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共享中的机读书目数据

资源共享中的机读书目数据

一、资源共享中的机读书目数据(论文文献综述)

赵霞[1](2011)在《论CALIS数据与国图数据CNMARC着录的差异》文中研究指明文章对CALIS联合目录数据和国家图书馆的中文书目数据进行了比较,通过实例列举CALIS数据与国图数据着录过程中存在的差异,提出加强书目数据规范化建设的措施。呼吁有关部门尽快制定出统一的图书着录规则,使我国的书目数据更为规范化、标准化。

韩百合[2](2010)在《编目工作的标准化与规范化是实现图书馆资源共享的必要条件》文中认为网络环境下全国图书馆系统联机联合编目正逐步实现标准化、规范化、信息化。编目资源共享成为编目工作的发展趋势,编目工作的标准化、规范化是实现联机联合编目资源共享的基础。现就目前影响编目工作标准化、规范化的因素进行讨论,并提出一些相应的对策。

金胜勇[3](2010)在《目标导向型图书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理论体系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知识经济和信息时代的背景下,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实践的发展对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理论研究提供了迫切的要求。该研究旨在对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研究成果进行归纳和概括,分析相关理论研究的主要范畴,梳理研究内容的逻辑关系,形成以目标为逻辑起点的图书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理论体系框架,并对其具体内容进行论证。和谐社会的构建为该研究提供了理论契机,实践的发展为该研究奠定了扎实的基础,数字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为该研究提供了技术支撑,已有的研究现状对该研究提出了深层次的要求。论文共分九章,第三章到第八章是论文的主体部分。其中第三章对图书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理论体系进行构建,第四章至第八章则主要论述目标导向型理论体系的主要理论观点,包括概念和目标、相关理论、原则和机制、模式以及实现共建共享目标的保障等。该研究属理论研究,遵循演绎推理的一般逻辑对目标导向型理论体系进行构建,并采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进行表达。具体而言,主要使用文献法收集资料,使用理论分析的方法分析资料。在收集资料过程中,除了采用文献法之外,“相关理论”部分计划使用德尔菲法做专家调查,“共建共享模式”部分使用问卷法和访谈法做典型调查;在分析资料过程中,“理论体系类型”研究内容会使用比较法,“共建共享模式”特别是其中的““布局模式”、“共建模式”研究内容计划使用功能—结构分析法。研究表明,图书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理论体系包括的具体理论内容有: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概念、历史、目标等基本问题,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相关理论,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政策、法律,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原则、机制,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模式,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方法、技术。图书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是指,图书馆作为收藏和保存丰富文献信息资源、公开向公众提供信息和知识服务的社会机制,对信息资源所进行的共同选择、共同建设、共同组织、共同利用的社会活动,其目标是信息资源共享系统合力建设并自由共享完整而不重复的信息资源体系,即“完整的学科拼图”。从理论发展来看,包括图书馆学五定律、传统文献信息资源建设理论,以及系统论、拥有与存取理论、资源配置理论成为图书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理论的相关理论,对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理论起着重要的支撑、引导或借鉴作用。面向“完整学科拼图”目标的图书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应该坚持共建与共享相统一、权利与义务相统一、宏观调控与市场调节相统一的原则,坚持以政府平衡为主、社会平衡和市场平衡为辅的动力机制,并坚持以科学的评估方法保证上述机制的实现。面向“完整学科拼图”目标的图书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所应采取的管理模式是:在国务院下设一个全国信息资源建设委员会(或全国图书情报工作委员会),直接负责各系统。各行业的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工作。所应采取的布局与共建模式应该是一个三级信息资源保障与服务体系,即在在全国建立几个一级信息资源单位,按照学科构成来分工建设信息资源,目标是保证各学科的一次信息资源达到完整级、数字化。同时,在全国范围内以课题招标的形式建立若干二级信息资源单位,主要任务是建设二次、三次信息资源,开发各种专题数据库。,而其余众多的三级信息资源单位将不再承担信息资源的建设任务。其服务模式即共享模式应该是:一级单位和二级单位主要承担信息资源共建任务,而三级单位的信息服务将主要集中于检索服务、专题服务、推送服务等更深层次的服务形式,同时要负责收集用户的信息需求,反馈给一、二级单位以促进信息资源建设的质量。为实现“完整学科拼图”的共建共享目标,要求深入分析图书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宏观环境和影响因素,加大共建共享的人文保障、法律与制度保障、技术保障。论文的研究创新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构建了图书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理论体系;第二,提出了图书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完整学科拼图”目标;第三,确定了目标导向型图书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理论体系的主要内容。

