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南多处野生植物急需开发

皖南多处野生植物急需开发

一、皖南众多野生植物急待开发(论文文献综述)

亓军红[1](2019)在《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的历史研究(1949-2015年)》文中指出在全球气温上升,海洋灾害频发的背景下,国际社会对沿海防护林多重功效的认识愈加深刻,对其综合效益的研究愈加深入,构建科学有效、永续发展的沿海防护林体系已成为全球共识,更是临海国家的战略选择和紧迫任务。苏北沿海拥有长为953.9公里的标准岸线,面积6520.6平方公里的海涂,是其可持续发展不可多得的潜在资源。受地域位置、海陆交错等因素的共同作用,经常遭遇海洋灾害,加快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尤为重要。新中国建立以后,党和政府非常重视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根据江苏省苏北沿海防护林的建设的发展情况,大体可以将其发展过程划分为两大时期、六个阶段。第一时期是改革开放以前,这一时期又可以分为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分为探索准备阶段(1949年初至1956年)、初步成型阶段(1957年至1965年)和迟滞发育(1966年至1978年)三个阶段。第二时期是改革开放以后,这一时期又可以分为恢复发展阶段(1979年至80年代末)、快速发展阶段(20世纪90年代初至90年代末)、提升完善阶段(2000年至今)三个阶段。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的原因,最初,一方面是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领导集体非常重视,周恩来总理曾多次提出“造林是百年大计,要好好搞”;另一方面是由于解放战争中,苏北农民对人民解放战争的倾力支援,农村木材及林木消耗极大,有必要迅速恢复发展苏北林业。其次,就是新中国建立初期,全国各地大搞农田水利建设,海洋经济亦得到加强发展,为大力发展苏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创造了条件。苏北防护林体系的建设,一开始即按照全国总体部署,以盐碱地改良、选育造林树种、进行植树造林为重点开展工作。初期的工作主要有:完善行政体系,建立科研机构,成立专职管理机构,调整教育体系,号召植树造林。1952年到1965年,有计划营造沿海海岸防护林。沿海防护林建设与苏北农田水利建设、围垦兴农、盐土治理等相结合。以造林为主线,重点对盐土改良进展、气象资料收集整编、健全造林工作机构、开展科学研究等。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一直是以国营农场为主力军、先锋队,国营农场的相继建立、发展,以及围垦区人口的迁移和造林活动,对沿海植树造林的发展有着积极而重大的意义。“文革”时期,沿海防护林建设亦遭受严重挫折,工作机构被撤销,工作人员下放,削弱科研力量,在“以粮为纲”的旗帜下,部分防护林被砍伐,苗圃被改种粮食作物,极大地影响苏北沿海防护林建设的发展。改革开放以后,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的建设亦可分为恢复发展阶段、快速发展阶段和完善提高阶段三个阶段。这一时期,开展第二次海岸带综合调查、“908”专项调查,形成大量第一手资料、编印了系统性专着,有力地促进防护林建设。同时,国家大力推进全民义务植树造林、总结造林经验。在建设技术上,积极开展造林种苗繁殖技术研究、开展造林实证研究、引进优良造林树种,开展湿地保护与沿海气候效应研究,极大促进苏北防护林建设体系的发展。苏北沿海防护林建设,在长期造林实践中形成了自身特点,即:注重沿海造林与“多绿”同步,注重沿海造林与“多林”同建,注重沿海造林与“多网”同构,注重沿海造林与“多种”搭配,注重沿海造林与“多能”并进等。国家意志的大力推动、经济发展的强力支持、科技进步和民主传统的发扬光大是沿海造林面积显着增加、防护林体系快速构建的动力因素。多年来的苏北防护林体系的建设,在改善生态环境,防害减灾方面功效明显,并产生了规模经济集成效应。但同时亦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造林总量有待提增,防护效果有待提升;缺乏完善的政策制度保障,评价机制不健全;造林用地不足;配套措施不够完善,科技创新滞后等。针对这些问题,特提出如下几项对策建议:一是要依靠科学技术,统筹兼顾国家、集体、企业、个人等各方利益,科学定位防护林建设公益性质;二是认真查漏补缺,形成高质量的规划制度;三是设立建设引导基金,建立各项奖补机制;四是加大研发力度、强化科技支撑;五是突出生态效益、注重综合开发;六是协调各方力量、强化组织领导;七是强化动态监测、定期发布公告等,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建设好苏北防护林体系,造福一方百姓。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具有深刻复杂的多重背景,目前的苏北海岸是多因素共同作用下形成的,苏北沿海基本具备植树造林的立地条件和环境,形成了一系列较成熟的造林树种选择及林分模式,苏北沿海造林具有许多“江苏特色”和多重动因,沿海防护林体系在改善区域气候等方面产生积极效应。

任伟涛[2](2018)在《水湿生木本植物景观案例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水湿生植物已广泛地应用于水景园中,但目前关于水湿生植物的研究多集中于水湿生草本植物,而大大忽视水湿生木本植物的景观效果与生态效益。事实上,水湿生木本植物资源丰富,景观类型多样且极具特色,有利于地域景观的形成。本文主要通过文献检索法、实地调查法与实测绘图法等方法,阐述水湿生木本植物的资源与特征,深入分析现有较成熟的、具有代表性的水湿生木本植物案例,总结并归纳出水湿生木本植物景观的营造原则、特色,并提出5种景观类型与营造策略:(1)生产型:利用水湿生木本植物大面积种植以促进生态平衡或获取生物能源等,往往与林业、农业活动相关。(2)生态型:水湿生木本植物所存在的环境自然生态,是自然美的集合体,较多表现在天然湿地之中。(3)景观型:重在结合场地特色,选择多样的水湿生木本植物,构建地域条件下的复层群落,打造丰富的植物空间与季相景观。(4)文化型:利用水湿生木本植物创造表现场地生态文化或人类社会折射出的人文历史演变。(5)综合型:集生产、生态、景观与文化为一体的水湿生木本植物景观营造活动,着重展示自然美、生态美与人文美。目前,湿地的保护、开发与恢复等工作都需要大量运用水湿生木本植物,以景观为目的应用越来越多,因此应用前景广阔,需要在各个层面加强对水湿生木本植物的研究,为未来的实践提供参考。

朱亚男[3](2015)在《民国时期安徽林业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是人类发展不可缺少的资源,同时也是保护人类生存安全的生态屏障。林业是以培育森林和生产木材及其他林副产品为对象的生产部门,既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产业,又是一项重要的社会公益事业,既能促进经济发展,又肩负着改善生态环境的使命。因此,保护森林资源、发展林业这一生态产业至关重要。安徽省正处在由传统林业向现代林业加速转变的关键时期,深入研究历史上安徽的林业发展对于总结吸收林业经验,发挥安徽特色资源优势,加快推进安徽林业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民国时期安徽林业的发展是多方面合力的结果,首先得益于安徽的自然地理条件,长江、淮河横贯东西,宜林山地荒地较多。其次在于这一时期造林护林思想的增强,民国时期面临着的诸如水旱等自然灾害方面的严峻威胁,使发展林业成为一种有效的生态手段,社会逐步形成一种重林、造林、育林、护林的共识,这在很大程度上也促进了这一时期安徽林业的发展,再次,林业的发展和政府部门的努力也是分不开的,政府逐步重视林业的发展,设置了专门的林业组织机构,还设置一些森林警察对林场森林资源进行巡逻保护,一些乡民成立禁山会一类的组织,也成为安徽地区较为常见的一种民众护林形式。同时政府制定了一系列法律法规,推进造林护林工作。开展造林、苗圃育苗,林业教育、科研事业等都对这一时期安徽林业的兴起与发展产生了重要的积极作用。但我们应该看到这一时期的林业仍有很多不足之处,由于这一时期社会背景的独特性,战争频仍,政局不稳,而且水旱灾害频发,对森林植被造成了极大破坏。林业机构时而停办,时而恢复,或合而复分或分而复合,名称迭改,计划频变,使得这一时期安徽林业发展惨遭破坏与厄运。我们不能因此抹杀民国时期安徽省林业事业的发展。本文通过对民国时期安徽省林业建设状况的各个方面的梳理研究,首先对当时安徽林业发展背景与原因进行了简单回顾,并对当时安徽林业建设法规与经营管理的进行了一些历史叙述与探讨,其次,较为系统的展现了当时安徽林业建设的各方面历史状况,包括造林育苗、林业教育科研等方面,最后分析了当时安徽林业建设方面所取得的成果及所发挥了历史作用,并对其发展的制约因素进行了一些探讨,以史为鉴,借鉴当时林业建设的经验教训,保护生态,植树造林。现代林业是由近代林业发展而来的,因此,在进行现代化建设的今天,研究民国时期安徽林业发展的历史,探讨其发展规律,以供借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民国时期,安徽林业发展取得了某些成效。我们应从民国时期安徽林业发展的各方面史料中,认真总结经验教训,以资借鉴,以促进我省林业建设得到进一步的巩固和发展。

