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保障价收购粮食“门槛”

提高保障价收购粮食“门槛”

一、保护价粮食收购“门槛”增高(论文文献综述)

储新元[1](2021)在《农企合作粮食仓储模式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粮食产量日益提高,粮食安全标准愈加严格,粮食仓储问题逐步凸显。产量增加的同时,政府对粮食的收购也愈加呈现出规模大、质量低、品种少的特点,但新的粮食安全标准则要求粮食仓储向多品种、高品质方向发展。因此政府开始提高粮食代储标准,却导致大批粮食企业仓库因不达标准而荒废,与此同时,农户粮食仓储规模也在大幅度下降。在此背景下,基于契约农业的启发与现有农户-政府-企业的储粮模式,提出在政府引导下的农户企业合作进行的粮食仓储新模式。并运用混合策略博弈分析政府-农户-企业合作储粮模式运行的基础条件,再从政府与农户的角度展开动态重复博弈,得出“储粮收益与成本是农户储粮的决定性因素”这一结论;然后从农户与企业的角度进行动态博弈,分析加工型企业与代储型企业在农企合作中起到的决策性影响,并以实际案例紧跟其后进行分析,最后基于此提出促进农企合作进行粮食仓储的政策建议。论文的主要结论如下:(1)现有粮食仓储模式中存在诸多问题。粮食仓储模式以农户自储、政府收储、企业代储为主,其中企业代储服务主体主要为中储粮总公司和地方政府。在政府粮食仓储中存在的问题有两点,一是政策性粮食仓储过多,仓容不足,政府去库存压力大,二是大豆、杂粮等储量不足,不满足消费需求;在农户粮食仓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则是因仓储成本高、收益低而导致的粮食仓储规模大幅度减少;在企业粮食仓储中则分为代储型企业和加工型企业,对于代储型企业而言,问题是不满足承储资格,无承储任务,因此企业无资金投入维护,仓储设施老化,而加工型企业的困境则是应对原粮价格波动的能力不足。(2)在农企合作进行的粮食仓储模式中,政府起主导作用,必须对农户和企业同时进行补贴,才能双向激发合作达成意愿;企业是发展的主体,政府对企业的补贴是企业是否代储的最大动力因素,补贴力度大,企业代储概率高,企业的效用就会增大;农户的参与度是合作关键,政府对农户的仓储补贴决定着农户效用。(3)农户对未来市场的价格预期是农户是否合作储粮的关键因素。农户对未来的市场价格预期得到满足时,农户储粮成本和政府不采取补贴时农户所取得的收益决定了农户是否储粮,政府要想增加农户粮食仓储必须补贴数额大于储粮成本与收益。当农户对未来的市场价格预期得不到满足时,此时农户的预期会对农户储粮数量有跨期决策影响,若预期价格升高,农户则会增加此阶段粮食仓储量,以便于下一阶段将粮食售出获得更多收益,若预期价格下跌,农户为了防止利益受损会选择当期出售粮食。(4)企业储粮效率决定了企业是否参与代储,决定了农户是否会与其合作。储粮效率差的企业可以通过粉饰自身效率吸引农户,但粉饰成本不能覆盖企业不代储时所得效益。基于以上研究内容与结论,本文对促进农企合作进行粮食仓储提出了六个方面的建议:(1)政府应建立农户与企业的双向补贴机制,双向激发合作意愿;(2)应当发展与完善粮食交易信息平台,让农户对未来粮食市场价格产生合理预期(3)创建完善的企业代储制度,为农企合作奠定基础;(4)加强农企合作进行粮食仓储的宣传与引导,促进合作储粮模式的较快普及;(5)降低企业参与农户储粮的运营成本,提高企业收益与参与度;(6)建立储粮政策的反馈调节机制,不断优化合作储粮模式。

林陟峰[2](2021)在《劳动力价格上升视角下中国粮食安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粮食安全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安全问题。劳动力是粮食生产的重要投入要素,劳动力价格的趋势性上升会影响粮食生产,进而影响国家粮食安全。本文基于劳动力价格上升视角展开中国粮食安全研究,主要包括以下研究内容:(1)构建四维度指标体系,并采用组合赋权法更综合地评估劳动力价格上升各阶段中国粮食安全总体态势的演变。本文从供给安全、获取安全、使用安全、粮食系统稳定性四个维度构建粮食安全评价指标体系,通过设定指标安全值完成指标安全得分转化,根据离差最小化原则综合运用层次分析法、熵值法、平均赋权法进行组合赋权,综合评价了劳动力价格上升各阶段中国粮食安全的总体态势。(2)构建计量经济学模型探讨劳动力价格上涨对粮食生产数量的影响,并建立中介效应检验模型进一步探究以农业机械为代表的要素替代中介效应。细分不同粮食生产功能地区和不同耕地资源地区分析劳动力价格对粮食生产数量影响的区域异质性,最后基于生产数量变动对粮食安全展开分析。(3)建立计量经济学模型研究劳动力价格上升对粮食生产结构的影响,并构建调节效应检验模型进一步探讨耕地条件可能发挥的调节作用。细分不同耕地条件地区、不同粮食作物品种探究在劳动力价格上升时种植比例调整的异质性,最后基于生产结构变动对粮食安全展开分析。基于上述三部分创新性研究,得到如下研究结论:(1)中国粮食安全综合得分在劳动力价格上升样本期内围绕安全状态标准得分1不断上下波动,呈现如下三个趋势:一是在劳动力价格波动增长阶段,粮食安全综合得分稳步提高(1995-1999),而后逐渐下降(2000-2003)。二是在劳动力价格快速增长阶段,粮食安全综合得分经历持续低潮(2004-2011),并处于长期不安全状态,但是自2012年起粮食安全综合得分重回安全状态。三是在劳动力价格平缓增长阶段,粮食安全综合得分快速提高,整个阶段均实现粮食安全。(2)粮食安全的四个维度呈现不同的演变趋势。一是粮食供给安全得分呈先降后升的演变趋势。在劳动力价格波动增长阶段,粮食供给安全得分先持续高于标准得分1(1995-1999),而后快速降低(2000-2003)。进入劳动力价格快速增长阶段和平缓增长阶段后,粮食供给安全得分稳步回升,自2008年起粮食供给一直保持安全状态。二是粮食获取安全得分呈缓慢波动上升趋势,但整体依旧处于不安全状态。三是粮食使用安全得分呈线性增长趋势,自2005年起保持安全态势。四是粮食系统稳定性安全得分围绕标准得分1不断波动。在劳动力价格波动增长阶段,粮食系统稳定性先稳步提高而后逐渐下降;在劳动力价格快速增长阶段,粮食系统稳定性陷入持续低潮,2004-2012年均处于不安全状态;在劳动力价格平缓增长阶段,粮食系统稳定性逐步回升并处于安全状态。(3)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劳动力价格上升对粮食生产数量增长具有显着的正向影响。相较于作物品种替代策略中国粮食生产者更加普遍地采用了资本要素替代策略来应对劳动力价格上升,以农业机械为代表的资本要素可以扩大种植规模提高生产效率,进而拉动粮食生产数量提升。此外,劳动力价格也是劳动力收入的一种体现,不断增高的收入水平会扩大粮食消费需求促进粮食生产。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劳动力价格上涨会通过以农业机械为代表的要素替代中介效应对粮食生产数量产生显着正向影响。为强化粮食安全,需要提升农业机械对劳动力的替代强度,大力推进粮食生产机械化水平。劳动力价格对粮食生产数量的影响存在区域异质性。在不同生产功能区中,劳动力价格对主产区和平衡区的粮食生产数量均有显着正向影响,而对主销区粮食生产数量没有显着影响。在不同耕地资源地区中,相对于耕地资源较匮乏地区劳动力价格对耕地资源较丰富地区的粮食生产数量具有更强的正向拉动作用。为了提升粮食自给率和总体粮食安全,需要充分挖掘各地区粮食生产潜力。(4)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劳动力价格上升对粮食种植比例提高有显着正向影响。相较于多数经济作物,粮食作物的生产劳动力投入强度低同时易于机械作业,在面临劳动力价格上升时更容易采用农业机械替代劳动力来保持生产,最终表现为粮食种植比例相对提高。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在人均耕地面积更大的地区劳动力价格上升对粮食种植比例提高的正向影响更强。以人均耕地面积度量的耕地条件在劳动力价格对粮食种植比例影响过程中发挥显着正向调节作用。因此,人均耕地面积狭小地区是实现粮食安全的短板地区,需开发适用该地区的新技术同时出台措施鼓励该地区农户保持粮食生产。劳动力价格上涨对小麦种植比例调整有显着负向影响,对玉米种植比例调整有显着正向影响,对稻谷种植比例调整没有显着影响。为提高粮食供给品种丰富度和高自给率的国家粮食安全目标,需出台措施促进小麦生产,并继续保持玉米和稻谷的生产规模。

陈思菁[3](2019)在《河南农业发展银行支持农村经济发展问题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我国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和全面实现小康社会总目标的临近,农村经济发展中的一些突出问题急需解决,如农产品供给的提质、精准扶贫、农民收入渠道拓宽、基础设施不完善等问题,需要下大力气去解决。现阶段这些农村经济发展中的重点领域和问题更多的是公共物品或准公共物品领域,因此,政策性金融作为国家宏观调控落实国家支农惠农政策,尤其是农业发展银行支持农村地区经济的发展就显得非常重要。本文首先从农业政策性金融产生和发展的基本理论入手,并结合河南农村经济发展中的重点领域进一步阐释。农业政策性金融在促进河南农村经济发展中具有正向作用,即便是面对新时期我国农村发展中的短板问题依然适合。其次,通过实证分析了农业发展银行河南省分行对河南农村经济发展的支持作用,在支持粮食收购、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精准脱贫和农村生态环境建设方面成效显着,并形成了符合区域经济发展的典型做法和特色,河南农业发展银行在支持河南农村经济发展中发挥了巨大作用。但是,河南农业发展银行在支持河南农村经济发展中存在业务覆盖范围不够、支持保障政策不完善、金融产品创新不够、信贷风险加大、信贷业务人员信贷投放趋于保守的现象。最后,针对河南农业发展银行在支持农村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解决措施:拓展农发行业务经营范围、加强产品创新、完善配套政策、做好风险防范化解工作及加快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等。

