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主要银行体系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日本主要银行体系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一、日本主银行制度的过去现在与未来(论文文献综述)

范瀚文[1](2019)在《供给侧改革视角下的中国制造业僵尸企业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进入新时代,我国要实现在21世纪中叶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目标。新时代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关键是促进实体经济供给质量的提升,从而建立我国经济质量上的优势。制造业既是实体经济的核心,又是持续发展的根基,保持制造业健康高效运转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虽然我国目前已经拥有了庞大而完备的生产制造体系以及生产能力,但整体上供给质量不高,难以及时应对消费结构的变化。因此,通过制造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升制造业的供给质量成为发展面向新时代制造业的必由之路,而解决制造业僵尸企业问题则是其中的核心环节。我国步入工业化后期之后,经济增速由高速转向中高速的放缓趋势明显,制造业受累程度更为严重。2015年全国制造业增加值增速仅为3.5%,是近十年来最低增速。虽然自2016年开始呈现缓慢回升的态势,但已经增长疲态尽显,产能过剩、成本上升、利润下降和库存高企等矛盾显现出来。在这些表层矛盾背后,深层次的结构性矛盾更加值得注意。当前我国制造业深层次的矛盾主要表现在供给与需求的结构错配方面,即供给与需求不相匹配,市场难以出清。一方面,低端产品供给远大于需求,出现严重的产品过剩,造成大量资源浪费。另一方面,中高端产品供给不能满足需求,产品质量数量都不足,市场份额被国外占有。这种现象源于我国制造业长期以来过度依靠要素投入获取增长,形成低端路径依赖,而低技术投入的结果必然是低端的产出,无法适应国际和国内逐渐提高的产品精细化、高端化、个性化需求。因此,我国制造业必须通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转型升级,由无效低端的旧供给逐步转变为高效高端的新供给,实现制造业供给与需求的对立统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根本目的是提升全要素生产率,而提升全要素生产率的途径可以归结为技术进步和资源重新配置两种,解决僵尸企业问题正是后者,这就建立了僵尸企业问题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逻辑关联。僵尸企业作为低端无效供给的代表,长期占用大量资金、土地、机器设备等宝贵资源却不产生经济效益,直接拉低了生产要素的使用效率。不仅如此,僵尸企业还会对正常企业产生溢出效应,影响它们的健康运行。僵尸企业作为本应该退出市场的无效供给在市场中继续生存,甚至还持续扩大已经过剩的产能,是我国制造业新旧供给转换和供给质量提升的一大障碍。由于僵尸企业是微观供给主体,因而僵尸企业问题首先是供给侧的问题,解决制造业僵尸企业问题的任务于当下显得既艰巨又紧迫。本文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视角下研究我国制造业僵尸企业问题有助于认清僵尸企业问题的本质,更好地为制造业转型升级扫除这一障碍。本文的研究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观察视角,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为理论基石,以中国实体经济的支柱制造业为研究主体,以妥善解决僵尸企业问题为核心目标来展开。首先,本文根据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相关理论对僵尸企业问题的本质做出解释,为展开研究奠定理论基础。同时为更好地承接现有研究成果做出针对我国国情和现实的僵尸企业问题研究,进而对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了梳理与分析。其次,本文根据我国实际情况对国际流行的僵尸企业识别法进行修正,并分地区、行业和所有制展示了我国制造业僵尸企业问题的现状。对僵尸企业危害的分析表明僵尸企业问题是阻碍制造业新旧供给转换和转型升级的一大障碍,想要化解制造业结构性矛盾就必须妥善解决僵尸企业问题。再次,本文基于供给侧角度对制造业僵尸企业的形成机理进行了分析,将僵尸企业问题作为供给问题分析有利于从深层发现僵尸企业问题产生的本质原因。进而本文通过实证分析验证了僵尸企业造成的供需错配影响,并深入考察政府干预因素对僵尸企业危害的放大作用,旨在证明依靠市场自发作用才是清退僵尸企业的最优途径。最后,本文选取与我国具有相似之处的东亚模式代表国家日本和韩国作为样本,在分析这两个国家处理僵尸企业问题的成功经验与失败教训的基础上,提出解决我国制造业僵尸企业问题的对策建议。本文基于供给侧改革的视角对我国制造业僵尸企业问题从现状、危害、形成机理、国际比较以及对策建议等方面进行了一个较为完整的研究,研究的主要结论如下:第一,我国现阶段的制造业僵尸企业问题不是周期性问题,不能通过刺激政策解决。我国制造业企业作为供给主体对需求的“质”和“量”变化的适应性差,一旦面临需求冲击就会爆发僵尸企业问题。由于刺激政策只能掩盖而不能真正解决供给与需求结构不匹配的矛盾,因此刺激政策对我国制造业僵尸企业问题的缓解效果是短暂的,解决方式需要从供给侧管理入手。第二,从正常企业沦为僵尸企业是一个复杂的变化过程,是很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首先,产业供给结构失衡是制造业僵尸企业形成的外部诱因。由于产业政策诱导、政府间竞争和宏观经济波动等因素,产业供给结构会发生失衡。在产能过剩的行业,僵尸企业更容易滋生。其次,企业供给质量低下是制造业僵尸企业形成的内在基础。创新能力不足、管理体制不合理以及优秀企业文化缺失这些因素都会导致企业供给质量的低下,从而逐渐丧失自生能力,只有外力扶持才能继续存活。最后,无效供给无法清除是制造业僵尸企业形成的本质原因。僵尸企业未能被市场的力量所清退得益于银行和政府造成的软预算约束以及低效退市机制的阻碍作用。第三,制造业僵尸企业对供求匹配产生抑制作用,非国有企业成为主要受害者,而政府干预的加强会加深这一危害。僵尸企业作为无效供给不仅大量侵占有限资源,还破坏市场竞争秩序,加剧正常企业面临的融资约束问题,阻碍了有效供给的增量提质。正常企业作为供给主体适应外部需求变化的能力被削弱,从而对供给和需求的匹配产生负面影响,即表现为僵尸企业对非僵尸出口企业的出口规模产生挤出效应。由于国有企业的所有制优势,所受僵尸企业的影响并不显着,而民营经济的活力则受制于僵尸企业问题。此外,政府干预因素的负面作用表明行政手段并不利于直接解决僵尸企业问题,促使僵尸企业在市场的作用下自行退出是最好的选择。第四,解决我国制造业僵尸企业问题的根本在于供给侧改革即体制机制改革,落脚点是建立并维持正常的银企关系与合理的政企关系。首先,进入新常态之后的僵尸企业问题并非周期性问题而是阶段性问题,应该从供给侧的视角重新审视并通过体制机制改革解决。其次,建立正常的银企关系是重要一环。构建完备市场需要同时推进金融市场改革与国资国企改革,解除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受到的制约因素并促使国有企业成为真正的市场主体。最后,建立合理的政企关系是另一个重要环节。推行有限政府需要深化行政体制改革从而减少政府对经济的干预,让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充分发挥作用。第五,由于我国制造业僵尸企业问题成因复杂,因此解决对策同样也需要从多方面共同发力,协同推进经济结构调整与体制机制改革,其中经济结构调整又包含产业结构和企业结构两方面。产业层面上的对策是减轻产业供给结构失衡;企业层面上的对策是提升市场主体供给质量;制度层面上的对策是推进市场体制机制改革,从而沿着减少存量和控制增量的思路来解决我国制造业僵尸企业问题。本文主要的学术贡献在于:第一,从供给侧的视角指出僵尸企业问题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内在联系。僵尸企业问题从供给侧的视角来分析就是如何顺利淘汰旧供给并转型升级为新供给,如何减少无效供给并增加有效供给的问题。解决僵尸企业问题就是消除资源重新配置的障碍,最终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本文从供给侧视角对我国制造业僵尸企业的形成机理进行分析,为化解供给侧的矛盾奠定新的理论基础。第二,在对我国制造业僵尸企业进行识别时加入政府补贴的因素对现有识别法进行修正,提出一种将补贴软约束情况考虑在内的识别法。本文通过制造业企业大样本数据对僵尸企业造成的供需错配影响进行了实证检验,其中政府干预因素的负面作用表明行政手段并不利于直接解决僵尸企业问题,促使僵尸企业在市场的作用下自行退出是最好的选择。第三,本文提出我国进入新常态之后的制造业僵尸企业问题是阶段性问题,应该从供给侧的视角重新审视并通过体制机制改革解决,落脚点是建立正常的银企关系与合理的政企关系,促使僵尸企业在市场作用下自行退出。进而,本文据此提出解决我国制造业僵尸企业问题的对策建议。

