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退耕还田要注意灭鼠

西部退耕还田要注意灭鼠

一、西部退耕要注意灭鼠(论文文献综述)

李忠鹏[1](2019)在《新时代青海生态文明建设实践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党的十八大以来,青海的生态文明建设事业有了长足的发展,积累了很多有效的经验,在当前这样一个重要的时间节点,对于这些经验进行总结,同时对青海生态文明建设实践面临的困境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为进一步推动青海生态工作提出对策建议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以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尤其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基本内容和方法为分析之基,对青海生态文明建设实践的成就、困境和对策进行了较为系统、全面、深入的研究。在2018年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诞生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我国新时代的生态文明建设实践提供了基本遵循。习近平总书记在青海视察期间对于青海的生态文明建设工作提出了重要指示和要求,总结起来有以下几点,一是坚持生态保护优先,二是着力推动绿色发展,三是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这是当前及未来相当一段时间指导青海生态文明建设实践的根本遵循,青海在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生态大省、生态强省的战略目标,作出了“一优两高”重要战略部署,有力地推动了青海生态文明建设工作。本文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理论基础,将青海生态文明建设实践的成就总结为生态文明理念不断深化发展,重点生态修复工程与生态建设建设项目不断落地实施,高原生态经济发展取得重要突破,统筹生态保护与改善民生,生态领域的政策供给不断加快,通过多种途径促进移民就业及后续产业发展等等;将青海生态文明建设实践面临的困境归纳为局部地区仍有生态恶化趋势,总体上保护任务繁重,生态保护文明制度体系还需进一步完善,生态移民就业及后续产业发展较缓慢等。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进一步推动青海生态文明建设实践的对策建议,主要有实施生态文明保护与建设重大工程、大力发展高原生态经济以推动绿色发展、构建系统完善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着力改善民生以巩固生态保护成果、对青海民众及核心生态功能区居民开展生态价值观教育等等,期望在正确施策、多方努力下青海能够开创生态文明建设新局面,为筑牢国家生态安全屏障做出青海的重要贡献。

陈艾[2](2017)在《藏族地区治理结构的特殊性研究 ——基于对甘孜藏区的分析》文中认为习近平提出“治国必先治边,治边先稳藏”,凸显了藏区治理的重要性。区域治理是国家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国家治理的一般性,也有着自身的特殊性。“构建现代国家治理体系、提高治理能力,”有必要更为深入地寻求区域治理的规律性。藏区独有的经济社会文化结构,致其治理应不同于整个国家,也不同于其他地区。笔者以甘孜藏区为例,采用文献分析及实证研究法,探讨藏区治理结构的特殊性。本文的主要发现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般意义上,治理理论主张“政府退、社会进”,即所谓的“小政府、大社会”或“没有政府的治理”。考察甘孜藏区,这一主张应转化为“政府进”、“社会进”,而且更强调政府的强作为,因为甘孜藏区有其特定的治理背景和要素结构。“背景—要素—行动”分析框架的建构,试图揭示藏区治理的内在意涵,即历史与区位形塑独有的治理情境,治理的主客体因素的特殊性促成其采取相应的行动。对甘孜藏区治理的背景、要素、行动的探寻,可发现政府强作为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松散治理等不可复制以及“多边联结带”的重要区位,共同组合成今天甘孜藏区治理中需要政府强作为的背景。对甘孜藏区治理背景的刻画,可以发现政府强作为的必要性。描述治理背景,内含着对治理历史的反思及区域地位的重新认知。历史上,中央王朝对康藏的松散型统治不可复制,“以夷制夷”致使土司甚至有能力与中央政府抗衡,在新时期,藏区治理需要多级政府合力强作为。曾经的边缘地区形塑了现今“多边联结带”的重要区位,凸显甘孜藏区治理的重要性,更需要政府的合力强作为。甘孜藏区是交通孔道,联结川滇青藏;它作为政治枢纽,内固川省,外拊藏疆;它亦是经济传输带,通过交易沟通东西南北;它更是多民族与多元交汇地。目前,脆弱性交织、风险大、矛盾性强造就了甘孜藏区治理难度大的总体情境,其治理需要政府强作为。与较发达地区相比,甘孜藏区呈现出脆弱性交织的特征,自然脆弱性、经济脆弱性、社会脆弱性存在于历史和现实的两个维度,并展现在个体、家庭、社区和社会层面。脆弱性来源于各种风险,既有农牧民的生计风险,也有区域性的社会稳定风险。民众贫弱及收入差距带来相对剥夺感,影响社会认同;分裂势力的渗透使得维稳任重道远。多重脆弱性交织、风险大,使得区域的矛盾性很强:矛盾突发多发,即内地没有的矛盾藏区有,内地有的矛盾藏区更突出;各种矛盾纠结在一起并容易发生性质变化。这些共同造成了难度极大的藏区治理。“政府+民众”是藏区治理独特的二元主体结构。多主体参与是治理理论的核心认知,内地的“政府—企业、社会组织—民众”的三元主体结构正在逐步形成。藏区理想的治理主体结构的建构,需要引入“外地主体”的概念,即藏区治理应是三个体系的合力,包括政府主导体系、本地社会支持体系、区域外社会支持体系。现实治理过程中,因社会组织缺位,企业极少,藏区治理的实际参与者只有政府和当地民众,政府包括中央、省政府等上级政府以及国家通过制度安排的对口支援政府。政府成为藏区治理最为重要的主体,较之于较发达地区,政府的角色更为多重,职责更重。民众的参与更多地存在于村庄的自组织治理中,力量有限。内容复杂是藏区治理客体结构的重要特征。宏观地看,在藏区的文化-社会-生态结构变迁中,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社会规范与社会行为的调适以及民众的心理、信念和行为的调适等,都需要政府“掌舵”,并加以引导和规范。在中观层面,甘孜藏区存在着环境治理与社会治理相互交织、贫困治理与社区治理相契合等,而环境治理、贫困治理、社会治理、社区治理都呈现出非政府强作为而难以有作为的特征。在村庄层面,社区资源匮乏,导致发展的“内应力不足”,村庄发展需要政府大量供给公共产品,增量社区资源。调研发现,甘孜藏区政府的行动在很大程度上切合其治理情境。总体上,政府关注改善农牧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并进一步改善社会关系。具体说来,政府大量提供公共服务,改善民生;寓服务于管理,缓解社会矛盾;优化工作制度与工作方式,进一步改善政民关系;尊重和引导农牧民,增进诉求表达。这些治理实践,取得了良好成效。总之,我们强调,区域治理的规律性探索是治理研究的深化,也是现代国家治理的研究和实践应不断延伸的领域。区域治理理论与实践的发展蕴含在历史与现实的共同考量、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的观察中。既需要在历史的演进中不断突破,也需要在现实的研究与批判中逐渐升华;既需要在宏观场域下发现关联,也需要在相对微观环境中剖析机理。区域治理是国家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更需要强调治理的区域性、民族性、文化性等。藏族地区治理需与其特殊的治理背景、治理情境、治理结构相契合。

张枫[3](2014)在《贵州高寒山区华山松Pinus armandii Franch育苗试验》文中提出华山松是贵州高寒地区(当地)主要造林用树种,在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和宜林荒山造林中,也是西部地区作为首选树种之一,但华山松常规育苗需要一年才能育成。本育苗试验采用"百日苗"育苗法可缩短育苗时间,经20092012年重复试验,100 d内苗高10 cm以上,地径0.2 cm以上,大大提高了综合效益,在高寒山区具有一定的实用性。

