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日欢呼

节日欢呼

一、Holiday Cheer(论文文献综述)

郭小瑞[1](2021)在《古埃及平民群体研究(公元前2686-1069年)》文中提出平民群体是古埃及社会得以稳定发展的基石之一,也是衡量古埃及社会走向的重要指标之一。古埃及从古王国开始到新王国结束(公元前2686年到1069年)是古埃及文明独立发展完善的历史时期,正是在这一长达1500余年的历史时期,平民群体完成了从萌芽、形成、发展到成熟的发展阶段。本文以埃及语中的群体性词汇瑞麦特(rmT)、赖赫特(rxyt)、涅杰斯(nDs)、涅木虎(nmHw)为主要研究对象,在梳理这些词汇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对古埃及平民群体的发展和特征进行细致深入的探讨。古王国时期,平民群体处于准群体的萌芽状态,文献中主要的平民群体性词汇有瑞麦特(rmT)、赖赫特(rxyt)、赫恩迈麦特(Hnmm.t)。虽然这一时期平民群体尚未形成,但是在瑞麦特(rmT)和赖赫特(rxyt)群体中已经初见平民群体的端倪,并出现了社会分层的现象。平民群体的一般特征也在这一时期初步成型。第一中间期和中王国时期,涅杰斯(nDs)群体开始展现平民特征,并以自我意识的觉醒为标志宣告了古埃及平民群体的正式形成。原有的具有平民群体属性的瑞麦特(rmT)和赖赫特(rxyt)则走向了完全不同的发展方向:瑞麦特(rmT)成为区别于外国人的具有埃及民族性质的称呼,而赖赫特(rxyt)则开始逐渐向着平民群体总称的方向发展。第一中间期的赖赫特(rxyt)群体分裂后平民群体中出现了一些不完全具备平民属性的群体,这些非典型平民群体的出现喻示着平民群体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发展,并展现出多样化的趋势。与此同时,平民群体的新特征开始细化,平民群体分层呈现复杂化趋势,平民群体的社会流动也有一定加速。中王国时期随着赖赫特(rxyt)群体的重塑,统治者加大了对平民群体发展的干预。可以说古埃及平民群体的诞生和发展一直处于埃及统治者们的干涉和推动之下。第二中间期和新王国时期是平民群体的巩固和成熟的时期。赖赫特(rxyt)群体完全具备了平民群体的特征,并且在统治者的主观定义下,成为了平民群体的统称。自此开始,赖赫特(rxyt)群体等同于古埃及平民群体,这也标志着平民群体走向成熟。这一时期,涅木虎(nmHw)群体替代涅杰斯群体成为了平民群体中的代表,非典型平民群体也得到了一定的巩固,统治者将其同样纳入到自己的统治基础中去。平民群体整体社会地位的提升是新王国时期平民群体发展的主题,然而,涅木虎群体中不再出现真正跨阶层式的晋升却也意味着古埃及阶层固化的开始。纵观古埃及平民群体的发展,平民群体的重要性呈不断上升趋势,甚至一度成为国王抗衡宗教势力的中流砥柱。平民群体发展的起伏及其社会流动的动向与国家政治、经济状况有着较为直接的联系。古埃及平民群体的发展既是古埃及文明发展的推动力,同时也是古埃及文明发展的结果。

石兴泽[2](2020)在《何其芳诗歌的当代浪漫主义》文中研究表明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何其芳以强烈的理性自觉"融入"时代潮流,却又顽强地保留着抒情"自我"。他被时代文学大潮鼓动着,感到"甜蜜"也有些"惊恐"。他想在"自我"的河流里"勇敢航行",却又担心"桅杆吹断",内心深处存在着理性自觉与情感倾向、革命觉悟和审美追求以及工作性质和个人气质的巨大矛盾。这些矛盾使他的诗歌艰难地行走在与主流队伍"偏离"的道路上。就抒情风格而言,他的诗歌没有真正融进时代的诗学语境,也没有真正践行他所服膺的理论主张。他的许多诗歌保持了隐隐幽幽的抒情风格,表现了矛盾复杂的心影。

刘淑真[3](2020)在《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民族团结内容研究》文中提出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经过长期的锤炼,形成了具有强大内聚力的中华民族。各民族共同开发了祖国的锦绣河山、广袤疆域,共同创造了悠久的中国历史和灿烂的中华文化。随着时代的发展,优秀的少数民族文化对促进民族团结,增强民族凝聚力的作用日益突出。少数民族文化是各少数民族在千百年的生产生活实践中经过不断沉淀、积累起来的总和。少数民族文化不管是对个人还是民族都有不容忽视的作用,当下尤其需要民族文化来引导全体公民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在小学语文教材中编排合理的民族团结内容不仅对学生身心发展和价值观养成有重要意义,而且能够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增强民族凝聚力,促进民族团结。本研究以第十套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为研究对象,采用内容分析法和频数统计分析法相结合的方式对教材中呈现的民族团结内容进行梳理分析。首先是民族团结内容的方式分布,将范文、导读与练习、写话与习作、插图四种形式中包含或涉及到民族团结内容的知识进行统计分析,并整理成表格、饼状图等;其次是民族团结的内容分布,从民族概况、民族传统、民族景色、民族人物、民族事件、民族精神来梳理分析民族团结内容;最后是民族团结内容的年级分布,将呈现内容与方式按教材和年级分析。通过梳理分析后笔者发现,在该版教材中民族团结内容构成种类丰富、呈现形式多样、民族文化的呈现是为了进行民族团结教育的优点,但也存在多以汉族文化视角呈现民族团结内容、民族团结内容在教材中的编排有限、民族团结内容在教材的分布不均衡和民族团结教育意义未发挥到最大的问题。通过理论知识的积累与文献的查阅,剖析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可能是少数民族文化较汉族文化重视程度小、缺少教材中民族团结内容的编写标准、民族团结内容缺乏一定系统、受编者观念和成员结构的影响等。针对出现的问题,笔者给出几条可操作性建议,包括正确处理好汉族文化与少数民族文化的关系、合理增设教材中民族团结内容、系统编排教材中民族团结内容、加强对民族团结教育的重视等,使教材中促进民族团结的民族文化得到重视与传承,增强学生的民族文化认同感,适应学生身心发展的要求。