孙菲菲[2](2019)在《中美场外交易市场发展比较研究》文中提出场外股权交易市场(下文简称为“场外市场”)是一国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功能在于服务于中小企业、科技创新企业和区域金融的直接融资发展。这对于直接融资中的基础性经济金融、结构化产业融资发展、区域经济融资发展和多层次资本市场功能体系发展的意义重大。场外市场的深化改革和加速发展,建设功能完善立体覆盖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是十九大之后国家金融体系改革深化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然而学术研究中对场外市场的关注还显不足,对于场外市场的发展和功能构建缺乏理论化的总结和实证性的分析。有鉴于此,本文选题定位于中国和美国场外市场发展比较研究,基于中国和美国场外市场的结构性功能对比研究和实证分析,总结中美场外市场发展的发展特征及功能特点,中美场外市场的功能类比和功能差异,并检验制度要素对中美场外市场发展的调节作用,从而归纳出对我国场外市场发展的借鉴与启示。本文遵循比较研究的技术路线,通过国际场外市场发展实践比较经验总结出一般性的场外市场发展特征,归纳场外市场发展的动因、过程、调节因素以及结果,并进一步聚焦于中国和美国场外市场发展的系统性比较分析。首先,美国和中国在国情、发展阶段和产业结构不同,但是两者都是全产业链和多区域的大国经济结构,场外市场的规模也相近,具有较强的可比性;其次,中美两国在制度要素特征上存在显着的差异,有助于检验制度环境对于场外市场的调节作用。由此,本文通过对两国场外市场发展和发展特点以及场外市场挂牌公司的数据进行比较,从功能构建和制度因素的调节作用方面,对中美场外市场发展的比较特征进行数据描述和计量检验,从而最后归纳出本文关于中美场外市场发展比较分析的研究结论。本文的分析发现,中国和美国的场外市场在发展动因和制度设计上有整体相似性和诸多特征区别。美国的场外市场发展动因之一是企业对挂牌市场的分层需求,而中国场外市场的发展则受到了流动性需求的推动。通过实证分析,首先本文发现中国场外市场在规模上迅速赶超美国,但交易的活跃度、挂牌企业规模和和结构上仍存在较大差异;其次,中国场外市场企业的平均收入和平均市值均远小于美国,且中国的行业集中度和区域集中度高于美国;再次,本文还发现中美两国场外市场在功能上呈现共性和差异性,两国场外市场都具有信息发现功能、技术创新和提升企业价值的功能,但两国场外市场在平滑风险、帮助企业获取金融资源方面具有差异性,同时没有发现中国市场对公司治理有显着的积极作用。同时,本文认为场外市场作用的差异源自于中美两国的制度环境差异,进而对制度环境如何影响场外市场的功能作用进行了理论化的归纳。基于以上研究结果,本文总结了对中国场外市场功能完善发展的建议:中国场外市场在不断完善现有规则之外,应探索除财务绩效和规模之外的分层标准,并在制度环境支持的地区率先进行尝试,最大化发挥当下场外市场的作用。长期而言应对制度环境进行完善,如增加司法投入和资源、增加市场化程度、减少政府对市场的干预,形成市场的风险文化、完善信用体系、建立其他金融制度(如银行和主板市场)与场外市场之间的互动和联系(如升降板制度),可以更好地释放场外市场的潜力。