吴洁[4](2013)在《九华山黄精产业化发展研究》文中提出九华山是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一位于安徽省池州市青阳县。其盛产九华黄精,在我国十多个主产地当中品质比较好。现青阳县政府因地制宜发展黄精产业,农业和农村经济取得了很大的发展,但发展过程中也遇到了产业结构不尽合理、农民增收缓慢、市场竞争力不强等问题。近年来,青阳县大力发展特色农产品产业化进程,通过基地建设、龙头企业带动等措施,促进了青阳县的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有力的推动了县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本文综合运用产业经济学、区域经济学、农业产业化、产业集群等理论为指导,阐述了农业产业化的内涵、特点和组织模式。通过查阅大量关于黄精产业相关的文献和资料,总结、吸收前人的研究成果,分析黄精的开发价值。实地走访青阳县黄精种植基地,黄精加工企业,了解黄精种植、生产、深加工等情况,详细阐述了九华黄精产业化现状,区域概况、黄精种植情况、黄精生产和深加工情况。通过农户调查问卷搜集第一手资料,并具体SWOT分析九华黄精产业化发展状况,根据问卷调查数据,用AHP分析法分析黄精产业化发展影响因素:在九华黄精产业化经营的进程中,龙头企业的带动、产业化经营模式与利益分配机制成为制约其发展的主要因素。根据研究结论提出相应的对策:加大龙头企业发展,增强区域经济实力;强化农户组织化建设,提高产业化意识;积极发展黄精产业化经营组织,完善内部机制;政府加强引导,完善利益分配机制;用可持续发展的观念指导生产,加强标准化示范基地的建设,进而带动青阳县的整个农业发展。

张巧莲[5](2008)在《青藏铁路沿线旅游区旅游空间结构优化研究》文中认为2006年7月1号青藏铁路全线通车以来,青海、西藏两省区旅游业急速发展。随后国家旅游局将青藏铁路沿线区与香格里拉旅游区、环太湖健身度假旅游圈等作为“十一五”期间我国重点建设发展旅游地区,并提出将青藏铁路沿线旅游区建设成为世界着名旅游目的地的目标,青藏铁路沿线地区旅游业面临着千载难逢的良机。但沿线地区旅游产业规划和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呈现原始自发集聚的旅游空间结构,显然不利青藏铁路沿线地区的旅游业发展。本文第一时间对青藏铁路沿线旅游区旅游空间结构进行了现状分析和优化研究。基于旅游地理理论,本文将旅游目的地空间结构界定为人类旅游旅游活动中目的地、客源地和交通通道系统之间的地区差异和由此产生的空间相互作用,是旅游目的地系统功能组织方式在空间上的投影或具体表现。旅游目的地系统空间结构优化是对某区域旅游景区(点)、旅游中心城市、旅游交通通道、旅游流等要素组成的空间结构现状分析的基础上,主观能动的对旅游空间要素进行重新配置,以形成更有利于区域旅游产业取得最大的旅游经济、社会、环境效益的一种经济行为。本文依据“一日旅游圈“界定青藏铁路沿线旅游区的范围,从旅游资源、旅游客源市场、旅游产品、旅游网络、旅游形象和旅游生态保护六个方面来分别做空间统筹优化,提出“现状-分析-优化”空间结构优化模式,并对三个层次做了说明,在优化层次上对六大方面提出了优化路径和结果。本文从数量、质量、空间特征和空间组合四个方面来讨论沿线区旅游资源空间结构,计算R指数、β指数、γ指数,得出沿线区旅游资源空间总体特征呈凝聚状态,对国道、省道等交通干线依赖大;并划定四大资源密集区;空间组合较好的市县有西宁、拉萨、日喀则、海晏、格尔木等。笔者在青海、西藏两省区客源市场现状基础上,分析沿线区客源市场时空优化的六大路径,提出了“入境旅游为先导,国内旅游为主体,区内市场为补充”的主体空间格局:划分了沿线区国内与入境旅游核心客源地、一级客源地与二级客源地;提出四大市场扩展策略。在旅游资源与客源市场优化的空间结构基础上,从旅游景区(点)、旅游线路、旅游购物商品和旅游功能产品四大方面来研究旅游产品的空间优化;提出重点建设的品牌景区、重要景区、一般景区;推出品牌线路、精品线路和特色线路;设计了五大旅游购物商品,并基于旅游景区提出销售空间优化;构建核心旅游功能产品和新兴旅游功能产品两大类。构建“点-轴-区-圈-对外廊道”旅游网络空间优化的层次。旅游节点以旅游中心城镇为主,以重点建设旅游景区(点)为辅,将旅游中心城镇划分为区域级旅游中心城市、地区级旅游中心城镇和景区级旅游中心城镇三个级别;提出三个级别的旅游发展轴,其中核心旅游发展轴是青藏交通综合轴;划分了12个旅游区,其中优先发展旅游区是:大西宁旅游区、青海湖旅游区、昆仑文化旅游区、三江源旅游区、大拉萨旅游区、日喀则后藏旅游区、那曲羌塘草原旅游区;构建了环西宁旅游圈、环格尔木旅游圈、环那曲旅游圈、环拉萨旅游圈;根据沿线区交通现状及旅游联系性,提出了川藏、滇藏、中尼、中印、西西、青新、新藏、成宁八条对外旅游廊道。在旅游网络优化的空间结构基础上,基于形象空间感知理论,依次对沿线区整体、形象标志区、旅游区、品牌旅游线路进行旅游形象定位,将青藏铁路沿线旅游区整体形象定位为“青藏之旅-行走在天地间”。本文基于沿线区自然生态系统风险差异性和生态环境保护现状,阐述了游客旅游活动对生态环境影响,从对游客活动限制角度出发,将青藏铁路沿线区划分为四大旅游生态环境保护区:旅游生态环境绝对保护区、旅游生态环境一级保护区、旅游生态环境二级保护区、旅游生态环境三级保护区。

吴爱国[6](2007)在《风景名胜区中历史街区的保护与发展对策研究 ——以九华山九华街区风貌整治规划为例》文中研究表明本文在旅游大背景下,针对风景名胜区中历史街区由于旅游开发和街区扩张所造成的街区历史文化遗产和景观资源遭受破坏的普遍问题,以九华山风景名胜区中的九华街区为例,较为详细的揭示了街区问题的成因和相应的解决对策。本文借用城市意象理论,对九华街区历史文化遗产资源所面临的问题进行了分类剖析,总结了九华街区景观形象遭受破坏的外在表象,深层次的探讨了造成这种破坏的原因,结合旅游地居住理论和有机疏散理论,在“恢复历史记忆”的前提下,提出了从思想认识、规划方法、管理体制和法制建设三方面解决历史街区问题的对策与方法。最后,本文对风景名胜区中历史街区保护与发展对策进行了适当总结,提出了对其进行风貌整治规划的现实意义和发展前景。

王亚军[7](2007)在《生态园林城市规划理论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在明晰“生态园林城市”提出的时代与现实背景的基础上,从“生态园林城市”与相关概念的辨析出发,解析“生态园林城市”的概念内涵与特征;在总结和分析国内外城市发展理论和实践的基础上,通过理论基础的梳理,分析其理论特征,总结并构建生态园林城市的规划理论,从全局性、原则性和框架性的角度总结出生态园林城市的规划理论和实践方法。首先从问题导向入手——即,从国内外生态化与城市化发展的主要教训与挑战方面进行分析,力求梳理出我国城市化过程中建立生态园林城市的可行性和必要性,并明确其概念特征;其次从历史与理论发展导向人手——即,对国内外城市规划、生态理论等研究和创新进行理论和实践总结,以获得经验和启示,明确城市发展的价值取向从“自然本体论”、“人文本体论”转向“生态本体论”;再者,从目标导向入手——即,在明确生态园林城市概念和相关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研究我国生态园林城市规划与建设的理论特征、目标系统和构建生态园林城市的规划途径,形成理论和模式的分析,并对生态园林城市绿地系统的“城区(规划建成区)-城市规划区-市域”三个规划层次体系作详细的研究,形成完整的生态园林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体系;最后,从评价标准入手——即,总结分析生态园林城市的衡量标准,探讨生态园林城市的评价指标体系。

