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应收账款融资及其意义

论应收账款融资及其意义

一、浅论应收帐款融资及其意义(论文文献综述)

段晨[1](2020)在《建筑企业去杠杆问题研究 ——以X公司为例》文中提出在建筑企业中普遍存在的“高杠杆”、高资产负债率的现象不仅扩大了建筑企业的财务风险、资金成本及信用风险,限制了企业日常经营盈利及其再投资扩张能力,也会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丧失核心竞争力。因此,去杠杆化是引导企业构建核心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为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决策部署,深化企业改革、推进企业资本结构调整优化,切实降低企业杠杆率和负债水平对有效防范和化解企业经营风险、金融风险及增强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基于我国宏观经济形势,根据建筑行业高杠杆现实问题提出其去杠杆问题研究的实践意义及其路径选择。根据国内外去杠杆相关文献资料和理论地研读和回顾,了解现有的研究关于杠杆水平对于企业绩效、经营发展等方面产生的具体影响,并对现有的研究结论及应用成果进行分析总结,在此基础上进行本研究。同时对资本结构理论、资本成本理论和风险管理理论进行学习,以奠定本文的理论研究基础。结合中国建筑行业高杠杆背景及运营特点分别从行业环境和企业内部管理因素两个方面分析行业平均杠杆率居高不下的原因。此外,对X公司进行案例分析,搜集了该公司的相关资料与财务数据,分析企业的财务、融资现状和以及高杠杆成因,研究表明X公司存在缺乏内源性融资,极度依赖债务性融资且融资渠道单一等问题。最后结合X公司的实际融资及经营情况分析,本文提出对外需多元化融资途径,从直接去杠杆的层面分析、对比及评价X公司应用多个去杠杆方案后的净资产收益率、每股收益及总资产收益率,并设计了具体实施方案和预计实施结果,对内要通过对营业成本管控、“两金”强化管理及增强资产运营效率,强化自身营业能力,提升内源融资能力,对于建筑行业中同类型企业的去杠杆有现实的参考意义。

王冠玮[2](2019)在《债务催收订定专法必要性与可行性研究 ——以境外法制为比较与借鉴》文中指出债务催收为债权满足之手段,而此手段可分为自行与委外两种模式。以金融机构为例,其不良债权常借由委托资产管理公司进行催收,而资产管理公司就催收所采之手段时常发生违法暴力讨债等社会问题。本文因此产生探讨上述问题法律上灰色地带之解决办法之动机。本文盘点我国台湾地区与我国大陆地区有关不良债权成因与债务催收之研究。发现导致我国大陆地区催收问题最早源于产业转型所萌生的“并发症”,如政府干预、国有企业融资问题、法制不够健全等原因。因此本文第一章从债法之基本概念出发,收敛本文研究范围,聚焦在委外催收之研究。横向对比美国、日本、我国台湾地区与我国大陆地区催收问题及相关产业之起源,以作为后续是否参考境外法制之支点。再从《宪法》之角度思考如何同时保障债务人之人身安全、居住自由、隐私权、财产权等不受侵害,也保障债权人财产权之满足,更维持债务催收人之工作权。最后盘点出现行与催收相关之法律规范。第二章则系就具体罗列实务上常见之十一种催收行为,在第一章盘点出之规范下,归纳出不法催收与不当催收之不合法等债务催收行为,并分析在司法上、行政上与立法上该不合法的债务催收行为如何成为法律上之灰色地带。至第三章开始,本文主要提出对于美国、英国、日本三国之横向与纵向之比较研究,与台湾地区在立法经验上,吸收域外立法例之成果。大致上可以分为以美国为首的行为管理模式,以及以日本为首的业别管理兼采行为管理模式。本文第四章回头思考我国大陆地区之不合法的催收行为样态与比较美国在实证研究上结果,证立我国大陆地区在订定专法上之必要性。因催收业之催收款来源多元,具有高度之经济影响力,且制定专法后有助于主管机关事权统一,除得帮助经济之发展,亦能有效消除不当催收在法律上灰色地带之空间,成为订定专法之可行之原因。第四章末尾提出建立催收业者之行为规范、自律性公会制度,提升隐私保护、资讯揭露能力,形成保障债权人、债务人、催收人间三赢之局面。在催收的管监理上,建议大陆地区未来得以“商务部”为领头羊,带动下游催收产业之前进;以“银行与保险监督委员会”则作为协助角色,对于金融商品从委外催收债务之源头以及网络借贷做适当风险控管。除追求社会秩序之维持,重视催收产业之发展空间,亦因应科技变化带来之机会与发展。最后,本文认知因各国、各地区催收制度建立之背景不同,除参考境外法制与其相关研究外,期许我国大陆地区能以债务人“经济再生”、“管理开放”之思维订定催收法制。

胡钟艺[3](2019)在《新租赁准则对我国航空公司财务战略的影响研究 ——以春秋航空为例》文中研究表明企业如何通过租赁方式来配置资源、融通资金,促使企业长期稳定发展,一定是需要研究的重要问题。租赁会计准则规范了承租方和出租方租赁业务会计处理和相关信息披露。由于租赁业务不断创新发展,现行的租赁准则已不适宜业务的相关需求,无法准确将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现金流等信息进行客观且准确的披露。因此,我国财政部通过广泛征求企业、会计师事务所、学术界代表等各方面的意见,于2018年12月7日修订发布了《企业会计准则第21号——租赁》(以下简称“新租赁准则”)。新租赁准则将于2021年全面实行,即时将会对交通运输、零售、电信、能源及设施等行业产生重大影响。航空公司作为交通运输行业的重要企业,由于经营规模大、资金需求多的特点,全部以采购方式获取企业所需资产是不现实的,所以通过租赁方式获取重要资产——飞机的使用权是航空公司普遍的选择。新租赁准则的实施将影响我国航空公司的财务数据发生变化,给报表使用者带来不一样的财务信息,从而影响我国航空公司的财务战略。航空公司面对新租赁准则的施行,将如何改变财务战略这是本文研究的问题。本文在文献综述、概念鉴定的基础上,利用成本效益分析、企业价值最大化、资金时间价值、信息不对称理论、委托代理理论与道德风险的理论基础,对我国航空公司的常见财务战略从投资战略、营运战略、筹资战略三个方面进行了分析,对我国航空公司的飞机租赁情况予以了统计分析。同时,对旧租赁准则实施下我国航空公司的财务状况进行了分析。由于新租赁准则于2021年实施,为研究新租赁准则对航空公司财务战略选择的影响,本文选择春秋航空公司作为案例研究公司。通过模拟应用新租赁准则,假设春秋航空在现有租赁合同、更改租赁合同期限、更改折旧政策三种情况下,研究春秋航空过去、现在和未来7年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现金流、财务指标的变化影响,发现:新租赁准则下春秋航空的多项负债将上升,其短期、长期偿债能力将有所下降;在租赁合同期内,春秋航空收益性能力的正负影响取决于租赁合同和折旧政策,可能先呈负影响再呈正影响。本文为研究春秋航空在新租赁准则下采取融资租赁还是经营租赁,假设其同时租赁两架新旧一致、型号一致、状况一致的飞机,分别采用融资租赁和经营租赁,对比分析两种方式的现金流,发现:春秋航空融资租赁一架飞机的现金净流出现值更小。最后,本文对春秋航空提出了折旧政策选择、飞机租赁方式、汇率风险防范、利率风险防范这四方面的财务战略建议。通过案例研究发现,我国航空公司如果存在经营租赁飞机业务,在新租赁准则下其偿债能力、收益性能力会受到或大或小的负影响,因此会影响航空公司的飞机租赁决策,航空公司对未来的投资、筹资、营运、股利分配的财务战略也会变化。新租赁准则施行也会带来一些问题,需要财务从业人员更多的职业判断,本文针对这些问题也提出了相关的建议与措施。

