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也纳,热爱文化生活

维也纳,热爱文化生活

一、热衷文化生活的维也纳(论文文献综述)

杨荣[1](2021)在《回望“昨日的世界”——茨威格诞辰140周年重读《昨日的世界》》文中研究说明奥地利着名德语作家斯蒂芬·茨威格1881年11月28日出生在维也纳,2021年是茨威格诞辰140周年。1941年10月底,茨威格终于完成自传《昨日的世界——一个欧洲人的回忆》。该书不同于一般意义的回忆录和自传,茨威格本人并非这本书的主角,而重在以他为中心来展现曾经生活过的那个时代。他深情回望"精神故乡欧洲",毫不掩饰地表达了对和平黄金时代的留恋,深情追忆与各界名流的交游。他认为战争是一种罪恶,知识分子要忠于自己的良知,同时哀悼了犹太人的不幸命运。《昨日的世界》蕴含"多样化的人类经验",是一部常读常新、永不过时的作品。

王艺锦[2](2021)在《以“结构史”思维探究马勒《第五交响曲》》文中研究说明

石磊[3](2021)在《民国时期民众教育馆美育工作研究(1927-1949)》文中提出民国时期的民众教育馆,是在民众教育运动中转型或改组生成的综合性地方社会教育机构,1949年以前承担着尚未建立博物馆的省、市、县文物考古、艺术品征集保护、美术展览、研究教育工作。其博物馆美育事业萌芽于社会式美术教育崛起和博物馆兴建的热潮中,在当时以民众教育馆为中心机关的社会教育体系中,其艺术品展示、收藏、说明以及传授艺术知识提高民众审美觉悟的责任由政府以立法形式赋予,服务国民性改造和社会艺术化事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以往在美术史、博物馆的通史或个案研究中,关于民众教育馆美术教育的研究成果和文献记录较少,且缺乏完整性和系统性。因此,文章选取1927年—1949年的民众教育馆的实物收藏、展览、讲演、出版、培训等美育举措为考察对象,研究其实践过程、理念、特点和历史价值。首先,在社会教育和博物馆史的视域中,分析博物馆美育产生的思想根源,梳理民众教育馆美育工作体系形成的社会背景和过程,阐明民众教育馆跻身社会美育领域的必然性。然后,在美术、博物馆领域的交叉带,全面考察非战时状态下江浙、云南、山东等地建制较完善的民众教育馆在行使美术馆应有的社会美育职能时,运用的手段、奉行的原则、施教的内容,把握民众教育馆开展艺术、博物馆类工作实践的落脚点、总体态势和成果业绩。紧接着,解读以往疏于研究的全面抗战时期后方民众教育馆抓住国难当头之际艺术教育与文化保护工作地位提升的机遇,依托教育政策和文化区位条件优势,协助、承办的民族艺术文化保护、公共美术宣教等工作,肯定其在统一艺术家思想、加快美术大众化进程、平衡社会艺术教育资源分配、扞卫及重塑国家文化等方面的意义。在此基础上,针对美术馆普遍规律与民众教育馆的文化个性、民众教育馆通用规程与各馆艺术教育实际情况两对矛盾,归纳出本质相似的民众教育馆和专业美术馆在公共美术教育工作中表现出的共性,剖析民众教育馆相比专业美术馆更突出的平民性、实利性、多元性、指导性特点及其成因,发掘出民众教育馆地域特色鲜明、协同性强、全民覆盖率高等优势。最后,总结民众教育馆在社会动荡和国民经济困难时期,对中国社会美术教育现代转型以及对博物馆本体发展所起的作用,辩证看待民众教育馆在艺术教育和博物馆事业本土化建设中的前瞻性和存在问题的成因。希望通过整理、研究具有重要参考价值的相关史料、案例,客观揭示民众教育馆对中国近现代博物馆美育事业发展的历史贡献,明晰其在博物馆史与美术史中的独特地位,更完整地呈现早期博物馆美育发展的全貌,并弥补社会美术教育历史版图的缺失。

丁俊[4](2021)在《1930年代上海家装设计的现代性路径研究》文中指出1930年代是上海家庭迅速拥抱现代文明的时期,对此时期家装设计历史的梳理有助于认识当时的社会物质文化与生活状态。本文聚焦于1930年代的上海家装设计,从纸媒入手,展开关于其如何走向现代的路径研究。首先,梳理相关历史文献,了解纸媒是如何传播和表述现代家装设计内容的;其次,以图像和文本分析的方式探讨当时家装设计现代性的基本理念与模式;再次,基于不同层面的具体个案,归纳具有现代特征的家装设计之实践与推广方式;随后,从技术和材料方面寻找支撑现代家装设计的保障因素;最后,讨论上海家装设计现代性的历史意义。通过史料挖掘和分析发现,上海家装设计现代性的实现有赖于媒介建构、观念引导、实践与推广、技术和材料保障几方面的共同作用。第一,上海纸媒影响了人们对于家装设计现代性的理解。一方面,上海报刊频繁关注流行时尚,并转载欧美和刊登本地新式的家装设计图像,形成家装设计实践的案例参考;另一方面,上海报刊登载大量文本,提供了家装设计实践的观念引领和知识支撑。第二,人们普遍推崇面向现代生活的家装设计理念与模式。人们将家庭进化视为民族进化的基石,并在此基础上提倡“美术化”、“简约化”、“经济化”的新式生活理念,以及从“繁复美”转化为“单纯美”的设计美学观;在表现模式上,人们认为装饰样式的革新、空间功能的完善和物理环境的改进是家装设计现代性的具体表现;为此,大量支撑实现家装设计现代性的知识获得了传播。第三,上海家装设计现代性的发生还在于多维度的实践与推广。文章从作为消费者的精英阶层、连接消费与生产的家装展览会、开展家装设计的实践者三个维度出发,选取多个具体个案进行分析。通过案例研究发现,上海城市精英家庭呈现出引领潮流的装饰风尚;家装展览会以“模范样板”引导了装饰动向;中西设计师和业余实践者基于自身背景展现了多元设计手法。第四,文章探讨了实现家装设计现代性的技术和材料保障。其中,以新式里弄住宅、城市公寓、花园洋房为代表的居住建筑为功能化的家庭布置提供了基础。以电镀“克罗咪”工艺为标志的现代家具、以简洁样式为特征的软装陈设、以流线型产品为特色的家电为家庭美化提供了保障。还有品类多样的室内建材和卫浴设备使得开展家装设计具备了基础条件。上海家装设计现代性的发生具有多重历史意义。一方面,上海家装设计现代性的实现是以多维度实践与推广为核心的系统化要素交替出现,并共同推进的结果。另一方面,在历史比较的视野中,文章认为其意义在于从理性化、整体性与合理化设计方面推进了“上海设计”的现代性进程。此外,从新生活方式、室内秩序和室内形式方面丰富了“海派”风格美学的内涵。