孙彦青[8](2007)在《绿色城市设计及其地域主义维度》文中研究表明本论文根据当前城市设计理论和实践的最新动态,并针对当代城市环境面临的主要矛盾,提出绿色城市设计的理论框架,重点解决城市中自然生态和人类生态两个方面的城市设计问题,即城市客体要素设计与城市社会空间研究,而后者又是前者的认识论基础之一。贯穿全文,以比较分析的研究方法,论证了当代中国城市问题的特殊性和城市设计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批判了当代“城市美化运动”等弊病,强调城市社会深层结构对城市设计的意义,并以此论证地域主义是贯穿于绿色城市设计理论体系的思想和重要方法。 第一章论文回顾了作为绿色城市设计思想源泉的西方历史上主要的城市设计理论和实践活动,并从正反两个方面分析其得失以及阶级立场,并强调社会空间作为认识论的重要内容对城市设计的意义。第二章探讨了绿色城市设计的生态哲学基础和全新的美学观,从认识论上解决人与自然、技术与自然的关系问题,指出从“城市美化”走向生态美学的历史必然性。并且,从理想城市生活目标的最高宗旨出发,分析探讨了城市物质空间、自然生态以及社会空间三个方面的绿色城市设计原则,为具体的设计方法论内容提供了基石。 后面四章是绿色城市设计的认识论和方法论具体内容,研究的顺序是由总到分,从城市总体到各个局部子系统和特殊组成部分。第三章从城市的总体结构布局论述了“紧缩城市”的形态模式和相关的交通、密度等问题,第四章则分别具体论述绿色城市各种客体要素,包括城市空间和绿色基础设施乃至技术手段等,并重点讨论了地域主义的设计方法。第五章是绿色城市设计的一个特殊而重要内容,从可持续发展的意义、独特的审美价值以及具体的设计方法三个方面,对城市历史街区的保护与再利用进行了详细论述。 第六章城市社会空间的政治经济学分析内容相对独立,是城市设计与城市社会学的交叉研究成果,涉及社会结构、权利与空间等内容,是以西方的社会学理论对中国当代城市空间问题进行探讨;对这种社会空间深层结构的研究是进行城市设计、综合解决城市空间矛盾的重要基石。论文批判了当前中国城市各种利益集团、国家政治等对公共空间资源配置的侵扰,指出市民社会的建设以及兼具效率和公平的城市公共政策对良好城市空间营造的重要性;而中国当代城市社会空间问题以及相应对策的独特性进一步彰显了地域主义这个重要维度。 论文结束语点明了绿色城市设计理论的创新点、不足以及今后的发展方向。 全文约21万多字,附图及表格共450余幅。

蒋慕东[9](2006)在《二十世纪中国大豆改良、生产与利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大豆是最典型、最具影响力的原产于中国的作物,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蛋白质、植物油脂来源之一,孙中山先生说:“以大豆代肉类是中国人所发明。”大豆对中华民族繁衍生息和发展壮大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大豆是用地养地相结合的最佳农作物,大豆根瘤菌的固氮作用,是中国传统农业中氮肥最重要的来源。我们祖先发明了豆腐、豆芽、酱、酱油、豆豉、豆腐乳等很多大豆制品,还发现大豆的药用和饲用价值。民国时期人们又发现大豆为三百五十余种工业品之原料;近年来,科学家不断发现大豆新的用途,大豆油替代柴油,既有利于国家能源安全又有利于环境保护;大豆蛋白纤维服装穿着舒适又保健还可降解;大豆肽、大豆异黄胴、大豆皂甙等新型生物制品在医药保健领域应用前景广泛。随着科学技术进一步发展,人们会发现大豆越来越多新用途。 二十世纪的中国大豆生产与利用是中华民族历史上发展最快、水平最高的一百年,特别是二十世纪后五十年,中国大豆单产增长了两倍,远超过传统农业自春秋战国到清末两千多年单产增长总体水平,这是中国大豆生产与利用的一段跨跃式发展时期。 之所以有如此巨大的变化,科研体制化、制度化在其中起到了关键性推动作用。 现代农业与传统农业有一个本质区别就是支撑体系的不同。传统农业是以经验为支撑的,农业技术研究都是在自然状态下进行的,选择的效率低、周期长,精确度和可靠性都不高。尽管有部分知识分子研究农业技术并撰写农书以传播先进技术,总体而言,其技术研究是个体化的,受研究者个人的兴趣爱好和研究水平的高低影响很大,局限性非常明显。农业技术传播口传身授,速度慢、范围小,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发挥作用更慢。而现代农业以科学实验为基础,以体制化、制度化的科研为支撑,有专门的科研、教育、推广机构和人员,并有相应的经费支持,研发、教育、推广三位一体,迅速将科研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史无前例地提高了大豆生产与利用水平,与以往传统农业时期的大豆技术进步不可同日而语。现代科技是二十世纪中国大豆生产与利用取得长足进步的最重要推动力量。 但同时我们也看到,近年来中国大豆生产与利用也面临严峻的挑战。中国曾经是世界上最大的大豆生产国,现在位居世界第四,中国曾是世界上最大的大豆出口国,

孟华[10](2006)在《中国山岳型“世界自然—文化遗产”的人地和谐论》文中提出随着“世界遗产”研究的逐步深入,遗产理论的提升正在成为学术界的研究“热点”。在对国内外“世界遗产”研究进行评述的基础上,本研究选定以中国山岳型“世界自然-文化遗产”为研究对象,以人地和谐为研究主题。研究以中西方哲学思想为指导,借助相关学科的理论,以可持续发展思想通观全局,在“类型”的层面上,对中国现有的泰山、黄山、峨眉山-乐山大佛、武夷山4项山岳型“世界自然―文化遗产”进行了地理环境分析与人地关系分析。进而以大量的实地调查问卷为基础,对泰山进行了人地和谐状况的实证研究。整个研究共分八章、五大方面。第一、二章提出问题和研究思路;第三章阐述研究的理论基础;第四、五章对中国四个山岳型“世界自然-文化遗产”项目作地理环境与人地关系分析;第六、七章以泰山为例作实证研究;第八章是整个研究的结论部分。本研究对中西哲学的基本思想进行对比分析后认为,“天人合一”是中国哲学的基本精神,其主张人与自然的和谐、将人与自然视为统一整体的思想内涵对于“世界遗产”的世代传承及人地关系的和谐具有重要意义。“世界遗产”人地和谐的研究需要人地关系理论、人类生态学理论、生态旅游理论、循环经济理论等相关学科理论的支撑。各学科理论虽然各有侧重,但最终都统一于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体现出可持续发展思想的精髓。本研究结合国外全部20项“世界自然-文化遗产”,对中国的4个“世界自然-文化遗产”项目进行地理环境分析后认为,它们之所以成为“世界双遗产”,主要在于如下4方面原因:地势起伏明显,以山地、高原居多;占据较大的区域面积,多在几百上千平方千米;长(某一)时期适宜于人类的活动与生存;是历史上某(几)种文化的繁盛地。可以说,任何一个“世界自然-文化遗产”项目,都是一个较为完整的人地关系地域系统。这个系统占据足够的区域面积,拥有较为复杂的自然与人文环境,适宜人类的生存与活动,创造种种的人类文明。人地关系包括物质关系与精神关系。一般来说,物质关系重于精神关系。但对于山岳型“世界自然-文化遗产”而言,由于满足人类的精神文化需求是其主要功能,从而决定了在其人地关系中,人地精神关系较人地物质关系更为重要,人地精神关系乃其人地关系的主体,而且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人地精神关系的这种地位将会愈益巩固。山岳型“世界自然-文化遗产”给人更多的是一种精神寄

二、皖南众多野生植物急待开发(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皖南众多野生植物急待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1)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的历史研究(1949-2015年)(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的依据和意义
    二、相关研究动态
    三、相关概念的阐释和研究方法
    四、资料来源和研究框架
    五、创新和不足
第一章 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的历史背景
    第一节 政治背景
    第二节 经济背景
    第三节 历史背景
    第四节 自然背景
第二章 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的发展历程
    第一节 沿海防护林体系的内涵
    第二节 建设时段的划分方式
    第三节 苏北沿海防护林的建设阶段
    第四节 江苏的主要林业机构及其成果
第三章 改革开放前的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
    第一节 探索准备阶段
    第二节 初步成型阶段
    第三节 迟滞发育阶段
第四章 改革开放后的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
    第一节 恢复发展阶段
    第二节 快速发展阶段
    第三节 完善提高阶段
第五章 苏北沿海造林的特点及动因
    第一节 造林特点
    第二节 动因分析
第六章 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的功效、问题与建议
    第一节 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的多重功效
    第二节 苏北沿海防护林系的存在问题
    第三节 可持续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结语
附录
    案例一 苏北沿海林地增加对区域气候的影响
    案例二: 苏北沿海地区林地面积的明显增加
    案例三: 苏北沿海地区森林覆盖率明显提升
    案例四: 苏北沿海地区海洋环境质量有所改善
    案例五: 苏北沿海气候变化趋势
参考文献
致谢

