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离散扩散的积分差分系统中的永久和周期性解

具有离散扩散的积分差分系统中的永久和周期性解

一、PERMANENCE AND PERIODIC SOLUTION IN AN INTEGRODIFFERENTIAL SYSTEM WITH DISCRETE DIFFUSION(论文文献综述)

周聪[1](2021)在《地震前兆性慢滑移事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地震预测预报是公认的世界性难题,特别是短临地震预测至今难以突破。有望推进短临地震预测的一个领域是对地震前兆的研究。但目前对地震现象尤其是前兆现象认识不清,对什么样的前兆异常才是可重复性、可靠的短临前兆异常,至今仍没有明确答案。岩石力学实验以及数值模拟实验一直是研究地震及前兆机理的有效手段。虽然大量岩石力学实验表明,在粘滑失稳前断层会经历预滑或前兆性滑动过程,同时伴随着声发射事件的增加和电压等物理参数的变化,但实际中的观测结果很难与实验室的岩石力学实验和地震成核理论相一致。自2001年随着环太平洋俯冲带幕式慢滑移事件及其伴生的非火山震颤信号的发现,慢地震的研究成为一个令人注目的方向。而且被地震学家称之为“前驱波”、“形变波”、“应力波”等所谓的异常信号可能是由断层慢滑移产生的低频地震波。当考虑慢地震事件时,地震的发生至少有四种类型:(A)地震前震-地震主震型、(B)慢地震前震-地震主震型、(C)地震前震-慢地震主震型和(D)慢地震前震-慢地震主震型。对慢地震事件的忽视可能会造成对(B)事件的漏报和对(C)事件的虚报。因此对慢地震的研究以及疑似慢滑移信号的观测与分析对地震预测预报有重要的意义。通常认为由于地震学(由于超过200秒周期时噪声增大)和大地测量(由于来自小于Mw6.0事件的弱形变信号)的观测极限,在慢地震事件中存在持续时间从约200秒至1天的事件空区。由于完整的地震记录应该包含三分量的平动信号和三分量的旋转信号,若同时考虑地震计的平动响应和旋转(倾斜)响应时,其最低有效频率可以延伸至频带范围外,频带外的信号不能简单的丢弃。同时由于测震数据量巨大,传统靠人工一一识别异常的方式无法对异常的时空特征进行准确的描述。随着地震检测技术的发展,特别是近年来人工智能技术在微震事件检测中的应用,使得在连续波形资料中搜索和探索这类低频信号是否存在成为可能。由于野外记录到的异常信号可能是由于断层本身运动所产生的近场效应,也可能是断层的运动所激发的线性或非线性地震波的传播效应,因此本文利用弹簧块体模型以及新发展的晶体位错模型Frenkel-Kontorova(FK)模型来研究宏观断层的滑动演化过程,特别是慢滑移所需要的实验条件和影响因素。然后在考虑非线性和频散效应的条件下模拟了非线性地震波的传播演化规律,最后利用深度自编码算法对汶川地震前近半年测震资料中的低频脉冲信号做了详尽的空间分布统计,结合地震旋转运动场水平分量的分布特征,探讨了龙门山断裂带附近低频脉冲信号可能的产生、传播和接收模式,得到如下认识:(1)根据弹簧块体模型的数值模拟结果,统计了粘滑运动过程中的速度脉冲的持续时间和滑移振幅的演化特征:速度脉冲的持续时间Tslip及振幅Vmax都随着系统刚度k和加载速率VL的增大而减小,特别是在低加载速率时Tslip急剧减小,当加载速率达到10-6 m/s后变化很缓慢。推测当断层处于慢滑移阶段,加载速率微小的扰动可以产生较大的持续时间变化。结合岩石力学实验的结论,速度脉冲的持续时间Tslip与系统刚度k、加载速率VL和有效正应力σ成反比;脉冲振幅Vmax与系统刚度k、加载速率VL成反比,而与有效正应力σ成正比。(2)从FK模型的理论解可以得出滑移持续时间T与凹凸体间距b、泊松比v成正比,与有效正应力σ成反比。数值模拟结果表明,破裂速度与初始应力条件密切相关。应力梯度带范围越大,破裂速度越大,当梯度带范围达到一定宽度时,其破裂速度可以超过剪切波速度。剪应力与正应力的比值是影响断层产生慢破裂、亚瑞雷破裂和超剪切破裂的重要因素。(3)将一维FK模型应用于汶川地震主破裂运动,计算获得的滑动量分布与实际震源破裂反演结果相符。从应变能量的角度分析了汶川地震前姑咱台钻孔应变脉冲异常的形成机理,模拟结果表明当断层慢滑移运动约20分钟,能够在震源区附近产生与实际记录相符的10-8~10-7的应变变化。同时,通过设置较低的初始应力比∑S-/∑N,能模拟出类似P波的慢破裂运动,传播速度约为4km/day。(4)在一维非线性地震波数值模拟中,当同时考虑非线性项和频散项时,以孤立子作为震源子波能得到线性波的传播特征:地震波在传播过程中波形形态及振幅大小均不变,以略小于线性背景介质速度匀速前进。当岩石的非线性程度进一步增加时,非线性地震波能表现出弹塑性波的传播特征。弹塑性波在空间中不是以规则的球面扩散传播。当其传播到弹性区域,会导致在不同台站上无法找到同源的信号,也可能使得同一台站不同分量上观测不到同步信号。(5)地震计有平动响应,但还应该考虑倾斜响应(旋转效应)。当考虑地震计的倾斜响应时,其倾斜的频率响应函数是一个低通滤波,而平动信号的响应是一个带通滤波器。在两种滤波器的共同作用下,其频带外的低频信号是有可能被保留的。因此考虑旋转分量的测震数据可能会拓宽地震学的低频观测极限。(6)利用深度自编码算法统计了汶川地震前5个月内四川省出现的疑似脉冲异常的空间分布,结果显示异常频次较高的台站主要沿断裂带走向以及断裂带的东侧分布,基本位于地表峰值旋转运动场的东西和南北分量能量都较强的区域。(7)龙门山断裂带内存在发生慢滑移事件的地质条件:流体、高孔隙压、高温、高泊松比等,慢滑移容易发生在脆-塑性转化带中a-b~0的范围。当该区域受到扰动激发低频慢地震时,在震源区介质非线性和频散性的作用下可能表现出弹塑性传播特征,单个慢破裂事件可以演化为一个波、两个波甚至多个波,以非球面扩散的形式传播,并且容易以倾斜(旋转)量的形式被测震仪或倾斜仪记录到。

单鑫[2](2020)在《不规则建筑参数化建模及其风载体型系数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AutoCAD是目前不规则建筑模型建立的主要渠道,其强大的图形处理功能为复杂模型的建立提供支持。但随着模型复杂度的提升,建模时间不断增加。同时对于模型质量控制的相关研究甚少,较差的模型质量容易导致计算结果失真或计算不收敛。为此,本文从模型质量控制及建模效率提升两方面入手,主要研究内容包括:1、根据建模特性对建筑分类,基于各类建筑的建模过程总结了传统建模方法的局限性。不规则建筑模型控制点数量多,AutoCAD每次只能对单个控制点进行处理,建模效率较低;绘图、分析软件兼容性问题导致的模型规整度降低一定程度上使建模过程复杂化;AutoCAD部分平面制图功能无法在三维空间中直接使用,需其它命令辅佐进行,导致建模流程碎片化。2、根据控制点间距、层间距、层间变异状况等变量推导能够形成较高质量网格的建模控制参数,对特殊分布容易形成质量较差网格的点集提供相应的三角网格绘制方案和优化方案。3、对传统建模方式的局限性,采用Autolisp语言基于AutoCAD软件进行二次开发。在点集筛选、标高统一、轮廓绘制、层间缝合等步骤中,以对点集进行批量处理为核心,开发了一个或多个快捷功能,提升建模效率;为面域转化过程开发了基于顶点的面域绘制方案,简化了建模步骤。4、对数值风洞模拟过程中影响计算结果精度的因素进行分析,分析表明网格的划分形式相比于湍流模型的选择对计算结果有更大的影响。周边加密网格划分方式能够在压力梯度较大处形成较密集的网格,同时网格数量合理,保证计算结果可靠度的同时具有较高的计算效率。5、以萨尔王铜像为例采用参数化建模方式进行建模,分析其风载体型系数及表面风压分布规律。在迎风面具有较大承风面积的外凸或内凹部位,容易形成高风压区,高压区向外扩散风压逐渐减小。