鲍沁雨[5](2020)在《历史社区目标下的厦门中山路片区商业街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前,我国处于城市建设转型的重要时期,城市发展建设重点逐步从“城市增量”转向“城市存量”。旧城丰厚的历史文化资源、发达的交通基础设施以及密集的人口分部吸引旅游经济、外来游客介入,在此背景下如何对外展示地方文化,形成“见物见人见生活”的历史社区是旧城发展中需要思考的关键问题。商业街是旧城内各类人群汇集的公共空间,是旧城文化对外展示的窗口,也因此成为旧城更新中的重要抓手。中山路片区是厦门文化积淀丰富的旧城区,在既有的更新实践中,商业街“一层皮”式的更新方式使得游客与居民相分离,真实的地方生活与文化被埋没。针对中山路片区现状的发展困境,在历史社区的目标下,探讨商业街的发展提升路径是本次研究的主要目的。在研究过程中,运用文献研究法、PSPL调研法、归纳分析法、系统分析法多种综合研究方法开展研究,论文的主要内容包含以下几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基础研究,包括第1章、第2章。就文章的研究背景、研究目的与意义、研究内容及方法、研究框架等进行了叙述;对国内外商业街研究进展及相关理论进行梳理,并构建了围绕空间、功能、社会三个层面展开的历史社区目标下的商业街分析框架。第二部分为主体研究,包括第3章,第4章。第3章以厦门中山路片区内十一条商业街为案例样本,综合运用多种研究方法对其进行实证调研,总结归纳中山路片区商业街现状主要问题。第4章就现状问题,借助相关理论工具进行进一步的分析。第三部分为路径研究,包括第5章。在前文实证调研与分析的基础上,以商业街为重要抓手,提出整体的提升模式与“空间-功能-社会”的系统构建路径,并形成关于历史社区目标下的商业街整体规划构想。第四部分为结论展望,包括第6章。对研究进行总结与展望,同时希望本次研究可以为旧城更新的相关工作提供一定的启示与借鉴。

刘尹[6](2020)在《规定与自致:海顿社会身份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主要试图解决以下问题:作为西方音乐史的研究,海顿所处时代究竟对其音乐创作产生何种影响?海顿的音乐在不同身份下产生了何种变化?作为音乐社会学的研究,海顿的社会身份经历了怎样的变化?这种变化在同时代作曲家中是否具有代表性?造成这种社会身份转变的最根本最深层次原因为何?本论文旨在研究海顿社会身份,全文围绕海顿两个身份:规定性社会身份及自致性社会身份展开,分别论述海顿双重社会身份在其音乐、职业中的体现。需要明确的是,身份仅仅作为影响作曲家风格创作的一个因素存在,对整体风格产生一定修饰作用。质言之,本文试图阐明海顿两种身份对其音乐创作的影响,其次阐明海顿身份转变的社会缘由。本论文绪论部分对所选择论题从研究缘由、选题意义、国内外就此论题展开的相关研究的已有成果作出评价。随后的章节基于分总的逻辑展开,第一章对文内出现的三个主要概念进行阐述;第二章为海顿的规定性社会身份扮演,聚焦于海顿作为乐正的职业身份,从雇主的要求与迎合雇主两个方面展现海顿这一身份下的音乐创作;第三章为海顿的自致性社会身份的扮演,此段将抽象的自致性社会身份分为三个角色:作为乐正时的自致表现及商人、贵族身份,笔者分别选取了与之对应的三个阶段音乐创作进行论述:代表自主创作的《告别》、迎合公众创作的“伦敦风格”及象征个人意识表达的《创世纪》;第四章从宏观整体对海顿所处的古典时代进行审思,剖析海顿身份转变所反映的较为典型的时代缘由以及通过与莫扎特、贝多芬的对比阐述其具有个性化特征的非典型缘由。