刘继杰[4](2014)在《藏族文化对西藏草地可持续利用的作用研究 ——基于斯布村和甲多村的个案分析》文中指出藏族的草地利用方式、藏族特有的民族文化体系,都是伴随人与自然的互动而形成的,对生境的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都有很高的适应性。与草地利用有关的藏族文化体系主要体现在生态伦理、圣境文化、生产方式、村规民约、认知方式、地方性组织以及生态智慧与技能等内容中。这些文化因素在形成之后,持续作用于藏族应对自然的方式,结果之一就是使藏族注重与生态系统建立和谐的关系。社会发展在带来经济和社会效益的同时,也造成了生态恶化的后果,其本质原因是藏族社会与生态这两个平行的复杂系统之间在运行中的过分偏离。此外,近年来人们不断对传统草地开发利用模式进行反思,并采取了各类生态保护措施。在这些措施中,有相当一部分未能对藏族文化的积极作用和藏族成员的主体性给予足够重视,使二者没能充分发挥应有的作用。本文因此提出这样一种观点:在当今社会和生态变迁的背景下,藏文化中的积极因素仍能促进西藏草地可持续利用,同时,可以促进人类社会系统和自然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基于上述考虑,本研究从生态民族学的视角出发,以拉萨墨竹工卡县斯布村和当雄县甲多村作为研究对象,这两个藏族村落位于西藏的农牧过渡地带上,农牧兼营,但比重有所差异。通过田野调查,本文梳理了包含在藏族草地开发利用过程中民族文化体系,并从理论层面分析了藏族文化在当地草地可持续利用和社会可持续发展中能够发挥的作用。通过研究发现,作为资本的藏族文化,是当地藏族长期社会行动的结果,是“当地人”在特定生境中,经过主动选择不断积累下来的人类劳动成果,这些文化资本构成了当地社会发展的核心。斯布村和甲多村的藏族文化与其生境内的生态系统之间的适应性绝非单一的、孤立的应对,而是综合的、系统的适应体系。从斯布村和甲多村的案例来看,实现草地可持续利用,实现社会系统与生态系统稳态延续,形成人类社会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共生互利、和谐相处的格局,可以通过文化制衡和文化自觉来达成。所谓文化制衡,旨在通过具有能动创新能力的文化节制,促进物质与能量、文化与生态作有序、有节制的内聚式运行,借此发育出层次有别、功能各异的物质与能量聚合单元。文化自觉的意义则在于促使人们重视和发挥本民族文化应有的价值,同时借鉴异文化的有益成分。

刘同德[5](2009)在《青藏高原区域可持续发展研究》文中提出青藏高原素有“地球第三极”之称,是江河之源、亚洲水塔,不仅具有生态上的特殊战略地位,其生态状况直接关系到青藏高原地区乃至国家的生态安全,而且还具有地理上、国土安全、社会稳定方面的特殊战略地位,关系到高原地区乃至中华民族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探索一条人与自然和谐发展,青藏高原生态安全得以保障,民生改善与保障机制得以建立与完善,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的发展模式,闯出一条欠发达地区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成功之路,实现青藏高原区域可持续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战略意义。本文围绕青藏高原区域可持续发展主题,构建了青藏高原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理论框架,研究分析了青藏高原区域经济发展支持系统、社会支持系统、资源支持系统及环境支持系统(即SRED系统)建设现状,全面系统地提出了青藏高原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政策建议。论文主要贡献体现在:从理论模型方面,结合青藏高原特色,创造性地将PRED系统修正为SRED系统;系统地构建了青藏高原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理论框架;从经济政策上,首次提出青藏铁路经济带联动开发总体战略及空间模式,具有现实指导意义;从生态政策上,首次系统提出青藏高原生态补偿机制及生态试验区的建立;从国家战略上,首次提出西线“南亚大陆桥”建设问题;从制度创新方面,系统地对青藏高原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制度进行了集成,实现了“多路径综合”的系统性优化升级,形成了制度集成创新。

徐丽萍[6](2008)在《黄土高原地区植被恢复对气候的影响及其互动效应》文中研究说明植被覆盖变化及其环境效应的研究是认识人类重大工程活动对区域环境影响的重要途径之一。研究不同尺度下植被覆盖的时空演化格局、变化过程、驱动机制和效应强度,对正确认识人类重大生态工程影响环境演变的作用机制及其效应强度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科学价值。本研究基于实地观测资料、利用长时间序列(1982~2003)美国国家航天航空局(NASA)最新的全球植被指数变化研究(Global Inventory Modeling and Mapping Studies)数据(简称GIMMS/NDVI数据)、短时间序列(2000~2005)美国NASA近年来EOS计划的MODIS数据、长时间气候及其它辅助资料,运用趋势、相关、差分分析等多种方法,分析了黄土高原地区植被覆盖变化的时空演变特征及与气候因子的关系,揭示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实施以来,植被覆盖变化对该区气候环境的作用机制及效应。主要结论如下:(1)黄土高原地区1982~2003年植被覆盖变化特征1982~2003年,黄土高原地区植被NDVI年际上总体表现为增加趋势,表明整个区域的植被覆盖有所好转,但局部地区也存在负变化趋势;在季节尺度上,就整个黄土高原而言,夏季和冬季平均NDVI并没有明显的变化趋势,春季和秋季NDVI呈上升趋势,其中春季NDVI增长趋势最为显着;在常年平均NDVI月变化特征上,1~8月份为NDVI上升的时段,8月份至来年1月份NDVI为下降阶段,4~9月为植被主要生长季,7~8月为植被典型生长季。8月份期间的植被覆盖度最高,因此,8月份的NDVI对黄土高原地区的植被覆盖水平具有最好的代表性。(2)黄土高原地区2000~2005年退耕初期植被覆盖变化特征从黄土高原地区典型生长季平均NDVI的变化分析可知,2000~2005年黄土高原地区整体植被覆盖状况呈显着增加的趋势,表明退耕还林草以来整个区域的植被覆盖有所好转,植被在恢复过程中。(3)黄土高原延安地区1982~2003年植被NDVI与气候因子的关系对延安地区植被而言,在年的尺度上,全年年均温、降水、相对湿度等对植被NDVI动态变化具有正效应,植被NDVI与各气候因子相关不显着;在季节尺度上,植被NDVI与降水和相对湿度的敏感性较强,温度的敏感性较弱,其中春季的降水量、夏季的相对湿度和冬季的气温对植被NDVI的影响较大。同时,降水与植被NDVI存在隔季滞后相关效应。(4)黄土高原延安地区退耕初期2000~2005年植被NDVI与气候因子的关系黄土高原延安地区典型生长季降水和相对湿度对植被生长具有正效应,温度对植被生长具有负效应。7月的降水、相对湿度对8月的植被生长具有正效应,说明植被生长和气候因子存在一定的时滞效应。对整个黄土高原而言也具有类似效应。(4)黄土高原地区植被覆盖变化驱动机制及其区域气候效应总的来说,气候因素和人为因素共同驱动形成了黄土高原地区植被覆盖的时空演化格局。近年来人为因素在大范围区域内产生较大驱动作用,同时对区域气候环境和局地小气候产生了一些影响。在区域尺度上,植被恢复的气候效应表现为大风日数减少,大气能见度好转,局部水土流失得到控制,在一定范围内遏制了土地沙漠化的扩展,高寒草甸产草量提高等方面。(6)黄土高原地区植被恢复对局地小气候的影响及其生态效应为验证植被恢复与重建后对局地生态环境条件的改善程度和效应强度。采用定位观测的方法,以裸露荒坡为对照对典型退耕区栽植的3种类型的人工植被(混交林、灌木林和草地)样地的小气候特征进行了监测;又对退耕地上建立的人工植被和撂荒形成的自然植被群落进行了大气温湿状况、土壤水热状况等小气候特征的观测分析,并以裸露农地为对照,比较人工植被和撂荒植被对小气候的影响效应强度;并且对郁闭度为75%和40%人工灌木林的小气候效应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a)混交林、灌木林、草地光照强度日均值分别比对照小3.9×104,3.4×104,0.9×104 lx,气温日均值分别比对照低1.53,1.32,0.51℃,表土0 cm土层最高温与对照相差14.9,16.8,10.7℃;日均大气相对湿度分别比对照增加8.38 %,7.34 %,2.04 %;光照强度、气温、土壤温度、大气相对湿度及其变动幅度的大小顺序为混交林<灌木林<草地<对照;土壤湿度及其变动幅度为灌木林<混交林<草地<对照。各植被类型样地内的光照强度、气温、大气相对湿度和土壤温度之间均存在一定相关。各类型人工植被均起到了调节小气候,改善生态环境条件的作用。(b)退耕还林营造人工林后,下垫面的变化引起局地水热循环的变化,具体表现为降温效应、增湿效应、改土效应和阻风效应,尤其是在植被生长旺盛的夏季,人工植被区近地层1.0m处日均气温明显下降,低于撂荒植被区2.2℃;日均相对空气湿度增大,高于撂荒植被区1.97%;日平均风速降低,日均减风效益高于撂荒植被区28%,同时,土壤导热性能提高,土壤物理性质得到改良。局地小气候环境的改善,说明人工林草工程这一措施对脆弱生态的恢复改造有明显的效果。(c)不同郁闭度林地的地温随深度的下降而下降,郁闭度高的林地表层温度比低郁闭度的林地低,表层以下高郁闭度(75%)林地比低郁闭度(40%)林地相同层次的地温低;随高度的升高,气温逐渐上升,但郁闭度越大规律越稳定。对不同郁闭度林地的地温与气温进行相关分析,相关系数均显着。不同郁闭度林地的空气相对湿度均随高度的上升而下降,但郁闭度越大,最低值出现的时间越落后。由此可见,退耕还林草过程中应该合理密度,在恢复过程中对密植的林地进行适当截伐,以达到光、温、水的充分利用。综上所述,本研究在一定程度上填补了缺乏对黄土高原地区植被恢复对气候及其生态效应整体影响研究的不足,从植被覆盖时空变化、与气候因子的关系、驱动机制、植被恢复产生的区域气候效应和局地小气候生态效应研究等多个方面展开了初步的尝试性研究,分析方法、分析手段、研究结论等方面也有一定程度的创新。同时也发现了一些迫切需要改进和深入研究的问题,如在植被覆盖变化与气候相互作用研究方面要同时考虑人类重大工程影响、人类重大工程环境影响还需要遥感定量研究和野外采样等,这些问题的深入研究将有助于人类认识植被覆盖变化的规律和量化人类工程措施的贡献率,为进一步科学地指导生态建设作更为细致的服务。

