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九五”节水灌溉成果与“十五”发展目标及对策

内蒙古“九五”节水灌溉成果与“十五”发展目标及对策

一、内蒙古“九五”节水灌溉成就和“十五”发展目标及对策(论文文献综述)

关迦文[1](2021)在《西藏昌都市农田灌溉水利用系数测算与变化趋势分析》文中提出农田灌溉水利用系数是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重要指标之一,是体现灌溉水利用程度的数值。通过测算农田灌溉水利用系数可了解当年区域用水管理和节水改造水平。本论文以西藏昌都市为研究对象,通过对近四年的实测数据与灌区信息分析,测算了2020年昌都市农田灌溉水利用系数并对2016-2020年昌都市农田灌溉水利用系数的变化进行分析,为昌都市进一步提高农田灌溉水利用系数提供依据。主要结论如下:(1)因为昌都市灌区损坏情况严重,且渠系不具备实测条件。使用加权法测算农田灌溉水利用系数反映不了灌区真实情况,使用渠段连乘法会产生较大误差,所以使用首尾测算法对昌都市农田灌溉利用系数测算更合适。本研究利用SPSS将中、小型灌区的灌溉水利用系数的主要影响因素降维到两个主成分,累积贡献率分别达到80%和83%。灌区因子和投资因子分别是影响中小型灌区灌溉水利用系数的第一主成分。样点灌区体现区域所有灌区的主要类型和特点,结合主成分分析结果和样本容量公式计算对全市中小型灌区进行进一步分类。2020年昌都市应选取孜托、马曲灌区这两个中型样点灌区,俄洛、亚尼提、吉列坝灌区这三个小型灌区作为样点灌区,这样选择会有95%的概率获得灌溉水利用系数的真实情况,同时所测得结果与真实结果的误差可以控制在10%之内。(2)2020年昌都市农田灌溉水利用系数经首尾测算法结果为0.450,较去年提高了0.007。在全市年降雨量比去年降低,总灌溉面积增加的前提下,灌溉用水量略有增加。全市农业用水总量为29757万m3,比去年提高了500万m3。全市净灌溉水量为13390万m3,较去年增加了430万m3。2020年昌都市一方面对取水总量控制,一方面加强了田间节水灌溉,提高了灌溉水利用系数。西藏自治区提高农田灌溉水利用系数的主要措施是通过农田水利投资修缮灌区,2020年西藏自治区农田水利投资10.3亿元、农田水利用系数为0.452较去年提高了0.006。2020年昌都市农田水利投资0.25亿元、农田灌溉水利用系数为0.450,较去年提高0.007。西藏自治区和昌都市农田灌溉水利用系数均有提高,昌都市农田灌溉水利用系数在西藏处于平均水平。(3)2016年-2020年昌都市农田灌溉水利用系数测算结果分别为0.424、0.430、0.439、0.443、0.450,系数稳步上升。其中中型灌区农田灌溉水利用系数分别从2016年的0.446增长到0.456,小型灌区从2016年的0.422增长到0.448。中型灌区农田灌溉水利用系数一般高于小型灌区,原因是中型灌区修建较晚,配套设施和管理水平较高。小型灌区农田灌溉水利用系数提升较中型灌区大,原因是昌都市近年集中资金建设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对于昌都市中小型灌区,投资因子是影响灌溉水利用系数的主要成分。对于中型灌区,新建灌区投资比灌区维修投资主成分荷载高,小型灌区则相反。说明昌都市今后可加大对新建中型灌区的投资,以及加大对旧的小型灌区的维修改造的投资。

史晓玲[2](2020)在《国家、生态、技术、市场 ——棉花与鲁西北社会变迁(1906-2006)》文中指出棉花是重要的经济作物,棉纺织业是中国近代第一大支柱产业和中国近代工业的象征,在国家经济、政治和社会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是近代中国社会经济变革的重要推动力量。鲁西北是山东棉花发源地,明清时期为山东省的核心植棉区域,其中明代出现商业化,清代呈现专业化,民国趋于规模化。新中国成立以来经历了四个阶段:恢复期、徘徊期、发展期、萎缩期,其中波动最大的两个阶段是1980年代成为全国商品棉基地和1990年以后逐渐退出市场。本文选取1906至2006年为主要时间节点,从生态环境、历史演变、品种改良、技术革新、市场流通、棉纺织业浮沉和社会生活等角度,全面考察鲁西北百年来植棉业的曲折历程及其对区域经济社会的影响。从生态环境和历史演变考察,鲁西北是山东地区最适合植棉的区域,这是原生态的最大优势。该地区具备气候、温度、光照、土壤等相对充分的自然资源,尽管受到降水量时有不足和自然灾害频繁的制约,但是通过灌溉排涝可以适当改善。鲁西北作为山东核心植棉区,是技术改良的试点区域。棉花生产的技术变迁主要体现在品种改良和耕作技术革新两个方面。从清末新政试种美棉到民国时期设立试验场进行品种改良,从日本侵华时的强制育种到名动天下的鲁棉1号,从虫害无法抵制到抗虫棉的产生,品种改良始终是技术革新的重点。其中,早期改良的目的是提升质量适应纺织工业需要,而新中国成立以后则以追求高产为主要目标。清末民国时期的品种改良由于战争等因素而断断续续,总体而言美棉在鲁西北得到成功推广。新中国成立后,棉花品种经历了5次有计划有组织的更换,美棉最终替代了中棉。从耕作和管理的角度看,鲁西北在集体化时期进行了大规模的水利工程建设、土地改良和积肥运动,这些“硬件”为棉花增产提供了有力保障。棉花耕作技术的变迁主要体现在从不用浇水到确保灌溉、从靠天生产到科学种田、从人工捉虫到预防测报以及新式农具的广泛使用等方面,但是大型机械化的推广和使用却十分尴尬,集体化时期的机耕到1980年代恢复原始的人畜耕作。1990年代以后,小麦等粮食作物耕种收已经基本实现机械化,而棉花在机收方面仍旧没有进展。从生产组织形式看,棉花管理大致经历了家庭——集体——家庭的交替。具体来讲有几个典型组织方式,民国时期产销合作组织,集体化时期的互助组、合作社和植棉组、改革开放以后的专业户。不同时期的组织形式对棉花产出率影响较大,生产责任制是家庭与集体都不可忽视的生产组织形式。从市场建构和重组的角度看,鲁西北地区的棉花市场经历了三次重组,其典型特点是实现了从乡村集市贸易到出口国际市场的转变,棉花生产最终在完全市场化中被边缘化。第一次重组是因为政府的倡导、美棉的引种和日本的掠夺,棉花传统的运销网络被改变,由国内运销转向间接或直接进入国际市场,此时的市场价格有波动,但总体上是供不应求,棉花产销合作社也有力地应对了国际市场,使得棉花种植提高了农民的收益。第二次重组是国家统购政策的实施,完全由国家指令性政策主导运行,地方市场基本上与国际市场呈现脱钩状态,没有市场价格波动,农民生产相对安逸,但是统购后期对农民的不利影响也是显而易见的,如导致棉花商品化特性在民间的削弱、农民卖棉难、奖售政策不能兑现等。第三次重组是国家棉花流通体制改革,市场完全放开,地方棉花直接进入国际市场,单纯的家庭生产模式要在各个生产阶段面临严峻的国际竞争,最终在棉花质量、成本收益等因素的竞争中被边缘化。随着棉花生产的演变,鲁西北地区的棉纺织业经历了从中心到萎缩再到崛起的过程。明清时期作为山东棉产区,借助先天的自然优势成为山东土布中心。随着清末国外资本的渗透,洋纱在当地没有太广阔的市场,本地的手工棉纺织业获得持续发展,并开始探索机器纺织,但在纺织市场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特别是当青岛、济南大型纱厂建立以来,鲁西北地区因为运河断流,津浦铁路选址避开此地,导致交通闭塞,主要充当了原棉供应地的角色,潍县由于处于胶济铁路的有利位置,棉纺织业得到飞速发展,鲁西北地区土布中心的地位相对削弱。抗战时期,由于纺织工厂的停业,借助棉花资源优势,一直到集体化时期,传统的手工棉纺织业继续发展。“大跃进”到改革开放以前,该地区的棉花生产跌入低谷,棉纺织业也陷入萎缩。改革开放后,鲁西北地区的棉花生产达到顶峰,带动了区域棉纺织业重获新生。1990年代到本世纪初,由于棉花生产的萎缩和国家工业体制改革,鲁西北的棉纺织业出现分流,有的在整合中淘汰,有的则改组后崛起。当地棉花退出生产不但没有影响棉纺织业的发展,反而由于棉花市场的放开而获得了新的发展。总体上看,在统购统销时代,国家支援地方纺织工业建设,但是地方棉区为服务国家纺织工业也做出了一定牺牲,农民作为最基础的原料生产者在纺织工业发展中也向国家做出巨大贡献。新世纪以来,随着棉花生产政策调整、市场流通体制改革和纺织工业体制改革,这种国家、地方与农民之间的利益关系被打破,重新组合的棉纺织企业在市场竞争中逐渐崛起。植棉业的变迁对区域社会产生了重要影响。从农业生产结构看,棉花面积的增减对当地农业生产结构影响深刻,特别是棉花鼎盛时期,突出强调棉花重要性,而忽视其他作物。由于该地区对棉花生产的坚守,导致聊城地区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非常缓慢。在国家提出发展多种经营时,没有跟上政策步伐,城镇工业发展相对滞后。从农民收入水平看,聊城地区植棉业的兴衰与农民收入的相关性密切,农民收入水平与植棉业的变化呈正相关,棉花复苏则农民收入达到全国平均水平以上,棉花减产则降至全国平均水平以下,似乎验证了鲁西北民谚“棉花兴,百业兴”。总体来看,棉花生产鼎盛时期对当地社会发展具有推动作用,如作为棉花技术传播的中心地带颇受关注,建立了区域棉业知识技术体系,成为全省、全国乃至国际的焦点;带动区域民众从业结构的变化,国营棉厂职工大起大落,棉农化身民营企业家,家庭妇女走进工厂,妇女成为棉花生产主力;植棉致富,吸引外来人口,等等。当地农民对棉花有着特殊情感,将本来具有经济性的棉花,又附加了社会性和政治性,从民国至改革开放前,从当地的偷棉事件中反映出国家与集体、农民之间利益的冲突与调整。鲁西北植棉有史以来,棉花其本身具备的经济和商品特性,逐渐成为国家、市场、技术与农民之间关系的纽带。特别是近代以来,美棉的引种成为鲁西北走向国际的突破口,百年来棉花生产在官方调控下经历了从中心到边缘的变迁轨迹,延续600余年的传统经济作物几乎退出了历史舞台,这个过程充满了曲折性和复杂性。其主要特点是:棉花生产影响因素呈现多元化,对区域经济影响具有延展性,对区域社会的影响体现阶段性,农民与棉花之间的情感饱含复杂性。从影响因素的角度分析,生态环境是棉花生产的必备条件,国家政策(政府行为)是棉花生产的主导因素,市场机制是影响棉花生产进退的风向标,经济效益是影响农民生产意愿的关键因素,技术革新是影响植棉效率和棉花品质的重要因素。其中,最具决定意义的是市场和收益两个因素。从鲁西北植棉业的历史变迁过程中,不难发现国家与农民的关系发生了复杂的变化,国家与农民的利益关系随国家发展的步伐不断调整。新中国成立以来,从人民公社化时期农民和农业对工业的无条件付出,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农民的自觉反抗中的建立,再到农业税的彻底取消,国家与农民作为利益博弈的双方不断调整策略。棉花生产能否延续、农业生产如何组织、政府调控政策如何发挥是值得继续研究的问题。

