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肉生产的草原模式,农业综合企业的方向

牛肉生产的草原模式,农业综合企业的方向

一、牛肉生产的草地样板,农业经营学的方向(论文文献综述)

李萌豪[1](2016)在《风景园林视角下休闲旅游型新农村建设研究 ——以北京温泉村为例》文中研究指明新农村建设十余年来,国内农村风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如今,整体经济结构调整的大背景下,伴随着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与美丽乡村、美丽中国理念的持续推进,农村传统产业面临着迫切的转型需求。以农业生产为基础,融合“生产、生态、生活”特征于一体的乡村休闲旅游业,为农村产业转型提供了新的方向,也对乡村范围内村落、田野和自然等空间的规划设计提出了新的要求。风景园林学科作为倡导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人居环境科学,能够在其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首先对于休闲旅游型新农村建设的定义、特征进行解释。其次,通过实地考察、调研与文献收集,对国内外相关理论与实践加以研究,并针对其中最具借鉴价值的台湾和北京地区发展案例进行深入分析。通过进一步对两地休闲旅游型农村发展现状的比较研究,得出立足于“三农”问题,以乡村“生产、生活、生态”为核心特色,以“产业多元化融合、农民生活品质提升、生态可持续发展”为主要理念的风景园林视角下休闲旅游型新农村建设的具体策略,并最终在北京温泉村休闲旅游型新农村规划设计实践中加以进一步探究。在对休闲旅游型乡村规划建设的研究中,主要针对现有策略对区域情况、乡村现状和乡村旅游特征分析的缺失,探讨出一套以前期资料分析为重点的优化途径。并将这一方法贯穿于文中“台湾——北京比较研究”、“休闲旅游型新农村发展策略提炼”以及“北京温泉村休闲旅游型新农村实践”之中。并尝试通过对已有成功案例的深入剖析,在宏观层面的探讨基础上,更为开放性、细致性的探寻休闲旅游型新农村发展的有效途径,借以希望为现阶段休闲旅游型新农村建设的多样化和可持续化发展提供具有价值的借鉴与参考。

谭遂[2](2015)在《石柱县特色农产品营销渠道优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当前,农业的发展已经逐步从生产领域转向流通领域。农产品营销渠道的高效运营,就成为发展地方农业经济的重要保障。重庆石柱县作为土家族聚集的少数民族自治县,发展效益农业,生产特色农产品已成为其长期坚持发展的方向。近年来,成功创建了“石柱红”辣椒、“石柱黄连”、“山之莼”等特色农产品品牌,先后获得“中国黄连之乡”、“中国辣椒之乡”、“全国莼菜基地第一大县”、“西南第一大辣椒基地县”、“全国辣椒基地百强县”等多个殊荣。本文以重庆石柱县三大特色农产品——莼菜、黄连、辣椒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研究法、实地调查法、个案研究法,从组织、结构、关系、新兴渠道等四个方面对石柱县特色农产品营销渠道发展现状进行了全面的考察,发现其存在着营销渠道组织化程度低,营销渠道结构上的功能性缺陷,营销渠道成员间关系不稳定,营销渠道建设缺乏现代技术等问题。针对石柱县特色农产品营销渠道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石柱县特色农产品营销渠道优化的对策:一是营销渠道组织的优化:完善营销渠道组织的多样化、完善农民合作组织建设、引导农民合作组织与龙头企业均衡发展、拓展农产品营销渠道组织;二是营销渠道结构优化:层级结构优化、宽度结构优化、广度结构优化、结构中各环节运作机制优化;三是营销渠道关系的优化:基于产销一体化营销渠道关系优化、基于联盟一体化营销渠道关系优化;四是传统渠道与新兴渠道的整合。

夏热古丽·穆力达坤[3](2014)在《北疆牧区牧民定居效益及生产经营形式研究 ——以昌吉市阿什里乡为例》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以昌吉市阿什里乡的典型牧民定居点为研究区域,以定居牧民家庭为研究对象,对提高牧民定居效益,转变牧区生产经营方式提供科学依据为目的,采用现场调查和实地取样相结合的方法,从以下四个部分进行了研究:经济效益研究,主要研究牧民定居对牧民经济收入的影响,以及影响牧民经济收入的因素;生态效益研究,主要研究牧民定居对草原总体生态环境的影响,并进一步验证定居点周围的草场生态现状;社会效益研究,主要研究牧民定居对牧民在社会方面带来的效益,包括牧民生活、生产方式的变化情况;生产经营形式研究,通过对所调查的牧户生产经营方式进行归纳,初步确定定居牧民生产经营形式,比较分析各经营形式下的经济效益,并找出各经营形式经济收入的关键性影响因素。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定居后牧民人均年收入比定居前有显着提高(p<0.05),同时定居后的高收入牧户所占比重也比定居前明显增多;收入来源结构多元化;定居后的恩格尔系数比定居前显着下降(p<0.05),定居后的牧民生活水平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进一步的相关性及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家畜羊单位、耕地面积、畜牧和种植业投资是提高牧民收入的关键因素。2.牧民定居后的牲畜数量比定居前显着减少,饲草料生产能力明显提高。定居点周围的草地植物群落特征监测结果显示,离定居点3-4km(围栏内)的草地植被盖度、高度、密度及地上生物量均显着低于离定居点6.5-8km的草地(p<0.05);定居点周围的草地土壤养分变化显示,围栏内及离定居点0.5-2km的草地土壤含水量、有机质、pH值、碱解氮、有效磷及速效钾含量均显着低于离定居点6.5-8km的草地土壤养分(p<0.05)。定居点周围的围栏草地被牧民使用圈养,退化较严重。3.定居后牧民生活条件从根本上得到改善,牧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主要体现在牧民子女受教育程度、牧民就医条件、家庭财产及农业机械设备使用情况、饮食结构和住房条件等方面,同时各类生活消费支出也发生较大变化,总体上牧民定居社会效益较好。4.牧民定居工程的实施,使传统的以畜牧业为主的生产经营方式向多元生产经营方式转变。将定居后的生产经营形式主要分为7种类型,其中“放牧+养殖奶牛+种植+务工”型生产经营形式的牧户比重最多,占总牧户的39%,该形式的牧民人均年收入为最高(11320.47元/年);“放牧+养殖奶牛+种植”型生产经营形式的牧民人均年收入为中等(9488.1元/年);“养殖奶牛+种植”型生产经营形式的牧民人均年收入为最低(2674.75元/年),表明牧民人均年收入与经营形式密切相关,经营形式越多元化,经济收入越高。

