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是人类的警钟

水是人类的警钟

一、水向人类敲响了警钟(论文文献综述)

朱唐[1](2021)在《全球应对气候变化迈出新步伐》文中研究说明召开《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UNFCCC)第26次缔约方会议(COP26)是几十年来避免迫在眉睫的气候紧急情况的努力中最新和最重要的步骤之一,这是《巴黎协定》进入实施阶段以来的首次气候峰会。在会期延长一天之后,本次峰会早些时候在英国格拉斯哥落下帷幕,近200个与会国?

杨旭浩[2](2021)在《新时代导师如何指导研究生的个案研究 ——基于知识融通视角》文中认为新一轮工业革命和产业变革对整个人类社会产生深刻影响,知识呈现大融通趋势,作为教育核心的知识正在不断演进升级,带动近代的分科知识体系逐渐走向整合融通。而研究生教育处在教育的最高层次,作为教育强国建设的引擎,在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方面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既影响着高层次创新人才的培养,又影响着其他各个阶段的教育质量的提升。与其他以学习接受知识为主的教育阶段相比,研究生教育阶段是开始创造知识的阶段,其质量高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能否跟上时代发展的前沿,能否准确把握知识演进的脉搏。在此新形势下,亟需我们重新认识教育和知识,以及在对知识和教育的重新理解下审视当前的研究生教育、研究生培养,更为直接的是认识作为研究生培养的第一责任人的导师。新时代在对研究生教育提出新需求的形势下,更是对导师提出更高要求,导师的指导方式、指导理念、指导路径等需要做出哪些改变来适应新时代发展趋势,这是当今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需要亟待回应的紧迫问题。梳理已有研究发现,对这一方向问题的探索较少。基于此,本研究基于知识融通视角,通过对5位研究生导师指导行为的个案研究,从一位导师对学生指导什么和如何指导两方面进行观察和反思,试图对当今研究生导师的工作状态,面临的处境,特别是知识大融通对指导学生方式带来的冲击与挑战等方面,以及导师指导学生方面正经历着什么,呼唤着哪些支持性政策等等进行研究,以加深对导师工作状态的深度理解,对当今研究生教育的相关问题提出反思。结果发现:导师在指导什么方面和如何指导两个角度上都呈现出整体化、综合化和注重情境化的趋势,但基本思路总体仍是分科知识体系的思路,也有在导师指导方式上取得重大突破的,跳出分科知识的思维框架,尝试了大跨度大综合的新方式新手段的,但面临来自学生改变和环境支持方面等不同方面的困境。研究结果揭示出,当前深层次知识和跨学科思想正愈来愈成为影响导师指导方式改变的内驱力,知识融通视域下导师指导行为总体呈现从分走向整合的趋势,这是导师指导方式出现的新动向,特别值得研究关注;也同时提示出,导师指导亟需摆脱分割化传统思维模式的影响,在新时代要推动导师指导向内涵式发展亟待从知识观改变做起。本研究从知识演进视角对新时代导师如何指导研究生问题的探索,为新时代研究生教育领域的学术研究提供了新视角和新内涵,并为新时代探讨研究生教育改革问题提供参考。