王克馨[3](2015)在《中国产融结合发展模式与路径选择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全球性金融危机所带来的阴霾,至今仍未彻底消散,而现阶段中国经济发展呈现出的“新常态”,显然也意味着当前所处的经济转型与升级的特殊时期,既充满着较大的风险与压力,同时也又带来了各种机遇与挑战。在这个过程中,“产融结合”发展近年来被誉为是中国企业做大做强的“必由之路”,同时也是世界范围内经济发展的“大势所趋”。本文对国内产融结合发展历程与基本现状进行了考察,结果发现当前国内的许多大型产业集团,也的确都正在或已经走上了产融结合发展的道路。回顾过去,从上个世纪80年代“东风汽车”申请设立“产业银行”,到后来各大型企业集团纷纷开始涉足金融板块,再到如今“央企挑大梁”掀起“产融结合巨浪”,产融结合发展已经成为当前推动经济转型升级过程中无法回避的一项重大课题。毫无疑问,在经济转轨与社会转型的特殊时期,我们同样需要借鉴国际上的有益经验来实现跨越式发展,而产融结合发展模式显然也应包括在内。例如,产融结合能够带来交易成本的降低、有助于消除信息不对称,以及帮助工商企业和金融企业迅速扩张并实现资本增值与高额回报等。然而,有关国内产融结合发展需要关注可能存在的各种风险,也同样一直没有被各方所忽视,尤其是在2004年的“德隆事件”之后。2009年以来,随着国资委等主管部门对于“产融结合发展”态度的逐渐明朗化,以及后又传闻可能“设限”,国内以“央企”和各行业龙头企业为首的大型企业集团,都开始了新一轮的产融结合计划。例如,“中石油”打造了包含银行、信托、租赁、保险等在内的“昆仑系”金融帝国,并几乎拿到了所有类型的金融牌照;“宝钢集团”从1998年开始涉足金融业之后,旗下的华宝信托在其后的10年里创造了连续盈利的奇迹,并一直在致力于其金融版图的扩张。不过,在“央企”与“行业龙头”纷纷实施产融结合的背后,通过与发达国家企业产融结合绩效作一个简单比较,就可以发现国内产融结合发展的初级阶段特征十分明显。另一方面,从金融体系改革与发展的角度,如何改善和加强对于产融结合发展的有效监管问题,也一直是政府、企业和学术界等有关各方所共同关注的重要问题。为此,在当前的社会经济发展环境之下,国内的产融结合发展究竟是不是一个“必然选择”?产融结合发展的具体模式如何选择?面对各种潜在风险如何确保产融结合的健康有序发展?本文对于当前国内产融结合发展问题的研究,正是带着这样一系列的疑问展开的。本文对于中国产融结合发展模式与路径选择的研究,主要以现阶段中国经济与社会发展所处的特定阶段与现实国情为背景,通过对产融结合的理论与现实基础、主导模式、利弊分析,以及政府在其中所应当发挥的作用等的分析,对中国产融结合的发展历程与基本现状、作为基础条件的银企关系与资本市场发展,以及当前中国产融结合发展的风险防范与政府规制等,依次展开深入地分析与研究。按照本文的研究主题与研究思路,本文的框架结构可以归结如下:第一部分为导论,包括本文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重点对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综述,同时交代本文研究思路与主要框架、研究方法,以及主要创新与不足等;第二部分为产融结合的框架分析,主要对产融结合所涉及的理论基础进行梳理,并分析总结产融结合的主导模式、政府的角色定位,以及产融结合的利弊等;第三部分为中国产融结合的发展历程与基本现状,主要针对中国产融结合所走过的发展阶段,分析现阶段国内产融结合发展的基本现状与主要问题;第四部分为新型银企关系构建与资本市场发展分析,这是当前国内产融结合发展的重要基础,因此本部分分别就两者的发展与影响,进行深入分析与总结;第五部分为中国产融结合的模式选择,根据前文的分析与研究,就当前国内产融结合发展模式选择,所需要考虑的现实条件与基本问题进行思考和总结;第六部分为中国产融结合的风险防范研究,即依据当前国内产融结合发展的实际情况与规划模式,着重分析如何进行相关风险的防范问题;第七部分为中国产融结合的政府规制研究,即在前述分析的基础之上,对比和总结发达国家的相关经验与当前存在的问题,提出规制的方向与着力点;第八部分为全文的主要结论与政策性建议,总结针对现阶段国内产融结合发展模式与路径选择,所能够采取的推动产融结合顺利发展的政策建议。本文的主要创新点可以归结为如下三个方面:第一,提出了中国产融结合发展模式与路径选择的一个分析框架。到目前为止,国内对于产融结合的大量相关研究,要么侧重宏观视角的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要么侧重微观视角的企业经营层面的分析。本文在对当前的产融结合理论研究与实践状况进行总结的基础上,首先提出了一个产融结合的分析框架,以确定当前产融结合发展的理论基础、主导模式与利弊等等。这样的一个分析框架,既是对全文研究范围的一个限定,同时也提供了一种分析思路;第二,将新型银企关系的构建与资本市场的充分发展,作为当前中国产融结合发展的基础条件进行了深入分析。根据笔者对大量相关研究的分析与总结,许多研究对于中国产融结合发展问题的分析,尽管实际上都是将银企关系与资本市场的发展作为前提,甚至将银企关系视为“起点”,但是往往也都没有进行明确交代与深入分析。为此,本文在提出分析框架之后,首先对银企关系与资本市场的发展问题进行全面深入地分析,真正将两者作为基础条件摆在重要位置;第三,运用案例分析的方法,对于当前与未来中国产融结合的模式选择与风险防范,以及政府规制进行了深入研究,从而为发展模式与路径选择奠定了有力基础。尽管案例分析方法的运用不能算作是创新,但是对于本文研究主题下产融结合发展当前与未来风险的防范问题,这一方法的运用却是相对稀缺的,同时笔者也从业内人士的视角进行了思考与分析,并主要列举分析两个民营企业集团的例子。因此本文在这方面所运用的案例分析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看作是对国内产融结合研究的一个必要补充。由于笔者学术水平的限制以及时间上的种种制约,本文也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一方面,就笔者自身而言,由于长期从事“私募股权投资”等方面的业务,尽管熟悉具体的操作,但同时也显示出笔者对相关理论掌握的不够深入和透彻。这就使得在研究的过程中,对于一些现象和问题及其可能造成的影响的分析可能不够深入,尤其是对宏观经济影响的把握方面;另一方面,从客观的环境条件上来看,本文研究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时间和资料等方面的制约,时间上的紧迫使得有些方面的研究,依然存在着进一步优化的空间,而资料方面的限制则可能会导致在行文和阐释上说服力的欠缺。不过,对于本文研究中可能存在的各种问题,无疑都是笔者今后要努力改进的方向。