孙高洁[4](2018)在《煤炭上市企业ZM公司应收账款风险管理》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当前我国经济发展市场上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在这种情况下,各种行业的企业都纷纷采用信用销售的手段来争取客户,保持市场份额,这就导致了企业在经营中应收账款规模变大,应收账款风险管理问题也就越来越被企业所重视。适当范围内的应收账款有利于企业的经营与发展,但如果在这个过程中,缺乏风险管理,超过企业所能承受的范围,就会反过来危及企业,给企业造成信用、经营、财务等方面的风险,为了规避这样的现象发生,应当对企业应收账款进行科学的管理,以保证企业健康稳定的发展。本文主要研究上市煤炭企业ZM公司的应收账款风险管理问题,首先回顾了国内外学者对于应收账款风险管理的相关研究成果,同时采用规范研究的方法,以应收账款风险管理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为思路,进行研究。通过分析ZM公司应收账款现状与应收账款管理现状,得出对于ZM公司来说,应收账款管理上主要存在信用管理机制不健全、应收账款管理流程粗放、催收制度有待完善以及ERP系统未发挥应有作用这几方面的问题。同时针对ZM公司应收账款管理上存在的问题,从事前、事中、事后三个时间点为线索,提出一些改进建议,包括完善事前应收账款相关体系与部门建设、加强事中对应收账款的跟踪管理、强化事后的催收管理并转移风险、以及建立合同管理共享制度将各个流程与部门更紧密的联系在一起,同时强调了正确树立风险管理意识的重要性。

黄海花[5](2015)在《中小企业供应链融资问题研究》文中认为文章首先对课题的选题背景、研究意义及国内外研究现状做了概述,然后围绕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主要介绍了国内外中小企业供应链融资的发展背景。接着从供应链融资属于信贷类产品、供应链融资市场属于短期货币市场、供应链融资业务主体、供应链融资的制度环境这四个角度描述了供应链融资的特点。其次详细论述了中小企业供应链融资相关理论,包括中小企业供应链融资界定及构成要素,以及中小企业供应链融资方式的分类。之后引入电子商务背景下A公司供应链融资案例,对其进行详细的案例分析,总结出了 A公司供应链融资方式和价值所在,即供应链融资方式中的协调方式可以极好地解决中小采购商的资金难题、供应链融资对中小企业自身的资信情况的要求不是很苛刻、供应链融资提高了中小企业的融资的安全性。并引出了 A公司供应链融资方式的常见问题,包括法律责任问题、风险问题、融资过程中具体的规范化操作体系的缺乏。最后提出了中小企业供应链融资方式存在问题的解决对策,即供应链融资方式的风险防范措施、完善中小企业供应链融资方式规范化操作体系措施和完善供应链融资方式相关法律体系措施。

李俊德[6](2014)在《建构中小企业优质融资环境研究 ——世界部分国家及地区中小企业融资制度之比较》文中认为世界各国中小企业均是国民经济最活跃的主体,不仅其户数占全体企业户数均逾九成五,且提供约三分之二就业岗位机会,且孵育未来大企业、促进经济成长、增进社会安定与维护社会公平的作用,对经济社会稳定与持续快速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因此,世界部分国家及地区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很早就引起了学术界、金融界、及企业界进行广泛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和大型企业相比,中小企业的生产模式更加灵活,在促进就业、打破垄断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中小企业在稳定与刺激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被重新审视,经济实践推动了理论的完善,中小企业发展理论逐步形成。尽管中小企业发展理论日臻完善,近几年为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问题出台了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商业银行也努力尝试为中小企业提供更多的金融支持,但中小企业融资困境越发明显,「融资难」仍是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瓶颈。解决中小企业融资困境的根本之道在于营造中小企业优质融资环境,亦即进行金融制度的创新,即建立金融制度创新与中小企业发展相匹配的完整金融制度。另中小企业之所以融资困难之最重要原因在于其经营体质薄弱,面对外在环境恶化之抵抗力相对较差,金融机构即认为中小企业是贷款风险较大的一群。因此须进行扎根建设—强化中小企业健全体质,着手改造中小企业经营体质,将会改变金融机构对中小企业的刻板印象,也是改善中小企业融资困难之最佳保证,包括中小企业应不断充实自我提升、完善中小企业经营所需各功能协助之服务机构、建构中小企业辅导服务网络等。因此,如何深化金融市场改革,建构优质中小企业融资环境与制度,以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之问题是本论文之研究目的。惟本论文内涵精髓贵在实践,尤其在扎根建设—强化中小企业健全体质方面,可选择适当试点落实实践,相信可使我国中小企业有焕然一新的气象。

