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东亚新秩序”理念及其推进

日本“东亚新秩序”理念及其推进

一、日本的“东亚新秩序”构想及其推进(论文文献综述)

沈丁心[1](2021)在《日本经济外交的嬗变及其趋势研究 ——以第二届安倍政府时期为核心》文中提出2020年9月,安倍晋三内阁闪电辞职,菅义伟接任,日本政治从此开启了“后安倍时代”。安倍晋三两次执掌日本政坛,创下了日本战后政治家最长执政记录。安倍时代已去,但却为日本政坛留下了诸多政治遗产,其中,安倍有关经济外交的构想、政策行动与成效,对日本政治、外交以及经济社会等各方面影响依然深远广泛。“后安倍时代”的日本外交将向何方,格外引人注目。因此,从了解菅义伟政府外交政策取向和展望未来日本外交发展趋势的意义上,回顾与总结安倍执政时期日本经济外交的经验与教训具有非常特别的意义。自安倍晋三第二次执政后,日本经济外交的发展渐趋展现为相对积极的态势。全球化的趋势,尤其是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在前所未有的程度上促动国际社会复合相互依存的逐步发展与不断完善;同时,逆全球化的趋势,亦在相当程度上与全球化共生同行,在相当复杂的国际战略互动中展现出突出的影响。在上述时代发展变化的背景之下,日本经济外交的内涵与外延正在逐步发生变化,其在日本对外交往和外交政策实行过程中的地位与作用不断提升。有鉴于此,本文将研究目标锁定在日本经济外交的嬗变过程、经济外交相关变量之间的耦合与交叉互动等问题上,通过这项研究以考察日本经济外交在新时代的现状与变化,把握其特征与发展趋势,为我国对日外交乃至我国外交的发展与未来方向塑造等提供有益的借鉴。本文综合运用国际关系理论与研究方法,以日本官方数据和政府资料等为主要基础数据,考察日本经济外交内涵与外延的变化,分析以安倍政府(第二次执政)时期为核心的日本经济外交的理念构想、实施内容、外延变化、主要特点和存在的问题,客观评价其实施效果。本文由绪论(研究目的、意义和研究现状分析)、正文(五章)和结论、以及参考文献等内容构成。本文的绪论部分,主要以第二届安倍政府时期日本经济外交的发展演变、内生变化与外在变迁等作为问题导向,通过对日本经济外交的研究目的、研究意义和研究现状等问题的梳理与分析,明确日本经济外交的研究前提,为其后展开的有关日本经济外交的基本构想、具体政策实践、政策实施的模式建构和发展趋势研究等提供必要的研究基础。本文第一章以日本经济外交研究的国际关系理论解读与释义为核心内容,通过对新自由制度主义、国际政治经济学和经济外交研究的相应理论解读来建构本文研究日本经济外交的理论分析框架。对日本经济外交研究的理论解读,不仅意在充实日本经济外交研究的国际关系理论认知,而且能为解读21世纪日本经济外交发展的指导理念提供更为明晰的线索与方法。如何有效评估日本经济外交的现状与未来趋势,需要充分发挥国际关系理论和经济外交研究理论的指引作用。本文第二章以时代演变中的日本经济外交嬗变为主题,梳理与解读战后日本经济外交的发展演变历史与现状,厘清日本经济外交的基本内涵,特别是第二届安倍政府时期日本经济外交嬗变与发展趋势的基本内涵。从纵向的视角分析安倍政府经济外交构想、布局的变化及其五大支柱(对外贸易、经济援助、对外投资、经济制裁、经济合作)的基本内涵与进展,以及与安倍国家战略与外交政策的相互关系。通过分析第二届安倍政府实施日本经济外交的具体战略构想与具体政策措施,特别是在国家战略的层面,日本在经济外交的各个领域具体实施经贸外交、投资外交与援助外交,乃至制裁外交,例如签署CPTTP、日欧EPA、日美贸易协定等等过程的分析,阐释经济外交与日本政治、经济与社会等的交互作用,展现日本经济外交在日本国家治理进程中的地位与作用。本文第三章以分析第二届安倍政府时期日本经济外交内涵与外延扩大为主题,通过对“大阪轨道”构想及其实施过程的全面分析和东日本大地震后危机外交公关的经济外交实施案例的实证分析,具体阐述安倍政府经济外交在新时期新形势下是如何适应国际环境变化而实现自身理念与政策实践升级的过程。第二届安倍政府经济外交实施的案例解读,是本文研究日本经济外交的重要方式之一。本章中对于“大阪轨道”的关注与研究,是针对日本外交整体实践中,基于主场外交与经济外交的关联性互动,阐释第二届安倍政府经济外交实施的案例研究。同时,针对第二届安倍政府经济外交的专门性案例研究,以“谣传损害”背景下的经济外交作为分析案例,从另一个侧面充实了有关第二届安倍政府经济外交的论证过程。同时,本章对于第二届安倍政府经济外交的比较研究给予了充分的关注,通过对比日本的政府开发援助(ODA)与中国“一带一路”建设,进一步阐释日本经济外交的嬗变过程。本文第四章以分析第二届安倍政府经济外交的动因、特点与评价为主题。对于日本经济外交嬗变的研究,本文的关注不单局限于日本经济外交嬗变本身,更注重在国际环境变化的时代背景下日本经济外交嬗变产生的动机与深层原因等问题方面。基于国家治理与国家战略的双重视角,尝试重新认识经济外交嬗变的动因、变化特点等问题。本文第五章以“后安倍时代”日本经济外交的发展趋势与展望为题,在综合分析日本经济外交嬗变及其影响的基础上,对日本经济外交的未来构想、面临的困境及发展趋势进行分析和展望。日本经济外交的未来展望,是分析、研究与评价日本外交未来发展趋势的重要变量之一。日本经济外交的发展趋势不仅取决于第二届安倍政府从国家治理到外交实践的相关构想与政策实践,而且与日本面临的外在国际环境变化密切相关。依据上述分析考察,本文尝试在结论部分提出以下几个结论:第一,本文尝试建构新的日本经济外交研究的理论范式,通过理论的、历史的和现实的三个维度,对日本经济外交的理念、政策及其属性嬗变进行梳理和分析,全方位地考察日本外交战略与政策的实践与发展变化,转变现有日本外交研究的思维定势,实现日本外交研究的理论创新。本文关于第二届安倍政府经济外交的研究,是对于已有研究成果的继承、优化与拓展。第二,日本经济外交的内在构成与自身的逻辑演变并非一成不变,而是伴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日本国内外的环境变化,特别是日本国家发展的客观需要而不断地完善内涵,适时地扩展外延的有机整体。应对中国国力增长和国际影响力的扩大,特别是“一带一路”建设带来的地缘政治与地缘经济的巨大变化,安倍政府重新认识和调整经济外交的价值与作用,是其现实主义国家治理理念的最明显体现。第三,本文在研究中特别关注了经济外交内涵变化与外延扩大的问题。诸如经济外交中的文化属性问题、公共外交与国际文化传播与经济外交政策的交叉融合问题等,为全面认识和把握日本经济外交乃至日本外交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与独立的思考。本文认为,第二届安倍政府经济外交,既是战后日本经济外交在21世纪日本国家外交实践中的延续,也是安倍政府在和平主义外交与文化产业立国等治国理念指导下,主动顺应国际国内环境变化而适时调整经济外交内涵与外延的外交实践过程。第四,日本式的思维方式对日本经济外交特别是安倍经济外交提供了基本的理念基础和政策动力,同时也决定了日本经济外交的特性与发展困局。日本经济外交的嬗变既给日本振兴经济与国际合作,重振国家自信提供了助力,同时也无法避免受到社会文化心理以及国际认知等等的局限与约束,从而导致日本经济外交乃至日本外交无法摆脱既有的发展思路与框架,无法完全回应日本国家治理的现实需求。“后安倍时代”的日本经济外交能否摆脱困局,在日本经济与日本外交、日本国家转型与国际社会发展等等交汇过程中,继续发挥有效的链接与平衡作用,为日本的国力提升与国际影响力的扩大起到应有的作用还有待持续观察。