臧玉荣[4](2015)在《国有资本产融结合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的融合是当前经济发展中的一个重要课题。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交通、通讯、信息等的交易成本锐减,国际间的直接投融资、技术转让成为世界市场上最具有活力的竞争模式。生产、市场、资本的全球化成为经济发展的时代背景。一方面,新兴经济体可以较为容易地获得发展所需的资金、技术和先进经验;另一方面,又要面对发达经济体来自成熟的贸易、金融和生产优势的挤压。我国的国有资本组成不仅是社会主义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所以要保持国有经济的主体地位,必须要增强国有资本的运营效率,切实提高国有资本的保值增值能力和核心竞争力,尤其是要可持续的保有国有资本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只有不断创新国有资本运营方式和模式,走产融结合之路,才能实现这一目的。我国国有资本产融结合必须遵循以下原则:一、要保持国有资本中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比例适度,维持产融平衡。产融结合,重点是要保证充分的为产业资本服务,为实体经济服务。而我国的国有资本运营要想焕发新的活力,更需要保持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的比例适度,优化结构,只有才能在金融逐步放开的过程中确保产融平衡。国有资本产融结合,首先要解决国有企业内部资金不足问题。要拓宽企业融资渠道,变对银行高度依赖的间接融资转化为市场化的、多元化的直接融资。这不仅能够缓解信贷资源紧张的种种压力,还能够从根本上把国有企业的负债比率降低下来。因为国有企业,尤其是处于产业链上游的重化工业国有企业通常都属于资本密集型企业,它们拥有大量可以作为抵押的资产,可以满足银行的审慎性、控风险的要求,容易获得银行贷款。而这些国有企业大多处于产能过剩阶段,国家宏观调控政策中这些国有企业应该逐步弱化对重化工的生产经营,并实现产业资本的战略性转移。其次,国有资本产融结合还是国有企业走向世界,提高国际竞争力的战略起步。中粮集团、华润集团、联想集团等在产融结合、产融平衡方面都具有比较成功的例子。比如中粮集团通过全产业链投资,支撑起这项发展战略的根本原因就是中粮集团的运营布局涉及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信托公司、财务公司、期货等,其金融板块的收益远远大于实体产业链的收益,对全产业链的运营模式起到了充分的辅助服务作用。近年来,我国国有企业产融结合初具规模。在国资委管理的117家中央企业中已有87家实现了不同程度的产融结合。其中成功范例更是不胜枚举,由此可见,只有国有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的融合保持适度比例,才能促进产融平衡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二、要以满足产业资本发展需求为目标,创新金融资本的运作模式。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较市场经济建设起步更晚。迄今为止,我国资本市场未臻完善仍是制约国有企业竞争力提升的主要瓶颈。随着国有企业规模的逐步扩大,能否实现产融平衡就成了解决国有企业形成核心竞争力和盈利优势的重中之重。国有企业,尤其是处于产业链上游的资本密集型国有企业,依靠传统的产能性扩张战略,无法使自身的发展速度与整个市场体系相匹配,从而会在激烈到市场竞争中被边缘化或被淘汰。当前,金融资本平均利润率明显高于产业资本利润率,如果国有企业的发展战略仅局限于单一的产能型成长,甚或如果国有企业的资本化运营过于式微,都会极大地制约发展速度的提高。要提高国有资本的资本化运营效率,必须创新金融资本运作模式。这就要求:⒈继续深化金融制度的改革,创新金融环境;⒉促进金融工具创新发展,提高市场的有效性,满足投资者需求;⒊加速国有资本股权化改革,将国有资本运营纳入统一的市场主体中,公平参与市场竞争,提高经济发展的效率。三、完善资本市场建设,为国有资本投资公司的资本化运营奠定基础。“组建国有资本运营公司,支持有条件的国有企业改组为国有资本投资公司”是十八届三中全会上提出的国有资本运营新思路。完善资本市场建设,推进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推动股权融资,提高直接融资比重,为国有资本投资公司的资本化运营提供良好的市场环境和制度保障。⒈加快发展国有企业直接融资可以拓展国有企业融资渠道、改善国有企业负债结构,降低银行因为不良资产造成的信贷资源占用和信贷风险,但同时也对市场环境提出来更高的要求——完善的信用体系、发达的资本市场以及规范有效的监管等等。在这些条件尚不完备的情况下,直接融资的风险其实远大于间接融资,当前我国国有企业只能适度发展直接融资。⒉资本市场上国债和企业债券的发行与股票发行比重失衡,资本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难以发挥,制约着国有企业的机制转换,无法更好地为国有产资本的发展服务,同时也是信用体系发展不良的一种表现。⒊我国资本市场难以取得突破性进展的主要原因在于资本市场的发行和交易制度的过度“行政化”。资本市场的完善,从核准制到注册制的转变是重要的举措,期待在实践中检验这一制度的实施效果。本文对国有资本运营从产融结合的角度入手,是因为随着国有企业改制的逐步完成,在市场上的表现如何成为检验国有资本保值的重要依据。而国有资本的有序高效运营也能够促进多层次市场体系的建设,从而使得处于发展模式和发展速度“双转轨”时期的我国经济得以迅速恢复和腾飞。

涂菲[5](2012)在《日本主银行制的演化动力、区间及约束条件》文中认为作为日本金融制度和治理结构核心内容的主银行制正在发生演化,演化的动力来自于企业、银行和政府等三个主体的行动。但三者的目标并不相同,企业和银行权衡风险、收益和信念等目标,政府权衡总体政策、利益集团要求和信念等目标。各主体受权力结构和行动能力的制约,前者由市场权力和政治权力构成,后者由谈判能力和游说能力构成。主体互动使主银行制演化产生了三个区间:存续、改变形态和瓦解。在不同条件下,主银行制可能处于某个区间之内,但并非处于完全衰落之中,而是表现出一定的演化特征。

郑秀君[6](2009)在《日本主银行制度研究综述》文中认为中国正面临着一个如何构建与未来中国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相适应的现代金融体系的重大课题,而且中国和日本在不同时期存在相似的经济环境。因此,搜集了中国学者写的"关于日本主银行"方面的文献,从理论研究与实证研究两个方面进行评析,希望对中国金融体系改革道路的选择提供参考。

刘丹[7](2008)在《日本主银行体制的兴衰》文中研究说明日本的主银行体制是日本银企之间主要的融资和治理体制,它形成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初期,在20世纪50年代初期至70年代中期,该体制达到了鼎盛时期,同时也推动了日本经济的高速增长。但是,从70年代中期开始,随着日本金融的自由化和国际化,主银行体制赖以存在的环境发生了变化,其发挥作用的根基开始削弱,该体制由兴盛转为衰落。由于未能及时的改革,该体制的种种弊端在一定程度上促使了80年代末期严重的泡沫经济。泡沫经济崩溃后,日本经济一直在泥沼中挣扎,不良债权的扩大,大量金融机构和企业倒闭。这时日本政府才意识到要彻底的改革日本的金融旧体制,包括主银行体制。我国与日本共处在东亚的经济和文化圈,贸易往来相当的密切,有着相似的发展背景,中国的经济与日本的经济之间的相关性毋庸置疑。在这个时候,重新审视日本经济发展的经验和教训,对于经济正处于转轨中的我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共分为三章,运用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方法。第一章简要介绍日本主银行体制的概念和特征,在特征中从主银行与企业的关系、主银行之间的关系以及监管当局与银行业的关系三个方面来论述。第二章以主银行与企业的关系、监管当局与银行业的关系为主线详细分析了主银行体制的兴衰过程和日本政府对该体制进行的改革。第三章运用关系型融资理论论证了主银行体制兴衰的原因,并且探求了日本未来的企业融资模式,最后为我国的经济发展提出了几点启示。

韩璐[8](2006)在《日本主银行体制的演进及其对中国金融制度安排的启示》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日本主银行体制是一种独特的制度安排,它曾有力地支撑了战后日本经济的高速增长,可是现在却又成为日本经济复苏的制度性障碍。本文从这一体制的形成与演变入手,分析了对于不同阶段日本经济所产生的促进与局限作用。并通过横向比较,揭示出日本主银行体制为代表的银行主导型金融体制与美英等国以资本市场为基础的市场主导型金融体制相比,各有优势并且互补性很强。在此基础上,本文探讨了日本主银行体制作为后发国的一种金融制度安排,对中国金融体制改革的重要借鉴意义。

