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新视角

旅游新视角

一、论旅游业的一个新视角(论文文献综述)

赵晓曼[1](2021)在《基于非期望产出的中国滨海旅游生态效率研究》文中提出海洋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滨海旅游业作为海洋经济新的增长点,已成为我国海洋经济发展的关键。但也应该看到,我国滨海旅游业在由速度-规模型向效率-质量型转变过程中,还存在着“高投入”、“低产出”和“坏产出”低效率增长的问题,尤其是滨海旅游业带来的资源环境压力越来越大,较低的投入-产出效率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滨海旅游业的高质量发展。因此,结合高质量发展的新时代背景,研究滨海旅游业生态效率,既是推进滨海旅游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协调度的重要依据,也是优化滨海旅游投入和产出的关键因素,更是滨海旅游业提质增效的核心驱动力。为了评价测度中国滨海旅游生态效率时序变化及其影响因素,本文首先对生态效率以及滨海旅游业相关研究文献进行梳理,从非期望产出的角度构建滨海旅游业生态效率评价指标体系,选取了沿海18个旅游城市作为研究对象,基于2005-2018年沿海城市旅游业相关数据,采用超效率SBM模型和Malmquist生产率指数对中国沿海城市滨海旅游业生态效率进行测算分析与评价,最后通过滨海旅游生态效率冗余情况,分析滨海旅游生态效率损失成因并进行改进,研究结果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通过生态效率测度结果分析,中国东部沿海城市滨海旅游生态效率平均值为(0.727~0.894),处于中等生态效率水平,整个过程呈现出2005至2009年为平稳发展阶段,2010至2011为效率下降阶段,最后2012至2018为再回升趋势。(2)各城市滨海旅游生态效率水平差异显着,效率表现为持续成长型(大连,天津,烟台,连云港)、波动型(福州,广州,深圳,湛江,温州)、下行风险型(秦皇岛,上海,宁波,厦门)和稳定型(青岛,南通,杭州,北海,三亚)四种发展类型。滨海旅游平均生态效率值最高为天津(1.268),最低为三亚(0.277)。(3)通过对滨海旅游生态分解效率测算分析得出,分解效率均值中纯技术效率较高,规模效率次之,综合效率变化主要由规模效率和纯技术效率交替驱动,后期滨海旅游业技术效率与综合效率的相关性程度较强。(4)基于Malmquist生产率指数的动态分析得出,我国滨海旅游全要素生产率一直为增长的趋势,平均速度为16.7%,技术进步增速与全要素生产率增速相近。将Malmquist指数分解得出不同城市资源配置和科技创新效率有很大差异。(5)通过滨海旅游生态效率冗余率结果分析得出,投入冗余和非期望产出冗余已经成为阻碍滨海旅游生态效率进步的关键因素,但冗余率不显着。旅游发展强度较高的滨海城市后期普遍出现由于资本投入闲置和污染排放严重而导致的效率下降问题,因此对旅游地要做到开发与维护两步走,针对不同发展特点提升滨海旅游生态效率。

周波[2](2019)在《社会资本、知识转移与乡村社区居民旅游支持态度的关系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乡村旅游在推动乡村经济结构转型、扩大乡村居民就业渠道、促进地方经济繁荣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因此,世界各国纷纷将发展乡村旅游作为提振乡村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凭借,我国更是将乡村旅游作为推进“乡村振兴”国家战略的重要抓手。乡村旅游产业的持续发展离不开社区居民的支持,如何能让居民一如既往地支持旅游发展是乡村旅游业界和学界长期关注的重要课题。以往研究大多依托社会交换理论,基于“成本—收益”比较和“积极—消极”影响评价的逻辑,对社区居民旅游支持态度的驱动机理进行分析。然而,这种研究视角将居民视作理性决策的“经济人”,假设不同的居民对于旅游发展带来的收益与损耗有相同的认知和理解水平,且能够做出理性的决策,却忽略了个体认知能力的差异。在产业发展实践中,我国乡村旅游发展欣欣向荣的背后开始呈现出社区居民个体自我提升能力遭遇瓶颈的现实困境,在某种程度上制约了乡村旅游的发展和居民旅游支持态度的提高。因此,需要从有限理性的角度,将社区居民视为具有不同认知能力的个体,探索通过提高社区居民的个体能力进而提升居民旅游支持态度的理论规律与实践路径。“知识转移”是提升社区居民认知能力的重要途径。近来,一些学者注意到知识转移对提升社区居民旅游支持态度的积极效用。研究发现,知识转移有助于提高居民的认知能力与旅游经营管理水平,并获得更高的价值回报,还能增强社区解决旅游发展事务的能力,提升社区居民的自豪感和认同感,形成居民对旅游发展的凝聚力,进而提高居民支持旅游发展的态度。社区居民之间的知识转移是一种典型的非正式个体间知识转移的形式,其核心在于人与人之间的信任与社会交往,社会资本成为促进居民之间知识转移的重要动力。尽管对于社会资本、知识转移和社区居民旅游支持态度之间的关系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但已有相关研究较为零散,缺乏系统的理论探讨和经验证据的支持。基于此,本研究将社会资本理论和知识转移理论相结合,纳入社区居民旅游支持态度的研究,构建了一个“社会资本-知识转移-居民旅游支持态度”的概念模型,并进行实证检验,为社区居民旅游支持态度的形成机理提供另外一个视角的解释。本研究以浙江省湖州市四个乡村旅游聚集地的社区居民为研究对象,采用定量方法为主、定性方法为辅的混合研究设计,通过对社区居民的深度访谈收集质性资料,同时通过问卷调查搜集量化数据。围绕研究目的,本文基于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展开具体研究:首先,采用定性设计,通过案例研究和35位居民的深度访谈,检视在乡村旅游情境下社区居民知识转移的类型和表现形式,梳理影响知识转移的因素以及知识转移对居民旅游支持态度的关系,初步探索和构建起“社会资本-知识转移-居民旅游支持态度”的“潜在影响关系”。其次,采用定量设计,通过608位居民问卷数据的大样本实证研究,检验社会资本、知识转移和居民旅游支持态度之间的理论关系,使案例研究中有待进一步深度论证的“潜在影响关系”凝练为具备理论基础的“现实逻辑理论关系”,从而构建起完整的“社会资本-知识转移-居民旅游支持态度”概念模型。最后,采用比较研究设计,通过研究居民个体差异在社会资本、知识转移和旅游支持态度关系的影响变化,比较不同居民在性别、年龄、学历等方面的特征在社会资本、知识转移和旅游支持态度影响关系中的差异效应。本研究的主要结论包括以下三点:(1)乡村旅游地社区居民之间存在知识转移现象,社会资本是影响社区居民旅游支持态度和知识转移的关键因素,且社会资本主要体现在人际信任、互惠合作、共同愿景三个层面。同时,发现知识转移对社区居民旅游支持态度存在积极影响。在此基础上,初步构建了“社会资本-知识转移-居民旅游支持态度”的潜在关系。(2)证实了社会资本、知识转移、居民旅游支持态度之间的影响关系。具体而言,基于大样本的实证研究发现,社会资本对社区居民旅游支持态度具有积极影响。同时,社会资本对知识转移、知识转移对社区居民旅游支持态度均具有较强的正向影响作用。于此,构建起完整的“社会资本-知识转移-旅游支持态度”的理论分析框架。(3)社区居民个体特征在社会资本、知识转移和旅游支持态度关系中影响差异较为明显。基于个体特征的差异比较研究发现,从性别差异来讲,女性居民比男性居民更加重视社会资本对知识转移和旅游支持态度的影响,而关于知识转移对旅游支持态度影响,两者差异不大;从年龄差异来看,在知识转移对旅游支持态度的影响关系中,老年居民显示了最强的效应;青年居民则更加认可人际信任对知识转移和旅游支持态度的影响,中年居民更加认同互惠合作与共同愿景对旅游支持态度的影响。从学历划分的差异来讲,非大学学历居民更加认同知识转移对居民旅游支持态度的积极影响,大学学历居民则更加认同人际信任和互惠合作对知识转移和旅游支持态度的影响。本文立足于乡村社区情境,将社区居民视为兼具“经济人”、“社会人”和“知识人”的“三元角色”的个体,构建了“社会资本-知识转移-居民旅游支持态度”的概念模型,为未来社区居民旅游支持态度领域的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研究思路。同时,提出居民的知识是影响旅游地生命周期的重要变量,促成了关于旅游地生命周期影响因素的“内因说”与“外因说”两种平行视角的对话,充实了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的内涵。本文的研究结论对促进乡村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政策制定和管理实践具有一定的启示:(1)地方政府和产业管理部门应引导社区居民之间建立“旅游互助小组”,实现旅游产品和旅游服务供应联动化,避免居民资源闲置,强化居民之间的关系连带,促进居民间的社交互动;(2)地方政府应联合社区引导居民建立“社区学习社团”,形成社区居民之间知识转移活动“组织化”和“常态化”的模式,以知识促提升,提升居民支持旅游发展的态度,推动乡村旅游发展内涵式发展。(3)旅游管理部门应主动承担起“知识中介”的作用,不仅要在乡村社区内架起不同居民和不同知识源转移的“桥梁”,未来还应在整个旅游领域鼓励跨行业、跨专业、跨部门的知识转移,提高整体旅游业发展的知识水平;(4)地方政府和产业管理部门应该积极培育社区社会资本,充分发挥社会资本在促进知识转移方面的积极效应,培养乡村精英,激发和凝聚乡村旅游发展的合力。整体而言,本文的研究结论为破解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居民知识存量低”、“乡村旅游发展质量低”、“居民旅游经营重单干、轻合作”等障碍性问题,为促进乡村旅游健康持续发展提供了创新路径。