魏琦[4](2014)在《四川省牧区HY县游牧民定居工程实施的调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带领人民艰苦奋斗,使得国民经济快速发展起来,同时,我们国家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社会主义国家,民族问题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处理好的一个重大问题。促进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是民族平等的重要保证,我国采取了一系列对少数民族地区的帮扶政策帮助民族地区发展经济,取得了显着的效果。从2008年起,我国在西藏、四川、青海、甘肃、云南、新疆、内蒙古等7个省、自治区实施了“游牧民定居工程”,使得少数游牧民聚居到自然、经济、社会条件较好的地区。四川省从2009年开始在阿坝州,甘孜州和凉山州的游牧区实施了定居工程及其配套的“9+3”教育计划和卫生事业发展计划等民生工程。政府发挥了公共管理职能,改善定居点生活,医疗卫生,教育,社会保障等,致力于为定居点建设出良好的生活,生产和持续发展的环境:定居点的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跟踪定居的建设情况,存在的问题等,通过调查研究获取牧民最直接的心声,才能保证国家和政府的公共管理职能更加有效率地发挥。本文在研究了定居的背景,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的基础上,给出了本研究的理论基础,主要包括公共产品,公共服务和社会适应定理论;然后介绍了四川省实施游牧民定居工程的主要工程建设,包括“帐篷新生活行动工程”,“9+3免费教育计划”和“卫生事业发展计划”等;基于广泛的文献和资料查阅,提出了HY县游牧民定居工程调查研究的思路。然后提出了问卷调查的思路和实施过程及结果,这是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的基础和前提。依据调查问卷,重点访谈方法,给出定居对HY县牧民的影响,游牧民定居存在的问题,并在第六章给出相应的分析和建议。本文结合HY县的实际,通过对定居问题进行调查研究,提出了改进的措施和建议,希望能够为HY县的定居工程的深入发展提供一定的帮助,并且对其他牧民定居工程的实施也可以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陈廉[5](2013)在《我国农业企业化发展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实现农业现代化是世界各国发展的目标,我国也不例外。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坚持走中国特色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促进“四化”同步发展。要实现我国农业现代化,就必须变革小农生产方式和独立、分散的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形式,提高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化程度,走农业企业化发展之路。从目前我国农业生产与发展现状来看,随着我国农业市场化改革的推进,农产品价格频繁波动,导致“消费者难买”和“农民难卖”的双重困境。“两难”实质反映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产品市场供需失衡的问题,即千家万户的农户与千变万化的市场难以有效对接。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条件下,我国农业本质是小农生产,农户分散经营的市场交易成本过高,导致农民农业收入极低、农产品缺乏竞争力,从而损害了农民的经济利益。可见,农业分散经营、组织化程度低是我国农业陷入现实困境的症结所在。因此,要促进我国农业生产与发展,就必须变革小规模、分散的农业生产经营形式,提高我国农业组织化程度。提高农业组织化程度,不能走计划经济制度下农民互助组、合作社和人民公社的老路,必须以市场化为导向,以商品化、企业化、专业化的经济组织为载体,推行农业企业化。通过农业企业化,变革小农生产方式、塑造具有现代企业组织特征的农业经营主体,从而降低交易成本,实现农业市场化、现代化。变革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发展农业企业化,是一种制度变迁过程,需要满足制度需求和制度供给两方面的要求,并要对制度进行“成本—收益”的考量。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如下:第一部分:相关理论与文献回顾。本文首先对相关的理论和文献进行了回顾,涉及到的理论:一是农业现代化经典理论,其中包括舒尔茨关于改造传统农业理论、约翰·梅尔农业发展理论和农业发展的诱致技术变革理论;二是有关组织变迁理论的回顾,具体涉及到不确定性理论、交易成本理论、制度变迁理论。这部分最后对有关农业企业化研究的文献进行了回顾和简要述评。第二部分:探究我国农业家庭经营的弊端及由此带来的现实困境。本文认为由于历史和自然、路径依赖和制度创新滞后等因素,我国农业家庭经营显现了规模小、粗放经营、不利于资金和技术引进等弊端,因而凸显了分散的“小农户”与集中的“大市场”之间的矛盾,陷入了“消费者难买”和“农民难卖”的现实困境。第三部分:揭示了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化程度低是导致我国现实困境的根源。“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利益问题,而我国农户分散经营无法很好满足农民的经济利益,表现在农民收入极低、农产品价格缺乏竞争力等方面。这是因为我国农业生产组织化程度低,分散的农户在市场交易活动中处于弱势地位,面临着高额的交易成本。第四部分:指出提高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化程度,发展农业企业化,是我国农业走出困境的现实抉择。提高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化程度,我国不能走计划经济制度下农民互助组、合作社和人民公社的老路,必须坚持市场化为导向,以商品化、企业化、专业化的经济组织为载体,发展农业企业化。通过农业企业化,变革小农生产方式、培育具有现代企业组织特征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从而降低交易成本,促进农业现代化。农业企业化经营实质是变革农业生产经营组织,是一种制度变迁过程,因此,需要满足制度需求和制度供给两方面的要求,进行制度“成本—收益”的考量。第五部分:进行农业企业化实证研究。这部分通过研究发达国家农业企业化的基本做法,由此得出值得借鉴的经验。之后,通过对我国农业企业先行地区——浙江义乌市和广西玉林市的农业企业化进行实证分析,以期证明我国农业企业化的可行性以及试图得出可以推广到全国的经验。第六部分:考察我国农业企业化发展现状。这部分主要探究我国农业企业化发展的主要特征,发现我国农业企业化发展程度较低,且区域发展不平衡,进而分析制约我国农业企业化发展的原因,主要存在土地流转机制不顺畅、农业资本严重不足且外流严重、农业技术创新困难、企业家才能稀缺和制度要素供给缺失等问题。第七部分:提出促进我国农业企业化发展的宏观、中观、微观层面政策分析与建议。具体包括:积极推进土地流转制度改革、加强农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进一步加强农村金融供给、完善农产品流通市场体系、构建农业企业化培育机制、完善农户与经营主体的利益联结机制。在前人研究成果基础上,本文在研究农业企业化方面试图有以下突破:(一)运用交易成本理论去分析我国农业生产和农民利益问题。针对关系到农业生产和农民收入的农产品市场的供需失衡现象——“消费者难买”和“农民难卖”,本文通过分析分散经营农户交易成本高的问题,发现小农生产难以适应社会化大市场的需求,从而提出要改变这种分散的、非组织化的农业生产经营形式,促进农业企业化发展的命题。(二)运用组织变迁理论去分析农业企业化。本文认为在农业发展中从来不缺乏组织这一元素,唯一变化的是组织形式。随着经济改革的发展和深化,我国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显现了许多不符合经济发展要求的弊端。其中,最突出的问题是独立分散的农户经营形式已难以适应社会大市场的需求,导致农产品市场供需失衡。因此,必须变革这种低效率的小农生产方式和非组织化的经营形式,促进农业企业化发展。在论文的写作过程中,本人深感在很多方面存在不足之处。由于时间、条件的限制,本人对我国农业企业化的实地调研较少,文中出现的事实和数据主要来源于二手资料。在运用组织变迁理论进行相关分析时,主要以定性分析为主,定量分析不足。而且,本文只是对农业企业化经营制度变迁作了粗略的研究,因此,有关农业企业化的具体制度设计和路径实现等问题,有待今后进一步作深入研究。