刘夏怡[3](2021)在《新时代大学生的生态道德实践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生态道德实践性作为独特的思维方式,是支撑个体生态实践的重要精神力量。同时,新时代大学生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生力军,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储备人才队伍,过硬的生态道德素质是其全面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2019年由国办、央办印发的《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中,“生态道德”作为衡量国家文明程度的重要指标提出,而“生态道德实践性”作为生态理念转型的关键因素,其内需张力不断扩大。因此,落实新时代大学生的生态道德实践性是国家战略之向、文化传承之源、社会发展之要、文明进步之需。然而,随着全球化进程的迅速推进,以追求价值、效益为特征的“经济理性”的过度扩张正在不断侵蚀新时代大学生生态道德实践性;以科学性、逻辑性、合法性为特征的科技理性遮盖了新时代大学生生态道德实践性的合理性与合道德性;多元文化的激荡与并存使得西方后现代主义思潮、消费主义价值观不断消解新时代大学生生态道德实践性,新时代大学生生态道德实践性面临的困境亟待破解。基于此,立足新时代,培育具有过硬生态素质的社会主义建设者,须从生态道德实践性入手,夯实其理论基础、把握其形成脉络、剖析其时代背景、构建其实践路径,发挥生态道德的约束、规范作用,进而把新时代大学生的生态道德实践性落到实处。因此,要坚持先进的生态道德思想,为新时代大学生生态道德实践性指明前行的方向;通过完善生态道德实践能力的标准、内容与途径,完善其内容;牢牢把握学校这一实践载体,以形式多样、种类丰富的校园文化活动充实其载体;推进相关立法明确大学生权利与义务、推进大学生生态实践管理制度建设,加强其制度保障;通过推动生态艺术创作、促进科技生态转向、鼓励生态生活方式、落实主题实践活动、强化社会影响合力等方式营造新时代大学生生态道德实践性的环境氛围。新时代大学生生态道德实践性的实现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全过程、多主体、多角度共同发力,才能把新时代大学生生态道德实践性落到实处。

孙婷婷[4](2021)在《大卫·爱登堡生态纪录片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全球环境危机的加深,人们越来越关注环境问题,并渴求在生态纪录片中找寻安全感。作为BBC灵魂人物的大卫·爱登堡,90余岁高龄依旧奋战在生态纪录片创作一线,其从业近70年来参与创作的生态纪录片,对英国乃至全球的环境保护贡献都是巨大的。本文在生态美学理论的基础上,结合生态观照和社会影响,运用生态美学、生态学等相关学科的理论和研究方法,对导演大卫·爱登堡的生态纪录片进行了深层分析,进一步阐释了大卫·爱登堡生态纪录片中对生态美学及生态学等相关理论的应用与推广。在绪论部分对本文研究背景、意义及现状进行分析,并确立了研究的可行性。在主体部分立足于生态美学思想,从五个章节依次对大卫·爱登堡的生态纪录片展开研究。第一章,对相关概念进行了界定,简要介绍了导演大卫·爱登堡及其作品,并对其作品的发展历程进行了梳理;第二章,对大卫·爱登堡的生态纪录片中所呈现出的动植物、自然环境以及人类之间平等共生、相互竞争、协同进化等多样关系进行阐述;第三章,对大卫·爱登堡生态纪录片中所体现出的平等、和谐的理念及生态价值要素进行挖掘,探究其中的“生态整体论”思想对观众审美的影响;第四章,以“静观美学”和“参与美学”为理论基础,从创作者、参与者、观众的角度,分析大卫·爱登堡生态纪录片中对审美体验的适度把握,探究其纪录片如何将“有人参与”和“无人参与”进行恰当运用,从而使作品达到审美上的整体和谐;第五章,立足当下世界生态环境现状,以大卫·爱登堡生态纪录片中对环境保护的生态诉求为切入点,探究其生态纪录片中所暗含的对生态危机的揭示、对生态文明的维护以及对未来生态蓝图的勾勒。本文通过对大卫·爱登堡生态纪录片的分析,探究其纪录片如何在确保制作质量的同时,将平等和谐的生态整体主义思想传达给观众,让观众在审美过程中领悟生态保护重要性、学习生态保护理念和策略的同时,也能够获得未来生态保护的良方,从而将理念付诸实践。也期待通过本文的研究,能够为当下中国生态纪录片的发展提供借鉴意义。

杨翠英[5](2020)在《“环境问题敲响了警钟”教学设计》文中研究指明【教学目标】1.从学生切身感受出发,进一步意识到人对大自然的伤害最终会伤害到人类自身,让学生进一步感悟到生态环境带来的人类生存的问题。2.让学生认识到人与大自然是生命的共同体,唤起学生对大自然的敬畏之心,进一步让学生学会尊重自然、保护自然。3.学生能结合自身实际培养良好的环保习惯。【教学过程】一、结合实际,切入主题

