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心垫圈级进模设计

定心垫圈级进模设计

一、对中垫圈级进模设计(论文文献综述)

邓和平[1](2019)在《信息齿板精冲成形工艺优化及模具研发》文中认为信息齿板是测量轿车发动机曲轴上的发动机的转速,采集发动机的相位、油门位置等,为发动机正常工作时序提供基础信息的重要零件。其批量大,零件形状复杂,精度要求高,制造困难。前两年,这种齿形零件的精冲级进模需依靠国外进口。本课题研究信息齿板精冲成形的关键技术,并提出精冲该零件的最佳工艺参数,最后与企业联合开发精冲级进模具,实现信息齿板的精冲成形。本文首先从信息齿板结构特点入手,理清其成形难点,并运用Deform-3D模拟软件,分析外轮廓精冲过程中不同压入量下变形区的应力应变、静水压应力,同时建立了效率高的六分之一模拟模型,在此基础上,研究了变形区在不同压下量时的材料流动规律和外轮廓精冲过程中塌角形成原因。其次,确定以压边力、凹模圆角、凸凹模间隙以及V型压边圈齿距4个参数作为正交试验模拟的参数,进行精冲工艺参数优化。对模拟结果进行了极差分析,分析了这4个参数对断面光洁度影响规律,得到了精冲信息齿板的最佳工艺参数。最后,对齿形零件精冲级进模设计要点进行剖析,制定了合理的信息齿板精冲级进模工步方案。为解决精冲外轮廓时工件变形、推件和维修调节等问题,对精冲级进模结构进行了优化,设计出了完整的信息齿板精冲级进模具。进行了企业试模与试制,样件通过检测,达到了合格的要求。本文对信息齿板进行的精冲工艺参数优化和模具研发,解决了信息齿板的国产化问题,也为同类精冲零件工艺开发提供了参考。

董小华[2](2014)在《关于膜片弹簧冷加工工艺技术的研究》文中指出介绍了膜片弹簧冷加工的工艺流程设计,膜片弹簧冷加工重要工序模具设计,膜片弹簧冷加工模具设计整体要求,膜片弹簧冷加工的关键技术分析,重要工序的模具设计理念在行业内具有领先水平,模具设计的整体要求在膜片弹簧模具设计中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张萌[3](2012)在《基于LabVIEW的汽车手动变速器同步器性能测试试验台研究》文中指出同步器是手动变速器的核心部件,它对变速器换档过程中的换档轻便性、平顺性等主要技术指标有很重要的影响,对汽车的操纵性、经济性、安全性以及乘客的舒适性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同步器性能是考核变速器特性至关重要的因素之一,其性能质量的优劣将直接影响汽车行驶的可靠性。为了保证同步器的生产品质,必须对其性能进行准确、快速、有效的质量检测。本论文结合校企合作实际科研项目,到国内最大的微型车生产厂家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进行了调研,深入研究了国内外本研究领域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探究了同步器结构特点及性能影响因素,在参照全国汽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变速器技术委员会组织起草的汽车行业标准《《QC/T568-1999汽车机械式变速器台架试验方法》、《《QC/T568.1-2010汽车机械式变速器总成台架试验方法第1部分:轻微型》征求意见稿及日本《JASO-C203手动变速箱台架性能试验规程》基础上,通过对变速器的传动性能、同步器的性能等进行分析,研制出同步器性能测试台架。作者重点完成了基于LabVIEW控制部分的测试软件的开发工作,并参与了试验台的部分机械设计和硬件设计工作。论文针对锁环式同步器进行了UG三维建模,并完成锁环式同步器各零部件的装配。试验台采用交流电机来模拟发动机,通过变频器调节电压来实现对电机转速的控制以及电涡流测功机施加负载的调节,换档操纵机构采用双步进电机驱动实现选档及换档;控制系统部分主要搭建了测试系统的构架,借助LabVIEW编制测试程序,实现了同步器性能测试试验台的动作智能控制;构建了虚拟实验仪器,完成了数据采集、图形显示和数据管理。为了保证试验台的正常使用,试验台的操作,维护以及试验过程必须按要求进行。在所研制的手动变速器同步器性能测试试验台上,对测试样件进行了大量同步器同步性能测试试验,取得了相应的性能参数数据和一些经验,通过对试验数据的分析,得到了测试样件的同步时间。结论表明,此系统实现达到了预期的设计目标。基于LabVIEW的汽车手动变速器同步器性能试验台的研究将机电技术及计算机辅助测试技术相结合,提升了企业的测试技术水平,为提高我国汽车企业自主研发能力提供了技术信息平台。它的研究与开发具有理论意义和工程实用价值。

