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汉平原四湖地区土地资源动态变化分析

江汉平原四湖地区土地资源动态变化分析

一、江汉平原四湖地区土地资源的动态变化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庄杭[1](2020)在《荆州古城与区域水利系统关系演变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主要研究了荆州古城与区域水利系统的关系演变。荆州古城位于江汉平原腹地,河网水系与荆州城市发展关系紧密。城市水系环境深刻影响了古代荆州城市的起源,从楚船官地发展成为秦汉南郡,历经三国至明清的荆州古城,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通过结合自然水系的水利建设,形成了内外联通的水网体系和完善的水利系统,实现了城市防洪、农业灌溉、商贸发展和军事防御等综合功能,至今仍保存着较为完整的城市格局,依托水系的荆州古城所在区域形成了特有的地域景观风貌。本文在研究整理历史文献、考古成果和实地调研的基础上,结合历史卫星图、测绘图、舆图进行图纸叠加分析,推测不同时期水利系统的演变,对水利建设进行梳理,探讨自然和社会环境变迁对于水利系统演变的影响规律。分析荆州古城所在区域水利系统运行机制。从江防建设与城市防洪、农田水利与农业生产、运河修筑与城市商贸、军事水工与城市安全四个方面探讨水利建设与城市关系。研究以水为核心的地域景观风貌的形成,并结合荆州古城所在区域水利系统的现状,提出保护发展建议。水利系统维护了古代荆州城市的运转,通过对于古代荆州城市水环境和水利建设发展脉络的梳理,从更为全面的视角看待城水关系的演变,进而总结古代荆州城市在人居环境营建中展现的历史智慧,为未来城市建设提供有益的借鉴。

李盛[2](2019)在《1920年代江汉平原垸田与河网重建及相关问题研究》文中提出本选题主要通过对1920年代湖北省1:5万地形图的筛选,整理出属于江汉平原范围的图幅,在ArcGIS软件中对其进行地理配准和空间校正,在对精确度进行检验后,对地图上的河流、湖泊、垸田等线面要素进行了数字化提取,重建了这一时期江汉平原的垸田与河网数据,在此基础上结合文献记载,尝试对相关问题进行了讨论和研究,得到了以下认识和结论:第一,随着垸田规模的不断扩大和发展,其形态已经不只是单纯的文献记载中的由堤塍围绕的不规则圈状结构,除此之外出现了很多没有或者只有部分堤塍的垸田,初步分析认为与土地利用类型和所处的地理位置关系密切。第二,垸田被汉江和长江一分为三,两江之间为江汉平原腹心地带,垸田分布最为密集,面积大小不一,汉江以北和长江以南垸田分布较少,垸田面积普遍较小,公安地区由于明清以来对于荆江洪水采取“舍南救北”的政策,为防止洪水带来的破坏,垸田面积普遍较大。第三,通过对汉江以北地区天门、汉川和孝感等地区垸田格局演变的深入考察,认为垸田的建设和发展与地形地貌、河湖环境等自然因素和水利工程的修建、排水政策、开发力度等社会因素有着紧密的联系,不同地区之间的主导因素有所不同。第四,经过明清以来的不断开发,江汉平原的地表水系受人为因素影响明显,呈现出河网结构复杂、支流短小以及湖泊碎片化严重等特点,这一现象导致江汉平原内部自身对抗洪涝灾害能力被严重削弱。第五,通过对河网密度的量化分析,发现有明显的高值区域,认为垸田分布的疏密程度以及单位面积内的碎片化程度与河网密度的高低有着较好的一致性,证实垸田开发与河网变化关系密切。第六,以民国报纸中出现的水利纠纷记录为主,对芦林湖地区发生的持续性械斗过程进行了深入了解,认为造成这一局面的主要原因在于上下两垸民众在发生矛盾时,采取了通过暴力对抗的方式来维护自身利益,期间政府为解决纠纷作出了种种努力与尝试,却始终无法平衡两垸民众利益,最终陷入了不断械斗的恶性循环。

常小燕[3](2019)在《采煤塌陷区景观格局演变及生态风险评价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我国作为一个能源消费以煤为主的国家,煤炭的产量对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煤炭工业的快速发展在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同时,也给矿区生态环境带来极大破坏,从而造成矿区人口、资源、环境三者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直接影响到区域经济、社会的稳定。因此,深入系统地进行塌陷区景观格局演变特征及土地利用生态风险评价及时空异质性研究,可为矿区采煤塌陷地动态监测和预警提供技术支持,为土地利用时空优化配置提供科学依据,以促进矿区人口、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济宁市是全国重要的煤炭生产基地之一,也是采煤塌陷较严重的区域。本研究基于地理学、景观生态学、空间统计学、地统计学等理论,运用遥感、地理信息系统等技术,以济宁市西南部采煤塌陷较严重的微山矿区为例,在进行研究区土地利用数量、方向和空间变化分析的基础上,基于景观生态学的尺度效应理论,进行研究区适宜尺度下景观格局分析及纵向样带上景观格局梯度分析,进而进行土地利用景观格局演变情景模拟,在此基础上,进行矿区土地利用生态风险评价及时空异质性研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土地利用变化特征分析。结果表明:(1)土地利用类型的数量、方向变化特征是:17年间研究区耕地面积呈波动式减少,城乡建设用地及塌陷积水区2000—2005年增幅较大、增速较快,之后呈缓慢增加趋势,2010—2016年城乡建设用地及塌陷积水区的转出面积多于转入面积,面积在减少。(2)土地利用类型重心变化特征为:水域及耕地的重心偏移方向及距离较大,水域重心总体向西北偏移,耕地总体向东南偏移;其次重心偏移距离较大的为滩涂沼泽和塌陷积水区,滩涂沼泽重心总体向东北偏移,塌陷积水区重心总体向东南及湖区偏移,但偏移方向不大;其他农用地重心总体向西北偏移,偏移方向及距离都不大;城乡建设用地的重心偏移距离最小,总体向东北方向偏移。(2)适宜粒度及幅度下景观格局演变特征分析及梯度分析。结果表明:50 m和250m为研究区较适宜的景观格局空间分析粒度和幅度;景观水平上,2005年以前,研究区景观破碎度较低,优势景观明显,自然连通度较高,2005年之后,景观格局趋于复杂化与多样化,破碎化程度较高,连通度降低,2010年之后,景观格局趋于规整;斑块类型水平上,耕地的斑块类型面积2000—2005年急剧减少,2005—2010年又有所增加,且分布较集中连片;2000年之后,城乡建设用地的面积及聚集度逐渐增大,且分布变得较集中连片;塌陷积水区的面积总体呈增加趋势,分布较零散且连通度较低,2005年之后,塌陷地经过整治之后变得较规整。纵向样带上的景观格局梯度分析表明,在水陆交汇地带、居民点周边、塌陷积水较严重的地区及湖岸周边,景观类型多样,景观形状复杂,且越来越细化,破碎化程度较高,景观优势度、聚集程度和连通度较低。(3)土地利用景观格局演变情景模拟。首先以2005年土地利用类型数据作为基期数据,对2016年土地利用空间分布数据进行模拟预测,并对预测结果进行精度检验;在此基础上,进行研究区2025年自然发展情景、生态保护情景和耕地保护情景下的土地利用空间分布模拟预测。结果表明:2016年模拟结果与2016年实际解译数据的Kappa指数为0.829,说明CLUE-S模型的模拟效果较好。3种情景模式下,其他农用地和水域面积呈增加趋势,耕地、城乡建设用地、塌陷积水区和滩涂沼泽面积都呈减少趋势,且城乡建设用地和滩涂沼泽的面积减少速度最快;生态保护情景下,耕地的减少速度较其他两种情景快,主要转出为了园林地、水域等生态型用地。(4)适宜尺度下土地利用生态风险的时空变化情况及空间异质性研究。结果表明:1km×1km规则网格是最佳研究尺度,在该尺度下研究区土地利用生态风险的空间分布呈集聚模式,且具有较强的空间正相关性;2000—2005年土地利用生态风险在小尺度上的随机变异逐渐被较大尺度上的空间结构性变异所取代,2005年生态风险总的空间变异程度较高,2005—2016年由随机因素引起的空间变异程度增强。17年间土地利用生态风险呈现由中高、高生态风险向中、中低生态风险转变的特征,生态风险稳定区和改善区占区域总面积的79.21%,生态风险有了大幅降低,生态风险恶化区和明显恶化区主要分布在东部矿区周边及道路沿线等人类活动较频繁、地面塌陷较严重的区域。