王中洲[4](2017)在《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效果分析及改进路径研究 ——以河南省小麦为例》文中认为对于国家来讲,粮食的地位至关重要,它不但是人们生存的必需品,而且还是一种重要的战略资源。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随着人口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粮食的需求也越来越大。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增强粮食的生产能力,国家于2004年出台了最低收购价政策,目的是通过托底收购,提高农民种田效益,刺激粮农种粮积极性,增加粮食供应,从而保障国家的粮食安全。转眼间粮食最低收购价实施了将近12年,这期间实施效果如何,执行是否良好,有没有更好的措施来推动政策持续健康的执行下去,这些对农民收入和国家粮食安全都有重大的影响。所以,对最低收购价政策实施效果分析及改进路径的研究,不仅能够检验政策实施效果,还能够找出政策存在的问题并加以完善,对有效保障我国粮食安全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由于任何政策的演变与发展都依托于国家大环境,所以本文先是回顾了国家粮食保护政策的演变轨迹,对最低收购价政策的由来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然后分别利用公共经济学中的公共产品理论和市场失灵理论等经济学工具对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的实施依据及理论效果进行推理与阐述,接下来以河南省小麦为例,运用固定效应对河南省小麦托市收购所产生的农户收入效应、产量效应进行实证分析。而且为了确保理论与实际一致,也为了保证论证的准确性,我们以调查问卷的形式对各目标的实际效果进行了统计分析。最后针对实证和调查问卷中反映出的问题,结合国外经验和国内讨论实践的基础上提出对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的改进建议,由此本文得到以下结论。通过对河南省小麦最低收购价政策实施效果的计量和调查分析,我们得出小麦最低收购价政策的实施对增强农民种粮积极性和农民收入的提高有正向作用,但作用微弱,农民普遍对政策实施效果不满意。而后通过国内外经验的借鉴,本文认为应在完善最低收购价政策的基础上积极建立农业保险保障制度,以农业保险作为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的改进突破点,建议建立以农业保险制度为核心的多元化农业补贴体系。

郭静伟[5](2016)在《多形式资本的交织与茶的跨国流动 ——老挝丰沙里茶的民族志》文中指出茶叶具有深厚的中华文化意蕴,在近代中国与西方的互动过程中扮演着并不逊于鸦片的重要角色,而在中国改革开放进程20多年后走出沉寂再次登场而成为国人文化消费与象征交换的重要对象,其中普洱茶堪称之最。自21世纪初国内开始掀起的“普洱茶热”影响所及越过国境线波及与云南普洱茶主产区生态环境相近同样适宜种植大叶种茶的周边国家,给人类学研究提供了阿帕杜莱所谓“物的生命史”研究的别样版本。20世纪末云南大叶种茶被规模化地扩种到老挝丰沙里。丰沙里与云南山水相依,在区位相接、生态近似和历史联系以及老挝招商引资的政策环境下,丰沙里茶叶基地以该县龙井村400年古茶树为基础,1999年由广西普发茶厂投产初建,并被纳入到替代种植的国家行为。2005年马来西亚茶厂入驻丰沙里,2008年本地华人康潘受益建厂,随后云南茶老板涌入丰沙里,本地茶老板也迅速崛起,茶叶基地成型并面向市场开放。在此过程中,中国人、老挝华人和普囡人运用了跨国籍、跨族群的社会资本,把丰沙里茶跨国运输到云南并借由普洱茶的文化资本获得较高价值转换。正是在多形式资本交织的推动下,局中各行动者以一定数量和结构的“多形式资本”展开博弈,由于运筹策略的不同而获得不同的收益,从而丰富了茶的社会生命,完成了茶的跨国流动。本文中“多形式资本”延续布迪厄“资本是积累的劳动”和对资本的多种形式(Forms of Capital)即文化资本、社会资本和政治“元资本”等象征资本的探讨。在边疆异质社会的语境下,多形式资本是能带来价值增值并投入再生产中的劳动,是具有获得经济利益、文化能力、社会关系和政治权力等潜能且实施了价值转换的劳动。多形式资本以劳动时间积累为共性而成为其比较和转换的依据,并遵循一定的运作逻辑。从丰沙里茶的跨国流动可见,跨国经济活动中不仅仅是单一经济资本的活动,还交织着政治资本、文化资本和社会资本等象征资本的运作,这与“一带一路”政策是一致的,尤其“一带一路”的社会根基“民心相通”离不开文化资本的交换和社会资本的联结。以往我国“走出去”政策只限于经济交换,引发一系列问题与忽略文化资本和社会资本是紧密相关的。而丰沙里茶跨国流动中的多形式资本交织,互惠而非排他的结果使双方都受益,在博弈中合作,在合作中博弈,为“一带一路”建设中消解不均衡、促进共识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

赵其波[6](2015)在《区域农业安全理论及实证研究》文中提出本文综合运用系统科学、历史科学、地理科学与全球化理论,初步完成了区域农业安全理论构建,并应用理论从省域层次、国家层次、国际合作三个层次实证研究了中国农业安全状况,提出了中国农业安全体系建设基本战略,并以新疆为案例研究对象,进行了省域层次的农业安全体系建设的规划研究,提出建设目标及任务体系。研究取得的主要结论如下:1、区域农业安全理论结构包括:(1)完整的区域农业系统包括食品安全、粮食安全、农村牧区安全、农业地理安全、国际农业安全五项功能;(2)区域农业系统的食品安全、粮食安全、农村牧区安全、农业地理安全、国际农业安全功能变化累计产生的量变到质变变化过程构成了区域农业发展原理,因而农业安全功能结构具有动态变化特征;(3)区域农业安全的发展范畴为农业生产系统建设、农业社区系统建设、农业社会系统建设,主要路径为生态农业,重点为有机农业;(4)区域农业安全建设既是区域性问题,也是国际问题,需要通过国际农业合作实现发展目标,合作层次包括区域周边层次、洲际层次和全球层次上,合作方式为农业贸易、农业投资和体系建设。2、当前我国立足于国内、具有初步全球影响力的农业系统安全格局已经成型。农业系统总体稳定,但面临着食品生产面临较高质量风险,粮食生产面临一定资源和环境压力,农村牧区处于社会转型的困难阶段,地理安全形势较为严峻,国际农业安全形势稳定性较差等系统风险。今后应加快实施国家农业安全体系建设。总体目标为以食品安全、粮食安全、农村牧区安全、农业地理安全、国际农业安全五项任务,整体推进建设。基本战略包括:(1)农业生产体系建设重点实施农业国土资源综合开发战略、适度集约战略和生态农业发展战略;(2)农业社区体系重点实施国家农业空间功能定位战略、农村牧区“山水”社区发展战略、生态社区功能定位及开发与保护协调战略;(3)农业社会体系重点实施城乡一体化发展战略、农村多元化治理发展战略与现代乡土文化发展战略,等等。3、中国需要实行国内分区域协同战略,夯实对外合作基础;优先展开亚洲农业合作;实行重点与全面拓展结合方式,推进全球农业合作。在合作方式上,农业贸易的战略重点为逐步建设稳定的全球供应链和出口市场,提高国内农产品国际竞争力,建立国内产业保护机制、救济机制;农业对外投资的战略重点是加快形成全球优势地位。在农业引资方面的战略重点是促进引资由“量化引资”向“质化引资”的战略过度;在体系建设方面的战略重点是:完善中国在地理周边层次的合作制度,推动亚洲一体化制度建设,并逐步提升在全球层次各类组织中的地位和作用。4、新疆研究表明,省域区域层次农业安全体系建设的重要方向为有机农业,从有机生产、有机社区、有机社会三方面同步开展建设。新疆推进有机工程建设要着力构建“三大战略格局”:构建“天北和天南两带”为主体的有机生产示范工程战略格局;构建“一核两轴多组团”为主体的农村城镇设施体系和“三屏两环”为地理生态环境体系为支撑的有机社区战略格局;构建“城乡、地区、民族”三元和谐发展的有机社会战略格局,实现地理系统生态、经济、社会功能协同发展。

张慧[7](2014)在《我国粮食补贴政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粮食一直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指标。一个国家的粮食发展水平是整个经济发展的基础,同时也是国计民生的重要战略物资,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储备。作为以农业为第一产业的中国,重视农业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方向,而粮食又是农业发展中的基础产业,粮食产业的发展可以带动农业、工业甚至服务行业的综合发展。粮食的质量和产量的高低是衡量粮食产业的基本标准,所以如何提高粮食的生产效率和生产质量成为我国粮食发展的重中之重。我国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不能忽视的一个重要国情就是我国农业人口基数大。对于这个总人口达到13.7亿的国家来说,如何在有限的土地种植出足够的粮食来供给这13.7亿人口的正常生活,这是一个历史性的难题。不仅如此,对于这样一个粮食需求大国来说,充足的粮食供应和稳定的粮食发展环境就显得尤为重要。而粮食补贴政策早在2004年就开始被政府重视,至今国家对提高农民种植热情、保证粮食生产的稳定发展做了很多努力,也取得了非常可观的成绩。政府先后出台一系列保护粮食生产的相关政策,如粮食直接补贴、良种补贴、农机具补贴、农资综合补贴、最低收购价保护、国家临储粮收购等。根据国家近两年的粮食产量数据来看,粮食补贴政策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部分调动了各省各地农民种粮的积极性,基本实现了粮食增产、农民增收的政策目标,但在实施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没有很好的实现政策所期望的效果。文章主体结构分为六大主体:首先是对文章的基本介绍。集中阐述文章背景、研究的目的、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思路方法以及本文的创新点。其中文章的创新点主要集中在如何改善我国粮食补贴政策,根据调查研究发现部分种粮农户对国家的补贴政策没有概念,他们认为粮食直补才是最有效的补贴方式。第二部分通过介绍粮食的概念,引出粮食的分类,再结合粮食补贴的定义和作用,为粮食补贴政策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公共管理学把粮食列为公共产品。从公共管理学的角度,利用公共管理学的原理内容,从粮食产业的特征出发,总结我国粮食补贴政策实施的依据,综合考虑粮食产业的自身特点和所处的特殊地位。第三部分通过研究我国粮食补贴政策不同历史阶段的不同政策,分析总结其政策体系和发展趋势,同时针对我国现行粮食补贴政策,从政策目标、计划、制定、实施、评价等角度剖析我国粮食补贴政策的实施效果。第四部分通过研究粮食补贴政策的实施过程和实施结果,指出我国粮食补贴政策存在的不合理之处。第五部分,介绍两个主要市场经济国家粮食补贴政策,选取美国和欧盟国家作为参考国家,主要借鉴其不同历史时期政策的变化和应对不同国情的相关对策和经验。美国是农业大国,是世界上农业发达国家之一,具有很强的代表性。欧盟国家注重生态环境和基本设施的技术开发,同时积极使用金融手段,多角度提供补贴方式,放宽对农户的贷款政策,鼓励农户使用资金来优化生产条件。结论部分:通过分析我国粮食补贴政策的现状,综合考虑我国粮食补贴政策的实施依据和效果,尝试从以下四个方面给出对策建议:要重视粮食补贴的对象,对于农民要增强人文关怀,加强环保意识的培养;优化粮食补贴政策的结构,鼓励农业技术的研发;提高政策补贴的执行效率;完善粮食流通体系、稳定市场供求平衡、提高粮食产业基础设施建设水平,维持好粮食流通的秩序。