王彩芳[3](2018)在《大学校园的旅游利用初探 ——理论与一个案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人重视高品位的生活消费。校园旅游作为文化旅游的一种,逐渐推入游客的视野中。近几年来,我国大学校园的旅游利用快速发展。但实际上仍然面临许多问题。例如,曾经被评为“中国最美大学”之一的厦门大学,每到旅游旺季都会人满为患,一度引起学校师生的不满。为此,学校开始实行有限度开放管理。但是,游客各有看法,有人认为大学是社会的,属于公众,应当开放。也有人认为,大学是教学科研场所,不是景点。由此看来,大学校园的旅游利用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本文首先运用文献检索和实地考察的方法对大学校园的旅游利用进行分析,即大学能否被旅游利用?尽管大学校园的旅游利用会给学校在经济、环境以及文化方面带来正负两方面的影响,但经过分析可以发现具有一定的可行性,而且无论是对社会公众还是对大学本身都有着十分重大的意义,但开放与否,其主动权应该由学校掌握。目前大学校园的旅游利用主要有市场自发利用和大学自主利用两种类型。市场自发利用的旅游形式对校园旅游的健康有序发展意义不大,学校应该做足充分的准备,由市场自发利用向大学自主利用转变,实现大学校园旅游的真正价值,保障学校旅游事业健康有序的发展。其次,分析大学校园旅游利用的理论建构。大学校园旅游利用的最终目的是促进学校和旅游业的发展以及良好的社会文化氛围的形成。当然也不是无限度的开放,大学校园的旅游利用应根据实际情况,坚持适度发展的原则,做到有序管理,注意游客容量。同时,应尽可能平衡不同利益相关群体间的利益关系。然后,研究大学校园旅游利用的具体实施问题。大学校园的旅游利用的主动权应该交给学生。同时,校园旅游利用的时间和空间都要受到一定的限制。最后,将以上研究在青岛大学这一案例中进行应用。青岛大学有着适合旅游利用的各种优势,分析青岛大学目前的旅游利用现状,根据前面的理论与实施研究进一步提出将来旅游利用的策略,促进校园旅游利用的健康发展。

张晴[4](2018)在《高校校园旅游管理与文化传导路径研究 ——以厦门大学为例》文中指出近年来,高校校园旅游深受大众欢迎。国内外不少高校凭借其优美别致的人文景观、清新典雅的自然风光、悠久深厚的文化内涵和静谧浓郁的书香氛围,吸引了一批批游客进校观光游览。高校校园旅游具备了较强的吸引力和较高的参与性,日趋呈现常态化趋势。高校校园作为公共资源,本身就有着向作为纳税人的公民开放的义务。开放校园旅游对高校口碑的拓展和社会影响力的提升将起到促进作用,也将更好地推动当地旅游业的发展。然而,高校作为教学科研圣地、人才培养摇篮,为国家社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是最重要的职责。众多游客涌入校园,必然会对教学科研秩序造成影响,给校园管理带来压力和负担。游客更多出于饱览校园风光的目的,对校园文化精髓却体会甚少。因此,如何建立行之有效的管理机制,维护教学科研正常秩序,同时有效地开展文化传导,让游客真正得到文化熏陶,实现多方共赢,是非常值得探讨的问题,这也是本文研究的重点所在。本文研究高校校园旅游管理与文化传导路径,笔者在梳理现有文献的基础上,选用VICE模型、利益相关者理论和知识分类理论三大理论开展研究。本文首先探究当前我国高校校园旅游管理与文化传导路径现状,并采用案例研究的方法对厦门大学进行个案研究。本文基于VICE模型,通过对游客和学生的问卷调查和对校园管理者、学校产业经营者、教师的深度访谈,明确了开放校园旅游对各类利益相关者的影响以及他们所持的态度,为分析厦门大学校园旅游管理措施和文化传导路径打下了坚实基础。在校园管理部分,文章通过师生调查对现行校园管理措施进行分析,针对既有问题提出建议。建议更新校园旅游管理理念,出台行之有效的管理措施:强化现行管理部门职责;采用智慧导览系统等信息化手段;科学合理规划游客入校人次,;合理规划旅游线路;加强校园设施建设和管理。在文化传导部分,本文挖掘了厦门大学内在文化内核,总结了其文化呈现形式,梳理了其文化传播现状,通过面向游客的调查分析了游客文化感知状况,并提出了改进厦门大学旅游文化传导路径的建议。笔者认为,厦门大学应联合社会媒体和社会旅游营销系统力量;加强校园标识系统建设;促进旅游吸引物符号化和旅游资源产品化;充分发挥师生力量,共建校园文化品牌;敢于创新,打造特色校园文创产品。本文的实践意义在于通过结合“厦门大学”案例研究,探索高校校园旅游新发展方向,将其运用到校园开放实际中。既能更好的实现校园开放,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又能保障教学科研正常秩序,推进高校校园旅游的规范发展。本文的理论价值在于运用VICE模型,了解游客、商户、校园管理者、师生对校园旅游的看法,促进高校校园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本文首次将利益相关者理论应用到高校旅游研究中,在设计相关管理措施和文化传导路径过程中,本文关注利益相关者权益,这种理论视角既扩充了利益相关者理论的内涵与应用范畴,又为高校校园旅游开放的相关研究提供了伦理原则。本文的不足在于所得部分结论缺乏大样本的定量数据支持和佐证,没能对游客群体进行多维度分类,以探索针对多元社会群体的高校校园文化传导路径。

