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畜牧业发展再创新高

内蒙古畜牧业发展再创新高

一、内蒙古 畜牧业发展创新高(论文文献综述)

王延中,李文雨[1](2021)在《“发展农牧结合生态畜牧业,建设优质高效肉业基地”规划研究》文中指出为进一步加强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以下简称莫旗)畜牧业科学、有序、可持续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畜牧法》有关规定,结合莫旗打造具有农牧经营一体化布局,制定此规划:发展农牧结合现代生态畜牧业,制定中长期畜牧业疫病防治规划,建设绿色、优质、高效、安全、创新型畜牧业,打造"肉牛、肉羊、生猪、大鹅"4大肉类畜禽产业生产基地,促进莫旗现代生态畜牧业发展规模化,突出农牧结合、绿色环保、安全高效、健康养殖.紧扣国家乡村振兴战略主题,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利于推动农业从增产导向转向提质导向,以"互联网+"为创新引领,打造全新模式线下线上全流程智慧型畜牧大产业链,促进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增强莫旗农业创新力和竞争力,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奠定坚实基础.

卢文慧[2](2021)在《肃南牧区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和医疗卫生保健事业的巨大改善,生育率持续保持较低水平,老龄化进程逐步加快。老龄化带来的养老问题已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问题。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显示我国65岁及以上人口为19064万人,占全国总人口的13.50%。与2010年相比,6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4.63个百分点。我国老龄化率再创新高,我国即将进入“深度老龄化社会”。我国牧区相对于城镇以及农业区其拥有独特的牧业经济,牧区少数民族人口占绝大多数,独特的游牧民族文化也影响着牧民的养老生活。牧区地广人稀居住的分散性居住格局使得基础设施配备成本较高。游牧经济以及背后的游牧文化影响着牧区民众的生活思想观念。促进牧区居民独特的民族文化以及与当地人口老龄化现状、少数民族自治政府养老政策相结合是本研究的目的。牧区养老的独特性以及民族文化的功能性催生了差异化养老制度。差异化养老制度是面对少数民族农牧区特殊的自然条件和历史文化传统形成的养老现状的应对举措。在现代养老保险制度植入过程中,民族地区的传统文化、经济发展水平、生育政策和人口预期寿命等因素形成了民族地区和少数民族的养老保障差异化需求,满足差异化需求需要通过养老政策的差异化供给。对于养老保障制度的共性问题,可以通过统一的制度调整逐步解决,对于民族地区和少数民族面临的特殊问题和个性问题,应在现行国家统一社会养老保障政策的基础上,结合民族地区与少数民族的特点,对养老保障制度结构或制度参量进行因地制宜地调整,使之更好地满足民族地区和少数民族养老保障需求。文章共分为绪论与正文两个部分。绪论主要介绍本选题的研究现状与田野点概况等基本情况介绍。正文分为四个部分,首先介绍多民族聚居格局下的牧区老年社会,其次引出分散居住格局下的牧区养老问题与服务体系建设难点,接着介绍牧区传统文化资源与养老服务理念,最后就肃南牧区差异化养老与服务体系建设提出具体建议。

杨清[3](2021)在《草原生态补奖政策在河西走廊的实施效应及牧民的响应》文中提出草地是我国最大的陆地生态系统,草地退化是全球面临的共同挑战。自2011年以来,我国实施了草原生态补奖政策,旨在保护草原生态系统,促进畜牧业生产方式的转变及牧民收入的提高。甘肃省河西走廊,主要包括青藏高原区和西部荒漠草地区,因其独特的地理和气候条件成为我国北方重要的生态屏障,也是实施草原生态补奖政策的主要区域之一。甘肃省在实施这一政策过程中,依据区域特点,综合各类因素,制定了差别性的补奖标准。牧民是生态生产力的直接维护者,在草原生态补奖政策实施过程中,牧民既是被补偿的主体,也是“经济人”,在参与项目过程中所表现出的积极性,以及由此产生的行为响应,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政策的实施效应。本研究以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理论、公共产品理论、外部性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和生态伦理等理论为基础,系统梳理了国内外有关生态补偿的相关文献,对河西走廊人口-经济-社会-资源-环境(PESREn)系统协调性及草原生态经济系统进行了综合评价。在此基础上,于2015-2017年连续3年,每年7月,分别对属于河西走廊青藏高原区和西部荒漠草地区的天祝县、肃南县、民乐县、永昌县、民勤县、古浪县、肃北县和阿克塞县等8个县、22个乡镇、94个村的550户牧民进行了实地调研和深度访谈,调研内容包括被调查者基本情况、农牧业生产及牧民生计、牧民生态保护意识、牧民对政策的认知和行为响应、政策执行及牧民对政策的满意度、牧民政策期望等七个方面。基于调研数据,实证分析了牧民对草原生态补奖政策的认知、行为响应、参与政策的意愿和满意度,对实施不同补偿标准的青藏高原区和西部荒漠草地区在牧民响应和对政策的满意度两方面进行了比较研究,并从经济效应、生态效应、社会效应和综合效应等方面评价了草原生态补奖政策的实施效应。最后基于牧民需求视角,提出了进一步优化草原生态补奖政策的对策建议。主要研究结论为:1.河西走廊人口-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系统的综合发展指数呈现不同的增长趋势。各县环境系统综合发展指数长期处于低水平发展状态;系统的协调度和协调发展度在波动中小幅优化,资源和环境子系统发展的滞后性严重制约了复合系统的协调可持续进程。该区域草原生态经济综合发展水平呈现区域异质性,发展水平最高的肃北县得分1.589,最低的民乐县仅得分-0.650。2.牧民对草原生态补奖政策的行为响应积极。影响牧民行为响应的因素依据程度大小依次为:草地面积、民族、对政策的了解、家庭收入、受教育程度、年龄、家庭规模和对实施政策效果的评价。青藏高原区和西部荒漠草地区呈现出较大的差异。在青藏高原区,牧民的草地面积和家庭规模是主要因素,该区域牧民对草地资源的依赖性很强。民族、对政策的了解程度和家庭收入则是影响西部荒漠草地区牧民行为响应的重要因素。3.牧民对草原生态补奖政策的满意度有待进一步提高且受多种因素影响。牧民对补奖政策的平均满意度为68%,但其参与意愿较高。影响牧民对政策满意度的因素包括对政策作用的评价、迁出草原的意愿、对政策内容的了解、家庭规模、民族和年龄。影响少数民族牧民满意度的影响因素有:对政策作用的评价、迁出草原的意愿以及家庭规模。青藏高原区和西部荒漠草地区的影响因素差异较大,影响青藏高原区牧民满意度的重要因素包括:家庭规模、对政策作用的评价、迁出草原的意愿、受教育水平和对补偿政策的了解。影响西部荒漠草地区牧民满意度的重要因素是:对政策作用的评价、对补偿政策内容的了解、对草地的维护以及受教育水平。4.草原生态补奖政策的综合效应呈现出逐年上升的态势。草原生态补奖政策实施后的生态效应最为显着,提升了27.57%,其次为社会效应,提升了19.18%,经济效应最低,仅提升了8.56%。河西走廊各区域政策效应呈现出差异性,生态效应提升幅度最大的为民乐县,社会效应提升最大的为阿克塞县,经济效应提升最大的则为肃北县。从青藏高原区和西部荒漠草地区的比较来看,青藏高原区政策实施效应高于西部荒漠草地区。5.优化草原生态补奖政策的对策建议。牧民作为草原生态补奖政策的重要参与者,在草原生态保护的同时,提高牧民收入水平和可持续生计能力是草原生态补奖政策顺利实施的关键。基于牧民需求视角,提出以下建议:(1)以区域差异为依据,细化生态补偿标准。(2)以技术补偿为主,探索生态补偿集体奖励制度。(3)以畜牧业生产集约化经营为方向,逐步实现放牧与舍饲相结合,提高生产效率。(4)以延长产业链为突破口,实现草原经济三产融合。(5)以生态移民工程为保障,转变牧民生活方式。(6)统筹系列化改革,建立生态补偿配套制度。