胡志宏[6](2020)在《媒介环境学人文主义媒介技术观探究 ——从芒福德到莱文森》文中研究说明1998年,尼尔·波兹曼应邀在媒介环境学会成立大会上做主题报告时提出,媒介环境学的重要命题是要通过媒介增强我们对人文关怀的洞察力。在这份报告中,波兹曼不仅宣告了自己的人文关怀也强调了媒介环境学的人文关怀。但后来在对媒介环境学“人文-技术”路线的解读时却将重点全然集中在“技术”之上,“人文”被遮蔽在“技术”之下,因而,甚至直呼媒介环境学派为“媒介技术学派”,这无疑是片面和肤浅的,是对媒介环境学主旨的错误解读。虽然媒介环境学确实一直对技术保持较高关注,但该学派对技术的关注是其彰显人文关怀的途径而已。所以,本论文将主要采用文献法,通过“奠基-发展-超越”三部分力图纠正对媒介环境学本末倒置的“人文-技术”认识,探究从刘易斯·芒福德到保罗·莱文森的人文主义媒介技术观。第一部分“奠基”。在第三章以较大篇幅介绍了被誉为“媒介环境学奠基人”和人文主义技术哲学家的刘易斯·芒福德。主要分为两个章节,章节一以两个视角来解析芒福德的技术哲学;章节二重点从三个方面阐述媒介环境学派对其思想的继承以及芒福德何以能被誉为“奠基人”。第二部分“发展”。分别在第四章和第五章介绍了媒介环境学在个人环境层面和在社会环境层面的人文主义媒介技术观。以麦克卢汉、沃尔特·翁、伊尼斯和波兹曼为重点分析对象,并驳斥了对波兹曼“技术悲观主义”的认识。第三部分“超越”。以保罗·莱文森为探究对象,发现其对媒介环境学的继承与超越。莱文森明确强调人和人理性的价值,并且贯穿在其核心思想媒介技术进化论中。莱文森隐喻达尔文生物进化的思想提出了技术进化论,但技术在进化的过程中是以人性化趋向为目标、以“补偿”为进化方式、以人的理性为指引,所以实现了从自然生物领域的“物竞天择”到技术发展中的“媒竞人择”。在此基础之上还引申出媒介组织在市场环境中的生存、发展的影响其实也是一种“进化”。最后以微信的案例,从技术和对听觉声音的回归出发论证微信的成功其实是因为符合人性化趋势,并且微信由于是一个市场产品,也是受市场竞争抉择的。

权晓燕[7](2019)在《生态危机非虚构个案书写形态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中外生态危机书写个案不在少数,根据材料真实性与否,可以将其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虚构性,另一种是非虚构性的。非虚构生态危机文本具有较强的现实批判与警示功能。因此,本课题以中外生态危机非虚构典型个案《寂静的春天》《切尔诺贝利的悲鸣》《守望家园》为研究对象,从文本结构、作者意图、功能和文本意蕴四个层面入手,分析非虚构生态文本的书写形态,并以此为基点将其与当下“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和以科技为中心的社会经济发展理念相联系。第一章阐述选题缘由、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分析国内外生态危机研究概况,引出本文的研究目标。第二章以蕾切尔·卡逊《寂静的春天》为个案,从文本结构上揭示非虚构文本在表现化学技术危机时呈现出的客观性与现实性,警示性与蕴藉性;从作者意图考察,揭示出卡逊对化学技术发展的痛斥与质疑,并由此呼吁解决化学制品滥用,必须要回归人与自然和谐的相处之道;其文本意蕴旨在呈现科学技术发展的盲目与激进,以“寂静”意蕴揭示人类当前科学至上的经济发展模式产生的后果。第三章以前苏联作家S·A阿列克谢耶维奇《切尔诺贝利的悲鸣》为研究对象。从文本结构出发,揭示多重复调与口述实录式的叙事结构具有的现实指向;从作者意图来看,作者希望以此重现灾难场景,记录并保存创伤记忆;其文本意蕴在于对核技术应用的重新审视,以及对人类精神创伤的救赎。第四章以徐刚《守望家园》为研究对象。从文本结构出发,作者以诗性散文式的生态叙事呈现人类文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生态破坏,表现人类文明在发展中面临的生存危机;从作者意图分析,作者旨在引起民众对生态问题的关注;其文本意蕴在于复归“家园”意识,警示并引导人类行为。第五章是分析三个非虚构文本的差异性指向及其共同旨归。综上,“二战”以来中外生态危机非虚构书写形态,在共同呈现生态危机现实社会性与全球性的同时,揭示了人类面临的共同命运与共同的经济发展理念。