徐英懋[7](2020)在《论舒伯特声乐套曲《冬之旅》的悲剧内涵》文中研究表明奥地利作曲家弗朗茨·舒伯特(Franz Schubert,1797—1828)是西方音乐史上最重要的作曲家之一。他的音乐创作领域广泛,包括艺术歌曲、交响曲、室内乐、钢琴作品、歌剧作品。而其中,艺术歌曲则是最能体现其突出贡献的体裁,舒伯特作为早期浪漫派的代表,为德奥艺术歌曲在十九世纪的繁荣做出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创作于1827年的声乐套曲《冬之旅》(D.911)是舒伯特十分重要且特殊的一部作品,显示出他在艺术歌曲创作上以及悲剧精神诉求上的高度成熟。这部套曲直剖灵魂深处的取材角度,以及音乐所达到的深度,不仅超越了舒伯特的时代,直至今天也是充满现代感的。本文是以《冬之旅》为研究对象,以《冬之旅》的创作语境为研究前提,在音乐史的基础上,结合作品的音乐本体分析,深度探讨舒伯特在作品中的悲剧性创作手法,并延伸讨论舒伯特独特的悲剧性创作对于浪漫主义音乐的意义所在。本文主要分为三个部分:第一章介绍《冬之旅》的创作语境,首先从德国早期浪漫主义音乐文化的历史背景出发,继而对舒伯特晚期艺术歌曲的创作所呈现的晚期风格进行解读,并对舒伯特音乐创作中的悲剧性做时代及其个人的追根溯源。第二章是本文的核心部分,进入到作品悲剧内涵的具体研究之中,分别从《冬之旅》中的文本歌词,音乐语言和钢琴伴奏这三个方面展开。其中,音乐语言的分析是对旋律、调性、和声中的悲剧内涵做深度挖掘。此外,钢琴伴奏在《冬之旅》中的作用尤为重要,舒伯特提升了钢琴伴奏的地位,使之成为具有形象刻画、情感表达的手段。第三章则是在前两章的基础之上,对《冬之旅》中的悲剧内涵做出人文角度和音乐史学角度的再思,进一步从死亡意象的角度考察套曲的悲剧性风格。舒伯特在《冬之旅》中的音乐语言不仅是浪漫主义精神的缩影,更是影响着之后浪漫派作曲家们的创作,推动浪漫主义音乐向前发展。

李依伦[8](2019)在《从三维空间到精神家园 ——剧场对城市文化的影响与构建研究》文中提出剧场折射出了城市的气质,反映出城市社会的精神和内涵。剧场与其所依托的城市环境融为一体,更与时代特征与城市文化辅车相依。本文的研究按照作用与影响——建构与塑造——运行与保障的结构展开。本文的第一、二章阐述了剧场的分类、作用及其对城市文化所产生的影响。主要从剧场和城市文化的概念入手,从语言文字学、语言人类学的角度对剧场的起源和分类进行探究,从社会学的角度分析了城市文化的概念和内涵。首先从功能和形态的角度,将形态万千、风格各异的中外剧场划分为专业剧场、多功能剧场和剧场集群三种类型,阐述了各自的形态特征。通过词源考辨与剧场史的梳理,本文认为,剧场不只是为演出而建立的物理空间,更应是一种文化空间,其关乎戏剧,亦关乎精神与文化,与不同阶段、不同层面的城市文化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作用。本文以民国时期的上海为典型案例,揭示了剧场对城市文化的影响,认为剧场改变了中国的传统的“观剧”习俗,凸显了城市的民风习俗与价值观念,引发了市民对时尚潮流的追逐,催生了严谨有序的戏剧管理制度,加快了中外文化的交流与碰撞,对城市文化的形成与发展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当前,我国城市发展势头良好,但仍有许多值得注意的问题,如在城市精神弘扬不足、景观建设千城一面、城市品牌意识较薄弱等。通过对剧场以及以剧场为中心的文化产品的打造,对完善城市功能、推进城市文化、强化精神文明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我们应通过软硬件建设,使剧场成为一座城市的文化名片与“颜值担当”,同时亦能在彰显城市的内涵、气质和魅力方面发挥特殊作用。本文首先以“物质”和“精神”两个维度,从原则、路径、策略诸方面探究剧场应对城市文化发挥什么样的作用,以及如何发挥作用的问题。第三章从意象化的角度论证剧场空间的文化认同,以及基于CIS理论如何对剧场人文识别的构建提出建议。第四章则从城市人文历史、城市精神文化环境入手,对于剧场演出参与城市美学的建构作了细致的探讨。本文以为,剧场设计与演出内容对建构城市形象、塑造城市精神方面意义重大。一方面,作为城市规划布局的重要元素,有形的、作为建筑物的剧场,参与到了城市形象塑造的过程中,剧场建筑意象的文化认同、开放性的互动体验、城市景观人文识别体系的构建等都彰显了剧场设计的重要性。对其设计应在遵循以上原则的基础上,深入挖掘城市理念,立足区域特征,通过对城市的自然历史、风土人情、优势和不足等的研究,彰显城市精神和气质,使其符合大众审美趣味,融自然环境、人文风情于一身。另一方面,剧场也是舞台艺术的承载空间,作为城市精神的构建符号,在彰显和培育城市精神过程当中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因此,剧场演出一方面应通过虚拟化、数字化等多元现代科技的加入,强化“场”的时尚性,形成音乐性、视觉性、建筑性相互交织的动态复合结构。更为重要的是实现城市人文历史的演绎和传承,加强“剧”的本土性和个性化,在表现城市人文历史时要与时俱进,以鲜活的当代生活百态为创作题材,展现现代都市人的生存状态,以积极向上的艺术精神引领人,塑造人,使剧场融入生活,成为百姓的精神家园。良好的经营状况是剧场建构城市形象、塑造城市精神的根本保障,也是剧场富有生机与活力的关键。当前,由于公益性瓶颈的制约、经营思维及策略的缺欠,以及周边环境不适、使用功能受限、养护成本太高等问题,巨大的剧场建设、经营投入并没有收到理想的盈利效果。因此,第五章以产业化的视角,阐述了剧场经营与城市的文化投入、文化资产和文化服务体系的互生关系,分析了对剧场与城市经济协调发展的运行机制,并根据分析结果对剧场参与城市经济协调发展的路径提出合理的建议。本文认为,剧场经营的体制改革必须让剧场获得更大的“自主权”,实现所有权与运营权的分离。在此基础上,构建集院线演出、公益演出、社会演出于一体的公共文化服务创新模式,惟其如此,才能使剧场的公益性与产业性两相兼顾,从而更好地服务于城市文化的建设。