王传剑,张佳[2](2021)在《“印太战略”下“东盟中心地位”面临的挑战及其重构》文中研究指明地缘中心性、平台中心性、规范中心性和关系中心性是"东盟中心地位"概念所具有的四个最基本的内涵;地区均势状态、大国竞合关系、平衡外交政策则是构成"东盟中心地位"逻辑主线的主要链条。"印太战略"是特朗普政府在中美结构性矛盾不断激化下所制定的旨在遏制中国的地区战略,它反过来进一步加剧了中美之间的战略竞争,进而在很大程度上破坏了"东盟中心地位"赖以存续的条件,甚至使其面临被解构的危机。虽然东盟致力于确保其"中心地位",但由于存在一些先天性的不足,其护持实践已经表现出多个层面的困难和局限。在此背景下,中国应把东盟作为对美国"印太战略""破局"的一个重要抓手,与东盟一起共同推进地区合作的制度化建设,并协力维持健康和正常的大国竞合关系和地区均势格局,以使"东盟中心地位"的重构更能适应亚太区域合作的新常态。

贾然[3](2020)在《伪满时期《商工月刊》研究(1938-1943)》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九一八事变之后,日本侵略者着手控制东北地区的文化与教育事业,企图通过思想教化来蒙蔽东北人民,减少人们的抵日情绪,为其军事侵略服务,使日本所宣传的殖民主义思想文化成为插入中国人心中的一把利刃。为此,除了军事占领外,日本和伪满政权还对文化宣传事业进行管控,并发行带有殖民色彩的图书、报刊,企图强化对中国人民的思想控制。《商工月刊》就是在这种情况之下出版发行的一类刊物,它在财经管理类期刊外衣的掩饰之下,协助伪满政府对人民进行思想教化,帮助日本侵略者传播殖民主义思想。关于《商工月刊》的研究,本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首先,从整体上对该刊进行介绍与分析,介绍该刊的创刊时间与关键人物,分析该刊的栏目特点和其中所涉及的经济类和工商业经营类的问题。其次,着重分析与介绍期刊所宣传的主要内容,即该刊配合日本侵略者和伪满政府的相关经济类政策所做的舆论宣传工作,这部分主要从工业、商业和金融三个方面具体展开。根据其宣传的内容,分析出日本侵略者对东北地区侵略所采取的经济掠夺手段和文化宣传手段,以及《商工月刊》在日本殖民侵略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最后,着重分析《商工月刊》的本质与特点,通过特点与本质的分析,揭示出《商工月刊》发行的真实目的。伪满特殊语境下的《商工月刊》有其特殊性,作为一本由中国人创办发行杂志,它虽然不是官方发行的期刊,但却与伪满政府的关系密切,它主要配合伪满政府的经济侵略政策和殖民文化宣传,为日本的殖民统治服务。《商工月刊》通过制造所谓“日满亲善”的舆论氛围,为日本的侵略战争做辩解,使其彻底沦为日本殖民文化的吹鼓手、日本侵略罪行的辩护士。伪满时期所发行的中文期刊众多,《商工月刊》是其中一个比较特殊的存在,它打着“振兴工商”的口号,一方面,阐释经济问题、传播工商业知识,另一方面,替日伪经济类的殖民侵略政策做宣传,愚弄人民。《商工月刊》是那一时期日本对中国进行经济掠夺与文化侵略的铁证。

魏永艳[4](2019)在《东亚安全共同体的中国构想研究》文中提出中国地处东亚地区,是东亚国家的重要成员,东亚地区的安全与繁荣与中国休戚相关,是中国和平发展的重要依托。探索东亚安全共同体蓝图不仅是中国和平发展的国家利益需要,也是践行习近平主席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需要。“周边命运共同体”建设作为中国外交蓝图对21世纪中国国家繁荣与稳定,实现两个百年发展目标具有重要意义。“周边命运共同体”是中国对区域安全宏观建构的重要转向,强化东亚安全共同体之中国构想的学术研究,对于思考将东亚经济共同体迈向东亚安全共同体的路径和可行性,破解东亚安全困境,具有重要学术价值。21世纪初,东亚区域力量多极化发展的趋势较为明显,区域秩序与区域安全框架正在经历深刻调整。区域内生的共同体秩序与域外同盟秩序形成对比,区域秩序的多元化建构正在形成。以多元型安全共同体的理论与东亚区域安全一体化进程相结合,中国提出了符合自身利益与区域共同发展需求的多元型安全共同体的建构设想。中国应以建构东亚多元型安全共同体作为破解东亚安全困局的现实选择。本文对东亚多元型安全共同体的概念、特征、理念、目标及功能进行了多维探索,试图为东亚多元型安全共同体的建构搭建结构性框架。在对建构东亚安全共同体的区域资源依托和制约因素进行综合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建构东亚安全共同体的可行性路径。东盟共同体建设为东亚区域秩序的建构开启了全新的视角,东亚力量多元化和利益多样化的区域现实在安全共同体的秩序框架内能够实现平等协商与合作共赢,以期实现东亚走出“体系引导型安全困境”与“国家引导型安全困境”叠加的安全困局。建设东亚安全共同体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尤其是“周边命运共同体”的题中之义,“一带一路”倡议的顺利实施为东亚安全共同体建设提供了实现路径。在日韩对东亚区域安全建设助力有限的现实情况下,中国与东盟成为东亚安全共同体的核心驱动力。中国与东盟的命运共同体建设正在实施,争取打造成为命运共同体建设的区域典范。2018年《中国-东盟战略伙伴关系2030年愿景》的公布,共同推进区域一体化的目标已经非常明显。在东亚安全共同体建构的路径选择上,以中国+东盟为核心驱动力,遵循中国+东盟+X的扩展模式,实现中国+东盟+蒙俄与中国+东盟+朝韩的两翼合围,在可以推进的领域进行共同安全利益的务实合作,重拾东亚地缘安全战略的优势空间。传统的观点认为10+3(中日韩)是东亚安全共同体的核心国家,其中10+2(中韩)的阻力略小,如果日本加入东亚安全共同体变得遥遥无期,10+3(中俄韩)也可以成为东亚安全共同体核心国家的替代选项。东亚安全共同体的建构是一项长期的战略规划,国际格局风云变幻,针对客观时局的变化,审时度势,合理布局,东亚安全共同体的建构设想还是可以预期的。只有实现东亚区域安全的总体建构才能最终实现区域的繁荣与稳定。