谷中原[6](2007)在《农村发展的农业多功能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农业是人类通过生产劳动,利用农村社区资源,从事各种涉农产业的经济部门。从经济史角度看,农业是人类创造出来并不断完善的为自己提供农产品的生产模式;从经营形态来看,农业具有多种经营模式和经营手段;从生产本质看,农业具有多功能性。农业的多功能性表现为农业同时具有人文功能、生态功能、经济功能、社会功能。农业多功能的显现是一个从潜功能向显功能转变的漫长过程。随着人类社会发展,农业经营形态逐渐地从单功能转向有限功能、从有限功能转向多功能。多功能农业的兴起不仅是因为人类对农业功能认识水平的提高,更多的是因为社会系统中的农业要素的结构资源发生了变革。可以说,社会系统的经济要素、文化要素、意志要素的协同变革直接导致了多功能农业的兴起。多功能农业具有传统农业不同的特质,从其自然性来说,多功能农业具有对自然的依赖性、生产的地域性、社会圈与自然圈的融合性;从人文性来说,多功能农业具有人类强干预性、维护地域文化、人文关怀、借用文化活动形式发展农业的特点;从生产特点来说,多功能农业具有开放性经营、需要高素质经营主体、效率空间增大、标准化生产、经营效益复合性等特点。多功能农业体系目前主要由有机农业、生态农业、旅游农业、文化农业、能源农业、都市农业等经营模式和产业构成。多功能农业发展中存在的冲突与同一并存现象直接决定着我们必须制定一个满足“四效合一”、“四能皆备”、“三农发展”的综合性要求的多功能农业评价体系,为多功能农业良性运行创造一个良好的制度环境。多功能农业评价体系由经营性指标、功能性指标、效益性指标、发展性指标构成,是考核多功能农业项目的特性、产生、运行过程以及社会价值的评价标准。为了推动传统农业向多功能农业转变和推动多功能农业健康发展,我们必须根据多功能农业评价体系和多功能农业经营者与管理者的发展意图,建立起一种经营者与管理者良性互动机制。相对传统农业而言,多功能农业具有全面的、可持续的、内发性的推动“三农发展”的效能。就推动农业经济发展而言,多功能农业从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提高农产品商品率、转变农业经营形式、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等途径,推动着农业经济发展。就推动农民和农村社会发展来说,多功能农业从促使农民现代化、充分利用农村非物质文化资源、农村社区公共事业发展等维度,推动农民和农村社会发展。相比而言,多功能农业与工具改造运动、土地关系调整、乡镇企业、农民区际流动等在我国陆续出现的动力因素不同,具有内涵发展、综合发展、人文关怀、可持续发展的特征,是农村发展的可靠动力。既然多功能农业具有传统农业不可比拟的发展效能,世界上的每个国家不能错过推动农业发展的难得机遇,应该用明确的发展目标和发展对策积极回应多功能农业的兴起。

吐尔逊娜依·热依木[7](2004)在《牧民定居现状分析与发展对策研究》文中提出自治区党委和政府于1986年提出草原畜牧业必须改变四季游牧的生产方式,走定居发展的道路。又于1996年5月在全区畜牧工作会议上明确提出,把实现牧民定居作为改变传统畜牧业生产方式的中心环节,逐步使草原畜牧业由传统的四季游牧方式向冷季舍饲、暖季放牧的生产方式转变。从1987年至2000年的13年中,新疆在牧民定居上取得了很大成绩。到2000年底,全区定居、半定居牧户13.05万户,占总牧户数的83%。定居后,牧民历史性的拥有了自己的耕地,定居点有了一定的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的建设,初步建立了暖季放牧—冷季舍饲的生产方式,改善了牧民生活环境,提高了牧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和生活质量。新疆的草原畜牧业从此由传统的游牧生产方式向现代草原畜牧业生产方式的转变跨出了历史性的第一步。这是牧民定居最大的成果,也是20世纪末中国牧区,特别是新疆牧区取得的最卓越的成就。本研究以新疆北疆山盆结构的温性荒漠区为对象,以昌吉州为代表,通过典型和面上调查,搞清牧民定居现状,分析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对策建议,完善牧民定居体系建设,促进新疆现代草原畜牧业的发展。根据研究,新疆北疆牧区牧民定居现状存在不同的定居类型,即半定居、初级定居、插花定居(生态移民)、游牧(对照模式)和非牧经营定居户等五种。牧民定居中存在的主要问题:(1)对牧民定居的认识不够,把牧民定居与牧民定居点建设混同起来,定居点建设距“三通、四有、五配套”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更缺乏生产变革的有力措施,很少涉及到草地生态修复和建设,没有实现定居的生态效益。(2)牧民定居点发展的人工饲草料基地面积不足,生产水平低,不能满足牲畜冷季舍饲需要,实现暖季放牧—冷季舍饲的生产变革。因此,畜牧业生产方式还没摆脱“靠天养畜”的生产模式,牧区原来的生产组织形式没有改变,不利于定居后的新生产方式的发展。(3)畜牧业生产水平低,商品畜产品少,缺乏二、三产业增收途径,牧民收入的提高缓慢。针对上述问题,提出的对策为:(1)提高和统一对牧民定居实质的认识,规范牧民定居的科学内涵。(2)建立牧民定居评价体系。(3)实施天然草地的合理利用配置。(4)提高草牧业生产的科技水平;发展专业化的种植业生产;完善畜牧业生产技术体系;提高广大牧民的科学文化素质;生产组织方式的改革。(5)全面实施新一轮的牧民定居工程总体规划,完善牧民定居点基础设施建设,加大牧民定居工程力度。

中国农学会畜牧兽医代表团[8](1982)在《中国农学会畜牧兽医代表团访日汇报》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应日本“日本中国农业农民交流协会”(简称日中农交)的邀请,中国农学会畜牧兽医代表团于1980年9月26日赴日本进行友好访问,10月16日回国,在日活动3周。甘肃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李登瀛同志以中国农学会顾问名义任代表团团长,团员有:甘肃农业大学陈北亨、上海市牛奶公司王毓峰、青海省畜牧兽医研究所唐超世、国家外文局杨哲三、中国农学会阎汉平等5人。