瞿立明[3](2020)在《倾斜地层中桩基竖向动力响应模型试验与计算分析》文中研究说明桩基础具有强度高、沉降小、可跨越复杂地质条件等优点而广泛应用于路基和桥梁的下部基础,其工作性能主要依赖于桩-土相互作用。倾斜地层中桩周土的应力场不再呈轴对称分布,且同一承台下不同位置的桩基会出现桩-土摩擦长度不同的情况;在交通动荷载作用下,倾斜地层中的振动波传播路径会发生改变,在斜边界处还可能引起反射波。已有研究中,桩基动力响应研究多针对水平成层场地展开,关于倾斜地层条件下桩基动力特性的研究尚不多见。本文采用模型试验,数值模拟和理论分析结合的方法,对倾斜地层中桩基动力响应特性、动荷载传递机理、波传播特性及桩-土-桩动力相互作用机理与群桩动响应计算方法等进行了系统研究,着重讨论了地层倾斜对动力响应的影响和机理,并提出了倾斜地层条件桩基动力响应简化计算方法。本文开展的主要工作和取得的成果如下:(1)开展了循环动荷载作用下水平地层,斜坡和倾斜基岩场地中的单桩动力特性模型试验研究,揭示了倾斜地层桩基在不同中值荷载,不同动力幅值,以及不同加载频率的组合竖向荷载作用下的动力响应特性机理,分析了桩顶动位移,桩身动应变,桩底土压力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场地倾斜边界对桩身动位移幅值影响较小,但会明显改变土场地的动响应,使得桩周土响应出现方向性差异,且斜坡和基岩面倾斜边界对土响应的影响并不相同,主要表现在:倾斜基岩条件下,位于倾斜上侧的土位移大于同深度处倾斜下侧的位移,倾斜基岩边界的影响随土体深度增加而变大;斜坡场地条件对土体位移的影响主要在地表一定深度范围内,且随深度增加而减弱,位移响应的方向性差异与土体到桩轴的径向距离有关,径向距离较小时,位于坡脚一侧的土体位移更大,而径向距离超出一定范围后,坡顶一侧的土体位移会超过坡脚。(2)开展了倾斜地层条件下群桩动力特性模型试验研究,试验结果发现,地层倾斜条件下承台不同位置的振动有所区别,斜坡群桩承台下坡一侧振动较上坡侧剧烈,承台坡底方向的动位移出现“放大效应”,振动呈非对称分布。随后,针对试验观察到的倾斜地层群桩承台差异振动现象,通过有限元数值计算方法研究了差异振动的原因,揭示了倾斜地层群桩荷载传递机理。结果表明,倾斜地层条件下群桩承台的差异振动是由下部桩基的差异振动引起,而倾斜地层群桩中出现差异振动原因是不同位置处的桩身自由段,摩擦段和桩底土厚度三者的数值和比例不同,导致同一承台下不同桩基的荷载传递和位移变形有明显差异。在此基础上,研究了不同桩长和不同桩土模量比条件下倾斜基岩场地和斜坡场地的动位移和轴力随深度变化规律,探讨了不同条件下倾斜边界对桩基动力响应特性的影响。(3)开展了斜坡场地振动波传播特性和桩-土-桩动力相互作用机理数值模拟研究。用有限元方法计算出振动桩周围土场地不同深度处的位移峰值和到达时间,并将上述两各物理量转换为振动问题常用的幅值和相位,与水平场地振动波衰减的三维解析公式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吻合较好。在此基础上,开展了斜坡地层振动波传播路径的研究,结果表明,斜坡场地振动波传播路径具有明显的方向性,上坡方向振动波衰减快于下坡方向;总体上,朝上坡方向的振动波以水平传播为主,对土场地的影响也接近水平地层中的情况,而部分朝下坡方向振动波的传播路径发生偏折,不再沿水平方向。进一步地,开展了斜坡场地主动桩和被动桩双桩相互作用研究,结果表明,被动桩引起的波发散不可忽略,且斜坡场地桩基受周围振动桩基的影响程度仍主要由该桩与土的接触面积决定。(4)展开交通动荷载下倾斜基岩面条件对群桩动响应特性,荷载传递规律和群桩相互作用机理的有限元数值计算研究。结果表明,受嵌岩深度变化的影响,倾斜基岩面群桩承台出现明显的差异振动现象,位于倾斜面下侧的承台响应大于倾斜上侧。另外,倾斜基岩条件下,振动波向倾斜上侧传播与下侧传播时对被动桩的影响程度不同:倾斜下侧被动桩中的位移与水平基岩面中较为接近;振动波向倾斜上侧传递时,部分振动能量会被动阻抗更大的基岩吸收,使得振动减弱,故倾斜上侧被动桩的位移略小于水平基岩。(5)分别开展了基岩边界对单桩动力响应影响的计算方法研究,以及斜坡场地条件下的群桩动力响应计算方法研究。结果发现,桩基竖向阻抗会以水平无限地层条件下的桩基阻抗曲线为基线发生波动,波动的幅度和频率与桩基到基岩边界的距离关系密切,桩基距离基岩越近,波动频率越小,但波幅越大。另外,还基于结论(3)揭示的斜坡桩-土-桩动力相互作用机理,建立了斜坡双桩动力相互作用计算模型,推导了考虑地形效应的桩-桩相互作用因子,得到了斜坡群桩竖向动力阻抗的简化计算方法。计算结果表明,地形效应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坡顶方向和坡底方向传播的桩-桩相互作用因子不同,坡顶方向略大于坡底方向;二是不同斜坡角度下的桩-桩相互作用因子也不同,坡角越大,地形效应越显着;三是斜坡角度对动阻抗频率曲线峰值影响明显,且桩间距越大,地形影响越显着。

李瑞亚[4](2020)在《重型数控机床热误差光纤分布动态监测原理与方法》文中提出高性能的重型数控机床(Heavy-duty CNC machine tools)是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的基础性和战略性装备。热误差是制约重型数控机床加工精度的重要因素之一。减小重型数控机床热误差,提高其加工精度对我国基础工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与重大的经济价值。关于重型数控机床热误差的研究,不仅要像传统中小型数控机床一样考虑热误差的时变、时滞、强非线性、多方向耦合等特征,还要解决其庞大的床身,分散的热源和复杂的机械边界条件等给热误差建模带来的困难以及给热误差监测技术带来的挑战。本论文旨在突破传统重型数控机床热误差建模方法和热误差监测技术的局限性,充分利用光纤光栅(Fiber Bragg Grating,FBG)分布式传感技术的优势,发展重型数控机床温度、变形监测新技术,从热机理角度出发,结合先进检测技术,研究重型数控机床热误差建模新原理、新方法。在查阅和综合分析重型数控机床热弹性变形理论、热变形检测技术和热误差建模方法三个关键问题研究进展的基础上,论文开展了基于FBG的重型机床热误差监测原理与方法研究,主要研究工作和取得的成果如下:1.针对重型数控机床热误差强时滞、强非线性特征,研究了重型数控机床结构件热弹性变形特性。首先,从热源与受热结构件相对位置关系的角度出发,提出了重型机床热源分类新方法,将重型数控机床主要热源分为端部热源、侧部热源和环境温度;然后,在分析端部热源作用下结构件热弹性伸长变形特性基础上,重点研究了侧部热源作用下机床梁型结构件热弹性伸长-弯曲复合变形特性及其非同步时滞特征,建立了侧部热源作用下机床梁型结构件热弹性伸长-弯曲复合变形数学模型;最后,在分析环境温度作用下机床对称梁型结构件热弹性伸长特性的基础上,建立了环境温度作用下机床非对称梁型结构件的热弹性伸长-弯曲复合变形数学模型。2.针对重型数控机床床身结构体积庞大造成的机床整机热态参数(温度、热致应变)监测困难,研究了基于FBG的重型数控机床多参数分布式在线检测原理与方法。首先,建立了FBG多参数分布式检测的波分复用准则;然后,建立了FBG温度灵敏度模型,理论与实验分析了FBG对动态温度的响应能力;理论推导了FBG测量热致应变时的应变传递方程和温度解耦方程,并采用德国自动热膨胀分析仪进行了实验验证;最后,研制了面向重型数控机床的增敏型FBG温度传感器和增敏型FBG应变传感器,搭建了重型数控机床FBG多参数分布式检测系统。3.针对重型数控机床大型结构件热变形在线检测的需求,以定梁龙门、滑枕等重型数控机床典型大型结构件为研究对象,开展了基于FBG分布式测量数据的重型机床大型结构件热变形构建方法研究。一方面,提出了基于虚功原理(Virtual Work Principle,VWP)和FBG分布式温度测量的机床龙门结构空间热弹性变形构建方法,建立了机床龙门热变形致六项热误差元素模型;另一方面,提出了基于最小二乘变分原理(Least Square Variational Principle,LSVP)和FBG分布式应变测量的机床滑枕结构热弹性伸长-弯曲复合变形构建方法,建立了机床滑枕热弹性伸长-弯曲复合变形致三项热误差元素。4.针对重型数控机床热误差经验建模方法缺乏实际物理意义的问题,研究了重型数控机床综合热误差建模方法。首先,在考虑电主轴旋转与停转散热形式差异的基础上,对电主轴升温模型与降温模型进行了统一,建立了机床电主轴动态温升-温降理论递推模型;然后,提出了基于Sage-Husa自适应卡尔曼滤波(Sage-Husa Adaptive Kalman Filter,SHAKF)的电主轴理论温度与测试温度数据融合方法;建立了以主轴融合估计温度为主输入,以滑枕测量温度与环境测量温度为双扰动因素的主轴热误差模型;提出了基于蜜蜂算法(Bee Algorithm,BA)的主轴热误差模型系统参数辨识方法;最后,基于多体理论(Muti-body Theory,MBT),结合机床电主轴热误差模型与床身大型结构件的热耦合误差矩阵,建立了重型数控机床综合热误差模型。5.以武汉重型机床集团ZK5540A重型定梁龙门钻铣床为实验对象,开展了重型数控机床主轴热误差实验、环境温度作用下重型数控机床的热误差实验以及内外热源共同作用下重型数控机床的综合热误差实验,对建立的重型数控机床综合热误差模型进行了实验验证。本论文的研究,对进一步丰富机床热变形理论、发展机床热变形检测新方法与技术、拓展重型数控机床热误差鲁棒建模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对指导提高我国重型数控机床加工精度,从而改善我国大型/特大型高端工程装备工作性能具有重要实际应用价值。