彭敏瑜[7](2013)在《REITs市场的风险及其传染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中国大陆经济发展快速,未来发展重点将由出口带动经济成长的引擎转为以消费及投资内需为主的双引擎;产业发展重点亦由制造业渐渐转型为金融、资本市场、其它服务业中心。为达成此目标,金融商品不断地推陈出新,尤其是衍生性商品,如期货、期权、人民币相关计价商品,REITs也是其中一项规划的产品。因此,研究美日REITs发展经验,探讨其投资组合风险,对中国而言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但以研究标的而言,大部分文献以单一市场为主,如美国、欧洲或日本的REITs为主,极少数进行地区性REITs动态关连性分析。就研究方法而论,大部分文献应用因子分析(Factor Analysis)、向量自我回归(VAR)、双变量GARCH波动率模型探讨相关议题,难以了解二变量间的静态及动态的相关程度。而就Copula相关性(dependence)、共移或外溢效果的研究文献仅少数几篇,显然其应用仍有较大的空间,且尚无文献应用在REITs的研究。所以,本文除了探讨美、日与台湾地区REITs的发展历史、优点及特色外,亦比较次贷风暴前后,美日两地REITs的相关性。在方法上,除了运用传统的相关分析外,更透过静态及动态Copula关联分析来进行比较。此外,本文亦应用历史模拟法,变异—共变异数法,极端值模型及动态Copula模型来求算美日REITs投资组合在次贷风暴前后的风险值及绩效,获致的具体实证结果如下:第一,以Normal Copula模型最佳,但相关程度极低。表明日本的REITs报酬率并不受到美国REITs报酬率的影响。但次贷风暴后,美日REITs报酬率的相关程度升高,但以Clayton Copula最佳。表明美国REITs报酬率会影响日本REITs报酬率。第二,本文分别采用动态Normal Copula及动态的Clayton Copula,结果发现次贷风暴后具有显着的传染效果。意涵美国REITs艮酬率变动会影响日本REITs报酬率。第三,正向及负向冲击的影响机率是有显着差异的。进一步言之,即当次贷风暴发生后,美国REITs对日本REITs的冲击影响明显变大。第四,比较不同的风险值模型,可以发现在次贷风暴前、后,历史模拟法及变异—共变异法所评估的风险值较极端值模型低,但Copula所评估的风险值平均又高于极端值模型;而经回溯测试结果可发现,大部分的风险值模型在95%、97.5%的显着水平下拒绝虚无假设,但总体以Copula表现最佳。本文的研究结果除了做为中国未来发展REITs的参考外,亦可做为全球REITs投资组合及风险管理的参考。

王娜娜[8](2012)在《信用卡业务国际化及其风险管理研究》文中提出风险管理是信用卡业务发展的重要方面,直接影响信用卡业务整体盈利水平的高低。信用卡业务是以信用卡为载体经营货币的业务,具有信贷功能和支付功能,是个人消费信贷业务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与传统个人消费信贷业务相比,信用卡业务具有盈利能力高、授信形式灵活等特点。信用卡业务起源于零售商发行的购物凭证,经历了商业信用卡时代,和银行信用卡主导的商业信用卡与银行信用卡共同发展时代,其盈利模式包括以利息收入为主要收益的经营型盈利模式,和以商户回佣为主要收益的服务型盈利模式,服务型盈利模式是经营型盈利模式的特例,从国内外情况来看,大多数信用卡业务经营机构采用的是经营型盈利模式运作。信用卡业务是无实物抵押的信贷业务,风险较大,因此风险管理在信用卡业务经营过程中至关重要。信用卡业务风险管理与传统意义上的风险管理有所区别,不仅具备传统风险管理保障业务安全正常经营的功能,还具备提高信用卡业务盈利能力的功能。目前信用卡业务风险管理已经成为实现和提高盈利能力的重要途径,保障业务安全正常经营的功能正是实现和提高盈利能力的一个方面。因此,信用卡业务风险管理理论要以利润最大化原理为理论基础,以全面风险管理理论为资金安全保障,以价格理论和比较优势理论为管理目标的实现手段,以核心竞争力和国际竞争力理论为发展指导,设立风险管理的总体目标和阶段性目标,以实现风险管理最终目的。要达到在风险和盈利均衡处经营的风险管理目的,信用卡业务经营机构就要采取一系列风险管理措施,从回避风险、降低风险、分散风险、转移风险和承担风险等多角度,实现对不同类型风险及其损失的处理和安排,以达到利润最大化和股东权益最大化的企业经营最终目标。信用卡业务经营机构实现利润最大化目标的要求和业务运行的需求,决定了信用卡业务的国际化特征。信用卡业务国际化发展是其发展的必然趋势和阶段性成果,不仅必要,而且可行,同时还需要具备一定的实现条件以保障其国际化发展顺利进行。国际化不仅将成为信用卡业务发展的主要方向,而且能够推动各国之间某些经济金融壁垒的消除,并逐步实现直接发卡到国外和境外地区。信用卡业务国际化发展面临的风险属于信用卡业务的一般风险,其应对措施也与信用卡业务一般风险的应对措施一致。由于业务国际化涉及国内外和境内外业务交流,因此会产生一些具有国际化特征的风险现象。国际化特征的风险现象的风险管理也同属于信用卡业务风险管理范畴,因此同样需要按照信用卡风险管理理念和目的进行管理。本文采取总分总的篇章结构对信用卡业务风险管理进行分析研究,对信用卡业务风险管理服务于利润最大化和股东权益最大化的观点进行论证,第一章和第六章为总述,第二章至第五章为分述。以下是各章的成文思想。第一章引言总起全文。着重介绍论文的选题背景和意义、文献综述、研究内容和方法以及创新与不足。从总体上阐述了论文选题原因、国内外研究的成果和进度,以及论文研究的侧重点、章节设置和使用的研究方法,并说明本文研究的创新和不足之处,力图通过本章的研究对论文有一个整体的概念和了解。第二章信用卡业务风险管理的相关理论。信用卡业务风险管理是将利润最大化作为风险管理最终目标,并在实现最终目标过程中根据一定的标准和方法形成若干子目标,最终目标和子目标实现的一般化和规范化形成了信用卡业务风险管理理论体系,在此基础上,按照循序渐进的研究方式,立足于明确信用卡业务风险管理的理论基础,从信用卡业务风险管理的基本内容入手研究信用卡业务风险管理的理论基础和理论体系。因此,本章从风险的概念入手,研究风险的特点类型和定量预测,再从风险的基本内容引入分析研究信用卡业务风险的定义、特征和种类,实现从风险的共性到特性的研究。在对信用卡业务风险的基础内容进行分析后,着手研究信用卡业务风险管理的主要内容。在分析了一般风险管理的内容后,将商业银行业务和信用卡业务的风险管理进行比照分析研究,得出作为建立信用卡业务风险管理理论体系基础的信用卡业务风险管理内容。在信用卡业务风险管理理论体系一节,围绕信用卡业务风险管理的本质分析研究风险管理理论,其本质是在保障业务正常安全运行基础上实现最大限度的盈利。利润最大化原理、价格理论、比较优势理论反映和实现了风险管理的本质,全面风险管理理论保障了业务正常安全运行,核心竞争力和国际竞争力理论确保了信用卡业务的发展和走向国际。第三章信用卡业务的发展历程与现状。本章在运用大量数据和图表阐述比较信用卡业务的概念、运作流程、盈利来源和盈利模式的基础上,分析研究信用卡业务发展历史和发展现状。结合对盈利来源的剖析和盈利模式的比较,针对性的研究信用卡业务的发展历程和现状,以及信用卡业务面向国际市场发展的国际化现状,探寻适合目前国际信用卡业务的盈利模式,力图揭示信用卡业务高盈利的规律,为我国国内信用卡行业的发展提供参考依据。根据信用卡业务发展的实际情况和发展目标,得出以利息收入为主要收益来源的经营型盈利模式,是信用卡业务经营机构的最优选择。根据我国境内信用卡业务发展情况的多角度分析,得出我国境内信用卡产业发展环境虽然日趋成熟,但还存在不少可以完善的空间,信用卡业务损失率虽然较低,但风险管理措施并没有起到提高盈利水平的作用,风险管理理念亟待更新和与国际接轨等存在的问题。第四章信用卡业务的国际化。本章从信用卡业务的国际化特征入手,分析业务国际化的必然性、可行性和实现条件,目的是分析研究信用卡业务国际化部分是否属于一般信用卡业务,是否具有存在的必要性,业务国际化是否与通过管理业务风险实现利润最大化的风险管理理念一致,以及信用卡业务国际化是否可以实现。在信用卡业务国际化发展中必然要面临国外和境外国家与地区的政策法规、监管条约、国际惯例、经济金融危机等一系列与国内不同的问题和情况,这些问题和情况及其变化都是潜在的风险因素。此外,信用卡业务国际化发展的政策、策略、业务运行流程等都属于风险管理范畴。风险管理与信用卡业务国际化发展密不可分。因此,从信用卡业务国际化在风险管理策略中的特殊地位、风险管理要满足业务国际化发展的基本要求、信用卡业务的国际业务与国内业务风险的区别、信用卡业务国际化发展适用于风险管理理念并使风险管理更加复杂等几个方面,分析研究信用卡业务国际化与风险管理的关系。本章的作用在于明确了信用卡业务的特征就是国际化,这是由业务的日常运行和利润最大化的企业经营目标决定的,并分析得出信用卡业务风险管理与业务国际化不可分割。此外,指出信用卡业务在风险管理理念的支配下,国际化程度不断加深加宽,同时风险管理也要应对国际竞争中产生的风险。第五章信用卡业务国际化的风险及应对措施。前文多次提到对信用卡业务经营及其风险管理的要求有降低损失、扩大收益、实现利润最大化、提高盈利能力、在风险与盈利均衡点上经营业务,这些在业务经营和风险管理中自觉或自发形成的对业务运作及其风险管理的要求,逐步形成了信用卡业务风险管理目的,根据该目的采取的措施是本章研究的主要内容。本章研究了信用卡业务风险管理的目的和风险管理措施,阐述了风险管理的目的是寻求盈利和风险的均衡点、并确保信用卡业务在均衡点上经营的观点,实现风险管理目的的方法是风险管理措施。风险管理措施包括明确风险管理目标及其阶段性目标、制定风险管理框架、制定风险管理政策、风险应对处理措施等四个步骤,其中风险应对处理措施分为风险回避、风险转移、风险分散、风险对冲、风险降低和风险承受等六类措施分别进行研究。风险回避措施包括运用业务运作政策排除风险因素和研发新科技产品;风险转移措施包括保险和业务外包;风险分散措施主要包括资产证券化;风险对冲措施包括汇率期权、掉期交易等;风险降低措施包括运用信用评分技术、查询信用信息、拍卖不良贷款;风险承受措施包括提取呆帐准备金和呆账核销以及承担发展业务过程中的风险损失。在风险应对处理措施中资产证券化措施主要针对未导致损失的风险,拍卖不良贷款主要针对可能导致损失的风险,提取呆帐准备金和呆账核销主要针对已基本确定为损失的风险,信用评分技术、查询信用信息、汇率期权、保险、业务外包主要针对潜在的风险因素,以避免风险事件的发生。研发新科技产品和承担发展业务过程中的风险损失是信用卡业务发展的需要和风险偏好经营的体现。此外,国际化是信用卡业务经营的特征和发展方向,不仅扩大了信用卡业务发展的市场、引进了先进的经验和技术,也存在信用卡业务发展和规模扩大的制约因素以及各类可能引起损失的风险因素。因此,本章还从信用卡业务国际化特征方面分析了国际化发展的主要风险、国际先进的信用卡业务风险管理经验以及国际化风险的主要应对措施,在分析过程中将国际化的风险及其应对措施,与信用卡业务一般风险及其应对处理措施进行比较,从国际化风险的现象入手分析涉及的风险类别,并得出应对措施,同时将国际化的风险及其应对措施归类于信用卡业务一般业务风险及其应对处理措施之中。第六章结论与建议是总结全文,指出我国信用卡业务风险管理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展望信用卡业务国际化的前景,并得出了论文研究的主要结论及对策和建议。