马宝林[4](2020)在《产业链视角下金融科技促进内蒙古畜牧业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近几年,金融科技发展迅猛,受到国家高度重视。2019年8月,中国人民银行发布《金融科技发展规划(2019-2021年)》,指出金融科技创新成果要更好地惠及百姓民生,推动实体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智能终端和互联网应用技术在内蒙古农牧区的普及,为金融科技在农牧区经济发展中的广泛应用提供了基础。本文首先对金融科技促进内蒙古农牧业发展进行了概述性分析,然后基于产业链的视角,对金融科技的各种新技术、新模式在内蒙古畜牧业产业链环节应用的具体模式进行深入研究。最后,对金融科技促进内蒙古畜牧业高质量发展提出了政策建议。

其其格,图雅[5](2020)在《内蒙古过冬牧草短缺现状及其解决对策》文中研究说明牧草是草原畜牧业生产所需的关键物资,也是传统草原畜牧业向绿色、可持续发展的基础资源。在内蒙古传统草原牧区,牧草安全的重要性堪比粮食安全。笔者建议应由政府主导保障"牧草安全",采取农牧互补、转场越冬等多种方式妥善解决过冬牧草短缺问题,以保证自治区草原畜牧业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Arslanbaatar Onontuya[6](2020)在《中蒙两国对双方关系的社会认知及其贸易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20多年来,中蒙两国之间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领域的交往日趋稳定,两国外交关系日益增强,中国在蒙古国社会、经济等领域的影响力逐年增加。自1999年开始,中国连续20年成为蒙古国最大的贸易与文化交往的国家。截至2018年,两国贸易总额已高达85亿美元,中国占蒙古国对外贸易总额的65.8%(出口总额的92.8%、进口总额的33.5%)。总而言之,当前的这种情况下蒙古国的发展离不开中蒙双方的友好合作关系。本文使用1949年中蒙两国建交至2017年两国政治关系和经贸关系相关数据,在梳理相关理论及文献的基础上,通过引力模型、VAR模型主要研究了中蒙两国双方关系的官方认知和民间认知对贸易的影响。首先,通过整理中国的352份《人民日报》,蒙古国的325份《真理报》、《政府信息报》等报纸对双方关系的相关报道,使用认知语言学方法及马丁的语言评价范畴探讨中蒙两国官方对双方关系的认知及两国官方报道的语言特征和语言规律。根据中蒙两国官方报道的语言态度,将两国关系划分为四个时期:社会主义初期(1949年至1962年)、对立时期(1963年至1985年)、恢复时期(1986年至1989年)、重新发展时期(1990年至2017年)。不同时期两国官方报道语言态度的变化显示了两国外交关系的不同发展阶段。研究结果发现,社会主义初期和对立时期中蒙两国官方对双方关系的认知具有差距。其次,通过问卷调查来探讨中蒙两国民间认知,主要了解两国民间的交流程度,确定两国民间对对方国家以及双方关系的基本认知。调查结果显示,蒙古国民间同中国的交流程度较为普遍,而中国民间对蒙古国的交流较少。从两国民间对双方关系的认知来看,1950年至1960年间双方关系的总体评价上升,但1960年至1970年间下降到最低水平,1970年至1980年间开始恢复上升达到目前的水平。同时,中蒙两国民间认知存在较大差距,中国民间对双方关系的总体印象和期待比蒙古国民间更加积极。再次,本文整理了1950年以来中蒙双边贸易关系历程,探讨了两国贸易来往现状及双边贸易对蒙古国经济的影响情况。研究发现中国在蒙古国对外贸易中占据重要地位(从1995年以来中国成为蒙古国第一大出口伙伴国,2011年以来第一进口伙伴,2017年出口额的85.6%、进口额的32.6%),两国进出口失衡问题以及蒙古国进出口产品结构单一、对外贸易市场缺乏多元化等。最后,借助引力模型和VAR模型分析中蒙两国官方和民间对双方关系的社会认知如何影响双边进出口贸易额。研究结果发现,中蒙两国官方认知和民间认知对双边进出口贸易额具有促进作用,两国官方和民间认为双方关系的态度越友好,双边贸易往来越繁荣。两国官方认知差距和民间认知差距对双边进出口贸易额有反向作用,认知差距越大双边贸易越少。同时,结果发现中蒙两国部长级以上高层访问频次对双边进出口贸易额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这表示,中蒙两国高层领导人、社会各个领域的代表团相互访问频繁,增进政治互信,促进了双边贸易扩大。中蒙两国对双方关系的社会认知及其贸易影响的研究,有利于发展双方友好关系,深化两国政治、经济、社会合作关系相关政策,提高两国民间的相互了解,为民间组织的友好关系方面予以支持等有很深远的意义。