巧巧[3](2020)在《乡村振兴视角下通辽市半农半牧区农牧产业兴旺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始终把解决“三农”问题视为工作的重点。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抓住了新时代“三农”问题的本质,提出了实施乡村振战略的重大决策部署。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要求中,产业振兴排在首位。因为,只有首先激活乡村经济价值才能为实现农业兴旺、农村繁荣、农民增收提供坚实的支撑。关于推进乡村产业兴旺,由于我国各地区人口特征、资源禀赋、地区经济发展、文化历史背景等不同的因素,需要因地制宜的不断探索适合当地产业兴旺的有效路径。因此,从少数民族地区的视角研究半农半牧区农牧产业兴旺中存在的问题,对此进行理论分析,这不仅对推动我国其他半农半牧区农牧产业兴旺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而且有助于丰富和发展乡村振兴理论体系,并进一步深化对乡村振兴战略的理论研究。通辽市是国家重要商品粮基地和畜牧业生产基地之一。随着我国生产力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农畜产品消费需求日益呈现个性化、多样化、绿色化、品牌化的新特征,然而通辽市半农半牧区农牧产业以往的产业结构、生产方式和经营模式已经远远不能满足人们对农畜产品多元化的需求。本文基于当前通辽市农牧产业发展的现状,采用文献研究法、比较分析法和实地调研研究方法,以推动农牧产业兴旺为基本思路,指出了推动通辽市半农半牧区农牧产业兴旺中所存在的农牧业产业结构调整缓慢、农牧产业经济效益差、农牧业资源利用低下、新型农牧业经营主体引领力不强等问题,并从农牧业有关政策、产业投入、发展方式及合作社利益联结机制等四方面深入分析和提出了导致制约问题的原因,最后,以农业现代化理论、城乡融合发展理论、农业产业化理论、高质量发展理论为指导,提出了以加强基层政府执行能力、促进农牧业产业化发展、走绿色农牧业发展道路、健全新型农牧业经营主体运行机制等来推动通辽市半农半牧区农牧产业兴旺的有效路径。

李永娜[4](2020)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少数民族的国家认同研究(1949-1956)》文中研究指明作为国家的一种软实力,国家认同能把整个国家共同体中的单个个体团结起来,对于维系多民族国家的统一,保障多民族国家的稳定,促进国家的繁荣昌盛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为中国的进步和发展创造了最重要的政治前提,宣告了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的时代已经到来。1949年到1956年是各民族人民对新中国产生国家认同的重要时期,在这个时期内,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实施了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一系列政策措施,获得了广大人民真诚地支持和拥护。政治民主、社会稳定、经济得以恢复并发展的新中国获得了广大民众的高度认同,全面深入地探究这一时期少数民族国家认同建设的经验,既有助于深化和丰富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和国家理论,又能为增强国民的国家认同感以及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重要的启示。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王朝统治时期的国家认同是“大一统”特色的古典国家认同;发展到近代社会,中华民族意识由自在状态向自觉状态转变,中华民族意识逐渐觉醒,中国的国家认同逐渐向现代意义上的国家认同转变,这与中国共产党的民族政策密不可分,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实践中整合了中华民族的整体利益,增强了中国各个民族之间的凝聚力。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现代意义上的国家得以建立,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统一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少数民族对新中国的国家认同意识在异常艰难的国内外环境下开始萌芽、生长与发展。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面临着十分复杂严峻的国内外形势。国际上,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企图通过实行强硬的对华政策,即政治上孤立、经济上封锁、军事上威胁的政策,从根本上搞垮新中国。在国内,民族问题和阶级问题相互交错,纷繁复杂,少数民族地区更是面临着民族分裂势力猖狂,政治参与冷漠、文化认同狭隘模糊等问题,为此需要从国家整体层面审视少数民族地区的地理特殊性、文化特异性、政治归属性和利益整合性,为少数民族国家认同的建构提供可能性。在错综复杂的现实情况下,中国共产党推进了剿匪反霸工作,稳定民族地区社会秩序;进行了民主建政工作,建立了全国统一的各级政权机构,创造性地实施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保障了各民族的平等权利;积极疏通了民族关系,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了民族隔阂;培养了大批少数民族干部,更好地实现了少数民族人民的当家作主。各少数民族的平等权利得到了应有的保障,少数民族群众的积极性得到了充分地发挥,为少数民族的国家认同提供了政治保障。与此同时,党和政府还在少数民族地区实施了一系列经济政策,“慎重稳进”地实行土地改革,改良农具和农牧业生产技术,推进少数民族地区的工业建设,开展了少数民族地区的贸易工作,制定了针对少数民族地区的财政和税收优惠照顾政策,为少数民族人民的国家认同夯实了经济基础。除此之外,党和政府还积极推动少数民族地区的文化建设以满足少数民族群体的主观需求和现实需要,加强了主流意识形态建设,针对各种错误思想开展针锋相对的批判,广泛开展了民族团结教育,积极营造国家认同的舆论氛围,保障少数民族群众宗教信仰自由,为少数民族的国家认同架设了坚实的文化支撑。总的来看,新中国成立初期,党和政府在进行政治建设、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培育并筑牢了广大少数民族群众对国家的归属感、自豪感和忠诚感,使少数民族群众对新中国有了较为清晰的认知、产生了对新中国强烈的认同情感。这种成就的取得与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定不移走社会主义道路、坚持民族平等团结的原则、毫不动摇维护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坚持各民族共同繁荣、千方百计帮助少数民族促进经济的发展、大力发展民族地区文化教育事业、实现少数民族群众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的全面提高等经验密不可分。新中国成立初期少数民族的国家认同建设波澜壮阔,回顾这一时期党和国家的民族工作面临的种种挑战、采取的有力举措,并总结其取得的宝贵经验,为我们今天做好新时代民族工作、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少数民族国家认同的建设必须准确把握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基本国情,坚持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必须正确认识我国民族问题的长期性、复杂性,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各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奋斗目标,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发展;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构建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高举中华民族大团结的旗帜,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并用法制来保障民族团结。

赵令[5](2019)在《基于GIS平台的我国农业供水安全评价与节水潜力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其他行业用水量增长过快,导致我国农业用水所占比例不断减少,农业灌溉受到严重威胁,农业用水供需矛盾日益尖锐。农业用水安全是保障粮食安全和促进社会发展的基石,对其现状做出客观真实的评价对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以及水资源管理意义重大。本文在完善农业供水安全理论与方法的同时,从供水角度评价我国农业供水安全,构建适应于行政区域尺度的农业供水安全评价指标体系。从节水角度估算各行政区域节水潜力,分析不同节水措施对农业用水安全产生的影响,进而提出我国农业用水安全战略。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通过梳理国内外供水安全与农业水资源相关研究后,综述了当前供水安全评价理论与方法。在综合分析不同指标对我国农业供水安全影响程度后,选取了农业供水满足度、工程供水满足度、农田灌溉水利用系数以及灌溉水质达标率作为评价体系的主要指标。在此基础上,构建我国农业供水安全评价指标体系。(2)以GIS作为技术支撑,利用主成分分析方法确定指标权重,得出我国农业供水安全综合评价指数,进而对我国农业供水安全做出评价,结果表明:我国农业供水安全现状总体状况不容乐观;水资源不足,农田水利基础设施薄弱是影响我国农业供水安全最主要的因素;加大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切实增强农业供水能力投入仍是未来相当长一段时期内我国农业水利发展的一个重点。(3)通过对我国农业节水现状分析,发现我国农业节水潜力还具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对此,以2016年为现状年,提出2025与2030两个规划年的农业节水方案,并估算了不同节水指标的节水潜力,结果表明:我国净节水量较多的省份多集中在北方,北方地区的净节水潜力强于南方;不同规划年毛节水量最高的省份均在我国北方,但总体来看我国毛节水潜力南方地区要强于北方;实施节水方案后我国大部分行政区域的农业用水可以达到供需平衡,但仍需进一步加强农业高效节水工程建设,以确保区域农业生产安全。(4)从供水和节水两个角度综合分析评价我国农业用水安全现状,提出我国农业供水安全战略。明确我国目前农业用水安全主要任务,提出我国农业用水安全主要保障措施与政策建议。图[27]表[13]参[84]