焦建[9](2006)在《日本和美国银行治理模式比较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商业银行在各国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银行自身的健康发展对经济增长具有重要影响,而商业银行能否获得健康发展主要取决于自身的治理效果。作为主要从事吸收公众存款和发放贷款的金融中介,银行治理的核心应该是解决两种信息不对称问题—利益相关者与银行之间以及银行与借款人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作为主要的银行治理模式,日本和美国的银行治理在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方面具有各自的优点,但是也都存在不足。论文的目的在于通过分析两国银行治理模式的演进过程,比较两种银行治理模式的有效性和不足,以及治理有效性对制度环境的依赖程度,展望两国银行治理模式的未来发展趋势,并给出两国银行治理经验对我国银行治理的启示。论文使用了比较分析的方法对日本和美国银行治理模式进行了系统分析。在分析的中注意理论分析和实证分析的结合。在对风险管理和银行绩效的分析中将管理学方法与经济学理论进行有机结合,增强了理论对实践的指导意义。论文的创新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论文以银行治理模式的演变历程为线索,对两国银行治理模式进行比较,认为相对各自国家的普通公司治理模式来说,两国银行治理模式在演变过程中表现出更为明显的趋同性,但是由于文化、习俗和法律等制度环境的稳定性,两国银行治理仍将保持显着的传统公司治理模式的基本特征,而银行治理模式的有效性依赖于制度环境。其次,强调了资本结构和信息不对称问题对银行股东治理的风险偏好的影响,更为清晰地阐明了银行治理的特殊性,提出银行治理的重点在于风险管理。第三,在对银行监管制度的比较分析中,提出将银行内部治理参数纳入监管机制设计,加强银行监管机制的治理促进作用的观点。最后,通过对银行对外融资结构对银行自身治理的影响角度分析,提出有助于提高银行治理的混业经营模式。论文首先从梳理普通公司治理理论入手,提出银行治理问题的特殊性,明确银行治理主要解决两种信息不对称问题,然后对现有银行治理理论进行总结,提出银行治理目标是在维护股东、存款人、社会公众以及其他利益相关者利益的基础上,实现银行价值的最大化。论文第二章分别结合日本和美国银行治理模式的演变历程对其基本特征进行总结,并对两种模式的治理效率进行比较,为后面三章从银行内部治理和外部治理

车维汉[10](2006)在《日本主银行体制研究述评》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日本主银行体制是一种独特的制度安排,它曾有力地支撑了战后日本经济的高速增长,可是现在却又成为日本经济复苏的制度性障碍。主银行体制作为后发国的一种融资体系,对于发展中国家有重要的借鉴意义。主银行体制以其与企业间长期交易关系为基础,与美英等国以资本市场为基础的融资体系相比,具有明显不同的特征。

二、日本主银行制度的过去现在与未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日本主银行制度的过去现在与未来(论文提纲范文)

(1)供给侧改革视角下的中国制造业僵尸企业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二、相关概念界定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四、研究内容与框架
第一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第一节 理论基础
        一、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解释
        二、西方经济学经济理论解释
    第二节 文献综述
        一、僵尸企业的内涵与识别
        二、僵尸企业的产生原因与不良影响
        三、僵尸企业的处置方式
        四、文献评述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我国制造业僵尸企业现状与危害剖析
    第一节 我国制造业僵尸企业的识别方法
        一、国际僵尸企业识别法的发展演进
        二、国际僵尸企业识别法在我国的适用性
        三、针对我国僵尸企业的识别法修正
    第二节 我国制造业僵尸企业的现状
        一、整体变化趋势
        二、分地区分布情况
        三、分行业分布情况
        四、分所有制分布情况
    第三节 我国制造业僵尸企业的危害剖析
        一、加剧供需结构的错配
        二、抑制有效供给的产生
        三、阻碍制造业转型升级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我国制造业僵尸企业的形成机理:基于供给侧视角的分析
    第一节 制造业僵尸企业形成的外部诱因:产业供给结构失衡
        一、选择性产业政策诱导
        二、地区间经济增长竞争
        三、国内外宏观经济波动
    第二节 制造业僵尸企业形成的内在基础:企业供给质量低下
        一、技术创新能力不足
        二、管理体制问题突出
        三、工匠精神普遍匮乏
    第三节 制造业僵尸企业形成的本质原因:无效供给无法清除
        一、银行提供僵尸信贷支持
        二、地方政府父爱主义保护
        三、市场低效退出机制阻碍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我国制造业僵尸企业对供求匹配的影响:基于出口规模的实证检验与分析
    第一节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一、出口规模挤出效应分析
        二、企业所有制异质性分析
    第二节 研究设计
        一、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二、模型设定与变量说明
    第三节 实证检验
        一、描述性统计
        二、回归结果分析
    第四节 政府干预作用的进一步分析
        一、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二、实证检验
    第五节 稳健性检验
        一、改变僵尸企业识别的严苛度
        二、选择性偏差问题的处理
        三、内生性问题的处理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僵尸企业问题处理的国际经验与启示
    第一节 日本的僵尸企业问题
        一、日本僵尸企业问题的经济背景
        二、日本僵尸企业问题的制度根源
        三、日本僵尸企业问题的处理实践
    第二节 韩国的僵尸企业问题
        一、韩国僵尸企业问题的经济背景
        二、韩国僵尸企业问题的制度根源
        三、韩国僵尸企业问题的处理实践
    第三节 经验与启示
        一、从供给侧视角审视僵尸企业问题
        二、正常的银企关系衍生于完备市场
        三、合理的政企关系产生于有限政府
    本章小结
第六章 解决我国制造业僵尸企业问题的对策建议
    第一节 产业层面:减轻产业供给结构失衡
        一、推动“一带一路”建设创造合作机遇
        二、推进“互联网+”战略培育产业新业态
        三、推行区域差异化策略促进产业转移承接
    第二节 企业层面:提升市场主体供给质量
        一、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提升企业创新动力
        二、激发企业家活力催生高效率民营企业
        三、鼓励企业服务化转型实现价值链攀升
    第三节 制度层面:推进市场体制机制改革
        一、健全市场退出机制,提高破产程序效率
        二、完善金融市场制度,培育独立市场主体
        三、降低政府干预程度,推动产业政策转型
    本章小结
研究结论与展望
    一、主要研究结论
    二、可能的创新之处
    三、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附录
致谢