任广鑫[7](2006)在《江河源区生态环境质量评价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文中提出江河源区独特的生态地位在于作为我国主要河流的“江河源”和生态系统运行过程的“生态源”,水安全问题是江河源区生态环境保护的首要目的,草地畜牧业是江河源区的经济支柱。同时,保护生物多样性是区域建立自然保护区的主要目的。“江河源”生态系统的保护所产生的生态效益,不仅直接影响到当地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对促进长江流域、黄河流域和湄公河流域的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对民族地区长治久安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政治意义。在大量实地调查和资料统计分析的基础上,采用系统分析、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系统地论述了区域的自然资源、社会资源和经济状况,归纳总结了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的基本原理、方法和原则,并着重对江河源区的生态环境质量进行了分类评价和综合评价,同时采用生态足迹分析方法,对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进行了翔实的计算和分析,并系统地总结了江河源区主要生态系统的恢复途径。其主要结果与结论如下:(1)江河源区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江河源区的生态环境质量评价以草地基质为主体、以草地环境为中心、以区域水资源安全为重点、高原面独特的气候启动器和对人为干扰足以重视的原则。分类评价认为:①草场总的来说没有超载,但是局部地区的超载对生态环境的恶化起了“催化剂”的作用。②受气候暖干化的影响,区域产水模数减小,地表水资源数量减少。③1 964年到2000年的36年中,黄南州和海南州的人口密度迅速地增加,而果洛州和玉树州的则变化不大。④1 996年较1985年区域土地利用中减少面积最多的是牧草地,而减少幅度最大的则是耕地,其余用地都有不同程度的增加,特别是未利用土地的增加,主要是荒草地、盐碱地和沙地面积的增加。(2)江河源区生态环境质量指标体系和综合评价确定了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因素层包括气候、植被、土壤和水文,指标层包括≥0℃积温、降水量、森林覆盖率、可利用草地面积率、天然草地可食牧草比例、产草量、草地盖度、鼠害面积发生率、沙化面积率、黑土滩面积率、水土流失面积率、水域面积率、径流量、沼泽湿地面积率共14个指标。筛选出综合指数法、层次分析法和BP神经网络分析模型。应用一套评价指标体系,采用3种评价模型,对江河源区进行了生态环境质量综合评价。层次分析法和综合指数法评价得出区域的生态环境质量属于一般水平,而用BP神经网络分析法评价得出区域的生态环境质量属于较差水平,但江源区的生态环境质量相对较好。根据序号综合理论,BP神经网络分析法与真正位序的相关性较强,最好选用BP神经网络分析法。(3)江河源区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评价

李文刚[8](2005)在《西部生态重建中的投融资方式研究》文中认为西部地区作为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自古“山林川谷美,天材之多”,许多地方“土沃泽饶,可渔可耕”。然而,近年来由于西部地区盲目的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一味地进行毁林毁草、乱砍滥伐等不合理的开发活动,从而导致西部地区生态严重恶化。由于西部地区生态环境关系到整个西部乃至全国的生态环境安全,因此,对西部生态环境重建和恢复势在必行。西部生态环境重建是一项复杂庞大的系统工程,所需资金量十分巨大,然而政府财政投入西部生态重建的资金总量却远远不足,且投资效率低下,导致西部生态重建总体上绩效不佳。因此,引入民间资本和社会力量,实现投融资主体和投融资方式的多元化,是提高西部生态重建投资效率的关键。全文共分六章。第一章:导言。该部分界定了论文的研究对象,简要介绍了选题的背景、目的和意义,对国内外关于生态环境问题及其相应解决对策进行了综述和评价,提出了本文研究的思路、方法及可能创新之处。第二章:西部生态重建投融资方式的基本理论。该部分首先对一些生态和投资方面的概念进行了界定,其次讨论了生态环境的价值和生态投资的关系,最后阐述了生态公共物品的双重失灵与投融资方式间的内在联系,并指出了生态环境建设这一系统工程决定着投融资的格局。第三章:美国和印度生态重建投融资的国际经验借鉴。该部分首先通过环境的库兹涅茨曲线揭示了不同国家经济与生态环境发展的三条道路,通过介绍美国和印度这两个典型国家在生态环境方面建设所走过的不同道路和成功经验,总结出其对我国西部生态重建的启示与借鉴。第四章:西部生态重建投融资方式的演变及存在的问题。该部分介绍了西部生态现状及重建的内容,通过回顾我国自建国以来生态重建的各个历史阶段,总结出我国以往生态建设投融资方式的成功经验,并指出了现阶段生态投融资方式存在的各种问题。第五章:西部生态重建投融资方式的选择。该部分根据我国西部生态环境重建投融资方式中所存在的问题,提出应引进市场机制参与西部生态重建,并通过政府与市场不同程度和方式的组合提高对西部生态重建投融资的效率,且分别从投资和融资两个角度给出了西部生态重建可供选择的投融资方式,分析了这些投融资方式的适用范围和特点。第六章:西部生态重建投融资方式的外部环境优化。该部分根据以上的论述提出西部生态重建投融资优化政策建议,并从政策、法律和技术环境各方面分析了与投融资方式相配套的相关外部环境改善的对策。

石建宁[9](2005)在《宁夏引黄灌区森林草原虫鼠害危害现状与规律的研究》文中认为银川平原是引黄灌溉农业区,森林以人工建造防护林为主。本文在系统查阅该地区森林、草原的虫鼠害历史资料的基础上,通过2001~2003 年的调查研究,采用均匀布设样地的方法,15 个乡镇建立了116 块标准地,分林木蛀杆害虫、食叶害虫与草原鼠(兔)害三个方面,并针对各自的特点,设计采用不同的指标体系,取得病虫鼠害的调查数据,进行数据处理与分析。主要结果有: 1、蛀干害虫在宁夏引黄灌区主要虫种是黄斑星Anoplophora nobilis Ganglbauer与光肩星天牛A. glabripennis (Motschulsky),主要危害阔叶树的杨Populus spp.、柳Salix spp.、榆Ulmus spp.等,使防护林带受到很大的影响。危害状况可划分为四类: 第Ⅰ类:虫口密度偏低,被害株率与拥挤度中等、抗虫株率高,害虫种群有扩散的趋势。属初危害林分,须加强检测控制,并及时防治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第Ⅱ类:虫口密度高,高被害株率,拥挤度小而比较分散,抗虫株率低,害虫分布在多数树上。主要分布在易感树种小叶杨、北京杨、I-214 和加杨树种上,因此要重点及时防治,以免成灾。 第Ⅲ类:低虫口密度,低被害株率与中等拥挤度。树种组成为低抗虫株率,害虫种群有扩散的趋势。但该种林分树龄偏低,害虫发生的时间不长。特别是对易感树种加强检测,及时防治。 第Ⅳ类:低虫口密度,低被害株率,拥挤度较高,害虫聚集分布,种群相对稳定,抗虫株率在一半以上。所以应及时监测以控制其发展。 2、食叶害虫春尺蠖Apocheima cinerarius (Erschoff)、灰斑古毒蛾(orgyia ericae germar)是宁夏黄灌区防护林体系与中东部半干旱荒漠沙区主要的食叶害虫,其越冬虫口数量小,但分布广,危害等级主要以中度和轻度为主,有蔓延扩散的趋势。 3、害鼠(兔)密度调查 东方田鼠(Microtus forestis)主要分布在引黄灌区和干旱沙区,其中平罗县、永宁县、青铜峡市危害严重,这一地区地面鼠、兔共同危害。田鼠主要分布在沿黄河两岸的湖泊、沟渠、低洼潮湿地的杂草丛中。麦区由于干燥,田鼠基本上不危害。稻区由于湿润、食物充足危害严重。靠近退水沟的玉米地和林地危害严重。引黄灌区林网危害较轻,河滩和洼地危害较重。根据2001 年秋季和2002 年春季的调查,危害林木株率在10%以下林地面积677 万亩;危害株率11%~20%的林地面积164.5 万亩;危害株率20%以上的林地面积8.9 万亩;是近年来上升数量最快、危害最重的优势害鼠之一。该鼠主要危害树种有白蜡Fraxinus spp. 、旱柳S.matsudana Koidz 、新疆杨P.alba var.pyramidalis、沙枣E angustifolium(Linn.)Scop.、刺槐R.Pseudoacacia Linn.、