杨晶晶[6](2018)在《长江经济带经济与生态关系演变的历史分析(1979-2015年) ——以水环境为中心》文中指出长期以来,长江流域作为中国人口集聚多、经济体量大、发展潜力足的经济地带,在协调区域发展、培育增长动能、优化空间结构中发挥重要的战略支撑作用。改革开放以来,长江经济带在经济发展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伴随而来的是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沿江生态环境承载能力减弱、沿岸居民的生产生活面临严峻挑战,长江经济带发展模式的转变迫在眉睫。2014年9月,国务院颁布《关于依托黄金水道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指导意见》,标志着长江经济带作为一个整体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与“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并列为新时期中国优化经济发展空间格局的“三大支撑带战略”。随后,习近平提出“长江经济带发展需要正确把握五大关系”,明确“要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赋予了长江经济带探索协同推进生态优先和绿色发展新路子的历史重任。因此,探索长江经济带实现绿色发展的可能路径,进而为中国探索协同推进生态优先和绿色发展新路子提供成功经验,不仅具有重大现实意义,也具有重大理论意义。本文是基于重大现实问题而开展的经济史研究,综合运用历史学、生态经济学、区域经济学、产业经济学等相关方法,以国家经济发展战略与环境政策演变轨迹为背景,以长江经济带社会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演变的互动关系为主线,分阶段考察长江经济带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失衡的原因,进而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提出实现长江经济带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思路。第一章,主要是考察历史上的长江经济带经济发展与环境变化情况,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为分水岭,梳理长江流域历史环境演变及流域开发进程。在具有数千年历史的长江流域开发与保护进程中,秦汉时期尽管华夏文明以黄河流域发展为主,但对长江流域有意识的开发活动逐渐增多。到宋代中后期,全国政治、经济、文化重心最终从黄河流域转移到了长江流域。明清时期,奉行鼓励人口增长的政策,长江流域人口呈现爆炸式增长,人地矛盾突出。在古代农业文明时期,长江流域始终以农耕文明为主,农业发展是流域开发的基础形态和主要经济活动。长江流域的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比较协调。近代以来,随着手工业的兴起,长江流域内由于生产力和生产方式相对落后,且没有大规模、持久性的工业生产,生态环境状况总体尚好,但生态环境污染问题已经显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至改革开放前,受国家优先发展重工业战略、“大跃进”运动、“文革”等影响或冲击,经济发展形势严峻,出现产业发展极度不平衡的问题,长江流域的经济发展也呈现出“重数量增长,轻质量提升”的局面。在中国工业大发展背景下,农业发展相对缓慢,只能满足最基本的生活需求。这一时期,长江流域的污染特征表现为从农业污染向农业、工业污染源并存转变,流域全域性、系统性的生态环境污染问题开始凸显。第二章,主要是研究1979-1991年长江经济带的经济发展与环境变化。这一时期,长江经济带各省市借助改革开放政策,充分发挥自身区位优势和环境优势,取得显着经济社会效益。各省市经济增长均取得明显提升,宏观经济产业结构整体上向第二、三产业倾斜,但三次产业结构变化规模较小。与此同时,来自长江流域城市和工矿企业的点源、农业面源及航运流动源的污染迅速增加。长江流域生态环境污染主要来自农业生产中化肥使用数量的增加,及流域工矿企业排污时未经处理的三废(废水、废气和废渣)污染物排放影响的加剧。其间,尽管治理污染的投资不断加大,但仍无法有效遏制水环境污染趋势恶化。同时,水土流失亦不断加重,长江流域洪涝灾害在爆发次数和破坏程度上位于中国七大水系之首。从国家发展战略和经济发展方式上看,尽管这一时期长江经济带的经济发展整体进入了快车道,探索出了一条以经济效益为中心的经济建设新路子,但未能根本上改变粗放型经济发展模式。此前的赶超型经济发展思维,仍在相当程度上影响着经济表现。于是,在工业尤其是乡镇工业的高速发展、农业化学化的快速推进和掠夺性资源开发的多重压力下,长江流域生态环境进入快速恶化期。第三章,主要研究1992-2001年长江经济带经济快速发展与环境污染加剧的情况。这一时期,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市场化方向的确立和开放区域由沿海地区向广大内陆地区的推进,极大地促进了长江经济带的经济发展。长江流域各种污染源及其污染强度随之快速增加。受国际环境形势及国内生态环境状况的快速恶化的影响,国家在1990年代中期制定并实施了可持续发展战略,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治理明显受到更多重视。中央和长江流域管理机构开始有计划、有目标地加大长江流域生态环境治理力度。但实践中,长江流域地区各级政府仍过于追求经济效益,对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视仍显不足。而且,随着长江流域经济总量的高速增长和产业规模的快速扩大,流域生态承载力与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冲突日益激化。第四章,主要考察2002-2015年长江经济带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平行推进与互动。中国加入WTO以后,长江沿江区域的区域开发、人口集聚、工业化、城市化和港口建设高速推进,下游地区的污染密集型传统产业开始向中上游转移。长江流域水环境面临前所未有的巨大生态压力。这一时期,中央和长江流域管理机构均对长江流域生态环境保护给予了高度重视,制定了一系列具有针对性的环保政策,显着提高了环保投入水平。但长江流域生态环境在总体上呈加速恶化趋势,极大地制约了流域乃至中国的经济发展。传统粗放型发展方式在长江流域已难以为继,切实转变发展方式,尽快完善可持续发展实现机制,彻底扭转重经济增长轻环境保护、环境保护滞后于经济发展的局面,真正实现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同步推进,已成为长江经济带发展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第五章,主要分析导致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失衡的原因。本文认为,其原因是多方面的。直接原因是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人们对生态环境容量与特性认识不足,虽然存在自然因素的天然属性差异,但是人类对环境不合理地开发和干扰,才是加剧失衡趋势的主要因素。生态环境和经济发展具有推动和制约的双重效用。长江流域经过多年开发后,可利用资源已日趋减少,有限的资源与快速的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主要原因是未能有效建立协调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实现机制。即使中国已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二十余年,长江经济带乃至整个长江流域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依然是“两张皮”,“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仍未从概念落实为行动。深层原因是处于工业化中期的中国所采取的高消耗、高污染的传统经济发展方式。这种发展方式从根本上制约了环保认知水平、环保投入水平和环保制度体系建设水平的提升。不从根本上彻底扭转这种发展方式,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和“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长江经济带发展原则,将难以得到有效贯彻落实。第六章,主要提出了实现长江经济带经济社会与环境绿色协调发展的思路。本章首先简要梳理了长江流域开发的历史进程,回顾了长江经济带战略演变的过程,总结其演变特征。其后,考察了国外大河流域发展经验和经济发展模式。在此基础上,阐明长江经济带从过去的大开发转变为大保护,体现了发展理念的根本性转变,有其重要的内涵意义,也是历史的必然选择。因此,未来长江经济带的发展必须采取一种新型的发展模式,即以着力构建保护优先、全面保护的大保护体制和中央与流域区域共抓、共管的大保护机制,实施以重大项目为依托、以生态修复为核心的大保护工程。通过观念、制度、机制上的彻底转变,实现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重心从大开发转变为大保护,进而实现绿色发展的历史性转变。