陈镇[5](2020)在《基于以太网物理层芯片锁相环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网络通信技术的进步,以太网技术也得以蓬勃发展,已经在局域网、城域网、广域网等方面获得了广泛应用。从上世纪80年代的10Mbps以太网技术到如今光纤以太网技术,在短短几十年时间,以太网技术的发展十分迅速,这都得益于以太网相关芯片设计技术和工艺水平的进步。为适应以太网技术快速发展,以太网物理层芯片新的种类不断涌现,在性能方面要求也越来越高。锁相环电路是以太网物理层芯片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性能好的锁相环对整个以太网芯片至关重要,其输出时钟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以太网芯片性能,因此人们对以太网物理层芯片锁相环电路设计提出了更高要求,但随着CMOS工艺的不断缩小以及多元化市场需求,设计一款高性能锁相环电路,成为以太网芯片电路设计中的趋势与挑战。本文以基于以太网物理层芯片的锁相环电路设计为中心,针对以太网物理层芯片电路在数据进行高速传输时易被内部噪声干扰这一特点,设计了一款具有低相位噪声的电荷泵锁相环电路。本文所设计的电荷泵锁相环电路,主要包括PFD、CP、LPF、VCO、DIV等模块,在进行该电路设计时,通过对传统电荷泵锁相环电路的深入研究,解决了在电路模块设计时遇到的PFD盲区死区以及CP失配等问题;通过分析研究电荷泵锁相环电路的稳定性条件与电荷泵锁相环电路噪声传递机制及其降低噪声的方法,最终设计出了一款适用于以太网物理层收发器芯片的低噪声电荷泵锁相环电路。其中,锁相环的VCO电路为3级反相器组成的差分电流匮乏环形振荡器结构,该VCO电路结构不仅简单,而且它具有自身噪声小的特点以及有良好抗噪声性能。在以太网芯片电路中,该锁相环和基于PI结构电路组合能很好的实现时钟恢复。本设计从锁相环工作原理入手,理论结合实验仿真,采用对锁相环电路结构改进和优化参数的方法,达到了降低电路输出噪声的目的。本次设计的这款锁相环相对于传统以太网芯片中锁相环电路,实现了更低的相位噪声输出。基于SMIC 0.18?m CMOS工艺,在电源电压为1.8V、温度为27℃、输入参考时钟频率为25MHz方波的情况下,对设计出的PLL电路进行仿真,仿真结果显示,当锁相环电路锁定时,振荡器输出时钟频率为250MHz的时钟信号,该环路锁定时间约为2.06?s,输出相位噪声为-110d Bc/Hz@1MHz,其RMS抖动为28.4ps,环路的相位裕度为55?。

程建平[6](2019)在《粘弹性流体Rayleigh-Bénard对流和羽流中流动与换热数值模拟研究》文中提出热对流问题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而且其具有丰富的流动结构和分叉序列,已成为研究流体动力学中流动转捩机理的基本问题。目前,关于粘弹性流体热对流在理论、实验和数值模拟方面均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然而对于粘弹性流体如何影响流动换热仍然存在分歧,尤其是如何影响热对流的转捩过程和相干结构亟待研究;此外,针对粘弹性流体在热对流中的作用机理,仍然处于推断和假设阶段,还未形成统一的明确理论。本文基于改变流体物性的思想,旨在应用粘弹性流体的弹性效应,探索其如何影响经典的Rayleigh-Bénard热对流(RBC)系统的稳定性和热输运机制以及羽流的流动换热,为今后粘弹性流体热对流系统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奠定基础,并提供重要指导。首先,本文基于OpenFOAM平台耦合对数重构法求解变形率张量输运方程,开发了用以稳定求解高Rayleigh数(Ra)高Weissenberg数(Wi)工况的粘弹性流体热对流直接数值模拟的通用求解器。基于该求解器,分别研究了低Ra下粘弹性流体RBC的启动和分叉,以及中等Ra下粘弹性流体RBC的流动换热机理。为了研究粘弹性流体对RBC的启动和分叉的影响,对平行平板内粘弹性流体RBC进行数值模拟研究,结果表明:粘弹性流体弹性和浓度均抑制了RBC的启动,但滞后幅度很小。这是因为低Ra时腔体内速度很小,粘弹性流体分子受流动剪切作用从流动中吸收的能量很小,对流动的反馈非常微弱。随着Ra的增大,流动会从稳定对流向振荡对流转捩。Wi较小时,由于粘弹性流体分子从流动中吸收能量,抑制了腔体内的流动换热,导致临界Rac2滞后,同时还使得振荡对流的频率和幅值降低。随着Wi的增加,存在一些Wi使得振荡对流被极大抑制,流动出现再层流化现象。当Wi进一步增大,弹性非线性占据主导作用,使得流动状态直接从稳定对流进入不稳定对流,甚至引发行涡现象出现。为了研究粘弹性流体影响RBC中流动和换热的机理,对封闭方腔内粘弹性流体RBC进行数值模拟研究,结果表明:粘弹性流体使其换热恶化,Nusselt数(Nu)最大降低了8.7%,但Nu随Wi呈现先减小后增大的非单调变化现象。大尺度环流的周期和速度边界层厚度随Wi先增大后减小,而动能则随Wi先减小后增大。温度边界层随着Wi增大而变厚,阻碍了壁面附近的热传导,降低腔体内的温度脉动,抑制羽流的生成频率。对脉动湍动能平衡方程各贡献项在边界层内即中心区的分析表明,弹性能贡献项从负值向正值变化即为Nu降低后再增长的内在原因。其次,为了探究粘弹性流体对羽流流动和换热的影响,本文分别从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两方面进行研究。理论分析方面,通过引入单个粘弹性流体分子长链模型,推导了粘弹性流体层羽流的控制方程,求解结果表明粘弹性流体促进层羽流中心区流动而抑制边缘区流动。粘弹性流体的影响可以等效为额外产生了两个时空相关的源项,用以描述粘弹性流体分子与流动之间的相互作用。当Wi大到一定值时,羽流中心区的促进效果消失,这是由分子拉伸和松弛产生的能量交换共同作用后的结果。数值模拟方面,通过在平行平板中给定点热源来生成粘弹性流体单个羽流,模拟结果表明:在当前Wi和拉伸长度L的研究范围内,粘弹性流体使得羽流换热恶化,Nu/NuNew与L2/Wi满足幂指数关系。速度和温度的分布表明,粘弹性流体羽流上升速度更快,羽流形状更宽,但竖直方向速度uy*随Wi和L的增加而减小。粘弹性流体分子在叶柄中跟随羽流流动时,倾向于在上叶柄区释放能量而在其他区域吸收能量,粘弹性流体分子在上叶柄区的表现证实了理论分析中的发现。综上,本文对粘弹性流体如何影响RBC中的启动、振荡以及相干结构有了深刻的认识,多角度解释了粘弹性流体分子与流动之间相互作用的机理。研究成果为粘弹性流体热对流领域的研究填补了空白,同时也有助于加深对粘弹性流体湍流减阻与传热特性的理解,具有重要的学术和实际应用价值。