卢红梅[4](2009)在《高校图书馆编目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以聊城大学图书馆为例》文中提出高校图书馆是为高等教育教学和科研服务的机构,高等教育的发展给图书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文献编目工作是图书馆工作的中心环节,随着文献书目的数字化和计算机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资源的共知、共建、共享是图书馆的发展方向,实现联机编目是图书馆自动化发展的重要环节。编目工作是实现信息资源共享的前提和基础,这就要求我们对文献编目工作进行研究,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找出编目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和对策,提高编目质量,推动编目工作标准化、规范化的发展,为资源共享奠定基础。论文首先从高校图书馆编目工作的内容、方式和发展趋势入手,对高校馆文献编目工作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论述了从传统手工编目到现代化的计算机编目的转变,介绍了目前高校图书馆现有编目工作流程、工作方式和编目的社会化以及对网络信息资源进行编目的发展趋势,分析了作为高校图书馆计算机编目主要工作方式的套录编目。通过分析现状,指出了编目工作实践中存在的一些具体问题,从样本抽取、查重、编目工作流程、套录数据、原始编目、文献加工等方面容易出现分歧或错误的地方做了分析,并提出作者的看法。随后从编目标准、套录编目中源数据质量、编目细则、编目业务外包影响、回溯建库、高校合并、软件系统以及编目人员素质等方面分析了产生问题的原因,提出加快文献编目统一化和标准化进程,做好审校工作,加强对馆藏数据库的维护,建立编目工作质量信息反馈制度,提高编目人员的综合素质等解决问题的一些对策。

王菲菲[5](2009)在《图书馆文献共享探析》文中认为时代的选择源自社会的需求,社会的需求催生了资源的共享。通过探析图书馆在文献资源共享建设中的共建共管的优势以及其合法化和标准化等问题,求证文献资源共享的可能。分析了文献资源共享中的有关障碍与阻力,期待着能使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扬长避短。而共享中的成功榜样,点燃了我们的激情,使图书馆走向自信、开放。