曲颖[4](2020)在《历史与情感的相遇 ——克劳斯·威斯特曼对《诗篇》的分析》文中提出形式批判学是研究《圣经》的一个重要流派,最早可以追溯到尤里乌斯·威尔豪森,主要代表人物有赫尔曼·衮克尔、西格蒙德·莫文克和克劳斯·威斯特曼。形式批判学在西方圣经研究中称得上是一门显学。相比较而言,汉语学界对它的研究却寥寥无几,本文意在这一研究方向做出些微尝试和努力。第一章介绍了形式批判学的涵义,梳理了形式批判学主要人物的学术脉络,呈现形式批判学的整体特征,以突出克劳斯·威斯特曼的独特贡献。第二章分析了克劳斯·威斯特曼对《诗篇》的分类,将巴比伦诗篇和《圣经·诗篇》进行对比。第三章按照单元分类,梳理了克劳斯·威斯特曼对“赞美诗”的情感。第四章廓清了克劳斯·威斯特曼诗篇“哀歌”中的情感。第五章指出克劳斯·威斯特曼的独特贡献在于将《诗篇》与历史的“再现”相结合。

廉慧婷[5](2020)在《清代至民国时期岁时节日中的民间崇拜研究 ——以《河南府县志辑》为例》文中研究表明岁时节日作为民俗学的重要研究内容,是广大民众在长期农耕生活中逐渐形成的关于宇宙和自然的认识,表现出中国人传统的时间观念和生活秩序。民间崇拜复杂而多样,隐含着民众的潜在心理,划分类型进行研究十分必要。《中国地方志集成·河南府县志辑》中收录了较多的岁时节日,为认识和了解河南地区岁时节日中的民间崇拜状况提供了丰富的资料。通过梳理方志中的岁时节日,确定其中的崇拜类型,主要包括对祖先的崇拜、对俗神的崇拜和对自然的崇拜,这些崇拜所伴随的民俗活动经历了由单纯娱神发展到娱神娱人的过程,同时在大型节日中民间崇拜类型呈现出融合趋势。究其本质,三种崇拜现象都源于对神秘力量的渴望和恐惧,具有周期性和仪式性的特点。但是祖先崇拜以人伦为基本,强调血缘性;俗神崇拜以具体的单个的神灵为主,重视实用性;自然崇拜体现了人们对客观物体的尊重,反映了规律性。无论是哪种崇拜类型,都具有一定的伦理教化、社会整合、族群认同的功能。利用河南地区清代至民国方志的岁时节日资料,对其中蕴含的民间崇拜进行分类,并与岁时节日结合观照,提升了岁时节日的研究价值,丰富了民间崇拜的民俗内涵。

王虹[6](2020)在《清代及民国湖南方志所载演剧史料研究》文中提出地方志中记载了大量的演剧史料,这些史料散落在各个门类当中。已经有诸多学者进行过方志中演剧史料的研究,认识到方志中的演剧史料的资料性价值,为开展研究提供了思路和方法。湖南被称为“戏曲大省”,现有19个剧种,省内戏曲发展繁盛,研究其演剧史料是有必要的。同时,湖南地区清代及民国时期的戏曲发展道路是曲折的,涉及方面广博,对其地方志中的演剧史料进行搜集和整理有重要意义。尽管前人对湖南方志演剧史料有所涉及,但尚未进行完整的系统搜集和梳理,因此还有较大的研究空间。以清代及民国时期湖南方志中的演剧史料为研究对象,从文献角度出发,通过整理研究,试图勾勒完整的湖南地区演剧空间。共有五部分构成:第一部分分析湖南地区演剧史料收录的规律和成因。方志将演剧史料散落在七大门类当中,其中《风俗志》、《祠祀志》、《艺文志》中的演剧史料较多。将这些资料搜集在一起,进行分布空间研究,其分布空间与接壤地区的演剧活动有关,山地比平原地区演剧活动频繁。第二部分从民间习俗上对演剧史料进行研究。民间习俗可以分成人生仪礼、岁时节令、神灵祭祀三类,其中往往伴随有演剧活动。演剧活动逐渐融合于民间习俗,成为民间习俗的组成部分。第三部分从戏曲生态对演剧史料进行分析。湖南戏曲生态可从泛戏剧形态、声腔剧种、班社艺人以及接受主体四个方面入手。泛戏剧形态在湖南地区广泛存在,秧歌、采茶、百戏等,真可谓是诸陈杂艺。剧种和小戏的兴盛,从外来声腔传入开始,逐渐本土化,最后呈现出大戏剧种和民间小戏共同繁荣的局面。班社和艺人随着戏曲发展的外部环境大起大落,方志中的史料记载从侧面反映出班社和艺人的境遇。班社按照盈利与否分成带有盈利性质的专业戏班和群众自发组成的戏曲班社。艺人境遇与班社命运相关联,突显“娱乐性”与“悲剧性”。观众和环境的变化影响演剧活动的发展,不同阶层民众对于演剧的态度也是不同的。第四部分对演剧史料中呈现的特殊现象——禁毁与改良戏曲进行分析研究,从目的、手段、效果分别进行对比研究。第五部分对演剧史料中的演出空间进行分类研究。将演出空间分为固定的演剧场所和流动的演剧场所。固定演剧场所中包括有神庙剧场、会馆剧场、宗祠剧场和官署剧场。流动的演剧场所包括戏棚、临时搭建的舞台,还有随走随演的街衢村落。总之,通过对湖南方志中搜集而来的演剧史料,从多方面进行整理分析研究,重在研究湖南地区清代及民国的演剧环境,以及受到环境影响下的演剧情况。