俞晓军[8](2016)在《关于日本福岛核事故原因的失败学思考》文中认为本稿では、まず文献レビューにより问题点を提起し、先行研究に基づいて福岛原発事故には「人灾」という性质があることを确认した上で、「失败学」を本稿の研究方法として明示する。第二には、「ハインリッヒの法则も失败研究に役立つ」という「失败学」の観点に基づき、ハインリッヒの法则を用いて福岛原発事故という重大な「失败」が如何に「成长」してきたのか、そのプロセスを検证、解明する。第三には、日本原子力産业発展の初期条件と経路の考察を通して、日本原子力産业における「失败」の频発及び拡大の必然性と深层原因を明らかにする。最後の结论では、本稿の研究结果を缠め、それを踏まえた上で、中国の実情に関连させた建设的な提言を行う。

李梅[9](2015)在《生态危机与诗意拯救——《我,雪豹……——献给乔治·夏勒》的生态批评解读》文中指出生态批评是当今世界上一个历久弥新的话题,它就是要"历史的揭示文化是如何影响地球生态的",而彝族诗人吉狄马加的《我,雪豹……——献给乔治.夏勒》就深刻的体现了他浓厚的生态意识,具有超越时代的历史意义。文章试图从生态批评的角度来解读这首诗歌,让诗人强烈的世界意识和生态伦理意识直观的呈现在读者面前,同时也让诗中对生态意识的思考和生态理想得到进一步升华。

张志鹃[10](2014)在《生态批评视域中的《海上扁舟》》文中研究指明美国着名文学家斯蒂芬·克莱恩的代表作《海上扁舟》,虽然篇幅短小,但是作为经典之作,饱含了作者对人与人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人与社会的关系的思考,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在生态危机日益严重,大自然向人类敲响警钟的今天,从生态批评的视角重新解读该小说,有着重要的时代意义。

二、水向人类敲响了警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水向人类敲响了警钟(论文提纲范文)

(1)全球应对气候变化迈出新步伐(论文提纲范文)