N.P.MARTIN,P.R.HASBARGEN,R.L.ARTHAUD,G.J.SULLIVAN,冯强[9](1981)在《牛肉生产的草地样板,农业经营学的方向》文中提出明尼苏达北部农场收入的主要部分是由肉牛业所提供,但支撑这项事业的主要资源—饲草,都广泛处于低效利用状态。为增加这个地区的收入,明尼苏达大学农业咨询服务处和五大湖上游地方委员会指导了一个通过改革肉牛业的管理体系的5年农场示范计划。

二、牛肉生产的草地样板,农业经营学的方向(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牛肉生产的草地样板,农业经营学的方向(论文提纲范文)

(1)风景园林视角下休闲旅游型新农村建设研究 ——以北京温泉村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1.1. “三农”问题与新农村建设
        1.1.2. 城乡一体化建设与美丽中国
        1.1.3. 传统农业转型与乡村休闲旅游发展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理论与实践意义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
        1.4.1. 文献分析法
        1.4.2. 实地考察研究法
        1.4.3. 比较研究法
        1.4.4. 归纳总结法
    1.5. 国内外研究综述
        1.5.1. 国外相关研究与实践
        1.5.2. 国内相关研究与实践
        1.5.3. 国内外研究对比
    1.6. 论文研究框架
2. 休闲旅游型乡村理论与发展策略分析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农业与乡村
        2.1.2. 休闲旅游与乡村旅游
        2.1.3. 风景园林与乡村景观
        2.1.4. 休闲旅游型乡村与休闲旅游型新农村建设
    2.2. 休闲旅游型新农村的主要特征
        2.2.1. 生产—乡村旅游为主体,多元产业共同发展
        2.2.2. 生活—注重乡村文脉内生性
        2.2.3. 生态—自然景观保护与有机农业发展
    2.3. 风景园林视角下休闲旅游型新农村建设的研究范围
        2.3.1. 传统乡村建设与乡村景观的研究范围
        2.3.2. 风景园林视角下休闲旅游型新农村建设的探讨范围
    2.4. 国内休闲旅游型乡村发展成就
        2.4.1. 乡村旅游
        2.4.2. 新农村建设
        2.4.3. 乡村旅游与新农村建设相互融合
    2.5. 休闲旅游型乡村发展中的主要问题
        2.5.1. 发展定位模糊
        2.5.2. 乡村产业单一
        2.5.3. 农业价值有待深入挖掘
        2.5.4. 乡村聚落多样性缺失
        2.5.5. 缺乏生态与环境保护意识
    2.6. 休闲旅游型新农村发展策略优化
        2.6.1. 问题的反思
        2.6.2. 发展策略的缺失
        2.6.3. 优化途径——比较借鉴典型案例,探索多样发展途径
3. 台湾休闲旅游型乡村发展策略分析
    3.1. 台湾休闲旅游型乡村发展概况
        3.1.1. 休闲农业领域
        3.1.2. 乡村建设领域
        3.1.3. 相互融合发展
    3.2. 台湾休闲农业发展历程
    3.3. 台湾休闲农业发展特征分析
        3.3.1. 种类齐全,配套设施完善
        3.3.2. 休闲农业与乡村社区共同繁荣
        3.3.3. 辅导和监管体系完备
        3.3.4. 民间自发性力量作用突出
        3.3.5. 重视自然生态保护
    3.4. 台湾休闲农业相关政策研究
        3.4.1. 法律法规
        3.4.2. 行政支援
        3.4.3. 活动推动
    3.5. 台湾休闲农业发展策略分析
        3.5.1. 注重产品开发与创意,软硬件兼顾相互配合
        3.5.2. 由点到线并扩展到面发展
        3.5.3. 完善辅导与监督机制,引导正确发展方向
        3.5.4. 促进居民的积极参与
        3.5.5. 推动生态旅游,落实资源保育
    3.6. 台湾乡村建设发展的融合与发挥的作用
    3.7. 台湾冬山乡中山休闲农业区案例分析
        3.7.1. 区域概况
        3.7.2. 冬山乡中山村概况
        3.7.3. 规划内容分析
        3.7.4. 村域空间分析
        3.7.5. 发展策略分析
    3.8. 小结—台湾的启示
4. 北京休闲旅游型新农村发展策略分析
    4.1. 北京休闲旅游型新农村发展概况
    4.2. 北京乡村旅游发展历程
    4.3. 北京乡村旅游发展特征分析
        4.3.1. 区域特色鲜明
        4.3.2. 休闲旅游产品种类丰富布局合理
        4.3.3. 政府主导,推动乡村旅游发展
        4.3.4. 经营主体多元
        4.3.5. 基础设施完善
    4.4. 北京乡村旅游相关政策分析
        4.4.1. 计划规划
        4.4.2. 政策规范
        4.4.3. 活动推动
    4.5. 北京乡村旅游发展策略分析
        4.5.1. 明确区域特色
        4.5.2. 突出乡村旅游创意化与国际化发展
        4.5.3. 强调政府多方位的推动与宣传
        4.5.4. 规划引导,标准化管理
        4.5.5. 加大基础设施投入
    4.6. 北京新农村建设的融合与发挥的作用
        4.6.1. 完善乡村基础设施
        4.6.2. 打下经济与农业发展基础
        4.6.3. 提出发展改造的途径
    4.7. 北京巨各庄镇蔡家洼村案例分析
        4.7.1. 区域概况
        4.7.2. 蔡家洼村休闲旅游型新农村建设概述
        4.7.3. 规划内容分析
        4.7.4. 村域空间分析
        4.7.5. 发展策略分析
    4.8. 小结——北京的启示
5. 比较与反思
    5.1. 比较
        5.1.1. 发展进程比较
        5.1.2. 发展特征比较
        5.1.3. 相关政策比较
        5.1.4. 发展策略比较
        5.1.5. 乡村建设融合性比较
        5.1.6. 具体实施与运营的比较
    5.2. 分析
        5.2.1. 共同点
        5.2.2. 差异
        5.2.3. 共同面临的挑战
    5.3. 反思
6. 休闲旅游型新农村建设的发展理念与原则
    6.1. 发展理念
        6.1.1. 农业生产为核心,产业多元化融合
        6.1.2. 农民利益为重点,生活品质提升
        6.1.3. 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生态环境优化
    6.2. 发展原则
        6.2.1. 农业生产为基础原则
        6.2.2. 多样性与特色性原则
        6.2.3. 统筹规划原则
        6.2.4. 尊重农民发展需求原则
        6.2.5. 因地制宜原则
        6.2.6. 可持续发展原则
    6.3. 发展要点
        6.3.1. 休闲旅游型新农村
        6.3.2. 风景园林视角
7. 休闲旅游型新农村发展策略
    7.1. 前期资料分析阶段
        7.1.1. 区域背景条件分析
        7.1.2. 乡村现状条件分析
    7.2. 综合分析与研究
        7.2.1. 现状资料汇总
        7.2.2. 优劣态分析(SWOT分析)
        7.2.3. 乡村旅游目的地乡村性分析
        7.2.4. 乡村景观可游度分析
        7.2.5. 小结——问题提出与对策研究
    7.3. 休闲旅游型新农村建设规划
        7.3.1. 发展战略与定位
        7.3.2. 功能定位和产业规划
        7.3.3. 结构与分区规划
        7.3.4. 空间布局和用地规划
        7.3.5. 基础设施规划
        7.3.6. 景观系统规划
        7.3.7. 游憩系统规划
        7.3.8. 生态格局规划
    7.4. 小结
8. 北京海淀区温泉村休闲旅游型新农村规划设计
    8.1. 温泉村概述
    8.2. 区域背景条件分析
        8.2.1. 区域经济水平
        8.2.2. 区域农业基础
        8.2.3. 区域旅游资源
        8.2.4. 区域客源市场
        8.2.5. 相关上位规划
    8.3. 温泉村现状条件分析
        8.3.1. 自然资源
        8.3.2. 社会文化状况
        8.3.3. 区位条件
        8.3.4. 农村核心资源
        8.3.5. 村庄布局形态
        8.3.6. 土地使用现状
        8.3.7. 基础设施条件
        8.3.8. 乡村居民与企业个体意愿分析
    8.4. 现状综合分析
        8.4.1. 优劣态分析(SWOT分析)
        8.4.2. 问题提出与策略研究
    8.5. 休闲旅游型新农村建设规划
        8.5.1. 发展战略与定位
        8.5.2. 功能定位和产业规划
        8.5.3. 结构与分区规划
        8.5.4. 空间布局和用地规划
        8.5.5. 基础设施规划
        8.5.6. 景观系统规划
        8.5.7. 游憩系统规划
        8.5.8. 生态格局规划
    8.6. 小结
9. 总结——休闲旅游型新农村建设的再思考
    9.1. 研究成果
    9.2. 创新点
    9.3. 对于本次研究的再思考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获得成果目录
致谢