(2)中美场外交易市场发展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导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相关核心概念界定
        1.2.1 金融结构与比较金融结构
        1.2.2 比较制度分析理论
        1.2.3 场外市场与多层次资本市场
        1.2.4 区域性股权交易市场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
    1.4 研究创新与研究不足
2.文献综述:比较金融结构与场外市场发展
    2.1 比较金融结构:功能金融观的理论分析
        2.1.1 金融结构相关理论研究回顾
        2.1.2 比较金融结构理论的功能纬度
        2.1.3 比较金融结构理论的动态演绎
    2.2 比较金融制度:最适金融结构的理论分析
        2.2.1 经济发展的阶段性与金融结构
        2.2.2 制度经济学理论与金融结构
        2.2.3 比较金融结构理论的发展方向
    2.3 基于比较金融结构的场外市场发展
        2.3.1 场外市场相关理论研究回顾
        2.3.2 场外市场与经济发展的作用机制
        2.3.3 场外市场与金融结构的作用机制
    2.4 本章小结
3.金融体系与场外市场发展的国际比较
    3.1 金融体系发展的比较分析
        3.1.1 美国金融体系的发展与变化
        3.1.2 英国金融体系的发展与变化
        3.1.3 日本金融体系的发展与变化
        3.1.4 德国金融体系的发展与变化
    3.2 各国金融结构与场外市场发展的比较分析
        3.2.1 美国金融市场与场外市场
        3.2.2 英国金融市场与场外市场
        3.2.3 日本金融市场与场外市场
        3.2.4 德国金融市场与场外市场
    3.3 场外市场发展的国际比较及制度要素分析
    3.4 理论分析和研究假设
    3.5 本章小结
4.美国场外市场的结构、制度要素与发展
    4.1 美国场外市场结构
        4.1.1 OTCBB
        4.1.2 OTC Markets
    4.2 美国场外市场的制度要素与发展
        4.2.1 分层体系
        4.2.2 交易制度、退市制度和转板制度
        4.2.3 监管体系:NASD监管
        4.2.4 信息披露
    4.3 美国场外市场的功能总结
    4.4 本章小结
5.中国场外市场的结构、制度要素与发展
    5.1 中国场外市场结构
        5.1.1 新三板
        5.1.2 四板市场
    5.2 中国场外市场的制度要素与发展
        5.2.1 分层体系
        5.2.2 交易制度、退市制度、转板制度
        5.2.3 监管体系:证监会监管
        5.2.4 信息披露
    5.3 中国场外市场的功能总结
    5.4 本章小结
6.中美场外市场发展的比较金融制度量化研究
    6.1 研究思路与方法
    6.2 中美场外市场发展状况的比较分析
        6.2.1 中美场外市场的规模对比
        6.2.2 中美场外市场的交易活跃度对比
        6.2.3 中美场外市场的市场结构对比
    6.3 中美制度环境对场外市场作用的实证分析
        6.3.1 样本选择、变量选取及度量
        6.3.2 数理模型构建
        6.3.3 实证结果与分析
    6.4 发达经济体与转型经济体场外市场的比较金融制度分析
    6.5 本章小结
7.研究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研究建议
    7.3 研究展望与不足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完成的科研成果
致谢

(3)中国产融结合发展模式与路径选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外文献综述
        1.2.2 国内文献综述
    1.3 研究思路与框架结构
        1.3.1 研究思路
        1.3.2 框架结构
    1.4 研究方法
        1.4.1 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
        1.4.2 案例分析与对比分析
        1.4.3 宏观分析与微观分析
    1.5 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2 产融结合的框架分析
    2.1 产融结合的理论基础
        2.1.1 产业结构理论
        2.1.2 金融发展理论
        2.1.3 政府规制理论
    2.2 产融结合的主导模式
        2.2.1 政府主导型产融结合模式
        2.2.2 银行主导型产融结合模式
        2.2.3 企业主导型产融结合模式
        2.2.4 市场主导型产融结合模式
    2.3 产融结合的经济效应
        2.3.1 产融结合的规模经济效应
        2.3.2 产融结合的资源配置效应
        2.3.3 产融结合的先导示范效应
3 中国产融结合的发展历程与现状分析
    3.1 中国产融结合的发展历程
        3.1.1 起步阶段(1987-1992)
        3.1.2 治理阶段(1993-2003)
        3.1.3 快速发展阶段(2004至今)
    3.2. 中国产融结合的基本现状与主要问题
        3.2.1 现阶段国内产融结合发展的基本现状
        3.2.2 基于国内非金融上市公司的调查与统计分析
        3.2.3 当前产融结合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4 中国产融结合的基础构建
    4.1 银企关系与产融结合发展
        4.1.1 中国银企关系及其发展
        4.1.2 产融结合发展中的银企关系
        4.1.3 基于产融结合发展的新型银企关系构建
    4.2 资本市场与产融结合发展
        4.2.1 中国的资本市场及其发展
        4.2.2 资本市场对产融结合发展的影响路径
        4.2.3 资本市场产融结合推动效应的实证分析
        4.2.4 基于产融结合发展的资本市场改革
5 中国产融结合的模式选择
    5.1 我国产融结合的主要模式与问题
        5.1.1 服务型模式:以集团财务公司为平台提供内部服务
        5.1.2 投资型模式:以参/控股形式投资金融板块谋求回报
        5.1.3 发展型模式:以多个金融平台的设立实现独立发展
        5.1.4 当前产融结合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
    5.2 现阶段中国产融结合的模式选择
        5.2.1 以主业为中心保持产业与金融的协调发展
        5.2.2 理智选择适应自身条件和实际的发展路径
        5.2.3 不断加强和完善对产融结合发展的有效监管
    5.3 产融结合模式选择的案例分析——新希望集团
        5.3.1 新希望集团发展概况
        5.3.2 新希望集团的产业布局
        5.3.3 新希望集团产融结合的模式选择分析
6 中国产融结合的风险防范
    6.1 现阶段国内产融结合发展面临的四大风险
        6.1.1 风险之一:经营与财务杠杆风险
        6.1.2 风险之二:内部交易与管理风险
        6.1.3 风险之三:市场投机与系统风险
        6.1.4 风险之四:金融政策与监管风险
    6.2 现阶段产融结合发展风险评价体系构建
        6.2.1 产融结合发展风险评价的方法基础
        6.2.2 产融结合发展风险评价指标体系
        6.2.3 产融结合发展风险的评估与预警
    6.3 防范和控制产融结合发展风险的主要对策
        6.3.1 建设风险管理文化,提高风险管理意识
        6.3.2 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提升企业运营效率
        6.3.3 制定合理产融战略,实施整体风险管理
        6.3.4 创新产融监管体系,推动有效产融结合
    6.4 产融结合风险防范案例分析——复星集团
        6.4.1 复星集团发展概况
        6.4.2 复星集团的产融结合
        6.4.3 复星集团的产融结合风险防范
7 中国产融结合的政府规制
    7.1 发达的国家产融结合与政府规制
        7.1.1 美国的产融结合与政府规制
        7.1.2 德国的产融结合与政府规制
        7.1.3 日本的产融结合与政府规制
    7.2 产融结合中政府规制的方向与着力点
        7.2.1 营造有利于产融结合的政策环境
        7.2.2 规划产融结合发展的具体路径
        7.2.3 控制产融结合发展的风险水平
        7.2.4 提升产融结合发展的竞争能力
    7.3 政府规制视角下的产融结合发展之路
        7.3.1 明确产融结合发展战略定位与具体路径
        7.3.2 健全符合实际的产融结合风险控制体系
        7.3.3 积极探索中小企业的产融结合发展模式
        7.3.4 通过合理布局与平衡发展助推经济转型
8 结论与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
后记