成果文件关注多个问题
采取气候行动迫在眉睫
全球气候指标向人类敲响警钟
社会经济和环境受到影响

(2)新时代导师如何指导研究生的个案研究 ——基于知识融通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一)新时代对研究生教育提出新要求
        (二)新时代我国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的新需要
        (三)来自研究生课堂的启示与思考
    二、研究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实践意义
    三、核心概念界定
        (一)新时代
        (二)导师
        (三)导师指导
        (四)知识融通
    四、文献综述
        (一)国内研究现状
        (二)国外研究现状
        (三)已有研究评价
    五、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一)研究目标
        (二)研究内容
    六、研究重、难点和创新点
        (一)研究重点
        (二)研究难点
        (三)研究创新点
    七、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第一章 知识融通与导师指导的研究概述
    一、我国现行研究生导师制和导师指导现状
        (一)近代分科体系下研究生导师制起源与发展
        (二)我国现行研究生导师制及导师指导现状
    二、知识演进的当前特征及趋势
        (一)学科呈现整合融通
        (二)不确定性知识比例增加
        (三)知识演进下学科发展的未来走向
    三、知识融通视域下研究生教育面临的任务和挑战
        (一)基于近代分科体系的导师指导方式面临的挑战
        (二)知识融通对导师如何指导提出新任务新要求
第二章 研究思路与研究设计
    一、理论基础与分析框架
        (一)理论基础
        (二)分析框架
    二、研究方法与研究过程
        (一)个案对象选择
        (二)研究方法确定
        (三)数据整理分析
第三章 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研究结果呈现
        (一)导师如何指导研究生的总体变化趋势
        (二)导师如何指导研究生存在的问题和挑战
    二、研究结果分析
        (一)知识融通推动导师指导方式转变
        (二)国家政策引领导师指导行为发生转变
        (三)导师对知识融通认知影响其指导行为转变
        (四)传统思维模式影响导师指导方式转变
第四章 研究结论与启示
    一、研究结论
    二、研究启示
        (一)新时代导师指导向内涵式发展亟待知识观转变
        (二)新时代导师指导向内涵式发展亟待政策引领
        (三)新时代导师指导向内涵式发展亟待评价改革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访谈提纲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3)新时代大学生的生态道德实践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及意义
        (一)研究缘起
        (二)研究意义
    二、研究现状与评析
        (一)国内研究现状
        (二)国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现状评析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四、研究创新与不足
        (一)研究创新
        (二)不足之处
第一章 新时代大学生生态道德实践性概述
    一、生态道德
        (一)道德与伦理
        (二)生态道德与生态伦理
        (三)生态道德的内涵
    二、生态道德实践性
        (一)实践性
        (二)道德实践性
        (三)生态道德实践性
    三、新时代大学生生态道德的实践性
        (一)新时代大学生的特征
        (二)新时代大学生的生态道德
        (三)新时代大学生生态道德的实践性
第二章 新时代大学生生态道德实践性的理论基础
    一、马克思主义关于生态道德实践性的理论
        (一)人与自然的辩证关系是生态道德的逻辑起点
        (二)“两个和解”是生态道德的目标指向
        (三)实践是解决生态问题的关键要素
        (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生态道德的理论指南
    二、中国古代关于生态道德实践性的思想
        (一)“天人合一”思想是生态道德实践性的合理内核
        (二)“兼容万物”思想是生态道德实践性的价值指向
        (三)“尊道贵德”思想是生态道德实践性的实践旨归
    三、西方生态伦理思想关于生态道德实践性的理论
        (一)自然价值论为生态道德提供合法性基础
        (二)整体主义为生态道德探索新的理论范畴
        (三)环境伦理的应用为实践性研究提供思路
    四、思想政治教育学关于生态道德实践性的理论
        (一)生态道德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
        (二)实践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方法
        (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
第三章 新时代大学生生态道德实践性的基本内容
    一、根本目标:着力“改造”新时代大学生主、客观世界
        (一)提升新时代大学生养成生态道德的能力
        (二)提升新时代大学生培养生态实践的能力
        (三)主观世界改造与客观世界改造相互促进