牛蓓蓓[4](2016)在《三峡工程对江汉平原西部地下水环境时空变化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地下水在维持全球和区域水循环、生态环境、工农业生产、人类生存与健康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在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干扰下,全球大范围地区出现了地下水储量减少、水位下降、水质恶化、地面沉降、生态系统萎缩等一系列环境问题。人类大规模的河流建坝活动使得全球超过一半的河流系统受到水库水利调度的影响。已有大量研究证实大型水利工程的建设会引起下游地表水水文形势和水文循环的改变,但对下游地下水环境的影响评估关注较少。三峡工程作为全球最大的水利工程在2003年6月建成开始蓄水,其调度模式直接控制了长江中下游径流、水位特征,传统的地表水-地下水交换状态也被打乱。下游江汉平原是我国重要的农产品生产基地,地下水一直是该区生活饮水和工业用水的主要水源。因此研究江汉平原地下水环境的时空变化,并定量评估三峡水库蓄水对该区地下水环境的影响,对全球大坝建设的地下水环境影响研究和当地地下水资源管理都具有重要意义。针对上述问题,本文收集了江汉平原西部46个地下水位监测点1990-2010年5天一次的63,109条水位连续监测数据,及29个地下水质监测点1992-2010年丰、枯水期18个水质参数的分析数据。在分析研究区平均降雨量、平均气温、葛洲坝出库流量、长江水位和地下水位多年变化特征的基础上,耦合运用STL季节调整和ARIMAX动态回归模型,定量评估了三峡水库蓄水对江汉平原西部地下水位季节特征和长期变化趋势的影响。运用多元统计、趋势检验及地下水化学理论,研究了江汉平原西部地下水化学时空变化特征和原因,并探讨了三峡水库蓄水对该区地下水质的可能影响。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1)利用描述性统计和季节性Kendall检验分析江汉平原西部各水文气象要素的多年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990-2010年间江汉平原西部平均降雨量相对稳定,而区域平均气温呈显着性上升趋势。葛洲坝出库流量没有显着变化,总体水平减少了141.75m3/s。枝城、沙市、监利、螺山4个水文站的长江水位显着下降,在这21年间分别平均下降了0.89m、0.57m、0.30m和0.70m。蓄水后江汉平原西部地下水平均水位、最高水位和最低水位整体下降。35个水位显着下降的监测点年均下降速率为0.87-23.53 cm,10个水位显着上升的监测点水位年均上升0.55-13.00cm。(2)运用STL时间序列分解技术提取各水文气象要素的季节成分序列,分析三峡水库蓄水对江汉平原西部地下水位季节变化的影响。结果显示江汉平原西部平均降雨量和气温的季节成分在蓄水前后基本没有变化;三峡水库的流量调度使得6月至10月(除9月外)葛洲坝下泄流量平均减少2.52×103 m3/s,12月至5月间下泄流量平均增加1.47×103m3/s。在此影响下,枝城、沙市、监利、螺山4个水文站长江水位的季节特征均发生了不同程度的改变,但基本呈丰水期下降、枯水期上升的变化模式;通过排除降雨、气温季节变化的影响,确定了三峡蓄水引起的葛洲坝出库流量的变化是研究区地下水位季节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江汉平原西部平均地下水位年变幅被削弱了0.25 m(32.5%)。蓄水后1-4月份地下水位明显上升;5月份和9月份的地下水位相对稳定;其他月份的地下水位产生了不同程度的下降。(3)基于CCF互相关函数的水文气象要素互相关分析,通过季节调整和预白噪过程去除序列季节性和自相关性,得到各水文气象要素实际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葛洲坝出库流量主要受到前一个月份和当月所在区域降雨量的影响。长江水位主要受上游来水流量控制,枝城、沙市、监利、螺山4个水文站长江水位与葛洲坝出库流量相关系数依次为0.799、0.836、0.797和0.637。降雨量对地下水位的作用时间较长,一般可产生2-3个月的持续影响;气温与地下水位呈负相关关系,但相关程度均不高。地下水位与长江水位的相关性整体大于其与葛洲坝出库流量的相关性,且地下水位与两者显着的相关关系主要存在于距长江河岸10km内的监测点。(4)耦合运用时间序列季节调整(STL)和动态回归模型(ARIMAX),依次模拟预测了未受蓄水干扰和受到蓄水干扰两种情景下葛洲坝出库流量、长江水位、以及地下水位的长期变化趋势,进而评估蓄水对地下水位的影响,揭示影响的时空分布特征。结果显示三峡水库蓄水导致2003年7月至2010年12月葛洲坝出库流量平均减少829.8 m3/s。蓄水对区域内长江水位的影响程度随水文站距三峡大坝的距离增加而衰减,蓄水后4个水文站实测的长江水位与预测的未受干扰水位相比,分别减小了0.72 m、0.71 m、0.22 m和0.56 m。三峡水库蓄水引起距河岸10 km范围内31个监测点的地下水位平均下降了0-0.25 m,其对地下水位的影响随着距河道的距离增加而呈指数衰减,在距河道6 km外基本消失。水库蓄水对地下水位的影响也随着监测点距三峡大坝的距离逐渐减弱。地下水位的下降使得洪湖石码头-小港断面土壤氧化性提高,2004-2008年该断面土壤平均氧化还原电位(Eh)上升65.81%,而亚铁浓度和总还原性物质分别下降了30.24%和31.00%。(5)利用分段(1992-1997年、1998-2003年、2004-2010年)统计、趋势检验和地下水化学理论研究了江汉平原西部地下水化学变化特征和原因。江汉平原西部地下水呈中性至微碱性,主要为HCO3-Ca-Mg型水和HCO3-Ca型水,总溶解性固体含量(287.86-1,380 mg/L)从西北到东南逐渐增大。C1-、8042-、氨氮和硝酸盐氮具有较大的空间变异性。Ca2+、Mg2+、K+、HC03-、耗氧量、Fe2+、游离C02和TDS这8个参数两两显着正相关,但是其相关性在三个时间段逐渐减弱。pH与Ca2+和C02的显着负相关关系逐渐增大。C1-和S042-在前两个时间段内仅呈现两者互相关关系,在2004-2010年,N03-与C1-、S042-构成了三者的互相关关系。季节性Kendall检验发现有一半以上监测点的pH值、硝酸盐氮和Cl-浓度呈现显着上升趋势,同时有半数以上监测点的HCO3-和游离CO2浓度呈现显着下降趋势。大量开采地下水引起的CO2逸出使得地下水中游离CO2的浓度显着下降,从而引起地下水pH的上升。化肥施用量的大幅增加是区域平均硝酸盐氮、Cl-和SO42-浓度显着上升的主要原因,Cl-与SO42-的异常高值主要由工业生产活动产生的废水引起。江汉平原地下水pH平均值突变时间与三峡大坝开始运行时间吻合,2003年后pH平均值较2003年前整体提高约0.43个pH单位。江汉平原西部地下水pH上升、氨氮浓度下降、硝酸盐氮浓度上升,与长江宜昌站同期水质指标变化趋势一致,说明三峡工程对江汉平原西部地下水质的变化产生了影响。

