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现代美学与艺术的几种倾向

后现代美学与艺术的几种倾向

一、后现代美学与艺术的几种倾向(论文文献综述)

陈诗夏[1](2020)在《芭芭拉·克鲁格的图文作品研究》文中提出图文已经成为现代文化中最常见的表达方式,摄影技术的大量运用使得图像和文字并置变得更加普遍且必要。传播科技的进步推动艺术创意的发展,拼贴、复合材料与电子媒介等具有后现代特质的元素让当代艺术呈现一种多面向。图文在当代艺术中的作品呈现多种多样,美国艺术家芭芭拉·克鲁格因其媒体工作背景善用广告意味的图文符号进行创作,且作品中拥有后现代特质和深刻的寓意,这些都使她在当代艺术领域拥有特殊的地位。因此选择克鲁格作为研究对象。旨在加深对克鲁格图文艺术的了解,并借此观察当代艺术创作背后的故事与意义。针对克鲁格的研究主要分为三个部分。首先对克鲁格个人际遇以及风格演变作系统的整理,细分至四个不同阶段以了解作品发展的脉络;其次对克鲁格不同的作品中图文呈现方式和图文意义之间处理方式进行讨论,分析克鲁格作品的多样性和内容上不同的内涵指涉,以及如何通过图文处理将作品最大的意义留给观者;最后运用不同领域内有关身体的研究理论对作品进行分析,对克鲁格作品中身体的表现进行具体分析,找出作品中潜藏的政治与哲学。沿着对时间顺序横向发展线路和作品形式与内涵的纵向探索线路的双向剖析,以求能够对克鲁格的图文创作与传播有更深的理解,实现对其作品的意义性解读,并为当代艺术的可读性提供了参考方法。

赵跃[2](2020)在《宋庄:中国艺术界的当代实践》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以世界最大的艺术家聚集区宋庄作为研究对象,以中国改革开放40年的社会变迁,以及宋庄近30年的发展历程为背景,考察中国艺术区发生和发展的本土化实践之路,从艺术界的角度探讨了中国当代文化变迁的实践策略。宋庄的研究价值在于其文化的多样性、差异性和矛盾性,变迁中的艺术实践调动了本土文化中的“关系世界”,系统与个人能动性的交互在各个维度被激活,“变迁的危机”“历史的矛盾”“重构的试错”等。在本土与全球、现代与前现代、精英与大众、制度与精神、自由与公平、消费与审美的文化冲突中理解宋庄,有助于我们对本土文化复杂性的深刻自觉,更有助于我们理解当代艺术界和当代中国。本文将问题聚焦在艺术界的关系交互和文化系统的再生产上。从最初的画家村的“乌托邦”想象,到市场繁荣下“艺术家社区”的生态变迁,再到政府主导下的“艺术创意小镇”的不断自觉,宋庄的每一个时期都在“关系世界”的参照中进行着创造性的文化交互和文化再生产。从“乌托邦”的建构与实践,到“自觉的错位”和“期待的不对等”;从系统的功能分化,到“官民共创”的创造性实践;从时代中的“艺术区消亡”,到“艺术超链接”的实践创新,宋庄作为一个时代的缩影,从艺术界的角度展现了中国人在面对“全球化”和“社会转型”时的行为模式和精神图示。本文希望从艺术界关系交互的实践策略出发,为了解中国艺术界的变迁动因以及当下文化实践提供一种人类学的视角。宋庄的历史实践表明,艺术的创造是一张网,而人的能动性和社会系统的衍化高度“混融”。艺术实践在“后现代”的语境中更多表现为一种“自我观照”的能力,艺术开始真正回归日常生活。而艺术界的意义在于,宋庄用近30年的实践证明了艺术在社会变革中的强大作用和对未来发展的重要启发意义,那就是艺术界是一个有关希望和创造的想象共同体,而我们每个人都在其中,我们不断在本土文化的“关系网络”中寻找精神自觉和文化生态的和谐,以不断生产希望和勇于创造的精神面对未来的风险和挑战。这也是中国人用自己的实践反思文化艺术的社会价值,更是本土艺术界研究的现实意义所在。

彭锋[3](2020)在《艺术批评的历史》文中研究指明通常认为,有艺术就有艺术批评。但是,严格意义上的艺术批评直到18世纪才获得独立。本文将艺术批评的历史分为前现代、现代和后现代三个阶段来叙述。前现代艺术批评没有从宗教、伦理、政治、哲学等非艺术学学科中独立出来。现代艺术批评不仅从各种非艺术学学科中独立出来,而且与同为艺术学的艺术史和艺术理论拉开了距离。后现代艺术批评突破了现代艺术批评的自律性,不仅注重艺术的各种社会功能,而且模糊了艺术批评与艺术实践的边界,艺术批评参与到艺术创作和艺术欣赏之中。