赵连峰[4](2012)在《冲压生产线性速横杆式自动化输送系统的设计与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现代制造技术的发展,冲压生产技术也向高速化、自动化、柔性化方向发展。冲压生产过程中的手工操作、人工上下料等传统生产方式已经无法满足高速发展工业需要。在冲压生产中采用机械手代替手工操作、人工上下料,构成自动化生产单元或组成柔性自动化生产线,是进行高速、高效、高质量冲压生产的一种有效的方法,也是现代冲压生产技术的重要的发展方向之一[1]。空调是现代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家用电器,根据相关数据显示,2011年1-12月,全国空调产量达到1.39亿台。空调侧板是构成空调外壳的主要部件,每年空调侧板的需求量和产量都很大。空调侧板的冲压工序包括切边、冲孔、切口、翻孔、成型。现在国内许多冲压件生产厂商,空调侧板生产过程仍然采用手工操作、人工上下料的传统方式,工作效率低下,工人劳动强度大,影响了国内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本文从国内外冲压加工自动化的发展状况着手[2],设计与研究了一种用于多工序冲压生产的快速横杆式自动化输送系统,具体工作如下:(一)研究了空调侧板的冲压生产工艺,分析了冲压机的工作方式、结构特点和对上下料工作的要求,确定了自动化输送系统的工作原理,设计了输送系统的总体方案。(二)从系统的总体方案入手,分别对输送系统的各个机械部件进行了设计与分析,输送系统的机械部件包括坯料升降台、中间停歇站、横梁支撑台、运动横梁、横梁驱动台等。(三)对快速横杆式自动化输送系统中采用的气动真空系统进行了设计与研究。分析了气动真空系统的工作特点,确定了工作原理图,并对真空吸盘、真空发生器等关键元器件进行了计算选型。(四)对输送系统的电气控制系统进行了研究设计。分析了控制对象的运动特点,根据控制系统的特点,设计了电气控制原理图。选择PLC为控制核心的控制系统,设计了PLC接线端子图。本课题设计与研究的输送系统能够高效率地完成工件上下料、对中定位等工作,实现冲压生产的机械化、自动化,代替传统的手工操作、人工上下料的生产方式[3]。对提高冲压生产效率,降低工人劳动强度,实现高速、高效、高质量冲压生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马振[5](2012)在《组合模具智能化设计系统的开发与研究》文中提出本文主要介绍了基于Visual C++的SolidWorks三维软件二次开发技术,实现组合模具智能化设计,对组合冲压模具虚拟设计和自动装配进行研究和开发的方法。智能化组合模具虚拟设计系统是一个将虚拟现实技术引入CAD环境的软件系统,是计算机技术在模具设计中的综合应用。它将设计师在多年工作中积累的经验和模具行业的基本标准融合在一起,改变了传统模具设计方式。大大降低基本模具的设计难度和减少设计师的工作量。在开发过程中,首先确定了该软件系统的具体功能和总体目标,并在大量阅读文献和调研的基础上做了全面的需求分析和可行性的研究,最终确定了该课题的整体方案。通过已有数据的分析和归纳,建立数学模型并用c语言编程做成推理机供系统逻辑推理使用。对系统的主要功能进行分类,得到几个功能模块。系统所需的基本数据流则应用Access和sql server建立数据库。最后应用Visual C++编程工具完成程序的界面和代码设计,实现一个实用的应用软件程序。组合模具智能化设计系统软件在使用过程中表明:该系统是计算机技术在模具设计生产中的综合应用,具有较大发展前景;该系统适应现代多种类小批量的模具设计,具有较方便的人机交互机制,可大大简化和提升模具设计水平。

郭高垒[6](2011)在《套装式螺杆钻具定子加工工艺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等壁厚螺杆钻具定子以其橡胶层厚薄均匀,改善钻具马达井下工作时的散热性能,降低热聚集效应,从而减缓定子橡胶的老化延长钻具的使用周期;溶解与温度膨胀变形均匀,在钻井液流体作用下能很好地保持马达共轭密封线型,提高马达的密封性能,减少高压钻井液由于密封造成的泄露,使钻具长时间保持在高效率下运转;在相同载荷作用下与传统的不等壁厚相比,法向位移小且均匀,抗变形能力及马达的单级承压能力显着提高,在相同工况下马达输出扭矩增大;增加定子橡胶与壳体的理论接触面积,在相同粘接条件下由于粘接面的增大使粘接更牢固,降低橡胶层由于脱胶导致失效的可能性。等壁厚螺杆钻具以其独特的优越性能获得了国内外专家的认可,但其定子细长内螺旋孔的存在,加工中切削量大、空间小、刚度低及内孔成形运动复杂,一直成为加工上难题。本文针对等壁厚螺杆钻具定子内螺旋曲面的成形原理分析,通过改变其成形方案提出套装式等壁厚定子加工结构,将定子内螺旋面的分层加工代替整体加工,降低了定子曲面的加工难度,并围绕套装式等壁厚螺杆钻具定子加工工艺进行深入研究。首先,文章总体上阐述了螺杆钻具的发展历程及国内外应用状况,分析了国内目前对等壁厚定子的加工方法及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套装式等壁厚螺杆钻具定子加工方案。与现行的加工方法相比,降低了定子内曲面的成形加工难度,并为其它复杂螺杆钻具定子结构的实现提供加工上的支持。其次,通过对套装定子联接方法的比较,提出采用定子结构过盈量来实现套装联接。并对套装式定子加工过盈量及其力学问题进行理论分析与有限元仿真,获得套装式定子加工过盈量与定子的应力位移分布规律的关系,为套装式定子结构即加工过盈量优化提供参考。最后,在钻具定子线型形成及计算分析的基础上,利用板料冲压理论、电加工技术以及装配理论,确定两步完成套装式定子加工方案;完成冲压模具的总体结构设计、冲压主参数及模具设计、模具的三维虚拟造型;分析了套装式定子的误差来源,并对由于套装设计上造成的误差进行理论计算预测;综合利用分组装配与热装配技术,完成定子加工后期组装流程设计,并对组装中温度对定子应力影响进行分析。