王淑艳[8](2013)在《我国粮食价格波动因素分析与预测研究》文中指出粮食作为一种基础产品,其价格的波动和市场运行关系到整个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关系到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切身利益,粮食价格的调控问题更是国民经济大局的关键。有效把握影响粮食价格波动的各种因素,建立相关模型分析和预测粮食市场价格变化,根据模型结果来调控价格并制定有效措施,不仅是促进农业生产发展、增加农户收入的迫切要求,对于引导粮食市场健康运行、保障粮食产品供求平衡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首先对相关国内外文献进行了综述和分析,明确当前对粮食价格研究的已有成果与欠缺;针对国内外研究的不足,从粮食的商品属性、政策属性和金融属性三个方面分别阐述了影响粮食价格的各因素对粮价波动的影响。从粮食的商品属性来看,人口数量、居民收入与消费结构、粮食产量、粮食生产成本以及农户的收益情况这一系列因素均对粮食的供需产生较大的影响,从而导致粮食价格的波动。从粮食的政策属性来看,分述了政府的粮食收购价格、农业资金支出与科技进步情况、消费物价总水平和国家的粮食专储机制在粮价稳定方面所起到的作用,指明了各因素对于粮食价格不同方向的影响。从粮食的金融属性来看,全球经济状况影响着世界人民整体的收入水平,由此导致大众的消费需求以及食品价格的变动,最终使得粮食价格也随之波动;国际粮食价格和能源价格都是通过传导机制同步带动了国内粮食价格的波动:人民币汇率则由于粮食在国际市场上进行交易,对粮食的进出口价格造成影响进而波及到国内的粮食价格。并就这三个属性对应的影响因素构建模型来定量地刻划粮食价格与各因素之间的关系,对各模型结果进行实际分析并作出相应的调控建议;最后以模型所得的价格模拟数据为基础,构建了综合模型来预测未来的粮食价格的运行态势。本论文主要研究的是粮食价格的波动因素及相应的预测问题,论文共分为九大部分:第一部分是引言。阐述了论文选题的背景、目的和意义;分析了国内外就相关问题所做的研究及文献综述;指明了本文所用的主要方法在该领域里学者所进行的应用程度;并给出论文的主要内容、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第二部分是关于我国粮食价格机制和价格体系的基本理论。对粮食、粮食价格等概念进行了界定;叙述了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粮食价格体系;综述了我国粮食价格机制演变的历史轨迹:阐明了粮食价格波动的内涵与特征;介绍了粮食价格波动的理论基础;为后续章节奠定理论基础。第三部分是关于粮食价格波动态势分析。分析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粮食价格波动态势;比较分析了粮食成本与粮食价格;对全球粮食价格波动背景下我国的粮食价格的运行、走势及政策进行了剖析;为粮食价格影响因素模型的建立起到了铺垫作用。第四部分是粮食价格的影响因素分析。从粮食的商品属性、政策属性、金融属性三个方面分别对粮食价格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全面考察;各因素综合讨论的研究结果表明,粮食价格受到众多因素影响,只是影响的渠道或方式不尽相同,粮食价格的反复变动是这些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本部分的研究为影响因素建模提供了指导作用。第五部分是国内供需框架下粮食价格的局部均衡模型。通过对生产者利润、生产要素、居民收入与消费支出,以及市场均衡情况等进行分析,得到供需平衡下的利润函数方程、要素供应方程、收入与消费方程以及均衡条件方程,由此构成了影响因素方程组,并通过数据的模拟及测算,获得粮食价格的局部均衡模型,对模型结果进行了分析并给出了相应的调控措施与建议;由此获得商品属性下粮食价格的第一组拟合数据。第六部分是政策属性下粮食价格的模糊回归模型。阐明了模糊数据回归的具体过程和方法;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基于模糊理论的粮食价格的模糊回归建模与分析;由此获得政策属性下粮食价格的第二组拟合数据。第七部分是金融属性下粮食价格的时间序列分析模型。以全球经济状况、国际粮食价格、能源价格和人民币汇率四项指标作为输入变量,国内粮食价格作为输出变量,采用两种不同方案拟合数据,一是建立变量间的多元动态回归模型;二是根据变量间存在协整关系,构建了变量间的长期均衡方程,作为对协整回归模型的补充,建立了输入输出变量间的误差修正模型,对模型结果进行了分析并给出了相应的调控措施与建议;以这两个模型分别拟合数据得到粮食价格的时间序列拟合值,由此获得金融属性下粮食价格的第三组拟合数据。第八部分是我国粮食价格影响因素的模糊数据时间序列综合模型与预测。首先对粮食价格与各影响因素间的关系进行了因果检验,结果表明各因素与粮食价格之间大多存在着一定的因果关系;因此接下来利用模糊数据时间序列的算法与流程对前面得到的价格拟合数据进行预测和分析,以此来量化和分析粮食价格的总体变化趋势。通过与真实值和拟合值的对比,结果表明,拟合值、预测值与真实值在历年所处价格状态上基本保持一致,这说明拟合与预测精度都很高,证明了此种预测方法以及前述的建模方法对粮食价格波动问题的有效性。第九部分是结论和讨论。对整篇论文进行总结与归纳,指出创新与不足。通过建立模型,本论文对影响粮食价格的各个影响因素进行了比较全面的讨论。通过讨论我们看到:在诸粮食价格影响因素中,粮食的需求量、政府收购价格、物价水平、粮食储备粮、国际粮食价格和能源价格与粮价呈正相关状态;而粮食供给量、农业科技投入、全球经济状况以及人民币汇率与粮价为负相关。粮食价格的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也是错综复杂的,鉴于以多种不同模型相结合进行综合预测所得到的价格分析及预测结果会更加可靠,本论文通过综合模型对粮价的变化进行了模拟,模拟结果显示,在模型的范畴内,今明两年的粮食价格是大体稳定的,新一轮的粮食价格上涨预期将于2015年到来。该结果对于政府实施调控策略能够起到一定的指导性作用。本论文有以下三个创新点:第一,以一种新视角、新方法来研究我国粮食价格与其影响因素间的关系。将所有影响因素划分为商品属性、政策属性和金融属性三个大类,针对每类的影响因素与粮食价格的关系,选择不同数学手段进行了建模,并通过模型对该属性下粮食价格的走势进行了模拟;第二,建立了粮食价格的大规模综合模型。粮食的商品、政策和金融三个属性在以往的研究中仅仅是一种定性的说明,本文在将各种影响因素归类,逐一建立三个子模型的基础上,利用模糊数据时间序列综合模型对粮食价格进行整体研究;第三,大规模引入模糊数学方法进行建模。粮食价格领域很多概念具有模糊特征,以往的文献中对于模糊方法仅仅是定性地偶尔提及,本文将模糊回归和模糊数据时间序列的方法定量地引入到粮食价格的分析之中,为该领域的定量化研究提出了一种新的方法。综上所述,笔者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为政府及相关部门制定相关宏观经济政策,为农业生产者提供生产决策,为其他同类课题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借鉴、参考和帮助等作用。