安晓宁[7](2020)在《粮食主产区农业产业结构优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研究 ——以河南省为例》文中研究表明自2012年以来,我国粮食产量连续多年稳定在6亿吨以上;2018年我国人均粮食占有量达到477.21千克,超过世界平均水平;水稻、小麦、玉米三大谷物自给率保持在98%以上,粮食主产区功不可没。但是,长期以来,我国主要通过增加粮食产量、增强产粮能力来确保粮食安全,忽视了粮食主产区的产值能力及其农业产业结构和农业综合竞争力对粮食安全的重要支撑作用。粮食主产区粮食产量越来越高,但是农业经济效益较低,经济水平相对于非主产区越来越落后,产粮大县常常是财政穷县。在粮食主产区农民增产不增收、农产品供需矛盾、农业产业结构不合理等一系列问题尤为突出。着力推进农业产业结构优化与农业现代化二者协调发展,是我国当前和今后相当长时期内一项重大发展战略。农业现代化与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在本质上是内在统一、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农业现代化是优化农业产业结构的重要基础保障,农业产业结构优化是发展农业现代化的助推剂,能有效带动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协调推进农业产业结构优化与在农业现代化发展,对于保障粮食安全、满足消费者需求具有重要意义。河南省地处我国中原地区,是传统农业大省,也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主产区,河南省农业发展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研究以河南省作为典型省份,对粮食主产区农业现代化与农业产业结构优化进行研究;首先对粮食主产区整体与河南省农业产业结构优化与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现状进行研究;其次,将农业产业发展、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农业产业融合作为评价农业产业结构优化程度的子系统,选取农业生产现代化、农业产出现代化、农村社会经济现代化与农业生态现代化作为评价农业现代化的子系统,在此基础上,以变异系数法确定权重,采用多目标线性加权方法,对粮食主产区整体及河南省农业产业结构优化程度与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进行评价;再次,运用协调度模型,对农业产业结构优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进行测度与评价,总结粮食主产区与河南省农业产业结构优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的时空演变特点,探究粮食主产区与河南省农业产业结构优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的制约因素;最后,基于研究结论,提出粮食主产区整体层面和河南省农业产业结构优化与农业现代化发展方向。

王黎黎[8](2020)在《内蒙古马奶产业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马奶,又称马乳,是草原少数民族地区的特色奶食,且在蒙古人日常饮食中,以酸马奶和马奶酒的食用形式为主。马奶营养丰富,是最接近母乳的天然绿色饮品。马奶中含有多种微量元素、多种氨基酸、维生素等,具有增强人体免疫力、润燥美肤、清热止咳、缓解局部炎症等功效。尽管在漫长的畜牧业发展历程中,马在生产中的作用不如牛、绵羊、山羊等哺乳动物,但在内蒙古、新疆等养马大区,马奶一直是国民十分重要的乳类来源。马奶产业是一个朝阳产业,是牧区特色奶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以马奶作为草原绿色畜牧业发展的支柱产业将成为内蒙古奶业发展的新动能,也是推动地区养马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现代马奶产业的发展有益于满足消费者对奶产品多元化的需求,有利于带动上游饲料加工产业和下游马奶加工,以及马奶和文化旅游结合的疗养产业发展。本文在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实地调研、采访有关学者的基础上,运用产业经济学理论、竞争优势理论、交易费用理论等,重点从从内蒙古马奶产业发展现状以及条件和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内蒙古马奶产业组织模式构建、内蒙古马奶产业发展提出对策建议几个方面对内蒙古马奶产业的发展进行研究。加快内蒙古马奶产业发展是本文研究的落脚点。本文提出了“以牧民增收、畜牧业增效、牧区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为核心,以提高马奶产品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力为主线,实现马奶产业标准化、规范化、市场化发展”的内蒙古马奶产业发展的整体思路,通过加强草原建设,促进传统马奶产业向现代模式转变;坚持产业化经营,推进草原畜牧业现代化进程;深化马奶产业技术体系,加大科技投入和科技工作力度,提高科技成果转化;发挥区域优势,构建区域品牌,增强市场竞争力;完善市场体系,扩大有效需求,促进内蒙古马奶产业快速发展。

朱丽丽[9](2019)在《西部牧业股份有限公司肉制品营销策略研究》文中指出近年来我国居民人均收入不断提高、健康饮食理念以及西方餐饮文化的融合,促使牛、羊肉在需求方面不断攀升。做为传统畜牧养殖区域的创业板上市公司,西部牧业公司发展多年,目前已形成养殖、饲料、乳制品、肉制品等全产业链。本文主要是以西部牧业牛羊肉肉制品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文献分析及调查研究等方法,了解到目前我国作为牛羊肉生产大国,牛羊优势产区已初步形成,产量也在稳步增长,但老百姓日益增长的牛羊肉消费需求与目前国内牛羊肉生产现状的不平衡造成了其消费方面仍存在缺口。牛羊肉进口来源国的不断丰富、牛羊肉进口税费的降低,以及跨境电商的迅猛发展均成为助推牛羊肉进口的主要因素。如何在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市场形势下占据一席之地,企业产品营销策略的制定和优化显得至关重要,根据市场变化西部牧业公司需制定适合自身发展的营销策略,逐步稳固市场地位,不断提升产品知名度和影响力。本文通过PEST及波特五力模型对西部牧业所处的微、宏观环境进行了分析,发现国内具有屠宰资质的牛羊肉肉制品企业数量少且肉制品企业市场占有率较为分散,暂无垄断寡头企业。西部牧业公司肉制品加工企业共两个,一个是位于新疆石河子的喀尔万公司,公司所在省份为国内主要的穆斯林群众聚居区之一、肉类消费以牛肉和羊肉为主且不可替代;还一个是位于浙江慈溪的一恒牧业,该参股公司是国家首批批准的具有进口澳洲牛资质的企业。目前西部牧业公司肉制品主要分为排酸冷鲜分割牛羊肉、冷冻礼盒以及牛羊肉调理产品三大类产品。随后本文又运用SWOT分析法对西部牧业的优劣势、机会以及威胁进行了分析,发现虽然公司肉制品品质占优但在实际营销过程中存在销售半径小、产品种类单一且特色不鲜明、品牌管理不够精准等问题。针对西部牧业肉制品在营销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通过运用STP和4P营销理论,得出以下结论:西部牧业肉制品应立足于新疆与澳洲优质畜牧产业基地的优势,充分将新疆牛羊肉天然、健康的产品理念融合进品牌,同时应积极将澳洲进口牛引进国内市场,把中高收入群体、餐饮用户及企事业单位团体等作为主要目标客户。继续在主打冷鲜肉、冷冻礼盒的基础上不断开发、延伸牛羊肉精深加工产业链,将新疆市场和浙江市场作为企业营销的主战场,在提高这两个区域肉制品市场占有率的同时也将其作为向外扩张的大本营。与此同时结合肉制品行业的发展趋势,通过运用产品策略、价格策略、品牌策略、促销策略、分销策略等营销策略,认为西部牧业应建立高效、专业的营销队伍,制定行之有效的薪酬考核体系,实施产品差异化价格策略,疆外市场开拓应采取线上线下并重,通过枢纽城市分仓模式降低物流的经济和时间成本,利用经销商的门店开展O2O购物,提升产品售后服务质量,利用更快的物流、更好地品质、天然的饲养环境、“无肉不欢”的地方饮食特色来提升自身产品价值。西部牧业“喀尔万”及“一恒”品牌牛羊肉应发挥自身优势,让更多的消费者品尝到美味的新疆及澳洲牛羊肉。希望本文的研究对优化西部牧业肉制品营销现状,提高公司肉制品的影响力和品牌竞争力,促使西部牧业牛、羊肉等肉制品营销迈入一个新的阶段具有一定的现实研究意义。