李彩岩[9](2020)在《在追寻中发掘自我 ——勋伯格与歌剧《期待》再解析》文中研究指明美籍奥地利作曲家阿诺尔德·勋伯格(Arnold Schoenberg,1874-1951)无疑是20世纪最受瞩目同时也倍受争议的作曲家。他一生中音乐创作风格跨越了调性、无调性和十二音序列作曲三个阶段,其中从调性到“无调性”的“转型”更是他创作生涯当中浓墨重彩的一笔。本文论述的歌剧《期待》(op.17)就产生于1909年自由无调性创作的初期。这部三十分钟的歌剧体量虽小,但是其中却凝聚了作曲家在音乐手法和音乐理念上的革新,是勋伯格自由无调性时期的代表之作。但是由于这部歌剧本身突破传统的表现手法以及部分人对勋伯格歌剧作品的一些刻板认知,其自身的艺术价值并没有得到深层的挖掘。基于此,本文尝试从两个部分入手,试图深入发掘这部作品的艺术特点和价值内涵。首先从勋伯格成长的维也纳社会政治文化环境入手,去探究为何勋伯格及其同代人如此重视“内在精神”。同时从作品的音乐和脚本出发,研究勋伯格采用何种创作手法在《期待》这部音乐作品中表现出那种有别于传统的,真实且本然的情绪冲动。另一方面,笔者在前文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阐述了勋伯格的音乐创作理念,以及作为一名受众,对《期待》这部稍显晦涩的作品其内在深层意义的思考和诠释。

吴京颖[10](2019)在《雅各布·布克哈特与《艺术指南》》文中提出19世纪的德语艺术史在整体艺术史发展中尤为重要。艺术史作为新兴学科为当时众多史学家所热衷,各类学科的研究方法也为艺术史提供了路径。布克哈特与《艺术指南》,就是一个非常令人感兴趣的“个案”。论文引言摄领全篇,为该“个案”研究作了基本的文献梳理,指明了文章欲解决的问题。第一章《艺术指南》的诞生为全文研究的出发点,直观记载了布克哈特对此书的撰写经过与同时代导览的基本情况。第二章是立论的基础,即弗朗兹·库格勒、卡尔·施纳泽两位艺术史家对布克哈特早期艺术史观的影响,其中库格勒与布克哈特合作修订的《艺术史手册》对《艺术指南》的撰写有着极其直接与重要的作用。第三章是论述的主体之一,即考察了布克哈特多次旅行意大利的目的与收获、《艺术指南》与19世纪中期旅行写作之间的关系,从而判断《艺术指南》的成书背景与写作性质。第四章是对成书目的的探讨,通过此书副标题中的“Genuss”一词的分析以及由此衍生的“Existenzbild”一词的含义,尝试理解布克哈特撰写此书的真正想法以及他对于16世纪威尼斯画派的态度。第五章则将重点放置在布克哈特对于“文艺复兴艺术”的阐述以及他的艺术史研究方法上,梳理布克哈特早期的文艺复兴观念及其对之后《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等书的影响。第六章《艺术指南》与艺术史学科,则将视野扩大到19、20世纪德语艺术史研究上,总结布克哈特在19世纪德语艺术史中的地位,并通过海因里希·沃尔夫林、威廉·冯·博德、阿比·瓦尔堡的视角,认识布克哈特对德语艺术史的帮助与作用。

二、热衷文化生活的维也纳(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热衷文化生活的维也纳(论文提纲范文)

(1)回望“昨日的世界”——茨威格诞辰140周年重读《昨日的世界》(论文提纲范文)

一、回忆独具特色,耐人回味沉思
二、回望昨日世界,心碎绝望而死
三、战争是一种罪恶,知识分子要忠于自己的良知
四、“世界公民”与各界名流的交游
五、犹太意识觉醒,对犹太人命运的哀悼
六、结语