张大兴[5](2019)在《试论日本天理教及其在华传教活动》文中认为日本天理教是由中山美伎于1838年创立的一个新兴宗教,与同一时期的黑住教、金光教并称为“幕末三大新宗教”。在“幕末维新”的社会剧烈动荡、变革时期,中山美伎所创立的天理教打破了日本以往的宗教——神道、佛教的思想束缚,反对来世信仰,倡导人们追求现世利益;反对权力与压迫,倡导平等与博爱。立足于这样的思想,天理教将“拯救世界一列众生”作为其终极目标,为实现“生机勃勃的康乐生活”而积极地开展传教活动。明治维新以后,日本政府为了树立起日本国民的国家意识、民族意识,维护天皇的统制,将神道教确立为国教,树立起“尊皇、爱国、敬神”的国民道德准则,加大了对民众生活、思想的控制与教化,对“非国家主义”展开了严厉地打击与压迫。1896年,内务省发布了针对天理教会的取缔训令,其在日本本土的发展一时陷入停滞。为了摆脱这一颓势,天理教开始尝试开辟海外传教地,并陆续在中国的台湾、东北地区建立教会,就此拉开了天理教海外传教的序幕。在其教祖中山美伎过世后,教团放弃了与日本政府之间的对立,经过对教义的多次修改,获得了“教派神道”的独立资格,成为了合法宗教,最终融入了日本政府的“国民教化”路线。一战以后,亚洲局势发生了巨大变化,“日本主义”思想在教内勃发,通过“原典解读运动”将日本粉饰为亚洲乃至世界的“拯救者”,为日本的殖民侵略和其自身的殖民地传教提供了宗教上的思想依据。另一方面,日本在华利益的扩大,也为天理教在华传教活动的展开提供了保障,天理教与日本政府之间的协作关系形成,在华传教成为了天理教主要“事业”,传教对象也有在华日本人转变为面向中国人传教。为此,天理教成立了相关的研究机构和语言学校以培养海外传教人才。但是,在对中国人进行传教的过程中,虽然天理教做了充足的准备,但是由于中国文化的多样性,以及中日之间关系的不断恶化,天理教在华的传教活动还是极为困难的。侵华战争全面爆发之后,天理教为进一步的得到日本军方及政府的支持,权力配合其在中国所推行的侵略政策,其在华传教的方式也有了进一步扩展。在日军的占领区域,在侵华日军的支持下,教团创办了大量的日语学校,意图借助日本在中国的“宣抚工作”吸收信徒。在东北地区,天理教则进行了“满洲天理村”的建设,计划将天理教徒移民至中国东北地区,在进行农业生产的同时开展传教活动。

朱海燕[6](2016)在《日本安倍政府的东北亚战略》文中认为在美国"重返亚太"的战略背景下,日本安倍政府对东亚战略环境进行重新评估后认为,朝核问题、朝鲜半岛南北分裂及军事对峙、中国崛起等是地区安全的不稳定因素,并导致了日本安全环境的恶化。在此认知下,安倍政府将东亚战略目标设定为:以"积极和平主义"为旗帜,通过修宪强军,摆脱"战后体制",建设"强大的日本",最终确立日本在地区事务中的主导地位。在战略布局上,安倍政府以"远交近攻"为基本原则,采取"北守南进、东打西拉"的布局方式;在路径选择上以安保突进、兜售价值观外交、推进经济外交、强调贡献、漂白侵略历史等多面手法推进东亚战略。安倍政府的东亚战略将遭遇诸多牵制:美国是日本东亚战略的罩门,历史问题是日本无法逾越的门槛,而经济实力终将阻碍安倍政府东亚战略野心的实现。

钟健[7](2016)在《蒋介石与抗日战争几个问题之研究》文中指出中国抗日战争是全民族的抗战,由每个个体的抗战史所组成,参与其间的每个个体都发挥了同等重要的作用。蒋介石是抗战阵营中的一份子,对其个人抗战经历展开研究,具有普遍意义;由于蒋在国民党及国民政府中占据重要的位置,对其在抗战进程中的所想、所言、所为进行研究,又具有特殊性。从资料开放程度及相关研究的积累厚度两方面看,目前史学界对"蒋介石与抗日战争"研究着实有重新检讨和反思的必要。然而,该研究是中国近代史领域的重要课题,涉及面向众多,决非个体及单项研究所能完成。本文选取蒋介石为何要抵抗日本、从何时开始及如何进行准备、如何准备对日作战与决策对日开战、全面战争初期采取了怎样的战略政略及其抵抗日本的外交战略等问题进行探讨。孙中山深知日本独霸东亚的野心,为国民党制定"恢复高台、巩固中华"的革命政策。蒋介石为实现统一中国的首要目标,积极寻求日本的支持,主张中日提携、亲善,但这与日本对外扩张的侵略政策根本冲突,济南惨案赤裸裸地宣告这一事实。从践行孙中山革命主张及现实处境两方面看,蒋不得不抵抗日本。济南惨案爆发后,蒋开始着手准备抵抗日本。九一八、一·二八事变接连爆发,迫使蒋及其幕僚们把国内外政策调整为以抵抗日本为首要宗旨。然而,在短时期内,蒋并没有提出抵抗日本的根本大计,把主要的精力放在"安内"。1935年夏,蒋觅得持久抵抗日本的根据地,才大致决定抗日的基本计划,随即着手推进对日作战的战时准备。卢沟桥事变爆发后,蒋趁机推进华北地区的国防建设,以应战指令督促各方加速实施。因国内抗日情绪高涨,蒋无法再对日本迁让及接受其无理要求,但又未准备好对日开战,遂祭出"以战逼和"的险招,对日实施"攻心之道"。不过,日本军人主战派势力膨胀,和平无望,并疾速攻陷平津,蒋不得不战。此后,察哈尔、淞沪战役迅速爆发。蒋准备不及,仓促开辟上海战场,致使迅速歼灭上海日军的目标并未达成,反而使沪战转趋扩大,不得不重新思考战局与战略政略。在上海与日军持久作战,不仅与引起国际关注、干涉的政略相吻合,且华北战场颓势不止,蒋在战略上别无选择,惟有"引敌南下",诱使日军把主战场放在上海。因此,蒋竭力维持上海战局,迟迟未下决心放弃上海战场,导致上海大溃退,此对以后的战局发展影响尤大,环环相扣,直至武汉会战结束为止。在与日本的较量中,除军事准备、抵抗以外,蒋与日本在外交领域之"无形的战场"展开激烈争夺。蒋所持的外交战略为,诉诸国际公理,始终站在反侵略、国际正义这一边,积极争取英、美、苏等国卷入中日争端,但在太平洋战争爆发前,收效甚微。太平洋战争爆发后,英美与中国结为同盟,但由于蒋个人特质中的民族主义与"低能心结"始终与英美所操持的殖民主义、霸权话语及其"优越心结"保持紧张,致使中英关系没有得到改善,中美合作成效大打折扣,对共同对日作战影响极大。本文通过对上述问题的探究,旨在从长时段阐明蒋抵抗日本的历史逻辑,进而为"蒋介石与抗日战争"研究这个课题,乃至整个抗战史,作一点有益的探索和思考。