于智媛[7](2017)在《西北地区灌溉方式的节水效果与农户选择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我国水资源存在着时空分布不均匀,与农业发展区域布局严重错位的问题,西北地区水资源尤为匮乏。“十二五”期间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在我国西北地区大面积推广,由于地域广阔,自然条件差异较大,不同区域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的应用效果和农户对高效节水灌溉技术选择的驱动因素存在较大差异。本文采用光温潜力需水量作为统一尺度比较分析西北不同地区的不同灌溉方式的节水效果及用水效率差异,分析不同地区农户选择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的驱动因素,对于进一步推广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利用西北三省区中甘肃、宁夏及内蒙古推广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典型地区的入户调研数据及农户访谈资料,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分析。第一,归纳分析全国总体及西北地区高效节水灌溉技术推广的演进规律及发展现状。在对我国西北地区高效节水灌溉技术推广进程进行描述性分析,总结、归纳其变化趋势的基础上,对调研地区的节水政策演变、农业生产基本情况进行介绍。自“十五”以来,我国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呈持续增长趋势,“十二五”期间高效灌溉技术以滴灌推广为主,喷灌和滴灌成为我国高效节水灌溉技术推广的主要增长点。西北地区作为高效节水灌溉技术中喷灌和微灌技术的重点推广区域,各省区的推广现状及发展历程各不相同,总体在“十二五”期间以微灌为高效节水灌溉技术推广的重点。第二,在考虑区域气候差异的情况下,通过气候生产力模型中迈阿密模型估算调研地区的光温潜力需水量,对采用覆膜滴灌、喷灌、地下管灌、覆膜漫灌及不覆膜漫灌方式种植春玉米及向日葵的节水效果、用水效率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考虑区域气候差异的用水效果评价体系中,调研地区采用不同灌溉方式种植春玉米、向日葵的节水效果及用水效率差异较大,均呈由覆膜滴灌,喷灌,覆膜漫灌,到地下管灌及不覆膜漫灌递减的趋势。因此,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具有高效用水和高产值的“双高”特点,而传统漫灌方式在节水和增效方面具有潜在的提升空间。第三,通过建立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农户高效节水灌溉技术选择的内部因素,并对差异化外部环境因素进行比较分析。这些外部环境因素既包括资源禀赋因素也包括政府的政策、制度及措施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在影响调研地区农户采用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的内部因素中,户主的受教育程度、人均耕地面积、技术感知有用性和技术服务可得性为正向影响。外部因素的中放水次数、劳动力人均产值、有无配备水库或蓄水池、组织化经营程度的影响显着。放水次数较高、劳动力人均产值高、配套水库或蓄水池、种植规模大、管理模式为国有农场、种植大户、组织化程度较高的村集体时有利于农户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的选择。第四,利用案例分析法对西北地区具有代表意义的高效节水灌溉推广地区农户生产经营案例进行更深一步的研究。通过建立西北地区高效节水灌溉技术选择的分析框架,分析我国西北甘宁蒙典型地区采用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的实际发展情况,比较不同管理模式的特点,探讨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在推广过程产生的问题以及对政策的需求。得出在组织制度方面,国有农场、国家示范基地村集体以及种植大户在统一经营管理方面具有明显优势;在土地规模经营方面,人均耕地面积较高的地区、土地流转市场完善的地区土地规模经营程度高,有利于技术推广;在采用地表水作为水源的地区,配套基础设施如田间水库或蓄水池是保证建立适应高效节水灌溉技术所需灌溉制度的关键;在政府支持方面,以“项目制”的形式推广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的效率较高。第五,在借鉴国外发达国家高效节水灌溉技术推广政策经验的基础上,对我国国家级、西北三省区农业高效节水灌溉技术推广的政策进行剖析,比较各地区具有区域针对性的保障政策特点及优劣势。借鉴美国及以色列在土地制度、农业生产经营模式、科技推广体系、政府财政支持、配套综合集成技术体系、以及节水激励机制等方面经验。分析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高效节水灌溉技术推广体系,内蒙古以“项目制”形式为主导的节水增粮推广政策,宁夏回族自治区高效节水灌溉配套水源工程以及甘肃省民勤县的农业综合水价改革、水权交易制度。得出健全的土地流转市场、规模化组织管理模式是提升节水灌溉工程运行效果的前提,通过鼓励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高农民合作组织化程度为高效节水灌溉工程的应用提供组织保障;教科研一体化的推广体系是高效节水灌溉工程顺利实施的技术支撑;以政府财政补贴为基础,带动多渠道资金整合是高效节水灌溉工程项目落实的重要措施;配套的综合集成技术体系是高效节水灌溉工程可持续发展与长效利用的关键;多元化的节水激励政策是高效节水灌溉工程未来推广的重要手段。根据上述五方面的研究内容和结论,本文提出建立节水效果的发展目标:建立完善的灌溉水市场及水权交易制度;加快土地制度创新,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加大对节水基础设施的投资力度;加强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科技支撑体系建设等方面政策建议。本文的创新之处:一是考虑不同区域气候差异因素对作物需水量测算的影响,得到光温潜力需水量,作为比较分析的统一尺度,较为公正,且更符合实际情况。二是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地域广阔,本文将天然降水量作为作物生长用水的组成部分,在迈阿密模型对光温潜力需水量进行计算的基础上,利用百分制比较不同地区的节水效果及用水效率,较为直观。三是本研究结合调研地区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应用典型模式的经验,分析不同地区除自然条件以外的经济社会差异对高效节水灌溉技术采用的效果影响,可充实西北地区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灌溉应用情况的研究。

裔兆宏[8](2013)在《美丽中国样本》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引子伯禹愎鲧,夫何以变化?纂就前绪,遂成考功。何续初继业,而厥谋不同?洪泉极深,何以(?)之?……河海应龙?何尽何历?鲧何所营?禹何所成?这是屈原在《天问》中几句关系治水的诘问。我始终相信苍天有眼。大自然的一切变化,都是有规律的,任何对大自然的犯罪行为,都将会受到惩罚,只有顺应自然,利用规律,才能趋利避害。

徐全忠[9](2013)在《主体功能区视阈下内蒙古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农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性产业关系国民经济安全与发展,其可持续发展事关农业现代化进程,事关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事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伟大目标的实现。内蒙古自治区作为国家的少数民族边疆地区,不但是国家主要的粮食生产基地,也是中国北方重要的生态屏障与农业经济发展地带。内蒙古在我国历史上是农牧业大省,有着悠久的游牧历史和得天独厚的发展农牧业的自然地理条件,是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和乳类、肉类商品供应基地。本文从主体功能区视角,结合农业生态学、可持续农业理论,立足于内蒙古农业发展现状,一方面深化主体功能区与可持续农业理论研究,强化其实践应用,另一方面提升内蒙古农业空间开发综合效率、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首先,丰富了主体功能区理论,厘清了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义,阐述了主体功能区与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内在关联机理。首先,从主体功能区提出的历史渊源出发,阐述了我国空间经济战略演变历程以及主体功能区出台过程,论证了主体功能区的基本内涵、特征、评价指标体系以及区域政策体系。其次,探寻可持续农业的学理基础,从可持续农业的内涵、目标、原则及其评价把握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义。最后,从限制开发区域与农业主产区间的关联关系、主体功能区与农业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间内在的相关性角度阐述了主体功能区与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内在关联。其次,指出了新时期农业可持续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揭示并验证了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与农业空间开发综合效率的关联。全面系统分析内蒙古农业发展现状后,对新时期内蒙古农业将迎来全新的发展机遇与挑战进行了论述,并对内蒙古可持续农业发展面临的瓶颈问题进行了梳理阐述。通过对内蒙古农业可持续发展进行综合评价、农业空间开发综合效率评价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验证并揭示了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与农业空间开发综合效率的内在一致性。最后,提出主体功能区视角下完善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政策支持体系。从农业发展定位、可持续农业发展目标到优化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路径,再到完善内蒙古农业可持续发展政策体系,较为系统的给出主体功能区视角下完善内蒙古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政策支持体系的政策建议。

