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皮穿刺复位治疗小儿桡骨颈骨折47例报告

经皮穿刺复位治疗小儿桡骨颈骨折47例报告

一、经皮撬拨复位治疗儿童桡骨颈骨折47例报告(论文文献综述)

林勇,阮张涛,刘毅,王欢欢,叶前驱,曾秋涛[1](2020)在《碘海醇辅助显影微创治疗低龄儿童桡骨近端骨折的临床研究》文中认为目的探讨应用碘海醇辅助显影微创治疗低龄患儿桡骨近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16例确诊为桡骨近端骨折的低龄患儿,均采用碘海醇辅助显影明确伤情,应用手法复位或微创经皮撬拨复位骨折端,术后拍X线片复查。观察分析患儿骨折复位治疗结果。结果随访24个月后,骨折复位优12例,良3例,可1例,差0例;功能恢复优14例,良2例,可0例,差0例。术后所有患儿无并发术口感染、桡神经深支损伤;术后1、2周复查X光片均未见骨折继发移位征象;术后中长期复查X光片均未见桡骨头缺血坏死,尺桡骨近端骨桥形成。结论术中应用碘海醇辅助显影微创治疗低龄儿童桡骨近端骨折可以获得良好的临床疗效,特别对于年龄小、桡骨头骨化核未出现的儿童,该方法可以防止误诊、漏诊,具有微创、并发症少的优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吕毅[2](2020)在《中医正骨手法在儿童O’BrienⅡ型桡骨颈骨折微创治疗中的应用》文中研究表明目的:分析正骨手法结合弹性髓内钉复位固定在O’BrienⅡ型儿童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探讨正骨手法在儿童桡骨颈骨折微创治疗的应用。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漳州市中医院自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O’BrienⅡ型儿童桡骨颈骨折,将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根据手术方式的差异分成手法联合组(正骨手法结合弹性髓内钉内复位固定)与单纯组(单纯髓内钉复位固定)。根据住院病例系统收集两组患者的相关临床资料,采用统计学软件对收集的数据进行分析,分别观察比较手法联合组与单纯组在治疗后复位情况,手术时长、术中透视次数、骨折临床愈合时间、术后肘关节功能疗效评定。结果:共有56例O’BrienⅡ型的患儿纳入此次研究,平均年龄10.0岁,其中男34例,女22例,左侧25例,右侧31例。随访时间6-24个月随访,平均随访时间15个月,所有病例均临床愈合,随访过程中未发现相关并发症。经统计学分析,手法联合组与单纯组在骨折愈合时间(42.63±1.75d vs 42.97±1.72d)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肘关节功能评定按照Metaizeau后期疗效评价标准,结果提示手法联合组优良率为96.7%,其中优24例,良5例,中1例,差0例,单纯组优良率92.3%,其中优15例,良好9例,中2例,差0例,两组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手法联合组与单纯组相比在手术时间(30.03±4.16min vs 38.08±2.67min)更快,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中透视次数方面,手法联合组与单纯组对比(8.53±3.72次vs 11.96±3.54次)更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复位情况按Metaizeau复位标准,手法联合组良好19例,较好10例,中1例,差0例,单纯组良好9例,较好14例,中3例,差0例,手法联合组优于单纯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正骨手法能提高单纯使用弹性髓内钉在O’BrienⅡ型儿童桡骨颈骨折的复位效果,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医患的射线暴露,随访过程中未观察到相关并发症以及影响骨折愈合的不良因素,符合中西结合微创治疗,值得临床推广。

黄永波,张妍[3](2019)在《三种方法治疗儿童桡骨颈骨折临床疗效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桡骨颈骨折在儿童肘部骨折中发生率较高,其中JudetⅢ、Ⅳ型多建议手术治疗,但对于采用弹性髓内针旋转撬拨复位固定、双根还是单根克氏针撬拨复位固定,仍存在争议。本研究进一步探讨3种方法治疗桡骨颈骨折的疗效。1资料与方法1.1对象与分组回顾性分析2014年8月至2018年8月桡骨颈骨折病例共83例,其中男性47例,女性36例,年龄4~16岁,平均