李大伟[4](2019)在《当代公共空间界面语言的时尚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以公共空间的界面语言为研究对象,将公共空间界面语言的时尚性作为具体研究内容。公共空间具有多重特性,在当代人类生活中的重要程度具有一定的自明性,其界面是向公众传播和展示当代意识形态、审美趋势和价值诉求等观念的媒介,加之时尚本身的广延性以及与设计的关系,使得针对界面语言时尚性的研究突显出一定的价值和意义。文中主要探讨了当代公共空间界面语言的生成背景及发展脉络、作为设计语言的界面与时尚的逻辑关系、时尚性界面设计的演进逻辑以及界面语言时尚性的具体表征与分析等问题,通过研究得出当代时尚性界面语言的现状及生成背景,对现时的时尚性界面语言进行系统化梳理;同时,提炼时尚的相关理论对时尚性设计语言的生成及传播进行阐释,以求对设计实践产生参考价值。本文首先引出议题,对于研究目的、意义及现状进行论述,并详细界定了本文的研究范围、研究内容、方法与思路,把界面的历史演进、当代界面语言的现状与生成背景、设计时尚的逻辑与规律、界面语言时尚性的具体表征作为主要研究目的,从实践和理论两方面提出本文研究的意义。其次,厘定本文中公共空间及界面的概念,即公共空间是当代生活的重要空间载体、具有可进入性权利的场所,同时满足公众的社会性交流活动需求、反映城市精神与人文风貌的空间;界面被限定为指涉公共建筑空间外部的表皮和立面、内部的墙面、顶面和地面等围合面,概括来讲是作为“物”的公共空间建筑的外在显现,是呈现于观者的具体外观与式样;之后梳理了界面风格的历史演进,分析古典主义、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及当代建筑的发展特点,论证不同类型的建筑在演进过程中受到的技术影响以及对饰面的态度决定了界面的设计语言,为界面语言的研究提供了历史背景;随后基于设计语义学理论拟出界面语言的构建:以界面的形态、色彩及材质作为语汇,形式法则、设计理念、操作手法等视为语法,二者共同构成了界面的语言;基于感官、文脉和意义多重视角提出对于界面语言的解读,对界面语言的理解和把握提供了指引路径;分析了当代界面语言的特征,认为60年代之后现代主义建筑风格式微、后现代主义思潮兴起、跨领域及学科思想的援引和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各种新型设计风格异军突起,在当代社会的语境中冲突、调和,共同演绎出复杂多元的视觉景致。第三,论述了界面语言时尚性与设计趋势的关系,对于时尚性语言的生成和认知做具体定义;针对影响界面语言及时尚的重要因素进行阐释,以时代、文化、建筑及设计角度分析了当代界面语言的生成,构成了当代界面语言的生成背景和语境;同时厘定本文语境中时尚的概念,将其定义为通过技术手段实现的由某种艺术风格、价值理念和时代精神相融合、在某一特定历史时间段中被推崇、且具有一定的时效性的多形态单元;基于历时和载体两个角度展开对时尚之“时”及时尚之“尚”的研究,以此阐释了时尚的基本特性;此外将艺术风格、技术、意识形态作为影响时尚性的要因,归纳出意识形态与技术、界面设计风格的逻辑关系:意识形态影响风格的形成,技术贯穿二者并实现艺术表现。第四,论述了时尚与美、设计的关系,阐释了时尚中的审美逻辑,将人们对时尚的追崇视为当代生活中最为重要的审美活动,以审美中的感性因素及审美基础为理论依托,强调了时尚审美的主观意欲性及差异性,即人的主观经验、文化资本等要素成为理解时尚性的标尺,由此得出并不存在统一时尚审美准则的论断;提出审美的当代转向,这对认识和理解有关当代时尚性设计及界面语言的种种现象提供了指引;随后指出时尚与设计风格的紧密关联,以创新曲线为依托论证时尚是一种设计的创新,并提出设计的CAS多层级框架:经典层面的设计强调功能、美观与实用;艺术层面的设计强调视觉、吸引力及风格;战略层面的设计强调变革、影响和贡献;时尚的设计是包含多个层级的,因此针对设计时尚属性的评价也应从多角度展开;基于社会学理论基础阐明了时尚设计的传播,将“模仿”视为时尚设计生成、传播、演变的主要动力,在此基础上提出时尚基于阶级的纵向传播和基于群体的横向传播,是时尚在空间维度上的游移,解释了时尚性设计的相关问题。第五,对当代界面语言的时尚性进行具体分析,基于大量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当代国内外公共空间及实际案例,以其为样本从形式、色彩、材质三方面详细分析生成当代界面语言语汇的时尚特征,得出形式多样化、形态戏剧化、色彩中性化、材料综合化等语汇特征,为相关设计实践提供了参考价值;以审慎、全面的视角客观地对当代时尚的界面语法进行梳理,提出匀质单一与异质多样为生成当代界面语言的重要文法,论证了当代界面语言时尚性的另一特征:语义的多重化;分析并得出“冲突”是当代界面语言时尚性的内核,其中包括观念、思想、形式、材料等多方面的冲突,冲突引发的戏剧化张力是产生时尚性的重要内核;最后,总结了本文的研究结论与创新点,补充了研究的局限性与不足之处,并对研究展望做以叙述。