王宏宇[9](2013)在《非传统视角下的粮食安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以美国孟山都、嘉吉、ADM、邦吉为首的跨国农业企业加快了全球的扩张。在美国政府对农业高额补贴的财政支持下,跨国农企利用粮食的价格优势冲击发展中国家农业体系,大量能够自给自足的国家在低价粮的冲击下丧失了“粮食自主权”,成为进口粮食的依赖者;孟山都等生物科技公司利用研发的转基因种子迅速占领了阿根廷、巴西等南美主要粮食生产地;嘉吉、ADM等粮食巨头利用其强大的物流网、购销网,几乎垄断了全球的粮食贸易。与此同时,气候变化引起的全球极端气候事件开始持续性爆发。2007-2008年,全世界范围的干旱、洪涝及暴雪灾害使粮食生产遭受严重影响,全球性粮食危机爆发,进而引发埃及、喀麦隆、海地、科特迪瓦等多个国家政治动荡。2012年,类似的极端气候事件再次“光顾”,引发全球粮食价格高涨,“粮食骚乱”此起彼伏。至此,非传统领域中的粮食安全问题已演变为一个持续性的世界主题。随着全球粮食市场的动荡,国内与粮食安全相关的话题也逐渐与日常生活紧密起来,先是一波“逗你玩”、“蒜你狠”、“糖高宗”系列,紧跟着又是“转基因”汹涌袭来。在这个全球化、一体化的大背景下,和平年代没有硝烟的“战争”似乎离我们越来越近,如何应对这种非传统安全带来的挑战成为更加值得关注的焦点。现阶段,我国的粮食生产已经保持了连续九年增长的良好态势,并且从目前来看,粮食供给比较充裕,自给率较高。但是,在这相对平稳的背后,存在着诸多不稳定影响因素:第一,传统性因素,即长期以来一直存在着的影响因素。(1)我国人口仍在以每年800-1000万左右的速度持续增长,预计到2030年达到峰值,从而造成对粮食的刚性需求不断增长。(2)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加剧了与农业争水的矛盾,使本就短缺的农业水资源雪上加霜;同时,城镇化进程引发大量农村劳动力外流,不仅直接对农业生产造成了影响,还促成了粮食生产者向粮食消费者的转变,进而增加了粮食供给压力。(3)耕地减少趋势虽有所缓解,但“占大于补”的势头并未扭转。第二,非传统因素。(1)一直以“偶然发生”状态存在,但近期转变为“常态化发生”的影响因素。自然灾害对农业和粮食安全的影响自古就存在,只是发生频率较低。然而,随着气候变化进程加快,近年来全球温度持续升高,干旱、强降雨、极端天气的发生频率和强度都呈明显增加的趋势,对农业生产已构成常态化威胁。(2)一直“潜伏”着,近期开始浮出水面的影响因素。从我国加入WTO开始,跨国农业企业对我国的渗透便开始加快。2004年的“大豆危机”,使我国的大豆话语权完全被跨国农企掌控。目前,大豆的进口量已达到自产大豆的4倍,且进口的都是转基因大豆。与进口大豆相比,自产大豆在价格和出油率方面都处于劣势,为了获得更多的收益,国内压榨厂更愿意加工转基因大豆,农民也更愿意种植转基因大豆,由此进一步加剧了跨国农企对大豆的垄断性。此外,玉米和小麦的净进口量从2008年开始明显增加,其发展趋势值得注意。总体看,跨国农企正凭借其资本和技术优势,通过大范围扩张、抢占市场份额、利用专利和技术控制产品、迂回绕开我国监管等方式,加快在我国进行战略布局,并已逐渐形成从种子培育、粮食收储、粮食生产、运输、进出口贸易等全方位、全产业链的发展模式,对我国整个粮食市场的影响力越来越大。为了避免这些新的非传统影响因素对粮食安全造成进一步的威胁,本文提出了一些应对性措施和建议:对于气候变化,一方面,可以通过改善农业生产结构、加快发展农业生产和生物技术、培育适应气候变化的新作物品种、改善农业基础设施、建立气象灾害保险体系等适应性应对措施,尽可能增强防范和适应能力,减小气候变化带来的影响;另一方面,要积极主动的采取措施,从源头上减小对气候变化的影响,降低各种持续性灾害发生的频率和强度。这主要包括两方面的措施,一是适度调整我国能源结构,大力提高能源使用效率并发展可再生能源,以控制温室气体排放;二是通过适当调整日常行为方式,为减排分压。对于跨国农业企业,首先,要制定并调整有关法规,从法律上确保跨国农业巨头规范性经营,从法律层面加强对粮食行政管理部门的监管。同时,加强法律的执行力,加大对管理部门违法、违规操作行为的惩治力度,确保行政管理部门对跨国农业企业准入及经营的严格把控。其次,建立及时、准确、可信的信息发布和外资监测评估体系,确保有效调控,避免跨国农业企业以虚假信息哄抬价格,引发社会不安;再次,加快国有企业发展,发挥国有经济在稳定粮食安全方面的主导作用,并适时加大对民营企业的扶持,形成外资-国企-民企三足竞相的局面。此外,我们还应进一步保持和完善现有的粮食成果。本文认为,完善现有粮食储备体系和加强粮食节约对确保我国粮食供给稳定和粮食安全具有显着作用。关于完善现有粮食储备体系方面,本文提出了三个建议探讨,包括健全粮食储备体系的建议探讨、健全粮食储备信息系统的建议探讨和建立中央-地方-家庭三级储备体系的建议探讨。关于粮食节约方面,本文认为现行的措施“宏观重视”有余,“微观体现”不足;“号召宣传”有余,“执行操作”不足。其困境不在于政府高层没有意识到,而在于没有完整的制度和有效的执行。因此,本文建议,应针对不同的群体采用引导性和强制性相结合的措施,才能有效解决粮食浪费严重的问题。

张淑杰[10](2012)在《农业补贴政策效果评价研究》文中指出农业补贴是工业化、城市化过程中政府对农业激励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补贴的总体目标是保证农产品有效供给,提高农业生产者收益,拉动农业的总体产出水平,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实现三次产业的协调发展。1978年以来,我国市场导向的改革首先从农业和农村开始。通过持续改革,尽管我国农业发展创造了世界奇迹,但是农民人均纯收入尤其是务农收入仍然很低,农民内部的收入差距呈逐渐扩大之势,而目未来粮食安全形势依然严峻。针对这些问题,国家农业补贴政策的且标也由传统上注重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转向更加注重保障农业生产者的收入。同时,农业补贴在提高农民群体的社会地位和福利水平、促进社会和谐、实现环境保护等方面同样具有重要意义,它所产生的微观经济效益和宏观社会效益与公共财政服务于经济、发挥矫正场失灵杠杆作用的理念完全一致。中国加入WTO以来,粮食供给基本实现自给自足,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地位更加稳固,而且依赖农业这一基础产业,强有力支撑中国国民经济实现了34年的持续、健康、快速发展。但是,中国人均耕地只有0.08公顷,进一步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面临着资源刚性约束和环境恶化挑战,单纯依靠农户内生发展动力和市场机制调控,难以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因此,一方面要加大政府补贴力度,另一方面要注重农业补贴实施的方式和效果,真正使农业补贴在促进农业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加快现代农业建设方面发挥有效作用。由此可见,根据中国加入WTO以来,国际农业发展形势的变化以及各国农业保护政策、贸易政策调整的新形势,有必要对世贸规则和发达国家有关农业补贴的理论和政策经验进行系统研究,并针对中国农业发展中而临的战略问题和粮食全全形势,对现有农业补贴政策的绩效进行评价,探究新阶段中国农业补贴政策的内涵、基本类型,具有重要意义。基于上述目标与思路,本文在对中国农业补贴政策演变历史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运用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比较分析和关联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以相关概念界定为起点,从基础理论、实施效果、存在问题以及国际经验等妇女方面,对中国农业补贴政策进行研究。同时,以河南省作为典型案例,研究农业补贴政策形成的逻辑框架及运行机理,对农业补贴政策的效应进行验证,并提出调整和完善农业补贴政策的对策与建议。全文规划为九个部分,其中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第一部分:导论,主要介绍本文的研究背景、意义、研究内容、方法及主要创新之处。第二部分:在界定农业补贴的概念及国内农业支持政策类型的基础上,以农业弱质产业扶持论、农产品价格波动论、公共产品提供论、城乡反差协调论为指导,阐述我国必须强化农业生产补贴支持的原因;运用经济学分析工具,对我国农业补贴政策的福利经济效果及其对成本变化的影响进行剖析。研究表明,从福利经济学角度分析,我国粮食直接补贴政策符合卡尔多推进,而且对国家粮食安全和农民增收具有改进效果;从成本变化角度分析,无论是以良种补贴和农机具购置补贴为主的粮食生产性补贴,还是以粮食直接补贴和农资综合补贴为主的收入性补贴,均具有促进粮食增产效果。第三部分:从改革及政策演变视角,通过分析我国不同阶段出台的各项农业补贴政策的背景、目标,以及农业补贴政策的阶段性差异,归纳我国农业补贴政策的演变路径与规律。研究表明:一是中国农业补贴政策历经了三个阶段,即矫正“农业受损、工业受益”阶段,注重矫正“农民受损、城镇居民获益”阶段,以及注重矫正“以工支农,以城带乡,农民获益”阶段。二是三阶段的农业补贴政策目标存在较大的差异。第一阶段实施的是工农非均衡发展补贴政策,农业发展面临负补贴政策环境,城镇居民及涉农企业是补贴政策受益主体;第二阶段的农业补贴政策注重加快农产品市场化进程,但农民增收效果较小,城乡差距扩大;第三阶段侧重对农民进行直接补贴,对促进农民增收、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三是中国农业补贴政策的演进逻辑及路径,与我国农业发展环境、宏观经济发展战略、社会经济环境的演进基本上是同步的,同时受到政府和农民的利益偏好契合度和博弈能力的影响。第四部分:以中国最重要的粮食主产区--河南省的农业补贴政策为例,运用统计分析方法和实地调研数据,评价我国农业补贴政策的效果。研究表明:一是种粮补贴促进了农民的种粮积极性,但粮食价格仍然是影响农民生产决策的重要因素,价格支持措施是当前促进粮食生产稳定发展的最有效措施;二是农民收入补贴对增加农民收入,特别是增加中低收入农户、低收入农户的收入有显着的正向影响,但总体来说贡献率较低,均低于6%;三是良种补贴对农户使用优质种子,增加粮食单产、改善质量具有积极效果;四是随着人工成本的持续增加,农机具购置补贴政策有助促进农业机械化水平尤其是粮食作物机械化水平的快速提高,一定程度上促使农业结构调整朝着有利于粮食作物的方向发展,且通过提供农机作业服务创收,能够有效促进农户收入持续增长。第五部分:基于新占典经济学分析框架,对农业补贴政策的粮食种植面积效应和产量效应进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运用那拉维的适应性预期模型和C-D函数、河南实地调研数据,从微观维度对农业补贴政策进行绩效评价。研究表明:一是农业补贴政策对粮食种植面积和粮食产量的影响非常显着,即增加农业补贴数额对增加粮食种植面积和提高粮食产量都有直接作用,这为我国政府进一步优化农业补贴政策提供了实证依据;二是农业补贴政策能够有效地激励农户增加粮食种植面积和提高粮食生产的精细密集管理水平,提高粮食单产水平,进而达到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政策目标;三是农业补贴政策的诱致性效果,激发了地方政府鼓励种粮的积极性,对整个粮食产业发展具有良好的政策导向效应。第六部分:围绕改进农业补贴对农民增收变动影响的分析框架,估计农业补贴政策对农民增收变动的方向、程度,从农民的微观视角对农业补贴政策的增收绩效进行评价。研究表明:一是农民家庭人均纯收入整体分布呈现向高收入倾斜的偏正态,农民内部农业收入和非农收入差距均显着:二是家庭人力资源、抵御农资成本涨幅能力和粮食价格谈判能力对农民增收的影响显着,而耕地规模优势对农民增收的影响并不突出;二是农业补贴资金增加、农业补贴范围扩大对农民家庭人均纯收入均具有正效应,且对高收入的农民产生更高的边际回报率。第七部分:阐述了农业补贴政策的经济学机理,从微观视角运用DEA+tobit模型对我国农业补贴政策的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以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结论如下:一、农户获得农业补贴的次数对政策效率有负的影响;二、亩均农业补贴水平在1%的显着性水平上对VRS有正的影响。对于农户而言,农业补贴的规模效率处于递增水平,补贴规模越大,越有利于促进农业补贴综合效率的提高;三、农户对目前农业补贴计算方式的评价对农业补贴技术效率有正的影响,且显着性水平较高;四、农民对农资价格的上涨反应对VRS技术效率的影响是通过传导机制实现的。第八部分:通过比较和分析美国、欧盟和日本农业补贴政策的演变及各阶段农业补贴政策制定、实施、效果和转变,为优化和完善我国农业补贴政策提供国际经验借鉴。研究表明:一是美国、欧盟和日本在实行农业补贴政策初期,国内的农业发展处于“幼稚”产业阶段,依靠农业自身的产业发展难以实现粮食安全和农民收入稳定。因此,此阶段,这些国家实施的是保护性的农业补贴政策;二是农业补贴政策需要随着农业发展的不同阶段逐步创新和完善,合理选择农业补贴工具和调整农业补贴的范围是各国在农业发展过程中考虑的重大经济、社会问题。第九部分:在以上分析的基础上,从五个方面提出改进中国农业补贴政策效果的建议:一是完善以保障粮食安全和主要农产品供给,以及农民增收为主要目标的农业补贴政策体系;二是构建以市场机制调整为主,行政调控为辅的农业补贴政策运行机制;三是采取以价格支持为基础,多项补贴有机结合的农业补贴政策综合配套措施;四是健全农业补贴的社会化服务体系,根据农户特征分类制定农业补贴政策及措施;五是推进农业补贴的法制化进程,完善农业补贴政策的管理和监督机制。