刘文洁[5](2016)在《广西早期旅游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旅游目的地是以一定地域的自然、经济、社会环境和一定的旅游行业环境为基础,以旅游活动为中心,由行为主体的特定活动联合起来构成的一个复合生态系统。任何一个目的地旅游发展的生命周期都是从探索阶段和参与阶段开始,探索阶段和参与阶段是目的地旅游发展的起源和基础。广西是我国西南富有吸引力的旅游目的地,随着旅游开发与发展,旅游逐渐成为国民经济中的重要支柱产业,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因此分析广西的探索阶段和参与阶段旅游演化过程将对目的地现代旅游发展路径分析具有重要意义,为现今旅游更好的发展提供借鉴。我国旅游业发展近三十年来,对旅游目的发展和旅游地生命周期的研究,在研究方法和研究成果方面都有了长足的发展,但是对旅游地生命周期的研究多是对旅游地整个生命周期的阶段划分,缺乏对探索阶段和参与阶段等早期阶段的发展过程的分析,并且深入分析不多。引入行为经济学理论分析和社会系统动力学理论将是一种新的认识视野。论文遵循理论分析——现实情况分析——行为经济学分析——社会系统动力学分析——结论启示的分析思路,通过分析广西目的地系统中的行为主体结构、不同行为主体相互关系、在不同类型旅游者驱动下的演化过程,运用行为经济学分析不同行为主体行为出现的原因,通过社会系统动力学图示目的地系统演化的过程。广西早期阶段旅游发展是在旅游者、媒体、当地政府以及中国旅行社分支机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下,需求侧和供给侧发生变动的结果。个体行为的产生遵循价值-判断-选择,个体在外界宣传的作用下,对旅游的价值有了更加深的了解和认识,修正了原本对旅游的价值观,并且通过成本-收益的判断与广西供给侧的引力作用下,最终做出外出旅游的选择,旅游行为得以产生。个体的旅游行为在当时作为一种演化经济学中的“新奇”,“父母在,不远游”的传统观念仍然存在众多人们心里,外出旅游仍然是少数人开展的活动。经过信息传播,使得更多人接受旅游的价值取向,旅游者通过付出时间、精力以及经费,通过旅游活动获得了个人和社会文化收益,以及受到尊重而话语权增加的社会政治收益,最终在报酬递增、路径依赖的作用下,更多人认识到旅游的意义,由此旅游演变成群体行为。媒体、当地政府以及中国旅行社分支机构在各自的逐利过程中,随着旅桂旅游者数量的增加,以上三者各自利益得以实现,通过成本-收益衡量,在报酬递增规律下,形成路径依赖,最终各个行为主体的行为继续着相互作用于相互影响,影响着目的地需求侧和供给侧,导致了目的地演化。旅游目的地的发展和演化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其涉及的行为主体多样,不同行为主体在不同时期的行为各异,为了分析更加深入与细致,将广西早期阶段旅游划分探索-参与阶段初期(-1937)、衰落阶段(1937-1945)以及复苏阶段(1945-1949),对基于不同动机的旅游者在不同时期目的地演化过程进行分析,在行为经济学对不同行为主体行为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通过社会系统动力学因果图和流图进一步图示目的地演化的内因与过程。流量——感知速率与出游率在受到来自需求侧行为主体与供给侧行为主体行为的影响,对存量——潜在旅游者和现实旅游者数量产生影响。现实旅游者通过口碑、文学创作、考察报告等、媒体通过报道、当地政府通过官方宣传、中国旅行社通过创办杂志影响着人们对目的地的感知程度,在宣传接触率和宣传影响率的作用下,一部分成为潜在旅游者;另一方面不同行为主体的宣传影响着政府利益的实现,在巩固新政权的目标实现的激励下,当地政府支持旅游的行为得到强化,从而不断影响着供给侧的发展,提高出游率,在出游率作用下,更多潜在旅游者转变为现实旅游者,旅游活动发生,随着现实旅游者数量增加,将继续对下一系统循环产生更大影响,由此目的地得以演化发展。广西早期阶段旅游是在20世纪前半叶国内旅游兴起的背景下,凭借着自身优秀的资源禀赋、悠久的历史声誉以及当地政府有效治理,由旅游者、当地政府、中国旅行社分支机构以及媒体的行为相互作用下发生发展。即使是在1937-1945年战争期间,广西由于偏于西南一隅而旅游活动得以残存,表现出与其他地域旅游发展不同的特点。与现代旅游相比较,早期阶段旅游具有零星、自发、发展程度低,旅游者游记是了解目的地区域信息的主要来源、社会效益大于经济效益的特点,对其生命周期早期阶段旅游发展应该从具体的、历史的、客观的角度去看待与评价,承认20世纪上半叶广西旅游已经发生并且有所发展,从而对目的地广西旅游发展的起源有更加深入的了解。

唐仲霞[6](2013)在《民族文化旅游社区多主体共生模式研究 ——以青海三个民族社区为例》文中提出民族旅游研究涉及多个领域,形成了各具特色的研究范式。民族文化是一座丰厚的文化宝藏,是吸引游客的重要因素。民族文化旅游社区如何共生共荣?如何发展?共生的关键是什么?旅游与文化的共生双赢不仅与各关联主体有关,还与各关联主体之间的关系紧密相关,不同主体和谐共生是民族社区旅游发展的首要前提。目前,国内外对于民族旅游社区不同主体之间共生模式的研究不多。本文基于共生理论,试图构建各关联主体之间的理论模式,把旅游与民族文化研究从“消极或积极”的态度研究视角,转向各主体“共赢关系”的格局研究视角,探讨民族文化旅游社区多主体的共生模式。本研究对于推动民族地区旅游和文化的深度结合,提高少数民族地区旅游的核心竞争力,合理开发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加强民族社区的旅游管理,促进民族地区文化保护和传承、经济发展、民族和谐等,均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在国家自然基金“旅游流与目的地耦合:因素及模型与机制研究—六大城市入境旅游为例(41271158)”和“西部城市民族社区的地方性保持:多元认同的建构主义研究(41271157)”的资助下,依托社会学、人类学、经济学、旅游学相关理论的指导,以深度访谈和实地调研资料为基础,采用理论与实践,归纳和演绎,模式总结和实践案例相结合的方法,以当地政府、居民、旅游企业以及游客为主体,把不同主体之间的共生模式作为研究主题,对民族旅游社区多主体共生要素进行深入分析,探索不同主体之间的共生变量和共生模式,进而对民族旅游社区的基本问题进行探讨,并为当地政府正确处理自身与各方关系、协调各方利益提供科学依据,为民族地区文化保护传承和旅游可持续发展提供借鉴。本文研究的重要问题有:分析民族文化旅游社区多主体共生研究的意义,综述相关的主要理论以及国内外研究进展;重点探讨民族文化旅游社区政府-居民-企业-游客多主体之间的共生变量与共生模式:以共生理论、和谐理论、信任理论、合作理论与社会交换理论为基础,研究政府(G-government)、居民(R-resident)、企业(C-company)以及游客(T-tourist)(GRCT)之间相互联系的特点和关系,构建民族文化旅游社区GRCT共生概念模型及其共生原则、共生发展周期和共生模式分析程序;分析不同主体视角下各主体之间的共生变量,通过AMOS验证概念模型,确定共生关键指标;计算同一民族社区不同主体之间的共生度、共生系数和共生关联度,并就不同类型民族文化旅游社区多主体共生模式展开了探讨。本文得到如下主要结论:(1)通过结构方程验证民族文化旅游社区多主体共生变量,得到基于“政府共信、居民共识、企业共容、游客共享”的共生关键因素。(2)在一定的共生环境里,稳定的共生界面状态下,G-R-C-T(Government-Resident-Company-Tourist)共生模式存在24种可能的共生状态。在满足“尊重、信任、公平、沟通、互利利他、合作”的原则下,经过引导协助阶段,利他合作阶段和共生多赢阶段等三个共生发展周期,才能达到最为理想的共生模式——主客互动互荣G-R-C-T共生模式。(3)在民族旅游社区,民族文化保护和旅游发展与政府、居民、企业和游客之间是息息相关的;通过共生主体之间的共生度分析,三个民族文化旅游社区多个主体之间特征共生度均δM>0,表示政府-居民-企业-游客等多主体之间是存在共生关系的;不同民族社区不同主体之间共生的相互影响程度是有差异的。(4)通过对三个民族社区多主体共生的实证分析,发现了民族文化旅游社区GRCT政府主导、居民推进共生模式、RCGT居民带动、企业推进共生模式和CRGT景区带动、居民参与共生模式等三种共生模式。本文在撰写过程中,以实际的政府、居民、企业和游客抽样调查资料为基础,在实证案例研究的基础上,对民族文化旅游社区G-R-C-T共生模式主要在以下方面进行了创新:(1)针对民族文化旅游社区协调发展,提出了共生的原则、发展周期、模式分析程序和可能存在的共生模式,构建了民族文化旅游社区多主体共生GRCT共生模式模型。(2)分析了影响不同主体之间共生的因素,基于结构方程模型,提出了共生关键影响因素。宏观方面从旅游与文化的融合入手,微观方面结合政府、居民、企业和游客等主体之间在旅游发展中的关系,分析了影响不同主体之间共生的因素,并基于结构方程模型对共生变量进行验证,得到共生关键因素。(3)创新性地把定量方法引入到民族旅游社区典型主体之间的共生关系研究之中。通过对民族文化旅游社区相关文献的分析,典型主体(政府-居民-企业-游客)之间的关系均为定性的研究,难以量化。因此,基于共生度、共生系数、共生关联度等定量模型,创新性地在民族旅游社区典型主体之间的共生关系研究中引入定量方法。(4)提出了民族文化旅游社区发展的多元共生主体的三种共生模式。以实证案例发现了民族文化旅游社区GRCT政府主导、社区推进共生模式、RCGT居民带动、企业推进共生模式和CRGT景区带动、居民参与共生模式等三种共生模式。本文研究在民族文化旅游社区典型主体之间共生关键因素的选择和问卷的改进方面还需继续深化,这将成为作者进一步努力深入研究的发展方向。