孟凡君[5](2018)在《认知神经美学视域下的美感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美感是美学最重要的基本问题之一。认知神经美学的诞生为科学地解答美感的客观物质基础提供了可能。以美感的认知神经基底为切入点,我们面前呈现出一条贯穿认知神经要素、一般心理过程、个体审美存在、社会心理文化的整体化美感研究路径。这条路径将形而上的哲学美学与形而下的心理学美学整合为一种融合贯通的方法。在认知神经美学视域下,美感以认知和情感的神经生物原理为基础,与个体心理、社会文化心理因素息息相关,是一种情理通融、通情达理的心意状态,给予人们一种强大的实践驱动力。美感是情感性的联觉系统,是大脑中认知与情感“混合运算”的结果,是人类生存实践的最优算法。在物我交融中,美感是个体与外部世界交互关系中最和谐的原则,决定着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方向。单一线性判断的概念方法难以概括出美感的全貌,“美感是什么?”如同“美是什么?”一样,难以回答;立体地、综合地、系统地描述美感体系,则更好地揭示出美感的本真状态。此时,美感是一个整体,体现为以神经生物要素为核心的,贯穿个体心理意识、社会文化心理意识以及自然生态意识的心理系统。美感发生时,内在感官、外在感官和延伸的感官相互连接,脑、心、身、物融为一体,知、情、意、行和谐互动。我们尝试着运用整体整合的方法重构美感的知识体系,具体如下:1.梳理形而上的哲学美学和形而下的心理学美学对于美感的科学探索,从中发掘哲学美学和心理学美学对于美感的心理生理方面的思考。传统的形而上的哲学美学曾经是美感研究的主要路径;随着近代心理科学的诞生与发展,新兴的形而下的心理学美学路径也为美感研究提供了科学的解释。哲学美学中常常蕴含着对于美感心理基础的推断,这些形而上的哲学推断对于美感心理基础,乃至于一般心理科学都有着重要的启示作用;在十九世纪下半叶心理科学诞生以来,美感研究随着心理学的每一次进步而获得新的进展。历史上,哲学和心理学方法对于美感的研究,蕴含着诸多当代认知神经美学的萌芽。2.简介神经美学和认知美学的发展历程和主要观点,介绍认知神经美学的理论框架和未来任务,明确当代心理学对于美感的神经生物基底的探索过程。1970年代,在认知心理学和脑科学的发展的基础上,认知神经科学诞生。西方实验美学借助认知神经科学的新发现获得了崭新的研究成果。1990年代,西方诞生了神经美学,中国诞生了认知美学。前者以科学实验为主要方法,探索美感的神经生物基础;后者借鉴认知心理学的成果,综合运用哲学美学方法,探究美感的认知神经机理。2016年前后,国内学界倾向于将认知美学和神经美学合并称为认知神经美学。3.结合认知神经科学的主要成果,探讨美感的认知神经基础。认知神经美学以确证美感的神经生物事实为主要起点和目标。在认知神经科学的指引下,神经元细胞、神经信息传递中的神经递质、前两者结合而成的功能性专属脑区以及神经机制模型都被证明是美感生成的重要神经生理基础。随着具有各种抽象功能的神经元细胞分类更加明确、神经信息传递对于情绪影响更加清晰,原本扑朔迷离的美感问题在神经细胞层面上得到了科学的解释;诸如眶额叶皮层等具有认知情感作用的功能脑区的发现,各种审美认知情感神经机制模型的建立,也为我们科学地理解美感提供了实证材料。4.我们在美感的认知神经基础上,重新认识美感的一般心理要素和个体审美存在层面。当前我国美感研究主要以感知觉、记忆、学习、语言、动机、需求等一般心理过程为参照系。认知神经科学革新了普通心理学的知识体系,参照系发生了变化,我们对于美感的心理过程的认识,必然要随着认知神经科学的进步而推进到神经生物层面。个体的身体、人格、气质以及实践行为对于美感形成具有重要的意义。个体审美存在层面的身体、人格、气质与实践行为也与认知神经要素密切关联。5.个体通过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活动结成了群体,即人类社会。社会存在基础上的社会心理和社会文化对于美感具有决定性影响。社会心理文化对于美感发挥作用是通过个体心理过程来实现的。社会心理文化有着特殊的规则和系统。我们从符号、语言、神话等文化活动以及政治活动和经济活动等角度,考察了社会心理学中社会认知、社会影响和社会关系等基本范畴对于美感的影响,及社会心理与个体认知神经基础之间的联系。6.认知神经美学将帮助我们重新理解经典美学问题,解答当前美学困局以及指导审美原则在实践领域的应用。康德美学的超感性基底概念、克莱夫·贝尔的“有意味的形式”概念以及意境、意象、诗乐舞同源等美学经典问题,都将在认知神经美学的视域下获得更加科学的诠释。认知神经美学对于人类认知和情感的把握也将为人工智能与情感计算提供美学方面的支持。在美感研究的心理基础方面,我们借鉴了认知神经科学、普通心理学、人格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等研究领域的知识架构;在哲学美学领域,身体美学、生命(存在)美学、实践美学、生态美学等多个美学流派的方法和成果都成为我们的有效参照系。在论述过程中,我们还借鉴了中国古典美学、分析美学、实证美学、人类学美学、日常生活美学、艺术哲学等美学主要成果。通过认知神经美学,我们尝试打开一扇新的窗口,期待这个窗口为我们提供一个全景视野,美感研究的整体景观都可以尽收眼底。

邢淑萍[6](2018)在《20世纪西方视觉艺术对科学的背离现象的反思》文中研究说明在西方审美现代性对现代文明的批判和反思的语境下,本文关注20世纪西方视觉艺术中对科学的背离现象,重点关注马蒂斯、康定斯基、杜尚和丁格利四位不同时代的艺术家对科学的思考和他们的创作,旨在为现代艺术补充新的研究路径。本文主体部分由三个部分组成:第一章分析了背离现象产生的历史逻辑;第二章考察视觉艺术对科学的背离现象;第三章总结这种背离带来的反思。本文认为视觉艺术能够引导人们思考科学和技术在实际功利性的使用中带来的对社会、人们价值观的冲击。

胡天正[7](2016)在《审美趣味高低判定的话语权归属研究》文中指出审美趣味作为定义边界相对开放的概念,学界对其所展开的探讨从来没有停止过,但是大多是将其置于具体的领域来进行考察,缺乏连贯性和系统性。为了对该问题进行一个宏观的考虑和相对系统的分析,笔者将审美趣味分为精英阶层、大众阶层和官方阶层三个不同的阶层进行单独讨论。之后基于各个阶层的局限性针对不同阶级的审美趣味,提出"联合审美机制"和"全面性的提升"两个方式,从阶层调和以及概念厘定上进行了探究。最后结合近代美学领域,特别是1985年以后的审美趣味探讨此概念在当今时代的转变。对于审美趣味的无定式,边缘和中心的模糊,以及平面化的几种倾向进行阐释和解读。