王锋[10](2005)在《西部小城镇发展潜力与生态经济效应及相关政策研究》文中认为研究西部小城镇问题,不仅有重要的理论价值,而且有重要的实现意义。1999 年,党中央、国务院做出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决策之后,西部地区正在成为国家的战略发展重点。而西部小城镇建设,对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西部小城镇的发展,不仅有利于基础设施建设、生态建设、产业结构调整、科教发展和改革开放步伐加快等西部大开发重点任务的完成;而且,西部小城镇作为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结合点,其快速发展,有利于转移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增加农民收入,进而缩小城乡差距。从理论研究看,加强对西部小城镇系统和深入的研究,为西部小城镇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理论支撑,是一项紧迫的任务。从发展现状看,针对西部小城镇数量少、规模小、质量差的现实,采取有力措施,加快其发展,不断提升小城镇的质量和档次,是一项十分重要的战略任务。 本文的总体思路是,立足于我国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大背景,立足于实现全国区域协调发展需要,立足于我国加快推进城镇化的现实,根据城镇化和小城镇建设的一般理论,借鉴小城镇发展的国际国内经验,重点运用定量分析、比较分析、实证分析和动态分析的方法,在分析西部地区城镇化和小城镇发展历程、现状和问题的基础上,创造性地对到2020 年西部城镇化水平和小城镇的发展潜力进行了预测,并着重分析了小城镇建设与西部生态建设的互动关系,以及其与西部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互动关系。通过剖析西部小城镇在土地制度、户籍制度、行政管理体制、投融资体制和社会保障制度等方面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快制度创新促进西部小城镇发展的对策。 本文共分为八章。总体框架是:第一、二章是有关概念和理论铺垫部分。第三、四章主要分析和总结小城镇发展的国际国内经验。第五、六、七章是本文的重点和核心部分,主要预测了西部小城镇的发展潜力,讨论了小城镇发展与西部生态建设的互动关系,以及其与西部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互动关系。第八章是对西部小城镇发展的相关制度和政策的研究。 研究的主要结论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关于城镇化的概念。所谓城镇化,就是农民变为市民,农村变为城镇,传统价值观念变为现代价值观念的动态过程和综合现象。本文所指的“小城镇”主要是建制镇,具体包括县城镇和除县城镇以外的建制镇,不包括农村集镇。 第二,国内外小城镇发展经验对西部小城镇建设有重要借鉴作用。国外小城镇建设,在重视小城镇规划和发展小城镇经济、强调市场机制的作用、重视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

二、西部退耕要注意灭鼠(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西部退耕要注意灭鼠(论文提纲范文)

(1)新时代青海生态文明建设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4 研究难点、重点与创新
第2章 新时代青海生态文明建设实践的理论基础、相关借鉴及深刻内涵
    2.1 新时代青海生态文明建设实践的理论基础
        2.1.1 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文明思想
        2.1.2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生态观
        2.1.3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总概述
    2.2 新时代青海生态文明建设实践的相关借鉴
        2.2.1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思想
        2.2.2 青海民族文化中的生态思想
        2.2.3 西方国家先进生态文明思想
        2.2.4 国外生态文明建设实践经验
    2.3 新时代青海生态文明建设实践的深刻内涵
        2.3.1 新时代背景下的生态文明建设
        2.3.2 新时代下生态文明建设的内涵
        2.3.3 青海生态文明建设实践的重要性
        2.3.4 新时代对青海生态文明建设实践提出新要求
        2.3.5 青海生态文明建设实践的指导理念不断深化
第3章 新时代青海生态文明建设实践成就及目前困境分析
    3.1 新时代青海省生态文明建设取得的成就
        3.1.1 重点生态保护与建设工程实施且成效显着
        3.1.2 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不断推进
        3.1.3 通过提供更多的生态红利来大力改善民生
        3.1.4 不断推进和完善生态环境领域的制度建设
        3.1.5 多措并举来促进移民就业及后续产业发展
    3.2 青海生态文明建设实践目前面临的困境
        3.2.1 局部地区生态保护任务较繁重
        3.2.2 生态补偿机制还需进一步完善
        3.2.3 重点生态功能区产业发展缓慢
        3.2.4 生态移民后续可持续发展问题
第4章 新时代青海生态文明建设实践的对策
    4.1 实施生态文明保护与建设工程
        4.1.1 大力实施推进生态保护与建设的绿色工程项目
        4.1.2 以三江源国家公园试点为主抓手推进生态保护
        4.1.3 运用成熟先进的科学技术来加强青海生态保护
    4.2 发展高原生态经济以推进绿色发展
        4.2.1 科学发展高原生态农业
        4.2.2 适度发展高原生态工业
        4.2.3 积极发展高原旅游经济
    4.3 构建系统完善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
        4.3.1 进一步健全和完善生态补偿机制
        4.3.2 构建生态保护多元共治参与体系
        4.3.3 建立生态资产管理监督体制机制
    4.4 着力改善民生以巩固生态保护成果
        4.4.1 构建重点生态功能区的生态产业体系
        4.4.2 出台新举措促进生态移民可持续发展
    4.5 开展生态价值观教育以培育生态公民
        4.5.1 青海各族群众的生态价值观教育
        4.5.2 生态保护区居民生态价值观教育
结论
附录 A
附录 B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致谢