胡雪莲[7](2020)在《论20世纪中国“音乐节”的产生及其发展历程 ——以四个音乐节为例》文中研究说明近几十年来音乐文化产业展现出多元化,“音乐节”也迎来了蓬勃发展,吸引了众多民众的关注。但是相关文献对“音乐节”这一术语的解释较为模糊,人们对什么是音乐节缺乏一个统一且明确的定义。对中国“音乐节”近代的发展历程尤其是20世纪的产生缺乏了解。笔者通过查阅不同中西方音乐词典及相关文献资料,梳理“音乐节”的释义并试图为术语“音乐节”下定义;通过梳理中国20世纪“音乐节”的发展,从而探索20世纪中国“音乐节”的作用。

嘉华杰[8](2020)在《青海K村藏族射箭文化保护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青藏高原这一特殊的地理环境区域,使藏族传承着本民族特有的生活习惯、生活方式及悠久的历史文化。对藏族射箭文化的保护进行研究,可以得知藏族射箭活动具有观赏性、娱乐性、狂热性等特征,将这些文化特征与当地的经济情况、教育情况、群众体育等方面相结合,开发其潜在价值,对于传承民族文化、振兴民族经济、加强民族团结、提高民族素质,以及构建和谐的民族关系,具有较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从民族学/人类学的视角出发,以青海K村作为田野调查点,选取藏族射箭文化作为研究对象。对K村举行的藏族射箭活动实地进行地参与观察,并对30余户K村村民进行深度访谈。运用民族志的方式对藏族射箭文化进行深描研究,以一个典型村落所举办的射箭活动为个案入手,分析其举办的比赛流程和仪式活动,从而对藏族射箭文化进行深入实地的细致探索,由此解读其内在所蕴含的文化价值,进而分析射箭文化是否值得保护以及如何针对性地采取保护和开发的措施,进一步实现对藏族射箭文化更加全面立体的研究。本文共分为四章:绪论部分对研究背景与意义进行阐述,参考学界研究成果来确定本文的调查方向,并对本项研究的田野点K村的历史脉络进行探究与梳理;第一章对青海地区藏族射箭活动进行概述;第二章详细地记录了藏族射箭比赛活动的完整流程;第三章分析说明了在藏族射箭文化中的各种人物角色;第四章对于藏族射箭文化进行反思,发掘其传承的价值,探索对其今后采取保护措施的方向。