徐竞伟[8](2013)在《一枚后现代的葵花籽——艾未未《葵花籽》美学分析》文中研究指明艾未未的艺术装置《葵花籽》是深受后现代艺术形态影响的产物。它体现着后现代艺术的突出特征:1.集合艺术(Assemblage Art)2.工艺即技术(Crafts-as-Art)3.摭拾物(Found Object)4.装置艺术(Installation Art)5.拼接艺术6.哲学内涵。是对传统审美和传统艺术的强烈挑战。同时,这件装置背后隐含着这个时代值得我们注意的关于个体与集体关系的问题。本文借助李泽厚先生艺术美分析方法,旨在对艾未未《葵花籽》做初步美学分析。

周丽明[9](2013)在《论舒斯特曼美学思想的间性建构》文中研究表明实用主义的再次复兴,发生于分析美学衰退、美学发展陷入困境的背景下。美国犹太裔美学家理查德·舒斯特曼是实用主义再次复兴的焦点人物。洞悉到单纯地依靠术语的澄清和语词的分析无法真正地解决美学与艺术的基本问题和论争,舒斯特曼毅然告别分析哲学,转而求助于实用主义,自觉地向以杜威为代表的实用主义传统回归,企图通过恢复哲学、美学与艺术同人的经验和生活的关系,为哲学、美学和艺术的发展找到一条合理的路径。在号称哲学与艺术已经终结、美已经被废黜的今天,舒斯特曼直面哲学、美学、艺术的生存困境,企图复兴实用主义以力挽狂澜,其精神无疑是难能可贵的。因此,对舒斯特曼的实用主义美学思想及其建构方法进行剖析、解读,对于当下美学和艺术困境的解决,无疑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舒斯特曼将自己视为正统实用主义理论,尤其是杜威的实用主义理论的真正继承人,因此,他的理论和杜威的美学思想之间,具有不可否认的亲缘关系。舒斯特曼对杜威美学思想的自觉回归,并非是不加批判地全盘接受,而是以杜威的美学思想为核心,广泛地吸收其他思想家理论中的实用主义成分,从而积极地、交互地建构一种间性的实用主义新视域。本论文撰写的目的,就是探讨舒斯特曼如何以“亦此亦彼”的间性建构方法,对杜威的正统实用主义哲学、美学、艺术理论进行继承和拓展,从而实现实用主义审美复兴的。论文由绪论、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构成。绪论首先解释了两个关键词“间性建构”和“审美复兴”及其关系。间性建构的方法,舒斯特曼称之为“包括性析取”法,即以亦此亦彼的思维方式对抗非此即彼的二元对立思维模式的多元主义立场和方法;间性建构方法所体现的文化间性立场,是舒斯特曼的哲学、美学思想得以安身立命的基础。所谓“复兴”,是指复兴以杜威为代表的实用主义传统,具体指对生活哲学的传统哲学观念的复兴、审美经验的复兴和艺术的复兴三个层面的内容。间性建构和审美复兴的关系在于,“间性建构”既是达到“审美复兴”的方法、手段,又表明舒斯特曼独特的文化立场;而审美复兴则是间性建构的目的和宗旨。绪论中还对舒斯特曼与杜威的生平业绩、研究状况以及二者之间的亲缘关系进行了概括介绍。正文由五章构成,第一章剖析实用主义审美复兴的语境,认为舒斯特曼的实用主义审美复兴,建立在从欧洲中心主义到多元主义的价值观转向、从对立分裂到整合统一的方法论转向和从重逻辑分析到重生活实践的美学转向三个转折的基础上。第二章到第五章从哲学、美学和艺术三个层面具体阐释,舒斯特曼如何以间性建构的方法,批判地继承并发展杜威的哲学、美学和艺术观,从而实现实用主义的审美复兴的。第二章探讨了哲学的实践立场的间性建构问题。舒斯特曼继承了杜威的反本质主义的哲学实在论和实践的哲学立场,强调实在的变动性、开放性与偶然性;强调人类行为与目的对于真理的优先性,实践对理论的优先性,指出无论是理论还是实践,最终目的不是理论与实践本身,而是改变人的生活。而在生活哲学方面,舒斯特曼则超越了杜威。杜威只是提出了哲学与生活的密切关系,并未对生活哲学内涵做出进一步的阐释;舒斯特曼则提出“哲学生活”范畴,在创造抽象理论文本的哲学家及其具身性生活的文本间性之中建构“哲学生活”理论。第三章实用主义经验论的间性建构,探讨舒斯特曼如何在继承杜威经验自然主义基础上,抨击自然与历史、身体与心灵的二分,间性地建构自然与历史统一、身体和心灵统一的经验整体论的。第四、五两章是艺术观问题,阐释舒斯特曼如何通过对杜威的艺术定义的辩证批判,运用包括性析取的间性方法,在经验与实践、自然主义与历史主义之间建构“艺术即戏剧化”的艺术定义,并发展了杜威的精英艺术、通俗艺术理论,为精英艺术与通俗艺术提供双重辩护,从而实践了艺术复兴的。论文的结论部分对舒斯特曼以间性建构的方法,批判地继承、发展杜威的实用主义思想,从而实现实用主义的审美复兴的建构思路的意义与价值进行概括性的总结与评价。结论指出,除了舒斯特曼体现出来的面对美学困境勇于探索的使命感,他运用间性方法建构美学思想体系,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是其美学真正价值之所在。舒斯特曼的亦此亦彼的包括性析取法,并非“什么都行”的没有立场的相对主义,而是建立在客观地分析、比较、批评基础上的辩证批判与取舍,它是一种体现了包容性的学术胸襟、开阔的学术视野和跨文化建构的雄浑的学术气度的多元主义方法,也是舒斯特曼超越杜威的美学价值的表征。