(2)石柱县特色农产品营销渠道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课题背景
    1.2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的目的
        1.2.2 研究的意义
    1.3 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5 创新点
2 特色农产品营销渠道基本概念及理论阐述
    2.1 特色农产品营销渠道基本概念
        2.1.1 特色农产品
        2.1.2 特色农产品营销
        2.1.3 特色农产品营销渠道
        2.1.4 农产品营销渠道组织
        2.1.5 农产品营销渠道结构
        2.1.6 农产品营销渠道关系
    2.2 相关理论
        2.2.1 交易成本理论
        2.2.2 营销4p理论
3 石柱县特色农产品营销渠道发展现状
    3.1 石柱县简况
    3.2 石柱县特色农产品概况
    3.3 石柱县特色农产品营销渠道发展现状
        3.3.1 分销仍以农户为主
        3.3.2 收购模式渐趋成熟
        3.3.3 龙头企业、农业合作社、农超对接兴起
        3.3.4 营销网络信息化程度逐步提高
4 石柱县特色农产品营销渠道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4.1 农产品营销渠道组织化程度低
        4.1.1 农民营销方式与营销观念落后
        4.1.2 龙头企业缺乏实力
        4.1.3 农民专业合作社营销团队力量薄弱
    4.2 营销渠道结构上存在功能性缺陷
        4.2.1 零级渠道存在缺陷
        4.2.2 二级渠道存在缺陷
        4.2.3 多级渠道存在缺陷
    4.3 营销渠道关系不稳定
    4.4 营销渠道建设缺乏现代技术
5 石柱县特色农产品营销渠道的优化对策
    5.1 营销渠道组织主体的优化
        5.1.1 加强农户的营销观念
        5.1.2 完善农业企业建设
        5.1.3 完善农民合作组织建设
        5.1.4 拓展农产品营销渠道组织
    5.2 营销渠道结构的优化
        5.2.1 营销渠道层级结构优化
        5.2.2 营销渠道宽度结构的优化
        5.2.3 营销渠道广度结构的优化
        5.2.4 结构中各环节运作机制的优化
    5.3 营销渠道关系的优化
        5.3.1 基于产销一体化营销渠道关系的优化
        5.3.2 基于联盟的营销渠道关系的优化
    5.4 传统渠道与新兴渠道的整合
6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3)北疆牧区牧民定居效益及生产经营形式研究 ——以昌吉市阿什里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的技术路线
第2章 研究区概况与研究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2.2 社会经济状况
    2.3 研究区选择、研究对象与方法
    2.4 样地选择、样品采样和分析
第3章 牧民定居经济效益分析
    3.1 结果与分析
    3.2 讨论
    3.3 小结
第4章 牧民定居生态效益分析
    4.1 结果与分析
    4.2 讨论
    4.3 小结
第5章 牧民定居社会效益分析
    5.1 结果与分析
    5.2 讨论
    5.3 小结
第6章 牧民定居后的生产经营形式研究
    6.1 结果与分析
    6.2 讨论
    6.3 小结
第7章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作者简介