马珊珊[9](2009)在《面向TPL企业的存货融资决策问题及其优化方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物流金融的引入,解决了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银行放贷难的市场现状,为整个中国金融市场和物流市场开辟了一片新的蓝海。作为业务创新它联结了银行、物流企业、贷款企业三方的利益,实现了供应链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集成,达到了降低资金流运作成本并为供应链创造价值的目的。作为新兴研究领域,它还处在初级发展阶段,没有完善的理论框架。本文在此背景下,以第三方物流企业为研究对象,探讨了存货质押融资业务中关键活动的决策问题。文章依据业务流程分别对物流企业与银行的合作模式选择、中小企业信贷风险评估、质押存货质押率确定三个环节进行了建模和优化,并以仿真模拟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主要内容包括:首先,在对国内外物流金融相关研究总结与对比的基础上,深入分析了存货质押融资业务模式,并基于信息不对称情况下的信息甄别理论,建立物流企业与银行的合约选择模型,求解出模型的三个分离均衡结果,得到了物流企业努力水平与银行激励水平的定量对应关系,解决了融资平台合作方式的决策问题第二,建立了从行业、供应链、客户企业三个维度考查中小企业信贷风险的指标体系,应用基于Levenberg-Marquardt法改进的BP神经网络模型对中小企业信贷风险进行评估,得到企业信用等级,以此作为物流企业选择贷款申请企业的基础。第三,依据Black-Scholes欧式看跌期权定价原理,用存货质押贷款模拟期权收益来构造有流动性风险的存货质押贷款期权卖方定价基本方程,由此推导出带有流动性风险的存货质押贷款质押率。并由敏感性分析说明相关因素对质押率的影响程度。最后,基于投资组合管理的思想,对同一贷款企业的多种质押商品确定统一的质押率。应用copula函数描述商品组合价值波动的非线性相关性,建立了存货质押贷款违约损失模型,构造出物流企业成本函数,确定了使物流企业成本最小化的最优质押率。通过模拟实证说明关键参数对质押贷款违约损失的影响。