杨美靓[7](2013)在《高校旅游资源的开放与管理研究 ——以湖南大学和湖南师范大学为例》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高等院校因其旅游资源的多样性、独特性和文化性,逐渐得到社会大众的广泛关注,并迅速成为热门旅游目的地。武汉大学、湖南大学、南京理工大学等全国知名高校,因其悠久的历史、优美的校园风景、特有的学术氛围,吸引了众多旅游者进入校园游览观赏。但是不同于许多西方高校,我国多数高校的校园并不属于开放式校园,社会大众共享高校旅游资源的权利受到限制。同时,高校作为高校旅游资源的开放主体,始终没有主动适应社会大众的旅游需求,积极开放与管理高校旅游资源。实际上,社会服务是高校的基本职能之一,这项职能要求高校向社会开放。高校旅游资源的开放就是高校以开放姿态,服务社会的重要方式。高校如何开放与管理旅游资源,妥善解决旅游供给与需求之间的矛盾,值得深入研究。湖南大学和湖南师范大学是历史悠久的着名高校,拥有大量优质旅游资源。本文以这两所高校为例,通过分析文献资料、实地考察等方法,分析了两所高校旅游资源的特点及开放现状,开放与管理的优势条件及制约因素等,并提出开放与管理的对策建议。第一,高校应当更新观念,深化社会服务意识。第二,高校应分析社会不同群体的旅游需求,分类开发旅游项目。如可以针对中小学生,举办夏令营活动;针对入境留学人员开展修学旅游;针对上班族开展教育培训游等;第三,高校应通过采取加强旅游专项管理、科学规划开放区域、开放时间、寻求社会协作等措施,解决管理难题。第四,高校应深入发掘资源内涵,设计特色线路。

王敏慧[8](2013)在《山西省生产性服务业对旅游产业驱动影响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步入21世纪以来,全球内主要发达国家的产业结构发生了迅猛的变化,已逐步从“工业型经济”向“服务型经济”转变,第三产业尤其是服务业领域的竞争,已然成为世界各国和地区经济发展的新焦点。特别是在全球化和信息化快速发展的推动下,一些传统的服务业要进行创新,改变原有的发展方式,向现代服务业发展。其中,作为“绿色产业”的旅游产业,以其关联性高、综合性强、覆盖面广、产业链长等特点,已经被很多国家地区列为促进国民经济发展和推进经济转型升级的必由之路。山西省一直以来经济主要靠煤炭拉动,如今面临资源枯竭、环境污染等现状,推进经济转型,调整产业结构已是刻不容缓。在《山西省十二五规划》中,已经明确提出要将旅游产业打造成为全省转型跨越发展的先导产业、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要想将旅游产业打造成现代服务业和支柱产业,仅仅依靠旅游产业自身的发展是不够的,它更需要与之相配套的生产性服务业的强力支撑。作为现代服务业重要组成部分的生产性服务业,在许多西方国家已经成为支柱产业,并且把它当作是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提高国家竞争力的重要推动力量。生产性服务业不仅可以为旅游企业降低经营成本、提高创新能力和提高效率,更能够突出旅游产品差异化和提高产品的附加值,推动旅游产业向更高层次的现代服务业转变。在这种背景下,研究生产性服务业对旅游产业发展的驱动影响,从理论和实证两方面去探究山西省生产性服务业对旅游产业影响作用,能够为旅游产业顺利发展成为支柱产业和现代化服务业提供理论依据,具有现实的意义。本文就是以生产性服务业与旅游产业为研究对象,在分别对它们的概念和内涵等进行阐述的基础上针对目前山西省生产性服务业与旅游产业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以及生产性服务业对旅游产业的促进作用,进一步通过《山西省统计年鉴》和山西省统计信息网上搜集到的数据,运用计量分析方法和投入产出方法进行实证分析,得出生产性服务业以及其内部各行业对旅游产业的促进作用,以及它们的投入产出效率。最后从政府层面、行业层面和企业层面三个方面,提出生产性服务业驱动影响旅游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宋咏梅[9](2013)在《区域旅游产业发展潜力测评及显化机制研究:以陕西为例》文中提出随着我国旅游业的发展,各地方政府对旅游业的高度重视,区域之间旅游业的竞争日趋激烈。由于省级政府具有较大的行政管理与经济发展决策权,旅游业发展相关研究成果对省级决策者更具现实应用价值。然而,省域旅游业的发展,不仅需要关注旅游产业当前的发展情况,更要关注旅游产业潜在能力的积累。由此,探究省域旅游产业发展潜力的来源、构成,特别是旅游产业发展潜力如何积累并显化为现实层面的竞争力,就成为实践操作层面上亟待解决和深化的问题。本文在综合相关理论和现有文献的基础上,廓清了旅游产业发展潜力相关概念;在系统论的指导下,通过分析旅游产业发展潜力的构成,构建了包括旅游产业要素驱动力、旅游市场需求拉动力和旅游产业环境支撑力三个层面的区域旅游产业发展潜力DPS分析模型,由此建立区域旅游产业发展潜力测评模式。然后,利用2006-2011年相关数据,运用因子分析、聚类分析、回归分析等数理统计分析方法,对我国31个省级区域的旅游产业发展潜力进行综合测评和深入分析,厘清影响旅游产业发展潜力的主要因素,概括我国旅游产业发展潜力的分布格局,揭示各省区旅游业发展潜能和潜在优、劣势。接着,基于上述理论分析和定量测评结果,结合产业竞争力相关理论以及对旅游产业发展规律的探索,进一步探究区域旅游产业发展潜力显化成为竞争实力的动力系统及其作用机理,构建区域旅游产业发展潜力的显化机制。最后,以陕西为研究对象,在对其旅游产业发展潜力进行综合比较分析的基础上,以之前理论分析为指导,研究制定提升、显化陕西旅游产业发展潜力的对策。本文的主要结论如下:1.区域旅游产业发展潜力DPS分析模型由旅游产业要素驱动力、旅游市场需求拉动力和旅游产业环境支撑力三个层面构成;2.无论是旅游产业发展潜力三个层面的分解力,还是综合的旅游产业发展潜力,大体都呈现自东部向中、西部由高到低的梯次分布态势;3.影响省区旅游产业发展潜力的主要因素按影响程度由大到小分别为:经济社会支撑、旅游产业要素规模、旅游需求层次、旅游产业组织效率、服务环境、旅游需求规模、国内旅游需求增长力、入境旅游需求增长力、旅游专业人才储备、旅游产业结构、文化环境和生态环境;4.省区旅游产业竞争力的提升源于其产业发展潜力的提升与显化。旅游产业发展潜力显化的动力系统由内源动力和外源动力组成,系统的作用机理包括双源动力整合驱动和三维动力耦合驱动两种模式;基础、环境和路径三维度动力及其整合与协作,构成了旅游产业发展潜力三位一体的显化机制;5.陕西旅游产业发展潜力处于全国中下游,在旅游需求层次、服务环境支撑和经济社会支撑方面具有显着优势,在旅游需求规模和旅游需求增长力方面具有模糊优势,在旅游产业组织效率、旅游产业结构、文化环境支撑和生态环境支撑等方面具有显着劣势,而在旅游产业要素规模和专业人才储备方面具有模糊劣势;6.根据管理学中“8020”原理,产业组织效率、产业结构、文化环境支撑、产业要素规模和专业人才储备等为陕西旅游产业发展潜力提升与显化的关键因素,进行大旅游产业集群建设是陕西旅游产业发展潜力显化的必要策略。本文的创新之点包括:1.论文选题新颖,对中国省域,尤其是对陕西省的旅游产业发展潜力进行综合测评分析,具有一定的新意;2.研究方法多元交叉,运用合理。本研究涉及管理学、经济学、旅游学等学科理论,并涉及文化学、社会学、心理学等诸多领域,综合运用了多种研究方法,做到了理论探索与实践剖析相结合;3.论文在旅游产业发展潜力测评及显化理论方面进行了一定的探索,构建了区域旅游产业发展潜力DPS理论分析模型和三位一体的旅游产业发展潜力显化机制模型。本文研究成果丰富和发展了区域旅游学科基本理论,为我国和陕西省区域旅游发展潜力的提升与显化提供了理论依据与方法论基础,为陕西旅游业发展模式和路径选择提供了理论支持,对我国区域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也具有积极作用。