图努拉(Tunula)[10](2019)在《基于文化传承视角的游牧民族聚落空间变迁研究 ——以阿拉善左旗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少数民族众多,不同的民族有着自己独特的历史、文化、生活、生产方式,以及信仰。在全球一体化、快速城镇化的背景下,每个民族的文化也呈现着不同的现代化发展特点,面临着多样复杂化的民族文化传承困境。游牧文化是以草原生态系统为依托的独特文化,是蒙古族、哈萨克族、藏族等游牧民族的主体文化。游牧民族聚落空间在空间组织结构、空间特征、聚落风貌样式等方面集中体现了游牧民族在不同时期、不同地域、不同文化类型中形成和演变的历程,相对完整的保留着游牧文化的基因。本文研究的阿拉善左旗,是生态环境脆弱、历史人文多元、社会经济相对落后的区域。上世纪八十年代,阿拉善左旗农牧区开始推行家庭承包制,牧民开始定居,游牧民族聚落出现明显的变迁。1999年,阿拉善左旗贺兰山东麓展开第一批生态移民。2003年,阿拉善左旗开始全面禁牧,牧民开始大规模、快速的城镇化。截止2012年,禁牧、集中安置化等涉及全旗40%的牧区人口,牧民开始快速而大规模的城镇化。2017年,阿拉善左旗城镇化率达到74.4%。这种快速城镇化背景下的人居环境建设,聚落环境的建设必然会出现诸多问题。游牧民族聚落空间城镇化发展对缓解生态问题、促进阿拉善地区经济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积极作用;同时也带来了在社会变革、文化交融、游牧民族聚落的进一步变迁进程中,游牧民族文化流失等问题。本文以导论、现状、存在问题及问题分析、对策与思路的逻辑展开研究,首先解析研究对象的研究背景;对相关理论及研究进行总结;对游牧民族聚落相关概念进行了界定;进而结合聚落空间对游牧文化内涵进行解读,回顾不同时期游牧民族聚落空间的历史演进过程,系统的分析和总结传统游牧民族聚落和文化之间的内在关系。再以阿拉善左旗现有两种游牧民族聚落为研究对象,综合描述性研究、田野调查、分析总结两种聚落存在问题及特征。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当前聚落空间对游牧文化带来的影响,从文化传承视角引申出游牧民族聚落适宜性规划策略。基于特殊生态系统、历史文化背景形成的游牧民族聚落具有完整的维护草原生态环境持续发展的文化生态模式、共生逻辑。探究现今游牧民族聚落空间适宜性发展,需要尊重游牧民族聚落历史演进规律,尊重主体文化,挖掘游牧文化、生态、主体之间的共生关系,拓展游牧文化的生态内涵。根据游牧民族聚落现状及生态文化可持续发展的需求,适度、适量开发,建立文化生态特区。对聚落过度开发进行有效的控制。以游牧民族聚落生态、文化可持续发展为目标,重构游牧民族聚落,牧户单元、聚落产权等。

二、内蒙古 畜牧业发展创新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内蒙古 畜牧业发展创新高(论文提纲范文)

(1)“发展农牧结合生态畜牧业,建设优质高效肉业基地”规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发展思路和总体要求
2 发展目标
    2.1 肉牛生产基地
    2.2 肉羊生产基地
    2.3 生猪生产基地
    2.4 大鹅产业布局
3 莫旗畜牧业发展现有优势
    3.1 区位优势
    3.2 资源优势
    3.3 民族地区经济优势
    3.4 农牧产业基础优势
4 莫旗2020—2024年畜牧业重点规划建设项目
    4.1 肉牛标准化养殖小区建设项目
    4.2 肉羊标准化养殖小区建设项目
    4.3 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小区建设项目及筹建国家级保种场
    4.4 大鹅基地建设项目
    4.5 以畜牧业品牌为引领,打造安全型畜牧业
    4.6 肉业生产基地建设项目
    4.7 强化动物疫情检测体系建设
    4.8 加大政府对农牧民科技和新技术培训
5 存在问题

(2)肃南牧区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目的与意义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意义
    二、相关研究现状及述评
        (一)关于养老模式的研究
        (二)关于少数民族牧区养老问题与对策的相关研究
        (三)关于少数民族牧区养老政策与制度保障的研究
        (四)研究述评
    三、研究方法
        (一)田野调查法
        (二)文献研究法与跨学科综合研究法
    四、理论基础与田野点概况
        (一)理论基础
        (二)田野点概况
    五、研究重点、创新点及不足
第一章 多民族聚居下的牧区老年社会
    第一节 互嵌式居住格局
        一、裕固族、藏族、汉族等多民族聚居格局
        二、多民族文化交流共生
        三、牧业、农业等不同生计类型
    第二节 民族交往
        一、老人交友因素
        二、通用语言的使用
        三、民族文化交流交融
        四、影响交往的民族内隐观
第二章 牧区传统文化资源与养老观念
    第一节 游牧民族生活观念
        一、兼容并蓄的民族性格
        二、从草原到楼房的适应
    第二节 影响养老选择的生死观
        一、藏传佛教生死观
        二、草原牧民生死观
        三、牧区汉族生死观
    第三节 裕固族敬老传统
        一、传统文化中的敬老观念
        二、老年公寓管理人员的敬老思想
第三章 分散居住格局下的牧区养老问题与服务体系建设难点
    第一节 分散居住模式
        一、散落在草原的毡房
        二、分散的年轻村落
    第二节 独特的牧业经济活动——转场
        一、转场基本情况介绍
        二、转场对牧民生活和养老心理的影响
    第三节 现有养老类型
        一、传统居家养老
        二、老幼相依的“两头户”
        三、老年公寓式集中养老
第四章 肃南牧区差异化养老与服务体系建设
    第一节 建立以完善政府为主导、多方协同参与的社会保障体系
        一、政府建立健全差异化养老保障制度
        二、社会组织参与的养老服务体系
        三、加强传统文化与现代养老体系互动
    第二节 提高养老的现代化服务体系水平
        一、发展老年大学与兴趣社团
        二、引进社会工作、老年照护等专业化建设
结论与讨论
参考文献
附录一 肃南县养老公寓访谈提纲
附录二 调研图片
附录三 在校期间科研及获奖情况
致谢