曹爱民[10](2007)在《浅谈国有企业加强应收账款管理的措施》文中提出应收款项的困扰是中国企业面临众多问题中的一个,这些未收回的应收款项严重阻碍企业的发展,使企业资金短缺,并给企业造成连锁反映。

二、浅论应收帐款融资及其意义(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浅论应收帐款融资及其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1)建筑企业去杠杆问题研究 ——以X公司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引言
1 绪论
    1.1 选题的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1.3 研究思路及方法
    1.4 本文框架结构
    1.5 本文的重难点与创新点
2 理论基础
    2.1 去杠杆相关概念
    2.2 风险管理理论
    2.3 资本结构理论
    2.4 资本成本理论
3 中国建筑行业高杆杠现状及原因分析
    3.1 中国建筑行业高杠杆背景及现状
    3.2 中国建筑行业的运营特点
    3.3 中国建筑行业高杠杆产生的原因
4 X公司现状及高杠杆成因分析
    4.1 X公司简介
    4.2 X公司融资现状分析
    4.3 X公司融资问题及高杠杆成因分析
5 X公司去杠杆途径
    5.1 拓宽公司融资途径
    5.2 增强内源融资能力
6 结语
    6.1 研究结论
    6.2 局限性
参考文献
附件
后记

(2)债务催收订定专法必要性与可行性研究 ——以境外法制为比较与借鉴(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动机与研究目的
        一、研究动机
        二、研究目的
    第二节 研究范围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范围
        二、研究方法
    第三节 文献探讨
        一、台湾地区文献探讨
        二、大陆地区文献探讨
        三、催收研究趋势
    第四节 研究架构与章节安排
        一、研究架构
        二、章节安排
    第五节 预期研究结果与研究限制
        一、预期研究成果
        二、研究限制
第一章 催收制度相关理论
    第一节 催收法制概念建构
        一、概论
        二、债的相关概念
        三、催收相关基本概念
    第二节 催收问题及产业之起源
        一、美国催收问题及产业之起源
        二、日本催收问题及产业之起源
        三、台湾地区催收问题及产业之起源
        四、大陆地区催收问题及产业之起源
    第三节 催收行为之管理对催收当事人权益之影响
        一、非法与不当催收所涉被催收人的基本权利侵犯
        二、催收专法对催收人基本权利之限制
        三、催收专法对于债权人财产权实现的限制
        四、催收法制于宪法架构下理想之设计
    第四节 债务催收相关规范
        一、催收基本民、刑法规范
        二、行政管理与纪律规范
第二章 我国大陆地区催收现状分析
    第一节 大陆地区非法催收实例
    第二节 合法的催收行为
        一、电话催收请求主、从债务人还款
        二、行使抵销权
        三、请保证机构理赔
        四、由第三人承担债务或代为清偿
        五、由金融机构自行拍卖担保物
        六、由金融机构承受担保品
        七、寄送催收信函
        八、外访
        九、法务催收
        十、公开个人信用信息
        十一、对高消费以及非生活与工作必需消费行为之限制
    第三节 不合法的债务催收行为
        一、不法催收
        二、不当催收
    第四节 催收实务与现有法令规定的落差
        一、司法上缺乏保障人民的财产权之救济途径
        二、行政上主管机关管制思维欠缺远见
        三、立法上欠缺处罚明文之灰色地带
第三章 境外债务催收法制与经验
    第一节 美国《公平债务催收行为法》之特殊规范
        一、有关债务人地点信息的获取
        二、与债务催收有关的通讯
        三、不当催收手段类型归纳
        四、虚伪或误导的表述与提供不正确表格
        五、不公平行为与复数债务清偿之指定
        六、债务确认程序
        七、主管机关提交管理状况报告
        八、消费者投诉
        九、消费者金融保护局对催收活动的监督
        十、债务催收法庭之友摘要
        十一、执法情形
        十二、教育和推广计划(Education and Outreach Initiatives)
    第二节 英国《1974年消费者信用法》之特殊规范
    第三节 日本《债权管理回收业特别措施法》与《贷金业管制法》之特殊规范
        一、对债权管理回收业的设立与变更
        二、债权管理回收业者业务经营
        三、对债权管理回收公司的监督
        四、行政调查与债权管理回收业之关联
        五、《贷金业管制法》
    第四节 美国、日本与英国委外催收法制之横向比较
        一、立法背景
        二、催收行为主体
        三、催收行为客体
        四、催收行为规范
    第五节 其他主要国家与国际组织委外催收管理要点
        一、德国委外催收监管法令与原则
        二、巴塞尔银行监理委员会委外催收监管法令与原则
        三、欧洲银行管理局委外催收监管法令与原则
        四、其他国家委外催收监管法令与原则
    第六节 台湾地区立法经验
        一、重要的催收监管原则
        二、重要的催收监管原则台湾地区催收法制现况
        三、台湾地区立法草案沿革
第四章 我国大陆地区债务催收专法之建立
    第一节 我国大陆地区订定债务催收专法之必要性
    第二节 我国大陆地区订定债务催收专法之可行性
        一、催收款来源多元且具高度经济影响力
        二、制定专法有助事权统一与将不当催收纳入规范
    第三节 催收专法立法原则与建议
        一、催收相关当事人间基本权利冲突之平衡
        二、立法目之设定
        三、催收主管机关
        四、行为管理或行业管理之选择
        五、资讯揭露之要求
        六、委外管理组织架构
        七、隐私保护
        八、挡债律师制度
        九、催收人员资格限制
        十、债务催收的范围
        十一、催收行为与行业管理之罚则
        十二、公会制度之建立
第五章 结论
    第一节 研究发现
        一、催收问题及产业之起源各国、各地区不尽相同
        二、催收法制应视为债务人“经济再生”之机制
        三、催收法制应从实证面建立基础
        四、催收法制应建立于管理开放之思维
    第二节 未来研究建议
参考文献
后记