(2)藏族地区治理结构的特殊性研究 ——基于对甘孜藏区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缘起
    第二节 文献综述
        一、康藏治理研究的总体状况
        二、历史上的羁縻统治与土司制度的研究
        三、目前民族地区及藏族地区社会治理的研究
        四、简要述评
    第三节 研究设计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三、论文结构
        四、研究对象(个案简述)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分析框架
    第一节 治理理论:理论渊源及基本范式
        一、治理:发展的共同话语
        二、公民社会:治理的前提条件
    第二节 治理的公民社会基础及其反思
        一、真的可以“没有政府的治理”?
        二、“进”与“退”:简要的国家-社会关系之思考
        三、“进”与“退”:藏区社会组织条件缺失
    第三节 “背景—要素—行动”分析框架的建构
第三章 治理反思及多边联结带:历史与区位
    第一节 松散:历史上治理政策之弊
        一、王朝的松散管理不可复制
        二、“以夷制夷”:政治二元性,土司等足以与中央王朝抗衡
        三、强硬统治反而不利,需张弛有度
        四、强作为:维护主权、地区稳定
        五、强作为:发展之基
    第二节 多重边缘形塑多边联结带
        一、“中心—边缘”说到“多边联结带”的学理解说
        二、交通孔道:连接川滇青藏
        三、政治枢纽:内固川省,外拊藏疆
        四、经济传输带:通过交易,沟通东西南北
        五、民族交汇地:文化结点连结多元文化
第四章 难度大:甘孜藏区治理环境的特殊性
    第一节 多重脆弱性交织:治理环境的总体特征
    第二节 风险大:脆弱性的源头
        一、生计风险:民众贫弱及收入差距带来相对剥夺感
        二、社会稳定方面极具风险:维稳任重道远
    第三节 治理难度大,需要政府主导
        一、治理难度大的具体表现:曾经的门难进、脸难看及其转变
        二、治理中的矛盾性强,需要政府创造性地利用冲突
第五章 二元结构:治理主体结构的特殊性
    第一节 参与是“治理诸要素及其关联”的核心
        一、治理结构:诸要素及其关联
        二、各学科关于治理中“参与”的解说
    第二节 治理主体二元结构:政府不得已而强作为
        一、应然:“外地主体”也应该参与其中
        二、实然:谁在参与社会治理,藏区与其他地区差异显着
        三、谁以什么样的地位和方式参与治理
第六章 内容复杂:治理客体的特殊性
    第一节 社会变迁中的各种调适,政府“掌舵”
    第二节 非政府强作为便难有作为:环境与社会治理的交织
    第三节 非政府强作为便难有作为:贫困治理与社区治理相契合
        一、大面积慢性贫困的治理,需要政府强作为
        二、村庄贫困治理“契合”村庄社区治理
        三、资源有限,导致“内应力不足”
第七章 政府作用力凸显:努力改善社会关系
    第一节 公共服务改善民生
        一、公共产品供给关照农牧民生产生活
        二、努力托底:关照最贫弱的群体
    第二节 政府行为:寓服务于管理
        一、融为一体:异地迁入人口管理与服务
        二、双法共用:大调解中心及其服务
        三、深入仔细:网格化管理
    第三节 工作制度设置及方式进一步改善政民关系
        一、群众工作全覆盖:七项任务
        二、干部找群众:挂帮包、干部驻村包村
        三、门好进、脸好看:便民服务中心及其服务
        四、倾听民声:诉求表达与反复协商
    第四节 尊重、引导农牧民
        一、尊重农牧民意愿
        二、将政府的工作嵌入村庄自组织之中
        三、努力整合农牧民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3)贵州高寒山区华山松Pinus armandii Franch育苗试验(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区基本情况
    1.2 试验选址
2 结果与分析
    2.1 种子采集和处理
        2.1.1 采种时间
    2.2 采集和处理
    2.2 育壮苗
        2.2.1 苗圃地选择
        2.2.2 整地作床
        2.2.3 浸种催芽
        2.2.4 适时播种
    2.3 苗床管理
        2.3.1 加强幼苗管理
        2.3.2 病虫害防治
3 小结

(4)藏族文化对西藏草地可持续利用的作用研究 ——基于斯布村和甲多村的个案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意义
        一、问题的提出
        二、选题意义
    第二节 相关研究成果回顾
        一、对文化与生态关系的讨论
        二、与藏族草地利用相关的研究
    第三节 本文涉及的理论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理论
        二、研究方法
        三、论文结构
    第四节 田野地点的基本情况
        一、斯布村的地理与人文环境概况
        二、甲多村的地理和人文环境概况
        三、样本的选择及其概况
第二章 草地利用的主要形式及其变迁
    第一节 草地利用的主要形式
        一、农耕
        二、放牧
        三、采集
        四、采矿
    第二节 传统草地利用方式的变迁
        一、耕地和草场所有制的变迁
        二、耕作方式的变化
        三、天然草地改良
        四、牲畜防疫和品种改良
    第三节 不利于草地利用的牧民行为
        一、不当的放牧行为
        二、过度的资源开采
        三、单一的能源消费
        四、有限的垃圾处理
        五、地方性知识的失范
第三章 草地利用中的民族文化体系
    第一节 藏族传统文化中的生态伦理
        一、藏族生态伦理的来源
        二、藏族信仰中的生态伦理
        三、藏族传统法律中的生态道德意识
        四、藏族日常生活禁忌中的生态伦理
    第二节 草地利用的地方特色
        一、相互配合的农牧业生产
        二、农牧业生产的宗教色彩
        三、基于多种考虑的牲畜选择
        四、随环境改变而转换的转场轮牧
        五、顺应自然的农田利用和保护
    第三节 与草地利用有关的地方组织
        一、村民委员会
        二、村民间的互助组织
        三、藏传佛教及僧人
第四章 藏族生态认知的影响因素
    第一节 自然环境的烙印
        一、自然环境的特殊性造就藏族独特的认知结果
        二、藏族生态文化源自对青藏高原脆弱生态的认知
    第二节 历史记忆的影响
        一、传统知识在藏族认知过程中的作用
        二、历史记忆直接影响藏族的草地利用方式
    第三节 宗教信仰的作用
        一、宗教信仰在藏族认知过程中的持续作用
        二、宗教信仰影响藏族对人与自然的认知
    第四节 社会发展的促进
        一、社会的发展促进藏族认知的发展
        二、认知的拓展促进农牧业生产水平的提高
第五章 牧民认知对草地利用的影响
    第一节 社区居民对草原生态的认知
        一、对草地重要性的认知
        二、对草地功能的认知
        三、对草地质量变化的认知
        四、对草地退化的归因
    第二节 社区居民对草地管理的心理认知
        一、对草地家庭承包制度的了解程度
        二、对草地承包方式的选择倾向
        三、对控制出栏率的认知
        四、对围栏建设的认知
第六章 藏族文化对缓解草地利用风险的贡献
    第一节 藏族草地利用过程中的主要风险
        一、生态领域的风险
        二、经济领域的风险
        三、社会领域的风险
    第二节 藏族文化对降低草地利用风险的贡献
        一、传统文化强化了藏族民众的风险意识
        二、民族文化的约束降低了风险的产生几率
        三、藏族文化促进了风险应激体系的完整性
        四、藏族传统文化完善了现代风险控制体系
第七章 草地可持续利用的民族文化反思
    第一节 社会系统与生态系统的互动
        一、生态系统对社会系统的作用
        二、社会系统对生态系统的回馈
        三、文化对生态系统的适应
    第二节 文化制衡与草地可持续利用
        一、文化制衡的内涵
        二、文化制衡在草地利用过程中的体现
        三、变迁背景下藏族文化制衡机制建构
    第三节 文化自觉与草地可持续利用
        一、正确认知藏族文化的价值
        二、重视利用藏族文化
        三、借鉴异文化中的有益成分
        四、顺应藏族的民族心理需要
        五、发挥藏族作为文化持有者的主体性
结语
    一、作为资本的藏族文化
    二、藏族文化对生态系统的适应
    三、藏族文化与草地可持续利用
    四、文化向生态回归的路径选择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科研成果
致谢

