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信息化带动工业化问题的思考

四川省信息化带动工业化问题的思考

一、对四川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问题的思考(论文文献综述)

李想[1](2021)在《四川省脱贫地区产业扶贫转型升级的区域实现研究》文中研究说明

韩涛[2](2020)在《中国新型城镇化与新型工业化协调度的空间统计分析》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新型城镇化与新型工业化一直都是学术界研究的热点。新型城镇化、新型工业化及其关系问题一直以来都是我国发展中的核心问题。两者都是城市发展进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动力,而其协调发展则是实现我国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本文基于相关理论,在分析新型城镇化与新型工业化理论的基础上,从其核心理念出发,采用复合指标表法,考虑以人为本、经济水平、就业完善、公共服务质量、生态宜居、结构优化、经济高效、能源消耗、科技含量和信息化水平等因素建立了两化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基于2013-2017年中国31省市的数据,首先使用熵值法和TOPSIS评价方法分别对新型城镇化和新型工业化发展水平进行评价。然后,借鉴物理的耦合概念建立耦合协调模型来计算我国31省市的两化协调度,分析了两化协调度的年际变化,并从东、中和西部的角度研究了两化协调度的动态演进。最后,在两化协调度存在空间集聚的基础上,结合基础教育水平、政府政策、市场化程度和对外开放程度等建立SAR空间面板计量模型来研究影响两化协调的因素,并从东、中和西部的角度分别分析两化协调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与新型工业化比较相似,整体上呈现东部高、中西部低的分布情况。我国两化协调度在2013-2017年呈现出一种持续上升的趋势,但是个别省市存在着“短期效应”。在两化协调阶段方面,其中,北京和上海处于非常协调阶段,西藏、甘肃和宁夏由不甚协调阶段上升到基本协调阶段,广东省由基本协调阶段上升到协调阶段。截止2017年,中国31省市都处于基本协调阶段以上。同时协调度存在明显的空间集聚,HH型和LL型处于主导地位。其中HH型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地区和以北京为中心的周边省市,大多西部地区和少量中部地区是LL型,大部分中部地区是HL或LH型。在研究两化协调的影响因素后发现,市场化程度对中国两化协调度影响最大,其次是对外开放程度和政府政策,基础教育水平相比其他三个因素影响较小。分地区而言,影响东部两化协调度的主要因素是对外开放程度和市场化程度,影响中部两化协调度的主要因素是政府政策,而影响中部两化协调度的主要因素是基础教育水平。据此建议,第一,切实保证中央政策落实到位,转变发展理念;第二,加强区域联系与外部经济合作,协调发展,避免两级分化;第三,以市场驱动为核心,推动两化建设。第四,提高发展质量,科学规划扬长避短。第五,各区域需因地制宜,制定合适的发展政策。

张俊丽[3](2019)在《中原经济区“五化”协调发展时空演变研究》文中提出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生态环境受到破坏。《关于加快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中提出“要协同推进农业现代化、工业化、新型城镇化、信息化和绿色化”(以下简称“五化”)。促进“五化”的协调发展,对我国要实现生态文明建设的这一目标具有重要的意义。我国经济发展的第四增长极是中原经济区,因此研究中原经济区“五化”的协调发展,对于实现中部崛起与民族复兴梦来说意义重大。本文通过熵值法确定“五化”评价指标的权重,利用综合发展指数法和耦合协调模型,对2007-2016年10年间中原经济区“五化”协调发展的时空演变特征进行分析,利用ESDA法分析“五化”协调发展在空间上的关联格局,通过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在时间维度上,“五化”的发展水平大致呈上升的趋势,最高的为绿色化,最低的为信息化。“五化”的综合发展水平、耦合度水平、协调度水平的变化均呈上升的趋势,但增长趋势较为缓慢。其中,综合发展水平一直处于低水平发展阶段、耦合水平由良性耦合阶段上升到高度水平耦合阶段、协调水平大体分为三个阶段(濒临失调-勉强协调-初级协调)。在五省中,最高的为绿色化指数,最低的为信息化指数,其他三化在各省域中的情况各不相同。山东省的综合发展水平和协调度较高,山西省的耦合度较高,安徽省均为最低。这一变化趋势主要受产业结构调整、经济“新常态”和“一带一路”等大背景政策的影响,在不同时间段“五化”的发展程度不同。(2)从空间维度上,绿色化与农业现代化在中原经济区的东南部地区较高,信息化、工业化和城镇化在中部及西部地区较高。郑州市及其周边地区的综合发展水平较高,边界地区的水平较低,且地区间的差异呈缩小的趋势。郑州市及其周边地区与中原经济区的西北部耦合度水平比较高,而东南部地区的较低。在区域内的中部与北部地区协调水平较高,东南部水平较低,区域内“五化”的协调水平差异明显,但各地之间的差距呈逐渐减小的趋势。“五化”的协调发展水平存在显着的空间相关性,具有明显的集聚特征,但Moran’s I值呈不断缩小的趋势,说明中原经济区“五化”协调度相似的地区在空间上的集聚性在不断减弱,趋同效应明显;郑州市及其周边地区为热点区,在中原经济区的东南部为冷点区;在局部空间上,可分为三类:高-高集聚(HH)、高-低集聚(HL)、低-低集聚(LL),第一类主要分布在郑州市的周边地区,第二类呈现无-有-无的发展态势,第三类主要分布在豫皖交界地带。(3)通过对中原经济区“五化”协调发展的研究,发现其在发展的过程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例如:信息化水平整体偏低、“五化”相互融合不够、协调等级低且差异明显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为日后中原经济区的发展提供一些参考性的意见。

