篱笆楼亟待保护时期
    3.3 青海撒拉族篱笆楼聚落特征
        3.3.1 篱笆楼聚落概况
        3.3.2 聚落自然选址
        3.3.3 聚落空间形态
        3.3.4 聚落组织方式
    3.4 青海撒拉族篱笆楼民居建筑特征
        3.4.1 院落布局
        3.4.2 建筑风貌
        3.4.3 平面形制
        3.4.4 装饰及材料
        3.4.5 篱笆元素其他应用
    3.5 篱笆楼共性与差异性研究
        3.5.1 青海藏族篱笆楼民居建筑特征
        3.5.2 撒拉族篱笆楼与藏族篱笆楼对比研究
    3.6 本章小结
4 撒拉族篱笆楼营建技艺研究
    4.1 营建技艺主要构成
        4.1.1 营建流程
        4.1.2 营建材料
        4.1.3 营造体系
        4.1.4 工具及度量衡
        4.1.5 传承系统
    4.2 承重结构及其营建技艺
        4.2.1 承重结构
        4.2.2 基础处理
        4.2.3 大木作营建
    4.3 围护结构及其营建技艺
        4.3.1 围护结构分析
        4.3.2 院墙的营建
        4.3.3 院门的搭建
        4.3.4 底层外墙的构建
        4.3.5 篱笆外墙的编制
        4.3.6 室内隔墙的建造
        4.3.7 屋面结构的施工
        4.3.8 楼板隔层的铺设
    4.4 装饰装修及其营建技艺
        4.4.1 装饰装修分析
        4.4.2 小木作(装修)
        4.4.3 墁地砌台
        4.4.4 庭院景观
        4.4.5 装饰色彩
    4.5 藏式篱笆楼和撒拉族篱笆楼营建技艺对比研究
    4.6 本章总结
5 撒拉族篱笆楼营建技艺的影响因素探究
    5.1 篱笆楼营建技艺三大构成因子
        5.1.1 技术技艺
        5.1.2 人际关系
        5.1.3 精神指导
    5.2 影响篱笆楼营建技艺的三大动因
        5.2.1 自然因素
        5.2.2 社会环境
        5.2.3 民族文化
    5.3 篱笆楼营建技艺承载的信息
        5.3.1 地域文化
        5.3.2 民族文化
        5.3.3 营建智慧
    5.4 营建技艺的保护与传承的价值
        5.4.1 文化价值
        5.4.2 生态价值
        5.4.3 经济价值
    5.5 营建技艺传承的现状与问题
        5.5.1 传承载体渐失
        5.5.2 制度缺乏完善
        5.5.3 技术维护薄弱
        5.5.4 传承方法单一
        5.5.5 经济支持缺乏
    5.6 本章小结
6 青海撒拉族篱笆楼民居营建技艺的保护与传承策略
    6.1 营建技艺的保护与利用策略
        6.1.1 保护传承载体
        6.1.2 加强完善制度
        6.1.3 优化营建技术
        6.1.4 更进保护办法
        6.1.5 重视经济支持
    6.2 营建技艺的再生与传承策略
        6.2.1 元素提炼
        6.2.2 抽象升华
        6.2.3 符号应用
        6.2.4 策划创新
    6.3 营建技艺保护与传承案例解析
        6.3.1 篱笆楼聚落保护性规划
        6.3.2 篱笆楼单体营建技艺的提升与优化
        6.3.3 篱笆楼元素的建筑风貌设计案例
    6.4 本章小结
7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图表目录
附录1 调研日志汇总
附录2 孟达大庄村现存篱笆楼名录(按保护处理办法分类)
附录3 访谈录汇总
附录4 研究生期间研究成果

(9)图们江地区朝鲜族传统村落遗产保护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来源
    1.2 研究背景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1.4 相关概念界定
        1.4.1 非物质文化遗产
        1.4.2 传统村落
    1.5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1.5.1 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保护的研究
        1.5.2 关于传统村落文化遗产保护的研究
        1.5.3 关于朝鲜族传统村落文化遗产保护的研究
        1.5.4 关于当前研究现状的评析
    1.6 主要研究内容
    1.7 研究方法
        1.7.1 文献研究法
        1.7.2 实地调查法
        1.7.3 问卷调查法
        1.7.4 理论实践结合法
    1.8 论文框架
第2章 图们江地区朝鲜族传统村落概述
    2.1 图们江地区环境概貌
        2.1.1 区域位置
        2.1.2 自然环境
        2.1.3 人文环境
    2.2 图们江地区朝鲜族历史文化的演变
        2.2.1 中国朝鲜族整体概况
        2.2.2 朝鲜人向图们江地区的迁移
        2.2.3 朝鲜族的生计方式和文化活动
        2.2.4 朝鲜族传统文化的变迁
    2.3 图们江地区朝鲜族村落概况