张福勇[4](2016)在《微创治疗儿童桡骨颈骨折的基础与临床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儿童桡骨颈骨折病例数量约占儿童肘部骨折病例数的5%-10%。桡骨颈的血供可能被外伤当时所受的暴力破坏,或者(和)被切开复位的手术创伤或者暴力的手法复位所影响,医源性加重损伤桡骨颈的血供,导致儿童桡骨颈骨折的不愈合及桡骨小头坏死等等并发症。肘关节及前臂存在复杂的解剖,桡骨小头与骨间后神经(posterior interosseous nerve,PIN)关系密切,所以至今以来儿童桡骨颈骨折还是一个比较难以处理的问题。虽然治疗方法各种各样,但经皮闭合复位固定的微创理念得到认可。本文比较了儿童桡骨颈骨折行Metaizeau治疗法、经皮克氏针撬拨复位法(percutaneous Kirschner’s wire leverage,PKWL)及两种微创方法的结合,分析该微创治疗方法的手术时间、术中注意事项及手术效果等。微创治疗儿童桡骨颈骨折创伤小,效果佳,但骨间后神经和桡骨颈关系密切,骨间后神经的损伤成为儿童桡骨颈骨折手术治疗多见的并发症。通过对儿童桡骨颈的解剖研究,尤其是与骨间后神经关系的研究,来减少甚至避免骨间后神经的损伤,达到儿童桡骨颈骨折的最佳治疗效果。第一部分骨间后神经在桡骨近端后外侧的解剖目的:骨间后神经对上肢的功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它营养并支配着前臂后部肌肉。桡神经穿过肘关节囊前部,并分成桡神经浅支和深支,桡神经浅支在肱桡肌深面走行,桡神经深支延续为骨间后神经并穿过旋后肌管,环绕桡骨近端走行,到达前臂伸肌,发散开支配各肌。[1]虽然报道桡骨头及桡骨颈骨折可导致骨间后神经损伤,但骨间后神经也可以为医源性损伤,尤其是通过前路、侧方及后外侧入路显露桡骨近端,甚至肘关节镜检查也可损伤骨间后神经。可通过骨间后神经相关解剖学的详细学习而避免其损伤,至少可降低损伤发生率。Diliberti等称旋前位可增加桡骨近端的安全区范围,但骨间后神经的定位没有可靠的解剖学结构来做参照,特别是儿童桡骨颈骨折病例,没有既定的数据及结构来参照。因此,本研究依据前臂的旋转,分析骨间后神经与桡骨近端的位置关系的变化,定位骨间后神经的走行,在微创治疗儿童桡骨颈骨折时,特别是在撬拨复位过程中避免骨间后神经的医源性损伤。方法:解剖6具儿童尸体的上肢,年龄介于7-12岁。对每个标本,打开旋后肌浅层,保留骨间后神经下方的旋后肌深层,显露骨间后神经。旋前状态下,测量自肱骨小头远端关节面至骨间后神经越过桡骨干后侧骨皮质中轴线交点的距离,测量自肱骨小头远端关节面至骨间后神经越过桡骨外侧骨皮质中轴线交点的距离。旋后状态下,测量自肱骨小头远端关节面至骨间后神经越过桡骨干后侧骨皮质中轴线交点的距离,测量自肱骨小头远端关节面至骨间后神经越过桡骨外侧骨皮质中轴线交点的距离。金属线定位标记骨间后神经,对标本进行摄片检查和三维ct检查。结果:前臂于完全旋后位时,从肱骨小头远端关节面至骨间后神经越过桡骨干后侧骨皮质中轴线交点的距离平均(32±5.9)mm,肱骨小头远端关节面至骨间后神经越过桡骨外侧骨皮质中轴线交点的距离平均(19.5±3.0)mm。前臂位于完全旋前位,从肱骨小头远端关节面至骨间后神经越过桡骨干后侧骨皮质中轴线交点的距离平均(39±8.3)mm,肱骨小头远端关节面至骨间后神经越过桡骨外侧骨皮质中轴线交点的距离平均(22±3.3)mm。肘关节屈伸对这一距离没有影响。桡骨长度平均(205.2±13.6)mm。前臂旋后位时,后侧骨皮质中轴线可在近端被安全暴露的范围,占平均桡骨长度的(15.5±2.1)%;外侧骨皮质中轴线可在近端被安全暴露的范围,占平均桡骨长度的(9.4±1.0)%。前臂旋前位时,该长度比例增至(18.8±3.1)%和(10.7±1.0)%。结论:旋前位有效地增加了骨间后神经近端的安全区域范围。因此,手术显露桡骨头时,前臂应当置于旋前位,把骨间后神经的损伤风险降到最低。且在旋前位撬拨复位时,后侧进针点到肱骨小头关节面的距离尽量不超过桡骨总长的15%,外侧进针点到肱骨小头关节面的距离尽量不超过桡骨总长的9%。第二部分metaizeau法治疗儿童桡骨颈骨折疗效分析目的:在微创治疗儿童桡骨颈骨折方法出现以前,对严重移位的儿童桡骨颈骨折绝大部分以手术切开复位克氏针固定方法为主。经多年的临床随访观察,治疗效果较差,特别是手术后患儿易出现桡骨头骺缺血坏死改变、骺早闭、肘外翻、肘关节屈伸和前臂旋转功能受限等。1980年metaizeau报道经桡骨远端骨皮质置入髓内钉,对桡骨颈骨折进行复位和固定,效果良好。分析我院采用metaizeau法治疗倾斜移位30°以上的儿童桡骨颈骨折病例,结合治疗效果及体会,研究metaizeau法治疗倾斜移位30°以上的儿童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8月至2010年2月采用metaizeau法治疗倾斜移位30°以上的儿童桡骨颈骨折12例的临床资料。取桡骨远侧生长板以上12.5cm处桡侧背侧纵切口,长1.52cm。逐层显露桡骨远侧干骺端背侧骨皮质,注意避开头静脉及桡神经背侧感觉支。骨皮质开孔角度约30°,开孔不可过大,孔过大髓内钉有松动可能,置入髓内钉,注意髓内钉头端朝向桡侧。逐渐推进髓内钉至骨折断端,一般髓内钉到达骨折断端会遇到阻力,术中透视髓内钉位置。当髓内钉到达骨折断端后,稍后退髓内钉,术者左手在皮外向内上方挤压骨折近端,可适当旋转前臂,有助复位,固定桡骨小头,继续推进髓内钉,使髓内钉头端穿入桡骨小头,并将桡骨头顶起复位。