刘晏彤[4](2018)在《基于耦合协调度模型的四川省“四化同步”发展研究》文中认为改革开放后的30年,我国经济一直处于连续高速增长阶段,但目前其增长速度有所放缓,如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增长成为新的焦点。党的十八大报告不失时机地提出了“四化同步”发展战略,为我国社会经济建设中出现的问题提供了一个系统而又科学的指导。“四化同步”不仅是国家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推动力,更是地区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四川省是我国西部的人口大省,也是西部大开发的重点发展区域,因此四川省的“四化同步”协调发展情况直接影响着西部经济发展和社会建设。本文通过对国内外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和信息化研究领域的经典文献回顾,对已有研究成果进行总结和评价,结合系统理论和协同理论的含义和特征,分析了“四化同步”的内涵理论基础,并利用统计指标对四川省“四化同步”发展现状进行了描述性统计分析,得出结论:(1)四川省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但各地区发展不均衡;(2)四川省城镇化发展处于初级阶段,各地区的城乡差距明显;(3)四川省农业现代化发展效果较好,但各地区的农林牧渔服务业发展迟缓;(4)四川省信息化发展起步较晚,就业人员和科技经费投入不高,且各地区科技成果差异较大;运用主成分分析和耦合协调度模型对四川各地区2007-2016年“四化同步”协调发展情况进行评价,进而运用灰色关联度GM(1,N)寻找影响各地区“四化同步”协调发展的驱动性和阻碍性因素,通过实证研究得到以下结论:(1)四川省各地区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镇化综合发展水平普遍高于农业现代化和信息化综合发展水平,且各地区之间发展差距较大。(2)由于信息化发展缓慢,导致包含信息化的子系统两者之间或三者之间以及“四化同步”的协调发展度较低。(3)截止2016年四川省各地区“四化同步”协调发展均处于协调状态,但多数处于勉强协调状态和初级协调状态,仍需进一步发展。(4)不同地区的不同子系统对于“四化同步”协调发展的驱动及阻碍作用各不相同,影响因素因地而异。信息化对大部分地区的“四化同步”协调发展起阻碍作用,新型工业化对多数地区的“四化同步”协调发展起驱动作用。根据实证研究结果提出以下政策建议:(1)完善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推广力度;注重人才培养,鼓励科技创新。(2)优化农业内部产业结构;提高农业现代化和信息化的深入融合;(3)加快新型城镇化转型,缩小城乡差距;提高新型城镇化质量,避免“伪城镇化”现象;(4)加快新型工业化转型,降低对资源环境的依赖;推动信息化在新型工业化的应用。本文对四川省各地区“四化同步”协调发展问题进行研究,通过现状分析和实证研究了解四川省各地区发展差异及“四化同步”协调发展状态,确定了促进或阻碍该地区“四化同步”协调发展的具体影响因素,有针对性提出如何完善的解决对策,为四川省各地区制定发展战略提供参考,进一步实现四川省经济健康发展。