        2.3.1 东北地区朝鲜族村落的类型及空间分布
        2.3.2 图们江地区的朝鲜族传统村落形成和发展
        2.3.3 朝鲜族村落环境变迁和居民生活方式演变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图们江地区朝鲜族传统村落遗产构成与价值内涵解析
    3.1 朝鲜族传统村落环境的选择和设计
        3.1.1 朝鲜族传统村落的选址理念
        3.1.2 朝鲜族传统村落的形态布局
        3.1.3 朝鲜族传统民居的建筑特色
    3.2 朝鲜族非物质文化遗产
        3.2.1 朝鲜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形成及发展过程
        3.2.2 朝鲜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类型及特征
        3.2.3 朝鲜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状及其分布
    3.3 图们江地区朝鲜族传统村落遗产的价值分析
        3.3.1 历史文化价值
        3.3.2 建筑艺术价值
        3.3.3 民族精神价值
        3.3.4 产业发展价值
        3.3.5 生态文化价值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图们江地区朝鲜族传统村落遗产保护路径
    4.1 图们江地区朝鲜族传统村落遗产保护面临的现实困境
        4.1.1 村落整体风貌特色的破坏
        4.1.2 传统生产生活方式的改变
        4.1.3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危机
    4.2 图们江地区朝鲜族传统村落文化遗产的文化生态分析
        4.2.1 文化生态学概述
        4.2.2 朝鲜族传统村落建筑环境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共生
    4.3 图们江地区朝鲜族传统村落遗产“整体性”保护对策
        4.3.1 重视村落整体性保护,恢复文化生态
        4.3.2 提升村民文化素养,增强保护自觉性
        4.3.3 完善村落基础设施,改善居民生活条件
    4.4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10)乡村自主建造模式的现代重构(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三农”问题之困
        1.1.2 目前乡村复兴的模式与问题
        1.1.3 传统智慧和国外经验的启示
        1.1.4 自主建造模式现代重构的设想
        1.1.5 自主建造模式重构的现实社会环境分析
    1.2 概念解析
        1.2.1 自主建造
        1.2.2 自主建造模式
    1.3 研究范围与内容
        1.3.1 研究范围
        1.3.2 研究内容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1.4.1 现实指导意义
        1.4.2 缓解社会矛盾意义
        1.4.3 促进乡村建设形成可持续的发展模式
        1.4.4 深化和完善建筑学科研究内涵的意义
    1.5 相关研究回顾
        1.5.1 乡村建造实践回顾
        1.5.2 自主建造的建筑学理论回顾
        1.5.3 其他学科对自主建造理论回顾
    1.6 研究方法
        1.6.1 跨学科研究
        1.6.2 文献研究与实例分析相结合
        1.6.3 历史比较与地域比较相结合
    1.7 技术研究框架
第2章 传统乡村自主建造模式解析
    2.1 传统乡村社会结构特征
        2.1.1 双轨政治下乡村社会的组织结构
        2.1.2 文化信仰下乡村社会的秩序维护
        2.1.3 小农经济下乡村社会的供给关系
        2.1.4 小结
    2.2 传统乡村自主建造模式的表现形式
    2.3 传统乡村自主建造模式的构成要素
        2.3.1 独立统一的组织管理
        2.3.2 互助合作的建造方式
        2.3.3 多方参与的建造过程
        2.3.4 模式化的设计体系
        2.3.5 世俗化的建造思想
        2.3.6 社会化的建造产业
    2.4 传统乡村自主建造模式的核心机制
        2.4.1 传统乡村自主建造的控制引导体系
        2.4.2 传统乡村自主建造的机制解析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现代乡村自主建造模式的构建方法
    3.1 传统乡村自主建造模式的瓦解
        3.1.1 传统建造技术的瓦解
        3.1.2 社会组织结构的瓦解
        3.1.3 建造思想的瓦解
        3.1.4 传统聚落空间的瓦解
    3.2 当下乡村建造模式的困境
        3.2.1 政府部门间工作关系混乱
        3.2.2 照搬城市建设模式的诟病
        3.2.3 农民话语权薄弱
        3.2.4 任务重、效率低、发展不可持续
    3.3 现代乡村自主建造模式重构的基本方法
        3.3.1 现代乡村自主建造的基本着力点
        3.3.2 乡村自主建造现代重构的实质——社会重构