苏荟[10](2013)在《新疆农业高效节水灌溉技术选择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新疆干旱缺水,农业是典型的灌溉农业,农业主要依靠水利灌溉,水是新疆干旱区最稀缺的资源。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水资源供求矛盾日益突出,节水势在必行,新疆农业用水占总用水量的96%,新疆节水关键在于农业。二十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新疆在稀缺水资源诱导下大面积选择了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现已成为了国内及世界最大的农业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示范区。本文针对新疆农业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研究,不仅揭示和阐释了新疆成功选择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的内在动因、选择方式、行为表现和选择绩效,而且可以为其它地区对高效节水灌溉技术选择提供理论和实践参考。本文针对新疆高效节水灌溉技术选择行为,采用计量分析、比较分析、案例分析、调查分析的方法,规范研究和实证研究相结合,利用诱致性技术选择理论、国家理论、交易费用理论、集体行动理论和农户行为理论等,构建了一个理论分析框架,分析了新疆农业节水灌溉技术选择的原因,并将节水灌溉技术选择的主体——政府、企业、科研部门、农业基层组织和合作组织及农户作为技术选择的一个整体,从技术供给和需求的视角运用理论和案例方法实证分析了新疆农业高效节水灌溉技术选择的主体行为、运行机制以及选择方式和路径,并利用计量和模型的方法评价了新疆兵团和新疆地方农业节水灌溉技术选择的绩效。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第一章导论部分提出了研究的背景、问题和思路等。阐述了本文的研究背景,指出水资源稀缺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干旱半干旱地区,节水特别是农业节水势在必行,新疆成为我国高效节水灌溉技术推广的示范区,新疆农业高效节水灌溉技术选择的原因、过程和绩效值得探讨。此外,本章还陈述了本文研究的目标、内容、方法及可能的创新。第二章概述了研究的相关理论基础,提出了理论分析框架,界定了相关概念和研究范围。概述了诱致性技术选择理论、新制度经济学相关理论、公共品理论等理论,提出本文的理论分析框架,并对相关概念和研究范围作了界定。第三章阐述了农业节水灌溉技术发展历程。阐述了现代农业、农业技术对农业节水灌溉技术发展的影响;概述了世界和我国节水灌溉技术发展历程,重点概述了新疆兵团和新疆地方节水灌溉技术发展历程,为后续研究作好了铺垫。第四章对新疆兵团农业节水灌溉技术选择的原因作了分析,利用要素稀缺和市场需求诱致性技术选择理论进行分析,以兵团棉花膜下滴灌技术为例建立模型进行了计量分析,结果得出,要素稀缺和市场需求是兵团农业节水灌溉技术选择的动因。制度环境对新疆兵团农业节水灌溉技术选择具有影响。本章又从制度视角分析了新疆兵团对农业高效节水灌溉技术选择的优势,兵团特殊体制下的土地经营制度、农业生产制度、农业技术保障制度等对兵团农业高效节水技术选择有很大影响。第五章对新疆农业节水灌溉技术选择的供给主体行为进行了分析,并以案例方式对各主体行为作了深入剖析。本章分析了新疆兵团和新疆地方节水灌溉技术选择供给主体的行为反应,通过政府、企业、公共科研部门、基层农业组织的案例分析和验证了各主体对节水灌溉技术选择发挥的重要作用。首先,分析了政府参与节水灌溉技术选择的行为,以八师石河子市和玛纳斯县政府对节水灌溉技术选择的案例分析了政府对节水灌溉技术选择的利益目标、行动反应和反应成效,通过分析得出,政府是节水灌溉技术选择的核心,是节水灌溉技术选择的有效推动者。其次,分析企业参与节水灌溉技术选择的行为,以新疆天业集团为案例,分析了节水灌溉技术产品供给企业的利益目标、行动反应和反应成效,指出企业是参与兵团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大面积推广的关键主体。再次,分析科研部门参与节水灌溉技术选择的行为,以兵团组织所属科研部门联合攻关高效节水灌溉技术为案例分析了公共科研部门的行为表现,公共科研部门是新疆兵团节水灌溉技术创新和推广的承担者,是节水灌溉技术供给的重要主体。此外,分析基层农业组织和合作组织参与节水灌溉技术选择的行为,以玛纳斯县塔西河村和八师121团19连为案例,分析了基层农业组织行对节水技术选择的利益目标、行动反应和反应成效;通过分析得出,不同体制下的基层组织对节水灌溉技术选择的采用方式和手段不同,因“制”和“地”而宜采用强制性、诱致性和合作组织参与等技术选择方式可发挥出很好的效果。最后,对新疆农业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的多主体参与的选择行为进行了评析。新疆农业高效节水灌溉技术选择是多主体参与下的动态反应,并形成了有效的节水灌溉技术选择机制,政府的强制性和诱致性技术选择及合作组织多方参与式选择等多种方式的运行和相互配合共同推动了节水灌溉技术选择,各种技术推广方式的作用下,农户基于自身利益和理性会主动选择节水灌溉技术。在农业节水灌溉技术选择多主体参与下多种方式的有效配合下,对节水灌溉技术选择可以应对市场失灵、降低交易成本、克服集体行动的困境、弥补组织缺失等。第六章对节水灌溉技术选择的需求主体——农户行为进行了实证分析。首先,对农户高效节水灌溉技术选择行为以问卷方式得到的调研数据进行了分析,对农户选择或没有选择滴灌技术的原因以及选择的意愿、方式和绩效进行了调查,结果得出,农户选择滴灌技术主要是由政府强制性技术推广方式决定的,诱致性技术选择也发挥重要作用,由最初的强制性选择到自愿选择,政府的政策、资金和技术支持对农户选择滴灌的决策有很大影响。其次,对农户节水灌溉技术选择行为影响因素进行了计量分析,研究结果得出,农户对节水灌溉技术选择受其个人特征、生产经营特征、节水技术特征和政府组织动员力度等多方面因素影响。第七章评价了新疆兵团和新疆地方农业节水灌溉技术选择的绩效。本章运用不同方法比较分析了不同制度下节水灌溉技术选择的绩效,首先,描述分析了新疆兵团与新疆地方对节水灌溉技术选择的绩效;其次,通过对资源禀赋相似区域下制度环境不同的新疆兵团和新疆地方节水灌溉技术选择的绩效进行了分析,用计量和模型的方法从不同视角对它们的选择绩效进行了比较分析,对改进和完善农业节水灌溉技术选择的制度环境,提升节水灌溉技术选择的能力和绩效,提出解决的政策建议和对策有重要意义。第八章是本文的研究结论和政策建议。本文研究结论得出,新疆农业高效节水灌溉技术是要素稀缺和市场需求的诱致性选择,是政府、企业、公共科研部门、基层农业组织、合作组织和农户等多主体参与行为下的共同反应的结果;制度对节水灌溉技术选择有重要影响,基于新疆兵团特殊体制和土地经营制度等影响,新疆兵团对节水灌溉技术选择的绩效比新疆地方有明显优势。基于以上研究和结论,针对农业高效节水灌溉技术选择提出了合理配置利用农业水资源,发挥水资源稀缺对节水行为的诱导作用;构建多主体参与的节水灌溉技术选择体系和运行机制;提升节水灌溉技术选择各主体的选择能力,加强政府节水主导职能,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强化科研部门服务作用,加大基层部门组织能力,发挥合作组织动员能力,提高农户农业节水技能;优化农业节水灌溉技术选择的制度环境,改善节水灌溉技术选择宏观制度环境,创新土地承包经营方式,完善农业科技创新和推广服务体系等方面的政策性建议。

二、内蒙古“九五”节水灌溉成就和“十五”发展目标及对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内蒙古“九五”节水灌溉成就和“十五”发展目标及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西藏昌都市农田灌溉水利用系数测算与变化趋势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灌溉水利用系数的概念及测算方法研究
        1.2.2 灌溉水利用系数的影响因素
    1.3 研究目标及主要研究内容
        1.3.1 研究目标
        1.3.2 主要研究内容
    1.4 技术路线
2 昌都市农田灌溉水利用系数测算方法选择
    2.1 昌都市农田灌溉概况
        2.1.1 昌都市农业概况
        2.1.2 昌都市水资源概况
        2.1.3 昌都市灌区概况
    2.2 常用测算方法
        2.2.1 系数连乘法
        2.2.2 首尾测算法
        2.2.3 加权法
    2.3 测算方法的确定
        2.3.1 测算方法对比
        2.3.2 测算方法选择
3 昌都市样点灌区的选取
    3.1 选择样点灌区的原则和要求
        3.1.1 选择样点灌区的原则
        3.1.2 选择样点灌区的要求
    3.2 昌都市样点灌区选择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3.2.1 昌都市样点灌区选择存在的问题
        3.2.2 解决方法
    3.3 昌都市中小型样点灌区选择
        3.3.1 样点灌区选择流程
        3.3.2 灌区信息主成分分析
        3.3.3 样点灌区数量计算
        3.3.4 昌都市全部灌区的分类与样点灌区的选取
        3.3.5 昌都市样点灌区的介绍与代表性分析
    3.4 本章小结
4 2020 年昌都市农田灌溉水利用系数测算
    4.1 典型田块的选取与测算
        4.1.1 典型田块的选取
        4.1.2 典型田块的测算
    4.2 净灌溉水量的确定
        4.2.1 实测法测量作物净灌溉水量
        4.2.2 各作物年亩均净灌溉用水量计算
        4.2.3 样点灌区年净灌溉水量测算
    4.3 毛灌溉水量的确定
    4.4 全市农田灌溉水利用系数测算
        4.4.1 样点灌区农田灌溉水利用系数测算
        4.4.2 全市农田灌溉水利用系数测算
        4.4.3 全市测算结果可靠性、合理性分析
    4.5 本章小结
5 近五年昌都市农田灌溉水利用系数变化
    5.1 全市农田灌溉水利用系数变化
    5.2 同一样点灌区农田灌溉水利用系数变化趋势分析
    5.3 提高昌都市农田灌溉水利用系数的建议
    5.4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2)国家、生态、技术、市场 ——棉花与鲁西北社会变迁(1906-2006)(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及意义
    二、学术史回顾
    三、相关概念界定
    四、研究思路与创新之处
第一章 生态环境与历史演变:鲁西北植棉业的变迁
    第一节 鲁西北的生态环境
        一、气候资源
        二、水资源
        三、土地资源
        四、自然灾害
    第二节 从中心到边缘: 鲁西北植棉业的历史进程
        一、山东植棉业之滥觞
        二、明代劝导政策与鲁西北植棉业的商品化
        三、清代鲁西北植棉业的专业化
        四、清末民国时期鲁西北植棉业的规模化
        五、1949年以来鲁西北植棉业的曲折发展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更新与淘汰: 优良品种的引进与培育
    第一节 改良开端: 清末民国时期良种的选育与推广
        一、美棉的早期试种(1900-1911)
        二、民国时期良种的选育与推广(1912-1937)
        三、日伪时期棉种改良与强制推广(1938-1945)
        四、品种改良与推广的影响
    第二节 自主创新: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良种繁育
        一、棉花良种引进与繁育的几个阶段
        二、良种繁育推广体系的组成
        三、繁育和推广的主要品种
        四、新品种繁育推广的影响与特点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灾害应对与技术革新: 棉花的耕种与管理
    第一节 棉田生态改造
        一、水利设施的修建
        二、盐碱地的治理与应对
        三、土地肥力的培养
    第二节 棉花耕种技术的革新
        一、19世纪以前传统耕作技术的演进
        二、清末民国时期科学植棉的初步探索
        三、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技术植棉
        四、耕作技术演进的特点
    第三节 棉花病虫害防治技术的变迁
        一、鲁西北棉花主要病虫害
        二、不同历史阶段病虫害防治技术与措施
        三、病虫害防治技术变迁的特点
    第四节 棉作技术传播方式的改进
        一、传播方式的初步探索
        二、互助合作中的技术传播
        三、家庭生产模式下的技术传播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从乡村到国际: 棉花市场流通体系的建构与重组
    第一节 由内到外: 1945年以前的棉花市场
        一、明清时期的棉花集市贸易
        二、清末民国棉花流通体系的初步建立
        三、日伪对棉花市场的“一元化”统制
    第二节 从自由到统购: 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棉花流通
        一、规范秩序: 抗战后的棉花市场
        二、实行统购: 棉花市场的一元化
        三、稳定市场与统一调配: 棉花统购政策的影响
        四、“买棉难”与“卖棉难”: 统购时期的流通困境
    第三节 多元化与边缘化: 新经济体制下的棉花市场
        一、国家棉花流通体制改革的曲折历程
        二、市场体制改革中的地方棉花交易
        三、全面市场化对区域棉花生产的影响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棉纺织业的浮沉: 棉花生产对区域经济的影响
    第一节 土布中心: 1949年以前鲁西北的棉纺织业
        一、明清时期鲁西北手工棉纺织业的初步发展
        二、清末民初民间纺织的延续和新型纺织业的兴起
        三、抗战前后工厂停业与民间纺织的复苏
        四、鲁西北棉纺织业相对削弱与持续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
    第二节 时起时落: 新中国成立以来鲁西北的棉纺织业
        一、互助合作时期传统手工棉纺织业的延续
        二、1958-1978年机械化棉纺织业的曲折前进
        三、1979-1990年棉纺织企业遍地开花
        四、1990年代棉纺织业的萎缩
        五、新世纪棉纺织业的转型与发展
        六、鲁西北棉纺织业浮沉的影响因素分析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以棉换粮”与“弃棉从粮”:棉花与区域社会生活
    第一节 棉粮争地: 棉花生产与区域种植业结构变迁
        一、清末至民国: “粮棉兼种”与“以粮挤棉”
        二、1949年至1978年:从“爱国家种棉花”到“以粮为主”
        三、改革开放初期: 以棉为主的种植结构
        四、1990年以后: 棉花萎缩与多种经营的产业结构
    第二节 借棉致富: 棉花生产对农民收入和生活的影响
        一、以棉换粮: 棉花扩张期的农民收入与生活(1906-1948)
        二、陷入困境: 棉花徘徊期的农民收入与生活(1949-1979)
        三、超越全国: 植棉高峰期的农民收入与生活(1980-1990)
        四、弃棉从粮: 波动萎缩时期的农民收入与生活(1991-2015)
    第三节 角色转换: 棉花生产对区域从业结构的影响
        一、“美差”的消失: 国营棉厂职工大起大落
        二、突破家庭藩篱: 从自纺自织到纺织工人
        三、加入附带行业: 腹地民众依靠棉花副业创造价值
        四、打破男耕女织: 妇女成为植棉主力军
    第四节 由内聚到开放: 棉花生产与地方社会网络
        一、请进来与走出去: 棉花生产带来的内外交流
        二、专业人才培养: 创建专业研究机构和培训学校
        三、与外省联姻: 农民婚姻网络之变迁
    第五节 偷棉事件: 棉花生产与地方社会秩序
        一、扞卫经济利益: 民国时期的偷棉与护棉
        二、严肃的政治问题: 集体化早期的偷棉事件
        三、不是秘密的秘密: 集体化后期心照不宣的偷棉行为
        四、利益冲突与调整: 偷棉事件中的国家、集体与农民
    本章小结
结语: 棉花视角下的生态、市场、技术、国家与农民——鲁西北棉花生产与社会变迁特点及影响因素分析
    一、鲁西北棉花生产与社会变迁的特点
    二、鲁西北棉花生产与社会变迁的影响因素分析
    三、疑问与思考: 透过鲁西北植棉业历史变迁看农业发展
附录
    附录一: 鲁西北棉花生产大事记
    附录二: 部分统计表
        表1 1368-2006年鲁西北行政区划统计表
        表2 1949-2015年聊城地区棉田面积及产量
        表3 1949-1990年聊城地区棉花加工企业基本情况简表
        表4 1949-2000年鲁西北9县棉厂统计表
    附录三: 访谈记录选编
        (一) STC访谈记录
        (二) WFJ访谈记录
        (三) 杨俊生访谈记录
        (四) 闫荣军访谈记录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3)乡村振兴视角下通辽市半农半牧区农牧产业兴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目的
    二、研究意义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四、研究思路以及研究方法
    五、创新之处
第一章 乡村振兴视角下产业兴旺的基本理论分析
    一、核心概念界定
        (一) 乡村振兴战略
        (二) 产业兴旺
        (三) 半农半牧区
        (四) 乡村振兴战略与产业兴旺之间的内在关系
    二、理论基础
        (一) 农业现代化理论
        (二) 城乡融合发展理论
        (三) 农业产业化理论
        (四) 高质量发展理论
第二章 通辽市半农半牧区基本特征及农牧产业发展成就
    一、通辽市半农半牧区基本特征
        (一) 自然特征
        (二) 社会特征
        (三) 农牧业经济特征
    二、通辽市农牧产业发展成就
        (一) 农牧业科技水平迅速提高
        (二) 农牧业产业化经营的龙头企业不断涌现
        (三) 农畜产品品质不断优化
第三章 通辽市半农半牧区农牧产业兴旺中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分析
    一、通辽市半农半牧区农牧产业兴旺中存在问题
        (一) 农牧业产业结构调整缓慢
        (二) 农牧产业经济效益差
        (三) 农牧业资源利用效率低下
        (四) 新型农牧业经营主体引领力不强
    二、通辽市半农半牧区农牧产业兴旺中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 农牧产业兴旺中政策缺乏协调
        (二) 农牧产业化中扶持力度有待加强
        (三) 农牧产业绿色发展方式有待形成
        (四) 农牧民合作社利益联结机制有待健全
第四章 通辽市半农半牧区农牧产业兴旺的对策
    一、加强基层政府执行能力
        (一) 科学合理的配置基层政府职权
        (二) 提升“本土”村干部综合素质
    二、促进农牧业产业化发展
        (一) 加大对农畜产品流通环节的支持
        (二) 加强对农牧产业的投入力度
    三、走绿色农牧业兴旺道路
        (一) 加快推进绿色兴农、质量兴农
        (二) 提高农牧业科技推广和应用服务
    四、健全新型农牧业经营主体运行机制
        (一) 规范农牧民专业合作社运行机制
        (二) 完善利益联结机制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关于农牧民农牧业调查问卷