李莉[5](2018)在《四川省工业绿色转型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中国工业发展速度放缓,工业污染严重、结构不合理、经济效益低下等矛盾日益凸显。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走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绿色工业化道路显得尤为迫切。我国“十三五”规划指出:“今后五年,我国工业发展环境将发生深刻变化,必须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推动发展方式转变,推动新旧动能转换,补齐发展短板,解决发展中的突出问题。”四川省位于经济相对落后的西部地区,同样面临资源消耗过度、环境污染严重、发展方式粗放、供需失衡、产品及技术竞争力弱等问题。以其作为研究对象,既能为当地发展建言献策,又能对西部其他地区产生巨大借鉴意义,具有很强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本文采用相对较新的实证数据,通过DEA模型以及Malmquist-Luenberger指数计算了除西藏外全国各省(直辖市)1999-2015年的全要素生产率以及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并将四川省的绿色全要素生产率与其他各省的绿色全要素生产率进行对比分析,明确四川省的工业化水平在我国的地位以及存在的问题。然后通过DEA模型对四川省1999-2015年四川省的全要素生产率进行测算,分析其纵向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最后对1999-2015年四川省21个各市、州的全要素生产率及其分解指数进行测算,从横向的角度分析四川省工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通过计量模型分析了工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因素,为四川省工业绿色转型建言献策,为当地的经济发展做出一定的贡献。研究结果显示:(1)1999—2015年,工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明显低于传统全要素生产率,能源环境因素阻碍效率的提升;四川省的工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水平落后于北京、上海、浙江、广东等,在全国工业发展中处于中间水平;(2)技术进步是四川工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源泉,技术效率在一定程度上拖累了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3)1999-2015年,四川省整体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水平呈现波动中上升趋势,工业增长与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的能力不断增强。但区域发展不平衡,成都平原地区发展最好,攀西经济区排名第二,川南经济区排名第三,川东北经济区排名第四,川西北经济区排名最后;(4)最后通过计量分析发现人均生产总值、技术投入、对外开放、环境规制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具有正向的推动作用,产业结构不合理、能源消耗过度则具有负向阻碍作用。

陈帆帆[6](2017)在《中部六省新型工业化与新型城镇化协调发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站在全球各地区工业化发展的历史角度,和城镇化发展的历史角度,来纵观工业化与城镇化的关系问题,可以发现两者之间具有相互促进和相互制约以及相互依赖的关系。一般来说,我们传统的工业化与城镇化的关系理念是,工业化与城镇化是独立的个体,各自发展,而并没有考虑两者的交集。在发达国家的经济水平,已经发展到从工业化过度到新型工业化,从城镇化过度到新型城镇化,在此世界发展现况的基础上,我国政府提出要走“四化”协调发展道路。在2013年,当今政府又提出了新的发展战略,即“一带一路”发展战略。中部六个省份恰好处在“一带一路”这个全球战略的重要位置,我们应该抓住时机,努力建立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镇化的良好关系,大力发展经济。通过对其他学者们已有的相关文献的借鉴和总结,构建了含有33个能够反映新型工业化水平的指标体系和含有22个能够反映新型城镇化水平的指标体系,数据主要来源于2006年-2015年的《中国统计年鉴》、2006年-2015年的中部六省的各省份的统计年鉴,最后收集整理了从2005年-2014年10年的所有指标的数据,在众多计量方法中,选取了一个最贴切该样本数据的方法,即通过主成分分析方法对中部六省新型工业化与新型城镇化水平进行测度分析,结果是河南省和湖北省在六个省份中发展水平最高,不分伯仲,不管是新型工业化水平还是新型城镇化水平。除了河南省以外的山西省、安徽省、江西省和湖南省的新型城镇化水平和新型工业化水平都相差不大,呈现你追我赶的态势。在主因子分析结果的基础上,运用协调度与协调发展度模型对中部六省份地区的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镇化的协调度、协调发展度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六个省份的协调程度都呈现了良好趋势,大致上都由2005年的失衡或者是濒临协调,经过当中几年发展,过度的初级协调、中级协调,发展到2014年的良好协调,这种变好的趋势还是值得研究者们所关注的。在此分析结果的基础上,提出了改善新型工业化关于新型城镇化协调关系的政策建议:优化产业转型升级、发挥人力资源优势、发展城市群、产城融合发展、改革户籍和收入分配制度。

靳立霞[7](2016)在《西北边疆地区新型工业化与新型城镇化协调发展研究 ——以新疆巴州为例》文中研究指明工业化是城镇化产生和发展的动力,城镇化是工业化的载体,为工业化提供支撑,二者是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资源环境瓶颈日益凸显,传统式的工业化与城镇化已不可持续。党中央和国务院已把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镇化作为促进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转型的重要抓手。二者在发展理念上更加注重可持续发展,在社会与经济发展过程中,互为因果,相互耦合和关联,是推动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破解我国当前发展困境的关键因素,是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举措。西北边疆地区地处欧亚大陆腹地,地域辽阔,民族众多,资源丰富,自然条件差,城镇化质量不高,产业结构不合理,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加快新型工业化与新型城镇化进程是当务之急。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以下简称“巴州”)位于新疆东南部,地大物博,资源优势突出,但产业优势不明显,是西北边疆地区的典型代表。本文以新疆巴州为例,对巴州工业化与城镇化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在结合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巴州新型工业化与新型城镇化协调发展状况进行了评判。首先,运用熵值法评价了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镇化综合发展水平;其次,利用协调发展度模型对2003-2013年巴州新型工业化与新型城镇化的协调发展情况进行了测度和分析,发现二者协调发展度经过稳步上升和波动变化的动态演变过程,从衰退失调发展改善为调和发展。再次,通过定量(Pearson相关系数)和定性相结合的方法分析影响二者协调发展的因素,主要包括工业化水平、经济综合水平、人口城镇化、配套设施建设、生态环境保护、社会安全。最后,从推动工业转型升级、提升经济实力、完善配套设施、强化就业创业支撑、加强环境保护和维护社会稳定等方面提出推进巴州新型工业化与新型城镇化协调发展的措施,旨在为西北边疆地区新型工业化与新型城镇化协调发展提供指导性建议。