(4)四川省牧区HY县游牧民定居工程实施的调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选题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4 研究方法
    1.5 论文框架
第二章 游牧民定居相关的民生工程
    2.1 基本理论
    2.2 游牧民定居的民生工程
    2.3 HY县游牧民定居工程调查研究思路
第三章 调查问卷设计思路与调查结果概述
    3.1 问卷设计指导思想及思路
    3.2 调查对象与抽样
    3.3 问题假设
    3.4 问卷的设计
    3.5 问卷调查实施过程
    3.6 问卷调查结果描述
第四章 定居对HY县游牧民的影响调查和分析
    4.1 HY县游牧民定居过程中的公共管理
    4.2 生产方面的变化
        4.2.1 传统草原畜牧业向新型牧业发展
        4.2.2 产业结构多元化
    4.3 生活方式的变化
        4.3.1 服饰方面的改变
        4.3.2 饮食发生的变化
        4.3.3 居住条件的改善
        4.3.4 交通出行的便利
    4.4 社会事业方面的变化
        4.4.1 培训、教育事业的发展
        4.4.2 医疗卫生服务的改善
        4.4.3 社会保障体系的健全
    4.5 思想观念的转变
        4.5.1 思想意识的转变
        4.5.1.1 法律意识的转变
        4.5.1.2 生活品质意识的转变
        4.5.1.3 生态保护意识的转变
        4.5.2 文化素质提高
        4.5.2.1 和谐关系的营造
        4.5.2.2 对科技文化知识的新认识
        4.5.3 价值观念转变
        4.5.3.1 关注国家政策
        4.5.3.2 商的观念
        4.5.3.3 注重优生优育
第五章 HY县游牧民定居存在的问题分析
    5.1 经济方面的问题
    5.2 社会事业方面的问题
        5.2.1 教育方面存在的问题
        5.2.2 医疗卫生事业方面存在的问题
        5.2.3 社会保障方面存在的问题
    5.3 社会适应方面的问题
        5.3.1 经济适应性
        5.3.2 生活适应性
        5.3.3 文化适应
    5.4 游牧民定居问题原因分析
第六章 推进游牧民定居点管理的对策建议
    6.1 经济方面
    6.2 公共产品供给方面
    6.3 完善公共服务体系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5)我国农业企业化发展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 研究背景
    二、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思路
    三、 概念的界定及辨析
    四、 研究的主要方法
    五、 创新之处与不足
第一章 相关理论与文献回顾
    第一节 农业现代化经典理论回顾
        一、 舒尔茨的改造传统农业理论
        二、 约翰·梅尔的农业发展理论
        三、 农业发展的诱致技术变革理论
    第二节 组织变迁理论回顾
        一、 奈特:不确定性和组织
        二、 科斯:交易成本和组织
        三、 诺思:制度和组织
        四、 威廉姆森:契约、治理结构和组织
    第三节 关于农业企业化问题文献回顾与述评
        一、 关于农业企业化问题文献回顾
        二、 简要述评
第二章 我国农业家庭经营的现实困境
    第一节 我国农业家庭经营的困境与原因分析
        一、 我国农业家庭经营难以适应现代农业发展
        二、 我国农业家庭经营难以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原因
    第二节 我国农产品交易市场的现实困境
        一、 “消费者难买”与“农民难卖”的双重困境
        二、 “小农户”与“大市场”的突出矛盾
第三章 导致我国现实困境的原因——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化程度低
    第一节 农民的基本利益诉求分析
        一、 农民的基本利益诉求
        二、 农业分散生产经营的组织形式不能很好地满足农民利益诉求
    第二节 农业散户经营的市场交易成本分析
        一、 机会主义行为
        二、 不确定性因素
        三、 小数目条件
        四、 资产的专用性
    第三节 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化程度低是导致交易成本过高的根源
        一、 国外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化的典型模式
        二、 我国农业生产经营组织的现状
        三、 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化程度低的原因探析
第四章 提高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化程度——农业企业化
    第一节 建国后农业生产经营组织的有效性分析
        一、 农户劳动互助组
        二、 农业合作社
        三、 人民公社
        四、 家庭经营组织
    第二节 农业企业化是提高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化程度的有效途径
        一、 农业企业化的内涵
        二、 农业企业化是降低农户市场交易成本的内在要求
        三、 农业企业化是农业现代化和市场化的有效组织载体
    第三节 我国农业企业化的制度变迁机制
        一、 我国农业企业化的制度需求诱因
        二、 我国农业企业化的制度供给因素
        三、 农业企业化的“成本—收益”分析
第五章 农业企业化的实证研究
    第一节 发达国家农业企业化的基本经验与借鉴——以美国、日本为例
        一、 美国农业企业化发展概况及基本经验
        二、 日本农业企业化发展概况及基本经验
        三、 发达国家农业企业化对我国的借鉴意义
    第二节 我国农业企业化的实证分析——以广西玉林市和浙江义乌市为例
        一、 广西玉林市农业企业化实践经验
        二、 浙江义乌市农业企业化实践经验
        三、 基本评价和启示意义
    第三节 我国农业企业化发展的新形式
        一、 农村土地股份合作社
        二、 农村社区股份合作社
        三、 农民专业合作社
第六章 我国农业企业化发展现状
    第一节 我国农业企业化发展阶段
        一、 农业企业化发展阶段理论
        二、 我国农业企业化正处于成长的震荡阶段
    第二节 我国农业企业化区域发展不平衡
        一、 农业企业化发展程度与经济发展水平相关,但不必然相关
        二、 我国农业企业化区域发展不平衡
    第三节 制约我国农业企业化发展的原因分析
        一、 土地流转机制不顺畅
        二、 农业资本严重不足且外流严重
        三、 农业技术创新困难重重
        四、 企业家才能要素稀缺
        五、 制度要素供给缺失
第七章 促进我国农业企业化发展的政策分析与建议
    第一节 宏观层面——政府制度设计
        一、 积极推进土地流转制度改革
        二、 加强农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
    第二节 中观层面——经济市场环境的优化
        一、 进一步加强农村金融供给
        二、 完善农产品流通市场体系
    第三节 微观层面——农业微观主体的培育及利益保护
        一、 构建农业企业家培育机制
        二、 完善农户与经营主体的利益联结机制
参考文献
后记