如果桡骨颈骨折仍有水平移位或不明显的成角移位,适当旋转髓内钉,纠正桡骨头的成角畸形与侧方移位。术后屈肘90°,前臂中立位或旋后位石膏外固定,三角巾悬吊于胸前。约4周后解除外固定,进行功能锻炼。术后3个月左右拔除髓内钉。结果:10例metaizeau法成功复位患儿均在3月内骨愈合。按metaizeau的整复标准,本组10例中,良好7例,较好2例,一般1例。经适当功能锻炼后,患肢外观无畸形,肘关节活动范围基本正常。术后随访312个月,平均9个月。根据tibone和stoltz的患肢临床功能标准来评定,10例metaizeau法成功复位患儿优8例,良2例。2例metaizeau法复位失败患儿,1例患儿功能恢复优,1例患儿肘关节功能恢复可,x线复查示此患儿出现桡骨颈骨折断端延迟愈合。结论:metaizeau法是一种微创的、行之有效的儿童桡骨颈骨折治疗方法,但对于严重移位的桡骨颈骨折成功率不高。对于桡骨颈骨折成角移位60°以上者,metaizeau法复位失败率较高,需切开复位,但切开复位桡骨颈骨折,易损伤桡骨头颈的血液供应,造成桡骨头的缺血坏死和骨折的不愈合,随着儿童的成长,出现肘外翻并加重。此外,切开复位对肘关节周围组织的干扰,可引起肘关节的功能受限。因此,对于儿童桡骨颈骨折的治疗,除了metaizeau法,急需开创另外的微创方法来治疗移位严重的儿童桡骨颈骨折。第三部分经皮克氏针撬拨复位结合弹性髓内钉固定技术治疗儿童难复桡骨颈骨折目的:桡骨颈的血供比较脆弱,桡骨颈的血供可能被外伤当时所受的暴力破坏,可能被暴力的手法复位所影响,也有可能被切开复位的手术创伤所破坏,医源性加重损伤桡骨颈的血供,导致儿童桡骨颈骨折的不愈合及桡骨小头坏死等等并发症。治疗方案主要取决于桡骨颈骨折近端的成角和水平移位情况。目前整复的方式包括手法整复,弹性髓内钉复位固定技术(closeintramedullarypinning,cimp),经皮克氏针撬拨技术(percutaneouskirschner’swireleverage,pkwl)等。在微创治疗儿童桡骨颈骨折方法出现以前,对移位明显的儿童桡骨颈骨折多以手术切开复位和/或克氏针固定为主,容易发生桡骨头骺缺血坏死,骺板损伤早闭,关节内钙化等并发症,疗效优良率仅在20%-50%之间,因此现在主张尽可能避免采用切开复位。我院采用经皮克氏针撬拨复位结合弹性髓内钉固定技术治疗judetiii、iv型儿童桡骨颈骨折,现结合治疗结果,来评估经皮克氏针撬拨复位结合弹性髓内钉固定技术治疗judetiii、iv型儿童桡骨颈骨折的疗效。方法:2010年6月至2013年12月共收治50例judetiii、iv型的桡骨颈骨折手术病例,平均年龄8.4岁,其中男31例,女19例;左侧26例,右侧24例。术中先行手法闭合复位,如闭合复位成功或使成角小于45°,使用桡骨髓内钉固定及cimp技术复位固定。手法闭合复位失败,行pkwl技术,透视见移位的桡骨颈骨折尚未解剖复位,但成角小于45°,可使用弹性髓内钉cimp技术帮助复位。术后长臂石膏固定于上肢功能位4-6周,拆除石膏后功能锻炼。结果:50例judetiii、iv型桡骨颈骨折患儿中,11例桡骨颈骨折病人手法闭合复位成功,直接行弹性髓内钉固定,5例通过cimp技术协助复位及固定,平均手术时间58分钟;30例桡骨颈骨折病人,行经pkwl技术复位成功行弹性髓内钉固定,平均手术时间50分钟;4例手法闭合复位失败直接行切开复位弹性髓内钉固定术,平均手术时间80分钟。8例合并尺骨近端骨折中2例同时行尺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1例术前合并桡神经损伤病例术后经保守治疗3月恢复正常。pkwl组与闭合复位髓内钉及cimp组比较,手术时间无显着性差异,pkwl组病例桡骨颈骨折成角度数较大,骨折移位程度较大,骨折成角度数与移位程度的比值较大。切开复位组与PKWL组、闭合复位髓内钉、CIMP组比较,骨折的成角度数、移位程度及其比值无显着性差异,但切开复位组手术时间较长。45例获得随访,平均随访时间2年。所有病例骨折均愈合,平均愈合时间4.1个月,取内固定平均时间为4.3个月。根据Tibone和Stoltz的临床功能评价标准,3例切开复位者肘关节活动受限10°-20°不等,其余治疗效果均优。无其他并发症发生。结论:至今儿童桡骨颈骨折一直是一个比较难以处理的疾病。单纯手法整复及石膏固定治疗儿童桡骨颈骨折的能力有限,可试用于治疗骨折倾斜小于45°的桡骨颈骨折,或是配合其他复位方法使用。本组病例中桡骨颈骨折超过60°,或严重骨折嵌插,成角度数/移位程度>90,通过CIMP技术行桡骨颈骨折复位失败率高,可直接行PKWL技术复位骨折,再行CIMP技术辅助复位及固定复位的骨折。PKWL能整复大部分儿童桡骨颈骨折,包括那些经CIMP复位失败的病例,并可选择顺势穿针固定儿童桡骨颈骨折。但这种经皮克氏针贯穿桡骨颈骨折远近端的固定限制了肘关节的早期活动及功能锻炼,易引起肘关节僵硬。CIMP通过髓腔内的弹性髓内钉顶起桡骨头,解除骨折嵌插,扶持骨折倾斜,实现儿童桡骨颈骨折的复位固定。CIMP术后拆除外固定后不限制肘关节的活动,这样固定有利于肘关节的早期锻炼。对于那些倾斜移位程度较大或嵌插较紧的桡骨颈骨折,建议先行PKWL技术复位桡骨颈骨折,再行CIMP技术固定桡骨颈骨折,PKWL配合CIMP技术可提高难复性桡骨颈骨折疗效。近年来,我院根据既往的儿童桡骨颈骨折治疗经验,对桡骨颈骨折成角移位超过60°,甚至嵌插严重的病例超过45°时,PKWL代替CIMP作为主要的复位方法。