(4)国有资本产融结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第一节 选题的背景
        一、产融结合所面临的现实背景
        二、产融结合发展的理论背景
    第二节 产融结合研究意义
    第三节 产融结合研究综述与评析
        一、国外产融结合研究综述
        二、现代产融结合理论
        二、国内产融结合研究综述
        三、产融结合研究评析
    第四节 研究的主要内容和创新点
        一、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二、本文研究的方法及创新点
第二章 产融结合的一般理论分析
    第一节 产融结合的概念、内涵与特征
        一、金融资本
        二、产融结合
    第二节 基于微观层面的产融结合理论
        一、产融结合的交易费用理论
        二、产融结合的内部资本市场理论
        三、产融结合的价值链理论
        四、产融结合的多元化经营理论
    第三节 基于宏观层面的产融结合理论
        一、传统产融结合理论
        二、西方现代产融结合理论
    第四节 我国产融结合的基本规律
第三章 产融结合模式变迁及对我国的启示
    第一节 西方国家产融结合的发展历程
        一、产融结合萌芽阶段
        二、产融结合自由发展阶段
        三、产融结合的分业管理阶段
        四、产融结合的深化阶段
    第二节 美国市场主导型产融结合及对我国的启示
        一、美国市场主导型模式产融结合的演变
        二、美国市场主导型产融结合对我国的启示
    第三节 德国全能银行型产融结合及对我国的启示
        一、德国全能银行型产融结合的演变
        二、德国全能银行制模式产融结合对我国的启示
    第四节 日本的主办银行制产融结合及对我国的启示
        一、日本主办银行制产融结合的演变
        二、日本主办银行制产融结合对我国的启示
    第五节 不同模式之间的比较与启迪
        一、美、德、日不同产融结合模式比较
        二、美、德、日产融结合对我国的启示
第四章 我国产融结合的动因、规律与特点
    第一节 产融结合发展的动因
        一、产融结合动因的“资本本质说”
        二、产融结合动因的“内生需求说”
        三、产融结合动因的“外部压力说”
    第二节 我国国有资本产融结合的基本规律
        一、国有资本产融结合影响金融体制改革的深化
        二、传统融资方式的局限性催生新的融资方式。
    第三节 我国国有资本产融结合的特点
        一、产融结合对象集中且主体分布广泛
        二、产融结合程度日益加深而主业参股程度尚浅
        三、国有金融资本通过“债转股”向产业资本渗透
第五章 国有资本产融结合的演变及存在问题
    第一节 国有资产到国有资本的演变
        一、国有资本、国有资产概念辨析
        二、研究国有资产、国有资本的理论意义
    第二节 我国国有资本产融结合的历史与现状
        一、产融结合萌芽阶段(上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
        二、产融结合的治理整顿阶段(20 世纪90年初至90年代中期)
        三、产融结合的恢复和发展时期(20 世纪90年代末至2003年)
        四、产融结合的高速发展时期(2004 年至今)
    第三节 我国国有企业产融结合存在的问题
        一、有效的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平台尚待完善
        二、“泛国有资产布局”模式导致资本运营瓶颈
        三、国有资产行政化管理制约企业活力
第六章 国有资本产融结合实现方式及风险防范
    第一节 我国国有资本产融结合的实现方式
        一、国外产融结合实现方式分析
        二、我国国有资本产融结合的实现方式分析
    第二节 “新常态”下国有资本产融结合的路径选择
        一、“新常态”下产融结合所临的新挑战
        二、“新常态”下产融结合的路径选择
    第三节 国有资本产融结合的风险分析
        一、国有资本产融结合的系统性风险
        二、国有资本产融结合的非系统性风险
    第四节 国有资本产融结合风险的防范与控制
        一、建立内部风险预警制度
        二、完善外部风险监管制度
第七章 产融结合促进国有资本运营的建议
    第一节 国有资本运营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一、国有资本产融结合引起资本市场功能异化
        二、国有资本产融结合融资结构不合理
        三、资本市场效率低下制约着国有资本运营的深度发展
    第二节 促进国有资本产融结合的必要性分析
        一、满足内部金融需求从而实现产融协同发展
        二、降低交易成本进而提高国有资本运营效率
        三、搭建资本运作平台促进国有企业资本化扩张
        四、降低融资成本并促进过剩产能去化
        五、培育利润增长点促进国有资本保值增值
    第三节 国有资本产融结合应遵循的原则
        一、适度放松金融管制建立多层次资本市场
        二、规范国有资本产融结合的模式和时机
        三、建立国有资本产融结合风险防范长效机制
    第四节 我国国有资本产融结合若干政策建议
        一、推行市场主导型国有资本产融结合
        二、规范国有资本产融结合模式
        三、完善多层次资本体系建设
        四、发掘国有资本产融结合协同效应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文章
致谢

(5)日本主银行制的演化动力、区间及约束条件(论文提纲范文)

一、基本概念与问题的提出
二、文献综述与分析框架
    (一) 文献综述
    (二) 主银行制的组织租金及本文的分析框架
三、主银行制的演化及外部环境的改变
    (一) 主银行制演化的特点
    (二) 主银行制演化的外部环境
四、行为选择集合及其动机
    (一) 企业的收益与风险
        1. 主银行制中的收益分配
        2. 企业抵御风险的动机
    (二) 银行的目标与动机
    (三) 政府的动机及其变化
    (四) 社会信念价值及其变化
五、主银行制中的权力结构与行动能力
    (一) 权力架构和行动能力
    (二) 权力结构及其变化
        1. 政治权力及其变化
        2. 市场权力及其变化
    (三) 行动能力及其变化
        1. 谈判能力及其变化
        2. 游说能力及其变化
六、主银行制演化的动力及其约束条件
    (一) 企业脱离主银行制的空间
        1. 模型概要
        2. 影响企业决策的因素
    (二) 银行的应对与主银行制的存续区间
        1. 银行的对策
        2. 利益再分配与双方互动的结果
        3. 进一步推论
        (1) 不同企业对主银行制的态度差异很大。
        (2) 具有一定竞争力、抵御风险的能力较强、可能获得外部融资的企业, 由于谈判能力强、预期经营失败的概率较低, 更倾向于脱离主银行制, 在市场上获得竞争性资金增加收益。
        (3) 不同的外部环境下, 主银行制存续或瓦解的空间有一定差异。
    (三) 政府和信念价值的作用
        1. 政府对主银行制存续的作用
        2. 信念价值的影响
七、结论与进一步的思考