(3)民国时期民众教育馆美育工作研究(1927-1949)(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与意义
        (一)选题的缘起
        (二)选题的意义
    二、选题范围、概念界定
        (一)时空范围
        (二)概念界定
    三、研究现状述评
        (一)民国时期民众教育馆及博物馆美育研究
        (二)1949年后民众教育馆及博物馆美育研究
    四、研究方法
    五、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六、研究价值
第一章 民众教育馆美育职能确立的背景
    第一节 民众教育馆美育职能产生的思想条件
        一、历史根源:古物遗迹的审美教化功用
        二、外因刺激:西方博物馆审美思想启发
        三、引荐媒介:近代学者的博物馆译介
    第二节 民众教育馆美育职能产生的历史条件
        一、救亡图存运动决定文化使命
        二、社会教育环境决定功能选择
    第三节 民众教育馆美育职能的确立经过
        一、民众教育运动助推博物馆转型
        二、民众教育馆美育职能正式确立
        三、民众教育馆附属博物馆的涌现
第二章 民众教育馆社会美育的方法与实践
    第一节 民众教育馆发挥美育功能的实体依靠
        一、馆舍建筑的美感化育作用
        二、艺术收藏的物化资源整合
        三、展览陈列的直观启发性能
    第二节 民众教育馆艺术教育规范与实施方法
        一、技能教授与精神渗透:公共美术宣教与活动
        二、内质整改与外延交流:艺术团体创立与合作
        三、人才资源与文化担当:人员素质与人事聘用
第三章 后方民众教育馆艺术工作的历史贡献
    第一节 民众教育馆艺术工作方向的扭转
        一、艺术教育工作地位提升
        二、充当特殊艺术抗战力量
    第二节 后方民众教育馆艺术事业进展及成果
        一、持续并恢复展览与宣教
        二、促进大众美术全面推广
        三、转型成为专业艺术机构
        四、协助延续博物馆的工作
    第三节 后方民众教育馆艺术教育工作的意义
        一、加快美术的大众化步伐
        二、平衡艺术教育资源配置
        三、统一思想淡化门户之见
        四、文化保护提振爱国情绪
        五、充实艺术的社会性内涵
第四章 民众教育馆与专业美术馆的工作异同对比
    第一节 民众教育馆与专业美术馆美育工作的共性
        一、功能定位有一致性
        二、教育模式的相似性
    第二节 民众教育馆不同于专业美术馆的工作特点
        一、基层性
        二、指导性
        三、实用性
        四、多样性
    第三节 民众教育馆美育工作特点的主要成因分析
        一、坚持下层民众为本的教育方向
        二、政府制定规章强化制度管理
        三、定位任务决定艺术事业走向
        四、迥异地域政治文化基础影响
    第四节 民众教育馆相较于专业美术馆的优势所在
        一、突出艺术教育的地域性特色
        二、提高艺术教育全民化覆盖率
        三、强化艺术与其他部门协同性
第五章 民众教育馆美育工作的历史意义
    第一节 民众教育馆的本土美术教育现代性探索
        一、社会美育向现代化转型
        二、社会美育向正规化迈进
    第二节 民众教育馆的博物馆本体论意义
        一、公共收藏积累与国家文化形象树立
        二、教育功能居首与博物馆美育常态化
        三、敞开平民参与大门让美育走入基层
        四、现代公共文化场馆功能与建制铺垫
第六章 民众教育馆美育事业的进步性与局限性
    第一节 民众教育馆美育工作的进步性
        一、构建地方艺术图景推动本土文化进程
        二、认清社会历史责任应对阶段冲突挑战
        三、协同利用内外资源争取最优社教效益
    第二节 民众教育馆美育工作的局限性
        一、民众教育馆艺术教育问题的表现
        二、民众教育馆艺术工作的干扰因素
结论
附录 民国时期国内各地方民众教育馆相关艺术活动大事年表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致谢