(3)草原生态补奖政策在河西走廊的实施效应及牧民的响应(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言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研究区域
    1.3 研究前提
        1.3.1 “经济人”
        1.3.2 “社会人”
    1.4 研究思路和框架
    1.5 研究方法
        1.5.1 文献综述
        1.5.2 问卷调查与深度访谈
        1.5.3 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
        1.5.4 比较分析
    1.6 小结
第二章 国内外研究进展
    2.1 理论基础
        2.1.1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理论
        2.1.2 公共产品理论
        2.1.3 外部性理论
        2.1.4 可持续发展理论
        2.1.5 生态伦理理论
    2.2 国外生态补偿内涵及实践模式
        2.2.1 国外对生态补偿内涵的界定
        2.2.2 国外生态补偿研究综述
        2.2.3 国外生态补偿实践模式
    2.3 国内草原生态补偿研究综述
        2.3.1 国内对生态补偿内涵的界定
        2.3.2 国内草原生态补偿研究综述
    2.4 小结
第三章 河西走廊人口-经济-社会-资源-环境(PESREn)复合系统协调性及草原生态经济综合评价
    3.1 河西走廊PESREn复合系统协调性评价
        3.1.1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与评价方法
        3.1.2 PESREn子系统综合发展指数
        3.1.3 PESREn复合系统协调度和协调发展度
    3.2 草原生态经济综合评价
        3.2.1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和评价方法
        3.2.2 草原生态经济综合发展水平测度
        3.2.3 草原生态经济综合发展水平区域差异
    3.3 小结
第四章 草原生态补奖政策牧民参与行为特征分析
    4.1 调查基本情况
        4.1.1 调查区域的选择
        4.1.2 调查区域概况
        4.1.3 调查内容和调查方法
    4.2 牧民的社会特征
    4.3 牧民的经济特征
    4.4 牧民的生态意识
    4.5 牧民对政策的认知
    4.6 牧民的生产行为
    4.7 草地流转与牧民移民倾向
    4.8 政策的监管
    4.9 牧民对政策的评价和期望
    4.10 小结
第五章 牧民对草原生态补奖政策的行为响应及影响因素
    5.1 变量选取和研究方法
        5.1.1 变量选取
        5.1.2 研究方法
        5.1.3 模型检验
    5.2 牧民行为响应及影响因素
        5.2.1 牧民行为响应
        5.2.2 影响因素
    5.3 牧民行为响应影响因素的区域差异
    5.4 小结
第六章 牧民对草原生态补奖政策的满意度及影响因素
    6.1 变量选取和研究方法
        6.1.1 变量选取及描述
        6.1.2 研究方法
        6.1.3 信度和效度分析
    6.2 牧民的满意度及影响因素
        6.2.1 牧民的满意度
        6.2.2 影响因素
    6.3 牧民满意度影响因素的区域差异
        6.3.1 青藏高原区
        6.3.2 西部荒漠草地区
        6.3.3 少数民族地区
    6.4 小结
第七章 草原生态补奖政策效应分析
    7.1 指标体系的建立与研究方法
        7.1.1 指标体系的建立与数据来源
        7.1.2 研究方法
    7.2 草原生态补奖政策效应测度
        7.2.1 经济效应
        7.2.2 生态效应
        7.2.3 社会效应
        7.2.4 综合效应
    7.3 小结
第八章 基于牧民需求视角的草原生态补奖政策优化对策建议
    8.1 以区域差异为依据,细化生态补奖标准
    8.2 以技术补偿为主,探索生态补偿集体奖励制度
    8.3 以集约化经营为方向,逐步实现放牧与舍饲养殖相结合
    8.4 以延长产业链为突破口,实现草原经济三产融合
    8.5 以生态移民工程为保障,转变牧民生产生活方式
    8.6 以系列化改革为手段,建立生态补偿配套制度
第九章 讨论、结论与展望
    9.1 讨论
    9.2 结论
    9.3 创新点
    9.4 下一步研究计划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草原生态补偿情况调查问卷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在学期间参与课题
致谢

(4)产业链视角下金融科技促进内蒙古畜牧业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有关金融科技的文献综述
    1.1 国内研究进展
2 金融科技促进内蒙古农牧业发展概述
    2.1 移动金融的应用
    2.2 生物识别金融的应用
    2.3 物联网金融的应用
    2.4 区块链技术的应用
3 产业链视角下金融科技促进内蒙古畜牧业发展
    3.1 种畜禽繁殖环节分析
    3.2畜禽养殖环节分析
    3.3 畜禽收购环节分析
    3.4 畜禽加工环节分析
    3.5 仓储物流环节分析
    3.6 销售环节分析
    3.7 售后服务环节分析
4 总结及建议
    4.1 加强顶层设计,优化制度安排,完善政策措施
    4.2 努力培育有利于金融科技创新发展的要素市场
    4.3 引导鼓励金融科技在农牧业领域的应用推广

(5)内蒙古过冬牧草短缺现状及其解决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 草原牧区牧草短缺现状
    1.1 牧草产量不容乐观
    1.2 过冬牧草缺口大,行情攀升
    1.3 牧草行情上涨,生产成本居高不下
2 牧草短缺对牧区发展的影响
    2.1 牧民收入“明升暗降”,高肉价影响消费市场
    2.2 影响生态保护政策的实施效果
3 解决牧草短缺问题的几点建议
    3.1 以问题为导向,高度重视“牧草安全”
    3.2 由政府主导,协调保障牧草供给
    3.3 因地制宜、农牧合作,力争取得双赢效果
        3.3.1农牧合作方式。
        3.3.2 转场越冬方式。
        3.3.3 订单生产方式。
4 结语