李卓卓[6](2009)在《信息资源共享系统绩效评估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进入21世纪以来,世界各国特别是欧美发达国家都将知识创新战略的实施置于国家发展的制高点,加大了对信息资源和服务保障体系的建设和投入。与此同时,伴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应用,信息资源共享系统得到了长足发展,无论在数量上还是功能上都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这使得信息资源共享系统绩效评估开始成为学界和业界共同关注的焦点问题。欧美等发达国家在开展广泛的图书馆业绩评估和数字资源绩效评估基础上,进行了信息资源共享系统绩效评估定量研究和实践的尝试。我国对信息资源共享系统绩效评估的探索刚刚起步,开展既符合数字环境下信息资源建设与利用规律,又适合我国国情的信息资源共享系统绩效评估研究和实践,是信息资源共享系统可持续发展的现实需要。论文在梳理和总结国内外研究和实践进展的基础上,利用绩效评估相关模型尝试构建了围绕战略发展的信息资源共享系统绩效评估理论框架和指标体系,并以CALIS为对象开展实证研究。根据调查结果,分析和发现我国当前信息资源共享系统发展中存在的不足,进而提出针对性的信息资源共享系统绩效提高策略。论文共分为7章,主要内容如下:第1章,信息资源共享系统的发展与绩效评估。信息资源共享系统的产生和发展是历史的必然。当前,在资源、服务和用户需求变化的多重驱动下,信息资源共享系统必须适应数字环境的新要求并实现战略转变。只有实现战略转移和绩效评估的有效结合、互相促进,才能推动信息资源共享系统战略目标的顺利实现。信息资源利用绩效评估和图书馆业绩评估的实践为信息资源共享系统绩效评估的开展提供了参考,信息资源共享系统绩效评估势在必行。第2章,信息资源共享系统绩效评估的方法研究和理论框架。国内外已有的信息资源共享系统绩效评估沿用了“输入—输出”模式的绩效评估方法。这种评估策略只关注系统运行的结果,却难以通过绩效评估制定系统绩效的提高策略。论文围绕系统战略目标的实施,从系统绩效的过程和结果出发,分别应用平衡计分卡、PRM理论和方法以及SCP范式对信息资源共享系统绩效进行了分析,并构建出分析模型,进而建立了面向结果及面向过程的信息资源共享系统绩效评估理论框架。第3章,信息资源共享系统绩效评估模型。论文在对不同视角下的信息资源共享系统模型的要素分析进行总结和提炼的基础上,根据第2章信息资源共享系统绩效评估理论框架,对所涉及到的要素进行合并和重组,形成了信息资源共享系统绩效评估的六大要素,即资源、成员、服务和利用、投入和产出、管理和流程、外部效益。以要素分析和专家调研相结合的方式,构建出由6项一级指标、23项二级指标构成的信息资源共享系统绩效评估指标体系,并利用层次分析法计算了各项评估指标的权重,最后设计了相应的流程实施方案。第4章,实证分析——对CALIS绩效评估的设计。在对CALIS当前发展战略分析的基础上,归纳总结当前CALIS绩效评估所需针对的问题。由于CALIS开展的评估活动缺乏整体性和系统性,也没有形成常规的评估机制,难以满足CALIS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因此,CALIS绩效评估应从CALIS战略发展的实际出发,以信息资源共享系统绩效评估模型为蓝本,设计全面系统的绩效评估内容和指标体系。第5章,实证分析——对CALIS绩效评估的实施和结果分析。利用信息资源共享系统绩效评估理论框架和模型对CALIS实施绩效评估。通过调查结果的整理和分析发现,CALIS当前绩效有待提高。计算结果表明当前CALIS绩效的优势集中在管理和流程、外部效益以及服务和利用三个方面,而投入和支出、资源是当前CALIS绩效的主要制约因素,重点对各项绩效评估指标的调查结果进行了具体的描述和分析。依据调查,指出CALIS绩效评估实施应克服的障碍和需妥善处理的两个关系,设计CALIS绩效评估模板,以实现CALIS绩效评估的规范化和常规化。最后,从绩效评估结果中所反映出的当前CALIS存在的问题出发,提出了CALIS应从三个方面,即以用户需求为导向强化共同建设、加快数字图书馆建设实现可组配式共享模式、稳定基础性投入和绩效及扩大融资渠道,解决CALIS现有的问题,全面提升CALIS绩效。第6章,提高信息资源共享系统绩效的管理机制创新。首先,从当前我国信息资源共享系统中存在的“共建”和“共享”不对等的问题出发,提出建立信息资源共享系统多模式合作机制;其次针对当前我国信息资源共享系统的战略转移和开放环境中自主发展的经营模式,从外部活动发展战略伙伴、整合战略同盟的预算以及建立危机预警和响应体系三个方面构建信息资源共享系统的风险防范机制;最后,笔者就信息资源共享系统绩效评估“投入”和“产出”的时差、后评估与过程控制等问题,提出了建立绩效评估协作机制的设想,“以评促建”、促进系统的可持续发展。第7章,结语。对全文进行梳理,提炼观点,并提出文中的不足之处以及对今后研究方向的展望。本文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文献资源共享系统的绩效评估研究”(项目编号:08BTQ030)的主要研究成果。(表27,图37)

黄淑娥[7](2008)在《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编目工作探讨》文中认为文章分析了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编目工作的新变化,指出了图书馆编目工作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网络环境下图书编目工作的对策。