董又维[8](2015)在《“多点多极”战略背景下四川新型城镇化发展研究》文中提出改革开放以来,城镇化进程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现代化的演进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西方等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早已进入城镇化的成熟时期,而我国正处于城镇的加速时期,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进一步推进,城镇化发展的传统模式已不在适合当今的发展趋势,“十八大”提出了走新型城镇化的道路。十八大报告中把新型城镇化同工业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结合,四者互相联系、协同发展;在2012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2014年的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中都对我国新型城镇化的发展做了总部署,新型城镇化的发展需更加注重城乡一体化、集约、健康持续的发展,其发展的核心落在了人的发展上,而不是一味的追求城市数量和规模的扩张及城镇人口的增长。四川作为整个西部的经济大省、人口大省,处于西部的核心增长极,其城镇化的发展过程中取得了一些显着的成就,同时也存在着许多问题,问题可能会阻碍四川新型城镇化的健康发展,为此四川省新型城镇化的发展对本省的发展、对西部乃至国家的发展意义重大,影响深远。针对我省所面临的重大省情及现阶段发展中的突出矛盾和薄弱环节,四川省提出了“多点多极”支撑发展战略,首先形成区域内的经济增长点和增长极,然后通过集聚和辐射效应的作用来带动区域内整体经济势力的增长。在这样的发展阶段中,将我省的新型城镇化发展道路放在作为我省三大战略总揽的“多点多极”战略背景下来研究,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本文首先从分析新型城镇化的内涵和“多点多极”战略的内涵入手,在此基础上分析四川省新型城镇化和“多点多极”战略之间的内在逻辑,依据两者的逻辑关系分析出在此背景下四川新型城镇化发展的三个重点:一是有序推动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二是合理布局区域城市空间结构;三是注意生态环境建设。其次通过对四川省新型城镇化的发展现状分析得出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结合问题再分析原因。最后提出在“多点多极”战略背景下四川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对策思考。

徐明[9](2015)在《科学发展观视野下的四川统筹城乡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从党的十六大到党的十八大,统筹城乡发展一直是我国经济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应有之义。四川省在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后,坚持把科学发展观作为统筹城乡发展的指导思想及方针,积极进行统筹城乡发展的改革探索,成都市成为第一批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率先探索统筹城乡发展、实现城乡发展一体化的具体道路,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以科学发展观的视野研究四川统筹城乡发展,对于提高统筹城乡发展的科学认识、推动统筹城乡发展理论研究、促进四川建设全国经济强省、实现全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的研究思路是:以统筹城乡发展的理论基础出发,剖析科学发展观视野下的统筹城乡发展的理论内涵,分析统筹城乡发展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的重要性,阐述成都市和四川省的城乡关系发展历程和城乡统筹发展的经验、存在的问题,进一步针对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思路与方案。本文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绪论。阐述了本文的选题背景、选题目的及研究的理论、现实意义,并介绍了国内外相关的研究现状和本文的研究方法。第二部分,科学发展观和统筹城乡发展。从含义、实质、重点、目标四个方面阐述统筹城乡发展的理论基础;阐述了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统筹城乡发展必须赋予科学发展观的理论要求,要坚持发展要义、以人文本的理念、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准则、统筹兼顾的方法;分析了科学发展观视野下统筹城乡发展的必要性。第三部分,四川省统筹城乡发展的历程、经验及存在的问题。简要概述了四川自建国以来的城乡关系发展历程,阐述各个发展阶段的特征及历史原因;以成都市和四川省为研究对象,总结成都市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发展经验,从而推广成都试点经验和发挥成都对四川的辐射带动作用,进而总结四川省统筹城乡发展的做法;指出四川省在市场决定性作用、农民主体性作用、政府主导性、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存在的问题。第四部分,进一步推进四川统筹城乡发展的思考。依据四川统筹城乡发展的问题,对其解决方案与思路做出了初步探讨:以发挥市场决定性作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城乡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发挥农民主体性作用,以提升农民综合能力为核心,破解“三农”难题;发挥政府主导性作用,推动制度、体制改革创新,构建城乡一体化制度体系;走可持续发展之路,促进生态文明建设。

檀向群,杨慧宇[10](2015)在《“新四化”理论研究综述》文中研究指明党的十八大召开之后,有关新四化的新型提法引起了学界专家们的激烈反响。由胡锦涛总书记在报告中关于新四化概念和内容的陈述得到了学界一致认可,也引起了新四化理论研究热潮,对近年来新四化的一些理论研究热点做一简单回顾和整理。