金龙建,金龙周,洪慎章[7](2010)在《垫片套料连续模设计特点》文中研究表明各种规格的垫圈是各种机械设备中的常用零件,规格多,生产批量大,年产量在数十万件以上。旧工艺采用单只垫圈冲孔——落料复合模,该工艺存在着材料利用率低、模具及冲压设备多等问题,关键的问题是生产率低,从而增加了垫圈的生产成本。为了节省材料及提高生产率,利用套料方法设计一副三种垫圈同时冲孔、

范之海[8](2010)在《三工位注射轮胎设备的设计研究》文中认为由于我国现代化步伐的飞速前进,汽车产业的迅速发展,现在越来越需要大量高质量的轮胎。而拥有高质量的轮胎成型硫化设备才能保证高质量轮胎的生产,即轮胎成型硫化设备的水平决定着轮胎生产的水平。当今社会主要的轮胎成型的方法有缠绕法、模压法、离心浇铸聚氨酯法等。但这些设备和成型方法仍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第一缠绕法和模压法都属于一种将预先制好的胶片进行贴合的工艺,其使用设备多、消耗能量大,制造工艺复杂、且制品胶层之间致密性差,易出现脱层现象,胎冠使用寿命短;二是因材料的特殊性聚氨酯轮胎内生热现象严重且不易导热,并且其抗拉伸、抗撕裂、耐磨性和抗滑性能差,由于这些不足的存在,阻碍了聚氨酯轮胎的进一步推广。本设计深入研究了各种轮胎成型设备的性能和特点,结合青岛科技大学高分子加工机械研究所现有的专利和技术,全新设计了三工位一步法注射轮胎成型硫化机组。以此使轮胎制品拥有“高质、高效、低成本、低能耗”的优势,从而进一步满足了市场的需求。本文的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首次将一步法注射技术应用于注射轮胎胎冠,大幅度提高轮胎的表面质量和整体胎体的使用寿命,从而提高了轮胎的整体性能和生产效率。(2)注射轮胎成型硫化机组具有三工位一体式结构,整套设备可以在三工位同时进行注射、硫化和脱模等工作,极大的提高了生产效率,实现了连续化生产。并且可以在不超过设计的锁模力下更换不同的模具,可以应用在大、中、小型模具的注射成型硫化。(3)在本次设计开放式轴承座和弹簧缓冲装置,提高了压力传感器的可靠性和控制精度,解决了电动螺旋锁模机构偶尔卡死时无法卸载的难题。(4)注射口开在专门的流道板上,故而整个压合力均作用在流道板上,而流道板通向下模的方向又是向上的,这样解决了传统注射口开在模具上模具容易移位的问题,从而使得在合模时不会造成合模力偏心。注射口下移到单独的流道板可以使胶料在模具中自下而上流动,从而避免偏心和漏胶。(5)轮胎顶出装置采用了机械传动和电磁传动相结合的方式,开创了硫化机历史上的先河。通过电磁离合器的采用可以使得顶出电机和上面的合模电机独立工作,效率更高,且操作更加简便。(6)设计了三工位的横向移动装置,采用了高精度滚珠丝杠导轨副、齿轮齿条作为传动装置,确保注射装置在移动中能够实现高精度的可靠定位。(7)本次设计中采用了先进的传感技术。压力传感器可以准确的控制注射压力,压合力和锁模吨位,提高精度,进而提高轮胎整体的质量。(8)运用传统设计、三维造型设计和三维过程模拟、有限元分析相结合的方式,从而减少了设计制造时间、降低了成本、可提前对样机先评估,为产品的开发提供了检验手段。总之,三工位一步法注射轮胎成型硫化机组属于轮胎制造行业内首次创新设计,在设备方面具有:生产效率高,工作精度高,生产连续化、操作自动化的特点;在制成品方面具有:轮胎整体胶料结合更加致密,轮胎整体寿命大幅度提高。因而本次设计具有当今社会成型轮胎设备所不具备的多种优点,具有明显的创新性。