李清[8](2008)在《简论图书馆资源共享进程中编目工作若干问题》文中研究说明就制约图书馆资源共享中编目工作所涉及的管理、科技、编目人员、有效数据及编目数据质量5个方面问题进行论述。具体来说,一是机制、保障不健全和领导层重视不够;二是现代化程度低和科研成果跟不上需要;三是编目人员素质整体欠佳和编目员共享意识淡薄;四是可共享的有效编目数据有限;五是编目数据质量参差不齐,质量差异大。

黄秋梨[9](2007)在《我国文献资源共享障碍与对策研究综述》文中认为论文对2003-2005年我国图书情报学界17种核心期刊中60多篇有关文献资源共享方面的研究论文进行全面、深入的剖析,归纳总结这3年来我国文献资源共享中存在的问题,并就其对策进行了概括分析,以期为今后的发展提供参考。

孙艳[10](2007)在《关于丛书书目数据规范化探析》文中研究指明分析了影响丛书书目数据不规范的原因,提出了从编目细则、立法工作、自动化检测系统等方面规范丛书书目数据的几点建议。

二、资源共享中的机读书目数据(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资源共享中的机读书目数据(论文提纲范文)

(1)论CALIS数据与国图数据CNMARC着录的差异(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2 CALIS与国图CNMARC数据主要字段比较
    2.1 记录头标
    2.2 0—标识块
    2.3 1—编码信息块
    2.4 2—着录信息块
    2.5 3—附注块
    2.6 4—款目连接块
    2.7 5—相关题名块
    2.8 6—主题分析块
    2.9 7—知识责任块
3 加强书目数据规范化建设的措施
    3.1 选择一致的标准作为编目的共同准则
    3.2 建立健全监督和指导机构、完善审校制度
    3.3 推行执证编目员制度, 提高编目人员队伍素质
    3.4 进行图书馆书目数据规划控制的立法工作
4 结语

(2)编目工作的标准化与规范化是实现图书馆资源共享的必要条件(论文提纲范文)

1. 我国编目工作标准化、规范化的发展前景
2. 标准化和规范化如何促进资源共享
    2.1 文献资源共享, 首先是书目信息的共享
    2.2 标准化的书目信息是资源共享的基础
    2.3 编目标准化促进资源共享
    2.4 实现编目标准化, 促进资源共享的对策
3. 以当前图书馆优化的编目工作环境为发展契机, 提高编目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
    3.1 树立新的管理理念, 重组编目工作流程, 提高编目工作效率
    3.2 合理利用外部书目数据源, 加强编目质量控制