张文娟[10](2010)在《基于区域整体利益的旅游目的地品牌营销研究》文中指出中国旅游业经过30余年的发展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绩。旅游基础设施逐步完善、旅游服务日益规范,在经历了初期的数量和规模扩张之后,开始步入了质量、效益型发展阶段。从1999年我国实行“黄金周”休假制度以来,旅游业获得了井喷式发展。旅游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变化经历了从新的经济增长点到国民经济中的重要产业,继而在2009年11月25日,国务院首次提出将旅游行业培育成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中国政府把旅游业放在未来发展的重要战略位置,这也是世界上有国家第一次把旅游放在国家战略高度去发展。旅游业对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已不容小觑。与企业相比,旅游业在品牌意识和品牌建设方面相对不足。经营者们更多的是从促销角度来进行信息传播和形象打造,多注重短期和直接的经济效益,并未或较少从目的地整体发展的高度来进行品牌营销活动。本文尝试从区域整体利益的角度出发,构建了旅游目的地品牌营销体系。旅游目的地品牌营销体系以旅游目的地品牌营销对象的需求为出发点。以政府为主导的多层次旅游目的地品牌营销主体,以满足目标市场的需求为导向,向旅游目的地品牌营销的对象(旅游者、投资者、定居者、就业者)提供旅游目的地品牌营销的客体,即具象的旅游目的地品牌(品牌名称、标识和标识语)和抽象的旅游目的地品牌(基于区域整体利益的旅游目的地整体品牌形象)。继而,本文论述了基于区域整体利益旅游目的地品牌营销战略,构建了基于区域整体利益的旅游目的地品牌三维战略模型。基于区域整体利益的旅游目的地品牌营销战略包括旅游目的地形象战略、旅游目的地产品战略和旅游目的地环境战略。以此为基础,产生了旅游目的地整体品牌形象。基于区域整体利益的旅游目的地品牌营销的实施需要通过具体的营销策略。本文从旅游目的地品牌的定位、旅游目的地品牌的设计、旅游目的地品牌的传播和旅游目的地品牌的管理这四个方面进行了论述。品牌定位是旅游目的地品牌营销的重要策略,在旅游目的地品牌定位策略中,本文从区域整体利益最大化的角度提出了旅游目的地品牌定位的“四位一体”定位模型。基于区域整体利益的旅游目的地品牌定位要综合考虑文化位(包括历史文化背景和特色地方文化)、资源位(包括自然资源和气候)、经济位(包括公共基础设施、旅游基础设施、经济发展水平、商业氛围)和生态位(即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具体化)。四大品牌营销策略,为该品牌营销体系应用于实践提供了具体指导。在研究的最后,本文引入海南省的旅游目的地品牌营销作为案例分析,尝试将基于区域整体利益的旅游目的地品牌营销研究应用于旅游实践之中。本研究的理论意义在于,深化了市场营销理论在旅游业中的应用。结合旅游业的发展规律,构建了基于区域整体利益的旅游目的地品牌营销理论体系。实践意义在于构建了基于区域整体利益的旅游目的地品牌营销理论体系,创建了基于区域整体利益的旅游目的地品牌营销三维战略模型。本文的研究结论为国内旅游目的地品牌营销提供了理论的支持和实践操作中的指导。本文在研究中主要有以下创新:1、分析角度的创新。本文在研究旅游目的地品牌营销中,对当前品牌营销领域的相关理论进行了梳理,认为大多数品牌营销的研究是基于市场营销理论中的品牌营销理论,完全借鉴产品品牌营销的相关理论和经验,不能完全反映旅游目的地品牌营销与普通产品品牌营销的不同之处。本文从区域整体利益的角度对旅游目的地品牌营销进行分析,将旅游目的地作为一个整体进行营销,推向市场,是站在全局的角度,从目的地长远发展的角度,考虑旅游目的地品牌营销的实施。在分析视角上有所创新。2、理论体系构建的创新。旅游目的地品牌营销已经备受关注,几乎成为每一个旅游目的地营销的法宝。然而,在具体的操作中,主要是借鉴市场营销中的品牌理论,缺乏系统的旅游目的地品牌营销理论指导。本文构建一个基于区域整体利益的旅游目的地品牌营销综合体系,不仅站在战略的高度从区域整体利益出发,而且为旅游目的地品牌营销提供了从营销主体确定、营销对象选择到具体营销策略的理论支持。尝试为旅游目的地品牌营销的实践,提供了一个系统的操作范式。3、实践应用上的创新。2010年1月,中国国务院正式批准建设海南岛为“国际旅游岛”。国际旅游岛这一概念的正式提出,开创了国内外旅游业的新纪元。本文将基于区域整体利益的旅游目的地品牌营销研究的研究结论应用于海南省,对于建设海南国际旅游岛来说,是一种新的尝试,具有一定的现实指导意义。

二、论旅游业的一个新视角(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论旅游业的一个新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非期望产出的中国滨海旅游生态效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内容与方法
        1.2.1 研究内容
        1.2.2 研究方法
    1.3 研究思路与框架
    1.4 可能的创新点
2 研究综述与理论基础
    2.1 国内外研究综述
        2.1.1 生态效率研究综述
        2.1.2 旅游生态效率研究综述
    2.2 理论基础
        2.2.1 生态效率理论
        2.2.2 可持续发展理论
        2.2.3 生态旅游理论
3 中国滨海旅游生态效率评价
    3.1 中国滨海旅游生态效率研究方法
        3.1.1 基于非期望产出的超效率SBM模型
        3.1.2 Malmquist生产率指数法
    3.2 中国滨海旅游生态效率评价指标体系与数据来源
        3.2.1 评价指标体系
        3.2.2 数据来源
    3.3 研究区域概况
        3.3.1 中国滨海旅游业经济发展状况
        3.3.2 滨海旅游研究区域现状
    3.4 中国沿海城市滨海旅游生态效率测算结果
        3.4.1 中国滨海旅游生态效率时序演变分析
        3.4.2 中国滨海旅游分解效率测度及分析
        3.4.3 中国滨海旅游全要素生产率及其分解指数分析
4 中国沿海城市滨海旅游生态效率影响因素分析
    4.1 中国沿海城市滨海旅游生态效率冗余率分析
    4.2 中国沿海城市滨海旅游生态效率损失成因及改进
5 结论与展望
    5.1 主要结论
    5.2 建议
    5.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2)社会资本、知识转移与乡村社区居民旅游支持态度的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问题提出
        1.1.1 选题背景
        1.1.2 问题提出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现实意义
    1.3 研究目的与研究内容
    1.4 研究对象与样本地
        1.4.1 研究对象
        1.4.2 样本地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5.1 研究方法
        1.5.2 章节安排
        1.5.3 技术路线
    1.6 本研究的创新之处
2 文献综述
    2.1 社区居民旅游支持态度
        2.1.1 社区居民的概念
        2.1.2 社区居民旅游支持态度的概念
        2.1.3 社区居民旅游支持态度的测量
    2.2 社区居民旅游支持态度的影响因素
        2.2.1 经济影响感知对社区居民旅游支持态度的影响
        2.2.2 社会影响感知对社区居民旅游支持态度的影响
        2.2.3 文化影响感知对社区居民旅游支持态度的影响
        2.2.4 环境影响感知对社区居民旅游支持态度的影响
        2.2.5 旅游资源使用度对社区居民旅游支持态度的影响
        2.2.6 社区参与对社区居民旅游支持态度的影响
        2.2.7 社区依恋对社区居民旅游支持态度的影响
        2.2.8 人口统计学特征对社区居民旅游支持态度的影响
    2.3 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
        2.3.1 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的内涵
        2.3.2 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的主要学说
        2.3.3 旅游地生命周期的影响因素
        2.3.4 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与社区居民旅游支持态度
    2.4 知识转移理论
        2.4.1 知识转移的定义
        2.4.2 知识转移的类型
        2.4.3 知识转移的结果
        2.4.4 知识转移的影响因素
        2.4.5 知识转移与旅游研究
    2.5 社会资本理论
        2.5.1 社会资本的概念和内涵
        2.5.2 社会资本的测量
        2.5.3 本文采用的测量方式
    2.6 社会资本、知识转移与社区居民旅游支持态度关系
        2.6.1 社会资本与知识转移
        2.6.2 社会资本与社区居民旅游支持态度
        2.6.3 知识转移与社区居民旅游支持态度
    2.7 文献述评
3 案例研究:乡村社区居民旅游支持态度
    3.1 案例选择与数据搜集
        3.1.1 案例选择
        3.1.2 数据搜集与分析
    3.2 案例地的演化
        3.2.1 萌芽阶段:乡村发展命运关口的重新选择
        3.2.2 起步阶段:乡村旅游发展多重机遇迭加下的扬帆起航
        3.2.3 发展阶段:乡村旅游发展成就与问题并存的现实局面
        3.2.4 规范阶段:乡村旅游持续发展与谋求新路径
    3.3 案例分析与主要研究发现
        3.3.1 知识转移的表现
        3.3.2 知识转移的结果
        3.3.3 知识转移的影响因素——社会资本
        3.3.4 社会资本对社区居民旅游支持态度的影响关系
    3.4 本章小结
4 研究假设的推演与概念模型的构建
    4.1 社会资本与社区居民旅游支持态度
    4.2 社会资本与知识转移
    4.3 知识转移与社区居民旅游支持态度
    4.4 本章小结
5 研究设计与样本分析
    5.1 抽样地点和数据搜集
        5.1.1 抽样地点
        5.1.2 问卷调查对象
        5.1.3 数据搜集
    5.2 问卷设计与变量测量
        5.2.1 问卷设计
        5.2.2 变量测量
    5.3 样本数据分析与检验
        5.3.1 描述性统计分析
        5.3.2 正态分布性检验
        5.3.3 共同方法偏差检验
        5.3.4 信度与效度检验
    5.4 本章小结
6 数据分析与模型检验
    6.1 结构方差模型检验
        6.1.1 模型拟合情况
        6.1.2 路径分析与假设检验结果
        6.1.3 结果分析与讨论
    6.2 基于社区居民个体特征差异的比较分析
        6.2.1 居民性别差异的影响比较研究
        6.2.2 居民年龄差异的影响比较研究
        6.2.3 居民教育程度差异的影响比较研究
    6.3 本章小结
7 结论、建议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主要理论贡献
    7.3 管理建议
    7.4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一: 访谈提纲
附录二: 调查问卷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主要科研成果