二、保护价粮食收购“门槛”增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保护价粮食收购“门槛”增高(论文提纲范文)

(1)农企合作粮食仓储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政府粮食仓储的相关研究
        1.2.2 社会粮食仓储的相关研究
        1.2.3 农企合作模式相关研究
        1.2.4 博弈论在粮食问题的应用研究
        1.2.5 研究述评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研究思路
    1.4 创新点
第二章 相关理论与概念界定
    2.1 概念界定
        2.1.1 粮食
        2.1.2 仓储及仓储管理
        2.1.3 粮食仓储
    2.2 理论依据
        2.2.1 博弈论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粮食仓储模式现状及问题分析
    3.1 政府粮食仓储现状及问题分析
        3.1.1 中央粮食仓储运行机制与现状
        3.1.2 地方政府粮食仓储运行机制与现状
        3.1.3 政府粮食仓储存在的主要问题
        3.1.4 政府粮食仓储问题的理论分析
    3.2 社会粮食仓储现状及问题分析
        3.2.1 农户粮食仓储现状
        3.2.2 农户粮食仓储存在的主要问题
        3.2.3 农户粮食仓储问题的理论分析
        3.2.4 企业粮食仓储现状
        3.2.5 企业粮食仓储存在的主要问题
        3.2.6 企业粮食仓储问题的理论分析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农企合作粮食仓储模式的博弈分析
    4.1 问题描述与农企合作粮食仓储模式假设
        4.1.1 问题描述
        4.1.2 农企合作粮食仓储模式假设
        4.1.3 农企合作粮食仓储模式参与主体分析
    4.2 政府-农户-企业的混合策略博弈
        4.2.1 博弈模型构建
        4.2.2 博弈均衡分析
    4.3 政府-农户的动态重复博弈
        4.3.1 博弈模型构建
        4.3.2 博弈均衡分析
    4.4 农户-企业的动态博弈
        4.4.1 博弈模型构建
        4.4.2 博弈均衡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案例分析
    5.1 案例背景
        5.1.1 案例目标环境因素
        5.1.2 案例目标基本概况
    5.2 案例实证分析
        5.2.1 案例运作状况
        5.2.2 农户仓储行为选择
        5.2.3 案例运作模式分析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促进农企合作粮食仓储的政策建议
    6.1 建立农户与企业的双向补贴机制
    6.2 发展和完善粮食交易信息平台
    6.3 创建企业代储制度
    6.4 加强农企合作粮食仓储政策宣传与引导
    6.5 降低企业参与农户储粮的运营成本
    6.6 建立储粮政策反馈调节机制
    6.7 本章小结
第七章 主要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参与的课题

(2)劳动力价格上升视角下中国粮食安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方案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1.3.3 研究方法
    1.4 研究创新点
2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2.1 概念界定
        2.1.1 粮食
        2.1.2 粮食安全
    2.2 理论基础
        2.2.1 农户行为理论
        2.2.2 诱致性技术创新理论
        2.2.3 劳动力转移理论
    2.3 文献综述
        2.3.1 粮食安全评价研究
        2.3.2 劳动力价格与粮食生产数量研究
        2.3.3 劳动力价格与粮食生产结构研究
        2.3.4 文献评述
3 劳动力价格演变与粮食安全现状分析
    3.1 劳动力价格演变分析
        3.1.1 劳动力价格时序演变
        3.1.2 劳动力价格地区差异
        3.1.3 劳动力价格品种差异
    3.2 粮食安全基本现状分析
        3.2.1 粮食产量变动分析
        3.2.2 粮食生产结构分析
        3.2.3 粮食进出口量分析
    3.3 本章小结
4 劳动力价格上升视角下粮食安全总体态势演变研究
    4.1 粮食安全指标体系的框架设计
    4.2 指标选取流程
    4.3 指标选取与指标安全值设定
        4.3.1 粮食供给安全指标
        4.3.2 粮食获取安全指标
        4.3.3 粮食使用安全指标
        4.3.4 粮食系统稳定性指标
    4.4 样本期选择与指标数据处理
        4.4.1 样本期选择
        4.4.2 缺失值处理
        4.4.3 指标安全得分转化
    4.5 指标权重确定
        4.5.1 层次分析法赋权
        4.5.2 熵值法赋权
        4.5.3 平均赋权
        4.5.4 一致性检验
        4.5.5 组合赋权
    4.6 劳动力价格上升视角下粮食安全评价结果分析
        4.6.1 粮食安全总体演变分析
        4.6.2 粮食供给安全演变分析
        4.6.3 粮食获取安全演变分析
        4.6.4 粮食使用安全演变分析
        4.6.5 粮食系统稳定性演变分析
    4.7 本章小结
5 劳动力价格上升视角下基于生产数量变动的粮食安全研究
    5.1 理论分析
    5.2 变量选取与样本选择
        5.2.1 变量选取
        5.2.2 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5.3 基准模型与估计结果
        5.3.1 基准模型构建
        5.3.2 估计结果分析
    5.4 中介效应分析
        5.4.1 中介效应检验模型构建
        5.4.2 中介效应检验结果分析
    5.5 异质性分析
        5.5.1 不同生产功能地区异质性分析
        5.5.2 不同耕地资源地区异质性分析
    5.6 稳健性检验
    5.7 基于生产数量变动的粮食安全分析
    5.8 本章小结
6 劳动力价格上升视角下基于生产结构调整的粮食安全研究
    6.1 理论分析
    6.2 变量选取与模型构建
        6.2.1 变量选取
        6.2.2 模型构建
        6.2.3 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6.3 估计结果分析
    6.4 异质性分析
        6.4.1 不同耕地条件地区异质性分析
        6.4.2 不同粮食作物品种异质性分析
    6.5 稳健性检验
    6.6 基于生产结构调整的粮食安全分析
    6.7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建议
    7.1 主要结论
    7.2 政策建议
    7.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猷
附录A 层次分析法专家调查表样表
作者简历及在学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3)河南农业发展银行支持农村经济发展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3.3 文献评述
    1.4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1.4.1 研究内容及思路
        1.4.2 研究方法
    1.5 研究难点与创新点
        1.5.1 研究难点
        1.5.2 创新之处和不足
2 农业政策性金融的基础理论
    2.1 农业政策性金融产生和发展的基础理论
        2.1.1 市场失灵理论
        2.1.2 公共物品理论
        2.1.3 农业经济学的农业弱质论
        2.1.4 国家干预理论
    2.2 农业政策性银行的定位
        2.2.1 弥补农村金融的市场失灵
        2.2.2 完善农村地区信用环境建设
        2.2.3 逆向选择与择机而退
    2.3 农业政策性金融促进农业农村重点领域发展的理论分析
        2.3.1 保障粮食有效供给
        2.3.2 有效保障农民收入的增加
        2.3.3 补齐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短板
        2.3.4 助力精准脱贫战略的实施
3 河南农业发展银行支持农村经济发展情况分析
    3.1 河南农业发展银行基本情况
        3.1.1 河南农业发展银行的网络布局
        3.1.2 河南农业发展银行涉农服务领域
        3.1.3 河南农业发展银行主要涉农贷款产品
    3.2 河南农业发展银行涉农信贷业务开展现状
        3.2.1 涉农贷款规模发展情况
        3.2.2 涉农业务结构情况
    3.3 支持农业农村发展重点领域方面
        3.3.1 保障粮食企业的资金供应
        3.3.2 积极支持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3.3.3 多模式支持精准脱贫攻坚战
        3.3.4 以绿色信贷为重点支持农村生态环境建设
    3.4 支持农村经济发展的典型做法和启示——基于个案的分析
        3.4.1 为粮食收购企业融资增信,解决企业融资难问题
        3.4.2 以棚户区项目改造为契机,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3.4.3 创新金融服务模式,主动参与脱贫攻坚战
        3.4.4 结合地方生态环境建设,将绿色金融与其他领域相融合
4 河南农业发展银行支持农村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4.1 支持农村经济发展的业务领域有缺位
    4.2 金融政策与农村经济发展的政策不配套
    4.3 金融产品创新不够,支农项目拓展有难度
    4.4 资产质量下降,风险规避与管理难度大
    4.5 信贷人员在开展信贷业务方面趋于保守
    4.6 涉农有效信贷需求不足,农村金融生态环境不优
5 河南农业发展银行加大农村经济支持的对策建议
    5.1 拓宽业务范围,调整发展思路
    5.2 健全制度保障,完善配套政策
    5.3 加强产品创新,拓宽融资渠道
    5.4 加强风控管理,化解不良资产
    5.5 优化金融生态,健全信用体系
参考文献
致谢