(2)水湿生木本植物景观案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相关概念
        1.2.1 水生植物
        1.2.2 湿生植物
        1.2.3 水湿生植物
        1.2.4 水湿生木本植物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1.3.1 耐水湿研究方法
        1.3.1.1 野外观察和调查法
        1.3.1.2 生理指标测定法
        1.3.1.3 人工控制水湿或水位法
        1.3.2 耐水湿机理研究
        1.3.2.1 形态适应
        1.3.2.2 代谢适应
        1.3.3 耐水湿评价标准
        1.3.3.1 耐水湿分级
        1.3.3.2 评价方法
        1.3.4 水湿生植物景观
        1.3.4.1 注重生态与演替
        1.3.4.2 注重植物景观配置
        1.3.4.3 注重园艺品种开发
    1.4 研究内容、目的与意义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5 研究方法
        1.5.1 文献检索法
        1.5.2 实地调查法
        1.5.3 定性分析法
        1.5.4 实测绘图法
    1.6 研究框架
2 水湿生木本植物资源
    2.1 资源分布
        2.1.1 湿地分类与分区
        2.1.2 资源分布
    2.2 动态演变
        2.2.1 沼泽湿地的形成
        2.2.1.1 陆地沼泽化
        2.2.1.2 水域沼泽化
        2.2.2 沼泽湿地的演变
    2.3 分布规律
        2.3.1 圈状分布
        2.3.2 带状分布
        2.3.3 斑块状分布
    2.4 植物类型与分布
    2.5 典型种类分析
        2.5.1 水杉属
        2.5.1.1 种类与分布
        2.5.1.2 景观特点与应用
        2.5.2 落羽杉属
        2.5.2.1 种类与分布
        2.5.2.2 景观特点与应用
        2.5.3 水松属
        2.5.3.1 种类与分布
        2.5.3.2 景观特点与应用
        2.5.4 落叶松属
        2.5.4.1 种类与分布
        2.5.4.2 景观特点与应用
        2.5.5 柳属
        2.5.5.1 种类与分布
        2.5.5.2 景观特点与应用
        2.5.6 桦木属
        2.5.6.1 种类与分布
        2.5.6.2 景观特点与应用
        2.5.7 桤木属
        2.5.7.1 种类与分布
        2.5.7.2 景观特点与应用
        2.5.8 榕属
        2.5.8.1 种类与分布
        2.5.8.2 景观特点与应用
3 水湿生木本植物功能
    3.1 生态功能
        3.1.1 影响水文
        3.1.2 转化有机物
        3.1.3 形成小气候
        3.1.4 维持生物多样性
    3.2 景观功能
        3.2.1 增加垂直空间变化
        3.2.2 突出植物空间主题
        3.2.3 丰富植物空间色彩
    3.3 人文功能
        3.3.1 增强人与植物的关系
        3.3.2 增添文化内涵
        3.3.3 深化意象感知
4 案例分析
    4.1 天然湿地
        4.1.1 塔里木河
        4.1.1.1 基本概况
        4.1.1.2 胡杨植物群落
        4.1.1.3 问题与保护
        4.1.2 大兴安岭
        4.1.2.1 基本概况
        4.1.2.2 兴安落叶松植物群落
        4.1.2.3 问题与保护
        4.1.3 九寨沟
        4.1.3.1 基本概况
        4.1.3.2 柳灌丛植物群落
        4.1.3.3 问题与保护
        4.1.4 望东垟高山湿地
        4.1.4.1 基本概况
        4.1.4.2 江南桤木植物群落
        4.1.4.3 问题与保护
        4.1.5 荔波小七孔风景区
        4.1.5.1 基本概况
        4.1.5.2 水上森林
        4.1.5.3 问题与保护
    4.2 湿地公园
        4.2.1 西溪湿地
        4.2.1.1 基本概况
        4.2.1.2 景观特色
        4.2.1.3 节点分析
        4.2.1.4 小结
        4.2.2 江洋畈生态公园
        4.2.2.1 基本概况
        4.2.2.2 景观特色
        4.2.2.3 节点分析
        4.2.2.4 小结
        4.2.3 青山湖国家森林公园
        4.2.3.1 基本概况
        4.2.3.2 景观特色
        4.2.3.3 节点分析
        4.2.3.4 小结
    4.3 植物园
        4.3.1 杭州植物园
        4.3.1.1 基本概况
        4.3.1.2 景观特色
        4.3.1.3 节点分析
        4.3.1.4 小结
        4.3.2 宁波植物园
        4.3.2.1 基本概况
        4.3.2.2 景观特色
        4.3.2.3 节点分析
        4.3.2.4 小结
    4.4 其他案例
        4.4.1 李中水上森林公园
        4.4.2 珠海竹洲村
        4.4.3 新会小鸟天堂
        4.4.4 西溪南村
        4.4.5 香港湿地公园
5 水湿生木本植物景观营造方法
    5.1 影响因素
        5.1.1 客观因素
        5.1.2 主观因素
    5.2 营造原则
        5.2.1 生态性原则
        5.2.2 艺术性原则
        5.2.3 经济性原则
        5.2.4 功能性原则
        5.2.5 可持续性原则
    5.3 营造特色
        5.3.1 师法自然,景韵天成
        5.3.2 立意为先,彰显特色
        5.3.3 空间营造,疏密有致
        5.3.4 生境多样,生态和谐
        5.3.5 四季观景,寓情于景
    5.4 景观类型与营造策略
        5.4.1 生产型
        5.4.2 生态型
        5.4.3 景观型
        5.4.4 文化型
        5.4.5 综合型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1.1 资源丰富,引种常绿
        6.1.2 类型多样,特色鲜明
        6.1.3 科学保护,地域营造
    6.2 创新之处
    6.3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一:文中水湿生木本植物名录表
附录二:西溪湿地样点调查表
附录三:青山湖样点调查表
附录四:青山湖样点各项指标
附录五:宁波植物园水上森林平面图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致谢