郭维新[7](2019)在《电离辐射对铁电材料微结构与性能影响研究》文中指出铁电薄膜因其优越的性能越来越受到大家的关注。利用铁电薄膜制作的电子元器件,工作在辐射环境中时会受到辐照的影响而导致性能下降。当器件工作在航天、航空等领域时,由于在航空和航天环境中包含不同的高能射线粒子,这些射线会对工作在其中的电子系统、电子元器件等产生各种损伤效应,最终导致航天器出现功能失效、甚至会发生航天器坠毁,所以要求电子器件拥有较强的抗辐射性能。铁电抗辐射性能研究,目前主要集中在宏观性能随着辐射剂量变化以及一些基于单一变量的理论模拟。辐射效应对铁电畴微结构演化的影响进而对性能影响方面还较少涉及。研究表明,铁电薄膜中,X射线和γ射线诱导的电荷和缺陷主要积累于畴壁,进而导致其介电常数、剩余极化、疲劳特性和压电系数降低。原因是辐照诱导的缺陷偶极子和缺陷电荷对铁电材料中的畴壁的移动速度和翻转特性产生影响而引起性能退化。高剂量长时间的γ射线辐照下,铁电场效应晶体管的保持性能、疲劳特性等性能指标出现大幅度下降,最终失效。为满足恶劣环境下高可靠性的应用要求,必须深入研究辐射环境下铁电薄膜的失效的微观机理。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采用蒙特卡罗方法,模拟了质子在不同入射条件下多种铁电电容结构的辐射损伤情况。系统的研究了不同结构铁电电容结构在辐射条件下质子射程及缺陷分布的区别。在质子垂直入射情况下,铁电电容结构中的粒子射程、空位数目和损伤深度都随着入射能量的增加而增大,多层金属结构作为电极的铁电电容受到的辐照损伤最小。当粒子以不同角度入射,随着入射角度的增加,不同电极的铁电电容结构中,粒子沉积位置和空位峰值向电极端靠近,同时多层金属结构铁电电容损伤最小。对于不同元素形成的空位,LaNiO3电极的电容结构中的空位浓度最高,多层金属结构中的空位浓度最低。(2)以典型铁电材料为研究对象,建立辐照缺陷电场描述的物理模型,结合热力学理论研究了辐照对铁电薄膜相变的影响,及其对其电卡效应的影响。首先,使用热力学方法模拟了在不同辐照注量和入射能量下,钛酸钡铁电薄膜垂直于平面的自发极化随温度变化曲线。分析了不同辐照条件下,铁电薄膜在平面内失配应变下的相变;其次,通过构建不同温度和辐照注量下的温度-应变相图,系统研究辐照对铁电材料相结构的影响;最后,研究结果表明,铁电薄膜的失配应变从张应变到压应变,钛酸钡铁电薄膜在垂直薄膜平面方向的极化会增加;具体而言,压应变使平面内的自发极化减小,同时导致其相变温度增加;拉应变的作用与压应变相反。同时辐照导致铁电材料的电卡性能退化。(3)建立了铁电畴结构中手性畴结构模拟的热力学研究模型,研究了辐照对钛酸钡铁电薄膜180°畴结构中极化分量的影响,以及电场、电畴翻转角度等对其极化分量的影响。具体研究内容和模拟结果如下,基于所建立的Landau-Ginburg-Devonshire模型,模拟了铁电薄膜180°畴结构的极化分量曲线,获取了相应极化分量,即Ising、Bloch和Neel等三种极化分量计算的模型。基于所建立的铁电薄膜180°畴极化分量的热力学模型,研究了电场和畴壁翻转角度等因素对Ising、Bloch和Neel等手性畴壁的影响及其对其极化分量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辐照对Ising极化分量影响不大,对Bloch极化分量有较大影响。而对Neel影响不大。(4)考虑辐照的影响,建立了铁电场效应晶体管中多晶铁电薄膜电畴结构模拟的相场模型。以典型的铁电薄膜为研究对象,探究了辐照下晶界厚度和晶粒取向等对多晶铁电薄膜铁电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辐照导致多晶铁电薄膜电学能升高导致其形成涡旋畴结构;随着晶界厚度的增加,多晶铁电薄膜的饱和极化强度逐渐减小,剩余极化强度逐渐减小,其原因主要是晶界处自发极化为零和其顺电性对多晶铁电薄膜整体极化的减小。然后利用半导体器件方程,计算了在辐照作用下铁电场效应晶体管的转移特性曲线、输出特性曲线和电滞回线等。从电畴演化的角度掌握了辐照对铁电场效应晶体管中铁电层性能影响的规律。

杨金梦[8](2019)在《大型熔窑中搅拌对玻璃液均化质量的影响与表征》文中提出平板玻璃现已成为诸多高新技术产业如太阳能电池、液晶显示器、LED显示器的基础材料,这些新兴技术行业对玻璃的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机械搅拌是一种有效地提高玻璃液均化质量的手段,因此建立一个定量化指标来表征和评价搅拌对玻璃液均化质量的影响是十分有必要的。本文以搅拌器前X=41.2m截面上的前进流为研究对象,通过在Fluent软件的DPM模型中添加粒子,模拟了第Ⅰ、Ⅱ环流前进流在使用搅拌器和不使用搅拌器的条件下玻璃液流的轨迹。文中以未使用搅拌器的数据为参考标准,通过对液流受到搅拌后运动轨迹的数理统计提出了一个关于搅拌对第Ⅰ、Ⅱ环流前进流均化质量影响的评价体系。定义了3个指数(搅拌时间指数TI、质点半径指数RI和质点分散指数DI)来描绘搅拌对第Ⅰ、Ⅱ环流前进流均化质量的作用效果,然后用均化指数HI来判断搅拌后的前进流均化质量,最后通过比较两种取样方式——随机取样和分层抽样对均化指数HI值的影响,验证了数理统计方法表征搅拌对第Ⅰ、Ⅱ环流前进流均化质量影响的代表性。通过对数值模拟结果的分析,得到了搅拌对玻璃液均化质量的附加影响,包括:使卡脖壁面处的耐火材料侵蚀加剧,前进流中的耐火材料非均质体增多,前进流的均化质量变差;影响成形流的热均匀性,使成形流的表面横向温差减小,纵向中心线温差增加;搅起回流,降低回流本身和前进流的均化质量。

李昌[9](2019)在《曲线隧道内地铁列车运行引起的地表振动传播规律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由于受城市区域地形、地物及不同地质等因素的约束,为了最大限度的满足城市既有布局对列车运行线路平面的布置要求以及客流的需求,实际在地铁的线路规划和设计中,曲线隧道应用广泛。而实测数据表明,列车在直线段、曲线段运行时引起的地表环境振动规律存在一定的差异,而目前国内外关于曲线隧道内列车运行引起的环境振动的研究相对较少。基于以上背景,本文利用列车-曲线轨道耦合解析模型及周期性曲线有限元-无限元耦合模型,对列车作用下曲线隧道的地表振动传播规律进行研究。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结论如下:1.基于无限周期结构理论,将列车-曲线轨道耦合解析模型以及周期性曲线有限元-无限元耦合模型结合起来,提出了曲线隧道内列车运行引起的环境振动的预测模型。2.以北京地铁15号线一曲线隧道段现场实测的土层参数、隧道结构参数以及列车运行速度等为依据,利用本文提出的预测模型,对列车作用下曲线隧道的地表环境振动进行计算和分析,并与该曲线段地表振动实测数据进行对比分析,验证了本文提出的预测模型的准确性与可靠性。3.考虑曲线半径、列车速度以及土层物理力学参数等因素的影响,计算了曲线外侧地表点的振动响应,并对列车作用下曲线隧道环境振动的若干影响因素进行敏感性分析。研究发现:列车运行速度、土层参数对列车作用下曲线隧道地表环境振动影响较大,曲线半径影响相对较小。4.对地表点水平向和铅垂向振动加速度时程、1/3倍频程谱以及Z振级进行分析,研究了随距线路中心线的距离增大,不同影响因素条件下水平向与铅垂向振动的传播规律。结果表明:地表各拾振点的水平向与铅垂向加速度时域有效值(RMS),20100Hz频段的1/3倍频程谱以及Z振级量值随着车速的增加均呈现增加的趋势,随着土层弹性模量(单一土层)的增大而呈现减小的趋势,而受曲线半径变化的影响相对较小。无论曲线隧道还是直线隧道,列车运行引起的地表铅垂向、水平向振动加速度响应在与线路中心线距离20m处附近均会产生振动放大现象。

左志兵[10](2019)在《双压差动态流量计的模型研究》文中认为流量计是重要的计量仪器,其广泛应用在工业、农业、科研等各个领域,和生产生活息息相关。流量测量一般分为两类:稳态流量测量和动态流量测量。动态流量的测量对于评价伺服阀、比例阀等控制元件的动态特性、流量反馈控制及液压参数测试研究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更精确、更快速的动态流量测量已成为现代精确控制研究的前提。虽然近些年提出了一些新的测量原理与方法,但目前市场上还没有出现一款既经济又实用的动态流量计,因此动态流量的测量一直都是国内外学者们研究的重点与难点。本文采用三点压力测量的这种新型测量方式,设计了用于动态测量的双压差动态流量计。在N-S方程和伯努利方程的基础上建立了三点压差动态流量数学模型,其最大的优点在于利用两个压差相减的方式将模型公式中的粘性项与惯性项相互抵消,消除了粘性与惯性对流量计算的干扰,使得流量公式变得简单精确。同时,双压差动态流量计采用变径的方式来获取压差,测量管中没有惯性元件,这样的设计使得测量动态流量变得更加的精确。流量计本身结构的对称性,还能对流量进行双向测量。在FLUENT软件中对模型进行流场仿真,在流量计模型入口给定流量信号,通过在流量计左、中、右三个取压点上测得压力值,然后根据建立的数学模型计算流量值,并与流量计入口给定流量作对比来验证双压差动态流量计数学模型的正确性。在液压实验室搭建了与超声波流量计对比的实验平台,通过LabVIEW程序控制数据采集卡采集两个位置的压差数据,从而计算得到流量。利用MATLAB软件求解出对数学模型进行惯性修正的权值表,然后对不同流量信号进行实际测量,并与超声波流量计的测试结果作对比,验证使用权值表来修正模型的准确性。运用指数平滑法和支持向量回归机模型对修正后的流量误差进行分析与预测,然后将对未来一段时间的预测误差数据引入到测量流量的计算程序中,最终实现对动态流量的实时、准确测量。