(3)目标导向型图书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理论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和目标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标
    第二节 研究的主要内容
        1.2.1 主要内容与观点
        1.2.2 重点和难点
        1.2.3 论文基本框架
    第三节 研究思路和方法
        1.3.1 总体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3.3 研究创新
第二章 研究综述与理论回顾
    第一节 相关文献检索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2.2.1 国外研究现状
        2.2.2 国内研究现状
    第三节 研究述评
第三章 图书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理论体系构建
    第一节 理论体系构成
        3.1.1 研究假设的提出
        3.1.2 基于德尔菲法的调查分析
        3.1.3 构成要素分析
    第二节 基于社会网络分析方法的理论体系表达
        3.2.1 数据收集
        3.2.2 关键词预处理
        3.2.3 关键词整体网络分析
    第三节 理论体系类型划分
        3.3.1 事业导向型
        3.3.2 服务导向型
        3.3.3 模式导向型
        3.3.4 技术导向型
        3.3.5 目标导向型
第四章 图书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目标的确定
    第一节 图书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概念
        4.1.1 研究主题的语词确定
        4.1.2 共建共享主体
        4.1.3 共建共享客体
        4.1.4 共建共享过程
    第二节 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价值观
        4.2.1 信息共享是信息的增值
        4.2.2 信息共享是知本的置换
        4.2.3 信息共享是价值的共享
    第三节 图书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目标
        4.3.1 5A目标及肖氏目标
        4.3.2 完整的学科拼图
第五章 图书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相关理论
    第一节 各相关理论基本内容阐述
        5.1.1 图书馆学五定律
        5.1.2 传统文献资源建设理论
        5.1.3 存取与拥有理论
        5.1.4 资源配置理论
        5.1.5 系统论
    第二节 相关理论与共建共享目标的关联性分析
        5.2.1 图书馆学五定律与共建共享目标
        5.2.2 传统文献资源建设理论与共建共享目标
        5.2.3 存取与拥有理论与共建共享目标
        5.2.4 资源配置理论与共建共享目标
        5.2.5 系统论与共建共享目标
    第三节 相关理论对共建共享的要求
        5.3.1 "以用户为中心"为宗旨
        5.3.2 信息资源"有机生长"
        5.3.3 自建与共建相结合
        5.3.4 追求整体效率
        5.3.5 成员馆协调发展
第六章 以目标为导向的图书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机制
    第一节 共建共享原则
        6.1.1 传统文献信息资源建设原则分析
        6.1.2 共建共享目标对传统建设原则的影响
        6.1.3 以目标为导向的共建共享原则制定
    第二节 共建共享机制
        6.2.1 共建共享机制的功能
        6.2.2 共建共享机制的类型分析
        6.2.3 以目标为导向的共建共享机制选择
    第三节 共建共享评估
        6.3.1 共建共享评估的价值
        6.3.2 共建共享评估方法
        6.3.3 以目标为导向的评估指标体系
第七章 以目标为导向的图书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模式
    第一节 共建共享的管理模式
        7.1.1 国内管理模式分析
        7.1.2 国外管理模式分析
        7.1.3 以目标为导向的管理模式的提出
    第二节 共建共享的布局与共建模式
        7.2.1 国内布局与共建模式分析
        7.2.2 国外布局与共建模式分析
        7.2.3 以目标为导向的布局与共建模式的提出
    第三节 共建共享的服务模式
        7.3.1 国内服务模式分析
        7.3.2 国外服务模式分析
        7.3.3 以目标为导向的服务模式的提出
第八章 实现图书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目标的保障
    第一节 共建共享的思想观念保障
        8.1.1 打破观念中的条块分割
        8.1.2 明确共建共享目标
        8.1.3 坚持权利与义务的统一
    第二节 共建共享的法律与制度保障
        8.2.1 图书馆法
        8.2.2 知识产权保护制度
        8.2.3 相关信息法规
        8.2.4 标准规范制度
    第三节 共建共享的技术保障