李京奎[9](2010)在《组合模具虚拟设计中模架自动选件及拼装的研究》文中认为本论文以组合冲压模具为研究对象,以组合模具的模架为具体的切入点,研究了组合冲模模架部分的智能化设计技术。首先,从组合模具模架快速设计的角度出发,并在前人将组合冲模近千个标准元件已经建模完成的基础上,分析归纳了组合冲模元件的分类及命名规则,研究了元件的参数化建模技术。最终制作了一个组合冲模元件库的SolidWorks插件,此插件可满足设计人员快速设计的需要,大大提高工作效率。第二,通过分析五种常见模架形式的元件构成,总结归纳出了模架元件的选件规律,从而创建了通用的组合冲模模架元件选择的知识规则,并基于此规则建立了相应的数学模型公式,最后通过VB语言程序设计,实现了组合冲模模架元件的自动选择。第三,为实现组合冲模模架的自动拼装,归纳分析了模架元件的装配特征、装配约束关系,并建立了组合冲模模架装配结构树,为模架自动拼装的数学模型的建立及程序的编制做好了前期工作。综上,本文已经全部完成模架元件库插件的创建、自动选件等工作,并对模架自动拼装的思路及自动拼装顺序等做了初步的探索,为最终的建立“组合冲模智能化虚拟设计系统”做出了必要的基础性工作。

欧阳坤[10](2009)在《大厚差板材零件的冷冲锻成形工艺及其机理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前许多大表面积且壁厚差较大的零件,一般采用焊接组合或整体铸造的方式制造。由于结构轻量化的要求,考虑以冲锻复合成形工艺整体塑性成形此类零件。本文研究的双筒形件,内圆筒壁厚4mm,而其它部位厚2mm。针对该特点,制定出先以正向拉深成形外圆筒,再以强力增厚反向拉深成形内圆筒并储备金属,最后镦锻增厚内圆筒的冲锻复合成形工艺方案。首先采用有限元模拟软件eta/DYNAFORM使用壳单元研究冲压工序中材料的流动规律,分析了正向拉深工序中压边力的影响,强力增厚反向拉深工序中压环和压边圈的形状、压环运动速度、压边力、凸模与凸凹模之间的间隙对工件内筒壁增厚效果的影响。然后采用通用有限元软件MSC.Marc/Mentat使用体单元研究镦锻工序中材料的流动规律,分析了压边圈形状尺寸、镦粗比分配对镦锻成形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强力增厚反向拉深工序中,弧形结构的压环、压边圈能有效促进材料由外筒壁流向内筒壁,内筒壁的最小和最大厚度随压环速度增加而增加,且存在一个极值;变压边力对内筒壁增厚效果优于恒定压边力;镦锻工序中,压边圈靠近内筒端添加圆角能有效引导材料流动,避免折叠;工件内筒两步镦粗即可成形。根据数值模拟获得的成形规律,进行工艺试验,验证了强力增厚拉深工序的内筒增厚效果。冲压储料与锻造增厚的研究,改变了板材件通常是壁厚基本均匀或减薄的特点,为汽车及航空航天等领域大厚差复杂零件的整体塑性成形,奠定了理论与实验基础。

二、对中垫圈级进模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对中垫圈级进模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1)信息齿板精冲成形工艺优化及模具研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
    1.2 信息齿板介绍
    1.3 相关技术研究现状
        1.3.1 精冲技术研究现状
        1.3.2 薄壁零件成形的研究现状
        1.3.3 齿形零件塌角的研究现状
        1.3.4 锥形沉孔方面的研究现状
        1.3.5 有限元仿真在精冲领域运用现状
        1.3.6 多工位级进模的研究现状
    1.4 课题的研究目的、意义与研究内容
        1.4.1 课题研究目的与意义
        1.4.2 课题研究内容
    1.5 本章小结
2 信息齿板精冲成形机理
    2.1 信息齿板成形工艺性及成形难点分析
        2.1.1 信息齿板整体分析
        2.1.2 信息齿板材料的工艺性
        2.1.3 信息齿板成形难点分析
        2.1.4 信息齿板涉及的成形技术
        2.1.5 齿形零件精冲成形特点
    2.2 信息齿板精冲变形分析
        2.2.1 信息齿板精冲成形模型建立
        2.2.2 信息齿板精冲时变形区的应力分析
        2.2.3 信息齿板精冲时变形区的应变分析
        2.2.4 信息齿板精冲时静水压力分析
        2.2.5 信息齿板精冲时材料流动分析
    2.3 信息齿板精冲成形过程中的缺陷
        2.3.1 塌角的形成与分析
        2.3.2 齿顶塌角材料流动分析
    2.4 精冲速度对精冲断面质量的影响
    2.5 本章小结
3 信息齿板精冲工艺参数优化
    3.1 精冲试验参数初步设计
        3.1.1 精冲工艺的力能参数
        3.1.2 精冲模具的间隙
        3.1.3 齿形零件成形刃口圆角设计
        3.1.4 V形齿圈参数设计
    3.2 信息齿板精冲工艺参数试验方案的选择
    3.3 信息齿板精冲试验参数优化设计
    3.4 信息齿板精冲正交试验模拟结果分析
        3.4.1 正交模拟结果
        3.4.2 压边力对光洁长度的影响
        3.4.3 凹模圆角半径对光洁长度的影响
        3.4.4 凸凹模间隙对光洁长度的影响
        3.4.5 V形压边圈齿距对光洁长度的影响
    3.5 信息齿板精冲最佳工艺参数的确定
    3.6 信息齿板最佳工艺参数的模拟验证
    3.7 本章小结
4 信息齿板精冲级进模结构优化设计
    4.1 齿形零件精冲设计要点
        4.1.1 齿形零件精冲工艺设计要点
        4.1.2 齿形零件精冲模具设计要求
    4.2 工步设计
        4.2.1 工步方案设计
        4.2.2 工步相关计算
    4.3 信息齿板精冲级进模结构优化
        4.3.1 螺钉兼作定位销的设计
        4.3.2 防已加工部位精冲变形的结构设计
        4.3.3 推件结构设计
        4.3.4 考虑方便装配、维修调节的凹模设计
        4.3.5 条料浮动夹持结构
    4.4 信息齿板精冲级进模设计
        4.4.1 信息齿板成形力计算
        4.4.2 压力中心计算
        4.4.3 信息齿板级进模部分零部件设计依据
        4.4.4 信息齿板级进模总装图
    4.5 本章小结
5 企业试模和样件加工检测
    5.1 精冲设备与模具试模
        5.1.1 精冲设备与测量仪器简介
        5.1.2 模具试模
    5.2 信息齿板样件质量分析
    5.3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取得的研究成果