明晓锋,陈登山,张晓强[5](2016)在《闭合复位弹性髓内钉固定和经皮克氏针撬拨复位固定治疗儿童O’Brien Ⅱ、Ⅲ型桡骨颈骨折的疗效比较》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比较闭合复位弹性髓内钉固定和经皮克氏针撬拨复位固定治疗儿童O’BrienⅡ、Ⅲ型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010年5月至2014年10月收治218例O’BrienⅡ、Ⅲ型桡骨颈骨折患儿,102例采用闭合复位弹性髓内钉固定治疗(髓内钉组)、116例采用经皮克氏针撬拨复位固定治疗(克氏针组)。比较2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总费用、骨折复位情况、骨折愈合时间及肘关节功能。结果:2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比较,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9.73±1.44)mL,(9.98±1.60)mL,t=-1.710,P=0.183;(6.64±1.03)d,(6.58±0.95)d,t=0.630,P=0.711;(42.45±3.53)d,(41.64±2.96)d,t=1.240,P=0.287];髓内钉组的手术时间和总费用均大于克氏针组[(33.34±2.48)min,(21.45±1.79)min,t=3.880,P=0.001;(10.05±0.61)万元,(5.23±0.65)万元,t=79.470,P=0.000]。术后采用Metaizeau复位标准评定骨折复位情况,髓内钉组优69例、良29例、可4例,克氏针组优74例、良37例、可5例;2组患者的骨折复位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587,P=0.557);术后6个月采用改良Broberg和Morrey评分标准评定肘关节功能,髓内钉组优61例、良37例、可4例,克氏针组优57例、良47例、可12例;2组患者的肘关节功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1.845,P=0.065)。结论:采用闭合复位弹性髓内钉固定和经皮克氏针撬拨复位固定治疗儿童O’BrienⅡ、Ⅲ型桡骨颈骨折,创伤均较小,均能使骨折获得良好复位和固定,术后肘关节功能恢复较好,二者的疗效相当,但采用经皮克氏针撬拨复位固定治疗手术时间短、费用较低。