(4)1930年代上海家装设计的现代性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问题和意义
        1.1.1 研究问题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对象和范围的界定
        1.2.1 家装设计的核心概念分析
        1.2.2 家装设计“现代性”的界定
        1.2.3 对1930 年代的时间界定
    1.3 相关研究综述
        1.3.1 国内关于室内装饰现代性的研究
        1.3.2 国外关于家庭装饰现代性的研究
        1.3.3 上海近代设计史研究的基本情况
    1.4 研究内容、方法与架构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研究架构
    本章小结
第二章 作为主要传播途径和载体的1930 年代上海纸媒
    2.1 报道家装设计的纸媒概貌
        2.1.1 中文报刊频开专栏
        2.1.2 英文报纸长期报道
        2.1.3 其它纸媒偶有涉及
    2.2 纸媒对家装设计现代性的传播
        2.2.1 内容传播集中于1930 年代
        2.2.2 现代家装内容的国际化传播
        2.2.3 内容传播推进现代家装设计
    2.3 纸媒中家装设计现代性的表述
        2.3.1 涉及时间概念的描述
        2.3.2 对于装饰样式的界定
        2.3.3 多主题词的混合使用
    本章小结
第三章 1930 年代上海家装设计现代性的理念和模式
    3.1 上海家装设计现代性的基本理念
        3.1.1 推崇进化论思想
        3.1.2 倡导新家庭生活
        3.1.3 提倡新设计美学
    3.2 上海家装设计现代性的表现模式
        3.2.1 室内空间装饰样式的革新
        3.2.2 室内空间生活功能的完善
        3.2.3 室内空间物理环境的改进
    3.3 纸媒中家装设计现代性知识组构
        3.3.1 现代性家装设计风格的认识
        3.3.2 现代性家装设计要素的组成
        3.3.3 现代性家装设计的图纸表达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具有现代性特征的家装设计实践与推广方式
    4.1 精英家庭的时尚引领
        4.1.1 以电影明星群体家装设计为亮点
        4.1.2 以文化和工商名人群体家装设计为主体
        4.1.3 以其它中产人群家装设计为底色
    4.2 家装设计展览会的社会推广
        4.2.1 “国货展览会”之“模范家庭”布置
        4.2.2 “改良家庭展览会”及样板房布置
        4.2.3 样子间及百货店等商业展示活动
    4.3 家装设计者的多元探索
        4.3.1 本土设计师接轨国际设计风格
        4.3.2 西方设计师带入国际设计经验
        4.3.3 业余设计者尝试家庭美化方法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现代性家装设计实现的技术和材料保障
    5.1 新式居住功能模式的兴起与运用
        5.1.1 城市中新式居住建筑的兴起
        5.1.2 建筑革新提供的功能化空间
        5.1.3 水电气入户改善了家庭环境
    5.2 新奇家居生活用品的配置
        5.2.1 以“克罗咪”工艺为标志的现代家具
        5.2.2 以简洁化样式为特征的软装陈设
        5.2.3 以流线型产品为特色的家用电器
    5.3 新颖室内建材卫浴的运用
        5.3.1 墙面饰材以花纸运用较广泛
        5.3.2 地面饰材流行花砖和马赛克
        5.3.3 卫浴设备倾向成套进口产品
    本章小结
第六章 1930 年代上海家装设计现代性实现的历史意义
    6.1 上海家装设计现代性发生的系统要素
        6.1.1 从大众纸媒到生活实践的复杂系统
        6.1.2 多维度实践与推广是系统核心要素
        6.1.3 家装设计之现代性实现的上海路径
    6.2 全面推动“上海设计”的现代性进程
        6.2.1 注重生活实效的理性化设计
        6.2.2 关注系统要素的整体性设计
        6.2.3 尊重技术条件的合理化设计
    6.3 丰富了“海派”风格美学的内涵
        6.3.1 新生活方式之美
        6.3.2 新室内秩序之美
        6.3.3 新室内形式之美
    本章小结
主要结论与展望
论文创新点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5)历史社区目标下的厦门中山路片区商业街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转型期旧城保护与发展的再思考
        1.1.2 历史社区成为旧城更新的热点议题
        1.1.3 旧城商业街价值与意义的重塑
    1.2 概念解析与研究对象界定
        1.2.1 历史社区
        1.2.2 商业街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研究内容、方法与框架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研究框架
第2章 研究综述及相关理论基础
    2.1 国内外商业街研究进展
        2.1.1 国外商业街的研究动态
        2.1.2 国内商业街的研究进展
        2.1.3 中山路片区商业街的相关研究
    2.2 相关理论基础
        2.2.1 公共空间研究涉及的相关理论
        2.2.2 城市文化空间理论
    2.3 历史社区目标的本质内涵
        2.3.1 历史物质风貌的空间内涵
        2.3.2 传统商贸特色的功能内涵
        2.3.3 社区文化生活的社会内涵
    2.4 历史社区目标下的商业街分析框架
        2.4.1 历史社区目标下的外在要求
        2.4.2 商业街发展的外在调研因子
        2.4.3 商业街发展的内在影响因素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中山路片区商业街调研
    3.1 中山路片区的历史演化与现状概述
        3.1.1 历史演化
        3.1.2 现状概述
    3.2 案例调研框架、样本、内容及方法
        3.2.1 确定调研框架
        3.2.2 确定调研样本
        3.2.3 确定调研内容及方法
    3.3 中山路片区商业街空间层面案例调研
        3.3.1 街道形态
        3.3.2 街道界面
        3.3.3 街道活力点
    3.4 中山路片区商业街功能层面案例调研
        3.4.1 功能构成
        3.4.2 营业现状
        3.4.3 经营模式
    3.5 中山路片区商业街社会层面案例调研
        3.5.1 活动人群
        3.5.2 活动类型
        3.5.3 活动分布
    3.6 中山路片区商业街问题总结
        3.6.1 商业街空间体验单调乏味
        3.6.2 商业街功能构成同质单一
        3.6.3 商业街文化性活动的可参与性缺乏
    3.7 相关调研个案对比
        3.7.1 空间层面个案对比
        3.7.2 功能层面个案对比
        3.7.3 社会层面个案对比
    3.8 本章小结
第4章 中山路片区商业街发展的分类分析
    4.1 空间层面分析
        4.1.1 空间的目标性分析
        4.1.2 空间的舒适性分析
        4.1.3 空间的场所性分析
    4.2 功能层面分析
        4.2.1 功能的供给分析
        4.2.2 功能的需求分析
        4.2.3 功能的干预分析
    4.3 社会层面分析
        4.3.1 文化性活动的参与主体分析
        4.3.2 文化性活动的活动内容分析
        4.3.3 文化性活动的聚集强度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中山路片区商业街提升模式与路径
    5.1 城市文化空间语境下的历史社区
        5.1.1 明确物质空间的媒介作用
        5.1.2 理解城市文化的多层次内涵
        5.1.3 强调人的联系的融合意义
    5.2 历史社区目标和商业街发展的关系
        5.2.1 历史社区目标下的中山路片区商业街发展基础
        5.2.2 历史社区目标下的中山路片区商业街提升模式
        5.2.3 历史社区目标下的中山路片区商业街提升路径
    5.3 商业街空间提升路径
        5.3.1 商业街网络系统重组
        5.3.2 商业街步行压力释放
        5.3.3 商业街慢行体验提升
    5.4 商业街功能提升路径
        5.4.1 商业街主题功能区划分
        5.4.2 商业街业态业种拓展
        5.4.3 商业街经营模式优化
    5.5 商业街社会提升路径
        5.5.1 文化性活动多元参与机制构建
        5.5.2 文化性活动内容传承创新
        5.5.3 文化性活动节点布局设置
    5.6 历史社区目标下的商业街整体规划构想
    5.7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创新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 访谈记录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6)规定与自致:海顿社会身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缘由
    第二节 选题意义
    第三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
        一、18世纪音乐社会研究
        (一)维也纳音乐生活
        (二)英国音乐生活
        (三)18世纪其他地区音乐与社会概况
        (四)指挥与乐队发展研究
        二、作曲家社会身份宏观研究
        三、音乐社会学研究
        四、与本文相关的海顿研究
        (一)传记研究
        (二)海顿社交研究
        (三)与海顿有关的音乐研究
第一章 相关概念解析
    第一节 社会身份
    第二节 赞助人(赞助制度)
    第三节 商业制
第二章 海顿规定性社会身份的扮演
    第一节 规定性社会身份的职业表现
        一、埃斯特哈齐之前的任职
        (一)海顿早期技能训练
        (二)成为“乐正”的职业素养准备
        二、尼古拉斯一世统治下的宫廷任职
        三、尼古拉斯一世逝世后的宫廷任职
    第二节 规定性社会身份下的音乐创作
        一、赞助人的审美趣味
        (一)审美趣味与社会身份
        (二)赞助人的音乐审美
        (三)埃斯特哈齐家族的音乐趣味
        二、应雇主要求的音乐创作
        三、迎合雇主的音乐创作
    第三节 规定性社会身份的形成原因
        一、职业发展的需要
        (一)赞助的历史
        (二)建立赞助关系的方式
        二、生存发展的需要
        (一)薪资
        (二)音乐家的地位
        三、贵族音乐竞争
        (一)竞争的缘由
        (二)竞争的表现
第三章 海顿自致性社会身份的诉求
    第一节 自致性社会身份的职业表现
        一、商人身份
        (一)海顿与赞助人
        (二)海顿与出版商
        二、贵族身份
        三、指挥身份
    第二节 自致性社会身份下的音乐创作
        一、狂飙突进:创作早期
        二、公共风格:伦敦时期
        (一)公共的含义
        (二)假想听众到现实听众
        (三)公共风格的确立
        三、《创世纪》:创作晚期
    第三节 自致性社会身份形成的反思
        一、中产阶层的英国听众
        二、以营利为目的的音乐会生活
        三、传统雇佣制的发展瓶颈
        (一)意识自由的受限
        (二)身份自由的受限
第四章 海顿社会身份转型的典型性与非典型性
    第一节 海顿社会身份转型的典型性
        一、民族意识的普遍化
        二、音乐的商业化
        三、思想的启蒙化
    第二节 海顿社会身份转型的非典型性
        一、与莫扎特身份的对比
        (一)曲折性
        (二)继承性
        (三)地域性
        二、与贝多芬身份的对比
        (一)与听众的相处
        (二)娱乐音乐与精英音乐意识形态
        (三)贵族赞助双方关系的转变
结论
参考文献
    一、中文文献
        (一)期刊杂志、硕博论文
        (二)专着
    二、英文文献
    三、英文文献网址
附录
    (一)海顿生平年表
    (二)海顿社会交际一览表
    (三)海顿财政收入一览表
    (四)海顿所获荣誉及加入协会
    (五)海顿乐队规模变化一览表
    (六)海顿遗嘱
    (七)海顿时代的货币
    (八)海顿的金钱观
    (九)海顿创作过程
致谢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参会论文