(3)大学校园的旅游利用初探 ——理论与一个案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问题的提出与研究设计
    第一节 相关现象描述
    第二节 相关研究综述与研究目的
    第三节 概念界定与问题凝练
    第四节 研究设计
第二章 大学校园能旅游利用吗
    第一节 大学的功能演化
    第二节 大学的景观特征
    第三节 校园旅游对大学的影响
    第四节 大学包容旅游的可能性
第三章 大学校园旅游利用的两组典型类型
    第一节 市场自发利用
    第二节 大学自主利用
第四章 大学校园旅游利用的理论建构
    第一节 大学校园旅游利用的目的
    第二节 大学校园旅游利用的原则
    第三节 利益相关者的平衡管理
第五章 大学校园旅游利用的实施
    第一节 决策与运行主体的选择
    第二节 利用的对象与形式的选择
    第三节 时间与空间的选择
    第四节 管控与评价方式的选择
第六章 一个案例:青岛大学的校园旅游利用
    第一节 青岛大学总体情况
    第二节 青岛大学校园吸引力分析
    第三节 青岛大学校园旅游利用现状分析
    第四节 青岛大学校园旅游利用策略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讨论
    第一节 研究结论与创新
    第二节 研究局限性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4)高校校园旅游管理与文化传导路径研究 ——以厦门大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内容与框架
    1.4 研究方法
        1.4.1 文献分析法
        1.4.2 问卷调查法
        1.4.3 统计分析法
        1.4.4 参与式观察
        1.4.5 访谈法
2 国内外研究综述
    2.1 高校旅游相关研究
        2.1.1 高校旅游的概念
        2.1.2 高校旅游的特点
        2.1.3 高校旅游资源开放的优势
        2.1.4 高校旅游开放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2.2 高校旅游管理相关研究
    2.3 高校旅游文化及其传导相关研究
        2.3.1 旅游文化的意涵
        2.3.2 旅游文化的传导
3 核心概念与理论基础
    3.1 核心概念界定
        3.1.1 高校旅游的概念
        3.1.2 管理措施的概念
        3.1.3 文化传导路径的概念
    3.2 理论基础
        3.2.1 VICE模型
        3.2.2 利益相关者理论
        3.2.3 知识分类理论
4 高校校园旅游管理与文化传导路径探究
    4.1 高校旅游的管理现状及问题
        4.1.1 应对校园旅游主动性不足
        4.1.2 专门游客中心有待设立
        4.1.3 校园设施建设欠缺
        4.1.4 环境卫生状况不理想
        4.1.5 运作模式陈旧
        4.1.6 缺乏对游客行为的管理
    4.2 高校旅游文化资源及其传导路径
        4.2.1 高校旅游文化资源利用现状及问题
        4.2.2 当前校园文化传导路径及问题
5 案例分析
    5.1 案例选择说明
    5.2 VICE模型下利益相关者所受影响及其态度
        5.2.1 Visitor·游客
        5.2.2 Industry·产业
        5.2.3 Community·社区
        5.2.4 enviorment·环境
        5.2.5 VICE模型分析结论
    5.3 厦门大学校园旅游管理措施
        5.3.1 厦门大学现行管理措施
        5.3.2 利益相关:厦门大学师生调查数据分析
        5.3.3 厦门大学校园旅游管理措施探究
    5.4 厦门大学校园旅游文化传导路径
        5.4.1 文化挖掘:厦门大学校园文化内核
        5.4.2 文化呈现:厦门大学校园文化形式
        5.4.3 文化传播:厦门大学现有旅游文化传导路径
        5.4.4 文化感知:厦门大学游客与高校文化的互动
        5.4.5 厦门大学校园旅游文化传导路径探究
6 结论与讨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5)广西早期旅游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一、研究缘起与意义
        (一) 研究缘起
        (二) 研究意义
    二、研究进展与述评
        (一) 旅游地的相关研究
        (二) 早期旅游
        (三) 行为经济学
        (四) 旅游地的社会系统动力学
    三、资料来源与研究方法
        (一) 资料来源与研究范围
        (二) 研究方法
第2章 广西早期旅游发生背景与影响因素
    一、旅游在世界背景中的产生与发展
    二、中国旅游的发生发展
        (一) 思想观念转变是旅游得以发生的先决条件
        (二) 社会经济发展是旅游产生与发展的物质基础
        (三) 各类设施的设立与完善加速旅游发展
    三、目的地广西对旅游者的吸引力
        (一) 优秀独特的资源禀赋是广西的关键吸引因素
        (二) 历史声誉是旅游者选择广西的重要因素
        (三) 新桂系治理下的社会发展是广西早期旅游发展的助推器
    四、其他因素对广西国内旅游发展的影响
        (一) 中国旅行社在广西的业务扩展
        (二)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改变了旅游发展趋势
第3章 广西早期旅游发展及其旅游地生命周期
    一、广西早期旅游发展中需求侧的旅游行为
        (一) 以观光游览为动机的旅游行为
        (二) 以考察为动机的旅游行为
        (三) 以公务为动机的旅游行为
        (四) 小结:不同类型旅游行为在时间上的演变
    二、广西早期旅游发展中供给侧的状况
        (一) 行路难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二) 中国旅行社发挥重要中介作用
        (三) 食宿接待业有所发展
    三、广西早期旅游的旅游地生命周期
        (一) 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模型TALC
        (二) 广西早期阶段行为主体活动与生命周期阶段划分
第4章 广西早期阶段旅游发展的经济学分析
    一、需求侧经济学分析
        (一) 需求侧行为主体理论分析
        (二) 不同类型旅游者具体的行为经济学分析
    二、供给侧经济学分析
        (一) 当地政府
        (二) 中国旅行社分支机构
        (三) 其他行为主体分析
    三、广西早期旅游发展的社会系统动力学分析
        (一) 边界分析与模型分析假设
        (二) 广西早期旅游发展的社会系统动力学分析
    四、小结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一、结论与启示
        (一) 广西早期旅游的发生发展具有必然性
        (二) 广西早期旅游的特点
        (三) 目的地旅游发展是时代背景下相关行为主体相互作用的结果
        (四) 广西现代旅游与早期旅游发展的异同
        (五) 从广西旅游透视中国早期旅游发展
    二、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读研期间发表论文
参与课题
致谢