吴永涛,尤锐,姜海,汪兵,吴革,苗武胜[6](2015)在《经皮撬拨复位克氏针固定治疗儿童桡骨颈O’BrienⅡ、Ⅲ型骨折》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讨经皮撬拨复位克氏针固定治疗儿童桡骨颈O′BrienⅡ、Ⅲ型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3月至2013年2月治疗的16例桡骨颈O′BrienⅡ、Ⅲ型骨折患儿资料,男10例,女6例;年龄614岁;左侧12例,右侧4例;均为跌倒致伤。桡骨颈骨折按O′Brien分型:Ⅱ型9例、Ⅲ型7例;2例合并尺骨近端骨折,1例合并肱骨内上髁骨折。患儿临床表现为肘关节外侧肿胀;压痛明显,疼痛视觉模拟评分6.59.2分,平均7.9分;肘关节活动受限,受伤时肘关节屈曲、伸直、旋前及旋后平均度数为78°±3°、-54°±4°、9°±3°及5°±3°;受伤至手术时间24 d,平均2.8 d。"C"型臂X线机辅助下采用直径2 mm克氏针插入骨折断端撬拨复位,骨折复位后打入撬拨的克氏针。术后长臂石膏托固定肘关节于功能位4周,去石膏托后拔除克氏针行康复训练。结果 16例患儿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24个月,平均11.8个月;其中14例骨折解剖复位,无一例出现术后复位丢失、骨间背侧神经损伤及针道感染等;手术时间2035 min,平均30 min;骨折均愈合,愈合时间46周,平均4.1周。末次随访终时肘关节屈曲、伸直、旋前及旋后平均度数为136°±4°、-2°±2°、81°±4°及75°±4°;无一例合并桡骨头缺血性坏死,1例患儿术后15个月出现桡骨近端骺板早闭,为O′BrienⅢ型桡骨颈骨折,未进一步治疗;根据Metaizeau评估标准,优8例、良7例、可1例;优良率为93.8%(15/16)。结论对于儿童桡骨颈O′BrienⅡ、Ⅲ型骨折,经皮撬拨复位克氏针固定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操作简单,疗效肯定。