    二、价值追求:新时代大学生追求“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一)生态道德实践性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
        (二)生态道德实践性能够激发大学生精神动力
        (三)生态道德实践性能够塑造大学生个体人格
        (四)生态道德实践性能够规范大学生主体行为
    三、实现途径:“实践”是生态道德实践性价值实现的基础
        (一)新时代大学生的生态道德基于实践产生
        (二)生态实践是新时代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
        (三)生态道德在新时代实践检验中得以进步
    四、思维方式:实现思维方式的生态化、实践化飞跃
        (一)生态道德实践性体现从零碎实践到理性认识的飞跃
        (二)生态道德实践性体现从理性认识到理性实践的飞跃
        (三)生态道德实践性是“实践”本质的回归
第四章 新时代大学生生态道德实践性的时代图景
    一、新时代大学生生态道德实践性的总体方位判定
        (一)国家发展战略重视大学生生态道德实践性
        (二)社会发展进程呼唤大学生生态道德实践性
        (三)生态道德实践性是传承生态文化的重要动力
        (四)生态道德实践性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基础
    二、新时代大学生生态道德实践性的风险挑战分析
        (一)“经济理性”不断冲击生态道德实践性
        (二)科技理性与生态道德的矛盾有待化解
        (三)多元文化的激荡与并存冲击生态道德
    三、新时代大学生生态道德实践性的发展机遇研判
        (一)生态文明建设为生态道德实践性搭建平台
        (二)信息时代为培育生态道德实践性提供支持
        (三)社会氛围的生态转向为生态道德实践性创造机会
第五章 新时代大学生生态道德实践性的实现路径
    一、坚持先进的生态道德思想指引
        (一)坚持马克思恩格斯生态道德思想立场
        (二)遵循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价值指向
        (三)汲取中国优秀传统生态道德思想精华
    二、夯实生态实践能力具体内容
        (一)提升生态实践能力培育标准
        (二)完善生态实践能力培养内容
        (三)拓宽生态实践能力培养途径
        (四)激活大学生生态实践主体性
    三、完善学校生态实践育人平台
        (一)搭建生态道德实践平台
        (二)丰富生态道德校园活动
        (三)设置生态道德相关课程
    四、健全生态道德实践保障制度
        (一)推进相关立法明确大学生权利义务
        (二)完善大学生生态道德实践管理制度
    五、营造社会生态道德实践氛围
        (一)推动生态艺术创作
        (二)促进科技生态转向
        (三)鼓励生态生活方式
        (四)落实主题实践活动
        (五)强化社会影响合力
结语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4)大卫·爱登堡生态纪录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研究内容与研究现状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现状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一、研究方法
        二、创新之处
第一章 相关概念界定与导演作品概述
    第一节 相关概念界定
        一、生态纪录片的概念
        二、生态美学的概念
    第二节 大卫·爱登堡简介
    第三节 大卫·爱登堡生态纪录片概述
第二章 大卫·爱登堡生态纪录片中的多样关系呈现
    第一节 对生态主体间关系的表现
        一、动植物个体关系
        二、动植物种群关系
        三、动植物群落关系
    第二节 对生态主体与自然环境间关系的展现
        一、动植物与复杂自然环境的抗争
        二、动植物对复杂自然环境的适应
        三、动植物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处
    第三节 对人类与生态主体关系的映现
        一、人类与动植物的领地争夺
        二、人类对动植物的捕杀伤害
        三、人类对濒危动植物的保护
    第四节 对人类与自然环境间关系的体现
        一、人类对自然环境的破坏
        二、人类对自然环境的保护
        三、人类与自然环境共生
第三章 大卫·爱登堡生态纪录片中平等和谐的生态价值
    第一节 大卫·爱登堡生态纪录片对生态平等的宣扬
        一、对人类中心主义的解构
        二、对生态中心主义的反对
        三、对生物平等权利的维护
    第二节 大卫·爱登堡生态纪录片对和谐之美的追求
        一、视听元素的和谐呈现
        二、内容形式的和谐运用
        三、审美意蕴的和谐表达
    第三节 大卫·爱登堡生态纪录片对生态价值的表达
        一、肯定自然本身的价值
        二、强调保护生物多样性
        三、引发观众的伦理哲思
第四章 大卫·爱登堡生态纪录片对审美体验的准确把握
    第一节 对静观之美的延续
        一、对自然法则的遵从
        二、对精彩瞬间的静待
        三、生态化的审美传达
    第二节 对参与之美的尝试
        一、体验式讲解的运用
        二、创作者到画面中来
        三、强调观众审美参与
    第三节 对静观与参与的双重把握
        一、对拍摄对象的亲近与研究
        二、对有人与无人的恰当选择
        三、对观众审美意识的潜默影响
第五章 大卫·爱登堡生态纪录片中环境保护的生态诉求
    第一节 对生态危机的揭示与反思
    第二节 对生态文明的践行与维护
    第三节 对生态蓝图的铺设与勾勒
结语
附录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致谢