二、对四川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问题的思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对四川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问题的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2)中国新型城镇化与新型工业化协调度的空间统计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选题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外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1.2.2 国内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1.3 研究的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创新点
    1.4 研究的技术路线图
    1.5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2.1 两化相关概念界定
        2.1.1 新型城镇化
        2.1.2 新型工业化
    2.2 相关理论
        2.2.1 刘易斯二元经济理论
        2.2.2 钱-赛“标准结构理论”
        2.2.3 韦伯聚集经济理论
        2.2.4 循环累积因果理论
        2.2.5 协调发展理论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指标体系与模型构建
    3.1 两化发展水平指标的构建
        3.1.1 指标选取的原则
        3.1.2 指标选取的结果
    3.2 综合评价模型的构建
    3.3 协调度模型的构建
    3.4 空间计量模型的设定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两化协调度的实证分析
    4.1 中国31省市两化发展水平的测度
        4.1.1 样本数据的来源
        4.1.2 新型城镇化水平的计算
        4.1.3 新型工业化水平的计算
    4.2 中国31省市两化协调度的测度及空间差异
        4.2.1 两化协调度的计算
        4.2.2 协调度的年际变化分析
        4.2.3 两化协调度的空间集聚
        4.2.4 东、中和西部地区两化协调度动态演进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两化协调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5.1 中国31省市的两化协调影响因素的空间计量分析
    5.2 基于SAR模型的东、中和西部地区两化协调影响因素研究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6.1 主要研究结论
    6.2 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1 代码清单
个人简历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3)中原经济区“五化”协调发展时空演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技术路线
2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
    2.2 理论基础
        2.2.1 增长极理论
        2.2.2 中心-外围理论
        2.2.3 耦合协调理论
        2.2.4 可持续发展理论
    2.3 “五化”协调发展的作用机理
3 中原经济区“五化”协调发展评价指标体系与水平测度方法
    3.1 研究区概况与数据来源
        3.1.1 研究区概况
        3.1.2 数据来源
    3.2 “五化”协调发展评价指标体系
        3.2.1 基本原则
        3.2.2 指标体系的构建
        3.2.3 权重的确定
    3.3 “五化”协调发展水平测度的方法
        3.3.1 综合发展指数测度
        3.3.2 耦合协调度模型
        3.3.3 探索性数据分析法
4 中原经济区“五化”协调发展时空演变特征
    4.1 中原经济区“五化”协调发展时间演变特征
        4.1.1 “五化”发展水平时间演变
        4.1.2 “五化”综合发展水平时间演变
        4.1.3 “五化”耦合度时间演变
        4.1.4 “五化”协调度时间演变
    4.2 中原经济区“五化”协调发展空间演变特征
        4.2.1 “五化”发展水平空间格局演变
        4.2.2 “五化”综合发展水平空间格局演变
        4.2.3 “五化”耦合度空间格局演变
        4.2.4 “五化”协调度空间格局演变
    4.3 中原经济区“五化”协调发展空间关联格局
5 中原经济区“五化”协调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5.1 存在的问题
        5.1.1 信息化水平整体偏低,呈低增长态势
        5.1.2 “五化”内部发展不平衡,差异显着
        5.1.3 综合发展速度较慢,水平较低
        5.1.4 “五化”间融合不够,协调水平低,等级差异明显
    5.2 协调对策
        5.2.1 加大科技投入力度,努力提升信息化水平
        5.2.2 因地制宜,制定“五化”发展战略
        5.2.3 加快“五化”发展速度,提升“五化”水平
        5.2.4 加强“五化”融合,缩小等级差异
6 结论与不足
    6.1 结论
    6.2 不足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4)基于耦合协调度模型的四川省“四化同步”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研究内容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内容
        1.1.3 研究意义
    1.2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1.2.1 研究方法
        1.2.2 技术路线
    1.3 论文的主要创新点
第2章 文献综述及理论基础
    2.1 文献综述
        2.1.1 工业化的相关研究
        2.1.2 城镇化的相关研究
        2.1.3 农业现代化的相关研究
        2.1.4 信息化的相关研究
        2.1.5 “四化同步”的相关研究
        2.1.6 文献评述
    2.2 相关理论基础
        2.2.1 “四化同步”理论内涵
        2.2.2 相关理论基础
第3章 四川省“四化同步”发展现状
    3.1 四川省新型工业化发展现状
        3.1.1 四川省处于工业化中期且发展不均衡
        3.1.2 新型工业化发展中更加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
    3.2 四川省新型城镇化发展现状
        3.2.1 四川省城镇化发展处于初期阶段
        3.2.2 新型城镇化更注重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
        3.2.3 各地区城乡收入差异较大
    3.3 四川省农业现代化发展现状
        3.3.1 农业现代化为第二三产业提供大量劳动力
        3.3.2 粮食产能不断提高
        3.3.3 农林牧渔服务业发展迟缓
    3.4 四川省信息化发展现状
        3.4.1 就业人员和科研经费投入较少
        3.4.2 信息化基础设施不断完善
        3.4.3 各地区科技成果差异较大
第4章 四川省“四化同步”协调发展实证研究
    4.1 四川省“四化同步”评价指标选取
    4.2 四川省“四化同步”协调发展测度模型
        4.2.1 原始数据处理
        4.2.2 主成分分析
        4.2.3 耦合协调度模型
        4.2.4 驱动力模型
    4.3 四川省“四化同步”协调发展测度结果分析
        4.3.1 四川省子系统发展水平测度结果分析
        4.3.2 四川省子系统之间协调发展度结果分析
        4.3.3 子系统中三者之间的协调发展度结果分析
        4.3.4 “四化同步”的协调发展度结果分析
    4.4 四川省“四化同步”协调发展驱动性及阻碍性因素结果分析
第5章 促进四川省各地区“四化同步”协调发展的政策建议
    5.1 以信息化带动“四化同步”协调发展
        5.1.1 完善基础设施,提高推广力度
        5.1.2 注重人才培养,鼓励科技创新
    5.2 以特色农业现代化为“四化同步”提供保障
        5.2.1 优化农业内部产业结构
        5.2.2 提高农业现代化和信息化的深度融合
    5.3 以高质量新型城镇化提升“四化同步”发展
        5.3.1 加快新型城镇化转型,缩小城乡差距
        5.3.2 提高新型城镇化质量,避免“伪城镇化”现象
    5.4 保持新型工业化对“四化同步”的驱动作用
        5.4.1 加快新型工业化转型,降低对资源环境的依赖
        5.4.2 推动信息化在新型工业化中的应用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5)四川省工业绿色转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对工业绿色转型的必要性研究
        1.2.2 工业绿色效率的测度方法研究
        1.2.3 工业绿色转型影响因素研究
        1.2.4 工业绿色转型的实现路径研究
        1.2.5 文献评述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文章的创新与存在的不足
        1.4.1 创新之处
        1.4.2 不足之处
2 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工业绿色转型
        2.1.2 绿色全要素生产率
        2.1.3 绿色经济效率
    2.2 工业绿色转型理论基础
        2.2.1 现代经济增长理论
        2.2.2 外部性理论
        2.2.3 可持续发展理论
3 四川省工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测量及实证结果分析
    3.1 DEA方法概述
    3.2 MALMQUIST-LUENBERGER生产率指数
    3.3 指标选择及数据来源
        3.3.1 指标选择
        3.3.2 数据来源
        3.3.3 实证检验与结果分析
4 四川省工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因素分析
    4.1 模型设定
    4.2 实证分析
    4.3 研究结论
5 四川省绿色工业转型的对策建议
    5.1 优化工业产业结构,提升资源配置效率
        5.1.1 构建绿色工业体系,全方位实现绿色生产
        5.1.2 大力发展清洁产业以及可回收产业
        5.1.3 发挥比较优势,淘汰落后产能
        5.1.4 大力建设工业园区,发挥产业规模效益
    5.2 促进企业技术创新,提升企业技术效率
        5.2.1 鼓励自主创新
        5.2.2 加快创新成果转化
        5.2.3 加强创新及专利的产权保护
    5.3 优化贸易结构,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
    5.4 发挥政府职能,完善环境保护制度
    5.5 完善资源能源产权制度,转变能源消费结构
        5.5.1 完善资源能源产权制度
        5.5.2 转变能源消费结构
参考文献
致谢