(4)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效果分析及改进路径研究 ——以河南省小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一、绪论
    (一)选题背景及意义
        1、选题背景
        2、选题意义
        3、选题目的
    (二)国内外文献综述
        1、国外文献综述
        2、国内文献综述
        3、国内外研究述评
    (三)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1、研究内容
        2、研究方法
    (四)预期创新与不足
二、我国粮食保护政策的历史回顾
    (一)20 世纪80年代以前粮食严重短缺条件下的粮食保护
    (二)改革开放之初的粮食保护
    (三)粮食供求平衡受挫以后的粮食保护
    (四)按保护价敞开收购农民余粮的粮食保护
    (五)按最低收购价收购农民余粮的粮食保护
    (六)本章小结
三、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实施依据的理论分析
    (一)实施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的理论基础
        1、市场失灵理论
        2、公共经济学的公共产品理论
        3、政策工具理论
    (二)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实施效应的理论分析
        1、产量和收入效应
        2、社会总福利效应
    (三)本章小结
四、河南省小麦最低收购价政策实施效果分析
    (一)河南省小麦最低收购价政策实施现状
        1、河南省小麦最低收购价政策执行路径
        2、河南省小麦最低收购价政策实施情况
    (二)河南省小麦最低收购价政策效果调查的案例分析
        1、调查情况说明
        2、调查数据的统计分析
        3、调查结果呈现
    (三)河南省小麦最低收购价政策实施效果的计量分析
        1、粮食安全角度的计量分析
        2、农民收入角度的计量分析
        3、计量分析结论
    (四)结论
五、河南省小麦最低收购价政策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政策设计存在问题分析
        1、责任主体不一致影响政策实际执行效果
        2、政策预案并未对最低收购价制定做出规定
        3、缺乏事后评估体系
    (二)政策执行存在问题分析
        1、政府宣传缺乏力度
        2、粮食收购标准偏高
        3、收储库点较少导致农民卖粮难
        4、粮食收购企业信用风险引担忧
    (三)政策执行后造成的消极影响分析
        1、最低收购价托底制约了市场价格机制作用的发挥
        2、垄断性收购不利于河南小麦加工企业的生存发展
        3、政府对高于市场价部分进行补贴增加了财政负担
六、国外经验做法及借鉴
    (一)国外经验做法
        1、美国
        2、欧盟
        3、日本
    (二)经验借鉴
七、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改进路径的选择与对策
    (一)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改进路径的选择
        1、国内对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改进路径的讨论
        2、国内对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改进路径的实践
        3、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改进路径的选择
    (二)完善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的对策
        1、大力完善最低收购价制度
        2、积极建立农业保险保障制度
        3、完善与政策相配套的保险信贷以及服务体系
        4、推进企业改革并培育多元化的市场主体
        5、加强政策实行的监督管理与评估
        6、健全以农业保险为核心的多元化农业补贴体系
八、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作者简介、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5)多形式资本的交织与茶的跨国流动 ——老挝丰沙里茶的民族志(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研究缘起
        (一) 文化消费与茶的扩种
        (二) “多形式资本”的交织
    二、研究综述
        (一) 物-茶的人类学研究
        (二) 资本理论的研究
        (三) 关于丰沙里的人类学研究
    三、田野点概述
        (一) 龙井村:拥有400年古茶树的普囡人村寨
        (二) 普松村:放弃古茶树整村搬迁的普囡人村寨
        (三) 盆叫村和孟早村:近路搬迁的普囡人村寨
        (四) 达拉维莱村:华人聚集的丰沙里老城
    四、分析框架
        (一) “多形式资本”的概念界定
        (二) “多形式资本”的分析框架
        (三) 丰沙里茶跨国流动中多形式资本的交织
    五、研究方法
第一章 茶的因缘:丰沙里茶产区的地理、历史与族群
    第一节 丰沙里茶产区与中国的地理联系
        一、区位
        二、生态
    第二节 丰沙里茶产区与中国的历史联系
        一、古代朝贡体系和边民互动的历史联系
        二、近代边界划定与中老国际关系的变化
        三、丰沙里的促进投资法
    第三节 丰沙里茶产区与中国的族群联系
        一、丰沙里华人
        二、丰沙里普囡族
第二章 茶的生产:局中人及其博弈关系
    第一节 茶厂之间
        一、从茶叶基地建设看博弈关系
        二、从鲜叶抢收看博弈策略
    第二节 茶厂与茶农之间
        一、种与不种的博弈
        二、大小茶混杂的博弈
        三、鲜叶卖给谁的博弈
    第三节 政府与茶厂之间
        一、垄断阶段
        二、张力阶段
        三、开放阶段
第三章 茶的市场:文化资本与贸易圈
    第一节 体制化文化资本与“普洱茶”地理标识范围的内与外
        一、茶产业政策方面的体制差异和互动
        二、普洱茶地理标识范围的内与外
        三、茶的教育培训方面的体制差异和互动
    第二节 具体化文化资本与地方知识的再生产
        一、辨识能力的增强
        二、生产技能的传播
    第三节 客观化文化资本与路径偏移
        一、作为“普洱茶”的丰沙里茶
        二、丰沙里茶的销售途径
        三、跨国新茶路
第四章 全球性的地方化:多形式资本与社会炼金术
    第一节 新茶厂建设与社会资本的运用
        一、继承关系的社会资本运用
        二、创设关系的社会资本运用
        (一) 基于雇工关系建厂
        (二) 基于客户关系建厂
        (三) 基于政府关系建厂
    第二节 “搭老表”与拟亲属关系的建构
        一、跨国茶叶贸易中“搭老表”的基本情况
        (一) 中国人与丰沙里华人的“搭老表”
        (二) 普囡族对“搭老表”的接纳和借用
        二、跨国茶叶贸易中“搭老表”的历史背景
        三、为茶“搭老表”的拟亲属关系建构
        (一) 为茶“搭老表”的指向和功能
        (二) 为茶“搭老表”的族群认知和距离
        (三) 为茶“搭老表”结盟的不确定
    第三节 地方性生产与“多形式资本”跨场域转换
        一、地方性再生产的技术:华人春节与普囡“比迈”的比较
        二、互惠的逻辑差异:同一个五一国际劳动节的互惠比较
        三、多形式资本跨场域转换的逻辑分析
结语
附录1 丰沙里田野点的35家制茶单位
附录2 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记录书--龙井村历史(翻译稿)
附录3 2013年丰沙里县茶厂和产茶村合同(翻译稿)
附录4 2014年丰沙里茶厂和产茶村合同(翻译稿)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完成的科研成果
致谢

(6)区域农业安全理论及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在农业安全领域的研究现状
        1.3.2 国内在农业安全领域的研究现状
        1.3.3 文献评述
    1.4 研究内容
        1.4.1 区域农业安全理论研究
        1.4.2 中国农业安全状况实证研究
        1.4.3 中国农业安全体系发展战略研究
        1.4.4 省域区域农业安全体系案例研究——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为例
    1.5 论文研究方法
        1.5.1 系统研究
        1.5.2 历史研究
        1.5.3 实证研究
        1.5.4 文献研究
    1.6 论文研究思路
    1.7 文章逻辑结构
第二章 区域农业安全理论研究
    2.1 理论渊源
        2.1.1 系统科学
        2.1.2 地理科学
        2.1.3 历史科学
        2.1.4 全球化理论
    2.2 区域农业安全理论的提出
        2.2.1 区域农业安全理论概念及结构层次
        2.2.2 区域农业安全理论的发展原理
        2.2.3 区域内农业安全理论的发展范畴
        2.2.4 区域农业安全理论发展路径
        2.2.5 区域农业安全理论的农业国际合作的理论框架
    2.3 小结
第三章 中国省域区域层次农业安全状况研究
    3.1 新疆食品安全实证研究
        3.1.1 新疆食品安全特征
        3.1.2 新疆食品安全现状
        3.1.3 新疆食品安全面临挑战
    3.2 新疆粮食安全实证研究
        3.2.1 新疆粮食安全特征
        3.2.2 新疆粮食安全现状
        3.2.3 新疆粮食安全面临挑战
    3.3 新疆农村牧区安全实证研究
        3.3.1 新疆农村牧区安全特征
        3.3.2 新疆农村牧区安全现状
        3.3.3 存在的主要挑战
    3.4 新疆区农业地理安全实证研究
        3.4.1 新疆农业地理安全特征
        3.4.2 新疆农业地理安全现状
        3.4.3 新疆农业地理安全面临主要挑战
    3.5 小结
第四章 中国农业安全状况实证研究
    4.1 国内农业系统的发展历程分析
        4.1.1 粮食安全
        4.1.2 农村牧区安全
        4.1.3 食品安全
        4.1.4 农业地理安全
    4.2 国内农业安全形势及面临的主要挑战
        4.2.1 食品安全
        4.2.2 粮食安全
        4.2.3 农村牧区安全
        4.2.4 农业地理安全
    4.3 小结
第五章 中国农业国际合作实证研究
    5.1 合作背景——国际农业系统安全状况
        5.1.1 国际食品安全
        5.1.2 国际粮食安全
        5.1.3 国际农村牧区安全
        5.1.4 国际农业地理安全
    5.2 中国农业国际合作发展历程
        5.2.1 1949-1978年,确立了对外贸易的国家统制政策
        5.2.2 1979-2000年,农业开放格局逐步形成
        5.2.3 2001年-至今,深度融入全球农业体系
    5.3 中国农业国际合作发展形势
        5.3.1 农业贸易
        5.3.2 国际农业投资
        5.3.3 体系建设
    5.4 当前农业国际合作面临的挑战
        5.4.1 农业内生动力不足
        5.4.2 外部性问题
        5.4.3 冲突增强
    5.5 小结
第六章 中国农业安全体系建设发展战略
    6.1 中国农业安全体系基础结构与层次
    6.2 中国农业安全体系建设任务
        6.2.1 食品安全
        6.2.2 粮食安全
        6.2.3 农村牧区安全
        6.2.4 生物地理安全工程建设
        6.2.5 国际农业安全建设
    6.3 中国国内农业安全体系建设基础战略
        6.3.1 农业生产体系建设战略
        6.3.2 农业社区体系建设战略
        6.3.3 农业社会系统工程
    6.4 中国农业国际合作战略
        6.4.1 农业国际合作层次
        6.4.2 中国农业国际合作重点战略
    6.5 中国农业安全工程体系的建设机制
        6.5.1 明确将农村现代化确立为国家现代化的主要目标
        6.5.2 制定科学的农业安全战略调整方案
        6.5.3 运用系统科学理论指导国家农业安全工程建设
        6.5.4 认真动员人民群众的参与
        6.5.5 建立全球农业安全合作机制
    6.6 小结
第七章 省域区域农业安全体系建设规划案例研究
    7.1 规划背景
    7.2 规划理念
    7.3 总体设计
    7.4 主要目标
        7.4.1 食品安全
        7.4.2 粮食安全
        7.4.3 农村牧区安全
        7.4.4 农业地理安全
    7.5 重点示范工程及空间布局
        7.5.1 有机生产重点示范工程及空间布局
        7.5.2 有机社区重点示范工程及地理空间分布
        7.5.3 有机社会重点工程布局
    7.6 小结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8.1 区域农业安全理论研究
    8.2 中国农业安全体系发展研究
        8.2.1 中国农业系统建设的经验教训及发展形势
        8.2.2 中国农业安全体系结构及建设任务
        8.2.3 中国农业安全体系发展战略
        8.2.4 中国农业国际合作发展战略
    8.4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业安全体系形势及建设规划
        8.4.1 新疆农业安全形势
        8.4.2 新疆有机农业安全示范工程建设认识
    8.5 研究特色及创新说明
        8.5.1 理论创新
        8.5.2 主要贡献
    8.6 研究的不足之处
    8.7 今后设想
参考文献
致谢