(3)新租赁准则对我国航空公司财务战略的影响研究 ——以春秋航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导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内容与框架
    1.4 主要贡献与不足
2.文献综述
    2.1 租赁相关文献综述
    2.2 财务战略相关文献综述
    2.3 文献评述
3.概念界定、理论基础与租赁准则概要
    3.1 概念界定
        3.1.1 财务战略
        3.1.2 航空公司
    3.2 理论基础
        3.2.1 成本效益分析
        3.2.2 企业价值最大化
        3.2.3 资金时间价值
        3.2.4 信息不对称理论
        3.2.5 委托代理理论与道德风险
    3.3 租赁准则概要
        3.3.1 我国新旧租赁准则概要
        3.3.2 我国租赁准则修订缘由(国际租赁准则趋同)概要
4.我国航空公司财务战略及租赁情况的统计与旧准则应用分析
    4.1 我国航空公司常见的财务战略分析
        4.1.1 投资战略以企业并购为主
        4.1.2 营运战略注重销售能力、议价能力与成本控制能力
        4.1.3 筹资战略以外资入股为辅,以负债方式为主
    4.2 我国上市航空公司租赁情况统计分析
        4.2.1 我国航空公司飞机引进方式以租赁为主,且高于全球平均水平
        4.2.2 我国航空公司更偏向于经营租赁的飞机租赁方式
    4.3 旧租赁准则应用分析
        4.3.1 收益性分析—销售净利率
        4.3.2 偿债能力分析—速动比率
        4.3.3 资金、资源利用效率--应收帐款周转率
        4.3.4 资本结构的安全性分析--资产负债率
5.新租赁准则对春秋航空财务战略影响的案例分析
    5.1 春秋航空简介
        5.1.1 春秋航空公司简介
        5.1.2 春秋航空经营模式简介
        5.1.3 春秋航空旧准则下的财务战略简介
    5.2 新租赁准则对春秋航空现有经营租赁合同的模拟财务影响
        5.2.1 对会计计量的模拟影响
        5.2.2 对财务状况的模拟影响
        5.2.3 对经营成果的模拟影响
        5.2.4 对现金流量的模拟影响
        5.2.5 对财务指标的模拟影响
    5.3 假设春秋航空更改租赁合同期限的模拟财务影响
        5.3.1 更改租赁合同期限对财务状况的模拟影响
        5.3.2 更改租赁合同期限对经营成果的模拟影响
    5.4 假设春秋航空更改折旧政策的模拟财务影响
        5.4.1 更改折旧政策对财务状况的模拟影响
        5.4.2 更改折旧政策对经营成果的模拟影响
    5.5 假设春秋航空租赁飞机分别采用融资租赁合同与经营租赁合同的比较分析
        5.5.1 融资租赁合同与经营租赁合同的介绍
        5.5.2 融资租赁合同与经营租赁合同的现金流比较分析
    5.6 新租赁准则春秋航空财务战略选择及建议
        5.6.1 对春秋航空公司折旧政策选择的财务战略建议
        5.6.2 对春秋航空公司飞机租赁方式的财务战略建议
        5.6.3 对春秋航空公司汇率风险防范选择的财务战略建议
        5.6.4 对春秋航空公司利率风险防范选择的财务战略建议
6.研究结论与建议
    6.1 研究结论
        6.1.1 新租赁准则对春秋航空的财务战略研究结论
        6.1.2 新租赁准则对我国航空公司的财务战略研究结论
    6.2 建议和措施
        6.2.1 熟悉准则条款,提高财务人员专业水平和素质
        6.2.2 航空公司需梳理租赁合同,做好过渡期准备工作
        6.2.3 航空公司需协调好与出租方的关系
        6.2.4 航空公司需综合评估,找到适合自身特点的租赁方式
参考文献
后记
致谢

(4)煤炭上市企业ZM公司应收账款风险管理(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导言
    1.1 选题背景、目的和意义
        1.1.1 背景
        1.1.2 研究目的
        1.1.3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外文献
        1.2.2 国内文献
        1.2.3 国内外研究评述
    1.3 论文内容及结构安排
        1.3.1 论文内容
        1.3.2 论文结构
        1.3.3 结构框架图
    1.4 研究方法
2 应收账款与应收账款风险管理的基本理论
    2.1 应收账款基本理论
        2.1.1 应收账款的定义与特点
        2.1.2 应收账款产生的原因
        2.1.3 应收账款对企业的影响
    2.2 应收账款的风险管理
        2.2.1 应收账款风险的分类
        2.2.2 应收账款风险的影响因素
        2.2.3 应收账款风险的表现
        2.2.4 应收账款风险管理的内容
    2.3 风险识别理论与方法
        2.3.1 风险识别的基本理论
        2.3.2 风险识别的常用方法
3 ZM公司应收账款及其风险管理现状
    3.1 企业概况
        3.1.1 简介
        3.1.2 组织架构
    3.2 应收账款现状
        3.2.1 应收账款余额
        3.2.2 应收账款流动速度
        3.2.3 客户赊销情况
        3.2.4 2016 年度坏账准备计提情况
    3.3 应收账款风险管理现状
        3.3.1 销售流程风险管理
        3.3.2 信用评级风险管理
        3.3.3 会计核算风险管理
        3.3.4 应收账款回款风险管理
4 ZM公司应收账款管理存在的问题
    4.1 信用管理机制不健全
        4.1.1 信用评级过程简单
        4.1.2 信息管理系统混乱
    4.2 应收账款管理流程粗放
        4.2.1 机构设置简单
        4.2.2 责权划分模糊
    4.3 催收制度有待完善
        4.3.1 缺乏应收账款的催收流程
        4.3.2 欠缺第三方的协调催款
    4.4 ERP未发挥应有作用
        4.4.1 客户档案冗杂
        4.4.2 流程间缺乏连贯性
5 ZM公司加强应收账款风险管理的建议及措施
    5.1 完善事前应收账款相关体系与部门建设
        5.1.1 合理优化销售体系
        5.1.2 完善企业的信用评价体系
    5.2 加强事中对应收账款的跟踪管理
        5.2.1 整合应收账款管理部门
        5.2.2 升级应收账款信息管理系统
    5.3 强化事后的催收管理
        5.3.1 加强后续催收工作
        5.3.2 转移应收账款风险
    5.4 建立合同管理共享制度
    5.5 正确树立风险管理意识
6 总结
参考文献
致谢