二、PERMANENCE AND PERIODIC SOLUTION IN AN INTEGRODIFFERENTIAL SYSTEM WITH DISCRETE DIFFUSION(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PERMANENCE AND PERIODIC SOLUTION IN AN INTEGRODIFFERENTIAL SYSTEM WITH DISCRETE DIFFUSION(论文提纲范文)

(1)地震前兆性慢滑移事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1.2.1 地震慢滑移事件
        1.2.2 地震粘滑特征信号检测
        1.2.3 地震模型
    1.3 论文的研究思路和技术路线
第2章 地震慢滑移信号的波形特征与典型震例
    2.1 典型慢粘滑脉冲信号的表现特征
    2.2 典型震例
        2.2.1 张北M_s6.2地震异常扰动
        2.2.2 中俄蒙交界M_s7.9地震异常扰动
        2.2.3 塔吉克斯坦M_s7.4地震异常扰动
        2.2.4 汶川M_s8.0地震低频脉冲异常扰动
        2.2.5 汶川余震低频脉冲异常扰动
    2.3 小结
第3章 岩石力学实验中的摩擦实验
    3.1 引言
    3.2 摩擦的稳定性影响因素
        3.2.1 温度的影响
        3.2.2 孔隙水的影响
        3.2.3 滑动面性质的影响
        3.2.4 围压的影响
        3.2.5 加载速率的影响
        3.2.6 刚度的影响
        3.2.7 岩石岩性的影响
        3.2.8 时间尺度的影响
    3.3 滑动成核的类型以及影响因素
        3.3.1 滑动成核的演化特征
        3.3.2 滑动成核的类型
        3.3.3 影响成核类型的主要因素
    3.4 摩擦实验小结
第4章 基于弹簧块体模型的断层粘滑运动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4.1 引言
    4.2 断层动力学模型描述
    4.3 不同因素对数值模拟结果的影响
        4.3.1 不同有效正应力对粘滑运动的影响
        4.3.2 不同加载点速度对粘滑运动的影响
        4.3.3 不同系统刚度对粘滑运动的影响
    4.4 数值模拟结果分析
        4.4.1 与岩石力学实验的对比
        4.4.2 考虑参考摩擦系数磨损的模拟结果
    4.5 小结
第5章 基于Frenkel-Kontorova模型的断层失稳滑动
    5.1 引言
    5.2 FK模型描述
    5.3 FK模型的解
        5.3.1 均匀滑动解
        5.3.2 非均匀滑动解
    5.4 理论和实际资料分析
        5.4.1 初始应力条件对模拟结果的影响
        5.4.2 应力梯度大小对模拟结果的影响
        5.4.3 利用FK模型描述汶川地震主破裂过程
        5.4.4 汶川地震震前疑似慢滑移信号分析
    5.5 讨论
        5.5.1 经验性参数A的物理意义
        5.5.2 基于FK模型的断层运动特征
    5.6 小结
第6章 考虑非线性和频散效应的地震波传播特征
    6.1 引言
    6.2 非线性波动方程及FCT有限差分算法
        6.2.1 非线性波动方程离散化处理
        6.2.2 FCT有限差分法的应用
        6.2.3 FCT模拟结果
    6.3 数值计算结果与分析
        6.3.1 采用雷克子波震源的传播特征
        6.3.2 采用孤立子震源的传播特征
    6.4 讨论
        6.4.1 孤立子震源的物理意义
        6.4.2 岩石中弹塑性波的传播现象
    6.5 小结
第7章 利用深度自编码算法的地震脉冲信号检测与应用
    7.1 研究背景
    7.2 深度学习基本原理及测试
        7.2.1 自动编码器的原理
        7.2.2 Softmax分类器
        7.2.3 图像识别测试
    7.3 地震波形数据处理
        7.3.1 地震数据来源
        7.3.2 连续小波变换及不同尺度采样
        7.3.3 地震数据样本标定软件设计
    7.4 深度神经网络识别
        7.4.1 数据样本标定
        7.4.2 构建深度自编码神经网络框架
        7.4.3 识别率统计
    7.5 汶川地震前疑似脉冲异常时空分布特征
    7.6 小结
第8章 探讨地震低频脉冲信号的形成机理—以汶川地震为例
    8.1 测震数据中低频脉冲信号的有效性
        8.1.1 测震数据频带外的信号是否有效?
        8.1.2 为什么水平分量的低频脉冲信号多?
        8.1.3 数据有效性还存在的问题
    8.2 慢滑移运动产生脉冲信号的传播机理和空间分布特征
        8.2.1 基于FK模型的慢滑移运动特征
        8.2.2 基于线性/非线性弹性波方程的倾斜信号运动特征
        8.2.2.1 平移运动与旋转运动
        8.2.2.2 水平方向旋转分量的空间分布特征
    8.3 低频脉冲信号动力学特征揭示的构造意义
    8.4 小结
第9章 结论和展望
    9.1 结论
    9.2 创新点
    9.3 不足与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2)不规则建筑参数化建模及其风载体型系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建筑建模方法的研究进展
        1.2.1 参数化建模技术发展
        1.2.2 不规则建筑建模技术发展
        1.2.3 现有的参数化建模方法的局限性
    1.3 基于AutoCAD的二次开发研究进展
    1.4 不规则建筑抗风的研究进展
        1.4.1 现场实测
        1.4.2 风洞试验
        1.4.3 理论分析
        1.4.4 数值风洞
    1.5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本章参考文献
第二章 不规则建筑传统建模的局限及其优化方案分析
    2.1 引言
    2.2 建筑外型的发展及基于建模特性的建筑分类
        2.2.1 建筑外型发展研究
        2.2.2 基于建模特性的建筑分类
    2.3 不规则建筑传统建模方案的局限性分析
        2.3.1 控制点选取
        2.3.2 轮廓绘制
        2.3.3 层间缝合
        2.3.4 面域转化
        2.3.5 三角网格形状
    2.4 不规则建筑建模优化方案
    本章参考文献
第三章 基于AutoCAD的参数化建模功能实现
    3.1 引言
    3.2 建模控制参数
        3.2.1 三角网格控制参数
        3.2.2 计算域控制参数
    3.3 标高统一功能实现
    3.4 点集筛选功能开发
    3.5 轮廓绘制功能开发
        3.5.1 基于凸包算法的轮廓绘制功能开发
        3.5.2 基于坐标序列算法的轮廓绘制功能开发
        3.5.3 基于邻近点算法的轮廓绘制功能开发
    3.6 层间缝合功能开发
    3.7 面域转化功能开发
    3.8 参数化建模实现流程
    本章参考文献
第四章 建筑数值风洞模拟基本理论及影响因素分析
    4.1 引言
    4.2 数值模拟控制方程
        4.2.1 流体的运动描述及基本假设
        4.2.2 流体控制方程
    4.3 湍流的数值模拟方法
        4.3.1 雷诺平均湍流模型
        4.3.2 空间平均及大涡模拟
    4.4 方程求解方法
    4.5 数值模拟影响因素分析
        4.5.1 网格划分方式
        4.5.2 湍流模型选择
        4.5.3 分析小结
    本章参考文献
第五章 格萨尔王铜像的风载体型系数分析
    5.1 引言
    5.2 格萨尔王雕像概述
    5.3 格萨尔王雕像参数化建模
        5.3.1 三角网格控制参数选取
        5.3.2 底座模型建立
        5.3.3 像体模型建立
        5.3.4 计算域控制参数选取及绘制
        5.3.5 参数化建模注意事项
    5.4 格萨尔王雕像数值模拟
        5.4.1 Fluent模型设置
        5.4.2 模拟结果输出
    5.5 格萨尔王雕像体型系数分析
    5.6 参数化建模技术在数值风洞中的应用评价
    本章参考文献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致谢
作者简介
附录
    1、统一标高程序自编程代码
    2、参数化删点程序自编程代码
    3、基于凸包算法的轮廓绘制程序自编程代码
    4、提取坐标分量最小点自编程代码
    5、基于x坐标序列的轮廓绘制程序自编程代码
    6、基于y坐标序列的轮廓绘制程序自编程代码
    7、基于邻近点算法的轮廓绘制程序自编程代码
    8、层间缝合程序自编程代码
    9、三点绘制面域程序自编程代码