(2)关于膜片弹簧冷加工工艺技术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膜片弹簧冷加工工艺流程的解析及优缺点分析
2 膜片弹簧冷加工模具分析
    2.1 膜片弹簧冷加工模具的分类
    2.2 膜片弹簧冷加工模具设计
    2.3 膜片弹簧模具结构的总体要求
3 膜片弹簧冷加工关键技术分析
    3.1 膜片弹簧工艺孔加工
    3.2 膜片窗口圆角加工

(3)基于LabVIEW的汽车手动变速器同步器性能测试试验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汽车惯量的模拟
        1.2.2 换档动作执行机构的研制
    1.3 本文研究内容
    1.4 本章小结
第2章 同步器的结构特点及同步器性能影响因素
    2.1 同步器结构特点介绍
        2.1.1 滑块式同步器的结构特点
        2.1.2 锁销式同步器的结构特点
        2.1.3 锁环式同步器的结构特点
        2.1.4 增力式同步器的结构特点
    2.2 影响同步器性能的因素
        2.2.1 结构参数对同步器性能的影响
        2.2.2 摩擦材料对同步器性能的影响
        2.2.3 润滑油对同步器性能的影响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同步器零部件建模
    3.1 UG NX 7.5介绍
    3.2 同步器UG建模
        3.2.1 同步环的UG建模
        3.2.2 接合齿圈的UG建模
        3.2.3 接合套的UG建模
        3.2.4 花键毂的UG建模
        3.2.5 同步器零部件的UG装配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同步器性能测试试验台的研制
    4.1 试验台研制参照的标准
    4.2 试验台的硬件部分
    4.3 试验台的控制测试系统
        4.3.1 试验台数据信号采集卡
        4.3.2 试验台步进电机控制卡
        4.3.3 试验台采用的传感器
        4.3.4 试验台测试软件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同步器性能测试试验
    5.1 试验台操作过程
    5.2 测试样件的拆卸与安装
        5.2.1 样件拆卸步骤
        5.2.2 样件安装步骤
    5.3 换档动作执行机构的安装
    5.4 同步器性能测试
    5.5 试验台的维护与保养
    5.6 本章小结
第6章 总结及展望
    6.1 全文总结
    6.2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4)冲压生产线性速横杆式自动化输送系统的设计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冲压技术简介
        1.1.1 冲压技术分类
        1.1.2 冲压技术特点
        1.1.3 冲压技术的应用与发展
    1.2 冲压自动化简介
        1.2.1 冲压自动化技术发展概况
        1.2.2 冲压自动化的发展趋势
        1.2.3 冲压自动化的意义和优点
    1.3 国内外发展现状
    1.4 课题的来源、研究目的和意义
        1.4.1 课题的来源
        1.4.2 课题的研究目的和意义
    1.5 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
    1.6 本章小结
2 空调侧板冲压工艺分析和输送系统总体方案设计
    2.1 空调侧板冲压工艺分析
    2.2 冲压机结构特点说明
    2.3 输送系统总体方案设计
    2.4 本章小结
3 输送系统机械部件设计与分析
    3.1 坯料升降台
        3.1.1 坯料升降台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
        3.1.2 坯料升降台关键部件的选型设计与分析
    3.2 中间停歇站
        3.2.1 特制中间停歇站的设计与分析
        3.2.2 普通中间停歇站的设计与分析
    3.3 横梁支撑台
    3.4 运动横梁
    3.5 横梁驱动台
    3.6 本章小结
4 气动真空系统的设计与研究
    4.1 输送系统的气动真空系统原理
    4.2 真空元器件的选型设计与计算
        4.2.1 真空吸盘的选型设计与计算
        4.2.2 真空发生器的选型设计与计算
        4.2.3 真空压力开关的选型设计与计算
        4.2.4 其他真空元器件的选型
    4.3 本章小结
5 电气控制系统的设计与研究
    5.1 输送系统控制方案设计与分析
    5.2 特制中间停歇站气路系统的设计
    5.3 电路系统的设计
    5.4 PLC控制系统的设计
    5.5 本章小结
6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位论文目录