        8.3.1 共建共享对存储技术的要求
        8.3.2 共建共享对资源组织技术的要求
        8.3.3 共建共享对访问技术的要求
第九章 结论与展望
    第一节 研究结论与主要贡献
        9.1.1 研究结论
        9.1.2 主要贡献
    第二节 研究局限与展望
        9.2.1 研究局限
        9.2.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4)高校图书馆编目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以聊城大学图书馆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1.1 高校图书馆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1.1.2 聊城大学图书馆简介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现状
        1.3.1 国内研究现状
        1.3.2 国外研究现状
    1.4 主要研究方法
    1.5 创新之处
第2章 高校图书馆编目工作内容、方式及发展趋势
    2.1 现有编目工作流程
    2.2 现有编目工作方式
        2.2.1 计算机编目
        2.2.2 编目外包与自编
        2.2.3 套录编目
    2.3 高校图书馆编目工作的社会化趋势
        2.3.1 编目工作社会化的必要性
        2.3.2 编目工作社会化的可行性
        2.3.3 编目工作社会化的表现形式
        2.3.4 编目工作社会化的影响
第3章 高校图书馆编目工作存在的问题
    3.1 样本抽取错误
    3.2 编目查重遗漏
    3.3 编目工作流程存在的问题
        3.3.1 审校程序存在的问题
        3.3.2 联机合作编目与本馆编目工作运作不通畅
    3.4 套录数据不规范
        3.4.1 记录头标区中的问题
        3.4.2 国际标准书号字段中的问题
        3.4.3 编码数据字段中的问题
        3.4.4 题名着录中的问题
        3.4.5 责任者着录中的问题
        3.4.6 再版图书着录中的问题
        3.4.7 对译着的原版本说明着录问题
        3.4.8 出版发行项字段中的问题
        3.4.9 主题标引中的问题
        3.4.10 分类标引中的问题
        3.4.11 馆藏信息字段中的问题
    3.5 原编数据过于简单
    3.6 几种特殊情况的编目问题
        3.6.1 关于丛书、多卷书的编目问题
        3.6.2 关于教材类图书的着录问题
        3.6.3 西文图书、小语种图书的编目问题
        3.6.4 关于随书光盘、磁带的处理问题
    3.7 编目数据与本馆编目细则不统一
    3.8 编目后期加工存在的问题
        3.8.1 书标和条码的质量问题
        3.8.2 书标和条码的粘贴位置问题
第4章 高校图书馆编目工作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4.1 编目标准方面
        4.1.1 标准不统一
        4.1.2 标准的修订工作不规范
    4.2 套录编目方面
        4.2.1 标引不准确
        4.2.2 着录不规范
        4.2.3 机读目录格式不统一、不规范
        4.2.4 数据录入存在错误
    4.3 本馆编目细则方面
    4.4 编目业务外包的影响
        4.4.1 难以管理与约束
        4.4.2 书目数据质量无法保证
        4.4.3 文献加工不合格
    4.5 回溯建库遗留下的问题
    4.6 高校合并带来的困扰
    4.7 编目软件系统的影响
    4.8 编目人员的素质因素
第5章 提高高校图书馆编目工作质量的对策
    5.1 编目标准方面
        5.1.1 加强对编目工作标准化的领导和组织
        5.1.2 加快急需标准的制定和现行标准的修订工作
        5.1.3 促进编目工作标准化的推广与实施
        5.1.4 深化编目工作标准化的理论研究
    5.2 编目工作流程方面
    5.3 编目工作细则方面
        5.3.1 制定或完善本馆编目工作着录细则
        5.3.2 建立健全分类标引细则
        5.3.3 建立健全主题标引细则
        5.3.4 加强编目工作细则的贯彻实施力度
    5.4 做好审校工作
    5.5 加强馆藏书目数据库的维护
    5.6 建立编目质量信息反馈系统
    5.7 提高编目人员的综合素质
第6章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6)信息资源共享系统绩效评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0 绪论
    0.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0.1.1 选题背景
        0.1.2 研究意义
    0.2 国内外研究现状
        0.2.1 国内外研究相关统计
        0.2.2 国外研究状况
        0.2.3 国内研究状况
        0.2.4 国内外研究评析
    0.3 研究思路和主要内容
        0.3.1 研究目标
        0.3.2 研究方案
        0.3.3 研究方法
    0.4 研究难点与创新
        0.4.1 研究难点
        0.4.2 主要创新
1 信息资源共享系统的发展与绩效评估
    1.1 信息资源共享系统的发展演变
        1.1.1 信息资源共享系统的发展历程