王紫薇[8](2015)在《“满洲帝国协和会”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以“满洲帝国协和会”为对象,对这一组织在“满洲国”存续期间的实际运行以及在殖民统治中所发挥的具体作用进行了深入分析和考察。近年来,协和会在历史、政治、文化思想等诸多领域受到关注,成为“满洲国”研究中的重要课题。从纵向的角度而言,协和会进入“满洲帝国协和会”阶段,成为“满洲国唯一的思想的、教化的、政治的实践组织体”,不但组织定位得以明确,其理念也逐渐形成体系。从横向的角度而言,“满洲帝国协和会”与“满洲国”政府从“表里一体”到“二位一体”,进而发展为“三位一体”,经历了从附属到平行、再到重合的转变,在这一嬗变过程中二者也从对立走向了统一,形成新的综合领导体制。与“满洲国”政府一起成为日本在东北地区进行殖民统治的两大支柱。“满洲帝国协和会”由单纯的精神母体,演变为从政治、经济、文化、军事上多方位对中国东北地区展开侵略的工具。与其他殖民工具相比,“满洲帝国协和会”的侵略意图更隐蔽,更具混淆性。正因为如此,协和会尤其是“满洲帝国协和会”阶段更具有研究的价值和意义。“满洲帝国协和会”既然已被定义为“实践组织体”,那么其构成一定符合社会组织的结构特征,由组织目标、组织结构、组织参与者、组织技术和组织环境。因此本文从结构特征入手对“满洲帝国协和会”进行剖析。首先是梳理协和会的改组,即在组织环境的设定之下,对组织目标的确认和对组织结构的调整。通过不断的改组,完成其作为微观殖民权力的主体的使命——在宏观权力主体的操控下开展活动。其次是依据从内到外、由近及远的原则对“满洲帝国协和会”的参与者进行区分,继而分析他们在组织功能的实现过程中所发挥的具体作用。“满洲帝国协和会”正是在参与者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的活动体系中在东北地区完成殖民思想的渗透。再次是对“满洲帝国协和会”在完成其殖民任务时,所采用的技术手段进行整理。殖民任务的多样化决定了技术手段的复杂性,任务不同,手段各异,但目标却是惊人的一致——完成殖民文化的表征——“建构有误的再现”和“实现身份的认同”。然后以“满洲帝国协和会”的机关杂志为文本,对“满洲帝国协和会”操控舆论的实质进行分析,挖掘在舆论导向隐藏的“殖民需求”。因为文化的渗透力和媒体的话语权是依附硬性权力而凸显其存在的价值和意义,所以殖民地时期的舆论导向就是为殖民统治所服务的。最后“满洲帝国协和会”伴随“满洲国”的垮台而偃旗息鼓,但是社会形体和意识形态却不会因此而消亡。因此从苏军、国民党、共产党三个方面对社会形体和意识形态中残留的负资产进行清理,通过系列清算,完成后殖民时代文化的再建构。总体看来,“满洲帝国协和会”在“满洲国”殖民体系中充分发挥了其作为“法西斯国民组织”的效用,全方位、多角度、大规模地在东北地区进行侵略活动,给东北民众带来深重的苦难和痛楚。当然,“满洲帝国协和会”组织机构庞大,会员众多,活动多样,受篇幅所限,本文的研究只不过是刚刚起步而已,不断完善深入是笔者努力的目标。

谷胜军[9](2014)在《《满洲日日新闻》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满洲日日新闻》的创刊标志着日本对中国东北实施舆论操控、殖民文化宣传、殖民文化统治战略的开始。为了探究该报创刊的背景、赖以生存的土壤和空间、主张和伦理价值观,以弥补此领域研究迄今存在的仅侧重报纸发展史研究而忽略历史与逻辑统一的缺憾,本文以辩证唯物论和历史唯物论为指导,援用历史学、社会学的理论,采用将哲学与历史相结合的方法,对《满洲日日新闻》的创刊背景、发展轨迹,以及该报对“满铁”及为日本在中国东北的经营和掠夺上所发挥的舆论宣传作用等进行了比较全面的考察和研究。不仅探究了该报在日本近现代发展过程中对中国东北实施殖民文化统治的政治取向和思想主旨,而且阐述了其在日本由近代资本主义国家向近代军国主义国家转型过程中所发挥的舆论宣传作用和影响力,力争从史实和理论两方面阐明近代以来日本对中国东北进行殖民统治和武装入侵的行为与日本社会政治、经济乃至军事方面发展的内在联系,为研究日本对中国东北实施殖民文化统治与催生近代日本军国主义繁衍的关系,提供新的视角和历史与现实逻辑统一的观点。本文由绪论、主体和结论三部分构成。绪论就国内外学术界近年来对本课题的研究现状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梳理,提出了本课题的研究意义、资料来源、研究方法和学术价值。主体部分的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考察、叙述了《满洲日日新闻》创刊时客观的国际环境和时代背景。第一节考察了“日俄战争”爆发的背景。梳理了近代以来日本对东亚的认知和自身价值观的改变与日本迈向近代资本主义道路的内在联系,进而阐述了日本在自我价值观更新、提高过程中与西方的文明发生冲突时为什么会出现必然的外在表现形式。解析了日本资本主义发展与“日俄战争”爆发的因果关系。考察了作为“日俄战争”的衍生体“满铁”的成立主观地为《满洲日日新闻》的创刊提供了经济后援和保障的必然结果。同时,梳理了当时日本对华舆论操纵时出现的阶段性、方向性调整和转型过程,阐析了日本“北进南守”策略的制定与其在中国东北掀起创办报纸热潮的关系。并对该报第一任社长森山守次其人及其思想进行了考察,阐析了其人对东洋文化和伦理思想的认知与到东北兴办报纸的直接联系。第二节叙述了日本将其在东北的舆论阵地从营口转向大连的演变过程、“满铁”创立时大连日本报纸经营的状况。剖析了“满铁”为配合日本的“大陆政策”而对东北现存报纸进行收买、兼并和取缔的真实意图。第三节主要考察和叙述了《满洲日日新闻》创刊后的业务经营状况及其被导入关东军对舆论控制机构的原因,揭示了其充当“满铁”和日本军部在东北双重舆论喉舌角色的本质。第二章分三节考察《满洲日日新闻》创刊伊始所登载的代表该报早期中心思想的社论、言论等所表达的伦理价值内涵和精神指向。从意识形态和思想史角度入手对其直接或间接地表现出的政治思想倾向、文化认知和伦理价值取向等进行分析和解读。第一节考察了该报对大陆政策在实现日本近代化国家时所具有的作用的认知。阐析该报所主张的“日清融合”、“满洲权益维护论”、“东北移民”、“经营统治”与实现大陆政策的必然联系、因果关系和精神实质。第二节考察了该报反对美国“排日”运动的原因,阐析该报在中美关系、中俄关系上主张的意识观念和真正目的。第三节梳理了该报宣传以及主张“朝鲜人在东北权益”的本质以及与日本对东北政策的关联性,阐析了“朝鲜人在东北权益”与日本实现大陆政策的必然联系和开发朝鲜的内在关系。第三章以《满洲日日新闻》对“满铁”的殖民经营中心论所表现的理论观点和价值内涵为解析的出发点。考察了中国国内政治形势的变化与日本大陆政策在实施过程中所出现的阶段性和时间性的关联,阐析了进入1920年代后期日本必然要采用强硬手段推进大陆政策实施的演变过程。第一节考察并解析了1910年代中国国内的政局变化与日本进一步声张日本在中国东北权益的客观因果关系。阐析了该报主张殖民经营和殖民教育与日本推进“大陆政策”时的内在联系。并进一步论证了该报主张殖民经营、殖民教育在殖民地开发利用、文化趋同、文化同化方面所具有的绝对重要作用和精神内涵的本质所在。第二节梳理“必先征服满蒙”方针浮出水面的时代背景以及对华二十一条缔结前后中国国内的政治形势,阐析了该报对中国政局评述的基本出发点和政治意图。进而评述了该报主张中国革命对日本在华利益影响的理论依据。第三节考察进入大正后期东北政局的变化与日本军国主义抬头的内在联系,阐析了这个时期该报所主张的满蒙政策在实施过程中依托的精神指向和价值取向的内涵。第四章重点考察了1926年(昭和初期)直到满洲国建国前后,《满洲日日新闻》对东北动荡局势和“9.18事变”前一系列事件报道时的理论观点和立场。梳理了日本对东北政策的调整从外交型对话到武力型征服的突变过程以及为实现既定目标所采用的方法和手段。第一节考察了第二次币原外交的意图以及失败的原因,阐析了“万宝山事件”、“中村大尉事件”与关东军修订日本的东北政策及强行推进侵略政策的必然联系和理论依据。第二节整理了“9·18事变”爆发时该报对事件爆发过程的报道。阐析了该报对事件爆发原因论调的真正内涵和价值取向。剖析了该报主张“满日不可分、一体化主张”、“东北不在中国的主权之内”等认知、主张的升级及政治倾向的本质。第三节解读了该报主张“王道自治”与“建立独立国家”的理论依据,阐析该报全力声援“满洲国”建国的思想意识和政治意图。第五章作为主体的结束部分,分两节以“太平洋战争”爆发之后《满洲日日新闻》的论调为评述的主要对象。解析了该报坚持“日满一体”、“满日不可分”、“大东亚解放”、“大东亚共荣圈”的真正意图。阐述了该报将东亚问题上升为国际问题,以营造东西方两大阵营氛围时所表现出的殖民主义思想文化和国际化政治思想倾向的实质。第一节考察了该报坚持“皇国思想”、“大和魂”的理论观点和精神指向,剖析了《满洲日日新闻》主张该思想的理论根据和精神内涵。考察了作为整个民族的战争,太平洋战争中制胜的法宝除了日本精神之外,就是增产节约的理论根据。评述了《满洲日日新闻》提倡的增产节约所表达的真正内涵。第二节考察和讨论了《满洲日日新闻》主张“大东亚共荣圈”、“大东亚解放”论调的精神指向和话语意图,阐析了该报主张“满日一体”在“大东亚共荣圈”这个理论框架之内的政治意义和国际影响力。