(7)日本主银行体制的兴衰(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引言
    (一)问题的提出
    (二)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三)有关概念的界定
    (四)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
一、日本主银行体制的概念和特征
    (一) 日本主银行体制的概念
    (二) 日本主银行体制的特征
二、日本主银行体制的兴衰
    (一) 日本主银行体制的形成
    (二) 日本主银行体制的兴盛
    (三) 日本主银行体制的衰落
    (四) 日本主银行体制的改革
三、对日本主银行体制的思考与启示
    (一) 关系型融资理论
    (二) 日本主银行体制兴衰的关系型融资理论分析
    (三) 从中得到的几点启示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8)日本主银行体制的演进及其对中国金融制度安排的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一、导论
    (一) 问题提出
    (二) 文献综述
    (三) 结构安排
二、日本主银行体制的形成与演变
    (一) 主银行体制的内涵及基本特征
    (二) 主银行体制的形成及演变
三、日本主银行体制的作用机制分析
    (一) 日本主银行体制的积极作用分析
    (二) 日本主银行体制的局限性分析
四、银行主导型和市场主导型金融体制的比较
    (一) 银行主导型与市场主导型金融体制的优势比较
    (二) 银行主导型与市场主导型金融体制的劣势比较
五、对中国金融制度安排的启示
    (一) 对中国金融体制改革道路的选择的借鉴意义
    (二) 主银行体制与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
    (三) 主银行体制下的公司治理机制对我国公司治理机制的借鉴意义
    (四) 借鉴日本主银行制度,规范金融秩序
注释
参考文献
论文摘要
ABSTRACT

(9)日本和美国银行治理模式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ABSTRACT
序言
第一章 银行治理的理论问题
    第一节 公司治理理论与主要内容
        一、公司治理的定义
        二、公司治理的主要理论
        三、公司治理的主要内容
        四、公司治理机制
    第二节 银行作为公司治理的特殊性
        一、银行的定义
        二、银行治理问题的提出
        三、银行治理的核心是风险管理
    第三节 银行治理理论及其基本逻辑
        一、银行理论分析
        二、银行治理理论的主要内容
        三、银行治理的目标和主要内容
第二章 日本和美国银行治理的基本模式
    第一节 日本银行治理的基本模式
        一、日本银行治理模式的演变与发展
        二、日本银行治理模式的主要特征
    第二节 美国银行治理的基本模式
        一、美国银行治理模式的演变
        二、美国银行治理模式的主要特征
    第三节 日本和美国银行治理模式的有效性和发展趋势
        一、日本银行治理模式的有效性分析
        二、美国银行治理模式的有效性分析
        三、日本与美国银行治理模式的发展趋势
第三章 日本和美国银行内部治理
    第一节 日本和美国银行的股东治理比较
        一、银行股东治理动机特殊性的分析
        二、日本和美国银行股东治理的比较
    第二节 日本和美国银行的董事会治理比较
        一、银行董事会的治理作用分析
        二、日本和美国银行董事会治理的比较
    第三节 日本和美国银行管理者激励约束的比较
        一、银行管理者激励约束分析
        二、日本银行的管理者激励约束机制分析
        三、美国银行的管理者激励约束机制分析
    第四节 对外融资结构对日本和美国银行内部治理的影响
        一、对外融资结构的银行治理影响
        二、对外融资结构对日本银行内部治理的影响
        三、对外融资结构对美国银行内部治理的影响
第四章 日本和美国银行的外部治理(一):银行监管治理作用比较
    第一节 银行监管的理论分析
        一、资本监管分析
        二、存款保险制度分析
    第二节 日本和美国银行监管的比较
        一、日本银行监管对银行治理的影响
        二、美国银行监管对银行治理的影响
        三、日本与美国银行监管的比较
第五章 日本和美国银行的外部治理(二):债权人和公司控制市场治理作用比较
    第一节 日本和美国债权人银行治理的比较
        一、债权人银行治理的理论分析
        二、日本的债权人银行治理
        三、美国的债权人银行治理
        四、日本和美国债权人银行治理的比较
    第二节 日本和美国银行控制权市场的治理作用
        一、公司控制市场的公司治理作用分析
        二、公司控制市场作用的局限性
        三、公司控制市场的银行治理作用
        四、日本和美国公司控制市场的银行治理作用比较
第六章 日本和美国银行风险管理及其经营绩效
    第一节 银行风险管理的治理意义与主要内容
        一、加强风险管理是实现有效银行治理的需要
        二、现代银行风险管理的主要内容和手段
    第二节 现代银行的经营绩效评估
        一、传统银行绩效考核的主要指标
        二、传统银行绩效考核体系的主要弊端
        三、与风险管理结合的现代银行绩效考核
    第三节 日本和美国银行风险管理与经营绩效比较
        一、日本银行的风险管理
        二、美国银行的风险管理
        三、日本和美国银行风险管理的未来发展
        四、日本和美国银行经营绩效的比较
第七章 日本和美国经验对中国银行治理的启示
    第一节 经济转型过程中的中国银行体制改革
        一、计划经济条件下中国银行体制特征
        二、中国银行体制改革及现状
        三、中国银行体制改革的滞后性及其弊端
    第二节 我国银行治理的有效性分析
        一、银行内部治理的有效性分析
        二、银行外部治理的有效性分析
        三、银行风险管理状况和绩效评价
    第三节 对我国银行治理改革的路径思考
        一、我国银行治理模式对制度环境的依赖性
        二、对中国银行治理模式改革的思考
        三、对我国银行治理改革的几点建议
参考文献
后记
博士期间科研成果
中文详细摘要

(10)日本主银行体制研究述评(论文提纲范文)

一、日本主银行体制概念的界定
二、金融体系的两种类别及其比较
三、日本主银行体制的形成
四、日本主银行体制的功能
五、日本主银行体制与金融自由化
六、日本主银行体制的局限性
    (一) 主银行体制运作中的非效率问题
    (二) 主银行体制与泡沫经济
    (三) 主银行体制与不良债权
七、日本主银行体制的演化

四、日本主银行制度的过去现在与未来(论文参考文献)

  • [1]供给侧改革视角下的中国制造业僵尸企业问题研究[D]. 范瀚文.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2019(08)
  • [2]中美场外交易市场发展比较研究[D]. 孙菲菲. 云南大学, 2019(09)
  • [3]中国产融结合发展模式与路径选择研究[D]. 王克馨. 东北财经大学, 2015(08)
  • [4]国有资本产融结合研究[D]. 臧玉荣. 中共中央党校, 2015(04)
  • [5]日本主银行制的演化动力、区间及约束条件[J]. 涂菲. 金融评论, 2012(02)
  • [6]日本主银行制度研究综述[J]. 郑秀君. 经济研究导刊, 2009(36)
  • [7]日本主银行体制的兴衰[D]. 刘丹. 东北师范大学, 2008(11)
  • [8]日本主银行体制的演进及其对中国金融制度安排的启示[D]. 韩璐. 吉林大学, 2006(05)
  • [9]日本和美国银行治理模式比较研究[D]. 焦建. 辽宁大学, 2006(10)
  • [10]日本主银行体制研究述评[J]. 车维汉. 东北亚论坛, 2006(02)

标签:;  ;  ;  ;  ;  

日本主要银行体系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