(7)论舒伯特声乐套曲《冬之旅》的悲剧内涵(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选题缘由及意义
        (一)选题缘由
        (二)研究意义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内研究现状
        (二)国外现状研究
        (三)研究现状分析
    三 研究思路与方法
第一章 《冬之旅》的创作语境
    第一节 德国早期浪漫主义音乐文化风貌
        一 德国浪漫主义文学运动的兴起
        二 德奥艺术歌曲的定型与繁荣
    第二节 舒伯特的晚期利德与《冬之旅》
        一 舒伯特的晚期风格及晚期曲目
        二 《冬之旅》的体裁地位
    第三节 《冬之旅》中悲剧内涵的产生缘由
        一 时代缩影
        二 悲情体验
第二章 《冬之旅》音乐本体的悲剧内涵探究
    第一节 文本中的悲剧因素
        一 诗作《冬之旅》的悲剧精神内涵
        二 诗作中悲剧性的具体表现
    第二节 音乐语言中的悲剧因素
        一 旋律走向
        二 调性布局
        三 和声语汇
    第三节 钢琴伴奏中的悲剧因素
        一 意象刻画
        二 情感诉求
        三 模拟步伐
第三章 《冬之旅》悲剧内涵的思考与评价
    第一节 悲剧内涵中的死亡意象
        一 死亡意象的阐释
        二 死亡意象的体现
    第二节 悲情写照在浪漫主义音乐中的意义
        一 折射浪漫主义艺术观念
        二 丰富浪漫主义音乐语言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8)从三维空间到精神家园 ——剧场对城市文化的影响与构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
    二、研究综述
        (一)关于“城市文化”的研究
        (二)关于剧场的研究
        (三)戏剧、剧场和城市文化的互动性研究
    三、研究对象及思路
    四、研究意义和创新之处
第一章 剧场的分类
    第一节 “剧场”考辩
        一、西方剧场的演变
        二、中国传统剧场的演变
        三、现代的“剧场”概念
        四、“大剧场观”的思辨
        五、本文“剧场”概念的界定
    第二节 剧场的类型和作用
        一、专业剧场
        二、多功能剧场
        三、剧场集群
第二章 剧场对城市文化的影响
    第一节 城市与城市文化
        一、城市
        二、城市文化
    第二节 剧场对城市文化影响的表现分析——以民国时期上海为中心
        一、剧场与中国传统的“观剧”习俗
        二、剧场与城市的民风习俗与价值观念
        三、剧场与市民对时尚潮流的追逐
        四、剧场与严谨有序的戏剧管理制度
        五、剧场与中外剧场文化的交流和碰撞
第三章 剧场设计对城市形象的建构
    第一节 CIS理论下城市景观形象人文识别的构建
        一、城市景观人文形象
        二、CIS理论与城市景观人文识别的构建
    第二节 建筑的意象化与空间文化认同
        一、建筑与意象的联合
        二、建筑意象的辨析与呈现
    第三节 剧场意象化与空间文化认同
        一、剧场的意象化成因及分类
        二、中国剧场的意象化表现
        三、剧场意象的空间文化认同
    第四节 剧场设计的开放性与受众互动体验
        一、建筑设计开放性解析
        二、剧场设计开放性的内涵及特点
        三、剧场设计开放性与受众互动体验
第四章 剧场演出对城市精神的塑造
    第一节 剧场演出与城市人文历史
        一、剧场演出与城市人文历史的互动性生成
        二、剧场演出与城市人文历史的悖论现状
        三、剧场演出与城市人文历史的理性构建
    第二节 剧场演出与城市文化环境
        一、剧场演出语境下的城市文化环境释义
        二、剧场演出与城市文化环境的人本主义契合
    第三节 剧场演出与城市美学建构
        一、城市美学刍议
        二、艺术介入城市美学构建的意义
        三、剧场演出与城市美学的三维建构
第五章 剧场经营对文化运行的保障
    第一节 剧场经营与城市经济发展的双向互动
        一、剧场经营与文化投入互动
        二、剧场经营与文化资产互动
        三、剧场经营与文化服务互动
    第二节 剧场经营与城市经济协调发展的运行机制
        一、文化资源——剧场的运营机制
        二、真实的文化需求与收益机制
    第三节 剧场经营与城市经济协调发展的路径
        一、文化体制革新路径
        二、“三位一体”的公共文化服务创新模式
余论
参考文献
附录 A:世界主要城市剧场情况
附录 B
附录 C:北京市剧场情况
附录 D:上海剧场情况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9)在追寻中发掘自我 ——勋伯格与歌剧《期待》再解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目的及意义
    第二节 本课题立题缘由及国内外研究现状
第一章 变革中的产物
    第一节 《期待》产生的社会环境
        一、社会状况
        1.维也纳的政治经济
        2.父辈的传统
        3.青年一代的反抗
    第二节 世纪末文化思潮
        一、非理性主义哲学兴起
        二、世纪末维也纳各个文化领域相互交融
        1.卡尔·克劳斯与勋伯格
        2.阿道夫·路斯与勋伯格
        3.康定斯基与勋伯格
        4.弗洛伊德与勋伯格
    第三节 勋伯格与《期待》
        一、勋伯格的早期创作与基本情况
        二、艺术道路上的探索
        三、《期待》的诞生
第二章 脚本的“反戏剧”特征与象征手法的运用
    第一节 虚化的戏剧背景
    第二节 意识流式的戏剧结构
        一、思绪的流动感
        二、思绪的多变性
        三、呓语式的语言风格
    第三节 象征手法的运用
        一、月亮的象征意义
        二、花园的象征意义
        三、森林的象征意义
第三章 音乐的颠覆性审美效应
    第一节 去中心化的音乐特点
    第二节 音乐动机的浮现式贯穿
    第三节 意味丰富的配器手段
        一、配器表现意识的流动与变化
        二、音色的修辞表达
        三、新音色的运用
    第四节 内心独白式的念唱音调
第四章 《期待》的人文内涵与作曲家的艺术态度
    第一节 对“期待”的再认知
    第二节 “不去追求美,而是努力地趋向于真实”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一
附录二
致谢