(6)中部六省新型工业化与新型城镇化协调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思路、研究方法以及论文创新之处
        1.2.1 研究内容
        1.2.2 研究方法
        1.2.3 本文的创新之处
2 文献综述
    2.1 国外相关研究成果
    2.2 国内相关研究成果
        2.2.1 新型工业化问题
        2.2.2 新型城镇化问题
        2.2.3 新型工业化与新型城镇化协调性问题
3 中部六省新型工业化与新型城镇化发展现状
    3.1 中部六省新型工业化发展现状
    3.2 中部六省新型城镇化发展现状
4 中部六省新型工业化与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研究
    4.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及计算方法说明
        4.1.1 评价指标体系遵循的原则
        4.1.2 计算方法说明
    4.2 中部六省新型工业化发展水平研究
        4.2.1 新型工业化指标评价体系
        4.2.2 中部六省新型工业化发展水平
    4.3 中部六省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研究
        4.3.1 新型城镇化评价指标体系
        4.3.2 中部六省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
5 中部六省新型工业化与新型城镇化协调性研究
    5.1 新型工业化与新型城镇化协调发展评价模型的构建
        5.1.1 协调度与协调发展度模型
        5.1.2 所用数据来源和数据处理
    5.2 新型工业化与新型城镇化协调性分析
6 中部六省新型工业化与新型城镇化发展存在的问题
    6.1 中部六省新型工业化发展存在的问题
    6.2 中部六省新型城镇化发展存在的问题
    6.3 中部六省工业化与城镇化协调发展存在的问题
7 中部六省新型工业化与新型城镇化协调发展政策建议
    7.1 坚持走新型化道路
        7.1.1 优化产业结构,发挥人力资源优势
        7.1.2 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大力培育城市群增长极
    7.2 走城乡一体化道路
    7.3 深化户籍、收入分配制度改革
8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致谢