(4)新中国成立初期少数民族的国家认同研究(1949-1956)(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缘起和意义
        1.1.1 研究缘起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综述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简要述评
    1.3 理论基础
        1.3.1 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
        1.3.2 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
        1.3.3 社会认同理论
        1.3.4 国家认同理论
    1.4 研究思路和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2 少数民族国家认同的历史渊源
    2.1 王朝统治时期的华夷之辨
    2.2 大一统特色的古典国家认同
    2.3 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意识的觉醒
3 少数民族国家认同的现实条件
    3.1 少数民族国家认同面临的复杂形势
        3.1.1 国内外敌对势力的破坏
        3.1.2 各民族之间的历史隔阂
        3.1.3 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
    3.2 阻碍少数民族国家认同的不利因素
        3.2.2 文化心态单一
        3.2.3 政治参与冷漠
        3.2.4 领土意识模糊
    3.3 推动少数民族国家认同的有利因素
        3.3.1 各民族共同开拓的辽阔疆域
        3.3.2 各民族共同创造的灿烂文化
        3.3.3 各民族共同缔造的新中国
4. 少数民族国家认同的政治保障
    4.1 剿匪斗争的开展
        4.1.1 匪患的危害
        4.1.2 匪患的肃清
    4.2 国家政权机构的建立
        4.2.1 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4.2.2 各级人民政府
        4.2.3 各级民族工作机构
    4.3 民族关系的疏通
        4.3.1 中央民族访问团到民族地区访问
        4.3.2 少数民族参观团到内地参观
    4.4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确立
        4.4.1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早期探索
        4.4.2 各民族区域自治地方的成立
    4.5 少数民族干部的培养
        4.5.1 培养原则
        4.5.2 培养途径
5. 少数民族国家认同的经济基础
    5.1 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的农牧业生产
        5.1.1 “慎重稳进”地实行土地改革
        5.1.2 农牧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5.1.3 多方面扶助农牧业生产
    5.2 推进少数民族地区工业建设
        5.2.1 基础设施的兴建
        5.2.2 工业企业的建立
    5.3 开展少数民族地区的贸易工作
        5.3.1 贸易经营机构的设置
        5.3.2 农牧土特产品的购销
        5.3.3 民族特需商品的经营
    5.4 实施少数民族地区财税优惠政策
        5.4.1 财政优惠政策
        5.4.2 税收优惠政策
6. 少数民族国家认同的文化支撑
    6.1 推进国家主流意识形态建设
        6.1.1 确立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指导地位
        6.1.2 推动社会主义道德建设
        6.1.3 营造各族人民国家认同的舆论氛围
    6.2 发展少数民族文化教育事业
        6.2.1 发展和提升少数民族教育事业
        6.2.2 传承和繁荣少数民族文化事业
    6.3 加强民族团结教育
        6.3.1 深入开展民族团结宣传教育活动
        6.3.2 妥善处置影响民族团结的各类问题
    6.4 保障少数民族群众宗教信仰自由
        6.4.1 实施宗教信仰自由政策
        6.4.2 推动宗教制度民主改革
        6.4.3 团结少数民族宗教界人士
7. 少数民族国家认同的经验与启示
    7.1 基本经验
    7.2 现实启示
结语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在学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5)基于GIS平台的我国农业供水安全评价与节水潜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供水安全概念与内涵研究现状
        1.2.2 供水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研究现状
        1.2.3 供水安全评价方法
        1.2.4 节水潜力内涵与估算研究进展
    1.3 研究目的、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内容
        1.3.3 技术路线
2 农业供水安全评价指标与评价方法
    2.1 农业供水安全的内涵和基本特征
        2.1.1 农业供水与农业供水安全内涵解析
        2.1.2 农业供水安全基本特性
    2.2 基于GIS平台的农业供水安全评价方法
    2.3 农业供水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建立
        2.3.1 建立指标体系的主导思想与基本原则
        2.3.2 评价指标筛选
        2.3.3 农业供水安全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2.4 指标赋权与数据标准化
        2.4.1 指标赋权方法
        2.4.2 数据标准化方法
    2.5 本章小结
3 我国农业供水安全现状评价
    3.1 中国农业用水现状态势分析
    3.2 农业供水安全评价主要指标参数计算
        3.2.1 数据来源
        3.2.2 参照作物腾发量
        3.2.3 作物系数的确定
        3.2.4 净灌溉需水量
        3.2.5 毛灌溉需水量
    3.3 农业供水安全评价结果与分析
        3.3.1 指标权重计算
        3.3.2 基于GIS平台的农业供水安全评价实现过程
        3.3.3 评价指标计算结果与分析
        3.3.4 评价指标分级标准
        3.3.5 农业供水安全现状综合评价
    3.4 本章小结
4 我国行政区域节水潜力分析研究
    4.1 我国农业节水现状分析
        4.1.1 我国农业节水发展状况
        4.1.2 我国主要农业节水措施
        4.1.3 我国农业节水面临的问题
    4.2 农业节水潜力理论概述
    4.3 农业节水潜力计算方法
        4.3.1 净节水量
        4.3.2 毛节水量
        4.3.3 新增灌溉面积需水量
        4.3.4 剩余节水量
    4.4 农业节水方案设置
    4.5 我国农业节水潜力估算结果与分析
        4.5.1 节水潜力各指标计算结果
        4.5.2 我国农业节水潜力分析
        4.5.3 我国农业节水潜力空间分布
    4.6 本章小结
5 我国农业用水安全战略
    5.1 我国农业用水安全主要任务
    5.2 实现农业用水安全保障措施
    5.3 我国农业用水安全政策建议
    5.4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及读研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附录Ⅰ
附录Ⅱ