(7)我国粮食补贴政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框架
    1.4 研究方法与论文创新点
2 粮食补贴政策实施依据的理论分析
    2.1 粮食补贴的分类与含义
        2.1.1 粮食的分类
        2.1.2 粮食补贴的概念
    2.2 粮食产业的基础性地位
    2.3 粮食产业的弱质性理论
    2.4 公共选择与外部性理论
3 我国粮食补贴政策
    3.1 我国粮食补贴的政策目标
    3.2 我国粮食补贴政策的发展历程
    3.3 我国粮食补贴政策的体系
        3.3.1 综合性收入补贴
        3.3.2 专项生产性补贴
        3.3.3 粮食最低收购价
        3.3.4 农业种植合作社
4 粮食补贴政策实施及存在问题分析
    4.1 我国粮食补贴政策的实施
        4.1.1 我国粮食补贴总额
        4.1.2 粮食直接补贴政策
    4.2 粮食补贴政策存在的问题
        4.2.1 补贴力度不大
        4.2.2 补贴成本分摊不合理
        4.2.3 补贴方式不明确
        4.2.4 补贴标准低且地区差异大
        4.2.5 补贴体系不完善
    4.3 补贴资金来源过窄
    4.4 政策落实不到位
    4.5 政策效率较低
    4.6 副效应的连锁产生
5 主要市场经济国家粮食补贴政策的经验与借鉴
    5.1 美国的粮食补贴政策
        5.1.1 价格支持政策阶段
        5.1.2 收入补贴政策为主阶段
    5.2 欧盟的粮食补贴政策
        5.2.1 实施背景
        5.2.2 主要内容
6 完善我国粮食补贴政策的建议
    6.1 重视粮食补贴对象增强人文关怀
    6.2 扩大粮食补贴的投入主体
    6.3 优化粮食补贴结构
    6.4 提高政策的执行效率
    6.5 完善粮食市场体系建设
    6.6 依法监督检查落实政策的执行情况
参考文献
后记

(8)我国粮食价格波动因素分析与预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CONTENTS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选题的背景与研究的意义
        1.1.1 选题的背景
        1.1.2 论文研究的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粮食价格的国内研究现状及评述
        1.2.2 粮食价格的国外研究现状及评述
        1.2.3 模糊数学在农业研究中的应用综述
        1.2.4 国内外研究文献综合评述
    1.3 论文的主要内容、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1.3.1 主要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技术路线
2 我国粮食价格形成机制及价格波动基本理论
    2.1 基本概念的界定
        2.1.1 粮食的概念
        2.1.2 粮食价格的界定与划分
        2.1.3 粮食价格的特点
    2.2 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粮食价格
        2.2.1 经济学中的价格理论体系
        2.2.2 粮食价格的形成
        2.2.3 粮食现货价格
        2.2.4 粮食期货价格
    2.3 我国的粮食价格机制演变的历史轨迹
        2.3.1 自由购销价格阶段
        2.3.2 统购统销价格阶段
        2.3.3 计划定价为主,市场调节为辅
        2.3.4 价格双轨制阶段
        2.3.5 保护价向市场形成价格转轨阶段
        2.3.6 全面市场化阶段
    2.4 粮食价格波动的内涵和特征
        2.4.1 粮食价格波动的内涵
        2.4.2 粮食价格波动的特征
    2.5 粮食价格波动的理论基础
        2.5.1 劳动价值论
        2.5.2 供需价格论
        2.5.3 制度政策论
        2.5.4 货币市场波动论
    2.6 本章小结
3 我国粮食价格的波动态势与相关分析
    3.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粮食价格的波动态势
        3.1.1 研究方式的说明
        3.1.2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粮食价格的波动态势
    3.2 近年来粮食价格的运行及走势
        3.2.1 近年来全球粮食价格波动状况
        3.2.2 我国粮食价格近期的运行与走势
    3.3 我国粮食价格与粮食成本的比较分析
        3.3.1 粮食成本的构成
        3.3.2 我国的粮食成本与粮食价格
    3.4 我国粮食价格的基本政策分析
    3.5 本章小结
4 粮食价格波动因素分析
    4.1 商品属性下的粮食价格波动因素
        4.1.1 人口数量
        4.1.2 居民收入与消费结构
        4.1.3 粮食产量
        4.1.4 粮食生产成本
    4.2 政策属性下的粮食价格波动因素
        4.2.1 粮食收购价格的影响
        4.2.2 农业资金支出与科技进步
        4.2.3 居民消费状况对粮食价格的影响
        4.2.4 粮食专储机制
    4.3 金融属性下的粮食价格波动因素
        4.3.1 全球经济状况
        4.3.2 国际粮食价格的传导效应
        4.3.3 国际能源价格
        4.3.4 人民币汇率
    4.4 本章小结
5 商品属性下粮食价格的局部均衡模型
    5.1 局部均衡模型建模原理
    5.2 变量说明
    5.3 模型构建
        5.3.1 利润函数方程
        5.3.2 要素供应方程
        5.3.3 收入与消费方程
        5.3.4 均衡条件方程
        5.3.5 模型的封口
    5.4 方程中各函数的确定
    5.5 数据拟合及模型测算
        5.5.1 供需方程中各参数的确定
        5.5.2 外生变量的赋值
        5.5.3 供需因素的局部均衡方程及求解
    5.6 模型结果分析及调控建议
        5.6.1 模型结果分析
        5.6.2 调控建议
    5.7 本章小结
6 政策属性下粮食价格的模糊回归模型
    6.1 模型所要用到的模糊理论
        6.1.1 模糊集合与隶属函数
        6.1.2 λ截集
        6.1.3 模糊数据回归
    6.2 变量与数据的选择
    6.3 粮食价格的模糊回归
        6.3.1 模糊数据回归建构
        6.3.2 参数估计与检验
        6.3.3 粮食价格的模糊数据回归方程
    6.4 模型结果分析及调控建议
        6.4.1 结果分析
        6.4.2 调控建议
    6.5 本章小结
7 金融属性下粮食价格的时间序列分析模型
    7.1 模型的理论基础
        7.1.1 序列的预处理——平稳性与随机性检验
        7.1.2 模型识别与参数估计
    7.2 粮食价格的动态回归模型
        7.2.1 变量的设定与取值
        7.2.2 输入输出序列的平稳性检验
        7.2.3 输入输出序列的随机性检验
        7.2.4 模型识别与拟合
    7.3 协整检验与误差修正模型
        7.3.1 输入输出序列间的协整检验
        7.3.2 误差修正模型
    7.4 模型结果分析以及调控建议
        7.4.1 结果分析
        7.4.2 调控建议
    7.5 本章小结
8 模糊数据时间序列综合模型与预测
    8.1 粮食价格与波动因素间的因果关系检验
        8.1.1 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
        8.1.2 粮食价格与其影响因素间的因果关系检验
    8.2 综合模型与前模型的对接及其预测流程
        8.2.1 综合模型与前述模型的对接
        8.2.2 模糊数据时间序列的预测流程
    8.3 我国粮食价格的模糊时间序列模型及预测分析
        8.3.1 论域与模糊集的设定
        8.3.2 模糊趋势检验
        8.3.3 粮食价格数据模糊化与模糊关系矩阵
        8.3.4 价格预测模式与输出
    8.4 本章小结
9 结论与讨论
    9.1 结论
    9.2 创新点与展望
        9.2.1 创新点
        9.2.2 今后的研究方向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9)非传统视角下的粮食安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1章 绪论
    1.1 粮食安全的概念
        1.1.1 国内外粮食及粮食安全的细微区别
        1.1.2 粮食安全概念的提出
        1.1.3 粮食安全的评价指标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方法和研究目的
        1.3.1 主要研究方法
        1.3.2 研究目的
    1.4 选题意义及创新和不足之处
        1.4.1 选题意义
        1.4.2 创新之处
        1.4.3 存在的不足之处
第2章 非传统安全与粮食安全
    2.1 非传统安全的定义、内容、演化及特征
        2.1.1 非传统安全的定义及内容
        2.1.2 非传统安全问题的演化
        2.1.3 非传统安全问题的特征
    2.2 粮食安全的非传统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
        2.2.1 粮食安全的非传统特征
        2.2.2 影响粮食安全的因素
第3章 中国粮食安全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3.1 中国粮食安全现状
        3.1.1 播种面积现状
        3.1.2 粮食产量现状
        3.1.3 单产水平现状
        3.1.4 进出口现状
        3.1.5 供给紧平衡状态持续,风险承受力相对较低
        3.1.6 依靠传统粮食生产方式提升产量难度加大,并易引发次生安全问题
        3.1.7 供需在区域分布上失衡,增加粮食安全调控难度
        3.1.8 农业生产配套设施落后,科技支撑力弱,增加粮食安全不稳定性
    3.2 中国粮食安全的影响因素
        3.2.1 传统的影响因素
        3.2.2 非传统的影响因素
第4章 气候变化对粮食安全的影响分析
    4.1 气候变化对粮食安全的影响
        4.1.1 气候变化的总体趋势是全球变暖、气温升高
        4.1.2 气候变化的主要表现是干旱、极端天气增加
        4.1.3 气温上升、干旱、极端天气对农业及粮食生产的影响
    4.2 气候变化由人类活动引起
第5章 跨国农业企业对粮食安全的影响分析
    5.1 跨国农业企业的情况概述
        5.1.1 美国嘉吉公司(Cargill)
        5.1.2 美国ADM公司(Archer Daniels Midland)
        5.1.3 美国邦吉公司(Bunge)
        5.1.4 美国杜邦公司(DuPont)旗下的先锋公司(Pioneer)
        5.1.5 美国孟山都公司(Monsanto)
        5.1.6 瑞士先正达公司(Syngenta)
        5.1.7 法国路易达孚公司(Louis Dreyfus)
        5.1.8 丰益国际(Wilmar International)及旗下的益海嘉里(Yihai Kerry)
    5.2 跨国农业企业通过大范围布局控制产业链
        5.2.1 增加投资,扩大在华规模
        5.2.2 继续抢占市场份额,向粮食全产业推进
    5.3 跨国农业企业通过技术和专利控制产品和市场
        5.3.1 研发新品种,扩大市场份额
        5.3.2 通过申请专利保护,控制产品
    5.4 跨国农业企业采取迂回方式绕开监管
        5.4.1 多种方式变换“身份”,“稀释”外资成分
        5.4.2 暗中使力,借内资之壳,遮外资之实
        5.4.3 “冠冕堂皇”的以内资姿态亮相市场
    5.5 小结
        5.5.1 关于跨国农业企业的扩张
        5.5.2 关于跨国农业企业大肆推广的转基因品种
第6章 粮食安全保障措施分析
    6.1 传统农业大国粮食安全保障情况总结及结论
        6.1.1 国外主要经济体粮食安全保障措施总结
        6.1.2 结论
    6.2 对跨国农业企业的管控
        6.2.1 从法律层面加强对跨国农业巨头和粮食管理部门的监管
        6.2.2 建立相关信息发布和监测平台,确保有效调控
        6.2.3 提高国企和民企的协调作战能力
    6.3 对气候变化影响的应对
        6.3.1 对气候变化的“被动应战”
        6.3.2 对气候变化的“主动接招”
    6.4 现有保障措施的创新性建议
        6.4.1 关于对粮食储备体系的建议探讨
        6.4.2 关于反对浪费的建议探讨
参考文献
附录:粮食法(征求意见稿)
后记
学术论文发表情况