(5)组合模具智能化设计系统的开发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课题研究现状
    1.3 国内研究存在的问题
    1.4 本课题研究意义
    1.5 课题的研究内容
第二章 组合模具智能化设计系统的理论基础
    2.1 组合模具设计的基础知识
        2.1.1 组合冲模的使用范围及技术参数
        2.1.2 组合冲模的标准元件
        2.1.3 组合冲模的基本结构
    2.2 组合模具设计的专家经验
        2.2.1 模具结构的选择经验
        2.2.2 模具元件的选择经验
        2.2.3 组合模具的拼装经验
    2.3 组合模具智能化设计系统的开发技术
        2.3.1 SolidWorks 二次开发技术
        2.3.2 Visual C++编程技术
        2.3.3 数据库技术
第三章 组合模具自动装配技术的研究
    3.1 组合模具元件装配模型
        3.1.1 组合模具元件装配模型的描述
        3.1.2 组合模具元件的装配特征
        3.1.3 组合模具元件间的装配关系
        3.1.4 组合模具元件装配特征的命名规则
    3.2 组合模具元件装配规则
        3.2.1 装配可行性规则
        3.2.2 组合模具装配方法
        3.2.3 组合模具自动装配中装配路径的选择
        3.2.4 集合论
        3.2.5 组合模具元件装配模型的数学模型
        3.2.6 组合模具自动装配程序的设计
    3.3 组合模具元件自动装配程序的实现
        3.3.1 基于VC++的SolidWorks 装配体二次开发技术
        3.3.2 组合模具自动装配的实现
        3.3.3 组合模具自动装配实例
第四章 组合模具智能化设计系统的开发与研究
    4.1 组合冲模智能化设计系统的菜单结构
    4.2 文件
        4.2.1 新建模具
        4.2.2 打开模具
        4.2.3 保存模具
    4.3 冲压件工艺分析
        4.3.1 工艺信息输入
        4.3.2 冲压件显示
        4.3.3 冲压件造型
        4.3.4 冲压件保存
    4.4 交互式设计
        4.4.1 模具元件库
        4.4.2 专用件造型
        4.4.3 专用件保存
        4.4.4 专用件检索
    4.5 检索式设计
        4.5.1 模具检索
        4.5.2 模具检索对话框
        4.5.3 模具检索方法
        4.5.4 数理逻辑
        4.5.5 模具检索信息分析及数学模型的建立
        4.5.6 模具检索的程序设计
        4.5.7 模具删除
    4.6 智能化设计
        4.6.1 组合冲模自动选件的研究
        4.6.2 组合冲模自动装配的研究
第五章 组合冲模智能化设计系统的编译与运行
    5.1 程序的编译
    5.2 程序的打包
    5.3 组合冲模智能化设计系统的运行
    5.4 组合冲模智能化设计系统运行实例
        5.4.1 冲压件的造型
        5.4.2 冲压件工艺分析
        5.4.3 组合冲模智能化设计
        5.4.4 单圆孔组合冲模的保存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全文总结
    6.2 展望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附录 1 —模具保存对话框程序
附录 2 —元件库对话框程序
附录 3 —模具检索对话框程序
附录 4 —智能化设计程序

(6)套装式螺杆钻具定子加工工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1 绪论
    1.1 前言
    1.2 螺杆钻具发展历程及应用
        1.2.1 螺杆钻具发展历程
        1.2.2 国内外螺杆钻具的应用
    1.3 问题的提出
    1.4 研究意义及内容
第二章 套装式螺杆钻具定子结构设计
    2.1 螺杆钻具结构特点与工作原理
        2.1.1 螺杆钻具结构组成
        2.1.2 螺杆钻具工作原理
    2.2 等壁厚钻具定子加工应用中的问题
    2.3 套装式螺杆钻具定子设计
        2.3.1 螺杆钻具曲面形成
        2.3.2 分层成型理论
        2.3.3 联接方案选择
        2.3.4 套装式螺杆钻具定子结构设计
    2.4 小结
第三章 定子加工过盈量与力学分析
    3.1 过盈联接力学模型
        3.1.1 圆筒过盈装配力学分析
        3.1.2 套装式定子结构过盈量计算
    3.2 定子应力与位移分布规律研究
        3.2.1 有限元建模
        3.2.2 过盈对定子应力位移分布规律影响
        3.2.3 内压对定子应力位移分布规律影响
    3.3 定子结构修正
        3.3.1 应力集中
        3.3.2 定子结构修正
    3.4 小结
第四章 定子加工工艺与误差分析
    4.1 钻具定子线型分析
        4.1.1 摆线类曲线形成
        4.1.2 摆线类曲线数学计算
    4.2 两步法定子加工
        4.2.1 定子加工方案设计
        4.2.2 冲压力分析
        4.2.3 冲裁间隙计算
        4.2.4 冲压模刃口尺寸确定
        4.2.5 落料外圆修整
    4.3 基于Pro/E的模具虚拟设计
        4.3.1 虚拟设计简介
        4.3.2 冲裁模三维造型设计
    4.4 理论线形误差分析
        4.4.1 线形误差来源
        4.4.2 线形误差预测
    4.5 小结
第五章 定子装配方案分析
    5.1 定子装配方案设计
        5.1.1 装配方法
        5.1.2 装配方案
    5.2 温度对定子装配的影响
    5.3 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情况