(6)长江经济带经济与生态关系演变的历史分析(1979-2015年) ——以水环境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目的与意义
    二、已有研究成果综述
    三、相关概念和范围的界定
    四、研究的断限与分期
    五、研究思路和方法
    六、研究创新与不足
第一章 长江流域历史环境演变概况
    第一节 1949年以前长江流域生态环境演变
        一、第一阶段:秦汉时期
        二、第二阶段:魏晋南北朝到唐宋元时期
        三、第三阶段:明清时期至1949年
    第二节 1949-1978年长江流域生态环境状况
        一、长江流域水利开发与治理情况
        二、长江流域农业发展对环境的影响
        三、长江流域工业发展对环境的影响
    本章小结
第二章 环保体系初步构建时期长江经济带经济与生态互动发展(1979—1991)
    第一节 改革开放初期长江经济带发展概况
        一、长江流域开发与保护的情况
        二、经济发展战略和发展方式转变
        三、环保理念与政策的发展变化
    第二节 长江经济带区域经济的初步发展
        一、区域产业结构的变动趋势
        二、区域空间产业布局的变动
    第三节 区域环境污染与环保治理
        一、区域内环境污染情况及成因分析
        二、环保政策的出台及治理
    第四节 水环境的逐步恶化
        一、水土流失的加重与治理
        二、水体污染程度与变化特征
        三、洪涝灾害的发生频次提高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环保区域分治体系下长江经济带经济发展与生态变化(1992—2001)
    第一节 转轨时期长江经济带的发展状况
        一、国家宏观政策的变化
        二、经济发展方式的改革
        三、环保政策体系的完善
    第二节 长江经济带区域经济的加速发展
        一、经济加速发展概况
        二、区域经济差异明显
        三、产业结构矛盾突出
    第三节 经济增长带来的生态环境问题
        一、农业生产造成生态环境破坏
        二、乡镇企业生产环境问题突出
        三、经济开发加剧生态环境破坏
        四、水环境的污染与治理投入
    第四节 水环境持续恶化的表现
        一、水土流失的持续加重
        二、水污染局部特征明显
        三、洪涝灾害频发及成因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环保多元共治体系下长江经济带经济增长与生态演变(2002—2015)
    第一节 转型时期长江经济带发展概况
        一、规模化区域规划与环境保护
        二、经济发展方式内涵的转变
        三、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推进
    第二节 经济快速发展与生态环境变化
        一、经济保持平稳快速增长
        二、区域经济发展差异扩大
        三、产业结构的演进特征
        四、环境问题全面凸显
    第三节 水环境快速恶化的表现
        一、水土流失情况严峻
        二、水污染流域恶化明显
        三、洪涝干旱灾害加重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失衡的原因分析
    第一节 长江经济带区域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相互影响
        一、生态环境变化对长江经济带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
        二、经济社会发展对生态环境修复带来的现实阻碍
        三、对长江经济带地域生态环境的评价分析
    第二节 长江经济带环境保护体制与经济发展的不协调
        一、区域管理缺乏统一制度安排
        二、区域协调管理机制不健全
        三、区域管理中环保投入不足
    第三节 长江经济带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博弈
        一、宏观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
        二、产业结构调整与环境治理
        三、区域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博弈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对长江经济带经济社会与环境协调发展的思考
    第一节 长江流域开发的历史特征
        一、长江流域开发的历史反思
        二、长江经济带战略的演变历程
    第二节 国外大河流域发展模式的借鉴与启示
        一、国外大河流域的开发模式
        二、国外大河流域的发展模式
        三、长江流域发展模式的借鉴与选择
    第三节 深入推进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的思考
        一、推进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的对策
        二、内涵的转变—从大开发到大保护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致谢

(7)西北地区灌溉方式的节水效果与农户选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1.3 研究目的
    1.2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2.1 研究内容
        1.2.2 技术路线图
    1.3 研究方法
    1.4 创新点
第二章 概念界定与研究综述
    2.1 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2.1.1 农业节水灌溉技术
        2.1.2 灌溉方式用水效果评价
        2.1.3 植被净第一性净生产力
        2.1.4 农户节水灌溉技术选择
        2.1.5 生产函数与灌溉技术进步
    2.2 相关文献综述
        2.2.1 农业灌溉用水效率研究
        2.2.2 农业技术选择研究
        2.2.3 农业灌溉技术选择研究
        2.2.4 相关研究综述
第三章 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发展现状
    3.1 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发展现状
        3.1.1 我国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发展与现状
        3.1.2 西北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发展与现状
    3.2 调研地区概况-县级
        3.2.1 研究区域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迈阿密模型的灌溉方式用水效果评价
    4.1 理论分析及模型构建
        4.1.1 迈阿密模型理论
        4.1.2 数据来源
        4.1.3 研究方法
    4.2 结果与分析
        4.2.1 春玉米测算结果
        4.2.2 向日葵测算结果
        4.2.3 不同作物不同灌溉方式比较分析
        4.2.4 迈阿密模型与彭曼公式计算结果比较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农户高效节水灌溉技术选择的影响因素分析
    5.1 农户高效节水灌溉技术选择现状
        5.1.1 调研地区技术采用总体情况
        5.1.2 调研样本统计特征
        5.1.3 农户对技术的获取与认知情况
    5.2 农户高效节水灌溉技术选择的影响因素分析
        5.2.1 影响因素分析
        5.2.2 模型选择与变量设置
        5.2.3 计量检验分析
        5.2.4 实证结果分析
        5.2.5 不同地区差异性影响因素分析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农户高效节水灌溉技术选择的案例分析
    6.1 西北地区高效节水灌溉技术选择分析框架
    6.2 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管理模式的内涵
        6.2.1 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管理模式
        6.2.2 案例农户选取依据
        6.2.3 典型管理模式介绍
    6.3 内蒙古地区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管理模式
        6.3.1 内蒙古四子王旗
        6.3.2 内蒙古察右中旗
    6.4 宁夏黄羊滩农场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管理模式
        6.4.1 宁夏黄羊滩农场
    6.5 甘肃民勤县高效节水灌溉管理模式
        6.5.1 甘肃民勤县
    6.6 本章小结
第七章 高效节水灌溉技术选择的政策保障
    7.1 国际节水灌溉技术选择的政策经验
    7.2 我国节水灌溉技术选择的政策经验
        7.2.1 国家级
        7.2.2 省区级
        7.2.3 县级
    7.3 本章小结
第八章 主要结论及政策建议
    8.1 主要研究结论
    8.2 对策建议
        8.2.1 建立节水效果及用水效率发展目标
        8.2.2 建立完善的灌溉水市场及水权交易制度
        8.2.3 加快土地制度创新,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8.2.4 加大对节水基础设施投资力度
        8.2.5 加强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科技支撑体系建设
    8.3 有待进一步解决的问题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作者简历