(5)青藏高原区域可持续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选题意义及目的
        1.2.1 选题意义
        1.2.2 选题目的
    1.3 研究范围与方法
        1.3.1 研究范围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的技术路线与内容
        1.4.1 技术路线
        1.4.2 研究内容
    1.5 研究贡献与创新
        1.5.1 研究贡献
        1.5.2 研究创新
第二章 青藏高原区域可持续发展研究现状及述评
    2.1 可持续发展
        2.1.1 可持续发展的涵义
        2.1.2 可持续发展的特征
        2.1.3 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2.1.4 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理论
        2.1.5 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内涵和要求
    2.2 青藏高原区域可持续发展研究述评
        2.2.1 关于青藏高原区域生态服务功能价值的研究
        2.2.2 关于区域可持续发展模型的研究
        2.2.3 关于青藏高原区域可持续发展模式的研究
        2.2.4 关于青藏高原区域可持续发展的产业结构调整问题研究
        2.2.5 关于青藏高原区域可持续发展评估指标体系的研究
        2.2.6 关于建立生态环境补偿机制问题
        2.2.7 关于青藏高原区域可持续发展制度创新问题研究
        2.2.8 青藏高原区域可持续发展需要进一步研究的几个问题
第三章 青藏高原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理论框架
    3.1 青藏高原区域可持续发展系统结构模式
        3.1.1 对区域PRED 系统的修正
        3.1.2 青藏高原区域系统协调发展结构模式
        3.1.3 青藏高原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结构模式
    3.2 青藏高原区域可持续发展测量模型
        3.2.1 青藏高原区域可持续度模型
        3.2.2 SRED 系统各因子对可持续度CSD 的作用
        3.2.3 区域SRED 系统可持续发展的判据
    3.3 青藏高原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分析
        3.3.1 青藏高原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分析
        3.3.2 青藏高原区域可持续发展系统支持能力分析
    3.4 青藏高原区域可持续发展主题与原则
        3.4.1 青藏高原区域可持续发展的两条主线
        3.4.2 青藏高原区域可持续发展主题
        3.4.3 青藏高原区域可持续发展原则
第四章 青藏高原区域可持续发展经济支持系统
    4.1 青藏高原地区是我国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最低的地区
        4.1.1 青藏高原区域经济发展比较分析
        4.1.2 青藏高原区域发展成本分析
    4.2 青藏高原生态功能区划与区域经济布局
        4.2.1 青藏高原生态功能区划分类
        4.2.2 青藏高原区域经济发展布局
    4.3 青藏铁路经济带联动开发布局
        4.3.1 联动开发总体战略构想
        4.3.2 联动开发空间模式
        4.3.3 不同经济区产业发展方向
    4.4 青藏高原区域产业结构与调整优化
        4.4.1 青藏高原区域产业结构特点与存在问题
        4.4.2 青藏高原区域产业结构调整优化思路
    4.5 青藏高原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模式选择
        4.5.1 青藏高原生态经济发展模式
        4.5.2 青藏高原特色经济发展模式
        4.5.3 青藏高原循环经济发展模式
第五章 青藏高原区域可持续发展社会支持系统
    5.1 青藏高原区域科技创新与可持续发展
        5.1.1 科技创新是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和强大动力
        5.1.2 青藏高原地区区域科技能力建设状况分析
        5.1.3 青藏高原区域科技创新能力建设
        5.1.4 青藏高原区域可持续发展科技创新路径选择
    5.2 青藏高原区域人口与可持续发展
        5.2.1 青藏高原人口发展状况及特点
        5.2.2 青藏高原区域人口对可持续发展的制约
        5.2.3 青藏高原区域人口与可持续发展
    5.3 青藏高原区域社会稳定与可持续发展
        5.3.1 青藏高原区域社会稳定度分析
        5.3.2 青藏高原地区社会稳定影响因素分析
        5.3.3 青藏高原区域社会和谐调控与稳定
第六章 青藏高原区域可持续发展资源支持系统
    6.1 青藏高原区域水资源与可持续发展
        6.1.1 青藏高原区域水资源特点
        6.1.2 青藏高原水资源与可持续发展所面临的主要问题
        6.1.3 青藏高原区域水资源与可持续发展
    6.2 青藏高原土地资源与可持续发展
        6.2.1 青藏高原土地利用结构
        6.2.2 青藏高原地区土地利用存在的主要问题
        6.2.3 青藏高原土地资源与可持续发展
    6.3 青藏高原区域矿产资源与可持续发展
        6.3.1 青藏高原矿产资源区划
        6.3.2 青藏高原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6.3.3 青藏高原区域矿产资源开发与可持续发展
第七章 青藏高原区域可持续发展生态环境支持系统
    7.1 青藏高原自然生态环境特点与生态价值
        7.1.1 高原生态环境敏感而脆弱
        7.1.2 高原生态环境变化影响的区域广阔
        7.1.3 高原是世界重要的生物资源宝库
        7.1.4 高原生态环境价值巨大
    7.2 青藏高原生态环境支持能力评价分析
        7.2.1 青藏高原生态环境压力
        7.2.2 青藏高原环境水平
        7.2.3 青藏高原生态水平
        7.2.4 青藏高原抗逆水平
    7.3 青藏高原生态环境状况及成因分析
        7.3.1 青藏高原面临严峻的生态环境问题
        7.3.2 影响青藏高原生态环境恶化的因素分析
    7.4 青藏高原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
        7.4.1 将青藏高原列为国家生态安全实验区
        7.4.2 引入市场机制,建立生态环境保护的长效机制
        7.4.3 青藏高原区域生态补偿机制
第八章 青藏高原区域可持续发展对策建议
    8.1 法律保障体系
        8.1.1 制定《青藏高原区域生态环境保护法》
        8.1.2 制定《三江源区生态环境保护法》
        8.1.3 制定青藏高原区域实施《循环经济促进法》办法
    8.2 生态产业发展政策
        8.2.1 制定青藏高原区域生态产业发展指导目录
        8.2.2 完善产业政策体系,加强政策引导
    8.3 环境经济政策体系
        8.3.1 财政支持政策
        8.3.2 税费约束政策
        8.3.3 绿色信贷政策
        8.3.4 环境资源价格政策
        8.3.5 绿色环境核算政策
    8.4 生态保护政策
        8.4.1 制定国家青藏高原生态保护、恢复和建设整体规划
        8.4.2 进一步完善退耕(牧)还林(草)政策
        8.4.3 完善草地产权
        8.4.4 实施生态移民
    8.5 科技创新支持政策
        8.5.1 建立促进青藏高原区域科技创新的长效发展机制
        8.5.2 设立国家青藏高原区域科技创新基金
        8.5.3 实施全国科技支援青藏高原地区的政策
    8.6 教育发展支持政策
        8.6.1 “教育优先发展区”政策
        8.6.2 义务教育政策
        8.6.3 高等教育政策
        8.6.4 民族地区教育基础设施建设政策
        8.6.5 实施多元文化课程政策
    8.7 社会保障政策
        8.7.1 城镇社会保障制度
        8.7.2 农牧区社会保障制度
    8.8 对口支援政策
        8.8.1 深刻认识新时期“全国援藏”的重大意义
        8.8.2 将“全国援藏”覆盖整个藏区
        8.8.3 制定和落实青海等藏区对口支援实施方案
    8.9 架设“南亚大陆桥”,建设青藏国际大通道
        8.9.1 西线“南亚大陆桥”的提出
        8.9.2 连接中印,架设南亚大陆桥地缘政治意义十分突出
        8.9.3 架设“南亚大陆桥”是中国应对经济全球化的国家战略
        8.9.4 “南亚大陆桥”是青藏高原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依托
第九章 结论与展望
    9.1 研究结论
        9.1.1 青藏高原区域SRED 系统能力总体最低
        9.1.2 外部支持是青藏高原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力量
        9.1.3 社会发展滞后严重制约青藏高原区域可持续发展
        9.1.4 必须尽快建立青藏高原区域生态补偿机制
        9.1.5 必须始终不渝地坚持青藏高原区域可持续发展原则
    9.2 研究展望
        9.2.1 研究的局限性
        9.2.2 未来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
致谢