谭林,江涛,潘俊,李朝发,张炬才,沈迪[7](2014)在《小儿桡骨颈骨折的微创治疗》文中提出目的通过临床实践寻找小儿桡骨颈骨折的微创治疗方法,达到提高疗效、保证经济安全的目的。方法采用C型臂X线机透视下手法联合经皮钢针撬拨复位,由桡骨远端经皮置入小克氏针髓内固定技术治疗小儿桡骨颈骨折50例。结果所有患者获平均18.6个月的随访,50例骨折均一期愈合,愈合时间为812周,术后1年肘关节HHS功能评分:优47例,良3例。结论 C型臂X线机透视下经皮钢针撬拨联合手法复位,由桡骨远端经皮置入小克氏针髓内固定技术治疗小儿桡骨颈骨折能早期有效复位固定骨折,有利于患者早期功能锻炼及肢体功能恢复,并且此种方法安全经济,适合临床推广应用。

王娟[8](2013)在《桡骨近端骨折、脱位的生物力学与临床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桡骨近端与肱骨小头形成肱桡关节,这是维持肘关节外侧稳定的重要结构。桡骨颈骨折移位和桡骨头脱位都会导致桡骨头与肱骨小头的对应关节发生改变,肘关节的应力分布也随之改变。若治疗不当,未能及时、有效地复位固定桡骨颈骨折和桡骨头脱位,则可能产生肘关节不稳定、疼痛、肘外翻畸形、前臂旋转受限、创伤性关节炎等问题。对桡骨近端损伤包括桡骨头和桡骨颈骨折、桡骨头脱位的外科治疗,学者们不断地进行研究探讨。我们也对桡骨颈骨折的微创固定技术和桡骨头脱位的复位固定技术进行了创新。我们改进了桡骨颈骨折的经皮复位、克氏针髓内固定技术,本研究第一部分为这一改进提供生物力学理论支持,第二部分评价应用改进技术治疗儿童移位桡骨颈骨折的影像学和功能结果,为其有效性提供临床证据。对于创伤性桡骨头脱位,我们应用自创的钢丝套环法进行短期固定,为环状韧带的修复愈合创造条件,结果令人满意。本研究第三部分通过生物力学试验为钢丝套环法治疗桡骨头脱位提供理论支持。第一部分桡骨颈骨折克氏针髓内固定关键技术的生物力学研究目的:通过生物力学试验比较钻入法和锤入法髓内置针固定桡骨颈骨折的扭转稳定性,为临床采用经皮撬拨复位、克氏针锤入法髓内固定治疗桡骨颈骨折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6对防腐成年男性尸体桡骨标本,随机将成对桡骨标本中的一侧纳入钻入法固定组,对侧纳入锤入法固定组。在所有标本桡骨颈中部水平截断,造成桡骨颈横行骨折模型。将骨折解剖复位后,用一枚2.0mm克氏针行髓内固定。在钻入法固定组,用电钻推进克氏针,使其尖端通过骨折线进入近端骨折块,达软骨下骨水平。在锤入法固定组,用电钻将克氏针推进至骨折线远侧,然后用锤子敲击针尾使克氏针尖端进入近端骨折块,达软骨下骨水平。完成骨折固定后,用Bose ElectroForce3520-AT生物力学机对标本进行扭转破坏试验,记录扭转角度、扭矩和破坏方式。采用配对t检验对扭转刚度和扭转强度进行两组间比较。结果:钻入法固定组的扭转刚度为(9.0±4.3)×10-3Nm/deg,锤入法固定组的扭转刚度为(40.5±23.8)×10-3Nm/deg,,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393, P=0.019);钻入法固定组的扭转强度为(23.3±9.10)×10-3Nm,锤入法固定组的扭转强度为(89.5±47.1)×10-3Nm,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176, P=0.025)。所有6对标本的破坏方式均为桡骨近端骨折块内克氏针松动导致固定失效。结论:经皮撬拨复位、克氏针锤入法髓内固定是治疗桡骨颈骨折的可靠方法。采用锤入法进行固定可获得更好的扭转稳定性,有利于患者早期活动,恢复上肢功能。第二部分经皮复位髓内固定技术治疗儿童移位桡骨颈骨折目的:回顾2006年2月至2008年8月期间收治的23例儿童移位桡骨颈骨折病例,评价经皮撬拨复位、克氏针髓内固定治疗儿童移位桡骨颈骨折的效果。方法:2006年2月至2008年8月期间收治移位桡骨颈骨折患儿23例,年龄8~14岁。按Judet分型,3型15例,4型8例,骨折移位平均为65%(32%~100%)。对所有患者均用1~2枚克氏针经皮撬拨充分复位,然后以一枚2.0mm克氏针采用锤入法进行髓内固定。术后对患者进行影像学和功能随访,8~10周拔除克氏针。结果:本组中21例获得随访,平均37个月。影像学随访评价29个月,19例骨折术后8周愈合,2例术后12周愈合。3例畸形愈合,平均遗留7.3°成角。根据Mayo肘关节功能指数,15例预后为优,6例为良。无异位骨化和肘关节不稳病例。结论:经皮撬拨复位、克氏针髓内固定是一种简单、微创的手术方法,复位效果好,预后令人满意,是治疗儿童移位桡骨颈骨折的有效方法。第三部分钢丝套环法治疗桡骨头脱位的生物力学研究目的:利用成人防腐上肢尸体标本制成创伤性桡骨头脱位模型,通过生物力学试验考量经不同位置尺骨隧道进行钢丝套环法固定的效果,为此方法在成人桡骨头脱位病例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4对成人防腐尸体上肢标本,近端于肱骨中下三分之一处截断,远端自腕关节离断,去除附着的软组织,仅保留肘关节囊、肘关节侧副韧带和环状韧带、骨间膜和下尺桡关节韧带。将标本置于肘关节伸直位,倒向固定于Bose ElectroForce3520-AT生物力学机上,使尺骨远端连接上方的动力单元,肱骨近端连接下方的固定单元,前臂旋转轴通过生物力学机的扭转中心。生物力学机的动力单元转动时带动桡骨远端围绕尺骨头作环转运动,模拟前臂旋转运动。首先进行一次匀速扭转试验,使前臂从最大旋后位前旋至最大旋前位再后旋回到最大旋后位。然后去除肱桡关节囊、环状韧带和骨间膜,制成桡骨头脱位模型,再采用前方单隧道、中间单隧道、后方单隧道和前、后双隧道4种方式对桡骨进行钢丝套环法固定后,每种固定后各进行一次匀速扭转试验。在扭转试验过程中,用2台高分辨率摄像机分别记录桡骨头在冠状面和矢状面方向的活动。选取所有标本都能达到的前臂旋转范围,每扭转10°在录制的图像上测量并计算桡骨头的冠状面和矢状面位置。应用PASW Statistics18.0统计分析软件,采用随机区组设计的方差分析对桡骨头的位置进行计量资料多组间比较,采用Student-Newman-Keuls (SNK)检验进行多组间两两比较。结果:所有标本都能达到的活动范围为旋后90°~旋前50°~旋后90°。在前臂旋前扭转过程中,采用中间单隧道、后方单隧道和前后双隧道三种方式固定时,桡骨头冠状面位置的变化趋势与正常时基本一致,桡骨头较正常时均轻微向外侧移位,移位的程度为中间单隧道>后方单隧道>前后双隧道;采用前方单隧道固定时,桡骨头冠状面位置的变化趋势与正常时明显不同,两条曲线在旋后10°与0°之间相交,前臂处于旋后位时桡骨头较正常时轻微向外侧移位,前臂处于旋前位时则向内侧移位;统计分析结果显示,采用中间单隧道固定时,仅在旋后90°位桡骨头明显向外侧移位(P<0.05),在其它位置上桡骨头的冠状面位置与正常时相比均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采用前方单隧道、后方单隧道和前后双隧道固定后桡骨头的冠状面位置与正常时相比均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在前臂旋后扭转过程中,采用中间单隧道、后方单隧道和前后双隧道固定时,桡骨头的冠状面位置与正常时接近;而采用前方单隧道固定时,在前臂旋前位置上桡骨头向内侧移位的趋势比较明显,随着前臂旋后运动,桡骨头的位置越来越接近正常;统计分析结果显示,采用前方单隧道固定后,在前臂旋前50°和40°两个位置上桡骨头明显向内侧移位(P<0.05),在其它位置上桡骨头的冠状面位置与正常时相比均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采用中间单隧道、后方单隧道和前后双隧道固定后桡骨头的冠状面位置与正常时相比均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在前臂旋前扭转过程中,采用中间单隧道、后方单隧道和前后双隧道固定后,桡骨头的矢状面位置与正常时接近,但在旋后20°位以后桡骨头向前移位的趋势均逐渐增大;采用前方单隧道固定与采用其它三种方式固定相比,桡骨头的前方移位更加明显;统计分析结果显示,采用前方单隧道固定时,自前臂旋后80°位直至旋前50°位桡骨头均明显向前方移位(P<0.05);采用中间单隧道、后方单隧道和前后双隧道固定后桡骨头的矢状面位置与正常时相比均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在前臂旋后扭转过程中,4种钢丝套环法固定后桡骨头矢状面位置的变化趋势与前臂旋前过程中的变化趋势是基本对称的;中间单隧道、后方单隧道和前后双隧道固定的曲线均与正常时的曲线在前臂旋后10°位附近相交,前方单隧道固定的曲线与正常曲线之间的距离明显大于前三者;统计分析结果显示,采用前方单隧道固定时在所有15个位置上桡骨头均明显向前方移位(P<0.05),采用后方单隧道固定时在旋后80°和90°位桡骨头明显向后移位,而在其它位置上桡骨头的位置与正常时相比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采用中间单隧道和前后双隧道固定时桡骨头的位置与正常时相比均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总体上,钢丝套环法对桡骨头矢状面位置的影响比对其冠状面位置的影响明显,采用前方单隧道固定时桡骨头位置的变化最为明显,而采用前、后双隧道固定时桡骨头的位置与正常时最为接近。结论:对于成人创伤性桡骨头脱位,修复或重建环状韧带后采用钢丝套环法进行短期固定,可在术后早期维持肱桡关节稳定,有利于韧带愈合。通过前、后双隧道固定钢丝是最佳方案,也可采用中间单隧道和后方单隧道固定,但不建议采用前方单隧道固定。