(8)三工位注射轮胎设备的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本课题研究目的与意义
        1.1.1 课题研究的来源
        1.1.2 本设计研究的意义
        1.1.3 课题的应用前景
    1.2 注射轮胎成型技术的进步与发展
        1.2.1 模压法成型轮胎
        1.2.2 缠绕法成型轮胎
        1.2.3 聚氨酯浇注法成型轮胎
        1.2.4 一步法注射成型轮胎
    1.3 本此设计所涉及的内容
        1.3.1 各个章节的安排
        1.3.2 本文的创新点
2 三工位一步法注射轮胎的相关理论研究
    2.1 一步法注射成型装置的理论研究
        2.1.1 一步法注射成型技术与装置
        2.1.2 一步法注射成型技术的特点
        2.1.3 一步法注射成型装置的实验研究
        2.1.3.1 一步法注射成型原理在薄壁空心制品中应用的验证试验与研究
        2.1.3.2 一步法注射原理在细长制品中的试验验证
        2.1.3.3 一步法注射成型技术基本的理论研究结论
    2.2 电动螺旋注射轮胎锁模装置的研究
        2.2.1 锁模装置最基本的要求
        2.2.2 电动螺旋锁模装置的主要结构及运行原理
        2.2.3 电动螺旋注射轮胎锁模原理在应用中的验证
        2.2.3.1 背景
        2.2.3.2 试验设备机台的结构
        2.2.3.3 实验得出的主要结论
        2.2.4 电动螺旋锁模装置研究的基本结论
    2.3 本章小结
3 三工位一步法注射轮胎硫化机组的理论分析以及模型的建立
    3.1 一步法注射技术的理论分析与数学推倒
        3.1.1 注射功率的数学模型的建立
    3.2 电动螺旋注射轮胎硫化装置的设计原理及相关数学模型的建立
        3.2.1 电动螺旋硫化装置的锁模理论
        3.2.2 电动螺旋注射轮胎锁模装置功率模型的建立及求解
        3.2.3 脱模机构的设计
4 三工位一步法注射轮胎成型硫化机组的结构设计及分析
    4.1 一步法注射装置的结构设计
        4.1.1 螺杆的结构设计
        4.1.2 机筒的结构设计
        4.1.3 一步发注射机头的设计
        4.1.4 螺旋啮合喂料装置的结构设计
        4.1.5 传动装置的结构设计
        4.1.6 注射机压合装置设计
        4.1.7 三工位移动装置的结构设计
    4.2 三工位一步法注射轮胎硫化机组的结构设计
        4.2.1 流道系统设计
        4.2.2 模具的设计
        4.2.3 电动螺旋锁模系统的设计
        4.2.4 整体机架设计
        4.2.5 脱模装置的结构设计
        4.2.6 三工位预硫化环形胎面成型硫化机组的整体结构设计
5 三工位一步法注射轮胎硫化机组的三维结构设计与动态模拟
    5.1 三工位一步法注射轮胎成型硫化机组的三维结构设计
        5.1.1 Inventor 三维结构设计软件介绍
        5.1.2 三工位一步法注射系统的三维造型设计
        5.1.2.1 螺杆的三维造型设计
        5.1.2.2 螺旋啮合喂料装置的三维造型设计
        5.1.2.3 机筒的三维模拟设计
        5.1.2.4 一步法注射机整体结构的三维模拟设计
        5.1.2.5 三工位注射机移动装置三维造型设计
        5.1.2.6 三工位一步法注射装置的三维模拟设计
        5.1.3 三工位环形胎面预硫化成型硫化机组的三维模拟设计
        5.1.3.1 轮胎的三维模拟设计
        5.1.3.2 模具压合系统的三维模拟设计
        5.1.3.3 脱模装置的三维模拟设计
        5.1.3.4 三工位注射轮胎成型硫化机组总体结构的三维造型设计
        5.1.4 三工位一步法注射轮胎成型硫化机组的整体三维模拟设计
    5.2 三工位一步法注射轮胎成型硫化机组的三维动态模拟
        5.2.1 三维动态模拟实现方法
        5.2.2 三维动态具体操作过程
        5.2.3 三工位一步法注射轮胎成型硫化机组的操作流程
        5.2.4 三工位一步法注射轮胎成型硫化机组的三维动态模拟示意图
    5.3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结论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科研成果