(6)中蒙两国对双方关系的社会认知及其贸易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一、引言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目的与研究问题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1.4 研究创新点
二、理论基础与文献回顾
    2.1 语言学理论研究
        2.1.1 认知语言学理论
        2.1.2 语言评价范畴理论
    2.2 国际贸易理论基础
        2.2.1 传统国际贸易理论基础
        2.2.2 新国际贸易理论基础
        2.2.3 引力模型理论基础
        2.2.4 VAR模型理论基础
    2.3 国际政治与经济贸易之间关系的相关理论研究
        2.3.1 国际政治与经济贸易之间关系的理论基础
        2.3.2 国际政治与经济贸易之间关系的相关研究综述
    2.4 中蒙两国关系研究
        2.4.1 中蒙双方关系背景
        2.4.2 中蒙双方关系研究综述
    2.5 现有研究述评
三、研究方案
    3.1 研究方法
    3.2 研究过程
        3.2.1 数据来源
        3.2.2 数据分析
四、中蒙两国对双方关系的社会认知研究
    4.1 中蒙两国关系的官方认知
        4.1.1 不同时期中蒙两国官方形象的隐喻分析
        4.1.2 中蒙双方不同关系阶段中的语言特征
        4.1.3 中蒙两国官方关系的语言评价
        4.1.4 中蒙两国关系的官方认知总结
    4.2 中蒙两国关系的民间认知
        4.2.1 中蒙两国民间调查结果
        4.2.2 中蒙两国民间认知情况总结
    4.3 中蒙两国关系官方和民间认知比较分析
五、中蒙双边贸易关系研究
    5.1 中国经济贸易发展情况及现状
        5.1.1 中国产业发展简述
        5.1.2 中国对外贸易现状简述
    5.2 蒙古国经济贸易发展情况及现状
        5.2.1 蒙古国产业发展简述
        5.2.2 蒙古国对外贸易现状简述
    5.3 中蒙双边贸易发展历程回顾与统计分析
        5.3.1 中蒙双边贸易关系历程回顾
        5.3.2 中蒙双边贸易往来统计分析
        5.3.3 中蒙双边贸易变化趋势与蒙古国经济变化趋势的比较分析
    5.4 结论
六、中蒙两国关系的社会认知对双边贸易的影响
    6.1 中蒙两国关系的社会认知与双边贸易的比较分析
        6.1.1 中蒙两国关系的社会认知态度中的双边贸易变化
        6.1.2 中蒙两国关系的社会认知与双边贸易变化趋势
    6.2 中蒙两国关系的社会认知对双边贸易影响的实证分析
        6.2.1 引力模型
        6.2.2 VAR模型
    6.3 结论
七、结论与讨论
    7.1 主要结论
    7.2 理论贡献与实践意义
    7.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附录2
附录3
附录4
附录5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7)粮食主产区农业产业结构优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研究 ——以河南省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拟解决的问题
    1.3 研究内容与框架
    1.4 研究的技术路线
第二章 理论基础、文献综述与概念界定
    2.1 理论基础
        2.1.1 农业产业结构优化相关理论
        2.1.2 农业现代化相关理论
    2.2 文献综述
        2.2.1 农业产业结构
        2.2.2 农业现代化
    2.3 概念界定
        2.3.1 粮食主产区
        2.3.2 农业产业结构优化
        2.3.3 农业现代化
第三章 农业产业结构与农业现代化发展现状
    3.1 粮食主产区农业产业结构与农业现代化发展现状
        3.1.1 农业投入
        3.1.2 农业产出
        3.1.3 农业产业结构
        3.1.4 农村经济发展概况
    3.2 河南省农业产业结构与农业现代化发展现状
        3.2.1 农业自然资源状况
        3.2.2 农业总体发展概况
        3.2.3 农业产业结构
        3.2.4 农村社会经济发展概况
        3.2.5 农业产值结构
    3.3 河南省农业产业结构与农业现代化现状存在问题
        3.3.1 农业大而不强
        3.3.2 农村经济发展水平低
        3.3.3 区域优势发挥不充分
第四章 农业产业结构优化程度与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评价
    4.1 指标的设计原则
    4.2 农业产业结构优化程度与农业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4.2.1 农业产业结构优化程度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4.2.2 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4.3 模型、方法
        4.3.1 数据来源及说明
        4.3.2 数据标准化处理——极值法
        4.3.3 变异系数法确定权重
        4.3.4 评价模型——多目标线性加权函数法
    4.4 农业产业结构优化评价
        4.4.1 粮食主产区农业产业结构优化综合评价
        4.4.2 河南农业产业结构优化程度评价
    4.5 农业现代化发展评价
        4.5.1 粮食主产区农业现代化发展综合评价
        4.5.2 河南省农业现代化评价
    4.6 河南省农业产业结构优化与农业现代化发展薄弱点
第五章 农业产业结构优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评价
    5.1 协调度模型选择
    5.2 农业产业结构优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度评价
        5.2.1 协调度评价
        5.2.2 综合发展度评价
        5.2.3 协调发展度评价
    5.3 农业产业结构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的时空演变特点
        5.3.1 时间特点
        5.3.2 空间特点
    5.4 农业产业结构优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的制约因素
        5.4.1 粮食种植区域比较优势不突出
        5.4.2 畜牧业发展不足
        5.4.3 经济作物种植面积调增不足
        5.4.4 不合理的农业价格支持政策
        5.4.5 河南省农业产业结构优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的制约因素
第六章 结论与政策建议
    6.1 结论
    6.2 政策建议
        6.2.1 粮食主产区农业产业结构优化与农业现代化发展方向
        6.2.3 河南省农业产业结构优化与农业现代化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附录A
致谢
作者简历