陈志刚[10](2014)在《1926-1941年美国在华武力护侨政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自庚子事变后,保护在华侨民成为列强处理对华关系的重要方面。为了护侨,列强不惜派驻军队来华。从庚子事变到国民革命,每当中国发生大的战乱,列强便以护侨之名出兵中国,美国亦不例外。1911辛亥革命爆发后,美国向天津常驻派遣了第十五步兵团。1927年国民革命到达长江流域后,面对中国民族主义的迸发,特别是汉浔事件之后,中外共信亦失,引起长江上游地区美侨大撤退,上海一时之间成为美侨避难地。鉴于庚子事变的深刻记忆,列强对防卫上海租界采取不同政策。与英国迅速出兵相比,美国在防卫上海的问题上显得格外谨慎。为了舒缓增兵护侨的压力,美国在英国出兵后适时抛出“上海中立案”,旋遭失败。之后美国趁势改变方略,调派海军陆战队第六团赴沪,充实护侨军力,并最终形成列强合作防卫上海租界的局面。之后不久,国民革命军继续北进,战火燃及华北。列强鉴于南京事件及庚子拳乱的影响,为了保护华北外侨的生命财产安全,遂再有武装防卫华北的倡议。特别是英国,积极主张由美国和日本防卫京津地区。但是,由于列强在华利益各不相同,美、英、日三国在对待增兵华北的问题上表现谨慎。尽管如此,随着日本田中内阁的上台,为了彰显其积极的对华政策,率先做出了出兵山东的举动,从而为列强防卫华北打开新的局面。此后,美国和英国也纷纷以护侨为借口派遣舰队来华。1928年5月,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革命军二次北伐,华北局势再次紧张。日本又以护侨为借口迅速出兵山东,并制造济南惨案。美英两国对日本此次出兵并无反感,反而对国民革命军多有微词,影响国民政府其后的对日交涉。九一八事变以后,美国传统的武力护侨政策继续受到挑战。以上海为例,国民革命期间,面对上海附近可能发生的战事,列强就倡议“上海中立”。中国国内各派军阀虽然对“中立上海”政策表面上不甚赞同,但是实际上,慑于列强武力护侨的传统,上海还是在最大程度上避免了战火的破坏。然而1932年的淞沪抗战却改变了这一切。中日双方在紧邻上海公共租界的闸北地区角逐,使得淞沪抗战不仅成为甲午战争以来中国正规军第一次与日军的正面交锋,也使上海租界遭到自民国以来第一次实质性的威胁。在这样的情势下,美国一方面积极斡旋中日停战,另一方面也调兵遣舰进行武力护侨的应对,但同时甚至做好了关键时刻撤侨的准备。华北方面亦然,九一八之后随着日本的继续推进,使得平津地区基于护侨而存在的华北驻军地位尴尬,已经成为卷入中日冲突的可能性因素。为了缓解压力,美国在1932年主动提出撤离日本使馆卫队计划,但遭到失败。1935年,面对日本提出中日使节升格而产生的困局,美国通过保留北平使馆而使美军得以继续驻扎华北,使馆南迁问题也顺势得到初步解决。1937年卢沟桥事变爆发后,美国一方面为了缓和国内的和平舆论,避免卷入;另一方面,对“上海中立”计划也不看好。因此,美国不得不放弃武力护侨政策而采用撤侨的办法来予以应对。但是,美国的撤侨政策在实践层面遭遇诸多困境,不仅美国在华官员,在华侨民尤其是商人和传教士,都对此不以为然。美国想通过撤侨而达到护侨的目的没有实现。不仅如此,“帕奈”号事件后,担任护侨任务的炮舰反而被袭击并沉没。美国国内的孤立主义者们要求将美国在华驻军撤离,再加上华北政局的发展,最终促使美国撤离驻扎天津长达26年的第十五步兵团。从撤侨到撤军,标志着美国传统武力护侨政策开始瓦解。“帕奈”号事件后,日本破坏美国在华侨民生命财产安全的案例不仅没有减少,反而继续增加,引起美国在华官员的紧张与不安。为此,美国采取了援助中国和废除美日商约等非军事手段予以应对,但效果殊鲜。随着美日关系的持续恶化,1940年10月美国再次启动撤侨行动,由政府组织“总统班轮”具体执行。至珍珠港事变爆发前后,在华美侨仅剩约两千多人。与此同时,日本也以二战爆发,避免卷入为由,敦促各国在华驻军撤退,但遭到美国的反对。1941年8月,美国驻沪海军陆战队第四团司令官霍华德主动提出撤离在华海军陆战队,得到长江巡逻队司令格拉斯福德的赞同,但遭到亚洲舰队司令哈特和远东司副司长亚当斯以及驻华大使高斯的反对。尽管如此,11月7日,美国最终以“整合国防资源”为由宣布撤走在华剩余的海军陆战队和炮舰。至此,美国的武力护侨政策也走到了历史的尽头。