(7)西北边疆地区新型工业化与新型城镇化协调发展研究 ——以新疆巴州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思路及框架
        1.2.1 研究思路
        1.2.2 研究框架与技术路线
    1.3 研究方法
    1.4 数据来源
2 新型城镇化与新型工业化协调发展理论研究
    2.1 国内外研究综述
        2.1.1 国外研究综述
        2.1.2 国内研究综述
    2.2 相关概念的界定
        2.2.1 新型工业化的内涵与特征
        2.2.2 新型城镇化的内涵与特征
        2.2.3 新型工业化与新型城镇化协调发展的内涵与特征
    2.3 理论基础
        2.3.1 可持续发展理论
        2.3.2 诺瑟姆曲线
        2.3.3 霍夫曼定理
        2.3.4 协同理论
3 巴州工业化与城镇化发展现状分析
    3.1 研究区概况
    3.2 工业化发展分析
        3.2.1 工业化发展特征
        3.2.2 基于钱纳里模型的工业化阶段判断
    3.3 城镇化发展分析
        3.3.1 城镇化发展特征
        3.3.2 基于诺瑟姆曲线的城镇化阶段判断
4 巴州新型工业化与新型城镇化协调发展分析
    4.1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4.1.1 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
        4.1.2 指标体系构成及内涵
    4.2 综合发展水平测度
        4.2.1 测度方法—熵值法
        4.2.2 新型工业化综合发展水平测度
        4.2.3 新型城镇化综合发展水平测度
    4.3 协调发展测度
        4.3.1 协调发展度模型
        4.3.2 协调发展测度与评价
5 巴州新型工业化与新型城镇化协调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
    5.1 相关性分析
        5.1.1 相关分析
        5.1.2 Pearson相关系数
        5.1.3 相关性测度
    5.2 主要影响因素分析
        5.2.1 工业化水平
        5.2.2 经济综合水平
        5.2.3 人口城镇化
        5.2.4 配套设施建设
        5.2.5 生态环境保护
        5.2.6 社会安全
6 推进巴州新型工业化与新型城镇化协调发展的措施
    6.1 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6.2 推进新常态下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提升经济综合实力
    6.3 加快配套设施建设,提升城镇综合服务功能
    6.4 强化城镇就业创业支撑,推进人口城镇化
    6.5 注重生态文明建设,加强环境保护
    6.6 加快民族融合,保障社会安全
7 结论
    7.1 主要结论
    7.2 创新之处
    7.3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8)“多点多极”战略背景下四川新型城镇化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2 简要评述
    1.3 主要内容和研究方法
        1.3.1 研究的主要内容
        1.3.2 研究的主要方法
    1.4 创新与不足
2 “多点多极”战略背景下四川新型城镇化发展的相关理论
    2.1 新型城镇化的内涵与特点
        2.1.1 城镇化的内涵
        2.1.2 新型城镇化的内涵
        2.1.3 新型城镇化发展的特征
    2.2 “多点多极”战略的提出和内涵
        2.2.1 “多点多极”战略的提出
        2.2.2 “多点多极”战略的科学涵义
    2.3 “多点多极”战略背景下的四川新型城镇化
        2.3.1 “多点多极”战略与四川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内在逻辑
        2.3.2 “多点多极”战略背景下四川推动新型城镇化发展的重点
3 “多点多极”战略背景下四川省新型城镇化发展现状分析
    3.1 四川省新型城镇化发展的人口系统
    3.2 四川省新型城镇化发展的经济系统
    3.3 四川省新型城镇化的规模结构
    3.4 四川省城镇化发展的质量
4 “多点多极”战略背景下四川省新型城镇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4.1 “多点多极”战略背景下四川新型城镇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4.1.1 四川省新型城镇化发展整体水平不高,内部差异大
        4.1.2 四川省新型城镇化产业支撑不足
        4.1.3 四川省新型城镇化发展的质量不高
        4.1.4 城镇结构不合理,成都市一城独大的现象明显
    4.2 “多点多极”战略背景下四川省新型城镇化发展存在问题的原因
        4.2.1 历史基础和其他禀赋条件有差异
        4.2.2 资源要素在省域内自由流动弱
        4.2.3 制度改革发展缓慢
        4.2.4 传统思想,心理因素的影响
5 “多点多极”战略背景下四川新型城镇化发展道路对策思考
    5.1 科学合理的制定发展规划,促进省内各地区协调发展
    5.2 壮大产业发展,为进城的人口解决就业问题
    5.3 加强城镇的综合承载力,提升城镇居民的生活质量
    5.4 提倡包容理念,促进城镇人口和谐发展
    5.5 完善城镇结构体系,大中小型城市协调发展
6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9)科学发展观视野下的四川统筹城乡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现实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内研究现状
        1.3.2 国外研究现状
    1.4 研究方法
        1.4.1 文献研究法
        1.4.2 系统分析法
        1.4.3 描述性研究法
2 科学发展观和统筹城乡发展
    2.1 统筹城乡发展
        2.1.1 统筹城乡发展的含义
        2.1.2 统筹城乡发展的实质
        2.1.3 统筹城乡发展的重点
        2.1.4 统筹城乡发展的目标
    2.2 统筹城乡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题中之义
        2.2.1 统筹城乡发展必须坚持发展的要义
        2.2.2 统筹城乡发展要彰显以人为本
        2.2.3 统筹城乡发展必须做到全面、协调、可持续
        2.2.4 统筹城乡发展应遵循统筹兼顾的方法
    2.3 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性
        2.3.1 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城乡发展一体化的客观要求
        2.3.2 是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必然要求
        2.3.3 是加强社会建设,保证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战略
3 四川统筹城乡发展历程、经验及存在的问题
    3.1 四川统筹城乡发展历程
        3.1.1 四川省地理环境介绍
        3.1.2 四川省统筹城乡发展整体状况
    3.2 四川统筹城乡发展的经验
        3.2.1 成都市试点经验
        3.2.2 四川省推广成都经验的做法
    3.3 四川统筹城乡发展存在的问题
        3.3.1 市场的决定性作用不强,城乡生产要素资源配置不合理
        3.3.2 农民的主体作用不鲜明,农民综合发展能力不足
        3.3.3 政府的主导作用发挥不够充分,制度、体制创新还需加强
        3.3.4 生态文明建设存在薄弱环节,可持续发展动力不足
4 进一步解决四川统筹城乡发展问题的思考
    4.1 发挥市场决定性作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城乡生产要素资源优化配置
    4.2 发挥农民主体作用,以提升农民综合发展能力为核心,重点破解“三农”发展难题
    4.3 发挥政府主导作用,推动制度、体制改革创新,构建城乡一体化制度体系
    4.4 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加大生态资源保护力度,加快建设生态文明
结论
注释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成果
致谢