(6)黄土高原地区植被恢复对气候的影响及其互动效应(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产生背景、目的和意义
    1.2 相关研究进展
        1.2.1 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和植被覆盖的基本概念、定义和内涵
        1.2.2 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环境效应
    1.3 遥感在大范围植被覆盖变化生态效应研究的应用
        1.3.1 遥感技术的发展
        1.3.2 遥感资料在植被覆盖变化及其生态效应研究中的作用
    1.4 相关研究中的一些问题
    1.5 研究内容和可能创新点
        1.5.1 选题来源及研究内容
        1.5.2 研究思路
        1.5.3 本文可能的创新处
第二章 基本理论、基础资料和研究方案
    2.1 植被与气候研究的相关理论
        2.1.1 植被覆盖对气候影响反馈过程和机理的理论分析
        2.1.2 植被覆盖变化与气候影响的能量方程分析
    2.2 基础资料来源和研究方法
        2.2.1 资料来源
        2.2.2 资料选取及处理介绍
        2.2.3 遥感资料介绍
    2.3 研究方案和试验设计
        2.3.1 研究目标
        2.3.2 研究内容
        2.3.3 研究方案与试验设计
第三章 研究区概况及植被分区
    3.1 研究区概况
        3.1.1 自然概况
        3.1.2 人文概况
    3.2 植被生态分区
        3.2.1 生态分区的定义
        3.2.2 植被分区的原则
        3.2.3 植被生态分区
第四章 黄土高原植被覆盖的时空演化格局
    4.1 资料和方法
        4.1.1 数据来源
        4.1.2 数据处理方法
    4.2 黄土高原整体植被覆盖变化特征
        4.2.1 黄土高原地区植被覆盖特点
        4.2.2 黄土高原地区整体植被覆盖变化的时间特征
        4.2.3 黄土高原植被覆盖变化在空间上的差异
    4.3 退耕还林草工程初期黄土高原的植被变化过程
        4.3.1 黄土高原典型生长季NDVI 的变化
        4.3.2 植被覆盖变化的空间分布差异
    4.4 黄土高原植被覆盖变化经历的阶段
    4.5 小结
第五章 黄土高原植被覆盖变化与气候因子的关系
    5.1 资料来源与处理方法
        5.1.1 遥感数据
        5.1.2 处理方法
        5.1.3 气象资料
    5.2 黄土高原延安地区概况
    5.3 黄土高原延安地区平均NDVI 与气候因子的关系
        5.3.1 延安地区年平均NDVI 与年气候因子的变化趋势及相互关系
        5.3.2 延安地区季平均NDVI 与气候因子的变化趋势及相互关系
    5.4 黄土高原延安地区退耕初期植被覆盖变化和气候因子的关系
        5.4.1 延安地区退耕以来典型生长季NDVI 变化
        5.4.2 延安地区近年来当季气候因子的变化
        5.4.3 延安地区NDVI 与气候因子的时滞相关分析
    5.5 黄土高原地区退耕初期植被NDVI 和气候因子的关系
        5.5.1 黄土高原典型生长季平均NDVI 与气温的变化分析
        5.5.2 黄土高原典型生长季平均NDVI 与降水量的变化分析
        5.5.3 黄土高原典型生长季平均NDVI 与当季气候因子的相关分析
    5.6 小结
第六章 黄土高原植被覆盖变化的驱动机制及区域气候影响效应
    6.1 黄土高原植被覆盖变化的驱动因素分析
        6.1.1 黄土高原植被覆盖变化的气候驱动因素
        6.1.2 黄土高原植被覆盖变化的人为驱动因素分析
    6.2 黄土高原植被覆盖变化驱动机制
    6.3 黄土高原植被恢复对气候影响效应的空间差异性探讨
        6.3.1 人类活动与天然植被
        6.3.2 植被变化对气候的影响
        6.3.3 黄土高原人工植被生态恢复的区域气候效应
        6.3.4 典型生态区植被恢复对气候的影响及生态证据
    6.4 小结
第七章 人工植被影响微域小气候的生态效应
    7.1 小气候概述
        7.1.1 小气候的定义
        7.1.2 研究小气候效应的意义
    7.2 试验设计
        7.2.1 试验区概况
        7.2.2 研究项目与方法
    7.3 不同类型人工植被小气候日动态及生态效应
        7.3.1 试验观测点描述
        7.3.2 人工植被的光照效应
        7.3.3 人工植被的温度效应
        7.3.4 人工植被的湿度效应
        7.3.5 人工植被的风速效应
        7.3.6 不同类型人工植被对水面蒸发的影响
        7.3.7 不同类型人工植被小气候要素回归关系分析
        7.3.8 结论与讨论
    7.4 人工植被与自然植被小气候效应强度的比较研究
        7.4.1 试验样地描述
        7.4.2 近地层大气动力与热力状况的日间变化
        7.4.3 土壤的水热状况日间变化
        7.4.4 近地层大气湿度的日间变化
        7.4.5 人工植被和撂荒植被小气候因素效应强度比较
        7.4.6 结论与讨论
    7.5 不同郁闭度人工林小气候效应的比较
        7.5.1 郁闭度不同的灌木林地温度的日变化动态
        7.5.2 郁闭度不同灌木林地的湿度效应
        7.5.3 结论与讨论
    7.6 小结
第八章 结论与进一步研究展望
    8.1 全文研究内容总结
        8.1.1 近年来黄土高原地区植被覆盖变化特征
        8.1.2 黄土高原地区植被NDVI 与气候因子的关系
        8.1.3 黄土高原地区植被覆盖变化的驱动机制及区域气候影响效应
        8.1.4 黄土高原人工恢复植被局地小气候生态效应
    8.2 本文的特色与创新
    8.3 本文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讨论
    8.4 本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7)江河源区生态环境质量评价与可持续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的国内外进展
    1.2 江河源区研究的历史和现状
    1.3 江河源区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第二章 江河源区的自然资源特征
    2.1 江河源区气候特征
    2.2 江河源区地貌特征
    2.3 江河源区土壤特征
    2.4 江河源区水资源特征
    2.5 江河源区植被特征
    2.6 江河源区动物资源特征
    2.7 江河源区农牧业特征
    2.8 江河源区旅游资源特征
    2.9 江河源区人类行为特征
第三章 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理论
    3.1 生态环境问题及发展阶段
    3.2 生态环境质量评价原理与方法
    3.3 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选择原则
    3.4 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的一般步骤
第四章 江河源区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与模型构建
    4.1 江河源区生态环境质量的现状
    4.2 江河源区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的现状
    4.3 江河源区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指标选择的原则和方法
    4.4 江河源区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模型筛选
第五章 江河源区生态环境质量评价
    5.1 江河源区生态环境质量分类评价
    5.2 江河源区土地利用评价
    5.3 江河源区生态环境质量综合评价
第六章 江河源区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评价
    6.1 生态足迹分析法
    6.2 生态足迹的计算
    6.3 江河源区生态足迹计算
    6.4 江河源区生态足迹的分析与评价
第七章 江河源区生态环境恢复途径
    7.1 生态恢复概述
    7.2 江河源区生态恢复的途径
第八章 结果和讨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8)西部生态重建中的投融资方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s
第一章 导言
    1.1 研究背景
        1.1.1 西部生态恶化与经济落后形成恶性循环
        1.1.2 西部现行生态投融资方式存在多重问题
        1.1.3 政府开始允许民间资金介入公共投融资领域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的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动态
        1.3.1 国外研究动态
        1.3.2 国内研究动态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1.5 论文的可能创新之处
第二章 西部生态重建投融资方式的基本理论
    2.1 概念界定
    2.2 生态公共物品的供给效率分析
    2.3 生态公共物品的投融资方式分析
    2.4 生态重建的内在属性决定生态投融资的基本格局
        2.4.1 生态建设的正外部性与以政府为主体的投融资基本格局
        2.4.2 生态建设的资金密集性特性与融资渠道的多样性
        2.4.3 生态建设的复杂性与生态投资主体和方式的多样性
第三章 美国与印度生态投融资的经验与借鉴
    3.1 美国西部生态重建投融资
        3.1.1 设立生态环境保护区
        3.1.2 在西部推行农田退耕还林还草政策
        3.1.3 兴修水利等基础设施,协调水资源分配
        3.1.4 治理水土流失
        3.1.5 推广农业高科技环保耕作技术
    3.2 印度生态环境保护建设
        3.2.1 喜马拉雅山地区生态保护计划
        3.2.2 推广生态农业“模范村”
        3.2.3 持续农业的能源计划
        3.2.4 成立荒山开发的“青年救助组织”
        3.2.5 推广使用生物农药
    3.3 对西部生态重建投资方式的启示与借鉴
        3.3.1 政府应当在生态重建方面发挥主导性作用
        3.3.2 政府生态重建和治理的资金主要来自国家预算
        3.3.3 积极引导各种投资主体参与生态重建
        3.3.4 发挥法律在投融资中的作用
        3.3.5 加强生态科技的研究和应用
第四章 西部生态重建的内容与投融资方式的演变
    4.1 西部生态环境现状及重建内容
        4.1.1 我国西部地区生态环境现状评价
        4.1.2 西部生态环境重建的内容
    4.2 西部生态重建投融资方式的历史演变
    4.3 西部生态重建投融资方式的经验
    4.4 西部生态重建投融资方式的存在的问题
第五章 西部生态重建投融资方式的选择
    5.1 西部生态投融资方式的构建原则
    5.2 西部生态重建的投资方式体系
        5.2.1.政府纯财政直接投资
        5.2.2 政府财政资助的市场化投资方式
        5.2.3 政府非财政介入的市场化投资方式
        5.2.4 投资方式的绩效比较
    5.3 生态重建融资方式体系
    5.4 西部生态重建投融资方式的选择
        5.4.1 西部生态恶化重点区域建设的投融资方式
        5.4.2 西部城市生态环境治理的投融资方式
        5.4.3 西部其他生态恶化区域的投融资方式
第六章 西部生态重建投融资方式的外部环境优化
    6.1 政策环境
        6.1.1 加快行政体制改革
        6.1.2 重新设计和改革自然资源产权制度
        6.1.3 改革和创新投资体制
    6.2 法律环境
    6.3 技术环境
结束语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9)宁夏引黄灌区森林草原虫鼠害危害现状与规律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引言
    1.1 国内外研究现状
        1.1.1 国外研究动态
        1.1.2 国内研究动态
    1.2 区内研究动态
    1.3 本项研究的目的、主要内容和方法
第二章 研究区域概况
    2.1 研究区自然概况
    2.2 土壤类型
    2.3 农田林网建设及病虫害危害略述
第三章 研究方法
    3.1 蛀干害虫危害类型的调查
    3.2 食叶害虫的调查
    3.3 害鼠(兔)密度调查
第四章 宁夏引黄灌区虫鼠害的危害现状
    4.1 宁夏引黄灌区病、虫、鼠害的发展史
        4.1.1 虫害的发展历史
        4.1.2 鼠害的发展历史
        4.1.3 病害的发展历史略述
    4.2 引黄灌溉区2002、2003年林木主要病虫害发生情况、阶段特点和趋势的研究
        4.2.1 主要病虫害发生情况调查
        4.2.2 根据调查发现,现阶段该区林木病虫害有以下几个规律
第五章 宁夏黄河灌区森林草原农田病虫鼠害危害类型的研究
    5.1 蛀干害虫危害类型
        5.1.1 危害程度的分析
        5.1.2 不同危害类型的划分
        5.1.3 不同危害类型划分的结果分析
    5.2 食叶害虫危害类型划分
        5.2.1 危害程度的调查
        5.2.2 危害程度发生等级
        5.2.3 标准地所代表的地点危害类型
        5.2.4 经验指标预测
        5.2.5 危害程度的分析
    5.3 鼠(兔)害危害类型的研究
        5.3.1 危害程度的调查
        5.3.2 危害类型分析
第六章 防治方法的实验研究
    6.1 天牛防治方法及效果分析
    6.2 春尺蠖防治方法
    6.3 鼠(兔)害
    6.4 灰斑古毒蛾
    6.5 木蠹蛾
第七章 结果与讨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10)西部小城镇发展潜力与生态经济效应及相关政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导论
    1.1 研究的背景、意义和目的
        1.1.1 研究的背景、意义
        1.1.2 研究的目的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
        1.2.1 国外研究动态
        1.2.2 国内研究动态
    1.3 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1.3.1 研究的思路和框架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的可能创新点
第二章 城镇化和小城镇的概念及有关理论界定
    2.1 城市、城镇与小城镇
        2.1.1 城市、城镇与小城镇的内涵
        2.1.2 城市和城镇划分指标与分类
    2.2 城市化与城镇化
    2.3 城镇化的特征与指标界定
    2.4 城市、城镇、乡村的互动关系
    2.5 城市、城镇协调发展的基本原则与配套关系
第三章 小城镇发展的国际经验
    3.1 世界城镇化的特点与趋势
    3.2 世界一些国家小城镇的发展
        3.2.1 美国城镇化和小城镇的发展
        3.2.2 英国城镇化和小城镇的发展
        3.2.3 德国城镇化和小城镇发展
        3.2.4 日本城镇化和小城镇的发展
    3.3 国外小城镇建设对我国及西部地区小城镇发展的启示
第四章 小城镇发展的国内经验
    4.1 我国城镇化的历程和现状
        4.1.1 我国城镇化的历程
        4.1.2 我国城镇化的现状
    4.2 我国小城镇的发展现状、作用和存在的问题
        4.2.1 我国小城镇的发展历程和现状
        4.2.2 我国小城镇发展的作用
        4.2.3 我国小城镇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4.3 东部地区小城镇发展对西部地区的启示
第五章 西部小城镇的发展潜力
    5.1 西部地区城镇化历程、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5.1.1 西部地区城镇化历程
        5.1.2 西部地区城镇化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5.2 西部小城镇的发展现状和类型
        5.2.1 西部小城镇的发展现状
        5.2.2 西部小城镇发展的主要类型
    5.3 西部地区城镇化和小城镇发展的环境分析
        5.3.1 西部地区城镇化的环境
        5.3.2 西部地区城镇化的道路选择:多元化城镇化道路+加快发展小城镇
        5.3.3 西部小城镇发展的环境分析
    5.4 西部城镇化水平和小城镇的发展潜力
        5.4.1 计算方法
        5.4.2 西部城镇化水平和小城镇的发展潜力和水平预测
    5.5 西部小城镇建设的规模和分区
        5.5.1 西部小城镇建设的规模
        5.5.2 西部小城镇建设分区
第六章 西部地区小城镇发展与生态环境建设
    6.1 西部地区生态环境的现状、问题及原因
        6.1.1 西部地区生态环境的现状
        6.1.2 西部地区生态环境存在的主要问题
        6.1.3 西部地区生态环境脆弱的原因
    6.2 全国生态环境建设的总体思路和西部地区的具体思路
        6.2.1 全国生态环境建设的总体思路
        6.2.2 西部地区生态环境的特点和建设的具体思路
    6.3 对西部地区生态环境治理改造工程的政策分析
        6.3.1 西部地区生态环境治理改造工程的主要内容
        6.3.2 西部地区生态环境治理改造工程的成效
        6.3.3 西部地区生态环境治理改造工程的主要不足
    6.4 对退耕还林的政策分析
        6.4.1 退耕还林政策出台的背景和主要内容
        6.4.2 退耕还林政策的主要成效
        6.4.3 退耕还林政策的主要不足
    6.5 对生态移民的政策分析
        6.5.1 生态移民政策的背景和内容
        6.5.2 生态移民的主要做法
        6.5.3 几种典型的生态移民
        6.5.4 生态移民对生态建设和农民脱贫致富的作用
        6.5.5 生态移民政策的不足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6.6 发展小城镇与西部生态环境建设
        6.6.1 对生态环境建设三种措施的比较及思路调整
        6.6.2 小城镇发展对西部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作用
        6.6.3 退耕还林还草应和发展小城镇相结合
        6.6.4 生态移民应和发展小城镇相结合
第七章 西部小城镇建设与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
    7.1 西部地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现状
        7.1.1 西部地区农业和农村经济在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
        7.1.2 西部地区农业和农村经济在全国农业发展中有重要地位
    7.2 西部小城镇发展的经济和社会效应
        7.2.1 发展小城镇能有效解决西部地区城乡二元结构偏差
        7.2.2 发展小城镇能有效促进西部二三产业发展和扩大内需
        7.2.3 发展小城镇能有效吸纳西部农村剩余劳动力
        7.2.4 发展小城镇可以降低西部城镇化成本
        7.2.5 发展小城镇有利于缩小东西部地区差距和实现区域协调发展
        7.2.6 发展小城镇有利于推动西部民族地区经济增长,促进民族团结
        7.2.7 小城镇建设有利于西部农业结构调整与特色农业发展
        7.2.8 小城镇建设有利于西部乡镇企业和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
第八章 西部地区小城镇发展的相关制度与政策研究
    8.1 小城镇建设与土地制度
        8.1.1 农村土地制度
        8.1.2 小城镇建设用地管理制度
    8.2 小城镇户籍制度
        8.2.1 小城镇户籍制度的演变和管理现状
        8.2.2 西部地区小城镇户籍制度改革与创新
    8.3 小城镇行政管理体制
        8.3.1 小城镇行政管理体制的现状和问题
        8.3.2 西部地区小城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与创新
    8.4 小城镇投融资体制和社会保障制度
        8.4.1 小城镇投融资体制
        8.4.2 小城镇社会保障制度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四、西部退耕要注意灭鼠(论文参考文献)