(5)中小企业供应链融资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文文摘
绪论
    一、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本文的研究内容与方法
第一章 中小企业供应链融资的发展背景及特点
    第一节 供应链融资的发展历程与现状
        一、国外的供应链融资的发展及现状
        二、国内供应链融资的发展现状
    第二节 中小企业供应链融资方式的特点
        一、供应链融资属于信贷类产品
        二、供应链融资市场属于短期货币市场
        三、供应链融资业务主体
        四、供应链融资的制度环境
第二章 中小企业供应链融资相关理论
    第一节 中小企业供应链融资界定及构成要素
        一、供应链融资的界定
        二、供应链融资方式的构成要素
    第二节 中小企业供应链融资方式的分类
        一、按照是否授信业务分类
        二、按照融资使用的质押对象分类
第三章 电子商务背景下A公司供应链融资案例
    第一节 A公司的融资困境及其供应链融资方式
        一、A公司的融资困境
        二、A公司供应链融资方式
    第二节 供应链融资方式的价值
        一、供应链融资方式的优势分析
        二、供应链融资方式的价值
第四章 中小企业供应链融资方式问题和解决对策
    第一节 供应链融资方式存在的问题
        一、风险问题
        二、融资过程中规范化操作体系缺乏
        三、法律责任问题
    第二节 供应链融资方式问题的解决对策
        一、供应链融资方式的风险防范措施
        二、完善中小企业供应链融资方式规范化操作体系措施
        三、完善供应链融资方式的相关法律体系措施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6)建构中小企业优质融资环境研究 ——世界部分国家及地区中小企业融资制度之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文文摘
目录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目的与选题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第三节 研究方法及可行性分析
    第四节 本论文主要创新点
第二章 中小企业信贷融资相关理论之文献探讨
    第一节 中小企业信贷融资相关理论
    第二节 文献评析
    第三节 建构适合中小企业优质融资环境的必要性
第三章 中小企业政策性金融制度
    第一节 中小企业政策性金融制度之重要作用与理论分析
    第二节 世界部分国家及地区中小企业政策性金融制度之经验
    第三节 世界部分国家或地区中小企业政策金融机制架构模式之启示
第四章 建立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制度
    第一节 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制度之功能
    第二节 世界部分国家及地区中小企业政策性信用担保制度
    第三节 台湾地区中小企业融资信用保证制度
    第四节 我国中小企业政策性信用担保制度之经验
第五章 落实中小企业辅导体系
    第一节 台湾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原因分析
    第二节 中小企业融资、经营诊断与经营辅导间之关联性
    第三节 我国中小企业辅导体系
    第四节 台湾地区中小企业融资辅导机制
    第五节 提升中小企业负责人素质
    第六节 防范中小企业财务危机之机制
第六章 结论—建构中小企业优质融资环境
    第一节 基础建设—优化中小企业融资环境
    第二节 扎根建设—强化中小企业健全体质
附录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7)REITs市场的风险及其传染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的现实背景
        1.1.1 选题的现实背景
        1.1.2 选题的现实与理论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文献评述
        1.2.1 中国发展REITs的相关文献
        1.2.2 台湾地区不动产证券化之相关文献
        1.2.3 风险值相关文献
        1.2.4 Copula相关文献整理
    第三节 本文研究思路与架构安排
        1.3.1 本文研究思路
        1.3.2 本文架构安排
    第四节 研究方法、创新点与难点
        1.4.1 主要研究方法
        1.4.2 创新点
        1.4.3 难点
第二章 不动产证券化的理论和实践发展
    第一节 资产证券化
        2.1.1 资产证券化的发展
        2.1.2 证券化的优缺点与应注意的风险
        2.1.3 资产证券的风险类型
        2.1.4 金融资产证券化——MBS
        2.1.5 住宅抵押贷款
        2.1.6 房贷转付证券(MPT)
        2.1.7 担保房贷凭证(CMO)
        2.1.8 金融资产证券化
    第二节 不动产证券化
        2.2.1 不动产证券化的意义
        2.2.2 影响不动产现金流量与投资价值
        2.2.3 不动产证券化的好处与缺点
        2.2.4 CDO与信用衍生商品
        2.2.5 信用衍生商品
        2.2.6 目的
        2.2.7 特性
        2.2.8 主要优点
        2.2.9 投资REITs的风险
    第三节 美国不动产证券化
        2.3.1 发展沿革与现况
        2.3.2 REITs法令主要规范
        2.3.3 美国REITs主要类型
    第四节 日本不动产证券化
        2.4.1 发展沿革
        2.4.2 发展型态
        2.4.3 发展现况
    第五节 台湾地区不动产证券化
        2.5.1 发展历史与沿革
        2.5.2 台湾地区不动产证券化的两大架构
        2.5.3 台湾地区REITs商品
        2.5.4 台湾地区REITs的交易成本
        2.5.5 台湾地区REITs与日本REITs之比较
    第六节 香港地区不动产证券化
    第七节 新加坡不动产证券化
    第八节 韩国不动产证券化
    第九节 次贷风暴与美国不动产证券化
        2.9.1 美国次级房贷事件之形成背景与过程
        2.9.2 美国次级房贷对全球金融市场的影响
第三章 中国REITs发展及存在的问题
    第一节 中国房地产的发展
    第二节 中国房地产企业的融资管道
    第三节 中国REITs的发展现况分析
        3.3.1 发展现况说明
        3.3.2 中国发展REITs的几点问题分析
        3.3.3 中国发展REITs的利基因素
        3.3.4 美国发展REITs的经验可供借镜
第四章 REITs风险管理理论:风险值理论与发展
    第一节 风险值发展
    第二节 变异—共变异数法
    第三节 极端值模型
    第四节 回溯测试
第五章 美日REITs市场传染风险的实证分析
    第一节 研究数据与实证设计
        5.1.1 资料初判
        5.1.2 静态Copula模型配适
        5.1.3 动态Copula模型配适
    第二节 基本叙述统计量分析
    第三节 Coupla模型分析
        5.3.1 次贷风暴前
        5.3.2 次贷风暴后
    第四节 投资组合风险值评估
    第五节 回溯测试结果
第六章 结论与政策建议
    第一节 结论及政策函义
        6.1.1 本文结论
        6.1.2 政策意涵
    第二节 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8)信用卡业务国际化及其风险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创新点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第一节 选题背景和意义
    第二节 文献综述
    第三节 研究内容和方法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方法
    第四节 本文的创新与不足
第二章 信用卡业务风险管理的相关理论
    第一节 信用卡业务风险管理的相关内容
        一、信用卡业务风险的相关内容
        二、信用卡业务风险管理相关内容
    第二节 信用卡业务风险管理理论体系
        一、信用卡业务风险管理围绕利润最大化原理展开
        二、信用卡业务风险定价部分遵循价格理论
        三、信用卡业务风险管理策略选择遵循比较优势理论
        四、信用卡业务风险管理运用全面风险管理理论
        五、信用卡业务风险管理的核心竞争力和国际竞争力理论
    第三节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信用卡业务的发展历程与现状
    第一节 信用卡业务的基本内容
        一、信用卡业务的基本概念及业务流程
        二、信用卡业务盈利来源和盈利模式
    第二节 信用卡业务的发展历程
        一、信用卡业务的发展史
        二、信用卡业务发展的现状与问题
    第三节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信用卡业务的国际化
    第一节 信用卡业务国际化的必然性可行性和实现条件
        一、信用卡业务国际化的必然性
        二、信用卡业务国际化的可行性
        三、信用卡业务国际化的实现条件
    第二节 信用卡业务国际化与风险管理的关系
        一、信用卡业务国际化在风险管理策略中的特殊地位
        二、信用卡业务风险管理政策措施需要满足其国际化发展的基本要求
        三、信用卡业务的国际业务与国内业务风险的区别
        四、信用卡业务国际化发展适用于风险管理理念并使风险管理更加复杂
    第三节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信用卡业务国际化的风险及应对措施
    第一节 信用卡业务风险管理目的
        一、信用卡业务风险管理目的的内容
        二、信用卡业务风险管理目的构成因素
        三、信用卡业务风险管理目的与业务经营目标的关系
    第二节 信用卡业务风险管理的一般措施
        一、明确风险管理目的和阶段性目标
        二、制定风险管理框架
        三、制定风险管理政策
        四、风险应对处理措施
    第三节 信用卡业务国际化的主要风险以及应对措施
        一、信用卡业务国际化的主要风险
        二、国际先进的信用卡业务风险管理经验
        三、信用卡业务国际化风险的主要应对措施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一、我国信用卡业务风险管理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
    二、信用卡业务国际化的前景展望
    三、主要结论
    四、对策与建议
中外文参考文献
攻博期间相关的科研成果目录