(6)民族文化旅游社区多主体共生模式研究 ——以青海三个民族社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论
    1.1 研究的背景
        1.1.1 发展趋势:旅游业与文化产业融合
        1.1.2 发展阻力:文化商品化和社区博弈困境
        1.1.3 发展保障:民族旅游社区多主体和谐共生
        1.1.4 发展促进:发展旅游的国家行为与旅游改变民生
    1.2 问题的提出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1.5 研究内容及框架
        1.5.1 研究内容
        1.5.2 基本框架
第2章 理论基础与研究综述
    2.1 理论基础
        2.1.1 相关概念界定
        2.1.2 相关理论基础
    2.2 国内外研究进展
        2.2.1 民族社区相关研究进展
        2.2.2 共生理论研究综述
        2.2.3 共生理论在旅游研究中的应用
        2.2.4 研究述评
第3章 民族文化旅游社区多主体共生概念模型构建
    3.1 多主体共生解析
        3.1.1 多主体共生三要素
        3.1.2 多主体共生的理论认识
    3.2 多主体共生模式概念模型构建
        3.2.1 构建共生概念模型的原则
        3.2.2 多主体共生模式概念模型构建
    3.3 共生子模型
        3.3.1 政府共信模型
        3.3.2 居民共识模型
        3.3.3 企业共容模型
        3.3.4 游客共享模型
    3.4 共生关联因素的选取
    3.5 小结
第4章 案例地选择与数据获取
    4.1 案例地的选择
        4.1.1 青海同仁县:宗教民俗文化符号
        4.1.2 青海互助土族自治县:土族民俗文化符号
        4.1.3 青海湟中县:藏传佛教文化符号
    4.2 案例地共生界面
        4.2.1 民族文化发展历史
        4.2.2 旅游发展现状
    4.3 案例地共生环境
        4.3.1 同仁县共生环境
        4.3.2 互助土族自治县共生环境
        4.3.3 湟中县共生环境
        4.3.4 正反向的共生环境
    4.4 资料来源与数据获取
        4.4.1 问卷设计
        4.4.2 预调查与实际调查
        4.4.3 问卷的回收及有效问卷的情况
        4.4.4 有效问卷样本结构
第5章 民族文化旅游社区多主体共生变量
    5.1 G-GRCT共生关联度
        5.1.1 模型预设与假设
        5.1.2 结构方程适用性判断
        5.1.3 共生变量的结构方程验证性分析
    5.2 R-GRCT共生关联度
        5.2.1 模型预设与假设
        5.2.2 结构方程适用性判断
        5.2.3 共生变量的结构方程验证性分析
    5.3 C-GRCT共生关联度
        5.3.1 模型预设与假设
        5.3.2 结构方程适用性判断
        5.3.3 共生变量的结构方程验证性分析
    5.4 T-GRCT共生关联度
        5.4.1 模型预设与假设
        5.4.2 结构方程适用性判断
        5.4.3 共生变量的结构方程验证性分析
    5.5 小结
第6章 民族文化旅游社区多主体共生模式
    6.1 民族文化旅游社区共生模式分析
        6.1.1 共生原则
        6.1.2 共生发展周期
        6.1.3 共生模式的分析程序
    6.2 共生指标分析
        6.2.1 不同社区G-GRCT共生指标差异
        6.2.2 不同社区R-GRCT共生指标差异
        6.2.3 不同社区C-GRCT共生指标差异
        6.2.4 不同社区T-GRCT共生指标差异
    6.3 民族旅游社区多主体之间的共生度
        6.3.1 同仁县不同主体之间共生度分析
        6.3.2 互助土族自治县不同主体之间共生度分析
        6.3.3 湟中县不同主体之间共生度分析
        6.3.4 共生度差异
    6.4 民族旅游社区多主体之间的共生系数
        6.4.1 同仁县不同主体之间共生系数分析
        6.4.2 互助土族自治县不同主体之间共生系数分析
        6.4.3 湟中县不同主体之间共生系数分析
        6.4.4 共生系数差异
    6.5 民族旅游社区不同共生模式分析
        6.5.1 GRCT政府主导居民推进共生模式
        6.5.2 RCGT居民带动企业推进共生模式
        6.5.3 CRGT景区带动居民参与共生模式
        6.5.5 不同类型民族文化旅游社区共生模式差异分析
    6.6 对策和建议
        6.6.1 政府
        6.6.2 居民
        6.6.3 企业
        6.6.4 游客
    6.7 小结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创新点
    7.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7)高校旅游资源的开放与管理研究 ——以湖南大学和湖南师范大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第一节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一、选题背景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相关文献综述
        一、高校旅游资源的内容
        二、高校旅游资源开放的意义
        三、高校旅游资源开放对象分析
        四、高校旅游资源开放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
        五、高校旅游资源开放与管理的方法和措施
        六、部分城市高校旅游资源开放的研究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第二章 高校旅游资源的理论分析
    第一节 核心概念界定
        一、旅游
        二、旅游资源
        三、高校旅游资源
    第二节 高校旅游资源的性质
        一、公共性
        二、公益性
        三、教育性
        四、可变性
    第三节 高校旅游资源的社会功能
        一、教育功能
        二、观赏功能
        三、休闲功能
    第四节 高校旅游资源开放的特点
        一、开放时间受到限制
        二、开放区域受到限制
        三、开放规模受到限制
第三章 湖南大学和湖南师范大学旅游资源分类及特点分析
    第一节 湖南大学和湖南师范大学自然旅游资源
        一、周边自然旅游资源
        二、校内自然旅游资源
    第二节 湖南大学和湖南师范大学人文旅游资源
        一、科普教育类旅游资源
        二、雕塑建筑类旅游资源
        三、互动参与类旅游资源
        四、观摩欣赏类旅游资源
        五、成果展示类旅游资源
    第三节 湖南大学和湖南师范大学旅游资源特点分析
        一、山环水绕,景色旖旎
        二、自然风景与校园特色完美结合
        三、开放式校园,与周围景区融合度高
        四、湖湘文化脉络贯穿其中
        五、校园建筑极富特色
        六、资源类型丰富
        七、教育功能显着
第四章 湖南大学和湖南师范大学旅游资源开放现状分析
    第一节 湖南大学和湖南师范大学旅游资源开放的优势条件
        一、资源优势
        二、政策优势
        三、历史文化优势
    第二节 开放与管理的制约因素
        一、思想观念陈旧,开放理念落后
        二、旅游资源的供给与需求不均衡
        三、旅游者素质制约旅游体验程度
        四、开放旅游资源对正常教学科研活动的影响
第五章 高校旅游资源开放与管理的建议与对策
    第一节 更新观念 深化服务意识
    第二节 分析社会需求 实现分类开放
        一、高校旅游资源开放对象分类及需求分析
        二、整合需求,合理开展旅游活动
    第三节 科学合理开放 突破管理瓶颈
        一、准确定位,强化特色
        二、加强旅游专项管理
        三、科学规划,规范管理
        四、妥善处理教学科研与开放旅游资源的关系
    第四节 发掘资源内涵 设计特色线路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与课题研究
后记