吴少峰[9](2019)在《迷笛音乐节中文化表征过程的研究》文中提出节事活动是地方文化活动的集中缩影。近年,随着全球化和国内经济实力的提升,传统文化和新兴创意产业都备受重视,节事活动逐渐在公众面前展露视角,成为吸引游客、创造利润的重要工具。目前,我国旅游类节事活动近万个,然而真正形成品牌效应,组织生产中的经验技术被共享与传承,有良好口碑的节事活动并不多见。因此,如何根据外部环境的变化,既坚守文化传统又符合时代精神,使节事活动不陷入“快餐化”的困境,思考节事活动可持续性发展的思路就显得尤为重要。随着国内音乐的日益开放和多元化,年轻人对现代音乐艺术的接受,大型户外音乐节自90年代末20世纪初在国内拉开序幕。近二十年音乐节的探索与壮大,为节事活动的发展提供了有益的理解空间,也为我们对节事活动文化创新与持续的思考也带来充分观察视角。国内音乐节事的萌芽与发展过程中所呈现转型社会的困惑与反叛情绪,地下与地上空间的市场转变,都让音乐节事活动无法独立于转型社会中困惑、冲突与摸索的宏观语境之外,伯明翰学派在音乐文化研究中的讨论和应用中所呈现出的表征理论正好能对此现象的理解带来新的认知和解释。其次,非持续的音乐节乱象中文化内涵挖掘、创意和传承的忽视也使得我们对节事活动产业的发展需要寻求更多的理论指导。此外,从国内音乐节近年的发展来看,真正有影响力的音乐节仍极少,多数音乐节同样缺乏延续性,那么是什么导致了它的发生?是隐藏在节事的市场供求关系下文化的传递产生了脱节,还是技术、管理层面的原因导致的节事活动的文化未能得到更好的传播?进入节事活动的消费者又有怎样的感知和创造?表征理论作为一种“选择、表达、构建和塑造”创造过程的探讨,都将为节事活动中文化产业的发展和研究提供了有益的理论指导。以往旅游研究中对表征,以及表征和身份的讨论,主要关注的是表征过程中的某个方面,较少系统的讨论到表征的过程。与身份相关的旅游研究中,较少研究者尝试从群体的角度去探讨参与者在体验中所构建的身份感知与认同。而涉及表征和身份的研究中,讨论的身份主要是当地居民,较少将游客身份引入表征的研究。此外,以往音乐节相关研究较少以质性研究的方法从文化的角度切入,节事中与表征相关的研究鲜少出现,音乐节的生产和消费过程中文化如何被表征和传递,以及参与者的体验情况都还未得到深刻阐述。因此,本研究在对文化表征理论以及相关研究进行回顾的基础上,引入了身份对表征过程的参与和体验,对音乐节事活动中的文化表征过程进行了系统的探讨。迷笛音乐节是本研究的案例地,作为国内标杆性的户外摇滚音乐节,迷笛音乐节的历时长度、举办地的跨度、丰富的节日内容以及规模程度,都为我们对节事活动文化的思考提供了典型的案例地。研究结合了深度访谈、参与式观察、问卷调查和网络民族志的资料收集方法,文章使用的田野资料来源于在迷笛音乐节连续三年共七届的现场观察和该时期中音乐节前后全过程跟踪观察的网络资料搜查,以及2015年3月至6月持续三个月在北京迷笛学校的田野调查。最终获得的资料包括访谈样本共102个,问卷总样本共1600份,以及网络组织中的文本资料;音乐节历年的媒体报道、宣传册及创办人的访谈资料,另有公司项目总结报告,调研报告以及部分与音乐节的举办相关的会议现场记录等。音乐节相关记录片、照片,以及研究者田野观察记录也作为补充数据为研究带来更完整的理解。网络资料的收集则来源于乐迷及乐迷组织的微信群和QQ群在迷笛音乐节期间的状态跟踪、观察记录和每届音乐节前后组织内的所有聊天导出所形成的文本资料。此外,网络资料还包括近年网络、报纸的媒体数据资料以及BBS乐迷帖等。在分析过程中,研究采用了内容分析法中的类属分析和情境分析,并以问卷调查的方法进行了辅助分析。研究的主要结论:第一,音乐节事活动通过文化的表征、技术的表征和相关的变化完成了第一表征的过程,最终呈现出相关的概念。正如霍尔认为第一表征是从物到概念的建构,节事的表征也是一个从无到有的过程,它建立在与之相对应的社会基础上,是现实文化中的颠覆、补偿或延长,通过节的形式将文化放大、凝聚,集中的再现出来。对音乐节事活动来说,摇滚文化中的批判和反思,是现实生活中年轻人话语权缺失的精神补偿。被摇滚文化打动进京寻梦的年轻人,在底层对抗中成长为以迷笛音乐学校为中心的摇滚群落,在互帮互助中完成了音乐节的诞生和新体系的建立,是现实的延长。迷笛音乐节作为青年亚文化的一种,也集中再现了青年人对时代现实中存在问题不断反思和批判的真诚态度。然而仅是文化的诞生并不能将音乐节变成可感知,参与和体验的活动,只有通过技术的形式以物化的手段将其构建成一个具体感知的概念,经由准备阶段、入场阶段、现场阶段、结束阶段以及贯穿全部阶段过程中一系列的运作等技术的方式将其转化为可感知的概念,才可能把这种文化通过节日进行表征。此外,节事活动文化的表征不同于物的生产,其生产是非固态的,变化的。在迷笛音乐节中,它通过原生文化的生长与传递,以及技术的摸索和发展,在变化中寻求发展。最终,在前期资料和分析的基础上,获得了音乐节事活动中第一表征中所对应呈现的概念。由此,音乐节事的第一表征通过文化、技术和变化完成了从物到具体可感知概念的表征过程,使音乐节事的文化生产在这个过程中最终被建构,得以呈现、继承和发展。第二,本研究从“迷笛音乐节中文化身份的进入、创造和发展”,“参与者在体验过程中对概念的接收情况和所形成的身份认同”和“参与者在体验中所形成的意义”三个方面探讨了音乐节事活动第二表征中从概念到意义生成的过程。音乐节文化的号召力,吸引了拥有相似兴趣的核心参与者欢聚。他们作为同类人的聚集,暂时逃离确定的规范和主流社会准则的束缚,批判世俗社会中的不合理,释放日常生活中的压力,形成了与日常状态相区别的阈限空间,并创造和发展了一系列可分享的符号,成为乐迷相聚时默认的规则和遵从的文化。当音乐节开始举行,参与者进入音乐节中,第一表征中准备就绪的概念才变成第二表征中真正的概念呈现出来,研究结合田野和问卷数据的认知,发现乐迷参与者在对音乐节事活动整体的感受中,对所表征出的概念获得了较高的传递和接收。而音乐节的参与者不仅是被动接收了表征过程中呈现的概念,他们也主动创造了音乐节中新的概念且在参与者中具有高接受度。音乐节阈限中的超越体验和概念的高接收度感知,让参与者形成了自生性共睦态、意识形态的共睦态和规范性共睦态三种群体体验感知,在共睦态的共鸣中获得了身份的认同。当节事中所呈现的这些文化的概念被参与者所接收时,意义也在此时产生。通过对访谈中乐迷在音乐节的体验中所获得的感受进行意义的解读,发现对乐迷参与者来说,在音乐节的体验生成了让乐迷参与者感受到沉醉和分享的“乌托邦”,承载了参与者对理想生活状态的追求。这个乌托邦也许并未实现,却由年轻人在世俗之外的节日片刻的自我实践中所创造和构建,成为在世俗社会中自我融洽与释放的场所,是世俗社会冲突中的缓和剂,是在路上的乌托邦。第三,迷笛音乐节在多年循环演进的举办过程中,形成了表征的循环。由于音乐节事活动的时期性、一次性和周期性,在不断循环互动过程中,每当进入下一轮举行时,均能通过上一轮举办中的反馈,得到及时的调整,让音乐节的生命力变得可持续,走向专业化和规模化。不仅是作为组织方的音乐节在不断的自我精进,身份方的乐迷参与者也在音乐节历时中所发生的种种不确定事件时进行陆续反馈,在理解、接纳和期待的态度中促进音乐节的改进和完善。最后,研究提出了节事活动文化表征过程的概念性模型,进一步解释了节事活动中第一表征,节事活动中的第二表征以及表征的循环过程。这一概念性模型的提出,不仅拓展了表征理论研究在节事学科的实践,也从节事研究的角度对表征理论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深化。可以看到,本研究通过文化表征理论为音乐节事活动的生产和消费过程进行解释,以经验性研究对理论做出进一步探索,将表征研究扩展到节事活动中动态体验和感知的传递视角,提出了节事节事活动文化表征过程的概念性模型,拓展了表征理论研究的边界,深化了表征理论的研究。该实践的尝试,跳出了符号传递中的指涉中意义丢失的可能性,为表征理论的研究在动态的节事活动研究提供了新的操作和理解方式,表明了该理论运用于实践中的可行性。研究从表征的角度来阐释和理解节事活动的呈现过程,让音乐节事活动的实践回归到文化本身,更新了现实中节事活动生产的理解,弥补了以往节事活动研究中文化的缺位,以及商业运营中对文化内涵的不透彻理解。节事参与者在节事活动表征过程中的引入,也实证了参与者不再作为“被动的观众”,而是为节事活动增添了主动创造的过程。此外,本研究所提供的田野数据为后续相关研究的进入提供了一些田野数据,同时在如何数据获取的方法论的思考方面也带来一定的参考。