肖娜[10](2013)在《反思的身体与审美的生活 ——理查德·舒斯特曼身体美学研究》文中指出本文探讨舒斯特曼身体美学的建构过程、身体美学的理论内涵以及身体美学在中国本土的接受与评价问题。论文以舒斯特曼的主要着作为研读对象,试图揭示舒斯特曼身体美学的内涵及其知识谱系,分析中国理论界在接受身体美学过程中存在的误读与偏见,从而为舒斯特曼身体美学在中国的传播进行纠偏与正位。论文主要运用跨学科研究、文献精读、逻辑分析等方法。论文除导言外共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介绍舒斯特曼从分析美学到实用主义美学再到身体美学的转向动因。一些学者在研究身体美学之时只关注舒斯特曼在成为新实用主义领军人物之后的学术思想,对他从分析美学到实用主义美学的转向过程却一笔带过或刻意回避,这有碍对其进行全面观照。这一部分将对舒斯特曼的两次转向进行学理分析,力图说明舒斯特曼学术旨趣发生变化是顺应美学潮流的必然选择,从而为身体美学的出场奠定合理化、合法化的基础。第二部分着重解析身体美学的理论内涵。首先对身体美学之“身体”概念进行考察,指出身体美学中的“身体”是审美的身体、反思的身体和有机统一的身体,身体美学的核心在于反思性身体自我意识的修养。身体美学具有三个维度,即分析的身体美学、实用主义的身体美学、实践的身体美学,实践维度的身体美学是其最终理论落足点。最后,分析探讨了身体美学的学科定位,指出其独立的学科特点和未来前景。第三部分讨论舒斯特曼身体美学在中国语境中的接受情况与评价问题。短短十年之间,舒斯特曼身体美学的发展在中国由试探期到狂热期再到冷静期,产生了一定数量的理论成果。在对比中西方身体美学接受情况差异的同时,反思后现代日常生活审美化与消费文化语境之中的中国身体美学的症候,指出中国身体美学与舒斯特曼身体美学的区别所在,进一步对以身体为中心的“后身体”时代中身体美学所担负的学科任务和社会责任进行探讨。结语提出了舒斯特曼身体美学尚待商榷的一些问题。

二、后现代美学与艺术的几种倾向(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后现代美学与艺术的几种倾向(论文提纲范文)

(1)芭芭拉·克鲁格的图文作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研究背景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目的及意义
    四、选题的研究方法和创新点
    五、研究框架
第一章 芭芭拉·克鲁格概述
    第一节 求学与工作
    第二节 早期的创作
    第三节 创作的转折
    第四节 创作的突破与成熟
第二章 芭芭拉·克鲁格的图文特色
    第一节 克鲁格图文作品的三种呈现形式
        一、平面模式的拼贴图文
        二、立体空间的图文
        三、多媒体装置下的图文
    第二节 克鲁格图文作品中的互文策略
        一、横向组合互文
        二、纵向聚合互文
    第三节 克鲁格图文作品的开放诠释
        一、同图不同文
        二、同文不同图
第三章 克鲁格图文作品中的身体研究
    第一节 医学的身体
    第二节 两性的身体
        一、性别的构建
        二、父系霸权
    第三节 消费的身体
        一、符号化的身体
        二、审美与匮乏的文本语境
        三、时尚的暴政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芭芭拉·克鲁图文作品集
攻读学位期间本人出版或公开发表的论着、论文
致谢