(10)农业补贴政策效果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第一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述评
        1.2.1 国外研究述评
        1.2.2 国内研究述评
        1.2.2.1 农业补贴及其政策含义
        1.2.2.2 国外农业补贴政策比较与借鉴
        1.2.2.3 国内农业补贴政策实施效果评价
        1.2.3 简要评述
    1.3 研究目标与思路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思路
    1.4 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
    1.6 研究特色与创新之处
第二章 农业补贴政策评价理论分析
    2.1 概念界定
        2.1.1 农业补贴和国内农业支持分类
        2.1.2 农业补贴范畴界定
    2.2 农业补贴政策理论依据
        2.2.1 弱质产业扶持论
        2.2.2 农产品价格波动论
        2.2.3 公共产品提供论
        2.2.4 城乡反差协调论
        2.2.5 利益集团选择论
        2.2.6 公共政策理论
    2.3 农业补贴政策经济效果
        2.3.1 粮食直接补贴政策效果
        2.3.2 收入补贴政策效果
        2.3.3 生产补贴政策效果
        2.3.4 价格补贴政策效果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中国农业补贴政策演变特征分析
    3.1 中国农业补贴政策演变历程
        3.1.1 计划经济时期(1950—1978年)
        3.1.2 改革时期(1979—2002年)
        3.1.2.1 农业汲取深化阶段(1979—1997年)
        3.1.2.2 农业汲取向农业保护过渡阶段(1998—2002年)
        3.1.3 完善时期(2003年—至今)
    3.2 中国农业补贴政策实施现状及其特征
        3.2.1 中国农业补贴政策实施现状
        3.2.2 现阶段中国农业补贴政策实施特征
    3.3 农业补贴政策阶段性目标及差异
        3.3.1 农业补贴政策阶段性目标
        3.3.1.1 计划经济时期农业补贴政策目标
        3.3.1.2 改革时期农业补贴政策目标
        3.2.1.3 完善时期农业补贴政策目标
        3.3.2 农业补贴政策阶段性差异
    3.4 中国农业补贴政策演变规律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农业补贴政策效果统计分析——以河南省为例
    4.1 河南省现行农业补贴政策回顾
        4.1.1 惠农补贴政策
        4.1.2 改善农村生活条件政策
        4.1.3 支持粮食生产政策
        4.1.4 支持现代农业建设政策
    4.2 农业补贴政策效果评价
        4.2.1 收入补贴政策效果
        4.2.1.1 对粮食生产的影响
        4.2.1.2 对农民收入的影响
        4.2.2 生产性补贴政策效果
        4.2.2.1 良种补贴的政策影响
        4.2.2.1.1 对粮食生产变动的影响
        4.2.2.1.2 对农民收入变动的影响
        4.2.2.1.3 对良种普及推广变化的影响
        4.2.2.2 农机具购置补贴政策影响
        4.2.2.2.1 对农户粮食生产行为选择的影响
        4.2.2.2.2 对农民收入变化的影响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农业补贴政策增产效果评价
    5.1 农业补贴政策对粮食种植面积的影响
        5.1.1 农业补贴政策影响粮食种植面积的经济学机理
        5.1.2 农业补贴政策影响粮食种植面积实证分析
        5.1.2.1 模型选择
        5.1.2.2 变量选取
        5.1.2.3 数据来源
        5.1.2.4 数据描述
        5.1.2.5 计量结果与讨论
    5.2 农业补贴政策对粮食产量的影响
        5.2.1 农业补贴政策影响粮食产量的经济学机理
        5.2.2 农业补贴政策影响粮食产量实证分析
        5.2.2.1 模型与变量选择
        5.2.2.2 数据描述
        5.2.2.3 计量结果与讨论
    5.3 农业补贴政策促进粮食增产的实践效果——以河南省为例
        5.3.1 粮食种植面积与产量双增长
        5.3.2 地方政府鼓励种粮的积极性提高
        5.3.3 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增强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农业补贴政策增收效果评价
    6.1 农民增收效果经济学分析
    6.2 计量经济模型设计
    6.3 抽样数据描述
        6.3.1 数据来源
        6.3.2 农民调查数据的基本情况
        6.3.2.1 农户家庭人均纯收入分组状况分析
        6.3.2.2 不同收入组农民特征分析
        6.3.3 变量描述性统计分析
    6.4 实证检验结果及分析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农业补贴政策效率评价
    7.1 农业补贴政策效率评价的理论基础
    7.2 数据包络分析方法简介
        7.2.1 DEA模型简介
        7.2.2 DEA模型特点
    7.3 DEA模型的构建
    7.4 数据来源与指标选择
    7.5 农业补贴政策效率评价结果
    7.6 农业补贴政策效率影响因素分析
        7.6.1 理论假设
        7.6.2 Tobit模型简介
        7.6.3 模型估计结果
        7.6.4 结论与讨论
    7.7 本章小结
第八章 农业补贴政策国际经验借鉴
    8.1 美国农业补贴政策及其演变
        8.1.1 演变历程
        8.1.2 主要政策工具
    8.2 欧盟农业补贴政策及其演变
        8.2.1 演变历程
        8.2.2 主要政策工具
    8.3 日本农业补贴政策及其演变
        8.3.1 演变历程
        8.3.2 主要政策工具
    8.4 发达国家农业补贴特点
    8.5 借鉴
    8.6 本章小结
第九章 研究结论与建议
    9.1 研究结论
        9.1.1 我国农业补贴政策趋于完善
        9.1.2 我国农业补贴政策取得显着效果
    9.2 完善现行农业补贴政策的建议
        9.2.1 完善以保障粮食安全和主要农产品供给,以及农民增收为主要目标的农业补贴政策体系
        9.2.2 构建以市场机制调整为主,行政调控为辅的农业补贴政策运行机制
        9.2.3 采取以价格支持为基础,多项补贴有机结合的农业补贴政策综合配套措施
        9.2.4 健全农业补贴的社会化服务体系,根据农户特征分类制定农业补贴政策及其措施
        9.2.5 推进农业补贴的法制化进程,完善农业补贴政策的管理和监督机制
    9.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农业补贴调查问卷
Abstract

四、保护价粮食收购“门槛”增高(论文参考文献)

  • [1]农企合作粮食仓储模式研究[D]. 储新元. 江南大学, 2021(01)
  • [2]劳动力价格上升视角下中国粮食安全研究[D]. 林陟峰. 北京科技大学, 2021(02)
  • [3]河南农业发展银行支持农村经济发展问题研究[D]. 陈思菁.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 2019(05)
  • [4]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效果分析及改进路径研究 ——以河南省小麦为例[D]. 王中洲. 河南工业大学, 2017(03)
  • [5]多形式资本的交织与茶的跨国流动 ——老挝丰沙里茶的民族志[D]. 郭静伟. 云南大学, 2016(04)
  • [6]区域农业安全理论及实证研究[D]. 赵其波. 中国农业大学, 2015(07)
  • [7]我国粮食补贴政策研究[D]. 张慧. 东北财经大学, 2014(08)
  • [8]我国粮食价格波动因素分析与预测研究[D]. 王淑艳. 东北农业大学, 2013(10)
  • [9]非传统视角下的粮食安全[D]. 王宏宇. 中央民族大学, 2013(11)
  • [10]农业补贴政策效果评价研究[D]. 张淑杰. 河南农业大学, 2012(06)

标签:;  ;  ;  ;  ;  

提高保障价收购粮食“门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