吴婷婷[10](2018)在《“样板戏”在《人民日报》(1966-1976)中的传播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人民日报》作为“文革”期间极少数的没有被停刊的党报之一,有着庞大的阅读群体,它的报道成为了政治的风向标和晴雨表,是党中央的喉舌耳目。作为核心媒介,《人民日报》对“文革”时期主流文化形式——“样板戏”进行了不遗余力的宣传和推广。本文以“文革”期间“样板戏”在《人民日报》中的传播为研究对象,依据框架理论和传播学知识,对各种数据进行分析汇总,厘清“样板戏”在《人民日报》中的传播概貌,总结其传播特点,并考察其功能及效果,探寻背后的政治权力运作与意识形态控制,总结历史经验教训,反思新闻传播规律和戏剧存在的文化生态,为今后媒介发展及戏剧文化建设提供借镜。论文分为五个部分进行论述:绪论阐明此课题的研究缘起、研究对象以及国内外的研究现状,说明本论文的研究思路和方法。第一章“样板戏”在《人民日报》中的传播概貌。在钩沉了大量的史料基础之上,将“文革”期间“样板戏”在《人民日报》中的宣传报道按照时间、标题、供稿来源、体裁、版面、篇幅等类目进行整理爬梳,利用统计学的知识最大程度地复原《人民日报》对“样板戏”的传播面貌,揭示官方是如何通过纸媒的渠道来传播“样板戏”、维护自身文化垄断地位的。第二章“样板戏”在《人民日报》中的传播特点。在统计分析的基础上,总结《人民日报》在“样板戏”传播方面的特点:1、泛政治化报道。表现在毛主席语录频繁引用、政治口号漫天飞舞、溢美之词不绝于耳;2、高度模式化报道。从报道标题、报道署名、写作范式都可看出报道的高度模式化倾向;3、集束型全方位报道。集束型指大量地密集型报道,全方位指连环画、唱腔选集、剧本翻译等各种纸质文本的出版、音像制品、邮票等其它衍生物及有关“样板戏”移植、改编的报道;4、持续性叠加式报道。指为了增加“样板戏”曝光率和影响力而采用的长时间、分阶段连续报道以及增加其他报刊相互转载的叠加式报道。第三章“样板戏”在《人民日报》中的传播功能及效果。本章考察“样板戏”在《人民日报》中的报道所达到的传播功能及效果,既有服务于权力斗争的政治功能,也有专业知识分子对“样板戏”进行文艺宣传与集体“帮腔”的文艺功能,又有反馈群众接受“样板戏”教育效果及体会的教育功能,还有传递“样板戏”各种演出动态的信息功能,反映出特殊的政治语境和精神气候对“样板戏”传播与接受的影响。结语在事实判断基础上进行价值判断,通过“样板戏”在《人民日报》中的传播状况、特点及其功能分析,总结历史经验教训,反思文艺与政治、舆论宣传与文艺生态的关系,探究文艺传播的规律与经验,实现对“样板戏”生存与发展的文化阐释。

二、Holiday Cheer(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Holiday Cheer(论文提纲范文)