(3)民国时期安徽林业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目的与意义
    二、研究状况
    三、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四、创新与不足
第一章 安徽林业发展的背景
    一、安徽自然地理概况
    二、自然灾害与社会背景
    三、政府及社会力量对林业的重视
    小结
第二章 安徽林业组织与政策法规
    一、林业组织
    二、林业政策法规
    小结
第三章 安徽林业建设
    一、造林育苗
    二、栽植行道树
    三、栽植保安林
    四、林业经费及工赈
    小结
第四章 林业教育与科研
    一、林业教育
    二、林业科研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4)九华山黄精产业化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1.2.1 国外农业产业化研究现状
        1.2.2 国内农业产业化研究现状
        1.2.3 关于目前研究的评价
    1.3 研究的目标、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的目标
        1.3.2 研究的主要内容
        1.3.3 研究的方法
2 黄精的开发价值分析
    2.1 黄精及其分布介绍
    2.2 黄精的开发价值
        2.2.1 黄精的药物开发
        2.2.2 黄精的食品、保健品开发
        2.2.3 黄精的化妆品开发
        2.2.4 黄精作为观赏园林植物
3 农业产业化理论概述
    3.1 农业产业化的内涵
    3.2 农业产业化的特点
    3.3 农业产业化的组织形式
4 九华山黄精产业化发展现状分析
    4.1 研究区域概况
        4.1.1 地理位置
        4.1.2 气候条件
        4.1.3 矿产资源
        4.1.4 人文传统
    4.2 九华山黄精产业化发展概况
        4.2.1 种植规模
        4.2.2 九华黄精生产及加工现状分析
    4.3 九华山黄精产业化发展的 SWOT 分析
        4.3.1 优势分析
        4.3.1.1 资源优势
        4.3.1.2 基地建设不断扩大
        4.3.1.4 九华黄精产业化体系初步形成
        4.3.2 劣势分析
        4.3.2.1 黄精开发力度、种植技术不高
        4.3.2.2 以小型农户种植为主,集约化、规模化种植少
        4.3.2.3 产业化发展缺乏“龙头”企业带动
        4.3.2.4 加工企业发展滞后,产业化水平低
        4.3.2.5 未建立有效的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
        4.3.3 机会分析
        4.3.3.1 政府政策支持
        4.3.3.2 旅游产业机遇
        4.3.3.3 产品市场需求旺盛
        4.3.4 威胁分析
        4.3.4.1 黄精品种多,市场竞争激烈
        4.3.4.2 生产要素的流失
        4.3.5 联合分析
5 九华山黄精产业化发展影响因素分析
    5.1 黄精的市场流通与需求分析
    5.2 调研情况及结果分析
        5.2.1 调研基本情况
        5.2.2 调研结果分析
        5.2.2.1 农户的文化程度
        5.2.2.2 农户黄精种植情况
        5.2.2.3 农户的生产方式
        5.2.2.4 农户的黄精销售渠道
        5.2.2.5 制约黄精种植因素
        5.2.2.6 对科技的依赖程度
        5.2.2.7 政府资金扶持
        5.2.2.8 农户销售意愿
    5.3 九华山黄精产业化影响因素 AHP 分析
        5.3.1 建立层次结构
        5.3.1.1 农户因素
        5.3.1.2 企业因素
        5.3.1.3 政府因素
        5.3.2 建立判断矩阵
        5.3.2.1 构建判断矩阵
        5.3.2.2 影响产业化因素层次排序
        5.3.3 一致性检验
        5.3.4 小结
6 推进九华山黄精产业化发展对策
    6.1 加大龙头企业发展,增强区域经济实力
        6.1.1 企业内部环境
        6.1.2 企业外部因素
    6.2 强化农户组织化建设,提高产业化意识
        6.2.1 加大基础设施建设
        6.2.2 完善基地运作机制
        6.2.3 完善基地服务化
    6.3 积极发展黄精产业化经营组织,完善内部机制
    6.4 政府加强引导,完善利益分配机制
    6.5 用可持续发展的观念指导生产,加强标准化示范基地的建设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5)青藏铁路沿线旅游区旅游空间结构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旅游目的地空间优化研究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1.1.2 "十一五"期间我国将重点发展九大旅游区域
        1.1.3 青藏铁路沿线地区旅游热不断增温
        1.1.4 青藏高原旅游空间急待优化
    1.2 研究目的
    1.3 研究意义
        1.3.1 理论意义
        1.3.2 实践意义
    1.4 研究思路
        1.4.1 基本思路
        1.4.2 研究重点
        1.4.3 研究难点及突破
        1.4.4 研究创新
    1.5 技术路线
    1.6 研究方法
        1.6.1 实地考察法
        1.6.2 系统分析法
        1.6.3 图表分析法
        1.6.4 对比分析法
        1.6.5 模式法
    1.7 研究区域范围界定
        1.7.1 界定依据
        1.7.2 青藏铁路沿线旅游区范围界定
第2章 旅游目的地空间结构优化研究综述
    2.1 国外旅游目的地空间结构优化研究综述
        2.1.1 理论研究
        2.1.2 实证研究
    2.2 国内旅游目的地空间结构研究综述
        2.2.1 理论研究
        2.2.2 实证研究
    2.3 基于交通干线的区域旅游空间结构优化研究综述
        2.3.1 基于铁路干线的区域旅游空间结构优化研究
        2.3.2 基于公路干线的区域旅游空间结构优化研究
        2.3.3 基于历史古道的区域旅游空间结构优化研究
        2.3.4 基于水道的区域旅游空间结构优化研究
第3章 旅游目的地旅游空间结构优化研究理论基础
    3.1 概念核心解析
        3.1.1 区域
        3.1.2 旅游目的地系统
        3.1.3 空间结构
        3.1.4 旅游目的地空间结构
        3.1.5 旅游目的地空间结构优化
    3.2 旅游地理系统理论
    3.3 经济区位理论
    3.4 梯度理论
    3.5 增长极理论
    3.6 点-轴理论
第4章 青藏铁路沿线旅游区旅游资源空间结构分析
    4.1 研究旅游资源选定
    4.2 青藏铁路沿线区旅游资源的数量与质量评价
        4.2.1 旅游单体分类
        4.2.2 旅游资源数量评价
        4.2.3 旅游资源质量评价
    4.3 旅游资源单体空间分布评价
        4.3.1 旅游资源单体总体特征分析
        4.3.2 旅游资源单体空间结构性指标分析
        4.3.3 旅游资源密集空间研究
    4.4 青藏铁路沿线区旅游资源空间组合评价
        4.4.1 自然旅游资源与人文旅游资源空间组合评价
        4.4.2 类型空间组合评价
        4.4.3 质量空间组合评价
第5章 青藏铁路沿线旅游区旅游客源市场空间结构优化研究
    5.1 青海省客源市场空间结构分析
        5.1.1 青海省旅游客源市场现状概述
        5.1.2 国内客源市场空间结构现状分析
        5.1.3 入境客源市场空间结构现状分析
        5.1.4 客源市场地理集中性分析
        5.1.5 客源市场时间结构分析
    5.2 西藏自治区客源市场分析
        5.2.1 西藏自治区旅游客源市场现状概述
        5.2.2 国内客源地区结构分析
        5.2.3 入境客源市场分析
        5.2.4 客源市场地理集中性分析
        5.2.5 客源市场时间结构分析
    5.3 青藏铁路沿线区旅游客源市场空间结构优化路径研究
        5.3.1 与沿线区旅游交通联系紧密地区优先
        5.3.2 青海、西藏两省区现有稳定客源地重点考虑
        5.3.3 青藏铁路沿线区旅游客源市场的时空优化
        5.3.4 入境旅游客源市场要吸引我国传统入境客源地
        5.3.5 国内旅游客源市场要重视援藏省市
    5.4 青藏铁路沿线旅游区旅游客源市场总体空间定位
    5.5 国内旅游客源市场空间结构优化
        5.5.1 国内旅游客源市场空间结构基本定位
        5.5.2 国内旅游客源市场时序结构优化
    5.6 入境旅游客源市场空间结构优化
        5.6.1 入境旅游客源市场空间结构基本定位
        5.6.2 入境旅游客源市场时序结构优化
    5.7 青藏铁路沿线旅游区客源市场空间结构优化策略研究
        5.7.1 形象制胜策略
        5.7.2 把握重点,以点带面,滚动叠加策略
        5.7.3 区域合作共赢策略
        5.7.4 淡旺季促销策略
第6章 青藏铁路沿线旅游区旅游产品空间结构优化研究
    6.1 青藏铁路沿线旅游区旅游产品空间结构现状分析
        6.1.1 重点旅游景区(点)空间结构分析
        6.1.2 主打旅游线路空间结构分析
        6.1.3 主打旅游购物商品分析
        6.1.4 旅游功能产品空间结构分析
    6.2 旅游客源市场旅游需求分析
        6.2.1 人口特征
        6.2.2 旅游目的与方式
        6.2.3 旅游季节与停留时间
        6.2.4 消费水平与结构
        6.2.5 旅游偏好
    6.3 青藏铁路沿线区旅游产品优化路径
        6.3.1 产品开发特色化、多样化
        6.3.2 以旅游客源市场需求为导向
        6.3.3 构建旅游产品"金字塔"结构
        6.3.4 强调品牌产品建设,突出"精点"
        6.3.5 以现有成熟旅游产品为基础,开发旅游产品
        6.3.6 开发特种旅游产品,平衡旅游冷热点
        6.3.7 区域联合开发主题形象突出的旅游线路
        6.3.8 旅游购物商品设计突出地域特色,强化销售空间差异
    6.4 青藏铁路沿线旅游区旅游景区空间结构优化研究
        6.4.1 品牌旅游景区(点)
        6.4.2 重要旅游景区(点)
        6.4.3 一般及以下旅游景区(点)
    6.5 青藏铁路沿线旅游区区旅游线路空间结构优化
        6.5.1 五大品牌旅游线路
        6.5.2 十二条精品旅游线路
        6.5.3 特色旅游线路
    6.6 青藏铁路沿线旅游区旅游购物商品空间优化
        6.6.1 旅游商品设计优化
        6.6.2 销售空间优化
    6.7 青藏铁路沿线旅游区旅游功能产品体系构建与空间优化
        6.7.1 核心旅游功能产品
        6.7.2 新兴旅游产品
第7章 青藏铁路沿线旅游区旅游网络构建与空间结构优化研究
    7.1 青藏铁路沿线旅游区的旅游网络现状分析
        7.1.1 节点凝聚型分布,替代作用明显
        7.1.2 旅游中心城镇等级体系不完善,"单点支撑"严重
        7.1.3 网络辐射面积有限,存在"盲区"和"飞地"现象
        7.1.4 旅游流直线流动明显,流向有限
        7.1.5 旅游网络空间结构构建不合理
    7.2 青藏铁路沿线旅游区旅游网络构建与空间结构优化路径
        7.2.1 实现与周边区域旅游网络对接
        7.2.2 构建"精点—疏线—通网"的网络格局
        7.2.3 构建旅游区与旅游圈
    7.3 青藏铁路沿线旅游区旅游节点空间结构优化
    7.4 青藏铁路沿线旅游区旅游中心城镇空间结构优化
        7.4.1 区域级旅游中心城市
        7.4.2 地区级旅游中心城镇
        7.4.3 景区级旅游中心城镇
    7.5 青藏铁路沿线旅游区旅游发展轴空间结构优化
        7.5.1 旅游发展轴优化路径
        7.5.2 核心旅游发展轴
        7.5.3 一级旅游发展轴
        7.5.4 二级旅游发展轴
    7.6 青藏铁路沿线旅游区旅游区空间结构优化
        7.6.1 旅游区优化路径
        7.6.2 优先发展旅游区
        7.6.3 重点建设旅游区
    7.7 青藏铁路沿线区中心旅游圈空间优化
        7.7.1 环西宁旅游圈
        7.7.2 环格尔木旅游圈
        7.7.3 环那曲旅游圈
        7.7.4 环拉萨旅游圈
    7.8 青藏铁路沿线区对外旅游廊道空间结构优化
        7.8.1 川藏旅游廊道
        7.8.2 滇藏旅游廊道
        7.8.3 中尼旅游廊道
        7.8.4 中印旅游廊道
        7.8.5 西西旅游廊道
        7.8.6 青新旅游廊道
        7.8.7 新藏旅游廊道
        7.8.8 成宁旅游廊道
第8章 青藏铁路沿线旅游区旅游形象空间优化研究
    8.1 青藏铁路沿线区旅游形象空间现状分析
        8.1.1 青海、西藏两省区旅游形象宣传现状分析
        8.1.2 青藏铁路沿线区旅游中心城镇旅游形象
        8.1.3 游客对沿线区旅游形象认知现状
    8.2 青藏铁路沿线区旅游形象空间优化路径
        8.2.1 避免替代作用,树立独立整体的旅游形象
        8.2.2 旅游形象空间优化层次化
        8.2.3 旅游形象差异化
    8.3 青藏铁路沿线区整体旅游形象定位研究
        8.3.1 整体旅游形象定位原则
        8.3.2 整体旅游形象基本要素
        8.3.3 整体旅游形象定位
    8.4 青藏铁路沿线区旅游区旅游形象优化研究
        8.4.1 大西宁旅游区形象定位
        8.4.2 青海湖旅游区形象定位
        8.4.3 昆仑文化旅游区形象定位
        8.4.4 三江源旅游区形象定位
        8.4.5 大拉萨旅游区形象定位
        8.4.6 日喀则后藏旅游区形象定位
        8.4.7 那曲羌塘草原旅游区形象定位
        8.4.8 祁连山旅游区形象定位
        8.4.9 东柴达木旅游区形象定位
        8.4.10 可可西里旅游区形象定位
        8.4.11 比如康巴旅游区形象定位
        8.4.12 班戈双湖旅游区形象定位
    8.5 青藏铁路沿线区品牌旅游线路形象优化研究
        8.5.1 青藏高原"天路"之旅形象定位
        8.5.2 环青海湖旅游线形象定位
        8.5.3 唐蕃古道之旅形象定位
        8.5.4 茶马古道旅游线形象定位
        8.5.5 雪域高原藏传佛教朝圣之旅形象定位
第9章 青藏铁路沿线旅游区生态环境保护空间结构优化研究
    9.1 青藏铁路沿线旅游区的生态系统保护现状分析
        9.1.1 生态系统风险差异性分区分析
        9.1.2 生态环境保护现有空间格局分析
    9.2 青藏铁路沿线旅游区旅游发展生态环境效应分析
        9.2.1 游客行为的生态环境效应分析
        9.2.2 旅游开发建设的生态环境效应分析
        9.2.3 旅游规模增长的生态环境效应分析
    9.3 青藏铁路沿线旅游区生态环境保护空间区划研究
        9.3.1 旅游生态环境绝对保护区
        9.3.2 旅游生态环境一级保护区
        9.3.3 旅游生态环境二级保护区
        9.3.4 旅游生态环境三级保护区
第10章 总结
    10.1 研究主要结论
        10.1.1 关于旅游目的地旅游空间优化的概念
        10.1.2 关于旅游目的地旅游空间优化的理论基础
        10.1.3 关于旅游目的地旅游空间优化系统构建
        10.1.4 关于旅游目的地旅游空间优化模式
        10.1.5 关于旅游目的地旅游资源空间优化研究
        10.1.6 关于旅游目的地客源市场空间优化研究
        10.1.7 关于旅游目的地旅游产品空间优化研究
        10.1.8 关于旅游目的地旅游网络空间优化研究
        10.1.9 关于旅游目的地旅游形象空间优化研究
        10.1.10 关于旅游目的地旅游生态保护空间优化研究
    10.2 研究展望
        10.2.1 关于基于交通干线的旅游目的地旅游空间优化理论探讨
        10.2.2 关于青藏铁路沿线旅游区旅游空间优化路径研究
        10.2.3 关于研究方法的运用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6)风景名胜区中历史街区的保护与发展对策研究 ——以九华山九华街区风貌整治规划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当前风景区保护与发展概况
        1.1.1 国际风景区保护与发展概况
        1.1.2 国内风景区保护与发展概况
        1.1.3 九华山风景区保护与发展概况
    1.2 研究背景
    1.3 研究现状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1.5 研究方法
    1.6 研究内容
第2章 九华街区及特质分析
    2.1 九华街区在九华山风景区自然遗产中的地位与角色
        2.1.1 九华山的地理空间结构
        2.1.2 九华山的自然环境与植被
    2.2 九华街区在九华山风景区文化遗产中的地位与角色
    2.3 九华街区在九华山风景区旅游环线中的地位与角色
第3章 九华街区面临的问题及成因
    3.1 九华街区面临的突出问题
        3.1.1 城镇景观落户九华街
        3.1.2 文化遗产遭到破坏
    3.2 问题成因分析
        3.2.1 思想认识方面
        3.2.2 经济利益方面
        3.2.3 旅游发展方面
        3.2.4 管理体制和法制建设方面
第4章 解决问题的对策及方法
    4.1 认知层面
        4.1.1 对历史文化遗产的相关认识
        4.1.2 保护与整治九华街区的必要性
        4.1.3 九华街区历史文化遗产的构成
        4.1.4 保护与发展九华街区的理论模式及方法
        4.1.5 风貌整治规划的指导思想及原则
    4.2 规划层面
        4.2.1 宏观控制──九华街区整体形象的塑造
        4.2.2 中观控制──重要地段、关键节点的特色塑造
        4.2.3 微观控制──建筑物、构筑物和小品的特色塑造
    4.3 管理及法制层面
        4.3.1 加强历史街区保护的法制建设
        4.3.2 健全历史街区保护的管理体制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1.1 对九华街区风貌整治规划的认识
        5.1.2 论文的创新性
    5.2 历史街区整治规划的前景
致谢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附证书
附图