(5)“环境问题敲响了警钟”教学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教学目标】
【教学过程】
    一、结合实际,切入主题
        活动一:关注体验,唤起感悟
        活动二:结合实际,引出话题
    二、直面现实,反思生活
        活动一:环境与我们的生活
        活动二:环境与我们的健康
    三、回归生活,理性思考
        活动一:居安思危想未来
        活动二:面对现实有行动。
    四、展望未来,期待美好生活
        1.交流分享。
        2.交流小结。
    五、拓展活动,促进养成
        1.选择某个方面的环境问题,查阅资料,了解其带来的危害,画出关系图。
        2.力所能及最大限度做环保的宣传员和践行者。

(6)媒介环境学人文主义媒介技术观探究 ——从芒福德到莱文森(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对象
    1.2 文献综述
    1.3 选题意义
    1.4 研究思路、研究工具与研究框架
    1.5 研究方法
    1.6 创新点与难点
第2章 媒介环境学与人文主义技术哲学
    2.1 媒介环境学概要
    2.2 媒介与技术
    2.3 浅析人文主义媒介技术观
        2.3.1 人文主义、人本主义与人道主义
        2.3.2 技术观
    本章小结
第3章 奠基——从人文主义技术哲学家芒福德谈起
    3.1 芒福德及其技术哲学
        3.1.1 滋养芒福德思想的因素
        3.1.2 芒福德的技术哲学视角
    3.2 芒福德与媒介环境学
        3.2.1 秉持人文主义出发点
        3.2.2 对技术的关注
        3.2.3 环境生态观
    本章小结
第4章 发展——个人环境中的人文主义媒介技术观
    4.1 媒介技术存在的存在性及对三个阶段人的感知影响
        4.1.1 媒介技术存在的存在性及“人是媒介的延伸”
        4.1.2 一个“部落化——非部落化——重新部落化”的发展
    4.2 沃尔特·翁——口语文化和书面文化中的偏向
        4.2.1 原生口语文化与次生口语文化
        4.2.2 书面文化里的文字和印刷术
        4.2.3 翁的继承与补足
    本章小结
第5章 发展——社会环境中的人文主义媒介技术观
    5.1 伊尼斯的“偏向”
        5.1.1 思想溯源
        5.1.2 对媒介技术地位的发现
        5.1.3 平衡的“勿过”
        5.1.4 互联网的“偏向”
    5.2 “冷热媒介”中的“偏向”
    5.3 尼尔·波兹曼的批判
        5.3.1 对媒介技术消极偏向的大声疾呼
        5.3.2 对波兹曼技术悲观主义的再认识
    本章小结
第6章 超越——保罗·莱文森重拾人的理性
    6.1 从“物竞天择”到“媒竞人择”
        6.1.1 小生境——媒介进化的方向
        6.1.2 补偿——媒介进化的方式
        6.1.3 人类理性——媒介进化的指引
    6.2 玩具-镜子-艺术——媒介之所以为媒介
    6.3 市场竞争——媒介组织对受众的争夺
    6.4 案例:微信,一个技术和市场的进化
    本章小结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7.1 总结
    7.2 进一步工作方向
致谢
参考文献

(7)生态危机非虚构个案书写形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缘起、依据及研究意义
        1.1.1 选题缘起
        1.1.2 选题依据
        1.1.3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方法及创新之处
        1.3.1 研究方法
        1.3.2 创新之处
第2章 《寂静的春天》:化学技术危机与寓言式书写形态
    2.1 化学技术危机与作者写作意图
    2.2 科普寓言式的叙事结构
    2.3 生态信息传播与技术批判的功能显现
    2.4 “寂静”的意蕴指向及警示
第3章 《切尔诺贝利的悲鸣》:核危机与口述史书写形态
    3.1 核危机与作者写作意图
    3.2 多声部与口述实录式的叙事结构
    3.3 对话场景与灾难再现的功能阐释
    3.4 “悲鸣”的意蕴指向及警示
第4章 《守望家园》:生存危机与诗性散文式书写形态
    4.1 生存危机与作者写作意图
    4.2 诗性散文式的生态叙事
    4.3 生态信息普及与教育启示功能
    4.4 “家园”意识复归与“守望”意蕴的实现
第5章 三个非虚构生态危机文本的差异与汇通
    5.1 非虚构生态危机文本的差异性指向
        5.1.1 生态危机类型的差异性
        5.1.2 生态危机文本结构的差异性
    5.2 非虚构书写形态的共同旨归
        5.2.1 文本意蕴:人类是一个命运共同体
        5.2.2 预警功能:科技利用的合理化与人类行为的合法化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致谢