方盈[5](2016)在《堤垸格局与河湖环境中的聚落与民居形态研究 ——以明清至民国时期江汉平原河湖地区为例》文中研究指明研究在江汉平原人居环境与生态社会环境之间互动频繁的历史背景中以历史聚落形态内容为中心展开。自明代开始,江汉平原地区人口较前代增加显着,地区内土地以“垸田”形式逐步得到开发,交通通达,经济逐渐繁荣。随着生产力的不断提高以及地区自然生态环境特征的改变,聚落的生产生活方式相应发生了一系列变化,地区社会经济与文化催生出的居住形式与聚落形态因此具有了一定的地域特征。以江汉平原的“平原”地貌以及江汉平原内低洼地势中河湖交错这一地理自然环境特征为思考起点,综合本地区自明代始在社会经济历史发展中出现的“垸”这一关键要素,以及本地区内文化和政区的相关划分依据,提出“明清至民国时期”以及“江汉平原河湖地区”这两个有助于凸显本地区在特定社会文化背景中聚落形态特征的具体时间范畴和地理范围概念。研究以“自然/社会/文化—聚落”关联为经,以“人地关系”为纬,通过历史文献梳理、地方志舆图和民国地图信息解析、以及田野考察相结合的方法,将聚落形态与民居单体样式置于更加广阔和生动的历史语境中进行考察。通过以上论述,研究主要有以下四方面结论:宏观层面上,在明清垸田开发、地区堤垸兴筑、商贸文化兴盛以及水神民间信仰文化的诸多背景中,河湖地区呈现出以河湖环境中的堤垸格局为基本地理格局的聚落形态区域分布特征。中观层面上,城市、集镇与乡村聚落的形态特征各有不同。以河湖地区五州县治所城市聚落为主要探讨对象的城市聚落,其城内空间由“城+市”的模式构成,是符合宇宙模式和有机体模式折中的混合形态;沿河岸形成的集镇聚落主要受河流的影响和约束,主要街道多与河岸平行或重心向河岸倾斜,并主要呈现出沿河岸伸展的外部形态特征;而在堤垸体系中形成的水利关系成为江汉平原地区乡村聚落中最重要的社会关系类型,围绕水利关系衍生出的以“垸”为中心的社会形态成为这一地区乡村聚落形成与发展的深层结构,并最终促成了乡村聚落以“垸”为中心的形态特征。微观层面上的住居形态与聚落住民这一主体的关系最为密切,住居形态体现出一定的地域适应性及文化特性。船居是受惠于河湖环境丰富水资源的、较为原生态的逐水而居的住居形式,而茭觯水居和吊脚楼则是对河湖地区住居形态中应对水患的特殊形式。此外,河湖地区乡村聚落中的住民在民居建造活动中还形成了一系列适应堤垸环境、应对水患的营建策略。最后也是最关键的是,人地关系视角下环境对聚落形态的影响贯穿始终:明确了河湖自然环境和堤垸格局是影响河湖地区聚落形态特征的关键要素;并从聚落防洪以及对水环境的改造利用两方面体现水环境对河湖地区城镇聚落形态的影响;堤垸格局中的乡村聚落不仅形成了以“垸”为中心的空间形态,还呈现出以“垸”为中心的多元文化内涵;水患对住居形态的影响最甚:应对水患的房屋组成元素和构件说法的混淆,地区寡于积聚的风俗,“苟且”的营建态度,以及本是对气候条件回应的建造样式在乡间却作为较高等级房屋规制的观念被反复强调的有趣现象,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水患影响下乡村聚落住居形态中建造传统和文化的缺失状态。

裔兆宏[6](2013)在《美丽中国样本》文中提出引子伯禹愎鲧,夫何以变化?纂就前绪,遂成考功。何续初继业,而厥谋不同?洪泉极深,何以(?)之?……河海应龙?何尽何历?鲧何所营?禹何所成?这是屈原在《天问》中几句关系治水的诘问。我始终相信苍天有眼。大自然的一切变化,都是有规律的,任何对大自然的犯罪行为,都将会受到惩罚,只有顺应自然,利用规律,才能趋利避害。

李国琴[7](2013)在《江汉平原历代防洪方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江汉平原位于湖北省中南部的长江中游地区,长江与汉江在此交汇。因其特殊的流域自然特点和重要的经济地位,史上江汉平原饱受洪灾威胁。在此背景下,千百年来,江汉平原防洪减灾方略与实施构成了一部长序列的历史。本文从社会学、历史地理学角度出发,通过大量的史料收集与整理、分析工作,探究江汉平原防洪方略的历史演变,在此基础上深入思考区域防洪建设与生产力发展、生产关系变革的关系,从历代政府及民间防洪方略中汲取得失、经验及教训,分析现今防洪思想、策略及工程建设存在的问题及不足,从而合理有效制定实施防洪方略,同时为其他流域防洪建设提供借鉴。全文从结构上分为四大部分:第一章,引言。介绍本文的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进展、研究内容技术和方法等前期工作。第二章,研究区概况分析。概述了江汉平原地理位置、自然概况和社会经济概况。重点分析本区洪灾成因和防洪建设现状,以及历代洪灾演变。第三章,江汉平原历代防洪史。本章是全文研究的主体部分,将江汉平原的防洪史划分为五大阶段,分别为:防洪治河的建立与兴起时期(夏商—秦汉),传统防洪工程与技术发展时期(三国—唐宋),防洪建设普遍发展时期(元明清),防洪科学与技术的承前启后期(清末—民国),现代防洪科学体系的形成(建国以后)。同时,对各个时期的防洪建设、治水思想与方略演变等进行整理、归纳、分析和小结。第四章,江汉平原历代防洪思想与措施的思考。首先从影响江汉平原防洪方略选择的两大要素着手,分析防洪方略与社会政治经济和水土资源开发的关系,论证江汉平原历代防洪方略的经验与不足之处。其次,本文提出江汉平原今后防洪方略与建设上的对策建议,主要从防洪方略的选择、防洪措施的实行以及区域水土资源管理与规划等三方面展开。