(9)面向TPL企业的存货融资决策问题及其优化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物流金融及其背景
        1.1.1 物流金融及其产生背景
        1.1.2 物流金融对我国经济发展的意义
    1.2 存货质押融资模式及作用
    1.3 我国发展现状、问题与需求分析
        1.3.1 存货质押融资业务及其在我国发展
        1.3.2 第三方物流企业问题与需求
    1.4 研究目的、研究思路和方法
    1.5 论文内容结构
    1.6 文章创新点
    1.7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存货质押融资相关理论综述
    2.1 国外物流金融研究
        2.1.1 国外理论研究
        2.1.2 国外实践成果
    2.2 我国物流金融研究
        2.2.1 物流金融内容与作用研究
        2.2.2 物流金融业务模式研究
        2.2.3 物流金融风险管理研究
        2.2.4 存货质押融资研究
    2.3 中外存货质押融资业务对比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TPL企业-银行合作模式选择
    3.1 第三方物流企业与银行的合作基础
        3.1.1 理论基础
        3.1.2 实践基础
    3.2 第三方物流企业与银行基本合作模式
    3.3 信息甄别理论
    3.4 信息不对称情况下的物流企业与银行最优合约选择
        3.4.1 存货质押业务中银行与物流企业的委托—代理关系
        3.4.2 信息不对称情况下的银行与物流企业最优合约模型
        3.4.3 不同激励合约下的银行与物流企业最优合约方式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中小企业信贷风险评估模型
    4.1 中小企业信贷风险分析
        4.1.1 中小企业信贷风险表现
        4.1.2 中小企业信用风险特点
        4.1.3 中小企业信贷风险产生根源
    4.2 中小企业信贷风险评估方法
        4.2.1 信贷风险评估模型的比例分析阶段
        4.2.2 信贷风险评估模型的统计分析阶段
        4.2.3 信贷风险评估模型的人工智能阶段
        4.2.4 国外评估中小企业信贷风险实践
        4.2.5 第三方物流企业对中小企业信贷风险评估的现实意义
    4.3 中小企业信贷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建立
        4.3.1 行业指标体系
        4.3.2 供应链指标体系
        4.3.3 客户企业指标体系
    4.4 中小企业信贷风险评估的神经网络模型
        4.4.1 前馈神经网络概述
        4.4.2 BP算法
        4.4.3 基于Levenberg-Marquardt法改进的BP神经网络
        4.4.4 基于LM法改进的BP神经网络的企业信贷风险评估模型设计
        4.4.5 数据预处理
        4.4.6 模型训练及其检验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基于期权定价理论的存货质押贷款质押率评估模型
    5.1 期权理论
        5.1.1 金融期权理论
        5.1.2 存货质押贷款与期权的关系
        5.1.3 基于期权理论的抵质押贷款研究进展
    5.2 存货质押贷款质押的质押率模型
        5.2.1 存货质押贷款质押率理论研究回顾
        5.2.2 贷款质押率的范围确定过程
        5.2.3 期权定价原理确定存货质押贷款质押率
        5.2.4 存货质押贷款质押率影响因素的敏感性分析
    5.3 算例
        5.3.1 对存货价值服从几何布朗运动的检验
        5.3.2 计算质押率
        5.3.3 质押率的检验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组合存货质押贷款质押率评估模型
    6.1 模型建立理论基础
        6.1.1 组合存货质押贷款
        6.1.2 Copula理论
        6.1.3 简化型模型
    6.2 贷款损失模型
        6.2.1 模型基本假设
        6.2.2 贷款违约损失模型建立
        6.2.3 质押率的确定
    6.3 算例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7.1 全文总结
    7.2 论文的主要贡献
    7.3 存在问题与展望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10)浅谈国有企业加强应收账款管理的措施(论文提纲范文)

1 国有企业应收账款形成的主要原因
    1.1 外部因素
    2.2 内部原因
2 加强应收账款管理的措施
    2.1 明确应收帐款具体由谁来管理
    2.2 运用科学的方法对应收帐款进行管理
    2.3 遏制应收账款成为新坏账死账的可能性
    2.4 制订应收账款内部上报制度
3 化解应收账款所处风险的几种方法
    3.1 通过“债转股”,将应收帐款转换为股权
    3.2 通过资产置换,将应收帐款转换为优质资产
    3.3 通过银行代理回收应收帐款
    3.4 设立清欠应收帐款公司,实现债权人和债务人双赢
    3.5 通过应收账款证券化融资
4 结语

四、浅论应收帐款融资及其意义(论文参考文献)

  • [1]建筑企业去杠杆问题研究 ——以X公司为例[D]. 段晨. 三峡大学, 2020(06)
  • [2]债务催收订定专法必要性与可行性研究 ——以境外法制为比较与借鉴[D]. 王冠玮. 华东政法大学, 2019(08)
  • [3]新租赁准则对我国航空公司财务战略的影响研究 ——以春秋航空为例[D]. 胡钟艺. 西南财经大学, 2019(07)
  • [4]煤炭上市企业ZM公司应收账款风险管理[D]. 孙高洁. 广东财经大学, 2018(04)
  • [5]中小企业供应链融资问题研究[D]. 黄海花. 福建师范大学, 2015(05)
  • [6]建构中小企业优质融资环境研究 ——世界部分国家及地区中小企业融资制度之比较[D]. 李俊德. 福建师范大学, 2014(03)
  • [7]REITs市场的风险及其传染研究[D]. 彭敏瑜. 南开大学, 2013(07)
  • [8]信用卡业务国际化及其风险管理研究[D]. 王娜娜. 武汉大学, 2012(12)
  • [9]面向TPL企业的存货融资决策问题及其优化方法研究[D]. 马珊珊. 天津大学, 2009(12)
  • [10]浅谈国有企业加强应收账款管理的措施[J]. 曹爱民. 金属世界, 2007(05)

标签:;  ;  ;  ;  ;  

论应收账款融资及其意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