(2)宋庄:中国艺术界的当代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背景及意义
        一、研究对象的界定
        二、关键词界定和阐释
        三、由宋庄引发的问题
        四、全球化与中国艺术界40年
        五、宋庄研究的时代意义
    第二节 宋庄及相关研究综述
        一、宋庄的社区生态及文化问题研究
        二、宋庄作为现代艺术空间的研究
        三、宋庄艺术产业等具体问题的研究
        四、有关艺术区的人类学及社会学研究
    第三节 研究方法及创新
        一、为什么以艺术界角度研究宋庄艺术区
        二、“关系世界”:实践论的中国方案
        三、艺术界中的“三种关系”和“四个维度”
        四、“宋庄世界”:自觉、衍化与再生产
        五、作为“信息媒介”的实验民族志
    第四节 论文结构与内容
        一、全球化背景中的现代艺术“乌托邦”
        二、市场与官民共创下的“艺术家社区”
        三、社会经济“新常态”中的“艺术区孤岛”
        四、不断自觉中的“艺术创意小镇”
第一章 全球化背景中的艺术“乌托邦”
    第一节 “盲流”艺术家与“盲流”画家村
        一、“盲流”艺术家:“我别无选择”
        二、重要的不是“艺术”,也不是“职业”
        三、圆明园画家村崛起的“真相”
        四、中国现代艺术的全球化与“戏谑”化
    第二节 圆明园的“遗产” 宋庄的“资源”
        一、圆明园画家村“最后的时光”
        二、圆明园画家村的真正“遗产”
        三、艺术家眼中的宋庄精神
        四、重新理解艺术“乌托邦”
    第三节 艺术家、村民与基层组织
        一、一位小堡村民的文化艺术观
        二、联防队与艺术家
        三、谁成就了“乌托邦”?
        四、谁的“乌托邦”?
    第四节 “劳模”书记与艺术“乡绅”
        一、“教父”“宋江”与“乡绅”
        二、“泥瓦匠”“书记”与“劳模”
        三、书记与“乡绅”的合谋
        四、“乌托邦”的“破碎”
    第五节 “后现代”世界与“前现代”社群
        一、索探“给宋庄艺术家的公开信”
        二、《纽约时报》眼中的方力钧
        三、“春卷店老板”的无奈
        四、全球化与“小江湖”
    本章小结
        一、“乌托邦”:精神的实践性
        二、期待和参照:艺术界的再生产
        三、自觉的“错位”
        四、“后现代艺术界”的逻辑:回归本土实践
第二章 “官民共创”的“艺术集聚区”
    第一节 从“小堡生态”到“中国宋庄”
        一、胡书记的“苏荷”情结
        二、“文化造镇”的顺势而为
        三、“中国宋庄”的“百年畅想”
        四、“宋庄模式”的精神:尊重与共生
    第二节 从“自然集聚”到“野蛮生长”
        一、最赚钱的行当:艺术
        二、宋庄的“淘金时代”
        三、“艺术地产”与“艺术集聚”的背后
        四、宋庄生态的“流变”与“共生”
    第三节 艺术节、艺术区与促进会
        一、从“宋庄路”到“打开宋庄”
        二、从“链接”到“跨界”
        三、画廊、美术馆与“签约”艺术家
        四、促进会、艺术组织与“品牌宋庄”
    第四节 原告与被告
        一、住农家小院的“美梦”与“噩梦”
        二、城乡二元结构里的“宋庄”
        三、“赢了官司,输了信用”
        四、10 年后风波再起
    本章小结
        一、“关系世界”里的“自觉错位”
        二、衍化源自于“期待的不对等”
        三、“熵增”“焦虑”与“调试”
        四、创造力:动能性与系统性的辩证
第三章 “新常态”中的“艺术区孤岛”
    第一节 艺术区里的“陷阱”
        一、艺术区的“二次消亡”
        二、艺术区没落的背后
        三、“破碎”的“艺术区孤岛”
        四、艺术品产业的真相
    第二节 现代艺术的“三岔口”
        一、“小时代”的“落幕”
        二、现代艺术“招安论”背后的尴尬
        三、现代艺术的危机和分裂
        四、现代艺术到底在表达什么?
    第三节 “前现代”文化复兴的本土模式
        一、“前现代”艺术“回潮”的背后
        二、宋庄里的“山东模式”
        三、市场、价格、流通与消费
        四、“圈子”与“潜规则”的破灭
    第四节 想象的创造力共同体
        一、宋庄的多重复杂性
        二、宋庄里的“隔”与“不隔”
        三、宋庄“无画廊”的真相
        四、对艺术界“边界”的再理解
    本章小结
        一、功能分化与多重复杂性
        二、现代艺术合法性的两难和机遇
        三、前现代文化复兴的深层逻辑
        四、在后现代社群中理解“共同体”
第四章 不断自觉的“艺术创意小镇”
    第一节 从“中国宋庄”到“特色小镇”
        一、宋庄的新机遇
        二、“特色小镇”背后的发展逻辑
        三、褪色的“明星小镇”
        四、宋庄的时代挑战
    第二节 当代艺术家的“第三体系”
        一、对艺术家群体的误解
        二、“重要的还是艺术”
        三、“没有传统,没有现代,只有当下生活”
        四、“第三体系”的人类学内涵
    第三节 作为“信息媒介”的民营美术馆
        一、美术馆“公共性”的背后
        二、美术馆职能的衍化
        三、树美术馆的“艺术微循环”
        四、艺术信息的“超链接”
    第四节 艺术价值生态建构的路径自觉
        一、宋庄艺术家的“微拍自救”
        二、艺术价值生态的参考模型
        三、网络大V与“艺术品登记认证系统”
        四、宋庄的两种危险和两种机遇
    第五节 文化理性在艺术创作中的自觉
        一、符号里的时代
        二、年轻人的艺术与生活
        三、从符号迷信到文化理性觉醒
        四、人类学眼中的艺术自觉
    第六节 艺术传播属性的不断自觉
        一、艺术品如何走入大众消费
        二、直播、微拍点燃民间热情
        三、艺术工艺品化、IP开发与场景设计
        四、符号消费和“新复制时代”里的“艺术灵韵”
    第七节 艺术界公共性的深度自觉
        一、品质、创作、生活
        二、艺术教育与社群文化的集聚
        三、艺术技能的获得与公共性的再理解
        四、人人都可以是艺术家
    本章小结
        一、“艺术+”的超链接生态
        二、艺术的人类学精神
        三、宋庄价值重构的多重路径
        四、公共视野与艺术理性
结论:在本土实践中理解后现代艺术界
    一、从宋庄理解“后现代文化”的逻辑
    二、“自觉错位”是动态的,也是常态的
    三、作为风险管理模式的文化系统
    四、人是核心,关系是本质
    五、艺术是一种全面自觉的能力
    六、创造是一张网
    七、艺术实践的本土思维
    八、艺术界:一个有关创造与希望的想象共同体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3)艺术批评的历史(论文提纲范文)