(3)倾斜地层中桩基竖向动力响应模型试验与计算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主要符号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进展
        1.2.1 单桩振动响应理论研究
        1.2.2 群桩振动响应理论研究
        1.2.3 桩-土耦合振动响应试验及数值研究
        1.2.4 近场波动中的地层边界效应
        1.2.5 倾斜地层条件下桩-土相互作用静力学特性
    1.3 存在的主要问题
    1.4 本文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4.1 主要研究内容
        1.4.2 技术路线图
2 桩-土竖向耦合振动响应模型试验系统与测试
    2.1 引言
    2.2 模型槽动力加载系统
        2.2.1 试验加载系统
        2.2.2 模型槽反力架
    2.3 试验方法
        2.3.1 几何模型及材料准备
        2.3.2 动力加载方案
    2.4 试验结果分析
        2.4.1 桩顶位移时域响应
        2.4.2 动位移幅值
        2.4.3 桩底动土压力
    2.5 本章小结
3 倾斜地层中单桩动力响应模型试验研究与分析
    3.1 引言
    3.2 试验准备
        3.2.1 试验场地及设备
        3.2.2 几何模型与相似关系
        3.2.3 复杂地形地质边界条件
        3.2.4 试验材料及试验步骤
    3.3 试验结果分析
        3.3.1 桩基静极限承载力
        3.3.2 振动位移
        3.3.3 动应变
        3.3.4 动土压力
    3.4 单桩试验数值模拟分析
        3.4.1 模型描述和验证
        3.4.2 地形效应
    3.5 本章小结
4 倾斜地层中群桩动力响应模型试验与荷载传递机理分析
    4.1 引言
    4.2 几何模型和试验方法
    4.3 承台动位移试验分析
    4.4 群桩振动响应数值分析研究
        4.4.1 模型描述和验证
        4.4.2 承台非对称位移
        4.4.3 承台模量及荷载作用面积的影响
    4.5 下卧基岩面倾斜对振动响应的影响
    4.6 地表倾斜对群桩动力响应的影响
    4.7 本章小结
5 斜坡地形下桩-土耦合动力相互作用机理有限元分析
    5.1 引言
    5.2 有限元模型描述及验证
    5.3 水平地形中端承桩振动特性
        5.3.1 完全埋入桩周土体振动衰减规律
        5.3.2 未埋入桩段对土体振动衰减的影响
        5.3.3 水平地形中桩-土-桩相互作用
    5.4 斜坡场地土体振动衰减和波传播
        5.4.1 斜坡表面土体振动位移衰减
        5.4.2 地形倾斜对土位移的影响范围
    5.5 斜坡场地上的桩桩相互作用
    5.6 本章小结
6 倾斜基岩面桩基动力响应有限元分析
    6.1 引言
    6.2 倾斜基岩面场地单桩动力响应
    6.3 倾斜基岩面场地桩基动力相互作用
    6.4 倾斜基岩面场地群桩动力响应
    6.5 本章小结
7 复杂地层条件下桩基竖向动力响应简化计算方法
    7.1 引言
    7.2 考虑基岩边界影响的桩基竖向动力响应简化计算方法
        7.2.1 计算模型和基本假设
        7.2.2 土体控制方程及求解过程
        7.2.3 桩身振动控制方程及求解过程
        7.2.4 结果验证
        7.2.5 刚性边界距离的影响
        7.2.6 桩长的影响
    7.3 斜坡地形下桩基振动响应简化计算方法
        7.3.1 部分埋入桩单桩竖向振动响应
        7.3.2 斜坡场地振动波向坡脚方向传播时的影响因子
        7.3.3 斜坡场地振动波向坡顶方向传播时影响因子
        7.3.4 斜坡场地桩-桩相互作用因子简化方法验证
        7.3.5 地形对影响因子的影响
        7.3.6 斜坡场地群桩动力响应
    7.4 本章小结
8 结论与展望
    8.1 全文总结
    8.2 本文创新点
    8.3 今后工作的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A.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专利等成果目录
        A1 论文
        A2 专利
        A3 软件着作权
    B.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C.获奖情况
    D.学位论文数据集
致谢

(4)重型数控机床热误差光纤分布动态监测原理与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概述
        1.1.1 课题来源
        1.1.2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1.2.1 重型数控机床热误差研究概述
        1.2.2 机床热弹性变形特性研究现状
        1.2.3 机床热变形检测技术的研究现状
        1.2.4 机床热误差预测模型的研究现状
    1.3 目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1.4 论文的研究内容与组织结构
        1.4.1 主要研究内容
        1.4.2 论文组织结构
第2章 重型数控机床结构件热弹性变形特性
    2.1 重型数控机床热源分类
    2.2 端部热源作用下机床结构件热弹性伸长变形
        2.2.1 热弹性伸长的“超前”与“滞后”特性
        2.2.2 有限差分(FDM)数值模型与分析
        2.2.3 实验分析与系统传递函数
    2.3 侧部热源作用下机床结构件热弹性伸长-弯曲复合变形
        2.3.1 热弹性伸长-弯曲复合变形的非同步时滞特性
        2.3.2 有限元(FEM)数值模型与分析
        2.3.3 实验分析与系统传递函数
    2.4 环境温度作用下机床结构件热弹性变形
        2.4.1 机床结构件在环境温度作用下的热弹性伸长
        2.4.2 机床结构件在环境温度作用下的热弹性伸长-弯曲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光纤光栅传感器及其分布检测原理与方法
    3.1 光纤光栅多参数分布式检测原理
        3.1.1 光纤光栅基本理论
        3.1.2 光纤光栅传感原理
        3.1.3 光纤光栅多参数检测与空分-波分组合复用
    3.2 光纤光栅温度传感特性
        3.2.1 光纤光栅温度灵敏度
        3.2.2 光纤光栅动态测温特性
        3.2.3 光纤光栅分布式温度测量实验
    3.3 光纤光栅热致应变检测原理与方法
        3.3.1 光纤光栅热致应变传递理论
        3.3.2 光纤光栅热致应变测量的温度补偿
        3.3.3 光纤光栅热致应变测量实验
    3.4 增敏型光纤光栅传感器技术
        3.4.1 增敏型光纤光栅温度传感器
        3.4.2 增敏型温度自补偿光纤光栅应变传感器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基于分布测试数据的重型机床大型结构件热变形构建方法
    4.1 梁式结构件热弹性伸长-弯曲复合变形构建
        4.1.1 轴向离散化与坐标变换
        4.1.2 梁单元节点热位移模型
        4.1.3 全局坐标系下整体热变形
    4.2 重型数控机床定梁龙门结构空间热弹性变形构建
        4.2.1 自由膨胀热变形
        4.2.2 基于虚功原理的龙门结构热致内力模型
        4.2.3 龙门结构空间热弹性变形模型
    4.3 重型数控机床滑枕结构热弹性伸长-弯曲复合变形构建
        4.3.1 滑枕动态离散
        4.3.2 二节点六自由度Euler-Bernoulli平面直梁单元的数学模型
        4.3.3 梁单元应变数学模型与解耦方法
        4.3.4 基于最小二乘变分原理的热致位移求解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重型数控机床综合热误差模型
    5.1 重型数控机床主轴热误差建模
        5.1.1 主轴动态温升-温降理论递推模型
        5.1.2 主轴生热离散系统状态空间表达式
        5.1.3 基于Sage-Husa自适应卡尔曼滤波的主轴温度数据融合
        5.1.4 主轴热误差预测模型
        5.1.5 基于蜜蜂算法的主轴热误差模型系统辨识方法
    5.2 重型数控机床床身大型结构件热变形致空间误差
        5.2.1 重型数控机床床身结构基本误差元素
        5.2.2 重型数控机床床身结构误差传动链
        5.2.3 重型数控机床床身结构动态热耦合误差矩阵
    5.3 重型数控机床综合热误差预测模型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重型数控机床热误差检测实验研究
    6.1 重型数控机床光纤光栅多参数分布式检测系统
        6.1.1 ZK5540A重型定梁龙门钻铣床
        6.1.2 光纤光栅传感器布置
        6.1.3 光纤光栅多参数分布式检测系统
    6.2 ZK5540A重型数控机床综合热误差模型
        6.2.1 电主轴温度模型
        6.2.2 床身结构热误差元素模型
        6.2.3 重型机床综合热误差模型
    6.3 ZK5540A重型数控机床主轴热误差实验研究
        6.3.1 主轴热误差实验
        6.3.2 转速与环境温度对主轴温度的影响
        6.3.3 主轴温度模型实验分析
        6.3.4 主轴热误差模型实验分析
    6.4 ZK5540A重型数控机床环境温度作用下热误差实验研究
        6.4.1 环境温度致机床热误差实验
        6.4.2 机床热误差与温度场分析
        6.4.3 复杂温度场中床身结构热误差元素
        6.4.4 环境温度作用下机床热误差预测
    6.5 内外热源共同作用下重型数控机床综合热误差预测
    6.6 本章小结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7.1 本文工作总结
    7.2 本文的主要创新点
    7.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A 英文专业术语缩写一览表
附录 B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附录 C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的支持项目
致谢