(10)“新四化”理论研究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一、基础性理论研究
    (一)“新四化”的概念和特征
    (二)“新四化”的发展模式、路径与目标
    (三)新四化的评价指标体系
    (四)“新四化”之间的互动与协调发展
二、相关性理论研究
    (一)新四化与产业转型、升级与重组
    (二)新四化与区域发展
    (三)新四化与可循环经济
    (四)新四化与体制机制
三、研究的不足

四、对四川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问题的思考(论文参考文献)

  • [1]四川省脱贫地区产业扶贫转型升级的区域实现研究[D]. 李想. 四川大学, 2021
  • [2]中国新型城镇化与新型工业化协调度的空间统计分析[D]. 韩涛. 华东交通大学, 2020(04)
  • [3]中原经济区“五化”协调发展时空演变研究[D]. 张俊丽. 山西师范大学, 2019(05)
  • [4]基于耦合协调度模型的四川省“四化同步”发展研究[D]. 刘晏彤. 成都理工大学, 2018(01)
  • [5]四川省工业绿色转型研究[D]. 李莉. 四川师范大学, 2018(12)
  • [6]中部六省新型工业化与新型城镇化协调发展研究[D]. 陈帆帆.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 2017(02)
  • [7]西北边疆地区新型工业化与新型城镇化协调发展研究 ——以新疆巴州为例[D]. 靳立霞. 河北师范大学, 2016(02)
  • [8]“多点多极”战略背景下四川新型城镇化发展研究[D]. 董又维. 四川师范大学, 2015(02)
  • [9]科学发展观视野下的四川统筹城乡发展研究[D]. 徐明. 西华大学, 2015(07)
  • [10]“新四化”理论研究综述[J]. 檀向群,杨慧宇. 淮南师范学院学报, 2015(02)

标签:;  ;  ;  ;  ;  

四川省信息化带动工业化问题的思考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