崔超[9](2012)在《钛制弹性髓内针治疗儿童四肢长骨骨折的临床分析》文中指出目的:探讨钛制弹性髓内针在治疗儿童四肢长骨中的应用及疗效观察。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8年8月至2010年8月采用钛制弹性髓内针治疗儿童四肢长骨骨折57例,其中,股骨24例,尺、桡骨12例,桡骨颈骨折12例,肱骨4例,胫骨5例。年龄3-14岁,平均8岁。采用闭合复位或小切口复位。结果:全部病例均获得随访,时间2-18个月,平均10个月,骨折均临床愈合。术后无感染、骨不连、弹性髓内针折断、畸形愈合和骨骺损伤等并发症。结论:应用钛制弹性髓内针治疗儿童四肢长骨骨折是一种安全、有效、微创、愈合快、功能恢复良好的方法。

钱驭涛,王玉琨,张建立,郭源,田伟[10](2008)在《弹性髓内针治疗儿童桡骨颈骨折》文中提出[目的]探讨使用弹性髓内针(elastic stable intramedullary nail,ESIN)治疗儿童桡骨颈骨折的效果及并发症。[方法]从2005年3月2008年2月应用M啨taizeau方法(ESIN)共治疗35例儿童桡骨颈骨折。男21例,女14例,年龄513岁,平均9岁6个月。其中Judet分度Ⅱ度7例、Ⅲ度22例、Ⅳa度5例,Ⅳb度1例。桡骨颈合并其他部位骨折共12例。[结果]35例均获得随访,平均随访时间8.5个月(617个月)。术后功能评价25例为优良,7例为中,3例为差,优良率为71.4%。9例术后出现桡骨头骺缺血改变,其中5例桡骨头骺变形膨大,1例出现关节周围异常钙化,2例发生迟延愈合。[结论]ESIN治疗儿童桡骨颈骨折是一种操作简单且微创的方法,主要适用JudetⅢ°骨折,总体效果优良,并发症少。

二、经皮撬拨复位治疗儿童桡骨颈骨折47例报告(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经皮撬拨复位治疗儿童桡骨颈骨折47例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1)碘海醇辅助显影微创治疗低龄儿童桡骨近端骨折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手术方法
    1.3 术后处理
    1.4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2 结果
3 讨论

(2)中医正骨手法在儿童O’BrienⅡ型桡骨颈骨折微创治疗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部分 资料与方法
    1 一般资料
        1.1 病例来源
        1.2 诊断标准
        1.3 骨折分型
        1.4 纳入标准
        1.5 排除标准
        1.6 病例剔除标准
    2 研究方法
        2.1 分组方法
        2.2 治疗方法
    3 观察指标及方法
        3.1 骨折愈合时间
        3.2 骨折复位情况
        3.3 手术时长、透视次数
        3.4 患肢肘关节功能评定
    4 统计学处理
第二部分 统计结果
    1 一般资料比较
        1.1 两组间性别、年龄、患侧比较
        1.2 两组骨折原始成角大小、受伤时间比较
    2 两组观察指标比较
        2.1 两组手术时间比较
        2.2 两组术中透视次数比较
        2.3 两组复位情况比较
        2.4 两组骨折愈合时间比较
        2.5 两组患肢肘关节功能疗效评定比较
第三部分 讨论
    1 桡骨颈骨折的诊断
    2 骨折分型
    3 治疗的争议
    4 治疗的选择
        4.1 非手术治疗
        4.2 手术治疗
    5 内固定的必要性和材料选择
    6 疗效评估
    7 骨折预后相关因素
    8 祖国医学对儿童桡骨颈骨折的认识
    9 对于研究结果的分析讨论
    10 总结
结论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3)三种方法治疗儿童桡骨颈骨折临床疗效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对象与分组
    1.2 诊断标准
    1.3 纳入和排除标准
        1.3.1 纳入标准:
        1.3.2 排除标准:
    1.4 治疗方案
        1.4.1 单根克氏针法:
        1.4.2 双根克氏针固定:
        1.4.3 弹性髓内针法:
    1.5 检查指标及疗效判定
        1.5.1 检查指标:
        1.5.2 疗效判定:
    1.6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微创治疗儿童桡骨颈骨折的基础与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参考文献
第一部分 骨间后神经在桡骨近端后外侧的解剖
    1 资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图
第二部分Metaizeau法治疗儿童桡骨颈骨折疗效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图
第三部分 经皮克氏针撬拨复位结合弹性髓内钉固定技术治疗儿童难复桡骨颈骨折
    1 资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图
缩略语简表
综述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攻读博士期间主持和承担科研项目情况
致谢