(6)农村发展的农业多功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 研究动因
        1.1 学术研究目的
        1.2 研究的现实基础与学理基础
    2 文献回顾
        2.1 对传统农业理论的回顾
        2.2 对多功能农业相关理论的回顾
        2.3 对社会和农村社会发展理论的回顾
        2.4 文献评价
    3 研究设计
        3.1 研究框架
        3.2 对研究框架的具体说明
        3.3 核心概念
        3.4 人文主义研究视角
        3.5 使用的研究方法
    4 研究的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4.1 研究的创新点
        4.2 研究的不足之处
第二章 农业的多功能性
    1 农业具有人文功能
        1.1 农业的生命保障功能
        1.2 农业的文化孕育与传承功能
    2 农业具有生态功能
        2.1 农业的自然生态环境保护功能
        2.2 农业的人文生态环境保护功能
    3 农业具有经济功能
        3.1 农业的产业基础功能
        3.2 农业为国家提供财源的功能
        3.3 农业的提供能源功能
        3.4 农业的创汇功能
    4 农业具有社会功能
        4.1 农业的容纳社会剩余劳力功能
        4.2 农业的保障社会稳定功能
    5 农业功能显现过程
        5.1 农业功能在不同社会形态的显现
        5.2 农业功能的显现是潜功能向显功能的演变过程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多功能农业兴起之因与经营体系的确立
    1 社会系统的结构要素变迁过程
        1.1 社会形态划分举例
        1.2 社会形态划分模型的借用
    2 社会系统的经济要素进化促使多功能农业兴起
        2.1 社会生产模式变化促使农业转变经营模式
        2.2 农业地位小部门化迫使农业扩大基础地位内涵
        2.3 农业多功能化经营是对社会经济要素转型的积极回应
    3 社会主流思想演化促使多功能农业兴起
        3.1 人类社会的三种主流思想
        3.2 人本主义思想的主流地位的确立
        3.3 人本主义在经济学中的体现
        3.4 人本主义思想推动多功能农业的兴起
    4 社会意志进步要求多功能农业兴起
        4.1 现时代市民的生活追求需要农业进行多功能化经营
        4.2 现时代人的可持续发展理念要求建立生态农业体系
        4.3 工业社会的人类高层需求呼唤多功能农业的兴起
    5 多功能农业经营体系的确立
        5.1 有限功能农业的缺陷
        5.2 多功能农业对有限功能农业的超越
        5.3 当代社会的多功能农业经营体系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多功能农业的特质
    1 多功能农业的自然特点
        1.1 对自然环境的依赖性
        1.2 生产经营的地域性
        1.3 社会圈与自然生物圈的融合性
    2 多功能农业的人文特点
        2.1 人类强干预性
        2.2 维护与创造地域文化
        2.3 人文关怀性
        2.4 借用文化活动形式发展农业
    3 多功能农业的生产特点
        3.1 经营模式的开放性
        3.2 经营主体的高素质性
        3.3 标准化生产
        3.4 效率空间的扩展性
        3.5 经营效益的复合性
        3.6 经营类型的矛盾性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多功能农业体系的实物商品经营类——有机农业、生态农业、能源农业
    1 有机农业
        1.1 有机农业的涵义与发展有机农业的理论根源
        1.2 有机农业经营状况及经营结构
        1.3 有机农业的功能表现
        1.4 有机农业发展趋势
    2 生态农业
        2.1 生态农业的概念
        2.2 生态农业的生态学基础
        2.3 生态农业经营特点、现状与结构
        2.4 生态农业发展趋势
        2.5 生态农业的功能表现
    3. 能源农业
        3.1 能源农业的定义与兴起
        3.2 能源农业的经营特点
        3.3 能源农业的经营结构
        3.4 能源农业的功能表现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多功能农业体系的服务商品经营类型—旅游农业、文化农业
    1 旅游农业
        1.1 旅游农业的定义与发展
        1.2 旅游农业的经营特点
        1.3 旅游农业经营结构
        1.4 旅游农业的功能表现
    2 文化农业
        2.1 文化农业的定义与兴起
        2.2 文化农业经营类型
        2.3 文化农业的经营特点
        2.4 各种文化农业经营形式成因
        2.5 文化农业的功能表现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多功能农业体系的综合经营类型——都市农业
    1 都市农业概念的提出及定义
        1.1 都市农业概念的提出
        1.2 都市农业的定义
    2 都市农业的产生与发展根源
        2.1 城市生态恶化是都市农业产生与发展的生态致因
        2.2 现代市民对田园生活方式的追求是都市农业发展的精神致因
        2.3 保障食物安全是都市农业发展的生理致因
        2.4 农民富裕是都市农业发展的经济致因
    3 都市农业经营特点
        3.1 都市农业具有区位优势
        3.2 都市农业是高投入的集约化农业
        3.3 都市农业具有特殊的经济结构
        3.4 都市农业具有较强的生产能力
    4 都市农业的经营结构
        4.1 都市农业分类
        4.2 都市农业的经营结构
    5 都市农业的功能表现
        5.1 具有满足市民食物需求的功能
        5.2 具有促进城郊第三产业发展的功能
        5.3 具有提高经营者收入的功能
        5.4 具有保护城市生态环境的功能
        5.5 具有服务都市的综合性社会功能
        5.6 具有向市民传播农业文化的功能
        5.7 具有强身健体功能
    本章小结
第八章 多功能农业的评价体系
    1 建立多功能农业评价体系的必要性
        1.1 消解多功能农业经营者与管理者之间的利益冲突
        1.2 适应工业社会对农业生产进行标准化管理的要求
        1.3 提高多功能农业生产水平的需要
        1.4 对多功能农业实行科学管理的需要
    2 多功能农业评价指标体系的构成
        2.1 多功能农业评价指标体系设置原则
        2.2 多功能农业的多级评价指标
        2.3 多功能农业评价指标计算方法和标准值及权重确定
        2.4 多功能农业评价的指标体系表
    3 多功能农业评价方法
        3.1 立项评价与效果评价相结合
        3.2 经营者自我评价与管理者评价相结合
        3.3 横向评价与纵向评价相结合
        3.4 单指标评价与指标体系评价相结合
    本章小结
第九章 多功能农业转成和发展机制
    1 多功能农业转成和发展的内在冲突
        1.1 农业经营者的转成和经营行为
        1.2 农业管理者的转成和管理行为
        1.3 多功能农业转成和发展过程中的基本冲突
    2 两种多功能农业的转成与发展路径
        2.1 市场自为型路径
        2.2 政府计划型路径
        2.3 两种路径的差异与效能缺陷
    3 管理者—经营者良性互动机制
        3.1 管理者—经营者良性互动机制的涵义
        3.2 管理者—经营者良性互动过程
        3.3 经营者—管理者良性互动机制的运行
        3.4 利用经营者—管理者良性互动机制发展多功能农业问题
    本章小结
第十章 多功能农业推动农业经济发展的效能
    1 农业经济发展的变量分析模式
        1.1 农业经济发展的生产手段变量
        1.2 农业经济发展的生产效率变量
        1.3 农业经济发展的生产商品化变量
        1.4 农业经济发展的经营形式变量
        1.5 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变量
    2 多功能农业推动农业经济发展的效能
        2.1 多功能农业促使农业生产条件的改善
        2.2 多功能农业促使农业生产效率的提高
        2.3 多功能农业的生产商品化效能显着
        2.4 多功能农业促使农业经济转变经营形式
        2.5 多功能农业具有推动农业走上可持续发展道路的效能
    3 多功能农业推动农业经济发展的特性
        3.1 具有内涵发展的特征
        3.2 具有巩固农业基础地位的可靠性强的特征
        3.3 具有提高农业比较利益的特征
    本章小结
第十一章 多功能农业推动农村社会发展的效能
    1 农村社会发展的变量分析模式
        1.1 农村社会发展的农民进步分析变量
        1.2 农村社区公共事业发展分析变量
        1.3 农村非物质文化资源利用水平提高分析变量
    2 多功能农业推动农村社会发展的效能
        2.1 多功能农业推动农民群体进步的效能
        2.2 多功能农业推动农村社区公共事业发展的效能
        2.3 多功能农业推动农村非物质文化资源利用水平提高的效能
    3 多功能农业推动农村社会发展的特点
        3.1 具有内涵发展的特征
        3.2 具有综合发展的特征
        3.3 具有人文关怀的特征
        3.4 具有可持续发展的特征
    本章小结
第十二章 中国发展多功能农业的目标和对策
    1 中国发展多功能农业的目标
        1.1 保证国民食物安全
        1.2 为中国成功工业化提供保障
        1.3 维护中国社会稳定
        1.4 改善生态环境
        1.5 保护中国农业文化
        1.6 推动新农村建设
    2 中国发展多功能农业的对策
        2.1 用农业多功能性观念重新定位农业
        2.2 处理好市场配置资源机制和国家计划调节的关系
        2.3 实施多功能农业与传统农业协调发展策略
        2.4 加速农户生产的劳动分工和经营模式转变
        2.5 创造农民学用科技的社会环境和运行机制
        2.6 培养农村经济能人
    本章小结
第十三章 结语
    1 研究的基本结论
        1.1 多功能农业是多因素共同作用形成的新型农业经营模式
        1.2 多功能农业是与有限功能农业存在重大区别的新型产业
        1.3 发展多功能农业应该走规范化发展道路
        1.4 多功能农业是一种具有强大发展效能的新型产业
        1.5 各国应确立本国发展多功能农业的目标和策略
    2 推动多功能农业研究的建议
        2.1 建构大型理论和扩展研究领域
        2.2 加强中国多功能农业问题的应用研究
参考文献
调查问卷
致谢
作者简介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2004-2007)发表的论文及获奖情况