        1.1.2 信息资源共享系统战略转变中的绩效评估
        1.1.3 案例分析——OhioLINK战略调整和绩效评估
    1.2 信息资源共享系统绩效评估的相关基础理论
        1.2.1 系统论及其相关理论
        1.2.2 资源保障理论
        1.2.3 资源配置理论
        1.2.4 拥有存取理论
        1.2.5 文献老化理论
        1.2.6 共享粒度理论
        1.2.7 经济管理相关理论
    1.3 信息资源共享系统绩效评估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1.3.1 信息资源共享系统绩效评估的必要性
        1.3.2 信息资源共享系统绩效评估实施的可行性
        1.3.3 信息资源共享系统绩效评估的意义
    1.4 信息资源共享系统绩效评估相关实践进展
        1.4.1 信息资源利用绩效评估实践
        1.4.2 图书馆业绩评估实践
        1.4.3 国内外信息资源共享系统绩效评估实践分析
2 信息资源共享系统绩效评估的方法和理论框架
    2.1 绩效评估方法在信息资源共享系统中的应用
        2.1.1 面向结果的信息资源共享系统绩效评估
        2.1.2 信息资源共享系统绩效评估方法的选择
    2.2 面向过程和结果的信息资源共享系统绩效评估方法和模型
        2.2.1 利用平衡计分卡构建信息资源共享系统绩效评估模型
        2.2.2 PRM理论和方法在信息资源共享系统绩效评估中的应用
        2.2.3 SCP范式应用于信息资源共享系统绩效分析
        2.2.4 面向过程和结果的信息资源共享系统绩效评估的理论框架
3 信息资源共享系统绩效评估模型
    3.1 不同角度的信息资源共享系统绩效评估要素
        3.1.1 系统观的信息资源共享系统绩效评估要素
        3.1.2 资源观的信息资源共享系统绩效评估要素
        3.1.3 功能观的信息资源共享系统绩效评估要素
        3.1.4 利用统计标准确定信息资源共享系统绩效评估要素
        3.1.5 利用模型确定信息资源共享系统绩效评估要素
    3.2 信息资源共享系统绩效评估要素分析
        3.2.1 资源
        3.2.2 成员
        3.2.3 服务和利用
        3.2.4 投入和支出
        3.2.5 流程和管理
        3.2.6 外部效益
    3.3 信息资源共享系统绩效评估的指标体系
        3.3.1 信息资源共享系统绩效评估指标体系的设计思路
        3.3.2 信息资源共享系统绩效评估标准体系
        3.3.3 信息资源共享系统绩效评估指标体系的确立
    3.4 信息资源共享系统绩效评估流程
        3.4.1 信息资源共享系统绩效评估步骤
        3.4.2 信息资源共享系统绩效评估流程管理
4 实证分析——对CALIS绩效评估的设计
    4.1 CALIS发展战略分析
        4.1.1 组织管理
        4.1.2 三级网络结构信息资源保障体系
        4.1.3 "十五"期间的建设
        4.1.4 可持续发展
    4.2 当前CALIS开展的绩效评估状况
        4.2.1 CALIS对资源和服务的效益评估实践
        4.2.2 CALIS评估的研究探索
        4.2.3 当前CALIS系统绩效评估存在的问题
    4.3 基于信息资源共享系统绩效评估模型的CALIS绩效评估内容和指标
        4.3.1 评估目标和评估对象
        4.3.2 评估内容和评估设计
5 实证分析——对CALIS绩效评估的实施和结果分析
    5.1 CALIS绩效评估调查实施情况
        5.1.1 CALIS绩效评估实施原则
        5.1.2 CALIS绩效评估实施过程
        5.1.3 CALIS绩效评估调查项目
    5.2 CALIS绩效评估调查总体结果
        5.2.1 资源
        5.2.2 成员
        5.2.3 服务和利用
        5.2.4 投入和支出
        5.2.5 管理和流程
        5.2.6 外部效益
        5.2.7 CALIS绩效评估结果计算
    5.3 CALIS绩效评估模板及实施策略
        5.3.1 CALIS绩效评估实施障碍分析
        5.3.2 CALIS绩效评估模板
        5.3.3 CALIS绩效评估实施策略
    5.4 提高CALIS绩效的策略
        5.4.1 以用户需求为导向强化共同建设
        5.4.2 加快数字图书馆建设,实现可组配式共享模式
        5.4.3 稳定基础性投入和绩效,扩大融资渠道
6 提高信息资源共享系统绩效的管理机制创新
    6.1 信息资源共享系统多模式合作机制
        6.1.1 信息资源共享系统合作的矛盾
        6.1.2 多模式合作机制的动因分析
        6.1.3 多模式合作机制的构建
    6.2 信息资源共享系统的风险防范机制
        6.2.1 对共建共享风险的认识
        6.2.2 高风险不一定产生高绩效
        6.2.3 风险防范机制的构建
    6.3 信息资源共享系统绩效评估协作机制
        6.3.1 "投入"和"产出"的时差问题
        6.3.2 后评估和过程控制的问题
        6.3.3 绩效评估协作机制的构建
7 结语
    7.1 总结
    7.2 研究局限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Ⅰ 信息资源共享系统绩效评估指标体系权重调查表
附录Ⅱ 信息资源共享系统绩效评估二级指标权重计算结果
附录Ⅲ OCLC的产品和服务
读博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参与的科研课题
谢辞