(5)基于以太网物理层芯片锁相环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对照表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1.4 研究内容及章节安排
第二章 锁相环系统简述
    2.1 以太网芯片中时钟恢复电路
    2.2 锁相环的工作原理
    2.3 锁相环的分类
    2.4 电荷泵锁相环组成模块及分析
        2.4.1 鉴频鉴相器
        2.4.2 电荷泵
        2.4.3 环路滤波器
        2.4.4 压控振荡器
        2.4.5 分频器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电荷泵锁相环性能指标及系统稳定性分析
    3.1 锁相环的主要性能指标
        3.1.1 相位噪声介绍
        3.1.2 锁定时间与环路带宽
        3.1.3 杂散
    3.2 电荷泵锁相环系统稳定性分析
    3.3 电荷泵锁相环系统噪声分析
        3.3.1 参考时钟噪声分析
        3.3.2 PFD/CP噪声分析
        3.3.3 压控振荡器噪声分析
        3.3.4 环路滤波器噪声分析
        3.3.5 分频器噪声分析
        3.3.6 环路带宽与输出噪声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以太网芯片的低噪声电荷泵锁相环电路设计与仿真
    4.1 低噪声电荷泵锁相环的系统级设计
    4.2 低噪声电荷泵锁相环行为级设计
    4.3 低噪声电荷泵锁相环各电路模块的设计
        4.3.1 低噪声鉴频鉴相器电路的设计
        4.3.2 低噪声电荷泵电路模块设计与仿真
        4.3.3 低噪声环形压控振荡器的设计与仿真
        4.3.4 分频器电路的设计及仿真
        4.3.5 环路滤波器电路的选择
    4.4 低噪声锁相环电路整体设计与仿真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基于以太网物理层芯片的低噪声锁相环版图设计
    5.1 版图设计要点
    5.2 低噪声锁相环版图设计需要考虑的问题
    5.3 低噪声锁相环版图设计
    5.4 PLL整体后仿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工作总结
    6.2 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6)粘弹性流体Rayleigh-Bénard对流和羽流中流动与换热数值模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物理量名称及符号表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1.1 课题背景
        1.1.2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 相关领域的研究现状
        1.2.1 牛顿流体热对流研究
        1.2.2 粘弹性流体的减阻流动与换热研究
        1.2.3 粘弹性流体热对流研究
        1.2.4 国内外研究综述简析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粘弹性流体热对流数值方法
    2.1 引言
    2.2 粘弹性流体的基本特性
    2.3 粘弹性流体湍流减阻机理
    2.4 数值计算方法
        2.4.1 控制方程及其无量纲化
        2.4.2 对数重构法模块介绍
        2.4.3 数值计算方法的流程
        2.4.4 数值计算方法正确性验证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二维平行平板内粘弹性流体Rayleigh-Bénard对流不稳定性研究
    3.1 引言
    3.2 粘弹性流体RBC的启动阶段
        3.2.1 零增长率法求临界启动Ra_(c1)
        3.2.2 流体弹性对临界启动Ra_(c1)的影响
    3.3 粘弹性流体RBC的分叉阶段
        3.3.1 Wi对流动分叉的影响
        3.3.2 L对换热和流动结构的影响
        3.3.3 粘弹性流体RBC中行涡的演变过程
        3.3.4 振荡流区间的流动结构相图和流态相图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二维封闭方腔内粘弹性流体Rayleigh-Bénard对流的特性研究
    4.1 引言
    4.2 数值计算方法
        4.2.1 计算准确性验证
        4.2.2 网格无关性验证
    4.3 流体弹性对流动和换热的影响
    4.4 流体弹性对相干结构的影响
        4.4.1 大尺度环流
        4.4.2 速度和温度边界层
    4.5 流体弹性对RBC流动的作用机理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粘弹性流体层羽流流动的理论分析
    5.1 引言
    5.2 粘弹性流体层羽流问题的描述与求解
        5.2.1 层羽流问题的控制方程
        5.2.2 层羽流问题的边界条件
    5.3 粘弹性流体层羽流的数值解与机理分析
        5.3.1 流体弹性对层羽流流动影响的基本特性
        5.3.2 流体弹性对层羽流流动和换热的影响
        5.3.3 流体弹性对层羽流流动影响的机理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粘弹性流体单羽流的数值模拟研究
    6.1 引言
    6.2 数值模拟方法
        6.2.1 计算模型及边界条件
        6.2.2 网格无关性验证
        6.2.3 动能输运方程
    6.3 Wi对流动和换热的影响
    6.4 L对流动和换热的影响
    6.5 流体弹性对羽流的作用机理
    6.6 层羽流理论与数值模拟的对比验证
    6.7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A 附录
    A.1 粘弹性流体RBC在振荡区间内的计算结果
    A.2 粘弹性流体层羽流运动方程推导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他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7)电离辐射对铁电材料微结构与性能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辐照环境
        1.1.1 银河宇宙射线
        1.1.2 太阳宇宙射线
        1.1.3 俘获辐射带
        1.1.4 太阳风
        1.1.5 核动力辐射环境
    1.2 辐射损伤机理
        1.2.1 位移损伤效应
        1.2.2 总剂量效应
        1.2.3 单粒子效应
        1.2.4 充放电效应
        1.2.5 内带电效应
    1.3 铁电材料与器件
        1.3.1 自发极化
        1.3.2 铁电材料的电滞回线
        1.3.3 铁电畴结构
        1.3.4 铁电相变
        1.3.5 铁电材料的发展历史
    1.4 铁电材料的应用
        1.4.1 铁电存储器特点及应用
        1.4.2 铁电存储器结构
        1.4.3 铁电场效应晶体管存储器
        1.4.4 铁电存储器的畴变
    1.5 铁电存储器辐照研究
        1.5.1 国外研究现状
        1.5.2 国内研究现状
    1.6 论文的选题依据和研究内容
        1.6.1 论文的选题依据
        1.6.2 研究内容
第二章 铁电材料辐照损伤模拟
    2.1 模拟方法介绍
    2.2 蒙特模拟软件介绍
    2.3 辐照损伤模拟
        2.3.1 质子入射Pt-PbTiO_3-Pt靶材射程模拟
        2.3.2 质子入射LaNiO_3-PbTiO_3-LaNiO_3靶材射程模拟
        2.3.3 质子入射Al-W-Pt-PbTiO_3-Pt-W-Al靶材射程分布模拟
    2.4 质子入射靶材辐照损伤研究
        2.4.1 质子入射Pt-PbTiO_3-Pt辐照损伤研究
        2.4.2 质子入射LaNiO_3-PbiTO_3-LaNiO_3结构辐照损伤研究
        2.4.3 质子入射Al-W-Pt-PbTiO_3-Pt-W-Al结构辐照损伤模拟研究
        2.4.4 入射角度对辐射损伤的影响
    2.5 小结
第三章 辐照对铁电材料的相结构及其性能响
    3.1 理论模型
        3.1.1 辐照引起的缺陷电场
        3.1.2 铁电材料热力学函数
    3.2 不同晶向的热力学函数
    3.3 模拟结果与分析
        3.3.1 辐照诱导空位模拟
        3.3.2 辐照注量对自发极化影响
        3.3.3 粒子入射能量对自发极化影响
    3.4 辐照对钛酸钡相结构影响
        3.4.1 应变对相结构和性能影响
        3.4.2 辐照下铁电材料的应变-温度相图
    3.5 辐照对铁电材料电卡性能的影响
        3.5.1 理论模型
        3.5.2 辐照对铁电材料电卡性能影响
    3.6 小结
第四章 辐照对铁电材料手性畴结构及其性能影响
    4.1 畴壁结构模拟的理论模型
    4.2 模拟结果和分析
        4.2.1 铁电材料中极化分量
        4.2.2 辐照对畴壁旋转角度极化分量影响
        4.2.3 电极和入射能量对畴壁极化分量的影响
    4.3 小结
第五章 辐照对铁电存储单元性能影响
    5.1 相场方法
    5.2 铁电薄膜相场模型的建立
        5.2.1 铁电材料能量
        5.2.2 参数无量纲化
        5.2.3 网格离散
    5.3 模拟结果与分析
        5.3.1 晶界厚度对电畴结构的影响
        5.3.2 晶界厚度对铁电薄膜电滞回线的影响
        5.3.3 晶界厚度对铁电薄膜畴翻转的影响
        5.3.4 辐照对多晶铁电薄膜影响
        5.3.5 晶粒曲线对FeFET存储特性的影响
    5.4 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在学校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8)大型熔窑中搅拌对玻璃液均化质量的影响与表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
    1.2 影响玻璃均匀性的因素
        1.2.1 国内关于玻璃均匀性的影响因素研究
        1.2.2 国外关于玻璃均匀性的影响因素研究
    1.3 玻璃制品均匀性的检测方法现状
        1.3.1 国内关于玻璃制品均匀性的检测方法现状
        1.3.2 国外关于玻璃制品均匀性的检测方法现状
    1.4 搅拌装置的发展现状
    1.5 研究内容及意义、思路及可行性
        1.5.1 研究内容及意义
        1.5.2 可行性及创新点
    1.6 本章小结
第2章 CFD与数理统计分析方法介绍
    2.1 CFD简介
        2.1.1 CFD问题的求解过程
        2.1.2 CFD的数值解法
        2.1.3 CFD中的数值方程
    2.2 ANSYS Fluent软件模型介绍
        2.2.1 非定常流动模型
        2.2.2 离散相模型(DPM)
        2.2.3 转动模型
    2.3 数理统计分析方法
        2.3.1 描述性统计分析
        2.3.2 探索性数据分析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熔窑内玻璃液的数值模拟设置
    3.1 数值模型的建立
        3.1.1 熔窑内玻璃液尺寸
        3.1.2 熔窑内玻璃液模型的建立
        3.1.3 搅拌器模型
        3.1.4 模型的网格划分
    3.2 模型的材料属性和边界条件
        3.2.1 液相的属性
        3.2.2 固相的属性
        3.2.3 速度边界条件
        3.2.4 温度边界条件
        3.2.5 热边界条件
    3.3 动网格设置
    3.4 添加粒子的设置
    3.5 数值模拟收敛过程的设定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模拟结果的统计分析
    4.1 搅拌区范围的确定
    4.2 均化质量影响因素一——搅拌时间
    4.3 均化质量影响因素二——质点半径
    4.4 均化质量影响因素三——质点间的分散程度
    4.5 均化质量的定量评价——均化指数
    4.6 取样方式对均化指数的影响
    4.7 本章小结
第5章 搅拌对玻璃液均化质量的附加影响
    5.1 耐火材料侵蚀加剧
    5.2 热均匀性改变
    5.3 搅起回流
    5.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9)曲线隧道内地铁列车运行引起的地表振动传播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2 列车运行引起的环境振动研究
        1.2.1 曲线轨道振动特性研究
        1.2.2 列车作用下振动在地表点的传播规律研究
        1.2.3 列车作用下曲线隧道环境振动研究
    1.3 “北京交通大学轨道减振与控制实验室”研究进展
    1.4 研究内容
2 曲线隧道地铁列车运行引起环境振动的预测模型
    2.1 曲线隧道内地铁列车源强动荷载的确定
        2.1.1 列车动荷载产生机理
        2.1.2 无限周期结构理论
        2.1.3 列车-曲线轨道耦合解析模型
    2.2 周期性曲线有限元-无限元耦合模型
        2.2.1 基本假定
        2.2.2 阻尼条件
        2.2.3 基本原理
        2.2.4 程序处理思路
        2.2.5 有限元模式
        2.2.6 无限元模式
3 地铁曲线隧道地表振动测试及预测模型验证
    3.1 地铁曲线隧道列车引起的地表振动测试
        3.1.1 测试场地情况
        3.1.2 现场测试仪器系统
        3.1.3 测试方案
        3.1.4 测试结果汇总与分析
        3.1.5 时域内加速度传播规律分析
        3.1.6 频域内加速度传播规律分析
    3.2 预测模型验证
        3.2.1 计算工况与预测模型参数
        3.2.2 振源激励力
        3.2.3 振动加速度时程对比分析
        3.2.4 振动加速度1/3倍频程谱对比分析
    3.3 小结
4 曲线隧道内地铁列车运行引起的地表振动传播规律研究
    4.1 不同列车速度下地表点振动传播规律
        4.1.1 计算工况与参数选取
        4.1.2 振源激励力
        4.1.3 地表振动响应分析
        4.1.4 小结
    4.2 不同曲线半径下地表点振动传播规律
        4.2.1 计算工况与参数选取
        4.2.2 振源激励力
        4.2.3 地表振动响应分析
        4.2.4 小结
    4.3 单一土层条件下地表点振动传播规律
        4.3.1 计算工况与参数选取
        4.3.2 振源激励力
        4.3.3 地表振动响应分析
        4.3.4 小结
    4.4 不同土层分层条件下地表点振动传播规律
        4.4.1 计算工况与参数选取
        4.4.2 振源激励力
        4.4.3 地表振动响应分析
        4.4.4 小结
    4.5 综合性分析
        4.5.1 计算工况与参数选取
        4.5.2 振源激励力
        4.5.3 地表振动响应分析
        4.5.4 小结
5 结论
    5.1 本文主要工作
    5.2 本文主要研究结论
    5.3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A
附录 B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10)双压差动态流量计的模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1.2 流量检测的基本方法
    1.3 现阶段压差式流量计的介绍及发展
    1.4 动态流量测量仪表的发展动态
    1.5 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双压差动态流量计的模型建立与仿真分析
    2.1 双压差动态流量计数学模型
    2.2 双压差动态流量计模型仿真分析
        2.2.1 FLUENT软件介绍
        2.2.2 ICEM CFD软件介绍
        2.2.3 双压差流量计仿真建模
        2.2.4 测量管的层流非定常仿真
        2.2.5 测量管的层流稳态仿真
        2.2.6 测量管的非稳态仿真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实验系统搭建设计
    3.1 实验方案设计
        3.1.1 实验总体方案设计
        3.1.2 实验液压系统总体设计
    3.2 实验系统硬件设计
        3.2.1 双压差动态流量计
        3.2.2 超声波流量计
        3.2.3 数据采集卡
        3.2.4 压差变送器
        3.2.5 伺服放大器
        3.2.6 电液伺服阀
        3.2.7 整体结构装配
    3.3 实验系统软件设计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双压差动态流量计模型修正
    4.1 圆管层流的基本方程
        4.1.1 基本假设
        4.1.2 基本方程
    4.2 圆管层流的启动流
    4.3 任意变化的压力差作用下的瞬时流量
    4.4 双压差流量计的瞬时流量
    4.5 模型回归及神经网络遗传算法极值寻优
    4.6 结果分析
        4.6.1 BP神经网络拟合结果分析
        4.6.2 遗传算法寻优结果分析
    4.7 权值表
    4.8 粘性修正
    4.9 本章小结
第5章 对比实验分析及误差预测
    5.1 实验步骤设计
        5.1.1 实验环境
        5.1.2 正弦流量信号的对比测量实验步骤
        5.1.3 阶跃流量信号的对比测量实验步骤
    5.2动态流量信号对比实验
        5.2.1 实验数据处理过程
        5.2.2 正弦波流量对比测试实验结果
        5.2.3 阶跃信号流量对比测试实验结果
        5.2.4 实验结果分析
    5.3 时间序列与SVR耦合预报模型
        5.3.1 时间序列加法模型
        5.3.2 支持向量回归机模型
        5.3.3 趋势性流量误差分析及预测
        5.3.4 周期性误差分析及预测
        5.3.5 流量误差综合预报
    5.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四、PERMANENCE AND PERIODIC SOLUTION IN AN INTEGRODIFFERENTIAL SYSTEM WITH DISCRETE DIFFUSION(论文参考文献)