(1)古埃及平民群体研究(公元前2686-1069年)(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研究综述和选题意义
    二、论文结构
    三、关于应用社会学理论的说明
    四、关于平民群体相关文献的类型和编排体例的说明
        (一)平民相关群体文献的类型
        1.金字塔铭文
        2.坟墓铭文
        3.石碑铭文
        4.纸草文书
        5.其他铭文
        (二)平民群体相关文献的编排体例
第一章 古王国时期平民群体的孕育和萌芽
    第一节 古王国时期平民群体相关文献整理和分析
        一、瑞麦特(rmT)与斯(zi)相关文献整理和分析
        (一)宗教文献金字塔铭文中的瑞麦特
        (二)世俗文献中的瑞麦特
        (三)世俗和宗教文献中的斯
        (四)世俗和宗教文献中的瑞麦特和斯
        (五)古王国时期瑞麦特群体和斯群体的比较分析
        1.古王国时期瑞麦特(rmT)群体分析
        2.古王国时期斯(zi)群体分析
        二、赖赫特(rxyt)相关文献整理和分析
        (一)宗教文献中的赖赫特(rxyt)
        (二)头衔mdw-rxyt相关文献整理和翻译
        (三)古王国时期赖赫特群体分析
        1.古王国时期rxyt的词义解析
        2.古王国时期头衔mdw-rxyt中的rxyt群体的词义
        三、赫恩迈麦特(Hnmm.t)相关文献整理和分析
        (一)赫恩迈麦特群体相关文献整理和翻译
        (二)古王国时期赫恩迈麦特群体分析
    第二节 古王国时期平民“群体”的特征
        一、古王国时期平民群体的群体规范
        (一)平民群体的从属性
        1.瑞麦特“群体”与国王、神明的从属关系
        2.宗教文献中其他平民属性的群体与瑞麦特“群体”的关系
        (二)平民群体的自由身份
        1.平民群体与官员之间的从属关系
        2.官员管理下的身份自由的瑞麦特“群体”
        二、古王国时期平民“群体”的社会分层
        (一)瑞麦特“群体”的内部分化
        (二)赖赫特“群体”的内部分化
    小结
第二章 第一中间期和中王国时期平民群体的形成和发展
    第一节 平民群体相关文献整理和分析
        一、涅杰斯(nDs)群体相关文献整理和分析
        (一)涅杰斯相关文献整理和翻译
        (二)涅杰斯群体分析
        二、原有平民群体相关文献整理和翻译
        (一)瑞麦特群体相关文献整理和翻译
        (二)赖赫特群体相关文献整理和翻译
        (三)原有平民群体的发展和变化
        1.瑞麦特(rmT)群体的发展和变化
        2.赖赫特(rxyt)群体的发展和变化
    第二节 第一中间期和中王国时期平民群体的特征
        一、涅杰斯群体的特征
        (一)涅杰斯群体的平民特征
        1.涅杰斯群体的从属性
        2.涅杰斯群体的自由身份
        (二)涅杰斯群体的时代特征
        1.平民身份的觉醒
        2.社会公众的认同
        二、平民群体的新特征
        (一)平民群体分层的复杂化
        (二)非典型平民群体的发展
        1. “经济精英”的对立面——穷人
        2.政治精英的“追随者”
        3.官员口中的“悲惨的人”
        (三)平民群体的社会流动
        1.动乱时期平民群体的流动
        2.和平时期平民群体的流动
    小结
第三章 第二中间期和新王国时期平民群体的巩固和成熟
    第一节 平民群体相关文献整理和分析
        一、涅木虎(nmHw)群体相关文献翻译和分析
        (一)涅木虎群体相关文献的整理和翻译
        (二)涅木虎群体分析
        二、赖赫特群体相关文献整理和分析
        (一)赖赫特群体相关文献整理和翻译
        (二)赖赫特群体的发展和变化
        1.狭义上的赖赫特群体的内涵
        2.广义上赖赫特群体的内涵
    第二节 第二中间期和新王国时期平民群体的特征
        一、涅木虎群体的特征
        (一)涅木虎群体的平民特征
        1.涅木虎群体对于统治阶层的依赖
        2.涅木虎群体的自由身份
        (二)涅木虎群体的时代特征
        1.群体意识觉醒
        2.社会地位整体提升
        3.晋升渠道多样
        4.职业身份凸显
        二、赖赫特群体的身份完善
        三、非典型平民群体的巩固
        四、古埃及平民群体的成熟
        (一)赖赫特群体的成熟
        (二)平民群体的融合和流动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一、原始文献与图像资料
    二、外文学术着作
    三、外文学术论文
    四、工具书
    五、中文学术着作及论文
附录
    一、非典型平民群体相关文献翻译和注释
    二、表格
        (一)第五王朝和第六王朝时期头衔mdw-rxyt整理
        (二)新王国时期赖赫特(rxyt)群体相关头衔整理
    三、缩略语
        (一)杂志与着作
        (二)博物馆
    四、英文中文对译表
后记

(2)何其芳诗歌的当代浪漫主义(论文提纲范文)

一、纵情欢呼“我们”最伟大的节日
二、“平静的海埋藏着波浪”
三、在自己的“河流里”艰难航行

(3)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民族团结内容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论
    (一)选题缘由
        1.国家对民族团结的重视
        2.在教材中渗透民族团结的需要
        3.以小学语文教材为媒介的需要
        4.基础教育阶段进行民族团结教育的必要性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1.研究目的
        2.研究意义
        (1)理论意义
        (2)实践意义
    (三)核心概念界定
        1.教材
        2.语文教材
        3.民族团结
        4.民族团结内容
    (四)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
        1.国外文献综述
        (1)关于民族团结的已有研究
        (2)关于民族团结教育的已有研究
        (3)对教材分析的已有研究
        2.国内文献综述
        (1)关于民族团结的已有研究
        (2)关于民族团结教育的已有研究
        (3)关于民族团结在教材中渗透的研究
        (4)对已有研究的述评
    (五)研究方法
        1.文献法
        2.频数统计分析法
        3.内容分析法
    (六)研究思路
一、民族团结内容的界定
    (一)界定依据
        1.政策文件中对民族团结内容的要求
        2.小学阶段民族团结教材的内容呈现
        3.教材中民族团结内容的研究梳理
    (二)界定内容
        1.民族知识
        2.民族精神
二、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民族团结内容的现状
    (一)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民族团结内容的方式分布呈现
        1.范文
        2.导读与练习
        3.写话与习作
        4.插图
    (二)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民族团结内容的分布呈现
        1.民族概况
        2.民族传统
        3.民族景色
        4.民族人物
        5.民族事件
        6.民族精神
    (三)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民族团结内容的年级分布呈现
三、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民族团结内容的研究结论
    (一)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民族团结内容的优点
        1.民族团结内容构成种类丰富
        2.民族团结内容呈现形式多样
        3.民族文化的呈现是为了进行民族团结教育
    (二)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民族团结内容存在的不足
        1.多以汉族文化视角呈现民族团结内容
        2.民族团结内容在教材中的编排有限
        3.民族团结内容在教材的分布不均衡
        4.民族团结教育意义未发挥到最大
    (三)民族团结内容在教材编写不均衡的原因
        1.少数民族文化相对汉族文化重视程度小
        2.缺少教材中民族团结内容的编写标准
        3.民族团结内容缺少一定的系统性
        4.受编者观念及其成员结构的影响
四、民族团结内容融入小学语文教材的策略
    (一)正确处理汉族文化与少数民族文化的关系
    (二)合理增设教材中民族团结内容
    (三)系统编排教材中民族团结内容
    (四)加强对民族团结教育的重视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4)历史与情感的相遇 ——克劳斯·威斯特曼对《诗篇》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克劳斯·威斯特曼的生平简介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第一章 形式批判学
    第一节 形式批判学的涵义
    第二节 形式批判学的发展溯源
        一、尤里乌斯·威尔豪森:四底本说
        二、赫尔曼·衮克尔:单元分析法
        三、西格蒙德·莫文克:礼仪的作用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克劳斯·威斯特曼对《诗篇》的分析
    第一节 《诗篇》的分类
        一、“赞美诗”
        二、“哀歌”
    第二节 巴比伦诗篇与《圣经·诗篇》的比较
        一、请愿和赞美相同
        二、结构顺序不同
        三、赞美誓言相同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克劳斯·威斯特曼的单元分类
    第一节 宣言性赞美诗
        一、集体赞美
        二、个人赞美
    第二节 描述性赞美诗
        一、描述性赞美诗的结构
        二、与宣言性赞美诗之间的关联
    第三节 “胜利之歌”与“主显诗”
        一、“胜利之歌”
        二、“主显诗”
        三、上帝显现的结构和主题
    第四节 命令性赞美诗(祈使性赞美诗)
    第五节 “末世歌”与“登基之歌”
        一、“末世歌”
        二、“登基之歌”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哀歌”中的结构与历史
    第一节 集体哀歌
    第二节 个人哀歌
        一、个人哀歌的组成部分
        二、个人苦难的哀歌
    第三节 “哀歌”的早期历史
    第四节 “哀歌”的晚期历史
        一、诗歌集里的“哀歌”
        二、没有悲伤的祈祷
        三、忏悔祷告
        四、“哀歌”与祷告的分离
        五、关于“哀歌”的总结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诗篇》中的历史“再现”
    第一节 集体哀歌:对比中的历史“再现”
    第二节 赞美誓言:作为历史连续性的基本要素
    第三节 宣言性赞美诗的历史“再现”
    第四节 描述性赞美诗的历史“再现”
    第五节 历史诗篇中的历史“再现”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5)清代至民国时期岁时节日中的民间崇拜研究 ——以《河南府县志辑》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研究目的与意义
    二 研究对象界定
    三 研究现状及分析
    四 研究思路与方法
第一章 方志所载岁时节日中的祖先崇拜
    第一节 祖先崇拜的内涵与发展
    第二节 岁时节日中的祖先崇拜
    第三节 岁时节日中祭祖习俗的观念
第二章 方志所载岁时节日中的俗神崇拜
    第一节 俗神崇拜的内涵与发展
    第二节 岁时节日中的俗神崇拜
第三章 方志所载岁时节日中的自然崇拜
    第一节 自然崇拜的内涵与发展
    第二节 岁时节日中的自然崇拜
第四章 岁时节日中民间崇拜类型的关系
    第一节 民间崇拜类型的相同之处
    第二节 民间崇拜类型的独特性
    第三节 民间崇拜类型的发展趋势
第五章 岁时节日中民间崇拜的功能
    第一节 伦理教化功能
    第二节 社会整合功能
    第三节 民族认同功能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方志中与祖先崇拜相关的节日
    附录二 方志中与俗神崇拜相关的节日
    附录三 方志中与自然崇拜相关的节日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致谢