二、日本的“东亚新秩序”构想及其推进(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日本的“东亚新秩序”构想及其推进(论文提纲范文)

(1)日本经济外交的嬗变及其趋势研究 ——以第二届安倍政府时期为核心(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目的及研究意义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方法
    四、创新与不足
第一章 日本经济外交研究的理论建构
    第一节 日本经济外交研究的理论框架
    第二节 日本经济外交研究的理论范式
    第三节 日本经济外交研究的理论延展
第二章 第二届安倍政府经济外交的核心内涵
    第一节 日本经济外交的时代嬗变
    第二节 安倍政府经济外交的设想与实践
    第三节 安倍政府经济外交的五大支柱与“三大经贸合作协定”
第三章 日本经济外交的外延扩大
    第一节 “大阪轨道”:日本经济外交的话语构建
    第二节 政府开发援助计划(ODA):日本经济外交的变异
    第三节 应对“谣传损害”的危机公关:日本经济外交的新范式
第四章 日本经济外交嬗变的动因、特点与局限性
    第一节 日本经济外交嬗变的国内外动因
    第二节 日本经济外交的特点
    第三节 日本经济外交的局限性
第五章 “后安倍时代”日本经济外交的趋势与展望
    第一节 日本经济外交嬗变的影响
    第二节 日本经济外交的演变趋势与困境
    第三节 日本经济外交的展望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3)伪满时期《商工月刊》研究(1938-1943)(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选题依据和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内研究现状
        (二)国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的主要方法
        (三)创新之处
第二章 伪满新闻统制网络的搭建与中文期刊概览
    一、伪满新闻管控体系的形成
        (一)伪满初期的新闻垄断
        (二)三次新闻整顿与“弘报三法”
    二、伪满特殊语境下的中文期刊概览
第三章 《商工月刊》的发行与经营
    一、《商工月刊》的创刊与受众群体
        (一)创刊宗旨与关键人物
        (二)受众群体与发行范围
    二、《商工月刊》版面设计与栏目解析
        (一)版面设计
        (二)栏目解析
    三、期刊稿源与盈利方式
        (一)稿源
        (二)盈利方式
第四章 《商工月刊》对经济领域的舆论宣传
    一、《商工月刊》与“产业开发”宣传
        (一)《商工月刊》与伪满资源统计
        (二)《商工月刊》为“产业开发”造势
    二、《商工月刊》对伪满商业政策的鼓吹
        (一)《商工公会法》与商工公会
        (二)《商工月刊》为日本商业侵略辩解
    三、《商工月刊》对金融政策的助推报道
        (一)滥发货币与“鼓励”储蓄
        (二)“控制”物价与“节约”消费
第五章 《商工月刊》的特点与本质
    一、《商工月刊》的特点
        (一)针对性强
        (二)政治目的明显
        (三)伪满期刊谱系中的特殊存在
    二、《商工月刊》的本质
        (一)日本殖民者的代言人
        (二)日本侵略罪行的辩护士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4)东亚安全共同体的中国构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的缘起及意义
    二、研究现状综述
    三、核心概念的厘定
    四、论文逻辑思路
    五、研究方法说明
    六、论文结构安排
    七、研究创新与不足
第一章 东亚安全共同体中国构想的背景
    一、中国东亚安全环境的审视
        (一)东亚和平与发展的新局面
        (二)东北亚面临的安全困境
        (三)东南亚安全局势复杂多变
    二、东亚安全秩序的中国考量
        (一)东亚安全秩序的历史反思
        (二)东亚安全秩序的现实困境
        (三)东亚安全秩序的中国角色
    三、中国东亚安全战略新思维
        (一)从零和博弈到共同安全
        (二)从军事安全到综合安全
        (三)从武力对抗到合作安全
        (四)从短期安全到可持续安全
    本章小结
第二章 东亚安全共同体中国构想的目标
    一、形态目标:东亚多元型安全共同体
        (一)东亚多元型安全共同体的概念
        (二)东亚多元型安全共同体的特征
        (三)东亚多元型安全共同体对传统安全共同体的超越
    二、理念目标:东亚安全共同体建构原则设想
        (一)开放包容的认同原则
        (二)互利共赢的合作原则
        (三)合作安全的共享原则
    三、结构目标:东亚安全共同体机制设想
        (一)东亚安全共同体机制的包容性
        (二)东亚安全共同体机制的多样性
        (三)东亚安全共同体机制的互惠性
    四、功能目标:东亚安全共同体功能设想
        (一)东亚经济安全的保障功能
        (二)东亚非传统安全的保障功能
        (三)东亚政治安全的保障功能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东亚安全共同体中国构想的资源依托
    一、东亚安全共同体中国构想的内在资源
        (一)中国经济发展的外溢效应
        (二)中国军事发展的维和效应
        (三)中国外交发展的政治效能
        (四)中国文化内涵的和合效应
    二、东亚安全共同体中国构想的外在资源
        (一)中国与东盟合作的坚实基础
        (二)东亚共同安全面临的挑战
        (三)东亚安全机制的积淀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东亚安全共同体中国构想的制约因素
    一、东亚领土争端的隐患
        (一)东北亚国家领土争端问题
        (二)东南亚国家领土争端问题
    二、大国战略博弈的掣肘
        (一)中美战略竞争
        (二)中日战略抗衡
        (三)美俄战略博弈
    三、信任赤字的负面效应
        (一)东亚国家对中国和平诚意的疑惧
        (二)东亚国家对中国实力的疑惧
        (三)东亚国家对中国构想的疑虑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东亚安全共同体中国构想的路径选择
    一、中国+东盟安全核心机制的建构
        (一)经济合作促动政治安全合作
        (二)以东盟为核心凝聚东亚安全架构
        (三)以中国为动力推动“小马拉大车”
    二、中国+东盟+X安全扩展模式的推进
        (一)东亚安全合作机制的启动:中国+东盟+蒙俄
        (二)东亚安全合作机制的建设:中国+东盟+蒙俄+朝韩
        (三)东亚安全合作机制的形成:中国+东盟+蒙俄+朝韩+日
    三、中美在东亚安全共同体建构中的合作
        (一)非传统安全上的合作机制
        (二)传统安全上的协调机制
        (三)东亚整体安全架构的治理机制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取得的科研成果
后记

(5)试论日本天理教及其在华传教活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问题的提出及意义
    二、国内外的天理教研究
    三、研究内容
第一章 中山美伎与天理教的创立
    第一节 从“农妇”到“教祖”——天理教的创立
    第二节 中山美伎时期的天理教
    第三节 天理教产生的历史背景
    第四节 中山美伎的“救济”思想
    小结
第二章 冲突与融入:国家神道与天理教
    第一节 国家神道与教派神道
    第二节 “一派独立”与教义变更
    第三节 教团的快速膨胀
    第四节 “迎合”路线的确立
    第五节 天理教的日本主义
    小结
第三章 相伴而行:日本在华权益扩张与天理教在华传教活动
    第一节 早期传教的尝试
    第二节 外语学校与研究机构的成立
    第三节 在华全面传教的展开
    第四节 教会运营及传教活动
    第五节 侵华战争与天理教的“社会事业”
    小结
第四章 传教与移民:刺刀下的满洲天理村
    第一节 满洲移民计划的形成
    第二节 关东军与土地购置
    第三节 天理村的建设
    第四节 村民与传教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作者简历