许倍慎[8](2012)在《江汉平原土地利用景观格局演变及生态安全评价》文中研究说明土地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和繁衍的第一资源,土地资源具有生产和养育功能、承载功能和生态功能。土地覆被是指自然营造物和人工建筑物所覆盖的地表诸要素的综合体,偏重于土地的自然属性;土地利用是人类根据土地的特点,按一定的经济和社会目的,采取一系列生物和技术手段,对土地进行的长期性或周期性的经营活动。由于人类不断加大对土地资源索取和改造的力度,水土流失、森林消失、土地退化、沙漠化、盐渍化和各种环境污染现象愈发突出,人类越来越意识到土地利用及由此带来的土地变化不仅仅是简单的资源问题,更是全球变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造成全球环境变化的重要原因。因此将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和区域生态安全、社会保障等区域发展问题紧密结合,研究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对人类社会生存和可持续发展带来的反馈作用和以及人类的响应机制是地理学研究的重要课题。江汉平原位于湖北省中南部,是我国湖泊密集度最大的淡水湖群区。从区域发展战略上来看,江汉平原位于东部属于武汉城市圈的范围,西部属于“宜—荆—荆”城市群,是湖北省东西两大城市集群相接和交汇的重要区域,本身也是沿长江经济带的重要组成部分,区位优势十分明显,发展潜力巨大;江汉平原由于优越的自然地理条件和悠久的农业开发历史,自古以来物产丰富,是湖北省主要的农业生产区域和粮食主产区、我国重要的商品棉生产基地;同时,江汉平原以其独特的湖群、湿地分布特点,是湖北省重要的湖泊湿地生态区和武汉城市圈的生态屏障,对维持区域生态环境质量和生态安全具有重要作用。由于江汉平原自然、区位条件优越,经济基础较好,是我省承接东部发达地区产业转移的重要区域,又承担着粮、棉生产和区域生态维护等多种社会、生态功能,其土地生态系统经受着高强度的开发与利用以及各种外界压力的干扰。多种角色的叠加使江汉平原成为我国较为特殊的地理区域,因此针对江汉平原区域开展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研究,了解区域土地利用类型变化的趋势和特点,分析区域土地覆被景观格局演变的影响因素,并对区域生态环境质量状况进行评价,不仅是当前地理学研究的重要领域,也对促进区域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有着重要的实践指导意义。本文的主要内容共分为8章:第一章为绪论。阐明了本研究的意义;通过对国内外大量研究资料的收集和整理,从土地利用/覆被时空演变规律、土地利用/覆被变化驱动力、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环境效应研究和景观格局演变与生态评价等方面梳理了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及生态效应的研究进展;同时通过江汉平原区域相关研究实践进行总结,发现现有的研究多从某一侧面对江汉平原区域的土地利用/覆被变化进行分析,21世纪以来江汉平原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和景观格局时空演变的总体分析较少,也很少出现对江汉平原整体范围生态安全状况的定量分析。第二章为本文的研究方案。在第一章研究的基础上,针对现有研究中暴露出来的问题,确定了本文的研究目标:完善国内对江汉平原20多年来土地资源和生态状况演变过程的了解,增强对江汉平原景观格局形成的影响因素和驱动机制的研究深度,为我国平原湖区土地资源合理利用、生态环境问题的治理和改善、生态系统的规划与管理以及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持。同时介绍了本文的基本研究内容,包括江汉平原土地利用/覆被信息综合数据库的建立、1987年至2010年江汉平原土地利用/覆被时空变化分析;1987年至2010年江汉平原多尺度景观格局演变分析;江汉平原景观格局梯度与影响因子响应分析和江汉平原土地生态安全格局评价。并对研究中所使用的方法、技术路线和研究区范围、整体情况进行了介绍。第三章为江汉平原土地利用/覆被信息综合数据库的建立。运用数据库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整合了江汉平原范围内15个县市共2823406公顷范围内1987年、1995年、2000年、2005年、2010年5个时期各地类土地利用/覆被数量变化、空间变化情况;对应时空范围的景观格局变化情况;研究区范围遥感影像数据、研究区的数字高程模型、坡度数据、坡向数据、土地质量数据;研究区历年来的气象统计数据和人口、经济、社会发展数据等,并以该数据库为后期各项研究的基础平台。第四章为1987年至2010年江汉平原土地利用/覆被时空变化分析。通过1987年、1995年、2000年、2005年和2010年5个时相的土地利用情况为基础,运用动态度模型、土地利用综合程度模型、重心模型和土地利用转移矩阵等方法对江汉平原土地利用时间变化与空间分异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江汉平原的土地利用特点以耕地为主导利用类型,耕地质量普遍较好,水域面积丰富,土地开发利用程度高。研究期间,各土地利用类型变化幅度差异大,区域分异明显,1987年至2010年耕地是变化数量最大的地类,共减少74589.51 hm2;水域是面积增长最大的用地类型,但湖泊水域面积呈下降趋势;从土地利用变化的区域分异来看,东部地区土地类型变化的幅度高于西部地区。研究期内江汉平原土地利用类型之间的相互转化模式以耕地和水域之间的相互转化为主体,耕地转换为水域的面积最大,但主要是转换为坑塘水面;耕地、水域和自然保留地之间的相互转化密切;建设用地主要为单向转入趋势,研究期间增加12995.62hm2,大部分来自于耕地。江汉平原土地利用变化过程中带来的主要问题有耕地数量减少幅度大,人均耕地面积减小,建设用地增长快,人地矛盾日渐突出;土地利用程度逐年提高,土地压力增大;生态用地面积减小,特别是林地、湖泊、自然保留地面积持续缩减,区域环境压力增大。第五章为江汉平原多尺度景观格局演变分析。通过从江汉平原总体尺度和10×10km网格尺度两个水平上对江汉平原范围内各种景观类型的斑块个数、斑块密度、平均斑块面积、面积加权形状指数和面积加权分维度指数进行了计算和分析,研究发现耕地景观斑块个数增加,斑块面积减小,带来斑块密度的上升,斑块形状日趋复杂,平原东部和东南部各指数的变化幅度大于平原西部地区;林地、草地、自然保留地景观各指数在江汉平原整体尺度上表现为覆被面积减少,在平原上分布更不均匀,逐步向西部、西南部退缩,同时斑块个数减小、斑块平均面积增大,形状变复杂;水域景观斑块个数增加、平均斑块面积减小,破碎度上升,同时斑块的形状变得简单,水域景观的空间分布也变得更不均匀;建设用地景观斑块增多、平均斑块面积增大、斑块密度增大,斑块的复杂程度加大。在江汉平原整体景观格局指数的演变上,江汉平原范围内的香农多样性指数由1.0139下降至0.9688,均匀度指数由0.5570下降至0.5407,蔓延度指数由61.8750下降至60.1943,散布与并列指数由55.9097下降至2010年的55.4050,以上数据反映出区域总体的多样性和均匀水平下降,景观异质性降低,各景观类型之间的连接性减弱,不同类型景观之间的接触几率减小。第六章为江汉平原景观格局梯度与环境因子响应分析。通过对江汉平原6种景观的类型指数和整体景观水平指数运用RDA方法进行梯度分析可以发现,地形地貌(平均高程、地形起伏度)、气候(年均降水量、温度季节性)、人口(人口密度)、经济发展(地区生产总值密度)、区位条件(距中心城镇距离、路网密度)等5个方面选取的8个影响因子对各景观类型指数和整体景观水平指数的解释比例最低为79.4%,最高为96.7%,都具有较好的解释效果。对于大部分景观类型,人口密度和地区生产总值强度对景观格局变化的作用比较明显,除建设用地景观外,这两个因子的增加使其他景观类型普遍出现破碎化的趋势;使建设用地景观的面积增加,斑块变大,形状变复杂,也使整体景观格局的多样性减小,不均匀程度上升。年均降水量对水域景观平均斑块面积的影响作用非常明显,并起正向作用,年均降水量增大,水域景观的斑块将变大,同时受人口密度和地区生产总值上升的影响,水域景观斑块个数增加,两者叠加的结果使水域景观面积上升。第七章为江汉平原土地生态安全格局演变与生态保护措施分析。以第四、五、六章的分析结论为基础,对江汉平原区域1987年至2010年以来土地利用数量和结构的变化,土地景观覆被格局的演变对区域生态环境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对影响江汉平原区域土地生态系统安全状况的因素进行了梳理,并构建了以生态承载力指数、生态稳定指数和生态适应指数构成的土地生态系统安全指数评价体系,在10×10km网格尺度上对江汉平原1987年至2010年土地生态系统的安全状况进行了定量分析。研究发现江汉平原土地生态系统承载力总量减少了40.63×104ghm2,人均生态承载力也由1.17 ghm2下降至0.97 ghm2,反映了江汉平原区域范围内用于生物生产的土地面积呈下降趋势,生态承载力水平和人均生态承载力逐渐降低;同期,江汉平原南部的生态稳定指数下降较大,各网格的平均稳定指数由0.72下降至0.52;各网格的平均生态适应指数由0.56下降至0.41,中南部区域下降的范围最大。1987年至2010年江汉平原区域各网格土地生态系统安全指数的平均值由1.41下降至1.27,土地生态安全状况下降明显;土地生态安全指数的变异程度上升,变化幅度加大,空间关联性下降,空间异质程度上升。在以上分析的基础上将江汉平原范围划分为生态城市优化区、生态综合开发区、生态农业发展区和生态安全控制区四个功能分区,并设定了四个功能分区的主要发展策略,以完善资源配置与利用的方式。同时应大力改善河流、湖泊、湿地的生态状况,积极开展江汉平原区域生态林网的建设,促进区域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共同增长。第八章为总结。对本文的主要结论和创新点进行了归纳。