(7)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编目工作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 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编目工作的新变化
    1.1 编目对象的变化
    1.2 编目方式的变化
    1.3 编目环境的变化
2 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编目工作存在的问题
    2.1 部分高校图书馆编目自动化管理软件不完善
    2.2 外部数据源提供的编目数据不理想
    2.3 书目数据标准化和规范化程度较差
    2.4 图书编目人员素质问题
3 做好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编目工作的对策
    3.1 利用DC重新修订MARC元数据, 提高OPAC系统质量
    3.2 选择适合高校图书馆高质量的外部书目数据源
    3.3 加强编目工作的标准化和规范化
    3.4 建立严格的审校制度, 确保书目数据库质量
    3.5 提高编目人员的素质

(8)简论图书馆资源共享进程中编目工作若干问题(论文提纲范文)

1 管理方面问题
    1.1 机制、保障不健全
    1.2 领导层对共享工作力不从心
2 现代化技术条件问题
    2.1 现代化程度低
    2.2 科研成果跟不上需要
3 编目人员方面问题
    3.1 编目人员素质整体欠佳
    3.2 编目员共享意识淡薄
4 编目数据数量问题
    4.1 各馆数据不能相互兼容
    4.2 各馆数据不齐全
5 编目数据质量问题
    5.1 着录项目不全, 信息选取不规范, 数据不准确
    5.2 标引的协调性及标引结果的一致性较差
    5.3 检索点制作不全
6 结语

(10)关于丛书书目数据规范化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1 影响丛书书目数据质量的原因
    1.1 丛书的着录规则无切实可行的细则可循
    1.2 丛书着录的使用手册不统一
    1.3 各馆对使用手册的理解不同
    1.4 各馆对字段选取与着录标准不同
    1.5 编目员的综合素质参差不齐
2 提高丛书书目数据规范化的对策
    2.1 完善和统一丛书的编目细则和机读手册
    2.2 做好关于丛书书目数据的立法工作
    2.3 加强编目员的责任心
    2.4 推行执证编目员制度
    2.5 开发书目数据自动化检测系统

四、资源共享中的机读书目数据(论文参考文献)

  • [1]论CALIS数据与国图数据CNMARC着录的差异[J]. 赵霞. 大学图书情报学刊, 2011(05)
  • [2]编目工作的标准化与规范化是实现图书馆资源共享的必要条件[J]. 韩百合. 黑龙江史志, 2010(19)
  • [3]目标导向型图书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理论体系研究[D]. 金胜勇. 南开大学, 2010(08)
  • [4]高校图书馆编目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以聊城大学图书馆为例[D]. 卢红梅. 河北大学, 2009(02)
  • [5]图书馆文献共享探析[A]. 王菲菲. 福建省图书馆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 2009
  • [6]信息资源共享系统绩效评估研究[D]. 李卓卓. 武汉大学, 2009(01)
  • [7]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编目工作探讨[J]. 黄淑娥. 现代情报, 2008(09)
  • [8]简论图书馆资源共享进程中编目工作若干问题[J]. 李清. 农业图书情报学刊, 2008(06)
  • [9]我国文献资源共享障碍与对策研究综述[J]. 黄秋梨. 新世纪图书馆, 2007(04)
  • [10]关于丛书书目数据规范化探析[J]. 孙艳. 情报探索, 2007(01)

标签:;  ;  ;  ;  ;  

资源共享中的机读书目数据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