(10)雅各布·布克哈特与《艺术指南》(论文提纲范文)

附图
缩写符号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艺术与新导览形成
    一 概述
    二 《艺术指南》成书过程
    三 英译版概况
    四 导览手册与美术鉴赏
第二章 《艺术指南》与前人着作比较
    一 先行者弗朗兹·库格勒
    二 库格勒与布克哈特的合作
    三 旅行叙事:卡尔·施纳泽的《尼德兰书信集》
    四 库格勒与施纳泽的同名手册
第三章 意大利之旅
    一〈五天翻越阿尔卑斯山〉
    二 意大利的替代品:莱茵兰
    三 十年之后:“这是神佑的意大利”
    四《艺术指南》与19世纪中期旅行写作
第四章 Genuss与 Existenzbild
    一 乐趣[Genuss]含义衍变
    二 布克哈特的“Genuss”主体
    三 Genuss:艺术史研究的羊肠小路
    四 Existenzbild:人性之美与16 世纪威尼斯画派
第五章 文艺复兴与艺术指南
    一 文艺复兴艺术的三层含义
    二 莱奥纳多·达·芬奇:肖像画与《最后的晚餐》
    三 忧虑的对象:米开朗基罗
    四 写作方法的交织:拉斐尔
    五 类型画:文艺复兴绘画的研究方法
第六章 艺术指南与艺术史学科
    一 摇摆的艺术史观:方法的回归
    二 布克哈特在19世纪德语艺术史学科的地位
    三 沃尔夫林与布克哈特
    四 威廉·冯·博德笔下的布克哈特
    五 追随者瓦尔堡
结论
附录
    库格勒授课课程一览
    布克哈特历年讲座一览
    布克哈特讲稿一览
    1838,1846,1847/48 意大利之旅线路图
    1853/54《艺术指南》之旅线路图
参考文献
    布克哈特着作
    他人着作
    外文论文
    中文着作
    中文论文
图录
致谢

四、热衷文化生活的维也纳(论文参考文献)

  • [1]回望“昨日的世界”——茨威格诞辰140周年重读《昨日的世界》[J]. 杨荣. 中国图书评论, 2021(12)
  • [2]以“结构史”思维探究马勒《第五交响曲》[D]. 王艺锦. 天津音乐学院, 2021
  • [3]民国时期民众教育馆美育工作研究(1927-1949)[D]. 石磊. 南京艺术学院, 2021(12)
  • [4]1930年代上海家装设计的现代性路径研究[D]. 丁俊. 江南大学, 2021(01)
  • [5]历史社区目标下的厦门中山路片区商业街发展研究[D]. 鲍沁雨. 华侨大学, 2020(01)
  • [6]规定与自致:海顿社会身份研究[D]. 刘尹. 南京师范大学, 2020(04)
  • [7]论舒伯特声乐套曲《冬之旅》的悲剧内涵[D]. 徐英懋. 上海师范大学, 2020(07)
  • [8]从三维空间到精神家园 ——剧场对城市文化的影响与构建研究[D]. 李依伦. 山西师范大学, 2019(05)
  • [9]在追寻中发掘自我 ——勋伯格与歌剧《期待》再解析[D]. 李彩岩. 天津音乐学院, 2020(08)
  • [10]雅各布·布克哈特与《艺术指南》[D]. 吴京颖. 中国美术学院, 2019(02)

标签:;  ;  ;  ;  ;  

维也纳,热爱文化生活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