谭志强[9](2012)在《江汉平原四湖流域中下游耕地土壤肥力分级评价研究》文中认为流域以不同大小水体围成一个生命力旺盛的自然单元,为农业生产和人类生活提供丰富的水源,是区域经济发展的根据地,因此越来越受到国内外学者的重视。四湖流域是湖北省重要的粮、棉、油生产基地,在湖北省经济发展,特别是农业生产增长的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但近年来,随着人地矛盾日益尖锐,围湖造田,不合理灌溉等导致流域内土地涝渍化,土壤生产力下降等现象严重,成为阻碍四湖地区经济繁荣的瓶颈。因而,掌握该地区耕地肥力水平对于制定土地利用及改良方针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江汉平原四湖流域中下游六个排区为研究对象,选择pH,速效养分、全量养分及微量元素等13个指标作为土壤肥力的评价因子。基于GIS技术,运用地统计模块的克里格插值对养分的空间分布进行预测。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系数,模糊综合评价法判断隶属度,计算综合评价指标值,最终将研究区域的耕地依其肥力高低分成六类。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本文根据四湖流域土壤实际肥力水平分别将pH分为6个等级,速效养分分为5个等级,全量分为4个等级,微量元素分为2个等级。从地统计半方差函数分析可以看出:pH、有机质、全氮和全磷具有高度的空间相关性;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和水溶态硼具有中等空间相关性。插值结果显示整个四湖流域pH值以6.5-7.5为主,基本适宜作物生长。速效养分含量总体中等偏低,有机质和碱解氮以“缺乏”水平为主,耕地面积分别为3806.71km2和3928.26km2。速效磷含量介于5mg/kg-10mg/kg和速效钾含量介于50mg/kg-100mg/kg的耕地分布最广,分别占研究区域总面积的42.83%和60.34%。与速效养分的空间分布不同,全量氮、磷、钾在耕地中的含量以主要以“丰富”为主,分布面积分别为3171.40km2、2856.49km2和3281.74km2。整个四湖流域耕地土壤中微量元素达到“适宜”水平的极少,只有有效铜含量>0.2mg/kg的耕地3969.67km2,占全区的73.07%,其余各养分低于“适宜”水平的耕地面积均超过整个研究区域90%以上(2)四湖流域中下游耕地质量综合指数介于0.316和0.864之间,结合研究区域实际情况,我们将该区耕地划分为六个等级。从整个流域来看,一等地到六等地以总干渠为轴,沿西北—东南走向依次向两翼展开,相邻等级逐渐过渡。其中,以四等地和五等地分布面积最广,分别为1867.52km2和2009.90km2,占整个研究区域的29.66%和48.37%;三等地(1149.38km2)及二等地(386.59km2)次之;一等地和六等地面积最小,合计不到统计区域的10%。六个排区中干北片和干南片耕地质量优于其他排区。前两个区一到三等地累加面积分别为625.95km2和906.01km2,占到一到三等地全部面积的99.23%。其余各区,洪湖片、螺山区和下南片缺失一等地、二等地和三等地,下北片缺失—等地和二等地,三等地只有11.88km2,占排区面积的3.33%。研究发现,长期的涝渍胁迫及流水的淋溶作用是造成耕地质量下降的主要原因。而长期对于化学肥料的依赖不但增加土壤背景值,降低了作物对养分的吸收利用率,还给环境带来严重污染。结合研究区域实际情况,本文也提出了一些对策和建议,希望对四湖流域土地综合整治及人地关系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金卫斌,熊勤学,薛莲[10](2011)在《基于MODIS-EVI时序数据的江汉平原四湖地区土地覆盖动态分析》文中指出根据2001~2007年江汉平原四湖地区增强型植被指数(EVI)的时序数据,运用时间序列谐波分析法(HANTS)进行去云处理,计算各个像元EVI时序值的平方和N,将N>0.25的像元划为植被覆盖区,N<0.25的像元划为非植被覆盖区。对植被覆盖区采用二次差分法判断EVI时序数据的峰值出现次数,年内峰值出现1次的为林地和草地,出现2次的为耕地,出项3次及以上的为蔬菜地,采用监督分类方法划分非植被覆盖区中的城镇、水域和植被覆盖区中的林地、草地,制作了四湖地区2001~2007年的土地覆盖分类图,与基于2001年多时相ETM数据的土地覆盖分类进行了比较,耕地面积相差在10%以内。利用MODIS的EVI数据能够快速、有效、低成本进行土地覆盖分类。动态分析结果发现,耕地面积处在不断减少过程中,其余覆盖类型的面积呈增加趋势。

二、江汉平原四湖地区土地资源的动态变化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江汉平原四湖地区土地资源的动态变化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荆州古城与区域水利系统关系演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荆州古城有保存较为完好的城市格局
        1.1.2 城市与周边水系的关联极为密切,水利建设历史悠久
        1.1.3 快速的城镇化冲击景观风貌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1 梳理古代荆州城市水利系统建设过程
        1.2.2 探讨古代荆州城市水利建设与人居环境营建展现的历史智慧
        1.2.3 以水为核心的传统地域景观风貌的形成和发展延续
        1.2.4 水利系统对于城镇特征、安全、景观、生态、文化的综合意义
        1.2.5 未来荆州城市建设的有益借鉴
        1.2.6 项目来源与经费支持
    1.3 选题相关理论及研究现状
        1.3.1 地方志和水利专志
        1.3.2 现有主要研究基础
        1.3.3 现有研究局限性
    1.4 研究对象及内容
    1.5 研究方法和研究框架
        1.5.1 研究方法
        1.5.2 研究框架
    1.6 创新点
        1.6.1 研究内容创新:水利系统运行机制及城水关系演变规律研究
        1.6.2 研究方法创新:历史卫星图、测绘图、舆图的叠加分析
2 区域自然地理
    2.1 荆州历史城镇迁移
        2.1.1 荆州区域建置的历史沿革
        2.1.2 江陵城市起源与发展
        2.1.3 荆州古城
    2.2 江汉平原自然地理环境变迁
        2.2.1 江汉平原地形地貌
        2.2.2 江汉平原的发育
        2.2.3 荆州区域江汉历史河道变迁
    2.3 本章小结
3 水利系统发展兴废的历史过程
    3.1 水运通渠肇始期:先秦至两汉
        3.1.1 自然环境和社会背景
        3.1.2 水利建设
        3.1.3 先秦至两汉水利建设特征
    3.2 堤堰城防初建期:三国两晋南北朝
        3.2.1 自然环境和社会背景
        3.2.2 水利建设
        3.2.3 三国两晋南北朝水利建设特征
    3.3 良田漕运发展期:隋唐五代
        3.3.1 自然环境和社会背景
        3.3.2 水利建设
        3.3.3 隋唐五代水利建设特征
    3.4 军事水工兴盛期:宋
        3.4.1 自然环境和社会背景
        3.4.2 水利建设
        3.4.3 宋代水利建设特征
    3.5 垸田水利矛盾期:元明清
        3.5.1 自然环境和社会背景
        3.5.2 水利建设
        3.5.3 元明清水利建设特征
    3.6 本章小结
4 水利系统的组成、功能和运行机制
    4.1 城南荆江大堤
        4.1.1 荆江大堤
        4.1.2 沿江筑城、江势改徙与城南江堤修建
    4.2 城外湖泊沟渠系统
        4.2.1 城外历史湖泊沟渠系统
        4.2.2 城外湖泊沟渠系统近现代演变
    4.3 古城水系
        4.3.1 荆州古城历史格局
        4.3.2 荆州古城城壕水系
        4.3.3 清代1788年洪水后荆州古城水系格局
        4.3.4 荆州古城水系功能
        4.3.5 荆州古城近代水系格局演变
    4.4 本章小结
5 水利-城市聚落关系演变
    5.1 江防建设与城市防洪
        5.1.1 荆州古代城市洪水威胁
        5.1.2 荆州古代城市防洪体系
    5.2 农田水利与农业生产
        5.2.1 垸田兴筑
        5.2.2 农业经济发展和自然环境变迁
        5.2.3 古代农田水利治理
    5.3 运河修筑与城市商贸
        5.3.1 运河与航线
        5.3.2 城市商贸发展
    5.4 军事水工与城市安全
        5.4.1 荆州军事地理
        5.4.2 军事水工对于军事地理局限性的补足
        5.4.3 军事扩张和城市防御
    5.5 本章小结
6 水利系统的风景化
    6.1 结合水利系统的风景建设
    6.2 区域风景体系形成
    6.3 水利风景与城市生活
    6.4 风景的诗意化
    6.5 本章小结
7 现状及保护发展
    7.1 现代水利建设
        7.1.1 堤防加固
        7.1.2 区域性大型水利工程
    7.2 保护发展
        7.2.1 延续历史,保护依水营城的古城城镇特征
        7.2.2 保护自然系统山水格局的连续性,保障城市生态安全
        7.2.3 水城融合,城市与水互动
        7.2.4 城市风光的延续发展,指导城市风景空间的营造
    7.3 本章小结
结论
    1 结论
    2 研究不足与尚待解决的问题
参考文献
附录A 图纸采集情况汇总
附录B 历代荆州古城与区域水利系统建设资料汇总表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致谢