(7)生态园林城市规划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的意义
        1.1.1 研究的时代背景
        1.1.2 研究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1.1.3 研究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1.2 研究基础
        1.2.1 理论基础
        1.2.2 实践基础
    1.3 研究的视角与核心问题
    1.4 研究态度与研究框架
        1.4.1 研究策略和态度
        1.4.2 研究主体框架
第二章 生态园林城市内涵解析
    2.1 生态园林城市提出的背景
        2.1.1 城市化进程的发展要求
        2.1.2 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
        2.1.3 城市生态环境建设的现实要求
        2.1.4 城市空间扩展的内在要求
        2.1.5 生态园林城市建设的理论要求
    2.2 生态园林城市与相关城市建设理论模式辨析
        2.2.1 田园城市(Garden City)
        2.2.2 广亩城市(Broadacre city)
        2.2.3 普世城(Eoumenopolis)
        2.2.4 绿色城市(Green city)
        2.2.5 健康城市(Healthy City)
        2.2.6 国际花园城市(Nations in Bloom)
        2.2.7 森林城市(Forests City)
        2.2.8 国家卫生城市(Nationally Recognized Clean City)
        2.2.9 环境保护模范城市(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Model City)
        2.2.10 国家园林城市(Nationally Garden City)
        2.2.11 山水城市(Shan-shui City)
        2.2.12 节约型城市(Resource-efficient city)
        2.2.13 生态城市(Ecocity)
    2.3 生态园林城市的内涵与特征
        2.3.1 对生态园林城市提法的科学认同
        2.3.2 生态园林城市的内涵
        2.3.2 生态园林城市的特征与发展方向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相关理论与实践的基础总结
    3.1 国内外城市生态问题研究进展
        3.1.1 生态学发展历程和环境意识的兴起
        3.1.2 生态哲学思想与生态观念
        3.1.3 城市“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
    3.2 景观生态学的发展概况及理论框架
        3.2.1 景观生态学研究概况
        3.2.2 景观生态规划的理论基础
        3.2.3 景观生态学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
    3.3 国外城市规划与生态建设理论实践
        3.3.1 工业革命以前的城市理想
        3.3.2 欧洲近代城市与公园的产生与发展(18世纪-19世纪末期)
        3.3.3 美国的城市公园运动与城市美化运动(19世纪下半叶-19世纪末期)
        3.3.4 重塑城市——城市规划的崛起阶段(19世纪末期-20世纪中期)
        3.3.5 战后大发展——建设时间高潮与生态思潮的萌芽阶段(1945-1970)
        3.3.6 生物圈意识——绿色革命的实践高潮阶段(1970-20世纪80年代末)
        3.3.7 区域生态——可持续发展与新经济阶段(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
        3.3.8 批判与总结
    3.4 国内城市绿地发展历程及其研究进展
        3.4.1 近现代以前的东方“天人合一”理论
        3.4.2 近现代的混沌发展时期
        3.4.3 改革开放以来快速发展阶段
        3.4.4 我国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发展背景与现状
    3.5 生态规划设计与生态理论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生态园林城市的规划基本应用要素
    4.1 观念要素研究
    4.2 人文要素研究
    4.3 自然要素研究
    4.4 人工环境要素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生态园林城市规划与建设的理论探讨
    5.1 与城市总体规划理论的辩证关系
        5.1.1 可持续的规划体系的发展趋势
        5.1.2 与城市总体规划的适应关系
    5.2 生态园林城市建设机理分析
        5.2.1 生态园林城市建设的含义
        5.2.2 生态园林城市建设的动力机制
    5.3 理论内涵、形态与理念特征
        5.3.1 理论内涵
        5.3.2 理论形态
        5.3.3 理念特征
    5.4 生态园林城市规划与建设的价值取向
    5.5 生态园林城市规划与建设的目标系统
        5.5.1 推动并完善城市生态化进程
        5.5.2 构建城市生态景观体系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构建生态园林城市的规划途径
    6.1 从生态学出发的规划设计理论体系的建立
        6.1.1 城市规划设计与生态学思想
        6.1.2 规划设计目标与层次
        6.1.3 规划设计的生态途径
    6.2 基于自然演化规律的城市空间扩展
        6.2.1 城市空间扩展与自然演化
        6.2.2 城市空间扩展与自然演化的外在特征
        6.2.3 城市空间扩展与自然演化的内在过程
        6.2.4 基于自然演化规律的城市空间扩展的规划思考
    6.3 城市生态园林规划
        6.3.1 城市园林复合生态系统
        6.3.2 城市生态园林规划设计的内容
    6.4 构建以绿地系统为核心的绿色开敞空间系统
        6.4.1 城市开敞空间概念
        6.4.2 城市绿地系统地位重构
        6.4.3 城市绿色开敞空间的概念、特点与类型
        6.4.4 目前我国城市绿色开敞空间所存在的问题
        6.4.5 现代城市绿色开敞空间的规划设计策略
    6.5 生态园林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体系
        6.5.1 生物多样性保护体系建立的现实要求
        6.5.2 生物多样性保护体系的主要内容
        6.5.3 构建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体系的主要策略
    6.6 生态园林城市环境保护与生态环境规划
        6.6.1 城市污染物及其来源
        6.6.2 城市环境污染对策与环境保护规划
        6.6.3 生态园林城市环境的营造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生态园林城市绿地系统规划
    7.1 生态园林城市绿地系统概述
        7.1.1 城市绿地系统概念与特征
        7.1.2 城市绿地系统组成及分类定性
        7.1.3 城市绿地系统功能
        7.1.3 生态园林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地位和作用
        7.1.4 规划的范围、层次与规划应用要素
        7.1.5 规划原则与规划系统性思维指引
        7.1.6 规划发展趋势
    7.2 城市绿地系统布局结构规划
        7.2.1 城市绿地系统布局结构的内涵与思辩
        7.2.2 城市绿地系统布局结构规划的主要功能属性
        7.2.3 影响城市绿地系统布局的因素分析
        7.2.4 城市绿地系统布局形式分析
        7.2.5 城市绿地系统布局规划程序
    7.3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塑造城市特色
        7.3.1 对城市特色及其构成要素的把握
        7.3.2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塑造城市特色的意义
        7.3.3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特色应用要素及其辩识
        7.3.4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特色构建手法
    7.4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程序与主要内容
        7.4.1 规划框架与新思路
        7.4.2 规划的程序与科学规划技术路线框架
        7.4.3 规划主要内容
        7.4.4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生态与技术对策
    7.5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分析与评价
        7.5.1 分析与评价基础
        7.5.2 绿地的定量指标状况
        7.5.3 规划评估指标体系的建立
    本章小结
第八章 区域视角下城市绿地系统规划
    8.1 市域绿地系统提出的背景
    8.2 国内外城市区域绿地系统规划实践
        8.2.1 实践案例
        8.2.2 案例小结
    8.3 我国市域绿地系统规划所面临的问题
        8.3.1 规划技术与规划体制问题
        8.3.2 市域生态环境状况及存在问题
    8.4 市域绿地系统规划理论体系初探
        8.4.1 市域绿地系统的概念
        8.4.2 规划的基本定位、范围与层次
        8.4.3 市域绿地的分类
        8.4.4 规划内容与规划程序的探讨
    8.5 城市规划区绿地系统规划
        8.5.1 城市规划区及其核心范围
        8.5.2 我国城市边缘区基本状况分析
        8.5.3 城市大环境绿地的概念、作用和特点
        8.5.4 城市规划区城市大环境绿地规划
    本章小结
第九章 生态园林城市评价指标体系
    9.1 生态园林城市评价
        9.1.1 生态园林城市评价的实质
        9.1.2 评价的指标与指标体系
    9.2 国家生态园林城市标准(暂行)分析
        9.2.1 一般性要求
        9.2.2 基本指标分析
    9.3 生态园林城市衡量标准——定性分析
        9.3.1 自然生态标准
        9.3.2 社会与文化生态标准
        9.3.3 经济生态标准
    9.4 生态园林城市评价指标体系——定量分析
        9.4.1 分三类指标考核
        9.4.2 评价基本指标体系设计
    本章小结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导师简介
个人简介
详细摘要