        3.3.3 乡村社会重构的基本方式
        3.3.4 乡村自主建造的现代重构原则
        3.3.5 乡村自主建造的现代重构过程
    3.4 乡村自主建造模式的现阶段引导性框架
        3.4.1 组织体系的法理构建
        3.4.2 建造技术体系的工业化融入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现代乡村自主建造模式的基本组织建构
    4.1“村民主导、共同参与”的建造共同体
        4.1.1 建造共同体的产生背景
        4.1.2“村民主导、共同参与”的建造共同体
        4.1.3 表现形态
        4.1.4 基本特征
    4.2 相关实践探索
        4.2.1 美国乡村自主建造的组织机制实践
        4.2.2 我国乡村自主建造的组织机制
        4.2.3 小结
    4.3 自主建造组织与行政管理体系的融入
        4.3.1 乡村规划管理
        4.3.2 施工组织管理
        4.3.3 技术规范管理
        4.3.4 基层组织建设
    4.4 角色定位
        4.4.1 村民
        4.4.2 建筑师
        4.4.3 政府角色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乡村自主建造模式适应现代社会的技术设计策略
    5.1 乡村自主建造的技术策略
        5.1.1 适宜技术理论
        5.1.2 乡村建造的适宜技术探讨
        5.1.3 传统乡村建造的适宜技术分析
        5.1.4 工业化建造的适宜技术分析
        5.1.5 寻求两者的融合
    5.2 乡村自主建造的设计策略
        5.2.1 平台化设计在乡村自主建造中的运用
        5.2.2 平台化设计的相关理论与实践
        5.2.3 乡村自主建造平台化设计体系的建构
    5.3 平台化设计的实践探索
        5.3.1 实践一——基于建造技术的建筑要素划分策略
        5.3.2 实践二——基于形式构成的建筑要素划分策略
        5.3.3 实践三——多系统的建筑要素划分策略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自主建造对现代乡村社会的反哺
    6.1 自主建造下的乡村经济
        6.1.1 乡村社会的经济构成
        6.1.2 乡村经济与建造模式
        6.1.3 自主建造对乡村经济的适应与促进
    6.2 自主建造下的乡村文化
        6.2.1 建造规程的内化
        6.2.2 建造习俗的唤醒
    6.3 自主建造下的乡村社会秩序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自主建造模式下的乡村空间形态
    7.1 建造模式对乡村空间形态的作用
    7.2 自主建造模式下的乡村空间形态特征
        7.2.1 同质异构的空间特征
        7.2.2 层级化的空间特征
        7.2.3 因材而制的空间特征
        7.2.4 承载内涵丰富的空间特征
    7.3 自主建造模式下乡村空间形态的美学探讨
    7.4 本章小结
第8章 结语
    8.1 主要观点
        8.1.1 观点一:关于传统乡村自主建造模式
        8.1.2 观点二:关于乡村自主建造模式的现代重构
        8.1.3 观点三:关于现阶段自主建造运行的外力推动策略
        8.1.4 观点四:关于乡村空间形态美学
    8.2 反思
        8.2.1 反思一:乡村的现代转型
        8.2.2 反思二:建筑学的学科范畴
    8.3 论文创新点
    8.4 展望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四、漫谈乡土建筑的保护与合理利用(论文参考文献)

  • [1]延边地区朝鲜族传统民居保护与创新性设计研究[D]. 王淼. 齐齐哈尔大学, 2020(02)
  • [2]地域文化影响下岭南建筑“怪而实用”的特征研究[D]. 陈诗祺.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3]中国台湾地区现代建筑设计创新研究[D]. 黄庄巍.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0(02)
  • [4]徽州乡土建筑的建构体系研究[D]. 寿焘. 东南大学, 2020
  • [5]岭南与马来半岛地区现代建筑创作比较研究(1950s-1970s)[D]. 谢凌峰. 华南理工大学, 2019(01)
  • [6]基于可持续理念下的传统村落保护发展研究 ——以青岛市周戈庄为例[D]. 刘志浩. 青岛理工大学, 2019(01)
  • [7]乡土文化视野下的教堂空间形态研究 ——以云南怒江地区为例[D]. 李琳玉. 昆明理工大学, 2019(04)
  • [8]青海撒拉族篱笆楼民居营建技艺保护与传承研究[D]. 王嘉萌.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7(02)
  • [9]图们江地区朝鲜族传统村落遗产保护研究[D]. 段惠丹. 吉林建筑大学, 2017
  • [10]乡村自主建造模式的现代重构[D]. 贺龙. 天津大学, 2017(05)

标签:;  ;  ;  ;  ;  

浅谈乡土建筑的保护与合理利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