(2)1920年代江汉平原垸田与河网重建及相关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和研究意义
    二、学术史回顾
        (一) 江汉平原垸田与水利研究
        (二) 基于GIS的近百年平原河网研究
    三、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一) 研究目标
        (二) 研究内容
第一章 资料与方法
    第一节 资料来源说明
    第二节 地理配准与空间校正
    第三节 地图精度验证与数字化过程
第二章 1920年代江汉平原的垸田
    第一节 垸田的定义与形态
    第二节 垸田的面积与分布
    第三节 汉江以北地区垸田格局的演变
第三章 河网结构分析
    第一节 1920年代地表水体基本状况
    第二节 河网密度分析
第四章 民国报纸所见芦林湖大兴垸械斗事件
    第一节 1908—1911年: 械斗背后的教会因素
    第二节 1911—1914年: 开河风波
    第三节 小结
结论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3)采煤塌陷区景观格局演变及生态风险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
        1.2.1 景观格局研究进展
        1.2.2 景观格局演变情景模拟研究进展
        1.2.3 矿区生态风险评价研究进展
        1.2.4 问题分析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2 研究区概况与数据处理
    2.1 研究区概况
        2.1.1 研究区位置和范围
        2.1.2 自然条件
        2.1.3 社会经济条件
        2.1.4 矿井及采煤塌陷地分布概况
    2.2 数据来源与预处理
        2.2.1 数据来源
        2.2.2 数据预处理
    2.3 遥感图像分类
        2.3.1 确定矿区土地利用分类体系
        2.3.2 分类方法
        2.3.3 矿区土地利用分类
        2.3.4 分类结果精度评价
3 矿区土地利用变化分析
    3.1 研究方法
        3.1.1 土地利用类型的数量变化
        3.1.2 土地利用变化方向分析
        3.1.3 土地利用类型重心转移
    3.2 结果与分析
        3.2.1 土地利用类型数量变化特征分析
        3.2.2 土地利用类型变化方向分析
        3.2.3 土地利用类型重心变化分析
4 矿区土地利用景观格局时空演变特征分析
    4.1 研究方法
        4.1.1 景观指数的选取
        4.1.2 景观指数粒度效应分析方法
        4.1.3 面积信息守恒评价方法
        4.1.4 景观格局变化分析
    4.2 结果与分析
        4.2.1 适宜空间分析粒度的选取
        4.2.2 适宜空间分析幅度的选取
        4.2.3 适宜尺度下景观格局变化特征分析
5 矿区土地利用景观格局演变情景模拟
    5.1 研究方法
        5.1.1 CLUE-S模型原理及模拟过程
        5.1.2 模拟尺度的确定
        5.1.3 驱动因子的选择及数据处理
        5.1.4 CLUE-S模型的参数设置
        5.1.5 各土地利用类型与驱动因子的空间分析
        5.1.6 土地利用需求文件设置
    5.2 情景模拟结果
    5.3 模拟结果精度验证
    5.4 矿区未来土地利用情景模拟
        5.4.1 不同情景模式下未来土地利用需求量预测
        5.4.2 不同情景模式下未来土地利用空间分布预测
6 基于土地利用景观格局变化的区域生态风险评价
    6.1 研究方法
        6.1.1 采样方法
        6.1.2 土地利用生态风险指数的构建
        6.1.3 空间统计分析
    6.2 矿区土地利用生态风险的空间自相关分析
        6.2.1 全局空间自相关分析
        6.2.2 局域空间自相关分析
    6.3 土地利用生态风险的半方差分析
        6.3.1 土地利用生态风险的尺度效应分析
        6.3.2 适宜尺度下土地利用生态风险的半方差分析
    6.4 土地利用生态风险的克里格插值及精度评定
    6.5 土地利用生态风险的时空异质性分析
        6.5.1 时间变化
        6.5.2 空间变化
7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研究结论
    7.2 主要创新点
    7.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4)三峡工程对江汉平原西部地下水环境时空变化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自然因素与人类活动对地下水环境影响的研究进展
        1.2.2 河流建坝对下游地下水环境影响的研究进展
        1.2.3 江汉平原地下水环境研究进展
        1.2.4 已有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1.3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
        1.3.3 技术路线
2 研究区域及数据来源
    2.1 三峡工程概况
        2.1.1 基本概况
        2.1.2 三峡水库调度模式
    2.2 江汉平原水文地质概况
        2.2.1 自然地理概况
        2.2.2 水文地质背景
    2.3 数据来源
        2.3.1 地下水位和水质数据
        2.3.2 葛洲坝出库流量数据
        2.3.3 长江水位数据
        2.3.4 降水和气温数据
        2.3.5 研究区粮食产量、化肥施用量和工业废水排放量统计数据
        2.3.6 宜昌站pH数据
    2.4 小结
3 三峡水库蓄水前后江汉平原西部水文气象要素变化特征
    3.1 前言
    3.2 研究方法
        3.2.1 描述性统计
        3.2.2 季节性Kendall检验
        3.2.3 数据处理过程
    3.3 结果与讨论
        3.3.1 降雨、气温多年变化特征
        3.3.2 葛洲坝出库流量多年变化特征
        3.3.3 长江水位多年变化特征
        3.3.4 地下水位多年变化的时空分布特征
    3.4 小结
4 三峡水库蓄水对江汉平原西部地下水位季节变化的影响
    4.1 前言
    4.2 研究方法
        4.2.1 时间序列分解理论
        4.2.2 STL时间序列分解技术
        4.2.3 数据处理过程
    4.3 结果与讨论
        4.3.1 水库蓄水前后降雨和气温季节成分的变化
        4.3.2 水库蓄水前后葛洲坝出库流量和长江水位季节成分的变化
        4.3.3 水库蓄水前后地下水位季节变化的影响因素
    4.4 小结
5 三峡水库蓄水对江汉平原西部地下水位长期变化趋势的影响
    5.1 前言
    5.2 研究方法
        5.2.1 时间序列季节调整
        5.2.2 时间序列互相关函数
        5.2.3 STL-ARIMAX耦合模型
        5.2.4 数据模拟过程
    5.3 结果与讨论
        5.3.1 水文气象要素时间序列趋势变化
        5.3.2 水文气象要素之间的互相关关系
        5.3.3 地下水位季节调整序列的模拟与预测结果
        5.3.4 水库蓄水对地下水位影响程度的时空分布特征
        5.3.5 地下水位变化对洪湖地区土壤氧化还原性质的影响
    5.4 小结
6 三峡水库蓄水前后江汉平原西部地下水化学变化特征及原因
    6.1 前言
    6.2 研究方法
        6.2.1 统计分析
        6.2.2 趋势检验
        6.2.3 变异点分析-Pettitt检验法
    6.3 结果与讨论
        6.3.1 地下水化学时空变化特征
        6.3.2 地下水水质参数相关性特征演变
        6.3.3 地下水水质参数变化的原因
        6.3.4 水库蓄水对地下水pH和氮的影响
    6.4 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创新点
    7.3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已发表和投稿的论文
致谢