(7)蒋介石与抗日战争几个问题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
    二、文献评述
    三、研究思路和章节安排
第一章 济南惨案前后蒋介石对中日关系的认知与因应
    一、青年蒋介石受惠于日本
    二、北伐前期蒋介石与日本的互动
    三、转折:蒋介石在外交上放弃东京路线
第二章 蒋介石准备抵抗日本的构想及作为
    一、九一八事变前蒋对日问题之谋略及其实践
    二、蒋对九一八、一·二八事变的应对
        (一) "内重于外"
        (二) "无名有责"
    三、关键的1932:寻求对日持久抵抗之道
    四、对日缓和之计:调整中日邦交
第三章 卢沟桥事变前后蒋介石和战因应再探
    一、卢沟桥事变爆发前蒋对日作战的准备
    二、内外与虚实:"战"、"和"双管齐下
        (一) 强硬背后的初衷:加速推进对日备战进程
        (二) "攻心之道":以"战"逼"和"
        (三) 不得不战:内外情势下的必然举措
第四章 全面战争初期蒋介石的战略政略再探
    一、蒋介石与华北战场的开局与走向
        (一) 蒋对华北的部署与"意料外的察哈尔作战"
        (二) 察哈尔鏖战与华北战场格局初定
    二、蒋介石与淞沪战役的政略战略
        (一) 先发制人:打一个迅速的歼灭战
        (二) 战局扩大与政略战略的形成
        (三) 维持战局与外交形势相呼应
        (四) 悲壮的结局:上海大撤退
    三、蒋介石与淞沪战役后的战局发展
第五章 "无形的战场":蒋介石的国际观及其实践
    一、公理制胜:坚定走英美路线
    二、太平洋战争爆发前蒋介石对国际形势的因应
        (一) 主动求变
        (二) 以不变应万变
        (三) 对美两次关键忠告
    三、太平洋战争时期蒋介石与英美交往的几个侧面
        (一) 民族主义与殖民主义之龃龉
        (二) "低能心结"与"优越心结"之冲突
结语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8)“满洲帝国协和会”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凡例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绪论
第一章 协和会的改组与殖民权力主体的嬗变
    第一节 七七事变前的改组
        一、动荡期的协和会系列改组
        二、“表里一体”的1936年改组
        三、改组后的发展
    第二节 太平洋战争爆发前的改组
        一、横跨两年的改组
        二、“二位一体”的1941年改组
        三、改组后的发展
    第三节 配合总力战体制的改组
        一、“三位一体”为中心的1943年改组
        二、“国民总崛起运动”下的1944年改组
        三、改组后的发展
    第四节 机构改组的实质
        一、客观条件下的对“满洲国”、协和会的认识
        二、主观意识中的关东军意图
第二章 “满洲帝国协和会”参与者的配合与殖民思想的渗透
    第一节 内部组织
        一、分会组织
        二、实践团体
    第二节 外围团体
        一、国防妇人会
        二、军人后援会
        三、“满洲国赤十字社”
        四、满洲佛教总会
    第三节 对外交流
        一、汪伪政权的新民会
        二、日本的大政翼赞会
        三、与德意志的交流
第三章 “满洲帝国协和会”的技术手段与殖民文化表征
    第一节 “满洲帝国协和会”联合协议会
        一、三级制
        二、众议统裁制
        三、实践运动的持久性
    第二节 奴化工作
        一、宣传工作
        二、兴亚工作
        三、组织和福利工作
    第三节 国民运动
        一、增强战力运动
        二、巩固后方运动
第四章 “满洲帝国协和会”机关杂志的刊行历程与殖民舆论导向
    第一节 《协和运动》的发行概况
    第二节 《协和运动》的发展脉络及其分期
    第三节 《协和运动》不同时期的舆论导向
        一、矛盾整理期
        二、合作期
        三、回归期
第五章 殖民权力主体的坍塌与文化的再建构
    第一节 “满洲帝国协和会”的终结与殖民影响
    第二节 苏军的接收政策
    第三节 国民党的接收政策
    第四节 共产党的清理政策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9)《满洲日日新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要约
目录
绪论
    第一节 课题的确立及其意义
        一、 问题的提出
        二、 本课题的研究现状
        三、 研究意义
    第二节 主要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
        一、 主要研究内容
        二、 研究理论与方法
        三、 难点、突破与创新
第一章 《满洲日日新闻》的创刊背景、经营方针和目的
    第一节 “日俄战争”的爆发、“满铁”的建立与日本对华舆论操纵的调整及转型
        一、 东西方文化的冲突之战
        二、 “满铁”的中心价值观
        三、 对舆论宣传的掌控与日本试图再造新文化氛围
        四、 “大陆政策”引出的对东北的狂热及办报的兴起
        五、 森山守次其人
    第二节 日本在东北舆论阵地的更迭、大连报界的走向
        一、 营口的衰退、大连的兴起
        二、 三足鼎立的竞争态势及《满洲日日新闻》舆论主导权的确立
        三、 “满铁”、日本报业人士与东北日本报纸的急速增长
    第三节 《满洲日日新闻》的创刊及经营
        一、 后藤新平的决断
        二、 人事变动、管理、个人经营到股份经营
        三、 强化内部实力、拓展外部空间
        四、 抓住时机,加快发展步伐
        五、 关东军对东北报业、媒体的介入及统辖
第二章 《满洲日日新闻》创刊初期的殖民主义思想、言论(1907-1910 年)
    第一节 自我主张的论调
        一、 实现日本近代化国家的基本国策—大陆政策
        二、 “日清融合、提携”之说
        三、 满洲权益维护论
        四、 东北移民论
        五、 大连经营与殖民地开发
    第二节 对他国动向的报道
        一、 美国的排日运动
        二、 中美关系
        三、 俄国动向及日俄关系
    第三节 对朝鲜问题及朝鲜人的主张
        一、 朝鲜人在间岛的权益及对朝鲜的开发
        二、 吞并后对朝鲜人保护的论调
第三章 《满洲日日新闻》的评论分析(1911-1925 年)
    第一节 殖民主义思想的继续张扬
        一、 对中国阶级、国情及国力的报道
        二、 普及日语及日华融和策略
        三、 殖民地经营
        四、 殖民地教育
    第二节 对华二十一条约缔结前后的论调
        一、 对辛亥革命的报道
        二、 安丰线等铁路的主权问题
        三、 对辛亥革命之后中国国内形势的评论
        四、 对华二十一条的主张
    第三节 以军部的主张为张目的论调
        一、 郑家屯事件与满蒙政策的摸索
        二、 满蒙问题的抬头
        三、 郭松龄事件及对张作霖的评价
        四、 有关张作霖去留问题的认识
第四章 “9·18 事变”前后及满洲国建国时的《满洲日日新闻》(1926-1933 年)
    第一节 加快“大陆政策”的实施步伐
        一、 第二次币原外交与东北政策
        二、 万宝山事件
        三、 中村大尉事件
    第二节 “9·18 事变”的论调
        一、 有关柳条湖事件的关联报道
        二、 对事件发生原因的分析
        三、 事件爆发后的评论
        四、 满日不可分、一体化主张
        五、 东北不在中国主权之内的主张
    第三节 “王道自治”与建立独立国家的论调
        一、 “王道自治”的精神实质
        二、 “满洲国”建国的目的
        三、 满洲国国体论的内涵
        四、 关于承认满洲国问题的指向
第五章 “太平洋战争”爆发之后《满洲日日新闻》的评论分析(1941-1943 年)
    第一节 日本全民族的战争
        一、 战时“皇国思想”、“大和魂”的精神内涵
        二、 增产节约、日常生活的主张
        三、 整个民族战争的论调
    第二节 建构“大东亚共荣圈”、“大东亚解放”理论框架的实质
        一、 再次强调“满日一体化”的政治意图
        二、 建设满洲国学的意识功能
        三、 设置满洲国国语的语境功效
        四、 建设“大东亚共荣圈”的真正目的
结论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在东北日本人创办及经营的报纸一览表