(5)闭合复位弹性髓内钉固定和经皮克氏针撬拨复位固定治疗儿童O’Brien Ⅱ、Ⅲ型桡骨颈骨折的疗效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1 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1.2诊断标准
    1.3纳入标准
    1.4排除标准
2 方法
    2.1治疗方法
    2.2疗效评定方法
    2.3数据统计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7)小儿桡骨颈骨折的微创治疗(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1.2手术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8)桡骨近端骨折、脱位的生物力学与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写
引言
第一部分 桡骨颈骨折克氏针髓内固定关键技术的生物力学研究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附图
    附表
    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经皮复位髓内固定技术治疗儿童移位桡骨颈骨折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附图
    附表
    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 钢丝套环法治疗桡骨头脱位的生物力学研究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附图
    附表
    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结论
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9)钛制弹性髓内针治疗儿童四肢长骨骨折的临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Abstract
引言
临床研究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手术方法
        1.3 术后并发症观察
        1.4 功能锻炼
    2 疗效结果
        2.1 观察指标
        2.2 统计方法
        2.3 数据
        2.4 结果
讨论
    1 儿童长骨骨折的特点
        1.1 儿童长骨骨折病因
        1.2 儿童长骨骨折的部位
        1.3 儿童长骨骨折的解剖学特点及生物力学研究
        1.4 儿童骨折愈合后的特点
    2 弹性髓内针的特点
        2.1 钛制弹性髓内针的设计特点
        2.2 钛制弹性髓内针治疗基础
    3 弹性髓内针治疗儿童长骨骨折的适应证
    4 弹性髓内针治疗长骨骨折的手术特点
        4.1 弹性髓内针治疗儿童长骨骨折属于微创手术
        4.2 弹性髓内针治疗桡骨颈骨折的手术特点
        4.3 骨折愈合较快
        4.4 有利于患肢早期功能锻炼
        4.5 有利于对治疗结果产生信心
        4.6 骨折愈合后内固定物取出简单
    5 弹性髓内针手术应注意的问题
        5.1 在选用两根弹性髓内针固定时应选择预弯程度和粗细程度相同的髓内针
        5.2 选择弹性髓内针应考虑骨骼本身的髓腔特点
        5.3 弹性髓内针的预弯
        5.4 弹性髓内针术中操作要点
        5.5 要防止两根针相互缠绕
        5.6 术后处理
    6 弹性髓内针的不足和处理
        6.1 固定力量不够
        6.2 皮肤激惹
        6.3 患肢后期的畸形
        6.4 其他问题
    7 弹性髓内针治疗儿童长骨骨折与其他治疗儿童骨折固定方式的比较
        7.1 与保守治疗的比较
        7.2 与钢板螺钉系统的相比较
        7.3 弹性髓内针治疗儿童桡骨颈骨折与手术切开复位桡骨颈骨折相比较
结语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详细摘要

(10)弹性髓内针治疗儿童桡骨颈骨折(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2 结 果
3 讨 论
4 结 论

四、经皮撬拨复位治疗儿童桡骨颈骨折47例报告(论文参考文献)

  • [1]碘海醇辅助显影微创治疗低龄儿童桡骨近端骨折的临床研究[J]. 林勇,阮张涛,刘毅,王欢欢,叶前驱,曾秋涛. 中国实用医药, 2020(22)
  • [2]中医正骨手法在儿童O’BrienⅡ型桡骨颈骨折微创治疗中的应用[D]. 吕毅. 福建中医药大学, 2020(08)
  • [3]三种方法治疗儿童桡骨颈骨折临床疗效分析[J]. 黄永波,张妍. 中国药物与临床, 2019(09)
  • [4]微创治疗儿童桡骨颈骨折的基础与临床研究[D]. 张福勇. 苏州大学, 2016(11)
  • [5]闭合复位弹性髓内钉固定和经皮克氏针撬拨复位固定治疗儿童O’Brien Ⅱ、Ⅲ型桡骨颈骨折的疗效比较[J]. 明晓锋,陈登山,张晓强. 中医正骨, 2016(02)
  • [6]经皮撬拨复位克氏针固定治疗儿童桡骨颈O’BrienⅡ、Ⅲ型骨折[J]. 吴永涛,尤锐,姜海,汪兵,吴革,苗武胜. 中华骨科杂志, 2015(07)
  • [7]小儿桡骨颈骨折的微创治疗[J]. 谭林,江涛,潘俊,李朝发,张炬才,沈迪.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14(05)
  • [8]桡骨近端骨折、脱位的生物力学与临床研究[D]. 王娟. 河北医科大学, 2013(10)
  • [9]钛制弹性髓内针治疗儿童四肢长骨骨折的临床分析[D]. 崔超.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12(01)
  • [10]弹性髓内针治疗儿童桡骨颈骨折[J]. 钱驭涛,王玉琨,张建立,郭源,田伟.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2008(24)

标签:;  ;  ;  ;  ;  

经皮穿刺复位治疗小儿桡骨颈骨折47例报告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