(5)堤垸格局与河湖环境中的聚落与民居形态研究 ——以明清至民国时期江汉平原河湖地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缘起及课题来源
        1.1.1 问题的提出
        1.1.2 课题来源
    1.2 研究范畴
        1.2.1 时间范畴——明清至民国时期
        1.2.2 地理范畴——江汉平原河湖地区
        1.2.3 对象范畴——聚落形态
        1.2.4 相关概念说明
    1.3 研究的学术基础及其对本研究的指导意义
        1.3.1 江汉平原传统聚落与民居研究现状
        1.3.2 聚落形态研究的多学科视角
        1.3.3 以上研究成果和理论对江汉平原河湖地区聚落形态研究的指导意义
    1.4 研究方法及研究资料
        1.4.1 历史文献解读
        1.4.2 田野调查
        1.4.3 比较研究
        1.4.4 地图分析
    1.5 研究目的及意义
        1.5.1 研究目的
        1.5.2 研究意义
    1.6 研究框架
2 江汉平原河湖地区聚落发展背景及其分布特征
    2.1 河湖地区聚落发展的自然环境条件
        2.1.1 水系多变
        2.1.2 水患频发
    2.2 河湖地区聚落发展的社会经济背景
        2.2.1 明清以前河湖地区的农业发展和堤防建设
        2.2.2 明清时期堤垸格局中垸田农业经济大发展
        2.2.3 明清时期河湖地区堤垸的修筑
    2.3 河湖地区聚落发展的多元文化背景
        2.3.1 移民文化
        2.3.2 商贸文化
        2.3.3 水神信仰
    2.4 明清时期河湖地区聚落的区域空间分布
        2.4.1 历史地图呈现的以堤垸格局为基础的聚落宏观地理格局
        2.4.2 五州县治所城市聚落空间分布的形态特征
        2.4.3 集镇聚落空间分布的形态特征
        2.4.4 乡村聚落空间分布的形态特征
    2.5 本章小结
3 江汉平原河湖地区以水为中心的城镇聚落空间形态
    3.1 河湖地区城市聚落的空间形态
        3.1.1 五州县治所城市“城”的空间形态
        3.1.2 城外街区形态
    3.2 河湖地区集镇聚落空间形态
        3.2.1 集镇聚落平面形态的类型
        3.2.2 庙宇建筑对集镇空间形态的控制作用
    3.3 河湖地区水环境对城镇聚落形态的影响
        3.3.1 聚落防洪影响下城市聚落的城池营建
        3.3.2 对水环境的改造与城镇聚落空间生长途径
    3.4 本章小结
4 江汉平原河湖地区以“垸”为中心的乡村聚落形态
    4.1 “垸”内乡村聚落的空间形态
        4.1.1 乡村聚落的空间层次——垸与村落的关系
        4.1.2 “垸”内村落空间布局——房屋朝向及排布方式
    4.2 以“垸”为中心的乡村聚落社会结构
        4.2.1 以水利关系为基础的垸
        4.2.2 与宗族组织结合的垸
        4.2.3 受市镇经济支持的垸
        4.2.4 以垸庙为载体的乡村信仰文化
    4.3 以“垸”为中心的乡村聚落形态的多元内涵
        4.3.1 以“垸”为中心的空间内涵:内核消解与开放特性
        4.3.2 以“垸”为中心的精神内涵:地方文化的自我建构
        4.3.3 以“垸”为中心的社会内涵:“水土”并重
    4.4 本章小结
5 河湖地区聚落住居形态的地域适应性与文化特性
    5.1 聚落与水环境相适应的特殊住居形式
        5.1.1 逐水而居
        5.1.2 吊脚形式
    5.2 与环境相适应的民居形态与建筑构件
        5.2.1 乡村民居择址台墩以避水的建造传统
        5.2.2 乡村民居与堤垸格局相适应的平面类型
        5.2.3 民居临时避水的特殊空间——阁楼暗层
        5.2.4 民居应对水患的建筑构件——“列子”和“水门”
    5.3 水患影响下粗犷朴素的营建风俗与文化心理
        5.3.1 “寡于积聚”的地区风俗与“苟且”的营建态度
        5.3.2 营造心理解读——多重含义的“七柱九檩”屋
    5.4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研究结论
    6.2 主要创新点
    6.3 研究局限
    6.4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专着
    学术论文
    其他
附录1 攻读学位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附录2 地方志与水利专着中的历史舆图
附录3 民国时期湖北全省已测五万分之一地图(江汉平原河湖地区分幅)
附录4 美国陆军制图局1:25万中国基本地形图(江汉平原河湖地区分幅)
附录5 关于河湖地区的“垸”与江南地区的“圩”之比较
致谢

(7)江汉平原历代防洪方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国外防洪研究
        1.2.2 国内防洪研究
        1.2.3 国内外研究述评
    1.3 研究目标、内容和方法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
        1.3.3 研究方法
        1.3.4 可能的特色与创新之处
        1.3.5 技术路线
2. 研究区概况
    2.1 地理环境与变迁
        2.1.1 地理位置及范围
        2.1.2 自然概况
        2.1.3 社会经济概况
    2.2 汉平原防洪建设现状
        2.2.1 江汉平原洪灾成因
        2.2.2 防洪工程建设
        2.2.3 生态治理
    2.3 汉平原洪灾概述
        2.3.1 历代洪灾演变
        2.3.2 典型洪灾年
3. 江汉平原历代人类防洪史
    3.1 夏商—秦汉(BC21世纪-AD3世纪):防洪治河的建立与兴起时期
        3.1.1 防洪传说与起源
        3.1.2 水利工程的兴起
        3.1.3 预灾系统的建立
        3.1.4 治水思想的萌芽
        3.1.5 小结
    3.2 三国—唐宋(3-13世纪):传统防洪工程与技术发展时期
        3.2.1 防洪治水的发展
        3.2.2 水利科技的进步
        3.2.3 治水行政的健全
        3.2.4 以护城为主的治河方略
        3.2.5 小结
    3.3 元明清(1271-1840):防洪建设普遍发展时期
        3.3.1 水利堤防和管理
        3.3.2 城市防洪建设
        3.3.3 治水方略的发展
        3.3.4 生态治河的提出
        3.3.5 小结
    3.4 清末—民国(1840-1949):防洪科学与技术的承前启后期
        3.4.1 防洪建设的频繁更迭
        3.4.2 现代水利管理体系的探索
        3.4.3 欧风东渐后的治水思想与技术
        3.4.5 小结
    3.5 建国以来(1949-):现代防洪科学体系的形成
        3.5.1 防洪工程规模化
        3.5.2 流域治理综合化
        3.5.3 防洪非工程体系化
        3.5.4 防洪治水方略转变
        3.5.6 小结
4. 江汉平原防洪思想与措施思考
    4.1 历代防洪方略的经验启示
        4.1.1 防洪方略与社会政治经济的关系
        4.1.2 防洪方略与水土资源开发的关系
        4.1.3 防洪方略的历史体验与思考
    4.2 江汉平原防洪建设的方向
        4.2.1 探索人水和谐的综合性防洪方略
        4.2.2 完善防洪工程系统与非工程措施
        4.2.3 加强地区水土资源管理与发展规划
5.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科研成果等
致谢