(9)组合模具虚拟设计中模架自动选件及拼装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组合模具简介
        1.1.1 组合模具与专用模具的比较
        1.1.2 组合冷冲压模具的使用范围和技术参数
        1.1.3 组合冷冲压模具的元件
        1.1.4 组成组合冲模的标准元件
    1.2 课题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2.1 课题研究的目的
        1.2.2 课题研究的意义
    1.3 国内外相关课题研究概况
    1.4 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
    1.5 课题的主要开发工具
    1.6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标准元件库SolidWorks插件制作
    2.1 建立组合冲模标准元件库SolidWorks 插件的意义
    2.2 组合冲模的标准元件
        2.2.1 元件的命名规则
        2.2.2 所有元件的命名
    2.3 组合模具元件的三维参数化造型
        2.3.1 尺寸驱动原理
        2.3.2 系列零件设计表的使用
        2.3.3 系列零件设计表的VB 程序调用
    2.4 SolidWorks 的Toolbox 插件
    2.5 组合冲模标准元件库的SolidWorks 插件制作的步骤
    2.6 组合冲模标准元件库的SolidWorks 插件的移植
    2.7 组合冲模标准元件库的SolidWorks 插件的调用
    2.8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组合冲模模架装配总成的元件自动选择
    3.1 组合冲模模架的主要结构
        3.1.1 五种主要模架形式的基本结构与特征
        3.1.2 组成五种主要模架结构可能涉及到的全部元件
        3.1.3 归纳模架装配总成的元件结构关系
    3.2 组合模具中模架元件自动选择的知识规则
        3.2.1 模架形式的选择
        3.2.2 基础板的选择
        3.2.3 模柄和模柄套的选择
        3.2.4 导套座的选择
        3.2.5 导柱的选择
        3.2.6 各类元件组件数量的确定
    3.3 组合模具中模架元件自动选择的数学基础
        3.3.1 数理逻辑
        3.3.2 布尔代数
    3.4 组合模具中模架元件自动选择的数学模型
        3.4.1 程序设计中元素的设定
        3.4.2 建立元件型号选择的数学模型公式
        3.4.3 建立元件型号数量的数学模型
    3.5 组合模具中模架元件自动选择的程序设计
        3.5.1 程序设计流程
        3.5.2 程序设计中参数的定义
        3.5.3 自动选件的界面设计和程序设计
        3.5.4 选件结果预览的界面设计和程序设计
        3.5.5 选件结果输出的界面设计和程序设计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组合冲模模架元件自动拼装的探索
    4.1 组合冲模模架元件自动拼装的思路
        4.1.1 模架元件的装配特征
        4.1.2 模架元件装配特征的存储与检索
        4.1.3 模架元件装配特征的约束关系
    4.2 组合冲模模架元件的装配顺序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5.1 全文总结
    5.2 展望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附件

(10)大厚差板材零件的冷冲锻成形工艺及其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课题的来源、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2 大厚差板材零件冲锻工艺分析
    2.1 零件结构特点分析
    2.2 成形工艺方案的制定
    2.3 冲锻复合成形工艺参数的计算及成形工艺路线的制定
    2.4 冲锻复合成形力的计算及设备的选择
3 冲锻成形过程的DYNAFORM 分析
    3.1 金属塑性成形有限元模拟发展过程简介
    3.2 有限元软件eta/DYNAFORM 简介
    3.3 Dynaform 模型的建立
    3.4 Dynaform 模拟结果及分析
4 冲锻成形过程的MARC 分析
    4.1 有限元软件MSC.Marc/Mentat 简介
    4.2 08AL 材料应力—应变本构方程的建立
    4.3 Marc 模型的建立
    4.4 Marc 模拟结果及分析
5 工艺试验
    5.1 落料模具及工艺试验
    5.2 正向拉深模具及工艺试验
    5.3 反向拉深及镦锻模具
6 全文总结与展望
    6.1 全文总结
    6.2 本文创新点
    6.3 工作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四、对中垫圈级进模设计(论文参考文献)

  • [1]信息齿板精冲成形工艺优化及模具研发[D]. 邓和平. 重庆理工大学, 2019(08)
  • [2]关于膜片弹簧冷加工工艺技术的研究[J]. 董小华. 科技风, 2014(15)
  • [3]基于LabVIEW的汽车手动变速器同步器性能测试试验台研究[D]. 张萌. 武汉理工大学, 2012(11)
  • [4]冲压生产线性速横杆式自动化输送系统的设计与研究[D]. 赵连峰. 青岛科技大学, 2012(06)
  • [5]组合模具智能化设计系统的开发与研究[D]. 马振. 天津理工大学, 2012(10)
  • [6]套装式螺杆钻具定子加工工艺研究[D]. 郭高垒. 西南石油大学, 2011(08)
  • [7]垫片套料连续模设计特点[J]. 金龙建,金龙周,洪慎章. 金属加工(冷加工), 2010(22)
  • [8]三工位注射轮胎设备的设计研究[D]. 范之海. 青岛科技大学, 2010(04)
  • [9]组合模具虚拟设计中模架自动选件及拼装的研究[D]. 李京奎. 天津理工大学, 2010(06)
  • [10]大厚差板材零件的冷冲锻成形工艺及其机理研究[D]. 欧阳坤. 华中科技大学, 2009(03)

标签:;  ;  ;  ;  ;  

定心垫圈级进模设计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