(8)内蒙古马奶产业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马奶产业发展的目的和意义
        1.2.1 现实意义
        1.2.2 理论意义
    1.3 研究的基本思路和内容
    1.4 研究方法和数据来源
        1.4.1 研究方法
        1.4.2 数据来源
    1.5 研究可能的创新点
2 理论与文献综述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马奶
        2.1.2 马奶产品
        2.1.3 产业
        2.1.4 农业产业化
        2.1.5 马奶产业
    2.2 研究的理论依据
        2.2.1 产业经济理论的研究综述
        2.2.2 关于马奶的研究综述
3 内蒙古马奶产业发展概述
    3.1 马奶和马奶产业特征
        3.1.1 马奶的产品特性
        3.1.2 马奶产业特征
    3.2 内蒙古马奶产业发展现状
        3.2.1 内蒙古马奶产业生产资源
        3.2.2 内蒙古马产业发展现状
        3.2.3 内蒙古马奶产品加工与利用现状
        3.2.4 内蒙古马奶产业科研现状
    3.3 内蒙古马奶产业经济效益分析
        3.3.1 马奶牧户成本构成
        3.3.2 不同养殖规模的马奶牧户成本收益分析
    3.4 内蒙古马奶产业竞争优势研究
        3.4.1 市场优势
        3.4.2 政策优势
        3.4.3 区位优势
        3.4.4 基础优势
        3.4.5 文化优势
    3.5 内蒙古马奶产业生产存在的问题
4 内蒙古马奶产业化经营研究
    4.1 内蒙古马奶产业的基本经济特征
        4.1.1 马奶产品结构特征
        4.1.2 马奶产品的市场交易特征
        4.1.3 马奶产业市场经营主体特征
        4.1.4 马奶产业独特的文化特征
    4.2 内蒙古马奶产业化经营的动力
    4.3 马奶产业化经营的目标
    4.4 内蒙古马奶产业组织模式研究
        4.4.1 内蒙古马奶产业生产链和市场交易主体关系
        4.4.2 内蒙古马奶产业化经营的模式构建
5 内蒙古马奶产业发展的总体思路和对策建议
    5.1 内蒙古马奶产业发展的总体思路
        5.1.1 市场发展思路
        5.1.2 生产发展思路
    5.2 产业组织发展思路
6 内蒙古马奶产业发展对策建议
    6.1 加强草原建设,促进传统马奶产业向现代模式转变
    6.2 坚持产业化经营,推进草原畜牧业现代化进程
    6.3 深化马奶产业技术体系,加大科技投入和科技工作力度,提高科技成果转化
    6.4 发挥区域优势,构建区域品牌,增强市场竞争力
    6.5 完善市场体系,扩大有效需求
7 结论
    7.1 基本结论
    7.2 论文不足与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9)西部牧业股份有限公司肉制品营销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的目的、意义、背景
        1.1.1 研究的背景
        1.1.2 研究的目的
        1.1.3 研究的意义
        1.1.3.1 理论意义
        1.1.3.2 实践意义
    1.2 国内外市场营销研究现状
        1.2.1 国外的研究现状
        1.2.2 国内的研究现状
    1.3 文献综述
    1.4 研究思路和方法
        1.4.1 研究的目标
        1.4.2 研究的内容
        1.4.3 研究方法
第二章 市场营销相关理论概述
    2.1 市场营销定义及发展历程
        2.1.1 市场营销的定义
        2.1.2 市场营销理论的发展历程
    2.2 营销策略的相关理论
        2.2.1 STP营销理论
        2.2.2 4P营销策略理论
    2.3 营销环境常用分析方法
        2.3.1 迈克尔波特的五力竞争模型
        2.3.2 宏观环境PEST分析法
第三章 中国牛羊肉生产现状分析
    3.1 牛羊肉生产现状
        3.1.1 牛羊肉产量稳步增加
        3.1.2 生产水平逐步提高
        3.1.3 牛羊养殖的分布不断调整
    3.2 牛、羊肉供需形势
        3.2.1 牛羊肉消费需求增加
        3.2.2 牛、羊肉进口量增加
        3.2.3 牛羊肉价格持续上涨
        3.2.4 生产制约因素多
    3.3 国内牛、羊肉情况概况
        3.3.1 肉牛的主产区分布情况
        3.3.2 肉羊的主产区分布情况
第四章 西部牧业内外环境分析
    4.1 公司现状
        4.1.1 西部牧业概况
        4.1.2 公司组织架构
        4.1.3 公司人员状况
        4.1.4 公司财务状况
        4.1.5 西部牧业各分子公司概况
        4.1.6 西部牧业肉制品营销现状
        4.1.7 西部牧业肉制品营销存在问题
    4.2 宏观环境分析
        4.2.1 政策环境分析
        4.2.2 经济环境分析
        4.2.3 社会文化环境分析
        4.2.4 技术环境分析
    4.3 行业环境
        4.3.1 消费者分析
        4.3.2 同行业竞争分析
        4.3.3 替代品分析
        4.3.4 潜在进入者分析
        4.3.5 购买者议价能力分析
    4.4 SWOT分析
        4.4.1 优势分析
        4.4.2 劣势分析
        4.4.3 机遇分析
        4.4.4 威胁分析
        4.4.5 SWOT分析总结
第五章 西部牧业肉制品营销策略优化
    5.1 西部牧业目标市场分析与定位
        5.1.1 目标市场分析
        5.1.2 目标市场定位
    5.2 西部牧业肉制品营销策略优化对策
        5.2.1 产品策略
        5.2.2 价格策略
        5.2.3 产品包装策略
        5.2.4 分销策略
        5.2.5 促销策略
        5.2.6 品牌策略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作者简介
导师评阅表