(7)牧民定居现状分析与发展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立题依据与研究设计
    1.1 研究意义
        1.1.1 定居提出的背景和发展
        1.1.2 定居存在的问题
        1.1.3 完善定居体系的重大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情况
        1.2.2 国内研究进程
        1.2.3 本研究工作已有基础
    1.3 研究目标与方法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区域概况
        1.3.3 研究方法
2 从游牧到定居是历史的必然
    2.1 游牧制的形成与延续
    2.2 游牧方式
        2.2.1 垂直移动式游牧
        2.2.2 水平移动式游牧
    2.3 游牧的特征
        2.3.1 游牧的基本特征
        2.3.2 新疆游牧生产特征
    2.4 游牧生产存在的主要问题
        2.4.1 游牧生产的最大矛盾是靠天养畜、牧草供应与牲畜需求间的不平衡
        2.4.2 游牧生产方式是低效益的
        2.4.3 游牧生活方式是动荡的
    2.5 从游牧走向定居是历史必然
3 新疆牧民定居现状分析
    3.1 牧民定居的逐步发展
    3.2 牧民定居现状
        3.2.1 牧民定居现状调查概况
        3.2.2 牧民定居总体情况
        3.2.3 牧民定居类型
        3.2.4 不同定居模式生产现状
    3.3 定居点建设情况
    3.4 牧民定居效益分析
        3.4.1 经济效益
        3.4.2 生态效益
        3.4.3 社会效益
        3.4.4 牧民定居水平分析
    3.5 牧民定居存在的问题分析
        3.5.1 对定居内涵认识不明确,与定居要求尚有较大差距
        3.5.2 草地利用尚未实现季节牧场的调整,建立新的适宜的放牧地利用制度
        3.5.3 人工饲草料的生产水平不能满足要求
        3.5.4 牧民定居后生产组织的重新调整问题
        3.5.5 传统畜牧业生产方式尚未改变为现代的畜牧业生产方式
        3.5.6 牧民定居点数量多,质量低,不能适应牧民生活质量和经济收入提高的要求
4 发展完善牧民定居的主要对策
    4.1 提高和统一对牧民定居实质的认识,规范牧民定居的科学内涵
        4.1.1 生态修复和保护草地生态环境功能的实现
        4.1.2 改变传统的草原畜牧业生产方式
        4.1.3 提高草原畜牧业的生产效益
        4.1.4 提高牧民科学素质和生活质量,发展牧民定居点建设
    4.2 牧民定居水平评价体系的建立
        4.2.1 优化的牧民定居指标体系
        4.2.2 牧民定居水平的等级
    4.3 实施天然草地的合理利用配置
    4.4 提高草牧业生产的科技水平
        4.4.1 发展专业化的种植业生产
        4.4.2 完善草牧业生产技术体系
        4.4.3 改革草原畜牧业生产组织方式
        4.4.4 建设创新增收型牧民定居经济带,促进现代草原畜牧业发展
        4.4.5 提高广大牧民的科学文化素质
    4.5 研究制定巩固提高牧民定居的总体规划,实施新一轮的牧民定居工程
5 结论
    5.1 由游牧到定居的历史必然性
    5.2 牧民定居取得了很大成绩
    5.3 牧民定居存在的突出问题
    5.4 发展完善牧民定居的主要对策
6 牧民定居今后研究的要点
    6.1 进一步系统的研究牧民定居水平和模式的评价体系
    6.2 牧民定居生产组织优化配置的研究
    6.3 牧民定居经济带建设方案的研究
参考文献
附 录

四、牛肉生产的草地样板,农业经营学的方向(论文参考文献)

  • [1]风景园林视角下休闲旅游型新农村建设研究 ——以北京温泉村为例[D]. 李萌豪. 北京林业大学, 2016(08)
  • [2]石柱县特色农产品营销渠道优化研究[D]. 谭遂.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15(03)
  • [3]北疆牧区牧民定居效益及生产经营形式研究 ——以昌吉市阿什里乡为例[D]. 夏热古丽·穆力达坤. 新疆农业大学, 2014(05)
  • [4]四川省牧区HY县游牧民定居工程实施的调查研究[D]. 魏琦. 电子科技大学, 2014(05)
  • [5]我国农业企业化发展问题研究[D]. 陈廉. 中共中央党校, 2013(10)
  • [6]农村发展的农业多功能研究[D]. 谷中原. 湖南农业大学, 2007(06)
  • [7]牧民定居现状分析与发展对策研究[D]. 吐尔逊娜依·热依木. 新疆农业大学, 2004(04)
  • [8]中国农学会畜牧兽医代表团访日汇报[J]. 中国农学会畜牧兽医代表团. 甘肃畜牧兽医, 1982(S1)
  • [9]牛肉生产的草地样板,农业经营学的方向[A]. N.P.MARTIN,P.R.HASBARGEN,R.L.ARTHAUD,G.J.SULLIVAN,冯强. 第十四届国际草地会议论文集(下册), 1981

标签:;  ;  ;  ;  ;  

牛肉生产的草原模式,农业综合企业的方向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