(8)山西省生产性服务业对旅游产业驱动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续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1.2.1 研究方法
        1.2.2 研究思路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图
第二章 相关理论文献综述
    2.1 理论基础——产业关联理论
    2.2 旅游产业综述
        2.2.1 旅游产业内涵
        2.2.2 旅游产业特征
    2.3 生产性服务业综述
        2.3.1 生产性服务业的概念界定
        2.3.2 生产性服务业的分类
        2.3.3 生产性服务业的特点
    2.4 生产性服务业和旅游产业关系综述
第三章 山西省旅游产业和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现状分析
    3.1 山西省旅游产业现状分析
        3.1.1 山西省旅游产业发展现状
        3.1.2 山西省旅游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3.2 山西省生产性服务业现状分析
        3.2.1 山西省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现状
        3.2.2 山西省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3.3 山西省生产性服务业驱动旅游产业发展的具体表现
第四章 山西省生产性服务业对旅游产业驱动作用的实证分析
    4.1 基于回归模型的生产性服务业与旅游产业的整体关系分析
    4.2 山西省生产性服务业与旅游产业灰色关联分析
        4.2.1 灰色关联分析方法介绍
        4.2.2 山西省生产性服务业与旅游产业灰色关联分析
    4.3 基于产业关联基本理论系数的差别分析
        4.3.1 消耗系数分析
        4.3.2 联系深度系数分析
第五章 山西省生产性服务业驱动旅游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5.1 政府层面
        5.1.1 加大对两大产业发展的全方位支持力度,强化市场竞争
        5.1.2 依托旅游产业集群,推动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化建设
        5.1.3 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发挥高层次人才的集聚优势
    5.2 行业层面
        5.2.1 优化生产性服务业内部结构,促进旅游产业转型升级
        5.2.2 推进旅游产业对旅游产业的需求外包,实现二者共赢
        5.2.3 促进产业之间的协作,为旅游产业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5.3 企业层面
        5.3.1 构建信息共享平台,加强企业间的交流
        5.3.2 转变传统的经济增长方式,提升企业竞争力水平
        5.3.3 加大对企业人力资本的投入,重视人才的培养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本文贡献之处
    6.3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9)区域旅游产业发展潜力测评及显化机制研究:以陕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论
    1.1 缘起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1.3 主要研究内容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主要研究方法
第2章 概念体系与文献综述
    2.1 概念体系
        2.1.1 潜力
        2.1.2 区域旅游
        2.1.3 区域旅游可持续发展力
        2.1.4 区域旅游业竞争力
        2.1.5 区域旅游业发展潜力
        2.1.6 旅游业发展潜力与旅游业竞争力的关系
    2.2 文献综述
        2.2.1 国外旅游产业发展潜力研究回顾
        2.2.2 国内旅游产业发展潜力研究回顾
        2.2.3 国内外旅游产业发展潜力研究评价
第3章 区域旅游产业发展潜力研究的理论基础
    3.1 经济学和管理学的相关理论
        3.1.1 产业竞争力理论
        3.1.2 劳动地域分工理论
        3.1.3 企业组织和产业组织理论
        3.1.4 经济学和管理学的其它理论
    3.2 系统科学的相关理论
        3.2.1 旅游系统的功能结构
        3.2.2 旅游系统的区域结构
        3.2.3 旅游系统的组织结构
        3.2.4 旅游系统的经济结构
        3.2.5 旅游系统的空间结构
    3.3 旅游学的相关理论
        3.3.1 旅游地吸引力和发展潜力理论
        3.3.2 旅游地生命周期和旅游成长理论
        3.3.3 区域旅游业竞争理论
        3.3.4 旅游业跨区域竞争与合作理论
第4章 区域旅游产业发展潜力分析模型与测评指标体系
    4.1 已有的旅游产业发展潜力相关分析模型
        4.1.1 国外相关的分析模型
        4.1.2 国内的相关分析模型
    4.2 本文区域旅游产业发展潜力分析模型的建立
        4.2.1 区域旅游产业发展潜力的构成
        4.2.2 区域旅游产业发展潜力DPS模型的建立
    4.3 区域旅游产业发展潜力测评指标体系的构建
        4.3.1 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
        4.3.2 指标体系的框架与内容
第5章 中国省域旅游产业发展潜力的测评与分析
    5.1 旅游产业发展潜力测评分析方法与测评模型
        5.1.1 测评与分析方法
        5.1.2 测评模型和数据来源
    5.2 中国31省区旅游产业发展潜力的测评
        5.2.1 旅游产业要素驱动力(Factors Driving Potential)的测评
        5.2.2 旅游市场需求拉动力(Demands Pulling Potential)的测评
        5.2.3 旅游产业环境支撑力(Environment Supporting Potential)的测评
        5.2.4 旅游产业发展潜力综合测评结果
    5.3 中国31省区旅游产业发展潜力的综合分析
        5.3.1 旅游产业发展潜力聚类分析
        5.3.2 旅游产业发展潜力与竞争力的关联分析
第6章 陕西旅游产业发展潜力的分析与评价
    6.1 陕西旅游产业发展潜力的总体表现
    6.2 陕西旅游产业发展潜力的比较分析
        6.2.1 陕西与中等潜力型省区的比较
        6.2.2 陕西与西部省区的比较
        6.2.3 陕西与中部毗邻省区的比较
    6.3 陕西旅游产业发展潜力的综合评价
        6.3.1 总体评价
        6.3.2 优、劣势评价
第7章 区域旅游产业发展潜力显化机制与策略
    7.1 区域旅游产业发展潜力显化的动力系统
        7.1.1 内源动力
        7.1.2 外源动力
    7.2 区域旅游产业发展潜力显化动力系统的作用机理
        7.2.1 双源动力整合驱动模式
        7.2.2 三维动力耦合驱动模式
    7.3 区域旅游产业发展潜力显化机制的构建
    7.4 陕西旅游产业发展潜力的提升、显化策略
        7.4.1 发挥政府引导职能,提高陕西旅游旅游产业组织效率
        7.4.2 发挥政府服务职能,为陕西旅游潜力的激发构建良好的产业结构
        7.4.3 发挥政府的扶持功能,加强陕西省文化环境对旅游发展的支撑力
        7.4.4 强化专业人才建设
        7.4.5 陕西旅游产业发展潜力显化策略:大旅游产业集群建设
第8章 总结与展望
    8.1 研究结论
    8.2 创新之处
    8.3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10)基于区域整体利益的旅游目的地品牌营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研究思路、论文框架及研究方法
        一、研究思路和论文框架
        二、研究方法
    第三节 主要创新点
        一、分析角度的创新
        二、理论体系构建的创新
        三、实践应用上的创新
    第四节 相关概念界定
        一、品牌的概念与内涵
        二、旅游目的地和旅游目的地品牌概念的界定
第二章 旅游目的地品牌营销研究综述
    第一节 旅游目的地营销研究综述
        一、旅游目的地营销组织研究
        二、旅游目的地营销系统研究
        三、旅游目的地营销策略研究
        四、旅游目的地营销效果评估研究
        五、旅游目的地营销研究述评
    第二节 旅游目的地品牌营销研究综述
        一、旅游目的地品牌构建研究
        二、旅游目的地品牌定位研究
        三、旅游目的地品牌形象研究
        四、旅游目的地品牌传播研究
        五、旅游目的地品牌营销策略研究
        六、旅游目的地品牌营销的其他研究
        七、旅游目的地品牌营销研究述评
第三章 基于区域整体利益的旅游目的地品牌营销研究理论基础
    第一节 市场营销理论及对本研究的指导意义
        一、市场营销理论
        二、市场营销理论对本研究的指导意义
    第二节 公共营销理论及对本研究的指导意义
        一、公共营销理论
        二、公共营销理论对本研究的重要意义
    第三节 品牌营销理论及对本研究的指导意义
        一、品牌营销理论
        二、品牌营销理论对本研究的指导意义
    第四节 系统理论及对本研究的指导意义
        一、系统理论
        二、系统理论对本研究的指导意义
    第五节 整合营销传播理论及对本研究的指导意义
        一、整合营销传播理论
        二、整合营销传播理论对本研究的指导意义
第四章 基于区域整体利益的旅游目的地品牌营销体系构建
    第一节 基于区域整体利益的旅游目的地品牌营销主体
    第二节 基于区域整体利益的旅游目的地品牌营销客体
    第三节 基于区域整体利益的旅游目的地品牌营销对象
        一、目标营销理论
        二、基于区域整体利益的旅游目的地品牌营销对象
    第四节 基于区域整体利益的旅游目的地品牌营销体系构建
        一、构建基于区域整体利益的旅游目的地品牌营销体系
        二、基于区域整体利益的旅游目的地品牌营销与传统旅游目的地品牌营销的区别
第五章 基于区域整体利益的旅游目的地品牌营销战略
    第一节 基于区域整体利益的旅游目的地品牌营销的必要性
        一、提高区域旅游业的竞争力,使目的地旅游具有溢价优势
        二、弥补目的地旅游企业和景区品牌发展战略的缺失
        三、保证旅游目的地可持续发展
        四、使区域获得整体利益的最大化
    第二节 旅游目的地品牌营销的消费者行为分析
        一、旅游目的地品牌消费者特性分析
        二、旅游目的地品牌消费者购买模型
    第三节 基于区域整体利益的旅游目的地品牌营销战略模型
        一、旅游目的地形象战略
        二、旅游目的地产品战略
        三、旅游目的地环境战略
第六章 基于区域整体利益的旅游目的地品牌营销策略分析
    第一节 基于区域整体利益的旅游目的地品牌定位
        一、品牌定位的理论依据
        二、当前旅游目的地品牌定位存在的问题
        三、基于区域整体利益的旅游目的地品牌定位
    第二节 基于区域整体利益的旅游目的地品牌设计
        一、品牌识别的构成
        二、旅游目的地品牌命名策略
        三、旅游目的地品牌标志与口号设计
    第三节 基于区域整体利益的旅游目的地品牌传播
        一、信息传播过程
        二、旅游目的地品牌传播
        三、基于区域整体利益的旅游目的地品牌的整合营销传播
    第四节 基于区域整体利益的旅游目的地品牌管理
        一、品牌生命周期理论
        二、旅游目的地品牌的保护
        三、旅游目的地品牌危机管理
第七章 基于区域整体利益的旅游目的地品牌营销实证研究——以海南为例
    第一节 海南旅游概况及品牌营销现状
        一、海南旅游概况
        二、海南旅游目的地品牌营销现状
    第二节 基于区域整体利益的海南旅游目的地品牌营销
        一、海南旅游目的地品牌营销实施主体
        二、海南旅游目的地品牌营销竞争战略
        三、海南旅游目的地品牌营销对策分析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论文

四、论旅游业的一个新视角(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非期望产出的中国滨海旅游生态效率研究[D]. 赵晓曼. 辽宁师范大学, 2021(09)
  • [2]社会资本、知识转移与乡村社区居民旅游支持态度的关系研究[D]. 周波. 浙江大学, 2019(02)
  • [3]大学校园的旅游利用初探 ——理论与一个案例[D]. 王彩芳. 青岛大学, 2018(02)
  • [4]高校校园旅游管理与文化传导路径研究 ——以厦门大学为例[D]. 张晴. 厦门大学, 2018(07)
  • [5]广西早期旅游发展研究[D]. 刘文洁. 广西师范大学, 2016(03)
  • [6]民族文化旅游社区多主体共生模式研究 ——以青海三个民族社区为例[D]. 唐仲霞. 陕西师范大学, 2013(03)
  • [7]高校旅游资源的开放与管理研究 ——以湖南大学和湖南师范大学为例[D]. 杨美靓. 湖南师范大学, 2013(S1)
  • [8]山西省生产性服务业对旅游产业驱动影响研究[D]. 王敏慧. 山西大学, 2013(01)
  • [9]区域旅游产业发展潜力测评及显化机制研究:以陕西为例[D]. 宋咏梅. 陕西师范大学, 2013(01)
  • [10]基于区域整体利益的旅游目的地品牌营销研究[D]. 张文娟. 武汉大学, 2010(10)

标签:;  ;  ;  ;  ;  

旅游新视角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