(10)基于文化传承视角的游牧民族聚落空间变迁研究 ——以阿拉善左旗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牧民定居背景
        1.1.2 社会历史背景
        1.1.3 游牧民族聚落空间演进背景
        1.1.4 少数民族文化保护与发展背景
        1.1.5 游牧文化传承与发展背景
    1.2 研究目的、意义和方法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2.3 研究方法
    1.3 研究内容与对象
    1.4 相关概念界定
        1.4.1 游牧民族聚落
        1.4.2 聚落空间
    1.5 相关理论基础
        1.5.1 列斐伏尔空间理论
        1.5.2 人居环境理论
        1.5.3 可持续发展理论
        1.5.4 反规划理论
        1.5.5 非平衡理论
    1.6 国内外相关研究
        1.6.1 国内研究综述
        1.6.2 国外研究综述
    1.7 论文框架
2 游牧民族聚落的文化背景
    2.1 游牧文化
        2.1.1 游牧文化形成背景
        2.1.2 游牧生活方式
        2.1.3 游牧民族生态观
        2.1.4 互惠互助社会制度
        2.1.5 游牧民族本土知识
        2.1.6 物质、非物质文化
    2.2 游牧文化内涵解读
        2.2.1 游牧生活是一种文化生态模式
        2.2.2 “草、畜、人”的共生生态逻辑
        2.2.3 文化生态观的空间投射—聚落
        2.2.4 文化生态观直观体现—蒙古包
        2.2.5 文化载体牧民是社区内生动力
        2.2.6 游牧文化维护着草原生态平衡
        2.2.7 游牧文化内在价值的重新认识
3 游牧民族聚落空间的变迁
    3.1 内蒙古游牧民族聚落变迁历程
        3.1.1 居住方式的演变
        3.1.2 土地所有制变迁
        3.1.3 社会联系的变化
        3.1.4 生计方式的改变
        3.1.5 聚落空间形态演变
    3.2 阿拉善左旗游牧民族聚落空间变迁
        3.2.1 阿拉善左旗概况
        3.2.2 从游牧到定居的聚落空间变迁
        3.2.3 从定居到城镇化的聚落空间变迁
        3.2.4 聚落空间形态演变
        3.2.5 聚落空间布局变化
        3.2.6 牧户聚落空间变迁
        3.2.7 居住空间形态演变
        3.2.8 “放牧”空间的缩减
    3.3 阿拉善左旗游牧民族聚落空间变迁特征
        3.3.1 整体聚落空间变迁特征
        3.3.2 牧户单元聚落空间变迁特征
        3.3.3 聚落文化空间的变迁特征
    3.4 阿拉善左旗游牧民族聚落空间变迁因素
        3.4.1 政策、经济因素
        3.4.2 行政区划的变化
        3.4.3 资源环境的恶化
        3.4.4 生产方式的转变
4 当前阿拉善左旗游牧民族聚落空间及存在问题
    4.1 阿拉善左旗游牧民族聚落现状
        4.1.1 聚落等级结构特点
        4.1.2 传统散居游牧民族聚落现状
        4.1.3 典型传统定居聚落现状—乌力吉苏木
        4.1.4 搬迁归并型游牧民族聚落现状
        4.1.5 典型搬迁归并型游牧民族聚落现状—嘉尔嘎勒赛汉镇
        4.1.6 现有两种游牧民族聚落空间特征分析
    4.2 阿拉善左旗游牧民族聚落现状存在问题
        4.2.1 生态环境问题
        4.2.2 社会民生问题
        4.2.3 社区内动力的缺乏
        4.2.4 人力资源配置矛盾
        4.2.5 潜在的聚落空废化
        4.2.6 游牧文化逐渐衰弱
5 当前游牧民族聚落空间对游牧文化的影响
    5.1 消极影响
        5.1.1 忽略空间特征而引起的文化流失
        5.1.2 空间与主体割裂导致的文化流失
        5.1.3 “集中”式布局影响下的文化衰弱
        5.1.4 生态观、价值观的弱化及变化
        5.1.5 物质、非物质文化的变异与失传
    5.2 积极作用
        5.2.1 经济产业转型—游牧文化得到推广
        5.2.2 草原生态平衡促进文化可持续发展
        5.2.3 经济水平的提升推动了文化的发展
    5.3 本章小结
6 游牧民族聚落空间适宜性规划策略
    6.1 文化传承视角下游牧民族聚落的重新审视和时代需求
        6.1.1 文化传承视角下传统散居游牧民族聚落的重新审视
        6.1.2 文化传承视角下搬迁归并型游牧民族聚落重新审视
        6.1.3 文化传承视角下游牧民族聚落发展的时代需求
    6.2 游牧文化对游牧聚落空间发展的价值研究
        6.2.1 游牧文化的生态经济价值
        6.2.2 游牧文化和可持续发展
        6.2.3 传统游牧文化的取舍
    6.3 游牧民族聚落空间适宜性规划要点
        6.3.1 文化视角下聚落空间的适宜概念研究
        6.3.2 文化视角下聚落规划影响因素选择
        6.3.3 基于文化传承的游牧民族聚落规划思路
        6.3.4 基于文化传承的游牧民族聚落规划原则
    6.4 适宜性聚落空间应对策略—游牧民族聚落重构
        6.4.1 基于文化传承的游牧民族聚落重构思路
        6.4.2 基于文化传承的聚落社会、经济重构
        6.4.3 基于文化传承的游牧民族聚落体系重构
        6.4.4 基于文化传承的聚落开发、保护格局重构
        6.4.5 基于文化传承的牧户聚落单元、产权再构
    6.5 阿拉善左旗游牧民族聚落空间适宜性规划策略
        6.5.1 结合自身发展,分级、分类、“本土化”发展
        6.5.2 活化本土社区,建立生态文化保护特区
        6.5.3 优化产业结构,建立产地保护制度
        6.5.4 灵活布局公服设施,提升设施共享
7 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的主要结论
    7.2 研究创新点
    7.3 研究不足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图表目录
在校期间学术成果
附录
    附录 1.嘉尔嘎勒赛汉镇现场调研(访谈交流)
    附录 2.阿拉善左旗现状教育机构统计情况表

四、内蒙古 畜牧业发展创新高(论文参考文献)

  • [1]“发展农牧结合生态畜牧业,建设优质高效肉业基地”规划研究[J]. 王延中,李文雨.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1(05)
  • [2]肃南牧区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研究[D]. 卢文慧. 西北民族大学, 2021(09)
  • [3]草原生态补奖政策在河西走廊的实施效应及牧民的响应[D]. 杨清. 兰州大学, 2021(09)
  • [4]产业链视角下金融科技促进内蒙古畜牧业发展研究[J]. 马宝林. 中国饲料, 2020(23)
  • [5]内蒙古过冬牧草短缺现状及其解决对策[J]. 其其格,图雅. 当代畜禽养殖业, 2020(11)
  • [6]中蒙两国对双方关系的社会认知及其贸易影响[D]. Arslanbaatar Onontuya. 内蒙古大学, 2020(01)
  • [7]粮食主产区农业产业结构优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研究 ——以河南省为例[D]. 安晓宁.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20(01)
  • [8]内蒙古马奶产业发展研究[D]. 王黎黎.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20(02)
  • [9]西部牧业股份有限公司肉制品营销策略研究[D]. 朱丽丽. 石河子大学, 2019(05)
  • [10]基于文化传承视角的游牧民族聚落空间变迁研究 ——以阿拉善左旗为例[D]. 图努拉(Tunula).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9(06)

标签:;  ;  ;  ;  ;  

内蒙古畜牧业发展再创新高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