一、前现代艺术批评
二、现代艺术批评
三、后现代艺术批评

(4)当代公共空间界面语言的时尚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论
    1.1 关于选题
        1.1.1 问题的提出
        1.1.2 研究的必要性
        1.1.3 研究基础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现状
        1.3.1 公共空间界面语言的相关研究
        1.3.2 时尚相关研究
        1.3.3 其他相关研究
        1.3.4 研究现状综述
    1.4 研究内容、思路与方法
        1.4.1 研究范围的界定
        1.4.2 研究内容
        1.4.3 研究思路
        1.4.4 研究方法
第2章 当代公共空间的界面语言
    2.1 公共空间的概念及本质
        2.1.1 公共空间概念的厘定
        2.1.2 公共空间的本质
        2.1.3 公共空间的多样性
        2.1.4 公共空间的转向
    2.2 界面的概念及意义
        2.2.1 界面概念的厘定
        2.2.2 界面的构成及范围
        2.2.3 界面意义的再述
    2.3 界面风格的历史演进
        2.3.1 从古典主义到现代主义
        2.3.2 从现代主义到后现代主义
        2.3.3 从后现代主义到当代
    2.4 界面语言的构成及解读
        2.4.1 界面的设计语言
        2.4.2 界面语言的构成要素
        2.4.3 当代界面语言的特征
        2.4.4 界面语言的解读视角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当代界面语言与时尚的认知语境
    3.1 界面语言时尚性的阐释与认知
        3.1.1 界面与时尚的多重关系
        3.1.2 时尚性界面语言的建构
        3.1.3 界面语言时尚性的认知
    3.2 当代界面语言的生成之境
        3.2.1 基于时代角度的分析
        3.2.2 基于文化角度的分析
        3.2.3 基于建筑角度的分析
        3.2.4 基于设计角度的分析
    3.3 对时尚的再认识
        3.3.1 时尚概念的厘清
        3.3.2 时尚的产生
        3.3.3 时尚的本质
        3.3.4 时尚之“时”——历时性分析
        3.3.5 时尚之“尚”——载体的再认识
    3.4 影响界面语言时尚性的因素
        3.4.1 意识形态因素
        3.4.2 风格因素
        3.4.3 技术因素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时尚与美、设计的逻辑关系
    4.1 时尚与审美
        4.1.1 时尚与审美的逻辑
        4.1.2 时尚的审美基础
        4.1.3 当代的审美转向
    4.2 时尚与设计
        4.2.1 时尚与设计的关系
        4.2.2 时尚中的设计创新
    4.3 时尚设计的传播路径
        4.3.1 传播动力
        4.3.2 时尚设计的纵向传播
        4.3.3 时尚设计的横向传播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当代界面语言的时尚性分析
    5.1 形态语汇的时尚性
        5.1.1 当代界面形态的形变
        5.1.2 时尚性形态语汇分析
    5.2 色彩语汇的时尚性
        5.2.1 界面语言与色彩时尚
        5.2.2 时尚性色彩语汇分析
    5.3 材料语汇的时尚性
        5.3.1 界面中的材料美学
        5.3.2 时尚性材料语汇分析
    5.4 语法的时尚性
        5.4.1 当代界面语言的语法
        5.4.2 均质单一的语法
        5.4.3 异质多样的语法
        5.4.4 其它类型的语法
    5.5 本章结论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与创新点
        6.1.1 研究结论
        6.1.2 论文的创新点
    6.2 研究的局限性与展望
        6.2.1 研究的局限性
        6.2.2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A 材料采样表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论文和科研、实践情况

(5)认知神经美学视域下的美感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概述
        一、选题缘起
        二、研究内容
        三、主要论点
        四、困难与不足
    第二节 传统美学:哲学思辨式的探索
        一、本体论、认识论哲学的美感探索
        二、康德美学对认知论美感研究的贡献
        三、语言分析和存在主义对美感的探究
        四、马克思主义对美感研究的推动
    第三节 现代美学:心理学方法的形成与运用
        一、实验美学——形而下美感研究的起点
        二、精神分析美学——当代美感研究的丰碑
        三、格式塔心理学美学——当代科学美学的高峰
        四、发生认识论——认知神经美学的雏形
第二章 美感研究的新方法——认知神经美学的诞生
    第一节 神经美学发展的历史源流
        一、主要发展历程
        二、主要研究方法
    第二节 当前国外神经美学的新态势
        一、神经美学的流派、新成果及启示
        二、西方当代主要神经美学家——以泽基为例
    第三节 中国认知美学与西方神经美学的融合发展趋势
        一、中国科学美学历史进程中的认知美学
        二、认知神经美学的诞生——中西美学合流的历史意义
第三章 美感的认知神经基础
    第一节 神经元——美感的神经生理起点
        一、神经元理论及其作为美感探索起点的原因
        二、神经元的分类、抽象功能及其与美感的联系
    第二节 神经信息传递——美感的神经信息基础
        一、神经递质的功用、分类及其认知神经美学意义
        二、神经递质作为脑-心-身关联的中介,以及体液说
    第三节 大脑功能专属区——美感的神经功能基础
        一、大脑功能化专属区中的美感区
        二、审美脑区与内在感官:认知脑与情绪脑的区别与联系
        三、神经元、功能脑区、信息加工站点与意识的关系
    第四节 美感神经系统的模型
        一、人工智能的诞生与美感的神经建模
        二、关于几种经典神经美学模型的分析
        三、美感神经模型的哲学基础与深化推进
        四、从审美的神经基础到审美原则
第四章 美感的个体身心基础
    第一节 个体的一般心理层:美感的神经生理基础与一般心理基础的关系
        一、感知觉与美感机制
        二、学习、记忆与美感机制
        三、认知、情绪与美感机制
        四、语言与美感机制
    第二节 个体的审美存在层:身体、气质、人格、行为与美感的认知神经关联
        一、自然躯体层:身体及其神经生理层面
        二、人格气质层:神经生理和社会文化的结合
        三、实践行为层:从个体向社会文化层面转换
        四、个体的审美存在层面与当前“身体美学”的关联与区别
第五章 美感的社会心理基础
    第一节 社会思维及群体审美的基础:符号、语言、神话等
        一、群体审美的物质文化基础——符号、语言
        二、群体审美的精神文化基础——神话和宗教
        三、社会思维中的自我认知、态度和行为对美感的影响
    第二节 社会影响与群体美感生成:意识形态与社会心理
        一、群体心理层面的政治-意识形态与美感的关系
        二、全球化视域下国家意识形态对美感的作用
    第三节 社会关系与美感功利性确认中的感官问题:时尚审美文化与三种感官
        一、时代风潮的基本方面:经济基础和时尚审美心理
        二、衣、食、住、行——时尚审美的实体存在
        三、劳动者的三种感官——时尚文化审美的精神面
    第四节 生态群落:空间意识、天人关系及其认知神经基础
第六章 认知神经美学视域下美感研究的理论价值与实践价值
    第一节 认知神经美学对经典美学问题的回应
        一、认知神经美学对康德美学的剖析
        二、中西方经典美学范畴中的认知神经美学机理与原则
    第二节 认知神经美学对当前美学困局的阐释
        一、当代美感研究困境表征及其神经生物学原因
        二、探寻在当代美学困境中突围的途径
    第三节 认知神经美学的实践应用价值
        一、在身心关系中,整合认知之真、情感之美和道德之善
        二、在人类进化中,美感作为传承文化、激活实践的情感内驱力
        三、人工情感机器人的未来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完成的论文(获奖)、着作和科研项目
后记