(8)绿色城市设计及其地域主义维度(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论
    1.1 问题的提出
        1.1.1 城市问题今昔及设计对策
        1.1.2 中国当代城市设计的误区
    1.2 研究的目的、范围和方法
        1.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1.2.2 研究的目的、范围和方法
        1.2.3 研究框架:城市客体要素与社会空间的整合
    1.3 历史探索的得失
        1.3.1 巴黎改建
        1.3.2 欧文的"新协和村"
        1.3.3 "田园城市"理论及社会改良
        1.3.4 "工业城市"
        1.3.5 "有机疏散"理论的光辉
        1.3.6 "广亩城市"与"光辉城市"的得与失
        1.3.7 芝加哥社会学派
        1.3.8 刘易斯·芒福德与简·雅各布斯的前瞻
        1.3.9 从《寂静的春天》到《设计结合自然》:生态规划的滥觞
        1.3.10 "可持续发展"——《我们共同的未来》
第2章 绿色城市的哲学基础、美学思想和设计原则
    2.1 从"生态学"走向"深层生态学"
        2.1.1 中国古代风水术与东方朴素自然观
        2.1.2 人与自然二元对立的神话
        2.1.3 人类中心论(Anthropocentrism)的坍塌
        2.1.4 "深层生态学"的环境伦理观
    2.2 "城市美化运动"VS"生态美学"
        2.2.1 "城市美化运动"
        2.2.2 "生态美学"的兴起
        2.2.3 环保主义决定论——"生态美学"的潜在误区
        2.2.4 从高技派(High-technology)到适宜技术(Appropriate technology)
    2.3 绿色城市的设计原则
        2.3.1 绿色城市生活目标——设计原则的基础
        2.3.2 三个基本设计原则
        2.3.3 城市设计导则——设计原则的深化
        2.3.4 地域主义的维度
第3章 "紧缩城市"形态及相关问题
    3.1 疏散还是集中?走第三条道路
        3.1.1 合理的"紧缩城市"形态
        3.1.2 从"疯狂的纽约"看合理的"紧缩城市"模式
        3.1.3 巨构(Mega-structure)——微观的"紧缩城市"
    3.2 绿色交通
        3.2.1 汽车文化与城市变迁
        3.2.2 绿色交通的理念、模式及展望
    3.3 密度
        3.3.1 中外城市密度比较分析
        3.3.2 "拥挤文化(Culture of Congestion)"
        3.3.3 "疯狂"的上海
第4章 绿色城市设计的客体要素
    4.1 城市布局及外部公共空间
        4.1.1 功能分区(Zoning)的弊病
        4.1.2 城市开放空间
        4.1.3 汽车的威胁
        4.1.4 中国城市空间的再批判
    4.2 生态基础设施
        4.2.1 绿色屋顶系统
        4.2.2 "活的机器(Living machine)"
        4.2.3 城市农场——都市里的田园
        4.2.4 技术策略
    4.3 场地及气候
        4.3.1 场地设计
        4.3.2 气候
第5章 城市历史街区的保护与再利用
    5.1 保护与再利用的意义
        5.1.1 城市记忆
        5.1.2 特色城市经济的创造
        5.1.3 资源节约利用
        5.1.4 防止城市中心衰退
    5.2 历史建筑的美学特质
        5.2.1 时间美学——思想空间的扩展
        5.2.2 张力美学
    5.3 设计方法
        5.3.1 物质遗存
        5.3.2 非物质遗存
        5.3.3 保护利用与自然生态的共生
第6章 社会空间——城市空间的政治经济学分析
    6.1 社区设计与社区结构
        6.1.1 "都市里的村庄"——城市棚户区发展的不同对策
        6.1.2 从"单位大院"的解体到社会分层住区的形成
        6.1.3 "新城市主义"到中国——一种批判的视角
    6.2 权利与空间
        6.2.1 中国城市空间的权利博弈
        6.2.2 公共与私有
        6.2.3 社会分层与公共空间的消解
    6.3 政治与空间
        6.3.1 寻找失落的空间——陆家嘴建筑奇观的困境
        6.3.2 奥运政治·行政空间·市民空间
论文结束语
插图
图片来源
参考文献
中英文对照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致谢