(8)关于日本福岛核事故原因的失败学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2. 文献回顾及研究方法
    2.1 日本主要事故原因调查委员会及报告书概要
    2.2 本文的研究方法
3. 对日本核电产业失败“成长”记录的考察
    3.1 防范失误
    3.2 应对失误
    3.3 中小事故及隐瞒、谎报
4. 对日本核电产业发展路径的考察
    4.1 日本核电产业发展的初始条件
        4.1.1 电力产业的地区垄断体制
        4.1.2 强大的反核势力
        4.1.3 经济大国与能源小国的矛盾
    4.2 日本核电产业发展的路径选择:官民一体化
        4.2.1 策略上:政府和电力公司共同编造、维护核电“安全神话”
        4.2.2 体制上:国策民营
        4.2.3 规制上:监管和被监管位置倒错
        4.2.4 组织上:官商“癒着”[17]
5. 结语

(9)生态危机与诗意拯救——《我,雪豹……——献给乔治·夏勒》的生态批评解读(论文提纲范文)

一吉狄马加的生态危机意识与生态批评
二生态批评视角中的《我, 雪豹……——献给乔治.夏勒》
    (一) 对大自然的坚守
    (二) 对自然和生命的敬畏
    (三) 对捕杀自然生物的控诉
    (四) 对地球物种灭绝的自责
    (五) 保护动植物的呐喊
三结语

(10)生态批评视域中的《海上扁舟》(论文提纲范文)

1 生态批评的产生与意义
2《海上扁舟》中的生态观
    2.1 自然与人类二元对立生态观
        2.1.1 大海浩淼, 人类渺小
        2.1.2 鸟儿自由翱翔, 人类危在旦夕
        2.1.3 自然冷漠无常, 人类奋力自救
    2.2 和谐共生的社会生态观
        2.2.1 人类适应自然, 与之共存
        2.2.2 生态女性主义反思
3 结束语

四、水向人类敲响了警钟(论文参考文献)

  • [1]全球应对气候变化迈出新步伐[N]. 朱唐. 社会科学报, 2021
  • [2]新时代导师如何指导研究生的个案研究 ——基于知识融通视角[D]. 杨旭浩. 河北师范大学, 2021(12)
  • [3]新时代大学生的生态道德实践性研究[D]. 刘夏怡. 兰州大学, 2021(02)
  • [4]大卫·爱登堡生态纪录片研究[D]. 孙婷婷. 曲阜师范大学, 2021(02)
  • [5]“环境问题敲响了警钟”教学设计[J]. 杨翠英. 课程教材教学研究(小教研究), 2020(Z3)
  • [6]媒介环境学人文主义媒介技术观探究 ——从芒福德到莱文森[D]. 胡志宏. 南昌大学, 2020(01)
  • [7]生态危机非虚构个案书写形态研究[D]. 权晓燕. 湖南理工学院, 2019(01)
  • [8]关于日本福岛核事故原因的失败学思考[J]. 俞晓军. 日本学研究, 2016(00)
  • [9]生态危机与诗意拯救——《我,雪豹……——献给乔治·夏勒》的生态批评解读[J]. 李梅. 红河学院学报, 2015(04)
  • [10]生态批评视域中的《海上扁舟》[J]. 张志鹃. 海外英语, 2014(08)

标签:;  ;  ;  ;  ;  

水是人类的警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