(6)20世纪西方视觉艺术对科学的背离现象的反思(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第二节 概念的辨析
    第三节 研究范围和研究方法
    第四节 文献综述
第一章 背离现象的历史逻辑
    第一节 两种对立的现代性
    第二节 哲学从理性到非理性的消解
第二章 视觉艺术对科学的背离现象
    第一节 马蒂斯
    第二节 康定斯基
    第三节 杜尚
    第四节 丁格利
第三章 视觉艺术的反思
    第一节 对现代文明的审度
    第二节 艺术自律
第四章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7)审美趣味高低判定的话语权归属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审美趣味概念的界定
二、审美趣味的争论和阶层
    (一)精英的审美趣味
    (二)大众的审美趣味
    (三)官方的审美趣味
    (四)三方审美趣味的局限性
三、兼容的评定标准
四、调和的态度和观点——雅俗共赏
五、结论

(8)一枚后现代的葵花籽——艾未未《葵花籽》美学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 集合艺术 (Assemblage Art) [2]
    (二) 工艺即技术 (Crafts-as-Art) [2]
    (三) 摭拾物 (Found Object) [2]
    (四) 装置艺术 (Installation Art) [2]
    (五) 拼接艺术

(9)论舒斯特曼美学思想的间性建构(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实用主义的审美复兴
    一、间性建构与审美复兴
        (一)生活哲学观念的复兴
        (二)审美经验的复兴
        (三)艺术的复兴
    二、杜威与舒斯特曼的学术业绩与研究状况
        (一)杜威的学术地位与研究状况
        (二)舒斯特曼的学术地位与研究状况
    三、杜威与舒斯特曼实用主义思想的亲缘关系
    注释
第一章 实用主义美学复兴的语境
    一、价值观的转向:由欧洲中心主义到多元主义
    二、方法论转向:由区分转向整合
    三、美学转向:由逻辑分析到生活实践
    注释
第二章 哲学的实践立场的间性建构
    一、反本质主义的哲学实在论
    二、人类行为和目的优先性的实践论
    三、生活哲学的间性建构
    注释
第三章 经验整体论的间性建构
    一、自然主义与历史主义的统一
    二、身体与心灵的统一
    注释
第四章 艺术概念的间性建构
    一、艺术定义的谱系学研究
    二、艺术即戏剧化
    注释
第五章 论辩、批评与教育:两种艺术的间性建构
    一、精英艺术辩护
    二、通俗艺术辩护
    注释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10)反思的身体与审美的生活 ——理查德·舒斯特曼身体美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言
第一章 从分析美学到实用主义美学再到身体美学
    第一节 舒斯特曼生平事迹
    第二节 从分析美学到实用主义美学
        一、分析美学的危机
        二、实用主义美学的希望
        三、冲出分析与解构的重围
    第三节 从实用主义美学到身体美学
        一、哲学史的身体溯源
        二、后现代美学的身体转向
        三、舒斯特曼的身体转向
第二章 身体美学理论内涵
    第一节 身体美学之“身体”
        一、审美的身体
        二、反思的身体
        三、有机统一的身体
    第二节 身体美学的三个维度
        一、分析的身体美学
        二、实用主义的身体美学
        三、实践的身体美学
    第三节 身体美学的学科定位
        一、哲学、美学、身体美学
        二、身体美学与生活艺术
        三、身体美学与身体美育
第三章 中国语境下的舒斯特曼身体美学接受与评价问题
    第一节 国内身体美学研究进程
        一、试探期
        二、狂热期
        三、冷静期
    第二节 舒斯特曼身体美学中西接受情况之对比
        一、西方冷落东方热
        二、消费语境下对身体美学的误读与曲解
        三、走向主体性的建构
    第三节 “后身体”时代的反思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四、后现代美学与艺术的几种倾向(论文参考文献)

  • [1]芭芭拉·克鲁格的图文作品研究[D]. 陈诗夏. 苏州大学, 2020(03)
  • [2]宋庄:中国艺术界的当代实践[D]. 赵跃. 中国艺术研究院, 2020(12)
  • [3]艺术批评的历史[J]. 彭锋. 艺术评论, 2020(02)
  • [4]当代公共空间界面语言的时尚性研究[D]. 李大伟. 武汉理工大学, 2019(07)
  • [5]认知神经美学视域下的美感问题研究[D]. 孟凡君. 吉林大学, 2018(12)
  • [6]20世纪西方视觉艺术对科学的背离现象的反思[D]. 邢淑萍. 南京艺术学院, 2018(02)
  • [7]审美趣味高低判定的话语权归属研究[J]. 胡天正. 大众文艺, 2016(03)
  • [8]一枚后现代的葵花籽——艾未未《葵花籽》美学分析[J]. 徐竞伟. 社科纵横(新理论版), 2013(02)
  • [9]论舒斯特曼美学思想的间性建构[D]. 周丽明.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13(03)
  • [10]反思的身体与审美的生活 ——理查德·舒斯特曼身体美学研究[D]. 肖娜. 河北师范大学, 2013(S1)

标签:;  ;  ;  ;  ;  

后现代美学与艺术的几种倾向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