(6)清代及民国湖南方志所载演剧史料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研究目的和意义
    二 研究对象的概念界定
    三 研究现状
    四 研究思路及方法
第一章 湖南方志收录演剧史料的规律与成因
    第一节 湖南方志中戏曲史料的收录情况
    第二节 湖南方志中收录的演剧史料地域分布
第二章 演剧史料中的演剧习俗
    第一节 人生仪礼与演剧
    第二节 岁时节令与演剧
    第三节 神灵祭祀与演剧
第三章 演剧史料中呈现的戏曲生态
    第一节 泛戏剧形态的广泛存在
    第二节 剧种和小戏的兴盛
    第三节 班社和艺人的境遇
    第四节 观众和环境的变化
第四章 演剧史料中的禁毁与改良戏曲现象
    第一节 禁毁演剧
    第二节 改良戏曲
第五章 演剧史料中的演出空间
    第一节 固定的演剧场所
    第二节 流动的演剧场所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7)论20世纪中国“音乐节”的产生及其发展历程 ——以四个音乐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问题缘起
    二、研究范围及意义
    三、研究现状
    四、研究思路及布置
    五、研究方法
第一章 “音乐节”概念的梳理
    第一节 “节”概念的梳理
    第二节 中国“音乐节”概念梳理
    第三节 西方“音乐节”概念梳理
    第四节 “音乐节”释义
第二章 20世纪中国“音乐节”的发展
    第一节 20世纪前的中国“音乐节”
    第二节 民国时期中国“音乐节”的发展
    第三节 1949年至2000年中国“音乐节”的发展
第三章 20世纪中国“音乐节”的社会功能
    第一节 仪式
    第二节 社会控制
    第三节 乐教
结论
附录一:20世纪中国“音乐节”列表
附录二:“节”的对等翻译
图表目录
参考文献
致谢

(8)青海K村藏族射箭文化保护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缘起
    第二节 研究现状
    第三节 研究方法
    第四节 走进K村
        一、寻箭之旅
        二、村庄历史
        三、村规民约
        四、主要报道人
第一章 “有形之箭”:藏族射箭活动的概况
    第一节 射箭活动的溯源
    第二节 射箭用具的沿革
        一、传统的射箭用具
        二、现代的射箭用具
        三、射箭用具的革新
    第三节 射箭比赛的规则
第二章 “箭在弦上”:藏族射箭活动的流程
    第一节 祈福仪式
    第二节 迎接对手
    第三节 进入比赛
    第四节 赛后待客
第三章 “人箭合一”:藏族射箭活动的角色
    第一节 射箭队长的职责
    第二节 射箭比赛的主角
    第三节 射箭赛手的技艺
第四章 “无形之矢”:藏族射箭文化的反思
    第一节 藏族射箭文化的价值
    第二节 藏族射箭文化的困境
    第三节 藏族射箭文化的保护
附录:本文主要受访人的简单信息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介