(9)二十世纪中国大豆改良、生产与利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原创性声明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的依据及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第三节 本研究的方法、重点与结构
    第四节 本研究的结论与创新之处
第一章 二十世纪中国大豆科学研究
    第一节 中国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的科技特征
        一、以自然科学理论为指导
        二、以科学实验为基础
        三、以生物统计学等进行定量分析
        四、以化肥、农药和农机等为新型农业投入物
    第二节 民国时期国统区的大豆科研
        一、基础理论的学习和研究
        二、大豆的科学育种
        三、大豆的农事试验
        四、主要的大豆出版物
        五、民国大豆科研的动因分析
    第三节 新中国建立前东北的大豆科研
        一、历史沿革
        二、日伪时期大豆科研主要领域和成果
        三、东北解放区时期大豆科研的恢复
        四、评说
    第四节 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时期的大豆科研
        一、吉林省公主岭农业科研继续发展
        二、黑龙江省大豆科研迅速兴起
        三、辽宁省的大豆科研成就显着
        四、南方大豆科研多点发展
        五、全国大豆增花保荚协作研究
        六、中外大豆科学交流
    第五节 改革开放以后的大豆科研
        一、南方大豆科研的崛起
        二、东北大豆科研继续稳步发展
        三、野生大豆研究
        四、雄性不育系研究和利用
        五、大豆种质资源的研究
        六、大豆区划的进一步调整和细化
        七、大豆基因组学研究
        八、大豆育种的理论、方法和技术
        九、中外大豆科研交流步入常态
    第六节 本章小结
第二章 二十世纪中国的大豆生产
    第一节 大豆的单产和总产变化
        一、单产变化
        二、总产变化
        三、重点种植区域变化
    第二节 品种演变
        一、农家种时期(1900-1923)
        二、科学育种兴起时期(1924-1949)
        三、科学育种渐居主导地位时期(1950-2000)
    第三节 种植制度演变
        一、清末大豆种植制度
        二、民国大豆种植制度
        三、新中国大豆种植制度
    第四节 耕作制度演变
        一、清末大豆耕作制度
        二、民国大豆耕作制度
        三、新中国大豆耕作种植制度
    第五节 大豆施肥演变
        一、清末大豆施肥
        二、民国大豆施肥
        三、新中国大豆施肥
    第六节 病虫草害防治
        一、清末大豆病虫草害防治
        二、民国大豆病虫草害防治
        三、新中国大豆病虫草害防治
    第七节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二十世纪中国大豆的加工和利用
    第一节 中国大豆加工和利用的历史过程
        一、民国以前的大豆加工和利用
        二、民国时期大豆加工和利用
        三、新中国时期大豆加工和利用
    第二节 传统大豆食品加工工艺及其演进
        一、发酵类豆制品
        二、非发酵类豆制品
        三、蛋白类豆制品
        四、豆乳粉
    第三节 大豆油脂加工
        一、清末、民国时期的大豆油脂加工
        二、新中国的大豆油脂加工
    第四节 大豆蛋白纤维及其生产工艺
        一、蛋白纤维发展概况
        二、大豆蛋白纤维性能及其织物特点
        三、大豆蛋白纤维生产工艺
    第五节 大豆新兴生物制品
        一、大豆卵磷酯
        二、大豆低聚糖
        三、大豆异黄酮
        四、大豆皂甙
        五、大豆多肽
    第六节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未来中国大豆发展对策研究
    第一节 二十世纪中国大豆对外贸易兴衰的历史过程
        一、清末中国大豆一枝独秀
        二、民国时期中国大豆先盛后衰
        三、新中国大豆对外贸易形势彻底逆转
    第二节 中国大豆生产贸易兴衰的原因分析
        一、积极因素
        二、消极因素
    第三节 中国大豆生产和对外贸易存在的主要问题
    第四节 未来中国大豆发展的战略指导思想和战略目标
        一、中国大豆发展战略背景分析
        二、未来中国大豆发展战略指导思想
        三、未来中国大豆发展战略目标
    第五节 未来中国大豆发展对策建议
        一、中国绝不放弃自己的大豆生产
        二、坚定不移“主要立足国内解决大豆供给问题”
        三、突出抓好大豆科学研究和技术进步
        四、加大大豆生产和出口的支持力度
        五、提高大豆产销的组织化程度
参考文献
附录
    一、民国实业部关于全国农事实验场调查的各项统计(1936年)
    二、东北解放区大豆试验田间调查及室内考种标准
    三、国家大豆改良中心大豆“超级种培育”项目建议摘要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致谢

(10)中国山岳型“世界自然—文化遗产”的人地和谐论(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第1章 研究述评
    1.1 国外研究进展
        1.1.1 国外世界遗产相关研究
        1.1.2 国外遗产旅游研究
    1.2 国内研究进展
        1.2.1 遗产价值研究
        1.2.2 遗产利用与环境研究
        1.2.3 遗产旅游研究
        1.2.4 遗产管理研究
        1.2.5 遗产保护研究
        1.2.6 国内博士论文的相关选题
    1.3 小结
第2章 研究设计
    2.1 选题依据
        2.1.1 进行类型研究,利于“遗产”研究的深入
        2.1.2 进行区域研究,探索地理规律
        2.1.3 探讨人地和谐,深化地理学核心问题的研究
    2.2 研究框架
        2.2.1 基本研究框架
        2.2.2 研究重点与目标
    2.3 技术路线与创新
        2.3.1 技术路线
        2.3.2 创新之处
    2.4 小结
第3章 理论基础
    3.1 哲学基础
        3.1.1 中国哲学基础
        3.1.2 西方哲学基础
        3.1.3 中西哲学比较
    3.2 学科理论基础
        3.2.1 人地关系理论
        3.2.2 人类生态学理论
        3.2.3 生态旅游理论
        3.2.4 循环经济理论
    3.3 小结
第4章 中国山岳型“世界自然-文化遗产”项目的地理环境分析
    4.1 遗产地概况
        4.1.1 泰山
        4.1.2 黄山
        4.1.3 峨眉山-乐山大佛
        4.1.4 武夷山
    4.2 四个遗产项目的地理环境分析
        4.2.1 地理位置
        4.2.2 地理环境状况
        4.2.3 地理环境分析
    4.3 “世界自然-文化遗产”所处地理环境的共性特征
    4.4 小结
第5章 中国山岳型“世界自然-文化遗产”的人地关系分析
    5.1 人地关系的内涵及其思想演进
        5.1.1 人地关系的内涵
        5.1.2 人地关系思想的演进
    5.2 山岳型“世界自然-文化遗产”的人地关系
        5.2.1 “世界遗产”对人地关系的反映
        5.2.2 山岳型“世界自然-文化遗产”所反映的人地关系
        5.2.3 名山功能与中国山岳型“世界自然-文化遗产”的人地精神关系
    5.3 泰山人地精神关系史证
        5.3.1 远古文化与泰山崇拜
        5.3.2 帝王封禅祭祀
        5.3.3 文人审美与创作
        5.3.4 宗教信仰与宗教活动
        5.3.5 民间信仰与大众游览
    5.4 小结
第6章 泰山的管理、保护与旅游发展
    6.1 泰山的管理与保护
        6.1.1 管理体制沿革
        6.1.2 遗产资源保护
    6.2 泰山旅游发展
        6.2.1 旅游人数与门票收入
        6.2.2 旅游产品开发与评析
        6.2.3 泰山旅游市场营销
    6.3 区域效应
        6.3.1 经济效应
        6.3.2 社会效应
        6.3.3 环境效应
    6.4 小结
第7章 泰山人地和谐的实证研究
    7.1 研究主题与问卷调查
        7.1.1 研究主题
        7.1.2 问卷调查
    7.2 不同群体的调查结果分析
        7.2.1 旅游者的环境感知
        7.2.2 经营管理者的环境感知
        7.2.3 当地居民的环境感知
        7.2.4 旅游者、经营管理者、当地居民环境感知比较
    7.3 泰山人地和谐的总体评价
        7.3.1 数据处理
        7.3.2 人地和谐度
        7.3.3 相关问题的讨论
        7.3.4 启示
    7.4 小结
第8章 结论与讨论
    1 结论
    2 启示
    3 不足之处
    4 进一步的研究计划
参考文献
附录一:泰山旅游者问卷调查表
附录二:泰山经营管理人员问卷调查表
附录三:泰山当地居民问卷调查表
读博期间的科研工作
后记

四、皖南众多野生植物急待开发(论文参考文献)

  • [1]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的历史研究(1949-2015年)[D]. 亓军红. 南京农业大学, 2019(08)
  • [2]水湿生木本植物景观案例研究[D]. 任伟涛. 浙江农林大学, 2018(01)
  • [3]民国时期安徽林业研究[D]. 朱亚男. 安徽大学, 2015(05)
  • [4]九华山黄精产业化发展研究[D]. 吴洁. 江西农业大学, 2013(02)
  • [5]青藏铁路沿线旅游区旅游空间结构优化研究[D]. 张巧莲. 陕西师范大学, 2008(06)
  • [6]风景名胜区中历史街区的保护与发展对策研究 ——以九华山九华街区风貌整治规划为例[D]. 吴爱国. 同济大学, 2007(08)
  • [7]生态园林城市规划理论研究[D]. 王亚军. 南京林业大学, 2007(02)
  • [8]绿色城市设计及其地域主义维度[D]. 孙彦青. 同济大学, 2007(02)
  • [9]二十世纪中国大豆改良、生产与利用研究[D]. 蒋慕东. 南京农业大学, 2006(02)
  • [10]中国山岳型“世界自然—文化遗产”的人地和谐论[D]. 孟华. 河南大学, 2006(11)

标签:;  ;  ;  ;  ;  

皖南多处野生植物急需开发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