(8)江汉平原土地利用景观格局演变及生态安全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研究进展
        1.2.2 景观格局演变与生态评价研究进展
        1.2.3 江汉平原相关研究进展
2 研究方案
    2.1 研究目的与内容
        2.1.1 研究目的
        2.1.2 研究内容
    2.2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2.3 研究区概况
        2.3.1 研究区范围的确定
        2.3.2 江汉平原自然地理特点
        2.3.3 江汉平原社会经济概况
3 江汉平原土地利用/覆被信息综合数据库的建立
    3.1 江汉平原土地利用覆被信息综合数据库的设计
        3.1.1 数据库原理
        3.1.2 数据库的主要功能
        3.1.3 数据库运行环境
    3.2 江汉平原土地利用/覆被信息综合数据库的内容和存储标准
        3.2.1 数据库内容
        3.2.2 数据库存储格式
    3.3 资料的收集和处理
        3.3.1 土地利用分类体系
        3.3.2 遥感影像的收集与处理
        3.3.3 土地利用信息的获取
        3.3.4 数字高程数据的获取和处理
        3.3.5 历史气候资料的收集和处理
        3.3.6 交通道路数据的收集和处理
        3.3.7 人口、经济和社会发展数据的收集与处理
4 江汉平原土地利用/覆被时空演变分析
    4.1 江汉平原土地利用/覆被现状分析
        4.1.1 现状概况
        4.1.2 江汉平原土地利用/覆被现状与高程、坡度的关系
    4.2 江汉平原土地利用/覆被演变分析
        4.2.1 江汉平原土地利用/覆被数量和结构演变分析
        4.2.2 江汉平原土地利用/覆被演变速率分析
        4.2.3 江汉平原土地利用程度演变分析
        4.2.4 江汉平原土地利用重心变化
    4.3 江汉平原土地利用/覆被演变的空间分异研究
        4.3.1 土地利用数量、结构变化区域差异分析
        4.3.2 土地利用动态度区域分异研究
        4.3.3 土地利用综合程度区域分异研究
    4.4 江汉平原土地利用/覆被转移状况分析
    4.5 本章小结
        4.5.1 江汉平原土地利用/覆被的特点
        4.5.2 江汉平原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的问题
5 江汉平原多尺度景观格局演变分析
    5.1 景观格局指数的选择
        5.1.1 景观类型指数的选择
        5.1.2 景观总体水平指数的选择
    5.2 江汉平原总体景观格局演变分析
        5.2.1 景观类型指数演变分析
        5.2.2 景观总体水平指数演变分析
    5.3 江汉平原景观格局演变的时空分异特征
        5.3.1 分析网格的划分
        5.3.2 景观类型指数时空分异研究
        5.3.3 景观总体水平指数时空分异研究
    5.4 本章小结
        5.4.1 景观类型指数
        5.4.2 景观总体水平指数
6 江汉平原景观格局梯度与环境因子响应分析
    6.1 研究方法与数据处理
        6.1.1 景观格局梯度与排序分析
        6.1.2 环境因子选择与数据处理
    6.2 各景观类型指数排序分析结果
        6.2.1 耕地景观
        6.2.2 林地景观
        6.2.3 建设用地
        6.2.4 水域景观
        6.2.5 草地景观
        6.2.6 自然保留地
    6.3 整体景观水平指数排序分析结果
    6.4 本章小结
        6.4.1 RDA分析对景观格局的解释程度
        6.4.2 景观格局的主要影响因子总结
        6.4.3 RDA分析结果对景观格局的动态解释
7 江汉平原土地生态安全格局演变与生态保护措施分析
    7.1 土地生态安全格局演变综合分析方法
        7.1.1 土地利用/覆被变化与生态环境效应
        7.1.2 土地生态安全综合评价体系构建
    7.2 土地生态安全格局时空演变结果分析
        7.2.1 生态承载力指数时空演变分析
        7.2.2 生态稳定指数时空演变分析
        7.2.3 生态适应指数时空演变分析
        7.2.4 生态安全指数时空演变分析
    7.3 江汉平原生态保护措施和建议
        7.3.1 加强区域生态功能区划,促进科学发展
        7.3.2 大力改善河流、湖泊生态环境
        7.3.3 积极开展江汉平原生态林网建设
    7.4 本章小结
8 总结
    8.1 主要结论
    8.2 主要创新点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博士)
致谢

(9)江汉平原四湖流域中下游耕地土壤肥力分级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第2章 研究区域概况及研究方法
    2.1 研究区域概况
    2.2 研究方法
第3章 评价单元及评价指标的确定
    3.1 工作环境
    3.2 评价单元的确定
    3.3 评价指标的确定
第4章 采样点的选取及样品分析
    4.1 土样的采集及处理
    4.2 分析项目及方法
    4.3 分析结果
第5章 基于克里格差值的土壤养分空间分异
    5.1 数据探索及误差检验
    5.2 江汉平原四湖流域中下游耕地土壤养分空间分异
第6章 GIS支持下的耕地肥力分级评价
    6.1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评价因子权重的确定
    6.2 基于模糊评价的耕地质量综合指数的计算
第7章 结论与讨论
    7.1 结论
    7.2 讨论
致谢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10)基于MODIS-EVI时序数据的江汉平原四湖地区土地覆盖动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区域及数据源
2 土地覆盖分类方法
3 土地覆盖分类结果
    3.1 土地分类结果误差分析
    3.2 土地覆盖分类动态分析
4 结论与讨论

四、江汉平原四湖地区土地资源的动态变化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荆州古城与区域水利系统关系演变研究[D]. 庄杭. 北京林业大学, 2020(02)
  • [2]1920年代江汉平原垸田与河网重建及相关问题研究[D]. 李盛. 陕西师范大学, 2019(06)
  • [3]采煤塌陷区景观格局演变及生态风险评价研究[D]. 常小燕. 山东农业大学, 2019(01)
  • [4]三峡工程对江汉平原西部地下水环境时空变化影响研究[D]. 牛蓓蓓. 武汉大学, 2016(01)
  • [5]堤垸格局与河湖环境中的聚落与民居形态研究 ——以明清至民国时期江汉平原河湖地区为例[D]. 方盈. 华中科技大学, 2016(08)
  • [6]美丽中国样本[J]. 裔兆宏. 中国作家, 2013(20)
  • [7]江汉平原历代防洪方略研究[D]. 李国琴. 华中师范大学, 2013(01)
  • [8]江汉平原土地利用景观格局演变及生态安全评价[D]. 许倍慎. 华中师范大学, 2012(08)
  • [9]江汉平原四湖流域中下游耕地土壤肥力分级评价研究[D]. 谭志强. 长江大学, 2012(01)
  • [10]基于MODIS-EVI时序数据的江汉平原四湖地区土地覆盖动态分析[J]. 金卫斌,熊勤学,薛莲. 湖北农业科学, 2011(11)

标签:;  ;  ;  ;  ;  

江汉平原四湖地区土地资源动态变化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