(9)迷笛音乐节中文化表征过程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快餐化”节事旅游的乱象
        1.1.2 音乐节的壮大与新生
        1.1.3 文化表征在音乐节事研究中的延伸
    1.2 研究问题与研究路线
    1.3 研究重点、难点和创新之处
        1.3.1 研究重点
        1.3.2 研究难点
        1.3.3 创新之处
    1.4 研究意义
        1.4.1 现实意义
        1.4.2 理论意义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回顾
    2.1 文化表征的理论基础及在旅游中的相关研究
        2.1.1 表征的界定
        2.1.2 什么是文化表征
        2.1.3 旅游中文化表征的研究
    2.2 消费者的身份研究
        2.2.1 身份的界定
        2.2.2 身份的思辨之路
        2.2.3 旅游中身份的研究
    2.3 旅游中“表征”与“身份”关系的研究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音乐节的研究综述
    3.1 音乐节概念的定义
    3.2 西方音乐节相关的研究
        3.2.1 医学角度的人文关怀
        3.2.2 管理和经济相关的研究
        3.2.3 文化方面及心理学的角度
    3.3 迷笛音乐节及相关文献
        3.3.1 迷笛音乐节:媒体报道和参与方记忆
        3.3.2 迷笛音乐节:学术观点与言论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研究方法
    4.1 质的研究:方法论的指导
    4.2 研究方法
        4.2.1 个案研究
        4.2.2 资料收集
        4.2.3 资料分析
    4.3 研究伦理
        4.3.1 研究现场的可进入性
        4.3.2 研究者的主体间性
        4.3.3 研究者的取舍
第五章 迷笛音乐节的概况
    5.1 迷笛音乐节的介绍
        5.1.1 迷笛音乐节是什么
        5.1.2 迷笛音乐节的音乐类型
    5.2 迷笛音乐节所属的时代回溯
        5.2.1 英美摇滚音乐发源的时代背景及其发展历程
        5.2.2 摇滚音乐在国内传播及音乐节发源的时代背景
    5.3 迷笛音乐节的发展历程简介
        5.3.1 音乐节的开始,班子的源头
        5.3.2 初试牛刀,走出校园的迷笛音乐节
        5.3.3 商业扩张,一路南下的五年
        5.3.4 无序到有序:团队相对标准化的音乐节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迷笛音乐节中第一表征的解构与建构
    6.1 田野中第一表征的观察建构
    6.2 音乐节中表征的迷笛文化
        6.2.1 迷笛音乐节中的音乐文化的源头
        6.2.2 文化和情结的来源:共同的根
    6.3 迷笛音乐节管理运营中的技术表征
        6.3.1 迷笛音乐节运作的技术架构
        6.3.2 迷笛音乐节中运作过程的技术解构
    6.4 迷笛音乐节的发展与变化
        6.4.1 原生文化的生长与传递
        6.4.2 技术的摸索与发展
    6.5 迷笛音乐节中第一表征的概念呈现
    6.6 本章小结
第七章 迷笛音乐节中第二表征的传递与延展
    7.1 迷笛音乐节中文化身份的进入、创造与发展
        7.1.1 核心受众的聚集:参与者的进入
        7.1.2 音乐节现场集体符号的创造与共享
        7.1.3 日常之外的阈限空间
        7.1.4 参与者文化身份的发展变化
    7.2 第二表征概念的完成,迷笛音乐节中的身份认同
        7.2.1 音乐节中第二表征概念的接收与延展
        7.2.2 共睦态,音乐节空间中的身份认同
    7.3 意义的生成:构建中的“乌托邦”,分享与沉醉
    7.4 本章小结
第八章 迷笛音乐节中文化表征的循环
    8.1 “不确定”事件发生在循环中的态度呼应
    8.2 主办方在表征中的自我精进
    8.3 并未解决的困扰:报批与安全的标准化
    8.4 循环中的理解、接纳与期待
    8.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迷笛音乐节问卷
    附录2 访谈提纲
    附录3 访谈者基本情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10)“样板戏”在《人民日报》(1966-1976)中的传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样板戏”在《人民日报》中的传播概貌
    第一节 《人民日报》传播“样板戏”的政治文化语境
    第二节 《人民日报》对“样板戏”传播报道的统计学分析
第二章 “样板戏”在《人民日报》中的传播特点
    第一节 泛政治化报道
    第二节 高度模式化报道
    第三节 集束型全方位报道
    第四节 持续性叠加式报道
第三章 “样板戏”在《人民日报》中的传播功能及效果
    第一节 政治功能及效果:为权力斗争制造舆论
    第二节 文艺功能及效果:为文艺评论提供交流平台
    第三节 教育功能及效果:反馈群众接受“样板戏”教育的体会
    第四节 信息功能及效果:分享“样板戏”各种演出信息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1
附录2
附录3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四、Holiday Cheer(论文参考文献)

  • [1]古埃及平民群体研究(公元前2686-1069年)[D]. 郭小瑞. 东北师范大学, 2021(09)
  • [2]何其芳诗歌的当代浪漫主义[J]. 石兴泽. 东方论坛, 2020(05)
  • [3]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民族团结内容研究[D]. 刘淑真. 曲阜师范大学, 2020(06)
  • [4]历史与情感的相遇 ——克劳斯·威斯特曼对《诗篇》的分析[D]. 曲颖. 黑龙江大学, 2020(05)
  • [5]清代至民国时期岁时节日中的民间崇拜研究 ——以《河南府县志辑》为例[D]. 廉慧婷. 山西师范大学, 2020(07)
  • [6]清代及民国湖南方志所载演剧史料研究[D]. 王虹. 山西师范大学, 2020(07)
  • [7]论20世纪中国“音乐节”的产生及其发展历程 ——以四个音乐节为例[D]. 胡雪莲. 西南大学, 2020(01)
  • [8]青海K村藏族射箭文化保护研究[D]. 嘉华杰. 北方民族大学, 2020(12)
  • [9]迷笛音乐节中文化表征过程的研究[D]. 吴少峰. 华南理工大学, 2019(07)
  • [10]“样板戏”在《人民日报》(1966-1976)中的传播研究[D]. 吴婷婷. 扬州大学, 2018(01)

标签:;  ;  ;  

节日欢呼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