(10)1926-1941年美国在华武力护侨政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
    二、既有研究成果
    三、研究思路与主要创新点
    四、研究框架
    五、主要史料来源
第一章 国民革命到达长江流域后美国的护侨应对—以“上海中立案”为中心
    第一节 美侨撤沪与美国在华官员之讨论
        一、中外共信不立,美侨撤退
        二、美国在华官员之讨论
        三、美国国务院及海军部的态度
    第二节 “上海中立案”的提出与失败
        一、“中立案”的提出及各方态度
        二、“中立案”失败的原因分析
    第三节 增兵与合作防卫局面的形成
    小结
第二章 国民革命到达华北后美国的护侨应对—以日本三次出兵山东为中心
    第一节 1927年美英日三国对防卫华北的态度
        一、美国的态度
        二、英国和日本的态度
    第二节 1927年日本第一次出兵山东及美英的态度
        一、日本第一次出兵山东
        二、日本出兵山东后美英等国的反应
    第三节 1928年日本两次出兵山东及美英的态度
        一、1928年日本两次出兵山东
        二、美英之反应
        三、国民政府亟求调停的失败
        四、“五·一八”觉书的提出与美英两国态度的转变
        五、美国增援华北部队的撤离
    小结
第三章 抗战前美国在使馆南迁问题上的考量
    第一节 国都问题与使馆南迁
        一、北京还是南京:国民党内部对于国都问题的争论
        二、外人对于国都及使馆南迁问题的态度
        三、国民政府的努力与失败
    第二节 1935年中美使节升格与使馆南迁
        一、前两次中美使节升格的提出与失败
        二、第三次中美使节升格与使馆南迁
        三、美国最终决定南迁使馆
    小结
第四章 1932年一二八事变期间美国的护侨应对
    第一节 美国对上海形势的初步判断
        一、事变前上海的紧张形势
        二、工部局与美国政府及其在华官员的态度
    第二节 事变爆发后美国的应对
        一、工部局宣布进入紧急状态
        二、一面增兵护侨一面调停争端
        三、日本增兵与美侨撤退
    第三节 战争继续扩大与美国的应对
        一、美英第二次调停
        二、美国的护侨应对
        三、第三次调停与一二八事变的结束
    小结
第五章 抗战初期美国的护侨应对
    第一节 卢沟桥事变后美国的护侨对策
        一、美国在华侨民
        二、美国在华驻军
        三、卢沟桥事变后美国护侨之初步应对
    第二节 淞沪会战爆发后美国撤侨决策的出台及其实践
        一、美国撤侨政策的初步制定
        二、扩大撤侨范围后美国在华官员与侨民的反应
    第三节 “帕奈号”事件后:从撤侨到撤军
        一、“帕奈号”事件的发生与美国国内的撤军呼声
        二、美国政府的态度及华北驻军的撤退
    小结
第六章 1937年美英上海中立提议及其失败
    第一节 卢沟桥事变后中日对上海形势的判断
        一、中国力图主动
        二、大山勇夫被杀与淞沪会战爆发
    第二节 美国对形势的判断与应对
        一、上海总领事高斯的中立计划
        二、美国政府反对中立计划
    第三节 英国“上海中立案”的提出与美国的态度
        一、英国正式提出“上海中立案”
        二、各国的反应
        三、中国舆论界对于“中立案”的反应
    小结
第七章 日本破坏美国在华侨民生命财产与美国的应对之道
    第一节 美国将主要精力放在护侨之上
        一、生命安全第一,财产安全第二
        二、1937年日本蓄意破坏在华美侨的生命财产
        三、美国在华官员的警觉与不安
    第二节 1938—1939年美国政策的转变
        一、美国政策转变的原因
        二、静极思动:援助中国与废除美日商约
    小结
第八章 1940—1941年美国在华撤侨撤军决策与行动
    第一节 1940年美国撤侨政策的制定与执行
        一、美日关系继续紧张,美侨撤退
        二、船票过高与传教士不愿撤离问题的解决
        三、撤侨政策之结果
    第二节 1941年美国继续撤侨
        一、美国再次发出撤侨劝告
        二、具体撤离情况
    第三节 美国撤离在华海军陆战队
        一、1939—1940年日本借机要求美军撤离中国
        二、1941年美国在华及远东司官员的撤军主张
        三、美国最终决定撤军
    小结
结论
附件1、自1937年7月7日以来,在中国被日军杀死或伤害的美国公民的报告
附件2、自1937年7月7日以来,美国在华财产因受到日本空军轰炸或用机枪扫射而造成损毁、破坏或严重受损的报告
附件3、自1937年7月7日以来,关于美国公民受到日军当局或其执行人员殴打、擅自扣留、受到侮辱的报告
参考文献
部分英文人物简介和译名对照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后记

四、日本的“东亚新秩序”构想及其推进(论文参考文献)

  • [1]日本经济外交的嬗变及其趋势研究 ——以第二届安倍政府时期为核心[D]. 沈丁心. 外交学院, 2021(10)
  • [2]“印太战略”下“东盟中心地位”面临的挑战及其重构[J]. 王传剑,张佳. 国际观察, 2021(03)
  • [3]伪满时期《商工月刊》研究(1938-1943)[D]. 贾然.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0(01)
  • [4]东亚安全共同体的中国构想研究[D]. 魏永艳. 吉林大学, 2019(10)
  • [5]试论日本天理教及其在华传教活动[D]. 张大兴. 苏州科技大学, 2019(01)
  • [6]日本安倍政府的东北亚战略[J]. 朱海燕. 黄海学术论坛, 2016(02)
  • [7]蒋介石与抗日战争几个问题之研究[D]. 钟健. 浙江大学, 2016(07)
  • [8]“满洲帝国协和会”研究[D]. 王紫薇. 东北师范大学, 2015(02)
  • [9]《满洲日日新闻》研究[D]. 谷胜军. 东北师范大学, 2014(12)
  • [10]1926-1941年美国在华武力护侨政策研究[D]. 陈志刚. 南京大学, 2014(12)

标签:;  ;  ;  ;  ;  

日本“东亚新秩序”理念及其推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