(9)主体功能区视阈下内蒙古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述评
        1.3.1 主体功能区研究现状
        1.3.2 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现状
        1.3.3 简评
    1.4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技术路线
第2章 理论基础
    2.1 主体功能区理论
        2.1.1 主体功能区的形成
        2.1.2 主体功能区的基本内涵与特征
        2.1.3 主体功能区的有关指标体系
        2.1.4 主体功能区的区域政策体系
    2.2 农业可持续发展理论
        2.2.1 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支撑理论
        2.2.2 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义
        2.2.3 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模式
    2.3 区域产业结构调整理论
        2.3.1 区域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
        2.3.2 区域产业结构优化
        2.3.3 区域产业结构的高度化
    2.4 主体功能区与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内在关联
        2.4.1 限制开发区域与农业主产区相联系
        2.4.2 主体功能区与农业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关联
第3章 内蒙古农业发展现状
    3.1 内蒙古农业基础性地位的演变
        3.1.1 内蒙古农业基础性地位的具体表现
        3.1.2 内蒙古农业对经济发展贡献的变化
    3.2 内蒙古农业发展取得的成就
        3.2.1 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显着提升
        3.2.2 农业发展环境明显改善
        3.2.3 农业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
        3.2.4 农民收入水平大幅上升
    3.3 内蒙古农业发展阶段
        3.3.1 农业发展阶段的划分
        3.3.2 内蒙古农业发展的三个阶段
    3.4 内蒙古农业发展水平综合评价
        3.4.1 内蒙古农业发展阶段测算
        3.4.2 内蒙古农业发展水平测算与评价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内蒙古农业可持续发展分析
    4.1 影响内蒙古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
        4.1.1 经济因素
        4.1.2 社会因素
        4.1.3 资源因素
        4.1.4 环境保障因素
    4.2 内蒙古农业可持续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4.3 内蒙古农业可持续发展瓶颈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内蒙古农业可持续发展评价
    5.1 内蒙古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评价方法
        5.1.1 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评价方法
        5.1.2 内蒙古农业可持续发展评价方法选择
    5.2 内蒙古农业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
        5.2.1 构建内蒙古农业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的基本原则
        5.2.2 内蒙古农业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选择
        5.2.3 数据来源与方法
    5.3 评价结果与分析
        5.3.1 评价过程与结果
        5.3.2 内蒙古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内蒙古主体功能区规划与农业可持续发展
    6.1 内蒙古限制开发区域与农产品主产区
        6.1.1 限制开发区域设立的目的
        6.1.2 限制开发区域功能定位、发展方向和主要目标
        6.1.3 限制开发区域发展重点
    6.2 内蒙古主体功能区与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内在关联
        6.2.1 限制开发区域与农业主产区的契合性
        6.2.2 主体功能区规划与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关联
    6.3 主体功能区规划对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6.3.1 主体功能区规划对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正面影响
        6.3.2 主体功能区规划对农业可持续发展带来的考验
    6.4 内蒙古农业空间开发效率的实证分析
        6.4.1 评价方法与模型
        6.4.2 指标选取与数据描述
        6.4.3 结果分析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内蒙古农业可持续发展政策支持体系
    7.1 按主体功能区规划定位可持续农业
        7.1.1 处理好工业化、城市化、信息化与农业现代化的关系
        7.1.2 明确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7.2 优化农业可持续发展路径
    7.3 完善内蒙古农业可持续发展政策体系
第8章 结语
    8.1 全文总结
    8.2 创新点
    8.3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10)新疆农业高效节水灌溉技术选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一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
    1.2 问题提出
    1.3 研究意义
    1.4 文献综述
        1.4.1 国外相关研究现状
        1.4.2 国内相关研究现状
        1.4.3 国内外研究评述
    1.5 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
    1.6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1.6.1 研究思路
        1.6.2 研究方法
    1.7 可能的创新
第二章 概念界定、理论基础和理论分析框架
    2.1 概念界定
        2.1.1 相关概念的界定
        2.1.2 研究范围的界定
    2.2 理论基础
        2.2.1 农业技术选择理论
        2.2.2 新制度经济学的有关理论
        2.2.3 公共产品理论
        2.2.4 集体行动理论
    2.3 理论分析框架
        2.3.1 新疆节水灌溉技术选择主体的界定
        2.3.2 基本假设
        2.3.3 理论分析框架
第三章 农业节水灌溉技术发展历程
    3.1 现代农业、农业技术与农业节水灌溉技术的发展
        3.1.1 现代农业、农业科技革命与农业节水灌溉技术
        3.1.2 我国现代农业和农业科技发展与节水灌溉技术
    3.2 世界农业节水灌溉技术发展历程
        3.2.1 世界农业节水灌溉技术的发展历程
        3.2.2 世界农业节水灌溉技术发展特征和趋势
    3.3 我国农业节水灌溉技术发展历程
        3.3.1 我国农业节水灌溉技术发展历程
        3.3.2 我国农业节水灌溉技术发展前景
    3.4 新疆农业节水灌溉技术发展历程
        3.4.1 新疆兵团节水灌溉技术发展历程
        3.4.2 新疆地方节水灌溉技术发展历程
第四章 新疆农业高效节水灌溉技术选择的原因及制度影响分析
    4.1 农业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的要素稀缺诱致性选择分析
        4.1.1 要素稀缺对新疆兵团农业高效节水灌溉技术选择的影响分析
        4.1.2 新疆兵团高效节水灌溉技术要素稀缺诱致性选择的实证分析
    4.2 农业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的市场需求诱致性选择分析
        4.2.1 市场需求对新疆兵团农业高效节水灌溉技术选择的影响分析
        4.2.2 新疆兵团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市场需求诱致性选择的实证分析
    4.3 兵团农业节水灌溉技术选择的制度影响分析
        4.3.1 兵团特殊体制和农业生产制度对节水灌溉技术选择的优势
        4.3.2 新疆兵团农业节水灌溉技术选择的制度安排
        4.3.3 兵团农业节水灌溉技术选择的非正式制度影响
第五章 新疆农业高效节水灌溉技术选择的供给主体行为分析
    5.1 政府对农业高效节水灌溉技术选择的行为分析
        5.1.1 政府参与节水灌溉技术选择行为的动因
        5.1.2 国家(政府)对节水灌溉技术的强制性选择
        5.1.3 国家(政府)对节水灌溉技术的诱致性选择分析
        5.1.4 政府对节水灌溉技术选择的制度安排
        5.1.5 节水灌溉技术选择的主体之一:政府行为的案例分析
    5.2 企业对农业高效节水灌溉技术选择的行为分析
        5.2.1 企业参与节水灌溉技术选择的动因
        5.2.2 企业参与节水灌溉技术选择行为的特征
        5.2.3 节水灌溉技术选择的主体之二:企业行为的案例分析
    5.3 科研部门对农业高效节水灌溉技术选择的行为分析
        5.3.1 科研部门参与节水灌溉技术选择的动因
        5.3.2 科研部门参与节水灌溉技术选择的特征
        5.3.3 节水灌溉技术选择的主体之三:公共科研部门行为的案例分析
    5.4 基层农业组织和合作组织对节水灌溉技术选择的行为分析
        5.4.1 基层农业组织参与节水灌溉技术的选择
        5.4.2 合作组织参与节水灌溉技术的选择
        5.4.3 节水灌溉技术选择的主体之四:基层农业组织行为的案例分析
    5.5 新疆农业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的多主体参与选择行为评析
        5.5.1 农业高效节水灌溉技术选择多主体参与下的动态反应
        5.5.2 农业节水灌溉技术选择主体动态反应的运行机制
        5.5.3 新疆农业节水灌溉技术选择主体动态反应行为评价
第六章 新疆农业高效节水灌溉技术选择的需求主体—农户行为分析
    6.1 农户参与节水灌溉技术选择行为的利益取向和行动反应
        6.1.1 农户行为理论和农户技术选择行为
        6.1.2 农户对节水灌溉技术选择的利益取向
        6.1.3 农户对节水灌溉技术选择的行动反应
    6.2 新疆农业高效节水灌溉技术选择农户行为的描述性分析
        6.2.1 农户对高效节水灌溉技术选择原因的描述性分析
        6.2.2 农户对农业高效节水灌溉技术选择意愿和方式的描述性分析
        6.2.3 农户对农业高效节水灌溉技术选择绩效的描述性分析
    6.3 农户对节水灌溉技术选择行为影响因素的计量分析
        6.3.1 研究假设
        6.3.2 模型选择、数据描述和计量分析
        6.3.3 结论和启示
第七章 新疆农业高效节水灌溉技术选择的绩效分析
    7.1 新疆兵团和新疆地方农业节水灌溉技术选择绩效的描述性评价
        7.1.1 新疆兵团高效节水灌溉技术选择绩效的描述性评价
        7.1.2 新疆地方高效节水灌溉技术选择绩效的描述性评价
    7.2 新疆兵团和新疆地方农业节水灌溉技术选择绩效的计量和模型分析
        7.2.1 新疆兵团和新疆地方节水灌溉技术选择绩效的计量分析
        7.2.2 新疆兵团和新疆地方节水灌溉技术选择绩效的“结构-行为-绩效”模型分析
    7.3 新疆兵团和新疆地方农业节水灌溉技术选择绩效分析简评
第八章 研究结论和政策建议
    8.1 研究结论
        8.1.1 新疆农业高效节水灌溉技术是要素稀缺和市场需求的诱致性选择
        8.1.2 新疆农业高效节水灌溉技术选择是多主体参与的选择行为
        8.1.3 制度对新疆农业高效节水灌溉技术选择具有明显影响
    8.2 政策建议
        8.2.1 合理配置利用农业水资源,发挥水资源稀缺对节水行为的诱导作用
        8.2.2 构建多主体参与的节水灌溉技术选择体系和运行机制
        8.2.3 提升节水灌溉技术选择各主体的选择能力
        8.2.4 优化农业节水灌溉技术选择的制度环境
    8.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致谢
导师评阅表

四、内蒙古“九五”节水灌溉成就和“十五”发展目标及对策(论文参考文献)

  • [1]西藏昌都市农田灌溉水利用系数测算与变化趋势分析[D]. 关迦文.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21(02)
  • [2]国家、生态、技术、市场 ——棉花与鲁西北社会变迁(1906-2006)[D]. 史晓玲. 山东大学, 2020(08)
  • [3]乡村振兴视角下通辽市半农半牧区农牧产业兴旺研究[D]. 巧巧. 内蒙古民族大学, 2020(02)
  • [4]新中国成立初期少数民族的国家认同研究(1949-1956)[D]. 李永娜. 北京科技大学, 2020(06)
  • [5]基于GIS平台的我国农业供水安全评价与节水潜力研究[D]. 赵令. 安徽理工大学, 2019(01)
  • [6]长江经济带经济与生态关系演变的历史分析(1979-2015年) ——以水环境为中心[D]. 杨晶晶.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2018(04)
  • [7]西北地区灌溉方式的节水效果与农户选择研究[D]. 于智媛.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7(02)
  • [8]美丽中国样本[J]. 裔兆宏. 中国作家, 2013(20)
  • [9]主体功能区视阈下内蒙古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D]. 徐全忠. 武汉理工大学, 2013(06)
  • [10]新疆农业高效节水灌溉技术选择研究[D]. 苏荟. 石河子大学, 2013(01)

标签:;  ;  ;  ;  ;  

内蒙古“九五”节水灌溉成果与“十五”发展目标及对策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