  • [1]新时代青海生态文明建设实践研究[D]. 李忠鹏. 青海大学, 2019(04)
  • [2]藏族地区治理结构的特殊性研究 ——基于对甘孜藏区的分析[D]. 陈艾. 华中师范大学, 2017(05)
  • [3]贵州高寒山区华山松Pinus armandii Franch育苗试验[J]. 张枫. 贵州科学, 2014(05)
  • [4]藏族文化对西藏草地可持续利用的作用研究 ——基于斯布村和甲多村的个案分析[D]. 刘继杰. 兰州大学, 2014(08)
  • [5]青藏高原区域可持续发展研究[D]. 刘同德. 天津大学, 2009(12)
  • [6]黄土高原地区植被恢复对气候的影响及其互动效应[D]. 徐丽萍.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8(11)
  • [7]江河源区生态环境质量评价与可持续发展研究[D]. 任广鑫.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6(05)
  • [8]西部生态重建中的投融资方式研究[D]. 李文刚.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5(06)
  • [9]宁夏引黄灌区森林草原虫鼠害危害现状与规律的研究[D]. 石建宁.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5(02)
  • [10]西部小城镇发展潜力与生态经济效应及相关政策研究[D]. 王锋.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5(02)

标签:;  ;  ;  ;  ;  

西部退耕还田要注意灭鼠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