  • [1]地震前兆性慢滑移事件研究[D]. 周聪.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 2021(02)
  • [2]不规则建筑参数化建模及其风载体型系数研究[D]. 单鑫. 东南大学, 2020(01)
  • [3]倾斜地层中桩基竖向动力响应模型试验与计算分析[D]. 瞿立明. 重庆大学, 2020(02)
  • [4]重型数控机床热误差光纤分布动态监测原理与方法[D]. 李瑞亚. 武汉理工大学, 2020
  • [5]基于以太网物理层芯片锁相环的研究[D]. 陈镇.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20(05)
  • [6]粘弹性流体Rayleigh-Bénard对流和羽流中流动与换热数值模拟研究[D]. 程建平.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9
  • [7]电离辐射对铁电材料微结构与性能影响研究[D]. 郭维新. 湘潭大学, 2019
  • [8]大型熔窑中搅拌对玻璃液均化质量的影响与表征[D]. 杨金梦. 燕山大学, 2019(03)
  • [9]曲线隧道内地铁列车运行引起的地表振动传播规律研究[D]. 李昌. 北京交通大学, 2019(01)
  • [10]双压差动态流量计的模型研究[D]. 左志兵. 燕山大学, 2019(03)

标签:;  ;  ;  ;  ;  

具有离散扩散的积分差分系统中的永久和周期性解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